让教育自由地呼吸

2024-07-07

让教育自由地呼吸(精选8篇)

1.让教育自由地呼吸 篇一

有兄弟两人,小时家贫,父母只供得起一人读书。哥哥天性善良,主动提出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弟弟,于是父母把学习的机会给了小儿子。小儿子很争气,念完大学,又念了研究生,后来又考取了公费到国外去读博士,学成回国,不久就进了外企拿着很高的薪水。而此时哥哥还在家乡的一个小矿山里做最危险最劳累的挖煤工。

弟弟在房价上百万的北京生活、工作,虽有高薪,可仍然感到生活的压力。所以对老家的亲人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父母只想着以前亏了大儿子,指望小儿子出息了,能帮帮哥哥,好歹也算弥补。所以对如今的小儿子很是不满。

这时,大儿子对父母说:“我也有一双手,能靠得了自己,虽然我小时候把学习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可学到今天这一步也全靠他自己,他对父母赡养是应该的,对我这个哥哥,他没有这个义务。我不能对他要求什么,你们也不要生气。”

父母听了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这话转给了小儿子。小儿子听后,给哥哥去了封信,说:“哥哥,我在国外学了几年,也吃了很多苦,也认为我不欠你们的,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和哥哥你比,我觉得我很自私,我虽然书读得多,可做人和你比不了。”他随信还寄了一万块钱。

钱,哥哥没收,回信只有一句:“你不欠哥的,安心过日子吧。”再后来,哥哥从挖煤工一直干到了一个中型矿的承包人,生活彻底改观了。弟弟在北京经常对朋友说起自己的哥哥,说他是个白手起家的企业负责人,言谈间充满了自豪。

是呀,生活需要人自强、自立,如果哥哥因为当年的一次谦让,而让弟弟一辈子来还债,一辈子来救济自己,进而放弃了自己对生活的努力和追求,哥哥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弟弟也会觉得疲惫不堪,难道亲情是可以用公式计算的吗?既然不能,当付出的时候就不要想到回报。有如此胸襟的哥哥在生活中一定会是个强者,自然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弟弟的尊敬。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亲情不断索取的例子举不胜举。可是,既然是亲人,既然爱他们,就学学故事中的哥哥,自强自立,让亲情自由地呼吸吧。

2.让教育自由地呼吸 篇二

我校一直着力于打造简约、高效、自主的数学课堂, 鼓励数学老师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想的形成.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 我尝试“放手”, 将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一课, 通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时, 跳出了教材、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 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如商标中、新闻联播中介绍的百分数) , 关注在课堂学习中新生成的百分数, 使“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

这节课中, 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生成中研究探索数学知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我尝试用心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通过让学生调查寻找的丰富教材, 组织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讨论, 提升了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描述及评析】

一、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习内容我来定

在上这节课之前, 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准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可以摘抄, 也可以拍照或将实物带来.

于是, 课堂伊始, 我就提问:“你在生活中找到百分数了吗? ”

生:“我在餐巾纸的包装袋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木浆. ”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牛奶. ”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百分数, 85%山羊绒. ”

……

师:“百分数好找吗? 为什么那么好找? ”

生:“因为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百分数. ”

师:“这就说明大家都非常喜欢使用百分数.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话题值得我们研究吗? 除了这个问题, 你还能想到哪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

小组讨论中列举出本节课学生期望研究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用处、优势,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案例评析:课堂伊始, 我就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关于百分数, 你想知道什么? 想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中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 畅所欲言, 学习积极性相当浓厚. 在全班汇报的过程中, 我根据学生的汇报, 着重引导出几个重要的问题:如百分数的意义、用途、好处、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等板书在黑板上, 极大力度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感觉在老师和大家讨论我提出的问题. 一节灵动的课, 如果光有老师不停地讲学, 那绝对是不完美的, 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剥夺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的权利. 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生成的资源, 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课堂以最真实的本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我的问题我分析, 学习方法由我选

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 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 自己制定学习方法, 逐一解决.

师:“我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列举这几个颇为关键的、继续解决的问题, 那么你们是想我来逐一告诉你们, 还是想自己研究呢? ”

生:“当然想自己研究! ”

师:“好, 那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百分数的意义, 自己看书, 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结合刚才我们找到的百分数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出来. ”

生:“85%山羊绒中的百分数表示山羊绒占整件毛衣的85%. ”

生:“100%纯木浆, 如果把整袋餐巾纸看作100份, 那么里面的木浆就占100份, 说明全是木浆, 没有其他物质. ”

生:“蛋白质28%, 牛奶盒上的这个百分数指的是蛋白质占整盒牛奶的28%. ”……

出示豆奶的营养成分:蛋白质34.5%, 糖20.5%, 脂肪10.67%, 矿物质28.5%, 维生素5.83%, 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很自然地利用表中的百分数去比较各种营养物质的多少.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豆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 ”

通过我的追问, 自然就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研究———百分数的好处和用途.

