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教学设计

2024-10-07

机械能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一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本节教材分析: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重力做功会引起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会使弹性势能发生变化,合外力的功将引起动能的变化。使学生对于曾经在初中阶段学过的一些定性东西逐渐找到了定量方面的联系,对功能的认识也加深了,也萌发继续探究下去的兴趣。那么,在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参与转化的过程中,情况又将如何呢?从知识发展的线索来看,本节内容,既是对前几节内容学习的总结,也是对能量守恒定律的铺垫。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是从不同角度处理理学问题提过良好的途径。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不难掌握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和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比较简单的问题,但对具体问题中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否满足的判断还有一定难度,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会正确推导物体在光滑曲面上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定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教学难点

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能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机械能。

三、教学方法

问题串教学、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学准备

电脑、投影仪、细线、小球,带标尺的铁架台、弹簧振子。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那些能量?

问题2:这些能量概念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且举例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引导)问题3: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是什么力做功决定呢?(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问题4:我们已学习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这些不同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他们的总量是否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新课教学]

一、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师:现在大家看这样几个例子,分析各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实例,包括自由下落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的物体、竖直上抛的物体等等,这些物体最好是具体的实物,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小问题的抽象性)

师:我们先来看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加速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怎样的?

生: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动能是增加的;而随着高度的减小,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减少的.

师: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又是怎样的?

生: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上升过程的减速阶段,一个是下落过程的加速阶段,下落过程的加速阶段能量的变化过程和自由落体运动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一样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因为这个阶段的运动实质上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师: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几个力,有几个力做功,做功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生:在物体沿光滑的斜面上滑时,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包括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中重力对物体做负功,支持力的方向始终和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

师:在竖直上抛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怎样的?

生:在竖直上抛过程中,先是物体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然后是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师:我们下面再看这样一个例子:

(演示:如图5.8—1,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

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图5.8—1甲.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如图5.8—1乙)

师:在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能否找到一个守恒量?

生: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拉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能做功.

实验证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在摆动过程中,小球总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可见,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总和不变. 师:上面几个例子都是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那么动能和另外一个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我们看下面一个演示实验.

(实验演示,如图5.8—2,水平方向的弹簧振于.用弹簧振子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师:在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生1: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能做功.

生2:实验证明,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见,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应该不变.

师: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或者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什么能量? 生:动能和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机械能.

师:上述几个例子中,系统的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生:虽然动能不断地变化,势能也不断地变化,它们的变化应该存在一个规律,即总的机械能是不变的.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展示课本76页图7.8—3的问题,学生自主推导结论,老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和其他学生一起点评)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用我们学过的动能定理以及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A处的机械能和B处的机械能相等.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结论是什么? 生:推导的结果为:Ek2 +EP2 =Ek1 + EP1,即E1= E2. 师:这个结论用文字叙述应该是什么? 生: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师: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什么? 生: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师:除了这样一个条件之外,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不变.

师(得出结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也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展示出让学生判断各个实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学生练习,并让学生主动解释教师适时给予引导,给出正确的评价)(投影展示课本76—77页例题,学生尝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倾角为θ.小球到达最底端的速度是多大?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分析? 生:和刚才举的例子一样,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细线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所以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小球在最高点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计算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重力势能的差值,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就能得到它在最低点的动能,从而计算出在最低点的速度.

师:具体的解答过程是什么?

师:通过这个题目的解答,你能够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1: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

生2: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必须明确初末状态机械能,要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师:下面大家总结一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投影学生总结的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组织学生讨论完善这个问题,形成共同的看法)(参考解题步骤)生:可以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1.选取研究对象——系统或物体.

2.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3.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 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师:它和动能定理解题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生:这两个定理都可以解决变力做功问题和运动轨迹是曲线的问题.它们都关心物体初末状态的物理量.

师: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不同点是什么? 生: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先判断机械能是不是守恒,而应用动能定理时要求要比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要宽松得多.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首先要规定零势能面,而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则不需要这一步.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它.

实例探究: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OA在水平方向,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摩擦,求小球到达轨道底端B点时小球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多少? [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听课效果给出总结,教师点评指正。)

[板书设计]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Ek1+Ep1=Ek2+Ep2

2、表达式: E1=E

21122mvmghmv221mgh1 22

3、适用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或弹力做功

注:此处弹力高中阶段特指弹簧类弹力

六、教学后记

继动能定理以后,我们紧接着又开始学习用能量方法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能够从各种不同的例子中体会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机械能内部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弹性势能之间当然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是相应的重力做功或者弹力做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例题让学生自己总结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由于是学生自己推导出来的,所以记忆当然深刻.在教学中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安排较难的题目供他们选择,也可以让他们分别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同样一个问题,以便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二

1 课前准备, 在动中学, 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教学大多是“牵牛式”的, 教师按书本内容教, 学生按书本内容学,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教学。“机械基础”学科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 专业理论知识较多, 动手课题较少, 学习较为枯燥。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奇思妙想较多,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笔者采用了指定课题小制作比赛, 以成果自评、互评、讲评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的前一周, 笔者安排学生回家按图上的要求制作一铰链四杆机构, 然后在上课时带到课堂上来演示并讲述制作过程、工作原理及能实现的功能。接着笔者有意挑选两个双摇杆机构模型来演示:一个是笔者把机架进行变换, 由双摇杆机构一会儿变成了双曲柄机构, 一会儿变成了曲柄摇杆机构;另一个不管机架怎么变换, 它始终是双摇杆机构。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是双摇杆机构, 为什么一个能变, 一个却不能变?这时可以讲曲柄存在的条件“铰链四杆机构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 且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这个大前提。通过教具演示, 让学生理解在这个大前提下所得出的三个结论:一是取最短杆的邻杆为机架时, 构成曲柄摇杆机构;二是取最短杆为机架时, 构成双曲柄机构;三是取最短杆的对杆为机架时, 构成双摇杆机构。若这个大前提不存在, 即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时, 则曲柄不存在, 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最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模型中各构件的尺寸, 算一算数据, 然后试一试自己的模型变化是不是与上面的结论一致。学生在这种既轻松愉快又能动手动脑的课堂上听课, 肯定比纯粹听理论课来得有兴趣, 所掌握的知识也不易忘记。

