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教改工作计划(13篇)
1.学校教研教改工作计划 篇一
第五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回顾一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搞好校本教研,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一学期来,我校教研教改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新课程标准》,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生本课堂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还鼓励教师自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参加镇、市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一来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
2、充分发挥已有的光盘、音像资料、媒体手段等的作用,组织教师观看、学习,做好校本培训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课改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把学到的新理念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并认真确实提升校本培训的效果。
二、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根据教导处要求,本期每位教师都上两节研讨课,听课后集中研讨,针对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这一课题实验方式进行评课,强化思维的过程、创新的设计和教学的反思,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听课,一学期下来听课节数都在25节以上。
三、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以《新课程改革发展纲要》为指导做好各种常规教学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提倡课堂作业应尽量当堂完成,确保学生正常休息。学校加强平时检查力度,建立巡课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形成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
2、突出检查指导管理。建立每月一次的教案、作业等检查制度,并做好登记,把检查结果在教师会上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加强随机听课,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组织了 “师徒结对”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指导教师能经常深入课堂,进行指导。
3、强化质量管理。
要求每位老师每一单元检测后都要及时做好质量分析,查找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并进行补缺补漏。扎实抓好各科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期中考后,每位老师都能做好期中阶段性总结,努力查找存在问题,并制定好改进措施,以及培优扶差的方案,努力提高合格率与优秀率。
四、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本学期我们主要落实了以下几项工作:
1、通过考试成绩分析的方式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再通过教师对单元检测的反思全面了解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为了规范教学管理,制定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在考核中加强了教学常规的考核力度,加强了随机抽查的力度,通过对教师备、教、辅、改、考各环节的检查,了解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纠正。
3、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开展了“后进生思想教育”、“复习课教法研讨”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收效良好。我校举行的教师新课程培训活动,激发了教师学习的兴趣。学生竞赛活动更是深受学生欢迎。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一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还不够准确。少数教师对教研的成果没有很好地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2、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教研活动的计划还有得进一步落实,有时计划好安排被临时的任务或外出等工作耽误。
3、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的学习仍显得不足,经验无法上升为理论,学习跑皮面、不深入。
4、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第一手资料掌握不够等。
总之,教研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不能停止脚步。回顾本学期,我们创造着、体验着、收获着;展望下学年,我们期盼着、憧憬着、努力着„„
第五小学
2012年12月20日
2.学校教研教改工作计划 篇二
持此观点的学校领导、教师认为,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只要把教学搞好了,什么都好说,不要把心思花在听讲座、搞教研活动上;有的甚至认为教书又不是什么高科技,还要搞什么研究,即使研究,又能研出个什么名堂?况且自己校小人少,经费、精力也有限,还是把教研工作留给专家、名师、名校去做吧,守住三尺讲台,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对策:理清教研与教学的辩证关系,自觉参与教学研究
(1)搞好教研是搞好教学的前提。第一,绝大部分教师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是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专业课程的,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也是要考过上述课程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加入教师队伍。这些课程的学习实际就是最大的教研,同时又是最起码的教研,缺乏这一支撑,试问:你如何教学?第二,备课其实也是教研。在备课过程中,既备课标又备教材,既备教法也备学法,既备如何突出重点,也备如何突破难点。事实上,你不得不承认在教学之前,你早已先行一步做了大量的教研,只是你自身没有意识到而已。否则,你的教学就会没有方向,缺失方法,毫无成效。
(2)教学与教研相辅相成、互为依靠。我们都知道,教学与教研是相辅相成的,离开教学讨论教研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离开教研谈教学,是盲人摸象、自以为是。不重视教研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个“教书匠”。到底先有教学还是先有教研,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执,难以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教学与教研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两者相互转换,互为依靠。教研是教学的前提基础,教学是教研的终极目的;教研为教学服务,指导教学;教学检验教研效果,促进教研。
(3)现代教师应该是研究型的教师。一方面,教育质量和效益是动态的,教育事业的每一项进步或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通过不懈努力的研究实现的。教育每引进一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更新原有的知识,吸收并创造新的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要求,不断丰富教育质量的内涵,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有效研究,吸收新教育信息、调整发展理念、强化发展能力、整合教育全员智力、发挥教育全员潜能,才能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基于此,我们为师者的教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教育和我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搞好教研是进一步优化教师能力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体现为“六重六轻”:一是重“教”轻“导”的能力;二是重教材分析的能力,轻教材拓展、整合的能力;三是重操作、轻反思的能力;四是重控制能力,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五是重演绎教案的能力,轻依据学生的问题、动机和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设计”的能力和机智;六是重教师“表演”的能力,轻师生交往互动的能力。显然,这种能力的缺陷是适应不了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
理清了教学与教研的辩证关系,可以肯定教研与教学就像孪生姐妹,不可分割。教研并不只是专家、名师、名校的专利,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要走的必由之路,没有捷径,更没有理由向教研说不。
误区二:教研就是上几堂教研课
基于认识不够加之畏难情绪,但又碍于应付上级的检查,部分“薄弱学校”也象征性地开展一些教研活动。纵观其教研工作,单纯得“可爱”,那就是每学期笼统地安排几堂所谓教研课,上一上,评一评,热闹热闹,最后收集教案及评课记录,即大功告成。
对策:扩大教研外延,丰富教研内涵
(1)丰富教研课类型。依据教师年龄、经验、素质差异,有针对性地安排形式多样的教研课。如青年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普通教师的“公开课”、外出观摩学习教师带回的“展示课”等。同时,及时进行“说课”“评课”,让教者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分层次安排教研课。大多数学校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的,必须顾全大局,合理安排教研课,兼顾全校。以小学语文教研组为例,可安排低年级的“绘本”教研课、中年级的“起步作文”教研课、高年级的“自主阅读”教研课,还可集中安排涵盖各年级的“古诗教学”教研课。教研要有明确的目的,针对性、指导性强。
(3)创新教研形式。第一,积极开展微课制作、应用活动。微课在解决单一的、具体的知识点时具有浅显易懂、形象直观、教师劳动强度小等特点,且具有可多次循环使用的特点,若能按教材分册系统地制作微课,将一劳永逸。第二,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故事)、教研论文。这既是对自我教学工作的一次顿悟,又是对自身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提炼与升华,这种思考与沉淀一定会帮助自己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大胆开展课题研究。一定要克服“恐题症”,不要把课题研究想象得那么可怕,那么“高大上”。事实上,再小的学校也是能够开展课题研究的,甚至更容易出成果、得实效。开展课题研究一定要把握住两点:从细微处入手,从学校实际出发。
误区三:校本研修是本校的事,不需外人参与
校本研修又名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的研修,开展校本研修,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曲解了校本研修的定位,一味地强调校本研修必须“以校为本”,只能在本校而且必须是本校教师参与,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修了,惧怕外人参与,夜郎自大、闭门造车,结果自然是搞了多年的校本研修,却毫无起色。
对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原则,把水盘活
