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研究方法

2024-10-0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楚辞研究方法(精选12篇)

1.楚辞研究方法 篇一

诗经取名,楚辞取名起名字大全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乱伦,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12、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5、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8、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9、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20、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2、舜华、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24、子佩。《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25、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26、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至于“清扬”,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

27、琼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28、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29、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30、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31、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B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32、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33、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都是采摘某种植物的意思。

34、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35、湄。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虽然没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适合取名。

36、渥丹。《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渥丹:色泽红润貌。

37、美淑。《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38、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但我觉得“舒窈”是个更好听的名字。《月出》是整本《诗经》中非常有意境的一篇,在我大爱的电影——徐克的《梁祝》中也有出现,我对她爱不释手。

39、楚楚。《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鲜明貌。蜉蝣是一种短命的小虫,故而此篇的基调是消沉的。

40、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个人最喜欢刘禹锡的一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41、荟蔚。《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隮”。荟蔚:云雾弥漫貌。

===================小===雅===的===分===界===线===========

1、翕(xī)。单名一个“翕”字,取自《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翕:和顺。以读音xī为名的人很多,但该字却不常见。《易经·系辞上·第六章》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静翕”也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名字。

2、依依。《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柳枝随风飘摇。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

3、霏霏。《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文还有:“雨雪雰雰”)。霏霏:雪花纷飞貌。然而该词多用以形容雨雪天气,阴森气 氛=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没完没了的下雨必然就令人抓狂了啊!所以凡事讲个度,名中若用“霏”字,一个 足矣!

4、燕绥。《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燕:即“宴”,这里指宴请,描述席间的景象;绥:安宁。后文还有“燕笑”、“燕喜”等。

5、令仪。《南有嘉鱼之什·湛露》:“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令仪:优雅的风度。取这个名字的知名人士有:包拯他爹包令仪、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女孔令仪等。

6、闻天。《鸿雁之什·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总让我想起三国时的凤雏···)。譬如Party早期的Leader张闻天同志。

7、金玉。《鸿雁之什·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金玉:比喻珍贵和美好。这里用作动词,指珍惜。

8、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9、骏德。《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骏德:犹言美好的品德。

10、翰飞。《节南山之什·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翰飞:高飞。

11、巧颜。该名字绝对是个大花瓶,看看《节南山之什·巧言》怎么说的:“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这才叫骂人不带脏字。在《诗经》的语境下,无论“巧言”还是“巧颜”都是很不好的名字,不要被字面给骗了。

12、溱溱(音真)。《鸿雁之什·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和国风篇第一个词条“蓁蓁”是一样的意思,表众多。五行缺水的话可以用“溱”。此字多音,也读秦。

13、嘉卉。《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嘉卉:美丽的草木。是个带着青草气息的名字,小清新范儿。

14、雅南。《谷风之什·鼓钟》:“以雅以南,以龠不僭”。雅和南均指音乐,且相当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奏的那种高雅音乐。

15、苾芬。《谷风之什·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苾芬:芬芳。又如《谷风之什·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16、思柔。《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在这里,思是助词,柔指柔和。形容美酒温和。

17、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英英:轻盈明亮貌。在其它语境中,也可指杰出、有才、美好等。

===================大===雅===的===分===界===线============

1、维桢。《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维:维系;桢:支柱,栋梁。后文《周颂·维清》中还有“维周之祯”,祯是吉祥的意思。

2、缉熙。《文王之什·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缉熙:光明。《文心雕龙·时序》曰:“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3、鹰扬。《文王之什·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鹰扬:犹言鹰之飞扬,威武貌。《后汉书·刘陶传》:“鹰扬天下”,霸气外露有木有!但该词极易被读成“阴阳”,登时霸气侧漏了···

4、玉瓒。《文王之什·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玉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

5、思齐。《文王之什·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这里“齐”字其实读“zhāi”,通“斋”,端庄貌。《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衍生出成语“见贤思齐”,这里就读“qí”了。例如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

6、徽音。《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

7、静嘉。《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静嘉:洁净美好。

8、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9、柔嘉。《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柔嘉:柔和美善。《荡之什·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10、柔惠。《荡之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柔惠:柔和仁惠。

11、懿德。《荡之什·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懿德:美德。感觉这个词儿一般都用作什么皇太后的谥号···

12、穆清。《荡之什·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穆清指清和之气。

13、哲成。《荡之什·瞻卬》:“哲夫成城”。

===================三===颂===的===分===界===线==========

1、秉文。《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2、德纯。《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德纯:品德纯正。

3、骏惠。《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骏﹑惠二字平列﹐皆为顺之意。

4、振鹭。《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振鹭:振翅高飞的白鹭。

5、和铃。《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6、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馨:馨香;宁:安宁。

7、纯熙。《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纯:大。熙:光明。

8、其琛。《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珍宝。如外交部原部长钱其琛。

楚辞取名起名字大全

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故普遍认为楚辞适合 取男名。其实在古代,名字的性别色彩较淡,譬如韩嫣、陈琳皆为男子名,伏寿、曹节却是女子名。通观《楚辞》,行文相当之瑰丽,《诗经》开现实主义之源,而 《楚辞》创浪漫主义之宗,这其中诸多的美词,不乏适合女孩取的名字。此次着手整理的,则是偏男性和中性化的名字(特别好的女孩名也会列出)。

