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精选8篇)
1.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篇一
彰显数学教学特点的数学课
----“千课万人”13日全天数学课堂赏析
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体体现教学本质,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过程,因为它是以儿童少年为认识主体、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认识对象、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就需要从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出发,着力反映出数学过程应有的本质特征。纵观“千课万人‘13日全天数学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这六位名教师或教学大师,都是依据数学教学应有的特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从以下几方面充分彰显了数学教学的特点。
1.关注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对数学内容的真切体验、感悟,理解、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所谓数学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主动建构相关的数学知识。这几节课都十分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内容的认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吴正宪老师“重叠”一课里的数学活动,真的引人入胜,让我们感叹大师的魅力。其中特别是学生用学号摆语文、数学小组各有多少人,出现“抢”学号时,吴老师让学生“想个办法”,一眼看出语文、数学小组各有多少人,于是学生自己去画出了交集的直观图,使问题的解决和理解有了直观基础。这时赞叹和崇敬吴老师的心情由衷而发。接着再让学生用自己的算式表示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并结合集合图说明列算式的依据,学生真的学得那么轻松、愉悦!在解决问题之后,提出在两个小组的学生重叠“还有可能会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进行动态操作,再依次画出“你是你、我是我”、“有一部分重叠”、“小圈被大圈完全包围了”的相应的并集、交集、母集的直观图,使学生完全理解了“重叠”这类问题里的不同情况,在头脑里建立起相应的表象,使知识理解趋于清晰。在“平行与垂直”这节课里,唐老师让学生先想一想,画出表示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图形,再进行分类、比较,研究各类具体情形,在活动中充分获得体验,概括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然后通过多媒体直线位置的动态演示,感受、抽象不同类型直线位置的本质属性,形成平行和垂直的概念。丁杭缨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对折得出1/2,思考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这样的操作、思考的活动,对于感悟1/2的含义,体验分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初步形成分数观念具有重要价值。“可能性”、“图形中的规律”这两节课,都把操作实践和探究关系、规律的思维活动结合得很好,尤其是朱伟森老师还让学生回顾一下“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总结过程,以便从中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
2.关注交流互动
数学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交流和互动构成的学与导的活动。这种多边交流和互动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促成学生的已有数学观念与新的认识对象之间产生作用,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内容的一质、规律和关系的认识,感悟数学的本质。这几节课十分重视课堂交流与互动,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由此获得数学内容的认识。实际上,交流互动也常常是数学活动的一个过程和重要方式。例如,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清晰,就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图形的变化发展,并重点组织师生、生生间进行对话,对学生中出现的9种位置图形进行讨论、交流和互动,找到了分类标准,完成了对相交、不相交的认识,理解了位置关系的分类。在认识平行、垂直关系时以演示为手段,讨论对话为途径进行了抽象、概括,建立起准确的概念。然后又结合画图、演示深化概念。吴老师在课一开始,就设置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现场真实情景的活动和画图、讨论等方式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感受相应的思考方法。在解决新的问题过程中,又充分运用付论、交流、追问等对话方式,着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把参加数学、语文小组的所有学生,或分成两类,或分成三类,理解不同算法的思路,掌握数量间的联系,既理解原理又理清算法、形成思路。丁老师围绕正方形折出的“1/2表示什么意思”和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重点展开讨论、对话,形成新的认识。“图形中的规律”则展示学生的作品(填写的表格),经过讨论、交流初步体验、感悟其中的规律。在解决摆8个三角形用多少根小棒时,用动态演示并讨论不同的解决思路,获得认识和理解。张莉老师的”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并交流获得的信息,使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自于学生自己,促进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再在学生自已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交流算法,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作出解释。在具体交流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自己作出说明和解释,还用直观演示促成互动,促进学生理解,初步感受不同的分析方法,感悟、理解并获得相应的策略互方法。
3.关注数学思维
数学与思维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而思维应该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教学的实践也表明,数学思维过程与数学思维结果二者的整合,构成了数学认知的本质。可见,数学教学中关注和凸显数学思维,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数学认知本质所决定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头脑里能按数学思维规律完成对数学内容的理性认识,并从中领悟数学思想。这几节课把数学思维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例如,吴老师“重叠,一课,把集合的直观与抽象的思考结合得十分贴切,注重让学生利用集合图的直观,通过分析解释,形成思考方法:可以在两组总人数里减去重复的2人,也可以把重复的2人不算在数学组(或语文组),而算在语文组(或数学组),把他们分成两类来计算,还可以按照参加学科组的不同情况把他们分为三类来计算。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以发展。在“平行与垂直”一课里,关注了归纳与演绎的思维,一方面注重让学生经历感知、体验和抽象、概括位置关系和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垂直的过程,获得对直线位置关系和平行、垂直的概念,丰富了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方面的思维经验和能力,还进一步感悟了分类思想;另一方面,在概念应用阶段,又让学生应用概念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可以提升学生演绎推理的水平。在 “可能性”一课里,4套扑克牌的设计令人称赞。通过每套牌的牌面变化和问题变化,引导学生连续地、不断地展开思维,依据每套牌的牌面差异展开思考和选择,其中如第三套牌里抽到黑桃5的可能性是多少?它意味着什么?抽到某种牌的“可能性是2/5”,可以是哪套牌里的哪种牌?在第四套牌暂时只出现三张黑桃5时,又引发学生争论,最后提出可能性是1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展开和思维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图形中的规律”一课里学生对规律的抽象与归纳,对应用规律的解释,“解决问题”一课里对不同方法的直观演示,学生相应的推理说明和理解,数学思维的内容与成分都十分丰富,同时对于学生判断、推理能力的培养,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都有重要作用。
