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感悟

2024-11-14

读道德经感悟(精选8篇)

1.读道德经感悟 篇一

道德感悟——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感

道德在生活中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

原本我只是一个把道德挂在嘴边,而不知道它含义的人,但在这个寒假,我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后,我终于知道,“道德”这两个字很沉重,它不单单只是两个字。

翻开了这本书,第一个故事映入眼帘:微笑的力量。微笑?这不是我常常做的吗?它也有力量?看完了这则故事,我的问题解决了,是的,微笑也有力量。

这则故事写的是:一个叫金晶的女孩,9岁那年因患了恶性肿瘤,必须做截肢手术,锯掉右腿。面对人生的不幸,金晶没有哭,选择了用微笑;爱点亮自己的生命之光。在金晶手术两年后,金晶的妹妹出生了。她从来不会和妹妹说自己的痛苦,而是把快乐和鼓励带给妹妹。她经常这样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些事情,每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关键是你愿意选择哭泣还是微笑。”金晶以最自然、最自信的微笑,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之花开到极致的绚烂,让我们相信,天使在人间创造的传奇!读完这则故事后,我终于相信,微笑也有力量了。它虽然仅仅是一个微笑,但是,它能在别人沮丧时带给别人鼓励的力量,能在别人快乐时带给别人分享的力量。

我应该是比金晶幸运。我是一个四肢健全的女孩,可是我不像金晶那么坚强,那么勇敢。我不像她,选择用微笑面对。我在家里似乎是个小公主,什么事都不做,只要把学习管好就行了。所以导致我遇到一点点麻烦的事就大声嚷嚷,有时还可能嚎啕大哭;遇到了点困难便知难而退,不再做了。我连金晶的一半坚强都没有,真的感到很惭愧„„

其实道德就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但其实你只要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自强,自爱,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用微笑去看待每一件事!

富春第四小学五年级:张媛

2.读道德经感悟 篇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为了不教”, 与老子的说法基本一致。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 就是要从教转到学。教育不是教师施教于受教育者, 而是学习者自己学习、亲身体悟。这也是《道德经》里一贯主张的自然哲学思想的一种教育观点。《道德经》认为, 一切事物发生发展都有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道”, 所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教育就是遵循自然之规律, 自由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前不久, 一位精通外语的老同志告诉我, 我国文件中常用的“受教育者”这个词, 在国外早已不用了, 通常是用“学习者”这个词。这反映了对教育的理解和观念。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 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是学习者自己学习、自己体悟, 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

那么, 还要不要教师呢?教师的作用何在呢?教师当然是需要的, 而且是教育过程中, 特别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是很重要、很关键、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经常说“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就是说明教师的重要性。教师重要并不等于教师要包揽学生一切学习。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为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方案,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道德经》里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七章) 通常理解道家是无为之学, 其实老子认为无为才有所为, 为君者无为, 老百姓才有所为。所以《道德经》里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四章) 这里讲的是为政之道, 但引伸到教育上, 也是这样。教师的无为并不是说不为, 而是为了让学生有所为。教师表面上无为, 其实是为了放开手让学生有所为。如果教师事事都管着学生, 学生是难以有为, 也难以成长。

无为之治也可以用到教育管理上。教育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的规律 (即是道) , 教育局长应该放权给学校, 局长的无为而让校长有所为;校长要放手让老师改革创新, 校长的无为酝酿出老师的新鲜经验。家庭教育也是这样, 父母事事都包办代替, 孩子的能力就难以发展。

3.读名人自题联感悟 篇三

名人的自题联。有多种表达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

1养其心。促其寿。明朝郑成功题写的自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上联说明了“寡欲养心”的健身之道,下联表明了“读书至乐”的养生之理。读书的好处很多,常人只看重它可以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殊不知,读书人还可以从中获得调节情感、平衡心理、淡化郁情和修身养性的乐趣。清代两广总督张之洞写的养生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成却病方”。它阐明“无求”和“不饱”都是健生的法宝。限制饮食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清代乾隆进士顾光旭的一副对联“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上下联分别阐明了“为善乐”和“读书香”的养生之道。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可以得到许多精神安慰,由此产生的温暖和快乐,有助于解除精神紧张。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有利于健康长寿。清人郑板桥题写的厨房对联“青菜萝h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此联高度概括了他的日常饮食特点:常吃粗粮,饮天然水泡的菊花茶。多吃素菜有益健康。

