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11篇)
1.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 篇一
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
本报讯(记者 董少校)博士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科技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但高校博士研究生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建议,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为博士生潜心学习和研究创造良好环境。
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待遇由奖学金(即国家基本补助)、学校补助、导师补助三部分组成。博士生除了能获得国家基本补助每月1000元外,由于许多高校存在“三助”岗位不足、津贴较低,以及一些高校学科研究经费较少等状况,导致高校博士生收入较低,成为高智力的`贫困阶层。
博士研究生的低待遇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很有科研潜力的优秀学生不愿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而选择参加工作或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导致优质生源缺失;而在校的博士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难以集中精力专心从事科研工作,往往急于拿到学位,匆匆就业。此外,博士生待遇低也成为我国高校高端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一个制约因素。
为此,黄震建议,建立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制定博士生待遇规定,由国家财政拨款,按前一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设定当年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同时,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中人力资源费用比例,特别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人力资源费用比例,确保博士生科研助研费的收入。
中国大学网: 博士研究生 进一步提高待遇
2.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 篇二
借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东风, 国际投资自由化也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高水平的外资待遇标准日趋被接受。世界范围内推动投资自由化的最积极力量当属美国, 美国的双边投资协定范本运用了“三位一体”的方式, 将“宽泛投资定义”、“准入前+准入后国民待遇”以及“否定清单”三者有机结合, 不仅指导其国内立法而且在对外签署双边条约时也采用该标准。这种高水平的外资待遇标准虽然在20世纪一度令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无法接受, 但进入21世纪以来却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适用该标准, 这其中不仅包含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而且包含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目前虽然国际间调整投资关系的法律形式仍以双边投资协定为主, 但鉴于双边投资协定在调整对象上的局限性和投资自由化的高涨呼声, 达成一个统一的多边投资协定法律框架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之前由美国主导的MAI谈判最终流产的阴霾日前已被新一轮的TPP投资协定谈判涤荡, 该协定涉及二十多个经济形态迥异的国家, 在谈判过程中各国会基于自身的立场提出有关投资待遇的意见, 最终达成的协议必然是各国力量博弈的结果, 而这一博弈过程也是国际社会制定新一轮投资规则的过程。
二、准入前国民待遇登陆中国的必要性
现阶段在国际投资领域提到投资自由化必然与投资者待遇问题相勾连。投资自由化是放松投资准入的限制, 包括对投资准入领域和条件的限制, 即在准入前实行开放, 给予外国投资者以国民待遇。[1]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继续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驱动力之一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合理利用外资, 大力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从现阶段的国内外形势来看, 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 我国都面临与准入前国民待遇接轨的境况。
长久以来, 我国对内外资的管理采用双轨制, 二者在准入环节的待遇差别极大。首先, 外资的准入要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所做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的分类来确定可进入的领域;其次, 国际投资者要查明一系列复杂的相关信息, 比如与企业规模对应的审批权限、出资比例和出资规模限定等;再次, 外资的准入要经历发改委核准、商务部或其他机构审批登记等复杂程序。[2]相比之下, 内资的设立完全不涉及上述问题, 这样的双轨模式既不透明又信息不对称, 给外资的准入设立了高门槛, 势必会打击外资流入的积极性和通过率。若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 将内外资纳入一元管理模式中, 不仅会掀起新一轮的来华投资热还会激发竞争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 许多企业希冀能够绕开贸易壁垒直接到外国本土进行投资, 然而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之路却并不顺畅。据统计,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仅为30% (西方国家为60%) , 大多数并购案在竞标评估的准入阶段即遭拒绝。究其原因, 最根本的内心动因是“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再加之金融危机的阴霾导致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更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我国要扭转这一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制度层面确立准入前国民待遇标准, 通过签署双边投资协议的方式发挥其双向保护作用。这样, 我国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之时便有了制度保障, 东道国不能再借由莫须有的托词实行准入阶段的歧视待遇。
三、我国应对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措施对接
新型外资准入制度在运转的过程中要涉及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对接问题,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分析:第一, 在未来的立法模式上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制定一部适合中国的BIT范本, 用以指导国内立法和对外签署国际条约, 将准入前国民待遇统一适用于国内法和国际条约, 加速法制改革进程;第二, 全面整合《公司法》明确其效力层级, 在涉及有关公司的法律规定时, 内外资可以统一适用, 不再采取双重标准;第三, 在确定负面清单之时应全面梳理产业部门, 将涉及国家安全、公共职能和维护社会稳定职能的相关产业排除开放领域, 但是为了实现“以开放促开放”则可以有针对性的开放某些敏感领域来换取长远利益;第四, 由于我国经济形态的发展并不成熟, 对于制定负面清单时尚不存在的领域和部门要提出保留制定不符措施的权利, 以防止无法预估的风险存在;第五, 承认原则上不增加负面清单的不符程度, 但遇到“根本安全”等重大例外之时可以慎重的、有条件的扩大负面清单;第六, 将措辞模糊、含义不清的一些概念如“国防安全”、“关键行业”、“核心资源”等归入重大安全例外条款, 并肯定重大安全例外责任。
四、结论
国际投资体制不可逆转的向着自由化的方向迈进, 准入前国民待遇这种高水平的外资待遇标准虽然尚未在世界范围普遍建立, 但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该标准乃是大势所趋, 为了防止出现被动接受业已形成国际标准的尴尬局面, 我国有必要在游戏规则尚未全面建立之时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其中, 尽早获得话语权, 努力在国际舞台中让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发音能够掷地有声。
全面扩大开放领域, 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将内外资拉齐在一个标准之上必然要求各类所有制的内资首先实现待遇平等, 形成开放倒逼改革的局面。这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积极意义, 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 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有效减少行政措施的微观干预。然而, 释放市场活力意味着缩减行政管理范围, 放开准入门槛意味着解除政府的事前监督, 将开放的风险全部转嫁到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之中, 这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摘要:目前, 国际投资体制呈现日趋自由化趋势, 准入前国民待遇作为一项保障公平基础上最大限度激活外资流动的待遇标准倍受青睐。我国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需要准入前国民待遇的配合以实现外资的高效利用。从制度层面确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 但在相应的制度对接上还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
参考文献
[1]余劲松.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外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问题[J].法学家, 2004 (6) .
3.大学生工资待遇不如民工活该! 篇三
这不禁会让人发出一声叹息:瞧这弯路走的,还真不如别上那么多年学,直接打工算了—还能多积攒点用工单位越来越看重的工作经验,少让老爹老妈含辛茹苦几年。
要为这个违反常理、在全世界都显得无比怪诞的现象辩护,只需要简单地从大学生自身找原因就可以了:比如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比如知识丰富,能力低下;再比如学非所用,浪费青春等。
但似乎这个责任更多应该由中国教育体制来承担:持续多年盲目的扩招、片面追求毛入学率、落后于市场需要的学科设置、日益利益化的办学宗旨,种种这些,怎么样保证学生质量?毕业直接可以加入无竞争力俱乐部了,靠什么谋生呢?
深层次分析,随着社会不公的加剧,拼爹游戏的盛行,即使侥幸没被教育毁掉,走出校门也会面对潜规则叠成的重重关山。本来应届生还可以通过国考改变命运,现在这扇大门也关上了,只好放弃人才这个光荣称号,和民工一起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岗位。
当然,大学生也不是高人一等,学了中文去卖猪肉、学了经济管理去当掏粪工,学了党史去摆地摊都是人家的自由,但结合他们付出的教育成本和国家投入的教育资金资源,要当成时代先锋全面推广其先进经验似乎有些昧良心,有关部门和高校至少应该反思下。
除这些因素,尽管国家都在提倡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升级,但结合目前中国企业在世界产业链最低端的现状,急功近利的山寨化风潮当道,市场主体也是创新主体的民营企业落实国民待遇遭遇体制关山,国进民退下的垄断有加剧趋势,不仅阻碍市场发育,更为就业不公推波助澜—和民工一起去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有一个是权贵子弟吗?
