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精选16篇)
1.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一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随着这些口号的提出,人类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环保教育近在眉睫。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眼看着当前地球环境日益恶劣,环境资源日益减少,如何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在组织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球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人为的破坏。保护好地球是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选择。“环保教育从幼儿抓起”,这已是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许多幼儿园也已开始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我也曾经到过一些幼儿园看过此类活动,看过之后,对于幼儿园如何开展环保教育,使环保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利用社区的环境对幼儿进行对比教育,激发幼儿的环境意识。
在主题活动的初期,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龙岗河,通过参观,他们发现龙岗河污染很严重,河边上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两岸工厂的机器发出刺耳的噪声,马路上排出大量的汽车尾气,有些车辆还冒出浓浓的黑烟„„。接着,我们又带领幼儿来到住宅小区旁边的龙潭公园,看湖水碧波荡漾,聆听鸟儿欢唱,沐浴青草绿树带来的清新空气,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尽情游戏、玩耍,充分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同时,我们老师还带领幼儿参观了住宅小区的垃圾中转站,观察住宅小区里各种各样的环保设施,如:干电池、蓄电池垃圾回收箱,可利用和不可利用垃圾回收箱及各种环保标志、环保示语牌匾等等。通过置身于鲜明的各种环境教育的对比活动,幼儿感受深刻,能很好地说出哪里的环境美,哪里的环境不美。理解净水与污水,清新空气与废气,音乐与噪声的好处与害处等。懂得清洁的环境优美、舒服,肮脏的地方令人恶心,从而使幼儿初步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懂得环保应从我做起,应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不制造噪音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
二、制订出适合本园及幼儿实际情况的环保教育目标
环保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我国,目前尚没有一套系统的幼儿园环保教育目标。因此,在幼儿园准备实施环保教育之前,首先考虑的应是从幼儿身心出发,根据本园、本地现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目标,这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教育才有了方向,才能在具体实施中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更能有效避免有些教师在自行选择环保教育内容时,忽略幼儿心理、生理特点,远离幼儿生活经验,不从幼儿理解能力出发,而只是从自身良好的愿望出发,造成知识的深度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教
育教学效果。从而保证了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在一个正常的、有秩序的教育环境中得到良性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
我班幼儿的年龄差异较大,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如:参观龙岗河后,小朋友们发现龙岗河污染严重,纷纷提出建议,通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应该写信给环保局的叔叔、阿姨,请他们采取措施改变龙岗河的面貌。围绕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还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吊饰、服饰装饰教室,设计制作环保标志、画环保宣传画、布置成环保宣传图片展,学做环保小记者采访环卫工人,请环卫所的叔叔阿姨来幼儿园进行环保知识讲座,穿上自己制作的环保小卫士服饰清洁幼儿园的大型玩具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但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向别人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的喜悦和成就感,而且对环保行为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和自觉意识。此外,在主题活动中,我们还把环保知识以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如:《美丽的家园》、《小动物为什么搬家》、《水怎么变脏了》等活动,使环保教育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教师加强自身环保知识学习,提高环保认识,保证环保教育的教学效果“环保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环保知识也是继环保问题之后形成的新的知识领域。幼儿教师在以前的学习培训中没有涉足这方面知识,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之前,教师非常有必要先加强自身学习,建构自身必要的环保知识支架。俗话说,“欲给他人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教师如若对环保知识没有充分的认识,会造成环保教育过程中片面的、错误的理解,对幼儿的环保教育也只能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甚至狭隘的将环保教育等同于常识教学或思想品德教育,简单的向幼儿介绍一些花草树木的知识及对空气的作用,或者在品德教育中蜻蜓点水般的告诉幼儿要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便冠以环保教育的名称,对幼儿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幼儿园的环保教育成了形式教育和口号教育,有违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初衷,环保教育之路越走越窄,直至停滞。
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正面的教育,促
进幼儿“知”与“行”的转变
教育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教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及突发事件,进行渐进、系列的环保教育。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仅仅靠开展一个主题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做个教育“有心人”。我们班教师的环保意识较强,平时都会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幼儿乱摘花、丢纸屑、果皮,随地吐痰或洗手后不及时关水龙头,以及自由活动时高声喧哗等现象,我们教师就会及时晓之以理,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使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此外,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意在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中组织一些活动,如在“植树节”时给幼儿介绍森林资源及其作用,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及人为破坏森林引起的地震、台风、大气污染等恶果,了解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在“爱鸟日”则给幼儿讲述大量捕捉鸟类会出现的恶果;在“世界环境日”则组织幼儿进行“我最喜欢的环境”美术创作活动等,既丰富了幼儿的环保知识,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当前幼儿园在进行环保教育时,常常从形式上将环保活动作为幼儿园特定的“大”活动,其目的是想凸显环保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和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完全区分开来,幼儿也会轻易地将活动中学到的环保知识特定为某一活动中的行为模式,不能完成“知”与“行”的转变,这样做意味着环保教育最终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生命力。
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游戏、艺术、故事的喜爱,在这些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知识体验是最深刻的,萌发的情感也是最真挚的。他们从中可以易于转变、生成一系列自发自主的环保探索活动。因此,环保教育的形式取向宜寻求以各种形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
在内容取向上,宜从小处着手。当前“白色污染”、“沙尘暴”“水土流失”等都是环保教育的热门话题,但在具体实施时,教育者们花费大量心血准备直观地影像资料,创设丰富环境让幼儿体验,孩子们通过活动也能说出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话语,可是在生活中,随手乱丢垃圾、贱踏草地、伤害花草树木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使教育者们困惑了,孩子们的认识与行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教学效果应该没有问题,教育效果的问题可没解决呀?其实,这就是内容取向的不当,造成幼儿“知”与“行”的脱节。
幼儿园环保教育应该是能够广泛反映我们生活环境以及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环境知识。这里的环境,应该是我们的周边,我们的家园。在周围的环境中,幼儿有许多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事物和现象,如观察垃圾堆及被污染的河水、听听刺耳地噪音、欣赏美妙地音乐等等。只要我们老师时时做个具有环保意识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随手可得的教育内容自编成教材,以专题环保教育为主,将丰富的环保教育知识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种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从感性的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并形成有关的知识。
环保教育还要注重幼儿责任感及自主精神的培养。活动时,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设计。教师的思想是有限的,而孩子的发现是无限的。老师要尊重幼儿的意见和见解,善于鼓励幼儿以环境主人的身份参与活动,要充分意识到只有环保意识真正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孩子们才能时时刻刻学会用环保的眼光看待环境、善待环境、看待生活、善待生活。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既要注重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活动的整个过程,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责任责任感和自主精神的培养。从小处着手,把握住了“小”的目标,才能把握住“大”的方向,幼儿也才能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总之,幼儿园实施环保教育已是幼儿园必须面临的新的课题,幼儿园可以利用园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技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符合本园实际、具有本园特色的环保教育目标体系,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对幼儿的环保教育。
2.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二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 以及食品、药品和幼儿接送制度, 防止发生火灾、触电、砸伤、烫伤、逆水、吞咽异物, 防止幼儿将异物入眼、耳鼻、口内等安全事故。《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 抓好安全工作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使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 学会保护自己;密切关注幼儿的生活, 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以上这些都从法律、法规上强调了幼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传统幼儿教育对幼儿生命的保护尚处于消极状态, 偏重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缺乏对幼儿生命状态的积极关注和对幼儿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家长教育盲区严重, 片面追求幼儿智力发展, 忽视孩子生存需求, 对孩子溺爱有加。成人对其过多的保护, 过多的对幼儿实行保护性措施, 而忽视了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宣传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造成幼儿娇气重、生存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差。因此,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探索其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是一个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研讨的课题。
一、转变观念, 相信孩子, 放飞孩子
