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的味道散文随笔

2024-12-16

家乡年的味道散文随笔(精选10篇)

1.家乡年的味道散文随笔 篇一

品年的味道散文

随着马年的匆匆而过,年的味道也渐渐近了,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欲浓。

——题记

许是那久违的糯香勾起我的馋虫,不经意间又想起了那香香的糍粑,粉粉的年糕,那是贵州过年的味道。因为在贵州住过多年,逐渐喜欢上那里的饮食了。每到年节,邻里乡亲便会煮好糯米,放凉后放在石臼里敲成饼状,做成糍粑。便是春节时待客和馈赠亲友的美味佳肴。吃时或用油煎或放锅里热下,沾点白糖,放在嘴里,细细咀嚼,那味道儿又香又糯,回味无穷。年糕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主角,家家戶户都会做一些储备着。

还有那红红的辣椒,用油炸了,做成油辣子,便是美味的佐餐。我尤为喜欢剁椒那美味,秋天辣椒收获时,把辣椒和蒜、姜放在一起剁碎,再加上料酒和盐,闷在瓦罐内,待到过年时拿出来,味道儿又鲜又香,无论是炖菜还是做咸菜,都是绝配。

喜欢那鲜香的雪菜炒毛豆,炒腊肉,总是让人垂涎三尺。每年秋天,雪菜和芥菜收获时节,妈妈总会买好多,用大盆洗得干干净净晾上,晒到八分干,用盐搓好,拧成一小把一小把地放在瓷罐里,到冬天发酵好了,便是一道好菜,可以做素菜,也可以蒸腊肉,味道十足,美味可口。

在福建的那些日子,冬天的风中,时而会飘来的“嘭”的声响,声响过后,便会有阵阵爆米花的香味弥漫在空中,让人又想起小时候让妈舀上一些玉米和大米去爆的场景。那时候很少有别的零食,更別说肯德基麦当劳之类,就是糖果也只有在过年时才会买一斤半斤,要留着招待客人。外婆心疼我,总是悄悄地塞在我口袋里一两块,我会高兴的和小伙伴炫耀半天,也舍不得一下都吃了。吃完了糖块,会把糖纸捋一捋,小心地压在课本里做书签。大概那个时候每个女孩子都喜欢收藏五颜六色的糖纸并做成这样的书签,大家互相传看着,欣赏着,炫耀着。因为那时粮食弥足珍贵,所以,只有快过年的时候,才会爆上几锅玉米花和大米花,但那香味足可以在心中留存一年,并深深地留在记忆中。大米花还可以做成米花糖带回老家分给家里的亲人,就算是上等的礼品了。这个做工比较细腻,要先熬好糖,然后再倒在大米花里,用板子压好,过一会,米花糖便做好了,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袋子里扎紧,这样即使是存放好长时间,米花糖依然又脆又甜,回家探亲时带上,我的那些哥哥姐姐们最喜欢吃了,非常留恋香脆米花糖的味道,更留恋那份浓郁的江南民风乡情。

说到吃,便不能不说一下萝卜,萝卜白菜是冬天家庭餐桌上的主角,我喜欢早上吃妈妈做的酸甜萝卜,清脆又爽口,简简单单,但爽口是绝对的。头一天晚上,把萝卜洗好切成方块,然后用少许盐腌下,早上把水倒掉,放上香油,香菜末,醋,拌下,一道早餐美味小吃便成了。俗话说,冬吃萝卜赛人参,千真万确。更让人难忘的是那好吃的萝卜条,把萝卜切成长条,晒好,用五香粉,辣椒面拌好,放在瓷罐里焖着,到春节时拿出来,便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说到腊肉,依然让我忍俊不止。那年,爸爸妈妈带我回山东老家,带了一整块金华火腿,也许是包装得严,让人家误会了,那位叔叔说“这位同志好雅兴,坐车还要背着琵琶呢!”逗得爸爸哈哈哈大笑,这个琵琶可不能弹,只能吃的。记得那一路上,爸爸开心的合不拢嘴。回家后,便把大火腿分成数份,送给了好多亲朋好友。

回到老家,我最喜欢看外婆蒸饽饽,一个个开花的笑脸,像艳阳天一般灿烂,那香味足可以让我垂涎三尺。做馍馍要先发好面,把面呛的筋筋道道,再开始揉,做枣山,做花馍,可以做出很多形状,只有在年节和喜庆婚礼上才会有如此用心。用柴火烧好大锅,放上醒好的饽饽,盖上盖子,拉动风箱,随着锅锅里的水逐渐沸腾,那开花的大饽饽便也笑逐口开,满院子香味弥漫在纯净的空气中,久久不肯散去。

故乡莱芜——凤城的年味更是让我无法忘怀。凤城,一个不起眼的小城,承载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尽管沧海桑田,却依然熠熠生辉,美丽无限!