也就是说,大学生工资不及民工,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调整短期难以到位带来的,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理念滞后、社会制度不公的产物。
平心而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职业前景要普遍好过民工。不少人忍受低工资待遇也是为未来积累经验和阅历。一旦中国劳动力红利年代终结,产业结构升级完成,知识技能化人才肯定会成为职场王者。
当然,要完成这样的升级换代,不仅需要大学生主动转变观念,主动承受阵痛,还需要教育、社会体制做深彻的改良。就拿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垄断央企来说吧,既然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地方,又属于全国人民所有,又天天说需要高端人才,咋就不能在招工的过程中真正借鉴国考,全员公开招聘呢?
劳动最光荣,职业无贵贱,都是社会主义的贡献者。前提是:为每一个人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博弈环境,实现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择业—而不是简单服从社会需要。毕竟,每一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4.农村非农业户口待遇 篇四
非农不能享有农业人员的待遇,跟户口所在地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没有关系。
农业户口的好处:
就目前讲,全国农村都在开展城镇化建设,他们不用花一分钱,用宅基地就可以置换到大面积的楼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届时国家要征用一部分土地,农民则可以得到颇丰的土地补偿收入。
现在要开发地区的农业户口:
1.开发占地有地钱,农业户口就有份;
2.开发了农民转成城镇户口,有补贴,有保险,有的地区还有回迁房分,每人按平米摊,非农业不享受,
3.村里的福利和优惠政策非农业都不享受,没有自留地分,但可以承包土地。
三年前城市户口还吃香的不得了,招工要城市户口,当兵回来城市户口也可以就业找到工作,相反,农村户口就好像被打进了冷宫,无人问津了,所以,那时候很多人都想方设法,踢破门槛也要花钱找人找门路,给子女办城市户口。
当时亲戚上门来,想让帮忙给他闺女办个中专学校去上上,说这样既可以拿到个本本,又顺便转了户口,脱了农皮,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省得专门只办个城市户口,不照样得花不少钱吗?我觉得这个注意的确也不错,就找同学费了点儿劲给他闺女办了个中专上学去了。中间亲戚还高兴得打过几次电话,说这下可好了,回来就是中专生了,还是个城市户口,这可咋感谢你呢?我说这又什么呢?反正也是你花钱,再说孩子要是好了,大家不也都高兴?反正说多说少都是为培养孩子,不容易呀!
没想到好话还没说两年,孩子还没有毕业,亲戚又找上门来,我以为又是来感谢我来了,实际感谢也无非不过几句好话,因为他本身也不富裕,孩子上学又花了那么多的钱,现在谁不知道上学就是跟你要钱的事,至于说上出学来有没有出路谁也不知道,
我还正要对他说别跑了,这也算不上点儿什么忙,用不着一次一次来看我。不想亲戚犹犹豫豫地笑着说,嘿嘿,不是那个意思。我一看他这个意思,就闹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说那是咋个意思?亲戚说,还得你帮帮忙。我说还帮什么忙?他说能不能孩子毕业回来的时候再把农村户口给返回来。我一下没听懂,结果他说,现在农村户口又吃香了,城市户口不吃香了。我说为什么?他说农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户口不仅有医保养老保险什么的`,每年村里还给发面呀米呀的不少东西,拆了的乱房子还可以白给楼房子,可城市户口就不行了,回来现在也找不到工作,放到那儿什么用都没有不说,还白白丢掉不少好处,所以想抓紧办一下农村户口,因为现在村里正在登记人口。
我一听一下就郁闷得不行了,心说这不是折腾人嘛,怎么老是这样,忽左忽右,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刚刚给办好上学的事情,城市户口也随之解决了,我屁股还没坐热,这就又来了,又农村户口吃香了。说给办吧,我哪有那个本事,说不给办吧,亲戚还以为我咋的了,莫非还也想要几个零花钱儿?真是为难我啊!我只好说,那我看看吧,这样的事情我还真是从来没听说过,更没有办过,不知道究竟行不行,你等消息吧。
接下来我是今天一个电话明天一个电话地给同学打,让人家给问问看孩子毕业回来的时候能不能还带回来原来的农户。结果一路问下来,答复是不行,同学说现在想这样办的人简直是太多了,都想办农村户口回去,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学校也没有办法,因为上面要求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所以如果都办了农村户口回去,这不明摆着没有就业吗?这样也影响学校的招生。这条路看来是行不通了,于是我又找在学校当地的朋友,让他看看派出所有没有认识的人给看看,倒是给问了,答复还是说不行,不能放口,太多了,怕户口回了当地不接受还是麻烦。
于是我如实告诉亲戚,告诉他我的能力是不行,办不成了。亲戚说再等等,也许还会有转机,中国的事说不准。我一听看来农村户口确实比城市户口吃香了,否则亲戚也不会下这么大的心血。
可是等来等去,孩子今年毕业了,户口还没有迁回来,学校说可以给保留两年,目的是为让学生找工作,什么时候找到工作,有了安定的地方,再迁户口也可以。可是到哪去找工作呀,大学生都不是曲线去当兵上研,就是在家坐着呢,她一个中专生找什么工作,谁给她工作,最好的办法可不是一心单等着返回农村户口得那点小便宜去吗。没办法,我告诉亲戚实在不行就先迁回城市户口来再想办法。他还问我,没办法了?我说没了。他又问我,真的没办法了?我说真的没有了。于是就迁回了城市户口。
迁回了城市户口,亲戚当然就还希望我在当地给他找人接着办。我也是能办尽量给他办,又不是个什么不正当的事情,本来也是穷得没办法才被牵着鼻子团团转的人,他能有点儿好处不也是应该的嘛。我又给他找朋友托同学,结果回复是,办农村户口必须得区长点头,别人说了不算。我说甭管谁点头,给咱找去呀!说了半天,找了半天,结果亲戚去办还是没办成。我问他是不是没带钱去了,他说哪能呢,现在的规矩谁不懂啊!农村人也懂的这个啊!我说那我可真的没办法了。亲戚又唉了一声叹气说:“老百姓咋老是这么背啊!”