结合刚才学生的比较结果, 我进行了小结:正是因为都把一个整体看成100份, 所以百分数非常便于比较, 人们在统计、调查、分析、比较的时候往往选择使用百分数来呈现研究结果.

师:“我这里有三袋纯度不同的牛奶:100%, 75%, 90%, 如果是你, 会选择哪种牛奶? ”

生:“我会选择纯度是100%的, 这样比较营养, 毫无添加. ”

生:“我要选纯度是90%的, 添加一点食用香料味道会更佳, 我就比较喜欢麦香味的. ”

案例评析: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我通过让学生在课前找百分数、课中交流、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文化特点.同时, 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 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 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百分数意义的真正内化. 接下来的练习中, 通过一个开放式的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仔细观察, 同时应用刚掌握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这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得出了各种物质间的大小关系. 我恰到好处地引导:“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 ”立刻过渡到学生对于百分数优点的研究上.最后的三袋纯度不同的牛奶, 正是考验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学生在牛奶纯度问题上的表达, 引来了全班学生的一阵笑声, 但恰恰是这有趣的谈话, 足以证明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是透彻的.

三、我的疑问我解决, 学习效果你来测

此时还剩最后一个问题: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我开展了小组竞赛, 比一比哪组找到的最多, 借此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各种不同点:读写方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看成100, 分数分母不唯一;分数可以表示分率或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 又叫作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便于比较, 分数则要通分;分数单位不同……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 我们找到了百分数和分数间的区别与联系, 下面就请你们读一读这两句话, 判断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都能改写成百分数吗? ”

生:“一根绳子93/100米, 用去了它的37/100. 第一个分数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因为93/100有单位, 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第二个分数可以写成37%, 把一根绳子看成100份, 用去了37份. ”

生:“23/100千克相当于46/100千克的50/100. 前两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 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而最后一个分数可以, 改写成50%, 表示百分率, 是数量之间的关系. ”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百分数:1%, 18%, 50%, 89%, 100%, 125%, 7.5%, 0.03%, 300%. 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

生:“我最喜欢100%, 因为100%就表示全部, 非常圆满. ”

生:“我喜欢50%, 这个数和0.5, 1/2一样, 也能表示一半. ”

生:“我喜欢300%, 这个数是100%的3倍, 比1还要大, 说明超额完成任务. ”

生:“125%也比100%多, 比1要大. ”

生:“我喜欢0.03%, 因为这个百分数中还有小数, 很有意思.”

师追问:“那你们觉得0.03%这个数大还是小? ”

生:“很小, 因为如果把总数看成100份的话, 才占0.03份, 太少了. ”

案例评析:数学练习的价值, 不仅在于巩固知识, 反馈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形成技能, 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拥有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能够自主探索和创新, 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 通过最后的几道练习, 能够很好测试出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特别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这个设计, 在测量对百分数意义理解的同时, 也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激发他们自主联系实际, 思考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为后续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案例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 更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 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把催生数学思想看成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把学生的自我发展当作教学的至尊追求.

“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 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对于百分数,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 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余地,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其实教师只需要在关键时给予点拨、评价, 在课堂中, 教师扮演的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 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摘要:“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 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对于百分数,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放手”, 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余地,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

关键词:放手,自主探究,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史宁中.教育与数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让学生自由地呼吸 篇三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这是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流。下面着重从一个报告,两节课谈谈收获。

一、我思故我在

一位已经退休、满头银发的老者依然活跃在小学数学讲坛上,敢于与专家对着干,敢于讲真话,从一线教师的实践出发,给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诸多的质疑,他就是著名的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无论哪种标准的出台、哪位专家的报告、哪位名师的课堂,如果只有一种较好的声音存在,那将是我们的悲哀。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不断追求完美,而我们这群可爱的小学教师,无论谁说话、说什么话都愿意去相信,没有自我,缺乏思考。”郑教授建议,我们不迷信专家,要重视独立思考与实践经验,要用质疑的精神去钻研教学,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善于听到不同声音的教师。为什么长期被我们忽视的“认真听讲”在新课标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提出?正是因为在旧版课标中过分强调学生为主体,弱化教师的作用,有些地方甚至强制规定教师讲课不允许超过多少分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后遗症。郑教授提出了几个课标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反思:第一,数学教学只讲情境设置,却完全不提去情境化;第二,数学教学只讲算法多样化,却完全不提必要的优化;第三,数学教学只讲动手实践,却完全不提活动内化;第四,数学教学只讲过程教育,却完全不提结果重要。

