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2024-06-15

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共11篇)(共11篇)

1.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篇一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项目需求书

一、项目内容

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xxxx年,xxxx年末,资产规模达xxxx亿元。在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区设立分行。目前,与70多个国家及地区500多个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代理行网络遍及世界各地。

作为重点金融机构,其信息系统承载了非常重要的患者数据。为保证本行信息系统安全、降低风险,提高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网络的整体安全防护能力,全面提升我行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范能力。特对本行核心网络系统进行2015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本项目为预算为XX万。服务范围: 系统名称

级别

核心网络系统

第三级

二、服务年限

投标人中标,签订合同之日起一年

三、要求条款 要求项目

需求条款

是否为实质性条款

原因说明(实质性条款需列明原因)

资格要求

资格 要求

投标人必须是在天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投标时应提交加盖投标人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复印件加盖公章,现场携带原件备查)

企业资格常规及本地化服务要求。

投标人必须具有公安部颁发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现场携带原件备查)

安全资质认证要求,有资格和能力对我单位进行等保评测响应和等保整改方案应对工作。

商务要求

企业 资信

投标人必须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款项的良好记录;(提供近一年的完税证明和社保缴存记录复印件,加盖公章)

投标人应提供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携带备查)

企业 业绩

投标人应证明其履行等级保护测评服务的能力,提供2014年至今金融行业三级或三级以上信息系统测评成果案例一项。提供测评案例证明材料,包括合同复印件、验收报告复印件等(合同原件,验收报告原件,测评报告原件携带备查)。

人员 资格

现场实施人员应包含Cisco CCIE、华为、华三等认证的安全服务工程师。(复印件加盖公章,现场携带原件备查)。

应建立人员安排完备的安全服务小组,安全服务小组中应具备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认证的安全服务工程师组成。(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现场携带原件备查)。

安全服务小组内现场实施人员应包含ISO27001、ITIL等认证的安全服务工程师,该工程师必须为等保测评师(复印件加盖公章,现场携带测评师证和相关证书原件备查)。

验收 标准

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招标人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招标人信息系统经过安全建设后,顺利通过等级保护评测,并获得相关部门认可。

报价

投标方必须在报价中根据招标人实际情况列出总体方案价格和对应各项工作的详细报价。

售后 服务

项目验收后,投标人提供1年免费技术支持服务,对招标人安全加固提供咨询建议。

交货 时间

交货期:签订合同之日起12个月内。

交货 地点

交货地点:招标人指定地点。

付款 方式

合同签订5个工作日内,招标人向中标单位支付全部合同额。

罚则

未按约定的时间完成项目,招标人有权按照每延误一日扣除合同金额万分之五的处罚金,并向供应商索赔因此引起的全部损失。

四、技术要求 序号

采购项名称

需求条款

是否为实质性条款

原因说明(实质性条款需列明原因)

等级保护差距分析

投标人应对招标人提供信息系统差距分析服务,通过对信息系统安全差距分析,从信息系统现状出发,明确招标人重要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和相关脆弱点,并出具《信息系统差距分析报告》

等保评测响应

在项目实施前,应根据差距分析的结果及招标人实际情况,编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方案。

投标人应对招标人重要信息系统提供正式测评,测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安全技术测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五个方面的安全测评。安全管理测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安全测评。

投标人完成对招标人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系统测评工作后,应出具符合国家要求的等级保护测评报告,并完成报告通过天津市网监备案工作,以保证信息系统可以顺利通过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

等保整改方案应对

根据招标人临时或计划的要求,响应等保整改方案中的所有内容。

测评质量控制

投标人应具备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能力,确保测评实施流程规范合理,测评结果准确有效。

应急处置方案

投标人应具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保证招标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对于系统突发安全事件有应急处置方案。

五、评分因素及评标标准 第一部分商务因素(35分)本地化服务(3分)

投标人是在天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企业(3分)

