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的演讲稿(精选11篇)
1.关于马克思的演讲稿 篇一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马克思如果奋斗停止了,那么你的生命也就停止了,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了一个目标在奋斗,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目标,不是个人的安乐与享受,而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这是他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的誓言。
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人生旅途:几乎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困和牺牲。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在反动统治者的迫害下,马克思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终生飘泊国外。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我是世界公民 ”,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马克思革命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
由于马克思极其贫穷,为生活所迫,他曾多次迁居。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因为经济困难,马克思都未能出席。
马克思在巴黎时,住在百合花大街45号。
一天,几个警察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他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
这对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并不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陷入“财政危机”,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经费,连家俱也早已变卖,仅有的一套银质餐具也送进了当铺。而且,妻子燕妮又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困难可想而知。
后来,转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马克思就是在布鲁塞尔写下的《共产党宣言》刚出版一个月,反动警察便以从事政治活动的罪名将马克思和他的妻子燕妮拘捕、关押起来,随后又将马克思驱逐出比利时。既然不为反动政府所容,就只有另奔他国了。马克思携带全家,变卖掉所有日常用品,来到了着名的雾都伦敦。
马克思虽出生在德国,但他一生的事业与伦敦密不可分。从1849年到1883年,他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了34年,一直过着穷困不堪的日子。
来英国之前,马克思一家是两手空空,到了伦敦,仍然是身无分文。
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举家迁移。为了省几个钱,一再要搬到更加阴暗窄小的房子去住。
开始,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这对马克思一家来说,简直是不让他们吃饭了!因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甚至连婴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留下。他们搬进了累斯顿大街的一个旅馆,租金每周5镑,不久,他们又被主人赶走。1850年5月,马克思搬进迪安大街45号,不久,又因房
租迁到了这条街的28号,一家七口住在两个狭窄的小房间里。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但他没有退缩。这年的12月,幸运的是,他得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借阅证。
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记,一般情况,他都是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
据前人统计,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据说,他每天固定坐在一个位置,以致座位的下面的地板都被他磨出了脚印不管是刮风下雨,他也从未因天气问题而不到博物馆去。终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马克思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紧紧地捧住了这部刚刚出版的著作《资本论》无疑是马克思为工人阶级和进步人类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恩格斯在谈到他的战友这部著作时说:“每一个字都贵似金玉”。马克思曾说:“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他一生虽然历尽坎坷,仍然一往无前。他对目标始终如一,忠贞不渝,无怨无悔,是源于目标的博大和宏伟。
1881年11月2日,燕妮因病去世。当时马克思正患胸膜炎,医生不准他外出,结果,他连妻子的葬礼也未能参加。此后仅一年多,他最钟爱的长女小燕妮又被膀胱癌夺走了年轻生命。
疾病的折磨和家破人亡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但这些都不能动摇他的坚强信念,不能阻止他“为人类工作”,直到在工作室坐椅上与世长辞。
今天,我们远离了剥削、远离了战争,远离了马克思的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却永远的生活在马克思这位伟人的思想与奋斗结晶的光环之中。马克思的一生奋斗,无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何曾停止过奋斗。他的人生是璀璨的,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今天,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现在正值青春年华,漫漫人生路,岁不希望像马克思那样一波三折般精彩,但我希望,我们的人生要想马克思那样在奋斗中璀璨生辉,轰轰烈烈。正如马克思所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2.关于马克思的演讲稿 篇二
2.1要从法律角度选择商标名称
法律要求商标必须具备显著性。“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显著特征, 便于识别, 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权利相冲突”。换言之, 只有具有显著特征的注册商标, 才能获得商标专用权对其权利人的保护。而商标的显著性即是某一商标得以与其它产品商标相区分的特质, 要想使商标与其他商标相区分, 进而产生显著性就必须在商标的合法性、新颖性以及独创性上下功夫, 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恰恰符合了产业对品牌商标上述三性的需要。因此, 我国产业发展与文化相结合, 产业不断文化化是历史选择的必然趋势和正确方向。
2.2导入商标的文化含义, 要具备世界普适价值的精髓
由于各国政治、宗教、风俗、文化等种种差异性, 在商标的注册和使用中各有诸多不同的规定和禁忌。
比如, 一些植物、动物图样也会因文化含义冲突而遭受禁止。比如法国人认为黑桃是死人的象征, 桃花是不祥之物, 因此禁用桃花图样作为商标;澳大利亚作为以畜牧业著称的国家, 因该国重视牧场, 害怕兔子毁坏草场, 故忌用兔作商标, 所以, 中国的“大白兔”奶糖自然无法在该国获准注册。另外, “黑人”商标在非洲国家遭到普遍抵制, 甚至以禁注命运收场, 因为“DARKY”在英语中被译为黑鬼, 这样的商标从整体上给人以种族歧视的感觉。
因此, 中国“产业文化化”首先就要注意到这些差异性, 尽量创造出符合世界各国文化的具有文化兼容性的自主商标, 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可, 赢得较高的市场美誉度, 自主商标才能成为产业崛起的强力助推器。否则, 如果不了解各国文化, 我国商标在域外注册中自然免遇阻碍, 在贸易上势必带来重大损失。2.3企业要使文化的注入符合产品自身的价值
一个劣质产品导入文化, 只会加速其死亡。盲目导入不符合产在现在具有了价值, 不仅可以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得到正确的解释, 而且恰好反映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价值 (杨艳琳, 2002) 。本文以马克思广义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从三个层次指出资源产生价值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每个层次价值都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密切相关, 是事物发展到不同阶段,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变化转移的结果, 每个层次的资源价值最终由劳动价值论所决定。
1现存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评判
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 国内至今虽还存在不同观点, 但主流观点是承认矿产等资源是一种资产, 具有价值。但在自然资源价值的构成问题上, 陶树人 (1996) 认为资源价值是由劣等资源的转让费品价值观的文化, 同样会加深消费者对品牌、商标的误解, 导致企业品牌战略的失败。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基础, 文化化是品牌的动力, 只有将文化与产品有机融合, 并主动迎合消费者市场对文化的需求时, 中国商品和中国名牌才能赢得世界的好评。
3 产业文化化, 要结合具体每一个中国企业的实际