5.大学生村官享受待遇有哪些 篇五
2013-02-04 15:04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hb.huatu.com/ 作者:湖北人事考试网 来源:湖北人事考
试网
【导读】大学生村官享受待遇讲解
大学生村官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一)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给予工作和生活补贴,由县级财政部门按月统一打卡发放。同时,中央财政按照每人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聘期满3年后,留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任职期间继续享受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补贴,同时可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期满留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须签订续聘合同。
(二)在村任职期间,以县(市、区)为单位,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直至聘期结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以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缴费,由县(市、区)财政承担;个人缴纳部分由负责发放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的部门在个人补贴中代扣代缴。
(三)认真执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在村任职2年(含2年)以上、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大学生村官,经本人申请,省、市、县(市、区)选聘办逐级审核后,代偿资助贷款本金的60%;对任职满3年,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的,代偿资助贷款本金的40%和全部个人自付利息。大学生村官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金由省财政承担。
(四)每年公开考录公务员时,按不低于全省公务员考录计划10%-15%的比例单列计划,面向服务期满、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较少的地方可适当降低比例,但考录数量不少于当年服务期满人员数的10%。选调生逐步做到主要面向在村任职2年、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大学生村官选拔。
(五)乡镇基层事业单位有编制、岗位空缺且工作需要的,可直接补充任职满3年、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大学生村官。县及县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时,对在村任职2年及以上、考核称职的,凭省选聘办颁发的大学生村官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每门笔试科目成绩增加2分;对聘期期满、考核为优秀等次或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大学生村官,可破格免试直接聘用。每年县及县以上相关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在基层服务2年及以上、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六)在村工作表现良好、连续3年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七)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计算连续工龄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其社会保险关系可按有关规定转移、接续。
(八)大学生村官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或随高校派遣通知一起转至任职村所在县(市、区)。
6.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 篇六
(2010-02-15 00:54:06)
1等:中金,JP,瑞银 等
2等。中石油、中石化总部,烟草总部,国家电网总部,五矿总部,中粮总部等,省分或者同级单位低一层,可以划分到3-4之间。
3等。银监会》人行》国开,证监会,保监会等,进出口银行,信保,农发展,深交所,上交所,知名基金证券类核心部门总部管培,知名地产总部管培,知名保险类管培等。4等。股份制银行总行等。
5等。四大行总行(非IT,非软开),移动总部等。
6等。MS,GOOGLE,ORACLE等。这里加上 电力省公司,大型国企研究院如广东电力设计院等。7等。IBM.百度,腾讯,阿里,宝洁等。8等。X行软开等
9等。中国移动运营商省分,运营商集团研究院等。10等。四大行省分行主营业务工作等。
11等。中航,中电下属研究所(这个可能差距较大)12等。华为中兴等。13等,PWC四大等。14等。非知名国企。15等。非知名外企。16等。非知名民企。
关于国企和外企比较的详解
首先,国企和外企不能一概而论。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三六九等,这个,只能在同等级别上进行比较。国企分类:
一等国企:国有超大型垄断性企业或政策性银行。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移动、中有色、中国五矿、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注:这些来说一般总部非常高,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有一定差距。应届生总部的待遇简直是理想级别的。当然,大家的优势在于,超大型的总部一般都在北京。其中国开行和中石化总部待遇应该是首屈一指。二等国企: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打头的都是这一类型:中纺、中化、中建、中钢、中远、中粮、中金、中国人寿„
注:这些企业其实与上述“一等”并没有实质性差距,而是在应届生刚进公司时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当然,待遇是准理想级。
三等国企:国资委下属或者其他委下属的其他大型国有企业、研究院、国有四大银行。如:中国轻工业进出口、中国出国人员服务、中青旅„„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
注:可能很多人觉得将4大银行写进去不太认可,这只是我的个人
意见。银行主要是各地区收入差异大,我这里采用平均值。这些大公司尤其是银行需要较长时间积累个人价值,之后会有较大飞跃。
四等国企:北京市属大型国企及其他一些*部级所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京仪、京东方、普天、首都机场„„„„ 这些国企业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某些方面不比上述的二等和三等差。但是相对来说,应届生刚进入这些企业的待遇可能相对差一点。
五等国企:中小型国企。什么首信、北京锅炉厂、北京卷烟厂、北京仪表厂、北京热能装备总公司„„这些企业虽然在个人发展和收入上不能与前面一些相比,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我认识一个在北京锅炉厂的,一个月税后平均3500,天天上班大多数时间喝茶看报。谁叫这些企业都在北京呢,天子脚下啊。
六等国企:东部一般国有企业。这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大多数应届生去了都很痛苦„(不包括上述前五等企业的相关企业,比如什么兰州石化等,牛„„)
七等国企:中西部一般国有企业。这个地方的国有企业,基本上管理落后、待遇不好。(同样不包括上述前五等企业的相关企业)。网上说自己待遇差没事干然后骂国企的人基本上来出自中西部。接下来是外企分类
A类金外企:欧美大型咨询公司及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麦肯锡„„相信这些公司都是如雷贯耳。但是这些公司工作压力很大。当然,局算是应届生,第一年的年收入基本上不会低于20W。
B类红外企:美国超大型技术公司。IBM、INTER、HP、MIRCROSOFT、通用„„„„有些岗位收入很高,也有岗位收入一般。进这些公司较好的岗位年收入在10W左右。当然,是平均的,有比这个高的,也有低的。
C类蓝外企:贸易公司欧洲超大型公司、四大、美国大型公司。BP、西门子、NOKIA、大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DELL„„四大相信大家都了解,当然,四大更多的是带来的个人发展的价值,第一年年薪7W并不是最肥的蛋糕。而其他一些欧洲公司待遇比往年相对而言有所下 降,当然平均年薪在8W问题不大。
D类外企:日韩超大型企业。SAMSUNG、LG、SONY、松下、日立„日韩企业工作压力很大,收入并没有外界传说得高。当然,这类企业很重视技术类人才,而一般岗位等平均年薪在5.5W左右就不错了。本人深受其害„„(而且本来想把日企写在D类,韩企写在E类的)E类外企:港台大型企业、欧美一般企业。工作压力大。收入一般。什么富士康之流就是这样的。
F类外企:欧美小型公司。工作压力及收入和好一点的普通私企没有太大区别。市场上多得很。
G类外企:日韩小型公司。工作压力超级大,收入超级一般,完全是来中国赤裸裸的剥削剩余价值。
就我个人看法,我认为:应届生最佳选择排名比较的话应该是:(>=表示大于等于)A类金外企>=一等垄断国企>=二等国资委国企>B类红外企>=三等国资委附属国企=C类蓝外企>=四等直辖市国企>D类日韩外企>E类港台外企>=五等省会国企>F类欧美中小外企>六等合资地方国企>G类日韩中小外企>七等地方国企
应届生前几年收入排名大概是:(记住,只是按概率所谓的“大概”)
A类外企>一等国企>二等国企>=B类外企>=C类外企>=三等国企>=D类外企„„后面的相信大家兴趣不大了。
就发展前途和钱途来看呢,对应届生更不能一概而论,在国企后台和软件能力要求可能高一些,而外企也并不是一味的看能力。
工作压力,这里要说的是,国企普遍不大,但是并不是传说中的无所事事,忙起来也可能通宵加班。尤其像一、二、三类国企效益要好,是需要付出许多努力的。外企压力大*企业首当其冲,然后是韩国,然后是*。而工作氛围,其实好的国企氛围也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与你接触到领导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外企的工作氛围较为沉闷,欧美尚可,但是大多数人之间都是君子之交,日韩台等级较为森严,只能祈祷有一个好领导。