投标人在天津设有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或与本项目服务相关的投资公司(投资比例需超过50%,提供户卡或验资报告),并在天津依法纳税满一年的(提供纳税发票复印件)(2分)投标人在本市具有常驻机构,提供房屋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明(1分)

投标人具备GB/T19001系列或ISO9001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供证书复印件(1分)具备1分,不具备0分

投标人需建立安全服务小组,投标人安全服务小组内实施人员应具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师认证(项目实施人员应为投标人的本单位的正式员工,提供相关认证原件、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3分)

投标人安全服务小组内实施人员均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项目中安排高级、中级、初级测评师完成测评工作,分工合理。(3分)

投标人安全服务小组内实施人员部分具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认证(1分)投标人安全服务小组内实施人员无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认证(0分)

安全服务小组内实施人员应包含Cisco CCIE、华为、华三等认证的安全服务工程师(项目实施人员应为投标人的本单位的正式员工,要求提供相关认证原件、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3分)

(1)现场实施人员提供上述所有认证资质证明文件:3分(2)现场实施人员提供上述1-2项证书资质证明文件:1分(3)未提供或不符合要求的:0分。

投标人安全服务小组内实施人员应包含ISO27001、ITIL等认证的安全服务工程师(项目实施人员应为投标人的本单位的正式员工,提供相关认证原件、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2分)(1)现场实施人员提供上述所有认证资质证明文件:3分

(2)现场实施人员提供上述任意一项项证书资质证明文件:1分(3)未提供或不符合要求的:0分。

投标人实施能力,提供自2014年至今金融行业三级或三级以上信息系统测评成果案例一项(3分)

测评系统为四级系统:3分 测评系统为三级系统:1分

测评系统为二级及以下系统:0分 价格(20分)

(1)投标报价超过采购预算的,投标无效,未超过采购预算的投标报价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2)投标报价得分=(评标基准价/投标报价)×20 注: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报价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

第二部分技术因素(65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差距分析(8分)

投标人应根据招标人信息系统现状情况,结合该信息系统级别要求,建立相关方案,分析招标人信息系统与等级保护要求的差距情况,并出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差距分析报告》 投标人相关项目经验丰富,熟悉差距分析内容,建立详细的差距分析方案,并在差距分析工作完成后出具符合要求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差距分析报告》(8分)

投标人相关项目经验较多,比较熟悉差距分析内容,所建立差距分析方案内容比较详尽,可在差距分析工作后出具相关文件(4分)

投标人相关项目经验很少,不熟悉差距分析内容,所建立差距分析方案内容不充分,无法在差距分析工作后出具相关文件(0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方案(27分)

投标人服务方案规范化及标准化程度(7分)投标人相关项目经验非常丰富,非常熟悉完成项目所有工作内容,提供的服务方案规范性及标准化程度很高:7分; 投标人相关项目经验较多,比较熟悉完成项目所有工作内容,提供的服务方案规范性及标准化程度比较好:5分;

投标人相关项目经验很少,基本能够完成项目所有工作内容,提供的服务方案规范性及标准化程度一般:3分;

投标人服务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完整性(10分)

服务方案完整,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服务方案针对性及可行性很高:10分 服务方案比较完整,服务方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及可行性:7分 服务方案不够完整,且服务方案的针对性及可行性一般:4分 投标人服务方案中对本服务项目任务、需求的理解程度(10分)

全面分析了用户现状、性能要求、实施要求等内容,对于本项目任务目标及需求理解深刻:10分;

对于用户系统现状、性能要求、实施要求等内容阐述不够充分,对于本项目任务目标及需求有基本了解:7分;

对用户信息化现状、业务需求了解不够充分:4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响应(6分)

投标人应响应招标人信息系统等级评测需求,完成其重要信息系统等级安全测评,出具符合国家规定的等级测评报告,负责提交有关部门,并保证招标人信息系统可以顺利通过等保评测。

具有完善的等级测评计划,包含测评的各个环节、测评范围、质量控制、风险控制、完成标准,实施测评方案充分体现了完整性、针对性、专业性的:(6分)

