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

2024-06-27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精选7篇)

1.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 篇一

读《活命哲学》有感

在中国人的活命哲学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好像很有道理,中庸之道似乎大行其道。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先生在《活命哲学》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韩美林先生所秉持的活命原则,让你读后,有一股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这篇日志写于2011年8月,重新阅读又有一番不一样的感悟。

1987年时,我还是一名现役军人,同时也是成都市公安局前卫体协足球队的前锋,代表前卫足球队参加成都市运动会和足球甲级联赛。记得有天与成都132厂(现在的成都飞机工业责任有限公司)半决赛,尽管在上下半场我各进一球,最终球队还是以4比2告负。赛后,心情郁闷。在回去的车上,我一语不发的望着窗外,领队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递给我一本《读者文摘》,我随意的翻阅了起来,一下子,里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张张优秀的插图,深深地吸引着我。从此,阅读《读者文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当初那个在球场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员,变成人到中年的光头佬,《读者文摘》也改名为《读者》。然而对《读者》喜爱却不改初衷。在我的推荐和影响下,儿子也非常喜欢看《读者》,常常夜自习回家后,捧着《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而忘了休息的时间。

前天中午,路过花园报刊亭,习惯性问老板有没有新到的《读者》,如愿的买到2011年7期《读者》杂志。卷首语是著名美术家韩美林老师写一篇文章,名字是《活命哲学》,看了很是喜欢,所以反复欣赏。

在这篇文章里,他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正是这套人生哲学保佑他一生平安。文革期间,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甚至让人用刀挑断手筋。他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他依旧热爱生命,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在看守所那狭窄房间里,他用半截筷子在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裤子上作画。他把屋梁上的蜘蛛当做朋友,看它们捕捉小虫……读着,读着,我眼角湿了,有一种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他说:出狱后如果见什么烦什么,那我恐怕就一事无成了。人活着一生不容易,一定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于是他养了许多漂亮、聪明、洋气的小动物,他居然给一只波斯猫取名叫张秀英,管两只小狗叫刘富贵和二锅头,这样土得掉渣的名字,亏他也想得出来,难怪他的朋友们听了后没有一个不乐呵的。哈哈!真是好玩!

人为什么活着?芸芸人生,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有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不断的努力进取……人的一生中,感情和事业惯穿着我们全部。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不是每个人都心想事成了。要知道,成功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抱怨他人,不要埋怨自己。从那里跌到,就从那里爬起来。只要努力了,这样奋斗拚搏的过程也是人生的财富。俗话说:上天在对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在旁边开一扇窗。永远相信自己。

从婴儿在母亲的怀里开始,人就有了感情。亲情、爱情、友情陪伴我们一生。问世间情为何物?至叫人生死相许。有的人为感情生,有的人为感情死。不管亲情、爱情、友情、爱情,我们都要永远珍惜,感情来了要坦然接受,感情走了也要笑笑对自己说没什么。

岁月如水,生命如歌。在生命的长河中,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人生航标。了解自己,了解人生,其实是种快乐的过程。对我来说,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这就是快乐的。我喜欢文字带来的快乐,不管是阅读或是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都会让自己心生快乐。

人要怎样的活着?韩美林老师的活命哲学给了最好诠释,他不会生隔夜的气,心底存有一汪清水。但在今天看来,这看似没心没肺的哲学,却让我们受用。它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活着,为谁而活着,怎么活人生才有意义,那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以及一切可以爱的事物。对事业执着追求,永不放弃。

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当我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成千上万的家庭顷刻间,灰飞烟灭,大自然的破坏力让我非常震惊!当海啸退去,残骸间有一张张家庭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们幸福笑容,还有那布绒玩具,凄冷的躺在地上,而小主人不知去向……很难过!朋友啊,如果你感到了自己拥有幸福,如果你正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那就去好好珍惜吧,那就去加油努力吧。

生命无常,谁知道?下一秒会怎样?

2.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 篇二

通过反思我们会发现, 诸种解读常常专注在学理或逻辑方面的思考, 以此来论证某种解读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而值得注意的是, 学理或逻辑维度的单方面推进会使我们忽略掉一些外在的因素。我们往往着力于从学理的可信服性或可确证性来完善或批判某一种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解读, 而对这一问题之所以提出, 之所以成为问题, 以及我们在何种意义上会解决这些问题, 都一再向我们表明,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理问题。关于马克思哲学解读引发的争论, 在学理上我们往往这样提出和解决问题, 即认为传统解读是错误的, 造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僵化和教条化, 它没有正确反映马克思哲学的原意, 所以我们要提出一种新解读, 以此来纠正原来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而对于为什么这种传统解读是错误的, 以及是怎样变成错误的, 回答往往是, 因为马克思哲学应该是新解读所呈现的, 而传统解读不是。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形成了一种学理上的循环。