具体来说, 若是老字号企业, 其商标的设计与应用就要突出“老”字这一文化特点, 让商标向消费者传达出商品文化来源历史悠久、质量历久不变可靠有保证的文化讯息。
举例来说, 产地特别企业, 其商标的设计可以依赖当地特色作为创意来源, 比如, “蒙牛”的商标图案突出了“牛”的特点, 该商标就很好的传递出了天然质优的理念, 不仅使消费者联想到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产地文化, 而且使消费者不得不对该品牌产生青睐, 进而在市场带动下推动中国乳业的发展。
当然, 产业文化化, 需要中国民族企业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不懈打造和投入。好的商标虽然可以传递文化价值, 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但是, 其良好形象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建立起来的, 打造民族商标不只是将其设计完成, 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其商品质量的精益求精, 对其品牌推广工作年复一年、永不停息的巨大投入。
产业文化化是一项长期性、稳定性的行为, 只有不断地策划出符合企业商标文化内涵的创意广告, 做大量、长期的品牌推广活动, 才能使企业文化及其产品不断深入人心, 渗透在消费者的记忆印记中, 进而凝结成消费者特定的消费思维模式、消费追求和消费行为习惯。
中国产业文化化之路是漫长的, 驰名商标的打造需要持久的文化传递。中国要在尊重世界各国各地的文化习惯、法律的基础上, 来设计并推广自己的商标, 中国的商标和商品才能给世界带去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的魅力, 为中国产业腾飞注入新的、持久可持续的活力!和资源级差地租构成;李国平等 (2002) 认为矿产资源的价值是由其自然价值和劳动价值构成的, 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矿产资源的自身价值、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价值、矿产资源的环境价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为防止环境污染与维护生态功能而支付的费用, 以及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即外部成本。
尽管我们认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 但自然资源价值的直接计量却十分困难。因为自然资源本身并不是劳动的产物, 因而以劳动时间为基础进行计量便是不可行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在商品交换关系或商品的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共同的东西, 就是商品的价值;而使用价值或某种物品具有价值, 以劳动价值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为基础, 按照投入在资源上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确定资源的基础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产品的使用者通过交换获得资源产品, 资源产品的价值在交换、使用的过程中得以体现。这样, 资源价值的确定就转化为资源价格的确定。如果有了资源产品市场, 资源产品的价值包括了资源资产价值、资源资产的发现价值以及开采和加工价值。坚持用劳动价值理论解释自然资源的价值的主要论据是:“在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大量投入, 这使整个现存自然资源都表现为直接生产和再生产的劳动产品, 它们参与流通与交换, 因而具有价值。” (杨艳琳, 2002)
2劳动价值论中自然资源价值的辨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出发点是研究为了交换的商品经济, 这里的“价值”是一个与商品经济相伴随的经济学概念, 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而自然资源价值更多涉及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能套用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价值理论, 况且分析商品的理论方法也不能完全适用于自然资源的价值分析上。同样, 对于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认识, 人们主要根据马克思所说的未开垦的土地没有价值, 土地不是劳动产品, 因此没有价值。自然资源没有价值这种传统观点表面上看是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得出的结论, 其实质是对马克思关于自然资源价值思想的片面理解。没有认识到马克思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有前提条件和限定范围的, 前提条件是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 限定范围是自然资源在生成上、和人类未开发之前处于纯粹自然状态的自然资源。
劳动价值论比较强调的是操作性劳动, 特别是体力劳动, 而对经营管理劳动, 特别是经营劳动这种高度复杂的劳动是有所忽视的。实际上, 经营劳动是比管理劳动更重要的劳动。但在当代世界, 任何资源都不能任由人们随意索取, 要取得它们, 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 或者生产出它们的替代品, 也要耗费一定的劳动和资源。长期以来, 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与一般商品生产过程是割裂的, 在一般商品的价值中没有包括因使用自然资源而转移过来的价值, 即自然资源的价值没有通过一般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 不仅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价值没有在林产品、农产品中得到实现;另一方面, 在自然资源无价观点的影响下, 对森林、土地、水流、矿藏、油田、渔场、草原等自然资源长期进行无计划掠夺式的无价或廉价开采利用, 资源存量和用量不计, 很少考虑对其耗用、保护与管理、再生重置等进行物质与价值形态的必要补偿, 补偿体系的缺失导致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因此, 必须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 必须正确反映出它们的真实价值和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效果。只有这样, 保护自然资源才有牢固的理论基础。
3 自然资源价值的决定及其构成理论研究
事物发展到不同阶段,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变化转移, 这导致劳动价值论对资源价值的解释上体现出层次性特征。为了全面反映自然资源三重成本, 合理的自然资源定价可以分三个层次考虑: (1) 资源开采或获取价值; (2) 与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价值 (环境损害价值和环境净化价值) ; (3) 可持续利用价值, 主要是弥补未来效益损失的使用者成本。资源价格则应是三重成本 (开采成本、环境成本、使用者成本) 之和再加上利税及流通费用的总和。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仅靠市场调节并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从而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这时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矫正市场失灵, 经济学家庇谷和科斯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思路。但当前要使环境成本纳入私人生产决策中, 从而使外部成本内部化, 必须按可持续成本 (开采成本+环境成本+使用者成本) 定价。可持续发展理论除了要求弥补代内外部性成本以维护生态和谐外, 还致力追求代际公平, 因资源使用造成的代际外部性成本也必须得到合理补偿。代际外部性成本也称为“使用者成本”, 是由于当代人不可持续使用的行为造成的对未来效益的损失, 它发生在非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时以及可再生资源不可持续的利用上。对于非再生资源, 其价值的估计应建立在资源的延续使用和替代发展上, 即一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研究资源的减量使用和回收利用技术以延长现有资源的使用寿命, 这可以反映在研发劳动中;另一方面对因现代人开采利用资源而产生的对后代人资源使用的影响进行补偿如提取折旧, 其用途或是更新被消耗的资源, 或用于开发替代资源, 这也是劳动的产物。这些投入即为使用者成本, 都可以通过征收资源税来筹集并构成自然资源价格的组成部分这部分成本就是可持续价值是为保持资源基础的完整迟早要投入的一般人类劳动 (王娟;2006) 。
4 未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趋向
经济增长快于资源自然存量减少速率之前, 我们无偿或低价使用自然资源, 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然资源当然没有价值。当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自然资源生产、再生产投入大量的劳动, 使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结合起来, 现代的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统一。
对我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讲, 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是未来能矿资源价格改革的核心, 新的能矿资源价格可能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即资源成本、生产成本、环境成本, 这些成本的补偿都是劳动的产物, 更多的是复杂劳动。
