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歌朗诵稿

2024-06-23

爱国的诗歌朗诵稿(共11篇)

1.爱国的诗歌朗诵稿 篇一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中)的姜海才老师以教材为依托,利用“双课堂”教学平台组织了一场诗歌创作朗诵大赛,激发、培养了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热情,收到了传统课堂难以达到的效果。他是如何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前在“双课堂”教学平台,教师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推荐七篇文章,让同学们分成七个小组认真研读和讨论。文章的来源包括课内和课外,分别是《老哥哥》《台阶》《手》《信客》《老王》《阿长与<山海经>》和《苦恼》。二是让大家根据本组研读的文章,共同探讨、创作一首体现主人翁性格特征的诗歌。

课中设计了两大部分:演讲和投票。

其中,“演讲”部分又嵌套三个小环节:第一,是让每组同学上台集体朗诵本组创作的诗歌;第二,是让该组的学生代表分享一下诗歌的创作思路和心得;第三,是让其他组的同学对该组诗歌进行点评,姜老师适时进行总结。“投票”部分,教师让所有同学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三组诗歌。李某同学带领的小组创作的《记忆追逐心灵归处》得到了现场师生的一致认可,获得最佳诗歌荣誉。诗的最后一句“小母马,我的儿子死了”,道出了主人翁的悲凉与凄楚,让听者为之动容,引发强烈共鸣。

课后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根据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继续修改和完善本组的诗歌作品。有些组还尝试进行了第二首诗歌创作,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热情被很好地激发了。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创造出好的作品,“多读”是必要前提。如何在纷杂的氛围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姜老师创设的“诗歌创作朗诵大赛”是个有益的尝试。通过论坛互动和课上分享,学生对语文阅读、写作有了新的认识,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本节课授课时间是2015年12月15日,是一节小说阅读课,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的所有小说都是以“爱”为主题的,让孩子们从文章中阅读爱、感悟爱,最终学会奉献爱、创作爱。

【案例亮点】

亮点1:齐心创作修改诗歌

各小组同学通过阅读老师提供的原文,合作探讨出希望在诗歌中表达的人物特质,并在“双课堂”教学平台的“互动讨论”中发表共同创作的诗歌初稿。以往,小组合作受时空的限制明显,学生必须在同一时间、聚在一起才有合作的可能。现在,“双课堂”教学平台打破了这一局面,学生不用见面,只要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想,就可参与讨论,建立合作。就本课的课前任务来说,同学们一有时间便在论坛中发言,根据诗歌的形式和语言,不断修改本组作品。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字的修改,诗歌的意境就完全不同。例如在李某组创作的第一稿诗歌《记忆追逐心灵归处》中有这么一句话:“却,伸手不见五指。灯,隐约勾勒背影。”刘某同学读后,感觉缺点什么,但又说不出来;而董某同学认为,应该把诗歌中的“却”改成“夜”。因为“却”字虽有转折之意,但和后面的“灯”无法呼应。这样的修改,让诗歌更有意境,可以展现完美的、凄冷的画面(见图1)。类似于这样的修改很多,大家精益求精,都想提交出一篇完美的作品。在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一轮又一轮、一次又一次修改、完善,最终,一首诗歌作品完成了。

亮点2:集体朗读诗歌

课堂上,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诗歌诵读方式:有的组是一人朗读一段;有的组是领读、齐读穿插着朗诵;有的组是根据诗歌内容分角色扮演朗读;有的组还齐声重复重点段落,以示强调。例如程某组的《长妈妈》,他们组共五人朗读该作品:首先由一位同学朗读题目,然后分别由其他四位同学朗读第一段的四个季节;第三和第四段的内容分别由两个人齐读;最后一段首先由一个人朗读,最后以五人齐声再次朗读的方式结束(见图2)。全班90%以上的同学都参与了朗读,这充分体现了班级的合作与集体精神。每一篇作品都凝结了团队成员的心血:创作、修改、朗诵,将团队进行到底。

亮点3:创作过程分享和同伴精彩点评

同学们进行完精彩的诗歌朗诵之后,还相互分享了诗歌创作的过程,全面阐释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语,很好地呼应了本章课文“爱”的主题。

另外,学生对他人作品的评价也十分中肯,头头是道。以李某组创作的诗歌《记忆追逐心灵归处》为例,一位同学点评说:“这首诗的第一段体现出了整首诗的风格,‘惨淡的月光,空无一人’描绘出车夫当时的孤独,没有人陪伴。之后,诗歌又引用了文章中的一些事件,体现出了车夫想给别人述说他儿子的经历,但是总被人拒绝的失望之情。最后一句‘小母马,我的儿子死了’把全文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类似的生生互评,肯定了作者的创作,同学的赞美比老师的表扬效果都好。

亮点4:票选最佳诗歌

朗诵完所有的诗歌,教师带领大家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投票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每人限投3票。同学们经过认真听、仔细考虑,投出了自己最神圣的一票。“双课堂”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可以快速反馈同学们的投票结果(见图3)。最后,李某组创作的《记忆追逐心灵归处》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天的最佳作品。这篇作品感情浓郁,用词准确,发人深思,也得到了现场师生的一致认可(见图4)。

