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2024-10-21

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精选7篇)

1.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篇一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心得

春夏秋冬,草枯草荣,日月轮转,昼夜交替。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循环往复。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客观规律的。实践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的活动过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万有引力”在牛顿发现以前就存在着并起作用,只是牛顿通过研究认识了这一规律。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受鸟儿飞翔的启发,使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成为现实,圆了多少代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古人在鱼游浅底的启迪中,实现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冲天豪情。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万物荣枯,人们于细心观察中培育了农作物,使更多的生命得以生息。这些不都说明人们在正确认识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吗?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2014年2月10日《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颁奖人对中国过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真挚评价。

在黄旭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力量。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且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黄旭华与同事充分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最终将中国的核潜艇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切都是黄旭华在认识并了解核潜艇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所做出的成果。如果没有客观的理论依据,就制造不出更尖端的核潜艇。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愈充分。

尊重客观规律有利于造福人类,而违反客观规律则会受到惩罚。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草原上的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草原上的小羊少了一些,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少了的羊是被狼吃了。人们对此很是气愤,于是他们开始大量的捕杀草原上的狼。长此以往,草原上的狼减少了。人们原以为狼少了羊安全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小羊的数量没有因为狼的减少而增多,恰恰相反,羊的数量在减少。这令牧民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们向相关专家请教才明白:自然界中生物间存在着生物链。狼吃掉的是病弱的小羊,而身强体壮的小羊则可生存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羊的质量,有利于样的繁衍。狼的减少使病羊继续存活并把疾病传染给了健康的羊,因此带来了上述的结果。最后专家给的解决办法就是引进一匹狼,维持生物链的平衡。

综上可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篇二

客观报道与主观策划应该说两者是矛与盾的关系。因为客观报道, 要求本质的真实, 不允许主观愿望对新闻事实所包涵的自身意义的扭曲, 不允许随意赋予新闻本身并不具有的意义而成为某种观点的诠释与注脚, 所以任何策划, 都必须在对新闻事实的意义了解之后, 对报道时机、报道方式等做出恰到好处的选择。就一般意义来讲, 具有周期性的事件和非事件性新闻, 更适于报道策划。前者, 如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 各大媒体无不在报道策划上倾尽全力, 从栏目的设置、话题的确定、版面的安排等等, 各呈异彩。毫无疑问, 这些报道的事实都是客观的, 报道客观性与策划的合理性、创造性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报道的导向性实现的效果也愈佳。这类周期性事件, 在全国乃至地方, 都有很多, 搞好其前瞻性与后续性报道, 为报道策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对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 以地方媒体更为多见。如对国企改革、农业结构调整等地方工作的典型性报道等等。当然, 报道策划有时亦适用于某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 佳木斯《三江晚报》以《19岁佳籍女孩绵阳求学遭遇地震周雨婷:我终于回到家了!》为题, 报道了四川省发生地震后, 当地一名在震区求学女孩的安危, 牵动了家乡人民的心, 很多读者给报社打来电话, 询问女孩的近况。为此记者多次与其家人和女孩本人联系, 当得知女孩在震区与当地人民一道奋力抗震救灾后, 即将安全返家的时候, 记者第一时间赶到车站迎接, 获取了第一手独家新闻, 并连夜写出了这篇报道。当全市人民从报纸上得知女孩在灾区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后, 各个异常兴奋和高兴, 并纷纷认为, 这是一篇时代感强烈的报道。通过女孩的现身说法, 激发了当地人民二次捐款的热情, 像这类事例在新闻实践中不胜枚举。

其实, 任何客观报道, 其背后都蕴含着报道者明确的主观认识与主观意图。由于立足点与着眼点的不同, 对同一新闻事件, 人们的主观认识与见解并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末,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席卷采金热潮。很多媒体竞相报道采金获取的巨大经济效益, 而《佳木斯日报》却以《掘得黄金三万两问君何处买绿洲》为题, 报道了采金船“挥师讨伐”, 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1996年佳木斯市一位副市长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强调, 在宜林“两荒”上造林植树, 就此有的媒体写成了工作性报道, 而《佳木斯日报》却抓住了那位副市长批评的统计上报数字虚假的问题, 掘出新意, 写出《按上报数字推算锅台都是树, 靠浮夸数字唬弄无法实现小康》的报道。还如佳木斯市《三江晚报》以《个人集资建房因省钱“孕育”因管前“流产”我市首倡者被信用挡在房外》的报道, 就是说高房价下探索美好“住房梦”, 才逼出了个人集资建房的新做法, 尽管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但这篇报道却从另一个层面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信息, 今后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形式会出现多元化, 还会出现新的探索者, 从这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得到的将不是遗憾, 而是欣慰。从稿件发表后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可见一斑。这些报道, 应该说都是客观的, 但哪一个更有价值, 更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不言而喻的。

