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网络课教案(精选10篇)
1.荷花网络课教案 篇一
课题:《荷花淀》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战争”这一话题导入
二、作者简介:(见大屏幕)
三、检查预习:
预习提问1:给小说的三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要求:①拟题的角度应该一致。②所拟标题能概括基本内容。
预习提问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通过什么来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等)
四、赏析文本:
(一)朗读品味夫妻话别中对话,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请两个同学做情境表演,注意体会人物心理。
思考:读完这段对话你对水生嫂的印象如何?你认为这些语言反映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找一句你认为最简洁,最传神,最动人的话,来给大家说一说。
小结: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二)朗读商议探夫、归途说笑两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
1、“商议探夫”:
朗读并逐句分析:战争中的女人是什么样的性格? 结论:同样的思念,同样的牵挂,但由于人物性格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表达。运用贴切传神、通俗而又典型的人物对话,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的美,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2、“归途说笑”:
(1)学生朗读:从“‘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思考:这些话中,大家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说的吗?
结论:到底哪一句是水生嫂说的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亲身经历了战斗,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歼敌过程使这群妇女的内心起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她们的心理体现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对丈夫不在自己身边的无奈又有对丈夫勇敢抗敌的自豪;同时也激起了自身投入战斗的意愿和信心。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同时思考:通过鉴赏第三部分文字,你发现战争中的女人又显示出了她们怎样的性格?
结论:显出了乐观勇敢、自尊自强的一面。
五、课堂小结:
(以对话为突破口,赏析了人物形象)
六、拓展延伸:
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思考方向:《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这是不是又是构成孙犁先生诗化的风格呢?
七、布置作业:
A.熟悉课文,女生以水生嫂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水生嫂的故事》。B.熟悉课文,男生以水生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水生的故事》。附:板书设计:
荷花淀
孙犁
水生嫂 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战争中的女人 乐观勇敢、自尊自强
2.荷花美教案 篇二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启发学生对荷花的形状特点、质感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
2、学生能掌握用不同的画具材料(蜡笔、油画棒、彩铅、水彩、水粉等),画出美丽的荷花,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线描绘画,掌握色彩应用,初步了解掌握画荷花要点及画面构图: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通过欣赏、造型表现的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感受作品的美,增强审美意识,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2、通过表现荷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用绘画手段表现生活的愿望,鼓励创造性思维。教 学 重 点: 用不同的画具材料画荷花。
教 学 难 点: 学生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及色彩的运用。教 法 和 学 法: 本节课着重体现学生、教师为双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作为一个引路者,只起着带路作用,当学生欣赏一幅作品时,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给学生以方向(提问包含:这幅画画了什么?这幅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幅画传达什么思想?等)。然后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再说出自己的看法。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发现新知,探索新知,参与知识形成,能力形成的全过程。教 学 资 源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荷花实物照片图、图画纸、蜡笔、油画棒、水彩或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装水罐等。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猜谜语导入)
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
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荷花是不是很美呀? 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引出课题:(板书)荷花美
二、授 课
<一>、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介绍荷花和荷花的结构(板书)荷花的结构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生于沼泽、池塘中。属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花期6至9个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花有单瓣、复瓣、千瓣等之分,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
下面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注意上面的叶脉)、荷梗(注意上面有小小的刺)、荷花花瓣、藕(茎)、花蕾、莲鞭、莲房(既莲蓬)、根。
<三>、荷花美:美在哪儿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荷花的结构了,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荷花美在哪里呢?
(一)、美在外观(板书)
老师:不管是荷花的绿叶、白花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
同学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看到的荷花吗?
同学:亭亭玉立、洁身自好、出水芙蓉、冰清玉洁、婀娜多姿、高风亮节、含苞欲放、争奇斗艳等
老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的这么美!