2 通过问题的巧设,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学,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去探索知识、学习知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问题的设置上, 教师要学会巧设障碍, 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 才能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同时采用巧设问题的方法, 才能将枯燥的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使学生被这种融洽的氛围所感染, 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已经成为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源泉,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 可谓是声形并茂。可以在教学艺术上将思维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并且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教师在介绍那些国际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与新产品的时候, 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国外的先进事物带到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课堂中来, 从而让学生们能够了解世界与认识世界, 这对于活跃其思想, 拓展其视野, 拓宽其思路, 丰富其知识, 激发其专业学习的兴趣, 掌握与运用国外先进科技知识与工艺技术是十分具有成效的。又如, 在讲解棘轮机构之时, 通过画面, 不但能够将棘轮的整个运动过程形象逼真地反映出来, 而且还能将棘轮机构在各类机器设备当中的具体应用加以播放。可以说, 不仅有局部, 而且还有整体。让中职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地参观各类机器设备, 对于棘轮的运动、特点及应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4 结语

总之, 机械基础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讲, 知识点相对较多, 内容页比较抽象, 所以我们要想改复现阶段机械基础课堂教学现状, 就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应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创新, 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摘要:开展教育教学探索是国民教育发展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教学理念的深入, 有效地解决了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提高了中职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该文也是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展开对中职机械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 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谈了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希望可以给广大同行业者提高资料参考和经验借鉴, 来推动我国机械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昊志清.《机械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浅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2) :223.

[2]胡金星.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8) :174.

[3]卢隆有.谈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前沿, 2010 (3) :195.

3.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高职学生为了能胜任初始岗位就业及今后岗位迁移的需要,毕业生必须获得车工(中级)、数控车工(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中的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提供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在机械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方法,掌握对典型机械零件的材料确定,能定性确定构件受力后失效形式与危险截面位置,从而完成通用零件的选择与专用零件的结构设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设计一般简单零件和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完成从业岗位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该课程部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与毕业生从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也不能融合。为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课程改革的实践

1.调整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传授同等重要,且强调先实践后理论的顺序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课程内容采取“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结构体系:首先安排一周机械拆装(专用周的形式),利用实训室现有的实物与模型对常用机械零部件及机构建立感性认知;再以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及课堂讲授为形式进行理论授课;最后通过两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提高。

2.整合课程内容,增强适应性。高校扩招后,生源素质变化很大,高职入校新生的高考文化成绩大都位于考生群体的中间层,逻辑思维智能优势不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催生了特殊功能的零件。按照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中对常用零部件设计要加强“失效分析、结构设计、精度设计”,淡化“承载设计计算”。对于常用机构应用着重于类型、选择与应用,淡化设计。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实,要注重培养他们查阅、应用资料的能力及把各类方法灵活应用实际的能力。目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课程原有内容作了增删。如已删去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的推导,简化公式中的系数分析,变位齿轮传动只作简介;加强了同步齿形带传动、删除滚动螺旋传动内容,增加了介绍新型联轴器、新型连接、齿轮制造新技术的内容;删除了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三位置的设计方法内容,淡化了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盘型凸轮机构的设计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增加了新型机构、创新机构类型介绍。

二、课程教学中需注意的环节

1.导人。导入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传递教师对教学内涵认识与要求的重要纽带。导人一般可分为课程导入与新内容导人。笔者在实践中吧课程导人安排在绪论进行,通常采用问答式导入。具体做法:通常设三问,用时45分钟,先对机器机械、机构构件、零件等三个名词提问,然后一一回答并提出本课程学习内容;再问“假设有没考上大学直接进企业工作的同学,三年后你大学毕业恰好分在与你同学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与同学相比你有何优势?”顺势提出课程目标、专业目标乃至高职生培养目标;最后问“你上课的同时,你父母在做什么?”再提出学习中的其它要求。后两个问题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相对具有较好的效果。新内容导入主要围绕课程内容特点及应用展开,在每次课中用时约10分钟左右,如螺纹连接,先介绍应用,再介绍一般结构,最后提出学习的重点是会选择标准件、确定连接的结构;再如,讲授“轴”的课时,先从轴的功用导入,然后叙述传动件及轴承、箱体的相对位置,引出轴的结构设计内容。

2.教学内容的互相联系。

(1)加强各章节间的内容联系。机械设计课程各章节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应该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讲齿轮传动的优缺点时注意和带传动对比;讲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时,可比较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介绍滑动轴承轴瓦材料时与蜗轮材料相比较。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联系:用轴把轴系零件联系起来,用减速器把机械零件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把零散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提高对内容整体概念的把握。

