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埋头实干 着力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2024-10-11

解放思想埋头实干 着力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1.解放思想埋头实干 着力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篇一

抢抓机遇 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 为建设高水平的湖北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湖北师范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上

(第七稿)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湖北师范学院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湖北师范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谋划“十二五”规划,全校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和总结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锐意进取,乘势而上,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湖北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六年,是学校发展史上不平凡的六年。六年来,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紧紧围绕 “三步走、创一流”的目标,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摆在中心地位,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建设扎实推进,师范类专业与应用型专业竞相发展,专业总数由2004年的29个增长到46个。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获得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项目三类5项,省级项目实现全覆盖,质量工程类别数和项目数在省属院校中位于前列。教育

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逐年增加,“磁湖学者”岗位覆盖所有省级重点学科。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精神,全面提高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水平,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

(五)办学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办学空间得到拓展,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校园基本成型。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大楼、信息大楼、人文大楼及二十余栋学生宿舍等一大批教学生活设施。校园建筑面积由37万平方米增至58万平方米。办学经费逐年增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5000余万元增至90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由2.5亿元增至10.5亿元。校园网建设全面铺开,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攀升,数字校园建设初具规模。

(六)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高

开展校院制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稳步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制度清理工作,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形成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创新办学体制,文理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势头良好。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力开展水电节能工作,后期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学校收入逐年增加,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明显上升。

(七)和谐校园建设有序推进

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等,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增加工作透明度,推进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全面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营造了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在学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创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新局面。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2004年以来,先后开展

导、各界人士,向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经过三十七年的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七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六年来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对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规律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必须坚持和弘扬“湖师精神”。三十七年来,从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覆盆山下创建学校,到顽强拼搏、屡败屡战,成功获批硕士点授权,再到锁定目标、克难攻坚,全力筹建师范大学,这一历程铸就了“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近年来,正是在湖师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秉承“诚毅勤敏”校训,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围绕发展目标,走出发展困境,在地方办出了具有优良社会声誉的大学。学校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湖师精神”。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六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多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在一些方面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根本原因是工作不带框框、思路不受局限,冲破了一些思想观念束缚,破除了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破解难题,只有更新观念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必须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我们正是紧紧抓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关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紧紧瞄准与师范大学标准的差距,固优补缺,狠抓“三大”(大项目、大奖项、大成果)建设,才为学校实现今后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抓住关键、把握重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抓好党建。几年来,正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才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地表现为“六个不适应”,即:规模与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办学结构与学校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学科结构、科研水平与学校发展

展大潮中,牢牢把握住这个发展契机。

必须深刻认识国家、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规划和部署带来的发展契机。未来一个时期,是国家均衡地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湖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时期,也是黄石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家到省、市的一系列重要战略规划和部署,都迫切需要高校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们要深刻认识国家、省、市的一系列重要战略规划和部署,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把我们的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必须深刻认识教师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是教师教育领域发生深刻变革:教师专业化趋势加强,教师资格制度和培训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教师教育改革呈现出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教育层次的“大学化”、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的特征和趋势。二是学前教育的兴起、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等诸多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对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生源逐步萎缩,师范生数量相对过剩,给师范院校发展带来严峻考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这些新情况,主动顺应发展潮流,抢占教师教育改革领域的制高点。

必须深刻认识高校之间竞争加剧带来的严峻挑战。近几年来,省属高校都得到较快的发展。一批高校更名成功,多个院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这些高校在不少领域都超出我校发展水平,拉开了与我校之间的距离;一批新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高校发展势头很好,与我校的差距不断缩小。在筹建大学方面,不少高校都成为我校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教师教育领域,一些高校在理论研究及实践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部分部属院校也开始涉足教师培养、培训领域,我校的教师教育发展空间受到多方挑战。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我们面临的不是发展的快与慢的问题,而是发展的快与更快的问题、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未来一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住每一个发展机遇,使机遇成为我

