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大众文化(共13篇)
1.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一
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
论文关键词:消费文化 新媒体 传播责任
论文摘要:本文从消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论述消费文化对新媒体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引导及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负的责任。
消费文化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全球化进程XX的文化现象,是西方消费文化思潮直接影响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正在走向共谋。新媒体通过源源不断生产出的各种符号,持续刺激着人们的物质欲望,引诱人们接受各种消费文化的传播形态,使人们体验各种消费主义的快感。然而,新媒体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肩负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使其更好地传播。
一、消费文化的提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人们逐渐消除了原有的崇尚节俭、积累的消费观念,开始向注重享乐、张扬人性的方向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XX心已逐步从生产转向消费,消费时代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便是消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所谓消费文化就是指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各类与消费相关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
消费文化在当代已不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已内化为相当多人的价值理念,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有影响的意识形态与行为价值准则,受到以下因素的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是消费文化产生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使消费真正发生转变的契机,使消费品多样和多产的生产从可能逐渐转变成现实。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交换和消费的步伐也大大加快。控制和引导消费的形式成为消费文化发展的新动力,政策导向是消费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舆论引导对消费文化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消费文化的形成既有经济学的原因,更是人为诱导和推销的结果。媒体的宣传与引导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保证人们消费热情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又不断诱导出商品的新的意义,用来引导人们的消费。
由此可见,消费文化既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通过有意识的政策调整及各种商业活动,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意识和生活XX。政府在其XX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通过各种有关的经济政策助长公众的消费欲望。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们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铺天盖地地进行商品广告宣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XX习惯于按照这种宣传进行消费。因此,消费文化的传播对媒体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消费文化对新媒体的影晌及问题
媒体是传播消费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在现代社会尤其以新媒体为重。目前学界对新媒体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熊澄宇教授用三句话来阐述:“首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第三,新媒体是一个发展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有人认为“新媒体就是对新出现的媒体形态的一个统称,”包括了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的自办网站、楼宇电视、手机等,……但从目前的媒体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把新媒体界定为传播者与接受者相互融合进行对等个性化交流的即时信息传播媒体,它包括了目前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和“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或网络移动媒体。在使用过程XX无疑可以发现它的很多优势,主要表现为开放式的交互平台、交互式的生产关系、摆脱了制作成本上的束缚等。
新媒体作为消费文化传播的载体,消费文化的传播同时也要求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为了使消费者更好的接受到消费文化,新媒体必须不断的完善自身使其更好的适应受众的需要。消费文化对新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娱乐、休闲的内容在新媒体XX比重日益增大。近年来,各种新型媒体的不断出现,竞争日益激烈了,而受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媒体为了在市场XX占据优势位置,倾向于增加报道娱乐休闲的内容,事实上,受众对这类新鲜、时尚和富有趣味性的内容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第二,在新媒体XX广告扮演了消费文化意见领袖的角色。作为一种经济力量,广告成为了消费体系XX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预示流行、时尚或者成为象征某种社会阶层的标志,它可以引导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它传达价值,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指导你的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你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这些都属于消费文化的范畴。第三,反映消费文化诉求的新的方式的开辟,比如出现新的网站、新的版块、新的论坛等。
然而,消费文化的传播在带给新媒体一系列的`改观之后,仍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有影响的意识形态与行为价值准则,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新媒体也应更快的加以适应,因为新媒体在发展XX也可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在把关上的缺失,舆论导向上的失误,公信力不足等。所以新媒体在消费文化的传播XX不能只一味地迎合受众需求,而要根据自身的特性以及责任与义务来进行传播。 三、新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责任与义务
现代社会无疑是媒体的社会,特别是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媒介传播系统及广告声像作为消费文化的载体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它们不仅是人们消费发生的策源地,而且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活动,并最终引导着消费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新媒体在对消费文化进行传播时应坚持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新媒体在兴起之后,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功能,在带来新的大众生活交流方式改变的同时,更是由于传媒文化的日益膨胀和过剩生产,从而更好的促进了消费文化的兴盛和传播。新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不断制造欲望来强化消费文化观念的传播与建构。新媒体由于自身的独特特点,在宣传消费品时通过“个性化”、“符号化”等形式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刺激他们的消费行为,以此达到利益的最大化。第二,新媒体除了向消费者传输消费观念外,也渗透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对受众的控制。第三,新媒体不断“生产”各种“消费活动”以丰富和构建消费文化的内容。新媒体除了传播消费品和消费观念外,自身生产的节目、光碟、录影带等本身就是“复制品”,即消费商品其XX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也遵循消费生产的一系列游戏规则,也要追寻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新的媒介产品也会带来流行文化,提供新的卖点,形成新的消费热潮。总之,新媒体由于其独特性,使之在消费文化的传播与建构XX更具有了特殊的功能与影响。
新媒体在飞速发展的过程XX,不断打破原有的消费文化传播模式,深刻影响和促进了消费文化的发展。然而在这一进程XX,不可避免地使消费文化矛盾重重,因此,为了减少这些矛盾,新媒体在对消费文化进行传播时应遵循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首先,新媒体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该遵循国家相关的规定,在政府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积极有效的传播。同时,新媒体XX的工作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其次,从观念上来说,传统的文化观念对消费文化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就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种思想体现在消费文化上表现为求同特征和从众心理,不突出自己,更多的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以避免和他人产生隔阂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新兴潮流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享乐”的思想开始盛行,甚至有着愈演愈烈的态势。因此,新媒体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坚持对公众负责的原则,真实客观地传播,避免虚夸浮夸,树立自身的公信力,塑造传媒形象。
最后,从模式上来说,广告是消费者了解消费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一种经济力量,广告已成为消费体系XX充满生机而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贡献在于它使人们沉浸在一个无止境的新产品潮流之XX。而在这一过程XX,又促成了大众行为与欲望—形成了消费经济的生力军。广告的传播功能本质上是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它履行了指导消费行为的职能。因此,新媒体XX的广告首先在内容上要坚持真实,客观地传达信息,避免欺骗行为的出现,其次在形式上要坚持创新,要新颖独特,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更好地指导消费行为,影响受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消费文化的传播。