(2)加强与前置课程的联系。《工程力学》的重点内容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被直接应用,如受力分析作为重要知识及能力点,在各零件受力分析时均要用到;四种基本变形(力学模型)及强度计算作为主要知识与能力点,分别应用于“螺纹连接及键连接”、“齿轮传动”、“轴”、“轴承”。在讲授中要不断提示和反复加深印象,以利于学生对力学中重要知识点与能力点的巩固与应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与横向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有紧密联系。如表达连接的结构、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的组合设计、零件的材料及许用应力、零件的精度设计及绘制零件图时均不同程度上要应用前述横向课程的内容,应用时有意不断提示与重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3.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具有声画并茂、图文交互以及包容信息量大等优势,如在“导入”、“齿轮传动整合原理”、“轴的结构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应用”、“新型联轴器”、“新型连接”、“创新机构”等内容中使用后,效果显著,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借助于多媒体,使“机构”部分的内容变“活”了,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根据资源条件采用现场教学手段。我院配有“机零机构陈列室”、“机械拆装实训室”、“机构创新实训室”,有一半以上的课安排现场教学,通过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构实物或模型的现场观摩学习,增强学生对机械实物的感性认识,使书本上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4.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后,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机械拆装,分五组轮换分别对减速器、微型冲床、常用机构进行拆装,在使用常用工具对机械零部件拆装的同时,认识常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及机构的类型与运动,增强学生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构的感性认识,弥补了他们实践经验的不足,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实践基础;其次是现场教学,通过对典型机械零部件及机构的分析、观摩、动手,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第三是课程设计,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减速器设计,达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四

课题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功作者及工作单位李智涛 山西省泽州一中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实施素质教育,它强调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启发、辅助学生学习。本学期,是我校物理学科开始使用新课程教材第三年,新课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道为载体,运用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模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思考,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新课改以及我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模式要求。

为此我们学校有一些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名称,在此做一些说明;

1.学簇等同于小组,学簇长等同于小组长,簇员等同于组员

2.学道等同于一些学校的学导案,是学生和老师上课的主要载体。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理解功的概念”。该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功的概念;会分析物体位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能正确运用功的公式,计算各力做功的大小;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判断物体所受各力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正负;掌握合力做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功”承接和发展了初中讲过的功的公式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是在学生已知的特殊情况下(与在同一直线上)的功的公式基础上的扩展,扩展为功的一般公式时(力与位移互成夹角),突出了力做功的效果。功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在用能量途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功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本章的学习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同时教师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物理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

(2)理解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3)会用功的定义式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功”的学习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

(2)感受正交分解法推导力做功的`计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和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难点是功的正负和对“克服阻力做功”的理解。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本着以生为本、已学为先、高效学习、问题导学的理念,按照七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自主学习(Xmin):

本环节分2个时间段

(1)课下的随机时间,学生自己选择。主要完成文本的阅读

(2)有教师辅导的自主自习。完成学道中相应的题,有困惑的可以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向老师及时解决

环节二:学道点评(2min):

各学簇完成情况,对好的进行表扬,不是太好的进行激励,同时点出存在问题最多的题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环节三:学簇展示:(14min)

(1)有学簇长、学科代言人组织1对1以及1对2的簇展,及时提示游离学生加入学簇活动。

(2)提示交流的学生注意思维的分析,注重过程的理解。

(3)根据自主学习和学道完成的情况,有意识到提示专题板书,相邻学簇的展示,如果问题相同,关注方法、思维的不同,实战时注意质疑、补充、评价。

(4)提醒学生把疑惑板书到白板上角。

环节四:学室展示(15min)

(1)学师通过簇展来总结各簇簇展中存在的疑惑

(2)值日学簇的簇长组织引导学生聚集学簇白板出进行展示。

(3)有序展示:注意展示题题意分析,受力分析、运动示意图的分析,有质疑和对抗,同时教师要做到及时点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疑和对抗。

环节五:评价反馈:(1min)

(1)学簇之间,衔接时的评价

(2)值日学簇穿插在室展之间的评价

(3)值日学簇和学师总评:从思维方式,分析题意能力方面点评。

环节六:小结检测:(6min)

(1)每簇由两名同学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其余同学完成检测题。

(2)学师观察,及时评阅检测题

(3)展示有特色的思维导图

(4)引导学生浏览所有的版面。

环节七:学道导学:(2min)

(1)对下节知识进行简要的概括

(2)用一些问题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学道点评 再判阅学道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数量和质量)进行通报,对于一些特殊的方法或错误甚至点评到个人。本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对于功的一般表达式不太了解;2.判断功的正负,也就是力与位移夹角的判断由于数学没有学生向量而不理解;3.如何求总功,不能很好的理解两种方法。 通过教师的点评,找出本节重点和难点,以及易错点,一会在展示中重点解决以上三个问

引导学生找出重难点和易错点

学簇展示 老师游走于各簇之间,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需把握大观。主要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不清楚。 根据自主学习和学道完成的情况,有意识进行板书。相邻学簇的展示,如果问题相同,关注方法、思维的不同。对有困惑的问题及时相互讨论和问老师。及时把不会的或者有特色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引导学生自学,通过相互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解决。通过自己得出的结果,学生更容易理解 学室展示 1.老师通过簇展来总结各簇簇展中存在的疑惑。

2.老师要做到及时点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疑和对抗。 1.值日学簇的簇长组织引导学生聚集学簇白板出进行展示。

2. 注意展示的题主要涉及功的一般表达式、正功负功以及其意义和如何求总功。 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自己的讲解和质疑,能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规律。自己能给其他同学讲明白,必定理解的比较透彻。 评价反馈

小结检测 1.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学生的讲解情况、团队合作情况以及思维对抗情况。

2.及时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归纳知识

3.同时进行必要的知识检测以及通过判阅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检测题功的正负和求总功。 .值日学簇对各簇的表现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斗志,鼓舞学生的士气。

2.每簇由两名同学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并展示有特色的思维导图。

3.学生进行检测来检验当堂课的掌握情况。 .通过画思维导图,来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有规律的掌握知识。