另外,一定要注意,国有企业低的可能是工资,好的不仅仅是福利,而是“其他收入”——奖金、补贴、分红、各种费用(什么防暑费将温费过节费保暖费„„)效益好的国企这些多得让每个应届生都会眼红。而正因为工资低,因此扣除的社会保险费较少,到手的钱很多。而外企,基本上都是工资制度,不太愿意去合理避税,好一些的外企会有绩效、奖金之类,一般可能什么都没有。而扣除了保险费,到手的相对就很少。例如,一名外企员工税前月薪是5000,税后可能只有4000(甚至不到),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税前税后
根据此次网络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在2009年,位列大学生求职意向行业选择前十的行业分别为:
(1)金融.投资.保险(23.6%)
(2)咨询.专业服务(管理/法律/财务/技术等)(8.8%)(3)计算机软硬件(6.9%)
(4)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等)(5.6%)(5)政府.公共事业(5.5%)
(6)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商业中心(5.4%)(7)电气、能源(3.9%)(8)石油.化工.原材料(3.9%)(9)互联网、电子商务(3.8%)(10)教育.文化.科研.培训(3.5%)
.2 大学生求职银行状况调查问卷结果
在应届生求职网关于大学生求职银行状况调查问卷(2009年12月)中,共收集到3152份问卷信息。下面简要对其内容进行概括: 性别:男生占40.4%,女生占59.6%。
最高学历:有53.4%的投票者为本科学历,硕士(非MBA)占了42.3%位居第二,大专仅占2.2%,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0.8%,博士1.1%以及其他0.3%。
所在年级:本科中大四(2010届、2010年7月前毕业)占了50.6%,硕士中研三(2010届,2010年7月毕业)占了37.8%。
就读的高校:有31.4%的投票者就读于(普通高校、非985、211高校),就读于国内“211工程”高校的有31.4%,而就读于国内“985工程”高校的有23.3%,另有海归人员(国外高校)4%。
专业:多为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文学
求职意向:有66.7%的投票者将银行作为自己求职行业意向的首选,将银行作为第二志愿的有28.3%,第三志愿的有4.7%,另有0.3%不考虑进银行。对银行的关注程度:对中资的股份制银行(如交行、中行、工行等)关注度最大,达到62.8个百分点,其次是央行(人民银行)11%(就个体银行来看,央行的关注度最高),政策性银行(国开发、农业开发、进出口),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关注度较小,仅达9.4%;关注外资银行及投行的占到了8.3%;;另外,仍有0.1%不考虑进入银行。
应聘银行的原因:据投票结果,按降序依次为工作稳定(17.3%)、福利好(15.5%)、职业发展前景好(13.6%)、工资高(11.6%)、舒适的工作办公环境(7%)、专业对口(6.8%)、培训计划多(5.9%)、银行知名度高(5%)、良好的企业文化(4.6%)、在银行工作令人羡慕(3.7%)、有社会责任感(2.8%)、银行招聘人数多,机会大(2.7%)、有出国机会(1%)、其他(0.2%,包括家庭因素、个人兴趣、符合职业规划、户口、不限专业、有人脉、平台高等)。
对银行的期望月薪:有30.8%的投票者选择了4000-6000这档,其次是3000-4000,占到26.8%,2000-3000占到22.4%,6000-8000占到10.9%。
进入银行的阻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没有银行类实习经历(15.3%)、没有关系,即没有亲戚朋友在银行工作(14.6%)、非名校(14%)、专业不对口(11.6%)、不是本地生源(11.5%)、不了解银行的招聘流程及应对技巧(8.6%)、英语不好(6.8%)、学历太低(5.3%)、学习成绩不好(4.5%)、不是帅哥美女(4.4%)、性别原因(1.7%)、年龄原因(0.8%)、学历太高(0.5%)、其他(0.4%,包括身体状况、身高、考试、网申不过、综合能力欠缺、不收非应届毕业生等)
7.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 篇七
在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读书榜“开卷好书奖”到2009年已经连续举办20届, 在刚刚出炉的“2009开卷好书奖”5个榜单中, 龙应台的新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及内地两位实力作家苏童和毕飞宇的近作《河岸》和《推拿》分别入选分量最重的华文原创图书榜“中文创作类”获奖图书。值得注意的是, 两位内地实力作家苏童和毕飞宇分别凭借近作《河岸》和《推拿》入选“中文创作类”。尤其是毕飞宇的《推拿》, 获评审全票通过, 评委认为书中描写盲人推拿师的众生相, 笔调内敛沉稳, 幽默中带有人文关怀, 是“比《玉米》进步的好看小说。人物鲜活、语言流畅, 书写盲人爱情, 浪漫不滥情、精到不犬儒。然对于残疾人可能遭受的社会横逆, 倾向淡写轻描, 有种好莱坞式的天真, 是小遗憾。”评委贺淑玮点评说。对于苏童的《河岸》, “开卷好书奖”评审团的意见是, 《河岸》显示苏童的创作水准依旧, 但却未突破他过去的写作成绩。评委贺淑玮点评说, “不算苏童最好的作品, 但仍是他的典型:线条清楚的人物、精细生动的情感、高潮迭起的斗争。‘文革’冷饭重新热炒, 依然色香味俱全, 但苏童绝不只如此——他值得更深更高的期待。”2009
8.中非博士的农业梦 篇八
中非共和国(CAR)是一个贫穷的小国家,东临南苏丹,西接喀麦隆,北临乍得共和国,南接两个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这个62.3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拥有440万人口,农业以作为口粮的农作物为主。2001年农业(包括林业和渔业)产出占GDP的54%,而这占用了大概74%的劳动力。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估计中非大概202万公顷(相当于国土总面积的3.2%)是适于耕种的土地,可以永久地生产作物,还有300万公顷(国土总面积的4.8%)可以做永久的牧场。有作为粮食出口方的潜力。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农业仍然处于非常原始落后的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农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的需求,粮食自给率只有70%左右。2008年粮食总产81万吨,其中主食木薯56.9万吨。人均有粮不到200公斤(按440万人计)。许多处于中下生活水平的人们,一天只能吃到一餐正餐,62%的人们每天生活费开支平均不到1美元。2009年时人均GDP为453美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天。
2013年,我在日本《发展与可持续》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研究的中非共和国农业》的文章。这篇文章详细论述了中非共和国除了追随21世纪的方法,更为高效地改善农业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在这篇文章里,我用中国的农业作为一个很好的可以效仿的例子来阐明我的观点。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除了真正地来到这个国家,没有人能够从外部理解中国文化。比如在我们国家,人们认为中国的每个人都是功夫大师,在中国的任何地方人们都可以像在功夫电影里那样在街道上打斗。事实上,中国是一个有着现代基础设施的发展中国家。汉语很难学但很有趣,如果你乐意学也会进展得比较顺利。最困难的是书写中国汉字,因为一个字根据上下文语境会有很多种意思。比如汉字“着”,一个字竟然有四个读音!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
中国人会很友好很热情地欢迎外国朋友前来生活和访问。中国的食物也很美味,尤其是北京烤鸭和猪肉蘑菇馅饺子。我们国家也有中餐馆,但是那里做出的食物跟在中国中餐馆吃到的大不相同。中国人在看待非洲人和非洲的生活方式上和我们自己很不一样。我的很多中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么黑,是因为你的国家太热吗?他们当中一些人问我,我们是否吃和在中国一样的食物?问我们如何在有狮子、蛇及其他动物的丛林中生存下来?我认为这当中有一些问题不必要问,因为作为一个学生,他们应该知道肤色是黑的、白的或者黄的是由于基因原因,而非食物。出生在欧洲、美国、中国或者其他地方的人也有可能是黑人。
非洲和世界上任何一片大陆都相同,有光明的未来,我们希望中国人能帮助非洲人发展这片大陆。我们知道这片大陆在基础设施、农业和技术方面仍然很落后,但是我们相信,世界各国的领袖应该停止为了权力的斗争,应该齐心协力为了整个世界的食品安全携手共进,让知识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享,转让技术,尤其是向非洲。
我的研究领域是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在中国的河北省研究玉米产量。选择这个研究主题是因为玉米是包括河北省在内的黄淮海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我的研究是模拟气候变迁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结论:玉米产量由于降水量的增加上升20%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在河北省的大部分模拟点,降水量到21世纪50年代会衰退,甚至会在70年代左右变得严峻起来。这样的改变将对玉米产量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当然,我们还需要对土壤肥料吸收方面进行严格地管理,以及培育出各种各样新的能够适应未来区域气候状况且保证产量的品种。
玉米产量的走势在未来会受到区域变化的影响。我们注意到温度的升高会对产量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在玉米的生长系统中,降水量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事实上,结果显示所有的试点都出现了因降水量的变化而导致的产量大幅变化。
9.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 篇九
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位居全世界第几?