综上所述,消费文化的传播与新媒体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交织的。消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就要求新媒体也有与之相应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其发展需要。同时,新媒体对消费文化有着引导作用,它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来传播扩大其影响。然而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XX不能只一味地为了其影响采取各种手段,而是要在遵守相应的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来进行,这样的消费文化的传播才是积极的健康的,在消费文化影响扩大的同时我们的新媒体也能更长久地发展。
2.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二
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会是一项长期并艰巨的任务。
1 新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由复杂的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理论, 由少数人掌握到大众所理解接受, 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这里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它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以及后来的继承者们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后产生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手段, 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或媒体向大众传递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方式。
1.2 新媒体及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所谓的新媒体只是在旧媒体的对照中所产生的, 立足我国当下, 新媒体指的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目前, 社会上普遍认为, 报纸、广播、电视属于传统媒体, 而网络、手机媒体属于新媒体。
运用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首先是受众的阅读习惯, 根据CNNIC《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 新闻搜索在电脑和手机上分别以60.8%、58.3%都位居第一, 新闻仍然是网民最常搜索内容,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网民中运用新媒体来阅读的人超过半数。所以, 运用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十分必要的。
1.3 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作用
首先, 提高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通过新媒体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 有利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 加快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有利于专业人才更好的宣传马克思主义, 使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最后, 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2 新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的多样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
新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受众由以前的信息接受者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新媒体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形式,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 用户不再接受他者的主导, 其实质是在虚拟空间中否认核心、张扬个性的精神, 新媒体传播去中心化的特性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任何信息我们都有可能第一时间参与讨论, 这些信息中不乏有西方思想的存在, 如果受众的长此以往接受西方关于崇尚个性的思想, 那么就加大了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难度。
2.2 新媒体运用不到位, 传播缺乏技巧性
要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工作, 就要全面的对受众进行分析, 了解受众的心里, 根据受众的心理、职业、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所属群体等方面将受众分为不同的群体进行宣传, 要“对症下药”, 不能“一刀切”, 针对不同的群体传播的语言、形式也要不同。
2.3 缺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专业人才
专业的人才队伍叫缺乏, 尤其缺乏既透彻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又能很好的利用新媒体的人才, 很多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并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现实中去, 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中流砥柱, 因此, 应该大力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专业人才,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2.4 新媒体的管理体系制度不完善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确实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率, 但是现在, 各种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短信诈骗、窃取别人信息等行为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这些行为不仅威胁到公民自身的财产安全更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其原因正是我国的关于新媒体管理体系制度还不完善, 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利用制度的手段管理约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从而提高其传播效率。
3 新媒体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对策
3.1 充分运用新媒体建立一套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对于网络媒体, 建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专题网站, 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 在各大新闻网站、政府网站等适当增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课程视频, 中央重要会议的视频、音频, 增加有关于马克思主义著名著作的电子版图书。对于手机媒体, 利用手机微博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微博具有交互性强的特点, 受众的参与度较高, 充分利用“意见领袖”的言论, 因为其思想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 利用名人效应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十分有必要的。
3.2 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专业人才的作用不容小觑, 我国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专业的人才较少, 而能熟练掌握新媒体又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人才则是凤毛麟角,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 一定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不能空谈马克思主义, 这支队伍要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 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为人们群众树立一个榜样, 使人民群众信服与认同。
3.3 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与监督机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监管体制保障其顺利地进行, 政府要健全管理与监督体制, 保证马克思主义合理合法高效率的传播, 另外, 应提高网络防范技术, 抵制不良信息的入侵, 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让我们在健康的新媒体环境下学习、休息与工作。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 运用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 是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另外, 极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同时也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2009:3.
3.视频:新大众媒体 篇三
越来越多的屏幕切割了本来被电视一网打尽的受众群体,他们出现在手机上,瞬间又转移到平板上,而电脑上也有他们的踪迹,他们有更加个性化的需求,比以往更加难以满足,在发达的技术帮助下,他们在企业营销中占据了更加主动的地位,也就是说,是消费者在拉动企业的营销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洞察消费者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营销者必须身体力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而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比以往更加了解企业面对的消费者。
首先,要掌握他们尽可能多的资料。对于消费者的人口进行统计学描述,曾经在4A广告策划中“横行”数十载。而今,仅仅是结构化的数据已经无法描画消费者的群体特征,他们使用各种个人化的终端媒介,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更加个性化的营销方式。于是,大数据研究应运而生,互联网的爆炸效应同样体现在用户数据上,消费者的网络踪迹被忠实地记录下来,个人资料、购物行为、媒介接触行为甚至社交关系等,鲜活地汇聚成为大数据的海洋,是精准营销的起点和依据。
其次,寻找拥有大用户量以及积累了大数据的大平台,比如腾讯,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将产品、品牌的目标消费者从用户的海洋中抽离并归拢为一个个有着鲜明特征的群体,针对他们开展个性化、精准化的营销活动。
人们的生活已经被各种尺寸的屏幕占据。而屏幕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通过声、色、画和文字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将现实生活延伸到媒介之中。其中,视频的表现能力是最强的(尤其3D技术出现之后),它具有电视的所有优点,却又不像电视节目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视频网民已经达到4.9亿,在用户量达到一定量级之后,视频已然成为新的大众媒体。
