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2024-08-14

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总结(共12篇)(共12篇)

1.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地委委员(扩大)精神的要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结合,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的重要举措;深化“德行**”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为组织开展好自治区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结合辖区实际,在辖区范围内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暨“学雷锋”活动并取得了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为组织开展好自治区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社区开展以“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街道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结合社区具体情况,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具体事项落实到人。根据安排,一条一项抓落实。

社区把“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作为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组织辖区楼栋长、党员、积极分子、辖区居民开展了“去宗教极端化”宣讲活动。社区扎实有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一、3月19日,**社区组织社区干部、三名工作组人员、党员、楼栋长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月去宗教极端化宣讲活动,会上,石油新城街道综治办主任吕新东以“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去极端化”为主题进行了宣讲。强化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等谬论,着力提升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各族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尊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社区围绕“法治建设年”活动,为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未成年人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3月16日,在**市吐哈石油二校,由**社区干部、党员、“访惠聚”工作队员和二校全体师生,在自治区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组织开展了“我是中国公民”的宣誓活动。本次宣誓活动的开展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未成年人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一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法、知礼的中国公民。

三、以深入开展“法治新疆”宣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访惠聚”工作组作用,发挥好社区文化宣传阵地,采取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组织发动党员干部讲政策、讲法治、讲历史、普通群众讲变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增强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深入开展“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和法制教育,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

四、活动期间,社区居委会办了以下实事:

(1)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3月5日,**社区开展了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节前送鲜花、送祝福活动,

(2)3月6日,**社区在一区退管活动室举办了舞出我们的神气 、唱出我们的精彩、凝聚咱们的感情、庆“三八”联欢舞会。

(3) **社区组织辖区学校学生开办的以“文明和谐、诚信友善 、勤俭节约 、低碳环保”为主题的跳骚市场活动。

(4)3月27日,**社区与吐哈矿区事业部创建安全社区推进工作,吐哈矿区事业部邀请了创建安全社区的专家、一区、二区房管站站长等十几人一同来社区调研,他们与社区书记、主任共同探讨工作中的经验、方法,了解社区服务居民的事项及相关的惠民政策,了解社区工作情况及辖区居民的需求此次推进工作的开展,为促进社区的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区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结合本地实际,将这些内容具体化、规范化,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使之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公民道德建设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区作为群众性的基层组织,将会义不容辞的完成这项光荣任务,把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细化、量化、精化,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2.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二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了达到此目标, 中共中央又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这些论述和观点, 都是一贯到底的、一脉相承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提高公民素质和加强德育建设的高度重视, 也反映出党中央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坚定决心。在新的时代, 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仍然是推进和完成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力抓手。当然, 贯彻《纲要》精神, 教育是最具实效的方式和手段, 因此, 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在中小学德育

党和政府强调“以人为本”, 这是适应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也是个人健康成长、国家繁荣稳定的需要。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人们在经济利益、生活追求等多样化趋势的影响下, 价值观念、价值选择、道德走向等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受成人道德行为的影响以及中小学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学生的德育行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既要借助法律手段进行治理, 还需要靠道德舆论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教育作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基本手段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必然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也必将会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创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就是要大力倡导“以德育人, 以德治国”, 就是要运用道德舆论, 通过人们遵循已有的社会公德来强化德治与管理, 以维护社会正常的发展。而社会公德的形成, 是以人们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 是依靠道德来维持的, 今天我们所遵循的社会公德, 是对过去人们良好品德的继承, 而未来社会公德的形成, 需要今天的中小学生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并不断发展。“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过程。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 处于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 对他们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俗话说:“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它通俗地揭示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更需要从小培养, 所以, 公民道德建设还需要从小学抓起。

二中小学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任务, 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 启迪人类智慧, 沿袭人伦道德的重要职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这对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它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社会需要的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 更要重视德育, 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使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都说明德育在教育诸内容中处于首要地位。从目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 素质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大力推进, 以培养人才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仍然以中小学德育为关键内容。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社会生活、个性品质及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因此, 把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 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 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 而培养良好的人文环境, 必须通过中小学教育, 通过“以德育人”来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2000年,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道德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强调:“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 是当前各级学校贯彻十八大精神和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关键。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 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 我们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 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的范围, 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健全中小学德育领导机构, 实行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 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落实。把德育工作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 通过开展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及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评选奖励活动和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 来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2. 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对问题的理解往往缺乏全面理性的思考, 冲动、争强好胜是他们时常具有的表现。如果对他们引导不利, 就会使他们走上邪路。因此, 要从德育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 并根据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 不断充实德育内容, 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 分年段、分层次、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要真正把德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 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特别是要加强政治课教学的活动实践功能, 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 来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要根据地情、校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有益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社会意识、奉献精神, 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3. 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德为师之本, 师者须德育”;“师德兴则教育兴, 教育兴则民族兴”, 这都说明了师德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更说明师德的重要性。师德建设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的成败, 关系到青少年的未来, 也关系到祖国的前途。为此, 要抓好师德建设, 采取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监督机制, 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 真正使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起到典范作用。