5.《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篇五

再通过其他一些机械能转化实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和意义。最后自主学习有关风能和水能的利用,了解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的综合应用。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能”,认为“能”是一种很有用的东西,对“能”很有神秘感。通过上一节“动能和势能”的学习,对“能”的概念和“能”的分类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各种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各种机械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对学习机械能的应用以及有关“能”的深入学习有很高的期待。这一节课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联想到它们的转化,再由转化到综合应用,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习难度不大。

三、教学目标设计:

⑴知识与技能:理解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能举例说明;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了解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的一些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经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经历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联想、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经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掌握实验探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精神。体会物理知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四、课后体会:

能量的学习在初中物理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首先从机械能知识出发,机械能的知识较为浅显,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吸收。

机械能跟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在生活常见到关于机械能的事例,教师在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时,学生直观地观察或随时就能做出演示实验。这样,分析能量转化时,就不再抽象,而是直观再现。把抽象的能一下子变成了信手拈来的贴切的知识。使得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6.《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篇六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今天在文科10班讲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最后一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整堂课下来,我讲的内容很散,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大,课堂气氛也很沉闷,这堂课是失败的一堂课。

回来后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这节内容有了前几节内容作铺垫,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吸收,而我又在课堂上纯讲理论知识,学生当然没有兴趣。导致我在上边讲课,下边的学生低着头的很多。用了大概十几分钟,就把新课讲完了,之后就让同学们进行了习题巩固。一堂课,四十分钟,我用了十多分钟讲课,剩下的二十多分钟做题。课堂的时间分配,就很不合理,一堂课下来,学生既感觉枯燥无味,又会有累的感觉。这是多么糟糕的一堂课啊......这节内容既然比较简单,我就不应该再用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了。如果我在课下多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视频,上课时用ppt辅助授课,那么这堂课气氛应该就会好一点。授课内容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相应的拓展,学生没有见过,自然就会有兴趣,相信低头的学生也就少了。还有讲课的时候,过渡的话语太少,突然转换内容,学生不好反应过来,整堂课也显得很散,不连贯。语言表达也不是很好,自己想的不知如何表达或是想的跟表达出来的会有一些偏差,物理学科的语言应该严谨一些,不能太随性了。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就要把新的授课方式带入课堂,打破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现在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之中,课堂才会变的有意义。其实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课,一方面,锻炼他们的胆量;另一方面,当他们自己要去讲的时候,就会对知识理解的更深一点。偶尔换一下授课方式,学生也会觉得新鲜。

在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老师应该去调节一下,哪怕是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也行。在这方面,我做的很不好。站在讲台上,总感觉自己不够从容,有一些放不开,也许是自己还未能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有时会害怕,如果自己开一个小玩笑,下边的学生会不会起哄,课堂秩序会不会变得混乱了。有时也会担心,如果跟学生走的近了,会不会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现在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有些偏了......学生只有接受了你,并认可了你;信任你,服气你,他才会去听你的话,老师的威信也就自然建立了。

7.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七

基于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教材《机械基础》把机械传动中最简单的摩擦轮传动安排在第一章第一节来介绍, 笔者现就此与各位前辈一起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这种传动方式的工作原理。

由于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与摩擦力有关, 故非常有必要在讲新课之前和学生一起复习并掌握物理学中的摩擦力f概念:在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 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力。另外要说明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为两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正压力N和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μ (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润滑情况有关) 的乘积。

让学生举出一些他们看到的存在摩擦力现象的例子, 并分析说明例子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 就此再进一步思考它是如何起作用的。例如, 自行车的刹车是一个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因此刹车中的刹车皮要用与钢圈接触面间有较大摩擦因数的橡胶制造, 这样在同等的作用力下刹车时产生的摩擦力就会较大, 刹车制动的效果当然就较好;同样在自行车中, 各转动处为保证转动灵活, 都装有轴承, 轴承中的摩擦力此时就是有害的, 这时就要采用诸如在轴承中适当加注润滑油以减小运动件间的摩擦因数的办法来尽量减小摩擦力。通过举例和分析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并不都是有害的, 相反有些情况下机械的正常工作还离不开摩擦力的作用。 (这个过程当中, 同时培养了学生看待事物一分为二的思维习惯)

复习教材绪论中关于机器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 主要说明白传动装置的作用:以一定的方式将动力部分提供的动力传递给工作部分, 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然后举一些例子说明在生产实践中, 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复杂程度随机械设备的不同而不同, 但可以根据它们传递动力的方式即工作原理归纳为几类。最后引出本节的教学课题。 (这个过程当中, 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前后知识联系的习惯)

明确本节的教学重点:掌握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试述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向学生强调摩擦轮传动是依靠摩擦力工作的, 同时提出疑问:摩擦轮传动是怎样依靠摩擦力来工作的呢? (这个过程当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事先准备的教具作外接圆柱式摩擦轮传动的演示。让主动轮D1以某一转速n1 (轮面上的质点速度为v1) 匀速转动起来, 从动轮D2与主动轮D1两轮面间靠近而不接触, 这时, 两轮面间虽然有相对运动但因没有直接接触, 从动轮D2保持静止, 主动轮D1的动力没有传给从动轮D2;接着, 以一定的正压力N使主从动轮轮面直接接触, 从动轮D2将以某一转速n2 (轮面上的质点速度为v2) 匀速转动起来, 主动轮D1的动力传给了从动轮D2。这时, 让学生借助轮面边缘上的标记观察两轮转速大小以及转向关系, 当2D1=D1时可以发现n1=2n2, 由转动物体上某一点线速度和转速的关系公式v=πrn, 推导出两轮面上的线速度关系v1=v2;另外, 主从动轮转向相反。由此通过演示可以直观地得出结论:外接圆柱式摩擦轮传动正常工作时, 两轮轮面直接接触且接触处线速度相等, 即两轮面间无相对运动, 两轮转向相反, 转速也得到转换。 (这个过程当中,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摩擦轮传动的传动过程, 即它依靠什么工作、又是如何工作的?在黑板上画出摩擦轮传动的示意图, 作分析如下:

一、主动轮D1以转速n1顺时针回转, 两轮面不接触, 此时, 虽然传动轮D2静止, 两轮轮面间有相对速度Δv=v1, 但正压力N=0, 故根据摩擦力定义, 两轮轮面间不产生摩擦力, 从动轮D2保持原状态静止不动。

二、主动轮D1依旧以转速n1顺时针回转, 不同的是两轮面间直接接触, 正压力N≠0, 此时, 两轮轮面间不但有相对速度Δv=v1, 而且正压力N也不为零, 根据摩擦力定义, 主从动轮之间将产生摩擦力, 从动轮D2将要对主动轮D1产生阻碍其运动的摩擦力f21, 以减小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Δv;同样, 主动轮D1也将对从动轮D2产生破坏其静止状态的摩擦力f12, 使其沿f12的方向运动起来, 以减小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Δv;f12与f21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它们的方向相反, 大小相等, 且f12=f21=μN (μ为两轮面间的摩擦因数) 。

三、摩擦力f12在从动轮D2上产生一个力矩Mf, 它克服从动轮D2的负载及其他因素形成的阻力矩M阻, 使从动轮D2沿与主动轮D1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起来。摩擦轮传动正常工作时, 摩擦力矩Mf与阻力矩M阻应相等, 即Mf=M阻。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摩擦轮传动是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讲解分析“打滑”现象。当由于某些因素造成从动轮D2上的阻力矩M阻增大时, 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再次做演示, 给正常工作的从动轮D2人为地增加一阻力, 同样借助两轮面上的标记可以发现从动轮D2的转速下降, v2也将下降, 两轮间的相对速度Δv为零的状态被打破, 从动轮D2的运动将滞后于主动轮D1, 这时, 传动中出现了两轮面的相对滑移现象, 即“打滑”, 长时间的打滑将对轮面造成较大的磨损, 特别是当从动轮D2轮面较软时, 它将首先被磨损, 并且又因其运动滞后, 故其磨损通常是一种局部磨损, 这将造成轮面规则几何外形的破坏而影响传动质量。因此, 要采取措施防止“打滑”的产生。

怎样避免“打滑”和增大摩擦轮传动的带负载能力呢?这就要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打滑”是由于从动轮上的驱动力矩即摩擦力矩小于阻力矩引起的, 而从动轮是由摩擦力矩驱动的, 故我们可以采取增大摩擦力矩的办法, 既可以增大从动轮上的带负载能力, 又可以减少发生“打滑”的机会。那么, 摩擦力矩又是如何增大的呢?列出摩擦力矩的计算公式Mf=f12× (1/2D2) =1/2×μNd2, 分析这个式子不难发现, 要增大摩擦力矩可以增大摩擦力f12, 而摩擦力的增大又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大正压力N, 二是增大摩擦因数μ。实际当中是如何利用实施这两个方法途径的呢?一可以在摩擦轮上安装弹簧或其他施力装置以增大正压力N, 但这同时也增大了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外力, 要使轴和轴承此时不产生过度的变形而影响工作, 就必须增大它的尺寸, 导致了机构的笨重, 因此, 正压力N只能适当增大;二增大摩擦因数μ的方法是实际当中主要的一个途径。由于摩擦因数μ与两直接接触表面的材质有很大关系, 通常是将其中一个摩擦轮用钢或者铸铁来制造, 在另一个轮子的工作表面粘上一层较软的石棉、皮革、橡胶布、塑料或纤维材料等。但这时要注意:主动轮宜是轮面较软的摩擦轮, 这样在传动中一旦产生“打滑”时, 首先磨损的是主动轮而不是从动轮, 并且由于主动轮由动力源带动始终处于匀速转动故他的磨损是均匀的, 对于从动轮避免了遭受局部磨损而影响传动质量的后果。

归纳小结: (1) 摩擦力的定义; (2) 摩擦力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3) 摩擦轮传动工作时两轮的运动特点; (4) 摩擦力在摩擦轮传动中的产生和作用; (5)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6) 摩擦轮传动中“打滑”现象的产生原因; (7) 摩擦轮传动带负载能力的提高和避免“打滑”的方法。

8.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非机械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TH122-4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随着机械化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除机械制造部门外,在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冶金、采矿、轻纺、食品等诸多生产部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会经常接触各种类型的通用机械和专用机械。这要求他们必须对机械的基础知识,如机构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零件的受力和失效形式、设备的选购、正确使用和维护及故障分析等具有一定的了解。

