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投掷》的教学反思

2024-10-26

体育课《投掷》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

1.体育课《投掷》的教学反思 篇一

《投掷轻物》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投准能力和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同伴交往、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本课主要以游戏为主线,创设了多个游戏场景,在游戏春种秋收中让学生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去珍惜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通过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着体育活动的乐趣。本人就上完《原地投掷轻物》这节课后的得失分析,以便今后扬长避短,把体育课上的更好。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做到了让学生在玩中练。组织教学时因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各小组之间形成了对比,有了竞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气氛,活动强度。让学生玩在课堂中,笑声不断,不觉厌倦,运动密度大,达到本课目标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全身心都得到锻炼。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通过组织让学生玩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习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平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轻意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小组

合作获得的,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合作性学习的思想。

三、器材出新,让学生爱不释手。

在教学中把布条引进课堂,学生们竟然会爱不释手,在课堂上个个生龙活虎,尽情玩耍,学生们如此的兴奋出乎我的意料。在课后我深受启发,要是在体育课中,我们能多采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易的器材,自己创编些新游戏,我相信:课堂定会更精彩!

四、不足之处:

1、在分组的过程中,由于老师的原因导致,分组的不均衡学生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时因为过分的看着比赛的结果个别同学之间会产生矛盾,从而做出损坏同学友谊、班级团结的事。今后老师要多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让他们懂得珍惜友谊,团结协作。既有竞争又有鼓励。

2、在本课教学中,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练习中,未能对投掷的挥臂动作做具体要求,导致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一味追求投准而忽略了肩上屈肘和用力挥臂的动作技术的现象。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以及适时恰当的点评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也能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投掷技术,能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体育课《投掷》的教学反思 篇二

一、兴趣引导,让学生真正热爱投掷运动

投掷项目是初中体育田径项目中的重头戏,也是体育中考的重要内容(笔者所在地区考的是“原地背面双手经头上后抛实心球”)。无论是什么样的考试形式,投掷最基本的训练目标还是两点:一是发展投掷能力的基本方法;二是上、下肢和腰背力量。作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实用技能之一,投掷项目在体育课堂上并不会为学生立即喜欢,因为在学生的想像中,投掷项目就是一个“傻傻的简单运动”(学生语),这说明学生对于投掷项目的认识是有不足的,而要改变这种不足,不能依靠简单的重要性的强调,而应当基于激趣思路。

事实上,教材已经给出了一些激趣办法,关键看教师如何实施。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阶段:一是让学生基于生活中形成的投掷能力,让学生向水平或者垂直目标去掷准(或者套圈),这个阶段可以控制一下距离的远近,以让学生感觉到并非轻而易举;二是教师进行示范。

这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来激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根据自己的力量或技巧是很难投得准的,如果给足学生重复的机会,学生会发现即使能够有一点点进步,但总不能有质的提升。相比较而言,教师却能够很迅速地完成投准。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此时就会迅速显现出来:为什么自己就是投不准呢?且此时一般不会有学生放弃,而是思维进入了寻找有效方法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投准一类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直接兴趣,比较后发现自己力量或技巧的不足成为间接兴趣,而寻找有效的方法成为长久的驱动力。这个时候,教师指明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掌握投掷的力量训练方法与投掷技巧,从而将教学过程导入任务驱动的阶段。

二、任务驱动,让学生有效建立投掷技术

经验表明,仅靠兴趣是无法驱动投掷训练的,此时还得靠任务驱动。笔者给学生设定的任务是:通过一节课的训练,初步掌握投准的技巧,通过两周左右的训练,腰背力量能够足够支撑一定距离(按中考要求并结合不同的学段来决定)。

事实证明,学生此时往往会先从投掷技巧入手,这恰恰与笔者的意图是吻合的,因为技巧相对容易掌握,且容易让学生在投掷训练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在学生摸索、寻找技巧的过程中,笔者注意观察每一个小组的学生的动作,并且能够给予到位的指导,这使得学生认识到并不是他一个人在努力,而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而对投掷技巧的掌握,则主要体现在球离手时投掷角度的控制上,因为角度决定了投掷的方向,也能决定投掷的距离,还有学生尝试从抛物运动的角度来分析,笔者也没有制止,因为这与学科知识的迁移有关,也是重要的内在兴趣形成的方式。