中国教师工资待遇:排世界170位后(转)
中国教师社会地位:排世界倒数第二
2007年,本人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调查报告,对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第位进行了调查(具体的杂志名称本人已经不记得了),文章内空提到:2007年,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在世界上居第170余位,仅比一些非洲国家或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高;社会地位,在世界上排名倒数第二!在此,本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对于上述两点,本人完全相信,也完全赞同。
一、教师的工资待遇,先与国内的低收入人群做横向比较,第一位做教师的尤其是农村教师,都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在国内,还有哪些人收入比教师低?我想可以例举的人群恐怕只有下岗未再就业工人、城市无业人员,以及流浪汉了,一名农村教师,以工作十年来计算,月工资平均约在1100元左右,而这千余元的工资,并不是能拿到手上的,还必须要扣除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以及许多捐款(如:残疾人捐款、贫困捐款等),第个月能拿到手的大约只有九百五十元左右(也许有的人会说:医保不该扣吗?住房公积金是会双倍返还的!那么我也只能再加一句:教师是否都只能待到退休后,领那一点靠自己血汗积攒下来的苦命钱?)。由于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绝大多数教师除了这一点微薄可怜的收入以外,别无生计,而这九百多元钱,在中国还能与哪个职业相比??以本人所在的城市来比较,一个送水工人,月工资600元,但送一桶水有两元的送水费,一个月,一名送水工人能挣到2000元左右;再来看看农民工的收入,近来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讨生活,在城市的建设大军中,农民工是近年来得到国家照顾最多的群体,除了各种立法以及政策保护以外,农民工的收入上涨也是很快的,2004年,一名农民工工作一天,除了公司会包吃、包住以外,每天还能挣到20——30元的工资,到了2007年,一名农民工工作一天,除了包吃包住以外,每天的工资已经达到了45——60元,上涨幅度几乎是一倍,月收入也在1300元——1800元不等,而且不用为生活开支付钱。
二、教师的工资待遇,再来与国内的其他高收入行业做比较;一名农村教师月收入上述已经提到能拿到手的约为950元,这一数字,与别的行业比起来,可以说教师的心都在滴血,一个白领,年收入高则数十万近百万,低则一二十万;一名技术工,年薪高的亦近百万,与公务员比起来,虽然表面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但是,公务员们绝大多数有不菲的灰色收入,这笔收入,最低的也比自己的工资高出许多;再来看看与文教一家的卫生部门,一名医生,不论是城市医院的,还是农村医院的,都能在工资以外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这笔钱包括:奖金、医药提成以及其他的收入。这些收入,往往是自身工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我知道的某医院的一个内科护士长为例,其月工资约为1500元,但是,她每月得到的奖金居然能高达5000元,加上她们使用一些厂家的新药所得的提成,月收入至少在万元。由此来比较教师的待遇,真可谓“闻者伤心,见流泪”。
三、拿中国的教师待遇与国外教师相比较;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亚洲教师待遇最好的是日本,其实不然,亚洲教师待遇最好的教师是一个贫穷的小国——孟加拉国,众所周知,孟加拉是一个自然灾害连年的国家,孟加拉的经济水平,亦不用详作介绍,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对待教师却真的尤敬父母,在孟国,只要当上了教师,政府会立即为该教师布置一套别墅级的住房,配一辆高档汽车,以及一名保姆,工资待遇比政府的公务员高出数倍,在社会上,许多事,教师都享有优先权,与孟加拉的教师比较,中国的教师同乞丐有何分别······
第二、近年来,教师们的生活可以说是“从小康到了温饱”。
许多人看到“从小康到温饱”也许会不解,我们什么时候小康了,什么时候又从小康到温饱了?本人在此例举几方面的数据来说明:
1、房价方面。2003年末,本人所居住的城市,普通住房价大约在每平方米1200元——1400元,而教师的工资在经过朱总理的数次大调整后,平均已经达到了1100元,也就是说,按当时的房价,一名教师的工资,一年不吃不喝已经能买到11平方米的住房了,但到了2007年,仅仅过了三年多,本地的房价已经飚升到了每平方3800——6000元不等,房价在短短几年间翻了3.5倍以上,房地产开发商在几年中倒做到了从温饱到富裕,但苦的是工薪阶层,拿什么去换一个自己的小窝?而我们转过来看看农村教师的收入,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一共上涨过四次工资,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资上涨,每次上涨约在百元左右,但却都是朱总现在任时,就对在职人员许下的诺言,也就是说,现任政府不过是还了上届政府的帐。而后两次涨的工资每次都仅有35元,属于例行的工资上调。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普通住房的价格每平米上涨了2600元以上,每套(以100平米计算)上涨了二十六万元以上,涨幅达到260%,而工资每年仅仅涨了两千元,涨幅仅为20%不到~~~!!
2、肉价方面。让普通百姓近两年来最叫苦连天的,除了房价以外,就属农产品的价格了,而农产品中,又以肉价为典型代表,以2004年为例,本地的肉价为4.5元至5元,到了2008年1月,本地肉价已经飞速上涨到了近14元,最高时,还曾经涨到17至18元,比较一下,在三年多的时间中,肉价同房价一样上涨了3倍多,一个普通居民每月为猪肉多付出的那部份价格,以每天半斤计算,一个月比三年前多出约150元~~~!!仅此一项,就几乎将近年来一名普通教师所上涨的工资全部抵消~~!!加上其他的粮油瓜果菜等上涨的因素,可以说“吃不起肉”是每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一名普通教师在今天的生活水平与三年前相比,不是上升,反而是降低了。
3、与农民收入方面比较。近年来,中央政府大力采取了有利于农民的政策,首先是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其次是免除了沿袭五千年的农业税,第三是对农民进行了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第四是对养猪等进行了补帖等。加上为农民工的立法保护等,农民在近几年的收入也有了大幅上涨,农民的收入本人没做调查,但农民工的收入,在上面已经做了比较,得到了大幅的上升。
4、近年来,教师的工资上涨幅度之小,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而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压力大,工资却被肆意苛扣等情况却愈演愈烈。
以本人所在地为例,2002年到2003年间,县政府为了搞城市建设,强行扣除每位教师280元的高寒补帖,而县内的公务员却一分未扣~!而县政府,每年强行要教师捐的款,名目甚多,每年变着花样来,2007年,县政府在迎接“两基”检查过程中,由于没有资金,强行要求教师每人捐款三百元,诸如此类的事件每年都发生不少,但教师们,上告无门,前两年,当教师们将县政府苛扣工资等事上告时,得到的上级批复竟是:“地方政府法规,由地方政府做主”,现在教师们上告无门,地方政府的官员更是肆无忌惮,教师工资可以说是“想怎么扣,就怎么扣”,每年,教师的工资被扣的幅度最高时能达到四分之一。
从上述四点来看,说教师的生活水平“从小康到温饱”一点不为过,甚至可以说是从“温饱到贫困”亦不为过,教师们现在真的过的是“温+饱”的日子了。
第三,本人想谈谈教师在政府心目中的地位。
(1)在政府官员心目中就是可有可无,他们普遍认为小学教师所教的东西谁都能教。
在政府官员的心目中,数学无非1+1,语文无非aoe之类,就算是现在的教师都不教了,换个人去,也一样能教下来,许多东西学了和没学根本没有区别,今后也未必用得着,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不必看得那么重,现在大学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那么多,他们不愿干,在后面排队的人多得很。
(2)对教师,只讲“奉献”“师德”等等,对“权益”二字只字不提。
每一个农村教师都知道,每一次遇到什么开会之类的,便是上级领导对教师进行洗脑之时,领导会大力要求教师有“奉献精神”、“师风师德”、“教师的蜡烛精神”之类,仿佛只要当上了教师,就脱胎换骨,成了神,不再需要吃饭,不再需要睡觉,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抓好学生成绩。而对教师“权益”,却只字不提,在假期,遇到某事,强行要求上课,遇到某某领导视查,不少地方还要求女教师向领导敬酒,陪领导吃饭等等,这些损害教师权益的做法,却没有人提过一句半句,就在2008年1月17日,本人在腾迅网上看到,一名小学年青的女教师,因为班级考试的成绩不好,而跳楼自杀,由此可以想像,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承担的工作压力,竟能让一名教师跳楼自杀。对于此类的事件,哪个领来关心过??
(3)质疑“阳光工资”制度
首先,本人想再度替广大教师问问:什么叫“阳光工资”?所谓阳光工资为什么只有公务员才有?如果按政府的说法:阳光工资是效仿新加坡搞的高薪养廉,防止腐改,那么,再请问:发了阳光工资后,官员如果再贪污、再腐改,相应的法律在哪儿??是否还是像以前一样?发了阳光工资后,官员的贪腐行为收殓一点了吗??没有吧,看看老百姓已经将“阳光工资”改称“腐败工资”就已经明了。
第四、对近年、未来教育业从教人员素质的预测
1、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对专科生和本科生进行了招聘,组织了一批“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岗位上,那么,这些特岗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如何呢?本人所在地的农村学校也有一批特岗教师,从他们考试开始说起。
2006年,本县迎来了四川省第一批“特岗”教师,这些特岗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本县第一批“特岗”教师所需140余人,经网上报名考试,结果是:报名的人还没有所需要的人数多,而只要经过考试的人,都录取为“特岗”教师,而这些教师中,考试成绩最低者两科仅为32分,最高也仅为74分(满分为100分)。而他们全是专科生和本科生啊,这样的成绩,就算是代课教师都能考得出来,这样的成绩能说明什么?能说明的仅仅是这些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文化素质自身都偏低,有一些“特网”教师自己也说“在外面实在找不到工作”或是“来这里干两年,回去以后考试能多加五分”,这样素质的教师,能教得好学生么??