这些课都是成功的、精彩的,但也可能还有可以思考的地方。正如丁杭缨老师所说,数学课堂教什么和怎样教离不开“教给谁”,这确实是个重要的思考。这也就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过程的原因所在。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和年龄、心理特征出发,顺应其认知规律。但这些课里,可能有的对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高估”了,有的地方可能并不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与规律,人为地设置思维障碍,或提出少量超越儿童基础和认知水平的要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难,这是可以注意或改进的地方。有的可能在个别地方问题性并不清晰,造成学生开始时一时茫然,影响探究欲望。这方面的思考只是出于个人的认识水平,很可能是错误的,只是提出来仅作参考而已。
2.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篇二
●直观性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函数图像、物体运动、图形平移等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发挥想象, 只靠教师讲述不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模拟动画, 直观效果会更好, 可使原来模糊不清的概念变得豁然开朗。这种模拟动画演示虽然只需短短几分钟, 却可以解决一节课的难点, 也为下一步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例如, 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中,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出两个动态的圆, 即圆1和圆2, 通过圆1向圆2逐渐运动的过程, 可直接观察出两圆之间位置关系的五种变化——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 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
●形象性
华罗庚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后, 能使抽象问题通过动画变得简单易懂, 让教材“活”起来。
例如, 《三角形的内角》这节课中, 若教师一上来就直接用定理去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 会显得很枯燥, 学生也很难想到该用什么方法去证明。可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 画出△ABC, 再将∠B和∠C分别拼在∠A的左右, 三个角合起来形成一个平角, 出现一条过点A的直线l, 移动后的∠B和∠C各有一条边在直线l上。由此可见,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学生由这个拼合过程得到启发, 过△ABC的顶点A作直线l平行于△ABC的边BC, 那么由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就能得到证明。
●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后, 学生更有可能亲自参与到教学中。现实生活中, 概率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提高中学生对偶然事件产生规律的认识, 在九年级数学中开始学习概率的初步知识。概率从数量上体现了某一随机事件发生机率的大小, 但对于学生来说, 概率的概念是抽象的, 往往感到生涩、难理解。引入多媒体教学后, 通过互动方式可生动地理解概率问题。
例如, 计算机中的“扫雷”游戏。在一个有9×9个小方格的正方形雷区中, 随机埋藏着10颗地雷, 每个小方格内最多只能藏一颗地雷。在游戏开始时, 随机踩中一个方格, 如有地雷, 就会爆炸;如没有地雷, 方格上就会出现一个标号, 该标号表示与这个方格相邻的方格内有与标号相同个数的地雷。那么第二步应该怎样走, 取决于踩在哪个部分所遇到地雷的概率最小, 只需分别计算在两区域的任一方格内踩中地雷的概率并加以比较就可以了。而此类题, 没有计算机的辅助, 只凭想象是很难理解的。
●探究性
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 可以很方便地度量角的大小、线段的长度等。这对一些探究性问题很有帮助。
例如, 分别量一下图中弧AB所对的两个圆周角的度数, 比较一下。变动点C在圆周上的位置, 圆周角的度数有没有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再分别量出图中弧AB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度数, 比较一下, 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发现,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 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为了进一步探究上面的问题, 可利用将圆对折的形式验证。
3.谈职高数学教学的特点 篇三
一、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身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职高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较差,认为数学太抽象、太难,缺乏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在职高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用”数学,让他们看到数学在身边的应用。
由于人们需要掌握的不仅是严密的演绎论证和解题技巧、计算和证明等数学知识,更需要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知识。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因此,如何去“用”数学,已逐渐成了数学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
作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生活,动手实践,亲身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主动、自觉的学习。如在教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不等式的运用时,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知道指数增长与指数衰减、倍增期与半衰期等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用所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三角函数时,让学生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三角知识在电学知识中的运用。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知道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解题,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比比皆是,丰富多彩,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它能解决我们生活中许多问题,而要真正学好它,不仅要会记公式会解题,还要与生活相结合。