通过对外在因素的切入思考, 我们会发现, 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理问题, 而是关涉到人们对它的理解、接受、传播、衍变的外在问题。它关涉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截面化的严谨系统, 而是一种话语系统在历史的“经历”、一种学理逻辑在时间上的“流衍”, 这些问题, 我们都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审视。

一、解读的话语困境

我们将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来理解, 理解大众文化传播的特点, 反过来可以了解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在这个角度上, 大众文化传播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特征就会在传统解读中有所呈现。我们能够看到, 马克思哲学在传统解读中, 由于时代赋予的主题和任务, 已由批判性 (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主流思想背景而言) 的哲学变成了具有建设性 (针对国内的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而言) 的指导哲学。在建设性的历史任务面前, 为了理解、传播和运用的需要, 它被解读、转化和实现为新的理论、新的原则、新的规律。它所面临的问题, 更多的已不再是如何打破一个旧世界的问题, 而是如何创造一个新世界的问题。于是, 马克思的“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哲学号召逐渐凸显为“在新世界中发现、创造新世界”了, 其思想的批判性品质成为论证其科学性的手段。这种转变是潜移默化的, 是在一种“不改变的改变”之中完成的。

这种建设性方面的呈现, 使马克思哲学被解读和构建得更像是对一个客观的社会历史领域的呈现, 它更加逻辑化、理论化和系统化, 甚至在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时期之后, 使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越来越沉淀下来, 乃至于定型。马克思哲学在这种理解中不断发展起来, 马克思哲学的绝对哲学史地位越来越被凸显出来。这样也造成了一些弊端, 那就是我们会刻意地对这种传播文化加以塑造, 它之由于“在现实的成功”而凸显出的它的“伟大”, 被学理地演绎为“它的伟大决定了它必将成功”, 而“伟大”一旦成了先行的观念, 后继的理论构建便一发不可收拾。马克思哲学越来越从它的历史背景脱离出来, 它的生存土壤———它所汲取的、扬弃的、批判的一切哲学文化往往都被蒙上了一层黯淡的阴影。在缺失了平等的对话者的马克思哲学身上, “正确”的思想被一次次塑造为“内在的逻辑”的深刻必然性。马克思哲学是伟大的, 于是马克思哲学就是“大全”。我们在塑造马克思哲学的同时, 会对古代、近代的哲学, 以及同时代的对立哲学思想加以贬低和排斥, 当人们努力为完成马克思哲学“深刻的正确”铺平“逻辑道路”的同时, 即是为将其塑造成“全面的集成”而努力。于是, 一部哲学史被好心而不自觉地重新书写, 丰富各异的哲学思想流衍被描绘成一种神奇的“目的论”运动, 一切存在着的哲学, 莫不为马克思哲学而生, 莫不为马克思哲学而亡。马克思哲学在“胜利”的历史终点, 回首看到的景象是, 浩瀚的哲学之流在它的脚下集结。

在这种有意识的文化塑造中, 大众文化传播在它的另一面是造成了文化的审美疲劳, 这一点也是在学理之外产生的后果。传统解读“理论范式化”的逐渐弥漫, 对规律性认识的过分凸显, 使马克思哲学原本的批判性和自我批判性难以得到呈现。“理论范式化”在这里是指马克思哲学的原理化、规律化, 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变成由于唯“原理”、唯“规律”而教条化。高清海教授曾指出:“应当清醒地认识我们存在的问题。在这点上我们同样需要坚持马克思一贯的‘反思—批判理性’的精神。”[1]4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精神成为一种被简单反复运用的规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加反思地运用, 以至于有人调侃:“辩证法”变成了“变戏法”, 这样一种解读和运用造成了对马克思哲学的极大误解, 使进一步的有效文化传播遭遇到了瓶颈。

二、文化传播:一种外在的角度

在上述意义上, 新解读的努力, 并不应该看作是对传统解读范式话语逻辑本身的颠覆, 而是对这种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和运用的弊病的治疗。因此, 从文化传播角度审视马克思哲学, 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的考察, 更重要的, 还关系到我们对新解读的定位和理解。如前面所表述, 并不是要武断地指出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模式的本质弊病, 而恰恰是要呈现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解读文化不可避免会遭遇到的困境, 这不是一种解读模式本身造成的, 而是在传播的过程中, 在时间、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因此, 文化的视角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即如何避免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僵化、教条化状况。