(二)、美在实用(板书)莲藕是非常美味的佳肴 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荷花的菜肴呢? 莲子银耳汤、莲子粉、藕片夹肉、脆香藕丸、荷叶蒸肉、荷叶粥、莲房脯等举不胜举。
荷花、荷叶、荷梗、莲须、莲房、莲子等均可药用。总之,花和叶煲汤熬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荷梗榨汁有止血的作用 莲藕吃了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营养价值高 自叶到茎,自花到果实,真是无一不可入药的。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讲了荷花的外观美,实用美,那接下来我们要讲荷花的诗情画意美。
(三)、美在诗情画意(板书)
不管是古代的艺术大师、文学家,还是现代的画家和摄影家,都非常热衷于描绘和记录荷花的点点滴滴。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荷花的诗情美:
既然荷花这么美,那同学们知道古代诗人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吗?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芙蓉是什么呢?荷花
是的,同学们都很聪明,表现得真棒。
现代文学家朱自清所写的《荷塘月色》中是这样描写荷花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们再来欣赏荷花的画意。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荷花最重要的美。
(四)、美在品质(板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出就是生长,淤泥,水底的污泥,染就是污染。濯:经过。清涟:清水。妖:妖艳
好,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大声说出这句话的含义。
莲花生长在水底的污泥中而没有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妖艳。比喻从污俗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最后我们了解一下荷花还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洁净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四>、画荷花(板书)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和荷花的四美,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们心中美丽的荷花吧!那么在画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看
(一)、荷花的画法;
(二)、荷叶的画法;
(三)、莲蓬的画法;
(四)、其它小物体的添加。
好的,荷塘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那么剩下的时间就由我们的同学开始创作吧。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的美,以后我们要像荷花一样高雅脱俗惜自己,做一个高洁、对社会有用的人!
绘画是我们认识世界,发展艺术语言能力,提高审美观的重要途径。通过绘画,我们能发现生活中的美,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中我们会更热爱我们的生活。今后同学们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四、自主表现
3.荷花教案 篇三
1.认识蓬、胀、翩等5个生字,学写瓣、露、蓬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蹈、佛”,写的时候注意笔顺,“蹈”的第十五笔是“”,“佛”的第四笔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挨挨挤挤”、“冒”、“一大幅活的画”中的“活”等词语。
教学难点:
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感受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读通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花”字。生活中见过什么花呢?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万紫千红的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快乐。有一种花,诗人杨万里这样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文人周敦颐更是赞美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这节课我们学习荷花。
2.板书课题。指导“荷”字书写。
3.生活中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观看图片,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巧攻字词
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打开书本,到书本中去看看荷花。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莲蓬 衣裳 蜻蜓 花骨朵儿 挨挨挤挤
饱胀 仿佛 舞蹈 花瓣儿 翩翩起舞
(1)指导读音:花骨朵儿 花瓣儿 莲蓬 衣裳
(2)指导书写:“蹈”,注意笔画顺序,第十五笔是横折,师范写;
(3)理解词语:翩翩起舞。想象画面。似乎看见了什么?
(4)连词成句
____挨挨挤挤______的荷叶上,荷花___仿佛___在__翩翩起舞____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1至3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再读课文1至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描写的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在旁边。
3.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一、品读“姿态”
1.学习“荷叶”
(1)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觉得荷叶长得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荷叶长得多、茂盛。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挨挨挤挤)
荷叶长得绿。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碧绿)
荷叶长得大又圆。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大圆盘)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
(2)理解“冒”。出示“冒”在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这里应该哪种意思呢?如果把“冒”字换成别的字可以吗?说出理由。
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三种)
3.用一个词概括这种姿态的荷花。(半开、全开、未开)
4.小组交流
(1)你最喜欢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喜爱。通过学生交流随机教学。教师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通过充分的诵读,激活学生的语感。】
(2)想象:还有哪些姿势的荷花?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二、感悟“画”美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面对这么美的荷花,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妙的感受,那作者呢?他开始想了,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2)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师配乐范读)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想象: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4)“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美令我们陶醉,荷花实在是太美丽了,作者在欣赏荷花的时候,被这幅美丽的景色深深陶醉,所以才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三、赏花写文
1.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古诗,你能说说有哪些诗人写过赞美荷花的诗句吗?指名交流。
(出示:《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板书设计
荷花
荷叶 冒 挨挨挤挤 颜色美
荷花 半开 全开 未开 姿态美
【荷花教案】相关文章:
1.《荷花开》的教案
2.小学《荷花》教案
3.荷花的教案与反思
4.课文《荷花》教案
5.课文荷花的教案
6.《荷花》课文的教案
7.《荷花》教案实录
8.语文荷花教案设计
4.《荷花》教案范文 篇四
淘沙学校 肖酿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结合课文,说说“一大副活的画”指的是什么。过程与方法
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荷花的美的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难点:理解“我”看着荷花展开的美妙想象。
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学方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释题
1.读题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会产生哪些问题?