2明其志,壮其节。明朝杨继盛被严嵩诬陷下狱,临刑前。挥毫在狱壁上写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一联,表达其面对强暴宁死不屈的高尚品格。李大钊同志十分崇敬杨继盛的为人,把杨联中的“辣”字改为“妙”字,作为自己一生的战斗箴言。我们现在看到的《李大钊选集》扉页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联,便是李大钊的手迹。明代吏部尚书王恕,为官清廉,任人唯贤。曾题联悬于吏部大堂“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馈遗”、“苞苴”都是指贿赂。他以此联告诫人们,切莫以贿赂买官卖官,并以此自律,清代潘先珍,任蓬溪县令时,在县衙堂上自题一联“扪心自渐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他自己为帮助百姓兴利太少而深感惭愧,同时,又警戒自己不能像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吏一样。由于他廉明清政。被地方百姓称为“青天”。康熙年间,徐士林任臬司(相当于高级法院院长)时,在堂上题联日“看阶前草青苔绿无非生意,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意思是说:每当看到院子里草木春浓。都要惦记民众生活的安定:每当听见高墙外的鸦鹊啼叫之声,都应想想是否有错断的案件。因为他体恤百姓,断案精细。史书上赞道:“治狱如神。多决疑案”。徐悲鸿的画室里,有一副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抗战时期。他拒绝为蒋介石画标准像,人家问他为何不感兴趣,画家慷慨激昂地回答:“我只对抗日救国感兴趣!”

3抒其怀,达其趣。名人也有自己的情趣,或钟情于事业成就,或徜徉于学问艺术,或留恋于花鸟木石,心之所至,命诸对联。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一生为培养人才、开办学校历尽艰辛,他曾自书一联,表露心胸:“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表达了陶先生一心为公、毫无私利的高尚品格。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晚年将住室取名为“书巢”,还写了一副对联日“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仍然是“读书有味身忘老”啊!革命先烈方志敏有一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自梅兰”。他爱松之苍劲,竹之坚韧,梅之俊俏,兰之幽香,连儿女取名,也以此四物名之。

4勉其言,励其行。名人的不少自题联,犹如座右铭,用以自警,激励行事。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在查禁鸦片时,曾自题府衙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下联则砥砺自己杜绝私欲。做刚直不阿之人。清代著名考据家阎若璩从小口吃,又很愚钝,但勤奋好学。曾写一联作座右铭:“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以此勉励自己。蒲松龄赴考落第后。为激励自己发愤写作。在压纸的铜尺上刻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巧妙引用项羽和勾践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决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经过毕生努力,终于写成《聊斋》一书,为我国古典文学竖起一块丰碑。

4.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 篇四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道”、“德”俩词是《道德经》提纲挈领的俩个概念。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意思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己。这句话总结出了时间万物都来源于道。这里的“道”指的是自然规律、顺其自遵循自然规律。自然规律、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以柔克刚”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条处世之道。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之前,我从一本写给女子的励志书上看到“当女人温柔到了极处,就是一种力量”时,还有些不太能理解,如今再看,这“温柔到极处”应该也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绝对不敢小觑。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然后将其占满。当然,我们的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柔的坚持。女人既是“水做的”,当是应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温柔的女人是便是清凉剂、暖手宝,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

《庄子山木》有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里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满了大山的灵气;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着井之魂灵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绵长的涓涓细流……总之,这水,明净、清澈、甘甜、充满灵性,如此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而且水能洗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保持明净。如此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立足于这世间。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道”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水舍高趋下,而不受阻碍;水能流淌于世间各处滋养万物,洗涤无垢;水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静,实则深不可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5.《道德经》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篇五

为无为事无事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现代汉语解读】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对于怨恨要以恩德来回报。对难的事有所图谋就要从它简单的地方开始,要做大事就要从细节上一点点去做。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所以圣人不说要做大事,但是从点滴小事做起最后做成了大事。轻易的承诺就一定会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结果做事中必定会有很多困难出现。所以有道的领导者做事都严谨认真的当作大事来做,做起事来就最终没有困难。