急剧增长的视频用户量同样带来了海量的大数据,它使视频营销终于可以不再只是简单地COPY电视广告模式,打开了一扇充满诸多可能性的大门。
如果对视频用户的网络行为轨迹进行追踪,就可以基于数据分析,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与视频内容进行匹配。视频营销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推送和曝光,而是名副其实的精准营销。
比如腾讯视频,完全可以借助腾讯庞大的用户量和自己的产品矩阵,从用户个人资料、社交关系以及各种行为数据分析开始,归纳出个性化图谱,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方式,之后再借助平台下各产品进行联合式推广,然后搜集用户反馈的信息,补充到数据库里,为下一步营销充实数据和奠定基础,形成一个营销闭环。
4.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四
摘 要:纵观当代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社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给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给社团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发展新挑战。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社团文化;建设
高校社团日趋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阵地。学生在社团百花齐放的活动中体验乐趣的同时,也对社团素质提升、知识普及、技能拓展等功能性的诉求越来越高。新媒体的普及改变了高校社团文件建设的现状,也为高校社团工作的开展拓展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新媒体指信息传播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传播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具有多元化,多样化和自主化的特点。当前的新媒体形式主要包括网络、微博、微信、虚拟社区等,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和传播更加便捷,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或传播者,这也使得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量非常庞大,是传统媒体时代无法企及的。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呈现出自主化、个性化的特点,其传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对受众的影响也更加深刻。
一、新媒体对社团文化的影响
(一)拓展了社团成员的沟通方式。新媒体时代,高校社团成员一改以往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更多的是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交流和互动。下发书面文件,电话通知等形式已经被微信、QQ等新媒体软件所替代,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时效性、精准性和覆盖率,实现了社团组织与成员,成员之间互通的即时性。QQ群、讨论组、微博、微信已然成为社团发布工作动态和进行思想和工作交流的新型方式,工作部署商讨和思想意见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明显提升了工作的互动性和信息共享的效果。
(二)改变了社团活动的宣传方式。社团活动的宣传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巨大改变,手绘海报,发放宣传材料和拉挂横幅的线下宣传手段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话题。社团成员获得官方消息后通过转发实现了社团活动传播的多向性,而每一位社团成员作为活动参与者和受众的同时也成为传播者。
(三)拓展了社团活动的交流平台。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和社团文化的传播不应局限与单一社团或者高校,不同高校和不同社团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一个社团健康快速的成长和发展,借此才能展开合作与学习。新媒体的出现和合理应用快速便捷的实现了各高校各社团间的互助和交流,为各高校和社团搭建了更多元化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四)扩展了社团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绝大多数都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他们通过手机终端传输文本信息、视频信息、音频信息等,与同学、老师、朋友以及家人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转发微博微信,点赞已经成了学生生活的规定动作,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形式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宣传,影响力不在局限于单个社团或学校,覆盖面可以遍及各高校,各社团,实现了多极化扩散。微博的话题设置,也将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带出校园,带向社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五)加大了社团管理难度。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因其具有传播速度快、途径多元、信息广泛的特征,使得大学生极易受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极端的思想或行为。若社团工作中一些工作没有处理得当,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1]。
二、新媒体时代下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以新媒体为媒介,提升社团文化的号召力。新媒体互动性强,能给社团活动增加不少趣味性。高职院校可积极运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对学校社团的各种活动予以传播,在新闻宣传上积极掌握主动权。
(二)积极运用新媒体,提升社团文化的外向力。新媒体传播路径广,可提升社团文化的外向力。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社团所开展的活动不再局限于社团内部或校园内部,更多的是借助新媒体让社团活动走出校园,实现社团活动的多元化宣传[2]。例如,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公众平台在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上发挥新媒体优势,将“创客沙龙”的影响力大力拓展,激发了创新意识,吸引了创业项目,与为广大青年学生开辟了思想交流与实践操作的新阵地。毕业季利用官方微博推出“毕业季留言”系列活动,获得毕业多年校友、在校学生及教师的积极响应,广泛地传播了正能量。
(三)增强师生的新媒体素养。虽然新媒体能对社团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但我们也应看到其消极的一面。网络上常充斥着一些负面信息,若不能正确处理应对,则会带来不利影响。应打造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引导大学生正确应用新媒体,理性对待网络上的“负面”消息。
(四)培养师生的新媒体运营技能。现在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除了高校本身有微信公众号外,一些职能部门也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新媒体运营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新媒体的维护与运营需要一定技巧,各高校应主动培养一批善于运营新媒体的师生队伍,以新媒体的形式,传播具有特色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打造正能量的社交平台,利用新媒体将社团打造为一个宣传窗口。新媒体的运用对社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院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推送内容选择、功能安排、推送形式及时间上花费很大精力,以保证良好的运营效果。社团应结合所在高校的具体情况,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在确保整体格调积极向上的前提下,将文化、艺术、流行等元素不断加入新媒体中[3]。
三、结语
总之,新媒体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应在实践中将新媒体不断运用于社团文化建设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以促进社团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5.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 篇五
大众文化是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性刺激了大众文化的形成,世俗化促进大众文化的流行.从意识形态维度上分析,大众文化既有先天不足和后天无序、盲目,也有先进文化的因子和符合时代的`精神.意识形态要正视大众文化的存在.
作 者:王埃亮 WANG AI-liang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列教研部,内蒙古,通辽,028042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3(6) 分类号:B01 关键词: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 现代性
6.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六
最近看了陆杨、王毅写的《大众文化与传媒》,有点感想。先主要说下大概的内容,这本书分了五个部分分别描述。
首先说下第一章文化和大众文化:
相当一部分理论家的概括中,文化多被视为导向某种成果的累进运动,文明则被视为成果本身。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文化已成一个自足的概念而包括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一种总的心灵状态,与人类追求完美的精神密不可分;二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中知识发展的总状态;三是艺术的总体;最后是指整个生活方式。由此文化具备了两种阐释:一是一种内部过程,特别是长期结盟于知识生活和各门各类的艺术;一是指一种总体过程,进一步说可以指一切生活方式的具体形态。随着现代社会中现实生活日渐分裂而成为支离破碎、互不相干的片断,大众传媒成了原子化、片断化社会生活得以保持一种“整体”感觉的主要途径。D·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理论》: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区别在于,民间文化发端于下层,它是民众自然而然的经验表达,不受高雅文化的恩惠,是为民众自享,满足自身的需要。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下达,是为商人雇用的技师制作,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其参与程度就限制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上面。
第二章从霸权理论到文化工业批判:
阿多诺: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协同下,大事张扬戴有虚假光环的总体化整合观念,一方面极力掩盖严重物化的异化社会中的主客体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大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来将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和一种巧加包装的意识形态,最终是将个性无条件交出,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由此可见,文化工业就是一场骗局,它的承诺是虚伪的,它提供的是可望不可及的虚假的快乐,它是用虚假的快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活动的潜能。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两个概念作出了区分。大众文化当中大众对他们所消费的文化有所反应,故可根据自己的趣味来作取舍定夺。而文化工业则是从上到下强加给大众,表面上是把大众款待得仿佛专为他们贴身制作,实际上是在灌输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标准化了的形式和情感。“文化工业”生产什么商品,取决于这些商品能够实现什么市场价值。
第三章 制码/解码与民族志观众研究:
霍尔《文化,传媒,语言》:电视话语的流通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
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意义”被注入电视话语后,占主导地位的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此时电视作品变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
第三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是观众的“解码”阶段。观众必须能够“解码”,才能获得“译本”的“意义”。换言之,如果观众看不懂,无法获得“意义”,那么观众就没有“消费”,“意义”就没有进入流通领域。而最终是电视“产品”没有被“使用”。
第四章 公共领域与传媒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公共领域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涉。
什么是“公众”?哈贝马斯认为,公众是关于市民的广泛的互动,即“公众”不是滞止不前的概念,而是只存在于公民之间的积极意见、观点和信息的交流和交往之间。正是在这些交往之中形成了公共舆论。
洪美恩《拼死寻观众》:两种电视模式,一是西欧的大众服务模式,关心观众需要看什么节目,把观众当成公众和公民。二是美国的商业模式,关心消费者想要看什么节目,把观众看成市场和消费者。
第五章 文化经济与抵制理论
费西克:“两种经济”理论——电视节目首先运行于金融经济系统当中,这里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片厂商(生产者)将电视节目(商品)卖给电视台(消费者)。第二个阶段是电视台将观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此后电视节目的流通便进入文化经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对观众而言,只是一种原材料,观众通过自身的解读产生快感及意义,观众是意义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德塞图:抵制理论——大众如何逃避控制。
自下而上的抵制可以消除传媒的神秘性,解构传媒的霸权力量。观众观看电视并不是一种麻木不仁,不由自主地一味被动“吸收”和“消费”的过程。意义生产在电视节目播放的时候并未完成,观众对电视意义的解码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制作者的本意未必一定能够通达观众,因为观众完全可能在自身的阶级和社会环境中,解读亦生产出新的意义来。
7.新媒体让艺术走向大众化 篇七
一、实现艺术大众化是历史的必然
1.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现艺术大众化的根本条件
“新媒体”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他们主要不在于时间的先后, 而是指传播方式和内容形式的变化。一般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我们现在称为新媒体的有门户网站、网络电视、虚拟社区、博客、播客、网络杂志。手机电视、手机报、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媒体容易掌握, 表现形式多样, 在艺术领域广泛的应用, 加速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边界的消解。
2. 现代传播技术促进了艺术走向大众化
在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传媒形态的变化发展是如何影响社会和人的, 就是说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会引起某些社会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让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 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现代传播技术如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主要依靠声像传播信息, 感染力极强, 一般大众都能很快地接受它。并且由于其强有力的宣传性和感染力, 信息能被人们及时的掌握。如许多艺术活动, 广告就是出现在人流最多的大街上、地铁里、公共汽车上。它让人们认识到高雅艺术如国标, 活力如街舞, 都和日常生活相关联。艺术无关门槛高低, 人人都能融入其中。因此说, 今天的大众化是传播方式的大众化。
二、实现艺术大众化主体的心理机制
一般在讨论艺术大众化时, 更多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去考虑的。今天我们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浅析艺术走向大众化这一过程的主体——大众的心理机制。“大众化”不等同于“大众文化”。“大众化”在这里并不是泛指普通民众, 而是用来代表与富人、特权阶级以及所谓有教养的知识精英形成对立面的大多数民众。[1]14
1. 趣味性
“趣味性”是一个人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学习积极
平涂手法直接表达思想观念。所以观念艺术不在于追求手法特征, 而在于观念的表达。
总之, 观念的表达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西方许多艺术院校, 许多教师指导学生的已不是造型基本功的训练, 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把一个想法画出来, 或做成实物, 或用身体行为来表现。艺术的方式已经非常宽泛, 它对传统的审美观念所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无疑对于人们惯常的认识与思维方式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启发和转变, 促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今天的艺术。
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就会对某种事物产生一种内在的可求的愿望。在现代媒介传播的影响下。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产生了兴趣, 在这种意识的推动下, 人们就会主动学习, 接触艺术作品, 和其他人交流,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而这种提高又反过来会在心里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这种传播和被接受从而转化为主动接受的方式为艺术走向大众化产生了很好的机会。这才是艺术走向大众化的中坚力量。
2. 时髦性
“时髦”是非理智的与过流性的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2]。时髦具有无阶级性, 一旦形成风气就成为人们寻求地位或是自我表现的手段, 也是自我宣扬的工具。新媒体伊始, 是被社会精英人士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传播媒介的大力推广, 使用它变得时髦, 许多人都想拥有它, 满足心理的需要。而且新媒体作品往往善于抓住时髦的话题与社会热点问题, 及时有效、快捷地进行报道与传播, 艺术符号与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 成为一种非常前卫的艺术样式。
3. 环境影响
“艺术并非完全产生于个人动机或潜意识动机, 艺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情结和艺术问题情结。”[3]207特定的社会氛围对艺术家提出特定的期待, 如果人们不对新奇感兴趣, 艺术家就不能创造出某种新的东西, 也不会要求去享受丰富的艺术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 让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有更多时间去享受精神生活, 再加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在这种社会氛围的推动下, 人们想表现自我思想情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新媒体能将绘画、音乐、动画、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符合大众的表现欲望, 于是人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认识”它, 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被影响着, 刺激和引发了人们情感和认知上的变化。
三、实现艺术大众化道路漫长
艺术大众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实现。对艺术大众化, 需要社会, 艺术家, 特别是媒体的正确引导, 让普通大众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而不是在新时尚的宣传的指引下去盲目的谈论艺术。要精心营造一个氛围与环境, 提高大众的审美意识。艺术大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艺术品位, 庸俗化。要准确把握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 懂得用什么方式吸引人, 让艺术大众化越来越被人认识。
参考文献
[1]张捷鸿.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2]http://baike.baidu.com/view/115548.htm
8.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八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馆;数字技术;引导策略
【作者单位】张茹,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相对于报纸、期刊、电视、广播这四大传统媒体,数字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得到广泛运用,被形象地誉为“第五大媒体”。新媒体的出现让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极大地影响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新媒体成为人们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阅读方式。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大众阅读的特点及我国图书馆大众阅读引导现状入手,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引导策略,以期为图书馆大众阅读引导工作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众阅读的含义及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阅读,狭义上是指社会大众借助新媒体数字技术进行阅读的文化活动;广义上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阅读不仅是简单的图书阅览,更是图书阅读理念的创新。网络移动阅读是新媒体环境下大众阅读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现代化的通信工具、阅读媒介也促进了网络阅读的迅速发展。如今新媒体环境下大众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iPad阅读、手机阅读、电脑阅读等,都是新媒体环境下大众阅读发展的重要表现。