诗经取名,楚辞取名起名字大全

===============正===文===的===分===界===线============

1、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譬如作家马伯庸„„

2、正则、灵均。《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

3、修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修能:即美好的外表仪形。一释为很强的才干和能力。

4、骐、骥。《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骏马。

5、峻茂。《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峻茂:犹繁茂。

6、信芳。《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

7、圣哲、茂行。《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

8、曼路。《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望舒。《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

10、陆离。《离骚》:“斑陆离其上下”。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11、珵美。《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珵:美玉。

12、云旗。《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九===歌===的===分===界===线===========

1、辰良。《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2、玉锵、璆鸣。《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诗曰:佩玉锵锵。璆(音求):美玉。

3、安歌。《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安歌:神态安详地唱歌。有一句唐诗说:“安歌送好音”。

4、浩倡。《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浩倡”又作“浩唱”,和上句“安歌”相对应。取名时可改为“浩昌”。下文《九歌·少司命》中还有“浩歌”。

5、乐康。《九歌·东皇太一》:“君欣欣兮乐康”。乐康:安乐貌。

6、齐光。《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有点“曌”字的感觉呢。

7、宜修。《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宜修:修饰得宜,恰到好处。《甄嬛传》里的皇后名字„„

8、扬灵(扬舲)。《九歌·湘君》:“横大江兮扬灵”。扬灵: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9、飞龙。《九歌·湘君》:“飞龙兮翩翩”。飞龙:此处指龙船。若是《易经·乾卦》中的“飞龙在天”,那就霸气外露了。

10、杜若。《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古人谓服之“令人不忘”。上下文中还有“杜衡”,亦香草名。

11、扬波。《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扬波此处指掀起波浪。但在有的语境中也比喻**。

12、既明。《九歌·东君》:“夜皎皎兮既明”。既明:天色明亮。《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从这里演变出“明哲保身”的成语。

13、翾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翾(音宣)飞:飞翔。

14、青云。《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作诗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5、飞扬。《九歌·河伯》:“心飞扬兮浩荡”。飞扬:心情舒展,思绪飘飞。

16、诚勇。《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诚勇:内心勇敢。《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九===章===的===分===界===线============

1、坚志。《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坚志:意志坚定。

2、宝璐。《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宝璐:美玉。

3、承宇。《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4、怀信。《九章·涉江》:“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怀信:怀抱忠贞诚信之心。

5、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6、广志。《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7、嘉树。《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嘉树:美好的树木。譬如宋氏三姊妹的老爸宋嘉树。

8、秉德。《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秉德:秉持道德。

9、淑离。《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BUT谐音疏离。

10、翼遥。《九章·悲回风》:“翼遥遥其左右”。翼:飞动;遥遥:摇摆。

===================其===他===的===分===界===线===========

1、休德。《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休德:美德。

2、辰星。《远游》:“奇傅说之托辰星兮”。辰星:星宿名。此指二十八宿中的房星,位于东方天幕。

3、淑尤。《远游》:“绝氛埃而淑尤兮”。淑尤:到达奇异的境界。

4、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帝王。

5、凯风。《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凯风:和暖的风,指南风。

6、琬琰。《远游》:“怀琬琰之华英”。琬琰:泛指美玉。也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如《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

7、冬荣。《远游》:“丽桂树之冬荣”。冬荣:指桂树经冬不凋。

8、博衍。《远游》:“音乐博衍无终极兮”。博衍:这里形容乐声拨打广远、舒展绵延的样子。

9、自清。《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如作家朱自清。

10、昂驹。《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昂昂:器宇轩昂。

11、绎心(怿心)。《九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绎:通“怿”,喜悦。

12、高翔。《九辩》:“将去君而高翔”。三国蜀的一员武将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都叫高翔。

13、怀德。《九辩》:“鸟兽犹知怀德兮”。怀德:怀恩报德。《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14、显荣。《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显荣:显赫荣耀。

15、晏晏。《九辩》:“被荷禂之晏晏兮”。晏晏:漂亮轻柔的样子。

16、幼清。《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

17、盛德。《招魂》:“主此盛德兮”。盛德:充实、充盛的德行。

18、静闲。《招魂》:“静闲安些”。不过联系上下文,该词是形容遗像“宁谧安详”的= =

19、嫮。《大招》:“嫮目宜笑”。嫮(音护):美好,这里用来形容眼睛。溥杰与嵯峨浩的小女儿名叫嫮生。

===================七===谏===的===分===界===线============

1、振理。《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振理:拯救,辨别。

2、慈仁。《七谏·沉江》:“尧舜圣而慈仁兮”。慈仁:善良仁爱。

3、贤俊。《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贤俊:贤能杰出之人才。

4、逾明。《七谏·沉江》:“叔齐久而逾明”。逾明:历久而名声日益显著。

5、舒志。《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舒志:舒展志向,发挥才能。

6、凌恒。《七谏·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此名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只不过屈原写的是北岳恒山,杜甫写的是东岳泰山。