(1)荷花什么样?
(2)作者在哪儿看见的荷花?
(3)作者看到荷花后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找出答案。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新词
让学生按读、画、查、找四个步骤自学生字。
读——课文,画——生字、词,查——字典,找——选择恰当的字义。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分析字形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生字的结构,注意区别形近字,可采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加深记忆。
3.理解词义
挨挨挤挤:一个挨着一个,紧紧地挤在一起。在文中指的是荷叶一个挨一个,紧紧地挤在一起。讲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词义,加深理解。
展开:张开、铺展。讲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用反义词“收缩”一词进行对比演示,加深理解。
翩翩起舞:翩,很快地飞。重叠使用“翩翩”,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指“我”看到一池美丽的荷花,深深地被这美景陶醉,情不自禁地轻快地跳起舞来。
讲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找字义,然后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四)读句子,强化识记生字、词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自己读一读,做到读通句子
2.指名读重点句,检查学习情况
(五)学生自读课文,作巩固复习
(六)作业: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荷花吗?在什么地方?荷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
2.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
“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就是一池白荷花,谁能说说这些荷花是什么样的?”教师以此训练学生将观察到的情景用语言表述出来,并为讲解下文进行铺垫。
(二)泛读,指读课文
结合视频《荷花》(泛读)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
(三)导入新课
1.谈话过渡:今天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欣赏荷花的美丽,而且还要从中掌握读懂一段话的方法。
2.出示学法步骤。
想——问题,读——课文,画——句子,找——重点词语,说——感受。
3.示范学法。
在出示学法步骤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以第1自然段为例,实施学法步骤。
(1)围绕第1自然段的内容,我们想一想,“我”是到公园玩来的,为什么“我”一进门就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第1自然段。
(3)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句:“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4)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清香。
(5)让学生说说“我”往荷花池边跑去的原因是什么?此时,“我”有什么感受?
(是因为闻到一阵清香,使我迫不及待地向荷花池边跑去。)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是荷花的香味,引导“我”向荷花池边跑去。这说明荷花在盛开,花香四溢,未见其形,先闻其香。同时,经过引导使学生对读懂一段话的学法步骤一目了然。
(四)试用学法
1.谈话过渡:来到荷花池边,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荷花的?(想问题)
2.让学生自读2、3自然段。
3.指名回答:
荷花开了不少。(整体看)
4.荷叶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根据画出的重点句回答问题。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5.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是什么?(挨挨挤挤)
6.让学生用动作演示“挨挨挤挤”。
7.再次让学生看图:
(1)你看到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大、多)
(2)是什么颜色的?(碧绿)
(3)为什么不用草绿、浅绿来形容?
(因为荷叶长得非常茂盛,正在兴旺时期,所以颜色深而且绿得发亮,绿油油的,用“碧绿”十分恰当。草绿,颜色发黄;浅绿又显太淡,与实际景象不符。)
(4)为什么说它像大圆盘?
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圆”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平铺在水面上,挨挨挤挤,更显出了荷花繁茂的勃勃生机。
(5)齐读写荷叶的句子,要把美的景象读出来。
8.荷花是什么样的?
(1)指名分读句子。
(2)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长出来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字?(“冒”)
(3)什么是“冒”?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
教师以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生动而细腻的表现手法。“冒”,一般用来形容某些东西的动态。这里作者用“冒”来形容荷花钻出水面,挺立于荷叶之上昂然盛开的情景,是别具匠心的。这一番描写就把荷花写活了,同时为下文深入领会“一池活的画”做了铺垫。
9.作者介绍了几种荷花?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10.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学法步骤分组讨论。
11.课堂讨论:
有的——才展开
有的——全都展开
有的——花骨朵儿
有的——饱胀,要破裂似的
(1)“才展开”和“全部展开”、“要破裂”有什么不同?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才展开”是刚开;“全部展开”是全开了,“要破裂”是指将要开的样子。可让学生用双手演示荷花这三种开放的样子,加深理解。
(2)让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
(3)让学生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这一段中作者又从整体介绍了荷花各有各的不同姿势。讲读中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看这一朵很美,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2.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重点句自读这段话,从中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实在太美了,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3.“这一大幅活的画”是谁画的?(大自然)
4.大自然创造的这幅画实在是太美了,让学生带着赞美的情感读2、3自然段。
(六)学习4、5自然段。运用学法
1.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2.指读课文。
3.指名回答问题:
(1)“我”此时在做什么?蜻蜓、小鱼在对“我”说什么?