4. 全社会共同努力, 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必须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这个基础。学校应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 建立健全学校、社会、组织、家庭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 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行机制,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江泽民同志在《关于道德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 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只有加强综合管理, 多管齐下, 形成一种有利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各部门应积极与学校合作, 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 并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 进一步净化青少年活动的环境, 形成学校、家庭、组织、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关于道德教育问题的谈话[EB/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28774/28793/1970535.html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496.html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jyb.cn/info/jyzck/200602/t20060219_10716.html

3.浅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篇三

【关键词】基本内容;道德状况;公民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体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件和不同的提法中,1986年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1年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提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由此可见,我们党每隔一定时期就对我们国家的思想道德状况做一个总体的评估,对下一阶段的精神文明或思想道德建设有一个总体的部署,所以我们党要求全社会进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在现代文明社会,一个社会要想正常运转,需要两条规则,第一条、就是伦理道德。第二条、是民主法治。

如果一个社会,全靠民主法治,来维持这个社会的秩序,这个社会也是不健全的社会,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一方面需要依法治国,另一方面还需要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就是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公民道德,也在逐步的发生变化,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一直在进行公民道德建设,那么公民道德建设到了今天,我们是一个怎样的状况,我们应该从哪个地方着手,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呢?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1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是,我们要建设的公民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大家可能会说: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怎么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呢?由于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力争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些贡献,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一个要求。

二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就是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由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社会,联系范围扩大了,这就需要以集体主义作为原则,来构建我们的道德,不能够以自我为中心,以极端个人主义,作为我们构建道德的要求。

三是以“五爱”为基本要求,这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所强调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后来有“五爱”,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提出“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是什么呢?基本核心还是“五爱”,我们说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墓本要求,夹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时候,应该从哪些具体的事情上来做起呢?应该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 我国现在公民道德状况怎样

中国现在社会所起作用的伦理道德体系大致有两方面:

一是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在这几千万年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传统伦理,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可用八个字概括:“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能够延续这几千年,其中这些伦理道德体系,这些伦理价值观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八个字在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中,逐渐丧失了它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说“五四”运动,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到了文革的时候,我们说要打倒孔家店,到文革后期。批判林彪的时候,喊法是“批林批孔”把几千年的圣人又拉出来批了一通,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传统道德进行了一次大的冲击,到目前为止,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行将崩溃,那是不是人们就不要旧道德了呢?不是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有它封建性的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有糟粕,也有价值存在,我们要批判的继承和借鉴。

二是我们改革的趋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讲效率的经济,它还是讲道德的经济,市场经济所需求的道德体系是要求自由,每一个市场主体它都是自由的,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是平等的,按价值规律进行交换,每一个市场主体为了拿到更大的利润,就要展开竞争,这种竞争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所以说市场经济讲的伦理道德就是“自由、平等、竞争、诚信”。但我们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规律相适应的一套伦理道德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为什么有的人凭一张条子就能发财,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我们一向倡导的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那么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的共同理想、民主主义精神、八荣八耻、爱国主义,这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伦理道德,那么这个伦理道德体系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3 怎样构建公民道德建设

3.1 塑造以和谐为本的公民道德情怀

我们现在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吗?道德应该倡导和谐,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要保持自身的和谐,要有和谐的道德情怀,和谐的道德情怀建设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个条件是生存状况良好,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他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劳动,应该有一份职业,这叫有事可做,另外,得安居,安居才能乐业,得有房子住,一个人在生存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心境保持平和了这个社会就多一份和谐。

3.2 培养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

一个是从党的政府来说,党和政府我们说要诚信,好多人都说由于政府不讲信用,所以说这个社会不诚信,党和政府怎样诚信呢?首先要公开,要阳光行政,公开了就少了一份腐败,公正就是对每一个人采取平等的态度,那么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就提升了,在一个要负责任,不能有利益的时候与民争利,没有利益的时候谁都不愿意管。

3.3 形成尊重生命的道德底线

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常高尚,那么从哪做起呢?从我们目前的道德状况来做起,来人手,因为我们国家目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只认钱,什么都不要了,连生命都不要了,像制造假药的,明知道抓起来就没命了,但还挺而走险,就是爱财如命,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别人的生命就更忽视了,这是一个人不负责任,丧失了道德中最基本的生命底线,所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公民道德,还要注重从尊重生命的公民道德底线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才能更好的进展,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构建起来更顺利一些。

作者单位

中共东辽县委党校 吉林省东辽县 136600

4.公民道德建设月总结 篇四

活动总结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为认真开展第十五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我校按照“以点带面、以月促年、积极行动、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在全校掀起一个公民道德建设热潮,进一步推动我校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我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校、社区、家庭为基地,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多年来,我校始终要求各位教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的加强道德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校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研究,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之中,形成了全员参与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围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校积极开展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宣传本校各班的“文明小标兵”的典型事迹,并组织全校老师学习员标兵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校风,营造浓厚的环境与文化氛围。

二、抓活动,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

1、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4周年,我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3月5日,学校少先队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要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读书征文、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雷锋先进事迹,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精神。3月15日三年级以上班级开展了雷锋知识竞赛,通过知识竞赛,学生对雷锋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学雷锋有了明确目标。