7、诚贞。《七谏·自悲》:“哀居者之诚贞”。诚贞:忠诚正直。

8、景云。《七谏·谬谏》:“龙举而景云往”。景云:浓厚而有光亮的云。

9、依斐。《哀时命》:“云依斐而承宇”。依斐:形容云层堆垛的样子。

10、淑清。《哀时命》:“中皎洁而淑清”。淑清:善良清正。

===================九===怀===的===分===界===线============

1、嘉月。《九怀·危俊》:“陶嘉月兮总驾”。陶:喜乐;嘉:美好;嘉月:吉日良辰。

2、庆云。《九怀·思忠》:“枉车登兮庆云”。庆云:祥瑞之气,这里比喻尊贵显赫的地位。

3、奋翼。《九怀·陶壅》:“将奋翼兮高飞”。奋:振羽展翅。

===================九===叹===的===分===界===线============

1、鸿永。《九叹·逢纷》:“鸿永路有嘉名”。鸿永路:前途远大。

2、垂文、扬采。《九叹·逢纷》:“垂文扬采,遗将来兮”。垂文:流传文章;扬采:与“垂文”互文见义,张扬文采。

3、素洁。《九叹·怨思》:“情素洁于纽帛”。素洁:高洁。

4、妙仪。《九叹·远逝》:“承皇考之妙仪”。妙仪:美好的法则,高妙的法度。

5、菀青。《九叹·忧苦》:“菀彼青青”。此处菀读作yù。当然,读成wǎn也很好听。

6、嘉志。《九叹·愍命》:“昔皇考之嘉志兮”。嘉志:美好的志向。

===================九===思===的===分===界===线============

1、昭华、宝璋。《九思·疾世》:“抱昭华兮宝璋”。昭华:美玉名。宝璋:宝玉。

2、硕明。《九思·悼乱》:“驻俟兮硕明”。硕明:天大亮。

3、俊彦。《九思·伤时》:“览往昔兮俊彦”。俊彦:杰出之士,贤才。

4、清和。《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清和:清美和谐。

取名网诗经取名,楚辞取名起名字大全

1、修远 修,有长和高的意思,和远并列,对应下句的“求索”,表达不屈的探索精神。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芳华 亦作“芳花”。香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3、芳蔼 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4、江沅 沅,水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5、乐康 安乐。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6、若华 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7、望舒 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指的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

8、信芳 情志高洁。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苟余情其信芳”。

9、志致 志向,志趣。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齐武王演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

10、志行 志向和操行。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易·屯》“《象》曰:虽盘桓,志行正也”。11.雅醇 雅正纯厚,亦作“雅淳”。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范。”

12.雅歌 风雅的歌吟。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魏嵇康《游仙诗》:“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13.雅厚 纯正宽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荫为河南参军。”

14.雅亮 正直诚信。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言辞雅亮,学艺优深。”

15.雅胜 美好。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书·殷浩传》:“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

16.怡然 安适自在、喜悦。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17.弈鸣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成语“一鸣惊人”中“一鸣”的谐音。

18.熠然 光闪烁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19.懿美 懿,美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尔雅》“懿,美也”。

20.潆泓 水回旋深广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王闿运《珍珠泉铭》序:“兹泉潆泓,冲瀜清澜,百步傍流,带垣通舟。”

21.颖逸 秀丽超逸。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陆云《南衡》诗:“景秀蒙泛,颖逸扶桑。”

22.余馨 留存的香味。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芙蓉城》诗:“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

23.羽丰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羽翼丰满”。24.语心 谈心。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剪灯新话·秋香亭记 起名网》:“有二桂树,垂荫婆娑,花方盛开,月色团圆,香气秾馥,生、女私于其下语心焉。” 25.悠然 闲适。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6.悠永 久远。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受天福乐,悠永无穷。”

27.悠柔 悠扬柔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28.煜月 煜,“照耀”的意思。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

29.韫玉 包含美玉。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30.悦心 愉悦心情;心里喜悦。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

31.悦欣 欢乐。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

悦欣。”

32.悦畅 和畅,欢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池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适闷,悦畅心神。”

33.悦爱 喜爱,喜欢。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

34.志尚 志向,理想。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隋书·艺术传·庾质》“庾质字行修,少而明敏,早有志尚”。

35.志鹏 形容志向远大。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6.致远 高瞻远瞩。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7.钟灵 凝聚天地间的灵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钟灵毓秀”。38.钟毓 孕育天地间的灵秀。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成语“钟灵毓秀”。39.朝辉 朝辉,晨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三国志·魏志》,朝旦为辉,日中为光。

40.周晟 晟:音同胜,意为兴盛。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西陲石刻录·周李君修佛龛碑》“自秦创兴,于周转晟”。

2.楚辞研究方法 篇二

我们可以看到,诸家虽都提到“三字状语”结构,但在分析三字结构以及具体内涵上有不同。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将以“忳郁邑”为代表的形容词加联绵词构成的“三字状语”结构标记为A/BC,将以“纷总总”为代表的形容词加叠词构成的“三字状语”结构标记为A/BB。词尾主要是由不成词语素充当,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如“绿油油”、“红通通”等,“油油”是附加在“绿”后的词尾,并不能表示 “绿”的意义,也就是说A/BB结构中,A与BB的意义不同, 地位不相等,这与《楚辞》中用例的情况不同,根据历代注家的解释来看,“忳”与“ 郁邑”都有烦闷忧愁的意思,“纷” 与“总总”都表示杂乱聚集的意思,也就是说A/BC或A/BB结构中,A与BC(BB)的意义相同或相近,地位相等。本文由此出发,对《楚辞》中的“三字状语”做一个具体梳理。

“三字状语”的结构形式,最先出现在《楚辞》里,以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中为最多,经笔者粗略统计,约有27次, 另外,宋玉的其他辞赋作品中也有A/BB形式的用例。例如:

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高唐赋》

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高唐赋》

《楚辞》中A/BB结构占多数,A/BC结构共有六个, 分别是: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离骚》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哀郢》