平凡的我,闲暇之时,总是希望用自己的笔把家乡的美描绘出来。每当春风拂面时,便会渴望去莲花山踏青。远远望去,山势蜿蜒,如同盛开的莲花在天地间娇艳欲滴。青柳,清溪,似一幅未加渲染的图画,展示在眼前。没有了城市的喧闹,看到只是杏白桃红,春风里笑靥依依。

那是一个小小的山村,只有疏疏落落的几户人家,房前屋后是一畦畦青翠欲滴的菜苗。

清早,勤快的大妈大婶便在碾上推好玉米面,一会回家点起柴火炉,会摊上又香又酥的大煎饼,辗子的吱吱呀呀声,催醒了山里孩子的梦,鞠一捧溪里清水,洗一把脸,任黎明的阳光照在小小农院中。那燃起的柴火,烧起鏊子,一推一摊,转瞬间一张金黄的煎饼便展现在眼前,馋嘴的娃娃从鸡窝里掏出鸡蛋,敲在煎饼里,那是何等的无穷的美味。妈妈笑了,娃儿喜了,小山村里温馨的一天开始了。

山里人淳朴厚道,无论你走进谁家,都会对你笑脸相迎,会让你感受到久违的亲情,沒有山珍海味,普普通通的农家饭让你会吃的很开心。去山里吧,泉水清,风儿静,漫山的野花更是醉人的`风景。登顶了望,如在仙境,让人心驰神往。

五月的槐花,香满小径,捋一把放在口中,甜甜的滋味会沁入心脾,花香弥漫在方圆数里的风中。采一袋槐花回家洗净,做一顿美味的槐花饺,便是不可抵挡的诱惑,清纯又香浓。 七月的大汶河,清澈又凉爽,已经沒有那些被污染过的东西,河水里又重现了鱼虾的身影,悠哉悠哉好不逍遥;树荫下散坐着垂钓者的身影,不时会有欢呼声,又钓了一条,有鲤鱼,鲫鱼,最好的是噘嘴鲢子,熬汤清炸皆可,是下酒的美味佳肴。

汶水西流,流淌了千百年,孕育了大汶口文化,承载了浓重的历史。依山傍水,悠悠传着自古至今的沧桑,哺育了无数英勇的凤城儿女。古长城,古长勺讲述了烽火连天的春秋史实,棋盘山又在娓娓道来中寻觅着仙人遗踪。吐丝口,血雨腥风,依然回荡在风中。千百年来,莱芜的名字深深地铸刻在史籍中。

夕阳西下,一曲悠扬的梆子响起,独有的唱腔迷醉了凤城的男女老少,大街小巷不时会有激昂的声音传出,声裂金石,响彻云霄,一辈辈艺人传承着文化和精神。《红柳绿柳》唱遍大江南北,一曲梆子鸣京城,怀仁堂内献艺行。

燕石是大自然对凤城的最好的馈赠,经历了亿万年的风吹雨打,三叶虫便亘化成美丽的燕石,展现在世人眼中,或振翅或飞腾,如生的魅影,倾倒世人。如彩蝶,似蜜蜂,穿云渡月,翱翔天迹,栩栩如生的身姿,凝固在瞬间,成为永恒。

美丽凤城,我的家,我要用我的笔,在汶水声中吟唱。

是啊,年年岁岁的更替中,走过春夏秋冬,我们在经历了无数日月的洗礼后,会领悟到许多,任沧海桑田的变迁,每个人都永远眷恋故土情浓。我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会毅然脱下军装,回到故乡,他的根在这里。宁恋故乡一点土,不恋他乡万两金,对家乡的恋是每个人心中的情愫。家是温馨的港湾,飘泊在外的游子会回归这宁静的小隅,任外面的世界有再多再大的精彩,依然在心灵深处痴痴眷刻下这份对故土眷恋的心情。就如同歌里“糖葫芦甜,糖葫芦酸,把幸福和美满串一串”一样的感同身受。家,便是那一根竹签把家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天涯海角,有一根无形的线牵绊在心中,回家后才会有那踏实与安稳的感觉,这就是家与故土和我们血脉扯不断的爱和眷恋。