在大量的报道中, 报道者都是“站在报道背后”的, 但也有些报道, 由于报道者的主观介入与参与, 既无损报道的客观性, 又增强了报道的效应。在这方面, 近年来中央与地方媒体都有许多成功的实践。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的“生活空间”栏目,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报道, 都有记者的积极介入, 从而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与问题的解决, 有的促进了事件向好的方向转化。

在新闻报道中, 记者的积极介入, 首先有赖于题材的适宜性。毫无疑问, 并非所有新闻事实都适于记者介入。一般来说, 具有较明确发展趋向性的事件新闻和人物新闻, 可能适于介入性报道, 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新闻题材的适应性是报道介入成功的前提。1998年初冬, 佳木斯市一个不满18个月的小男孩刁云鹏不慎被开水严重烫伤, 生命垂危。小云鹏的父母双双下岗, 根本无力支付其昂贵的医疗费用。佳木斯电视台对此以《小云鹏, 你别哭》为题发出连续报道, 引起社会关注, 十几天便收到社会捐款近万元。后来, 该媒体记者与当地慈善组织设立了救助困难儿童基金。

新闻媒体的介入性报道, 往往能产生积极的报道效应。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是如此, 在经济报道中也是如此。佳木斯市有一家聚脂布厂, 生产出一种新的防水材料聚脂布, 面市7年在南方日益抢手, 在本地却无人问津。当地媒体以“墙内开花何以墙外红”为题做出报道, 4个月后, 全市仅有1家施工单位与其订货。对此, 记者再度跟踪报道, 在省、市报纸发出《惊雷滚滚何无雨———聚脂布在产地推广受阻的原因索隐》一文, 深入分析这一经济现象, 该市主要领导两度批示并现场办公, 该厂产量迅速翻番。像这样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影响的报道效果, 正是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介入的初衷所在。

在新闻实践中, 大量的客观报道需要我们认真搞好报道策划以提高其导向性, 同时, 对那些适于介入性报道的题材, 则有待于我们不失时机地予以把握和恰到好处地进行报道, 对新闻客观报道与主观介入水平的提高, 会使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客观与主观的结合 篇三

关键词小班教学 学习动机 最近发展区

一、客观因素

学习语言还是小班教学的效果好。举个例子:担任了06级3个班的英语教学,基本都是女生,人数不超过35,口语课每一位同学都必须上讲台表演自己的对话。尽管都是女生,但作为中专学生,英语水平还是参差不齐,我们以固定partners(搭档)和随机partners的方式一一表演,以便以好带差,互相促进。开始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不愿意开口,老师就在旁边指导,可以说一句学一句,也可以帮助组织语序,从不让任何一个学生以 “Sorry! I don’t know!”为“龟壳”挡住一切前进的可能。渐渐的她们也愿意开口说几句,老师就乘势鼓励她们,增强她们的信心。一些比较害羞的同学是典型的哑巴英语,针对这样的学生要让她们互相促进,与自己差不多性格的人在一起更有勇气开口,只要她们愿意说,其它都不是问题。在我们的课堂里还有个角色——“百搭”,每位同学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搭档,好的同学十分乐意做个“百搭”,总在每个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告奋勇!为了更好的帮助他人,更好的证明自己,自主学习的要求会由衷的出现。

反观07级:同样还是女生班,一个班级50人。虽然看似只多了15人,但平均到每位同学身上的时间连一分钟都没有。如果有一位同学没有参与到对话中来,那么这节口语课对于他来说就是没多大意义的。但由于时间问题难免有些同学没有机会表演,展示自己的对话,此时会产生两种可能性:1,部分学生有投机的心态,认为今天可能叫不到自己了→不练习→不准备;2,部分学生准备很充分,但凑巧一两次都没有选到他→失望→不准备。渐渐的有种恶性循环,学生心中产生了抵触。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也绝好不起来。

二、主观因素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小班教学的优势,但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从学生的主观思想出发培养她们的学习动机。

以06级3个女生班为例。进入学校时层次差不多,可以说起跑线一致,我担任其中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尽管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与其它班级没有差别,但这个班级学生的口语表现明显比其它两个班级高出一截。就此我进行了反思,结论是差别在于学习动机。