参考文献
[1]李国平, 刘治国.我国能矿资源价格改革的构想[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3.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劳动;价值;使用价值;实用性
1.关于商品价值的定义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脑力和体力)意义上的耗费,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的价值量也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間长短衡量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焦点:是否只有劳动创造价值或者换句话说,物质生产要素,诸如土地、机器、自然资源等是否也创造价值实际忽视了一个前提,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以价值的来源还是作用去界定价值的本质是劳动价值论和实用价值论的根本区别。人是一切,劳动价值论最大的缺陷是抛却了人,这使得它倍显单薄。这里涉及的关键是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问题,两者固然不能相互取代,但共性基础是相同的,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定义抛弃了这一共性基础。尽管马克思承认“商品要成为价值,首先必须是效用;同样,劳动要被看作是抽象意义上人的力量、人类劳动的消耗,首先必须是有用劳动。”
关于价值量的大小最终由劳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假定前一步推理正确,后面劳动的耗费如果以时间衡量的话就无法解决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把二者的关系定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 。实际上是以劳动的复杂程度而不是劳动时间来作为标准的,所以即使马克思规定意义上的商品价值的量的大小也不取决于劳动时间。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并不意味着劳动就是价值,也不意味着劳动是衡量价值的标准。
对于使用价值决定论的责难在于作用的衡量,因为计量标准和计量单位的量的规定性难以确定,这种理论被视为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社会科学的本来特征就是只有域而没有坐标,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甚至连定性都不能够。而且社会会自发形成变动的大小比例关系。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由此得来,即模糊性的确定。
2.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用性
使用价值实际上是物体满足个体特殊需要的特性,实用价值是物体满足需要的特性的一般说法。比如,灯的使用价值是满足人对光的需要,床的使用价值是满足人的睡眠的需要,食物和水满足人生理机能维持的需要,书满足人精神渴求的需要,他们满足人的具体需求不同,但在满足人的需求这一点上是有共性的。这种共性使得交换成为可能。物的使用价值决定了物的交换的必要性,物的实用价值充当了交换的衡量媒介,使得交换双方获得各自满意的公平待遇。关于实用价值的衡量,则不是个别经济学家甚至经济学家整体的理论或公式所能解决的,事实上这也是不必要的,每一个理性人都是经济学家,商品价值的衡量也是靠个人在市场上完成的,而不是靠经济学家在研究院里研究出来。
同马克思一样,我们认同商品价值是一个社会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范畴显而易见,因为商品的交换只有在拥有多个主体(至少两个)的社会中才能进行。更深层的社会范畴的涵义则是社会对于价值实用性的影响,这是不同社会和同一个社会内部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不同的原因。马克思关于其属于历史范畴的解释为当生产力发展到已不要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时,作为商品的经济范畴的价值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我们认为这是不全面的,商品价值的历史性不仅体现在未来消失的命运中,更多的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商品满足人们需求的迫切性不同,有新的需求产生,也有旧的需求消失或改进;即物的实用性发生改变,新的实用性创造出来,旧的实用性消失或改进。所以商品的价值也随之改变。社会历史总是人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前进过程。
马克思说“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不管生产力发证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3]按照马克思对价值和使用价值(即财富)的界定,人类历史只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耗费,不管生产力水平有多高,价值总量不会变,也就是说每个时期人类劳动的价值总量是恒久不变的。如果以这种理论出发,马克思接下来的话就不可理解,“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4]
钟盛熙教授引入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来解释,“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指的是某个企业、某个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形成价值的,只有转化成人类劳动耗费即抽象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而要实现这种转化是需要一系列条件,经过一系列曲折过程的。条件之一就是其劳动耗费收同类商品平均劳动耗费的制约,大于和小于平均耗费的劳动支出,最终都只能转化为同量的抽象人类劳动,形成同样的价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只不过意味着这种具体劳动由于大于社会平均劳动耗费,从而对社会更加有用(在同样时间内能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或财富)因而被转化为更多的抽象人类劳动,形成了较多的价值。于此同时,另一些生产力特别低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则因只能提供较少的财富从而只能转化成较少的抽象人类劳动,形成较少的价值。[5]
3.价值的货币表现
通常意义上认为,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价格总是一定量的质或一定质的量。因此,全面地看,不论是符合价值的价格,还是偏离价值的价格,它们都是价格范畴在不同条件下具体的存在形式,它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个别方面规定和反映价格的性质和数量。正是二者的辩证统一才具体地勾勒出价格现实运动的轨迹,才使得价格的尺度具有弹性,才丰富并充实了价格范畴的内在涵义。倘若只把价格范畴的涵义简单地定义为价值的货币表现,那么,第一,价格范畴自身所特有的、相对独立于价值范畴之外的能动因素消失了;第二,价格范畴与价值范畴的界限消失了;第三,价格形成及其运动的特殊性也消失了。这样一来,涵义丰富的价格范畴只会剩下内容片面、涵义抽象的空洞概念。
仅仅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足以解释商品价格和价值何以波幅如此之巨,时间如此之久,如果价格真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话。资源获得的难易程度、可替代性等其实都是在说稀缺或实用性。这可以解决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等无法解释的问题,如自然资源的贡献、自然时间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的符合程度。事实上,我一直追问的是同类的共性何在。同样不可忽视甚至更加重要的是历史的阶段性和特殊性,这使得“价值”更容易理解。
我认为经典作家所说的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在理论抽象的前提下进行价值分析时,针对价值和它的表现形式—价格的关系而言的, 而不是对价格本身所下的具体定义。也就是说,首先,经典作家是在进行价值分析的时候, 引出价值和它的表现形式—价格的关系的。因为价值是一种抽象的经济范畴,具有“幽灵般的对象性”,看不见,摸不着。它的客观现实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只能通过它的表现形式具体地反映出来。因此,只有从商品的交换关系和价值的表现形式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其次,经典作家对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的分析又是在理论抽象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这里,价格被抽象为平均价格或供求平衡时的价格,成为价值纯粹的、无杂质的货币表现。因为,价格是一种具体的经济范畴,是经济现象具体的综合反映。要探索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必须对现实经济中的表象—价格加以提纯和蒸发,使之成为只受价值规定的货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具体地阐明价值。 [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5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58.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59.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354.