2、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

3月16日,学校德育处组织四年级以上班级,对校园外马路及林带进行清扫,共有26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开展了奉献爱心,争做文明“小伙伴”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学生参与红领巾爱心基金捐款活动。引导教师、小学生付出一份爱心、收获一种品格,在活动中体验真情、感悟人生。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我校是民汉合校,民族团结事关教育正常发展的大事,去年我校发生过学生相互打架事件,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深入组织教师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条例》。三月中旬,学校举办全体教师参加的民族团结教育学习,广泛深入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六好”教育。在学生中开展板报、手抄报等形式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

(三)开展诚实守信,争当“小主人”活动。围绕培育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做小主人”主题教育,通过征集诚信格言、制作诚信手抄报、建立“诚信”档案等适合学生学情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做诚信学生,做学校的小主人。

(四)、我校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主题,组织各班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年级板报评比活动。此次板报内容以本月开展的活动为主,培养其遵守公德、孝亲尊师、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增强各中队创先争优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致妈妈的一封信”活动。

结合国学经典宣传教育活动,将“三〃八”妇女节主题融入活动月主题当中,以书信的形式进一步启发未成年人孝敬父母的思想情怀。我校积极响应自治区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倡议,以“感谢父母、感谢伙伴、感谢社会、感谢自然”为主题,组织学生参加了庆“三八”感恩书信比赛。

三、抓环境,营造思想道德教育良好社会氛围

为营造学校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拓展德育建设的内涵和领域。一是通过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文明家庭活动。我校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进行道德知识讲座,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二是开展“小手拉大手,我跟文明走”活动,促进学生自身和社区居民道德水平的共同提高。倡导学生与家长互相监督,互相激励,对家庭文明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河沿子镇第二小学

5.公民道德建设学习工作总结 篇五

公民道德建设学习工作总结范文精选2021

篇一

公民道德建设学习总结

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是社会一般道德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一般道德在特定职业行业中的具体反映。道德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一刻都不能离开的生活和工作准绳。良好的道德可以拨正人生态度,激励人生进取,优化人际关系,提高群体素质,促进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人活在世,就要以德立身,以自律为前提。道德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性格基石。“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个“才”也有品质的含义。凡具备才华和优秀品德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终将会超越平凡,大多历史上伟大的人物都能在物质的种种诱惑前保持气节。

职业道德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形成的道德状况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人的一生都要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因此职业道德将伴随你走完人生从业旅程。

社会上有一种正当的职业,就会有一种职业道德。医生有医德,自古就有“医乃仁术,仁爱救人”的言论,强调“德为医之本,仁乃德之源”;教师有师德,“以身立教”,“传道,授业,解惑”;商人有商德,“诚实守信,买卖公平”;艺人有艺德,德艺双馨如邓丽君就以孝顺父母,为人谦和而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关心企业,当好主人。

关心企业,对企业有深厚感情,摆正自己与企业的位置,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认识到企业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企业兴衰就是自己的兴衰,把本职工作的成就作为人生理想的追求,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转一行,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题合理化建议,为企业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这是对员工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也是员工自觉搞好生产的前提。

二、刻苦钻研业务,一专多能

在企业生产中,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产品质量,生产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为企业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加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这是员工必须具备的重要职业道德,每个人必须终生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遵章守纪,执行规程

员工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章、技术规范、各生产操作规程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保证前后工序协调运转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日常工作中,遵章做事,爱护设备工具、材料、产品,杜绝跑冒滴漏。同事之间礼貌相待,共同维护和谐的工作氛围,牢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我尽责”。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是以血的教训换来的,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所以遵章守纪、执行规程是每位员工应具备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四、团结互助,尊师爱徒

团结互助反映的是集体的友谊和凝聚力。每位员工要主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工作上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搞好生产,才能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尊师爱徒是传承至今的美德,也是员工职业道德重要的内容,青年人要尊重老师傅,虚心求教,认真学习技术。师傅也应爱护徒弟,搞好传、帮、带。师傅不仅在技术上培养徒弟,还应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助徒弟,使之健康成长。

五、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职业道德

企业不断深化发展,就会不断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思维方式创新等。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突出品牌,站稳国内市场,开辟国际市场。我们员工要不断自我扬弃,勇于超越,为企业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更应勤于自省吾身,自我完善,成为企业优秀员工。

有一句话: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同样没有典型的群众也是没有战斗力的群众。历来先进人物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模范,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活教材。

我们企业先后涌现出市劳动模范,区劳动模范和先进班组。在生产中心,就不乏有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其中,XX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被评为XX区劳动模范的他,正值壮年,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深受青年员工的拥护。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次被采纳,为生产提供了好的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我公司于20xx年通过了GMP认证,这是兴齐发展之路的又一起点,是许许多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