【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的教学经验不足,但有了电子书包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效果显著提高。同学在课堂上展示的所有作品,都是从课前的教学平台上生成的,我也紧随同学们的脚步,共同在平台中成长。同学们的问题也都一一掌握。掌握了学情,在课堂上可以做到得心应手。

同学们通过互动教学平台来讨论和学习,他们很喜欢这种不限时空的交流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学生的沟通障碍,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同学们有空了就上来评论评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讨论出意想不到的成果。也让我大感意外。由于有了充分的讨论与发酵,他们的作品比以往的要好很多,我很开心。

尤其是这次活动,正赶上我在江苏宜兴出差学习,通过手机,也可以登录到平台中,查看学生们的进展,有问题及时引导,非常方便。这种教学形式的改变,让我受益匪浅,不再担心出差时无法照顾到学生的问题,学生有问题也能及时反馈,及时得到解决,不会产生滞后问题。

本节课作为一节诗歌朗诵课,不足处是没有做到诵读指导。有了这次的经验,我下次会更好!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要的就是这种新时代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引领改变世界的新一代的人们。加油!

【专家点评】

信息化语文教学是什么?信息化只是手段,核心还是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成功的探索。本节课也是一个成功的信息化教学案例。利用课内课文的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最后创作出自己的诗歌作品。有阅读,有写作,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最根本的状态。只要这两个做到了,语文学习也就达到效果了。现今,我们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读整本书,而这节课比读整本书的效果更好。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与其他伙伴共同探讨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新诗创作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适合。姜老师设计得非常好。同学们写的诗非常好,很有诗味儿。为什么有诗味儿?他通过阅读原文,对人物有了了解,随着讨论的深入,也渐渐对人物有了自身的感受,于是,借助诗歌把这种情感宣泄出来。有了感情在里面,也就很容易得到读者的共鸣。而且,不仅作品很棒,同学们的点评也很棒。这样的活动要多做,多做就能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语文成绩就水到渠成了。

———北京四中顾问、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

2.爱国的诗歌朗诵稿 篇二

【摘 要】基于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愿景,呼应学校人文综合体验基地的活动背景,本次社团活动致力于创设“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阅读情境,以诵读、创作、展示、品鉴的方式,在打开东西方文学典籍的同时,进而打开自然、打开自我。

【关键词】情境阅读;社团活动;诗歌朗诵;交流品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70-01

【作者简介】1.袁晓东,江苏省宝应中学(江苏宝应,225800)教师,一级教师;2.李斯凤,江苏省宝应中学(江苏宝应,225800)教师,高级教师。

一、活动缘起

情境阅读体验中心是学校人文综合体验课程开发十大中心之一,设有情境阅读开发中心、情境阅读体验馆,分别位于图书信息楼二楼、三楼。中心以“文化、实践、课程、学习、研究、服务”为切入点,结合人文综合体验课程基地的文化内涵和追求实践体验的目标,从功能、安全、人文、艺术等多方面考虑,多视角、全方位打造具有深刻文化内涵、高度开放、功能多样的且地域特色显著的空间形态。同时适应教育变革与发展要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舒适、安全、符合青少年心理行为、有利于师生充分发展的绿色空间环境。

以情境阅读中心为活动背景,2016年4月29日上午,我校举行“在农历的天空下——‘告别春天诗歌朗诵会”社团活动。本文尝试总结、梳理“在农历的天空下——‘告别春天诗歌朗诵会”活动实践及思考心得,以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我校人文综合体验课程理念有更深入、更感性的认识。

二、核心理念

本次活动以独特的方式鲜活而有力地诠释了学校人文综合体验课程的核心理念:(1)人文性,对自然的珍爱、对生命的感怀、对自我的发现;(2)综合性,文化的综合,学科的综合,能力的综合;(3)实践性,以亲近自然的方式,通过诵读、创作亲近诗歌、亲近母语。

三、设计思路

阅读必须回归“人文精神”和“全人教育”。践行学校“理想课堂”的教学理念——

所谓“理想课堂”,实质是“民主课堂”。也就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探究、让学生表达、让学生展示,甚至让学生决策、让学生质疑、让学生评判。基于以上理念,本次活动的主持、朗诵、创作、品鉴等活动均由学生完成,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此外,本次活动力图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试图打通文化壁垒,并将活动空间拓展至课堂之外,感受自律节律、亲近身边风物,“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四、活动准备

1.设计背景墙。2.《品读·兰亭序》视频下载。3.打印:朗诵材料(60份)。4.校园花草采集,装于干净的瓶子。5.学生任务分工。

五、活动实录

1.导入。

男主持: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情境阅读体验中心,举行“农历的天空下——告别春天”诗歌朗诵会,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欢乐。

女主持:今天是农历三月二十三,属于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时节。首先请华蕾同学介绍“谷雨”。