4.关于马克思的小故事 篇四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
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
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
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这种崇高的革命友谊,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马克思哲学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在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但就在他过世几年后的19世纪末,随着资产阶级世界的普遍危机的加剧,马克思哲学迅速的传遍各地。建立资本主义式的福利国家成为欧洲先进国家政经改革的趋势。之后,马克思主义派分成为非革命派(Evolutionary Marxism)与革命派(Revolutionary Marxism)。非革命派学说,又称修正主义派,以爱德华·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为中心,主张渐进式的社会主义发展,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道德标准。而革命派学说则以列宁最为著名,强调暴力革命对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可回避的必要性。革命派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历史科学理论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认为这种理论是历史客观进程的理论反映,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产物,是所有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
5.关于马克思的演讲稿 篇五
潘爱亮 学号:1101050131 手机号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1845年春马克思于布鲁塞尔写在其1844-1847年记事本中的一段笔记,提纲只有简短的十一条,后来被恩格斯发表。再一次认真读这十一条提纲是在老师上完《哲学经典导读》这门课之后,这十一条提纲虽然简短,但却是蕴含了深刻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在此,自己也是粗浅地谈谈自己对于提纲的理解与感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哲学,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新世界观的基本要点,是马克思系统构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始和标志。提纲主要讲了七大内容:
一、批判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理解客观对象(第一条);
二、强调人关于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第二条);
三、阐明实践是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现实基础(第三条);
四、强调实践是消除宗教异化及其世俗根源的根本途径(第四条);
五、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五至第七条);
六、阐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八条);
七、阐明“新唯物主义”的阶级立场和历史使命(第九至十一条)。这十一条提纲直到今天仍然饱有强大的生命力,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观点,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不仅对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在人类世界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用于指导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得到的最深刻的认识主要有三点:
一、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二、人是生活这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中的,要正确认识对待自己周围的社会环境;
三、实践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关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思维是行动的向导,一个人的思维导致了他的行动。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维的影响,而去做出一些有害于自己、有害于他人、有害于社会的事情,如马家捷杀人事件、某大学学生下毒毒死舍友事件等,这些有大部分原因源于他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错误的思维指导了自己的行为,做出了害人害己的事情。所以,人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能分辨抵制那些错误的思想,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不能在犯了不可弥补的错误之后,才顿然醒悟: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箭头”,而自己却在“箭头”的指引下明明白白地走错了路。
其次,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周围的社会环境。我们人是不可能孤立地、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地存在世界上的,我们所在的家庭、学校、社会,都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每时每刻都存在与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我们不可能没有朋友,不和外界联系而能很好地生存。人可以独处,体会孤独,但绝不可能脱离一切的社会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我们所处在的环境,正确地对待它,不憎恨,不消极,学会宽容,学会变通,学会融入你所处的环境,友好和谐,你才有可能活得舒适自在,活得幸福快乐。
最后一点,但也是重要的一点,实践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社会都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实践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对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可以让人获得真识,增强能力,增长智慧。关于实践,用最简单直白的话说,就是做。关于说和做,我们这里就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古老例子:赵括的纸上谈兵。他有一套无人能击破的理论,但却忽略了实际问题,忽略实践,纸上的无懈可击,战场的败落,说明了光说不做是不能获得真正的才学的。赵括,平时只是说,很少做,或是说从来没有做过,空有一张嘴皮子。这说明,只有在实践中,人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才能取得真正的智慧,才能全方面地得到提升和成长。而作为一个还有点认知的人,我们不能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不要只是到处对人说你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梦想,要认真学习,要成就伟业,要去登山看海,游历他乡纵享世间美景,而每日却窝在那八尺长的小床上,过多的言语都只是浮云,只要你每天有大半的时间是在无聊闲暇中消磨的,你的那些理想也只是想想而已,那些梦想也只是个梦而已,只说不做,就如一个人在使劲地吹着他那个浮华的起球,吹得越起劲,破得越快;对于时间,即使是一刻的怠慢,也如同那个起球,即使是慢慢小心翼翼吹入一丝微小的气息,时间久了,终会有败破的时候。所以,人一定要重视实践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唯有实践,才会有所收获,人生才会在收获中变得充实而美好。
6.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篇六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为一体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理论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把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和实践主题。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理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真正贯彻和落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使理论教育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在马克思的思维和视野范围内,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和最高价值追求。伴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愈来愈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为引导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理论教育工作,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注人到理论教育的理念中,把造就全面和谐而自由发展的人作为理论教育的第一要务和最终目的,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最高价值定向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以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问题的科学解答与求证为理论契机,在正确理解“人”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学说的彻底变革.第一次科学地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新境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尤其是谈到未来的社会形态.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年,马克思再次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些言论在当时尽管只作了理论上的设想和探讨,但所透析出的科学观点与内在思想价值,把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层面,使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轴心和最高价值定向。
从社会关系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归结为从“偶然的个人”到“有个性的个人”的升华过程,这一过程在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中具体展现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个人毫无独立性可言,人身的依附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一阶段是建立在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对物的依赖代替了人的依赖,虽然实现了人对人依赖关系的解放,但物对人的统治和支配却把人全面异化了;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这个阶段中社会关系将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来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类将会在自觉、丰富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进而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中由于人的异化,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提出的理想目标以及对未来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本质设定。显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关系的历史嫂变过程这一角度人手,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探刻的概括和总结。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分析,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两条思维行程的主线: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究竟要发展什么?第二,怎么发展?对此问题的探察与解答,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意,“捕捉”我们的理论教育工作和实践,并从实质上推动人们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从属于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它既包含着连续性与阶段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辨证统一,也体现了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契合。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广博的综合概念。从静态的角度看,它体现了未来人类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目标;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一个逐步推进,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应该成为在“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具体讲,就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丰富,人的内在潜能的充分挖掘和人的综合素质的充分提高。它涉及到人的能力、个性、潜能、素质、需要、人格和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要推动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需要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前提,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条件,以较高的人的素质为基础。这些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备的要素。诚然,这些要素是未来社会形态本质规定的外在显现,但其却代表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及发展趋势。
