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精选9篇)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 篇一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摘要】: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也将朝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注重宏观管理和国际合作的趋势演化。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变建设完善
【正文快照】:
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演变
1.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理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
首先,下放外贸经营权,简化贸易计划的内容 第二,试行工贸结合和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代理制度 第三,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这一时期,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微观经营主体的出口积极性,但是改革对外贸企业的财务体制 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的触动,外贸宏观调控手段仍以直接调控为主 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由改革开放前的完全封闭逐渐向鼓励出口,有选择的限制进口方向转变。
2.外贸承包经营管理改革时期(1988—1993)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
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这一时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逐步成长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但出口承包责任制只是一种在改革中的过渡体制,存在很多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做法,而且,外贸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既灵活又规范的宏观管理体制。
3.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贸管理制度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
主要措施有:进一步实施对外贸易企业的自负盈亏管理,继续强化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中央财政承担了所有的出口退税。实现汇率并轨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和税收制度 放宽对外贸企业的行政管制,改革经营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注重出口创汇的数量转向注重效益,完善外贸立法。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对外贸宏观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显著特征是放宽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经济和法律手段在调控外贸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阶段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对外贸易基本法,对维护对外贸
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发挥重要作用。
4.外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
2001年12月11 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是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转折点,改革的力度和速度都得到了加强这一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就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大规模清理、修改和重新制定,力求在内容上与 WTO法律制度趋同,许多条款吸收了国际贸易的通行做法。制度设计的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同时,逐渐提高贸易法规的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等。中国在近年也开始逐渐加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法律制度,由国家颁布的关于对外贸易管理的多部法律构成,包括《对外贸易法 》、《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是整个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框架中最具权威,最有强制力的一部分,决定了制度的其他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颁布的各项条例、规定组成的,如 《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等,这一层面的制度规范较法律制度层面在内容上更为具体,是整个框架的主体部分。第三个层面是各省、市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对外贸易状况,针对具体地方产业、具体商品进出口的规定。是第一、二层面制度的具体化、技术化,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绩效分析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演变,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外贸易的制度成本,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每一次变迁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革的前三阶段,虽然增长率均值比较高,但是增长率波动性也很大。这是因为改革初期处在探索的阶段,而且表现为“强制性”的方式,在推行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或地区并不适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开始显现,针对各种现象调整政策也会造成数据的波动。第四阶段的波动性最小,因为加入 WTO之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加大,并表现为“诱致性”的变迁方式,更适应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需要。
总体而言,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增长率的波动性说明了制度的变迁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 反复试验 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完全照搬套用的,探索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失败的风险。而中国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且增长率的波动性也趋于平缓,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演变的背景及影响因素
诺斯的制度演化思想认为,意识形态对制度的变迁和稳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式取决于人的学习过程。诺斯后期的制度演化思想强调,制度变迁的起源在于决策者所洞察到的机会,这些机会或者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来自决策者在给定的心智结构下对各种制度框架在边际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所以,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都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
1.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有利时机,适时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参与国际分工,并逐步改革和建立起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连年增长,与许多贸易伙伴国产生了贸易摩擦,受到伙伴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同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内环境的变化。(1)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中国企业不仅有能力而且又有必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外
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和完善。(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过渡,其改革过程影响甚至是主导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过程。
3.思想意识的变化。(1)对国际贸易作用认识的变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把对外贸易作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其目标是通过出口换取进口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然要求改革传统的贸易管理制度。(2)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思想,比较优势理论代替了自给自足的思想。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外贸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为此,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就成为现实的需要。
四、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方式和特点
1.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改革和创新,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表现出“渐进式强制性”的变迁特征。渐进式表现为“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强制性表现在“自上而下”政府推动的制度改革过程。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要求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变迁方式日益表现为“渐进式诱致性”的变迁。诱致性表现在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和完善制度环境,由经济主体来选择和建立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是从封闭的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外贸管理制度逐步向开放的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过渡并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接轨。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的以经济利益为重,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综合利益并重的转变过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服从对外贸易效率最优化的原则。
(1)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过程中,政府始终占主导地位,但其作用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变化。下放管理权、实行自负盈亏机制等体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
型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政府在改革中依然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侧重点逐渐从直接的管理和强制性的推动,转变到根据外贸发展的需要。
(2)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采取“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的演变过程。在改革的初期改革主要对象是微观层面的外贸管理制度,这些领域在改革过程中较为容易把握。随着改革的深化,改革的重点则转向营造统一的制度环境,如着力于外贸领域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订,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等。
(3)对外贸易理制度创新的重点逐步从体系的建立转向结构的优化和内容的完善。在改革的初期,主要的任务是逐步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管理制度的体系。之后,改革的重点转向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
(4)影响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变迁的因素逐步从国内扩展到国外。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领域的扩大,国际市场竞争状况、贸易伙伴国政府的反应和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大。
五、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也在不停地完善着。