2.介绍“谷雨”。

华蕾:“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女主持:谷雨也是一个散发着稻香的湿润名字,处于春末夏初。这时阳光温润,雨水充沛,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郑板桥笔下的竹子也在发出拔节的声音。此时此刻,最美不过三五佳客竹林相会,泡一壶香茗,赏翠竹新叶,与朋友们谈天说地。

3.朗诵《兰亭集序》。

男主持:曲水流觞,兰亭雅集,一群趣味相投的文人于暮春时节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间品味自然,清谈玄理,吟诗作赋。下面,请欣赏高一(1)班全体学生带来的诵读表演《兰亭集序》

4.表演诵、个人诵、齐诵《春》。

女主持: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处处都有花树,都有女儿环舞,微寒但觉清和。请欣赏中英文诗朗诵《春》。

5.以朗诵的形式展示个人诗作并交流、品鉴。

男主持:有人说,人生须打开两本书,一本是自然,一本是自我。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变在风中枯萎影片。今天,我们从校园里采撷花草,想要诗歌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下面是同学们的个人诗作展示,欢迎大家品评指导。

第1小组:咏杨花杨花飞梦絮漫天,伶仃谢蕊叹流年。春涵梓里终将逝,无可奈何庄周碟。

学生1点评:诗歌中有意象,用“庄生梦蝶”的典故,但主题太消沉了些。

学生2点评:七言绝句,注意韵脚,很好!“杨花”与“梦”均有相似点,比喻贴切。

第2小组……

6.结语。

教师:今天的活动基于三个背景(1)时令。当下正是“谷雨”时分,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春天,迎来热烈而成熟的夏天。(2)校园。学校春光烂漫、草木葳蕤。(3)人文综合体验基地东西方文化阅读区交汇处,同时,这也是学校情境阅读中心首次启用。因之,我们的活动便具备了特别的意义——通过诵读古今中外诗作打开了书本。通过亲近身边花草打开了自然。通过创作、交流打开了自己,见证了诗性的美好、青春的力量。

六、反思对策

3.小学爱国诗歌朗诵稿 篇三

篇1:小学爱国诗歌朗诵稿

我的祖国,你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你从远古走来,你经历了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你目睹了楚汗相争的壮烈与残酷。

你创造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你进行了文字从小篆到楷书的演变,你统一了度量衡。

你哺育了无数英雄,你滋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才子,你有《论语》、《史记》、《四库全书》、《清明上河图》……

你有秦兵马俑、布达拉宫、故宫、井岗山……

我的祖国,你幅员辽阔,山川壮美。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绵延的万里长城,挺拔的喜马拉雅,有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有美丽富饶的海南,台湾,有辽阔草原,茫茫林海,你有一万八千多千米的海岸线

和两万多千米的漫长疆界。

……

我的祖国,你物产丰富,地灵人杰。

你有稀世珍宝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东北虎……

你有罕见物种水杉、银杏、铁树、人参……

你有用不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

你有六合归一的秦始皇,你有光复中华,创立民国的孙中山,你有中国革命的救星毛泽东,你有改革开放的先导邓小平;

你有诲人不倦的孔子,你有怀才受贬,寄情《离骚》的屈原,你有精神世界的勇敢战士鲁迅,……

我的祖国,总之,你有勤劳善良的人民,你有爱好和平的天性,你有自强不息的传统,你有保家卫国的品格

……

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

唱百天下,唱响世界!

篇2:小学爱国诗歌朗诵稿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篇3:小学爱国诗歌朗诵稿

用疮痍的土地作纸

在战争的硝烟之后

是谁?

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

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

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消瘦的中国呵

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软弱的中国呵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

走上了街头

面对淋漓的鲜血

面对惨淡的人生

她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

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

她们就像一束束火焰

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

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此后,她们加入到共产党人的行列中

她们义无返顾地选择了

用铁锤砸碎黑暗

用镰刀收割光明

她们走过漫道

她们越过雄关

她们驰骋疆场

她们英勇杀敌

她们要以枪杆做笔

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

她们要以热血为色

描绘一个青春的中国

许多年后的今天

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

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她们的呼吸

我又看见

我又看见了

一群又一群的青年

那挂满汗水的面孔

我又听见了

她们嘹亮的歌声

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

她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

在悠悠岁月中

写着一首爱的诗篇

是的,岁月悠悠、人生漫漫

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

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

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

那是一座壮志凌云的丰碑

哦,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

用太阳金色的语言

用心海浩瀚的蔚蓝

哦,中国,我要为你画一幅画

用春天百花的色彩

用五星红旗的光芒

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

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

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

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

这就是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希望的中国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辉煌的中国

这就是我们的青春中国!