(1)请进来,发挥专家、名师的引领作用。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与一般教师最大的区别恐怕还是他们“走了万里路”“阅了万千人”“经了无数事”。所以,他们能始终站在教学教研的最前沿。在校班研修中,若能有针对性地请专家、名师讲座、点拨,传经送宝,势必事半功倍,惊喜连连。
(2)走出去,开眼界,借台唱戏。彻底打破校本研修只能在本校开展的禁锢,拉起队伍,转移阵地,深入名校、名师工作室搞校本研修,借别人的舞台唱戏,就地取经。只要做到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何愁研修无果。
(3)借助“名师课堂”,从“模仿秀”起步。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观看“名师课堂”,从模仿开始,不断充电、储备,直至完全放手,最后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实现从单纯的教书匠到融教、研于一体的优秀教师的蜕变,来一次华丽的转身。
3.论学校教研工作的“虚”与“实” 篇三
一、学校教研工作中的“虚”
1. “空虚”。细观一下现在的学校教研组活动,虽然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物、定主题,但是当老师们稀稀拉拉的凑到一起,却总是提不起教研的兴趣,培养不起教研的氛围,有些老师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教研的意义与作用,认为这时间不如拿来改作业和备课,导致教研有名无实。
2. “浮虚”。一些学校的教研工作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与教学工作离得很远,是虚浮在理论层面或领导主观层面上的做法,是一种重形式的表面文章。下面的老师甚至是教研组长都没有深入理解,只是做做表面工夫,做个记录应付了事。
3. “虚假”。不少学校将课题拿回后,是有课题之名,而没有课题之实,导致很多课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甚至有些课题通过闭门造车、或说或写出一些所谓的研究报告,在形式上结题过关。这一系列的虚名、虚做、虚夸导致了课题研究的虚假。
4. “心虚”。就拿我自己为例,作为区学科带头人时,要求进行课题研究,但在着手申报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麻烦:课题怎么选?申报评审书怎么写?课题时间如何规划?课题的团队如何组织?我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才忐忑的上交写了很久、修改了无数次的评审书。虽然课题最终成功立项,但在接下来的开题、实施、结题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与困难,一路走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感觉真的是“心虚”。
5.“虚弱”。现在学校的教研活动模式几乎都是由教研组长带领本组老师进行,在活动中难有专家、教授的指导,更难有名师、带头人的亲授。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也多以检查和督查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缺乏具体的引导与指导,只有简单的检查和督促。试想一下,老师在应付繁杂的日常工作之余,如何能够真正扎实的开展教研呢?如何才能从教研中尝到甜头呢?
二、把握“实”开展教研工作 1. 让充实战胜空虚。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方法引领老师们转变观念,使他们一步步的从加入——深入——投入到教研活动中来。加入,即唤醒老师的理性自觉,让老师发自内心的接受教研。深入,即让老师们对教研进行深刻思考。投入,即置身其中,全身心的做研究。
2. 让沉实战胜浮虚。如果教研主题“空”、“浮”、“大”,没有可操作性,对学生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这种教研主题是不会被一线老师所接受的。而不被老师接受和理解的主题,根本谈不上老师的深入和投入,更无法直观的体现在课堂和学生身上。因此,校领导在确定学校教研活动大主题时,一定要沉下心来,多做调研,不能在一次培训或参观后就头脑发热,盲目地全面铺开,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制定“接地气”的教研主题。
3. 让真实战胜虚假。选择课题要“务实”,要选择帮助学校践行办学理念的课题;要选择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课题;要选择帮助教师快速成长的课题;要选择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格、让学生受益终生的课题。对课题研究的团队要“实在”,即在物质、精神及时间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撑。课题研究过程要“踏实”,在课题研究的每个关键阶段(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具体指导,要在每个学期开始制定好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具体到每一周的工作内容、负责人、检查人等。
4. 让硬实战胜心虚。心虚源自无知,提高“硬实力”才是硬道理。教师要进行涉及各个领域的广泛阅读,也要“术有专攻”,渐渐拓展和延伸到专业相关的领域。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发现优秀的人,学习其优秀的为人与做法;发现优秀的事,及时参与,在参与中成长、提高。教师要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克服一切困难参与学习,并且要边学边反思,批判地吸收。
5. 让扎实战胜虚弱。学校要尽可能的调动一切资源,请来高校的专家、教授亲临指导,请来名师、带头人亲自授课,让老师们在教研路上有人帮、有人带。还要让教师从教研中尝到甜头,如优先安排积极参加教研的老师外出学习,提供交流平台;将教研组活动的表现与学校的评优、评先挂钩,设立“研究型”优秀教师、“优秀教研组”等称号的评选,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大力支持取得实际研究成果的优秀团队申报“优秀教育成果奖”等等。
4.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部分。因此,本学期学校将坚持“以科研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立足校本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我校教研水平。
二、总体目标
突出“教师成长年”主体,创设快乐课堂,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构建新型教研文化
文化是一个磁场、一种力量,我校凭借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努力营造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四求”为核心的学习型教研文化,做“草根教研”。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科研管理
1、完善学习研讨制度
定期研讨可以使教研常规化、常态化。本学期每周一次教研培训,要求各教研组进行业务学习,备课组集体备课每月不少于1次,各个课题研讨学习或培训每月不少于1次。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1篇经验总结或论文,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参与一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2、实行外出学习互动交流制度
一要把本校的经验与做法及其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交流的途径进行推广;二要把专家名师的新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外来学校的好经验学过来,改进自身的不足。要求凡参加校内培训学习的交听课笔记、会议记录学校检查,达到一人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深入开展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扎实开展自主教研
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反思、研究、成长主题实践活动”的教研。加强备课组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小课题行动研究。各备课组根据自己的小课题制订并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2、探寻集体备课新形式
在各备课组试行集体备课。在个人先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备课组讨论研究,先由主备人发言,在统一认识后,确定重点、难点、与现实结合点及最优教学设计、教学思路、重难点突破措施等,最后个人充实内容,突出个人特色,形成凝聚集体智慧的个案,刻成光盘,教师适时修改、反思。
3、加强课题研究
扎实开展各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材料实行每月上交,上交情况并与月评挂钩,开展研究情况与考核挂钩。
4、整合教学资源
充实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教学交流平台等,让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丰富自己。加大远程资源使用程度,在地方课程中有机整合远程资源,提高备课上课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参与远程资源使用情况的考核。
5、完善校本课程
学校的校本课程不能以单纯的教材为呈现形式,要继续研究、开发、补充、完善,使之成为一种动态发展的、不断充实的、丰富鲜活的课程――远教校本课程。同时,充实校本课程体系,加入切合实际的合理的课程内容。完成修订稿。
四、具体要求
1、各教研组认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教研情况一律由教研组长做好记录和考勤。
2、各教研组务必紧密结合组内小课题行动研究,开展好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活动,按照各组集体备课时间、业务学习时间做好安排,严格考勤。
3、按时参加听课、评课、说课活动。
4、学期末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 研 工 作 计 划
武城镇丁王庄小学
5.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篇五
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我校教学实际,以“领雁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契机,以“小组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结合我校两个区级课题研究,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成长,扎扎实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积极探索“小组建设”课堂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注意收集整理过程资料迎接领雁工程验收组检查。
2、进一步深化我校区级课题--“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和“学困生课堂转化策略”专题研究,促进学校课题研究上一个新台阶。
3、各教研组开展好教研月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赛课活动,争取在片区复赛中取得好成绩,进而参加万州区区级赛课。
4、抓好常规教研,开展好集体备课等迎接万州区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复查。
5、抓好教师培训,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
6、优化校本课程开发,编写出立足我校校情、符合我校师生特点、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校本教材。
三、实施措施
1、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通过多层次、结构合理的教科研网络保障教科研工作有效开展。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健全“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组织并指导课题组的工作,促进点上的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密切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的联系,使科研进一步贴近教学、融于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学校
