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整体性教案

2025-01-12

自然环境整体性教案(精选8篇)

1.自然环境整体性教案 篇一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2)、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教学难点: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具准备: 自制电脑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幻灯片展示景观图片】我国炎热的南方、温凉的北方、多雨的东南沿海、干旱的西北内陆,感知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学生讨论列举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感性认识

【教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其中,我们熟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幻灯片展示归纳】五带分布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板书】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思考】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和特点。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过渡】陆地上有哪些自然带呢?(引导学生读图5.6,)【板书】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北半球为例)

【游戏探究】假设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尽量按下图排列模拟最好)

【多媒体演示】以亚、欧、非为例,演示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大陆中部,引导学生探究

【过渡】为了更容易掌握自然带的分布,我们把这个图简化一下

【多媒体展示】陆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引导大家对号入座,注意对应的纬度是多少,以及位于大陆东岸还是西岸或是大陆中部。(图略)【讨论问题】

(1)请将板图中符号与你所在的自然带“对号入座”,提问扮演自然带的同学,说出所在的纬度和海陆位置,或者说出所在区域的特征(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等)。分析该自然带的成因。

(2)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

【游戏互动】在上面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根据景观图判断自然带并进行空间上的排列

1.我国从南往北的景观排列,提问排列的思路,自然带分布的成因?

2.我国从东往西的景观排列,提问形成这种景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下面讲分异规律作准备)

3.怎样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观察植被状况: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

4.给出自然带分布图,在图上完成对象的拖放。(起归纳巩固作用)

5.说说我们家乡的自然带

【课堂小结】略。影响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多媒体展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图。

【课后作业】熟练记忆自然带的分布。

【课后思考】世界上的自然带分布有无规律呢?

2.自然环境整体性教案 篇二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一切系统的本质特征,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相互渗透、制约、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 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如下图所示。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地理系统具有各单独组成部分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功能和效应。一个自然带的整体特征,绝不是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个别作用的累加,而是各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形成的统一体。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既不能把它简化为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也不能离开组成部分和要素去谈论整体,而只能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高度去认识它。自然地理环境既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又总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存在和发展。所以说,整体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实质。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总是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青藏高原的高寒,西北内陆的干旱,区域各自然要素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环境整体特征的反映。因为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作用是隶属于整体的,同类要素在不同性质的整体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下面以黄土高原为例。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我国古代文学名著《诗经》,收集了一首春秋时期魏国的民歌《伐檀》,诗中这样 唱到:“坎坎伐檀 兮,置之河之干兮。”伐呀伐,到了唐代,“洛阳三月飞胡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等千古名句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番景象: 漫漫黄沙满天飞,黄河也不再“清且涟漪”了,成为“黄涛滚滚自天涯”。黄土高原的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 壤侵蚀, 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各要素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 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自然环境中,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使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如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产生变化, 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即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另一重要表现。如陆地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森林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 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还能以全球变暖为例。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促使入射能量和逸散能量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地球表面的能量平衡发生变化,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发生所谓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这一现象对全球及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对全球的影响。1造成海平面上升。2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 气象灾害。3影响农业 和自然生 态系统。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使世界上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同时也可能使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4影响人类健 康。有可能增加罹患疾病的危险,增加传染病的防治难度,提高人类的死亡率。如下图所示。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2)对我国的影响。总体上,我国的气候 变暖趋势 冬季强于夏季。主要影响是: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与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等地区,洪水暴发频率将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而在春季和初夏时节,许多地区的干旱将会加剧,干热风、生物灾害将逐渐上升。

3.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 围 区 域 环 境 状况的改变

地理环境整体性如此严密和具有如此的普遍性,以致“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其他所有环节必将随之 发生变化,影响当地 的整个自 然地理环 境,即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下面以青藏高原为例。

青藏高原由于整块隆起,重新塑造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对亚洲季风环流影响明显,使东亚和南亚成为全球最强盛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使亚洲成为全球生物种类最丰富、生物产量最高、自然环境较优越的地区之一。同时,高原整块的抬升造成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沙漠和戈壁连绵,草原和黄土横亘外围,森林湿地只限于沿海地区。复杂的地域分异为生物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高原的隆起,成为西伯利亚气流南下的屏障,中亚、南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东季风向东运输,逐渐沉积形成黄土高原。黄土土质松散,利于耕作,但极易受流水冲蚀。流经该 区域的黄河,含沙量、输沙量均为世界之最。泥沙随水流动, 渐渐淤积,导致河床 抬高,形成“地上 河”,造成严重 水患;更细的泥沙注入渤海,致使河口向海延伸。由 此可见,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 进而改变地理环境。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下图所示。