XX担当重任,由青涩向成熟蜕变的开始。多年来,他一如既往的谦虚谨慎,乐观敬业,在工作上,在生活上成为同龄人中的模范。

我在制瓶班组工作的几年,渐渐形成了“公司是我家,为公司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源于制瓶班组,也源于生产中心的带头人。她的品德、才华、待人的谦和与对事业的热情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对什么是领导艺术,什么是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有了具体的认识。高总不仅仅是优秀的领导者,也是良师益友,她的言行树立起职业道德的榜样,正所谓“其身体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一个企业的理念,也能看出了其所重视的职业道德素养。“健康,诚信,务实,进步”,这是每个兴齐人来到公司,走上岗位前上的第一课。在今后的工作中,它是一种贯穿始终的信念和精神,引导我们踏实做人做事,拒绝浮夸,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今,经过努力,我已经从一名中专生成长为本科毕业生,这段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让我由衷感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在生命中遇到一个或几个优秀的人,他们的观念、言行、思想、感情将影响着你,推动着你,令你的人生从此不同。在此,我真诚的感谢所有在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和扶持过我的人们。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良师益友的熏陶下,我日益成熟进步着,在这个重视品德与重视才能兼具的集体里,只要有心、用心,每天都能收获着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正当青春年华,也有幸从事在一份良好的职业,还有什么理由要浑浑噩噩的虚度时日?的确,我们可能不是社会上称之为“精英”的那一群之一,但我也不会觉得一个称谓就能让自己生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也许,倾尽我一生之力创造出的财富很有限,但我兢兢业业无愧于心。珍惜光阴,珍惜在兴齐的日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树立社会责任感,用真心报效企业,让职业道德的信念伴随自己一生。

“众人捧柴火焰高”,只要员工们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以真心奉献企业,必将与企业共同获得丰厚的回报。

篇二

公民道德建设学习总结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一个个农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公民道德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许多分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呢

?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心。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

首先,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心中想着学生,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而且不能在上课时才想到学生,而是要在备课的时侯就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把他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教师在讲台只顾想当然地讲,学生在下面却听得一头雾水”的问题,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的思想,掌握学生的心理,抓好学生的纪律。教师不能任由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旷课,逃学。如果有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必须及时找他谈心,了解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避免问题恶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许多学生由开小差、旷课发展到厌学、逃学,最后流失,非常可惜。如果教师能及时解决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损失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是衡量教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准。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的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在学校里,我们教育学生不能随便吐痰,不能随便丢弃果皮纸屑,不能打人骂人,见到废物要主动捡拾起来,扔到果皮箱里。在校外,我们教育学生要爱护草地,不践踏草坪,保护环境;到旅游胜地,不胡写乱画,不损坏公物。在家里,我们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们在一起玩,讲着标准的普通话;孩子们拿着废物能主动扔到果皮箱里;孩子们乱闯红灯的现象少了,主动站在斑马线前,等待过马路。看到这些情景,作为教师的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孩子们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6.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篇六

活动总结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乘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建设月”的春风,我校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我们知道,个人的言行举止不仅关乎着个人自身,更关乎着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以“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大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为主题,以开展唱响兵团精神,创建全国(自治区)文明城市和弘扬学雷锋精神、践行公民思想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实践活动为载体,培育爱祖国、爱新疆、爱兵团、爱石河子的意识,激发感恩报国行动,进一步推动我校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我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把此项活动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活动有声势、有力度、有效果,我校专门成立了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抓引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校始终要求各班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

个环节,全方位地加强道德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并围绕“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感动中国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勤奋求学、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校风,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求进的文化氛围。

三、抓活动,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社会实践活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围绕师市教育局“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安排要求,把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深化,结合不同层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各班以“文明畅想2013好班风”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让学生明白哪些是他们应该做到的,哪些他们不应该去做。

2、以学习雷锋同志和礼仪常规教育为主题每个班级办了板报,并对各班的板报作了简评。通过板报让同学们树立一个我为人人的思想。

3、时代需要雷锋,更需要雷锋精神。为了激励全校师生学习雷锋同志勤奋钻研、吃苦耐劳的钉子精神,我校以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和校园广播站为宣传载体,号召全校师生争做“五好”公民,成为新时代的雷锋。

4、3月15日,开展了学雷锋演讲比赛和讲故事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学习雷锋精神就是学习雷锋同志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无私奉献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习雷锋严于律已,孜孜以

学的自我修养原则,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和努力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利用“三·八”妇女节来开展“五个一活动”。[给妈妈(奶奶、外婆)一封信,帮她们做一件事,送她们一份礼物,给她们打个电话,学唱会一首感恩的歌];每个班开展三个一活动:开一堂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办一期黑板报;办一份手抄报。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辛苦,从而尊重父母和长辈。

4、三月十七号开展《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班会。并利用班会课教学生学唱《八荣八耻》。让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做文明礼貌的爱国公民。

5、在校园内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

6、“唱响兵团精神,创建文明城市”。3月25日、26日,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更为了为石城文明城市的创建尽一份绵薄之力,在学校领导的号召和指引下,我校学生积极投身于校园环境的美化之中,他们再也不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从他们那饱满的热情和绽放的笑脸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快乐。

四、活动效果

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学校每个学生的思想觉悟及道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大增强,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在内心深处也变得更加坚实。我们将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争做“五好”小公民