当下的新解读努力并不是就这一维度来展开的, 许多新解读矛头直指传统解读本身, 认为它误读了马克思哲学的原意, 遮蔽了其真实深刻的历史性内涵, 因此致力于重新发现、构建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我们暂且将传统解读的合理性问题放进括号里加以存疑。这里另外隐藏的问题是, 作为解读文化之一, 新解读如何能够保持自身的正确性?或者说, 这种新解读文化何以跳脱诸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可通约性问题?新解读的努力总是想以新的核心概念去标示马克思哲学, 却下意识地进入了新的客观主义的圈套, 而忘记了“这类概念的流行用法的存在, 被天真地当做肯定存在着同它们相对应的明确客体的证据”。[2]51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一种文化内, 而没有超越于任何一种文化之外的可能, 在此种意义上, 文化是先在的。文化有一种非反思性和无意识性, 它因我们的接受而变得可理解, 因我们的不接受而变得不可理解。因此单方面就传统解读范式而展开学理上的“证伪”, 不可避免地遭到传统解读的反证伪, 它将在其自洽的话语系统内展开对指责的规避, 新解读的主张将在传统解读的保护带 (拉卡托斯语) 下变得困难重重。

新解读努力的困难还表现在, 这一努力是在各种角度下展开的, 彼此间亦在为何者更为恰切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而争论。简单举例, 比如反对马克思哲学科学化而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哲学性, 反对物质本体论、实体本体论而主张的实践本体论、历史本体论, 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加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法的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等等, 许多新解读之间有所关联交叉, 也互相有所拒斥, 呈现出难分高下的论证局面。

如果说传统解读和新解读之间是一种对立式的文化差异的话, 那么在诸种新解读之间, 亦存在着相互独立的文化差异。这首先表现在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上。我们常常指责一种解读模式没有恰切地理解好马克思哲学的某一概念, 而认为自己的一种主张恰恰呈现了真实的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 就有必要审视不同文化下对某一概念各自解读的合法性。

对于生活语言来说,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横截面上, 它是静态地存在着的。然而, 哲学的概念却不是这样。概念的内涵变化不是仅仅在历史的纵线上发生的, 而是因哲学家的个性、文化背景, 以及哲学家共同体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概念的振荡 (德勒兹语) 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哲学家们在创造自己的哲学或者解读一种哲学思想的时候, 不是依靠所有的静态的语义确定的概念来实现的, 他们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 甚至永远都不会。诸多含义不确定的概念形成了独特的概念框架, 这使得概念有了新的思想构建性, 哲学思想透过这些概念框架得以呈现。

概念框架的建构性为我们显示了心理学意义上的文化相对性特点。没有超越历史和文化的普遍性哲学思想和解读, 我们对于它们的理解是受时间、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制约的, 换句话说, 思想和解读是相对的, 其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而是相对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

概念框架是哲学思想和思想解读的手段、工具, 而不是它们的目的, 是其得以展现、表达的形式, 而非内容, 一旦思想与解读的冲突跨越了内容交流而返回形式的合理性争辩时, 则必然是一种争论的倒退。彼一概念框架及其概念, 也许在此一概念框架内具有相同的形式, 但只是仅此而已, 概念框架是一个有机的结构。诸如“物质”、“历史”、“本体”、“实践”, 这些概念在不同的概念框架内会有着不同的“成像”, 超越概念框架的建构性, 无视概念在各自概念框架, 以及概念框架在各自哲学思想内的价值独特意蕴, 而直指所谓的思想的本质所在和解读的真实与否, 都是哲学上的鲁莽行为。

对这些勾连着对概念理解的文化差异问题, 不同的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它可能是由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也许是从不同的思维视角观察到的。处于不同哲学传统的人对诸种概念的解释和态度往往不同, 同一哲学家共同体的解读甚至也会有细微而敏锐的差别。若是再加上时代与时代的不同, 加上诸如社会的、文化的因素等, 全部牵扯进来, 那么对它们的理解便要呈现更大的差异和多样性。

因此, 新解读之间在当下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新范式, 去与传统解读范式相制衡, 因此, 后者很难被解构掉, 不因我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而消亡, 这是摆在新解读面前的巨大困境。

三、新解读与传统解读之间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新解读与传统解读之间的关系。其实对于传统解读范式,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它的问题在于, 解读在传播、理解的时间经历中发生了蜕变。新解读由于无视这一外在性因素, 将问题转化成传统解读本身的本质弊病, 将反僵化、教条化的任务变成了反传统解读范式的任务, 因此在这种无意识的转化中, 重新遭遇到了由于文化差异、文化间的不可融通性问题, 使新解读之间、新解读与传统解读之间形成了各说各话的困难局面。