众所周知, 教师对幼儿在园的安全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孩子一旦在幼儿园出了意外事故, 那么过错方一定是幼儿园。那么是不是因为这样的逻辑, 我们老师就要采取“少活动, 少出事”的办法呢?当然不是。平时的一日活动中, 我们除了自己提高警惕, 做到眼勤、口勤、手勤之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相信孩子, 放飞孩子, 让孩子自己提高安全意识, 保护自己。大班的幼儿在幼儿园已经呆了3年, 听过老师关于安全方面的唠叨千万遍。但是结果呢, 老师的话很多成了耳旁风, 听过就忘, 在实际的生活中, 一旦发生事情, 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我认为原因在于大人对孩子过于保护, 不放心, 自然, 孩子就没有自己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责任心。为此, 在户外活动中, 我就有意识地减少教师统一组织的活动, 把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去自由支配。不怕出事故, 信任孩子, 放飞孩子, 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形成勇敢的一面, 引导孩子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只有他们的亲身经历, 才会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让自己避免伤害。
二、利用各种活动形式, 进行有意识的教育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 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更使他们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1.专门的安全自护教学活动,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只有他亲身经历的事情、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接收。如在进行“公共场所安全”这个主题活动时, 请幼儿观看消防专题宣传片, 了解家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以及发生火灾时该如何自救。然后请幼儿找找幼儿园的安全通道、紧急出口, 并且带领幼儿进行火灾时逃生的模拟活动等。通过开展专题的安全主题活动, 效果比较好。
2.游戏中强化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能力。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游戏活动为幼儿了提供反复练习的机会。在情境游戏过程中, 幼儿可以更直观、生动、形象、有趣地获得知识, 受到教育。如在进行“活动安全”这个主题时, 有一个内容是《摔跤之后》, 分为破皮和骨折两个活动内容。在请保健医生给孩子们讲了摔破皮和骨折的正确处理方法之后, 我组织幼儿进行了情境模拟游戏, 让幼儿分别尝试扮演医生和伤员, 运用自己了解的自救知识。在活动中, 孩子们表现积极、主动、活跃, 100%的幼儿都能采取正确的步骤来处理摔破皮事故。在骨折之后的游戏中, 有90%的幼儿在扮演伤员和医生时, 会忘记骨折的部位不能随便移动这个要点, “医生”还会不经意的拉着“病人”骨折的手跑步……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我就选择了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进行了反复强化训练。这样, 一旦真正遇到问题时, 孩子们就不会束手无策, 他们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模拟的游戏活动, 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强化了幼儿自我救护的意识和技能。
3.通过现实中的实例来教育幼儿。3月份, 我班的沈乐小朋友在音乐舞蹈活动中不小心崴了脚。但是她没有和老师说, 也没有表现出受伤的样子。放学回家也没有告诉家长。一直到晚上睡觉之前, 家长给孩子洗脚, 才发现脚踝处肿的很厉害, 到医院拍片检查———骨裂。家长非常心疼。只能打石膏, 在家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来幼儿园。还有厉哲行小朋友, 跟随队伍下楼梯, 在还剩2步楼梯时因为眼睛看后面, 所以导致脚踩空, 从楼梯上摔下来, 脸部皮肤被擦伤, 额头肿了一个大包。抓住这些机会, 我引导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活动, 讨论沈乐和厉哲行为什么会受伤?活动的时候怎样做才不会受伤?受伤之后应该怎么办?等等。因为这些典型的事例发生在幼儿生活的周围, 真人真事对幼儿触动很大, 比单纯的上一堂自我保护教育活动课印象更深刻, 效果更好。这种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就像滴水成河, 有利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4.通过比赛来调动幼儿学习安全自护知识的积极性。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很强烈的集体感、荣誉感、竞争感。根据幼儿的这个年龄特点, 再结合我班平时其他科目教学中经常进行的辩论赛, 我就组织幼儿进行了一系列安全自护的比赛, 来调动孩子们对安全自护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比赛前, 开辟出光荣栏, 用以展示比赛的结果。然后我将幼儿分成若干个队伍, 以队和队的形式展开比赛, 获胜的队能得到更多的小红旗, 队员名字显示在光荣栏的最上面。通过这样的活动, 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已有的安全自护知识, 积极性大大提高。
三、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在班级的墙壁上, 我精心布置, 粘贴上了一些安全或危险的标识, 如在插座边贴上了不可触摸的标志。另外, 收集了一些交通事故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收集了“九八”医院烫、烧伤的预防、伤害和处理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片和文字介绍后, 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 印入脑海, 增强了安全意识。
四、家园配合, 提高安全自护教育的效果
3.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篇三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活动;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世界每一处都令他们感到神奇,他们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探索,有太多的为什么想要问,幼儿对认识世界的渴望和热情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鲁迅先生曾说:“孩子是可以佩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正是他们探知的强大动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幼儿强大的好奇心,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探知世界,了解世界,让幼儿在用眼去看,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听,用手去做、去感知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其体会科学的乐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学习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几个方法。
一、重视幼儿的每一个为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幼儿追着教师不停地问为什么,他把对世界未知的神秘宣之于口,他把教师作为全知的智者信赖着,有些教师往往受不了幼儿的不停追问,要么敷衍,要么斥责,要么不加理会等等,这样不仅会打击幼儿的好奇心,还会降低他们的求知欲。遇到这种情形,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每一次发问,并主动邀请幼儿一同探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比如,我在教学中有一名幼儿在看到教室里一盆花上有一只青虫正在咬食花叶,他就问:“青虫为什么一直不停地吃叶子呀?”我答:“那是它的食物,它吃叶子才能成长。”幼儿又问:“那狗狗也爱吃叶子吗?”为此,我在随后的课堂上组织大家观察了不同动物的进食情况,幼儿在观察中明白了不同动物选择的食物各不相同,通过这堂课,幼儿对食物链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二、在日常的教学中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经验的内容进行授课
不同年龄的幼儿理解力各不相同,在选择授课内容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幼儿园分大、中、小三个班,每个班的年龄不同,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学时应该分层次教学。比如,相同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班级要求的教学目标是不相同的,能力要求也是高低不同的;不同的班级所准备的教具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班级给安排不同的探索活动,使每个班级都有所收获。
三、注重培养幼儿在科学教学中的观察能力
在授课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给幼儿提供探索学习科学的机会,形成科学的态度,发展逻辑思维方式。比如,在教授大班的幼儿物体移动与摩擦力关系时,我利用同一辆小车从不同材质的物体表面滑过,通过观察,幼儿得出同一辆小车在比较光滑的面上更容易移动,比较粗糙的表面需要用更大的力气移动。有的幼儿这时就说粗糙真不好,我趁机向大家提出问题:“粗糙真的不好吗?”幼儿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粗糙是不好呀,前段时间妈妈给我买的毛衣就太粗糙,磨得我脖子都疼。”“粗糙好,忘了小敏在下雪天时穿的鞋了吗?就因为鞋底太光她老摔跤,还是粗糙好”……看到幼儿发出不同的声音,我总结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科学看待”。这节课幼儿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科学全面地看待问题,这对他们以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创设益于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环境
科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如何把学到的,想到的应用到实践中是科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利于幼儿探究的环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科学的乐趣,给他们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1.让幼儿通过双手的实际操作得出结论
在教学中光靠教师讲有时候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比如,在讲到磁铁的特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个概念时,如果在生活中没有亲身体会,幼儿是很难理解的。为此,我在上课时给幼儿准备了磁力棒、铁球和塑料。上课后我将幼儿分成几个组,将教具分发到组,使每个人既有动手体验的机会,又在小组中有团队合作讨论的体验。幼儿拿到教具后我先让大家将标有不同磁极的磁力棒连接起来,大家很容易做到了,并对磁铁突然之间吸到一起的引力也有了一定的体验。我又让大家将标有相同磁极的磁力棒连接到一起,这次大家用了很大的劲,做了很多努力都没能成功,他们对于磁力棒之间互相排斥的力感到惊奇。通过这种直观的体验,幼儿更易于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概念。接下来,我又让幼儿用磁力棒吸小铁球,小铁球很容易就被吸在了磁力棒上。我又让大家吸塑料,可想而知这次无论幼儿怎么努力都没有成功。之后我又让大家用两根磁力棒的同极相对将小塑料棒夹在中间慢慢往高举,这时幼儿发现小塑料棒神奇地浮在了空中。我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磁力棒的特性,并且得出磁力棒并不是对什么材质都有吸引力,磁力棒应用得当可以产生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教师在台上讲再多都令幼儿印象深刻。
2.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具,让幼儿有兴趣参与到科学探究中
幼儿从出生就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他们喜欢摸摸、看看、尝尝,对他们够得到手的东西都喜欢摆弄摆弄,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探知世界。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害怕幼儿弄坏教具就限制幼儿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动,将幼儿当小木头人一样对待。我认为生活中可供幼儿探索的教具很多,对于幼儿表现出来的动手欲望我们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比如我班上有一个发条木偶玩具,幼儿在看到上紧发条后就自动旋转的木偶很是好奇。他不明白不就是转了几下发条手柄吗,木偶怎么就动了,幼儿对于隐藏在底座里的未知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里面一定有神奇的魔法。我看到这种情况又找了几个发条玩具,让幼儿们拆开底座,转动手柄观察玩具的工作原理,等幼儿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又让幼儿继续拆,明白发条的构造。在拆完后我又让大家原样组装好。通过这样的拆拆装装,幼儿彻底弄明白了底座里没有魔法只有设计周密的机械,非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完成。在我的引导下,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了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事物。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东西幼儿都是可以碰触的,有的东西很危险,有的东西存在安全隐患,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去引导幼儿,让他们知道对于未知的事物不仅需要大胆探索,更需要小心严谨。比如,在我班上我发现有一个幼儿总是喜欢用他的手指这抠抠那掰掰,教室的墙上有许多的插座口,他的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但是他没有意识到,为此我开展了一次电的实验。我先用一节电池接通了电源,灯泡发出了亮光,之后我又用了两节电池,灯泡更亮了。这时幼儿在边上纷纷喊:“老师,再让灯泡亮一些。”我听到后,通入了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的电,小灯泡灭了。我让幼儿观察小灯泡有什么变化,大家观察后说灯泡的钨丝断了,我总结道:“过高的电压会损坏电器,只有在正常范围内电器才能正常工作。大家在生活中只有安全用电,自己才能更安全。”幼儿在经过这次教学后,知道不能贸然去碰我们并不了解的事物,谨慎探索的科学行为很重要。幼儿科学的学前教育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要使幼儿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科学的探究可以启蒙我们的智慧,但不科学的探究方法却会陷我们于危险之中。
总之,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不仅要结合幼儿的兴趣、课程的要求进行,还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厉丽.因地制宜,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J].山东教育,2014(26):28-29.
