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城市管理学

2024-07-22

中央电大城市管理学(共8篇)

1.中央电大城市管理学 篇一

一、填空题

城市的集聚性经济活动的集聚 城市管理思想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战略依据 城市经济管理中城市政府 城市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

城市人口数量是流动人口数量 城市人口的数量机械增长. 城市环境包括人工环境

城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城乡关系发展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城市信誉危机停止策略。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公共事务管理 城中村无以为业。城乡统一市场的核心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基础。—规制—监督行为。

—户籍管理—控制和规划。—公共住宅—是廉价住房。—排污权交易保护环境的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

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营销导向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宇宙飞船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管县 1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田园城市 2营销城市要走出去,形象管理 3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社会公正。4土如利用的效益是环境生态 5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耕地 6基础设施能否市场化公共性

7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市场失灵论。8在应对市场失灵时微观规制

9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的一体化。

10现代意义的城市管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11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可持续发展 12《马丘比丘宪章》功能综合13市辖区、不设区的市街道办事处14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

15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市、区、街道—o 16随着信息技术网格化17传统公共管理和新私营企业 18外部规模经济可以地方化经济

三、名词解释

1市政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2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3城市经济管理指城市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一同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制度、协商等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取得“满意”效益的全过程。

4市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5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城市营销:是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7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8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9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对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10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

11区域规划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总体战略部署。

12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取协调、规划、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13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1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

15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16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它具有一般行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17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良治或称善治)的城市。

18循环经济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19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20城市成长管理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城市空间成长的管理行为。

21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19对中国来说,集约型

20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老龄化 21循环经济起源工业物质

22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23自建国以来,居民户口

24将原因导向的城市循环经济 25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核心城市 26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 27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

28从国外的一般经验来看,—分级管理 29对于突发事件而言。信息

30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阻绝传染—。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D)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D.信息化(C)社会大分工,C.第三次

(ABCD)属于我国城市权力政治系统。(ABD)属于我国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A)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D)在城市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BCD)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

(D)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D)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ABC)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A)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A.伦敦(D)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D决策(C)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C保障(C)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C预防(C)反应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舞台”C反应城市往往在一个地区的(ABCD)中居于主导地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包括(ABCD)的内容。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ABC)问题是囚徒博弈 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获取。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年C.20 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CD)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ACD)。

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政府主导型模式是(D)是这种模式的。城市环境具有(ABCD)的特征。

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是根本保障。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ABCD)。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ABCD)。

22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城市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23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24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

25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26Citistate(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27城市管理体制是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28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29公共紧急状态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四、简答题

1现代城市管理具有那些特征?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和持续性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

2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

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

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

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

3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做到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1“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2“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3“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4“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促检查,督办到位。

4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是什么?(如何实现、发展要点)答:①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②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③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④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5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

2、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6现代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困境现象有哪些?

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

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7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

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城市经济管理具有(ABCD)的特征。

我国市民利益表达的主要途径或渠道(ABCD)。我国目前的建制市,不辖区的市(A)A县级市 我国城市空间成长中的问题主要表现(ABCD)。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包括(ABCD)。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ABCD)。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BC)

1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主要包括(ABCD)。2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ABC)。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ACD)4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主要以(AB)为主。5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6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要有地方(ABCD)。7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BCD)。

8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是(B)。9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ABCD)成为新 10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ABCD)11构建敏捷城市,要做到(ABC)。12近代城市规划始于(C)。

13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是(A),14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BCD)。15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萌生。A.美国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ABC)。17由于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处段ABCD)。18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BD)。

19经济性规制对象产业包括(ABCD)。20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AC)。

21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BCD)。22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23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ABC)。24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AD)。25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ABCD)。26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A)A美国 27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ABCD)。28根据区域协调问题的性质的差别,(AD)。29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ABD)。30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弱调控模式(D)D美国 31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强调控模式以(ABD)32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多元调控模式(ABC)33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ABCD)。34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

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

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

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

8、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8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9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是什么? 1,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2,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3,由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和恶性的经济效益;4,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革新;5,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6,末端治理没有提供全面的看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域间的隔阂;7,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10如何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

2、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

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

4、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

5、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

11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如何进行改革?答:①实行市政职能的分解;②加强市政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③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④加强市政职能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⑤转变市政管理手段。

12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

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

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13城市事故灾难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1、积极疏散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2、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

3、积极努力创造安全空间,减少事故隐患。

14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1)未能突破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发展(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3)强调城市自身发展的影响

15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示?