传统哲学解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文化, 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的。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 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总体观念, 从文化的角度看, 它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 将陷入构建新解读范式的盲目乐观之中。传统范式的真正学理“驳倒—消亡”是极其困难的, 这源于传统解读文化的稳定性品质, 它是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系统, 动用了大量的概念, 在涉及颇为广泛的领域新解读攻其一点时, 它的逻辑系统会本能地加以规避和改良。一方面, 我们指出它的僵化问题时, 它可以将其作为“自我改良”的召唤。另一方面, 我们指责它的本质“谬误”, 则又引起它为维持其坚实核心而进行调整和规避。无论从哪一种角度来看, 要想将传统解读范式由以往的绝对的经典统治地位一举完全消解, 使其仅仅作为“历史产品”出现, 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就是解读范式论争的复杂性。罗蒂在他的后哲学文化理论中指出, 我们的目的不是什么要获得一种“普遍意义”的东西, 而是“提供一种描述我们遇到的各种描述方法的方法”, 而是“描述的描述”。[3]17而且, 马克思哲学的解读范式的确立, 不仅仅是纯粹哲学学理上的逻辑推演, 还有基于心理、文化、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的关联、纠缠。当一个传统解读模式在“时间”维度陷入僵化而面临“终结”之可能性时, 当它的“本质”的建构形式仍有调整规避的空间时, 当其他解读模式依然处于“争范”的相互关系时, 当各种解读范式在形成了各自概念框架的“自洽”却不能基于概念框架意识进行积极的“对话”时, 范式的真正转换都将是“任重而道远”。

退一步设想, 如果新解读的确战胜了传统范式, 成为马克思哲学的新范式, 那么我们仍要面临传统解读模式所面临的老问题, 就是新范式作为一种新的文化, 它如何保证不会在其传播、理解、运用的过程中变得僵化、教条化呢?作为一种解读文化, 新解读有何种能力保持自身的生命力?或者说, 这种新解读文化何以跳脱出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凝滞性问题?这个问题依然有效,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在学理、逻辑上自洽就能够保障的。因此, 我们仍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继续反思, 如何保证马克思哲学解读的时代性和批判性。

另外, 我们还应该看到, 今天的马克思哲学解读与传播, 不应该仅仅看作一个纯粹学理的问题, 那样我们只能在精神层面的框架里绕圈子, 而忘记了回归其唯物的历史层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竞争机制为核心机制的经济, 型塑了社会大众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 他们摆脱了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 能够独立地对社会现实和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4]因此, 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 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与传播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在学理上论争“清楚”, 然后向大众宣布其宗义。解读本身也是一个文化行为, 因此我们必须重返其生长的土壤之上, 使其作为文化之一, 参与到大众文化这一更宏观的层面上来。

那么, 通过上述的质疑, 是不是我们的新解读注定是一种失败的努力呢?本文认为, 不必如此悲观。我们可以回顾最初的目的。我们认为传统解读之所以出现了僵化、教条化的弊病, 是因为传统解读的“大全”式的哲学塑造和长时间的非反思文化传播。因此, 新解读的任务和作用在于, 首先, 克服传统解读对马克思哲学的去背景化 (脱离了近现代哲学平等对话的背景) , 使马克思哲学更多地作为现代哲学之一的身份, 通过重新评析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来呈现马克思哲学的内涵;其次, 通过诸种解读模式的相互映照, 多维度展现马克思哲学理解的丰富性。

当下的解读努力展现出的是, 无论是传统解读模式, 还是新解读模式, 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唯一合法解读, 诸种解读之间不是是非分明的真理与谬误, 而是多样文化视角下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各种呈现。新的解读模式的空间被空前扩大, 因此我们不必纠缠于对传统解读范式的“绝对消解”, 对马克思哲学的多维视角审视的行动仍然可以积极地展开。事实上在“讲坛哲学”的层面, 马克思哲学解读的多方位多层次探讨对话已经深入地展开, 而至于教科书解读范式代表的所谓“官方哲学”, 它本身可能并不是单纯的学理论争的问题, 还包括与意识形态所要求的唯一性、确定性、恒久性有关。

总之, 本文对完全意义的消解传统哲学解读范式并不持乐观的态度, 因为它的问题并不是在完全的学理意义上呈现的。其实, 在今天的马克思哲学解读努力中, 总体而言, 除了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范式并没有“完全”地被消解之外, 新解读构成了新的多元解读状况, 使马克思哲学在各种视角、层次上得以展开, 这才是新解读运动的功绩, 才是新解读真正的历史目的。我们常常在历史中一味地追求一个不可及的目标, 而真正的历史任务却已然在“尚未成功”的努力中一步步完成了。以一种宽容的解读态度去审视马克思哲学, 我们将会在蓦然回首的时候, 发现我们长久找寻的东西就在身后。

摘要:研究者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传统解读范式的反思, 发现其中存在僵化和教条化问题, 由此提出重新解读的要求和任务。但重新解读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理问题, 而是关涉到人们对它的理解、接受、传播、衍变的外在问题, 必须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理解解读问题, 否则完全消解传统范式不能实现, 新解读依然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悖论之中。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解读,文化传播,解读态度

参考文献

[1]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3]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 篇三