随着父亲一起走南闯北,每到一处,那浓浓的年味便会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久久回荡在脑海中。放下工作回家过年也成了我的习惯。回家陪陪老爸老妈唠一会家常,陪着家人品品这些清淡而悠远的家里年的味道,让温馨缱绻留在心底,温暖久远……

2.难忘家乡的味道随笔 篇二

香甜不过家乡枣

我的家乡在晋陕峡谷的黄河东边上,这儿土地贫脊、沟壑纵横,即使是丰年也打不出太多的粮食,但枣树却选择了这里。这种当地所产并被冠之中国八大名枣之一的“油枣”,据说最初并没有具体的美称,是清朝康熙帝到此品尝后,感其肉厚似脂膏而赐名,故而我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枣乡。

我自小生活在枣树林中,对家乡的枣树再熟悉不过。是啊!平地、坡地,它能生长;山上、谷底,它照样成活,甚至悬崖峭壁上也总能找到它顽强生存的身影。它的树干苍劲古朴,枝丫虬曲倔强,更兼有锋芒凸现的利刺,所以它是树中的伟男。

当呼啸的北风夹杂飘雪在它的枝端呜咽嘶鸣时,它迎风挺立,笑傲寒冬;春风吹来,杨柳柔软了枝条,吐出了鹅黄,枣树不声不响;四月的大地,芳草染绿、百花争艳之时,它依然沉默着。迟迟地,从它铁色的枝干上绽出碧绿油亮般的嫩芽,接着开出一簇簇米粒似的小黄花,既不显眼、也不招摇。不久,这些小花便成为小小的果实,密密地挂在叶茎上。

绿色的枣子渐渐地长大,绿玛瑙似的青枣是没有人去摘来吃的,而一旦果蒂处泛出一圈红时,孩子们可就沉不住气了,迫不急待地上树偷摘下来吃上了。这时的枣林也才真正地进入了意境,因为用不了多久,串串红玛瑙般的枣子就会象夏夜的繁星一样散缀在青翠茂密的绿叶间了。

枣叶由绿变黄,像是把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果实,有的还随风飘落了下来。枣儿就全部掩映在了一片金黄中,亮晶晶的红枣串更加兀现,直压得枝干慵懒地随风摇来荡去。这时的枣树倒成为丰腴的母亲了。

收枣时,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幼一齐出动,男人们先上树用力摇晃,枣子就象雹子似的落下来,直把地上拣拾枣子的人们砸得嗷嗷叫。那些顽强地仍吊在枝叶上、不愿下来的枣子,就得用长长的杆子来敲打——莫担心,老人说枣树就得用杆子来打,不打,来年的枣子反倒结不旺呢。有句俗话叫:“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想来正是从这里来的。主人家往往还有个讲究,就是每株树上的枣子都要留下十几、二十颗的,喻示让它们在来年繁衍更多的后代。不错,这倒恰好给顽皮的`孩子们备下了零食。

如果说刚红了的枣子吃起来是脆甜的话,那么这时的枣子吃起来就可称得上是绵甜了;选个大粒饱的枣子,掺点白酒,封在坛子里,过几月打开,便成了醉枣,这时它的味道就又成酥甜了,而且还散发出淡淡的酒的醇香。如今人们也把它加工成熏枣、蜜枣,或者深加工成枣茶、枣精等,可以想象,它的风味和营养自然也就各不相同了。

多数的枣子晾干后被销往外地了,留下的呢?炸枣泥黄糕可是农家待客的上等佳肴。记得,每年正月天,大点的村子都会唱大戏,家里自然要请七大姑、八大姨们来看戏,图的就是个热热闹闹的氛围。来戚了,压轴的主食油炸枣糕自是少不了的。但见通红的炉火上,大锅的麻油青烟袅袅,枣糕在热油中上下翻滚,噼啪作响,随着喷鼻的香气扩散,金黄的枣糕早端上了炕桌。桌子旁,老老少少的脸上都笑开了花,也许这就是日子。

除此之外,枣在庄稼人家里,下地时带几把可作干粮;端午节用来包粽子;办喜事时,插枣花馍以助喜兴……

在外多年,总也忘不了家乡那诱人的枣的香甜。

——选自太原局文联第2期《大秦风》

舌尖风味油炸糕

在晋北以及毗邻的陕北、冀北、蒙中一带,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家常主食能像油炸糕这样为当地人们所喜爱。不仅如此,油炸糕还承载了特色浓郁的乡土文化。