青藏高原隆起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由此可见,自然地理 环境处于 不断的发 展变化之 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整体性的理念处理事情,要用动态 的、联系的、综合 的思维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时,要树立综合利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在区域开发时要处理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摘要: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整体性的理念处理事情。

3.自然环境整体性教案 篇三

图1为“甲河水系及该河干流下游某水文站各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月流量均较小

B.流量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

C.夏半年流量较冬半年小

D.冬半年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多,流量大

2.下列四幅地理景观图中,与甲河中下游地区相似的是:

A B C D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主题。图2为“地表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B.导致海平面上升

C.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图3完成5~6题。

5.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6.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肥沃,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二、综合题

7.图4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自然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为综合开发本区域资源,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B 3.B 4.D 5.A 6.C

4.自然环境整体性教案 篇四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1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暗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通过生物循环这一案例,让同学们自主分析前四章所学的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来深刻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探究活动帮助同学们掌握地理环境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符合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及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本节课整体上来说内容比较多,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在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各部分比较松懈,因此,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让同学们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整体性”。

一、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1.利用同学们熟知的蝴蝶效应导入新课,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运用图片及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与本节课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贴合不足,最后没有总结,将蝴蝶效应与所学原理相结合。

2.将教材知识点与案例有机整合,给学生清晰的思路,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化成一个个小问题,通过提供黄土高原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自己自主找出答案,方便学生的理解,但对案例的探究分析时间过短,引导不足,直接给出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处理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忽略了高一学生实际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跳过讲解生物循环,学生对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也只是简单复习,没有知识的迁移运用,不能更好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由于听课对象不同,对本节课的设计讲解较为简单,逻辑不连贯,对于真正高中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大,学生参与度低,讲课效率低。

5.PPT制作简单,内容不够丰富美观,讲课声音不太洪亮,语速过快,与学生互动太少,只顾自己讲解,没有亮点,板书过于简单,不够系统综合。

二、今后的教学改进:

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问题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

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3

本节课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学法指导,表现如下:

1、导入新课时通过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学习中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方可融会贯通。

2、通过读教材图3-3和3-4,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学生掌握了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4、通过分析案例,得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变化”的结论,使学生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方法。

5.自然环境整体性教案 篇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

及其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

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

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带

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自然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基础知识】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推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来进行的。

(1)水循环

①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②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③物质循环简图

④能量交换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⑤意义

A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B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C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2)生物循环

①概念

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②环节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③物质循环简图

④能量交换

⑤意义

A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B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3)岩石圈物质循环

①概念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②环节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融再生。

③物质循环简图

④能量交换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⑤意义

A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C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1)生产功能

①概念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2)平衡功能

①概念

指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②性质

是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意义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含义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

告诫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时要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地球表层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自然带

1自然带的形成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世界陆地自然带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

世界陆地自然带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带性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是热量(太阳辐射)。

②分布特征

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③典型分布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是水分。

②分布特征

在平行于海岸方向上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上更替。

③典型分布地区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影响因素

水热条件的变化。

②分布特征

在大致沿等高线的方向上延伸、从山麓到山顶的方向上更替。

③典型分布地区

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地区。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含义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使陆地自然带地带性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

①地带性自然带缺失

A举例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B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②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A举例

南北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B影响因素

地形。

③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A举例

荒漠中的绿洲。

B影响因素

水分条件的改变。

④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A举例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B影响因素

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说课稿 篇六

一、说教材

高一地理必修上册的教学内容是自然地理知识,即:了解人类赖于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第三章最后一节,也是自然地理环境部分的最后一节。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不难看出这节内容的地位就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融合。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来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节知识的学习是今后进行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学习的理论基础,是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理论依据,所以这节内容的学习对整个高中地理教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从自然综合体的角度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②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③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认识地理环境是一个开放的、有序平衡系统,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直观性、抽象性和系统性较差。所以教材编写时编者并没有从系统论甚至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来阐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只是通过大量实例让同学们感受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直观联系,进而体会地理环境整体性含义。

在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也是采用大量的景观图片对比的方式,让同学们从表象上感受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于产生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所属的分域尺度等原理性的知识明显淡化,甚至不提,教材的编写设计是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地位和编者意图的理解,依据课程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概念。