关键词:活动 经验 地理 历史

一.活动中经验的意义

首先,要明白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位与作用,就不得不先搞清楚活动的意义。所以杜威开篇便明确了活动的意义:“一个活动所具有的意义是否无止境,一切取决于我们看得见多少与活动相关的联系,并且在现实联系方面想象力的范围是无止境的。”[1]为了证明这一点,接下来杜威进一步通过知识与活动的关系揭示出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意义。因而他有了这样的表述:“当知识信息进入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一个因素,为了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时,无论这种知识是作为手段还是拓宽目标和内容,都会有启发作用。直接的洞见与被告知的知识就会融汇贯通起来。”[2]杜威这样确切的话语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初中时代的生物课,那时肥胖的生物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便搬来了一个成人实体大小的人体骨骼模型,并把它放在教室最前面,并配有相应的图解说明,虽然这与上课和考试的内容关系不大,但这却引起了我们不少的兴趣,每当下课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同学都会驻足观察,大家都感到这十分有趣。以至于当多年以后,初中生物课本上那些需要考试的死记硬背的名词几乎全都忘记了,而我仍然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的一些骨骼的名称及相应的位置。从杜威的这一点上看,这着实切重了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病,为了就应对考试,多死记硬背,唯理论而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自身的经验严重脱节。

由此,杜威便得出了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义:“随着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的能力的增强,我们的所作所为就获得了有意义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不再是瞬间之物,它获得了永恒的实质。”[3]对于杜威的这一论述,让我想起了叔本华在他的著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表述的一段话:“存在这一形态在时间上就是各个形态的先后继起,在空间上就是互为规定至于无穷的空间部分。“继起”是根据律在时间上的形态,“继起”就是时间的全部本质。”[4]这是多么天才而又直切本质的表述啊。个体经验正是在连续的活动的选后“继起”中实现了永恒的实质。在时间段上,经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杜威与叔本华所表述的概念不同,但就这一点上来说,却道出了多么的异趣同工的妙处,同时也进一步地关注到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中的重要意义。而在现实的环境中,人们对这种动态的经验的重大意义的发掘总是误入歧图,这也正如印度上古的智者说:“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的阳光,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子一样,人们却将它看作一条蛇。”[5]

二.以经验为中介,历史与地理之间的互补关系

在阐明经验与历史、经验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再次厘清历史与地理的互补关系。杜威的表述是这样的:“除非‘在教育中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方向’这个观念只是一个荒谬可笑的借口,否则,作为课程的历史和地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就必须在发展真正的社会性和理智性的经验中发挥普遍作用。”[6]而结合现实来看,我综合大多数当下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后得出事实却是:地理和历史应该作为现成的两门独立学科来教授。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即学生所学习的大量内容都是与日常经验无关的东西。这样一来,日常经验也不会通过获得各方面的联系来扩充它的意义,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没有生机活力也没有真实感,因为它与目前的活动没有关系。非常不幸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这种学科内容与学生经验脱节的现象是非常常普遍的。就好比历史的意义好比就是记录在书本上的某个时间点,和某句史学家的结论性的定性,然后学生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原文照背下来再复写在试卷上。佛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国的智者也说要“以史为鉴”,但这绝不是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所能达到的。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活动可以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并使学生尽可能的认识到这些联系。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前后联系、背景和观点,来丰富和解放比较直接的个人生活接触面。虽然地理多强调物质方面,历史多强调社会方面,但这都只是对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共处生活的强调而已。

三.经验与地理(空间)的联系

“在自然界的事实与社会事件及其后果相关联的方面,地理具有教育性影响。地理的经典定义就是,地理即地球这个人类家园的纪事。”[7]杜威认为,这个定义表达出了教育现实。杜威坚信,地理原本是一个可以唤起人的想象力的主题,甚至可以唤起浪漫主义的想象,地理分享着所有奇迹和荣誉,它们与人类的冒险、旅行和探险紧密相关。但要把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与人类的重要联系表达出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看风水”这一传统。大到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工程的动工,或是房地产新楼盘的开发,小到一栋民房的修建,都或多或少会请人来“看风水”。这是否具有科学性暂且不论,却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如地质结构,房屋建筑的方向方位,采光性等。从这方面来说,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确实表达出了与人类的重大联系。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一个更广大的空间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不仅是為了应试的需要,把所学的地理学科知识在试卷上复述出来,这没有用,因为这些东西无法与学生生活经验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这正如卡西尔所说的,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内化的没有意义的符号,是死的东西。所以杜威便明确的表达出:“追寻他们的前进路径就是扩充心智,这种扩充心智的方法不是通过把额外的知识塞进头脑,而是通过对从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的意义进行重塑。”[8]

