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项举

2024-09-16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项举(精选10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项举 篇一

国外有些教科书是在采访和调查了解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后再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途径和形式的, 希望学生对它产生好感, 想读、想了解。我国最近出版的教材也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 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但是, 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 由于各地各校的发展水平不同, 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一样, 教材很难做到吸引所有的学生, 所以, 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 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从我参加工作到现在, 虽然时间不长, 但是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和与同学科的前辈老师交流过程中, 关于怎样激发学生学数学有我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下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以来的一些想法及体会:

一、真情教学

投入真情,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让学生对自己的课产生浓厚兴趣就应该多投入真感情, 做到处处关心每一个同学, 特别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 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用教师自己对学生真切的爱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慢慢让学生喜欢上你, 进而喜欢上你所上的这门学科, 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 要充满激情地上好每一堂课, 让学生从老师真切的爱中受到激励, 感到被关心, 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他们, 让他们自己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同时, 更要把爱洒在有学习困难和生活困难的学生身上, 决不能戴有色眼镜来看他们, 要用公平与信任的目光期待着他们, 启发学生们多去思考, 引导他们思考每一个问题,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培养热爱老师, 热爱数学的情感。

我每天都要改作业, 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小纸条, 他们有的会向我咨询学数学的窍门, 有的会写班上发生的新鲜事, 有的会问候我的课余生活, 还有的会写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 不管什么内容的纸条我每张都会用心回, 我会写一些简单的道理加一点他们喜欢听的话, 然后还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慢慢的他们都有了进步, 有的进步很大, 但也有个别的没有起色, 但是看到那些进步的同学, 我都会感到很欣慰。

二、幽默教学

一个幽默的人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接受, 幽默的事也是一样。像数学这么抽象复杂学起来又枯燥无味的学科, 就更需要添加幽默的元素来吸引学生。每个老师都有体会, 只要你一讲课外话题, 课堂里就安安静静的了, 学生都竖耳倾听, 足以说明学生对课堂外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这就启发我们数学老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地方幽默一回,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在学习异分母分式的混合运算地时候, 这节知识简单, 但是计算量大而且很繁琐, 需要学生非常细心的运算。这是学生的致命弱点, 往往在计算过程中丢了括号、字母的指数还有负号, 我就经常请学生上黑板做, 当他们犯这样的错误的时候, 我就说:某某同学走在路上把自己的胳膊或者耳朵什么的弄丢了, 请大家帮他找回来。全班同学在笑声中找到了错误并给予了更正, 这样既可以让他本人记住自己的错误, 而且提醒了全班同学在计算过程中不要随便落下该有的东西。后来在他们同学之间也开始流行用这样的话语指出别人的错误, 这种方式既有幽默之处, 又能让犯错误的同学很乐意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

三、生活教学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 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 寻找生活中的素材, 将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 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之后, 让学生回家去观察自己家里的家具, 看看哪些属于轴对称图形, 哪些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然后量量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为自家的家具制造防尘罩, 算算需要多少材料。又如, 学习众数和中位数后, 可以让学生算算全班同学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还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讲频数与频率的时候, 有个抛硬币的试验, 要计算在一定次数的试验中硬币正面朝上的频数, 我就特意课前准备了硬币, 让学生在课堂中抛硬币, 结果学生非常乐意参与这样的试验, 而且很容易很快乐地就学会了当堂课的知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之后, 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身边到处都有数学。而且体会到计算在生活中的运用, 长此以往, 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动手教学

现在新课改特别强调学习的主人是学生, 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 而不是老师强迫学生学习, 所以如果有合适的课堂题材, 我们老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习主动参与进来, 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发展。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 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空间, 真正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

例如讲七巧板和勾股定理的证明时都可以运用动手教学, 课前准备好七巧板, 让学生事先分好组, 让每组的同学一起拼老师指定的图案, 或者让他们发挥集体智慧, 拼出比指定图案更好的图形来。对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同样也可以这样, 这个材料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买不到, 但是老师可以自己动手做, 找些硬纸画好大小规格后用剪刀剪下来, 既经济又适用, 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废物利用, 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比赛教学