依照社会历史发展的演变逻辑,人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社会形态中无法成为现实,主要源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私有制性质,使得人本身的活动作为一种异己与其相对立的力量而存在,这种力量不是被人所驾驭而是驾驭着人。然而,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着极大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个性已不再受到禁锢。为了使人的主体性能得到更大的尊重和发挥,人们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极为迫切的要求。如何将人们的这种要求升华为现实的存在,这是理论教育工作所面临和予以解决的一大课题,是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永恒主题
人的全面发展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发展趋势的必然。在马克思看来,尽管达到这种境界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但人类的最终解放将成为现实。全面发展的人必然要求自身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而这无疑就把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人和塑造人的理论教育凸现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前沿。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浓厚的思想性、时代性和意识形态性等具有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理论武装以及社会服务等功能,在性质上兼容政治性与教育性双重属性。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理论教育工作在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弊端,主要是:(一)在理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方面,从国家和社会的本位出发多,强调理论教育保证和服务于政治、经济的功能,漠视了对人主体性的存在与发挥,淡化了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缺乏对人的关怀,致使理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实效性和时效性,在与时代发展的主题上存在着脱节与偏差;(二)在理论教育的目标指向和任务设定方面,过分依赖理论的灌输与说教,忽视对人们参与实践的能力培养,在对人全面发展的审视与思考上,把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看成工具,而不是目的,形成了本末倒置现象。这些请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理论教育的效果和作用,更加使其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也就是说,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教育,是一种把人完全工具化的理论教育,造就出来的人仅是“知识的容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也就会成为畸形化。不可否认,理论教育的目标任务具有阶级性和层次性,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点必然会使理论教育在每一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不尽相同,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也会给理论教育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然而,无论是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从理论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律来看,造就出全面和谐而又自由发展的人才是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
无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自由个性的丰富,还是自身潜力的挖掘、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人们长期进行社会时间的产物。每当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获取了一次胜利,人类自身也就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人类所从事的时间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应改造主观世界,坚持以主观世界的改造来推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质上既是改造人们主观世界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又是一种
引导人们获取真知,充分发挥自己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手段与过程。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通过理论教育,人们能够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高的能力去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链条衔接,从而在现实世界里愈加能驾驭自己的力盘,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体,不断推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互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却产生了对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巨大冲击,一时间人们的认识出现了许多混乱和困惑,这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带来了新的矛盾。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调节人们的功利观与人生观,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蕴涵;如何在深化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使人们在社会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中不迷失自我,并能做出正确选择;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愈加深人的情况下,适应各种异常激烈的思想文化竞争,提高对腐朽文化的抵制意识和能力等这些鱼待解决的问题,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担负着传载文明、服务人类发展的使命。人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多少并非是量裁理论教育实际效果的尺度,而是否通过掌握理论知识提升和拓展了人们自身发展的内在程度与外在空间,才是衡量理论教育成效的标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应该围绕人来进行,把理论教育的核心理念定位在弘扬人主体性的层面上来,用创新理论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发掘人的智慧与潜能,拓展人的思维空间及范围,以彻底摆脱理论教育目标的空泛和工作思路狭隘意向,更加自觉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从事理论探索、知识传授、思想引导和实践推动等方面的活动,它的成效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怎样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方法,使人们能以理性、求实、创新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必须面对和解答的重要现实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理论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内容来提高理论教育的时效性。
第一,把培养与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使理论教育造就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宜传理论、传授知识只是理论教育的手段,通过理论的武装来全面提升人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单凭纯粹的理论灌输和信念的强化不仅会造成理论教育实际效果的弱化,还会阻碍人们自由个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合理的行为规范,先进的劳动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社会实践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坚持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方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其中把方法教育摆在中心位置,既让人们掌握和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更要塑造和培养人们善于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使他们能够在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时代特色,卓有成效地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从而全面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推进人的发展全面进程。第二,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理论教育的根本方法和原则,不断调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反差错位,并贯彻落实尊重主体、崇尚个性、健全人格的教育要求,使理论教育真正成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首先,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植于实践的学说,其理论价值全部显现在与实践的密切相联之中。离开了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它也就丧失了生命的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主张一定要走出“书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反对脱离现实而进行纯粹抽象的理论思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这一论断既反映出了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关键所在,也为理论教育提供了一条合理化、科学化的思维进程。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持以什么样的方法和原则,直接可以折射出人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单一的填塞理论和抽象说教的方式,只会使理论教育成为人们被动接受知识的僵死过程,使人本质力量的显现受到束缚,人自身的潜能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挖掘与释放。全面发展的人不仅需要拥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更需要具备强烈的实践意识。