四.经验与历史(时间)的联系

在这段的开头,我不得不引用杜威的话来表达,因为杜威完全表达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看法。杜威说:“扼杀历史的生命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种种模式及相关事实割裂开来。”[9]有人说,过去的事件已经过去,不再与我们相干。但谁都知道的事实却是,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关键。历史应对的是过去,是在过去的时间里的一种存在,而这个过去的时间里的存在却成了现在的由来。也正如列宁所说的,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当然杜威的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去沉浸在一些过去的事件不能自拔,而是强调过去的历史事件不能与活生生的现在隔离,否则将失去其意义。杜威同时强调了,在生活经验的形成过程中,要真正了解智力在经验中所起的作用,除了学习历史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历史会说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整个进步。这也形象的解释了当人们回望过去,反省历史中的错误时,人们也开始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来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比中在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而我国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正是有此用意,铭记过去,反省历史悲剧,而其结果是指向现在,指向未来的,共同维护人类和平才是最终的意义。

五.总结

“任何经验,不管第一眼看起来是多么的不起眼,通过拓展其被察觉到的各种联系的范围,都能估计出他的无限的丰富的意义。”[10]正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各种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外延伸,与自然和人两方面都有关联。而地理和历史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两大资源,它们的主要教育价值在于在时间与空间的双向维度上,去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趣的路径,最终让学生进入到历史和地理所讲述的广阔的世界意义中去。

参考文献

[1][2][3][6][7][8][9][10]杜威著,陶志琼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10-216

[4][5]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2-33

4.读《人生与哲学》有感 篇四

曾经看过 傅佩荣先生的《人生困惑问庄子》讲座,从他精彩的讲座中深刻体会到:他从道家思想中的内在理路中分析问题,取其之长,说明他在建构现代人生哲学时对一切思想资源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拜读傅先生的《人生与哲学》这本书之后,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当我刚接触到“哲学”这一词,感觉很空洞、很乏味。而傅佩荣先生开设的这门课程却在台湾大学受到热烈欢迎,被学生们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拜读了这本书之后觉哲学变得很生动。傅先生对于哲学的理解非常透彻,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并贯穿着他的独特眼光和独立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引一段书中语:“‘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称为‘爱智’。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因此许多人开始觉醒,并且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哲学是一种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法则,是一种爱智的态度,是所有爱智的人,所有欲与真理为伍的人追求的另外一个世界,他存在于我们所存在的这个物欲世界的尽头的另外一个空间,它潜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灵,我们所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灵魂深处。

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把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哲学本身就是一自由的学问,以其自身为目的,而不为其它任何外在事物为目的的学问。爱智--爱知识本身即是目的。古代的哲学家们都是饱食终日、“精神空虚”的“小资”们,以思考那些没有任何实用目的的知识、满足对于奥秘的好奇而费脑筋。

事物的发展就必须在“理性”条件中才能进行,我们需要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哲学就是在反思生活中去求索智慧。单纯的学习某种知识并不能让一个人真正的充实和快乐,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思考才能将感情全部投入并且使我们获得最大的满足,到底需要去找寻什么样的知识才会从中得到真理。我想只有哲学才能够指导我们,也只有走这样一条“爱智”的路才会体会到有些人一辈子也无法体会到的痛苦和快乐。而那些没有反思的人,不值得一活。同时证明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不是无脑的狂热和泛泛。在理性反思中,我们经历了许多肯定和否定的过程,经历了探索杂乱现象背后真相的过程,以及理性和感性的对立。

同时哲学也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我认为,可能是古人渴望明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一切智慧,但是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比如生产力发展水平、认识工具、思想观念等的束缚,所以只能从具体科学的角度研究哲学,即爱智慧,追求真理。“智慧”有不同的层次。普通的“智慧”可谓实用智慧,即处理一般疑难问题的智慧。虽和哲学有关系,但还不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智慧。我们所讲的“智慧”,基本限于哲学智慧。爱智的人充满了追求,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临终前的苏格拉底透露出一种生活姿态,那就是虽生犹死:“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就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不会挂念着吃吃喝喝一类的庸俗享受,更不会沉迷于华丽的外表和打扮。凡是肉体需要的一切,爱智者都不会在乎。“谁要是对肉体的享乐不在乎,他就和死人没有区别。”我们很多人都是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往往在沉迷中忘记了追求,根本不可能理解苏格拉底对身体的那种蔑视。我们追求的是真理,那么当我们有肉体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和这些恶劣的东西掺和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无法接近真理。肉体使我们人类拥有了热情、欲望、害怕、愚昧等等。当世界和社会充满了硝烟和冲突,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就在于肉体与肉体之间的贪欲!肉体间的吵吵闹闹影响了我们去思考,阻碍了我们去寻找到真理。而哲学所追求的正是使灵魂超脱肉体。灵魂不受肉体包括它的欲望和感觉的纠缠,在平静中生存,只用理性追求真理,它的这种状态就叫智慧。不过,活着时灵魂完全超脱肉体是不可能的,所以得不到纯粹的智慧,唯有死后才能得到。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似乎同样清楚,热爱灵魂的爱智是一种人的天性,这种天性的人在世上是少数。世上的大多数人热爱的是肉体生活,即便好些人追求知识,实际上还是从肉体需要出发、为了更舒服的肉体生活,不是真正的爱智。面对众多这类天性的人,你能对他们说:应该学会虽生犹死?