实施“质量立校”战略,首先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大类招生、自选专业、弹性学制、学分制、导师制、通识教育、研究性学习、基地班、实验班、订单式培养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实践内容和实践模式的改革创新,构建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科研训练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以及“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把教学质量纳入考核评价机制中。深入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力争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省级品牌专业3-6个,省级精品课程10-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4个,省级教学团队3-4个,国家规划教材1-2部,省规划教材2-4部,并在教材获奖方面有新突破。加大教学研究力度,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实现零的突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至少有1-2项。适度扩大专业规模,使本科专业达到60个;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压缩市场相对饱和的专业;大力扶持符合市场需求、具有交叉融合特点的应用型专业,完善应用型专业学生培养体系建设。采取地方政府主导、高校行业对接、内部资源整合、校际协作等多种模式,大力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要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按照“巩固强化优势学科,大力发展特色学科,积极扶持应用交叉学科”的学科建设思路,坚持“固优扶新、强化特色、注重质量、创建一流”的基本原则,力争建设10个左右在省内外有影响的省级重点学科。大力拓展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的覆盖面,完善硕士点层面的学科布局。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级专门人才。组织优势力量,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相关学科实现联合培养博士生。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和省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某些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要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人才是强校

掌握省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话语权。建设教师教育学院,实施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构建更具特色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做精做强教师教育。大力加强师范生实践平台建设,着力设臵附中、附小,提高师范生从教技能。顺应“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趋势,大力发展教师职后培训,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实施特色兴校战略,要着力构建地方特色。构建地方特色是高校避免同质化、分散化趋向的重要途径。以建设区域性文化研究中心为目标,加强矿冶文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方向和领域的研究,力争在地方文化研究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以建设区域性科技开发和成果推广中心为目标,认真分析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状况,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学科;集中科研力量,围绕某一方向尤其是紧跟国家、地方战略发展的方向,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独特性的科研领域和方向,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大力扶持交叉应用型专业发展,积极加强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

(三)围绕“开放活校”战略,全面加强合作交流和社会服务力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只有树立开放意识,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开阔的思路、开阔的胸襟,实施“开门、开放”办学,学校才能始终保持发展活力。

实施开放活校战略,要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内外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部省高校对口支持契机,扩大与其他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继续加强“引智”工作,聘请更多的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教授到校任教或讲学。积极选派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到国外一流大学研修,建设高水平师资和管理队伍。积极举办各类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扩大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大力加强校友工作,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为学校建设发展服务。加强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国际汉语教育,大力推进“孔子学院”建设。加强与港澳台的教育合作交流。

实施开放活校战略,要着力加大社会服务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吸引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广泛争取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发

形成与本部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努力办成省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独立学院。

实施管理强校战略,要把改善民生作为落脚点。改善民生就是要通过管理制度改革,使全校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营造为师生服务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分配标准,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体系。加强医疗管理体制改革,切实保障教职工医疗权益。进一步改善住房管理,完善过渡房制度,做好物业服务,尽快建设教职工住宅。关心青年教职工发展,改善青年教职工住房条件,缓解青年教职工生活压力。稳步提高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科学制定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增长机制,逐步使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处于同类院校中上水平。加强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为师生员工创造安全、优美、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五)围绕“文化荣校”战略,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大学文化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只有开展全方位的文化建设,引导师生对学校产生强烈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才能激发创业动力,增强学校美誉度,不断提高学校科学发展的综合实力。

实施“文化荣校”战略,要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深入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充分挖掘学校历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基础教育和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突出时代特征、学校特点、师范特色,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在内涵上秉承“诚毅勤敏”四字校训,倡导“自强不息、尚诚厚德”湖师精神,全面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在外延上建设好活动中心、文化走廊、文化展馆、文化品牌以及人文景观,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荣校热情。

实施“文化荣校”战略,要不断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策划开展具有湖师特色、体现学校实力的亮点工作,打造若干高水平、有影响的学校品牌。鼓励和组织师生参加各类高级别的竞赛活动和评奖活动,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实力、扩大影响。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关心社会,参

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加强干部的培训培养,坚持集中学习、脱产培训和平时自学相结合,抓好干部的经常性学习。引导干部加强对工作的研究,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组织干部到重点大学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形式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三)以“青山湖畔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的要求,围绕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师生员工满意的目标,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开展“青山湖畔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营造全校党员积极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良好氛围,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教师党支部要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引导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和各项业务工作中不断做出新贡献;管理和后勤服务部门党支部要引导干部职工切实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生党支部要围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广大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甘于奉献,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激励机制和考评制度。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

(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继续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学风,努力取得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坚持经常性教育和主题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强化风险防范机制,教育广大干部把名利看得淡些再淡些,把事业看得重些再重些,不为人情世故所累,不为个人私利所惑。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落实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以及师生关注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检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坚持从严治教、民主管理,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教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

(五)以理念创新为引导,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思路和新模式,大力推进思想政

516-

上一篇:9.21国际和平日的寄语下一篇:围墙边的野趣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