具有较完善的等级测评计划,基本包含测评的各个环节、测评范围、质量控制、风险控制、完成标准,实施测评方案基本体现了完整性、针对性、专业性的:(3分)

无完善的等级测评计划,缺少等级测评的重要环节、测评范围、质量控制、风险控制、完成标准等,实施测评方案缺乏完整性、针对性、专业性的:(0分)测评内容应对(6分)

招标人应结合招标人信息系统现状进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测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安全技术测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五个方面的安全测评。安全管理测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安全测评。测评内容详尽,具有测评方案,符合招标人要求,每项测评内容均具有测评指导书,每项环节均留有相关测评材料(6分)

测评内容不够详尽,无具体方案指导,不符合等保及招标人要求,测评指导书不够充实(3分)

对招标人需测评的内容把握不足,现在工作中不具备测评指导书,无法保证每项环节均具有相关测评材料(0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整改方案应对(6分)投标人根据招标人临时或计划的要求,响应等保整改方案中的所有内容,出具符合国家标准的等级测评报告,并对报告中设计的安全问题协助指导招标人进行改正。投标人出具符合国家标准的正式版测评报告,并报送相关部门; 投标人针对报告中提出的安全整改项协助投标人完成整改工作的;

投标人满足全部要求得6分,投标人满足一项要求得3分,无满足得0分。项目质量控制(6分)

投标人应编制相关方案证明投标人具备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能力,确保测评实施流程规范合理,测评结果准确有效。

具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案(6分)质量控制方案内容一般(3分)质量控制方案内容较差(1分)应急处置方案(6分)

投标人应针对测评过程中各项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建立针对本项目的应急处置方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出现后可迅速解决,防止给招标人信息系统带来影响。应急处置方案比较细致、全面,各种故障处理准备充分(6分)应急处置方案比较细致,各种故障处理比较充分(3分)应急处置方案不够资质,各种故障处理准备不够充分(1分)

2.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篇二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需求,防护

1. 前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 信息网络技术在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教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社会对信息网络的依赖也日益增强, 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 企业的信息化也已成为全球的趋势, 网络与信息系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象征, 被广大企业广泛运用, 但是我们在享受信息网络便利的同时, 也不得不为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而担忧, 企业的信息网络既面临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 也面临来自内部的安全威胁, 由此需要加强防范措施, 以保证企业的信息网络的安全。我们以供电企业为例, 就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需求及防护进行探讨。

2. 电力行业网络拓扑结构特点

电力行业地域跨度大, 应用系统多, 网络结构复杂。国家电力信息网 (SPInet) , 即中国电力数据网 (CEDnet) 或国家电力数据网 (SPDnet) , 共分4级, 连接了国电公司、网公司、以及各地、市或县供电公司。网上开通的业务主要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服务、WWW服务、域名解析服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 同时承载着实时、准实时生产控制业务和管理信息业务。

3. 供电公司网络安全的属性

网络安全有自己特定的属性, 主要有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这四个方面。

(1) 机密性

是为了使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非授权实体或非授权过程, 或供其利用, 防止用户非法获取关键的敏感信息或机密信息。通常采用加密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

(2) 完整性

是为了使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被修改, 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不被丢失。它主要包括软件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软件完整性是为了防止对程序的修改, 如病毒。

数据完整性是为了保证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或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不受非法删改或意外事件的破坏, 保持数据整体的完整。

(3) 可用性

是为了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 即当用户需要时能够在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上进行所需信息的存取。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破坏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 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4) 可控性

是为了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任何信息都要在一定传输范围内可控, 如密码的托管政策等。

4. 供电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需求及防护

正确的风险分析是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性能优良的安全系统结构和安全系统平台, 能够以低的安全代价换得高的安全强度。根据供电企业网络系统覆盖面大、数据处理量大、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 在设计网络安全体系时, 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安全要素, 合理的进行网络安全的技术设计, 针对面临的风险, 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结合供电公司的实际情况, 按上述层次对供电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需求进行分析。