2、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的原理来解释某一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2、能够运用不同的景观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能够根据某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基本判定该地的可能出现的陆地自然带类型。

德育目标

1、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全局观念。

2、树立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观念,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观。

三、说重、难点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教材的分析,对课标的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三大地域分异规律。教学的难点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四、说教法、学法

每一节课都要用到多种教学方法,这节课的知识是自然地理环境部分的总结、归纳、融合,所以在教学中我应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用已有的旧知识来迁移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从地理表象中形成地理概念,发现地理规律,通过这样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采用: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讨论。同学们进行观察、思考和自主学习。通分组合作学习,让同学们对比、分析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采用录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接切题,让同学们从录像中挖掘出对本节课学习有用的知识。

[新课讲授及重、难点的突破]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始终采用:从认识地理表象,上升到总结地理规律,最后又将地理规律应用于地理实践中的步骤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安排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的具体来说: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采用录像资料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明确整体性的含义以及整体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教学主要通过景观图对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分布图”进行分析,实现图文转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角度。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了教学主要采用联系同学们平时爬山的感受引出珠峰的垂直带谱分布图,引导学生看图,并通过自然带的水平分布规律来迁移学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并联系学生实际进行知识拓展。

对非地带性分异的教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是弱化的。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①是本节课教学内容容量本身较大。②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是极为复杂的,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所以考虑应该在今后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结合具体地域进行分析。

[小结]通过知识小结为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实出重点。

[教学反馈]

在教学中通过反馈性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查缺补漏

[课后作业]让同学们课后分组了解玉溪的大气、水、生物、土壤、地貌等各方面的特征,并综合分析玉溪的区域特征。

六、说教后感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这节课的一些粗浅认识,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同行指正。

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无止境的,每次上完课后,总会感觉 似乎还有许多地方的处理应该可以更好一些,我想这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努力。

7.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 篇七

一自然价值的生态整体性

对于自然价值论的探讨, 首先应深入思索、剖析“自然”和“价值”这两个概念。如果以一种超越现代性的方式去思考的话, 则会发现“自然价值”这一概念在生态哲学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这些内涵就构成了自然价值论得以成立的根基。

(一) 自然多维价值之间的有机联系

随着当代自然科学的证明和人文思想的反思, 过去那种将“自然”作为一个巨大的、无限的“资源库”的思维已无法成立。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中已经明确了这一点, 而且自然的有机性、多元性、生成性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立足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看, 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性意义愈加凸显了出来。无论在什么时候, 人类首先是背靠自然生存的, 失去了自然的支撑, 人类的一切价值都将不复存在。这时的“‘自然’, 也即生命, 指的是存在者整体意义上的存在”, “我们在这里必须在宽广的和根本的意义上来思自然, 也即在莱布尼茨所使用的大写的Natura一词的意义上来思自然。它意谓存在者之存在”[1]。

与此同时, 自然也是必须由人类来展现的, 自然价值必须经由人类的承载才能从隐蔽走向显现。自然价值论的代表人物罗尔斯顿指出:“要谈论任何自然价值, 我们都必须对它们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即在我们的个人经历中充分地‘拥有’了这些价值, 从而能对它们做出判断”[2]121。在罗尔斯顿看来, 自然价值可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价值、稳定性与自发性价值、辩证的价值、宗教象征的价值等十个层次, 其中的每一个层次都必须经由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所体现。这也就对应了“自然人化”或“人化自然”概念。

由此来看, 自然的内涵中至少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源和“基底”的存在;二是作为与人类互动的各种外在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整体。这里,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 自然及其价值本身都必然会超越独断理性主义立场上的“物化”自然或工具理性主义立场上的“单向度”的自然。

(二) 自然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辩证统一

进言之, 自然的价值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同样引发了人们对于“价值”本身的一个反思。从根本上讲, 价值内在地具有属人性, 必须通过人这一主体的参与才能显现。传统价值论认为, 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前者以自身为目的, 后者则是一种外在的工具性价值。无论哪种价值, 都必然产生于一种关系中。即使站在人类主体性的认识角度来看, 价值作为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则“来源于客体, 取决于主体, 产生于实践”[3]。这样一来, “价值”至少不是一个单向的概念, 不能认为价值的来源完全依赖于主体的某种需要, 亦即不能单纯地以人的需要来裁剪自然价值。