1.我国政府的职能体制不断完善。
(1)政府保护国内市场方式受到限制。以往,中国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是高关税和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由于中国承诺在入世后大幅削减关税、取消配额等非关税壁垒,取消不恰当的财政补贴,传统的保护手段因此将受到极大限制,有的保护手段基本不适用,这对国内市场的保护程度大大降低。
(2)政府支持国内产业提高竞争力的方式的改变。中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又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以政府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与对出口的直接支持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入世后,国内市场的保护程度将大大降低,形形色色的补贴手段也就将受到限制,因此政府必须转变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方式。
(3)政府对外经贸管理的手段的调整。过去中国政府管理经济仍然主要用发内部文件的办法,有关规定既不透明,变动也很频繁,政策的可预见程度不高。在入世承诺中,中国承诺将公布所有涉外经贸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章程,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而且在设计对外经贸法律法规和其他措施前,将向公众提供草案,并允许提出意见等,政府从以往单纯的“管理者”向管理与服务并重。
(4)政府涉外经济管理的机构的调整。为兑现入世承诺,原来一些政府的涉外经济管理职能或者不再存在或者大大减弱。
2.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法律手段是最重要的外贸宏观管理制度手段,处于外贸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中国外贸在某些领域缺失,可操作性不强,立法落后于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建立健全中国有效的贸易防御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是将来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趋势。
3.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进一步加强。中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因此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协调将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4.我国加强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WTO 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转向寻求发展双边或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对国际上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扩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的又一趋势。
总之,中国的外贸管理体系一直在不停的适应国情一步步的发展,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管理体系。而我们现在所建立的管理体系也是处在不停的完善中的。不管怎样,我们的管理体系都会围绕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来加以改善的。所以未来还将继续探索和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 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沈四宝.论WTO 后过渡期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梳理和完善[J].WTO 经济导刊,.[3] 谢国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 戴志强.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发展进程评述[J].2006.[5] D.C.诺思L.E.戴维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中国经济教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文章
[6]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2.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 篇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很多课程需要突破常规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习者建立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获得对外汉语教学技能,这就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门课程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不仅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而且有较强应用性。目前很多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并没有使这门课程教学效果最优化。
1. 忽视实践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更是一门应用型课程。然而,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强调语言习得理论、教学法流派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对实践教学忽略不计,导致学生偏重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脱节。
其实,在相关教材编写中,都是注重实践教学的,比如,刘珣先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第八章与第九章主要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从宏观的课程设计到微观的教学技巧等各个方面讲解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知识。
2. 教学方法不当
作为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课程,很多老师采用讲授法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主要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介绍与传递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味地讲授,加之理论本身的枯燥性和深奥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制情绪。
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很多老师采用从概念、理论基础、作用、意义与局限等方面进行逐一讲授,知识讲解非常细致,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好。
3. 考核方式单一
一般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均采用闭卷考试,试题设计大多考查理论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忽视锻炼自身教学能力,更有学生采用考前突击办法来复习课程。可以看出,这样的考核方式既无法全面地检查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教学环境限制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主要教学环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一般也没有外国留学生参与教学。
传统的教学环境对本门课程的实施会造成一定限制,比如,在讲解中介语理论时,向学生介绍中介语概念、特征等知识后,只能通过展示留学生偏误或小段的视频让学生大概感知中介语系统,很难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不同国籍留学生在真实交际中语言系统的特点,影响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
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既要重视理论讲解,也要注重实践操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介绍理论知识而不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不仅会使课程枯燥无味,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
笔者在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课程进度进行总体安排,确定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合理分配课时。具体教学中,笔者讲解理论知识后开展实训,带领学生进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获得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能力。
2. 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法有利于理论知识的介绍,但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在本门课程的讲授中,以讲授法、小组活动、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一些较为深奥的理论,如转换生成语法、语言习得机制等采用讲授法;相对来说易懂的理论,要求学生分小组做报告。对于实践性的知识,笔者主要采用实践活动、交流活动来讲解,比如,在学习“课堂教学”一章内容时,笔者安排学生观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给个别学生提供一节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机会。
3. 转变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不利于检测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三七开”的考核方式急需改革。
笔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了过程性考核、理论实践考核分区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主要是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考勤、课堂表现、笔记等,此项占总成绩的30%。理论实践考核分区主要是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分别进行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采用传统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40%。实践知识考核在期末考试前进行,要求学生进行10分钟试讲,以此考查学生实践教学能力,此项占总成绩的30%。
如此一来,学生的最终成绩为“过程考核成绩×30%+实践考试成绩×30%+闭卷考试成绩×40%”,学生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会注重对实践知识的学习。这一考核方式改变了传统考核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更有利于检测教学效果。
4. 改善教学环境
教室作为主要教学环境无可厚非,但将教学活动完全固定于教室也不可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中,一些知识需要学习者深入实际调查,固定的教学环境不利于这些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带出去”方式,离开教室走向课外,改变单一教学环境。比如,在讲解一些实践性知识时,笔者带领学生观摩合作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要求学生利用留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交流,记录不同国籍留学生的语言特点,以此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学生对校外教学是非常认可的。
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早已厌倦满堂灌教育方式的高校学生来说,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改变了他们对理论课程的看法,灵活的教学方法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以理论知识考核、实践知识考核、平时表现三方面构成的考核方式也更有力地督促学生的学习。再加之教学环境由课内走向课外,学生有了和留学生接触的机会,能够学以致用,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对外汉语教学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突出了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方面的知识教学,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之后,利用理论知识的指导进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既巩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知识,又获得了对外汉语实践教学的能力。虽然受总课时限制,实践课时安排并不是很多,但对初步培养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笔者就“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介绍了自身的教学改革情况以及教学改革取得的一些效果,但是本门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恳请各位同仁指正并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01).