石河子第九中学

7.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七

笔者于2010年3月对徐州部分高校的23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德育工作实际, 努力探索《纲要》实施十年来高校青年学生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纲要》颁布实施后, 很多高校根据其要求, 专门成立两课中心, 发挥“两课”的主导功能, 讲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课的主要内容, 或通过专题讲座, (公共) 选修课、宣传刊物等形式强化道德认识, 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观念。一些高校还在学生中建立“三个代表”学研会、“双学”小组, 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研讨会等理论思想的阵地, 利用这些阵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把《纲要》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需求。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的突出表现, 良好的学风是孕育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一些高校通过抓学风来促进道德建设, 应该说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认识到了网络带给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因此他们积极探索, 全力打造网络教育的新平台, 抢占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红色网络、专题网页以及一些综合性网络中的主旋律教育内容等, 对于增强上网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道德建设主要阵地的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强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并把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从总体上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 由于信息的多样、文化的多元、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等因素, 高校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矛盾, 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正在侵害校园, 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校德育的效果。

第一, 学生的道德理论认同与具体实践、日常行为脱节, 即“知行不一”。根据调查, 100%的学生强烈反对大学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 但他们也100%的承认, 这些不文明现象就发生在自己或其他同学身上, 这说明很多青年学生只强调“他律”不注重“自律”。对于“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的理解, 57.1%的学生认为“不过度浪费就是勤俭节约”。在回答“当你碰到校园内有人打架斗殴, 你该怎么办”时, “敢于上前阻止”的占12.1%, “看看热闹, 袖手旁观”的占32.7%, “已经有人制止时参与”的占31.8%, 后两项合计64.5%。这些数据表明, 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地位缺失, 缺乏主体道德“知、情、意、动、行”的实践环节, 自我约束能力差。

第二, 青年学生受我国经济转型的影响较大, 历史的嬗变, 经济的转型、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人们生产了道德上的迷惘, 对原来坚持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动摇, 道德判断无所适从, 不少学生陷入道德思想和行动的苦恼之中。调查中我们发现, 28.7%的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只讲金钱不讲道德无法判断的学生对道德失范不是社会主义的判断模棱两可。大学是社会的“缩形”, 一些家庭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及社会中不良因素也难免会带到校园中来, 这些消极因素时刻在与大学生道德认知做激烈的碰撞, 如果学生麻木或松懈, 学生就会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

第三, 施教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影响着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现在师德主流是好的, 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但不容回避的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价值多元化的形成, 社会不良风气及教育管理体制中弊端的消极影响, 师德师风依然存在问题。个别教师淡化自身道德修养, 认为只要把业务搞上去是主要的, 其他都是次要的。调查中, 学生选择“任课教师中很少有优秀的师生形象”有21%, 认为“教师经常利用教学进行思想与道德教育”的只占8.9%, 调查的结果很好的说明了施教者自身问题对青年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

另外, 大学生公寓园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及道德建设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 也是影响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道德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领会并贯彻执行《纲要》的精神, 从教育机制、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手段、全面实现学生的需要, 着力创新德育的机制, 以不断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 要进一步浓厚德育的氛围, 净化德育的环境。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高校要进一步正面强化道德教育, 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性与文化品味, 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这些活动, 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 使学生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 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之道。

第二, 要进一步强化德育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要优化教育工作队伍, 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与工作能力, 全面促进德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第三, 高等学校要努力扩大德育的视野, 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一体化建设。尽管当前一些高校在这方面有一些具体的行动, 但是常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够, 没有形成道德教育的强大合力, 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第四,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要按照《纲要》的要求, 以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 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品德素质, 规范教师行为。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良好、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

第五,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教育, 改变教育方法。高校在德育的内容上要作某些修改和调整, 可以多增加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遗产与经验等内容, 并贯之以新的时代内容, 辅之以现代教育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的道德精神

摘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颁布其十年来, 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青年学生的德育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不容否认, 高校青年学生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问题,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德育,公民道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R].2001.

[2]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3]罗国杰, 关键英.高校道德教育与以德治教[J].中国高等教育, 2001, (23) .

[4]袁敬传, 张军.大学生德育与公民道德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5) .

[5]苗相甫, 杨浩文.道德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

8.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勤俭;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61-02

伴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在当代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风貌、一种道德信仰、一种人生境界。勤俭是一个文明国度应该有的风范,尤其是在我们如此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更是如此。勤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辉,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一、勤俭道德的内涵

勤俭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传统美德,在历史发展中必然形成丰富的内涵。汉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勤俭做过论述,即“勤,劳也,从力”,“执劳辱之事”;“俭,约也”,“去奢崇约谓之俭”。《现代汉语大词典》对“勤”的解释是“勤,做事尽力,不偷懒。”对俭的解释则是:“俭,节省,不浪费。”虽然古今勤俭的内涵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强调尽己之力创造财富;竭尽所能的减少资源和劳动的浪费。但是随着我国告别农业社会走进工业社会,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科技也在不断进步,勤俭的内涵在当代必然被极大丰富了。由于当代社会发展的背景和环境都远比古代复杂,所以勤俭在当代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以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奋劳动、勤于创造等方式来降低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实现目标、创造财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劳动果实,不为物欲所累,保持清正廉洁的高尚节操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勤和俭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统一体。勤是俭的基础,离开勤的俭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便再节俭,不去创造也不会有财富的积累。俭是勤的回应,离开俭的勤,就如同漏桶盛水,即便日夜辛劳,也不会使其富裕。因此,即勤且俭,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积累财富。