应当强调, 自然不能等同于“自然物”, 它不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是一个整体的动态存在, 甚或可将其理解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由于自然生态自身的运行和自我调适, 使之不可能以某种静态和稳定的方式提供固定的“价值”。人类的需要同样也不是任意的, 其产生之初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 任何“越轨”的需要往往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因此,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 出乎意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

更为重要的是, 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实践关系也并非一方主动行为、另一方被动接受的机械关系, 而是一种彼此的相互适应关系。这种关系类似于后现代思潮中的“主体间性”, 即双向互动关系。在这一背景下, “价值”不是由人的需要或人的行为创造出来的, 而是通过人的实践, 由“遮蔽”走向“在场”。也就是说, 具有内在属人性的价值并非人的随意创造, 它至少需要一个更为根本的超越性的载体。

(三) 自然价值整体维度的确立

当重新认识了自然与价值之后, 就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看待自然价值了。

首先, 自然价值不是所有自然物的价值之和, 而是一种超越性的价值。它要求将自然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整体来理解。自然价值不仅涵盖了各种自然物的价值属性, 而且让这些价值彼此联系, 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价值网络。只有在这一网络的动态平衡中, 每一种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同时, 在这一网络中, 任何一种高价值的变化都会对自然价值的整体发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时会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在这个意义上, 人不能以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态度来俯视自然价值, 而应该在这一价值网络中寻找其自身恰当的位置, 从中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

其次, 自然价值如果与人类的需要相对应, 也必须以“大写的人”来理解人类, 即要从“类意识”的角度来看待人的多元需要。换句话说, 即使人是从自身的需要来看待自然价值, 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的需要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多元体。多元的需要意味着, 人类自身的价值实现也需要置身于自然的动态平衡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 自然价值的提出和反思本身则印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从来就不能割裂看待。人与自然在彼此的互动中体现出整体性的特征, 而且二者的价值也渐渐走向一种融合, 越是强调对方价值的重要性和自在性, 自身的价值体现就越完善。

二自然价值论的生态整体主义立场

要进一步深化对自然价值的认知与把握, 还有必要确立科学的方法论意识, 坚持生态整体主义的合理性辨析。

(一) 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理念

生态整体主义是伴随着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利奥波特在大地伦理学中指出:“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持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 它就是正确的, 反之则是错误的”[5]。这里的“完整、稳定、美丽”被看作是当代生态整体主义的最初价值定位。之后, 克里考特进一步指出了环境伦理的整体主义特质, 提出环境伦理的最高目的是作为共同体整体的善。最终, 罗尔斯顿完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体系, 他特别强调生态自然整体对于价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 认为“自然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大自然的所有创造物, 就它们是自然创造性的实现而言, 都是有价值的”[6]。由此, 完成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的基本建构。

在过去的争论中, 人们往往将生态整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进行论辩。但是, 作为一种整体论, 生态整体主义所对应的应是某种“中心主义”或“中心论”。整体论所强调的是多元价值的平衡与共存, 它更为重视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并认为各要素之间的价值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 只是在特定的境域下, 某些价值会凸显出来。进言之, 整体论中所谓的“整体”是一个由各个价值联系并承载着的价值网络, 它认为, 其中每一个结点的崩溃或每一个关系链的断裂都可能对整体产生影响。因此, 整体论强调不能随意用其中某一价值完全遮盖另一价值, 更不应该存在一种凌驾于整体价值网络之上的“价值”。而且人类作为价值网络中的一环, 虽然“人类是自然最丰富的成就, 但并不是自然的唯一成就。……多样化的生命比单由人类组成的世界更为丰富”[2]222。与此同时, 生态整体主义在更深层次上内蕴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意义。从本体论上看, 生态整体主义要反思的是人的主体性的边界, 即人类有没有可能脱离一种根源性的本体来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可以说, 生态整体主义首先在本体论上给予了人类一定的价值定位, 它承认人类是自然价值的观察者, 也是自然价值最深刻和最丰富的体验者。但人类毕竟不是体味自然价值的唯一存在者, 也不可能承担起全部存在的意义。就方法论而言, 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类应以一种敬畏的心态与谨慎的方式去与自然进行互动。毫无疑问, 人类应追求终极的、永恒的意义, 但同时又必须意识到自身总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下的, 其理性的能力总会受到当下条件的制约。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类对于自然理解的基本方式就是要从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其中的各个元素, 不要忽视每一个元素和关系对整体产生的可能性影响。人类必须以一种谦逊的姿态来看待自然, 并实践于自然。