2、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在现行的国家政策下,进入教师队伍的人的素质也不会高起来,还会沿续以往的低水平、低素质;说句实话,这样下去,可能再过20年,农村的教育肯定将毁了,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看到的,有能力,有水平的人,都去找高薪,高福利的工作了,没有人会主动愿投身教育事业。
10.中国开招信访博士 篇十
该博士培养点由隶属于北京市信访办的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下简称“研究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建设。
信访博士采取双导师制。研究中心负责委派实践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负责委派专业理论导师。实践培养基地设在研究中心,理论学习在中国政法大学进行。
研究中心主任郑广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信访博士的导师现在已确定,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傅广宛任专业理论导师,北京市信访办副主任、研究中心创办人张宗林任实践导师。
研究中心与高校的合作并非新鲜事儿。2012年,研究中心就和北京城市学院合作,共同培养信访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13年,研究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开发了“社会矛盾冲突的量化管理”专业课程;2015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也将迎来首批信访硕士。此外,在研究中心的推动下,天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大学等二三十所国内知名高校,在本科教学中也分别设立了与信访相关的课程。
在社会转型期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今天,信访问题仍是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从“信访硕士”到“信访博士”的培养自然备受关注。
从定性走向定量
2009年11月25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郑广淼说,研究中心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智库。之所以说“特色”,是因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研究中心是唯一一家专门研究信访与社会矛盾的科研机构。除了做科学研究和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之外,研究中心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信访工作人才。
郑广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之所以和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开设博士学位,主要是因为该校是全国知名院校;校址还在北京,便于更好地和研究中心互动交流;该校是与研究中心最早合作的高校之一,双方都对信访领域有很强烈的兴趣。
“此前,我们已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培养信访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随着合作的逐步深入,双方都认为这方面的培养还应该继续加强。”
郑广淼称,这次信访博士将面向全国招收1人,学制是3年。按照计划,2015年年底开始报名,2016年1月考试、3月面试、7月入学。
郑广淼称,如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而研究中心又有大量的信访数据,所以希望信访博士能根据这些数据做定量研究,以探索信访发生的规律,进而帮助化解这些问题。信访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信访政策的量化分析。该博士学位的理论导师傅光宛,是国内知名的量化分析专家。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信访方面的专业研究,也包括社会学的课程,具体则包括中国转型进程中的社会冲突与矛盾、信访数据量化分析实证研究、信访指数研究、社会定量研究的基础、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方法等。
信访博士生除了要上中国政法大学一些必修课选修课外,主要精力是做自己的博士课题研究。研究中心掌握一些信访保密数据,信访博士可使用研究中心的数据库。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这些数据不被泄露?
针对这个问题,郑广淼称,研究中心会先与信访博士签订保密协议;要想查阅信访敏感数据,有非常严格的审批程序;在博士论文中,不能体现这些数据。
据了解,平时在学校没有学术研究任务时,信访博士可以到研究中心参与一些工作,比如研究案例等。
傅广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这个博士点明年才正式招生,所以现在只是一些初步考虑,之后还会经过一些组织程序,最后学校或学院应该会正式公布。
谈到招收信访博士的意义时,傅广宛表示,当前信访形势依然严峻,但定性层面的政策研究已经难以深入,需要在定量层面对有关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纳。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卢春龙称,信访是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学者的角度讲,擅长做学术分析,平时并不容易接触到关于信访的一手数据和材料,而研究中心作为博士生的实践基地,博士就可以接触到核心材料和数据,在一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肯定更精准。
乡镇里的信访硕士
在张宗林的倡导下,研究中心早已与高校合作招收信访硕士。
2011年10月,北京城市学院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信访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在此之前,研究中心已经与北京城市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学校设置了研究分中心。
2013年,研究中心和中国政法大学合作招收“信访与公共政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中心和北京城市学院合作培养的是应用型硕士(2年制),和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培养的是理论研究型硕士(3年制)。
为了更好地教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城市学院共同编撰了全国首套信访与社会矛盾冲突管理方向的研究生教材。该套教材共6本,分别为《信访学概论》《中国信访史研究》《高级信访工作实务》《信访法制》(分上、下两本)和《冲突与危机管理》。
“现在,我们与北京城市学院合作已经是第4年了,已经有两届总共30余名毕业生了。”郑广淼说。
2012年,有12名信访硕士被北京城市学院录取。该校2013级信访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全部来源于北京市信访领域的在职工作人员,共24人。这些学生的培养性质是定向委培,相关工作单位也会出资,以奖学金的形式覆盖或支持这些学生完成学业。
郑广淼说,因2013级的信访硕士来自信访领域的在职人员,所以不牵扯到找工作问题。这些毕业生中,需要找工作的只有2012级毕业生。
2014年7月,沈彦、张冲等北京城市学院2012级12名信访硕士毕业。
沈彦本科时就读于吉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从小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她,对一些矛盾冲突类问题很感兴趣。当年看到北京城市学院在国内首次招收信访硕士,就引起了她的关注。
沈彦现在就职于北京市某镇政府信访办,专职从事信访相关工作。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这12名同学中,有的做了村官、有的留校、有的做了狱警,还有的进入了公安系统、新闻媒体和NGO等。毕业后全职做信访工作的,除了我,还有一个去了天津市一家国企,做企业信访方面的工作。”
2014年11月,沈彦正式入职,因为有一年见习期,所以现在身份还是见习生。进入基层信访岗位工作后,她更加真实地看到了信访的现实生态。
在读研时,沈彦曾经在研究中心、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北京市信访办办信处等地方实习过。她当时觉得,北京的信访工作已经做得非常系统化、专业了。但参加工作后,她发现基层尤其是偏远的乡镇,信访还没有完全制度化,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太多。
沈彦入职后,利用所学知识,重新梳理规范了一些制度,比如接访程序、信访系统督察程序以及信访考核的方法等。
还有一些制度上的细节。比如,领导让她看信访的答复意见书,她提议需要在末尾处加上“如不同意本答复意见,可在30日内向上一级提出申请复查;如放弃申请复查,本答复意见会成为最终的答复意见”。“这就是信访学课程里教给我的。”沈彦说。
沈彦称,目前,以她供职的乡镇为例,在全镇范围内,各村、社区、镇里的职能部门、科室、企事业单位等,还没有达成齐心协力解决信访问题的共识。很多人觉得既然这个事情是信访办接待了,就应该由信访办处理。
“现在,大多数信访都是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建言献策类的信访还是太少。”沈彦说,遇到问题,国家信访局可以下放到各省市,北京信访办可以发到各区县,区县可以发到各街镇,但是她们是属地管理的最末端,“处在食物链的最底层,无法回避”。
一个新颖的专业
2013年,中央取消了全国信访排名,地方的信访压力有所减轻,但沈彦称,很多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会不断涌现。
“比如,村里有很多遗留问题。村委会每3年换届一次,有很多问题可能是上一届,甚至是上上届遗留下来的,到了这一届就很难再推下去。而且很多政策都在变化,现在的土地政策可能已经不适合以前的状况。所以说,很多问题不是基层政府不想解决,而是政策上、制度上的问题和阻力太多太大。”
沈彦表示,大多数上访群众都是懂道理的,只是对相关法规不了解才会情绪激动。为了更好地普法,从2015年开始,他们就和镇里的司法所、派出所合作,在每个村里都选出了一名信访层面的“矛盾纠纷调解员”和一名司法层面的“人民纠纷调解员”。
调解员由村委会推荐或村民推选产生,一般是村里年长的、有威望的、对村里情况比较了解的人担任。“很多村民因为文化程度有限,你到村里找个地方把法规政策一贴,并不一定能够起到好的效果。调解员在村里有威望,他们说几句话,可能都比我们讲几个小时有效果。”
沈彦认为,虽然基层问题很多很复杂,但是因村民不了解政策所引发的矛盾是可控的,通过调动村里的调解力量,会对控制信访增量、削减信访存量起到积极作用。
与沈彦相比,张冲毕业后留校工作了。他现在在北京城市学院行政岗位从事一些服务工作。
本科时,张冲读的是新闻专业。他称,考研时报考信访方向,除了觉得新闻专业与信访工作都是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因而有很大的相通性外,也与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关。
张冲的老家在河南,父亲是一名基层的乡镇干部,曾负责乡镇里的信访工作。在记忆中,父亲留给张冲更多的是一个早出晚归的背影。“缠访、闹访、集体访,常使他疲于奔命,他也经常跟家人慨叹信访工作的难处。我当时就很困惑,信访工作是政府为百姓开辟的一条诉求渠道,但是为什么在基层做得那么辛苦,那么出力不讨好?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也一直想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个领域。”
张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虽然他现在没有直接从事信访工作,但是觉得通过两年的学习,对他现在的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学习这个专业,我收获的是一份责任意识。”
此外,由于专业学习的惯性,张冲现在还会持续关注信访方面的信息、动态,与学校老师一起做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还参与了学校的一个信访教育类课题。
彭聪是2014级中国政法大学信访硕士。他在本科时读的是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选专业时,他发现信访专业比较新颖,认定这是一个当时还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关注、但将来会有很好就业前景的专业。
与其他专业方向的同学不同,彭聪有两位导师,一位是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张永理,另一位就是张宗林。
彭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张永理导师主要负责给他学术理论上的教学,张宗林则会带他参加一些官方性质的活动,让他开阔眼界。
2015年4月10日,国家信访局信访理论研究(北京)基地揭牌仪式在研究中心举行。彭聪作为学生代表,在张宗林导师带领下参加了揭牌仪式。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也参加了这一仪式。
彭聪称,毕业后自己还会继续考博。中国政法大学准备招收信访博士,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
成为独立学科?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在高校中培养信访专业人才的先例并不少见。但因为信访话题的敏感性,加上学界对信访工作有无学术研究价值存有争议等原因,很多先例并不成功。
2007年,牡丹江大学就有在法学专业下增设信访方向的计划。但该方向的教学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相关报道称,当年招收的信访方向的学生,也没有朝着专业信访工作者的方向去培养,只是进行一般的法学教育。
2009年,沈阳大学开设了本科阶段的法学专业信访方向。当时,此事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首个信访专业。但据媒体报道,这个方向在招收了2009级和2010级之后就停止了招生。
随着研究中心和多所高校合作的开展,研究中心的下一步计划也备受关注。郑广淼说,信访现在还只是一个交叉学科,有的放在法学下面,有的放在社会学下面,有的放在公共政策下面。研究中心现在正和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向教育部申请把它变成一个独立学科。然后在这个学科底下专门做信访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工作。
张宗林则表示,把信访变成高校一门独立学科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成功了,会对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