4.1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包括通信线路, 物理设备, 机房等安全。物理层的安全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的可靠性, 软硬件设备安全性, 设备的备份, 防灾害能力、防干扰能力, 设备的运行环境, 不间断电源保障等等, 可分为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三方面。

要满足供电企业的信息网络物理安全需求, 以下设备和措施是必要的:

(1) 安装机房专用空调, 满足各类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散热需要, 保持机房环境温度和湿度基本恒定;铺设防静电地板, 且需满足设备机柜承重需要;服务器和主要交换机应配置冗余电源, 根据42U标准机柜空间计算, 每个机柜应至少应配送一路32A供电, 或两路16A供电;机柜和设备应满足接地要求;

(2) 机房配备UPS电源供电, 现有设备负荷应不超过UPS额定输出的70%, UPS提供的后备电源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机房应安装门禁系统;机房应安装消防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机房应安装防雷击系统;主要办公设施内的网络布线应采用千兆双绞线结构化布线, 各单位间的长距离网络布线应采架设光纤专线。

4.2 网络安全

网络平台的安全涉及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路由状况及网络的环境等。

供电企业所面对的网络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 来自互联网的风险

供电企业一般都建设了银电联网系统、远程负荷控制系统和远程抄表系统等, 这些系统都通过Internet向供电企业传输数据, 供电企业的内部网络如果与Internet直接或间接互联, 那么由于互联网自身的广泛性、自由性等特点, 像电力行业这样的能源企业自然会被恶意的入侵者列入其攻击目标的前列。

(2) 来自合作单位的风险

由于业务需要, 供电企业一般要与当地移动、联通和各家银行等单位网络互联。由于供电企业与这些单位之间不可能是完全任信关系, 因此, 它们之间的互联, 也使得供电企业网络系统面临着来自外单位的安全威胁。

(3) 来自电力内部网的风险

电力系统的网络建设已有一定规模, 形成了电力内部网, 很多供电企业网络与地区、全省甚至全国的其他供电企业都有互联。对每一个供电企业来说, 其它供电企业都可以说是不受信任的, 有可能存在安全危胁。

(4) 来自内部局域网的风险

据调查统计, 己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中, 70%的攻击是来自内部。因此内部局域网的安全风险更严重。内部员工对自身企业网络结构、应用比较熟悉, 自已攻击或泄露重要信息内外勾结, 都将可能成为导致系统受攻击的最致命安全威胁。

(5) 管理安全风险

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 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是网络存在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一个企业网络安全得以保障及维系的关键因素。

要满足供电企业的系统安全需求, 以下设备和措施是必要的:鉴于供电企业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较为普遍, 企业的信息内外网均应部署WSUS系统, 及时为服务器和PC更新系统补丁, 填补漏洞, 保障安全;企业内外网均应部署企业版杀毒软件, 设定合适的病毒防护策略;各系统账号和密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由专人管理, 定时更换;操作系统应配置合理, 安全可靠。

4.3 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是指主机系统上应用软件层面的安全。大部分应用系统软件没有进行安全性设计。

供电企业所面对的应用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网络资源共享应用风险;数据信息安全风险和用户使用的安全风险

要应对多种应用安全风险, 满足供电企业的信息应用安全需求, 以下设备和措施是必要的:

安装部署企业版杀毒软件, 全网设置统一防毒策略和日志收集, 严格防控病毒和木马的传播;建立WSUS服务器, 并在全网安装部署补丁分发系统, 及时修补各类漏洞, 降低安全风险;使用专用扫描软件, 定时对网络内的WWW、FTP、邮件、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等各种应用进行安全风险扫描, 及时掌握动态的安全风险状况;定时由专人对数据库等重要和特殊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或漏洞修补, 做好操作前和操作后备份工作, 保证数据的安全;为全网主机统一安装部署基于主机IPS, 关停不使用的服务和共享文件, 设置好操作系统的各类权限, 帮助保护用户终端的安全;对重要数据做好集中保存、备份、访问权限控制和加密措施。