是啊!“好吃不过油炸糕!”当一大块色泽金黄的素糕,或是一大盘外酥里嫩的油炸糕被热气腾腾地端上桌,再配上一盆丰盛的烩菜或其他丰美菜肴,单是看上一眼,就足令你食欲大动,垂涎欲滴。入口,细品素糕的粘滑软糯,炸糕的酥脆劲道,不由你大快朵颐,满嘴留香。油炸糕是当地人饭桌上一道首选的珍馐佳肴,在饮食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油炸糕用黄米面做成,而黄米面则是由当地所产黍子先碾出黄米,然后磨成。在中国,稻、黍、稷、麦、菽被称为“五谷”,说明黍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农作物,可见油炸糕作为老百姓的盘中餐是多么源远流长。至少,它养育了这片黄土地上一辈又一辈的人们。

其实,油炸糕作为一种地方风味食物在当地生根是有其客观成因的。这里地处黄土高原长城一线,属游牧区域与农耕区域的接壤地带,历来天旱地瘠,无霜期短,土地物竞天择选择了黍子这种生命力顽强的作物,最终,土地上的人们收获了这种粮食,最终肠胃也适应了这种相对粗砺的食物。当地有谚: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是说油炸糕十分耐饥,再次应验了那句古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虽说,油炸糕是现如今当地人再寻常不过的一种主食,但在过去的年月,却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奢侈之想。有一个笑话,说的是有户人家,家里来了客人,主人生计无着,无以招待,只好调侃道:唉!要是有糕面的话,去油坊赊上半斤油,再借上两把枣子,然后咱炸油糕。

那时,人们大都生活困顿,肚子里油水少,偶尔碰到一次机会,碗口大的糕一顿吃几个,甚至十多个也不在话下。遇有相媳妇的后生上门,主人家会倾力以糕相待,看小伙子一顿能吃多少糕,由此推测他下地干活的体力,进而决定自家闺女是否与其谈婚论嫁。庄稼人是否有一身好气力相当重要,毕竟,那是艰辛中度日的资本。

在我的老家保德,当地盛产红枣,人们做糕时喜欢加入枣泥,所以糕做得更讲究一些,当然口味也更香甜一些。记得我小时,每逢过年,母亲总要将一盘炸好的枣泥油炸糕端端正正地供到灶神前,虔诚地祈求光景一年好过一年。也记得哪家要娶亲了,迎娶的头一天,男方家一定会蒸上两大木盘的枣糕——并且一定要大,约摸能盖过大碗的口沿,如此方显出夫家的大气——派人用扁担挑着,无限张扬地送到女方家,引来村里人的啧啧称羡,这可算是婚礼的前奏吧!当然,盖房要吃上梁糕,乔迁要吃搬家糕,老人祝寿要吃糕,家里添丁也要吃糕,取吉星高照、吉祥如意之寓意。

每年大年一过,村村都要唱大戏,既有高亢激越的北路梆子剧团,也有风情十足的“二人台”戏班。说来也真巧,“二人台”流行的地区也正是人们喜食油炸糕的地区,二者是否有着某种联系,不得而知。

要唱大戏了,家里自然要请七大姑、八大姨们来看戏。来戚了,压轴主食的油炸糕自是少不了,图的就是热热闹闹的氛围。但见通红的炉火上,大锅的麻油青烟袅袅,糕在热油中翻滚,噼啪作响,随着喷鼻的香气弥漫,金黄的枣糕早端上了桌,桌子旁,人人脸上笑开了花,也许这就是日子。

吃过糕,换上新衣,去到村头的戏场。台上一袭彩妆的男女演员歌舞正酣。

“哥哥捏了糖角角,妹妹捏了个喜鹊鹊,糖角角,喜鹊鹊,又喜又甜一家家。”

哦!唱的正是晋西北河曲“二人台”《捏软糕》。

3.我怀念的,是家乡的味道散文 篇三

吃“家乡菜”不仅仅满足味蕾的需求,更充满着对家人朋友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

离开家乡五月之久,在学校食堂吃着食不知味的饭菜。我向来觉得吃学校食堂的饭菜,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为了品尝舌尖美味。