布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远游》

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远游》

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哀时命》

另外,这两种结构也不仅限于做状语。《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虽然也符合这个结构,但在句中作谓语。同样,A/BB结构中,“纷总总”在《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中做状语,在《大司命》“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中作谓语。综合《诗经》的特点来看,《诗经》以四言为主,其节奏多为整齐的2+2式, 由于字数的限制和节奏的要求,《诗经》中并未出现这种结构形式,而《楚辞》以六言为主,以三X( 虚字) 二为标准句式,以一二X( 虚字) 二为主要节奏,这种韵律节奏的选择促成了ABC或ABB的结构形式。至于为什么没有产生BC/ A和BB/A形式,笔者认为,主要是受以一二X( 虚字) 二为主要节奏的影响。以《离骚》为例,除了某些专有名词,如 “摄提”、“汤禹”外和固定词组外,《离骚》中很少两个音节起头的句子,这一点反映了《离骚》整体节奏的严整性。而相对固化的A/BC和A/BB形式中,其中一些叠词,如“郁郁”, 既可搭配“愁”,结合成“愁郁郁”,又可搭配“惨”,结合成“惨郁郁”,显出词尾的某些特点,却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词缀。第一点原因上文已经提到,诸家注释中都没有把联绵词和叠词处理成虚化意义,而是解释成有实在意义的形容词或副词。二是,词缀必须附着在词根之后才能成词,几乎不能单独成词而《九歌》:“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惜未央。” 王逸注:“昭昭,明也”。与《庄子 · 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中“昭昭”同义。《悲回风》“愁郁郁之无快兮, 居戚戚而不可解。”诸家皆注抑郁愁苦之义,与《史记 · 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 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中“郁郁”同。可以看到A/BB中的BB是有实在意义且可以单用的。总结来看,《楚辞》中的“三字状语”有三个特点:一、组成“三字状语”的两个词都是形容词。二、第二个形容词为有双声或叠韵关系的联绵词,或者是叠词。三、两个形容词为同义且组合后意义和性质不变。一方面来看,音调的抑扬和双声叠韵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音乐性和意义的重申强化了感情,增强了语势。另一方面来看,A与BB或BC的结合凝固性和稳定性比较差。

在历史发展中,A/BC这种结构没有流传下来,现代汉语中已无踪迹可寻,汉赋中还有类似用例。如:王褒《洞箫赋》:“悲怆怳以恻惐兮,时恬淡以绥肆。”A/BC结构松散, 产词能力和灵活性较差,相对而言,更加灵活的A/BB结构则发展下来。

汉代:

遥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贾谊《旱云赋》)

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胶7以方驰。

(司马相如《大人赋》)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王褒《洞箫赋》)

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张衡《南都赋》)

唐代:

别离忧怛怛, 伏腊涕涟涟。

(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白居易《北亭》)

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白居易《长恨歌》)

寒月冷飕飕,身似孤飞鹤。(《寒山诗》)

宋代:

西山映水碧潭潭,楚老长谣泪满衫。

(王安石《和张仲通忆钟陵绝句》)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苏轼《元修菜》)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辛弃疾《最高楼 · 客有败棋者代赋梅》)

娇滴滴,婵娟影里曾横笛。(吴潜《忆秦娥》)

元代: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关汉卿《大德歌》)

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马致远《夜行船》)

到春来日迟迟蓝蕙芳,暖溶溶桃杏稠。

(王实甫《集贤宾》)

闷恹恹听彻残更,意迟迟盼杀多情。(周文质《寨儿令》)

3.《楚辞》植物文化试析 篇三

《楚辞》中的植物描写多为花草。有位学者曾经统计了《离骚》中的花草总数,竟达十八种,基本上是香草的数目。在整个《楚辞》里还有普通的花草和恶草。我作了统计,多达五十多种。《楚辞》里描写的植物多作为诗人抒情写志的载体,是诗人经过精心挑选、进入自己的意象系列的。我在这里将自己在《楚辞》中遇到的所有植物一一罗列出来,并进行分类,试着深入探讨这些植物所表达的文化意义。

植物的罗列如下:(编号按照文章出现的次第排列,前后重复的同名植物只列一次,除香草类未注明外,其它的均注明。)

(1)江蓠(川穹)(2)芷(白芷)(3)兰(4)木兰(辛夷)(5)宿莽(6)申椒(7)菌桂(肉桂)(8)蕙(9)荃(10)留夷(芍药)(11)揭车(12)杜蘅(马蹄香)(13)薜荔(木莲)(14)胡绳(15)芰荷(菱花)(16)芙蓉(荷花)(17)(艹录)施(王刍、施耳,是两种普通草)(18)扶桑(神话中的树名)(19)若木(神木)(20)琼枝(玉树的叶子)(21)荣华(玉树上的花)(22)琼茅(传说中的灵草)(23)莛尊(占卦用的小竹片)(24)艾(白蒿)(恶革)(25)椒(香物,用以焚香敬神)(26)萧艾(蒿草)(27)椴(茱萸的一种)(以上均为《离骚》)

(28)荪(29)白薠(30)苹(水草名)(31)石兰(香草名)(32)蘼芜(33)紫茎(秋兰)(34)女罗(蔓生植物名)(35)三秀(灵草,一年开三次花)(《九歌》)

(36)靡萍(神异的萍草)(37)柜黍(黑色的糜子)(38)臬(麻的一种,神话中奇异的植物)(39)莆(水生的草)(40)藿(芦苇类植物)(《天问》)