我国移动新媒体如电子书等的阅读虽然在内容上与传统图书一致,但其多元化、视觉化、娱乐化、互动化等特点正逐渐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首先,大众阅读多元化。新媒体数字技术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媒介,也造成了大众阅读形式的多元化。多元化不仅表现为阅读载体多元化,更引申出多元化的阅读习惯、兴趣、体验等内容。其次,大众阅读视觉化。新媒体通过Photoshop及Flash等数字技术为图像化的大众阅读提供了技术可能。因此,当代大众阅读可以说是“读图时代”。主流文化超越了文本语言,图像化的大众阅读引发浅阅读,让受众快速感受视觉冲击,然后即看即扔。再次,大众阅读娱乐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娱乐化、快捷化成为大众的主观文化需求,图像、声音、文字等娱乐化内容以新媒体为平台表现出消费性、趣味性的文化特点。最后,大众阅读互动化。新媒体让阅读载体更加丰富,读者能及时反馈阅读信息,呈现出新的互动性阅读状态。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引导
我国第8次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新媒体数字技术较2000年增加了近15种,数字阅读者已经超过2.5亿人,新媒体实用率达到了56.2%,其中18—40岁阅读者的新媒体阅读率为78.2%,较2000年增加了近40%。此外,4G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笔记本电脑、网络电视等互联网终端在阅读领域逐渐占据主体地位,新媒体更适应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大众阅读趋势,极大地冲击了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和阅读引导的重要机构,在新媒体大众阅读的冲击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首先,大众阅读资源建设重视度不够。我国图书馆在大众阅读引导方面,仍存在重视知识阅读,轻视大众目的性阅读的思想偏差。新媒体时代,大众难以在图书馆找到适合快节奏时代需要的休闲型浅阅读图书;大众的阅读需求更新很快,图书馆很难第一时间将新书纳入馆藏范围。
其次,新媒体阅读环境尚未建立。图书馆提供的传统服务形式和内容,难以满足网络时代24小时的阅读需求;图书馆有限的阅读空间只能满足小众需要,与网络的无限空间相比,缺乏优势;我国图书馆新媒体大众阅读服务系统尚未构建。根据中科院图书馆数据调查中心及中国数字图书馆调查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我国2709家国有大型公共图书馆中有1700家图书馆(占比62.8%)仍坚持传统图书借阅模式,没有将图书查询、借阅、管理等环节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图书馆仍在被动满足大众需求,对读者阅读选择、阅读行为、阅读效果等问题关注较少。
最后,图书馆馆员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欠缺。我国图书馆馆员的新媒体数字技术及阅读引导服务意识欠缺,难以和读者有效沟通交流,仍在被动地满足大众需求。根据国家图书馆数据调查中心2011—2014年数据统计,我国图书馆从业人员数量逐年递增,已经超过8万人,但获得中级职称的馆员仅占31.3%,约2.5万人,获高级职称的馆员仅为8.4%,不到7000人。此外,我国多数图书馆馆员对新媒体检索、数字阅读、互动技术了解程度较低,很难在技术与素质上与现代读者保持同步。
三、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引导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大众阅读引导的意识虽然有了极大增强,但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图书馆阅读引导的工作,从而保证图书馆对大众阅读及社会阅读的文化影响力。
1.细化、精化图书馆馆藏分类
图书馆必须将服务资源用于对馆藏图书的细化及精化分类工作上,针对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属于不同领域、学科、认知层次的馆藏进行精细化分类处理,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应用数字技术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改变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及定位,因此,我国图书馆应将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内容及电子图书文献纳入我国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进行图书馆藏数字化工作。图书馆应在自身与读者之间搭建图书信息交流渠道,及时接收读者反馈信息,更新图书目录及馆藏数量,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图书馆应建立新书引入机制,实现图书馆馆藏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的同步。
2.创建图书馆无障碍数字阅读环境
第一,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图书馆应该转变导读服务的重心,尝试建立适合大众阅读的数字化环境。这要求当今的图书馆搭建多媒体资源共享的平台,配置相应的数字阅读设备,建立数字图书馆,为大众提供数字阅读环境。
第二,转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馆可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比如,图书馆可利用博客、微信、微博等,搭建大众阅读交流互动平台,向大众推荐纸质形式或者电子形式的新书、好书;可根据图书借阅频率发布图书排行榜,以及优先推荐的书目或者专题内容,这样既可以利用、挖掘、整合、开发图书馆网络资源,也能实现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引导。图书馆还可以开展“新书悦读、好书共评”等网络互动活动,利用愉悦轻松的阅读活动,使阅读变为“悦读”,引导大众主动积极地走进图书馆。
第三,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的大众阅读引导在关注普遍需求的同时,也应关注新时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一方面可以开展个性化阅读定制服务,建立数字阅读档案,将阅读记录、阅读内容进行分类,预测大众的个性化阅读偏好;另一方面,可建立读者浏览、检索及反馈的数字技术平台,让读者根据自身需要检索相关书目,采用适合自己的阅览器进行阅读,并对书目、图书馆服务进行点评。
3.提高图书馆馆员信息技术能力
图书馆大众阅读引导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新媒体数字技术支持,更离不开图书馆馆员能力的提升。新媒体时代,图书馆不仅是图书文献的中心,更是信息的中心。图书馆馆员应成为信息加工人员、咨询人员、导航人员,为大众阅读提供信息参考、分析、咨询以及便捷的图书检索服务。
首先,图书馆馆员转变为信息加工人员,要对图书信息进行选择、编辑、提炼,总结出满足大众阅读需求的信息知识。其次,图书馆馆员要转变为信息咨询人员,提供图书信息咨询服务,使图书信息资源最大限度为大众运用,满足大众阅读需求。再次,图书馆馆员要转变为信息导航人员。新媒体环境下的馆藏形态及书目的检索技术发展迅速,图书馆馆员要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比如,图书馆馆员应该学习如何组织局域网上有效的图书数据,为读者提供常用检索方法及系统;掌握国际图书信息发展动态,对网络图书资源分类标准及技术进行研究,与国际图书信息管理接轨;根据大众的阅读需求组织导读系统,将某一专业领域资料形成索引,方便大众查询阅读;以信息化的服务能力引导大众阅读。最后,图书馆馆员要转变为信息更新人员。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弹性图书信息服务能力,做到图书信息咨询与大众阅读需求的形式、内容、范围变化同步,不能以一次的数据收集及加工为最后依据;提供的图书信息不局限于固定载体,传递图书文献的形式与新媒体的变化保持同步。
[1]罗红丽. 图书馆导读的个性化[J]. 图书馆学研究,2006(4).
[2]杨卫民. 读者的大阅读——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新阅读观[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
[3]黎维玲. 网络环境下的大众阅读方式研究[J]. 现代情报,2012(4).
[4]杨卫民. 读者的大阅读——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新阅读观[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
[5]熊丽华. 新阅读环境下的大众阅读与公共图书馆[J]. 图书馆建设,2008(15).
9.论大众文化与媒介教育的范式变迁 篇九
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
媒介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出现了一种重要的转折,这次转折的基础依然是对大众文化的新观念的产生,具体来说体现在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主张中。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正式发端于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其代表人物多是一些左派知识分子,主要领袖有威廉斯、霍加特及霍尔等人。其早期领袖霍加特与威廉斯都具有工人阶级的背景,他们从文学批评阵营中脱胎而出转入文化批评,因而其研究事实上也是对文学批评中的政治危机的一种反应。对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原因,西方学者认为,这与英国知识分子对费边主义不再抱幻想并越来越被更具有实践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吸引有关,此外,工党政府的失败、越战及法国风潮等事件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这批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他们“精神劳动”的状况与报酬和那些体力劳动相近似,这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工人阶级的一员。⑾
从学术成就来看威廉斯对该学派的影响最为巨大,他对文化概念的反思及重新界定为以后该学派的诸多研究开辟了道路。在传统观念中,文化一般是指那些为上流阶层所拥有的高等文化,而下层民众往往被视为没有文化的群体。而对文化研究学派来说,文化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事物,从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这多种多样的媒介,到衣服、食物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多种多样的制度、风俗、习惯,它们都是文化,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斯就明确指出:“对于文化这个概念,困难之处在于我们不得不持续地扩展它的意义,直到它几乎等同于我们的整个日常生活。”⑿既然文化意味着整个生活方式,那么大众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言而喻,它和精英文化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
文化研究学派还进一步指出,所有的文化实践无不打下了权力的烙印,而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揭示文化的政治及社会语境,使在该语境中的文化自身凸显出来,并且最终让人们尤其是工人阶级能够认识并改变那种无所而不在的统治结构,进而实现其社会变革的目的。这样一来,大众传播对于该学派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因为他们把媒介视为潜在的“意识培养”的工具,而揭示大众媒介中大众文化的权力本质,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身的真正处境并进而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就成了该派学者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学术抱负。也由此,该派学者对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对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揭示,而这种权力关系可以体现在阶级、种族、性别等诸多方面。
10.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十