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1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1城市日益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地。

2、城市空间组合上发生了巨变,要求城市朝着高质量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3、城乡融合、差别趋小 2城市化浪潮的成因是什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3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

1、市建制体制

2、市政府构成体制

3、市行政管理体制

4、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4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5)战略反馈,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前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

6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即组织的共同构想;(2)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3)组织结构扁平化;(4)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造力;(5)弹性化的组织结构;(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主管理。

7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

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8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效益原则

2、市场调节与计

划控制相结合。

3、动态原则。

4、协调原则

9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

失控。(2)协议出让,政府让利。(3)生地出让,效益粗放。

(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

10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1)区域性。(2)综合性。(3)

两面性。(4)二重性。

11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

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

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

规模。

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和服务。

6、规划、建

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7、注重全市就业情况。

12解决土地市场的垄断和投机的措施有哪些?

1、制订法规,规

范土地市场的进入。

2、土地交易过程的管理。

3、加强对土地使

用的监管。

4、直接干预土地市场的供求。

13我国城市人口的运动趋势是什么?城市人口运动包括城市人

口存量、流量、结构等变化趋势。

1、城市人口存量不断增大;

2、城市人口流量不断增大;

3、城市人口结构变化。

14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城市户籍制度,户籍管

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

划。

2、居民身份证管理,居民身份证制度是为了便利公民进行

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制度。

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是指为了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这一基本国策,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基本政策。

15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自我服务的法律地位,避免社区居委会成为政府的一级准行政组织。4试述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2、法制性、政策性。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

3、地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

4、长期性、经常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

5、实践性。城市规划的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后,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还在于其可实施性,应当在规划编制时,考虑城市的财力和能力,不能盲目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要注意城市规划自身的弹性。5试述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市委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指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上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主要干部。作为城市党组织,中共市委的政治领导作用则具体表现为: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符合本市实际、代表城市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把它们转化为城市国家机关的决议、命令、规章、条例等。

2、思想领导,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可能服务半径已经超出城市或区域的范围。因此需要在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上进行协调,形成功能互补、共同享用的公共设施体系。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才能界定和约束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保证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

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要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各个城市结成同盟,以一个整体参与对外合作交流和竞争,同时也需要以一个整体进行宣传和推介自己。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3、社区卫生保健。

4、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6国外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有哪些?(1)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

(2)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3)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

17城市环境具有哪些特征?1,复合性,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

化的自然—人工复合环境;2,人为性,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主体和

中心的环境;3,开放性,城市环境是一个高度开放性的环境系

统;4,脆弱性,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18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城乡二元

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2,管理的理念

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3,改

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4,在城市

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19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

(一)城市化是城中村形成的外动力

(二)城中村是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的结果

(三)城乡二元经济

社会管理体制是形成“城中村”的根本原因四)产权界定不清,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

20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

元结构转换的需要(2)“分久必合”一一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

要(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21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1)未能突破行

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发展;(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3)强调城市自身发展的影响。

22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制

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构建预案储备库;(2)对突发事件的性

质、程度、潜在范围和影响进行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细化

对事件的判断;(3)对事件的处理作出敏捷的、具有针对性和

可执行性的决策;(4)根据决策执行调整或重新制订决策以及

总结突发事件运作绩效等内容。

23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普遍来看,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

1、宣传教育。

2、准备预案。根据既有的和潜在的事件设立多重备选预案,缩短反

应时间;

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

4、加强网络建设和

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24城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是什么?城市处于自然系

统之中,对于自然灾害不能完全避免,应对自然灾害城市应当在如下方面进行努力:(1)建立科学的决策指挥体系和过硬的反

应队伍。(2)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预警和信息发布

平台。(3)提供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保障,提供必要的应急避难

场所并减少灾害损失。(4)进行宣传教育,使市民在自然灾害

面前临危不乱减少损失。

五、论述题

1试述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

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

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染物。其结果是资源遭到严重破

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

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

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

人照管的“公地悲剧”。(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

染治理的强硬约束。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十分低下,真正符

合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25%左

右(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技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

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够“包治百病”。治污之重不在于“治”,而在于“防”。“治”是治标,“防”才是治本。

2试述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潜在重点是什么?