4.4 管理安全

管理是网络中安全最最重要的部分, 除了从技术上下功夫外, 还得依靠安全管理来实现。要应对多种管理安全风险, 满足供电企业的信息管理安全需求, 以下设备和措施是必要的:

(1) 制定详尽的供电企业信息安全规章制度, 通过管理手段为信息网络安全提供有力支持;在所有内网、外网及专线连接等所有边界部署日志审计系统, 记录、审计和保存网络日志, 以追踪定位攻击行为和违规操作;全网主机应统一安装部署桌面行为管理系统, 监控和记录用户终端行为, 防止用户的违规操作, 统一操作系统和软硬件设置, 保护用户终端安全;

(2) 全网主机应统一安装部署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 防止重要信息通过移动存储介质外泄;全网主机应统一安装部署防非法外联系统, 防止内部局域网主机通过私拉网线、无线网卡等防止连接Internet, 保证内部网和Internet的真正隔离;设置接入控制措施, 防止非法主机随意入网, 并做好网内IP地址分配和管理工作, 以定位和排查故障及攻击源。

5. 结语

本文以供电企业为例, 就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可能的后果, 并以此为基础, 对供电企业的信息网络进行了分层的安全风险分析, 得出了其在物理、网络、系统、应用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 给出了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的设计原则, 为方案的详细设计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郝玉洁, 常征.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1 (4) :24~28

[2]蔡忠闽、孙国基等.入侵检测系统评估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仿真学报2002, 3 (14) .

[3]Bace Rebecca.Intrusion Detection.Macmillan Technical Publishing.2000.

3.动画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篇三

关键词:动画;信息系统;管理;C/S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5-0000-01

Requirement Analysis of Anima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Yang Yang,Rao Chaoying

(Nancha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chang330046,China)

Abstract:Animation production industry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most still low level of information reality.From daily routine ofanima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the target system functions needs analysis and use case analysis aim to create a animation Produ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can give the managers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management.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o solve the dispersion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utilization,unified management,resource sharing software for animation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improve efficiency.

Keywords:Animation;Information system;Management;C/S architecture

一、引言

动画产业是新兴的把劳动和技术密集结合的产业,其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技术不仅相对独立,还具备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系统的显著特征。动画生产中包含大量个性化的艺术创作——纯手工艺生产的特征,它不但要保持工作人员的个体创造力又需要使众多的工作者具备一致的风格和质量水准,其生产管理必须平衡艺术风格与生产质量、生产成本与生产进度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项目生产管理过程中大多数传统的动漫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每天生产的数据量都是巨大的,因此设计并实现一个符合动画生产管理特点——网络化、集成化的,能够解决生产管理信息的分散采集、综合利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等问题的管理信息系统迫在眉睫。

二、系统架构分析

系统选择C/S模式,所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在逻辑上将整个系统划分成前端客户进程和后台服务器进程并且以网络将两者连接使信息得依高速交互的软件架构。这种构架集成度高、数据安全性好,易于开发、维护与管理,在保证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拥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的前提下与后台服务器进程进行交互,使系统用户方便快速的完成业务获得系统返回结果。

三、系统需求分析

动画片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动画生产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本系统开发的基本要求与功能是实现动画片生产管理相关信息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根据目前动画片生产管理业务内容,其基本数据流动为用户数据的输入,人力资源信息、项目生产信息、部门信息、考勤与奖惩信息、设备信息的输入,以及生产情况、员工绩效、工资核算等信息的查询、排序、分析等数据输出。因此,依据动画片生产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可以把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分成以下几个子系统