【延伸解读】

“为无为”就是以“无为”的心态去做事。就是没有特别强烈的企图心,不是为了我获得什么什么去做事,我放轻松,轻装前进,放下企图心去做事,反而会做得更好。“事无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就是以“无事”的心态去做事,这样做事情结果反而做得更好,境界更高。“无味”,可以解释成朴素和本真的心态,你以这种朴素和本真的心态去体会人生的话,那么您的人生一定会体味出更多的精彩来。所以,消除企图心,轻装前行,凡事尽力而已,这样收益反而越来越多,境界也会越来越高。

老子讲的意思是,把小事当作大事去做,把细节当作重要的事去做,把少的东西当作多的东西去做。也就是说,你看着那东西少,你觉得任务很小,但是你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一个特别多的事去认真去做,这是做事的具体方法。这其实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真理,也就是说,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他莫不是把这小事做好了,不断提升积累,然后最终成为高手。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说“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而老子说“以德报怨”。后世就为这个问题开始争论了,争论到底老子高明还是孔子高明。其实这是没有搞清楚两者讲话对象到底是谁。老子《道德经》写的是管理的内容,是给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写的,所以,在当年老子这些东西都是治国的内容。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是公司的最高领导,下面的员工由于种种原因有怨言,那么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应该怎么办?难道马上以怨报怨,与员工斗争,甚至开除员工吗?而是反思自己的管理问题,主动感化员工,解决问题,继续给予恩惠,让员工成为一个善人,这就叫“抱怨以德”。孔子讲话对象基本都是老百姓,普遍人。对于普通人不能用领导者的标准要求他,而是要求坚持“以直抱怨”的道德底线。“直”就是公平、正直,譬如起争执了,要裁决,上法院,这是“以直抱怨”。老百姓之间能保持一个“直”,一个公平这就非常好了。

另外一个角度,强者对于弱者“以德报怨”,显示出强者的气度、格局。譬如,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是相国,大权在握,但面对廉颇的挑衅主动避让,这是以德报怨。廉颇知道真相后也被感动,负荆请罪,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平等的双方只要“以直报怨”就行,社会显得公平。而弱者对于强者说“以德报怨”,那是自欺欺人的.懦弱行为。

与“以德报怨”相对应的是“以怨报德”。你一直做好事,可反被别人埋怨,被别人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几个人,最小的是儿子,前面都是姐姐,这家里面就让姐姐无休无止的去为弟弟付出。姐姐家里边省吃俭用,把在外面打工赚的钱,全都往家里汇,弟弟基本上不干活,但是家里面父母认为这是应该的。就算这样无休止的付出,一遇到事,还责怪姐姐,这就叫“以怨报德”。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你只要少付出一点,你就是对不起我了,你就伤害我了,我就跟你没完。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坚持的原则就是,第一,我们该做好事,还要做。千万不要因为别人没有回报,甚至回报不好我不做了。第二,要反思做好事的方法了。为什么我们发出善的信息,回馈的却是恶的东西?说明帮助的方式有问题,要调整方式,冷静一下、反思一下,换一种方式。“大善是小恶”,“升米恩,斗米仇”,等等都是相同的道理,做好事善事也要得法。做好事不当,也可能害人害己。

“图”是图谋,要去做的事。中医讲治未病,这是《黄帝内经》里的思想,意思就是别等到有病了再治病,有病了再治病相当于要去打仗了您现拿锤子砸兵器;渴了您现挖井,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打提前量,我们要学会御敌于战壕之外。真的到大病爆发出来了,这时候医学往往力不从心。