还记得第一次在大学食堂吃饭时,点了一份“酸豇豆”,咬了第一口,直接吐了出来,好甜!早就听闻江浙沪饮食偏甜,却没想到竟是如此不适应。我并不挑食,可每天也在思索着吃什么才会欢快地下咽。若是遇见“火锅”、“川菜”、“酸辣”等字眼,一定会约上几个老乡去尝一尝,总想在家乡菜里品尝出家乡的味道。可即使饭菜做得再诱人,或是请了老乡做厨师,也难以做出家乡的味儿来。久而久之,也便只能将这份菜香寄托在回家的期待中。

来浙江已数日,好在可以自己烧饭,不必受本地菜的煎熬。尽管爸爸妈妈在浙江工作五年多了,可未曾忘记过家乡的味儿,总是回归着家乡菜的做法。

爸爸说:“务开了一家‘贵州手工粉’,你去尝尝。”

我很是担心吃不出家乡的味道,“辣不辣?”“辣椒倒是可以自己放,关键是那粉自己手工做的,老板是贵州人。算是这几年在浙江第一家我比较满意的味道了。”

听爸爸这么说,我充满了期待。

我说:“老板,加辣。多放点辣椒。”

老板笑了,用家乡话说:“姑娘,你不是本地人吧?”

我也笑了,“我是贵州的,喜欢吃辣,好久没吃家乡的粉了。”

老板端上热气腾腾的粉,上面加了我期待已久的红色辣椒,的确诱人。闻一闻,比我想象中要香得多,可以开吃了。是家乡的味道!没错,和我吃过的粉味道差不多!

一口一口慢慢品尝,尽情享受着味觉盛宴。可能,就凭这“贵州手工”几字就足以使我心理上刻意假想成家乡味儿了。当然,这碗粉,在味蕾上确实是刺激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回忆。

吃着吃着,想起小时候吃粉时的欢乐。每逢赶集,爷爷带着我和弟弟总会吃一碗粉再回家。那时候觉得一碗粉是奢侈,毕竟一月就只能吃一两次,再加上量少,总觉得不够吃,可谓“意犹未尽”。所以,格外珍惜吃粉的机会。爷爷总会带我们去一家熟识的粉馆,说是大家相互照顾生意。如果老板不忙,爷爷还会和他闲聊。我和弟弟倒是不怎么说话,眼巴巴地看着老板挥动手里的厨具,渴望能够早些时候吃到又解饿又解馋的.粉。当粉一上桌,自然就迫不及待地开动了。加些醋或是酱油,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搅拌,一是担心打翻碗,而是避免油渍溅到身上。不管多烫,搅拌好了就狼吞虎咽了。爷爷总是细嚼慢咽,说这样才能享受美味,我和弟弟就像“猪八戒吃人生果”一样,我们才不管,吃饱了就心满意足。

现在却很难找到那种狼吞虎咽的快意了。要么是不和口味,强忍下咽,要么就是和现在一样,企图把这家乡的味道保留着唇齿之间。慢慢地吃,慢慢地回忆。

高中去市里上学,长假回家时,总会和朋友在县城吃一碗酸汤粉。这一份,又是满满的情义。初中三年,只要周末不回家的话,就喜欢和朋友去十字街的酸汤粉馆吃粉。三年从未改过地点,当然,也没换过那群人。就这样,吃出了情义。与其说吃饭,不如说是朋友几人的盛宴。约好时间,找到常坐的桌子,我们喜欢靠窗,光线好,视野也开阔。在吃之前,旁若无人地聊着各种话题,不在乎他人异样的眼光。我们交流学业上的困惑,吐槽着生活的烦恼,也会分享各自的喜悦,偶尔还会八卦一下情情爱爱的故事。需要安慰的,我们毫不吝惜自己的肩膀。值得祝贺的,又怎会少得了掌声与尖叫?当然,自己陷入纠结无法自拔的,我们或斥责怒骂,或婉言相劝,初衷都一样,我们希望一直一起走。

曾经每次的粉馆聚餐都是我们友情的升华,而之后每一次重聚,我们在回忆曾经的快乐,我们在问候彼此是否安好,我们在约定下一次重逢。

4.年的味道作文 篇四

一年的第一次品尝:谷物的收获。腊八那天,奶奶正在煮腊八粥。说腊八粥是用十八种干果和各种可怜的大米做成的。那十八个干国:莲子、红枣、桂圆、银杏、栗子、花生、杏仁、葡萄干等等。说到腊八粥,是冰心妈妈给我们讲周总理爱情的忌辰!其实腊八不是用来喝酒的,是小型农业展。

20xx的第二种味道:酒肉味。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鞭炮声不断。家家户户都会做年夜饭。我家的菜数不胜数:达波家拿出红烧鱼,象征“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卜儿家拿出长寿面,祝奶奶过上东海一样的幸福生活,过上比南山更好的生活……

5.年的味道作文 篇五

跟妈妈上街购物,妈妈指着马路两旁一排排红灯笼说:思妤,你看,大街上都已张灯结彩了,年味越来越浓了哦!