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原则初探 篇三
摘 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有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也不等同于中国文化成果展览。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总结出这门课程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民族文化特性及其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从而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教学原则;文化模式;精神统摄;价值系统;文化传统
2000年以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十多年来,在教务处等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先后申报并获批院级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颇有成效的课程建设。
就课程性质看,中国文化概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历史课程有着根本区别;它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作为由精神到物质,由形上到形下的有机体系特性,体现出其核心价值、内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概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精神运动轨迹及其决定的诸方面具体的外在形态为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而充分显示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和基本特性。而一般性教学原则的确立,则是课程特性与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
经过近20轮的教学实践和不懈的理论探索,我们精品课程组逐步提炼出能体现本课程特性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文化精神统摄原则
这一原则应该是诸教学原则中的核心原则,因为它体现着我们对文化特性的正确认识:所谓“文化”,不是由一堆互不相干的僵死物堆积而成的混合物,而是由内在灵魂统摄的生命有机体。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都认为,每种文化就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她的诞生、成长、强壮、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1][2]。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文化模式即是“文化”的存在方式,它是民族文化各层面的复杂元素围绕该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即本尼迪克特所谓的“制度化了的动机、情感和价值等背景”)或总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功能齐全、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整体”决定着各构成元素的基本内容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部分”从不同侧面显示“整体”的终极价值;离开了“整体”的精神统摄,各个“部分”即成为难以理解的“文明的碎片”[3]。
因而我们认为: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区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与文化知识课程教学的内在依据。目前各高校编写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大致有数十种,重点不同,体例各异,但其教学模块设计的主体部分大多依据文化结构三层面(物质、制度、精神)或四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安排章节。虽然大多数教材把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基本特征等作为全部教学的提纲挈领性内容,但真正把哲学与宗教作为中国文化(也是其他民族文化)精神层面中核心价值系统置于统摄全局或枢纽地位,以此展开其他文化层面的教学模块,似乎还未被广泛采用。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影响深广的权威性教材,以体例的严密性、知识的涵盖性、文献的丰富性、评论的精当性,具有无可置疑的开创性和典范性意义。就体例或教学模块设计思路看,该书“上编”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政治基础及其发展历程,为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宏观视野。“中编”具体展开,依次论述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具体文化形态。“下编”在此基础上综述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内容。顾伟列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主体部分,依次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他多种颇有影响的教材与此大同小异。上述体例,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唯物史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对特定民族文化基本精神、核心价值系统的把握,是理解其文化结构及其具体外在形态的依据和前提;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在此只能导致“本末倒置”的结果。金元浦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则在“总论”基础上,依次重点论述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法文化、佛教文化基本精神。全书以此为枢纽,形成精神文化统摄整个中国文化有机体的大格局。则较好地体现出“文化”有机体本质特征。
根据文化模式理论及其凝结的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我们经过多年探索,设计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下教学模块:
第一部分:源流论。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与社会—政治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历程。中国文化发生期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及其价值系统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本体论。所谓“本体”,就是文化有机体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是统摄整个文化有机体的灵魂,也即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中与“部分”相对应的“整体”。它主要包括宗教与哲学,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特性正在于此。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化模式以宗教为核心,而具有世俗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哲学精神为灵魂,也即以儒、道、佛(学)等思想学说及其最终相互融合形成的宋明理学统摄着整个文化有机体。因此,哲学与宗教成为整个教学模块的枢纽与核心,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这是“纲举”环节。
第三部分:形态论。这是在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统摄下具体展现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史学传统、民俗文化、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它们从各个侧面、各个层面体现着中国文化“本体”的人本精神、德性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中庸精神等。在这些基本精神的统摄下,那些具体文化现象才能得以很好地被理解。这是围绕“纲”的“目张”。
第四部分:转型论。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历程及当代中国民族新文化建设。它的基本教学思路是透过外在具体文化现象的变迁,探讨中国文化模式的精神蜕变历程,显示在精神蜕变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
在现代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已从“民族历史”进入到“世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任何民族文化的考察都不得不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下进行。因此,在中外文化比较背景下,如何把握、正确评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批判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所谓“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是指在考察中外民族文化,尤其是比较中—西方文化价值系统时,应充分承认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延传中的现实合理性,而不能从当下功利主义立场出发,在抽象概念的阐释中,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本身进行片面、抽象的高—低、文—野、优—劣评判。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看,各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其在各自生存环境中的生产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反映,是其民族或社会共同体生存状态、发展需求和历史变迁的反映,是各民族成员自觉与不自觉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常常截然相反的文化价值观念,都有其现实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我们只能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判断特定价值理念对特定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欧洲文化的个人主义传统及其人权观念、平等观念、契约与法治意识等,来自古希腊城邦政治文化传统,来自其航海贸易的社会经济模式,来自古罗马帝国的法治精神,来自中世纪北欧封建制度下权利与义务对等传统。这些对中国人非常陌生的文化理念在欧洲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却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同样,东亚大陆孕育了中华民族早熟的农业文明;束缚于土地的小农经济模式,使中华民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牢固的宗法社会结构;宗法社会的扩大,酝酿了建立在政治权威与家族伦理基础上的大一统政治及其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以儒家忠孝观念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它以一定程度上以限制个人权利与自由为代价来保证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和谐及强大的向心力。因而,东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各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客观适宜性,我们难以脱离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依据作抽象概念的优劣比较。“五四”时期,陈独秀处处以西洋文明价值观批判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胡适强调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以及辜鸿铭式的文化爱国主义,今天以此原则看来,其偏颇之处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各民族文化的一律平等。“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特定民族、特定社会的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其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别。比如,东方伦理文化精神未必就比西方人权观念和法律意识“低级”;西方的个人至上传统也未必就是东方文化群体协作精神的未来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西方及其他民族文化)价值系统应作历史性判断,事实性判断,而不能在中外文化比较中作孤立、抽象的价值再判断。这才是真正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历史是过去了的事实,它以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等各种物化遗迹,为我们所感知,但本质上已不再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其所形成的传统,传统“就其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来看,它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traditum),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4]作为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代代相传的东西,传统是活在当下的历史。作为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以思想信仰、社会心态、民风民俗等形式,对现实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强大的感召与规范力量,成为社会意识和存在方式的精神本源。现实社会的人们正是通过文化传统,与自己的祖先建立起密切的思想交流与精神共振,实现着历史与现实的相融共存。
因此,我们今天——还有将来,不管是重大社会生活,还是个人的日常处世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文化传统的显在影响与潜在规范之中。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的理论依据。系统梳理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并非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考察我们自身的文化渊源,反思今天我们对自身传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认清我们当今的文化生态,促进我们的“文化自觉”,以更加理性地进行“文化选择”。总之,重温传统以认清自我,追溯源流以把握现实,改造文明以开创未来,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宗旨所在。因而,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原则。
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总和——经济基础,是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某种反作用。唯物史观正确阐释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运动诸多方面的一个侧面,诸多“轮回”的一个环节。实际上,人们的生产与各种社会实践推动社会生活、文化形态缓慢变化、渐进发展,而其最终结果——思想观念、文化精神的重大变革,则推动历史与社会文化产生质变,产生里程碑式的突变,以致往往开创人类历史文化新纪元,而非仅仅是唯物史观框架下所谓的“反作用”。在中国,这种文化现象被解释为上天的启示与“圣贤”的教化。在西方,则是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映照论、基督教“上帝”意志说、黑格尔“绝对精神”决定论以及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开创论等。广义而言,人的精神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远离具体、纷繁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各种精神运动(神话的、宗教的、哲学的、伦理的等等),其重大变革对人类历史运动与文化变迁的推动,往往就是总结性与开创性的,是里程碑式的。
因此,这一教学原则使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必须超越复杂历史表象,清晰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结构图”与“精神运动图”。在此宏观视角下,漫漫五千年中华文化纷繁复杂的变迁历程,实际上就是取决于几次重大的民族精神蜕变:远古神话逐渐凝结的“贤者崇拜”社会情结,奠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思想基础;传说中的颛顼“绝地天通”宗教革命,推动远古中国原始宗教向成熟宗教的迈进;周初“敬天保民”政治伦理的确立,结束了殷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模式,开创了伦理型、世俗型“礼乐文明”辉煌时代,奠定了中国文明基本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文化成果,历史性地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图;董仲舒“天人合一”神学目的论,开启了儒学独尊及其宗教化历史进程;陆王心学从理学体系中反叛而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从而成为宋明时期尤其是晚明以后近世中国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石。同理,在近现代中西文化挑战—应战大格局中,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运动图谱”,才能更好地透过纷繁的历史表象,把握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历程中的历史运动轨迹。
参考文献:
[1]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一、二卷)[M]. 吴琼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英]阿诺德·汤因比. 历史研究[M]. 刘北成,郭小凌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C]. 傅铿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5-130.