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所谓“绿色GDP”,就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

用。绿色GDP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

“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

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

2、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当今世界处在信息爆

炸的时代,城市要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抓住有利的信息,结合自

身条件,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赢得发展机会。

3、全面导入循

环经济。循环经济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

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

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

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

应该认识到,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国内

外一些城市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也提示我们必须在城市发展

战略管理中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3试述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时需

要遵循哪些原则?

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社区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与

服务。各级组织都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

之中,把贴近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作为强化管理的着眼点,将工作重心下移,利用各自的职能指导和配合社区居委会为社区

群众排忧解难;

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要

加快城市基层工作社区化、社区工作社会化的进程,各级组织要

在事权下移、责任下移的同时,将财力和利益也随之下移,真正

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各级

组织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

则,把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各级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

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群众民主

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性组织。各职能部

门、街道办事处及其它组织应尊重居委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教育全党和全体人民,提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城市的繁荣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3、组织领导,指通过党组织的工作,使党和广大群众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党的目标。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各级党组织,培养、选拔党员干部,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威信的领导集体,并对他们进行党内和党外监督管理,通过党的组织、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去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6试述我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我们通常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衡量城市用地的相对数量。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用地迅速扩张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这种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中还存在与城市规模等级相联系的结构不均衡问题。

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的同时,由于没有足够经济内容的充实和支撑,使得城市成长方式不经济的问题表现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

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推行以来,国内一些城市有一种大规模、成体系、与旧城不连续的新区开发的倾向,这种城市新区开发一般都以一些特定城市职能的外迁为主导力量,并吸引其他的城市功能随迁,达到城市空间的大规模、跳跃式成长。

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还在继续产生。7试述我国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的绝对融合。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将城乡一体化引向了“城乡一样化”,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

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是二元结构转换、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1试述城市的哪些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1、相互联系性。

2、复杂性。

3、开放性。2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标志性的转变?

1、在管理理念上,由狭义的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管理转变。

2、在管理体制上,力求从局部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

3、在管理对象上,城市管理呈现出由具象管理向抽象管理转变的趋势。3试述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具有哪些特征?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发展方向与模式的预想,是城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是前瞻性与持续性的有机结合。

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城市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的正常运作需要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各项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运行规则的建立以及对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达成共识。

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它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关系。4试述新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

1、构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体制。

2、导引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有序升级。

3、筹谋解决结构性失业与总量过剩失业问题。5试述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综合利用,化害为利:(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4)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5)环境保护责任制。(6)环境事业管理法制化。6试述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

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城市管理应自上而下实施,若以“块块为主”,将助长局部利益。

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建议将村镇改制与城市扩张结合起来,做到既征地又管人,使就业居住性质与户口性质同步转变。

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城中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无以为业,对此,政府可组建专门的经济发展公司,撤村改制,将城中村所属企业及土地、村屋等不动产折合成股份,使城中村农民彻底脱离土地,成为集团公司股东。

5、从文化入手。利用传媒树立正面典型,促进村民转变观念,融人城市社会。

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要在短期内扭转城中村治安混乱、违法建设的现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可集中力量抓一两个典型,细致检查城市治安与规划建设执法情况。

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组织人事部门抓住对村镇领导的任免权,保证基层领导“听使唤”,提高其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7试述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为了避免在城市与周边地区展开恶性竞争,导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需要在产业方面进行协调,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为了实现全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建立良好的补偿机制,需要在各个主体间进行协调。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在交

通和通讯联系日益发达的条件下,许多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2.中央电大城市管理学 篇二

《若干意见》强调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和推广节能绿色建筑建材, 指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缩短建造工期, 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 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力争用10 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 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

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自然气候特点, 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 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完善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评价体系, 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标准。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

《若干意见》还对工程质量、建筑安全、城市节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指出:要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等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 特别是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监管, 充分发挥质监站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和技能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 推广工程总承包制,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严厉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 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施工企业银行保函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 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地铁等按市场化原则向保险公司投保重大工程保险。

要加强建筑安全监管。实施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重点抓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斜坡 (高切坡) 、隧道 (地铁) 、地下管线等工程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 做好质量安全鉴定和抗震加固管理, 建立安全预警及应急控制机制。加强对既有建筑改扩建、装饰装修、工程加固的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城市老旧建筑安全隐患, 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 严防发生垮塌等重大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绝妙的“城市绿洲”——中央公园 篇三

中央公园位于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面临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高楼争相向高空发展,帝国大厦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同一大道上的“梦之街”,号称全球租金最贵的购物场所,每平方米年租金竟超一万美元。然而,似乎没有任何人敢打中央公园的主意。