(2)引导想象:蜻蜓和小鱼会对荷花姐姐说什么?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会和荷花姐姐对话呢?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陶醉于美景之中的美好情感。
(4)让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配乐)
(七)集体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八)小结全文,归纳学习方法
5.荷花 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
2、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学习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
难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图片导入
同学们喜欢花吗?(喜欢),都喜欢什么花?(学生自由回答)PPT展示多种花,最后一张是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荷花》。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好,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课文里的荷花美不美。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词语,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开始吧。
生:读课文中~ 师:读好的同学把手放好示意老师,看来大家都读好了。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PPT显示 生词)谁愿意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某某某你来读好吗?她读一遍,大家跟着读一遍,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开始吧
生:碧绿,破裂,小莲蓬,花骨朵儿,花瓣儿,翩翩起舞,挨挨挤挤,饱胀
师:读得真好,大家都会读了吗?
还有几个词语需要注意的,比如说,这两个字是儿化音,这个“儿”字是轻声,读“朵”的时候舌头向上卷起来,“朵儿”,跟老师读,“花骨朵儿”、“花瓣儿”“碧绿”“饱胀”“破裂”„„
老师把顺序打乱再来考考你们,齐读,碧绿碧绿,齐~~ 生:齐读~~ 师:好的,解决了生字和词语,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尝课文,看看文中的我是怎么样写荷花的?
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度边画出描写荷花样子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讨论一下,开始。
生:读课文~~~ 师:哪些句子是写荷花的样子的?(点PPT)
生: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师: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白荷花呀?
生:三种。
师:第一种是„„?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PPT图片)。
师:第二种呢„„?
生: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PPT图片)。
师:根据课文内容,谁来指一指图片上的莲蓬在哪?你真聪明,大家知道什么是莲蓬了吗?。
生:知道了。
师:第三种呢„„?
生: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不同的白荷花有不同的美。你喜欢哪一种样子的荷花?
生:我喜欢第二种“有的荷花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荷花
教案(共4页)师:哦,你喜欢全展开的白荷花,你能演一演全展开的花瓣儿吗?
生:演
师:(出示教具荷花图)白荷花把它的美全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你觉得它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很自豪,很骄傲,很自信,很得意„„
师:好,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师:还有谁,你喜欢什么样的白荷花?
生:我喜欢第一种白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师:哦,才两三片花瓣儿,说明花瓣儿非常的„„?
生:非常的少
师:(出示教具荷花图)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白荷花像什么呀?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有没有人喜欢第三种样子的白荷花呀?
生:有~~ 师:你来读一读
生: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出示教具荷花图)
师:谁能告诉我,花骨朵儿这么着急的要出来,它想干什么呀?
生:它想出来赶快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它想和别的荷花比美,它想呼吸新鲜的空气,它想和我们打招呼,它想快快长大„„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生: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破裂似的师:有没有人全都喜欢的啊?
生:有~~~ 师:你来把这三种荷花都读一遍,好吗?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师:点评,大家说他读的好不好,掌声!
生:鼓掌
三、读中议论、随文感悟
了解完荷花的美后,再来理解荷叶的样子,完成“挨挨挤挤”和“冒”两个重点词语的理解
师:是啊(点PPT),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那这么美的荷花,要是配上荷叶是不是就更美啦?
生:是
师: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是什么?
生:荷花已经开得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哦,荷叶挨挨挤挤的,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啊?
生:挨挨挤挤就是荷叶很多,一个挨着一个的意思
师:哦,一个挨着一个,多热闹呀,就像你们现在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坐在教室里,密密麻麻的,是吧?