“年味?年的味道吗?什么是年味啊,妈妈?”我好奇地问。妈妈笑呵呵地说:那我们一起去找下年味吧!

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新裤子和新鞋子,妈妈说,从头新到脚,簇新簇新地迎接新年,这就是年味哦!

我们到了超市,妈妈说:要买年糕、汤圆,大年三十晚上吃。我说:吃年糕是不是意味着年年高、年年进步,吃汤圆就是团团圆圆的意思!妈妈说:太对了,思妤找对年味了!

上街回到家,我和妈妈一起贴春联、贴福字,我记得以前听老师讲过,春联的寓意是好运、吉祥如意!除夕夜,我把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藏在了枕头底下,睡睡(岁岁)平安哈!大年初一后,我跟着爸爸妈妈给太婆太公去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还找到了包粽子、放烟花、观灯展等等的新年习俗。

6.年的味道作文 篇六

今天是那么的喜庆,整个城市都浸在红色里。人们穿上了红衣服;房间贴上了红对联;路灯上、树梢上、广场上挂满了星星点点灯笼……到处都弥漫着年的味道。年味是许多味道混杂起来的,有烟花的火药味,有对联的墨香味,有年夜饭的香味,更有家人的亲情味。

点燃引火线,随着火星的推移,烟花也从管中涌出,在半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在空中绽开来,把自己昙花一现的美丽色彩展现给了我们,最后化成尘埃,烟花为年又添了一分年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到过年,家里的“换符”任务就交到了我头上,一大叠红纸铺满了书桌,我伸了伸懒腰,端来文房四宝,深吸了一口带墨香的空气,大显身手的时刻到啦!各种字体,各种类型的作品诞生了,有斗方,有对联,有横批。把它们贴在门前屋外,看见就有一种自豪感,对联为年添了一分年味。

夜幕降临,厨房里飘出了阵阵诱人的菜香味,不一会儿,年夜饭必摆八道菜全上齐了:一:年年有“鱼”、二:大“鸡”大利、三:寓意“生菜”、四:长长“韭韭”、五:“芹”劳“芹”快、六:年年“糕”升、七:“牛”气冲天、八:“团团”圆圆。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在灯的照耀下闪着油光,我早已垂涎三尺了,人来齐了,我也大饱了口福。

饭后,一家人坐在沙发上,长辈们品着茶侃侃而谈,爸爸妈妈刷着抖音,叔叔阿姨们围在桌边打着牌。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被小品逗得哈哈大笑,一家人团团圆圆,年夜饭和家人的亲情更是为年添上了年味。

7.年的味道初中作文 篇七

回到家的第二天是除夕日,下午的时候我睡醒午觉起来,跑到厨房打开冰箱,冰箱里如约而至地堆满了那些我意料之中的美食,润白如玉的鱼丸,香味四溢的鱼干,晶莹透亮的鱼冻,镶着花生粒的`软糯无比的番薯芡,都让我不禁流下的口水。奶奶笑着过来拍拍我的肩,说:“傻孩子,看把你馋的,等着晚上吧!现在还不是时候。晚上啊,阿姨舅舅也回来,到时候再吃吧!”

我站在一旁,一会儿没一会儿地帮着奶奶,奶奶这边弯着腰帮鱼汤调好了火候,那边又把一条条腌好的火腿放进瓷盘子里,瓷盘上整整齐齐地装着颜色艳丽的酸菜。我问奶奶,“奶奶,咱们为什么要蒸火腿啊?炒起来应该更好吃吧!”想起去年的莴苣炒火腿片,我又忍不住流口水了。

“傻瓜,这是你舅舅最爱吃的,你舅舅爱吃这个,他味儿重。”奶奶眼里浮现出一股慈爱的神色,她手中没有停下活。我看着她把酱油和水仔细地和在一起,接着给火腿片浇上一层油,再把淡酱油慢慢地浇上去。

“你舅舅小的时候吃过一次火腿,然后每年就念念不忘了,每次过年都是嚷嚷着要吃火腿……”奶奶仰头望向窗外,轻轻地回忆着。屋里头灶上的慢慢的烧着。“他今年生意不好,应酬也没什么效果,好不容易今年回来,当然要蒸给他吃。去年他就没有来……”

我听着她说,回头望向厨房里的桌子,桌子上堆满了数不清的食材。我盯着它们看了好一会儿,忍不住又问:“那,奶奶,你的这些东西,都是给舅舅准备的?”