中央公园绿草如茵,散落着休闲的人群。我看着跑步踢球的热闹场面,心想倘若把草地和树林换成国内司空见惯的石板广场,该是怎样的一番情景。没有大片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肯定不够新鲜;行人在烈日下无处躲藏;青少年无法踢球。其实,只要有宽广的休闲地就足够了。蓝天下的草地树林肯定很美,原本不需要人们画蛇添足地增添钢筋水泥。往往浪费了大量资源,得到的功能却大打折扣。

每年吸引三千万游客的中央公园只是纽约绿洲的一小部分,该市遍布众多市立公园,面积达113平方公里。这还不包括连绵的公共海滩及广阔的市区边界国立公园。如此密集的植被覆盖,确保了纽约的大气质量和环境的优雅。

城市绿洲体现了历任管理者的远见和法律的尊严。城市规划时必须把地留下,在漫长的岁月中雷打不动。这样,随着城建扩展,市中心的绿洲也就形成了。实际上,这是把郊区的树林草地永久地留在市中心而已,其位置的转换并不存在着土地的浪费问题,而带来的好处却是长远的。一座城市使用率最高的地方是空置的开阔空间,宛如一件器皿,一座房屋的空置部分。假如市区任凭钢筋水泥建筑填满,没留足够空间供植物调节空气,显然就不是宜居环境了。

4.中央电大城市管理学 篇四

所谓的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城市管理的工作产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影响。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即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关系;正确处理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增强经济实力与致富职工群众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不断强化三个理念: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强化“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理念;强化“加快发展、又好又快”的理念。当前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城市管理观念和理念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飞快,城市管理也正是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因其城市管理起点低,水平不高,尤其是管理观念滞后,管理理念不新,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在面对众多复杂问题时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一方面表现为对城市管理内涵理解狭隘,认为城市管理就是一般意义的占道摊点整治、环卫清扫保洁、车辆行驶停放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表现为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城市急剧扩张中,人们愈来愈重视科学的规划、科学的建设,重视建设的速度,强调建设的效率,对城市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全面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没有得到彰显,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城管工作及城管工作者在市民心中的形象。

2.体制机制不健全。对于城市管理,国家尚未立法,全国也没有统一模式,目前由各个城市党委政府承担城市管理职能。正因如此,各地城管体制“五花八门”,没有科学的体制。多头管理,无人管理,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等现象普遍。因此,无论是综合执法还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尤其是在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城管必须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思维,创新性创造性地工作,探索中国城管工作的特色之路,根据城市自身实际,健全体制,完善机制。

3.困难群体就业安置矛盾突出。伴随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入,城市中一些困难群体或者年龄偏大,或者无技能,或者文化偏低,或者体弱多病,或者缺少自主创业的项目与资金,他们不具备生产就业竞争能力。由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甚至处于探索阶段,这些困难群体往往通过乱摆摊点、占道经营来获取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生计,而这些行为又违反城市管理规定。从城市管理角度讲,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城管必须按照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但疏的难度很大。因为既要维护社会稳定,又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既要以人为本,又要严格执法,城市管理不可避免地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尤其容易与困难群体对立,使得社会舆论会自觉不自觉同情弱者,城管在具体管理中能力。由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甚至处于探索阶段,这些困难群体往往通过乱摆摊点、占道经营来获取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生计,而这些行为又违反城市管理规定。从城市管理角度讲,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城管必须按照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但疏的难度很大。因为既要维护社会稳定,又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既要以人为本,又要严格执法,城市管理不可避免地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尤其容易与困难群体对立,使得社会舆论会自觉不自觉同情弱者,城管在具体管理中工作被动。

4.市民素质有待提高。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市民素质普遍较高的基础上。但是,尽管我们通过十多年的创建和强化城市管理,仍然有不少市民缺乏主人翁意识,爱护城市意识不强,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不主动不积极,甚至起反面作用,如:执法队员在依法取缔占道摊点时,围观市民起哄、阻挠执法,认为城管队员欺压了弱势群体;而当执法队员只教育、规劝、不取缔时,围观群众又认为执法队员不作为。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务工农民涌入城市,致使外来人员社会化、本土化,部分人的许多不良习惯难以一时改变,乱穿马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时有发生。不仅无法将外来人员纳入正常的管理渠道,这些人反而以困难群体的角色成为城市管理尖锐的对立面。