[4] [美]E·希尔斯. 论传统[M]. 傅铿,呂乐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原则与培养目标研究”成果之一(批准文号:20100914)]
4.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 篇四
课程编号:58210190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Foreign Trade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分:2 总学时:34 理论学时:34 实验学时:0开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开课分院、系:外语外贸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的专业课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专门研究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全面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并能正确运用理论和方针政策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做好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本课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对外开放与发展对外贸易、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和方针政策、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模式等为授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掌握:系统掌握中国对外贸易转型,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升级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大宗商品贸易行业,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等问题。
理解:理解中国的贸易条件和外贸依存度,全球贸易新规则,中国自贸区建设,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及操作。
了解:了解中国和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概况,中国的区域贸易关系,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关系,中国主要贸易航线及趋势,中国开发发展大趋势,当前中国对外经贸形式及展望,当前外贸热点问题等。
二、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中国和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2学时)[1] 中国对外贸易史
[2]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3] 浙江省经济发展概况[4] 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 [5] 浙江省对外贸易问题 [6] 浙江出口竞争力提升
1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史,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浙江省经济发展概况。基本要求:○ 掌握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浙江省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
2.中国对外贸易转型(2学时)[1]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演变
[2] 中国对外贸易急迫转型的特征化事实[3]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和面临挑战[4] 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5]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型[6]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和竞争力的影响[7]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与对外贸易转型[8] 国家及国际政策经验及实例
1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演变,基本要求:○中国对外贸易急迫转型的特征化事实,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和面临挑战,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和竞争力的影响。掌握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与对○外贸易转型,国家及国际政策经验及实例。3.中国的贸易条件和依存度(2学时)[1] 贸易条件内涵
[2] 贸易条件的形式[3] 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4] 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5] 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政策1了解贸易条件的形式,基本要求:○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掌握贸易条件内涵,○贸易条件的形式,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政策。
4.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2学时)[1]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内涵[2] 商品SITC分类
[3] 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现状[4] 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 [5]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6]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7]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8] 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建议
1了解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内涵,商品SITC分类,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现状,中国基本要求:○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2掌握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建议。5.出口升级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转型(2学时)
[1] 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分析:中国出口结构真的改善了吗?中国出口存在“低端化陷阱”吗?
[2] 影响转型的因素[3] 中国出口导向战略面临的问题[4] 对外贸易转型的实证分析[5] 实现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了解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分析:基本要求:○中国出口结构真的改善了吗?中国出口存在“低端化陷阱”吗?中国出口导向战略面临的问题。
2掌握影响转型的因素,对外贸易转型的实证分析,实现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6.中国的区域贸易关系(2学时)[1] 中国区域贸易关系概况[2] 中欧贸易关系[3] 中美贸易关系
[4] 中日韩贸易关系[5]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6] 两岸贸易
[7]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1了解中国区域贸易关系概况,中美贸易关系,中日韩贸易关系,两岸贸易。基本要求:○
2掌握中欧贸易关系,○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
7.全球贸易新规则(2学时)[1] WTO及其最新发展[2] TPP及最新发展
[3] TTIP及其最新发展[4] RCEP及其最新发展[5] 亚太自贸区及其最新发展[6] 中国多边及双边贸易协议1了解WTO及其最新发展,TTIP及其最新发展,TPP及最新发展。基本要求:○
2掌握TPP及最新发展,RCEP及其最新发展,亚太自贸区及其最新发展,中国○多边及双边贸易协议。
8.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2学时)[1] 一带一路战略及其意义
[2] 一带一路贸易格局:国家层面、省级层面[3] 一带一路国家组团
[4] 我国与一带一路贸易商品结构[5] 一带一路国家风险组团[6] 境外经贸合作区
[7]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发展路径
1了解一带一路战略及其意义,一带一路国家组团,一带一路国家风险组团。基本要求:○
2掌握一带一路贸易格局,○我国与一带一路贸易商品结构,境外经贸合作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发展路径。9.自贸区建设(2学时)[1] 中国国内自贸区战略[2] 国内自贸区发展重点[3] 国内自贸区政策[4] 自贸区成绩
[5] 自贸区如何对接国外一带一路1了解中国国内自贸区战略,自贸区如何对接国外一带一路。基本要求:○ 2掌握国内自贸区发展重点,○自贸区成绩,自贸区如何对接国外一带一路。
10.中国贸易主要航线及世界著名港口(2学时)[1] 世界主要航线[2] 中国远洋航线[3] 中国近洋航线[4] 中国主要港口[5] 世界主要港口
1了解世界主要航线,世界主要港口。基本要求:○
2掌握中国远洋航线,中国近洋航线,中国主要港口。○11.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变化趋势(2学时)[1] 国际直接投资概念分类[2] 国际直接投资数据分析[3] 国际直接投资地区格局[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5] 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6]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1了解国际直接投资概念分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基本要求:○
2掌握国际直接投资数据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地区格局,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12.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2学时)[1] 国际服务贸易含义及分类[2]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3] 主要国际服务贸易行业[4]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数据分析[5]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6] 国际技术贸易含义、分类、行业分布[7] 国际技术贸易数据分析