生:是的
师:像什么呀?
生: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美丽的荷花配上荷叶是不是更美了?
生:是~~~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是啊,荷叶又大又圆,荷塘了一点儿空隙都没了,难怪白荷花要从里面冒出来呢!
师:这里的“冒”是什么意思?要怎么样长才叫在“冒”出来呢?
师:这个“冒”字不仅把静止的荷花写活了,还写了荷花生命力的旺盛,连这么密的荷叶都挡不住。
师:如果把这一大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得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荷花
教案(共4页)师:谁知道,这里的画家指的是谁呀?
生:大自然
师: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有这样的神奇力量,画出这么美丽的画,是不是?
生:是~~~
四、角色互换、升华感情 师:(点ppt,播放音乐《荷花颂》)同学们,白荷花多么美丽,多么动人啊,现在,听老师读下面的课文。
师:“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白荷花„„昨夜做的好梦”
师:同学们,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真的存在吗?
生:不存在。
师:是作者的——
生:想象。
师:对了,作者太喜欢荷花了,把自己想象成了荷花,翩翩起舞。谁知道“偏偏起舞”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补充)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
五、激情朗读、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正是大自然为我们造就了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呀,我们怎么能不热爱它呢?
师:你们热爱大自然吗?
生:爱~~ 师:那就请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和大自然对话吧,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有感情的朗读全文。齐~(点ppt播放音乐《荷花颂》)
生:读~~
荷花
6.荷花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2.通过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
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4.渗透学法,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我们不愿意提及的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战争。大家知道,战争意味着分离,战争意味着残酷,战争意味着悲剧。战争是残忍的,是恐怖的。从古至今,战争似乎永远是男人的大舞台,战争让女人走开,而女人一旦介入战争,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孙犁的《荷花淀》
二、作者简介,渗透学法。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河北安平县人,2002年7月在天津去世。在他去世后,曾经有这样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离开了我们;一个性格清淡如水的人,一个文字清丽如水的人,走完了一生,完成了他诗化的一生。此时,我给大家一种名著的阅读方法,其他作家、评论家评论的文章中的语言,而没有直接接触作品。这一种阅读方法称为镜中看花法。昨天,我让大家预习了文章,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浮光掠影”法。那我们今天用第三种方法“蜻蜓点水”法,即撷取文章中某些重点片段、章节,作仔细的鉴赏和研究。三.朗读品味夫妻话别中对话,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
师:请同桌两人分角色读,从“女人抬头笑着问”读到“女人留着眼泪答应了他。” 师:读完这段对话你对水生嫂的印象如何?你认为这些语言反映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找一句你认为最简洁,最传神,最动人的话,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认为是“你走,我不拦你。”表明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
师:好,你把原句中“家里怎么办?”给落下了,那么加上以后是否就表明水生嫂不支持丈夫了呢?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还是支持的。只不过提出实际困难,真实地反映出矛盾心理。师:是啊,水生嫂是人而不是神,丈夫走了,生产任务、生活重担、服侍老人、照顾孩子,这一副副担子全都得压到自己的肩上,没有顾虑是不现实的。不过,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水生嫂还是毅然决定挑起家庭的重担。同学们能在文中找出这个句子来吗?
生:“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师:对。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只要丈夫理解自己,再苦再累也愿意承担;体现了中国妇女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说当年有个印刷厂粗心地将句号印成了逗号,变成“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孙犁得知后认真地说:“这是原则性错误!”现在你能理解孙犁的话吗?
生:用句号更能反映出支持、理解丈夫的明确态度,突出不阻拦;用逗号则强调了“家里怎么办?”,突出依赖性。
师:说得真不错,你能通过朗读把用句号和用逗号的不同感觉区别开吗? 生:朗读,有意识地突出了小鸟依人和深明大义两种风格。)师:其他同学还找了什么句子?