细节决定一切,好的坏的都是取决于细节。

简单的道理往往被忽视,细节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是成大事的关键。老子告诉大家要做好工作,从细节上开做,从细节开始、点滴做起,这是修行的方法。有人认为,“无为”是老子希望大家什么都不做,清空自己,放下一切,什么都不做就是“无为”。这是胡解,把《道德经》解偏了。实际老子说“无为”是对自己的,对于自己的欲望,那种需求;对大家要“为”,老子讲“为大乎其细也”,明显是要“为大”的,希望做出大事的。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您要做一个很宏大、很了不起的事,先不要想着这么宏大的事情如何做,而是只把它当成你的努力方向。而只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一步一步把细节做好,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过一段时间以后,您回头一看,您原来所期望的目标其实早已完成了。一个人怎么做才会成功?你只要按以下三点去努力,肯定会成功。第一,你的事业是对众生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坏事,这是方向。第二,你对它有兴趣,做这事感觉到快乐了,然后认认真真去做。第三,你能够坚持下去,愿意坚持十年。如果你能够做到以上三点,你肯定能够有所成就。

6.读《道德经》有感 篇六

《道德经》与养生之道

近几天,读了下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从中初步了解了养生之道,同时也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道德经》中出现最多的是“道”,何谓“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其中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道”是没有概念可表达的,凡是能够表达的概念,那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都不是永恒之“道”的真是概念。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想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在相对中取得统一,这是世间所有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对立中而显示变化发展,在发展运动中而呈现出相对之事物过程,就如波浪是波峰和波谷的相对变化而呈现。但是,每一具体事物,其内部相对差越小就越和谐,越长久;相对差越大就越混乱越短暂。古代圣人们就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这种本质规律而从事修养生之道。要使人的生命过程延长,就得要缓和自身的相对极化,使体内之“阴”、“阳”趋于平衡中和态。但人体中和与否的本质因素取决于人的意识场,人体之场态变化是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要使人体中和就得从根本上做起,也就是从调整意识上做起。人的所有思维辩解活动,都是有意识场的不同极化形式所形成的,所以要使意识场中和,就得要减少或停止思维辩解意识,这就是修功者常说的“无欲”,也是其中的为人之道之一。“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之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修养生之道的宗旨,就是让心神能够中和虚静,心神的中和虚静有内因和外因共同促进。外因就是要有一个较为清净的环境,以免外在事物对人的心神产生干扰;内因就是对修功规范的诚信遵守,而内因又占主导地位。这样外想不入,内思不出,就能较快的体验到“道”之信息。但是环境的清净只能相对而言,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很难找到一处没有任何干扰的绝对境地,这就得要能够较好的收敛自己的意识,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放弃一切念头,而保持一种似有若无的精神状态,虽然任何事物都能知道,但又什么事物都没有具体的分辨。当心神中和的时候,就构成了身体中和的直接因素,调节不中和的因素去趋于中和的心神场态。当内在的整个人体场处于中和态后,就会和无极化之道趋于同一。当此种趋势处于良好状态时,身体内环境就会和外部环境处于场势连通态。当自然环境中的场势有变换的趋势时,就会直接对人体内环境产生影响。这就称“预感”能力,如有的人能在地震前或其他大的自然灾害前就会产生一种“大祸临头”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恐慌心理,从而设法远离那不知将会发生什么祸事的现场而避过灾难。这不是鬼神的驱使,而是自身的预感场驱使所致。但大多数的常人此种能力已被后天的智慧所掩盖,所以就不相信人类会有此预感能力。《西生经》有云:“是以圣人非托于天下,亦非托于鬼神,亦非托于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此两者同谓之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守神玄通,是谓道同。”

在休养生功时,当心神逐步的虚静中和后,就会对身体的场态产生感应使之趋于中和。而人体的中和场又须有能量的平衡为基础,因此,在人体场势趋平的同时,就会伴生“元气”的趋平运动。由此可知人体之中和,是由心神之中和虚静为主宰的。知道了这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知道了无论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变化,都必须保持心神的中和态。因为,这所有的奇妙变化都是由心神的中和虚静而产生的。若在身体内产生变化时而妄动意识,那就必然会导致“元气”的妄动而对身体带来新的不和谐。这就像想用一把弯曲的尺子作标准去校直木板,这不仅不能起到校直的作用,反而会把本来直的木板也给校弯曲了。《庄子》有云:“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所以只有当心神中和虚静时,元气才能中和而归根,从而显示出养生的最佳效果。