对于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招收信访博士的新闻,有评论指出,信访博士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上务必要有前瞻性,尽量把信访问题与法治建设、依法行政、社会治理和社会心理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否则,“信访博士”或将成为昙花一现的历史名词,既有违初衷,也恐留笑柄。
张冲认为,从一线实务讲,也许不需要每一个信访工作者都有如此高的学历,但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析,或者是从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在现在的大数据时代,信访工作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宏观视角、全局意识的专业人才。
沈彦说,现在她遇到问题后,会分析这些问题到底是政府的政策原因,还是信访工作不到位的原因。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后,就可以反馈到政府,帮助政府完善相关的政策。比如在拆迁过程中,民众可能对某个细则反映强烈,就可以通过联席会、协调会的形式,跟拆迁公司、评估公司以及村委会进行交流,如果发现细则确有问题,就会促进相关细则的完善。
11.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 篇十一
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公开选拔了13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长助理, 可谓是拉开了大学生村官选拔计划的帷幕。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在意见中明确指出从2006年开始, 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争取在3到5年内实现全国每个村至少一个大学生的目标。2007年在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条件允许的地区可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2009年, 中央组织部等12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待得住、流得动、干得好”, 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的后备人才, 到2009年, 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正在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 有57876名大学生村官已工作在农村的第一线。2010年4月底, 中组部下发《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指出2008~2012年重要财政补贴的到农村基层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选拔聘用名额从10万名增加到20万名, 计划在2010年新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 并就确保大学生村官选优、干好、流得动提出了要求。
2014年3月6日, 全国人大代表、大学生村官冼润霞当着总书记的面诉说“工资低”。她说:“我们都要结婚、生孩子, 但我们目前的收入很难去承受这些别人看起来似乎很平常的梦想;而且服务期满后, 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也是我们最为纠结的问题。我们不怕吃苦, 怕的是我们为梦想来到基层, 但最后却可能因为生计而不得不离开农村, 这无疑反映了当前大学生村官所面临的严重的福利待遇水平不高的问题。部分学者围绕村官择业动机、角色定位、工作现状等展开调研, 发现有近八成大学生选择担任村官是受到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的引导, 任职后面临工资待遇偏低、“功能定位不明确”、有效激励不足等现实困境。
毫无疑问, 福利待遇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推动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村官的福利待遇现状进行调查, 在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的基础上, 探究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调查现状
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主要由工资收入、生活补助、社会保险、补充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几个方面构成。本文着重研究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的现状, 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个人访谈三种形式, 主要选择了长沙地区4个乡镇作为调研地点, 以这4个镇的大学生村官作为调查对象, 发送65份并回收调查问卷50份, 重点访谈大学生村官5人。50名调查对象中, 男生36人, 女生14人;从年龄结构来看, 22~27岁年龄段群体占总数的70%;此外, 44%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年限为2~3年, 其学历基本为本科学历, 占总人数的70%, 大专生及以下学历占15%。我们调查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的基本现状如下。
2.1 大学生村官工资收入状况
目前长沙地区被统计的大学生村官中, 82%的月工资水平在1500~2500元之间。而50%的大学生村官对其工资待遇期望值在2500~3500元之间, 38%期望其工资能达到3500~4500元。虽然14%的大学生村官表示对其福利待遇基本满意, 但是, 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仍对自己的福利待遇的满意度偏低, 不满意的比例达62%, 非常不满意的占20%。 (见图1)
2.2 大学生村官生活补助状况
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助主要以现金为主, 补助的范围涉及食宿、交通、节日等方面。享有现金补助的大学生村官中, 400元以下的补助占了八成, 400元以上的现金补助所占的比例不到1/5。其中餐补、交通补助的占主要部分, 分别占84%、54%, 过节补助占20%, 还有14%的调查对象此类补助处于缺失状态 (见图2) 。
2.3 大学生村官社会保障状况
50名大学生村官虽然全部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但对于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却没有达到百分百的参保率, 分别占96%、92%、86%;此外, 13位大学生村官享有住房公积金, 比例是26﹪, 而没有享有住房公积金的大学生村官占到了74﹪ (见图3) 。
3 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存在的问题
3.1 工资待遇偏低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收入来源于由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补贴、所在村补贴, 由于很多县镇村本来经济就不发达, 财政紧张, 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而对于村级补贴而言, 没有统一标准, 发放也较为随意。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额外补贴会多一些,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村子额外补贴则相对低一些。目前长沙地区被统计的大学生村官月工资均在1500~2500元。以月工资2500元为例, 扣除社会保险费, 最后实际所得工资在2100~2200元。而在湖南省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2013年湖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为3657.75元, 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组织行业的月平均工资是3163.5元, 卫生和公共行业是4653元。因此, 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工资水平与社会普通行业工资水平有着相当的差距。
此外, 村官的工资水平与绩效联系不紧密。长沙县早在2011年就出台《长沙县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和激励政策》中已明确说明长沙县财政增加大学生村官年度绩效考核奖金支出, 而我们从与几位大学生村官的交流与问卷的统计数据结果过程中来看, 鲜有提到待遇与绩效挂钩的案例。大学生村官个人在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上都存在差异, 但都拿着同样的工资。工作绩效与工资待遇的不挂钩, 直接体现在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离职率高、人员流动性大。
3.2 社会保障水平低
首先, 由于工资水平低, 使得以工资为基数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也处于较低水平, 直接导致其社会保障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其次, 《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 大学生“村官”聘用期间, 按照当地对事业单位的规定, 参加相应社会保险, 其中在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地方, 应在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 为其办理补充医疗保险。根据调查结果统计, 50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但仍然有部分村官在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生育保险的缴纳上处于缺失状态。此外, 由于个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在为其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的政策上落实却没到位, 这相比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是体制内的职工社会保障待遇而言, 就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总体上来说, 大学生村官社会保障水平低下。
3.3 部分福利待遇缺失
湖南省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补贴, 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由县市区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办理。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在现金补助方面, 绝大多数地方财政给予大学生村官的现金补助为人均400元。同样在额外补助上, 仅有普通的餐补和交通费补助相对而言保障到位, 还有几位村官坦言说这块待遇属于缺失的状态。由于地方财政在经济实力上的差异, 在大学生村官这方面的补助也显得捉襟见肘。
在是否享有住房公积金这一问题上, 大多数回自己所在的家乡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 由于都可以回家居住, 到村上任就会发一笔安置费用, 也就算是进行了住房的安置补贴。从我们实地调研的状况来看, 一些异地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住房公积金缺失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4 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以及落实不到位
4.1.1 直接关于大学生村官权益的立法缺失。
从有关的政策立法来看, 虽然200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2012年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 这些意见通知可以作为行政指导的依据, 缺乏法律的规范性和制约性, 并且没有任何法规政策将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西部志愿者等的身份明确区分来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权益。
4.1.2 有关大学生村官权益保障的立法层次低。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文件, 湖南省也推出了《湖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细则》、《湖南省有序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实施细则》, 长沙县推出了《长沙县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和激励政策》的文件, 无论是中央政策还是地方政策, 都不是正式的法律法规, 立法层次低, 其法律效力不高, 且各省各地出台的政策文件标准都不相同甚至个别地区没有出台政策文件, 导致全国各地对于大学生村官基层保障制度和激励措施采取方法和标准都各不相同, 且不一定可行, 亟须全国统筹性的立法统一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权益。
4.1.3 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中共中央和各地虽然发布了保障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工资长效机制、职业发展路径各种通知和相关意见等, 但在调查结果分析中发现大学生村官应当享受的现金补贴待遇、五险一金待遇, 以及其它补充医疗保险待遇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同时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考核考评制度的不完善, 没有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 对于绩效激励机制缺少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为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4.2 身份定位模糊, 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