——以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为例
1、调查表老师已经给你们完善了,可以直接使用,最好能够调查100份以上哈。
2、你们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写作提纲,你们写的像活动计划,写作提纲是最后调查报告的具体写作内容的基本框架。请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修改完善写作提纲,尽快回复我再次审核哈。
一、绪论
(一)研究主题
大众文化与时尚之间的关系调查。从受众心理角度(大众心理)分析时尚的发展的原因,也包括了受众对时尚的态度、喜好、倾向等。
(二)调查方式
以深度访谈为主,并访谈(主要根据访谈对象的不同)进行定性研究和资料的把握分析。以开放式问答为主。
(三)访谈对象: 制造学院学生。
二、调查内容分析
(一)调查情况概述
主要阐述本调查共发放问卷?份,收回?份,回收率是?%。调查对象中,女性占?%,男性占?%;大一占?%,大二占?%,大三占?%,大四占?%,硕士研究生占?%,博士研究生占?%。
(二)调查内容分析
1、关于什么是时尚的调查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2、对现在社会中的某些“时尚”现象的看法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3、时尚产生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4、对时尚的了解,以及在心中的重要程度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5、时尚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6、时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7、对时尚今后发展的看法
(论述某个问题各个选项各占?%)
11.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十一
关键词:晋商文化;大众传媒;时代传播
一、新晋商文化的内涵
商业文化是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商品经济活动产生的特有文化现象,它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与商业实践相始终,商业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是商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从这个层面讲,新晋商文化就是当代山西商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山西省新晋商联合会会长薛荣哲在《寄语新晋商—新晋商发展报告》中说明:世界范围内的晋籍商人,在山西注册经营的企业及经营者们,已经迅速成长为令人瞩目的新晋商群体。在这里,新晋商不仅要传承明清晋商“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义利并举、报国济民”的精神,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更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创新发展的理念,与时俱进的观念,热心社会的责任,合作共赢的态度。正如《新晋商宣言》中所述:传承与超越,是当代新晋商共同的愿望。遵循“诚信、勤奋、进取、敬业”之理念,传承晋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之精神,以弘扬晋商精神、重振晋商雄风为己任,建设新晋商的宏大团队,实现当代新晋商的复兴与超越。
二、大众传媒时代中的新晋商文化
大众传播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在接受国家管理下,对受众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本身就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所谓文化传播作用又称为社会遗产或遗业的传递功能,是指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已经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使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种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经过百年风雨洗礼的新晋商,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弘扬新晋商精神、重振以前的晋商雄风、实现“新晋商”的复兴与超越,就要有效地传播新晋商文化,让更多新晋商们主动传承实践新晋商精神,让更多社会大众了解新晋商文化支持新晋商发展,让新晋商文化成为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新晋商文化在大众传媒时代中的传播不足
(一)纸媒上关于新晋商文化内容的传播方式大多表现为消息,专题报道、连续报道较少。比如自2012年开始举办的世界晋商大会,多数报纸仍是采用消息、通讯的形式进行报道。
(二)市面上流传的晋商题材影视作品大多是关于明清时期的旧晋商,以新晋商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极少。近几年热播的晋商题材电视剧,像《乔家大院》、《白银谷》《走西口》,主人公背景大多处在明清时期或者民国初年,我们在银幕上很少看到以当代社会新晋商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三)关于新晋商的报道虽然大部分仍以正面报道为主,但是近些年层出不穷的负面报道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关于小煤矿的矿灾矿难事故报道,还有煤老板的奢侈形象报道,花样百出,让人应接不暇,《新闻联播》中播出的关于山西的新闻,八成以上都是煤矿灾难的负面报道。这些负面报道的大肆泛滥对新晋商文化的传播危害极大,也不利于新晋商的发展。
四、对新晋商文化传播的建议
(一)对传媒的总体建议。省内媒体作为宣传新晋商文化,树立新晋商形象的主要阵地,应该努力发挥传媒的传播优势。比如纸媒对于新晋商文化传播和新晋商最好多开辟几个专栏,加大对新晋商文化的宣传力度。专栏内容也要变得丰富多彩、海纳百川,包括新晋商人物创业故事,也可以适当刊印一些有关晋商历史文化知识的系列文章,还可以设置更多读者和新晋商双向交流的模块。最后,半一些关于新晋商文化传播的副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增加关于新晋商的正面报道,慢慢消除存在于公众心目中的负面形象。当然,对于新晋商形象的构建,包括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的双类报道。笔者在这里并不是建议媒体只报道正面形象,负面报道有时候也是必须的,所以必须把握好一个度。适时适量的负面报道能够引起新晋商群体对自我的重新鉴定和审视,看到新晋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采取更完善的措施去促进自己的发展。随后,新晋商正面形象的构建仅仅依靠于几个人物专栏的创业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要突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社会贡献,适当的增加一些公益报道对扭转新晋商的负面形象是大有裨益的。
(三)最大可能的利用网媒并对它们加以完善。首当其冲,晋商网、世界晋商网、太原新晋商联盟网这三个领军网站的完善刻不容缓。网站在宣传晋商文化,设置栏目时应合理整合栏目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不同网站之间也应该相互借鉴优秀的经验,互取所长,扬长避短。比如,世界晋商网设置的“晋商生活圈”栏目,包括了“房地产、新潮流、旅游窗”等6个子栏目,该栏目让晋商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味道浓重的话题更贴近百姓生活,易于晋商文化的广泛传播。再如晋商网“投资山西”栏目,包括了“产业导向、投资程序、投资政策、资金在线、技术转让”等12个子栏目,该栏目的设置有助于让社会各界商人了解山西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商业活动情况,有助于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来山西投资,促进山西经济发展。最后,网媒与纸媒和电子媒介之间可以多多联合,一起推出一些优秀的新晋商文化栏目视频,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整合。
五、结语
新晋商文化作为山西省文化强省战略中的一个强势文化品牌,其本身的发展和传播对山西省形象的宣传和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新晋商文化的传播不仅仅需要政府在政策和制度上的引导,更需要新晋商自身主动宣传。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晋商和社会公众传播意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政府、新晋商组织、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新晋商文化的传播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考文献】
[1]王醒,裴珍珍.对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探析[C].传播学论文集.书海出版社,2004
[2]李雪枫.论晋商的文化传播[C],以山西为背景的全球化与当地化关系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3]牛晨斐.对电视剧引发晋商文化热潮的思考—以《乔家大院》《走西口》中的晋商文化传播为例[J].文艺生活,2009(07)
12.论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 篇十二
一、新媒体大众自传播特征分析
大众自传播是指某种传播组织以现代化传播媒介为基础,对其具体受众所进行的传播信息活动。信息传播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其主要有传播的主体、事件内容、传播媒介、受众或对象、传播效果等要素,基于新媒体的角度,在大众自传播的方式中,传播的主体为广大群众;事件内容为发生在人们周边的活动;传播媒介为新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QQ等[2];传播对象为受到信息传播影响的群众;传播效果为新闻事件本身的影响范围。根据以上五个要素,可以总结出新媒体大众自传播中具有以下特征:
(一)复杂的传播主体
大众自传播的主体较多,具有复杂性,不管公众的学历层次、生活环境,只要其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都有可能成为传播主体。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传播中社会各个层次的公众都能够成为传播新闻的主体,简单地说,只要公众处于网络环境且有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都能成为传播主体,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其主体的组成更加复杂。
(二)广泛的传播对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受到网络的影响,公众之间的联系变得也更密切,新闻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普及到更多的人。在大众自传播中,公众会将自身感兴趣或者关注的问题进行转发评论[3],使得其他人也受到新闻事件影响,扩大了传播对象。
(三)丰富的传播内容
传播媒介变多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大众自传播新闻以网络媒介为基础,能快速传播新闻内容,且内容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就大众自传播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传播主体、对象、内容、媒介和效果都与传统传播方式有着较大不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按照新媒体的实际需要,克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