4.儿童爱国诗歌朗诵稿[范文模版] 篇四

实验小学 四年六班安舒

我的祖国,你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你从远古走来,你经历了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你目睹了楚汗相争的壮烈与残酷。

你创造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你进行了文字从小篆到楷书的演变,你统一了度量衡。

你哺育了无数英雄,你滋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才子,你有《论语》、《史记》、《四库全书》、《清明上河图》…… 你有秦兵马俑、布达拉宫、故宫、井岗山……

我的祖国,你幅员辽阔,山川壮美。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绵延的万里长城,挺拔的喜马拉雅,有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有美丽富饶的海南,台湾,有辽阔草原,茫茫林海,你有一万八千多千米的海岸线

和两万多千米的漫长疆界。

……

我的祖国,你物产丰富,地灵人杰。

你有稀世珍宝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东北虎……

你有罕见物种水杉、银杏、铁树、人参……

你有用不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

你有六合归一的秦始皇,你有光复中华,创立民国的孙中山,你有中国革命的救星毛泽东,你有改革开放的先导邓小平;

你有诲人不倦的孔子,你有怀才受贬,寄情《离骚》的屈原,你有精神世界的勇敢战士鲁迅,……

我的祖国,你有勤劳善良的人民,你有爱好和平的天性,你有自强不息的传统,你有保家卫国的品格

……

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

5.军旅诗歌中的爱国思想内涵解读 篇五

军人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是支撑军人的思想理念,军旅诗歌的传诵正是军人思想文化的聚集,它以自身独特的形式和魅力将军人的铮铮铁骨或刚毅柔情形象的描写记录,是研读军队文化的重要典籍。

1.军旅诗歌包含的要素

不同于寻常诗歌的风花雪月与婉转缠绵,军旅诗歌自先秦两汉至唐宋元清再到近现代以来,都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金戈铁马的艺术魅力流传于世,供世人细细研读。

军旅诗歌的内容中一个主要要素就是对横刀立马的英雄形象再现。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有诗句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对戍边战士生活的与胸襟的描写,在艰苦的边关之地,守关将士为国为家浴血奋战,纵然时间漫长、战事频繁但是只要一日不将敌人击退便一日为国家浴血而战。铁骨亦有柔情,他们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全都留给了挚爱的国家。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中写道“君不见沙城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其中的李将军正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李广,英雄虽已逝, 但是他们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形象必将永世长存,他们对国家的忠贞爱戴也会被后人铭记。

与冠盖满京华的帝都相比,边塞风景也是军旅诗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刀光剑影、烽火连城纵然是从军生涯中司空见惯的寻常之事,但是边塞之地亦远离浮华喧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对边塞寒冬奇景的描写, 它描绘的是边关之地奇丽多姿的生活,皑皑白雪如纯白无暇的梨花,一夜之间漫山遍野,放眼望去,山岭成峰,瞬间便被国家的锦绣山河而感到自豪,喜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边陲大漠壮观奇景的描写,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气势恢宏,雄奇瑰丽。

2.军旅诗歌蕴含的意义

军旅诗歌主要是对边关生活的记录和对征战的描写,在这其中无一不透露出戍边军人的战斗精神,他们不畏生死, 马革裹尸亦是荣耀。在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保家卫国、 一往无前的血性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

这些充满爱国正气和军人血气、折射着军人对战争和人生的体验与思考的诗篇,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鼓舞和人格的熏陶。战斗精神是军队在战斗过程中激发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传诵军旅诗歌更是精神的一种传递,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的就是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军人对国家的热爱,继承和发扬军队中的优良美德。爱国精神是军队的核心要素,虽然是血肉之躯,但是他们可以为了国家而变得无坚不摧,无所畏惧。唐朝诗人李益有诗《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剑定天山。这首诗引用伏波将军马援和定远侯班超以及战国时期晋国大败秦国和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充分体现了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传达着军人激昂慷慨的英雄气概与安定边远为国家随时献身的精神。

3.军旅诗词的感悟

代代传承的军旅诗歌已经成为宝贵的军事遗产,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武德精神。军旅诗歌是被赋予灵魂的一把锋利宝剑,它引导着军队的文化思想,为军人的内心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仔细品读各代军旅诗歌,或壮志凌云或伤感哀切又或者豪放淡远、咏叹婉转,但无一都蕴含的浓烈的爱国主义和轩昂雄劲的英雄情怀。每当放下书卷,回想那一片片跨越时空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便会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为了那一颗颗可以触摸到的赤子之心和不灭的灵魂记忆,昔日边塞征战的荒凉或者瑰丽绚烂的繁华总是荡气回肠,令人无限感慨。从杨侗的“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 中可以感受到那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激情,国家危难之际,匹夫尚且有责,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将普通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军人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回味李白的“城头铁骨声由震,夹里金刀血未干”是对战争胜利场面的描述,他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完全描述出来,对于胜利,欢欣之后更多额定是一种感动, 很多人都敬佩军人的浩然正气,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体会军人“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对国家的留恋和无法亲眼见证国泰民安的不甘,面对他们说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时的无奈和思念又能如何安慰。他们经过千锤百炼,崇尚和平却不得不战,他们忠勇、苦中作乐、不计得失。 军旅诗歌的记忆是长远的,它激发的不仅仅是战斗精神更是爱国情怀,军旅诗歌是军人和世界交流的另一种语言,是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传统军事文化必不可少的内涵。

结语:

6.诗歌朗诵“三读”教学例说 篇六

前人对诗歌朗诵的作用作了精辟的表述。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有“20世纪的杜甫”“汉学伟人”之称的萧涤非教授说过:诗具有音乐性。下一点吟咏的工夫,不仅能欣赏诗歌音节的铿锵,还能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感受诗人的情感。

诗歌是需要朗诵的文学样式,其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只有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才能切身感受和体味。下面,我们以现行中小学教材中选编的诗歌为例,简要介绍诗歌朗诵的“三读”教学法。

一读声韵: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声韵是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征。诗歌的语言美主要通过声韵表现出来,因此诗歌教学应该从声韵的诵读开始。

“声,音也。”(许慎《说文》)声音起源于物质的震动,是物体受到外在作用而发出的声响。由于外物作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会有长短、高低和轻重的差别。作为诗歌语言的声,除了具有一般的物理性质,更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内涵。《礼记·乐记》解说诗歌乐音时指出:“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诗歌作品是诗人感于外物,有所欣喜、有所不平而发出的声音,其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教学首要的就是引导学生用有声的诵读,表现出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感情,感受到诗歌语言特有的艺术魅力。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这首诗写诗人望天门山见到的美景——碧水青山,白帆红日,色彩绚丽。因是作者舟行所见,画面又是流动的,故而有一种山断江开、流折水回、青山相迎、孤帆携日、驾风而来的感觉。诗人捕捉到这种意境,把它写到诗中,饱含着一种惊喜和赞美之情。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到这些情感,读出这些内涵呢?教师不妨这样设问:“同学们,诗中写到哪些色彩?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诵,把它们读出来?”很自然地,学生会选择“碧水”“青山”“孤帆”“日”等作为朗诵的重音。教师再问:“请你想象一下,‘碧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水,诗人喜欢这种水吗?能不能把你想到的情境通过你的声音读出来呢?”学生可能会有很多尝试。这些诵读或许很幼稚,但是每一种读法里面一定都包含着学生真实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这是教师的讲解无法替代的。如果教师还能让多名学生现场展示,启发其相互借鉴,相互修正,以丰富自己的体验,发展自己的认识,则能产生更佳的教学效果。有了这种教学,学生才会热爱诗歌,真正获得诗歌语言的美感。长期接受这种教学,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诗歌属于韵文,讲究押韵,在古代有较严格的格律限制。《望天门山》用的是上平声的第十部“灰”韵。作为平声韵,本诗在朗读时要把韵脚读得平稳而悠长。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很多教师教学时就是这样做的,但千万不要以为朗诵诗韵就是读准韵脚这么简单。诗歌朗诵只有读出了诗歌内在的旋律,才算读出了诗韵。

要说清这中间的道理,需要从诗歌的本原上做一些考查。诗歌原是与音乐、舞蹈并立的三位一体的艺术。后来,独立成一种文学体裁,但形式上仍保留了音乐、舞蹈的若干痕迹,诗韵正是这些痕迹最直接的表现。从乐、舞的角度看,韵是一个乐调或一段舞步内部的自然停顿,是音乐旋律和舞美动作变换的一个阶段;从诗歌的角度看,韵则是把相关音节维系成一个完整律句的形式,是诗人内心情感律动的一个节点。因此,准确的诵读诗韵不仅能体会到声韵的和谐美,更能感悟到诗人情感的律动趋势和规律。仍以《望天门山》为例,诵读韵脚“回”“来”时,因为押韵,故而能产生一种和谐的音韵,让我们感受到作品的韵律美。如果进一步细心体会从“回”到“来”的韵律变化,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由“惊”到“喜”的变化过程。这种情感的捕获,只有诵读诗韵才能体会得到。因此,一个高明的教师,一定会通过朗诵教学把学生带进这种艺术欣赏的氛围之中,由此呈现出来的课堂风貌与一般的课堂教学自然有很大的区别。

二读节奏:感受诗歌的意象美

节奏,是诗歌朗诵中根据意义关系和内部旋律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停顿。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声韵反映语言的抑扬,节奏则显示语言的顿挫。诗歌外部的意象需要借助节奏内在的律动来连接,诗歌内部的情感需要通过节奏外在的演示来彰显。因此,节奏是联系诗歌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的纽带。诗歌朗诵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诗歌,体会到诗歌的意象之美;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节奏,学生才能深入诗歌内部,感知诗人情感变化的脉络。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孤立地看并没有什么诗意,但是利用诗歌的节奏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则呈现出山野秋来孤寂静谧的意境。这种意境是可以通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注:“/”表示很短的停顿;“//”“///”表示依次延长的停顿。下同)的节奏朗诵来感知的。不仅如此,“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的节奏,还可以通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长短有致的停顿变化,体现出诗歌意境的纵深和内在情感的律动。所以,诗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朗诵,把握诗歌的节奏,体会其精巧的意象组合,感知意象组合的情趣及其背后传达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有效的欣赏诗歌丰富的意象美。

读准诗歌的节奏,还是准确解读诗歌的前提。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我们看以下两种读法。