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不可能通过开展几次突击整治,就能彻底解决。而需要通过更新理念,转变观念,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市民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适应新时期构建和谐城管的需求需要。

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城市管理的全部内容,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兴办市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我们更是城市管理工作坚持的根本原则。

2.加强城市管理,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人文工程,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加速器和助力剂,它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城市管理要跟进,城市经济要发展,必须走综合执法之路,这样才能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收费,才能彻底改善城市经济环境。

5.中央电大城市管理学 篇五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差距。对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不够主动和深入,学习方式和内容上以集体学为主,规定动作较多,自选动作较少。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思路还不够宽,层次还不够高,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没能做到经常抓、抓经常。

2、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能够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当党中央权威虽然在大方向上能够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重大问题、事项及时请示汇报,能够自觉远离“小圈子”。但在提高政治站位上,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上还有差距。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上还有短板。大队没有成立党组织,党员分散在各党支部中,在组织建设、日常学习教育上还不够完善。

3、干部作风转变不到位,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现象。虽能工作中能够做到讲实话、讲真话,但对分管部门存在的缺点,有时候会碍于情面,不忍心严厉批评指正。干部中还没有做到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敬畏权力、谨言慎行、恪守本分,把权力和责任、义务和担当对立起来。

4、全面履行从严治党责任存在差距。虽然我们已经就如何加强作风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做了很多部署,但距离“实”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重程序、轻实质,重过场、轻实效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工作缺乏预见性,主动想事、干事的时候少。比如,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后,缺乏总结,这说明我们对一些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到深入细致。

5、充分认识“四风”的危害还有差距。工作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但有些时候,因为工作多、任务重,在参加组织生活时,也一定程度存在雨过地皮湿现象。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上还存在压力传导不够、上热下冷等问题。在思想上对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还需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标准还需进一步严格。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理想信念有所放松。随着我们职务和工作环境的改变,时间长了,理想追求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自身修养也有所弱化。同时,受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庸俗风气和现实案例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在思想上产生了困惑,工作中有重业务知识、轻理论学习的思想,认为业务是实的东西,能看得见摸得着,能有成果、出成绩;

政治理论是虚的东西,政治理论水平再高不如干点工作实在,一定程度上,理论的匮乏影响了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一方面,在坚守党的根本宗旨上有所不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不够深,有时不能完全从群众利益出发,往往考虑更多的是能不能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有的同志自己分管的工作完成的很好,但没有很好地从全区角度和全大队高度思考工作,责任和义务还应进一步抓牢。

三是麻痹思想需要克服。纪律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对照高标准、严要求,班子的纪律规矩意识仍显不足,主动性还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良好的自觉意识。对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自觉地产生了一些麻痹思想。

四是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还需加强。执法大队班子始终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但对照高标准要求,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制度虽然比较健全,但随着形势变化,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有的制度还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此外,在制度建设中缺少宣传环节,部分制度只有制定部门和参与者熟悉,没有被广大群众所熟知。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要强化理论学习。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我们将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作为整改的首要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和反腐倡廉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业绩观和权力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打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坚决摒弃掉以工作代学习的错误观念,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提高我们独当一面的水平,也要提高合力攻坚的能力,使学习真正成为充实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有效途径。二是增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学习固然重要,但也绝不能做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们要时刻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执行力、在学习中不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在学习中推动各项事业进步。

二要强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是严守政治纪律,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毫不动摇地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令行禁止,言行一致,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二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实事求是作风,做到讲真话、办真事、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做虚假文章,坚决杜绝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三是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打牢纪律基础,将工作做实、做到位。

6.中央电大城市管理学 篇六

篇章

导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后召开,会议从中央层面为城市建设搭建顶层设计,对城市规划、住房政策、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务管理等重大问题作了明确,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城市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工作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

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 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

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要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协同发展。

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三,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

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规划编制要接地气,可邀请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还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

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

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第四,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城市发展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要推进规划、建设、管理、户籍等方面的改革,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要推进城市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

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第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要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第六,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城市发展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要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城市工作的实施保障:加强党的领导,改革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

要推进城市管理机构改革,创新城市工作体制机制。

要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

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城市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

要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城市工作近期重点推进领域

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

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

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

7.中央电大城市管理学 篇七

城市公园是指除自然公园外的公园, 包括综合性公园与公园的类别 (如主题公园, 城市广场, 植物园, 动物园, 等) 。在中国, 城市公园具有:生态功能, 景观功能, 防灾功能, 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在国外, 除了旅游, 休闲, 商业活动和文化宣传功能, 还具有美化的功能和人性化的功能。