大众自传播作为一种新型新闻传播手段,对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有着直接影响,为全面推动新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建立,合理优化和调整大众自传播形式,必须重视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深入剖析问题出现的根源,并结合我国目前发展实际情况,克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一)大众自传播过分关注“有争议”事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最新资讯、传播新闻事件,但是,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公众逐渐忽略掉新闻事件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等),大多采取走马观花的形式,浏览相关新闻,但当看到热点事件或有争议的事件时,马上会出主观感受出发,并发出自身评价,完成评价之后,会直接浏览到下一事件,增加了新闻评论的随意性。公众在选择评论时,都比较依赖媒体拟好的信息框架,而没有真正关注到新闻事件本身对生活的影响或教育意义[4]。如在2015年某韩国团队成员在公开场合发表不当言论,该事件马上在微博上迅速传播,引起广大网民的愤怒,直接用某些不恰当的言论抨击该成员,甚至直接抵制其进入到内地发展,这种事件的传播不利于建设新媒体自传播体系。引发这种不健康新闻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网民在不清楚事件发生始末的前提下,盲目跟风,肆意按照主观意识发表言论,从而导致更多不健康、消极的观点在群众间传播。
关注“有争议”的事件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过分关注,将会让大众自媒体传播变成“骂战”现场,如2016年某著名影星在微博中发表一则“高校杀狗事件”,瞬间在微博上掀起“轩然大波”,部分爱狗人士直接抨击高校教育的缺失,但该校学生则认为不能以该事件为借口,全盘否定学校,从而两派人士用各种言论攻击对方,但这样的传播方式只会激发矛盾,而不会真正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和谐。因此,人们应从关注事件的“争议”,转变为关注事件的本身,传播正能量。
(二)大众自传播群众缺乏主要控制力量
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很多新闻事件从最初的零星状态,逐渐发展到风起云涌,再到最后的停滞和偃旗息鼓,其传播时间有限。以大众自传播为主的新媒体新闻传播,以商业利益为主,以吸人眼球为基本目的,在公共领域中,主要发挥着辩论和参与的作用,而没有进行引导,网民的情绪很容易被煽动,如果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不仅不利于网民自身发展,也会阻碍着新媒体新闻体系的建立。利布斯和卡茨在2007年指出,媒体事件主要包括加冕、挑战和征服三种类型[5],戴洋在2008年对该种说法做出了修正,即对事件补充了脱轨和幻想破灭两种类型。公众在传播新闻事件时,其力量不容小觑,但在大部分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事件中,公众这一底层传播并不能对事件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主流媒体总能抓住时机,并扭转新闻发展方向,并控制发展态势。从以上分析可知,大众自传播仅仅能影响舆论走向,但难以确定事件发展,公众只能作为新闻的煽动者和追随者[6]。某学者曾指出:“当前的中国,公民对于新闻的影响,仅仅还停留在煽动和追随的层次,即便是在某些重大公共新闻中,也无法制造或者左右舆论。”
公众在传播新闻事件时,更多的是处于情绪性和自发性,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国内主流媒体预留了施展新闻事件传播策略的空间,较之大众自传播,主流媒体拥有着科学的传播理论,能更理性、专业的传播新闻事件,抓住大众需求心理,从而达到控制和引导舆论的效果。
(三)大众自传播对新闻缺乏理性思维
新闻事件在新媒体中传播后,公众大多带着个人主义,秉持着不参与、不互动、不交流的原则,而真正推动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则是部分有着相似经验、相似情感的群众,他们在网络平台中相互认同、呼应、感知,共同发表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推动着新闻时间在公众中传播。基于此,情感是维系新闻大众传播的重要桥梁,而非理性,在这种情形下,公众在传播新闻时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造成大众自传播新闻事件的失真性或者重点偏失[7]。
理论学家莫鲁奇认为,在研究“认同”这一情感时,公众过于偏重其具体内容,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情感。如果公众感觉自身与其他人同属某一集体,这种情感称之为投入,当投入情感时,集体认同感也不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而加入了忠诚、爱与信仰,这些因素都激励着公众做出抗争行为。从新媒体的大众自传播的新闻事件中可以总结出,能够迅速集结网民评论、转发或点赞的新闻事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共鸣或激发人们其他情感,如悲悯、同情、愤怒、愉快等,当更多的网民受到这一事件的感染,将会进一步加快新闻事件的传播。如当前议论得最多的“住房公积金”、“二胎政策”等,但很多事件应公众缺乏基本的理性思维,在大众自传播中很容易改变舆论方向,变成另一性质,降低事件本身影响力[8]。
三、解决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问题的途径
新闻事件通过大众自传播,能够快速形成公众影响力,如当前明星发布“失踪儿童”寻找微博时,短短几分钟就能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转发量。在新媒体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引导大众自传播往健康方面发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升新媒体的新闻事件整体影响力,更好地建立现代化新媒体体系。解决当前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应综合考虑大众自传播的性质,并立足于我国发展实际情况,遵循市场变化规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建设网络新媒体
大众自传播的新闻事件大多以媒体信息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传播新闻事件的多样性,为摆脱这种过分依赖,实现大众自传播的更快发展,政府和相关新媒体工作者必须加快建设网络新媒体的步伐,让原创性新闻事件在大众自传播中形成独有影响力,并不断充实新闻事件本身价值,以科学、规范的途径吸引公众注意,促进大众自传播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网络新媒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取缔网络中冒牌平台,为积极向上的媒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重视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新闻事件其本身原创性和真实性,创建尊重事实的氛围;最后,组织形成大众自传播主要控制力量,规范事件传播途径,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二)弘扬大众自传播文化主旋律
公众在网络平台传播新闻事件时,缺乏一定的理性思维,情绪容易受到煽动,在这种背景下,应加强对文化主旋律的重视程度,不断宣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让公众能够自主判断新闻事件的科学性。此外,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时,必须基于公平客观的角度,尽量避免主观色彩,促进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朝着客观方向发展。
(三)加强大众自传播过程的理性建设
在传播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其传播主体复杂,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层次,且传播主体多以感性认同为基本原则,在选择新闻事件时缺乏应有的理性,这种带有个人主义的感情倾向,影响着新闻事件传播过程的客观性。但需注意的是,提高传播主体的理性思维难度较大,因此,只有不断建设新闻本身客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大众自传播的发展。新媒体在选择新闻事件时,应尽量站在客观角度,避免加入主观情感意识,防止在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对公众起到感情引导。
(四)完善大众自传播相关法律法规
在新媒体的时代环境下,政府也应贡献出应有力量,建立起完善的大众自传播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新媒体传播新闻事件逐渐增多,使得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化,在鼓励公众参与自传播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但在目前的传播过程中,与大众自传播的法律规定仍相对不足,使得公众在传播信息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导致部分不良信息被快速传播,基于此,政府不仅需要加强对新媒体传播过程的管理,还应加快大众自传播立法进程,规范新闻事件的传播。
(五)增强公众传播信息责任意识
增强公众传播信息责任意识,不是通过几个简单宣传或者几个口号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循环、长期的过程。公众选择新媒体方式传播新闻事件,其具有便利性和匿名性,因此部分公民会肆意的在新媒体平台中发布言论、传播消息,这种盲目发言很容易传播不实消息,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公众传播信息的责任意识。首先,利用新媒体平台、教育体系、模拟实践等方式,宣传散播谣言的危害,系统提升公众传播责任意识了;其次,通过主流媒体发布规范的大众自传播行为,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观念;最后,拓宽各类大众自传播途径,建立起文明网络空间,提升公众自我约束力和网络道德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大众自传播在新闻领域的局限性,不仅有利于促进新闻行业本身的发展,也能有效推进新媒体建设进程。当前,大众自传播主要存在过度依赖媒体信息、群众情绪易受煽动、缺乏理性思维等多方面的缺陷,为改变这一局面,应立足于我国新媒体发展情况,结合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深入探讨其给新闻传播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建设网络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大众自传播文化主旋律等方面入手,充分把握好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建立健全新时代新闻传播体系,促进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引导新闻大众自传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必须由相关政府、媒体工作者和公众共同努力,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传播具有感染力的新闻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公众好发言、发好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型技术被广泛运用,新闻传播已经迎来新的时代——新媒体大众自传播,这种新方式能让人们随时随地关注新闻事件的变化并发表自身观点,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新闻大众自传播的优势,避免其劣势,是每一个新媒体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只有更好地弘扬文化主旋律,引导人们正确判断新闻事件,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媒体迈向新发展高度,从而促进整个新闻领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新媒体大众自传播特征为基础,结合当前大众自传播热点事件,重点阐述其局限性,并分析其具体解决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众自传播,新闻领域,理性思维
注释
1[1]石晶君,马萍萍.企业实施微信营销的利与弊——以嘉兴洁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为例[J].科技视界,2015(36).