甲: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选择何种读法,表面上是一个节奏划分问题,实际上体现着朗诵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很多学生喜欢采用上述甲种读法诵读《再别康桥》,读起来看似顺溜,实则没有真正读懂原诗,没有体会到作品所创造的宁静氛围以及诗人缠绵的离愁。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作纠正。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实际上显示出教师对诗歌节奏的轻视,以及教学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欠缺。

nlc202309031857

朗读诗歌的节奏非常重要。一般而言,读者对诗意的理解和对情感态度的理解达到什么水平,就可以读出什么水平。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节奏的诵读把体会到的意义和情感表现出来,要通过聆听别人的朗诵,发现自己情感把握上的偏差,并进行修正。这样诵读思考,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读辞气:感受诗歌的旨趣美

辞气,是诗歌通过文辞表现出来的情感气势,是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所形成的语气的抑扬顿挫。诗歌缘情而发,诗人受到某些情绪的刺激创作成诗歌,就把自己的情感沉淀在诗文中,形成特有的辞气。反过来,人们朗读诗歌,从音节的抑扬顿挫中也能逆向探究到文章的辞气。所谓读辞气,正是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进入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把握文章流动的气脉。因此,只有通过读辞气,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旨趣美。我们以李白的《将进酒》教学为例,介绍怎样读辞气。

《将进酒》是一首以乐府旧题写成的劝酒歌,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教学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大意,把握全诗的思想情感;然后,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试读,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最后,在反复演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演绎其中的情感。

全诗共分四个韵章,感情起伏变化,读法有别。教师要通过范读来引导。

首章共四句,起兴开篇。两组排比长句语带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悲叹人生短促。这几句要读得深沉。

第二章(5—10句)渐入正题。五、六句由叹“悲”转而写“乐”;七、八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内心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人生态度。这几句由悲叹转向豁达,要读得豪壮。

第三章(11—20句)写劝酒,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逼真地再现了席间的情景,加上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歌中之歌,名为劝酒,实为抒发寂寞不平之气。这几句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要读得狂放。

末章(最后8句)顿挫作结。诗人谈古论今,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篇末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要读得愤激。

纵观全诗,感情的发展大起大落,经过两次转折,历经“感叹—豪壮—狂放—愤激”四个阶段;节奏起伏变化,一唱三叹,由“深沉”到“激越”,再到“奔放”,最后以“顿挫”结篇。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坚定信念。朗诵时,要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的快慢起伏演绎上述情感,这就是读辞气。

《将进酒》具有震古烁今的气势与力量,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种种旨趣都可以通过朗诵来感悟。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豪情万丈,极尽夸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试读,读出李白豪迈的诗情。又如,全诗的句式极富变化,通篇以七言为主,又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这些旨趣都可以通过朗诵来感知。

读辞气,是诗歌朗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诗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宜都市第一中学)

7.爱国的诗歌朗诵稿 篇七

五四爱国诗歌朗诵稿:我们时刻准备着

挥汗如雨

挖掘你

在阿房宫的废墟上 把你

扒出来

在天安门广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悄悄仰慕你

沿着祖父深深的皱纹

寻访孔孟之道发展的经过

谁能告诉我 是先有了你

还有先有了那条 叫做黄河的河

是它耐不住寂寞

还是它压抑不住自己的怒火?

几千年的奔腾啊

我们的灵魂

一日也未曾安歇过

请不要讥笑我是个爱哭的孩子

我的祖国

你看看那些 海外游子的热泪

一滴一颗

争先恐后的游向你 流到我们东北

烧化

最坚硬的雪

而他们的祖先 此刻都幸福的 躺在你怀里

静静地看着

我的母亲 请不要嫌弃我 就算跟在你的身边乞讨

我的骨头

也从来没有酥软过

苍凉的黄土高坡

它将是我 永远的肤色!

总有一些英雄

在你危难的时刻 跳上马背

其中就有我的哥哥

他们挥舞着大刀

将鬼子

赶尽杀绝

我有许多的父亲和爷爷

还有好多好多的哥哥

他们都死了

有一次在梦里对我说

他们生活的很快乐

从此以后

8.浅论杜甫诗歌爱国之情的表现方面 篇八

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之情

杜甫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宦之家,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大将军兼大学者,祖父杜审言乃初唐著名诗人,才名远播。杜甫自幼饱读诗书,教养深厚,深受儒家思想浸润。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以前为读书和游历时期,“放荡齐赵间”,漫游吴越、梁宋、齐鲁等地;天宝五年(746),他来到长安应试求官,但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居然没有一个人被录取,杜甫也因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客居长安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即位,他前往投奔,中途为叛军所俘虏,历尽艰辛万苦,最终,“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杜甫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但好景不长,他因上疏营救宰相房琯触怒皇帝,被贬官,从此永远离开了朝廷。乾元二年(759),关内大旱,杜甫弃官西行,开始了近十一年的西北漂泊生涯。他带着家眷先后流落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甘肃成县)一带,由于生活异常艰辛,不得不再次长途跋涉,搬家到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住了下来。后来,好友严武被派来镇守四川,在严武的保荐下,他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因不合,离开成都,辗转流离于蓟州、江陵、岳州、衡州一带。公元770年冬,历经命运折磨的杜甫穷困潦倒,贫病而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格外地关注国家和民生。由于国家的骤然巨变和生活的动荡不安,他长达半生的流离失所经历,使他对现实的黑暗和苍生的苦难得以深切的认识,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因而其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他被尊称为“诗圣”。