机械化生产对国民经济进步和社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1]。对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改造和技术升级,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力,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设计各种高质量、先进的成套设备来装备新兴的生产部门,促进经济的多元化;研究、设计高度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实现空间探索、海底开发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同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自身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非机械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机械类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工程学科非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国内许多高校中具有工程性质的非机械专业都开设有本门课程,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与工程、自动化工程、航空宇航工程等。本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学习本门课程要用到物理、数学、力学、机械制图和工程材料以及机械制造基础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尤其是理论力学课程的知识。但并不是这些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由于非机械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机械类专业有所不同,因此本门课程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是教学目的,本课程不是研究某种具体的机械,而是着重研究一般机械的共性问题,即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紧密为工程服务的,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机械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为从事工艺、运行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其次是教学内容,非机械专业与机械类专业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的要求不同,非机械专业注重对内容的一般了解,因此削减了大量的公式推导与证明等内容,添加了部分工程实际的案例。但是具体的教学知识点并无明显差别,都包含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如结构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常用机构及其传动设计,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通用零部件设计,如机械连接、机械传动和轴系零件等。最后是教学过程,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简单引入机械类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在讲授机械设计的工艺性要求时需要简单介绍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以便于学生理解工艺性的含义。然而,由于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注意到非机械专业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特点的异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区别对待,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理解教學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感觉枯燥、抽象,进而厌学甚至弃学,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非机械专业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以多门先修课程为基础的[2],而由于种种原因,非机械专业学生并没有学习过某一门或某几门先修课程,这给本门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非机械专业注重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一般了解,是为了学习专门机械奠定基础,而并不注重设计机器,因此教学内容应删减难度较大的公式推导和定理证明等,而是直接给出实用性的公式或定理,重点讲授它们的工程应用及使用方法。如在校核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时用到赫兹公式,它属于弹性力学的知识,在讲授时直接给出赫兹公式的具体形式,讲明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重点讲述该公式在校核计算零件的接触强度,如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而不必要介绍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强制讲授,则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且占用宝贵的课时,教学效果差。

2.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紧密为工程服务的,以工程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必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工程需求引出教学内容,如以汽车后桥差速器为例讲授差动轮系的分解运动,由于汽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器,而大部分学生对汽车转弯过程中机构的运动原理并不了解,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之外,当他们看到汽车时,仍能主动回忆起所学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学过程多引入工程案例或日常案例,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如在讲授平面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时,以家庭常用的缝纫机的踏板机构为例进行讲解。

3.与知识背景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许多名词和符号是机械类专业中学习过的,对于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导致他们对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不清楚,觉得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不大,因而厌学甚至弃学。若能将该课程与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航空航天类学校的学生,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与航空航天应用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引入航空航天应用案例,如在讲授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时,以航空发动机用齿轮为例进行讲解,由于航空发动机用齿轮的特殊工作环境及应力状态,设计时应选取合适的材料、加工精度,并注意校核强度等参数。

4.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直观性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所研究的对象多为运动的机构和机械,而多媒体能够将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编排,使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点形象化、趣味化,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本门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由于信息量增大,教学速度加快,易导致学生的思路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解进度,学生没有思考时间,不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由于非机械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实践经验和空间想象力,因此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变静为动,帮助学生理解。如使用动画演示机构的运动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在黑板上对输出构件进行受力分析,使学生将力与运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

5.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以致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讲授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内容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实践教学包括多种形式,首先是实验教学,这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实验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消化课堂上所学知识,动手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齿轮参数测定实验和减速器拆装实验,使学生产生对齿轮及轮系、轴类零件等的直观认识,同时学习和掌握了具体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其次是参观实习,带学生进入生产企业参观,现场讲解所看到的机构、零件等,扩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加深对课堂知識的印象。最后是创新比赛,如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以致用。

三、结束语

本文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研究。由于本课程内容多,涉及先修课程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攀成,穆玺清.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4:129-130.

[2]黄小龙,杨洋,刘相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112-114.

[3]田君,韩立发.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100-104.

作者简介:

9.动能势能机械能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九

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能利用能量的初步知识分析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经历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加深对影响动能因素的理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素养,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影响动能因素的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在探究合作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怎样判断物体有无能量。

教具:斜面,力学小车,砝码,斜槽,钢球,木块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龙卷风的画面,并从课本实例汽车限速问题引入新课。

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碰撞过程中)

钢球对木块做功了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强调能够做功,而不是正在做功)。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小球处于什么状态?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还能推动木块做功吗?由此可见,钢球运动时才能能推动木块做功。引导学生观察课本12-3、12-4图(引出动能的概念)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这说明动能是有大小的,你能猜想一下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都有哪些吗?(物体的.质量、速度)你的依据(理由)是什么?

(2)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猜想我们认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不止一个,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实验

方法进行探究呢?(控制变量法)

我们怎样控制小车的速度呢?(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运动到水平面上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我们怎样判断物体具有动能的大小?(转换法,观察木块的移动情况)

如果要探究速度对动能的影响,谁能叙述一下实验过程?(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滑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演示12-5图实验,学生观察

你观察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学生讨论归纳)

谁能叙述一下探究质量影响动能的大小的实验过程吗?(让不同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演示12-6图实验,学生观察

你观察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学生讨论归纳)

综上所述: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学生归纳)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拿下实力能支持以上结论?

三、知识迁移 当堂训练

1、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 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路

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 。

2、甲、乙两个物体处在同一个水平面,甲得动能比乙的动能大,下列书法说法的是( )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

C.甲的做功本领一定比乙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四、感悟升华 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10.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十

一、考查目标

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科目《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的命题科学、完善、合理,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有关招生专业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核学生《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和综合方法,典型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作图和运用图解方法的能力,综合应用以上知识对较为复杂的问题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初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理论知识(40%)、工程应用(40%)、创新能力(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作图题。

三、考查范围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机械设计部分

(一).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1.机械零件设计步骤(了解);2.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理解); 3.机械零件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了解);4.机械制造中的常用材料(了解);5.机器的组成(理解)。

(二).机械零件的强度

1.载荷与应力分类(了解);2.疲劳与疲劳曲线(理解);3.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了解);4.材料及零件的等寿命曲线(理解);5.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理解);6.单向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计算及应用。