最终, 生态整体主义落实的基本立场在于, 在整个生态背景中, 人的完整是源自人与自然的交流, 并由自然支撑的, 因而这种完整要求自然相应地也保持一种完整。生态整体主义最终的目标在于人类与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系统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使二者的价值能够不断地延伸和丰富。

(二) 生态整体主义对自然的价值梳理与定位

可以说, 在生态整体主义背景下, 以内在价值或外在价值这样的概念来看待自然, 无疑是失效的;同样, 以主客二分的视角来看待自然价值也是有失偏颇的。

生态整体主义所呈现出的自然价值是一种辩证的、主体间性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出的不是“人-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一种相互依存、彼此成就的关系。即自然作为本体为人类提供价值源泉, 人类通过展现自然的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永恒性;进而, 自然也由于人类的展现由价值的遮蔽走向价值的“在场”。具体而言, 其一, 从自然生态的维度而言, 自然价值的确立在于自然生态的整体平衡, 其中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环境的稳定等等。因为, 只有人类的可持续地存在和发展, 自然才能使其意义被展示出来, 自然价值这一概念才是有效的。因此, 自然必须满足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其二,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 自然价值必然包含了物质层面的需要。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必须从自然中尽可能地获得物质资料, 但是, 这种获得应是能够持续的。人类获取自然的物质价值的时候, 一方面要使这种价值能够惠及人类全体, 另一方面则要有“代际”意识, 要为人类的后代繁衍生息留下足够的空间与丰富性。同时, 人类作为自然之中的栖居者, 一定是自然价值的实现者、守护者, 而不是自然价值的创造者, 更不应是掠夺者。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中, 人类只是把自然中本有的元素和属性, 依据特定的自然规律来实现自然对人类的价值, 即人类不能无中生有地将价值创造出来, 只能是巧妙地利用自然中的元素和规律, 用于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人类对自然保持基本的尊重, 看到自然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在物质方面, 人类不能使自身的“价值欲望”无限膨胀, 超越了自然的可持续性供给。同时, 生态整体主义也主张将人的价值置于自然整体的价值网络之中, 人类只要守护并不断展现这一价值整体, 那么人类离那种永恒性的终极价值就会更近, 因为自然作为存在整体的无限性恰恰给予了人类这一追求可靠的保障。

由此来看, 生态整体主义对于自然的价值定位具有多层次的维度。它一方面并不否认自然, 特别是具体的自然物具有的工具性价值, 另一方面则强调必须以辩证整体性的思路来看待自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 生态整体主义更为强调的是自然价值的本体性和现实性, 即自然是所有价值的创造者。这不仅是因为自然整体不断创造着丰富的自然物, 而且还将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使每一个自然存在者在价值网络中获得独特的价值个性。在这里, 自然的价值体现为一种共同体的价值, 即让每一个共同体的成员各安其位, 充分展现出来, 而共同体的稳定与和谐则成为自然价值的首要体现。生态整体主义也反对那种抽象的价值理念, 而认为自然价值必须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背景下体现出来才是有意义的。因此, 它也强调自然价值的“属人性”, 重视人对于自然价值的展现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自然价值对于人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人类具有凌驾于自然价值之上的价值, 而是人类具有承担这些价值的能力。换句话说, 人类具有一种对于自然价值的担负责任, “不仅承认自然具有的服务于人的工具价值, 同时也承认人类具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和‘美丽’的内在价值;不仅承认自然具有的科学意义的价值, 同时也承认自然对于人类所具有的人文价值”[7]。用罗尔斯顿的话说, 就是“只有能哲学思考的人才能懂得这些价值在认识论、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方面的意义”[2]404。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实现了深层次的统一。

三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内在统一

通过对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两种理论基本内核的深入剖析, 不难发现, 自然价值论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 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生态整体主义这一生态哲学立场的确立。二者的统一并不是罗尔斯顿简单地将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逻辑建构于一般的自然价值观念之上, 而是找到了自然价值论能够得以成立的一个稳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