4.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四
发表日期:2005年3月27日【编辑录入:jinbeibei】
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说:“我不奢望孩子学到多少知识,只要求孩子的安全有保障!”或许这位母亲的话略有偏激,但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内安全与否的关注。其实不仅仅是家长,幼儿的安全是所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有幼儿园所,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关心幼儿安全的不应仅仅是成人,还有幼儿自己,要让幼儿知道危险的存在,培养起较强的安全意识。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呢?经过实践验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集中教育 正面引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不让他爬高,会摔的,就是记不住,这不,摔了吧!”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仅仅进行说教不行,孩子听后很快就忘,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鉴于幼儿时期的认知具有直观行动和具体形象的特点,集中教育活动可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如: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音像资料;请消防员给幼儿丰富火的危害及防火救火知识;开讨论会;教师综合讲解等等。让幼儿在多种感官作用下,吸取安全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导。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去厕所,也未必故意捣乱,而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是老师对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哪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会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厕所了。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如:有个孩子不听话玩火引起火灾;另一个孩子碰倒开水瓶烫伤手等),难免孩子去模仿。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
二、随机教育 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曾经有一次与幼儿外出远足,发现幼儿对路边花坛中种植的月季花特别感兴趣,围在花的周围唧唧喳喳地讨论,有的幼儿还去摸摸花瓣和叶片。我忽然想起月季花茎和叶上都有刺,便随机对幼儿进行了有关预防植物有刺、有毒,应小心不要轻易接触的安全教育。在几天后的一次观察活动中,带幼儿观察冬青。我用手捏住一片叶子请幼儿观察,忽听一名幼儿说:“不要乱动,它会不会有刺呀?”瞧!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记于脑中了。
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三、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辆马车,行至盘山路时,旅游者对马车夫说:“您让马向路里边走走,马车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马车夫说:“马是很聪明的,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对马车夫的话感触很深。
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老师也是如此,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但是,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而且反复叮嘱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此外,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
以上这些都是很消极的做法,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当然,让幼儿了解的危险后果应有选择,注意适可而止,更不能吓唬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
四、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如今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看这一个宝贝,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将孩子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却不知这种爱是溺爱,这种保护要么使幼儿更加胆小,不敢探索;要么更加好奇,从而盲目模仿。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不能保护一生一世,所以按现代教育观念,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适当的磨砺
孩子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因为他们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突发的难以预料的事很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平常总是被“锁”在“保险箱”里的孩子就会束手无策。
去年冬天的早晨,刚刚下过雪,路上的雪水都冻成了冰。一家三口在路边走着,女儿要去滑冰,年轻的妈妈不同意,一个哭着非要去,一个呵斥着执意不让,在路边又哭又喊地拉扯起来。这是年轻的爸爸抱过孩子,把她放在冰上,女儿马上高兴地笑着跑,一下子摔了个四脚朝天,爬起来再跑又连着摔了好几个跟头。年轻的妈妈埋怨起来,可是再看那个小女孩,不但没有哭,还依旧爬起来,张开双臂慢慢地试探着滑,再也不跑了,也就再也没有摔倒。其实,这个小女孩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已经经受了一次磨砺,学会了保护自
己。
在幼儿园里孩子因滑倒而摔伤的例子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孩子在摔倒时,只要用手撑一下地,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因此,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小小的磨砺机会,让孩子在经受磨砺中长大,在经受磨砺中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这样在遇到必须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合理引导
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例如: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学习简单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嘴巴)等。
总之,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无所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不仅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真正正的有保障
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全方位进行
我国每年有40~50万儿童因意外受伤,大约有2万儿童非正常死亡,即每天约有50位儿童因意外事故夺去生命。更令人震惊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这提醒我们,关注儿童的安全问题,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幼儿尤其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加上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的存在,他们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高危人群。因此,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必须全方位出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儿远离危险、远离意外、远离伤害。
一、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孩子们共同学习、游戏和生活的地方,幼儿会因为有同伴一起玩耍而显得格外活跃,但也由于有时玩得忘乎所以,导致不慎受伤。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模拟演习活动、常规活动、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和技巧的传授。
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安全教育的内容设计主题活动。通过学习,让孩子正面地认识危险事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如大班可围绕“火”这个主题活动,可开展“火的奥妙”、“着火了怎么办”、“认识防火标记”等等分阶段活动。通过主题活动进行的安全教育比禁止式的安全教育更具有积极性、正面性,能让孩子既掌握正确的科学常识,又学会了保护自己;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易于明白其中的道理;既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又考虑到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
幼儿园可每月开展一次模拟演习活动,如防地震、防火灾、防雷电、防台风等。地震、洪水、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如果发生地震或大火、出现雷雨或台风天气时,如何把伤害减至最轻程度呢?通过组织模拟演习活动,教育幼儿在突发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逃生时避免混乱和人踩人等。如模拟演习活动:地震时听到警报声,告诉幼儿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下楼,逃生时不扭头向后看,要快速跑到平坦的广场,远离高楼等建筑物。模拟演习活动能使孩子掌握在突发情况下有序地逃生的方法,当灾害发生时,能冷静、正确地保护自己。
此外,在幼儿园的常规活动中要渗透安全教育。如在幼儿喝水或行走、上下楼梯、进餐、睡觉时,可告诉他们上下楼梯要扶着栏杆,每走一步都要走稳;吃饭时不拿筷子、汤匙玩,嘴中不要含筷子、汤匙;喝汤或水前,要用手感觉一下杯子是否烫;睡觉时,要睡好,以防跌落床下,等等。
要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幼儿遵守规则,也能减少意外的发生。幼儿园应该通过各种生动的游戏,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规则。如组织开展“红绿灯”的游戏,让幼儿明白:汽车不能超速行使;红灯亮汽车停,绿灯亮汽车开。行人遇红灯或黄灯时,不要横穿马路,只有遇绿灯时,才可以过马路;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马线上。另外,在户外玩大型玩具器械时,应该教给幼儿正确的玩法,如有的孩子喜欢在滑梯旁猛跑,教师可引导他(她)在操场或跑道上跑,因为在器械附近奔跑会不小心撞到他人或玩具上的尖角,容易发生意外。在课室或上下楼梯时不要打闹、推搡,防止跌倒。
在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时,还可以采用榜样、比较和示范等方法,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懂得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家庭的安全教育要具体而持久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家庭设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煤气炉、电动榨汁器、电热水器、微波炉、音响、空调、洗衣机、消毒碗柜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幼儿长期在家中玩耍、生活,父母应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家庭设备和药物等,要防触电、防中毒、防火和防盗。如可告诉孩子怎样使用VCD,接触电器前双手勿湿水,手指不能伸进电插座孔里等等。有些用品是不能让幼儿使用的,应严加说明。要防止中毒,主要是防止药物、食物、煤气、清洁剂等中毒。药物和清洁剂应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要告诫孩子不玩煤气瓶、煤气炉、热水器、热水瓶、刀具等,不乱吞物品,包括蚕豆、花生、别针、纽扣、小玻璃球、药物和清洁剂等等。
家长还应教育幼儿不玩火,不随便开门让陌生人进来,预防歹徒入侵。让幼儿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姓名,记住家中的电话、地址及父母的移动电话。教育孩子离开家外出玩耍时,要注意防跌、防车撞、防被拐骗,并让他们知道在危急时如何自救,并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拨打急救电话119、110。
三、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安全教育形式可多样
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每个人都离不开它,因此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幼儿园可以邀请消防员给幼儿讲解有关用火的注意事项,请交通警察演示交通安全规则等。家长平常带孩子外出时,应指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让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资讯的影响。现代资讯发达,电视、电脑等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有些是不适宜幼儿接收的,应该防止幼儿接触。家长应给孩子挑选适合他们观看的电视节目或书刊,如不能让幼儿收看带有暴力、色情、恐怖等电视节目或阅读不良读物。因为孩子理解能力差、好模仿,特别喜欢模仿电视节目中的一些内容,一旦模仿不良行为时,不但会伤及自己,还可能伤害他人。另外,家长还要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遭他人侵犯和伤害。注重亲子沟通,禁止孩子出入不良场所和接触行为不检点的人。
我国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据新华网报道:“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监制的全国中小学生及幼儿安全教育大型专题片《与安全同行》2003年1 3月1日在广东顺德开拍。有关专家表示,这将是我国覆盖面最广(涉及全国70万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受益人数最多(近3亿中小学生及幼儿)、到达率最为集中的一次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传播活动。”可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受益的将不仅是孩子,还有社会。
5.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 篇五
案例1:晚上,3岁的子仪一个人在客厅玩耍,父母都在厨房忙乎,子仪跑过来,将一个空药瓶交给妈妈:“妈妈,把它扔到垃圾桶好吗?”妈妈吃惊地问:“宝宝?里面的药片呢?”子仪得意地笑了,指指嘴巴:“妈妈,我都吃下去了。”这下可不得了,惊慌失措的父母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洗胃了。
反思:由于孩子年龄小,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差,当他们由于新奇而去尝试一些事情时,却不料危险已经悄悄来到身边了,虽然多数家长经常担心孩子会发生意外伤害,但对于某些能够引起意外伤害的家庭环境因素却不够注意,不少家长不注意保管好家里的药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他们想不到由此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家庭中发生药物中毒。
案例2:在中班幼儿的一次手工活动中,某老师为了教育孩子们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就告诉孩子们:“大家剪时要小心,今天这些剪刀都是新的,很锋利,不能剪到小手,。也不能剪衣服。”结果是,一名幼儿悄悄剪了小手指上的表皮,虽然没有流血,但也很危险,另一个幼儿则把同桌一女孩的羽绒服剪了一个小口。
反思:这是一位工作不久的教师在课堂上发生的事件,这位老师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识,却由于没能运用正确的安全教育策略而导致一节课发生两次意外事件。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可是却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有的家长或教师喜欢用禁止式的方法,例如:告诉幼儿“不玩火”“不把手指插入电插座的孔内”“不用绳索套在颈项上”“不探身窗外”“不拿滚烫的东西”等。禁止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很可能带来不良的效果:幼儿原来并没想到要做的事,经成年人一提起,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想尝试一下,这就弄巧成拙了。
那么,幼儿园和家庭应该采取哪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呢?