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教育模式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摈弃形而上学思想的左右,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说服力和解答力,实现理论向物质力量的转化,它才能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地辨析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并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条件下,实现理论教育的社会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尽管时代风云的变幻,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已不符合当今的实际,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是面向未来,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对其的信仰仍为是一种真理性与价值性高度统一的崇高信仰.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政治文化多元化愈加深人的时代特征下,各种良芬不齐的社会思潮出现,令人们在思想上步人了许多的困境,对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许多影响,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理论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复杂的局面,理论教育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们信仰追求的特点,了解人们心理和情感变化的走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的宜传力度,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与扩张,以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升华.同时,理论教育工作的战略性地位注定了它是一项社会的事业,社会各个方面都应是其不可割舍的力量和阵地.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文明进步所赋予的一切先进科技手段,抢占信息阵地的制高点,整合社会所有的渠道和力量,提高其功能,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支撑。
7.关于马克思的演讲稿 篇七
关键词:劳动,价值,商品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至今, 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 经济社会与人类劳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
时代相比较, 经济社会主要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首先, 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演进。马克思所处的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所有素材都来自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人类社会时期。而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体制。其次, 科学技术出现迅猛发展。马克思所处的是蒸汽机时代, 我们现在正在迎来信息社会。
(二) 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
时代相比较, 人类劳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一, 脑力劳动。在马克思时代, 由于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价值总额中的比例很小, 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 所以后人一致认为体力劳动在价值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现在, 劳动条件和劳动状况出现了很大变化, 使经济发展由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生产活动, “这是由科学到技术再由技术到生产的应用过程, 是由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其二, 服务劳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的迅速发展, 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和一个两个基本点
(一) 一个中心:价值的创造
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马克思认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 并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 其他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只转移自身价值。
(二) 两个基本点: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其一, 商品的二因素。马克思从人们最熟悉的物的有用性开始论述, 商品首先必须具备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或效用, 即使用价值, 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因素。其二,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首先都要表现为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即具体劳动, 从而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 如果抛开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 那就剩下一点, 即都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正是这种抽象劳动 (活劳动) 在商品中凝结, 形成了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两个基础之上, 围绕价值创造的一个中心, 共同形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三、经济社会和人类劳动的新变化, 无疑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问题
概括起来, 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二是直接生产过程以外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一) 物化劳动并不创造价值
价值质的规定性, 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价值的本质是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 即形成价值的实体是活劳动。科学技术、资本、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都是物化劳动, 不创造价值。这些生产要素是创造价值的重要物质基础, 但不是形成价值的实体或源泉。事实上,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 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物化劳动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结晶”, 并以使用价值为载体, 它显然是过去的、凝固的劳动。活劳动是劳动者现实的、正在使用劳动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显然,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扭曲了马克思关于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本意, 也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概念。
(二) 适当扩展生产劳动的概念
马克思从两个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一是从劳动的社会形式出发, 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 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否则是非生产劳动;二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出发, 认为生产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 生产结果以非物的形式存在的劳动就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概念应适当扩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凡是符合下列情况的劳动都应被认定为生产劳动。一是与生产过程有直接联系, 能使生产过程得以完成;二是有利于扩大、增加生产要素, 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素质和使用效率;三是有利于缩短生产过程, 加速商品流通, 节约社会劳动, 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四是提供服务商品。
总之, 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基本理论内涵, 即“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适当扩展生产劳动的概念, 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这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8.关于马克思的演讲稿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质学说;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59-02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文本依据
首先,马克思从劳动的方面来阐释人的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劳动对于人的个体来说,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继而满足人的肉体需要即吃穿问题,它是一种生命活动及生产生活,不过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活动。”
其次,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方面来阐释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太过片面没有从联系角度理解人本质,而是把宗教与人相互混淆,非常混乱,同时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假定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个体。马克思认为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属性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个体,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再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论什么情况下,人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但人却一定要或多或少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人发生联系,可以看出他们不能独立与人类,他们需要被满足(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摆脱不了相互关系。
二、主要学者对人本质论的解释
通过对有关人本论的论述总结出以下五点,分别是人本质自由自觉地活动、人本质劳动、人本质是有创新性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归结为两个派别:社会属性本质论和实践属性本质论。
(一)社会属性本质论
人的本质并不仅仅是抽象的个体,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包括人的自然属性,但更多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承担社会关系,又生产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的“现实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在不断发展的人。从“现实的人”出发,自然属性即类,是使人与动物相分别的属性,同时社会属性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体,是使人与人相分别的属性。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从外界手机自己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必须与外界交换物质资料来供给生命活动,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作了多次的论述,他明确指出:“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个人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马克思根据这一点指出“个体的人”与他人交往中明确自己,通过他人才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人是社会的人。