二、勤俭道德的当代表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中国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中国人再无衣食之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学而》)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早已成为过去,所以勤俭道德在当代已经不再是一味地限制人们的正常消费或是让大家节衣缩食的过穷苦的日子。其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物质层面上的享受,而对于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减少资源浪费、维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表现得十分冷漠。再次,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思想价值观念逐渐趋于多元化发展,一些其他制度下的价值观正在不断地侵扰我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树立,导致人们对于主流价值观的模糊认识,甚至难以分辨。最后,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崇洋消费、盲目消费等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层出不穷,有的人甚至把消费看作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导致他们堕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深渊。以上种种皆是中国古代勤俭道德未曾遇到过的挑战。所以勤俭道德在当代的表现要远复杂于古代。勤俭道德在当代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被人们所推崇。这种生活方式是在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之上,促使人们剔除掉生活中的一些浪费现象和行为。例如,现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光盘行动”。勤俭道德在当代还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这股精神力量会促使我们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情况下,能够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便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它也能使人不沉溺于物质享受,不懒惰浪费,而是始终保持勤劳俭朴之风,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勤俭道德在当代还表现为一种道德信仰,由此形成了对勤俭的道德评价力量,社会把勤俭当作是一种公认的道德准则,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从而形成了全民共识的社会伦理道德舆论氛围。勤俭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能够促使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它能够使人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勤俭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

2002年初,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勤俭被列为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这一纲要一方面证明了我党对于勤俭作为一项基本道德素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勤俭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一)践行勤俭道德有助于公民养成理性的生活态度

践行勤俭道德有助于人们降低欲望,抑制贪欲,减少烦恼从而增加我们生活中的幸福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无论是物质上的欲望还是精神上的欲望,我们都不应该任其发展,因为欲望会滋生邪恶。在生活中践行勤俭有助于养成理性的生活态度,这是对欲望最有效的限制。勤俭之所以能够成为进德、修业、立身之本是因为勤奋可以作为克服人性弱点的道德理性,即在认知、内化、实践的整个提升道德品质的过程中都保持自觉自愿的有目的性的理性行为。当今社会中一些人为了所谓的面子、地位而进行的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不仅会阻碍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还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勤俭道德提倡的是一种合理消费、正当消费、文明消费的理性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与盲目的、挥霍无度的、炫耀性的消费是形成根本对立的,它是有节制的、有益于人身心健康的理性消费,它体现了人类的道德自律精神,符合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所以,践行勤俭道德对于养成理性的生活态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孔子所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如果有太多的欲求,就会导致欲壑难填,道德沦丧,同时也丧失了人生的乐趣。

(二)践行勤俭道德有助于公民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勤俭不仅贯穿于行为主体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劳动实践、科研实践之中,还贯穿于行为主体整个人生的各个时期,所以勤俭作为一种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它促使人们不论处于何种环境下都可以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特别是勤德,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一种积极向上、兢兢业业、锐意进取的精神。正因为勤德是这样的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才会促使人们在艰苦的工作中能够不辞辛苦、勇于向前。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能够在旧中国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击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三座大山压迫,取得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就是由于他们有这样的一种向上的精神风貌。所以,践行勤俭道德不仅会给我们公民道德建设带来强大的精神助力,还会给我们公民道德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必要的人才力量。

(三)践行勤俭道德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映了君子勤奋不已的劳动态度。中华民族向来有艰苦奋斗、勤劳创业的优良传统。早在《礼记·学记》中就有“敬业乐群”一词,而“敬业”就是指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尽忠职守、敬业乐业是勤俭道德在职业道德上的集中体现。而这一职业道德要求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勤奋工作、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儒家也认为,“尽本分就是尽本性,勤奋工作,它既是对心态的锻炼,同时也是道德修养、道德完善的过程。”[1]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太多的敬业乐业的典范,例如焦裕禄、向秀丽、袁隆平他们都是辛勤劳作在工作岗位上的楷模,他们都具有自强不息的劳动态度。可见,践行勤俭道德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践行勤俭道德可以促进人们勤于劳动、勤于思考、勤于创新,而这些正是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优秀品质。

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宁固。”(《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俭德是提高道德素养的重要基础。在中国的历史上思想家都十分推崇节俭,俭可以养德的思想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左传》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命题:“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2]节俭有助于养成廉洁的道德素养,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俭以养德”,他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中国老一辈的革命家更是勤政廉政建设中的楷模。例如,周恩来就是党的勤政廉政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廉洁自律、勤俭节约、从不以权谋私。由此可见,俭德是可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基础。践行勤俭道德对于公民提升道德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四)践行勤俭道德有助于提高公民人生境界

古人推崇勤俭,并不仅仅源自于经济原因。他们把勤俭与人的道德修养相联系是因为勤俭有助于正心养性、提升人们的人生境界。在人的生活中离不开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践行勤俭道德则要求把崇高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人格、理想、事业是我们毕生追求的重点,而感官上的物质享乐则是次要的,只有让宝贵的人生更多地关注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才会使内心世界得到充盈,只有通过不断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会使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然而如果把宝贵的人生过多地停留于物质享乐,把财富占有和挥霍视为最高的人生目标。那么,人生将因感到无聊空虚而陷入精神危机中。严重的甚至会放纵物欲、丧失理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成为物欲的奴隶,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贪赃枉法、行贿受贿、奸淫掳掠、胡作非为。古往今来的种种教训都充分地证明了勤俭道德的丧失,会使人们受到欲望的摆布,从而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例如,古代有大贪官和、贾似道,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河北省国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真等等,最终都因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得善终。由此可见,勤俭道德对于树立崇高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不断提高人生境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6.