二、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学数学
职高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科学,对数学学习大多没有兴趣。而要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就要尽量做到师生融洽,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任何小小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对职高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就更需要老师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并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学生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很好的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更重要的是“会学”数学。现今社会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好数学的思想的方法,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和体会到的思想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如教学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时,引导学生观察函数的图象。让学生从图形的变化规律,寻找出函数的性质;在教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时。让学生互相讨论,观察公式之间的变化情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很快发现了规律,并能较好的运用公式。通过探索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对数学学习也不再那样惧怕了。
三、做好导向教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倾向
培养学生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个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对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来讲,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就更应该加强数学的社会需求的导向教学。
职高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紧密,如财会、电子电工类行业;而有的行业,需要用数学的机会就不是太多,如旅游业和国际贸易。而且不同的行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计算机行业对算法的要求就会高一些,而旅游业方面主要侧重点是利润和最优化方面。而另一部分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的学生,由于选择的专业不同,也将面临着数学方面的不同要求。
4.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特点及教学 篇四
摘 要:五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除应注意数学学科自身的基本特点外,还应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特点进行科学施教。笔者在多年数学教学实践基础上,分析了新课改教程中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特点;教学
五年级是小学学习生涯中最后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其自身对小学教育逐渐适应,同时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成熟。他们逐渐脱去初入学时的幼稚和天真,不再唯老师的话是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了自己的“意识”和“主见”;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中学生那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意识和主见也停留在较为低级的阶段。作为五年级的一线数学教学人员,一定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除应注意数学学科自身的基本特点外,还应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施教,使其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新时代素质教育目的。
一、五年级数学学科特点
对比旧教材,目前小学五年级数学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和要求,主要添加了对学生计算方法、多角度解题思维、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思想以及?^察物体等内容,也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淡化小数乘法教学,突出计算方法教学
小数的本质是十进分数,因此找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对学生理解小数乘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认知水平和经验均有限,因此新教材在小数与整数关系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先讲授分数乘法、再讲授乘法教学法的二步教学方法。与该部分的传统教学相比,二步教学法中分数乘法意义部分的教学地位减弱,着重强调计算算法和方法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乘积变化的规律来解释分数乘法的法则,由此得出分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二)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小数乘整数的教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文具盒3.5元,买3个文具盒需要花费多少钱?大部分学生都会很顺利地列出“3.5×3”的算式来表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但是对于如何快速计算,则每个同学可能有自己理解的方法。比如用已掌握的加法,利用3.5+3.5+3.5来计算,也可以用整数乘法或者其他计算方法。新教材中一共展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尊重学生思维差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理念。
(三)调整简易方程的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利用加减或乘除运算关系来进行方程变形,从而解方程,即采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简易方程部分教学的核心思想。而在中学阶段,又重新引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这不仅显得衔接不畅,而且在小学阶段的算术思维掌握的越深入,在中学阶段代数的引入教学中起到的负作用就越大。新教材重新设计后,突出了采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思想,这不仅使得解题变得更加简单,也降低了“小升初”数学学习的障碍,充分突显了其优越性和思路的一致性。对于x+a=b与x-a=b这种类型的方程,都可以采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加上)a,得x=b-a与x=b+a。这种利用等式基本性质的求解方式,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四)观察物体