1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基本要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数据分析,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国际技术贸易数据分析。
2掌握国际服务贸易含义及分类,主要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国际技术贸易含义、○分类、行业分布。
13.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发展(包括农产品贸易)(2学时)[1] 大宗商品分类及发展历史[2] 大宗商品行业分布[3] 大宗商品贸易特点
[4] 大宗商品贸易数据分析[5] 农产品贸易分类及发展历史[6] 农产品贸易行业分布[7] 农产品贸易特点
[8] 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1了解大宗商品分类及发展历史,基本要求:○大宗商品贸易特点,农产品贸易分类及发展历史,农产品贸易特点。
2掌握大宗商品行业分布,○大宗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农产品贸易行业分布,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
14.中国开发发展大趋势(2学时)[1] 开放在十三五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2] 十二五时期开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3] 十三五时期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4] 十三五开放发展的五大趋向
[5] 影响十三五开放发展全局的四大关系[6] 中国发展格局展望
1了解开放在十三五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基本要求:○十三五时期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影响十三五开放发展全局的四大关系。
2掌握十二五时期开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三五开放发展的五大趋向,中国发展格局展望。
15.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2学时)[1] 产业概况及外部环境分析[2] 跨境电商生态圈[3] 跨境电商产业园
[4] 典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分析1了解产业概况及外部环境分析,跨境电商生态圈。基本要求:○2掌握跨境电商产业园,典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分析。○
16.2017中国经济展望(2学时)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2]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3] 扩大出口需要供给侧新思路[4] 新常态世界经济形势概况[5]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态势
[6] 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7] 世界经济面临发达国家政策风险[8] 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新一轮调整[9] 中国经济“新常态”
[10] 世界经济“路难行”
1了解新常态世界经济形势概况,基本要求:○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态势,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世界经济面临发达国家政策风险,世界经济“路难行”。
2掌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扩大出口需要供给侧新思路,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新一轮调整,中国经济“新常态”。
17.当前经贸热点专题(2学时)[1] 特朗普新政[2] 逆全球化[3] 英国脱欧
[4] 世界贸易规则重塑[5] 人民币国际地位
[6] TTP、TTIP、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亚太自贸区[7] 一带一路战略[8] 等等
1了解特朗普新政,英国脱欧。基本要求:○
2掌握逆全球化,世界贸易规则重塑,人民币国际地位,TTP、TTIP、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亚太自贸区,一带一路战略。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中国对外贸易》,杨清震 熊晓亮,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参考书目:《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黄晓玲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黄建忠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2版)》.阎志军.科学出版社,2011。
五、课外学习、作业习题等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还要学习其它的相关课程(见参考资料)。同时,还应参与案例讨论即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及实践;本课程的目的一是要学会识别和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运行与管理方法和原则;二是要提高学生对国别贸易政策环境差异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掌握解决和处理进出口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学生要学习完《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基础课程;同时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以外,还应收集相关的案例,便于进行案例教学。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形式:PPT专题讲解和课程论文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20%,PPT专题讲解和打印40%,课程论文40%。
考核要求:PPT专题讲解和课程论文都有具体评分标准,以考核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为主。
七、本课程特色
本课程的教学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最新变化;内容全面,重视应用;课程体系的安排突出了各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掌握对外贸易的发展规律,学会分析对外贸易领域的现实问题。
八、其他说明 无
执笔:张士军
5.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 篇五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试题4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2、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A.农产品
B.矿产品
C.机电产品
D.纺织品
3、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A.多元化
B.集中化
C.细分化
D.平衡化4、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
A.200多项
B.300多项
C.156项
D.84项
5、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A.商品出口
B.许可证贸易
C.直接投资
D.工程承包
6、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7、中国出口产品最大的转口市场是()。
A.香港地区
B.澳门地区
C.新加坡
D.台湾地区
8、新中国成立后,中日贸易逐步发展的基础是()
A.民间贸易
B.政府间贸易
C.外交手段
D.相互援助经济发展
9、邓小平于什么时候在接见外宾的时候,第一次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公诸于世。
A.1981年6月
B.1981年7月
C.1980年7月
D.1980年6月
10、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
A.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
B.重要地位
C.特定的中介地位
D.一般的流通地位
11、“六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了()的出口。
A.石油
B.煤炭
C.轻纺产品
D.机电产品
12、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是其被写入()。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
D.中共十四大报告
13、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浦东
B.深圳
C.海南
D.珠海
14、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达()。
A.75%以上
B.90%以上
C.85%以上
D.60%以上
15、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
A.八五计划末
B.七五计划末
C.九五计划末
D.六五计划末
16、当今国际贸易中对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认证最具权威性的标准是()。
A.《ISO14000系列标准》
B.《CAC标准》
C.《CEN标准》
D.《ISO9000系列标准》
17、以下不属于中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组成部分的是()。
A.法律
B.行政法规
C.约定俗成D.部门规章
18、旧中国对外贸易是()性质的。
A.半封建
B.半殖民地
C.资本主义
D.半封建、半殖民地
19、以下不属于“以质取胜”战略内涵的是()
A.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声誉
B.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C.创名牌出口商品
D.加强商品的出口数量
20、以下不属于“科技兴贸”战略的内容的是()。
A.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B.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C. 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D.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总贸易体系
2.对外贸易依存度
3.补偿贸易
4.许可证贸易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比较WTO和GATT的区别。
2.简述服务贸易的四种形式。
3.简述货物贸易的特点。
4.简述出口余力的概念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我国的出口余力。
四、论述题(12分)
论述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材料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回答问题)
经济观察:中国离创新型国家到底有多远?