9.公民道德建设月总结2008 篇九

今年三月是自治区第七个“公民道德建设月”。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表现,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为认真开展我校第七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我校按照“以点带面、以月促年、积极行动、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在全校掀起一个公民道德建设热潮,进一步推动我校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家庭为基地,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引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校始终要求各班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加强道德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并围绕“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组织全校师生学习雷锋感动中国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校风,营造浓厚的环境与文化氛围。

(二)抓活动,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社会实践活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围绕

全县“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精神,把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

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深化,结合不同层次青少年的心理特

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青少年思想

道德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各班以礼仪常规教育、孝敬父母教育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让学

生明白哪些是他们应该做到的,哪些他们不应该去做。

2、以学习雷锋同志和礼仪常规教育为主题每个班级办了板报,并对

各班的板报作了简评。通过板报让同学们树立一个我为人人的思想。

3、利用“三.八”妇女节来开展“五个一活动”。[给妈妈(奶奶、外

婆)一封信,帮她们做一件事,送她们一份礼物,给她们打个电话,学唱会一首感恩的歌];每个班开展三个一活动:开一堂以“感恩”

为主题的班会;办一期黑板报;办一份手抄报。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辛苦,从而尊重父母和长辈。

4、学校利用植树节,在校内校外开展了植树活动。每个班级门前的小花台,各班公区内的花台属于本班的园地。很多班级的同学主动带

来花草,把我们的校园打扮得非常的美丽。

5、三月十七号开展《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班会。并利用班会

课教学生学唱《八荣八耻》。让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做文明礼貌的爱国公民。

6、在校园内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

7、三八节的时候办《三八节的来历》、祝全体教职工妇女节日快乐!

展板各一张。

8、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所有的东西是来之不易的,我们

开展了体验教育。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食堂、寝室、校园、社区等岗位上进行清洁卫生、回收废品的劳动。

(三)、活动效果

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学校每个学生的思想觉

悟及道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大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大的提高,我为人人的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会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

标,真正成为“四有”新人。

希望学校

10.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篇十

一、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我在班级里开展了“文明礼仪小标兵”、“环保小卫士”、“拾金不昧好少年”、“我是纪律小标兵”等多种实践评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小公民。

二、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熟记我国公民应当遵守而且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的五句话、20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使这些基本道德规范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并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上。

三、以“学雷峰树新风”、“文明礼仪伴我行”、“讲文明迎奥运”等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不吃零食,告别不文明行为,关爱健康,净化校园。并用于生活实践,开展了“告别不文明行为”的签字宣誓活动和“我为校园换新装”的校园打扫清洁活动。

四、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个契机,组织学生为妈妈、奶奶或者外婆等做一件代表自己孝心的事情,以此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感恩于长辈。过后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每人写了一篇相关的作文。

五、本班在这学期还开展了“五好三个一”的道德文明实践活动。(五好:为同桌做一件好事;为班级做一件好事;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家庭做一件好事;为社会做一件好事。三好:每月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参加一次实践阅读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简单易行而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情教育学生有爱心、有孝心、有责任意识、有社会公德,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六、在班级内举办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1.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公民道德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心理学;流派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公民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是中共中央贯彻“以德治国”方针的有力依据,并且在党十七大及十八大报告中也重点突出了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公民道德隶属于道德范畴,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等一系列的道德规范。[1]”而公民道德建设是在思想上培养一种观念、塑造一种精神、树立一种风尚,通过舆论、文化传播等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准。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不当行为,自觉养成健康积极的思想,自觉正确分辨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的正常有序发展。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道德思想素质,引导公民道德素质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组织纪律的公民[2]。公民道德建设是指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社会各系统、道德主体应该保持协同一致,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系统合力[3]。并且孙德茹在其研究中提出国外特别重视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促进公民道德的发展,例如:美国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中。说明国外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方式更加多元化。

具体来说,虽然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与此同时,人民的道德水平集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逐渐增多,有必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意识,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本文将从不同心理学流派的角度分析公民的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分析公民道德建设

行为主义的目标在于预测及控制人的行为,而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而且相关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动机的其中一种分类中以动机的来源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要求与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例如:孩子为了得到家人或老师的表扬或避免其受到责备或惩罚而进行学习;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由于儿童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或有了学习的兴趣而进行的学习。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证明,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或减少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可以运用强化及惩罚的方式[4]。因此,在具體的社会生活中,人作为意识活动的主体,其行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行为取决于动机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测,而人又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种本能就要求某些道德要求及道德行为模式如果一直损害公民的利益,将会导致该行为模式得不到实施。为了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必须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公民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分析公民道德建设