新教材添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组或更多物体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视角观察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两步教学法进行:①引导学生利用大脑空间中已有的多个物体位置关系想象,结合两个物体的具体位置进行初步判断;②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观察,检验自己的推测判断是否正确。
二、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一)良性竞争促教学
进入五年级,学生的竞争意识相对较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他们都不甘落后,他们往往为避免落后于同学而具有较大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引导班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班级整体学习进步。
(二)情景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情景教学法,综合运用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角色扮演以及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以及教与学多方面巧妙结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改变学生低效的被动学习局面。
(三)教学实践强化理论教学
新教材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重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忽视动手实践。因此,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积极主动挖掘课堂内外的数学知识、数学创新,通过学习-实践-验证的“学以致用”之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意识。
5.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篇五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日渐加强科技、教育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高等学校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和合作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国际交流也被誉为大学的第四项职能。如何加强留学生的教学管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培养质量,进一步与国际留学生教育体制衔接,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为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讨适合留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目前我校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主要采用的是留学生小班单独汉语授课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和学生渗入接触,对目前本课程授课模式和方法的反馈意见进行深刻思考,总结了如下几点问题。
第一,多数留学生存在汉语语言障碍。我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基本上在原国家没有过系统的汉语学习,而是在到中国后接受为期一年左右的集中汉语培训。在汉语培训过程中也大多以基本生活日常用语为主要学习内容。虽然很多留学生的汉语考试成绩均达到学校要求,但实际汉语水平和理解力并不能保证在学习数学或其他课程中的学习吸收效果。
第二,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基础偏薄弱。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到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和教育基础的影响,大多数亚非地区的留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对于初等数学的知识点如:基本初等函数值域和定义域的判断,复合函数的理解,三角函数基本公式等都不够熟悉。因此以函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在刚一开始便沉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听课和学习习惯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留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我国学生存在很大差异。首先,由于汉语的障碍,很多留学生放弃学习课本,基本不阅读教学指定教材或推荐阅读材料,而只关注老师的课件;其次,一些同学没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如果老师上课布置当堂练习的习题,也是随便记录或练习并不在课后进行整理总结。由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多,时间久,知识点环环相扣,如果没有记录和整理笔记的习惯,课后也不阅读学习教材,那么根本无法顺利学习。
针对以上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问题,我们认为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效果,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课程。
一、适当拓展汉语学习范围,补充简单的专业汉语
留学生在汉语培训期间,通常注重日常交流的基本汉语,如果能在此期间,适当学习一些数学等专业汉语,不但有利于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也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帮助。
二、加强预科教学的开展
对通过汉语等级考试的同学,进行数学基础知识测试,分不同等级补充初等数学知识。由于高等数学课程本身学习任务较重,若还需同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讲解很多初等数学知识点,不但对学生理解新概念构成障碍,还会使其主次不清,重点模糊,无形中加大了学习难度。因而预科学习加强了留学生的数学基础,也解决了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优化教学内容,编写相应教材
留学生大都学习目标明确,更注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在综合考虑授课内容的实用性、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性以及留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采取精讲、略讲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减降授课内容和难度。例如定积分讲授过程中,重点介绍其主要思想、基本计算和应用问题,对于一些复杂函数的积分,则通过适当变形后查阅积分表实现。
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鼓励留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不论是否来自相同的国家,都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小组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5人。灵活布置小组学习任务,通过课后小组讨论学习,不但有助于掌握数学知识,也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乃至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同时,安排辅导老师课后为留学生答疑。定期为留学生解答疑难,让同学们有问题及时得到解答,不但增进师生交流,更好的得到教学反馈信息,也同时会加强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更新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学习效果,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然而,普通本科生高等数学闭卷考试方式、试题?y度及强度都与留学生极不相称,因此需结合留学生特点,改革考试内容和成绩评估办法。