人在生活中,人对世界的体验,人对生活的体验,最初和最终都是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对外体验。愉悦,或者不愉悦,不是发生在房子上,不是发生在车子里,都是发生在肉体和灵魂之间。虽然房子和车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不愉悦,但那是带给我们的肉体和灵魂的。没有我,没有我的肉体和灵魂就什么都没有。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生存方式或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就是由人的生存方式或存在方式来全面展开人的现实世界的。它将自在的自然界和自为的观念界变成了有待转化为现实的潜在形式和理想形式,并进而将人的存在方式深化为一种由实践进行的“世界筹划”活动。而事实上,无论潜在形态的自然界还是理想形态的观念界,只有在作为组建人的现实世界的可能性条件和因素时,才是有意义的,离开了现实世界,二者同归于空幻,成为一种无意义的虚设。而从现实世界作为人和自然相互贯通的形式看,它又将自然世界和理想世界的矛盾消解于现实中。哲学作为一种高度反省的活动,它反省的根本就是隐蔽在人的存在方式之中的人对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的理解。这就是说,我们只有从实践观点中才能达到哲学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自觉。事实上,人对自己现实世界的理解在多数情况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而且这种理解总是以一种自在的方式渗透在人们的各种存在方式中。自然态度下的“人生”往往使这种理解外显为常识、经验、习惯和具体科学知识,而现实世界远未构成一个问题。这就造成了人虽然生活于自身的现实世界中往往最不了解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只有在常识、经验、习惯和具体科学知识的锁链断裂后,人从具体生活中跳开来,以一种理论的态度反省世界和人生,试图对人的现实世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自觉到人类这种最根本的自我理解的困惑,人的现实世界才能够成为一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哲学的思考确实关乎人的觉醒。在思考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现实关系、面对这个对人而言的现实世界难题时,开启了一条由“实践观点”超越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爱智范式的道路。这是一条使哲学真正现实化、人文化并始终充满生命活力的道路,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通向智慧的路。同时证明了一个哲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到底人生有什么价值,解脱的理想,对人生是否可能,这些问题一直让人们狂躁郁郁。对于那些生活空洞的人,被肉体束缚的人,往往被懒惰蒙住了双眼,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迷失。得过且过的人,往往在生命的尽头充满了忏悔。追求智慧不仅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的助推器,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爱智”给我们的人生道路提供了追求和动力,人总是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生存,需要自己做的事情有那么一点超越于肉体生存之上的意义。这样的人生才能精彩。

5.读哲学有感500字 篇五

初入大学,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但是还是改变不了对哲学的热爱,课下自己总会看中国古典诗集。后来,遇到了陈长青老师,跟随着他的脚步,我开始了对于我来说的哲学学习。这也让我产生了考哲学研究生的想法。

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特别喜欢中国哲学,我很佩服古人的智慧,一句简单的诗词,所包含的意义却是那么的强大,不像西方人所写的书,总要读好几章,才会真正了解作者要表达什么,当然,西方人喜欢举例子来解释其中的意思,这样使读者更容易了解其中的奥义。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觉得读中国哲学更容易理解,西方名著例子举多了,反而让我不明白作者在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是有还是没有?总是让我感到不解。

当然,西方哲学也有自己的优点,西方哲学注重个人的独立和宗教。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西方人拥有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因吧,这也是我不喜欢西方哲学的原因。同时,哲学是外来词,本意为“智慧之学”,如果哲学带有宗教性质,个人觉得会有所瑕疵,不同宗教就会产生不同哲学思想,有人认为是对的,其他人认为是好的,当然哲学有争议是好的,但是如果本宗教的人认为其他宗教的理论都是错的,有违天理,那就是宗教主义了,而不是真正的哲学。

再看中国哲学,我喜欢她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她的简短,也可能是一幅画可以用一首诗来表达,或者一首诗可以用一幅画来展示。而且比西方哲学容易理解,兼德、智、体、美、忠、信、礼、义于一身,教育性比较强,强调为人处事的道理。相比之下,实用性比西方哲学强。

在初步学习了哲学后,对自己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影响,考虑事情不再是简单的理解,一件事情也会考虑到多方面,有助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这门学问,领略中古古人的精髓,感悟西方哲人的思想,中西方的学习,了解的不只是哲学,还有中西方伟大哲学家对事物的理解,以及哲学在历史的发展。充实了自己的思想,使自己不再单纯。