生:“你总是很积极的。”体现出水生嫂对丈夫的行为感到骄傲自豪,引以为荣。从这句话里我觉得她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妇女,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
师:理解得很准确,你也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师:那你能不能给大家推荐一位,来读出你所体会到的感觉? 生推荐,生朗读(突出“积极”,读得很成功,得到了热烈掌声)。师:请同学们继续找。
生:“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丈夫这一去,有可能会牺牲,但这一句表明水生嫂已经能够比较平静的面对这生离死别。
生:我认为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水生嫂对丈夫的依恋。
师:同学们都找了水生嫂得知丈夫要上前线以后的话,再请大家注意在丈夫说出“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之前的富有个性的话。
生:我觉得水生嫂还是一位体贴聪明的妻子。你看“‘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可见对丈夫非常关切、体贴。
生:还有 “怎么了,你?”问这句话是由于水生嫂看出水生笑得不像平常,反映出她的聪慧。
师:那我能不能把 “怎么了”后的逗号改成句号?
生:不好,用逗号更能反映出急切、体贴的心情;句号显得有点冷冰冰的。师:说得有理。你也能把用逗号和句号的不同读出来吗? 生朗读,传达了急切和冷淡两种态度。
师:同学们都尝试着读过了,也对水生嫂的个性、心理作出了自己或深或浅,但都独具个性的理解。受了大家的启发,同学们能不能改写水声嫂的语言。
例:改写了“夫妻话别”:“你走,我不拦你,咱们一起走。” “我们去打鬼子,你一个娘们去干什么?不成。” “那咋不成?我可以帮你们做饭、洗衣服……” “不成,我不同意,队上也不会同意。” “不嘛,就是不嘛。”
把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水生嫂改成了一个娇滴滴的女人。小结:说说水生嫂是怎样一个人?
生: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与勤快;丈夫又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又她来承担,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生:对丈夫端饭,听说丈夫参军,手指震动了一下,体现了温柔体贴。生:丈夫参军,她并没有脱丈夫的后退。舍小家为大家,深明大义。板书: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四.朗读商议探夫、归途说笑两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
师:也许,我们用这些词语还不足以形容她。因为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颗朴素的爱国心,一份深厚的爱乡情;却把自己的丈夫送上了生死难料的前线,这一切水生嫂做到了,荷花淀的其他妇女们也做到了。在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解放区妇女都是这样做的。正像孙犁自己说的:《荷花淀》所写的,就是这一时“代,我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可是,丈夫们上了前线,到底也带走了女人们的心。这不,“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商量什么呢?
生齐答:探望丈夫。
(一)、商议探夫(1)推荐五位女同学来读。我们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五位女人唱的是哪一台戏?(生朗读)
(2)(3)(4)请男生做做导演评议一下?她们读的怎么样?你满意吗?为什么? 逐句分析:战争中的女人是什么样的性格?
生:第一句,先说探望的可能性,又表明自己不拖尾巴的立场,再找借口,显得很精明乖巧。
生:第二句“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表现出该女人直爽开朗的特点。生:第三句是水生嫂说的,她说出了一个事实,表现出一种顾虑,是稳重谨慎的性格。
生:我觉得第五句是在说假话,说不想去其实很想去,说没看头其实大有看头。(众笑)说明她言不由衷,很怕难为情。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个羞涩忸怩而又十分可爱的形象。
师:看来,出色的朗读是建立在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出,这些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稳重或羞涩,跃然纸上。那么,她们的语言中有没有透露出共同的心理?
生齐答:有。
师:好。请一位同学来说出这种共同的心理。
生:都表现出对丈夫想念牵挂,情愿冒着危险去看望丈夫。
师:有共性就能达成共识,于是这几个女人带上小包裹,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探望丈夫去了。不巧的是,丈夫们已经在前一天半夜里离开了。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但青年人总是朝着愉快的方向去想,不久,她们又说笑起来了,她们说些什么呢?又表现了她们的什么性格特点呢?