一双在我国生产的耐克鞋,我们只挣一个多美元。可是,一经拥有品牌的耐克公司出售,就值上百美元。用我们廉价的劳动力,用我们的资源,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和水,却让国外的企业家挣了大钱。难道我们还不知道自主创新多么重要吗?
“合资劫”现象警示:靠合资拿不来核心技术
近年发生在西北地区的“合资劫”从反面凸显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紧迫性。国内一些公司想通过跟国外公司合资的方法学到人家的核心技术,这种想法很天真,到头来往往非但没学到技术,反而把品牌和市场贴了进去,“赔了夫人又折兵”。沉痛教训警示:核心技术终需自主创新,靠谁不如靠自己。
中国能造“神六”飞船却为何造不出大飞机?
与此对应的是,由于没有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我们的大飞机航空技术一直没有过关,导致直到今天我们的天空还不得不飞着波音和空客,使本来可以像航天技术那样称傲世界的大飞机技术白白浪费了20年时间,庞大的国内市场最终拱手让给了外国。
在提倡自主创新的大语境里,很多有识之士再次郑重地高调提出“对‘以市场换技术’
进行反思”。而反思的结论他们已明确:我们的市场是让出去了,但技术却没有换来;换来的不是不入流的技术就是二流技术,没有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大规模引进不但没有加强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反而侵蚀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基础„„这些似乎都很对,所以此反思一出,共鸣者众。
据香港《大公报》日前报道,刘燕华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时说,“以市场换技术”的说法认为,只要市场开放了,技术也会随之而来,通过招商引资来引进大批技术。但事实证明,这种路子根本是自欺欺人。他解释说,市场是有限的,一旦让出去,再要夺回来会十分艰辛;而让了市场也并不见得会得到技术,甚至有可能让了市场又废掉了自己的技术,最后发展成既无市场又缺乏核心技术的依附性国家。
刘燕华特别以汽车产业为例,“以市场换技术”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90%被跨国公司占领,表面上产销两旺的局面。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市场让出去了,原有技术也丢了,新的技术又没掌握,真正成了依附性的汽车工业。”如上海、长春的汽车厂就是如此。
1.试述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6分)
2.根据材料,解释“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含义。(4分)
3.请证明:新形势下“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仍有其必要性。(14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2、C
3、A
4、C
5、A
6、D7、A
8、A
9、D
10、C
11、C12、C
13、C
14、B
15、B
16、D
17、C
18、B
19、D 20、D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总贸易体系: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对外贸易额和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补偿贸易:在进口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时,在与对方签订信贷协议的基础上,不用现汇支付,而以产品或劳务分期偿还价款的一种贸易做法。
许可证贸易:技术的许可方将其交易标的物的使用权通过许可协议或者合同的方式转让给技术的被许可方,并有被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报酬的贸易方式。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比较WTO和GATT的区别。
1)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概念。
2)法律的权威性
3)组织机构的正式性
4)领域的广泛性
5)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6)解决争端机制的有效性。
2.简述服务贸易的四种形式。
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3.简述货物贸易的特点。
有形性;可储存性;贸易规模由海关统计;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4.简述出口余力的概念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我国的出口余力。
出口余力=国内生产能力—国内消费水平
1)努力提高产品的加工层次,增加制成品出口
2)积极采取加工贸易方式扩大出口。
3)提高出口产品的包装、质量和品牌。
四、论述题(12分)
论述当前中国货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1)较高的贸易依存度
2)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
3)贸易方式不合理
4)工业制成品竞争力不强
5)农产品深加工不足
6)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不足
7)纺织品、服装所占比例大,价格低。
对策:产业高新化
市场多元化
以质取胜
五、材料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回答问题)
1.试述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6分)
技术引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有利于培养现代化人才、有利于繁荣国内市场。
2.根据材料,解释“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含义。(4分)
“以市场换技术”的本来含义是指东道国以开放国内市场为代价,让出一部分市场空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换取跨国公司的先进适用技术。
3.请证明:新形势下“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仍有其必要性。(14分)
由于现实世界中的市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社会子系统,开放市场的准确含义除了包括市场准入的内容外,还包括投资环境和市场退出等一切影响投资的现实和潜在因素。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前,国内市场准入门槛高,外商直接投资要进入我国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市场准入问题。
新时期“以市场换技术”要树立市场开放程度主要取决于投资环境改善状况的新思维。那种认为国内市场要高度保护才能“换回技术”的观念是对“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内涵的偏狭理解。
其次,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失效。它仅仅表示“以市场换技术”战略需要重新洗牌,部分政府职能要出局,一些强制性措施要淘汰,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将变得更加间接和含蓄。
第一,政府可以通过给与外资优惠引进先进技术。这些优惠措施一般可以分为财政措施、金融措施和其他措施等三大类型。
第二,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提高技术壁垒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技术壁垒的实质是对本国市场和产业实施保护,维护其宝贵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第三,作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提条件,中国已承诺逐步取消许多关税和技术转让方面的要求。但是关于“禁止成员国最高计划机构提出技术转让”等要求,中国并未签字,因而中国的政府谈判代表可以要求外国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转让技术,或者建立研究中心培训中国的工程师。
第四,中国政府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中所包含的安排和调整,诸如取消地域限制,放宽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要求,以及在从前某些敏感的部门实施国民待遇等,对跨国公司而言也仅仅意味着更为广泛的市场准入以及更为自由和更具可预见性的外资管制框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要实实在在的赢得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因此,“以市场换技术”依然成立。
再次,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增强的趋势并不妨碍引进先进技术。尽管跨国公司也会想
6.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篇六
0944612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学分:2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预修课程: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内容简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视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本课程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演进、教学理论、特点、教学规律、总体设计、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以及一般的语言教学规律和各种教学理论、方法,并把文化因素、语用规则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范畴之内,从而使从事这一事业的有关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掌握其教学规律和方法,最大可能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教材及参考书: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吕必松著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刘珣主编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7年出版
7.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 篇七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专业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文化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将传统与现实结合,开拓学术视野,延伸思维触角,一直是文化概论课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国思想文化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让学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华,领会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能融汇到自己的人生思维中,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笔者试以道家哲学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个案,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初创,《道德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的形成与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与人类身心的修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们以无穷的思想启迪。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学、科学家乃至普通平民,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如果学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明确“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最早的出处源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常被误解为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其实,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无”,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生动的说明了“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治理国家犹如煎小鱼,煎小鱼乱搅就会搅烂,不乱搅,就是无为。用这种“无为”的办法煎好了鱼,治好了国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
在解释清楚“无为而治”的基本内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实际应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例如图片与科教片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这里我们进行简单的说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李冰创建都江堰,2260余年来,川西10余州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沃土。故史称之为“川西第一奇功”。而今,都江堰也是正使用着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地区1010万亩良田和提供7市36县的城市、乡镇的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养殖业用水,旅游业用水。如此通古贯今,造福于人类的大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全世界唯此一处。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坚持以和谐为本。表现出来就是“无为而治”、“因势利导”。都江堰无坝,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境。