我们不妨细细思考,这些是不是确实有道理,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看不出问题,就永远不会有新的发展。因此,课程标准的出台质疑声此起彼伏,这并非是坏事,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在向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也在思考: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处理形式与内容、预设与生成、激情和理性、教学开放与有效组织的关系?教师如何增强资源意识,提高调控能力?如何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语言运用的科学性、问题设置的引导性?这些都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探索、反思和创造。

二、真课堂,真功夫

与以往的观摩课相比,这次呈现的9节课堂没有一课有精美的课件支持,有的只是最朴素的投影,甚至只有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课堂褪去了华丽的外衣,真正地返璞归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真课堂的背后折射出大师们的真功夫。

例如,黄爱华老师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在学生课前自学的基础上提出:“如果介绍你的三角形,你想说什么?画一条线段,在线段外的两点,再连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这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让这堂课精彩纷呈。因为问题是开放性的,所以教师只能做弹性的预设,这样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真正体现教师的教学内功。再如,张齐华老师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一课,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用书上的任何一个例题和习题,课堂完全是根据教师“任务链”的板块进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的课堂改革是2013年新课堂模式的主流走向,大师们的课堂让我们领略到课改最前沿的别样风景。

三、专家释疑

专家们在研究的路上也碰到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开放性的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学生展示时又特别愿意说,特别有话说,这样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张齐华老师给我们解惑了:第一招,精简学习单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把零碎的问题整理并结构化的呈现出来,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同类问题重复思考,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更趋于完整性和结构性。第二招,一味等待绝不是最佳策略。教师在学生知识的关键处、模糊处,思维的困惑处、肤浅处,意见分歧处、偏离处都不要盲目等待,而是给予精当的指导。

我们不妨思考:课堂上完不成的是什么?是下一个例题,还是更多的习题?内容真的那么重要吗?事实上,教多少内容并不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及质疑的精神才是我们数学人更应该关注并立即去做的事情。一位德国教育家与中国教育家交流时说:“我们承认,你们的教科书比我们难,你的学生考试也比我们厉害,但是你们最后还要买我们的东西。”这位教育家的话振聋发聩,值得深思。

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自由呼吸吧!(特约编辑熊叠丽)

4.让我们在一起自由的呼吸 篇四

发布:王瑞时间:2012-5-13 13:29:00

负担让一个人变的虚伪;负担使一个人脱离实际;负担让一个人痛不欲生;

负担让一个人无法自由呼吸。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负担,比如说:父母过多的呵护不也是一种负担么?

爸爸妈妈总是视我们为孩子,虽然我们已长大自立;爸爸妈妈总是把我们当成种子;虽然我们已破土发芽;爸爸妈妈总是把我们当成雏鸟,虽然我们已自由翱翔,为什么他们总把我们看的那么弱不经风?为什么他们总把我们看的那么无依无靠?为什么他们总把我们看的那样没有主见?

我对天空大喊:我不是弱不经风,我不是无依无靠,我不是没有主见。为什么你们不知道?因为我缺少一个自由天空。

那里鸟语花香,柳暗花名,空气清新,无忧无虑。在这里我可以自己做主,不用“三思而行”,不用管别人怎么样。深呼气,呼出一股“负担之气”。深吸气,吸进一股“自由之气”。身上的负担可以马上扔掉,抛到九霄云外。站在这里,没有家里那充满唠叨与管束的污浊之气;没有那不情愿的暗叹之声;也没有过多呵护的约束之行为。

难道父母不是强盗,夺取了我们的阳光?难道父母不是贪官,贪掉了我们的自由空间?唯一的渴望,难道不是有一片自由的国土么?