我校教科研工作由向林校长主管,陈爱军校长分管,负责全面部署学校教科研工作,组织师资培训等。
教导处
教科研工作的具体规划、检查、督促、考核等由教导处负责。教导处晏兴国主任、张明星主任牵头,教务员吴中红老师积极配合、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共同促进我校教科研水平稳步提高。
教研组
本校设立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学文科、中学理科、英语、艺体教研组。
小学语文组长:xxx 小学数学组长:xxx
中学文科组长:xxx 中学理科组长:xxx
英语组长:xxx 艺体组长:xxx
教研组长组织好本组教师参加每周一次的常规教研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论,看优秀教学、讲座视频,课题研究,就教学、小组建设课改中的问题组织研讨,集体备课等。
教师
①认真参加学校业务学习和任教的主要学科所在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完成相关教研工作。
②在课堂中积极践行“小组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反思教学成败得失,每月至少完成一篇教学反思。
③加强自学。每一位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之余,要充分利用时间阅读报刊、教育专著,勤练教学基本功等提高专业素养。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完成600字的读书笔记。
2、营造学习化环境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学校组织好全校教师的业务学习。本学期将采用观看录像、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为本校课题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外派教师访名校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师培训。
(2)组织全校教师共读陶行知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
(3)动员广大教师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及专著,或上网浏览或上图书室阅览,不断学习充电。
(4)新教师继续采用师徒结对,领导听课、评课等形式帮助他们在教育教学以及教科研方面迅速成长。
3、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深化主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校科研课题有重庆市领雁工程项目学校的“小组建设与新课程改革”、区级课题“学困生课堂转化策略”和“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
6.中心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篇六
教研工作是教学的准备,下面小编整理了中心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中心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xx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积极贯彻落实xx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xx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两大重点,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巩固“农村小学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成果,坚持和巩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课程计划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课程名称,开齐、开足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课程的真正落实,开设学校特色课程。
2.严格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杜绝“四超”规定,落实“六严格”要求。
3.继续深化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搞好第二轮《弟子规》学习成果展示,争取开发学校课程,并印制成册。
(二)教学研究管理
1.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好集体备课,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定时间、定内容、定研究主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效果,有教研组活动总结。教研组长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拟订出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并带领组内教师扎实认真地开展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新教师上见面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举行观摩课、课后点评等活动形式,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研究。
2.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教学教研培训活动,参培教师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要积极进行反思,回校后以讲座或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做好再培训工作。
3.继续开展与场桥二小的联谊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通过互动交流、专家引领,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4.组成与潮基学校、鹿木学校、鹿木二小联合的教研共同体,配合开展好相关教研活动。
5.举办名师大讲堂视频学习会,努力提升教师驾驭新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教学常规管理
1.巩固“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成果,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检测与评价活动要有新的起色。
2.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常规检查机制,推行月查制度、突击检查制度,并撰写月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补救措施。每学期检查至少4次或以上。
3.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学计划要更加详实,手稿备课要更加精细,电子备课要更加规范,上课状态要全程跟踪监督,二次作业批改要有明显痕迹,辅导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质量管理
1.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对教学质量特差的任教教师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批评教育。
2.强化教学质量的分析,召开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或论坛。
3.关注前30%学生和后20%学生的发展。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立足课堂,低起点,严要求,从基础抓起,从学习行为习惯抓起,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进。针对前30%学生,为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吃饱,还要吃好。对“夹心层”学生给予足够重视,因材施教,兼顾两头,带动中间,力促生生发展。
4.加强六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六年级市监控学科(英语、数学)的教学指导要排除困难,全力以赴,保质保量。
中心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个中心,突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两个基本点,充分发挥教研室“研究、管理、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创新教研思路,探索适合我校现状的有效的教学路子。
2.抓好常规落实,稳步、高效、持续、全面地推进课程改革。
3.加大管理、指导力度,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创新教研模式,提高教研实效。
1、重新调整各学区教研组织,充分发挥学区教研组织的作用。
针对我校联办小学多、分布广的特点,鉴于原先各学区小学人员配备也有所调整,其原来的教研组织也有所变动,中心校教研室计划重新调整各学区教研组,增进一些新鲜的教研力量,充实联小教研组织,使其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我校共有8处联小,要求以学区为单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按照计划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做到教学研究有序、有效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有价值、有意义。
2.以学区为单位开展专题研究
为充分发挥中心校教研室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各学区教研组织根据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比较集中的困惑或问题,确定出一个相应的研究专题,要求各学区学校要协作参与,轮流承办活动。学区教研要从点上深入,向面上拓展,承办学校及参与学校要通过共同参与上课、说课、论坛、观摩等活动,促进课改经验的多层面交流,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要抓住关键,突出薄弱课程的研讨,大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研究,重视小学品生(品社)、科学、音体美等学科教学的研究,不断提升研究水平。
3.定期督查指导
中心校教研室在开展好集中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研人员参与分片实践活动的学校,运用跟进式指导等方式,参与指导各学区教研活动的开展。要转变角色,变单一的教学指导为全面的教学督查,“督”和“导”相结合,帮助各学区小学就教育教学工作提问题、理思路、出点子,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狠抓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加强课程管理。各校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课,要求教师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变更学科的课时量;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力度,加强音、体、美、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尽可能为教师上好这些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教师的配备上,要做到专兼职结合,兼职教师的课时相对集中,且应相对固定任课2——3年,在教师的管理上,要明确职责,对其常规工作进行量化管理。
2、加大常规落实力度。各校要认真落实《小学教学常规》,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质量检测等各方面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明确要求,并通过检查教师备课、常规听课评课、抓单元过关、期末检测等,使落实常规要求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活动,人员不定,可以多种形式地检查。检查要突出课程方案执行率、课堂教学达标率、教学质量监控等内容,克服浮光掠影式的笼统的对教师备课本和学生作业本的翻阅,检查后以教研通讯的形式通报全镇各联小,有问题的必须有相应的整改要求,杜绝管查不管改的现象。