在一般情况下,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无形价值, 因此, 合理规划公园广场布置, 对人们的各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广泛使设计适合的地方, 优化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 增强城市的活力, 更好的城市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

2 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

“城市溪肺”, 引入“海纳百川”的气势, 并更加强调这种气势之源;将主题升华到本源的深度, 并借助“溪”的形态和体量来形容这一项事业所需要的精致度。同时“溪”较之“川”更强调融汇, 和“百舸争流”的自然力量, 也更符合城市文脉和地壳特征。

“溪”是交织的川, 是细腻的川, 是绿色的川。作为城市的人工肺, 公园的路网形态。将人们的欲望总结成这样的一种枝状结构, 气流、人流从四方汇集而来, 以明月湖为终点, 完成多种轴线的交织。

人的动线规律, 心理需求等串接关系, 以及各种功能交织的多种因素的叠加, 自然而然的决定出公园的形态结构, 宛若肺叶的血管;似珊瑚状的绿色树林。它将经脉上的尘土和二氧化碳等进行吸附转换, 变成新鲜的氧气提供给市民, 这是呼吸的本质。

更像是海潮冲退后, 在滩涂上刻下的美丽纹脉, 经历着岁月的冲刷、新陈代谢, 或许滩涂上还留下一颗颗晶莹的海珠, 而我们是在沙滩上的顽童, 拾起的是对纯真的回忆。主脉轴线就是在这个溪脉上的一条绿色低碳之路, 也是一条低碳科技展示的走秀台。综上所述, 公园应当满足以下四个功能:

⑴创建一个生命体系完整的绿色城市展示空间

⑵平衡和协调周边建筑的功能关系

⑶提供人们一个最大程度的和自然互动的多功能空间

⑷创造一个可以烘托时代氛围的地标性景观空间

3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设计是以创造绿色优美的环境为目标, 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及审美取向。绿化景观要体现融入性和参与性。充分体现园林给人们的遮荫, 快乐的灵感, 陶冶性格, 舒适的效果。

3.2 生态优先原则

利用生态学的理论, 在设计过程中要尊重物种多样化, 减少资源的稀缺, 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保持原有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 改善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健康,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对象。

3.3 植物造景原则

利用植物色彩, 姿态, 风韵美, 等多样化的特点, 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的融合, 彩叶的树种和常绿树种配置, 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 显示季节动态变化, 达到三季有花, 四季看到绿色, 从而提高生态环境。

3.4 整体性原则

城市公园是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园的空间部分必须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协调。因此, 城市公园和市区之间应该要加强联系防止公园地区防止公园地区成为孤立规划的一个独立体。

规划公园必须要与整个城市联系起来, 把活动引向城市公园, 以开放的绿色空间系统和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城市和公园, 使城市肌理的延续。此外, 公园内虽然会因为各地块的属性不同而导致使用性质的不同, 但不同的地块的风格应统一, 在整体效果具有和谐感。

4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措施

4.1 公园区域空间设计

区域空间“以人为本”是公园的设计非常重要部分, 应该善于利用设计地形, 在自然景观与植物的情况下, 充分体现地方的技术优点, 使每一个空间相互渗透, 和谐统一。

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 空间的景观设计应动态和静态相结合, 开闭相间。创造多层次的绿色景观空间。利用高低错落, 层次丰富的花草树木, 花坛, 长椅, 石饰品, 景观多样化, 实现生态功能, 景观和便利的多样化。公园开放空间较大, 可适当做一些地形处理, 控制在路面约50cm, 可以更丰富景观层次。

4.2 公园设施设计

城市公园内设施的设计要考虑人们更多的参与机会, 在观看景观的同时, 也需要有一点可触的机会,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放松心情, 心情开朗, 这也体现出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

考虑到开放式公园设计的特征, 城市公园的另一部分的边界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过渡, 必要时连墙都可以被取消, 这样可以让公园直和其它空间接触, 变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 也可以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绿地中设置的照明设施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 照明设施采用混合照明方式, 利用庭院灯、投光灯、草坪灯等灯饰及不同光源将自然光 (月、星光) 和人工光混合起来。