总之,留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在教学方面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层次,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留学生数学教学作为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源国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决定了留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必须不断分析留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积极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不断加以改进,才能逐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国际文化交流是大学的第四项基本职能[M].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篇六
摘要:世界上各种文化都会深深的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数学也不例外。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是通过数学家个人来实现的, 因此数学的发展就不能不受到不同地域、不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形成具有民族或时代特点的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与西方数学都是世界数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毋庸置疑都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数学、实用性、西方数学、共同发展
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与其他文化一样,数学科学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屈指计数到借助于现代点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证明与科学管理,从利用规矩等工具进行的勾股测量等具体操作到抽象的公理化体系的产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数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学科之一,据出土的文物考证, 在中国数概念的形成不晚于7000 年前, 数概念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数学的起源。此后, 在古代中国智慧的结晶——十进制记数法的推动下, 中国数学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 分别是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 其中宋元时期达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顶峰,诞生了刘徽、贾宪、沈括、祖冲之父子等数学家。在秦汉时期也出现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数书九章》、《缉古算经》和《五经算术》等数学著作, 其中《九章算术》代表中国传统数学的最高成就, 它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数学体系的建立。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以计算为中心。
演算在中国传统数学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几乎每一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都是以“问题—解答”的形式存在。以计算为主的中国传统数学, 还导致了算筹和算盘等计算工具的发明。但中国传统数学把计算发展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不仅有精妙的迭代和高超的技巧, 还从中归纳出分数四则运算理论、比例计算理论、正负数运算理论、方程理论、勾股理论、割圆术、体积理论、同余理论等举世公认的成就。另外, 它的计算方法往往从一整类问题中概括出来, 具有一般性, 对现在的数学机器证明具有参考价值。、社会性
以帝王君主为主的政治体制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首先,中国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的国家,各地文化差异不大,没有刺激文化发展的因素;其次,中国是一个专制型非常强的国家,哪怕有着“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也没维持多久,而且在这样的严苛制度下,人民的思想相对钝化,没有学术意识,只能听从帝王的话,这也是影响中国古代数学的一大原因;最后,在古代大多数文化人便是朝中的官员,在这种制度下,他们有着绝对的权威,下面的人也只能言听计从,这也导致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形式较为单一。
3、实用性强。
首先,中国文明史大河背景下的农耕文明,农业经济成为发展的关键,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统筹和规划,学术要为这些现实服务,于是造就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实用性;其次,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有着领导性的地位,它重视实用, 追求功利性。如中国古代数学家在著书立说时, 或多或少都会谈到数学的实用价值。社会实践成了衡量数学好坏的标准, 如果数学适合生活需要,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好数学, 会得到发展,否则得不到重视甚至被抛弃。这种思想几千年来一直以来都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数学家。这也导致了中国古代数学具有浓厚的实用性。
如春秋时期齐国的官书《考工记》,它展现的就是当时手工生产设计的规范、制作工艺等问题,其中就涉及到了众多数学知识,但是该书的目的是为了使群众更好更熟练的运用其技能,制作出精良的工艺品,还有现在人们日产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十进位值制、干支纪日法、天文历法等等。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实用性。
而西方数学诞生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阿波罗尼奥斯等数学巨匠, 也出现了《几何原本》、《圆的度量》、《论球和圆柱》、《圆锥曲线论》和《数学汇编》等对后来影响深远的数学著作,在西方人的世界里数学是是纯粹的、抽象的、在逻辑上互相联系的, 并且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揭示出来之后才有价值。亚里士多德崇尚推理和证明, 并把数学推理规律规范化和系统化, 创立了独立的逻辑学, 其中的基本逻辑原理矛盾律和排中律成为数学中间接证明的核心。这些哲学思想使西方传统数学走上了理性的道路;另外, 西方的数学家大多是一些哲学家和学者, 他们研究数学是为了追求真理或探索自然, 基本上不会考虑数学的应用性, 因此西方传统数学基本上都是纯数学, 抽象度高、应用性低。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数学以算法为中心、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 优点是实践性强, 缺点是缺乏概念的科学建设和命题的逻辑证明;西方传统数学以逻辑证明为重点, 强调演绎推理, 但脱离了社会实践。分析从前、感受现在,我们也能发现,任何一种单一的数学模式都不是现今人类数学的唯一发展模式。中国古代数学和西方数学作为世界数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毋庸置疑都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思想的体现,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能为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只有深刻了解数学的历史,才能学好数学,将数学知识转化从而运用到生活中。中国古代数学和西方数学的历史尤为重要。通过两种数学历史的对比,我们对数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数学的热情度也大大提升!参考文献:
1、朱家生.数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2、李文林.数学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3、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1
4、王玉启.数学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5、中国知网
7.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篇七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与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及认识特点相关。
1.从学科特点来看, 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 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形象性。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 而这种逻辑性, 对于小学生的来说, 他们的认知水平及知识结构还不足以很容易就理解透, 为了让学生理解, 教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 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或例子呈现出来, 以利于学生学习。比如,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接触数的时候, 他们是无法将数作为同接触到的客观事物一样的东西来认知并接受的, 即使经过幼儿数学教学, 也无法充分理解数的概念, 只是按照老师的意愿来硬性记忆罢了。数学的学习实质就是逻辑概念和思维的学习过程, 如何将数学概念和思维抽象地展现给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师最主要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依靠实际存在的事物将数的概念传递给学生, 比如, 六个篮球表示数字六, 这完全不能像语文和小学英语、自然科学那样很直接地向学生展现其内容, 数学的内容教学是一个间接的过程。所以说, 小学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形象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是比较难做到的, 也只有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能较好地做这样的内化处理。
2.从学生特点来看, 小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有限。所以,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只有系统的学习才能获得完善的数学知识, 并构建完善的数学学科知识框架。也只有系统的学习, 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比如, 小数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掌握整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而整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又是在学生了解每种运算法则后才进行的, 在学生充分理解、运用综合运算后, 才可以进一步引入代数的概念, 进入方程的学习过程, 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 小学数学很多知识点的逻辑起点、逻辑结构等都是确定的。学生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非常清楚。其次, 小学数学学习要按照由浅入深、由简而繁、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展开。这样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但由于受到授课方式及授课时间的影响, 所有知识点不可能一次讲完, 所以, 很多学生容易出现遗忘的问题, 学了后面的, 忘了前面的。
二、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数学学习的抽象性及形象性特点, 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要形象直观地描述、分析、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在教学内容处理上, 要尽量选取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场景, 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其实, 数学作为一门运用性的学科, 很多知识要点都来源于生活, 教师只要有心就可以找到知识的来源。“深入浅出”地将相关的知识点呈现出来。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不管以何种形式呈现知识点, 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及时引导学生, 对直观化的场景及问题进行思考, 总结、分析、提炼出抽象性的数学知识点。举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 理解知识的本质。
2.小学数学学习的系统性及渐进性特点, 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 要按照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授课, 不能跳跃, 不能中断, 不然学生很难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所以,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基于系统论整体原理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方面要在宏观上规划数学学科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从微观的视角, 去执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知识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及途径, 需要注重课堂的衔接过程, 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对上节课堂内容的回顾, 本节课堂内容的导入, 下节课堂的教学准备, 加强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衔接, 让学生对数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性认识。
3.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征, 学习数学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但从数学知识的来源或者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看, 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学习和接受学习两大类。学习过程既有学生主动探究、再发现的成分, 也有学生接受内化的成分。所以, 教师在讲解授课时, 要给学生的独立探究、自主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能为了讲课而讲课,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 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 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激情。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成果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勤于观察、总结, 发现学生学习的特点, 并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规划制订教学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也可以提升教学有效性。