3、分层次提出管理要求。我们所管辖的8处联小,有了地处城关,有的位于较偏远的地带,对于它们的管理,中心校教研室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中心小学东西两个校区要在创特色和示范方面下功夫,其它各学区小学要在规范上下功夫,在规范化的基础上逐渐创出自己的特色。中心校教研室要结合县市教学规范化学校的验收、教学视导、村联小教学示范学校创建、专项检查等加大常规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引导各学区小学健全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积极争创特色学校和教学示范学校。
(三)抓“高效课堂”构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构建“高效课堂”。继续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学法的研究,在教师“教好、教会”和学生“学好、学会”上下功夫。改变教师观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自行获取的知识放给学生,教师应讲的是学生不理解的或是本课的重难点;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帮扶与激励共施,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2、加强课堂教学指导。一是继续实行教研员实践班级制,中心校教研室的教研人员坚持深入课堂,以身作则,加大对有效课堂的研究指导力度。
二是继续执行每学期举办公开课或示范课的制度,各学科选出优秀教师,为全镇老师上公开课,通过互动评课,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三是继续落实外出学习移植课活动制度,每学期学校都派出老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回来后,老师们必须上移植课或者研究课,将外面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来,不断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四)抓教师的培训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1、学期初各科教师培训活动。每学期初始,中心校教研室要积极开展各科教师的培训活动。各学科教研员要认真研究本科的教材,拿出培训方案,对自己所管学科进行培训,使本学科的老师们通过参加培训,对自己所教学科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继续组织开展青年教师 “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或名家著作”的读书活动,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要强化校本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回头看”,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理论,使教师熟悉课程理念、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学策略、熟悉教材。
3、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教研室组织学科中心组成员,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做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可以是教研沙龙或者其它的形式,新学期组织一次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加强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与锻炼,使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抓学科教学研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1、制定研究专题。各学科教研员要抓住本学科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制定出研究和实施策略,围绕研讨专题,积极进行研究,依托有效课堂构建,搞好专题研讨活动。要做到有始有终,做好课题的开题和结题工作,总结出在课题研究当中的经验,向全镇或者社会推广,不断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2、开展课例研究。每学期选择几篇优秀教案课作为学科课例研究重点,通过开展“示范引领——同课异构——行为跟进”三轮研究课以及课后反思,使学科教师经历一节课的形成与逐步完善的过程。
3、定期观摩展示。要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学科展示交流活动,可以同其它乡镇小学相互交流,互听互评,把最新的教研成果呈现出来,使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抓好络教研,提高教研效率。
积极探索动态、开放、互动的络教研新模式。从去年开始,县教研室和我校都已经创建了络教研平台,全县的大集体备课和我校的电子备课活动也开展开来,要充分利用络平台,将我校的络电子备课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本学期开始要在中心小学东校区也实行络电子备课制,每位老师要按要求按时上传教案,及时采集上信息,学校的络教研平台也要及时为老师们提供学科教学信息、学科教学、教学先进经验,为教师问难答疑,让络教研平台真正成为全镇老师交流研讨的平台,从而提高我校教教研工作的效率。
四、本学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月:
1、总结性20XX年教研工作,制定20XX年上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2、调整、充实学区教研组,布置各学区小学教研组织制定出20XX年上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3、做好年终考试的组织工作
4、配合组织县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按时高质量完成教研室分配给我校的各科集体备课任务
5、上报各科研究课题,做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
二月:
1、传达学科教研工作计划,收集各学区教研工作计划
2、组织学科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
3、“高效课堂”教学情况调研
4、检查学校常规落实情况和学生假期作业完成情况
5、收集优秀教学案例
6、组织全镇教师业务考试活动,并参加县教师业务考试活动
三月:
1、各学区教学质量分析座谈会
2、作业备课巡回展览活动
3、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市级美术课堂教学研讨会
4、各科教研员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乡镇教研员培训活动
5、分学区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教学中各项工作安排要求
6、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数、英、信息教师技能比赛
7、选拔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评选活动
8、收集优秀教育故事
四月:
1、“高效课堂”教学情况调研
2、各学科教研员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讲课比赛活动
3、收集优秀教学案例
4、教研室人员对名学区听评课活动
5、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研究课题进展情况,收集有关资料。
6、组织语、数、英、科四科分片联研活动
7、组织音乐教学论文、课件评选活动
五月:
1、对全镇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抽测
2、中心校教研室对各学区小学进行视导
3、积极准备参加县组织的蓓蕾读书工程现场会
4、组织举行有效教研活动经验交流会
5、举行镇级口语、习作公开课活动
六月:
1、组织镇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能手评选
2、组织骨干教师送课活动
3、组织小学生语文素养展示
4、组织好一至五年级的期末素质教育测试和阅卷工作
七月
1、组织教干教师培训活动
2、做好暑假安全教育工作
3、安排布置好学生暑假作业工作
4、收集优秀教育故事
5、做好上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
八月
1、制定学段、学科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2、做好暑期各学科培训工作
九月
1、召开各学区负责人、教研主任会议,传达新学期教学计划
2、组织学科中心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
3、检查暑假作业情况
4、对各学区小学进行常规检查
5、收集优秀教学案例
6、组织参加新教材培训活动
十月
1、组织举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公开观摩课活动。
2、青年教师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3、组织信息、体育学科教学研讨会活动
4、收集优秀教育故事
5、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讨论研究课题实验进展情况,收集课题实验材料
十一月
1、下学区听评课,做好“高效课堂”教学情况调研
2、组织小学生语文素养展示活动
4、组织骨干教师送课下乡
5、收集优秀教学案例
6、对各学区小学进行视导检查
十二月
1、对全镇教师的备课作业及各种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2、对已经到期的实验课题做好结题工作
3、做好新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4、迎接县市各级部门对我校的视导和督导工作
7.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策略 篇七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教研活动机构, 是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针对乡中心校村完小多, 可由中心校校长亲自挂帅, 教导主任组织落实, 成立中心教研组和课题组, 建立健全“乡———片———校”三级教研网络。
二、制定制度为了保障
农村校本教研最大的困难在于没有制度保障, 所以要向校本教研要质量, 就必须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例如, 我乡制定了《教研活动制度》和《科研活动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规定教研的次数、内容和方式;《科研活动制度》明确教师必须撰写论文, 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为各级课题研究献计献策。另外, 规定了校本教研的“三个落实”:领导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三个保证”:时间保证、内容保证、收效保证;“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确保校本教研活动能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地进行。
三、落实“十个一”活动
在开展学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农村集中办学和校本教研的实际需要, 以课改为载体,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核心, 稳步实施校本教研的“十个一”活动。即:
1. 读一本好书。让教师研读各科课程标准、新义务教育法、名家教育著作及相关教学法, 撰写心得感悟, 从中寻求理念指导和理论支撑, 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