(二)实践属性本质论
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正好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需要是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人的需要促使人进行实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学者直接说明实践是人的本质,他说:“通过实践而形成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又是通过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实现人的实践,人类在进行劳动实践时,必须是以社会形式来实现的,必须结成广泛的社会关系。从实践本性出发,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针对留在人的生物学意义上费尔巴哈的仅仅把人看作感性的对象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费尔巴哈离开实践去理解人,没有把人当作实践去理解,这种结果只能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面,即脱离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客观生活条件和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来观察人。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时举例子指出:“人和动物可以随便根据意识、宗教或别的东西区别。”这一批判说明,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由劳动形成的,实践也是人的本质的一种规定性。马克思还明确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这里“工业的历史”不仅指生产劳动的历史,也是指实践的历史,人的本质力量的呈现过程或确证是“实践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就是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实践作为形成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种规定性,并且在马克思关于人与动物的对比中论述了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人类实践与动物本能的区别。马克思的论述说明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一本质的差别,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实践的属性是人的形成和发展的本质规定性。
三、从实践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粟虎在《从实践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中指出,我们不仅要理解文本的意义,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理解概括本质,但关键在于我们应该从笔者本身思考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例如放在其具体的语境中加以理解,而不是宏观的,貌似很有条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谈问题,还应从其整体的关联中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孤立起来,大谈特谈自己的理解。相对于以前的认识论、本质论,马克思更倾向于本体论的本质论,因为他是最根源的。其次,马克思的学说与之前的人本论学说存在很大差别。对马克思来说,黑格尔的人的本质思想是抽象的、不现实的;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思想是有局限的、不联系的等等。再次,马克思的关于人本质的观点的提出“人的本质”思想也在于能够更好地改变世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它是人向人本身和社会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全面自觉且自主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体现的。同样能够体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
有学者同样认为,有一种新的方式来解释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学说即“实践人本观”,从实践思维方式去理解马克思的人本观。这种人本观是指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人本观,是立足于实践、理解于实践的关于人的本质的一种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的唯物主义关注的“人”并不从自然或者理性的观念上去把握,而是从实践展示人的本质,从“劳动”、“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探究人的规定性的理论。
这样通过实践思维方式去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学说就可以得出:
第一,从实践人本观的角度思考,人的本质和人类历史由物质生产、社会存在决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立场,并提出人类本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从“类本质”出发思考人的本质,认为人有不断发展生存的过程,所以其本质也随劳动的进步不断地发展,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变化的,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
第二,从实践人本观的角度出发,同样认为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抽象的个体。人的本质具有现实性,同时,马克思认为实践能使人和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改变,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被环境改变。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然的相互联系。
由此,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性才是人的本质。其他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都是人的本质的一种表现,是众多属性中的一种,并不是根本的。“人”和“实践”相辅相成,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主体;人是实践的人,实践生存发展方式。人的自然属性、社会性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以实践的思维方式理解人的本质,让实践的思维不断发展,从中人认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区分、相互统一,统一于人的本质。因此,从实践的思维方式,也只能从这方面去理解,人的本质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现象才能得到展现。
参考文献:
[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0.
[5]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
[6]夏建国.实践规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王炳书.实践理性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8]倪志安.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9]邹学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实践[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10]武杰,毛建儒,李文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1]席忻.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初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3]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5]干成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6]张翼.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历史发生与当代发展[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03).
[17]周森.科学的人本观一解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J].理论观察,2004,(05).
[18]谢玉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升华[J].湖南文理学院,2007,(05).
[19]樊百华.略论“实践人本主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6,(02).
[20]王森.论“以人为本”中人的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02).
[21]余海超.论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特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
[22]张崇刚.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及两者的根本区别IJ].喀什师院学报,1994,(08).
[23]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J].东南学术,2008,(02).
9.马克思简单演讲 篇九
前些天,我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看到,2014年1月8日发布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数据显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截至2013年12月底,各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计24521起,处理3042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92人。
自古以来,腐败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人民,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自习近平当任国家主席后,“中央八项规定”的改进,整个国家的反腐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就上述的数据来说,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处理了7692人。看到这个数据顿时感到恐惧,中国的官员之多,随之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的问题层出不断。在今年人民网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中,“反腐倡廉”这一话题的热度目前高居第2位。可见到,反腐倡廉话题热度不断升高,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不断增长,期待也不断升高。
在这里,本人有一下几点关于如何做到真正反腐的看法
第一,进一步加强惩治腐败力度。联合各个执法机关大张旗鼓打击“老虎”,同时对那些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苍蝇”要及时发现和惩治。
第二,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反腐。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第三,对人民群众举报要以最快、最好的力度进行彻底清查,一经发现举报属实要马上采取相关行动,割除害人的“苍蝇”。
第四,做到预防腐败同步考虑、同步进行、同步实施。给现任的官员一个明确的警示。
最后,反腐的道路还需要继续在中央领导的政策下,以及广大人民的舆论监督力下,才能令我国的官员清廉自身,为人民,为国家贡献!
10.关于马克吐温的趣事 篇十
“道歉”声明
马克·吐温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记者将他的话公诸于众,华盛顿的议员们一定要马克·吐温
在报上登个启示,赔礼道歉。马克·吐温写了这样一张启事: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不妥当,而且 不合事实,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成: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不许侍奉二主
摩门教徒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主张一夫多妻制。一次,马克·吐温与一位摩门教就一夫多妻问题展开争论。摩门教徒说:“你能在《圣经》中找到一句禁止一夫多妻的话吗?”