从学习动机的来源上,可以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在学校教育中,如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竞争的奖励等等,可以称为外部动机。而学生本身的内部心理因素,如兴趣、信念、理想、好胜心、荣誉感等等,可以称为内部动机。我个人认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难得,起到的效果也更好。

做过学生的人都知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而形成一种荣誉感,这就是一种内部动机。自己的班主任作为自己的英语老师,想得到肯定和赞扬势必比其它班级的学生内部动机要大。此时她们的学习目的是在口语课上尽可能好的完成对话,在做好自己的一部分时,还能帮助他人,又进一步增强她学习的信念。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相互交替、彼此转化、共同促进。在学习过程中,在此一阶段为学习目的,在下一阶段可能变为学习动机。渐渐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较广,水平也较高,表现出较多类型的学习行为;而差等生的学习动机范围比较窄,水平也较低,表现出较少种类的学习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进一步映衬出小班教学的优势,教师能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表现更多更好的学习行为。最后就是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是通过影响学习行为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我们便期望通过培养学习动机来促进学习效果。

培养学习动机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一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如比较害羞的同学不敢开口,我们不能全班安静的注视她一人,盼她能有个完美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自己内部动机也很强烈,往往效果却不是很好。

(二)对学习目标认识越明确,说明学习动机清晰度越高,就有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要尽量把要求说得明确点,或者先找好的同学演示一番再做个点评,有了示范就比较清晰的明白该做什么。

(三)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很难实的就会成为空谈。“Jump and get an apple”,如果苹果太高,再拼命跳也无法摘到,只是浪费体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一个理论——“最近发展区”,即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的边沿上逐渐扩大外延。手臂所及表示你原有的知识领域,扩展部分就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学习目前状况与目标的距离过大,反而起到阻碍作用。常有男生说,“读都读不出来,还背?还写?算了……”这个时候我总说“不急,我们先开始读!”等时机成熟些就背一点,写一点,班上很多懒得开口的男生现在也愿意读课文了,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但他们已经"跳一跳"够得着苹果了。教师的责任就是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展现更多更好的学习行为,明确和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果在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一个老师要兼顾四五十个学生的时候,势必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但在江苏地区教育较为发达的城市里小班教学已经不再是梦想,在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我相信英语口语教学会有个质的飞跃。所以我主张,在口语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想让学生很好的学习口语,在师资力量和各方面条件的具备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班级人数,让教师充分发挥其“授之以渔”的使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愿意学习,并学好,这就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心愿了。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报社,2001.

[2]叶圣陶.文章例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4.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篇四

为什么说规律具有客观性? 人们能否认识和利用规律?

决定我们改造世界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1、为什么说规律具有客观性?

(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问:为什么说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规律的含义来说明;

第二、可分别举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来进行说明。

自然规律

引力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引力规律的客观存在:物体总是向地球引力的方向运动;人走路不稳也总摔向地面而决不会飞向空中。这说明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规律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条件是什么?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通知过人们的活动实现的。但价值规律仍然是客观地存在并发挥其作用的。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就必然会发生作用,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思维规律

播放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试一试:结合“自相矛盾”的故事中,谈谈思维规律也是客观地存在并发生作用的。

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人们思考问题时不遵循思维规律,在表达时就会出现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的现象。因此,思维规律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总结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这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作用。这就是规律的客观性的第一个表现。

(2)规律性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

教师提问:你认为规律能被消灭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要有运动着的物质,有规律产生的条件存在,就有规律存在,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起作用的规律。当然人们可以必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如引水上山,发射卫星等,使其为人类服务,但决不可能改变规律本身。

(3)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提问:为什么说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教师总结:当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没有违背规律时,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人们一量违背了它的要求,就会受到它的惩罚。因此,规律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

2、人们能否认识和利用规律?

提示:从规律与人两个方面去说明。

首先,规律总是要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

其次,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抽象思维,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从中发现和认识规律。

提问:认识规律是为了利用规律,但人类利用规律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指导实践活动。

第二、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3、决定我们改造世界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人们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之后,就可以兴修水利、建造水渠、引水上山,治理水患,变水害为水利,为人类谋福利;人类认识了万有引力规律后,根据这一规律,发射卫星、实施各种太空计划,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拓展。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说明决定我们改造世界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只有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

提问:什么是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事物的规律性,“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中引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的地位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

提问:第一、什么是解放思想?