1.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出仕愿望上

杜甫生于仕宦之家,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就是出仕报国,政治理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统治阶级施行德政,以德治国,到达国泰民安。杜甫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像开元年间的盛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青年时期的杜甫,信心满怀,憧憬未来,并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杜甫第一次游历齐赵期间,写下《望岳》,诗起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气势宏大;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于展望,令人感觉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这时,漫游时期的杜甫到洛阳应举不第。但他没有灰心,天宝五年(746),入长安再次应举,仍是名落孙山。可他还是不死心,又在长安待了一年,并屡屡给时任尚书左丞的正四品大员韦济赠诗,请求举荐。再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潜逃到凤翔行在,任左拾遗。从漫游时的应举,到困顿长安十年的应举;从献赋做官,到做左拾遗,他生命的二十多年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可始他始终没有放弃出仕的梦想,没有放弃报国之志。

2.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穷兵黩武的揭露谴责上

正因为有了对国家深深的热爱,才有了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深刻揭露与讽刺。“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兵车行》)。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集中反映了人民对不义战争的怨愤,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更是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皇帝,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表现了诗人进行政治讽刺的勇气。又如诗作《丽人行》,无情地揭露了玄宗宠妃杨玉环及其兄妹不可一世的骄横气焰,以及他们丑不可闻的荒淫生活,这些都是同时代的诗人不曾写或者不敢写的主题。

杜甫还深刻地揭露严重的阶级对立、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表达了爱国怜民的思想。

3.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同情上

杜甫组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集中揭露了唐代兵役制度的黑暗,深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和不幸。《石壕吏》更是形象地描写了官吏夜晚抓丁的暴行,并通过老婆婆之口,声泪俱下地诉说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诗人又怀着沉痛而矛盾的心情,劝人民为平息叛乱去参军:“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更可贵的是当诗人因幼子饿死而惭愧、悲痛时,他看到的不只是自己一家,而是由此“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想到了比他更痛苦的人。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由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想到天下穷人,渴望得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可见,杜甫的爱国之情与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深深地融合在了他的诗作中。

4.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上

杜甫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生致力于“致君尧舜上”,但他颠沛流离,一生壮志莫伸。杜甫的《蜀相》、《八阵图》、《登高》等几首诗反映了他壮志难酬的感慨。杜甫生平最敬仰诸葛亮,他对于这位“伯仲伊吕”、“功盖三分”的政治家,最后仍不能实现灭魏吞吴,完成中兴汉室的大业,很有感触,所以才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的名句。《古柏行》中由孔明庙而想到其身世为人,“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是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哀。《八阵图》以洗炼语言赞颂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其中亦有对诸葛亮壮志难展的深切叹惋[2]。“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都是杜甫壮志难酬的集中表现,但这些感慨的诗句,亦是杜甫诗歌爱国之情的流露。

杜甫的一生是艰辛的一生,坚定的政治理想和动荡的混乱时代共同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离乱途中体验了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真实地展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文人爱国情怀,“穷亦兼济天下”,或许,这就是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爱国之情的根源。

参考文献

[1]杨海云.坎坷人生路悠悠爱国情——浅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结[J]甘肃教育.2011.15

9.爱国的诗歌朗诵稿 篇九

本刊讯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 7月1日,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举办了纪念建党93周年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省通信管理局、专用通信局全体干部职工150余人参加并观看了比赛。

在比赛中, 选手们将诗歌朗诵与精彩的演奏、歌舞、书法等才艺相结合, 以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手段热情讴歌了党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 抒发了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对通信事业的忠诚之情, 充分展示了全体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赢得了在场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

此次诗歌朗诵比赛, 局机关第二支部勇夺一等奖, 第一支部获得二等奖, 专用通信局总支下属两个支部获得优秀奖。在比赛大会上, 局机关党委还表彰了2013-2014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揭晓了前不久机关党委举办的“中国梦·四川梦·我的梦”相机手机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与作者名单。