(41)露申(42)芳苣(白芷)(43)扁薄(44)若(杜若)(45)苴(枯草)(46)荼(苦菜)(47)荠(甜菜)(48)苣(香草)(49)玉英(玉树上的花)(《九章》)

(50)屏风(水葵,荇菜,普通草)(《招魂》)

第一类是香草类。这一类占了大多数,基本上集中在《离骚》一文里,《九章》次之,《九歌》再次之,《天问》《招魂》少之又少,近乎没有。此类花草的文化意义,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众多楚辞学家已经做过了分析、研究。其主要的意义大致归纳如下:

1、喻贤。如“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两句中的“菌桂”和“蕙”,王逸、洪兴祖、朱熹诸人认为喻贤者。

2、喻君。“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齐怒”两句中的“荃”,王逸、朱熹、王夫之诸人皆以为喻君。

第二类是普通草或恶草一类。它往往是与第一类相对的。

第三类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们并不是现实的,而是诗人想象中的,并具有特异功能,带有神性或灵性。“扶桑”、“若木”是神话中的树名;“琼茅”、“靡萍”是传说的灵草;“琼枝”、“玉英”、“荣华”是玉树上的枝叶和花朵。这一类神灵化的花草的文化意义是建立在第一类香革文化意义基础之上的。

从以上分类分析中可以解读出诗人笔下花草意象的文化意义。学者们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初衷给予指导,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些植物的文化含义。此时,需要我们屏息凝想的是为什么这些花花草草能够成为解读植物文化的载体呢?

有学者曾从阐释学、发生学等角度进行诠释,深刻而独特。但他们或以巫术思想的角度阐释,或专从儒家伦理道德的角度阐释,刘怀荣先生认为这两方面的解释都不全面。他把巫术观念和后世人伦道德观念结合起来,加以全面解释。首先他把人的观念分为四个层次:生殖巫术层、宗教祭祀层、宗教观念层、人伦道德象征层(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与四个层次同时发展的香草,它的作用变化是草的原始功能(祛病、助怀孕),美容迷人,上升为美德的化身,最后代表美德。花草与人们的观念层是怎样建立起关系的?原始时代,即在母系时代时,以女性为始祖,对女性的生殖特别崇拜,而草在巫术观念中具有特异的功能,可以宜子孙,因此将二者联系起来。“薜荔”、“杜蘅”等香草又具有美容、延寿的作用,人们在祭祀祖宗时把它们作为祭祀物来敬神,逐渐地香草被视为女神的化身。获得了香草在巫术意义上的作用后,女神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宗教祭祀层次上,香草成为女冲化身的观念后渐渐地上升为美德,但并未完全独立出来,只是一种宗教观念的雏形而已。当香草完全被喻为美德时,人们的人伦道德观念超越了宗教观念。随着人们的观念的变化,香草的文化意义也相伴而生,逐渐地明确化了。同时也说明诗人为什么时时刻刻将香草与美人拉在一起来加以描写。美人与香草具有同一性,在神话思维中都是受人崇拜的女神,其地位与君主相似。因此,“香草”喻君、喻贤都是有道理的。

关于普通草或恶草的意义,是与香草的文化意义相对立的。香草具有增寿益智、保护生殖的作用,而那些恶草将会带来刺激的臭味,对人的发展造成阻碍的作用。在原始巫术中往往被置于“黑巫术”的行列。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可以通过它的不一致性使事物达到相济相生。因此,恶草的作用容不得我们忽略,它也可以充分地说明植物的文化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从《楚辞》描写的植物看,它所负载的文化意义需要追溯历史渊源。这样,我们不仅仅了解的是事物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更能去了解一个民族原始积淀的文化经验。

另外,我认为植物文化之所以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还与诗人当时所处的地域文化有关。从中国上古地图来看,楚国北临江汉,南极潇湘。《史记·货殖列传》也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饥馑之患……无冻饿之人。”可见楚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楚国作为南国之一,人人皆知,山清水秀,胜景万千。楚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他们被这里的每一寸方土,每一方水源养育着,骨子里吸收的尽是母土的乳汁,于是他们的胸中喷发出的也是源于母土的恩情。

楚地的一草一木维系着楚人的丝丝情感。这种感情变化随着草木的繁荣而变化。草木愈是欣欣向荣,楚国人的精神愈是富有,楚国亦愈是蓬勃发展,即草荣人旺国盛。诗人对楚国草木的感情,不只是代表着他个人的世界,而且代表着一个整体,是一个类的总和。

草木旺盛与楚人的精神世界的富有是同步性的。楚地是道家的发源地,诗人生活在这块肥沃的思想园地里,他每天呼吸的空气中浸满了文化的韵味。经过文化意蕴的熏陶,他的精神境界上升,追求的是神仙般的生活,“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可见,楚人视植物为生命之食粮,精神之源泉。

4.大学语文总结,楚辞 篇四

《诗经》之后三百余年,中国古典诗歌大抵处于消歇状态。至战国后期,一种“奇文”由楚而起,便是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屈原在深厚的楚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它以其美妙的歌声、突发的异彩,使沉寂已久的诗坛重新活跃起来,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重要时期。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典诗歌实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峰并峙的发展道路,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简短的抒情短章向叙事抒情长篇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的基本完成。“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因此汉代才开始有此特称。

两种含义 :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1、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对于汉赋的产生有影响。

2、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 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 楚辞” 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 的作品以及汉代 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 作品。今存最早的注本是东汉王逸的《 楚辞章句》。