通过介绍都江堰的文化意义,学生在无形中对“无为而治”的抽象思想就有了形象的把握。但是如何与自身、和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自己能够智慧生存,我们可以适当的举例,引领学生举一反三。
用现代管理学的事例来让学生感受“无为而治”的奥妙。老子的思想是管理哲学,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却是将管理引入新的境界的“大道”。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利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终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标与动画结合的方式来说明无为而治的现代管理学应用,形象生动,便于说明。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初接触中国文化理论的学生,大都会因其茫如烟海和博大精深而产生畏惧心理,故而教师必须始终做到把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识和体悟用最简单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必要时辅助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打消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难和顾虑以后,就可以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上倾注心力。我们认为,文化情怀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创造,是该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通过研修课程,希望学生都能过“一种有文化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生活里,华贵而不可有铜钱臭,简朴清素而不可邋遢无礼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课堂讨论(按各重点、难点章节安排):在上课时事先提出讨论任务,学生听完课后,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程讨论。事先指定个别同学带头,其他人自然跟上。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完一位发言后,先让其他学生提问,然后作出点评。随后下一位学生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每学期可以安排2次-3次课堂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
(2)多媒体演示、参阅网络:尽量结合学生自己的专业,思考文化现象,在作业中体现出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观看有关文化影像:例如在讲述思想文化时,我们既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安排观看科教频道《百家讲坛》名家讲授来更深刻领悟大家思想之美。讲授器物文化时,组织观看《探索发现》栏目。让同学们感到既在学习,又在享受,调节学习节奏,形成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活跃局面。看完后,要求学生写出读后感(小论文)。
总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庞杂,在有限的学时中难以尽述,教师必须以轻松活泼的教学技法让学生易学易懂并将其身心沉浸其中。这种教学技法其实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它迫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把握、课堂氛围的调节诸环节上精心推敲并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蔡世华.“中国文化概论”课定位与教学视点[J].煤炭高等教育, 2001 (2) .
[2]刘红.中国文化教法的多元化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3) .
[3]宦书亮.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 2008 (5) .
8.探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 篇八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原因;影响;顺差变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18-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经濟体,第一大债权国和第一大贡献国,中国一直以来贸易顺差的增长也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大致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一、贸易顺差的原因
(一)国内因素
1、比较优势。中国是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即便外需减少,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强劲的价格优势,因而造成顺差。2、经济形势。勤俭节约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人们偏于储蓄,国内的储蓄大于消费,因而国内需求不足,企业也只好另谋出路即出口来销售自己的过剩产品。3、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激励机制[1],推行鼓励出口的政策,如出口退税,补贴和保障等措施。
(二)国外因素
1、国际产业转移。正是由于中国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健全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政策,吸引着外商来华投资设厂,这也确立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外商的投资主要是在加工贸易领域,凭借在中国的优势进行出口,获取大量利润,这也造成了顺差的加大。而且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愿向中国出口先进的高新的技术,这将减少中国的进口,进而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2、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促使中国大宗商品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进一步增加了贸易顺差。3、国外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中国较低的产品价格使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的产品依赖较大,特别是纺织品,日用品、轻工业等,这加大了中国的出口,造成顺差。
二、贸易顺差的影响
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得作用功不可没,但也给我国带来了很多不便。
(一)积极作用。首先,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入世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第6名上升到第2名。其次,它解决了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为产品找出了新的出路,获得巨大的利润,这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也是很好的形势,所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最后,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提高了中国的世界地位,中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且加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二)消极作用。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它的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欧盟,美国,日本,东盟是我国四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对欧盟,美国都是贸易顺差,这将加剧我们的贸易摩擦。有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中的75%有顺差,而对美国、欧盟的顺差额是我国顺差总额的1倍和0.78倍,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数已经连续16年和5年位居世界第一了,这也给我国带来不少麻烦。其次,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都给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是不可弥补的伤害。最后,贸易顺差被外界拿来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幌子,同时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压力,2011年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65,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屡创新高。此外,外汇的增加,央行会发大量的基础货币进行对冲,这将导致通货膨胀。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额较大,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了,并且长期处于顺差,顺差额也较大,2008年货物进出口差额达到2981.3亿美元,但入世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到2011年关税总水平从15.3%下降到9.8%,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100个。虽然2008年货物进出口差额达到2981.3亿美元,但原因不仅仅在于中国,前面我已经解释过了。2009年和2010年的顺差分别降为1956.9亿美元和1815.1亿美元,这足以看见中国的努力了。2001年到2011年期间我国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但进口规模也增长了4.7倍。在2011年1月至11月期间外贸出口17240.1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1.1%,进口15856.1亿美元,增长26.4%。从贸易结构上看,加工贸易的比重明显下降,一般贸易迅速增长,2005年至201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3.6%上升至94.8%,其中机电产品比重由56%上升至59.1%,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年均增长率为13.4%,11.9%,13.3%。在服务贸易方面,我国的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624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出口国了。从贸易主体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大经营主体联动发展、各有侧重的格局[2]。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进出口中的作用明显,2011年11月,其出口增长了28%,进口增长了38.6%,分别高于总出口和总进口增幅的14.2和16.5个百分点。
四、展望2012年
当前经济复苏放缓,下行风险较大。欧债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新兴国家经济增速回落。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需求疲弱。全球通胀严重,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金融市场随之反复波动,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人民币升值频繁,俄、法、美又将进行总统选举,面临这么复杂而又不确定的环境,中国既有风险又有机遇。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国内的原材料,能源价格上升,中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已经弱化,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外需疲软,尤其是欧美国家,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也有所下降。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和经济发展,会加大对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
另一方面,中国正好抓住这次机会减少贸易顺差,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量进口材料和能源。2012年2月18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就是要较少储蓄,加大消费和投资。2011年中日首脑会议中,达成了扩大人民币在两国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的协议,这也扩大了人民币在整个亚洲地区的使用,加大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减少逆差。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赵健,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任苑.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1,2.