虽然我只是略微的看了一下《道德经》,并且有些还不是非常了解其深意,但是其给我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修身还是做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无欲”。当然这“无欲”并非没有追求,毕竟我们不是圣人,能够看破尘世的种种,其实际就是要求我们

7.读道德经感悟 篇七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意思是说: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重视身体像重视大祸患一样。什么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本质上是卑下的, 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 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 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在老子看来, 得宠和受辱一样, 都不是什么好事。宠爱加身, 总有失去的那一天, 因而从得宠的开始到失宠的那天, 整个过程都让人充满惊恐。这种惊恐表现在:一是典型难当。常言“典型难当”, 当了典型, 必须处处小心谨慎, 高度自我约束, 因为毕竟是众目睽睽, 众矢之的, 你作为典型, 你的言行得处处符合典型的高标。二是高处不胜寒。身居道德或技术的高处, 处处得是示范和楷模, 躲得高了, 容易失去地气, 远离群众, 自然高处不胜寒。三是逢迎赐宠者。得到殊荣, 必然要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 曲意逢迎, 这就让人失去了平静的本心、本性。由此看来, 得宠真的也是卑下的, 确实是像人的大祸患一样的。受辱更不用说, 也不是好事。

宠与辱, 对于人的本性都有挫伤。

老子轻荣辱, 重“贵身”, 认为荣辱如同大祸患, 而生命远贵于名利宠辱。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 往往对于身外的宠辱十分看重, “一荣俱荣”, 为了所谓的光宗耀祖, 或者秉持“士可杀不可辱”, 做出玉碎之事, 把身外的宠辱看得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

看看历史, 今日得宠者, 他日下场往往悲惨;但今日受辱者, 来日或许能忍辱负重、知耻后勇, 然后有所成就。演绎的正是福祸相依的道理。诸如:宠臣如和珅成了“二皇帝”也罢, 宠妃如杨玉环“三千宠爱在一身”也罢, 或抄家的被抄家, 或死于乱军之中, 下场都不好, 当日的得宠, 正是日后灾难的开始。得志便猖狂, 无奈结局总堪伤。相反, 韩信之受胯下之辱, 司马迁之受宫刑之辱, 勾践之受卧薪尝胆之辱, 此“辱”, 不仅是叫人惊恐了, 简直是奇耻大辱, 但他们没有去跳楼, 没有去服毒, 知耻近乎勇, 终于成就一番伟业。当然, 这里不是说受辱反而成了好事, 首先它是坏事, 让人惊恐。其次让人懂得, 只要正确对待坏事, 是可以逆转的。福中有祸, 祸中有福。别高兴得太早, 别从此一蹶不振。做人, 还是别得宠, 别受辱, 恢复他自然的生存状态, “以尽吾齿”, 以享天年, 守住初心, 守住本性, 最为可贵。

从老子的宠辱观, 反观我们的教育:如何看待教育上的得失、宠辱、荣辱、毁誉呢?

教育上, 是个荣辱聚集的地方。对学生来讲, 从“三好学生”到“优秀班干部”, 从幼儿园的小红花到伴随学生生涯屡禁不止的排名次, 称号很多, 交椅很多, 有些学校甚至搞得人人有奖状、个个有红花。是也?非也?对教师来讲, 天天比武, 时时赛课, 月月树先, 年年评优, 应接不暇, 忙于应付, 课堂之外的活动此起彼伏, 为了荣誉和职称, 有些人上蹿下跳, 精通送礼之道, 善于学术造假, 将本该干净的教育搅成一潭浑水。是也?非也?