(三).摩擦、磨损及润滑

⒈ 摩擦的分类和利弊(了解);⒉ 磨损阶段及各阶段的处理原则(了解);⒊ 润滑的功用及润滑剂分类(了解)。(四).轴毂联接

1.键联接的类型及选择(理解);2.花键联接(了解)。(五).螺纹联接

1.螺纹联接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2.预紧和防松方法(了解);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理解);3.单个螺栓联接强度计算(理解);4.载荷变形图分析及应用(理解)5.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理解)。(六).带传动

1.带传动特点、应用、工作情况分析,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各种因素;2.带传动设计准则和单根带传递功率(理解);3.V 带传动设计(了解)。

(七).链传动

1.链的特点、应用、套筒滚子链结构;2.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多边形效应(理解);3.失效形式,功率曲线图;4.链传动设计参数选择(理解);5.链传动的布置与润滑(了解)。

(八).齿轮传动

1.齿轮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理解);2.齿轮的材料及许用应力(理解);3.设计参数的选择(理解);4.各类齿轮传动的载荷及受力分析(理解);5.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6.斜齿圆柱轮强度计算(理解);7.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了解)。

(九).蜗杆传动

1.蜗杆传动主要几何参数及相互间关系;2.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理解);3.受力分析及载荷计算(理解);4.蜗轮的承载能力及强度计算(了解);5.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理解)。

(十).轴

1.轴常用的材料(理解);2.轴的类型及结构设计;3.轴的强度计算计算方法(理解)。

(十一).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特点、代号(了解);2.滚动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失效形式(了解);3.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理解);4.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理解)。

(十二).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的类型、材料(了解);2.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了解);3.流体动力涧滑的基本原理(理解);4.单油楔动压轴承的设计计算;5.设计参数的选择。

机械原理部分

(一).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

1.机构的组成、运动简图绘制、自由度计算、组成原理和机构分析;2.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曲柄存在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1.运动分析;2.运动副中的摩擦、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力分析;3.机械效率及自锁;4.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三).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2.从动件运动规律;3.凸轮轮廓设计;4.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四).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齿轮机构类型及应用;2.齿廓曲线、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计算;3.齿廓加工原理、齿厚、公法线、变位、渐开线齿轮传动、变位齿轮传动;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5.蜗杆传动;6.圆锥齿轮传动。

(五).轮系及其设计 1.轮系的应用;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3.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六).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1.机构创新设计;2.典型机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部分: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和机构组成原理;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做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特性及图解法设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其它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相比的特点;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机构组合的方式;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

2.熟悉部分:机构分析的解析法;高副低代;;凸轮机构;运动副中的摩擦、机械的效率与自锁;机构的构型。

3.了解部分:内容中的其余部分。命题原则及宗旨

机械设计部分90分,机械原理部分60分 试卷中各教学内容所占比重

机械设计总论(机械零件设计概述、机械零件的强度、摩擦、磨损及润滑)(15±5);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键联接)(20±5); 传动件设计(带、链、齿轮、蜗杆传动)(30±5);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25±5);机构的结构分析(5±3);机构的运动分析(15±5);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30±5);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0±3)。试卷中各考核层次分数比例

了解内容(20±5)%;熟悉内容(50±5)%;掌握内容(30±5)%。题量和难易程度

学习优秀的本科毕业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小时)能答完全部试题,并获得100分(满分150分)以上成绩。

五、考试用具说明

考试应带圆规, 三角板和量角器等绘图工具和计算器;图解和作图题允许使用铅笔。

六、主要参考书目

11.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实验教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教学效果

在很多工科院校不同专业的组成中,机械电子专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在于市场的需求量较大。这类专业中的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课程在开设的方程中,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增强带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制定出可靠的培养计划。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增强课程开设实际的作用效果。

1 传统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工科院校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传统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单一,具体的实验内容过于简单,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对于学生实际的锻炼价值不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实验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学习效率较低。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很多的实验原理或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或者实际操作,降低了教学质量。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方面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实验的完整性较差。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实验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实验指导书的具体要求逐步完成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较弱,无法达到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自主探究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时,他们对于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课程的兴趣就会慢慢地下降,实验教学活动开展失去了意义。在此形势影响下,加快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势在必行。

2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主要方向

2.1 完善基础性实验教学体系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处理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认真地观察实验数据,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相关原理。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基础性教学体系,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主要的措施包括:①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构建出全新的基础性教学体系。现阶段某些行业对于工科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在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能力。因此,高校在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开设的过程中,应该摒弃原先过于落后的实验内容,细化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增加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和设计性试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课程中主要是以验证性和观察性实验为主,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不大。在完善基础性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入一些重要的、经典型设计实验,利用学生个人的能力去完成相关的实验要求,为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③实验完成结果的评价标准趋于多样化。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的某些实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掌握科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整体的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评价实验结果时,参考的标准应该趋于多样化。比如,学生在实验中的态度、实验的操作方法、完成实验的质量、实验报告的书写状况等。建立和完善多方面的实验评价标准,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学质量,也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求职欲,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2.2 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

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中的很多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像一些轴承部件的设计、零件粗糙度的计算、轴系的装配尺寸等,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对整个实验的操作流程有着全面的认识,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行为。而学生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实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各种设计类的教学实验,学校应该合理地安排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为学生的正常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教师应该在实验的选题及实验完成所需的时间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促使他们能够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关的实验内容,丰富实验报告,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比如,在一些设计类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画出实验要求的机构运动图、相关的设计装配图等。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求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装配图完成实物拼接,加强对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

3 结束语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学生整体的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相关的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增强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处理机械原理和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文中通过对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任金波,张翔.《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2]邵园园,玄冠涛,候加林.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5).