2[2]陈明,田君,冯营营.健康类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简析——以《健康时报》为例[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5(5).
3[3]陈丽明.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路径——以《人在囧途之泰囧》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5(16).
4[4]商珊.浅析工具性语用用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美国媒体对朝鲜的报道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4).
5[5]连艺,燕翔.浅谈媒体承载方式与传播形式多样化发展对传统播音主持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22).
6[6]谢昕潭,任颖莹,黄洁茹.传播学视域下政务微博公共对话机制建设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J].视听,2015(12).
7[7]周海金,郭冬冬.当前非洲媒体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探析——兼论央视非洲分台对非洲媒体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13.构建cctv.com新媒体文化 篇十三
央视的第二个丰富资源是在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央视主持人。继11月举办的`“十佳主持人”网上评选大型活动后,网站在首页上特设了一个“点击主持人”区域。《点击主持人》栏目设置了“每期推荐”、“挑战主持人”、“对话网友”和“动态传真”四个子栏目,图文介绍央视主持人,并设置“查询”功能,使屏幕上的明星走向了人间,贴近了大众。?
网站创建的“线上故事”栏目通过“电视・幕后”、“人物・故事”和“网友・原创”三个子栏目,讲述电视幕后、幕里故事与网友故事,架起网友和网络、电视互动的桥梁。最值得一提的是网站首页的《电视批判》创意。央视是中国电视媒体的主角,网站在宣传央视节目的同时,对“何为电视”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为电视研究的交锋提供了一个舞台。《电视批判》下设三个子栏目:“电视文化”、“电视前沿”和“上网期刊”,登载专家学者、主创人员以及网友有关电视批评的理论文章。?
论文构建CCTV.COM新媒体文化来自
四、引进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先进文化传播者的素质
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群体――央视国际全体员工,是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的队伍,并具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央视国际正在完善的管理机制将为这个群体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与激励。管理机制将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结构和运营中的科学化管理及系统化意识,并结合网站既有的特色,从根本上转换观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激励员工的同时,也以危机感意识警醒员工从而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要成为一流的网站,人员建设非常关键。网站的管理层充分认识到了内部良性培训的重要性。新员工在正式上岗前,都必须集中接受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此外,网站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内容包括新闻编辑业务培训、技术培训、语言培训等。网站将通过培训培养一批自己的名编辑、名主持、名记者和名制片人。?
网站的制度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增强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和推广央视国际的形象与大众认知度,最终增强央视国际在网民心目中的品牌忠诚度。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站的员工和他们的团队精神。?
品牌忠诚度的获得必须遵循“以用户(网民)为中心”的原则,不断完善网站的服务功能。互联网的服务策略核心是个性化,通过互动与网上注册等方式的积累,建立用户的个人数据中心。在这个数据库中,追求个性的用户被汇集并被分成一个个非常个性化的用户市场。网站的个性化服务也将立足于央视国际的网络电视媒体的特色。服务功能将涵盖从现在的简单电视节目预报下载,到今后网民在网上自动动手制作电视。?
文化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力求在梳理各层面管理者和实际操作者的网络理念的同时,修补现有的网站缺乏新闻报道权的制度性缺失,从而为央视国际原创栏目的发展争取制度性的保障。央视国际的目标是:中央电视台的信息采集队伍成为央视国际的稿源。?
五、整合中国的电视资源,实现国际化传播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是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或手段加强行业内或跨行业的联盟,在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网站?④,同时也作为国家六大重点新闻网站之一,央视国际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立在与全国地方电视台网站及世界知名电视机构合作的基础上。?
在入世及电信业务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广播电视业务的保护将可能首先在因特网上出现突破口。我国的广播电视规模与国外传媒相比还很弱小,网络化的程度非常低。央视国际有义务也有责任整合分散的地方电视媒体资源,引领着同行共同发展,并逐步成为央视与各地方电视台进行资源整合的代理人与沟通渠道。各电视台的网站也将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购销平台。?
在“传播中国、视听全球”传播理念的指导下,央视国际传播的目标用户是全世界的网民。受各种因素制约,网站的目标用户目前主要是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居住在国内的中国网民。随着央视国际网络内容的不断丰富创新和技术上的日益成熟,网站的“全球化传播”战略正在逐步实施。央视国际的目标是“网络可及之处,就会有央视国际网络的声音和画面”。?
注释:?
①“新媒体”,也即第四媒体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
②第五媒体是将报刊的“存内容于家庭”的优点、广播电视“用户自由增长”的优点与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服务”优点整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文化传媒形式。具体参见《后万维网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与本刊特约记者孙保传的对话》,《中国传媒科技》,第2期(总第72期)。?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推荐阅读: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07-07
新媒体与传统文化10-07
消费文化传播与新媒体责任的文化论文07-12
大众音乐文化论文07-29
大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11-21
理解大众文化读后感12-21
新媒体与传统广告11-28
新媒体与危机公关06-26
动物与大众的接触06-15
新媒体广告与传统广告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