爸爸妈妈我只需要你们的关爱,不需要你们的溺爱,爸爸妈妈我只需要你们的帮助,不许要你们的一手遮天,爸爸妈妈我只需要你们的提示,不需要你们的“完美计划”

爸爸妈妈,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注定是要靠自己的,不会靠父母,也不

能靠父母。听话是一件事,主见又是一件事。我不希望沿着你们给我铺的路去走;我不希望被你的规定所束缚;我也不希望永远尝不到“自由空气”的滋味。

只希望松开你们抱住我的双手,解开你们绑住我的丝带,抛开你们包裹我的被褥。让我舒展被束缚已久的心。你们知不知道,自由呼吸的感觉是多么好。

5.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篇五

大学刚刚毕业不久,我就来到了一所崭新的学校当一名美术教师,当我来到学校的那一天,看着崭新的学校,我对自己说:“我的职业生涯将从此起步,开始新的生活”。我们的校领导十分关心我们新教师的成长与学校,不断的为我们这些菜鸟创造好的学习的平台和条件。在上学期最后的一次会议上,校领导为我们这些老师买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让我们从中学习一些别人的经验总结,有助于自己能够更好的去做好教师的职责与义务。一个短短的寒假生活,从中穿插着一个春节,短暂的寒假生活因为春节的走亲访友而异常的忙碌!可是我并没有忘记领导为我们考虑的希望我们学习阅读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每当晚上有空的时候便会认真的阅读下。在阅读过程中,有些章节内容让我深有体会。

“教师完全可以道歉”正式我在第一学期中学习到体会到的。记得有一次,我给自己带的班级上劳技课,因为是手工类型的课程,需要学生动手制作,所以我对课堂的管理不是很严。在课上,我们班级里面的某一个平时表现十分活跃,思维很开阔的同学,在课上带头起哄,影响正常的上课次序,屡教不改,自己不认真做,还去影响其他同学。当时我十分的生气,一改平时温和的态度,在课上直接严重的批评了他,对他在全班面前进行了思想教育。至此以后,每当我回到我自己班级的时候,他都会刻意的远离我,疏远我,事后我问其他同学,他怎么回事,原来是因为我上次在全班面前严重的批评他让他觉得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面子有点挂不住,所以对我这样处理批评他很有意见。

当我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想想,他上课扰乱次序,影响其他同学,不动手操作,就知道说话,我觉得我并没有做错啊。刚开始几天我也不以为意,随便过几天会好的,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结束,不经意间,他对我的可以疏远以成了习惯。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想想也是,没有教好学生是我自己的责任,我不能责怪学生,他们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如果他们能够懂得所有道理,那么还需要我们这些教师做什么。

我试想着要如何去缓解彼此的这种师生疏远关系,最后,还是想以后最简单的方式处理他,毕竟和孩子交流直接一些比较好。

有一天刚给他们上完劳技课,我就可以把他留下来作为值日生打扫卫生,帮班级整理劳技室的用品。我在和他一起打扫的同时直接问他:“还在因为上次凶你而生气啊!对不起啊,老师没注意你已经是初中生了,没有考虑到你的在同学们面前的面子问题,当众训斥你,对不起啊,帅哥”。经过我这么一说,他还有点不好意思了,有点措手不及,没想到老师会主动跟他道歉,哈哈。当我看到他笑着对我说:“老师,嘿嘿,其实上次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没想到你会和我道歉”。接下去,我就和他交流了下彼此的想法,告诉他,他这种行为是严重的不尊重老师,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影响到了整个课堂同学的学习。我还告诉他,其实他这样做老师十分的生气,将心比心的进行了一次交流。他也保证以后不会有这种行为,做一个好学生。在以后的课上,我交给他一个任务,做带头人的任务,不过不是坏事,是以他为行为标兵,带头管理班级的行为规范建设和维持劳技课课堂纪律。

其实一切问题的解决十分的简单,自己做错了,就和孩子道歉,不然孩子会对你有意见,也做不到一个身为老师的带头作用。一句:“对不起,老师错了”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别顾着所有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尊严,学生很单纯,不会有那么多成人的想法。这样做学生也会对你有很多良性的看法,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为师者,必先起带头表率作用。

俞黄俊

6.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六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一)阅读丰富自我李老师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到松下幸之初的《经营人生的智慧》;从约翰?基西克的《理解艺术》,到玛丽?凯的《掌握人性的管理》从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拿破仑的《成功的策略》……从教育理论专着到其它各类书籍,李老师从不同种类的书中挖掘出教育的思想,将其用于教学、教育、管理。也正是有了这些思想,李老师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有了“每天十分钟”、“朝阳读书计划”、“百万人家尽读书”、“亲子共成长”等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读书活动。李老师走到哪里,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说实在的,我绝对不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甚至谈不上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曾清晰地记得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十年时间里,一直认为所谓的教育类专着大都是一些熬成了“家”的人编排的许多深奥且空洞的理论,一向嗤之以鼻。直到2001年春天,为了不辜负原来学校老领导的厚望,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名参加了南湖区按时运作后的首次校级领导招聘考试。一想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也可能是当时有点心血来潮,报名的当天下午我乘火车来到了杭州图书大厦,在教育理论类书籍专柜处呆了整一个下午,浏览了很多教育类书籍,最后挑选了四本书籍回家。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每天晚饭后,我把自己禁锢在书房里,读那几本书,那感觉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虽然这期间,我也有一些收获与感动,但总体感觉还是索然无味的,能够把这几本书读完,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意志。