2. 讲一节优质课。开展“我最满意的一节课”备课行动, 用汇报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历炼教师, 通过“小学高级教师能上示范课、小学一级教师能上研究课、小学二级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能上汇报课”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强化青年教师、物化中年教师、巩固老年教师”, 探索课堂教学规律, 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 举办一次课赛。课赛是展示教师风采、研讨教学的平台, 它集观摩学习、听课研讨、评课改进为一体, 既让选手汇报校本教研成果, 又能让与会教师透过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引发理性思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4. 自制一个课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尝试自制课件, 并逐步提高课件质量, 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用其来辅助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 写一篇论文。撰写论文是促使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理论的有效渠道, 通过撰写论文, 既让教师享受成功, 又在总结中增加理性实践的思考, 可谓一举多得。
6. 做一次讲座。讲座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分, 听有关教学的讲座是吸取、借鉴间接经验较为直接的途径。尝试做一次讲座更是总结、物化教学成果的渠道。
7. 访一次兄弟学校。通过纵、横向的“对口交流”, 学习先进学校在教学管理特别是教科研方面的先进做法, 在传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嫁接先进经验, 进而资源共享, 提升办学水平。
8. 开办一次论坛。针对备课、上课、活动、实验、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测试等“课堂七要素”分别召开专题论坛, 就各自在操作中的得失进行交流, 在畅所欲言、群策群力中寻求最佳解决方法, 最终更好地向教学常规要质量。
9. 带一位徒弟或拜一位师父。农村学校的教师参差不齐, 教学能力差异很大, 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只有结合实际, 用“拜师学艺”的方式才能达成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之目的。结队教师按照“结队协议”认真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双方共同发展, 共同提高。
1 0. 出一本教研专集。教研专集是再现校本教研历程、检验活动实效的成果, 既是校本教研的预期目标, 又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回归。学校可不定期整理教师的研究论文, 印发给每位教师, 互相学习。
四、课题研究作为平台
课题研究既是校本教研的较高层次, 又从层面上提升校本教研活动成效。例如, 我乡积极鼓励学校、教师申报课题研究, 目前已完成《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的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山区小学课改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贫困山区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对接的策略》这3项课题, 省级规划课题《山区学校校点收缩前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对比实验研究》正在稳步进行中, 另外, 让教师亲历《集中办学学校课改中学生所需要的几种能力和习惯培养》、《集中办学学校因地制宜的校园文化建设》、《集中办学学校课改中学生的辅导策略》等校级课题研究, 让教师在课题研究这个平台上积极探讨。每年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 让教师在学习中醒悟、在教学中领悟、在反思中感悟、在研究中的神悟。
五、校间互动开展交流
一方面积极争取与“名校”互动, 在学习“洗礼”中用先进的校本教研经验武装学校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结合区域特点, 就地取材, 实行乡内互动。如我乡的10所完小就根据其校本教研差距结为五对“对口交流”学校, 每年定期开展系列主题校本教研。
六、教学竞赛促进提升
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课赛, 乡内通过乡、片、校分别组织“新教师课赛”、“校长/教导主任课赛”、“中年教师课赛”、“老年教师课赛”、“运用现代教育资源课赛”、“新教师综合素质校本研训汇报课赛”等, 多侧面、多方位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七、主题活动为了深化
开展“我最满意的一篇教学设计”、“我的教科研论文”、“我的课改课堂”、“我最拿手的一份课件”、“我会说课”、“我能评课”、“感悟课改”、“课改回眸”、“课题研究论坛”、“集体备课”、“教研组课赛”等系列主题活动, 使“课课写教学后记”、“周周写教学随笔”、“月月写教学论文”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让“绿色课改”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八、常规检查作为监控
常规检查是每年的例行检查, 其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结合区教育局和乡自查中的校本教研问题, 在分析原因中有针对性地寻找对策, 以“回头看”的方式重新审视校本教研, 辩证地对其作出评价, 达到“监控反馈”之目的。
九、评价机制发挥作用
学校制定《教研组考试评价办法》, 每学期定期对教研组进行考核, 结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改进, 用评价来促进校本教研更好更快地发展。
十、监测体系衡量成效
通过每学年的教学质量分析, 学校发展年度报告, 学校工作总结, 学生、家长问卷等, 衡量校本教研活动成效、教研活动成绩。
8.学校教研教改工作计划 篇八
摘 要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构建宽松有序、和谐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参与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 新课标 乡镇体育教研组
乡镇体育教研组在新课标下如何指导学校体育工作呢?根据我镇的实际,提出以下几个意见:
一、突出重点,大力推进“体艺2+1项目”
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各中小学校要整体规划、错位发展,常规教学与特色项目并重,以特色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学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良好氛围。
(一)各中小学校长一定要思想上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行动上真抓实干,结果上注重实效,坚决反对摆“花架子”和做表面文章。各学校要将其纳入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目标管理,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探索“体艺2+1”测评的操作模式,确保该项工作真正落实见效。
(二)目前,我镇各学校逐步形成“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的体育特色发展模式。例如,板芙小学:空竹、国际跳棋;广福小学:花样跳绳、中国象棋;深湾小学:田径、武术;湖洲小学:毽球;新联小学:篮球;两所中学的中考体育和特长生培养成绩优异;两所民办学校也积极开展特色项目的建设。但是,在梯队建设、文体活动走进社区、中小学特色项目发展的衔接等方面仍需要加强。
二、强化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成长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如何是决定学生体能的根本。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组织教师参加市举办的体育教师基本功培训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体育教师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每人要组建并带好一支队伍,能随时参加市、镇级的比赛。
(三)镇教办将与各学校沟通全镇统一安排体育教师每周一个下午空堂,便于组织全体体育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科研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听课评课、外出学习交流)。并以分片分组的形式,建立优秀体育教师的培训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体育名师。
三、开展大课间、举办体育节,检验体育发展成果
学校的大课间、体育节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大检阅,是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推进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体育活动。
(一)开展大课间评比活动,大课间活动尽可能与“体艺2+1”相结。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齐步同行,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大课间,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发展。
(二)创新与加强镇体育节的举办。以趣味性、各校特色项目展示为主,组织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一起参加,以促进学校与家长、社区的交流。整合校外人力资源,制定《学校:聘任校外辅导员方案》,利用一切可用的社会资源发展学校体育工作。
(三)开展体育比赛,是推动体育竞技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各学校要根据自身特色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开展,举行相应的体育竞赛,同时积极参加市举办的各项赛事,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
(四)加强与周边镇区的联系,探索镇区结合,激励促进,共同举办“多镇区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模式。
(五)镇教办支持、鼓励各学校创造条件申报省、市传统项目学校。
四、开展体质抽查、促进健康,保持中考体育优势
镇教办继续开展体质抽查工作,各学校要切实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重点是实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技能,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良好的体魄。
(一)加强对各校“两个标准”测试上报工作的检查力度,务必100%完成。各学校每学期上交测试项目安排计划表,教办安排人员进行过程检查,了解测试成绩的真实性。
(二)各中学提前做好初三体育工作的安排。特长生的选苗、训练、报考要从初一规划,并与小学做好沟通衔接;中考体育方面:要对学生的选项选择与学生做好分析比较,择考免考考生要与家长沟通做好体检和项目选择,学校要组织好模拟、正式考试的各项工作安排。
五、打造运动之星,催生体育文化意识
坚持常规工作同时,深入挖掘成绩背后蕴藏的精神财富,即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精神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
(一)我们要打造一批运动明星、运动团队,树立榜样,加强体育文化精神的宣传,把其内化成学生的一种信念与追求,把所积淀的体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体育在学校的地位才能稳固,学校体育才有内涵发展。
(二)各学校可在学校体育节里增设校园十大运动之星的评选,范围可以个人、小团队、班集体或社团,评选要求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特色项目等自定要求,重点要体现体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
9.秋季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篇九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科研为先导,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1、教师培训目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研修活动,不断丰厚知识底蕴。尽快使课改理念内化到教师专业结构中,并外显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2、教学管理目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规范化。