初中生正是爱玩的时候, 也是争强好胜的年代, 尤其是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生怕自己在玩的方面比别人差, 而基础好的学生就跟别人比学习成绩, 也怕自己落到别人后面, 老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普遍的心理, 在课堂中做练习的时候, 把班级的学生适当分成两组或者多组, 让组与组之间集中集体智慧来相互竞争, 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 对于赢得胜利的冠军组设置特别的权利, 比如可以随意叫输了的组做简单表演或者其他在课堂允许的范围内的活动, 老师要灵活多变地调整各组成员以及更新冠军组的奖励, 让他们有新鲜感。这样虽然会耽误一点上课时间, 但是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首先可以很好地带动全班同学共同学习, 而且是很愉快的学习, 其次会让学生有种期待下一节数学课的感觉, 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很好地激发每个学生从内心自主学习数学。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项举 篇二

关键词: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13-01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多种评价手段,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恰当的评价,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数学课堂练习册上一道较难的思考题,很多孩子没做出来,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却用很好的方法做出来了,只不过计算错了,为了鼓励他,我就在他的本子上写道“方法太好了,如果计算时再细心些就更棒了!”等到作业本发下去之后,这个平时不爱改作业的孩子很快就找我来改错。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平时做作业总是不认真,字迹很潦草,有一次我发现他的作业全做对了,而且较工整,于是我就在他的作业本上贴上了一个他特别喜欢的贴画,并在旁边写道“看到你的进步老师很高兴,相信你下次能做得更好!”他一拿到作业本,就高兴得到处炫耀,在以后的作业当中我继续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励他,他的作业也一次比一次认真了。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用不同的方式给不同的学生以适时的鼓励。如“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观察得很仔细,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谁能像××同学这样,把你的方法清楚地说给大家听?”,这样具有激励性或导向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了我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心中也就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千克与克的认识》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当顾客,模仿购物场景,同学们把要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最后拿到门市售货员那里称一称,看看自己的估算准不准,把估算和实际称的数据请记录员记录下来。看到孩子们掂、估、称的那股认真劲儿,让我感受到了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在认真地感受物品的质量。在评选“小小一抓准”后,有的同学激动地说:“老师,您知道我们为什么估得那么准吗?那是因为我们心里有一杆秤,我们有生活的经验。”

在《平移与旋转》一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一课件例如:滑雪、升国旗等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说一说那些运动是平移,那些运动是旋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升起来,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踊跃的回答问题。在这一课中,学生还学习了多格平面图形的平移,出色的画出了多格平面图形小房子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我接着向同学们问到:“你们说,真房子会搬家?”学生都张着小嘴巴惊讶得看着我,我捉住这一教学契机向学生介绍到:“内黄县交通局办公大楼通过平移运动向正东平移了30米。”听完了我的介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感想,其中有一个学生兴奋得说到:“《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呀!” 为了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花瓣通过旋转运动形成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圆圈通过平移运动形成了奥运的五环标志……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

三、勤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有教师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多动手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如;学习了圆柱知识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用纸折叠成自己喜欢的各种圆柱图形,并说说自己的构思。

四、利用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地兴趣。如,在学习凑十发的加法计算时,让学生用小棒亲自摆一摆,找出进位加法的规律。

五、利用语言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上语言要生动、形象,并将死板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甚至幽默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如,在学商的变化规律时,刚一上课,我就从口袋里掏出10,我把这些糖平均分给第一组的5同学,每个同学分几块?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我又拿出10现在20平均分给这5同学,怎么列式呢,结果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后,总结被除数扩大多少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多少倍。用同样的方法增加学生人数,糖的块数不变,总结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在练习时,我说,你们一看被除数变了,就想老师口袋里的糖变了,一看除数变了,你们就想你们变了,结果会怎样,结果学生开怀大笑,这样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

六、利用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层可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在知识巩固这一环节中安排游戏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模拟现实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一种学有所获的快乐情感。

3.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篇三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组合作,趣味导入,人文情怀

兴趣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钥匙, 是邀游音乐世界的翅膀。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引导学生,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才能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学, 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 也会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更为主动地学习音乐。然而, 在很长时期和很大范围内, 由于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上的偏颇, 认为音乐教育要为政治服务,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智力发展等观念人人皆知, 导致音乐教育偏离自身的本质功能, 难以发挥音乐审美作用。比如, 在音乐教育非艺术化倾向的影响下, 音乐老师过多地关注了音乐对德育和智育的辅助作用, 而忽视了音乐的审美价值, 又因为过多地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 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与发展, 忽视了音乐审美观念的树立和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