一、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环境,及时消除一些不安全的隐患。
无论孩子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家长和教师都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活动设施,如将药品、消毒水、杀虫剂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打火机、蜡烛不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及时将用过的电线插头收起。在带孩子外出时,给孩子换上舒适合脚的鞋子,不要让孩子在堆放砖头或满是石头瓦砾的场地玩耍,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水池或河边玩耍等等。教师应注意留心观察室内外环境中有无对幼儿身体造成危险的隐患,及时加以消除。
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6.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篇六
解放路小学李玉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事故轻则扰乱学校的正常工作,重则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以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明确责任,管教结合,将防溺水、防火、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制度化,对学生进行专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放暑假之际,我采取六项措施加强管理,坚决消除各项安全隐患,防止学生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和安全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加强教育,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开展一次“防范事故发生”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包括: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雷击、防火灾、防食物中毒等安全常识教育,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强监管,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在汛期来临之前开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大会,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一次主题为“关爱生命,远离溺水伤害”的班会。通过家访、发放通知书等形式,要求家长做好假日期间对学生的监护工作,同时对在家周边近水的学生加强教育,避免发生学生溺水事故。
四、开展雨季雷电知识讲座和防雷击教育,使每一学生都知道防雷击常识。遇到雷雨天气时,在室外活动师生应立即进入建筑物并关好门窗。教育学生雷雨时,不在大树下避雨,不使用金属杆雨伞,尽量不骑自行车;要远离阳台、金属栏杆、金属防盗网、电线等导体及建筑物外墙,不使用水龙头、淋浴器,尽量不使用通讯设备,同时,关闭电视机、电脑、音响等用电设备。
五、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规民约,懂文明、讲礼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一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和有益社会的事情,要加强交通、饮食、卫生、防溺水、防雷电等安全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7.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七
一、培养幼儿兴趣, 激发探索欲望
在组织科学活动时, 我经常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 如变个小魔术、做个小实验、讲个小故事、猜个小谜语等等, 以此来引起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萌发主动探索的强烈愿望。幼儿可以进行的科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它既可以是正规性的科学活动, 也可以是非正规性的科学活动, 甚至可以是偶发性科学活动,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通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 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创造条件, 如设立自然角、科学区等, 除此之外, 我还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 带领他们散步、郊游、参观、观察, 这样不仅开阔了孩子的视野, 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一些科学探索活动, 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积极地在活动中进行探索, 激发孩子更大的兴趣, 如:在我带领孩子们进行“物体是怎样移动”的科学活动中, 我先让孩子将形状各不相同的盒子、木头、铁块、粉笔等分别放在桌子上, 并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使这些东西动起来?”然后让孩子自己自己动手去研究, 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他们想出了好多办法, 一会用手折, 一会用拳打, 一会儿用嘴咬, 一会儿用手推, 然后, 我再请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他们是怎样进行操作的, 又发现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讲述, 幼儿懂得用力大时东西滚得快, 移动得远, 相反的, 如果用力小时就慢而近, 用力很小时, 重的东西就不动的道理, 经过这次活动, 幼儿们明白了要移动物体需要力的作用, 这既活跃了幼儿的思维, 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又让他们在探索中得到成功的乐趣。因此, 我们在活动中要尽量为孩子们提供信息, 激发其科学情趣并营造出能让他们自由探索的、自然的和科学教育的环境场所, 让孩子们体会到科学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二、科学教育生活化, 在实践中体验科学
身为老师, 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 并且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科学的气息, 并以此为基础有效地组织起活动。例如在金秋时节, 孩子们常常在身上藏一些瓜子, 偷偷地与同伴分享。我便由此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瓜子”这一个科学活动, 让孩子们各自从家里带一些瓜子到幼儿园, 而我便在网上收集了许多瓜子和生长植物的图片、实物, 幼儿在尽情地品尝瓜子之余, 又让他们了解到瓜子是如何生长的, 以及各种瓜子的不同特点。这样幼儿们既吃的开心, 又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另外, 我们还要具有一颗细致观察的心, 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例如,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 有几个孩子抬着头, 用自己的小手指着附近建筑工地上的大吊车, 议论纷纷, 不一会儿, 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如何利用这辆大吊车, 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呢?我们就即刻组织幼儿走近大吊车, 让幼儿们仔细观察吊车的运作过程, 并让他们了解到吊车的作用, 知道大吊车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困难, 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又如, “保护冰宝宝”就是幼儿在生活中, 偶尔发现冰, 再产生认识冰、了解冰的特点所进行的一个活动。由于自然结冰在我们这一带很少见, 所以孩子们看到操场上洒落的满地的晶莹透亮的碎片时, 有的说是玻璃, 有的认为是冰, 那么要如何才可以让大自然的这一现象自然而又深刻地植根于幼儿的脑海?我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 让孩子们每人找一块冰宝宝, 并且想办法不让他们变小。幼儿想出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用手帕、餐巾纸包住的, 有藏在帽子里, 有找地方埋起来的, 但最终的结果让孩子们明白, 冰还是会化成水, 在孩子们进行活动的过程中, 他们的发现总是源源不断, 幼儿对冰易碎、冷硬、融化等特点的掌握也是生动而又感性的,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三、创设良好环境, 培育科学情操
在科学活动中, 我们既要关心幼儿, 对他们认真负责, 又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 从而束缚住他们, 例如在进行科学活动中, 我们不应当要求孩子们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方法进行活动, 这样便压抑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又如在让幼儿自由活动的时候叮嘱孩子:玩的时候小心点, 当心弄坏了玩具, 试想:幼儿还没开始玩我们就让他们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他们怎么可能还有兴趣集中精力进行探索呢?而只有让孩子们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 他们才能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发现并提出问题, 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幼儿时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 他们的自我意识薄弱, 常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句批评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活动的过程之中, 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励他们, 如“大胆试试看”“你一定可以”, 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探索氛围, 在这种氛围之中, 不仅有助于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还激发了幼儿不断的探索能力。如在科学活动“种子的成长”中, 我为幼儿们提供了许多资料还有植物的种子, 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记录、仔细观察种子, 来了解种子的成长过程。种子怎样从泥土里出来的、怎样长大的、要多长时间给种子浇一次水, 让幼儿感受种子的成长过程。而我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孩子们积极的鼓励, 让孩子在探索活动中, 让他们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之中, 通过动手动脑, 亲身体验, 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幼儿园如何进行安全教育 篇八
缤纷的世界五彩的生活,使得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总是有着诸多的好奇,总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问个清楚,也正是这种猎奇心理,促使孩子们不断地去模仿。具体表现为不仅用脑去想,用手去触摸,甚至用身体去感觉未知,由于对“未知数”的探求过于急切,幼儿会在缺少充分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轻举妄动,忽略了身边的隐患而“从容就犯”,导致了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故事。具体有以下几种行为:
1、自伤行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有所增强,自我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断出现,这些意识和行为的出现,使得孩子能够不断地适应生活环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不加以注意和引导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幼儿吃饭时,不正确地使用筷子,容易导致筷子戳到喉咙;再如,一些孩子出于热心,会学着大人的模样,主动给周围的小朋友倒热水亦或用水果刀削水果招待小伙伴,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而“祸及自身”。
2、他伤行为。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不仅使孩子们增长智慧增强体能,同时也增进了小朋友间的友谊。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辨证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一些幼儿在相互玩耍追逐奔跑过程中,因未能注意路滑而导致摔倒;也有的由于忘情地游戏致使相互间发生碰伤,结果则是“乐极生悲”。
3、互伤行为。
牙齿和舌头难免有打架的时候。幼儿在嬉戏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相互间争执玩具或是“舌战”等,为了体现一下自我强大的一面,有时竟升级为“角斗”行为,其结果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其实例就不胜枚举。
上述几种行为,给我们的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如何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如何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消除安全隐患。笔者以为:
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实施安全教育的“释疑解难”
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通过视觉观察、触觉感知、嗅觉体味等去认识,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太神秘了,以至于他们会“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地去了解,结果是顾此失彼。
针对这一特性,我园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寓安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小班幼儿以“静听”的方法为主,借助于一些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比如:通过讲述“狼外婆”的故事来进一步刻化“安全”在幼小心灵中的概念,告诉幼儿不能同不认识的人走;不要吃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等等;同时,引伸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教育他们不能随意玩尖物;不要把纽扣等小物件塞进耳朵、鼻子里;更不能玩火、玩电……。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如交通安全标记、电力安全标记、防火安全标记等,让他们知道其危险性所在,并通过智力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象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制朗朗上口的绕口令、编写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总之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破解未知数,在“释疑解难”的过程中,达到给孩子“传道授益解惑”的目的。