楚辞的特色

1、“楚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它采用楚国方言,运用楚地声调,记载的是楚国的地理,描写的是楚国的风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因而富有楚国的地方特色。2、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 色彩。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

楚文化对楚辞的影响1楚地民歌:楚地广泛流行楚声、楚歌此类地方小调。楚辞配合楚声而歌唱。春秋末有《越人歌》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句子参差灵活,多用“兮”字来加强节奏、舒缓语气。(夜宴《越人歌》)2民俗:巫风文化的熏陶。楚国一直盛行着殷商时代一种迷信色彩浓厚的巫风文化,在郢都以南的沅、湘之间,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风俗,喜欢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时要奏乐、歌唱、跳舞以娱神。这种巫术风俗的熏陶,培养了人们丰富的幻想力,滋长着美丽的歌辞和舞蹈,给楚辞提供了养料。3受战国时纵横家散文的影响,喜爱铺张扬厉的夸张,常用东南西北上天入地的铺叙。4作为成熟的文体,定形于屈原的个人独创。丰富的个人楚辞作品,奠定了文体样式形成的基础。

屈原的生平: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人,楚王宗室。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年青时:曾任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很受赏识重用。“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二度流放:怀王听信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谗言,疏远了他,让他做三闾修史大夫,失去了政治地位。怀王在被秦国欺骗下,与齐国断交,兵败失地之后,一度又起用他,派他使齐修好。怀王24年,再次背齐合秦,不久把屈原流放到汉北。楚国因此先被“合纵”联盟攻击,又被秦国夹击,再次丧失国土。这种情况下,屈原再次被召回,在他的努力下齐楚联盟恢复。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江南。流亡中,他“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却仍然心系祖国安危,哀叹民生多艰,两次流放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自沉汨罗:顷襄王21年(前278)秦兵攻破郢都,屈原感到楚国已不可收拾,悲愤地投汨罗江殉国。

屈原的思想通晓诸子百家,对儒、法等家思想都有所吸收。讲仁义、言民本、颂德政崇尚尧、舜、禹、汤、文、武等古圣先王,同情和关心百姓疾苦。他追求“法度”、“绳墨”,称道秦穆、齐桓,主张选贤任能,要求变法治国。他一生始终以国家兴亡为念,有着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在政治斗争中,他不屈不挠,坚持追求“美政” 理想(1明君,2举贤授能,3修明法度),代表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屈原的作品据王逸《楚辞章句》:有二十五篇《离骚》和《九章》(九篇),政治抒情诗,主要叙述身世和遭遇。《九歌》(11篇)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保留下来。朱熹《楚辞辨证》:“以阴巫下阳神,以阳主接阴鬼”,借男女恋情吸引神灵下凡。《招魂》怀王死后,招怀王之魂,“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体现了屈原的宗国情绪,强化楚文化的向心力,宣扬民族之精神。《天问》对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探讨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172问,天地形成——人事兴衰——楚国现实政治,反映屈原时代的原始哲学观。

屈辞的影响:司马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人格力量的垂范后世:积极而深远,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司马迁《报任安书》;陆游《哀郢二首》: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清代屈大均《吊雪庵和尚》:一叶离骚酒一杯,滩声空助故城哀。屈原诗歌的艺术成就影响很大,他开创的重幻想的浪漫传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离骚》问世以后,“风”、“骚”并称,被视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典范和论诗的最高准则。《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它作于诗人第一次被放逐汉北时,是他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离骚:罹,忧。遭忧而作辞。结构三部分:

(一)从开头至“岂余心之可惩”,抒写诗人的身世抱负、忠而被疏的痛苦心情和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着重对往事的追溯;

(二)从“女嬃之婵媛兮”至“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以女嬃詈原、陈辞于舜、上叩帝阍、历访神妃的情节,来表现诗人理想破灭的苦闷和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执着,着重于幻想的驰骋;

(三)从“索藑茅以筳篿兮”到结尾,在现实与幻想的结合中,以问卜灵氛、决疑巫咸、决计远行、神游西天的情节,展示诗人去留的复杂矛盾心理。

全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表达了诗人政治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乱曰: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的艺术成就

1、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屈原的自我形象。他情操高尚,品德美好,从不同流合污;他抱负远大,理想崇高,为实现理想百折不挠,上下求索;他热爱故国,心系国家兴亡,矢志为国献身。其峻洁高尚的人格,可与日月争辉。

2、香草美人手法。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之与主体融合,情景交融,形成一系列独立的意象,在诗中起着象征、寄寓的作用。如借男女之情,写君臣之义的象征体系。如“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近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水平,为后世作家广泛继承。

3、大量使用楚国方言口语和地物名称,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4、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如诗的二、三部分写诗人南访重华,饮马咸池,上叩帝阍,下求佚女,朝发天津,夕至西极,驰太空,游仙境。诗人极力驰骋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丰富新奇的世界。

5、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采用散文化的长句,长短相间,灵活多变,创造出比较自由灵活的新诗体,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五、七言诗的创制铺平了道路。结构上,扩大了《诗经》整齐短小的体制,幻想与现实交织,抒情与叙事结合。楚辞体这一文学样式还直接催生了赋这一新的文学体裁。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九歌(11篇)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楚辞的艺术成就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世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1、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句式和结构比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更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感情。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

2、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通过幻想深化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想象奇幻,人物凸现。

3、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丰富,更有艺术魅力。

宋玉 生平:宋玉,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投果盈车

作品:有16篇《九辩》、《招魂》;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刘节 《广文选》

艺术特点:

1、作品中物象描绘趋于细腻、工致;

2、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5.诗经楚辞取名 篇五

绰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然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绰搭配。

字义绰表示端正、绰步、绰姿;然表示信守、合适、巍然,意义优美。

音律乐、绰、然的读音是yuè、chuò、rán,声调为去声、去声、阳平。

字型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绰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4画;然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14-12,五格俱佳。

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端正 • 合适”。成语绰绰有余 傲然屹立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2》、【若素】

若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素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若搭配。

字义若表示灵木、若淑、若木;素表示雪白、诚心、质朴,意义优美。

音律乐、若、素的读音是yuè、ruò、sù,声调为去声、去声、去声。

字型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若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素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0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11-10,五格俱佳。

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灵木 • 质朴”。成语安之若素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3》、【蒹葭】

蒹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葭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蒹搭配。

字义蒹表示蒹葭;葭表示芦苇、葭芦、葭草,意义优美。

音律乐、蒹、葭的读音是yuè、jiān、jiā,声调为去声、阴平、阴平。

字型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蒹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6画;葭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16-15,五格大吉。

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两岸蒹葭秋色里 满庭梧叶月明中”。

4》、【叶蓁】

叶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蓁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叶搭配。

字义叶表示叶吉、叶泰、叶和;蓁表示茂盛、蓁蓁,意义优美。

音律乐、叶、蓁的读音是yuè、yè、zhēn,声调为去声、去声、阴平。诗经取名女孩

字型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叶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蓁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6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15-16,五格俱佳。

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花馥馥,叶蓁蓁(明末清初•李渔《笠翁对韵》卷上•十一真)”。

5》、【绿萝】

绿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萝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绿搭配。

字义绿表示绿波、绿鬓、绿色;萝表示萝蓏、萝卜、菠萝,意义优美。

音律乐、绿、萝的读音是yuè、lǜ、luó,声调为去声、去声、阳平。

字型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绿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4画;萝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25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14-25,五格俱佳。

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绿水 • 萝卜”。

6》、【璟涵】

璟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涵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水相助,涵字的五行属性为水。从生肖上看,生肖为猴,名字中应有氵部首为吉,涵的部首为氵。

字义璟表示美玉、美德、瑜璟;涵表示包容、包含、滋润,意义优美。

音律乐、璟、涵的读音是yuè、jǐng、hán,声调为去声、上声、阳平。

字型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璟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7画;涵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较好。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17-12,五格俱佳。

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美德 • 滋润”。

7》、【菡雯】

菡菡系女子名常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雯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水相助,雯字的五行属性为水。

字义菡表示荷花、菡萏;雯表示云彩、雯华、月云素雯,意义优美。

音律乐、菡、雯的读音是yuè、hàn、wén,声调为去声、去声、阳平。

字型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菡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4画;雯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14-12,五格俱佳。

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荷花 • 云彩”。

8》、【荑脂】

荑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脂从生肖上看,生肖为猴,名字中应有月部首为吉,脂的部首为月。

字义荑表示荑英、荑稗、荑杨;脂表示香脂、凝脂、松脂,意义优美。

音律乐、荑、脂的读音是yuè、yí、zhī,声调为去声、阳平、阴平。

字型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荑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脂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5-12-12,五格大吉。

6.楚辞取名 篇六

《九章·惜诵》:楚辞“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名字寓意:坚志,毅力坚决。

扬灵

《九歌·湘君》当中的“横大江兮扬灵”,扬灵是扬舲的同音同义词,释义为扬帆前行,激流勇进。宝宝名字寓意是做一个勇敢的人。

辰星

《远游》当中的“奇傅说之托辰星兮”,辰星的释义为星宿的名字,宝宝名字寓意是如天上的星星般闪耀。

宝璐

《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名字寓意:宝璐,美玉。

承宇

《九章·涉江》:“云霏霏而承宇”。名字寓意: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理解。

怀信

《九章·涉江》:楚辞“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名字寓意:怀信,怀有忠贞诚信之心。

怀瑾

《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广志

《九章·怀沙》:“定心广志,余何害怕兮”。

嘉树

《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名字寓意:嘉树,夸姣的树木。比如宋氏三姊妹的老爸宋嘉树。

秉德

《九章·橘颂》:“秉德忘我,参六合兮”。名字寓意:秉德,秉持道德。

翼遥

《九章·悲回风》:“翼遥遥其摆布”。名字寓意:翼,飞动。遥遥,摇晃。

垂文、扬采

《九叹·逢纷》:“垂文扬采,楚辞遗将来兮”。垂文:撒播文章;扬采:与“垂文”互文见义,张扬文采。

月煜

名字寓意:“照射”的意思。楚辞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

朝辉

名字寓意:晨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三国志·魏志》,朝旦为辉,日中为光。

飞歌,安歌

“安歌”来自于《九歌》里的“东皇太一”。所谓的“东皇太一”是指楚国所信仰的神灵,能主宰天地的神灵,也就是昊天、上苍,楚国人每年也要举行祭祀典礼,迎接东皇太一。

如果嫌“飞歌”用得太多,有点俗气的话,江南易林推荐“安歌”,因为这个名字能展示一种状态:神态安详,从容自定地高歌一曲,或者抚琴一曲,名字寓意到人生那种恬淡而潇洒的境界,真是此外无求了。

中国一向有:“男楚辞,女诗经,文论语,武周易”这样的说法。楚辞之所以被推荐为男孩起名参考读物,大部分是因为这本书籍中的词句整体都比较大气、气势宏大,与男孩子的气质比较相符。江南易林认为并不是所有词句都如此,像是《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中的“芳华”便很适合选作女孩名字。