同时,学生在摸索过程中,能够逐步认识到投掷的时候需要良好的肌力和爆发力,即使偶有学生因为用力过猛而导致肌肉扭伤,也会认识到这其实是缺少训练以及力度控制方面的问题,而这样的认识恰恰为力量训练奠定了基础。于是上下肢的力量训练与腰背力量训练,就成为力量训练的重要指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笔者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两两之间结成一个对比对象,然后强调“比学赶超”),这样的目标引领导致了任务驱动落到了实处。

比如说在“原地背面双手经头上后抛实心球”这一项目的训练中,学生就自发地认识到不能机械地重复这一方式,而应当先将动作分解,然后进行后抛的动作训练、后抛的姿势训练、后抛的手臂力量和腰部力量训练等,这样的分解训练最后综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个比较科学的训练方式与结果。而当学生发现自己经过几周的课内外训练之后,能够达到体育中考的满分要求时,那种心情是相当兴奋的。此时再偶尔让学生去重温一下投准等,则会让此投掷训练的过程更加完美。

三、有效教学,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说到底还是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身体情况来进行,而这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现途径。

投掷运动的教学,可以枯燥可以形象,就看教师如何理解教材和如何具体实施。笔者在教学中,摸准了学生的认识,从而建立了兴趣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结果很好地回避了学生可能存在的认识问题,通过投准等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了如何提高自己投掷水平的思路上来,从而为学生的技巧与力量训练奠定了基础;而任务驱动则可以保证学生在一个训练周期内保持训练的热情,从而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

总的来说,田径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基本的项目,不像球类、体操那样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更多的需要从激趣与任务驱动的角度来认真设计,以确保有效教学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敏娟.浅谈初中体育投掷实心球的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6(3).

3.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篇三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跳跃 投掷 游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c)-0136-02

跳跃是人体利用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越更高的高度或跨越尽可能远的远度,进而实现生产、生活和娱乐活动的需要。这是一项速度与力量相结合的身体练习,其游戏的锻炼价值是提高练习者跳跃的技巧,增强下肢力量和心肺功能,发展速度、灵敏。投掷起源于早期人类渔猎劳作,人体以自身的运动把手持的器物投掷出去,要投得又远又准才能射中猎物,这是一项技巧性高又与力量相结合的身体练习。游戏的锻炼价值是发展练习者的上肢爆发力,提高练习者投掷的技巧与命中率。不同的游戏项目都具有各自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教育价值。[1]

1 徒手跳游戏

1.1 跳骆驼

跳骆驼,骆驼是早期北方少数民族交通的运输工具。跳骆驼类似跳马,是古代战时当与敌人短兵相接时,便于飞上敌骑的擒拿技术,后演变为少儿跳背的竞技游戏。[2]游戏时,七八个儿童按一定间隔站成一排,彼此之间前后间隔2~3 m,向同一个方向弯腰低头双手抱膝,这就是一个骆驼。站在最后的儿童依次助跑并分腿跳过前面装扮做骆驼的同伴,跳到最后自己也以弯腰低头双手抱膝的姿势成为领头的骆驼。随着一个个儿童完成跳跃。于是整个骆驼队就一步步走向远方。跳骆驼不仅是提高跳的技巧,发展了弹跳力、速度、灵敏和协调性,还增强了团队观念。增进团结友爱和社会交往能力。

1.2 跳门坎儿

跳门坎儿最初是一个京剧舞台动作,它难度较大,需有一定的体力和技巧,多为单人跳,后演变为一种民间跳类游戏。游戏者原地跳起,在空中瞬间,用右手勾住左脚,然后右脚从左腿肚上方跳进跳出,左右手脚可交换。

1.3 跳铁门坎

跳铁门坎是一项集体游戏项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欢。游戏时有两人相对坐地,两脚相抵两手相握扮门坎。作门坎人由其他孩子依次纵身跃过。两只手渐渐升高,直至不能跳过为止。没有跳过去的,换做门坎,重新开始游戏。

1.4 跳花盆

跳花盆也是一项集体游戏,一般为3人游戏,两人扮花盆席地而坐,首先伸出一只脚,跳跃者横跨而过;其次第二只脚跟架在第一只脚尖上,跳者越过;最后加上一只拳头或加上五指张开的手,小拇指立在第二只脚尖上,跳者用力弹跳越过。

2 持器械跳游戏

2.1 跳板

跳板是我国朝鲜族妇女在节日常举行的表演性游戏,它是以蹬跳为特征的全身运动游戏。在跳板比赛主要赛高度,赛技巧。练习与参赛时可以手持扇子、圈、花环等进行跳花圈或在腾空瞬间变换各种花样的展示。