第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一方面,从实事求是的要求去理解二者的关系;另一方面,从解放思想的要求去理解二者的关系。

总结:一方面,实事求是要求解放思想。规律是隐藏在复杂现象的背后的东西,事物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不断解放思想,使我们的主观符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真正解放思想就是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如果我们不是从实际出发去解放思想,而异想天开、胡思乱想,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因此,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的。也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综上所述: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但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利用规律,就必须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本章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与规律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理解了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性。现将本章内容总结如下: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规律具有客观性

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二)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

(三)按客观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四)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含义

2、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

5.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篇五

摘要:本文力图揭示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在罗马法和现代各国民法典中的对立统一,并运用社会 契约论解释了两种诚信之统一的前提。本文证明,罗马法史上最早的诚信都是客观的,到了 古典时期,诚信才分叉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别在诉讼和物权两个领域发挥作用。罗马 人的诚信观念具有宗教起源以及斯多亚哲学的世俗起源。在古罗马的诉讼制度中,现代诚信 原则的裁判诚信功能不仅由诚信诉讼承担,而且由许多制度承担,由此可见,现代诚信原则 是多源产生的。本文还揭示了诚信诉讼便利当事人诉讼、方便法院办案、降低诉讼成本的功 能,并基于主客观诚信统一的立场,就设计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的诚信条款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裁判诚信,主观诚信,客观诚信,诚信原则,民法典

一、诚信一词在拉丁法律文献和现代民法中的使用

诚信,在拉丁文中的符号表现是bona fides.fides来自动词fieri,为“已经做成”之义 .后来它转义为“信”的意思。因此,西塞罗利用其词源学意义,把fides解释为“行其所 言谓之信”(Fiat quod dictum est,appellatam fidem)(注:参见西塞罗《论义务》,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版,第22―23页。译文有改动。),此语相当于中文的“言必信, 行必果”。至于bona,是“好”的意思,起强化fides的作用,两者合为“良信”之义,但 人们惯于将其翻译为“诚信”。

在法律拉丁文中,“诚信”被大量使用,在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有38处;在《法典》 中约有117处;在《学说汇纂》中约有462处。以《法学阶梯》为例,作者依次在两个领域使用bona fides.第一个领域是诉讼法,其中有诚信诉讼与严法诉讼之分(I.4,6,28,29,30)。第二个领域是物权法,其中又分为如下方面:1.对物的占有以及与此相关的取得时效(I .2,1,33―34;2,6pr.);2.对自由人的占有(I.2,9pr.),不知情地占有这两者的,谓之 “诚信占有”或“善意占有”(bonae fidei possesso)。购买是最经常的发生这种占有的原 因 ,为此等购买者为“诚信买受人”(bonae fidei emptor,中文通译作“善意买受人”,例 如我对I.2,6,4的翻译(注:参见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版,第151页。)),他是把标的物的非所有人者当做所有人与之交易者;3.诚信的. 处分物的行为,如添附行为和消费行为,不知情地在他人土地上播种、建房等属于前者(2, 1,29-30);第三人不知被监护人无监护人授权就把金钱贷与自己,且消费了此等金钱的属 于后者(2,8,2)。

由上可见,在罗马法中有两种诚信:一种是诉讼法领域的诚信,另一种是适用于物权法领 域的诚信。就前者而言,众所周知,程序法先于实体法,实体法产生于程序乃泰西古代法的 普遍现象。由于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这种关系,诉讼法领域的诚信,首先表现为裁判官运用自 己的权威解决疑难案件的被描述为“裁判诚信”的过程。它是对裁判官运用其自由裁量权之 过程的简略表达,当然,它也暗含着裁判官在这样做时要遵循正义的行为标准的意思。诉讼 中疑难案件解决的结果,确立了实体法中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要求当事人以其行为忠实地 履行其义务,换言之,恪守客观诚信。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此等诚信具有以下要点:1.它 是一种课加给主体的具有明显道德内容的行为义务;2.这种行为义务的内容为:除了为保护 自己的合法利益之必要外不得损害他人之利益;3.评价主体行为的尺度不是当事人自己的, 而是一个客观的标准;4.但这种客观性不排除对主体之故意和过失等主观因素的考虑;5.这 种客观标准由主体行为与法律标准或典型的中等的社会行为的对比构成;6.在寻求可适用的 法律标准时,应考虑主体实施行为的社会背景罗马法中的第二种诚信即适用于物权法领域的诚信,是一种当事人确信自己未侵害他人权利的心理状态,谓之主观诚信。现代学者认 为它具有以下要点:1.它是主体对其行为符合法律或道德的个人确信;2.这种确信尽管是主 观的,但从主体产生它的过程来看,它是诚实的和合理的;3.主体在形成这种确信时尽到了 注意义务,未发生故意和过失;4.主体的这种确信可就其自己的情势发生,也可就与他有关 的他人的情势发生;5.这种确信决定了主体的行为;6