[3]郭慧宇.《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J].才智,2014(18).

[4]王聪慧,熊健.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3(06).

12.机械能教学设计 篇十二

1 机械制造工艺简述

科学的机械制造工艺是节约生产成本、保证机械质量、确保产品符合设计标准、降低能耗的基础, 只有具备完善的机械制造工艺, 才能够对企业的计划调度、生产准备、质量检测、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指引, 同时合理的机械制造工艺也是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 笔者在此简单介绍机械制造工艺。

1.1 生产过程

在机械制造工艺中, 生产过程主要就是把半成品以及原材料加工成最终的产品的过程,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的保管、运输, 同时也包括产品以及零部件的调试、装配、检验等等。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则需要合理调整产品以及零部件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关系、性质等参数, 例如在机械加工或者毛坯制造等环节中, 就需要应用上述操作, 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调整毛坯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 进而生产出标准的零部件。

1.2 零件夹装

在实际加工零件之前, 需要将其放置于夹具或者基床等位置, 在固定位置之后, 为了切实保证位置的精准度, 还需要采取稳固措施, 一定要注意到, 零件夹装环节对零件的生产质量具有严重影响, 在固定位置、稳固夹紧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可能会影响产品生产质量以及生产速度,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安全隐患, 在实际操作中, 零件夹装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即夹具夹装式、划线找正式、直线找正式[1]。

1.3 定位

在机械制造领域中, 对零件加工的精准度要求较高, 而定位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准度的有力措施, 在实际的定位操作中, 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加工工件的具体状况, 在此基础上科学的选择定位基准, 所谓基准即是指点、线、面, 在确定工件和加工工具之间的位置时, 所选择的基准点、基准线、基准面具有关键性作用, 综上所述,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 一定要合理确定基准点、基准线或者基准面, 进而科学的进行定位。

2 合理化机械设计措施

2.1 提升设计水平, 保证加工精确度

控制加工精确度是机械制造领域必须要遵循的法则, 一旦加工精准度存在问题, 产品的使用性能会大打折扣,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无法投入使用, 还可能会引发事故, 因此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控制外形精确度、尺寸大小精确度、表面质量精确度、位置精确度, 例如为了控制尺寸大小的准确度, 可以采取调整法、试切法等方法, 而为了保证外形的精准度, 则可以运用成形法、轨迹法等方法。

同时必须要认识到, 机械设计工作是加工精准度的前提保障,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也应该意识到, 无论设计方案如何精确, 但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 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 而想要将误差降到最低, 就要在设计阶段采取防治措施, 首先应该仔细研究导致误差的原因, 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只有从根源入手, 才能将误差缩减到最小, 例如在一般情况下, 受热变形、系统应力、道具磨损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误差, 因此在设计工作中, 应该明确这些容易导致误差的薄弱环节, 之后反复研究, 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另外笔者认为, 提高加工精确度应该多方面入手, 在解决误差根源的同时, 还可以对夹具进行改进, 也可以对测量工具进行改进, 全面保证加工精度[2]。

2.2 推行标准化设计, 促进产品质量

当今社会, 标准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共同遵循的理念, 机械制造行业亦是如此, 在未来的发展中, 标准化、合理化将会是机械设计工作的大势所趋, 只要推行标准化设计, 机械设计工作就可以更加规范, 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标准, 这样一来, 就可以通过统一的标准来统一机械零件的结构、性能、规格型号、尺寸大小, 另外推行标准化设计之后,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品的质量, 提高机械设计工作的效率, 也能够大大减少生产成本。

2.3 完善设计方案, 保证零件表面质量

零件加工完成之后, 表面会具有微观不平度, 微观不平度决定了零件表面的质量, 对于大多数的机械零件来说, 如果零件表面的质量不符合需求, 该零件的使用性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 因此在设计工作中, 一定要尽可能的完善设计方案, 充分考虑到零件表面质量, 首先在机械过程中, 一定要科学的选用道具, 要按照加工件的具体属性, 尽可能选择副偏角较小、刀尖圆弧半径较大的道具,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零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3]。另一方面, 在设计工作中应该合理选择切削条件, 想要获得理想的表面质量, 一定要依据实际材料, 选择最为合适的切削速度, 同时为了控制零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 也可以运用高效切削液。

2.4 优化设计技术, 落实绿色制造理念

如今绿色生产的理念已经深入各行各业, 机械制造行业也是必要落实绿色制造理念, 如果企业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不符合环保需求, 那么该产品的竞争力会严重受损。与传统的机械制造理念相比较, 绿色制造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同时绿色制造提倡在环保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上述背景, 机械设计工作应该进一步优化设计技术, 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环保性以及经济性, 力争在产品投入使用后, 可以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笔者认为, 设计人员应该将绿色设计技术应用到机械建模等各个环节当中, 在保证产品使用性能、安全性的前提下, 应该尽可能选用环保型绿色原材料, 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回收循环利用情况, 避免资源浪费。

总结:

机械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机械的规模越来越大, 结构越来越复杂, 因此机械设计工作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必须要认识到, 机械设计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如何实现合理化机械设计, 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此简单介绍了机械制造工艺, 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化机械设计措施, 笔者认为, 以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 推行标准化设计, 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技术, 这样才能保证加工精确度, 促进产品质量, 落实绿色制造的理念, 希望文中可以为相关工作开辟思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机器设备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机器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 同时机械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探讨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合理化,机械

参考文献

[1]崔承贤.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1:58.

[2]吕亚强, 刘亚楠.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合理化机械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1:108.

上一篇:《大海睡了》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广州市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