2.2 跳竹竿

黎语称“卡洛”,属于舞兵游戏。游戏轮流击竿和跳竹竿,击竹者每4人一排对面跪、蹲站均可,每人双手各握一根竹竿的两端,在音乐或锣鼓伴奏下,有节奏地将手中竹竿一分一合、一高一低(8根竿两端各放根枕木)击打枕木,发出呱哒的声响。跳竿人随着竹竿的分合、高低,灵巧优美地跳跃其间。

2.3 搭井台儿

搭井台是一种在女孩间流传的民间游戏,一般四人参与,游戏者手位手成圈,似井台的样子,都举左腿搭在左手上。然后用右脚有节奏地跳动或转着圈跳,边跳边唱儿歌,唱完一段或转完一圈再换右腿搭手上,换脚跳。

2.4 夹包儿跳

可夹包或夹小石头跳,小包都是自己用小布块里边装上沙土或大豆缝制而成的。游戏时,参与者用两脚尖夹住包,原地跳起用力将包甩出去。大家轮流着玩,谁夹抛得远,谁为胜。

3 投准类游戏

3.1 打瓦

打瓦在我国满族民间流传甚广,是一项传统的抛掷游戏。游戏时,在相距40~50步的地方立一块砖高的方石,参加者手持一块瓦片,从远处用力抛击方石。在比赛时,规定每人打瓦次数,以打倒的方石次数多者为胜。[2]

3.2 古朵

古朵由藏族牧羊人劳动休闲时的一种游戏发展而来。原为牧羊人在一条软鞭头上拴住一小球,然后用旋转甩动方法击中牲畜。后演变成一种旋转投远、投准活动。游戏中,在一定距离处用几根小木棒垒搭起来上面放一个球,游戏者用古朵甩出的球把球打掉,而下面的小木棒不动。[3]

3.3 穿藤圈

穿藤圈最初是我国海南岛人民为训练捕杀山猪的技能以标枪穿藤圈的练习,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竞技游戏。藤圈直径80 cm,用红藤制作。穿标多以竹制,后端拴有绳索。游戏时一人持圈向前抛滚,持标枪人向滚动的藤圈投掷,要求标枪从圈中穿过。

3.4 叉草球

叉草球由赫哲族的叉鱼活动演变而来,赫哲族人捕鱼经验丰富,只要见水中冒出一圈圈水纹,就知道鱼在水下吃食,便用代尖的竹竿迅速插下命中。后来少年儿童模仿大人叉鱼的技巧,在草坪上以滚动的草球类似鱼在水中游耍,去叉草球。

4 其他投掷类游戏

4.1 打响鞭

打响鞭游戏在我国青海一带的土族、汉族中十分流行。响鞭类似赶牲口的鞭子。鞭长约3 m,鞭把是约30 cm长的圆木棍,相传青年男子相约到村子高处打响鞭是为驱赶妖魔鬼怪,久之演变一种打响的趣味游戏。打响鞭靠臂力将鞭抡起,向逆时方向旋转,然后在空中猛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一种猛烈地转动,发出叭、叭的清脆声响。

4.2 哆毽

哆毽在侗族普遍开展,类似汉族的踢毽,但不用脚,而是用手打。以打得高、远,接得稳,落地少为胜。可以单打、对打,或围成圆圈集体打。技艺高超者一口气可以连续打毽约600~700次,打法多变,身姿优美,时而凤凰起舞,时而“海底捞月”,时而“鹞子翻身”等,场面十分精彩,极具观赏价值。

4.3 鸡枞陀螺

鸡枞是蘑菇的一种。陀螺似蘑菇,因而叫鸡枞陀螺。陀螺以硬质木头制成。玩时先用细绳套住陀螺,用力拉,将陀螺先在地上旋转起来。技巧高超者从胯下或转身把旋转的陀螺投放于地。比赛时以转得时间长为胜,或以陀螺冲撞比赛,碰撞次数和旋转时间长者为胜。

参考文献

[1]文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综合分类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122-123.

[2]王雪.方棋和打瓦在中学体育课程开发中的价值研究[J].宁夏教育,2016(5):73-74.