3、教研科研目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本校实际,加强本校的课题规划实施的督导与检查,确保按计划实施。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使教师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教师业务学习。
组织、引领全体老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课改新理念的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升华,不断更新老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
本期的学习内容会加强基本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的综合性学习应用,加强课改信息的学习研究,把握正确导向;汇集学校课程改革实验中的疑问、疑难问题,集中研讨,集思广益,以排除前进中的困惑和困难。
(二)组织开展好校本、校间教研活动。
1、课堂教学研究。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关注常态课程,推进有效教学”这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本土化、个性化、形式多样化,定期开展教学沙龙研讨活动。
3、同时,我校还计划走出去的办法,与兄弟学校多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兄弟学校的长处,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抓常规管理:一要科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要规范,要严格执行学校出台的实施细则;三要细节,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要求教师不要上没准备的课,课前要有教案,课后及时反思,;四要过程,立足于管好今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雷厉风行、追求完美的的工作作风。常规工作做了,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按照上面的要求,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每周一次教学常规抽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四)编写教科研简报。
10.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针,根据县教育局“2017-2018学年教学教研工作意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评价激励机制,精细常规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落实学校新学年工作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1、工作目标
力争中考质量在城区类排名保三争二;文化抽考质量在城区类排名初中前三名、小学前五名;教学教研管理工作逐步完善。
2、主要任务
(1)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2)组织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全面推进课改,积极探索智慧课堂建设。(4)开展名师培养工程,实施好传帮带工作。(5)抓好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
三、工作措施
(一)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1、健全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根据上学年常规执行的情况,进一步对学校“常规实施细则”修改,适应新课改工作,新制定“每日巡课制度”“教研活动、备课活动组织办法”和“关于考试工作的规定”等制度方案,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加强管理的规范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2、加大教学常规检查力度。教务处要执行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保证将教学常规落实到位。做到每周一抽查、每月一大查,每次检查要签署意见,加盖检查章,写明检查时间,要小结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校长检查领导班子的常规、分管教学副校长监督每月大检查,教务主任和副主任组织并深入每月的检查、抽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具体负责对老师的教学常规检查,明确各自的责任。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反馈,马上整改到位。
每天安排值日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巡查,记录上课时教师的到岗情况;教务处人员要经常深入教室听课,采取指定或随机的方式,了解教师上课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班级要建立教室日志,由班干部记录每堂课的情况,教务处要及时收集情况,遇有异常,要做深入调查,查明原因,及时整改。
3、规范教学行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重视每堂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小学低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控制作业量,注意作业的形式多样,教师要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消化。重视单元过关练习,将单元练习当着一次单元学习情况的检测,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好检测、改卷、质量分析、讲评,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落实因材施教。
创新教师考核方法,开展评教工作。每学期,根据常规制度,教务处统一组织开展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活动,评教结果计入教师考核。
(二)扎实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1、健全教研组、备课组组织,完善活动组织办法,严明活动纪律,力求活动实效。本学年校本教研活动围绕“立足核心素养 全面推进课改 努力提升质量”主题,提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学校领导蹲组参加活动,指导、督查活动开展,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同时,积极参与联片教研、结对帮扶活动。
2、校本培训要有针对性,做好新课改培训、新统编教材培训和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组织好校内学科研讨活动,定好研讨主题,每一位老师都要发言。同时,外出培训学习的老师,回校后进行汇报或给在校老师培训;还要聘请外面专家对学校老师有针对性的培训。
3、坚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教师要坚持读书、读好书、读教育名著,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带动学生爱读书、爱学习。并坚持写教学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但必须认真写,认真反思,才能有真正的感悟和提高。学校要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师生读书活动,以活动促进形成学习型教师、书香型校园。
4、充分利用教育云平台,将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参加网上培训、网上学习、网上交流;同时,继续开展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充分利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教师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全面推进课改工作(详见课改方案)。
1、课改模式全面推开。本学年,“三导五学”课改工作在原四至九年级实施的基础上,一至三年级开始试点。对于四至九年级课改模式要逐步成熟,并能灵活运用模式开展课改工作;一至三年级起始阶段的课改,不要急于求成,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目标,为学生顺利适应新课改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2、加强对课改工作的评价与考核。首先要健全完善课改工作评价机制,在原考核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重点在于过程评价、常态评价,既注重教师教的评价,也要评价学生的学,更要注重对课改效果的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机制引领课改工作。
3、积极探索智慧课堂建设。引导老师重新对课堂认识,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场所,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成为文化的重建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智慧的班级,让师生在课堂产生出新智慧。
(四)开展名师培养工程。
1、组织学校名师评选工作。本学年,组织一次学校名师评选,作为学校重点培养的老师,在三至五年级内推向全县,乃至全市,成为全县、全市的名师。
2、积极发挥好名师的传帮带作用。评选出的名师,要组建一个团队,带领团队一起成长,打造优势学科。
3、加强对名师的考核。评选出的学校名师,根据考核每月给予一定的奖励。加强对名师的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五)抓好课程建设(详见“课程开发方案”)。
1、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教学时间,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课程建设。根据本校、本地实际,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进行统筹安排,提出建设方案,保证时间,明确实施者,进行科学评价。
3、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课程开发、课程整合的能力。自己会开发课程,为学生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班本课程。这些课程要更具有活动性、更具有参与性,为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助力。本学年计划开发“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原有课题的按计划开展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同时积极申报新课题,力争本学年新增两个市级以上课题。
5、组织开展好学校社团、兴趣小组活动。本学年,务必抓好体育各类俱乐部、文学社、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的辅导,拓展、延伸课程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多出精品,多开展活动,逐步形成特色。
四、主要工作安排
工作内容 负责人
九月
1、成立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各学科教研计划。教研组长
2、各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 各教师
3、制定新学年课改工作方案、启动课改、课改培训 教务处
4、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进行检查 教务处
5、召开教学教研工作会议 教务处 十月
1、举行课改示范课活动、社团活动 教务处
2、九年级教学调研(课改、听课、常规检查)教务处
3、教研组学习活动、师徒结对活动 教务处 十一月
1、期中考试与质量分析 教务处
2、七年级教学调研(课改、听课、常规检查)教务处
3、青年教师(课改)教学竞赛 教研组 十二月
1、课改阶段小结 教务处
2、进行教学检查(重点是常规和课改工作)教务处