那么, 在音乐教学中,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小组合作, 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培养合作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理论与技能水平通常参差不齐, 在一定的教学模式与进度之下, 他们就很难得到共同的提高。因此, 我认为, 根据这种现实情况, 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使理论与技能水平不同的学生分组合作, 互相探讨, 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 也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能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

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合理运用小组合作, 不仅利于学生主动意识的培养,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的兴趣, 而且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自信心的培养, 加强其人际互动情感交流, 体验合作实践的愉悦与成功, 更利于音乐实践教育功能的最大限度地发挥。例如, 在《民族的摇篮》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事先把学生分成几组, 在课前安排各小组搜集关于“母亲河”的音乐资料, 并制作成音乐课件。这促使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母亲河的资料。在教学实践中, 有的小组搜集了埃及母亲河“尼罗河”的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了埃及的音乐文化, 有的小组搜集了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的资料并且了解了俄罗斯的风土人情等。这种小组合作的方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还体现了人人积极参与、主动参与的自主性与合作性。

另外,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还应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把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向全班进行展示, 增大学生的信息量, 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同学展示了德国母亲和“多瑙河”时, 他们找到了交响乐《蓝色多瑙河》和全班同学分享。教师问同学们《蓝色多瑙河》的创作背景和其他体裁熟悉吗?学生考虑、讨论后说出了自己知道的知识点, 老师加以补充。这其中小组间的交流方式使同学们学会了借鉴其他小组的长处, 对音乐的理解更真实、更生动、更全面,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二、趣味导入, 叩响音乐学习的大门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育没有升学压力的背景下, 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堂课的开始, 如果教师用精心别致、动心触情的方式开头, 则不仅能将学生很快带入课堂, 还可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使之深入其中。

1. 教师才艺展示, 引起学生兴趣。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对课堂内容感兴趣, 要尽力熟悉教材内容, 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结合教材内容, 根据自己的特长, 设计一个别具匠心的才艺展, 这样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一节课的良好开端埋下伏笔。例如:在《劳动的礼赞》一课中, 学生进入教室后, 老师随着伴奏音乐为同学们演唱了歌曲《天路》, 很快使同学们联想到了辽阔的西藏, 并为本节课的课题歌舞赏析《洗衣歌》作了很好的铺垫。

2. 利用多媒体, 创设情境导入。

如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的得力助手,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幻灯片、课件、DVD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结合课堂内容, 丰富教学方式。这种直观的带有图片、音乐的影响资料是同学们非常喜欢和感兴趣的。因此, 在一堂课的开始, 一个巧妙的多媒体情境导入,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不无裨益的。例如在《文化的交融》一课中, 我播放了舞蹈演员黄豆豆的舞蹈《醉鼓》的视频, 学生被舞蹈演员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舞蹈画面吸引, 看得津津有味, 很快融入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杂技与舞蹈。又如在《民族的摇篮》中, 我播放了视频《美丽的长江》, 在管弦乐《长江之歌》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 一张张精美的、长江两岸景色的图片, 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们如痴如醉地融入了母亲河的摇篮当中。在教师的精心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们乐于倾听、乐于参与音乐课堂中的各项活动。

3. 学生才艺展示导入, 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氛围对人情绪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不但能使他们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而且容易让他们投入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习兴趣。音乐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以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的设计, 对于孩子们学习音乐兴趣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走进非洲》一课中, 课前我安排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内容, 进行才艺展示。这个才艺展示可以是个人形式的, 也可以是小组形式的。在上课时, 请同学在班级里表演, 学生们有的以小组形式表演了非洲人狩猎时的舞蹈, 有的用打击乐表演了非洲人们祈雨时的音乐。这种才艺展示的导入不仅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音乐实践, 而且营造了一种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 为一节课的课堂有效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内外注重强化人文情怀

教学中渗透音乐审美与文化内涵的教育, 即拓展现有课堂教学的内容。因为学生将来具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 所以他们的知识结构就不能是单一的, 他们的技能学习就不能脱离相关文化背景与知识的学习。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决定的, 其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过程中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心灵得到陶冶。“音乐艺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为己任”。[1]因此, 我认为,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渗透各级各类音乐教育中。在教学中, 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领会构成音乐的各种不同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 通过具体课程教学,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好情操。歌唱、演奏、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学习, 也都应当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2]