7.让教育自由地呼吸 篇七

21世纪是一个科技的时代, 是交流与沟通的时代, 当今日的孩子成年时, 面对的将是一个国际竞争和世界合作日益发展的新世纪, 到那时, 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将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拿大, 沉浸式双语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并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沉浸式教学法留给我很多启示。

二、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是费时而不高效

周期长, 效率低, 难以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目标是目前各年级英语教学的普遍问题。就以一个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限为例, 一般来说, 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学了六年的英语, 大学再学三到四年, 总共学习了近十年, 课时基本上超过1000学时, 但是他们仍然不能较全面地掌握一门第二语言。在学生真正开始接触英语的中学时代, 英语教学在对学生英语学习应该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而现实我国的英语教学结果是费时而不高效。

(二) 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我国学习英语的热潮不断升温, 逐渐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自1990年代以后, 小学和幼儿园也在纷纷开设英语课程, 各种儿童英语教材到处可见。当然, 这种状况使我国的中小学外语教学既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机遇, 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因为在小学甚至更早接触了英语, 由于方法不当, 到了中学导致很多学生发展不平衡, 两级分化严重, 给教学带来难度, 很多学生过早对英语失去兴趣。

(三) 中学英语教学中仍面临其它难以解决的问题

缺乏必备的教学设备等, 使中学英语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英语教学条件上的差异, 尤其在农村中学缺乏应有的教学仪器设备, 由此影响教学效果。同时, 一些学生和家长还认为学习英语是没有用的, 这样的错误认识使得英语学习变得被动, 以及英语课时本身的限制, 学生遗忘率高, 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实施设想

在中学阶段开展英语沉浸式教学最大限度地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对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进行各种教学活动, 使他们在学校期间被浸泡在第二语言 (文中指英语) 的语言环境中。浸入英语将学生“浸泡”在英语氛围中, 在教学中教师以英语来组织教学, 减少母语的中介, 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英语眼、英语耳、英语脑, 使学生成为一个世界人。

(一) 创人文环境, 设氛围英语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对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做着不断地探索, 我们的教育主阵地———教室, 是我们学生活动最多的地方, 所以班级环境的布置就像一本静止的教科书, 无形中在教育着孩子。那么为何我们不让我们的教室成为孩子们无声的老师呢?比如将我们我们的教室四壁挂满色彩斑斓的画片和单词的卡片;每位学生的生日都可以呈现在教室里, Birthdays in January/February/March…/December;也可在教室里建立一个视听角和英语图书角, 孩子们带来自己喜欢看的图画书, 英文歌或者原版的英文名著。只有让学生置身在一个英语氛围中才更有可能得到英语的熏陶。

(二) 模拟情境, 营造宽松自由的机会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而语言又是相对抽象的知识。英语教学需要具体情景的支撑, 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语言本身。具体而言, 英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语言的具体或模拟情境中进行学习。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方法, 它把学生置身于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 让学生自由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在教授7AUnit5Reading时, 教师可以提前将教室布置成欢度万圣节的样子, 可以布置学生制作南瓜灯 (pumpkin lantern) 、面具 (mask) 、戏服 (custumes) 并带一些糖果 (candies) , 让学生身临其境节日的气氛, 在这样的氛围里做游戏, 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词汇和一些句子表达。当然随着情境的需要, 我们的教室还随时可以变成shops, hospital等等。除了创设情境, 我们也可以根据时事发展组织我们的教学, 在学习8B a charity show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片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旱灾等等, 通过现实激发学生帮助他人的热情,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三) 学科重组, 将课堂最大化地输入

由于课务的设置, 孩子们用外语交流的机会并不多, 而且我们的学生也习惯于用母语思考再转变为英语, 这对英语学习来说是一大障碍。其实, 我们的教材中也有很多与学科结合的例子。如8Bunit3 Vocabulary可与信息技术课结合, Unit4 Vocabulary可与音乐课结合, 8A Uunit4 wild animals可与生物课结合等。

四、沉浸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沉浸式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用全英文进行授课指导, 所以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英文基本功, 还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一方面我们教师自己要善于学习, 提高本专业的知识水平, 同时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多一些培训活动, 平时还可通过看原著、看原版电影等, 甚至与外国人交流等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听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强海燕.赵琳.加拿大第二语言沉浸式教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

[2]毛伟宾.浸入式双语教学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2 (4) .