6.读《学哲学用哲学》有感 篇六

提起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可能大家都有所了解。2年前,我买了一套大致浏览过,暑假期间我再读此书,真有爱不释手之感,贯穿全书的哲学思想、先进理念和成功范例,就像电光火石一样,灿然在目,感受至深,又像轻轻飘来的缕缕花香,沁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

《学哲学用哲学》全书主要收录了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有关文章和工作讲话,他用轻松而不失庄重,严谨而不失诙谐的大白话讲述了深邃的哲理。用“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也不长庄稼,谁也不希望总是过冬天”的事例,提醒人们看待事物要客观,看主流、看本质;用“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的比喻,表述干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的道理;用“秀才的老婆生孩子在炕上叫唤,秀才写文章没词在地下叫唤”的故事,强调总结经验要下功夫搜集材料,不要硬憋作假文章。轻松的字句背后,弥漫着浓烈的哲学气息,给人洗礼般的清爽与剔透,倾注了一位长者睿智而耐心的教诲。李瑞环同志运用马克思哲学对执政党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重要论点。他讲到发展,坚持“发展是永恒的,要重视稳定、稳妥、稳步的发展,坚持协调渐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些观点与今天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内涵与实质都是一致的;他特别强调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和为贵,和以处众、和气生财、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和顺济众,为了大目标需要大团结,协和万邦、树立和平、合作、合理、和气的对外形象”,并在政协统战、对外交往等工作中躬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与我们今天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李瑞环同志特别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办事靠大家,荣誉给大家;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这些观点都需要我们牢牢记取。

李瑞环同志在与该书编辑人员谈话时曾这样说:“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我学哲学主要是在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我读到此,就想起了“理念、思维、习惯”这组关键词。这3个词对于丰富人的思想、引领人生、指导工作非常重要,处理好这3个问题,也正是学哲学用哲学的现实实践,读了这本书,我对这3个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理念,也就是观念、思想,对一项工作来说,就是指导思想,对一个人来说,可以理解为人生信条和处世原则。思维,即思路,是开展某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思路或基本方法,一个人处理事务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方式。习惯,就是开展某项工作的惯用模式,实现工作目标的举措,一个人行为中比较稳定的部分,习惯也就是实现理念、落实思路的惯用的手段。纵观三者关系,理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习惯,习惯兑现思维,思维兑现理念,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反复的过程。科学的理念引导正确的思维,派生良好的习惯。科学发展观是先进的理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思维和思路,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具体到建立并实施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具体问题都是行之有效的习惯。

联系到办公室的服务工作,“在思考状态下工作,在研究状态下实践,坚持‘三用心’(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实现‘三满意’(让领导满意、让基层满意、让师生满意)”,就是我们要秉持的服务理念;“树立形象、避免差错,畅通信息、争取主动,周到服务、热情服务,群策群力、共创和谐”就是我们应有的思维和开展工作的思路;具体到文秘工作,“出门写材料、全员报信息”就是我们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工作常态。经常性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师生中,畅通信息、掌握实情,带着问题思考,以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工作。一入门就找问题,一着手就勤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就能当好参谋,就能争创一流。

7.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感 篇七

一、阐释《提纲》中的实践观

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众多的哲学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而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在观察、思考一切社会现象时,马克思都把“实践”与“直观”对立起来,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与“抽象”的思辨对立起来,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生活的本质,理解为获得认知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把它理解为自己哲学与一切传统的哲学之间的分水岭,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此相反的是,费尔巴哈和其他一切唯物主义一样,只把人看作“感性对象”,没有把人看作“感性活动”,把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改造的对象,因而不能正确改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切底的,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这样一来,客观世界不过是单纯被人反映的客体,根本不是实践的对象,而人则成为了消极、直观地认识对象的主体,只能消极的反映对象,对客观的改造无所作为。费尔巴哈等人没有认识到,人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观察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把实践排除去了。《提纲》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不仅从整体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还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纲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马克思就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从中提出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从而确立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在《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段论述不仅仅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更涵盖着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透彻的批判。哲学的研究方式不应该脱离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任何理论问题。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概念的提出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以前所有的哲学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更为科学的哲学理论。

二、诠释实践观的本质含义

第一,实践是人对自然物改造的、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转换的过程。物质生产是以人自身活动来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交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此,马克思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以具体的“做”的方式把握客体,不同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能从人的主观活动中分离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这表明,实践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第三,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同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运动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了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

三、把握“实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践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劳动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使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暴露出来,由此,建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以上两种学说的建立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从现实意义上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本质的社会实践观,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等,结晶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实践论命题;具体化为改革开放中以生产力标准替代“姓资姓社”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思想。所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决裂,一种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的崭新的哲学体系正式诞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高度重视人及其实践活动,并为我们提供一种真正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国哲学的建构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

上一篇:读詹天佑有感作文下一篇:“庆七一”登山比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