此外, 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强调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 丰富学生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价值要远远大于提高音乐技能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重视自身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的提高, 另一方面学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做到循循善诱, 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 应当始终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 把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对不同个性学生的因材施教相互结合, 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创造天性和发展规律,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努力确立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探索、启发引导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育。课余时间的各项音乐活动, 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 在课余时间, 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了解学生心理, 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 关心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启发学生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并展示自己的创作, 在交流中共同分享创造的愉快, 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 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信, 展示个人魅力, 在活动中感受音乐, 使课堂内容达到延伸的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 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事情,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学习放在首位, 耐心细致地指导,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以上方法, 希望能让学生对每一节音乐课都充满期待, 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让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中, 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他们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进而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提高审美能力, 使音乐学习的魅力之花永久绽放。

参考文献

[1]查汪宏, 章连启.走进高中音乐教学现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2.

[2]郑莉.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16.

4.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几点尝试 篇四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数学推理

传统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看,数学就像是乏味的代名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教学已由“整合”发展到了“融合”,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例如关于勾股定理的探究,有以下几个环节:情境引出课题;明确任务后形成探究思路;探究并猜测得出结论;验证并明确结论。为此,设计了这样几个多媒体视频:1.出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涵的数学问题;2.明确情境中问题的本质是需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关系,引导学生画直角三角形,并通过测量,猜测其中的关系;3.明确刚才活动的猜测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三边的平方,形成关于勾股定理的典型图形,引导学生设法验证三个面积的关系;4.呈现不同的验证方法,明确勾股定理。

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这些多媒体,它弥补了教科书的不足,教科书具有与生俱来的缺点:静态的,常常是结果性的,较难展开火热的思考过程,学生不能从中感受到火热的思考过程。而学生喜欢上多媒体,认为它们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解题过程详细,深入浅出,易懂;有很强的吸引力,能让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制作的精美动画让相关的演示过程看得更清楚,可重复观看,可作为预习、复习的材料;观看过程中可以暂停播放,边学习边思考……

二、让学生“说”课

“说”课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尝试及验证后说出解题的整个思维过程,然后由大家共同交流,相互补充而得出最后的解题过程。学生在学习新知中不断巩固、深化旧知识,真正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教我学”变为“我会学”的目的。

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新授课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让学生说概念,并阐述对概念的理解,从而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另外,正确看待学生“插嘴”,允许学生“插嘴”,善待“插嘴”,当然绝对不是故意扰乱课堂。其实“插嘴”也是学生的“说”课,在课堂上同样能绽放其生命力,特别是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

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请将你的年龄乘2加6,再把结果乘3减18,将结果告诉我,老师就能在2秒钟说出你的年龄。”学生踊跃举手,力求难倒教师,有的学生还报父母的年龄,当然教师都能一口答对,游戏进行得热火朝天。突然一位学生插嘴:“这里有诀窍。”这时其他学生也叫道:“有诀窍,快讲!”

在这案例中,利用小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的“插嘴”正好说到“诀窍”——代数式化简。教师及时抓住这一信息,引导学生:“你非常聪明,那你知道诀窍是什么吗?”这样巧借学生“插嘴”顺势引出代数式化简求值,就此展开新课教学,而学生对代数式化简求值的便捷也有了兴致,并印象深刻。

三、数学的内容要尽量生活化

看看几次数学教材的更新,例子越来越切合我们生活实际,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学生学数学就会轻松、亲切、自然。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情景:“如图,甲、乙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中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甲镇人希望建在A处,乙镇人希望建在B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此时,笔者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教师,要让课堂绽放光彩,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数学课堂生命力,就必须多想办法。以上三个方面是笔者平常教学中力求尝试与贯彻的,它们能使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能使学生学得愉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几个途径 篇五

一、采用新奇的课堂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新鲜、好奇的情境,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例如,在“季风气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借东风的故事,让同学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了解季风气候冬夏季节风向正好相反的特点,即夏季常刮东南风,冬季常刮西北风。这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概念的掌握就容易多了。同样,在有关时区日界线的教学中,通过一对双胞胎的出生,我设问“为什么哥哥却比弟弟小?”;讲黄土高原时设问“深厚的黄土为什么是风吹来的?”……应该说,这种巧设悬念的新奇导语,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的。

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界的地理之谜很多,我在教学中常把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提出来并加以讨论,激发学生认知的情趣。例如,我在讲海陆变迁知识时,先问学生:“据科学工作者考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顶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古代的麻姑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大增,但他们一时找不到答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又急欲知道答案,这时我一言不发,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他们一见,便恍然大悟。在教学中利用并强化学生原始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揭露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奥妙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顺利地形成与发展起来。