8.让地球自由呼吸 篇八

俄罗斯引领全球创意环保

虽然每提到全球森林保护,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热带雨林参天大树倒下的画面,但对于世界气候保护来说,温带和寒带高纬度地区的森林起着关键作用。

在比金河谷的一片690万亩森林面积上,该地区的原住民从俄罗斯政府手中承包下了这片受到砍伐威胁的林区,承包期限为4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森林专家叶甫根尼·列普约施金说:“这里的原始森林对气候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仅在我们承包的这片地区就储存有4800万吨以二氧化碳形式得到储存的碳物质。”在国际气候保护行动的框架下,德国政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德国分会在头三年内斥资250万欧元资助该项目。之后,承包方将用出售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收入来支付承包森林的费用。

比金河谷的大部分地区由被称为“北方针叶森”的松树、云杉、桦树和落叶松所覆盖。这种专家口中的“泰加林”占全球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北半球北纬40度和70度之间形成了一条绿帶。60%的泰加林位于俄罗斯境内。根据非政府组织“俄罗斯森林俱乐部”的估计,只有2-3%的泰加林受到了足够的保护。因此,国际“泰加林救援网络”主要协助俄罗斯环保组织和原住民保护泰加林免遭大规模的盲目砍伐。该网络在一份新的报告中写道,“北方针叶林是一个关键的生态区域,由于其敏感性和巨大的面积可以会影响气候变化。”

完好无损的北方针叶林不仅能储存大量的碳物质,而且也能抗御全球气温升高带来的后果。遭受大规模砍伐而失去了其最茁壮树木的北方森林则丧失了保护气候的作用。北方针叶林的大部分生长在永冻层上。几千年来,大量危害气候的气体囤积在冰冻层中。如果永冻层解冻,对环境有害的沼气就会进入大气中。正在受到砍伐威胁的北方针叶林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威胁气候的“定时炸弹。”

现在,在西伯利亚东部的比金河谷,环保人士有49年的时间来实现保护原始森林的目标。他们希望俄罗斯政府会授予该地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称号。凭借比金地区世界知名的象征物——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虎(俗称“东北虎”),获得这一称号可能会比想象的要快:2010年秋天,保护国际野生老虎的国际会议将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所有仍有野生老虎生活国家的代表都将出席。如果俄罗斯总理普京届时能将保护比金合谷看成首要任务,那么不仅保护了野生西伯利亚老虎,也保护了世界气候。

中美两国强强联合

近日,美国银行慈善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携手中国政府及当地机构共同推动一个全新的试点项目“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区项目”,该项目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土地管理及保护模式将在中国启动。美国银行将提供100 万美元的种子基金用来支持该项目的发展。“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区项目”将以有利于环境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森林的有效保护。

此外,美国银行还将投放100 万美元,用于支持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创新模式森林保护工作和森林碳汇示范项目。美国银行和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合作已经有了20 年的

历史。

因为森林植被遭受破坏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5%,这个排放量已经超过了所有飞机、火车和汽车排放的总和。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森林保护工作仅提供了少量的经济激励,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需要增加相应的奖励措施,加大奖励额度,这样才能实现对现存森林的保护,同时这些经济奖励措施也可以激励相关人员继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碳减排方案。

一直以来, 美国银行在环境保护方面不遗余力,作为公司的200 亿美元十年计划的一部分,美国银行希望通过贷款、投资、产品、服务、慈善事业以及自己的业务,进一步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建立超过2500个自然保护区,规模之大令人鼓舞;但是,由于历史规划等原因,一些保护区之间缺乏有效的“生物廊道”的连通,各个保护区被公路、乡村隔离在不同的区域,例如某些大熊猫栖息的森林由于缺乏廊道连接,大熊猫无法在多个保护区间自由迁徙,这些未列入保护范围的林地大部分也是当地经济发展和地方民生的重要资源。

近几年进行的林权制度改革,为社会力量提供了一个参与到森林保护工作中的机会。社会团体可以协助政府扩大对现有保护区的保护,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促进一些环境友好型经济项目的开发。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大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