4.投掷实心球的教学反思 篇四

以往我总是让能力强的进行挑选本组的学生,他们总是不大愿意那些能力差的.学生,能力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这次我进行换位思考。反之,我挑选出4名原来投掷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剪子、石头、布”的形式进行挑选本组的学生。他们找回了自尊心,练习的动力十足。接下来,各小组的组员纷纷结成“一帮一”的学习对子,手把手的进行帮扶练习。在最后的“投掷实心球”接力赛中,有许多的“学困生”投掷还很远,也成为了“投掷小明星”,练习效果很好!

思失:

5.投掷课教学反思 篇五

李春明

在备课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是否合理,队形如何调整,体育教学中的专用术语的掌握等。我也得到了许多体育老师的帮助,听取了他们宝贵的意见,并对教案进行了合理的修改,但是原本在备课中写到的很多小细节都没有在课上注意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犯的错误和不足,自己往往意识不到,课后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才发现自己的经验太贫乏,考虑不够全面,还需要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6.《投掷》教学反思 篇六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在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图形跑”的小游戏,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上课角色,跑得十分开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上课的热身准备活动。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始终在贯彻执行这种教学思想,无论是学习投掷技能,还是知识延伸,或是放松身心,我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如:“甩纸炮”“打纸牌”“投弹练习”等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习,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习方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

二次修改:

1、讲解时重点突出,通俗易懂,面带微笑,增加肢体语言,示范时,动作优美到位,生动活泼,从规范走向高效。

2、动作讲解要全面,不能因为本节课的重点而忽略整个动作技术。

7.对传统体育课教学的认识与反思 篇七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教育;认识;反思

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体育教学也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坚实基础。

我作为一名从小接受学校正规教学长大的学生,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体育教学,对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有着亲身感受,更对过去的体育教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反思。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许多弊端,造成这些弊端的因素有场地器材以及其他硬件条件限制等客观因素,也有体育老师素质普遍不高、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等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不可否认,场地、器材以及时间这三个因素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些基本的条件根本无法很好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然而,受我国国情的影响,各个地域经济条件参差不齐,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差距很大。另外,就是在不同的学龄阶段的体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如高中的体育教学资源明显高于初中,而初中又明显好于小学。由于年龄越小的学生相对学习接受能力也比较低,所以,看似小学和初中所需的体育教学资源并不高,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恰恰相反,因为小学与初中正是学生培养体育兴趣的黄金时期,对体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应该更大。学生需要素质更高的专业体育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兴趣培养和引导,学生也需接触各类体育运动,从而发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也是体育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体育教学中的内容和方式都是由学校和体育老师制定的。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明显地会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普遍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每到临近考试时体育课往往会让位于语数外等课。体育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较多的都是走形式化,体育老师也大多是一套教案用到底,像完成任务一样,并没有以学生为主,从而导致学生普遍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其实,我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了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体育考试,而不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样其实就使体育课本身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三、师资因素

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限制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原因,过去社会上对于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普遍都有着一定的偏见和歧视。从而造成了以前很少有人愿意学习体育专业或从事体育工作,导致高学历高素质体育人才匮乏。虽然这种现象目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目前培养体育教学人才的速度远远低于社会的需求程度。许多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需要带十几个班级,超负荷的工作量也必然会导致体育老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简化和单一、重复,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体育课上课质量。

有时我时常会想体育课的本质、体育老师的真正使命是什么?特别是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我个人认为,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掌握技能并不是第一位的,让学生加深对体育的了解,加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快乐的成长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觉得体育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更多地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地进行体育运动。我认为体育课的成功与否,并不是在课堂上体育老师这节课上得多精彩,学生参与度多高。真正评价一堂体育课的好坏,应该是看学生有没有通过体育课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有没有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这才是体育课程设立的真谛。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体育课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与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现代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应与语数外等课目处于平等地位。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过去体育课的目的也应由通过考试改为使学生能够快乐的运动,减轻学习的压力,培养学生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运动的好习惯。要完成以上的改变,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成绩第一的教育考核模式。其次,学校应该更进一步支持和重视体育教学。重视不应只是句口号,应具体地体现在体育课时的增加、体育硬件设备的更新以及体育专业老师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体育教师本身来说,应该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不光是体育专业素质,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急救医疗学等常识与技能。所以,现代的体育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体制的改革,更是对于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杨洁.对目前我国快乐体育教学的初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6).

[2]任秀红.新时期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大家,2010(18).

上一篇:jb国旗下发言稿下一篇:送父亲节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