幼儿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一些安全意识的产生或是安全知识的获得,往往是伴随着孩子们的哭泣声从“实践”中而来,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无疑会给我们的幼教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和被动。能否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幼儿在娱乐中获得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以及保护他人的能力,这是我们幼教工作中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缤纷的世界五彩的生活,使得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总是有着诸多的好奇,总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问个清楚,也正是这种猎奇心理,促使孩子们不断地去模仿。具体表现为不仅用脑去想,用手去触摸,甚至用身体去感觉未知,由于对“未知数”的探求过于急切,幼儿会在缺少充分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轻举妄动,忽略了身边的隐患而“从容就犯”,导致了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故事。具体有以下几种行为:
1、自伤行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有所增强,自我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断出现,这些意识和行为的出现,使得孩子能够不断地适应生活环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不加以注意和引导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幼儿吃饭时,不正确地使用筷子,容易导致筷子戳到喉咙;再如,一些孩子出于热心,会学着大人的模样,主动给周围的小朋友倒热水亦或用水果刀削水果招待小伙伴,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而“祸及自身”。
2、他伤行为。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不仅使孩子们增长智慧增强体能,同时也增进了小朋友间的友谊。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辨证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一些幼儿在相互玩耍追逐奔跑过程中,因未能注意路滑而导致摔倒;也有的由于忘情地游戏致使相互间发生碰伤,结果则是“乐极生悲”。
3、互伤行为。
牙齿和舌头难免有打架的时候。幼儿在嬉戏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相互间争执玩具或是“舌战”等,为了体现一下自我强大的一面,有时竟升级为“角斗”行为,其结果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其实例就不胜枚举。
上述几种行为,给我们的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如何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如何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消除安全隐患。笔者以为:
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实施安全教育的“释疑解难”
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通过视觉观察、触觉感知、嗅觉体味等去认识,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太神秘了,以至于他们会“不顧一切”不计后果地去了解,结果是顾此失彼。
针对这一特性,我园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寓安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小班幼儿以“静听”的方法为主,借助于一些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比如:通过讲述“狼外婆”的故事来进一步刻化“安全”在幼小心灵中的概念,告诉幼儿不能同不认识的人走;不要吃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等等;同时,引伸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教育他们不能随意玩尖物;不要把纽扣等小物件塞进耳朵、鼻子里;更不能玩火、玩电……。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如交通安全标记、电力安全标记、防火安全标记等,让他们知道其危险性所在,并通过智力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象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制朗朗上口的绕口令、编写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总之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破解未知数,在“释疑解难”的过程中,达到给孩子“传道授益解惑”的目的。
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安全教育氛围。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安全制度并建立起安全网络,形成安全教育有专人负责,教育过程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其示意图如下:
如何将安全制度落实到位,使网络建设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定期组织她们学习和讨论,必要时可进行安全教育的课堂观摩和评比,对教学环境、安全设施等硬件也可进行安全性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可纳入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安全教学实绩与个人收益挂钩,以进一步促进安全教学质量。比如:教师每周在班集体内选出一名小“安全员”,由他(她)负责每天的安全检查,并在每周末进行评比,评一评谁的安全红花最多,同时也可在每月评选出幼儿园安全小卫士或安全小明星,予以奖励,如此将口头上较为“笼统”的“安全”概念进一步加以强化,继而化作孩子们之间的自觉行为;在传授有关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上,老师可在班集体内进行一对一组合,将小朋友组成若干个安全互保对子,对子之间进行安全竞赛,以期达到让幼儿在参與活动过程中,相互提醒增强安全意识,督促安全共同进步的目的。
模拟预想话安全,循循善诱深感悟。
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做了有危险,还应让幼儿懂得当危险发生后,该如何去处理不安全问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有针对性地就幼儿时期常会发生的一些不安全现象进行剖析,可模拟“预想”出种种不安全现象,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安全防护知识,拓宽思路,独立思考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处理的办法,达到防治相结合的目的。老师则可据此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处理意见予以表扬和肯定,对于不正确的表达或是不完整的答案,可循循善诱让幼儿感悟一番,并开展讨论,让孩子们从中“取长补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此,必将收到良好效果。
9.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九
泸县二中 游建国
事例:现在高中生利用手机上网比较常见。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看小说,有的甚至在浏览非法网站。这些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所以对我们的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事在必行。
青少年是网络文明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网络文明的建设者。让广大青少年对网络社会有一个全面的、立体化的认识,并从中受到教益,掌握安全上网的技能,快乐、科学的运用网络,并在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分别涉及网络发展、网络陷阱、防范网络许骗、拒绝网络暴力、远离网络色情、绿色网吧行动、校园网络安全、远离网络色情、绿色网吧行动、校园网络安全、远离网瘾等方面,旨在加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技能。
那么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当把以上内容容贯穿上 去。从正面去引导他们,例如:中学生的恋爱问题,看色情片段等内容。我们都不能避而不谈,应该积极正面的引导他们,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要采取疏导的方法加以引导
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兴趣班开设网络活动课,将素质教育的阵地掌握在自 己的手里,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工 作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的 沉溺在营业性的网吧里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的将精力用到学习网络知识 技能,或利用网络学校学习各学科知识,如网上英语沙龙、数理化辅导等等。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舞台,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定期举 行FLASH设计大赛,并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又如建立学校网页,让学 生承担部分专栏的网页制作。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 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充分地获得成就感。
二、必要时采取必要手段加以控制
首先要堵住恶流的源头,通过健全网络法律的建设,来保证网络的正常 秩序,目前世界上几乎还没有一部完善的网络法规,网络秩序主要是依靠道 德的约束力来维持。作为孩子的师长,除了呼吁加速网络法制的建设外,要 利用自己的威信,严正地向孩子申明上网的最基本原则:不准主动地查找、浏览不健康内容,即使被动地收到不健康内容也要做到“非礼勿视”。另外,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就是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将色情暴力等不健康 的内容过滤,使孩子们免受毒害。如国家安全部监制的“学生浏览器”,能 有效的将大多数不健康的内容屏蔽于浏览器之外,北京也建立了19个安全 健康的“网络绿色通道”,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净土。另外,可以运用一些防 止青少年免受不健康侵害的软件,如:《护花使者》,同时,在WINDOWS系统的开始/设置/控制面板/INTERNET属性/内容(分级审查中,分级功能可分别从暴力、裸体、性和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四个级别分级限制,还可以在许可站点设置任何时候都可以查看或无论如何分级都不可以查看的站点。
三、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
青少年进行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后,性成熟与性无知的矛盾日益突出。班主任老师应积极配合卫生老师、体育老师共同做好学生的青春期的教育指导工作。除了利用《健康课》或《生理卫生课》对孩子进行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外,可以开展专题知识讲座、播放幻灯和电影等方式做好青春期卫生知识和性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同时,可以开设青春期教育的家长培训班,争取家长的大力配合。这样,孩子掌握科学的卫生知识和性知识,就会获得免疫力,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日趋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自我意识和性意识开始萌动和发展,同时,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很容易走极端。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其社会压力,也有情感方面的需要,如渴望友谊、渴求被了解、被尊重,希望获得成就感。一些孩子(如一些后进生)由于自身性格、素质能力或各种外在因素而无法实现这些需要,在遭受多次失败后,往往逃避到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以获得心灵的藉慰,往往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心灵孤寂,心理闭锁,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和师长心存隔阂,甚至有敌视心理。这就需要教育者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辅导。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信箱,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开辟心理咨询专栏。在绝对安全和自由平等的交谈氛围下,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敞开心扉,教育者则较容易找到孩子的心理症结,并开出良方。
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很多不文明行为,如在发送垃圾邮件甚至带病毒的文件,捏造虚假信息散布含有不健康内容的邮件,欺骗或用不文明语言攻击他人等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环保意识培养,使他们懂得维护网络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网络环境,要从我做起,要具有公德心和责任感,绝不能有玩世不恭态度和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报复心理。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全社会的人都应该自觉维护网络环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此外,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 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
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互
联网象一部电子百科全书,对青少年学生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上网已成为新一
代青少年的一种潮流。青少年学生已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学生的性格、心理、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都带