7.《楚辞》忧苦原文 篇七

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拏。

茅丝兮同综,冠屦兮共絇。

督万兮侍宴,周邵兮负刍。

白龙兮见射,灵龟兮执拘。

仲尼兮困厄,邹衍兮幽囚。

伊余兮念兹,奔遁兮隐居。

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

欲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

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枭。

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

菅蒯兮野莽,雚苇兮仟眠。

玄鹿兮继踵,貒貉兮蟫々。

鹯鹞兮轩轩,鹑鹌兮甄甄。

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意欲兮沉吟,迫日兮黄昏。

玄鹤兮高飞,曾逝兮青冥。

仓?鹒兮喈喈,山鹊兮?婴々。

鸿鸕兮振翅,归雁兮于征。

吾志兮觉悟,怀我兮圣京。

8.楚辞《七谏·初放》原文 篇八

七谏·初放

平生于国兮,

长于原野。

言语讷涩兮,

又无强辅。

浅智褊能兮,

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

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

卒见弃乎原野。

伏念思过兮,

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

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

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

孰为忠直?

高山崔巍兮,

流水汤汤。

死日将至兮,

与麋鹿同坑。

块兮鞠,当道宿。

举世皆然兮,

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

近习鸱枭。

斩伐橘柚兮,

列树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

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

下泠泠而来风。

孰知其不合兮,

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

来者不可待。

悠悠苍天兮,

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

吾独死而后已。

【注释】

①平:屈原的名。本篇是作者假托屈原口气进行抒情,故自称名,且为下文作谦语。国:国都,隐寓与君同朝。长:这里是长期在……生活的`意思。

②讷涩:《章句》:“讷者,钝也。涩者,难也。”即口齿不伶俐。强辅:强有力的辅助,指有势力的朋党。

③褊(biǎn):《章句》:“褊,狭也。”引申为薄弱。

④便事:有利于君国之事。门下:指君王左右的近臣。《章句》:“喻亲近之人也。”

⑤伏念:暗自思考。

⑥群众:指众多的佞臣小人。成朋:结党营私。浸:稍,渐。

⑦灭息:《章句》:“消也。”没有声息,不敢说话。

⑧汤汤(shānɡ shānɡ):水流貌。

⑨坑:《章句》:“陂池曰坑。”陂池,即水坑。与麋鹿同坑,即在荒野与禽兽为伍的意思。

⑩块:独处貌。鞠:匍匐为鞠。

近习:常与相处,亲近。一本无“习”字。

便娟:《章句》:“好貌。屈原以竹自喻。”

葳蕤(wēi ruí):草木繁盛。防:《章句》:“蔽也。”泠泠(línɡ línɡ):清凉貌。

孰:一作“固”。异心:当做“心异”,“异”与下句“待”押韵。指竹心空,柏心实,故曰“心异”。前者屈原自喻志通达也,后者喻君暗塞也。

9.楚辞读后感 篇九

《九章》实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怀沙》《回风》,大概是里面最重要的五篇东西。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九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f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骚》、《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10.《楚辞》读后感 篇十

而最近,我和孩子在完成学校“轻叩诗歌的大门”课题研究中接触到了一本主题与众不同的楚辞读物——《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楚辞植物图鉴》。就其分享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本书紧紧地围绕着《楚辞》展开。但是就其展现《楚辞》的切入点,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那就是本书是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借由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全方位地观摩《楚辞》中的诸多香草香木、恶草恶木。换个植物的角度来解读《楚辞》,我们会发现其中别有洞天的文学精彩。

香草类,香木类,恶草类,恶木类,写景寄寓类,以物喻情类,经济类,祭礼类,神话植物类这几类不同的植物类别分门别类地细数着它们在《楚辞》中的各种风情。植物名,古又名,学名,可别,《楚辞》中的节录分享,注解,另见,植物的属性,产地,效用,小档案均在每个章节有着深入的分享。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在对应的.文字叙述中看到对应植物的彩色照片。视觉和文字的结合,科学和古文的剖析,我觉得借由本书不仅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解了楚地的植物资讯,还给予机会去领悟植物被运用于诗篇中展现的不同意境。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表现手法无疑是别出心裁,且又用意深远的。相较于我们传统的就植物解自然科学,我们借由此书可以赏鉴到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名篇。而借由着植物的了解,我们其实也可以触类旁通地领悟诗人们创作诗篇时候为什么会将这些植物引用入诗,成就其文。乃至于我更看到了不少现在约定俗成的植物寓意实则早已经在久远的年代被赋予了隐藏的内涵。类似于荷代表着高洁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类似于浮萍代表着“漂泊无依,身无归宿”等等

11.诗经楚辞名句赏析 篇十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鱼鹰和鸣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译: 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还他美玉。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

1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

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

谕指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新相知的欢乐,却有与妻子生别离的悲苦。

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5、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

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屈原《卜居》)

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

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9、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矫;(论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宋玉,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10、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12.屈原《楚辞》经典句子 篇十二

《楚辞·离骚》

1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楚辞·离骚》

1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楚辞》

19.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楚辞·九章·哀郢》

20.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楚辞·九章·橘颂》

2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

22.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楚辞》

23.悯晨夜之摧挫,感春秋之欲暮。征夫辍而在位,御者局而载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必做:练习题及答案(四)要点下一篇:读书会倡议书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