6.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篇六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授课人:叶凯伦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体,让学生思考、辨析意象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同时在本课中,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由于本课知识容量比较大,我把内容作了删减、以意象艺术的概念,如何理解意象艺术这个点来展开。【学生分析】

作为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认为一件美术作品是否优秀,其标准就是“像”或者“不像”,“像”的就是美的,“不像”的就是没有水平或者纯粹就是乱画,根本不值得花费时间去欣赏。通过本堂课的讲解,让学生改变上述对美术作品的评判看法,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为让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抽象艺术”作根本性的铺垫。

学生喜欢开放式的学习方法,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激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及其特点(2)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简单表现。(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意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和艺术家进行一次情感碰撞。【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

【教学难点】: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思路,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要求同学完成第一项任务:每位同学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一棵树,形式不限,三分钟完成。并根据提问讨论回答:

1、你画的树与客观的树一样吗?

2、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教师总结:意象的含义:意象是与客观事物有一定距离的,是主观之象,是侧重表达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的。(以此导入课题,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展开做铺垫)

二.新课

1、教师结合意象艺术作品讲解概念,并说明“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对比赏析】比较欣赏两幅代表性作品(1)《蒙娜丽莎》(2)《马蒂斯夫人像》。(教师用多媒体放映两幅作品)这是两件题材相同,但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的人物肖像画名作。让学生从本书第2课所学过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角度(画面的点、线、面、色彩、明暗、构图、意象、具象、抽象等)较为详细地寻找出《蒙娜丽莎》与《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名作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师对学生发言作总结)两件作品同是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2、【对比赏析】(1)、《圣维克多山》油画与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

师提问

1、这幅画画的是不是这座山?

2、如果是同一座山,有什么不同?

3、画中的山、房子、树、天空不同之处?

(都变成很多细小的块面形象。用概括的形式对真实物象进行加工。)

作品分析:塞尚在他的一生中,他为此山所画的 “肖像”,竟有七八十幅之多。他深深地被圣维克多山的奇异山形及其周围的壮观景色所吸引。

师总结:全画气势庄严、崇高,又略带忧郁,就像塞尚深沉的精神世界。图中的每一个体块和造型都被处理得极为严谨,从作品可以看出艺术家表达传递出的不是艺术家的“眼”中之象,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即“意象”

欣赏梵高的《星月夜》、达利《内战的预感》、蒙克《呐喊》

(2)、老师引导、归纳

“意象”是指艺术家把从客观现实中获取的形象在头脑中经过自己主观意识、情感的改造后所产生的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形象。这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形象我们往往会觉得很“怪异”。(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是一种既不脱离具体现实的形象又侧重于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观念表达,艺术家的感觉和表达的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我们将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呢?

2、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意象艺术:(1)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意图表现世界。(2)艺术家按照“我”感受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1)在哭笑间狂歌八大山人(理解与探究、小组讨论,在这个环节,我采用问题深入法)

师提问:(1)观察朱耷画中的鱼、鸟和鸭眼睛有什么特点共同的特点?(2)这是动物的表情吗?

(3)八大山人的题字像什么?

【赏析】朱耷

中国画 《鹌鹑图》

由于时代特点和身世遭遇,他抱着对清王朝誓不妥协的态度,把满腔悲愤发泄于书画之中。所以画中出现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眼珠向上,以状白眼向青天。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表示对清廷极端的仇恨和蔑视。、八大山人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朱耷用水墨画表现想表现的意图,而培根以油画的方式表现感觉到的样子,并呈现出强烈的个性特

2)【对比赏析】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与《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培根油画《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师:

1、对比画面特点

(前者,具象 后者,意象)、画面是不是更倾向于表现培根自己内心的想法?是怎样一种想法呢?(恐惧、压抑)

3、画家想表现什么?