来巨大的影响。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网络中保护自己安全的能力,培养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培养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和管理的能力。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正确判断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计算机,社会也出现了网吧,因此,中学生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网络。随着信息的开放,言论的愈加自由,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上常常出现一些“不正常”的行为,如制造和散布垃圾信息,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别人的作品,盗取别人的隐私,破坏别人的家庭,严重影响了别人的生活和工作。这些“不正常”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有很大的危害性。中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不正确引导,那么“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种行为就有可能出现在他们身上了,即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窃取一些作业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盗取一笔金钱。教师要通过这些事实举例说明,借助各种媒介手段,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自发地抵制这些不良行为。为了提高控制能力,必须由教师做起,和学生们制订规范,互相监督,共同遵守。
二、引导学生正视网络游戏,把握学与乐的尺度
几乎每个电脑爱好者开始接触电脑都是从游戏开始的,一些学生之所以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其实更大的原因是可以玩游戏。益智类的游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协调和判断能力,但是,当学生接触到大型的网络游戏后,益智类的游戏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趣味,那是因为大型的网络游戏有精美的图画,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其刺激的效果让他们很快融入了另外一个虚拟世界,在那里他们不再被束缚,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甚至是暴力、色情。但是,原本这些游戏并不是为学生开放的,由于社会约束力的不足,以及传媒商业化的利益驱动,让这些东玩,搞个小的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让学生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三、规范行为,逐步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例如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他们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打开、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工作和学习。又如在学校评选优秀作文时,传统环境下的评选,可以正确反映出大部分投票者的意愿;若通过网络投票,有些同学不遵守规则,一票多投或多票一投,这样就未必能真实反映出广大同学的意愿。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
难改变。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金钱;今天可能只是随便弄着玩基本信息
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10.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十
德惠市第六小学 徐永丽
摘要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教材中、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安全教育素材。我们教师应善于发掘、注意创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安全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 “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等教育契机,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数学教学与安全教育两者处在一个非常融洽的统一体中,将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学 教学 渗透 安全教育
安全是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有力保障,拥有安全才能拥有生命。安全是我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安全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立。因而,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抓好安全工作,培养学生自卫、自救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适时地渗透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制定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安全”这一因素。
课堂教学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果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同时,能考虑到学生活动等方面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就能提前对那些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方面进行避免和预防,并能使自己的教学安全工作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例如,在进行“认识角”一课时,我让学生做一个活动角带到学校来,第二天我检查时发现有几个学生做的钟表模型用了图钉,那针尖很长,容易划破手。于是我就告诉学生选用图钉不安全,我就选了用线穿过做的活动角让学生看看,并告诉孩子们,以后我们在做学具时,既要考虑到实用,还要注意安全。
二、结合教材适时渗透课堂安全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非常注重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众多数学知识的引出均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这些主题图大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如果能适时抓住图中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适时渗透安全教育。
例如:教学《找规律》中的“交通信号灯”,便可结合教材中的主题图向学生讲解骑车、走路都要靠右行,每种信号灯颜色的意义,在外出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及家人要遵守交通规则等。又如在教学“左右”的认识时,结合图教育学生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能拥挤,平时在马路上行走也应该靠右走。
三、在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
课堂教学有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时,就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摆一摆、剪一剪等,如果组织不好,就容易出现不安全事故,教师在分组之前就要明确提出合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宜。当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密切参与其中,随时发现和制止学生的不规范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行为做最大限度的调控,以避免学生活动时因为无明确纪律约束而产生的无法预计和及时控制的危险行为。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需用到剪刀、裁纸刀等工具。剪刀、裁纸刀如使用不当,易造成伤害。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强调,不拿能这些用具玩耍,更不能拿剪刀、裁纸刀指着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渗透安全教育。
四、在数学活动课中进行安全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千米”这一课时,需要学生求出操场的长和宽长。如果我们只是在教室中给学生画一画,就让学生来认识千米,学生的体验就非常肤浅,真的很有必要让学生亲身到操场量一量,看一看,体验一下。这时老师就适时提出要求,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到操场上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五、解决数学生活化问题时,进行安全教育,达到双丰收。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要不失时机将学生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例如数学问题:“天气渐渐热了,购买饮料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甲、乙、丙三个小卖部都购进了相同的饮料;每大瓶8元,每小瓶4元。为了抢占市场,他们分别推出三种优惠措施:甲小卖部买大瓶送小瓶;乙小卖部一律打八五折;丙小卖部满20元打八折。该如何消费„„”通过此类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及常识,不购买“三无”食品,从而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学校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而安全则是师生快乐成长、汲取知识的保障,所以无论何时都应敲响安全的警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课堂教学虽然只是一个空间有限的场所,课堂上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外,尤其应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珍惜生命,注意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只有安全保障了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快乐成长!
总之,为了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所有的教师都应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做好安全工作。参考文献
1、《都市家教月刊》
11.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教育;道德教育;日常生活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每个社会人来说都是必须的,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就成了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任务。鉴于幼儿接受能力较强,但是辨别是非的观念不强,因此在教育上要非常小心,方式也应该多元化,以便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掌握社会规范和各种规则,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道德教育工作。
一、在游戏中渗透道德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他们与社会、自然互动的主要途径,对于他们形成好的道德品质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因此,幼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游戏中渗透道德因素。比如,在开展拔萝卜游戏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先一个人“拔萝卜”,再几个人一起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和快乐,感受到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道理。再比如,在开展互相认识的熟悉游戏时,可以让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职业的,让幼儿了解各行各业的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等,从而培养幼儿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另外,在日常的游戏中,要见缝插针,时刻注意让幼儿感受到教化,比如,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在妨碍别人时要让他们主动说对不起,让他们的行为更加自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强化儿童的品德认识。
二、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教学活动除了教授幼儿必备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自然知识外,还要对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重点的教育。目前大量的幼儿认知理论证明,一个人的社会化是否成功,与其3~6岁这一社会化初期的经历是直接紧密相关的,幼儿是在与外界的互动中发展了基本的道德规范框架。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尽量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尽可能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道德教育
目前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处于家庭的中心位置,容易养成懒惰、自私等不良品质,而幼儿园作为他们开始和同龄人集体生活的第一个主要场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习惯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教师要抓住这个途径,从生活细节和小事情抓起,随时随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一点一滴,逐渐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
从早晨入园就要开始一天的道德教育:遇到小朋友和老师时要问好,养成礼貌的习惯;在自由活动时,要和别的小朋友谦让互助,要礼让他人、不蛮横争夺、独占玩具等物品;生活中要注意关心小朋友,帮助他人;用餐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力争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不抢夺别人的东西等;休息时,要不打扰其他人休息,轻轻走路等。
另外,要注意整体环境的熏陶,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化。比如,在各种物品旁边都制作标语,教育小朋友要爱惜物品、不浪费,这样既能美化教室,又能对幼儿进行积极、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使儿童每时每刻都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总之,幼儿园的道德教育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幼儿园作为社会人的第一个常规的社会化教育机构,要对道德教育足够重视,将品德培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日常的游戏、教学、生活中都注意不断重复、长期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道德品质良好、社会化成功的孩子,才能为他们以后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春燕.德国学前教育随感[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12(12).