奶奶又怪奇又好笑地看着我,说,怎么可能呢,这些当然是给大家准备的。我顺着她的手看过去,她也慢慢地讲给我听。她说,“你妈妈就爱吃鱼,我就蒸了小黄鱼;烧了鱼汤还放了鱼丸,再加一些生菜是因为你阿姨爱吃;还有饺子,我包了萝卜玉米猪肉馅儿的,你不是不爱吃韭菜猪肉的嘛……”她说起来,脸上多了一份彩,好像她最伟大的成就就是能记下这些琐事。我到现在也才发现,她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能把这么多人的吃习都记在心里,还无需温习。

夜晚的天空柔和的黑着的时候,我们终于如愿地看着电视吃起了奶奶做的年夜饭。

下飞机时数着的美食,奶奶一样也没落下,甚至还添了更多我意想不到的。我看着周围的家人如火如茶的吃着年夜饭,心中的幸福感更浓了。低头,碗里的红圆香喷喷甜滋滋的,吃起来甜蜜地粘牙――因为这是奶奶特地做给我吃的,难道不会更加甜上一番吗!我似乎怎么也吃不够。家乡的春节的美食哪有说吃完就吃完的,跟何况,是既有料又有爱的美食!

8.年的味道作文800字 篇八

大街小巷都挂满着喜庆的红灯笼,就连空气都弥漫着热闹的年味气息。

年的味道――喜庆,有趣。在除夕的早上我们会穿得漂漂亮亮,红红火火,代表着辞旧迎新。早晨奶奶坐在窗户边上,手拿把剪刀正剪着窗花,娴熟地把红纸那边剪一下,这边剪一下,没几下子就剪成了个可爱的狗模样,我十分好奇又敬佩的问:“奶奶,你怎么这么厉害呀?你怎么剪的?”奶奶笑眯眯的说:“你是不是想学呀?”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嗯”奶奶便起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的递给我,奶奶说:“我就先教你个简单的花吧,先左手拿着红纸,右手拿着剪刀,再把红纸对折,剪出个大波浪,在中间再剪个小圆圈,在在小圆圈周围剪个小型的波浪…”。奶奶一步步教我,我就一步步学,我打开自己剪的窗花,外围是一圈大波浪线,中间有好几朵美丽的花,我脸上洋溢着笑容开心地望向奶奶说:“我们去贴窗花吧!”于是我们拿着窗花在上面沾了沾胶水,愉快地把它贴在窗户上。接着我看到沙发上有对联就又嚷嚷着让奶奶陪我一起贴春联,可是门太高了,奶奶说:“我来贴吧,贴春联可是有讲究的哦,贴错了,就不好啦”我顺从奶奶的话,在下面给她拿春联,奶奶说:““福”字得倒着贴这样就会福到,横幅要贴在门上方,面对大门的右手边贴上脸,且首字拼音是三、四声,左手边的下联得是一、二声,你知道了吗?”我望着喜庆的窗花和对联乖巧的点点头,这个年过得有趣又喜庆。

年的味道――美满。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吃年夜饭,我和小伙伴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吃年夜饭。看着一道道鲜美可口的佳肴端上饭桌,我看着直咽口水,我和小伙伴们快速地夹着可口的菜肴,一边吃着说好好吃,大人们看了欢笑着说:“都是一群小吃货”在吃年夜饭时,大人们欢天喜地地谈着趣事,小朋友们边吃着饭菜边嬉笑,整个家里溢满着过年时刻的热闹,开心氛围。

年的味道――快乐。吃完年夜饭,我与小伙伴们手里拿着仙女棒一根根点燃,它立马就发出绚丽的烟火,我们挥舞着让它愈加美丽,让人觉得十分美好的时刻,我们开心的放完仙女棒又拿着冲天炮举得高高的,任凭它一啪一啪冲向夜空,给黑暗的夜空增添璀璨夺目的光芒,听着响声都令人兴奋。