最后, 希望论文的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师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摘要:在分析小学数学学习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这些特点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小学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统一、系统性与渐进性并存的特点, 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将所授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要及时引导学生从教学情景中抽象、总结出知识要点及本质。不仅要从课程及教学目标的高度统筹规划小学数学教学方案, 同时也要结合每一个知识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等要素, 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 以提升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效率及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影响,教学实践,逻辑概念
参考文献
[1]谭劲, 李光树.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 2014 (08) :58-63.
[2]杨海涛.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上, 2015 (08) :140.
[3]曹志飞.探析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学子:理论版, 2015 (08) :44.
8.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特点;教学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针对数学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到小学数学学习的制约性,只有这样,才会减少老师的教学失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具体学科,根据小学数学特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主动性,是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形象性,需要学生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主观意识,教材的编写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不能出现错误;另一方面又要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看得进去。这不仅需要教材编写者具有足够的能力,更需要学生自身培养出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两者统一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要求学生对抽象的事物和形象的事物在主观上能够加以区分,这就要求老师解决好三个问题:(1)要求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既要保证教学的生动形象,便于让学生接受,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本质不变,避免出现过于片面而忘记教学的本质,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能力。(2)要保证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抽象概括。小学数学中充满了抽象的问题老师在讲解时,要保证讲透、讲明白,及时将抽象化为形象,便于学生记忆。(3)小学数学的教学不要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数学是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才能真正掌握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逻辑,让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稳步提升。
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数学知识
数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完善的教学体系的学习,学生才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以及学习经验。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接受能力非常强,而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就相对弱一些,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进度的掌握总是一成不变的话,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是非常不利的。这时候就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根据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这对以后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从简单的计算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在计算25x16的时候,可以先从多位数乘单位数开始引导学生,25×8=200,16可以分为8×2,这样25×16就可以转化为25×8与25×2的和,计算起来就会方便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从简单到复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小学数学学习是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有很多,最主要的方式是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导,但是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与发掘,即使是老师的传授也需要学生自己研究探讨才能真正掌握,被动接受与主动学习的学习效率是截然不同的,被动地接受知识只会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而主动学习、去探索、去发问,才会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说,计算一个数除以6,商是115,余数是4,求这个数是多少。老师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用反算的方法,通过已知的数据,结合计算公式可以反推出这个数是115×6+4=694。然后,再出一些不同类型的题让学生互相探讨,寻找解答的方法。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针对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安排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推荐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08-1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09-11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培训讲座 文档08-31
数学课堂的趣味性10-03
论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论文07-29
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10-19
浅谈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的反思07-12
数学课堂中的美丽错误07-25
数学课堂中的安全教育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