三、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阵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间平等和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高授课艺术,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但又不失严肃紧张的课堂环境,能使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使他们感到一种平等放松,从而活跃思维,真正做到培养能力和提高质量同时并进。如“中国的铁路干线”一课,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传统教学时,只能通过教学挂图,讲清各条铁路干线,让学生到黑板前实际演示特别少,并不是学生人人都能动手或有目的的动手。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通过动画展示多条线路及铁路枢纽,通过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再提出问题:如何选择旅游景点及旅游线路呢?学生确实感到学习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四、穿插趣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课上适当增加一些与地理学有关的趣闻轶事,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例如,我在讲黄河泥沙含量很大时,先借用“跳进黄河——洗不清”寓教于乐。在讲“保护环境”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给同学们先讲个故事”(全班鸦雀无声)。我继续说:“某个地方种植水稻,大米的质量很好,就是产量不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稻越长越好,产量也有所增加,当地的人都很高兴。但是,从1955年开始这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病人起初腰疼,关节疼,不久就全身疼痛,连呼吸、吃饭都得忍受巨大的痛苦。可怕的是,有的人越长越矮(有的学生笑起来),身体缩短,最多矮了30 cm左右(学生无人再笑,眼睛里现出惊疑的目光)。这是什么病呢?仅1963~1977年当地就死了207人。从死者遗体解剖看,病人外表好好的,可是体内骨折多的达70多处(学生大吃一惊),后来找到了原因,抓住了罪魁祸首(学生急切想知道)。原来,在这个地方的上游建了一座炼锌厂(学生议论,河水污染了)。工厂废水中含镉,这种水浇灌稻田,大米就含镉,人们长期食用镉米,就出现了上面的悲剧。”近乎离奇的故事,使学生惊讶不已,产生巨大疑问,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的“黄金时刻”来到了。我随即板书:保护环境。故事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们在说笑议论中受到了教育。

五、引用谚语、成语、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谚语是千百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恰当引入课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趣味性。在教学中,运用得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地震前兆:“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骡马不进圈,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讲到气候时,可引用古语“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蜀犬吠日”、“黔驴技穷”、“泾渭分明”、“得陇望蜀”等成语既简洁形象,又通俗易懂,同时还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琅琅上口、老幼皆知、底蕴丰富、有民族瑰宝之誉的诗词既可以润色,使课堂新颖活泼,亦可通过地理原理让学生对诗词重新理解。例如,讲到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时可引用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赤道周长时可以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外力作用的地貌——瀑布可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通过形象观察、类比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干流形状像汉字的“几”字、陕西省的轮廓酷似跪着的兵马俑、江西和湖南省轮廓像兄妹头像、新疆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版纳居民住竹楼,跳孔雀舞和象脚鼓舞,吃竹筒饭和菠萝饭,过泼水节;黄土高原的居民住窑洞,唱秦腔,吃小米饭,这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七、利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神六回来了!”欢乐的学生激动不已。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问:“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我们的神六是在什么地方着陆的?”“为什么要在杜尔伯特草原着陆呢?”“神六为什么要在酒泉航天中心发射呢?”“航天中心为什么大都建在大西北呢?”在生活中学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枯燥的地理知识一旦与生活建立联系,就会变得生动、鲜活和亲切。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一旦与地理知识建立联系,最容易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情感被激发的同时,相关的知识往往学得最扎实、最牢固。

6.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项举 篇六

一、运用电教手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师生凭借教材进行的最初的信息交流。运用电教手段导入美术课的教学, 大大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的重复劳动, 使学生在眼观画面、耳听故事的情境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激发了学习兴趣, 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电化教学的魅力离不开音乐, 音乐与绘画同出一源, 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播放歌曲, 让学生在音乐形象的感受中, 塑造美术形象, 通过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美,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以游戏形式组织美术教学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教学环境、教学材料等方面的客观有利因素, 考虑学生的特点及差异, 激发和培养出学生的美术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兴趣不能忽视了“玩”的力量, 应从玩开始, 把画与玩巧妙地结合起来, 像做游戏一样教学生画, 使他们觉得好玩, 愿意去玩,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玩的过程中, 与感知形象的积累不断发生联想, 于是便形成简单联想与想象, 扩散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激发了美术兴趣。