在公园绿地上的座椅和板凳的数量应根据20%-30%游人容量设置, 每公顷土地面积的座位的平均数一般不小于20只, 要合理的分配, 并可以按照现场情况设置相应的锻炼器材。

公园广场路面尽可能铺设透水材料, 形式和颜色的搭配应该有图案模式, 不应使用无防滑的石头, 地砖及玻璃等。公园, 广场出入口和公共厕所, 应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4.3 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在公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合理有效的植物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设计实践效果来看, 公园绿地内部土地利用率按照用地类型和用地面积来确定, 同时, 绿化, 建筑, 公园道路, 水体用地率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公园绿地率要达到65%。

城市公园设计要以植物造景为主, 要有街景艺术效果, 同时要设置休息设施, 绿化率应达到65%。休闲、景观为主的绿色广场, 绿地率应达到60%。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 对于植物造景的最终原则是按照功能, 艺术成分和生物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充分发挥植物的形式美特征, 为公园增加色彩。

园内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 密度适当, 高低错落, 一定程度的意识的形成;色彩丰富, 主要树种常绿的为“背景”, 四个季节都开花的灌木不同颜色的搭配。尽量避免赤裸的地面, 广泛的垂直绿化和各种灌木和草本花卉装饰, 使植物达到四四季常青, 三季有花;和园林小品的妥善安置, 草图设计中的形状, 有新的思想色彩, 实践, 使其与建筑兼容。

城市公园在植物竖向设计上, 考虑用苗木、构筑物 (亭、廊、花架、景观柱等) 跟平坦地势之间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组团, 突出公园的景观层次。考虑到道路及绿化排水, 标高设计上以自然地形稍加平整, 利用场内挖填土、外购部分种植土来满足公园的土方需求。既保证了排水通畅, 亦能节约财政支出。部分地势较低处为亲水休闲、活动、嬉戏区, 主要有亲水平台、游船码头、沙滩休闲、滨河栈道等。

4.4 水景设计

我们在城市综合节水研究中指出, 作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动态水景, 在慈溪市具有众多明显的优点。故在景观设计中, 除了神秘幽谷区以外, 我们把大型水景打破为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动态水景。在大幅度节约水资源的同时, 以更小的代价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区域的水景可视率与水景参与率。

5 公园园路景观铺装

公园园路铺装的表现要素园林铺装的形式多样,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主要通过质感、颜色、纹理相互结合而发生变化。

5.1 路面质感设计

园路路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质感给人的感觉。铺装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 大空间要粗一点, 应该选择质地厚, 粗线条清晰的材料, 因为粗糙常使人感到安全, 沉重的, 开朗。所以, 大面积的铺装应使用较粗的铺装材料, 细微处, 应选择质地优良细质感的材料。

5.2 路面色彩设计

色彩是灵魂的表达方式, 它可以让设计师的情感强烈地贯入人们的心灵。色彩要有鲜明的个性, 温馨的色彩, 冷暖色调典雅, 明亮的色彩轻快, 黑暗的寂静。色彩的应用应该统一在追求变化, 彩色路面要和景观相协调, 另外, 对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用视觉上的冷暖节奏变化以及轻重缓急节奏的变化, 打破了压抑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实现稳定而不沉闷, 亮丽而不俗气。

5.3 路面纹理设计

路面纹理发挥道路的装饰作用, 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和不同的地方的变化, 每个人的心理感受不同的纹理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使用砖铺设地面铺装路面设计效果增强直线或平行线。但是, 必须要小心使用, 具有增强可以改进的方向和视觉空间感的垂直线, 能起到组织路线引导游客的作用。

在公园环路路面上铺装大部分是使用一种形式, 使用白色的鹅卵石组成的线条在景观环境尤为突出, 真正体现了功能与美观性的和谐统一。此外, 在城市公园的小路上, 使用大小不同的卵石相互搭配, 并取得了一定的纹理, 在颜色上极具变化, 不仅具有防滑作用, 还可以给人的感觉温暖很多。

5.4 路面尺度设计

铺装图案的大小对外部空间会有一定的影响, 形体比较小的、紧密的形状, 使空间具有压缩和私密感, 形体较大的会使空间产生一个宽敞的尺度感。不同尺寸的大小的图案和与周围的材料的不同的颜色、纹理, 而且影响空间的比例, 可以与环境的和谐构建布局。