12.如何从小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篇十二
一、让孩子从小就懂礼貌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会用礼貌用语, 让他从小见人就懂礼貌, 并对他的行为进行指导。让他知道什么时候有些事情不能做, 有些事情可以做。并且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强化, 在孩子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 让礼貌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并为孩子从小营造一个文明礼貌的成长环境, 我们家长要先讲文明, 懂礼貌。给孩子做榜样, 我们要成为孩子合格的第一任教师。如果孩子出现不礼貌行为时,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讲道理, 而是把礼貌的行为示范给孩子看, 让孩子知道怎么做。
二、让孩子学会主动交往
孩子长大了, 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交往需要越来越强烈, 不喜欢自己独处, 大人干什么事情他都吵闹的跟着, 并要求大人带他到处去玩, 每次出外活动都是家长传授礼仪的好机会。如果在外出时遇到熟人, 家长自己要主动向人问好, 并及时提醒孩子问候:“阿姨好”, “奶奶早上好”等。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下次遇到熟人不用妈妈提醒, 就主动向人问好, 能做到吗?”逐渐帮助孩子养成主动与人打招呼的好习惯。
三、让孩子学会适应场合的说话
孩子说话不会向大人那样分场合, 他们看见什么说什么, 想说什么说什么。其实, 孩子所说的话并不是想要故意侮辱或伤害别人, 而是“童言无忌”。要避免此类尴尬, 家长就要对孩子进行行为教育, 孩子大了, 需要学的不再只是“请”和“谢谢”, 而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处理和成人的关系, 绝不能想说什么说什么, 绝不能当面揭人短, 以造成场面的尴尬和当事人的不快, 要让孩子体会别人的感受, 可以反问孩子:“如果别人这么说你, 你会不会很难过?如果会, 就不要再说。”也要告诉孩子, 没有人喜欢和这种人做朋友, 和孩子讨论他的情绪感受, 建议孩子见人多说文雅有礼的语句, 这样比纯粹的斥责更有效。
四、让孩子学会赞美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赞美, 不只是赞美别人,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关怀、安慰人的能力, 要让孩子做到这点, 家长要以身示教, 如果爸爸妈妈常常赞美他人, 孩子的嘴巴也会比较甜, 如果家长说话尖刻, 孩子也难说出好话。除了身教, 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一些故事, 因为故事里的好多人物角色, 可以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明理、同情、怜悯与爱心的孩子, 这样比单纯讲道理更容易培养孩子温柔关怀和爱的能力。
五、带孩子外出用餐时, 学会安静
我们带孩子出去吃饭或聚餐, 也得做好“预防”工作。出去前, 先跟孩子说明今天到什么地方去, 到那里不要大声喧哗, 要听大人的话, 不要到处乱跑。出门时, 为孩子带一些小点心, 在等候的时候让他先吃一点, 缩短等候时间。或带孩子先看看餐厅周围的各种摆设和优美环境, 让孩子找到乐趣, 让他喜欢。那么他就会很容易遵守规则。用餐时, 别一下子就把孩子喂饱, 而是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吃, 否则孩子一饱就精力充沛, 很难再坐得住, 还可把自己事先准备的好玩的东西拿出来吸引他。如果是好看的图书, 让孩子一页一页地翻看, 因为它比其它玩具更适合带到餐厅, 更不容易摆落一地, 也可拿出家里的相册, 孩子喜欢看自己的照片, 还可以问他:“这是在哪里拍的?”“那天做了什么事?”让孩子沉浸在愉快的回忆情绪中, 而变的安静。
13.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十三
小学阶段的德育,对少年儿童的一生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前社会经济生活急剧而深刻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正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新旧思潮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教育,致使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处于内外两难的境地,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乃是思品课教学的中心任务。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
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意识还比较模糊﹑不稳定,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几个基本准则。
首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突出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如:五年级的××同学受手工商业意识的影响,认为成绩只要及格,不用那么刻苦,课外找点工作多赚点钱,这样也会使父母感到满意。了解到这一情况,在教育中我讲事实﹑摆道理,使她懂得学生应该以学业为
主,只求考个及格是不上进的表现,只有专心致志读好书,才是正确的,至于寒暑假做手工积钱解决学费,也是可以的。在我的耐心教导下,终于摆正该生思想中读书与赚钱的位臵,也解决了这类学生的思想矛盾。有如,针对学生中存在不团结﹑相互妒忌﹑关系紧张的情况,我及时进行解决﹑引导,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彻底化解矛盾。体育课上,××和××两位同学因玩羽毛球产生争吵,相互贬辱,甚至动起手脚来。解决这类学生的矛盾,首先要针对事情的严重程度和来龙去脉来教育他们。在这一点上,我列举了村上曾经发生的一宗因学生矛盾而造成双方家长动手打架的恶性事件来教育。通过事例引导他们吸取教训,认识自己的过错和鲁莽。经过教育,他们都作了自我批评和检讨,表示改正和彼此要向对方道歉的决心。他们的行动,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不团结的同学,使这些同学也深受感染,互相搞好团结。
第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多样化。所谓多样化,是指教育形式的多样:
课堂讲解——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根据教材,并联系实际补充丰富德育资料向学生讲授,着重抓住德育目的,讲清人物实际,让学生感受德育道理。
课堂讨论——在讲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专题班会——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德育专题班会,使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悟,有收获。
第三,思想教育要有坚持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小学生有着模仿的习惯这一特点,相反地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如:教师道德修养中有“为人师表”的要求,然而,教师对学生提出了“讲究卫生”﹑“爱护公物”﹑“讲文明”等德育要求时,教师本身的品德将影响着学生,学生会产生比较的心理。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坚持示范性,不然对学生的教育便会削弱力量。
第四,加强学生教育工作,首先要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所谓优化,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另外,课外要设计练习,留臵作业。练习题要从实际出发,紧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品德课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让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学习一个品德形象,接受一个品德道理,其形式是多式多样的。如:《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一课,我让学生进行有关调查,了解校园里勤奋学习﹑在各次知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教学《助人为乐》一课,我布臵学生调查周围“学生学赖宁”的好人好事。实践证明,在调
查了解的活动中,学生的思想会默默地受到周围的先进人物事迹所感染﹑受到启迪,其教师效果往往比说教好得多。另外,每一课上完以后,我都布臵适当的作业,让学生行为得到训练,认识得到印证,并注意定时总结汇报,表扬鼓励。《孝敬父母》一课,我要求学生人人做一些使父母满意的事。结果,有的学生父母生病,他就前往求医问药,照料父亲;有的学生母亲工作忙,她就洗衣服﹑做饭他们在校能够做个好学生,在家能够做个好孩子。
14.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十四
思南县竹园小学向军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对只以一张试卷评估学生成绩的传统理念提出了挑战。
中国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考试”,而语文考试又是用一份包罗一切的试卷来测试学生“整体水平”。以教育主管部分的眼光来看,这份试卷就涵盖了教材中所有的重要知识点,是教材的精髓。所以一张试卷的答案,一个多小时的考试结果,一个非常明确的分数,就这样变为决定每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甚至是未来命运的强有力的因素。一张试卷的成绩不但决定着考生的悲与欢,更维系了多少家庭的喜怒哀乐!灵活地运用多元化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基于上述思考,立足实践,我进行了大胆尝试。但学生由于受遗传及先天素质影响,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课题实验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为学生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智力的多元化评价环境
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某种智力发展的条件。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进行处理。我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学生自读---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而是结合我校现有的资源,利用课件带学生走进了童话的王国。在这里,孩子们了解到了剧中的各种人物的角色,并尝试自己进入角色进行模仿、表演,并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了课文处理的目的。这里,既发挥了学生的多种智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又摆脱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这就告诉我们: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评价环境,不仅使他们的多元智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同时,也发挥了评价的真实作用,使其恰到好处。
二、教师运用激励性评价,体现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由于年纪小,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表现作出适当的评价,他对自己的评价完全受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评价左右。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关键。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在对他们进行激励性评价的时候,我对他们的评价进行了“星级”评定:有的善于用语言来表现,我就会送给他们一颗红色的小
星星,并送给他们“阅读之星”的称号;有的善于用写作来展示,我就会送给他们一颗黄色的小星星,并送给他们“写作之星”的称号;对于那些积极开动脑筋、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我就送给他们绿色的小星星,并给他们“聪明之星”的称号。这样,学生想得到代表各种各样荣誉的小星星时,便会很认真地学。在课堂上,个体激励性评价为学生创设了更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也满足了其自尊的心理要求。由于学生展示的一般总是自己的“强项”,从中又充分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成功感,为学生终身喜爱语文、学习语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综合应用学生评价的多种方法
1、同学互评,使其学会互相欣赏
以往,课堂评价只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在新课程、新理念下,课堂评价中融入了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又有同桌互评、小组评议。在同桌互评时,开始,我发现同学们在评价对方时,老是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很没面子。上台表演、动脑思考的积极性也降低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语文课堂上,适当地抓住时机,对大家说:“xx同学能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去鼓励他,帮助他树立自信,我们平时去注意发现别人的优点了吗?”很多同学听了低下了头。渐渐地,同学之间的评价变了。比如:在听了别人朗读课文后,会说:“我觉得你的声音虽然小了点,但很有感情。”或者说:“虽然你读错了几个字,可是你的声音很响亮。”
2、学会自我评价,敢于正确对待自我在实施课堂评价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方式:自己评价自己,在开始自评时,大多数学生只是说缺点,不好意思说优点,特别是后进生更是如此。但我发现他们中间很多人有不同的特长:或爱阅读,或爱写作,或擅长运动,还有的会吹口琴。我就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尽量为他们提供显山露水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我欣喜地看到,他们慢慢学会了自我评价,坚定了学习的信心,体验了成功,并学会了自我欣赏,敢于正确对待自我。
四、为学生建立多元化评价档案袋
多元化评价档案袋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后的语文作品得到保留,使教师观察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与学生交流并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容易使家长观察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于是,我设计了一张评价卡,表上有七种不同的项目,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对图画、色彩感兴趣,所以此表设计成以彩色图画代替单调的文字,使抽象的字眼变得更加直观、易懂。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反思,使他们在反思中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真正地将“学会学习”落到实处。