三、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能忽视提供学生想象的空间。在《出壳了》一课中, 我先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哪些小动物是蛋生的, 如果你是一只即将出壳的小动物你会想些什么, 为了冲破蛋壳你会做哪些努力, 冲破蛋壳的那一瞬间你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初次来到了这个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程主题氛围中, 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和展现自己独特的观点、方法,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大胆想象。在绘画过程中, 物体形态、颜色没有要求, 使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 表现内心的情感。教师可以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美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奠基石。

四、保护好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意识

创造是美术的灵魂, 没有创造就不会有美术。而创造需要勇气, 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一年级《可爱的动物》一课中, 教学中随着音乐片《动物世界》导入, 学生通过讨论获知各种动物的共性和不同点, 鼓励学生以自主表现为主, 在认识自己喜欢的动物共性基础上进行夸张和创作, 在动物身上添加图案和花纹。同时可以使用纸、布、胶泥等材料通过涂、剪、贴、揉, 捻, 搓等进行手工创作。大胆地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 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 动脑构思, 更多的是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作为教育者, 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创造的机会, 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 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成为创造者。

五、正确认识评价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评价是鼓励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每个孩子都爱画画, 爱那种无拘无束地信手涂鸦的快乐。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 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 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 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 应启发诱导, 从而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 让他们有勇气和信心去绘画。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语言, 我们要努力去理解并认识其意义, 学生的作品一定会有构图不妥、结构变形、色彩搭配不和谐、整体感不舒服的毛病。甚至于让你觉得真的找不到哪里可以肯定的地方。那也请您不要放弃对这幅作品评价, 哪怕是对小作者说上一句“你的作业进步很大, 一定记得多观察生活, 老师会看到你更大的进步”, 学生课下也一定会仔细地查看一下作业, 想想自己到底进步在哪里了, 今后还要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那么, 无形之中您的鼓励就让孩子的心中架起了一座通往未来的彩虹桥。

7.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七

一、以生动的实例, 描述枯燥的概念, 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 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 美术具有的直观性, 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乏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 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利用数学知识, 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 “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2条射线”, 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 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 酷暑炎热, 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 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 老师来了。教师摆臂作走路状, 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 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 进入话题, 老师说:“手臂这一摆, 秋千这一荡, 就是一个个数学概念。”这时, 学生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这样, 学生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二、利用思辨问题激发兴趣

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 “0除外”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但生硬的灌输学生记忆不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0不能作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设计了一个等式。首先教师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齐声说这是错的, 教师出示连等式:3=13=13××00=00=0, 学生认为3是不可能等于0的, 可是上面的等式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 思维的神经必然迅速工作, 促使学生通过回忆, 判断和推理, 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提出矛盾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疑惑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 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 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如, 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 教师出示这样的一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 300个大的, 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1元卖2个, 小的1元卖3个, 结果可以卖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 价钱也没变, 小张想:何必分开卖, 不如不许挑, 平均1元钱可以买2.5个, 每个4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 只卖了240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10元呢?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米了, 通过讨论分析, 不难知道:2个西瓜价钱的平均数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

四、诱发求知欲

有了求知欲, 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 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入点。

如, 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 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 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球1米远, 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圈, 现在使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 绳子增加多少?

8.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篇八

关键词:表现平台;大胆质疑;方式方法灵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要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只有学生对所教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浅谈一下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提供表现平台,激发兴趣

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很愿意把自己的才艺展现出来,并期待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参与教学。记得我班有一个十分内向的男生,不爱回答问题,在讲课过程中,我急中生智让这个学生站起来做一做“抓耳挠腮”和“垂头丧气”这两个成语的动作,此时,这个学生兴致大增,用恰当的动作表演给同学们看,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给了他无限的自信心。

二、提倡大胆质疑,激发兴趣

俗话说:学贵有疑,学贵生疑。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关注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广开思路,在问中养成探究的习惯,要想质疑,思考是前提,学生质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所学内容分析的过程。基于这一点,著名的发明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讲授《诚实的孩子》一课,在分析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时,我班有一个小男孩提出:老师,我不明白文中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回答的两个:“不是我。”一个用的是感叹号,而另一个用的是句号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集中在了这个问题上,有的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体会其中的用意,也有的学生在听读、研读中寻求到了答案,最后集体交流讨论结果。可见,质疑对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方式方法灵活,激发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现了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实物投影仪、录音、视频等较为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同时,教师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主持人大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