师总结:内心的恐惧、不安、丑陋得以充分表现。这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观念表达。表达内心世界更有穿透力

培根经常利用教皇这个历史人物形象,决不是为了某种历史的含义,而纯粹是出自精神紊乱的寄寓性手法。

3)赏析说唱俑

这件说唱俑亦称《击鼓说唱俑》,是1957年四川天回山崖墓出土的大量陶俑中的一件,其高56厘米。从整体造型看,作者显然不是对生活中的说唱艺人的简单模仿,而是对生活原形有所取舍,夸张了说书艺人那种伸头耸肩、击鼓挥棒、踢腿舞步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将有声有色的说唱表演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其传神,而且将艺人性情豪放、乐观的性格也刻画得淋漓尽致。《说唱俑》踏着鼓点舞步的动作造型和诙谐幽默的说唱表情达到了神韵十足的艺术高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从其动作和神态中,似乎可以听到爽朗的笑声,想象出他那令人发笑的说唱内容,甚至联想到他面前有一堆听众在

兴致勃勃地观看他的出色表演。

4)分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法国>)。产生的背景哲学性:高更认为,艺术本质是运用各种艺术要素对整个世界的整体把握,他在这个作品中强调了人的原始本性和知觉的力量,以“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提问向西方传统的理性精神提出了挑战。

总结: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异同

具象艺术1内容具体2再现客观形象3刻划真实美

7.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篇七

经济评价的主观性:经济评价不仅仅是一个评价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种决策过程。在项目的决策中评价主体或者评价结果的需求者难免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选用一定的指标、模型和方法而作出或者对某些数据进行人为的添加和舍取的, 甚至臆测。故经济评价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综上可知, 要得到准确的经济评价, 在控制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同时, 关键的问题在于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 在于评价主体或者说我们自身, 如何建立约束评价过程的机制。从外部建立约束机制, 还是从方法本身来建立约束机制, 笔者认为从外部来建立约束更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因此保证过程的客观和独立性, 就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房地产项目来探讨这个问题, 并提出协调主客观性的一些方法。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重庆某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住宅项目, 项目用地居于重庆城市几何中心。总用地面积110713.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31056.50平方米, 7栋高层+花园洋房。定位为中高档建筑。总投资103066.59万元, 总建造成本4460.67元/平方米:见如花园洋房定价表格:

我们可以采用各个同类项目的价格对比来完成本项目的项目定价。除此之外, 本项目定价参考了五个不同的类似项目定价, 但在给各个项目分配权重的时候也出现了随意的现象, 为了保证结果具有科学性, 最后采用团体成员打分 (其实质专家打分法或德尔菲法) 来确定权重系数的,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和客观性, 多人的认识可能会趋近于市场的反应。因此, 为了协调主观性, 在涉及到类似需要主观决策的问题的时候尽量寻找科学的决策方法, 避免主观性, 专家打分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避免个人主观性的方法。

再看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的变化。本可研主要用作决策使用, 兼有融资的目的, 经过调整, 本项目最后税后内部收益率达32.70%。之前内部收益率仅为16.85%, 经过和业主多次沟通, 对方授意调整投资和收入, 导致现金流的变化, 最终得出内部收益率为32.70%。这确实有悖于实际情况, 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投资额业主是有信心控制, 鉴于房地产市场近期乐观的反应, 业主也有充分理由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未来确实是变化的, 经济评价的很多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多方调查考证取得, 但对于未来预期的把握是否正确, 没人敢保证。

因此, 经济评价总是随着主体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经济评价一般都是自觉、有意识的评价,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对此, 关于如何协调经济评价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

1、对于经济评价方法的选择, 保证科学。这是客观的前提, 要使方法适用于具体的项目。这是经济评价保证客观性的前提条件。

2、对于经济评价中数据的筛选、控制是协调主观性和客性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筛选和控制主要是人的因素。评价的人即评价主题要有客观公正的意识, 约束人的机制建立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可以加强于团体参与, 如上文中提到的专家打分法。这样也利于沟通与合作。除此之外, 也要强调人的经验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做到了以上两点之后, 笔者认为不应再过分强调主客观性, 除非是拍脑袋似的出数字和做决策。因为在评价活动中, 总有主体的“我”在内, 因此它总是包含着主体的态度、选择、情感、意志等在内。而主体又是具体、历史及不断变化着的, 并且具有一定需要的, 经济评价则是把一定的或变化着的事实, 同不断发展着的主体和主体需要以及认识的客体-即评价的项目联系起来的认识。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有时候事物的发展又刚好需要这样的评价;如带有期望的房地产售价的上涨, 恰恰也可以在一方面促使实施者往这方面努力, 当然, 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的, 一个带有主观性的客观评价。因为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刘让同, 严灏同.主观评价及其主观性与客观性分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8.

[2]巫世峰.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外建材科技.2006.

上一篇:英语时态、语态考点透视下一篇:党的十九届三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