4.2.1 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使大学生排除在体制之外, 其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主要是担任村党委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者其他“两委”职务的特设岗工作, 其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与公务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根据中组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大学毕业生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 不具有公务员身份。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同属于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工程, 但选调生位于体制内, 工作本质的无差别性及身份定位的差别性使得大学生村官不能像国家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一样名正言顺地享有其应有福利待遇条件。除此之外, 身份的定位不明朗也让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不高, 其合理诉求也就难以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 福利待遇水平不理想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
4.2.2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
大学生村官能够享受的工作上的优惠政策很少, 其在合同期满之后必须通过一些列的考核和选拔才能实现身份从编外人员到体制内工作人员的转变。根据长沙县下发《长沙县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和激励政策》称, 对于连续两届在换届选举中进入支村 (居) 两委班子、每年度考核为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县委将择优选拔为乡镇 (街道) 副科级干部。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其实只相当于政府临时签订的合同雇员, 在其签约期满之后需要面临一系列的考核和选拔才能转变为体制内的工作人员, 缺乏工作上的优惠政策, 也缺乏体制转变的政策承诺。而对于同样作为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对象的选调生而言, 选调生却是属于具有行政编制的公务员系统, 而且他们在规定的服务期满之后他们就能够从科员二级升为副科级, 相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其在未来职业路径的发展上就有保障多了。
4.3 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特殊性
4.3.1 青年群体经济需求的多样性。
22~27岁为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年龄段, 他们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群体。而根据调查数据, 22~2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村官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调查中, “基本满意”及以上的占总数的27%, “不满意”及以下的占到了总人数的73%。而25~27岁年龄段中“基本满意”及以上的占总数的31.6%, 而“不满意”及以下一共占了总人数的68.4%。27岁以上的“基本满意”及以上的占总数的69.2%, “不满意”及以下的占总数的30.8%。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大学生村官的年龄越低他们对其福利待遇的满意度越低。主要是因为22~27岁的大学生刚刚大学毕业, 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 而且家人亲友对其期望也较高。在此年龄段伴随着而来的成家立业的人生大事、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礼数等等, 都将成为他们工资的主要负担, 因此他们对福利待遇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4.3.2 教育投入与收益的不对称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明瑟尔 (Mincer, 1974) 在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在解释收入差异时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是决定个人收入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人力资本决定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一般来说也较高, 因此应该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而根据本次调查数据, 拥有“985”和“211”学历的毕业生对工资福利待遇的不满意程度达到66.7%, 普通本科学历的人群30.8%, 而在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不满意程度仅为13.3%。由此可见, 大学生村官的学历水平越高, 其对待遇福利的满意程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村官的学历越高其在教育上的投入越大, 他们在毕业之后对自身能力及素质有较高期许, 而且对工资福利的待遇水平要求较高, 但是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收益却与教育投入不成正比, 甚至存在较大差距。
5 提高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的对策
5.1 完善法律法规,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5.1.1 要制定并完善与大学生村官相关的全面具体、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计划方面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政策条例作为支撑, 但是针对于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却没有一部真真正正的法律法规。国家立法部门应当逐步探讨、建立、完善针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法律法规, 对其身份定位、工作职能、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制度设计都能有坚实的法律基础。而各个省、市、县也应当以国家宏观法律背景作为支撑, 不断完善各项立法, 逐步实现统筹管理。
5.1.2 深入落实贯彻政策的实施,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国家、省、县都应当严格依照上级指示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作为支撑, 保障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 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导、村民及大学生村官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使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得到真正的保障。
5.2 明确身份定位, 确立职业方向
5.2.1
在立法上面应当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 让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得到政府和人民以及其自身的认同, 增强其职业归属感, 也为其享有相应权利提供身份上的保障。
5.2.2 确立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路径。
一是树立大学生村官正确的职业观。大学生村官应当培养自己正确地择业观、就业观, 不以物质利益为目标, 培养自己奉献基层的决心。高校应当充分担任信息媒介的作用, 大力宣传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 强化其对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归属感与荣誉。二是建立竞争选拔机制。留住会做群众工作、善于协调处理各种矛盾、政治素质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也为农村的人才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在编制问题上给予政策承诺, 并将政策落到实处。编制问题也是稳定人心的重要之举, 能让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之中产生安全感和保障感。四是放宽大学生村官职业晋升的条件。目前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路径基本上是一部分经过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成为该村村干部, 一部分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拔进入公务员体制内成员, 当然还有一部门重新成为市场化人才。从现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来看, 大学生村官并不是村级自治组织成员, 而且根据目前长沙市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路径来说, 只有户籍在本乡镇的大学生村官才能晋升村干部, 但由于目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的户口大多留其毕业学校集体户口或原籍, 在任职的村既没选举权也没被选举权, 所以必须放宽对大学生村官晋升条件的限制。
5.3 建立与大学生村官需求相对应的福利待遇机制
5.3.1 建立相应的工资绩效体系。
探索性地建立与工作年龄、学历水平、工作绩效相挂钩的工资绩效体系。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年龄、学历水平、工作能力各不一样, 由此而导致的工作结构各不一样。而建立报酬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按劳分配原则。具体的工资绩效体系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大学生在当地的工资标准等因素, 制定相对公平的工资待遇标准, 并同时充分考虑大学生村官工作年龄、学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表现等因素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科学、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估不仅有利于促进公平, 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村官在平时的工作中按照绩效评估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因此, 建立相应的工资绩效体系是提高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水平的重要措施, 也是激励大学生村官端正工作态度、投身基层的强心剂。
5.3.2 提高人性化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充分发扬人道主义关怀, 可在社会保险或者其它福利待遇方面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的优待或关照。比如增加大学生村官社会保险补贴, 对其家庭成员的照顾性优惠优待, 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感, 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地在农村做好基层服务工作。二是要建立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反馈机制。定期开展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研讨会, 让大学生村官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 反思自己工作之中的不足, 以得到能力上的提升。还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心理成长,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 各位专家、学者为依靠的咨询中心, 及时梳理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问题。
摘要:通过对长沙地区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 发现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存在工资收入低、社会保障水平低及部分福利待遇缺失。通过研究分析发现,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政策法规的不完善、身份定位模糊、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的问题, 从大学生村官个人层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相关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现状,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晓鹏.生存土壤的改良—大学生村官政策成功实施的关键出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2) :176.
[2]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EB/OL].http://www.54cunguan.cn/news/cgnews/201004/18894.html.
[3]蔡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49-153.
[4]王志刚, 于永梅.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满意度评价及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0 (6) :87-96.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待遇】推荐阅读:
云南农业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09-14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课程06-15
中国农业银行考试08-05
区域地理中国农业教案11-11
中国农业机械介绍01-05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10-05
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01-03
中国农业银行业务介绍01-11
中国农业银行实习经历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