(二)归途说笑 师读“你看说走就走了”到“又唱起来了。” 生讨论评议。
正当她们说笑之时,却意外地遭遇了敌船。怎么办?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她们急中生智,把小船摇进了荷花淀,也碰巧把敌船引入了丈夫们的包围圈。就在荷花淀里,女人们找到了日夜思念的丈夫,也目睹了丈夫们神勇歼敌的全过程。丈夫们打捞完战利品,就又出发了,女人们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因为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一起去听一听她们正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注意30页上的文字。
女生齐读:从“‘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师:这些话中,大家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说的吗?咱们来读一读,品一品,辨一辨。同桌间讨论一下。
生交流讨论(略)。
生:我们认为是第七句,因为这一句显出说话者不甘落后,与前面我们对水生嫂的理解比较接近。
生:我再补充一点,前面水生曾打趣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水生嫂说“谁比谁落后多少呢!”显得合情合理。
师:你的说法确实合情合理,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好象应该是第五句。因为说这话的女人很能干,比较符合水生嫂。生:我认为这里没有一句是水生嫂说的。师:哦?说来听听。生:第六句首先可以排除;第一句是撅着嘴说的,有点撒娇的味道,气质不像;第四、五、七句充满了不服气,与水生嫂深明大义的特征不符合;第二、三句有可能,但这两句与她沉稳的个性也不能完全匹配。
师:我很赞同这位同学的想法。其实,这时候,究竟谁是水生嫂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亲身经历了战斗,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歼敌过程使这群妇女的内心起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她们的心理体现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对丈夫不在自己身边的无奈又有对丈夫勇敢抗敌的自豪;同时也激起了自身投入战斗的意愿和信心。
由被动旁观到主动投身战斗反映出这群勤劳能干、淳朴善良,平日里守着家、编着席对丈夫想念牵挂显得真挚多情的荷花淀妇女在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显出了乐观勇敢、自尊自强的一面。一起来看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女人眼中的战争是怎样的?
从对丈夫理解支持到与丈夫并肩作战,从狭隘的家庭投身抗战的洪流,我们似乎听到了妇女们前进的脚步声。有一部电影叫《战争,让女人走开!》,而今天我们从《荷花淀》里看到,一旦女人也武装起来,哪里还会有打不赢的战争呢?
师:对于这群没有名字,也淡化了肖像,却能和男子一样保家卫国的荷花淀妇女,我们怀有的只能是深深的敬意。这恰如孙犁自己说的:“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这群朴素得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的妇女,她们的心灵像荷花般高洁美好,她们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庄美丽。感谢孙犁,通过女人的视角,让女人参与这次战争,通过她们的语言,展示了荷花淀女人的成长历程,也看到了中国妇女的成长。
五、研究诗化的语言与环境的描写
作为有“诗体小说”之美誉的《荷花淀》怎么体现出来呢?
1、2、语言美、情感美、人物美。
诗化风格的浓郁的地方特色环境描写。
提供思考方向:这个故事题目《荷花淀》,孙犁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荷花淀的故事,这篇小说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这个故事发生荷花淀的故事?那些地方能够题材显出浓郁的地方色彩?这是不是又是构成孙犁先生诗化的风格呢?
六、延伸: 讨论:
1、回头想想,有女人参与的战争作品有哪些?或者从女人的视角描写的作品有哪些?
《红色娘子军》《花木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读了这片荷花淀,联想一下《红河谷》、《黄河绝恋》等等以女人为主体的战争题材文学,我们有什么感触呢?(浪漫化)
结束语:只要世界上还有女人,那么世界将会有许多色彩;只要世界还存有美丽,我们不应该失去浪漫。
描写战争的题材很多,但从女人的视角方面描写,把女人当作战争的主体描写对象,读荷花淀,不是读一篇作品,而要去读一类的作品。
板书设计:
人物
语言 水生嫂
勤劳善良、温柔体贴
深明大义。
(战争中的女人)
7.《荷花》公开课教案 篇七
授课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授课时间:2017.3.7
教者:常海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
1、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以读代讲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
2、积累古诗。
3、复习字词,做好铺垫。
二、逐段学习课文,边学习边总结,并相机板书: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默读第2自然段,提出问题:哪些句子写荷叶,你觉得荷叶怎么样?哪些句子写荷花?书上提到了几种荷花的姿态?你喜欢哪一种?