该公园在进行空间设计时, 对较大尺寸的花岗岩, 抛光砖等材料适合大空间的, 小尺寸的瓷砖, 和体积小的马赛克, 更适合小空间。但形式感, 在美感上, 大和小的尺寸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是越大越好, 有时小尺寸材料路面纹理效果或拼凑图案的形成往往能产生更好的形式;或使用体积小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 也可以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

结语

作为一个城市的中央公园, 慈溪商务区中央公园既集中反映了该地域的文化, 又映射了艺术和高科技的融合, 一个新型类的中央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地, 逐渐也会成为一个新城区的旅游胜地。

摘要:城市公园也被称为“景观建筑”的设计原则的主要产物之一。所以, 要加强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理念及原则。并结合慈溪商务区中央公园实例, 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公中央园景观设计思路。

关键词:中央公园,交流空间,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园路铺装

参考文献

[1]杨永胜, 金涛.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M].中国城市出版社.

8.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键词解读 篇八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时隔37年,中央重开城市工作会议,其深意不言而喻。我国上一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1978年,当时,我国城镇化率约为18%,而到2014年已提高到54.77%。37年间,我国城市发展波澜壮阔。

作为经济发展的单元,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火车头”,城市已然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如今,中国城镇化率已过半、城镇常住人口已达到7.5亿,城市发展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火车头”。为城市的“成长坐标”谋划,勾勒出一幅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已是必须。

那么,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城市建设中,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关键词1

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工作的复杂程度已远非当年可比。如今,我国不仅拥有可比肩发达国家的城市数量,还拥有不逊色于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国际知名大都会的城市规模。

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与管理成为执政者面前一项全新而困难的任务。城市建设既要考虑其自身规律,还要考虑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如今,还面临环保考验。所以,如何统筹?如何发展?如何将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规模如何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都是城市建设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

【摘要】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关键词2

质变——从量变到质变

提出从速度型城市建设转变成质量型城市建设,是这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城市建设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也是发展理念的重大改变。中国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靠创新,而创新必须靠城市更好地聚集人才。所以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创新水平,中国创新的水平决定了中国未来的水平。

近些年,城市发展过快,很多城市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相反,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北京地区的雾霾、内涝等问题非常严重;上海开发程度达到48%,城市湿地面积太少等等,这些都是长期积累的问题,而又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因此,城市要“留白留绿”,不要全部填满、“摊大饼”,否则,城市品质会进一步下降。

【摘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关键词3

平衡——区域平衡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

地区生产总值第一的广东省2013年达6.21万亿元(1万亿美元),超越世界第16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0.87万亿美元),而西藏仅为808亿元人民币(131亿美元),相当于排名世界第122位的阿尔巴尼亚(129亿美元)的水平。

从人均来看,2013年天津、北京、上海、江苏、内蒙古人均GDP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1.06万美元左右),而贵州仅为22922元人民币(3724美元),不及世界第110位佛得角(3785美元)的水平。

虽然非均衡发展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区域优势上,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区域发展的差距和不平衡加大、地方经济保护主义抬头,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加剧、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也处于扩大的态势,地区间的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已对总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摘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要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协同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关键词4

延续——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在中国城市推进过程中,有些城市在旧城更新和房地产开发中,不切实际地搞所谓大手笔、大气魄,进行大拆大建,过度开发,导致很多城市的历史风貌在轰轰烈烈的城市运动中面目全非。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很好地保留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之一。既能建设城市,也能保留城市特色,留住“乡愁”,是新城市建设的必修课题。

中华大地,历史悠久,既有西部的豪迈,也有江南的灵秀,我们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将这些美好保留下来,国外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摘要】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5

全民——全民参与

现在的城市建设,都是政府主导城市建设。而传统政府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都有一定问题,这样城市就容易建设成官员的城市,追求政绩工程,地价上涨成了普遍现象,而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空气质量不好、看病难、交通成本太高、教育成本太高等问题却迟迟难以得到解决。

“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全民参与,才能建设最适合老百姓居住的城市。

【摘要】要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

关键词6

环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也许你曾羡慕,像纽约这样的大城市舍得把城市最核心的地段留给一个巨大的中央公园。这次会议提出,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城市变“美”的同时也将变“新”。会议要求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

【摘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坚持集约发展,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关键词7

颠覆——“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将终结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城市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许多“城市病”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规划的不科学不理智造成的。一些地方城市规划混乱,缺乏连续性科学性,一任领导一个规划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一些城市畸形发展,背离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摘要】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

上一篇:班主任智慧集下一篇: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