3、学生学科小组竞赛活动、迎元旦书法比赛 教研组 一月(2017年)
1、期末考试与质量分析 教务处
2、迎接小学、初中质量测试 教务处
3、工作小结 教研组 三月
1、初中毕业年级教学工作会议 教务处
2、课改学科(语、数、英、物)优质课竞赛 教务处
3、做好县级课题结题工作、省市级课题结题材料上报 教务处 四月
1、九年级教学调研(重点是课改工作、职招工作)
2、小学素质学科活动
3、中考学科复习研讨活动
4、教学常规、课改工作检查 五月
1、组织中考适应性考试
2、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
3、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社团展示活动
4、迎接学校综合评估和教学工作检查
5、做好各级课题申报工作 六月
1、期末复习研讨活动
2、迎接小学、初中质量抽考;组织期末考试工作
3、组织中考 七月
1、质量分析、课改工作总结、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教学成绩统计、教师考核
2017年9月
11.浅谈学校教研团队建设 篇十一
1建章立制,科学评价。要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研组工作的长效发展,就必须有规范的制度做保证。学校根据实际制定了《教研组建设管理制度》、《教研组工作考评细则》、《优秀教研团队评选方案》和《奖励办法》,明确了工作目标、活动要求、组长职责以及团队的考评奖励,做到了教研组工作有方向、有措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教研组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
我们为凝聚人心,形成团队合力,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上做出了调整,从重视对教师个体的考核评价逐步过渡到对团队的考核评价。特别是在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上,本着分科教学、整体推进的原则,一是对教师的单科教学质量进行单项奖励,二是对各学科捆绑达标的教师进行奖励。三是对在各级教学质量检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进行奖励。实行捆绑式评价,激发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增强了教师的集体荣誉感。
另外,出台新的优秀团队奖励办法,重在奖励团队的合作成果。每年一次的评比活动,比以往任何一项评比都更能激励教师的责任心。因为身处团队,谁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落后而给团队扣分,影响团队成绩。各项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之间合作才能共赢的思想,提高了教师的凝聚力。
2发挥组长作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教研组长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在教研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选拔了大家信得过的教研组长,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由他们带动团队的教研活动,使他们从简单的执行和上传下达上升为引领与研究,进而在教研中发挥学科领导的作用。实践证明,选聘好、使用好和培养好教研组长,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根本保证。我校现在有四位教研组长担任着兼职教研员工作。学校为他们争取各种各样的提高机会,如定期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送课下乡等。借助外部力量,使这些组长开阔眼界,摄取信息,提高教研能力,落实教研效果。
3加强指导,提升整体研究能力。自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指导小组,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参加集体备课,参与研究活动,坚持推门听课评课,指导常态教学。尤其是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采用了“教师自评、指导组评、组员交流、改进再教”的评价方式。由于反馈及时,方式多元,所以,教学指导具有实效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组的整体研究能力。
二、立足校本,打造优秀教研团队
1搭建平台,提升整体教研能力。我校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有意识地搭建校本研究活动平台,充分发挥教研团队的教研功能,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帅的教研能力。
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把课堂教学与小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为校本教研提供有力支持。说课、评课、交流“三位一体”的研讨活动是提升的重要环节。研讨过程中,我们对上课教师、评课教师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说出自己的话”,激发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二是组织大型的教研活动。如:“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挖掘了教师的潜能,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研能力。“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活动,它既是教师研究能力的一次竞赛,又是对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学校搭建的实践平台,为不同层面的教师提供机会,使教师共享集体智慧,思考、借鉴、提升。
2专家引领,提高专项研训效果。学校的校本教研,如果只有同一层次的横向交流,而没有专家高一层次的纵向引领,有可能会使研究徘徊不前,无法突破。
为促进教师专业尽快成长,学校邀请了州、市各级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切合教师发展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效果非常明显。
为推动学科组的建设,学校邀请州、市学科教研员亲临指导。学科教研员参与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学科组的研讨活动,帮助学科教师把握了教研方向。教师们一致认为能够跟专家们这样面对面地交流真是受益匪浅。
3专业阅读,建设学习型团队。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学习的实效性,我们在对教师读书需求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教师进行专业阅读。
第一,倡导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使专业学习具有针对性。
第二,让教师带着问题共读一本书,使大家有共同的研究基础。
第三,领导荐书。根据教师发展要求,领导向教师推荐好书,并为教师购书提供经费支持。
12.深化校本教研推动学校发展 篇十二
我校在该项工作上注重落实四个环节,取得了明显实效。这四个工作环节为: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二是总体布局,突出重点;三是抓实计划,创建特色,四是注重过程,做好记录。校长作为专业发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予了最大支持和投入。
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以“四个立足,一个创建”为核心,创出了自己的特色,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一、立足全体
校本教研工作要面向全体教师,学校高度重视通识培训,包括:党员先进性教育、师德师风培训、课程改革培训、教师专业化培训、有效课堂的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等。在此基础上,我校还倡导人人有个性化的培训专题,并建议发展方向,仅以干部的培训专题就可见一斑:校长书记专修“现代学校制度与文化建设”、“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教育领导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训,负责引领督导教师们的言行;教务主任专修“课堂教学管理”、“新课程”方面的培训,参加与新课程教学相关的所有学习;德育主任专修“班集体管理与实践”、“德育管理干部研修”、“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培训,牢牢抓住学校德育和家长学校建设的要点。这种通识培训与个性化教育的有机融合,让教师的心灵充盈起来,文化底蕴丰厚起来。学校的校本培训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并通过收获交流等方式扩大学习效果,外出培训也本着“教师自愿、人人主动”的方式确保想学习想发展的老师有均等的机会参加各类级别的学习活动。
二、立足长远
校本教研工作应深入到管理的内核,并引导全体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因此,多年来我们注重在教师的修心、修为上多动脑筋,让教师享受学习的快乐,并提出了“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品”、“让书香溢满校园”的理念。这里的“读书”是大概念,不仅要读懂文字的书,还要读懂教育全过程这本大书,真正形成“活到老,受教育到老”的思想和行为。正因为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抓住了教师发展的未来,所以深受教师们欢迎,用我们老师的话来说:“在校本教研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变得‘丰富而宁静,朴实而高贵’了。
为此,我们采取了制定科学的教师发展方案的方式。首先,学校制定了《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青年教师共同成长计划》、《教师学年读书计划》等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案。其次,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每年的年底开展教师个人规划年度自查,持之以恒地坚持对教师进行教育法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业务、学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政治、业务学习和培训。
三、立足方法
校本教研工作必须要从方法入手,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一想、做一做。学校积极创办“教师发展学校”,确立了“为了每一位教师的成功”这一理念,为此,学校制定了比较详尽的《创建教师发展学校,提高校本教研质量》这一规划草案,力求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我校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快速发展,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养成研究思考习惯、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队伍。
学校采取了多种学习形式:
1. 专家引领与个人自悟的结合
我们邀请了周围校本教研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观摩,对教师的片段课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并针对同类型课的关键点进行了讲解,使老师们在自我体验与借鉴他人的教学感悟中领悟了不同类型课教学的基本模式、讲授原则以及如何在预设中机智地处理教学生成。
2. 现场讲授与录像观摩相结合
我们邀请了名校的一线教师、校长与老师们一起探讨交流实践中对理论的思考,他们为老师们带来了生动、精彩、风趣的主题讲座,并进行了交互式的穿插汇报交流。在录像观摩中,我们观看了《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环境下的理想课堂》、《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我们还在网上下载了名师的视频讲座,组织全体教师观看。
3. 读书沙龙与读书论坛的结合
“书香校园”建设是我们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成为书香教师”的路途中,我们通过摘记笔记、好书推荐、心得交流、校报荟萃、观后有感、共读共赏、师生共读、寒暑假集中读、学期中分散读、教研组同读等各种形式营造读书氛围,倡导读书习惯,组织教师读书论坛和主题读书沙龙。