9.年的味道作文800字 篇九

在大年初一,我跟着全家人来到小奶奶家拜年。一起进屋子顿时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走时厨房只见了小爷爷一手拿着锅炉子,一手拿着锅铲将青菜左翻翻,右炒炒,一会扭扭腰,一会又哼起了小曲儿,似乎心情格外明朗。再瞧瞧我的表哥正搬了个椅子,眼睛直愣愣盯着八宝饭,不时地吞了吞口水,真是“全神贯注”呀!就在这时,小奶奶走了过来,塞给我一个小面包说:“尝尝,这可是我独家发明的!”我歪了歪头,有些疑惑不解,心想:不就是个小面包吗,有什么特别的呢?我端详了半天,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突然,一股黄油的味道如泉水般涌入我的心间,慢慢升腾到舌头上,整个口腔感觉滑丝丝的,只有奶香味在飘散着。这时,又有一种奇特的烤肉味“闯”了进来。那是一种参夹着火与炭的味道,紧而不老,油而不腻。

这与黄油的味道完美结合,一下子带动了我的味觉,使人谗言欲滴。突然,我又咬到一种脆脆的东西,它有些湿淋淋的,散发出一股别致的清香。我仿佛看到了清凉的海水拍打了我的脚丫;好像听到了那微风拂过时的“呼呼”声;又似乎感觉到那生机勃勃的森林中的一丝凉爽。这可给刚刚那种热情似火的味道平添了几份清新。我细细地品尝,慢慢地回味,愣是半天才缓过神来。我忍不住问道:“怎么那么好吃呀!您是怎么做到的?”小奶奶被我夸得满脸笑容,甚至还是显得有些害羞。她谦虚地说道:“没什么,我只把培根煎了一下,再把生菜和黄油片儿夹了进去而已。”我听完,内心不禁深深慨叹:虽然制做的材料很简单,但这是小奶奶用心做出来的。这个小小的面包灌注了她对我们大家那份浓浓的爱。用爱做出来的食物,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都是美味的。

10.年的味道作文 篇十

——题记

因为她近了,孤枕难眠的我早早起来了,换上了新衣服后,就和母亲出去买菜了。大街上的人可真多,人们急匆匆的在路上走着,大家都为过年忙活着,大街上一片繁荣的景象。回到家,母亲和奶奶就开始准备着年夜饭,母亲和奶奶是我们家的大厨,我帮不上什么忙,只好自己去玩儿了。爷爷和太奶在门外贴对联。父亲在打扫房间,他把房间打扫的非常干净。我闻见了过年的味道……

有熏腊肉,有红菜台,还有红烧肉,腌竹笋等等。当然喽,自然少不了过年时家里的必备菜——鱼,桌上有一大锅鱼,正好摆在桌子的正中央,冒着香香喷的味道。一家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屋子里,饭肉飘香在父亲母亲叔叔伯伯笑谈间,我们说说笑笑吃团圆饭,我喜欢这种喜庆的味道!

我们总是爱等待,我们一家人守候在一起,午夜的钟声刚刚敲过,只持续了片刻的宁静便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响声撕得粉碎。那声音起初是零星的,微弱的,含混的,渐渐地,那声音高亢起来,如海潮般势不可挡地从黑沉沉的夜空中滚落下来。原本还清凉的空气被震颤了,溶满了火药的特殊味儿……我听见,我看见,一家家都欢腾起来了,焰火同时从四面八方升起,蓝的、绿的、红的、黄的……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有的旋转,有的四射,还有的爆裂,烟花爆炸声响彻在耳边!夜空一片湛蓝,星星正地眨着光芒,月亮倒挂在夜空中,又像片会发光的柳叶。只听轰隆隆一声声巨响,打破了原来宁静。一枚枚烟花向天空喷去。天空开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菊花,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万家灯火通明,烟雾弥漫,这是过年才有的味道啊……突然,一阵悦耳的铜锣声吸引了我,一群活力旺盛的“狮子”蹦蹦跳跳的来了,他们的线路一会来这,一会在那,一会眨眼,一会翻跟头,老人们乐开了花,我的奶奶也马上把年糕塞在我们手上就跑去看舞狮了。我们吃着年糕,觉得更有味了。

上一篇:江南抒怀散文下一篇:小学暑期实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