10.爱国理想朗诵稿 篇十

我们是一群

洒落哨音

开放大片大片阳光与爱情的白鸽夜晚

我们是一群

盈满激情

鼓动着远远近近七彩霓虹和流行色的音符

我们是市场的弄潮儿

面对市场经济的波涛汹涌

我们乘借改革开放的东风

用坚强与自信去驾驭惊涛骇浪

用勤劳与智慧去开创美好航程

我们是文明的使者

爱国守法是我们的行为标尺

明礼诚信是我们的处事法则

在构建和谐韶冶的征途上

我们快马加鞭无私奉献

让人生的价值在岗位上升华

我们是时代的强音

我们不甘于平庸与寂静外面的世界很神奇很精彩快去开启尘封已久的心门

让自由的风多彩的云随意舒展让青春的鲜活与亮丽尽情绽放

我们是生活的智者

我们曾在历史中迷失了方向在饱尝岁月的沧桑

历经风雨的洗涤之后今天我们满怀豪情

以夸父追日的勇气

去追赶现代文明

展示令世人惊讶的目光

我们是社会的骄子

我们喜欢编织多姿的梦幻让生活披上绚丽的彩霞我们用热情去驱逐阴翳我们用双手去开创未来

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雨露

奔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美好蓝图已经描绘

前进号角已经吹响

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昂首阔步

迈向新世纪的辉煌

爱国理想朗诵稿2

我爱你叮咚的驼铃

是它让丝绸之路源远流长我爱你嫩绿的草芽

是它覆盖了戈壁沙漠的荒凉我爱你乡间的牧笛

是它把五彩的音符撒向八方我爱你都市的高楼

是它把人们的理想托向太阳我爱你长江的碧波

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唱我爱你黄河的波涛

是它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我爱你长城的雄伟

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我爱你巍巍的黄山

是它展现了祖国的秀美端庄我爱你高原的旷达

是它袒露出炎黄子孙的豪放

我爱你蔗林的茂密

是它甜透了亿万人民的心房

我爱你开放的窗口

是它让文明的花朵争艳芬芳

我爱你改革的浪潮

是它把贫穷落后的帽子甩掉

我爱你智慧的头脑

是它领回了四大发明的金奖

我爱你勤劳的双手

是它为现代化祖国打扮梳妆

我爱你伟大的旗帜

是它代表了人民前进的方向

我爱你五色的风帆

是它让世纪之船鸣笛远航!

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的草青木秀

我爱你的鸟鸣蛙唱

我爱你的.山山水水

我爱你的城城乡乡

我爱你的风花雪月

你爱你的丽日艳阳

祖国,我爱你

是你给了我生命

是你给了我力量

是你给我的渴望插上了

一双飞翔的翅膀

爱国理想朗诵稿3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托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

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洋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让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住。我就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爱国理想朗诵稿】相关文章:

1.爱国朗诵稿精选

2.爱国朗诵稿示例

3.爱国诗朗诵稿

4.有关爱国的朗诵稿

5.爱国诗歌朗诵稿

6.爱国爱党诗歌朗诵稿

7.现代爱国诗词朗诵稿

8.爱国主题散文朗诵稿

11.初中生爱国诗歌朗诵稿 篇十一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当掌声把中国的旗帜送上蓝天,我希望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

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

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洋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让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住。

我就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闻一多《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庆祝国庆 周年

礼炮声声震天下,五星红旗似彩霞.光辉历程世瞩目,神州大地遍地花.改革开放扬起帆,祖国跃上千里马.今日再展战洪图,灿烂前景世人夸.视如今,风雨过后更神气.国庆诗歌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写给祖**亲的歌

金秋的风

送袅袅暗香而来

霜中的菊

献片片芳菲一季

吻夕阳余辉

爱溢出温柔的眼眸

望四野安详

激情飞上诗句

听黄河汩汩

载无数苦难历史

观河沙沉沉

积淀多少回忆

满目疮痍

是你旧时的容颜

儿时的艰辛

留下了不灭的烙印

风霜雪雨

半个世纪的搏击

渊远流长

五千年文明的足迹

历史的长河

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

时光的琴弦

弹唱着今日辉煌的旋律

我记忆中最深的国庆,是50周年那次:

穿过天安门前的整齐的方队,显示了国威;

欢腾在天安门广场的数万群众,展示了因着国家强盛的自豪感;

全国人民也因之欢心鼓舞,这50年的风风雨雨铸就了发展迅速的共和国。

这50年的沧桑感也许只有老一辈才能体会。

而对我们这一代来说,国庆的长假更令人振奋,国庆几日游,几日睡……

不知先去的老一辈革命家对此是感到气愤还是欣慰;

气愤我们忘记国庆的意义,只知游玩,欣慰我们终于可以在他们缔造的国度里安享幸福了。

没有了硝烟,没有了恐怖;

享受着和平,享受着欢乐。

55周年国庆快到了,中国人进入了太空,奥运会取得了佳绩,第四代领导集体亦刚刚成立。

我们为之自豪,为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为着民族的独立振兴。

住在繁华的城市里,跑在喧闹的大街上,唱着这来之不易的昌盛;

走在宁静的校园里,坐在安静的教室中,想着这来之不易的平静。

天空的鸽子不再哭泣,地上的橄榄不再枯萎,祖国的人民不再流漓,我也有一个梦。

梦想第一个同胞都能做着自己喜爱的事,都能为着自己的理想奋斗拼搏;

梦想每个中国人都能为祖国的发展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梦想100周年国庆时,祖国是那么富强、民主文明;

梦想中华文明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梦想我的同胞们走遍世界每一个国家,都能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

梦想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梦想国庆仍然放七天。

………………

上一篇:罪犯总结表格下一篇:一封工作的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