人本主义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一个心理学流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其他两个学派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主张研究人的行为或神经质和精神病人,主要强调人的正面本质、价值及自我实现,主张心理学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而从人本主义理论的角度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研究不多,吕安兴提出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我国大多数的公民道德的现实状况出发,立足于广大公民和普通群众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人的发展实际和需要的道德要求。通过提高公民的素质,提升公民的道德境界,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确定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5]。彭柏林,皮伟兵则认为道德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特殊手段,要通过完成人的社会化和丰富人的社会性,来发挥道德功能的作用。因此,道德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个体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6]。他们的相关研究说明了道德建设过程中人的重要性,尊重人的需求,从根本上就能促进人的道德建设的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而最高一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在此过程中,人会产生所谓的“高峰体验”,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美最和谐的状态。所以,从根本上说,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满足人的需求,也间接的促进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

三、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公民道德建设

精神分析理论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他主张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和内容,在其相关理论中,其人格结构理论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而超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而形成,它追求的是道德原则,大致上和良心相对应,指人在心理上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成为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当人格结构中超我成分逐渐增多,表明一个人道德部分或相应的道德行为也会增加,因为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成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通过文化道德规范的教育及其他教育方式使个体人格结构中的超我成分逐渐增多,从而促进个体道德行为的发生。

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公民道德建设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认知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以皮亚杰为主要代表,其主要理论中有一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在其理论中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的道德阶段、自律的道德阶段。在前道德阶段,儿童道德认知主要从集中于自身转向集中注意权威(父母或其他照料者),道德认知不守恒。在他律的道德阶段,认为规则是万能的,并且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作的判断。是非评判的标准时看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道德自律阶段,认为规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和改变,该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主观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而柯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是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是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是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一致、受他人赞扬的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是遵从权威与雏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或原则性水平。第五阶段是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和民主地接受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是普遍的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他们的道德理论说明,个人道德的发展都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即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性的成熟及社会交往的增加,逐渐由服从外界权威、成长要求的外在道德转化为根据平等精神,遵从一系列人伦之道和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坚持普遍原则的自律道德的过程[7]。这一发展过程让我们认识到,道德的形成即取决于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取决于外在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社会更好、更加和谐地发展,应该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公民道德的发展。

总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各个流派的理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心理基础。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等方面重视公民道德建设,从儿童抓起,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

[2]谢小菲.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0.

[3]孙德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 安徽工程大学 2010.

[4]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5]吕安兴.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以人为本”[J].学术论坛,2005,(4):34-35.

[6]彭柏林,皮伟兵.论公民道德建设的切入点[J].伦理学原理,2005,(11):12-16.

[7] 王淑芹,论公民道德建设的外在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8,(1):64-67.

12.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二

1、群众文化活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想载体

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过程包括文化的创作、文化的表演、文化的观赏等活动, 在这些过程中, 群众是参与的主体。因此,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 将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发挥群众文化的理想载体作用。

1.1 通过社区文化建设, 提高公民道德水准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单元。社区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件建设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区文化影响着社区的每一位成员的各个生活方面, 因此, 社区文化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性内容, 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必然会对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各个社区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 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 社区中依然存在着不遵守道德的现象, 比如毁坏公物、破坏环境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整个社区的文化。要改变这种现象, 就要发挥社区文化在沟通、教育和文化感染方面的作用, 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入手, 加强道德教育, 进一步做好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社区文化为载体, 推进道德建设。道德是社会风气的基础, 好的社会公德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1.2 组织多种活动,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受限制, 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 因此, 应将群众文化和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 例如文艺演出、文化作品展览等, 加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表现, 引导群众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和道德标准。

2、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推动作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是群众文化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宣传教育作用、精神调剂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和普及知识作用。群众文化和公民道德建设同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 同时群众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紧密关系, 使得群众文化的四个社会功能必然对公民道德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2.1 宣传教育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对公民进行宣传教育。群众文化的宣传教育作用是按照一定的主题思想, 采用多种群众文化的宣传方式, 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 培养群众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基于群众文化的在群众中的认同度, 群众文化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法进行表现, 例如采用小品的形式宣传党的新农村政策等, 以此来规范群众的行为和思想, 一方面使群众的生活得以丰富, 另一方面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2 精神调剂作用

群众文化的精神调剂作用是指文化活动对参与者的精神思想和心理活动所

产生的积极有效的促进、调剂作用。在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 突出了教育和实践的结合, 使公民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 提高道德素质品质。群众既是活动的参与者, 也是活动的受益者。因此,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 突出活动的精神内涵, 增加道德素质内容, 使参与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自觉接受道德的教育, 使得自身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 同时道德思想也得以提升。

2.3 团结凝聚作用

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需要团结稳定的局面。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在全面推进的时刻, 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 否则一切发展都不能保障, 既得的成果也会付诸东流, 公民道德建设更是纸上谈兵。群众文化在沟通感情和加强团结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群众文化通过组织活动, 将群众聚集在一起, 增强彼此的交流和理解, 同时也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加以融合, 培养群众之间共同和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减少了摩擦和冲突, 有助于群众间的和平共处, 以此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结论

群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来自于大众, 服务于大众, 与大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 培养有道德的公民, 其实施过程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 也就离不开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要:群众文化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变现为:群众文化活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想载体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推动作用。因此, 要大力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实现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群众文化,公民道德建设,载体,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伟玲.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 2008, (7) .

[2]贾小平.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5) .

上一篇:小学英语开放式教学初探下一篇:《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