4.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如果说专家资源我们更多依靠请进来的话,老师的实践体会主要靠走出去。学校积极创造机会,组织老师分批分次外出学习考察,参加一些观摩活动,回来后人人上交学习日志和学习汇报,老师将所学所见所感在组内及学校团队内交流以扩大学习效果。
5. 个人思考与心得交流相结合
在“教师发展学校”的成长中,每个教师对教师职业生涯的思考也不尽相同。从老师们上交的体会中我们感觉到,从校本教研内容到校本教研形式都给老师们带来了充实、快乐、思考与成长,我们将这些可贵的“思想”集中发表于校报,以求摩擦出思想的火花,引发深入的思考。
四、立足实践
校本教研若脱离了教师工作实际,是不可能走长远的。因此,我们从实践出发,从教师的工作出发,以教研组为单位,形成了每学期进行的常规制度。
1. 单周开展教研活动,双周开展专业化学习或集体读书活动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好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间的对话交流和互相合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我们通过评课、案例学习与分析、课标学习后的讨论、观看录像课后的研讨等活动,共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促进教师知识的互补;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课标,探讨教学方法;利用书籍开拓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在与书本对话的同时,我们倡导教师间的同伴互助,相互交流,在不断的争鸣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建立个人博客
提倡写教育教学日记,时间长了,很多老师已逐步养成记录教育故事的良好习惯,大家都竞争成为学校最为勤奋的教育博主。
3. 举行“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交流会
活动中,教师们结合书中的内容对自己身上发生的教学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教育名家的所作所为相比较来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读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 坚持“师徒结对”的培养工程
抓好中青年教师参加教研课题和各类竞赛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粉笔字、钢笔字基本功训练活动。
5. 进行组内专题培训活动
由教研组长带头,校级骨干教师承担,每学期有主题有重点地进行组内专题学习和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
6. 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研讨课、展示课、汇报课活动
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针对问题开展扎实有效的研讨,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造就一支不断成长的自我反思型的教师队伍。
我们立足“高效管理”、“高效课堂”、“高效班队”的研究,将校本教研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备课组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如:每学期分学科、分专题开展高效课堂的“有效研究”;利用“科研日”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评课”的学习培训,并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德育论坛、读书论坛;此外,我们还尝试开展了“学生管理大家谈”的研究,通过组织资深班主任的培训与研讨,由班主任领衔组织本班科任教师、家长的培训,并开展深度汇谈,共同研究班级学生现状,挖掘经验,发现问题,同时畅谈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的发展愿景,然后再回到班级、课堂中创造性地实践,做到了德育、教学、科研工作高度融合,各门学科高度整合,学校与家庭积极互动。通过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较大改变,班风班貌明显改善,班级文化日趋成熟。
13.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方案 篇十三
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原则,以活动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进取意识,强化组织纪律,巩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将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将德育深入到更深更广的层面,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和县中人数8人的指标,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服务。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1.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开设各科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特长,特别给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表现的机会,让班级、让课堂成为锻炼学生的平台,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历史与人文,从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升华学生人格。
2、继续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将守则规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规范学生礼仪,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只有不断的检查反思,取长补短,学生的修养和人格、自我教育能力才会更快地提高。
三、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管理
1.在毕业班工作的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勤于了解、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与学习动态,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倡导团队精神,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齐心协力地使每个班级都保持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教风,这是毕业班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
2.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想办法、添措施,根据实际,切实成立工作领导组,要实实在在地为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做些工作。要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情况研究制定__年考上县中__人的任务,毕业班教师应以敬业、奉献、钻研为前提,以教学延伸为前提,力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督促各任课教师抓好本班毕业班教学工作,并将抓毕业班工作的情况如实记录,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反思,并找出对策,进一步调整好工作思路。将对该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4.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督导。本学期,毕业班得老师们,将采取每月和不定期的形式,加强对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进行视导,采取随堂听课、查教室、查教学、查学生、及学生作业、教师教学进度、教师的教案、召开师生座谈会、走访部分学生家长等形式,切实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督促、检查。
5.定期召开毕业班工作会。定期召开毕业班工作会三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过去的毕业班工作进行总结回顾,以便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明确具体措施,提出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参会的毕业班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要求,认真分析汇报各班的情况。各班必须切实认真的开好“二会”,即教师会、学生会。做到早计划、早布置、常检查,让全体教师明确工作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7.建立月考制度。学期中期考由年级组统一组织,月考结束后要认真分析考试情况,纵横对比,找出差距,找准要学生薄弱环节,研究对策,调整教学策略,教师们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8.有计划做好毕业班复习巩固工作。召开“两会”,一是召开学生会,明确复习指导思想,提供相关资料;二是召开毕业班教师复习巩固研讨会。主要围绕如何培养优生、转化学困生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各校必须切实认真的拟订好培优扶差的措施。
四、班级管理
(1)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毕业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部分学生情绪低、厌学,特别是学困生,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针对此类情况,各班级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通过召开学生会、个别谈心(谈话)、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让全体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全力以赴,做好总复习工作。
(2)积极做好毕业班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
毕业班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学生有一个紧张而又和谐的家庭学习环境十分重要。因此要通过召开毕业班家长会,进行交流座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状况,要求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生活必备条件,多给孩子关心和辅导,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通过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同时做好家长让孩子上职中的前期工作,相互沟通,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合理安排总复习时间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学校实验教研计划06-24
学校年度教研计划10-16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制度07-10
学校实验教研工作计划07-14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411-08
学校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10-11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08-01
镇田学校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11-14
学校体育教研的学期工作总结12-02
学校理化生教研组工作总结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