总之,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要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9.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九

(一)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调查显示,学生一般都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体验。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表明,最喜欢数学的学生仅占25.6%,遇到难题总是努力思考的仅占25%。伴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自尊、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反差。频繁的考试和高强度的解题训练,造就了较多学生的“失败者”心态,“一次赶不上趟,以后就次次都不行”,据此就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存在这种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在目前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结合“双基”学习使学生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健康发展的有效环节,这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尤其对于数学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尊重和信任,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针对这一点,教师要灵活选用数学方法,尽量给学生动手、主动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充满情趣地主动参与探索过程。如让学生测量教学楼的高度。其步骤大体如下:①分组、讨论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②小组分工,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如方法一:直接测量数学楼的高度。方法二:先测量每层楼的高度,再计算教学楼的高度。方法三:用镜面反射的方法求出教学楼的高度等。③对各种测量方法是否简易可行及测量的结果是否准确等进行比较、质疑、评价。④推选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测量的方案、过程和结果。这样在直观教学中既巩固知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印象深刻。

(三)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渲染学习气氛,营造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要讲究科学、合理、适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数学研究的对象,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和生动的教法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在教学“平均数”时,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名身高1.4米的学生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2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先让学生自发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①游泳池中的水会有1.6米深的地方吗?②游泳池中的水会有0.8米深的地方吗?③“平均水深1.2米”意味着什么?教师顺势写下课题:平均数。刚才的问题是单纯的计算无法解决的,只有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创设立足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可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教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力的发展决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例如在讲“平方差公式”时,设置如下一些问题:

(1)计算并观察下列每组算式

(2)已知25×25=625,那么24×26=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从上述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5)你能证明自己所得到的规律吗?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对具体算式的观察、比较中,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进而用数学符号表达——若a×a=m,则(a-1)(a+l)=m-1,然后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证明猜想是正确的。教师不是试图把能力“传授”给学生,而是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枯燥无味的、单调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吸引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注定了学生在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无视或漠视这种差异性,搞“一刀切”,结果出现了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又消化不了的情况。因此,设计作业,突出层次性很关键。在布置作业时,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层次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分别为他们布置难易程度不等的作业。如学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可以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1)做课本P21的6、7、8、9题。

(2)做课本P21的2、3、4、5、6题。

(3)做课本P21的1、2、3、4题。

(4)做全部例题。

10.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项举 篇十

一、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求知愿望

现在不少同学认为语文不重要,没有意思,学不学一个样,不如学点数理化。这种思想必须扭转。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让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其应有的地位。笔者常给学生讲:语文教科书中的每一篇选文都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精华的浓缩,它的博大精深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同时语文又是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有很大影响。复旦大学原校长,数学家苏步青曾说:“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另外,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团体中,有很多事必须和别人交流,也就离不开语文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所以大家必须把语文学好。

二、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我们每处理一件事情,都涉及到语文。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不但有利于你把事情处理得更好,而且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的同学说话不注意场合,不注意对象,往往造成一些误会。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介绍“语言的实际运用——得体”等语文常识,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比如在庄重场合不能随便开玩笑,而到了娱乐场合,就不要板着面孔等。

日常生活中一次次活动,一幕幕影视作品,一篇篇文章,一段段广播都渗透着语文知识,平日里如能注意观察思考,语文水平就会相应提高,我们可以评价他们的遣词造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学习播音员的发音语气等。总之,只要去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既然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学习语文的机会,我们就要培养学习语文的“职业敏感”,就像木工看见一棵大树,就琢磨它能做什么家具,农民看见一块田地,就寻思它适合种什么庄稼一样。为使学生能把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下来。开始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话可说,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从简单的观察入手,用三五句话把观察结果写下来,然后逐步增加要求。对学生出现的哪怕一点点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使学生感觉到写日记并不难,逐渐产生兴趣,甚至把日记当成生活的朋友,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三、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这样他们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从而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导语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教学就会顺理成章,渐入佳境,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心理特点采用设疑式、猜谜式、对比式、提问式等不同形式的导语,效果很好。

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教师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独立探讨,猎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独立理解知识的快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增长知识的活动,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趣味性,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愿望。

上一篇:应届毕业生专业求职应聘自荐信格式下一篇:2024年三支一扶考试申论备考:观点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