[2]叶为金,严先溥.中国对外贸易跨上新台阶[J],中国金融,2011,23.
9.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合 篇九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徐采霞 2007年9月
2)学习者学习
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属于语言的范畴。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
语用规则:语言的使用规则,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谈话的内容、言语的语音形式、词、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进行选择的规则。
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语言知识
2.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 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属于言语范畴。语言交际能力=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 言语技能: 听说读写的技能
3.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关系
二.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ª60年代初)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
(2)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
1)初创阶段(50年代初—60年代初)
1958年,正式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我国
3-3.教育学
(1)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底层结构:跟
(2)不同点:
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掌握.1)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2)学习的起点不同。
3)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
4)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6)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二、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习得母语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①刺激—反应论
语言不是先天所有的,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反应后的刺激)的模式而获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因此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②先天论
LAD假说: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普遍语法”:即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当儿童接触到具体语言时,就会不断地通过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对“普遍语法”的参数进行定值以形成具体语言的规则系统。后天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③认知论
代表人物: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④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语言是交际工具,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一)语言对比分析
1、定义: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2、代表人物:美国 拉多
3、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 迁移理论
4、观点:认为
4、偏误的来源:
(1)母语的负迁移。
(2)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泛化”(3)文化因素的负迁移。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5)学习环境的影响。
5、对待偏误的态度: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看到偏误的积极意义;
对偏误在交际中所产生的影响要有实事求是的估计;偏误是
一、汉语作为
三、听说法(结构法、句型法)
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二战时美国训练士兵 代表人物: [美]弗里斯
埃比
拉多 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先搞清语言的结构)
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强化)特点: A.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B.反复实践,养成习惯。C.以句型为中心进行训练。
D.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不完全排斥)。
E.大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如:录音、语音实验室、视听设备等。F.注重语言结构的对比,确定学习难点和重点。
G.有错必纠。
三、听说法(结构法、句型法)优点:
A.以句型作为
缺点: A.如何科学地设定和安排功能、意念项目。B.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
C.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容忍态的“度”如 何把握。D.课堂交际化难以真正做到。
E.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还难以适应交际法的要求。
五、任务教学法
是交际法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新发展,是交际法的一种新形势。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具体的、带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让学生用目的语通过协商、讨论,解决这一具体问题。
所谓“任务”指有目标的语言交际活动。(2001年2月,中国教育部制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两个理论来源:
1、交际法的进一步发展,将以表达意义为目的的活动称为“任务”。
2、与交际法的关系: ●强调任务的真实性。
●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言语技能 ●强调学习过程(即完成任务的过程)。
●通过前期准备、后期巩固等步骤,弥补了交际法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流利性方面的问题。
六、认知法(“认知—符号法”、“现代的语法—翻译法”)
观点:主张在
(1)实用性原则:“易教易学”
A.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指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教学内容必须是学习者在生活中常用的,在交际中所必需的。
B.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教材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语料,尽量避免无使用价值或仅仅为了解释语言点的“教科书语言”或“教室语言”。
C.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指教材在提供必需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更要提供大量的练习。
(2)知识性原则
指教学内容要包含一定量的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增长知识。(3)趣味性原则
教材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和形式的活泼多样。A.题材多样化。
B.体裁、语言风格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版式设计、装桢、插图等形式上活泼醒目。
(4)科学性原则
A.语言的规范: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
B.内容组织符合教学规律:内容的编排顺序;题材内容;生词和语法点的分布;词汇和句型的重现率;练习的内容和方式……
C.反映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平,更换旧内容、慎重选择新成果……
(5)交际性原则:
A.要选择有交际价值的教学内容。
B 语言材料的组织要体现生活的真实性。(6)针对性原则:
要适合使用对象的特点
A.最基本特点是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对比所确定的不同的教学要点。
B.还要针对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特点、学习者学习目的特点、学习者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
三、教材编写依据
1、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是理论基础。
2、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直接理论依据。
3、目的语语言学和文化是教材内容的源泉。
4、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四、代表性教材介绍
四、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1、性质: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汉语作为
“文化震荡症”、“文化休克”: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浑身不适乃至生病。随着对第二文化的了解和适应而逐渐消失。
3、调整阶段
4、适应阶段
(四)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1、尊重不同的文化。
2、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3、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
4、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5、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文化依附”:人们言行所代表和体现的是哪一种文化。
二、文化教学的层次
(一)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二)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最基本的“知识文化”,学习者感兴趣、希望了解。
(三)专门文化知识:高年级的文化课,不属于语言教学,是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文化底蕴。
三、文化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基本原则
1、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
2、要有针对性
3、要有代表性
4、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二)教学方法 “文化揭示”
1、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
2、文化内容融会到课文中去
3、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第八章重点
1、掌握几个基本概念:文化、交际文化、语言交际文化、非语言交际文化、文化休克、文化依附。
2、文化的分类及其分类标准。
3、文化的属性。
4、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处置二者之间的关系。
5、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显现的主要阶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6、对外不同文化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不同层次及采用的相应的教学方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06-22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10-09
论中国对外发展趋势06-29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06-15
1月自学考试中国对外贸易试题01-0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判断11-30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08-1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论文11-30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管理策略论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