我觉得, 对于教育来讲, 更是要轻荣辱的, 要减少和淡化各种评奖比赛活动, 恢复教育的淡泊和宁静。教育的天空是宁静的, 要杜绝浮躁和喧嚣, 让教师心无旁骛安静地教书, 让学生心无旁骛安静地读书。一个“静”字, 才是教育的真谛, 才是教育本该呈现出来的健康生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绝对不是“经验纷出”, 绝非经常轰轰烈烈, 绝非天天来此取经者众。又如现在各学校所重视的教育宣传, 忙着将各种经验和认为的经验在各类报刊上刊登, 这有其正面的作用, 但任何事物是有度的, 过犹不及, 不可过滥。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 这就有丑的观念同时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 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任何事物是相对的。所以说, 这种荣辱奖惩, 对于一个集体来讲, 有了部分人的荣, 必然意味着有了另一部分人的辱。有了部分人的宠, 必定相对有了部分人的辱。多把尺子去衡量, 测量出了更多的好的师生不假, 也必然测量出了相对不好的师生。对于学校来讲, 适当减少一些对师生的不必要的荣誉称号, 减少人为的那种不均衡, 让师生安于本心, 少劳于你争我夺, 静心做事, 静心学习, 是大有裨益的。

但据调查, 如今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 已经使教师有了不能承受之痛。这些竞争主要有:职称、评优、绩效工资、各种考试排队、各种学习、各种达标、各种迎查, 等等, 很多老师面对残酷的竞争, 无奈、痛苦, 没有幸福感。

少了荣誉称号, 就少了人为地制造你争我夺的现象, 少了幕后的暗箱, 少了不正之风, 少了相互倾轧, 多份和谐, 多份团结, 多份美好, 就会让人心归静, 安于本职。

宠与辱, 叫人惊恐。受辱损伤了自尊, 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 便担心失去, 因而人格尊严便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受任何辱与宠, 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 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宠辱若惊”, 面对宠和辱, 让人惊恐不安。因而, 单位层面, 要少制造荣辱事端;个人层面, 要尽量远离荣辱纷争。

但有时荣辱加身, 你躲也躲不掉, 咋办?

“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一种大境界。这正源于老子的思想, 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 视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自然。对事、对物、对名、对利, 得之不喜, 失之不忧。

8.读《〈论语〉十则》感悟儒家思想 篇八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以实现“仁”的理想做为儒家最高追求目标。“仁以为己任”,深知“任重而道远”,仍“死而后已”。这是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能经受得住艰苦环境的考验。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实现这一理想付出了巨大代价。唐代诗人杜甫关注民生,在贫困潦倒的晚年发出“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的呼号;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被贬他乡仍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变法历经磨难。他们是追求儒家理想的代表人物。

“仁”的含义就是“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万物。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一个人就会达到自身和谐,坦然面对人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不计较个人一时的得失,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他人关系和谐,彼此和睦相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难免会出现矛盾纠纷,倘若心中有爱,就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宽广的胸怀化解矛盾,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也有利于集体的发展;与自然万物和谐,合理开发,有序利用。今天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和谐发展。虽然天生万物是供我们人类取用的,但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一个智慧的民族不会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断送了子孙后代的明天。现在我们提倡保护自然,退耕还林正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仁爱之心对待大自然,实际上就是以仁爱之心对待我们人类自身。这些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然而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需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看工作中自己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人际交往中是不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只有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 工作,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赢得真正的友谊。

向别人学习借鉴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办法。“贝贤思齐”“择善而从”,看见那些学识,品德超过自己的人,就主动向人家看齐,这是一个人向上的精神动力。人无完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并努力效仿,看到他们的缺点也要自我反省,千万不能犯相同的错误。

由于一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所接受教育程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每个人的性格又是不一样的,表现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每一个人,当听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不是针锋相对,而是认真倾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也要认真思考一下,看是不是伤害了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除了待人接物,孔子还告诉了我们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已知世界的外面还有广大的未知领域,这样在做学问的时候就会谦虚,敢于向他人学习,也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现在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日益广泛,许多教师不知道的知识,学生却早已掌握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也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儒家思想主张开放吸收,推陈出新。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说欢迎那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他们的到来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引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胡服骑射的改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正是那些远道而来的“日本遣唐使”、“威尼斯商人”使中华文化传遍世界。

一个进步的民族不能一味地继承,还要不断地创新。要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温习旧的知识,而有新的理解、新的发现。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做学术带头人,有新发明,新创造;一个民族做到这一点,就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代在进步,那些束缚我们思想的旧理论,旧制度必须破除,只有这样民族前进的脚步才不会停止。

理解了《<论语>十则》中体现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小石潭记》原文赏析下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