(一) 自然价值的根基在于自然的整体性

罗尔斯顿在其著述中将自然的价值分为工具性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三个层面。如果说工具性价值已成为一种定论, 而内在价值仍然处于讨论中的话, 那么自然的系统价值则是自然价值独立性的一个依据了。所谓的系统价值, 就是系统维护自身内在平衡与动态发展的自组织性, 它既不刻意凸显内部某一要素的价值, 也不护卫或排斥内部某种价值的实现。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 “自然系统总是要趋向于稳态, 但从不长期保持一种稳态, 而是在平衡之上叠加了进化和演变。”[8]显然, 自然价值论在系统价值的意义上就体现为整体论, 自然价值的实现不仅不完全依赖于自然内部的某一成员或某些价值, 而且会在进化和演变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价值选择。如果从整个生态史的角度来看, 自然已经淘汰了的成员及其价值远远大于保存下的成员及其价值。对于人类而言, 不仅不可能超越自然的这种系统价值, 而且更多地需要遵循和利用这种系统价值, 以使自身不至于被自然整体所淘汰。在这个意义上, 人类不可能征服自然, 而只能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遵从自然。因此, 无论是从人类的认识角度, 还是从自然价值自身的实现角度, 都需要最终落实于一种整体主义。自然价值论的独特性也才能得以体现。

(二) 超越主客二分来看待自然价值

从自然价值论的理论建构来看, 生态整体主义则成为人们建构这一理论的基础和依据。自然价值论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对于人类价值体系的反思, 其目的则是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 这就需要超越主客二分的价值形式。因为, 一旦加入了自然的维度, “我们直接感受到的价值可能是从一个无法评价的基础产生出来的, ……现有的一种善在历史上可能是从正价值与负价值的混合中产生的。”[2]173这就需要从生态整体主义的维度来理解自然的本质和自然价值的生成。值得注意的是, 当代科学的发展也为这种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价值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根据现代物理学的观念, 物质的现实性是一个整体, 虽然这不是一个由部分组成的整体。这完全就是一个通过多样性的互补性描述才能把握的整体”, 因而, “一种自然整体性的思维……必须得到承认, 因为我们自身都是自然的部分……一种以未来为取向的自然研究, 除了不可避免的实验系统之外, 所需的首先是思想者, 他们生活在同其内在世界的生命联系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日益增长的自然异化及其自我毁灭的趋向。”[9]这些都说明了自然价值论的立足点应是自然整体, 而不是人类或者自然中的某一类存在。同时, 对于人类而言, 生态整体主义的立场恰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多样性的途径, 即自然价值越多样, 层次越丰富, 人类就越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多元性价值。

结语: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价值论对人类价值的提升

自然价值论本身昭示了生态整体主义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因为, 自然价值的延续是自然内部各个元素、各个物种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无论是人类, 还是非人类的其他物种, 都在自身内部包含了某种整体性的要素。这种整体性展现的越全面、越丰富, 这一物种的个体性才越强。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是因为人类能最大程度地展现这种多元的价值。与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相比, “人类却能对荒野的根、邻居与陌生者都进行评价, 而不管一个具体事件是否有助于我们的生存、福祉和便利。我们把资源关系放到一边去, 而带着道德判断来审视自然界。……我们不只是对生存价值加以修改, 而是超越了生存价值。人类的到来的确是全新的, 因为我们能达到一种地球上前所未有的, 几乎是超自然的利他主义”[2]250。由此可见, 人类对于自然价值的提升将建构一种全新的价值形态和评价系统, 从而在全社会确立一种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所应有的价值维度。只有在生态整体主义的立场中, 才能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中为人类与自然双方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的伦理辩护。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291.

[2]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 叶平,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3]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5]Callicott J B.Introduction[C]//Zimmerman M E.Environmental Philosophy: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New Jersey:Prentice-Hall, 1993:10.

[6]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270.

[7]薛勇民.论环境伦理实践的历史嬗变与当代特征[J].晋阳学刊, 2013 (4) :70-75.

[8]李建珊, 胡军.价值的泛化与自然价值的提升[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6) :13-19.

8.自然环境整体性教案 篇八

1. 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条件 B. 气候条件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2. 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

A.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上升 B. 植被遭毁

C. 气候恶化 D. 围湖造田

4.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哪一要素变化引起的( )

A. 水文 B. 地形

C. 气候 D. 植被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5~6题。

5. 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盐碱化 B. 大气污染

C. 森林破坏 D. 温室效应

6. 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同一性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 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 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8.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差异性特征 D. 不稳定性特征

9. 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回答10~11题。

10. 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与③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 )

A. 山东丘陵 B. 东南丘陵

C. 德干高原 D. 巴西高原

1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3)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

A.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 地面变干燥

C. 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13.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被①表示____________,这类植被分布地区出产优质葡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植被带的南北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________的分异规律。

(3)图中洋流对②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

14.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上一篇:月牙儿读后感700字下一篇: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