“当然可以,”马克·吐温说,“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四节说:„谁也不许侍奉二主‟。”
鲸与作家
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的来信。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颇感兴趣: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则有补于脑,那么要成为 一个举世有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很多的鱼才行,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他问马克·吐温:“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鱼,吃的又是哪种鱼?”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才成。”
联想和说谎
作家把真人真事编成美丽的口头故事,要有丰富的大胆的联想。有一位专门在细节的起初性上吹毛求疵的批评家,经常指责马克·吐温说谎。马克。吐温挖苦他说道:“假如您自己不会说谎,没有说谎的本事,对谎话是怎样说的一点知识都没有,您怎能说我是说谎呢?只有在这方面 经验丰富的人,才有权这样明目张胆地武断他说话。您没有这种经验,而且也不可能有。在这一方面,您是一窍不通又要充内行的人。”
小错和大错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和大错误有什么区别。马克·吐温说:“说果你从餐馆里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但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治梦游症
一天,马克·吐温听见好多人在谈论梦游症。其中有一个是远近闻名的梦游症患者。马克·吐温说:“我有办法治疗梦游患症。” 那患者十分高兴地恳求道:“先生,请您帮帮我治疗治疗好吗?”马克·吐温说:“那太简单了,你买上一盒图钉,睡前撒在床边的地上,准能治好你的梦游症。”
捉弄牧师
有一位牧师在讲坛上说教,马克·吐温讨厌极了,有心要和他开一个玩笑。“牧师先生,你的讲词实在妙得很,只不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上面。” 那牧师听了后不高兴地回答说:“我的讲词绝非抄袭!““但是那书上确是一字不差。”“那么你把那本书借给我一看。”牧师无可奈何地说。
于是,过了几天,这位牧师接到了马克·吐温寄给他的一本书——字典。
必须站着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你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理发师问他。“啊!喜欢,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马克·吐温说。“你来得很巧,”现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的喽?”“是的。”马克·吐温说。“您弄到票了吗?”“还没有。”
你可大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书与割草机
有一回,马克·吐温向领居借阅一本书,邻居说:“可以,可以。但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的图书室借去的图书必须当场阅读。” 一星期后,这位邻居向马克·吐温借用割草机,马克·吐温笑着说:“当然可以,毫无问题。不过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家里借去的割草机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
一针见血
美国有一位百万富翁,他的左眼坏了,花好多钱请人给装了一只假的,这只假眼装得真好,乍一看,谁也不会认为是假的。于是,这百翁富翁十分得意,常常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
有一次,他碰到马克·吐温,就问道:“你猜得出来吗?我哪一只眼睛是假的?”马克·吐温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马克·吐温说:“因为你这只眼睛里还有一点点慈悲。”
我没关系
11.关于马克思的演讲稿 篇十一
[关键词] 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批判;态度
【中图分类号】 D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27-1
一、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态度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他坚定的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战胜资本主义的最有效手段。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大致可以分为下述五个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进而产生剥削。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劳动力,也就是剩余价值,是一种非正义的剥削。资本家把这种剥削推向极端,残酷地剥夺工人的人身自由、惨无人道地折磨童工、恶毒地压榨工人的工资以及等等的野蛮手段。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人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就是为了更大地榨取劳动成果,所以这种制度依然具有非正义的剥削性质。这一理论为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本质要素。
(二)异化理论是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核心观点,乃至在其整个思想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异化理论主要指的是工人生产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化的存在同劳动相对立,变成了压迫工人的异己力量,工人从而丧失自由。体现在物对人的直接统治、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马克思结合拜物教理论更形象的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本质。
(三)资本主义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简单化和冷漠化。“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交换,无论是道德的还是物质的,资本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资本统治了人与人的关系,统治了人与物的关系,整个世界都在按照资本的原则发展,它成了世界的唯一准则。
(四)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非理性的。“工业资本主义完全是非理性的,经济理论和哲学主张是用来掩盖资本主义内在的不合逻辑的,并由此来保护这样一种制度,即以牺牲众多人的生命为代价来偏袒少数人的利益。”但是,这种非理性影响不了在特定条件下,某些理性的存在。
(五)繁荣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景象掩盖不了其丑陋、野蛮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资本主义驱动世界倒退回野蛮文明状态,所以人类文明和资本主义是不划等号的。
二、韦伯对于资本主义的态度
与马克思不同,韦伯死忠捍卫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果,却抱持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
韦伯拒绝任何社会主义的观点,这一点是他日后与马克思思想分道扬镳的根源。韦伯认为“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本质属性,一方面他肯定“理性化”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理性化产生的矛盾却激烈地痛斥。
韦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却对剥削、经济危机、殖民扩张的问题不讨论,甚至对无产阶级的惨况也不抱任何同情。韦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资本主义发展之初,人们赚取金钱、追求财富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但是,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人们对世俗目的追求走向了极端。原本追求财富是一种手段,现在却成为了唯一目的,也就是韦伯所谓的目的理性支配了价值理性。“这种需要人们不断地工作的事业业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达了这类生活是如此地不合理性:在生活中,一个人是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
然而,韦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非理性”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这两种合理性是:“经济—社会”框架下纯粹的目的合理性,为了追求而追求,为了赚取而赚取;“文化—政治”框架下纯碎的精神生活,人们内心的信仰,精神世界丰富。显然,这两种合理性是矛盾的。他重申了这种非理性对社会产的负面影响。这种非理性的观点与马克思的异化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将资本主义诊断为自由的丧失。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理性成为一种统治力量,人被禁锢自己创造出来的体制中,丧失了自由。“清教徒希望成为具有职业天职的人;今天我们被迫如此。”资本主义成为自由的异己力量,披在圣徒肩上的“随时可以卸下的薄斗篷”变成了钢铁般的牢笼。韦伯著名的“铁笼”隐喻十分深刻地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看法。他在20世纪初就向世人发出了警告,指出“理性化”本身的“吊诡”亦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后果,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了文化危机,一方面加速束缚人的自由。
韦伯悲观的认为“铁笼”是坚不可摧的,我们免不了要发展目的合理性促进生产的发展,但是想要发展目的合理性,又必然会导致价值理性的退步和人类奴役。面对这些,我们无能为力,他最终成为了宿命论者。
但是,就实质来说,马克思和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虽然存在差异,二者却是相当接近,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互补的。二人都认为资本主义是非理性的,关于资本主义起源,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经济因索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最重要条件,虽然宗教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同于韦伯所说的因果关系,生产力状况的变化才是个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的最终因素。非理性是异化的基本特征,与宗教异化有相似之处:资本和上帝控制了人类。
韦伯用“理性”解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揭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人受制于“理性”统治下;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社会运动的根本动力,人类的实践活动最终会把人从困境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巴黎:巴黎社会出版社,196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唐爱军.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韦伯与马克思[J].理论与现代化,2011,(5).
【关于马克思的演讲稿】推荐阅读:
年度最热关于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07-06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实践的要求与说明06-15
讲稿马克思主义11-16
马克思的爱情伦理观10-20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演变11-29
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07-04
马克思我和我的世界10-05
马克思实践观与创业的关系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