3、反馈交流:
A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C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学习第三段。
5、学习第四段:展开想象:荷花池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园?可以用()告诉我()。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相机板书。
1、积累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小练笔: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把它写下来,看谁写得生动、形象。
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把你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板书设计:
荷
花
叶
美
8.荷花教案 篇八
1、是否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2、是否积极投入地参加活动
二、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在活动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户外塑胶地
四、设计思路:
我班的孩子特别的活泼好动喜欢到户外的场地玩,最喜欢玩的就是抓人的游戏,但我也发现个别幼儿不知道怎样逃避不被别的小朋友追赶、抓住,没有一定的技能和技巧。针对孩子们的这一兴趣和需要,我开展了这次活动,让幼儿了解这个游戏的玩法。
五、活动流程:
做准备活动――自由玩――集体活动――放松
1、做准备活动
幼儿跟老师做热身操
2、幼儿自主玩
让幼儿自主玩你追我赶。
3、集体活动,荷花荷花几时开
介绍玩法,规则。幼儿进行活动。
9.荷花淀教案 篇九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并用小标题概括。
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检查预习
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夫妻话别(开端)
敌我遭遇――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成立队伍(尾声)
四、重点探讨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
(1)放朗读录音或范读课文部分内容: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2)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讨论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提示:人物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考虑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应等因素,充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去体味,进而理解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叙述人的语言由一人读),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
(2)鉴赏讨论:
问: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问: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3、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举一例进行讨论。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4、小说的情感:
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权,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的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返顾地为丈夫们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们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这些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亲情,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
(l)介绍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在延安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这篇小说。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他的小说散文集。
(2)学生回答“思考与练习”一。
明确: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3)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完成“思考与练习”四。
2、情景作文,要求突出对话的个性化。试围绕谈理想或其他话题写一段对话。
板书:
课文检测题
一、认真阅读景物描写片段,体味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
1、“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这是“女人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水生嫂们的心情开始由忧变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荷叶象铜墙铁壁――暗寓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象铜墙铁壁。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暗寓白洋淀的妇女们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二、《荷花淀》中有一段五人对话的描写:
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1、这段对话描写出自五个青年妇女之口,她们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又显示不同个性特点。请按以上所标的顺序简要说明各自个性特点:
A、机智伶俐B、爽朗直率C、稳重谨慎D、性急冒失E、忸怩含蓄
2、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B)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这是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
D、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
三、指出以下各句画线词的表达作用: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准确地表达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2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
3、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爱带戏谚的感情。)
4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
10.荷花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之美。
3、培养孩子喜爱荷花,热爱自然地情感。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积累了一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2)同学们,这些词语你都会写了吗?下面我们来听写词语。
(3)你们都写对了吗?把书翻到167页词语表自己订正一下,写错的同学把错误改过来。
二、学课文
1、请你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荷花的美丽风姿。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 ●学习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荷花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描写荷叶的语句。
(2)交流读句子。重点指导:“冒”
文中的“冒”字,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个字?(钻、露„„)在字典中冒、钻、露的意思是(出示:冒、钻、露的意思),你觉得用哪个字更好?
(3)一个“冒”字传神地写出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长出来的状态,展现了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表达出作者的振奋之感、惊喜之情。带着刚才体会读句子。●学习三自然段
(1)荷花有几种姿态?(出示刚开的、全开的、花骨朵的图片)
(2)这么多的荷花真美呀!同学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吗?(3)孩子们,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有生命的画、漂亮的画……)是谁创作了这一大幅画漂亮的而且是活的画?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出示句子)齐读:如果把眼前……真了不起。
(4)一个“活”字把一池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与前文 “冒出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相呼应。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请带着爱读读3自然段。●学习四、五自然
(1)请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么?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它们会和你说些什么?
(出示句式:蜻蜓飞过来,告诉我——。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过来,告诉我——。)
3、看得出来同学们对大自然是由衷地喜爱。现在就用你的声音,你的情感,加上你的动作来表达你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吧!齐读课文。
三、小练笔
1、在《荷花》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姿态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可见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作者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还要学习作者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合理想象,再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请你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桃花 梨花 迎春花…)
2、展示。
四、课堂小结
【荷花网络课教案】推荐阅读:
《荷花》教学教案09-19
教案:荷花淀07-02
荷花娃娃教案反思10-23
荷花-小学课文教案设计08-06
高中语文《荷花淀》教案08-18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加反思10-01
高中第二册第三课荷花淀教案07-02
荷花美文06-10
看荷花作文10-16
荷花的苦恼散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