15.浅谈幼儿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篇十五
关键词:幼儿园,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 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它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 情感教育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这就要求每个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那作为幼儿园的教师, 应怎样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以家园配合为依托, 营造“情感教育”氛围
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成人在幼儿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在幼儿园,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在家里,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则更持久、更深远。老师和家长应该互相配合互相督促, 努力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 让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浸润在情感教育的环境里, 通过师长的言传身教, 耳濡目染, 将所受教育逐渐地内化于孩子的人格之中。
二、以一日活动为依托, 渗透情感教育
1. 利用晨间谈话向幼儿渗透情感教育思想。
每天的晨间谈话是很好的教育时间。幼儿园的孩子小, 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懂的, 我们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 给他们讲感恩父母、关爱他人的故事。讲到感动之处, 我与孩子一起眼含泪花。慢慢地, 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的不易, 行为上发生了变化: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 向他们祝贺;回家的时候, 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如:爸妈下班回家, 给爸妈拿拖鞋、倒水、捶背等。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关心父母, 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如:我在组织大班社会活动《亲情树》和《我当爸爸妈妈》时, 孩子们通过我创设的环境, 借助具体生动的事例, 体验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 幼儿了解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 家里的亲人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爱心, 鼓励孩子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来回报亲人。另外, 我还把情感教育渗透在幼儿游戏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实践活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让幼儿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情感教育”的内涵, 促进了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
3. 通过游戏活动捕捉情感教育契机。
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体验情感的一种重要途径, 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只要教师方法得当, 组织得好, 就能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到情感教育的存在。如在组织角色游戏“妈妈生病了”时, 我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 启发幼儿思考:妈妈生病了, 我们该如何照顾妈妈呢?有的说:给妈妈倒杯茶;有的说:帮助妈妈揉揉酸痛的地方, 要比平时更乖巧;有的说:要和妈妈聊聊天, 让妈妈多笑……
4. 通过照顾植物, 体验关爱之情。
在班级的自然角内, 摆放着幼儿自己种植的小植物。每天清晨, 孩子们进园第一件事便是观察自己的植物, 看看发芽没有, 是否需要浇水了, 有没有长虫子。在照料自己植物的同时, 有的孩子见自己临近的植物还没浇水的, 也会帮助别人的植物浇上水。大家互帮互助, 在他们悉心的照顾下, 自然角郁郁葱葱, 一派生机。
三、以节日为依托, 进行情感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结合不同时段与季节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八”妇女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些传统的节日将民族之光闪于眼前, 寓社会人生于瞬间, 是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真实写照。如在“三八”节前夕, 我先请小朋友讲讲自己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再说说妈妈为你们做了什么事情。孩子们有的说:妈妈为我织毛衣;有的说:妈妈为我洗衣服, 烧香喷喷的饭菜……我接过孩子们的回答, 顺势推舟:妈妈这么爱你们, 为你们做那么多的事情, 那你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要谢谢妈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响亮地回答着。在“庆三八夸妈妈”活动当天, 孩子们为妈妈献上歌曲和赞美诗, 并献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礼物, 整个活动始终洋溢着一股温情, 体现着孩子对妈妈的爱, 活动使孩子们了解妈妈的辛苦, 知道感恩母爱, 并能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 是很好的情感教育活动。
四、以幼儿生日为依托, 进行爱心教育
班里的孩子经常带生日蛋糕来幼儿园, 和大家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 我就抓住这机会, 让孩子明白妈妈把自己养这么大, 多么辛苦, 多么不容易, 请妈妈来园跟孩子一起庆祝生日, 然后, 由孩子亲口跟妈妈说出感谢妈妈的话, 或让孩子给妈妈打个电话, 说出感谢妈妈的话。记得班里的明明小朋友是离异家庭的孩子, 生日那天, 明明的妈妈终究抵不住思念, 一路风尘仆仆赶来了。当时一见到明明就满眼充满泪水, 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讲, 但一张口, 眼泪像开闸的水直泻而下。明明抱住妈妈边帮妈妈擦着眼泪, 边对妈妈说着:妈不哭。孩子们被温馨感人的场面感动, 当天的生日歌唱得特别地深情。
五、以关心弱势群体为依托, 体验关爱别人的感受
在我们的身边, 经常会看到一些需要我们关爱、帮助的人群。如:山区的孩子、因灾难家破人亡的孩子、残疾儿童……对于这样一些人, 我们更应该教育孩子关爱他们。不仅从物质上, 更应从精神上关爱他们。在为四川地震受灾的捐款活动中, 孩子们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捐了出来, 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给灾区孩子带去了光明和温暖。对于生活中的智残儿童, 我们更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为此, 我们开展了“小巧手义卖献爱心”活动, 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全园孩子把义卖活动中的所用收入, 捐给了六位品学兼优的聋哑儿童。孩子们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来帮助他们。希望他们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16.如何有效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篇十六
关键词:幼儿教育;德育;情境教育
幼儿德育是教育幼儿如何做人,包括幼儿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道德品质教育,让幼儿学会初步辨别是非、善恶,初步懂得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同学、爱科学、爱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德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加强幼儿德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要求的,也是关系社会未来的大事。
重视幼儿德育既是幼教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也是全社会和幼儿家长的光荣义务。幼儿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必须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必须掌握和了解以下几种教育方法,从点滴做起,共同做好幼儿德育教育工作。
一、说理法
就是说服教育,即借助语言、事实、示范等方式,影响幼儿的思想认识,使幼儿弄懂道德,提高认识。说服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类:
1.用语言图片说服
如讲解、看图话说、讲故事、谈话等。语言课常用讲解法。讲解要联系实际,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系统性。谈话是幼儿德育一种有效方式。谈话要有准备,要了解幼儿的详细情况,明确谈话的中心和要解决的问题。谈话态度要诚恳、耐心,力求气氛和谐,使幼儿感到教师的关怀,能无拘无束地谈心里话。谈话要有启发性,要让幼儿思考,自己想通道理,得出结论。可以让幼儿讲自己熟知的故事,从中取得启发和教育。
2.用实例进行说服
组织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家庭,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这是用具体实用的事实说服教育幼儿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幼儿能亲眼看或亲耳听到,直观性强,说服力大。
3.运用榜样示范说服教育
运用榜样人物优秀品德来影响幼儿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是说服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对幼儿有巨大的激励和影响作用,这是和幼儿积极向上、爱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相适应的。
幼儿思想直观具体,示范可以借助形象,帮助幼儿理解各种行为规范,领会和模仿榜样人物的言行。父母、家庭成员和教师是对幼儿经常地直接发生影响的人,是和幼儿交往最多的人,他们的言行都会被幼儿当作示范去模仿。
二、训练法
训练法就是在幼儿学习及日常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的方法,实际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学习活动,这是幼儿最经常训练方式
一般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它对培养幼儿刻苦认真、耐心细致、克服困难等品质都有重大意义。认真完成作业,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责任感、纪律性、创造性。学习过程的交往,能养成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优良品德。
2.执行幼儿日常行为规范
无数事实证明,人的所有的素质,都植根于人的幼儿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幼儿教育最主要、最根本的。要训练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严格进行遵守学习、卫生及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性练习。养成幼儿珍惜时间的观念,培养组织性、纪律性,使幼儿从小养成自觉地、规范的日常行为。父母和教师应对幼儿多提醒、多示范、多引导,经常强化训练,并及时耐心地督促、检查和校正。
三、情境教育法
就是利用环境、气氛或设置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要从提高教育素质、美化校容、整顿园风班风入手,幼儿在其中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感受和体验是幼儿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的有效途径,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四、奖励法
对幼儿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奖励是一种鼓励的方法。它能使幼儿肯定自己正当的、优良的思想行为,并引发他们巩固发展这些优良品德的愿望和信心。奖励的方式一般有赞许、表扬、奖赏三种。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可用口头表示赞成,也可用目光、点头、微笑、手势来表示肯定。组织幼儿开展争当好娃娃、争戴小红花活动,每学期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奖励,既鼓励本人,又树立榜样,激励全体幼儿学习。家长通过写表扬卡的方式把幼儿在家的良好行为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老师读给小朋友听,使幼儿更加自信,也促使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来自家园双方的鼓励和表扬,使幼儿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奖励必须公正、适量、灵活,实事求是,不能滥用。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要适量应用一些劝诫的手段,及时予以纠正。
以上几种方法,只是笔者在从事幼教多年研究摸索出的一点德育教育方法。只有靠全社会示范帮教,共同努力,才能把幼儿的德教工作搞上去,培养出体、智、德、美、诸方面优秀的21世纪的接班人。
參考文献: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推荐阅读: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08-28
如何进行英语教科研10-12
浅谈幼儿园室内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论文07-27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论文07-21
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08-23
谈谈如何进行生物竞赛辅导论文09-23
对农药研究开发的进展进行研究论文07-04
浅谈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论文07-25
班主任工作论文:浅谈班主任的科研意识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