(一)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员工个人情况和职业素质信息。(二)动画项目信息管理子系统。动画项目信息管理子系统具有项目基本信息录入、项目生产计划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生产情况分析等功能,是项目生产计划与生产分配、产品质量审核等业务处理的重要模块。(三)生产部门管理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中能够实施部门组织管理、部门生产任务计划与分配、部门产品质量审评、部门生产绩效管理、部门生产进度跟踪、部门生产数据查询等业务功能。(四)员工生产绩效信息管理子系统。员工生产绩效信息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子系统提出其原因在于动画片生产的技术和工艺的特殊性使得在管理上经常需要以“精耕细作”的方式进行,使管理细化到“个人”。此功能模块作为管理子系统是动画生产管理系统的一大特色,使得动画项目生产高层管理者在采取微观化管理策略的同时而不至于损耗过多的精力。(五)考勤与奖惩信息管理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主要目的在于录入或统计员工的奖励或惩罚情况,对员工奖励、惩罚记录提供统一的管理和维护,方便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查阅。(六)工资信息管理子系统。工资管理是动画项目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较为烦琐、工作量大的一个环节。工资系统的设定是一项非常敏感的工作,能够直接影响到项目生产成本、项目生产周期,也能够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员工的工作状态。因此必须保证工资信息管理子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自定义性,涉及业务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设置、绩效工资设置、福利待遇设置、奖惩规则设置、工资核算、工资表生成、工资数据分析等。(七)设备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能够跟踪设备分配、设备使用状态等信息,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降低设备事故,保障生产顺利地进行。(八)系统设置管理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包括设置用户管理、密码管理、用户注销、数据备份等基本功能模块。其中数据备份功能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重要保证。

四、用例分析

(一)在动画片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主要问题。1.项目生产管理者输入、查询相关的员工信息、项目信息。2.员工查询他们所需的信息(生产任务)、汇报个人生产进度。3.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维护。4.部门主管查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生产任务)、汇报部门生产进度。(二)创建用例。指定与系统交互的角色后,就要通过用用例来建模来详细的描述角色和软件系统交互的具体内容,用例代表系统响应角色动作引发一系列反应。

五、结束语

系统的功能将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用性和国内动画企业生产业务流程、企业管理文化的特征相结合,力图获得最佳结合点,并将动画片生产管理三要素:人力资源、生产绩效及生产设备管理系统集成,能够有效地帮助管理者提升动画项目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育雄,罗伟其.基于C/S的校园网MIS应用成分的分布及应用.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3):47-55

4.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篇四

XX物流运输有限公司

09 营一 马 彦 龙 09020101049

2010/11/20

目 录

引 言

一、物流运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二、物流运输行业需求特点分析

三、GPS介入物流运输市场的分析

四、XX物流解决方案功能介绍

五、GPS在物流企业应用的优势分析

六、总结与建议

引 言

物流定义:

物流是指通过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把商品资料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的实物运动过程。GPS应用:

GPS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就是物流企业通过GPS物流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全面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使客户可以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

一、物流运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与成熟的军用方面相比,GPS在民用方面却差强人意,特别是在需求庞大、最有应用前景的物流行业,目前GPS系统几乎还没有形成一个应用的规模。自从2005年5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宣布,物流行业实施《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这就要求所有参与评估等级的物流企业货物跟踪水平要达到50%至90%,为GPS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的2~3年时间将是GPS行业冲关物流行业的最佳时机。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45%左右。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体位置,而且无法与司机随时随地地保持联系,不能为其组

织货源和灵活配货。同时,司机只能凭个人经验确定路线,有时不能找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另外,实际客户也不能及时了解货物配送过程的情况,不能和物流企业协调配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GIS/GPS平台应用的物流企业也会越来越多。预计国内GPS市场需求在2011年将达到320亿元。

二、物流行业的需求的特点分析

需求特点:车辆众多,信息量大与货运单据配合紧密对系统响应要求灵活、及时数据共享程度要求高

-运行中的车辆位置分散流动信息沟通困难可同时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包括GSM/CDMA 短消息、GPRS、集群支持多级架构,多中心级连、分布式互联,支持移动中心-系统具有完整安全以及自动灾难恢复机制,保证安全稳定,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精确的数字地图及专业的地图服务支持,拥有全国至地级市的精确定位!

1. GPS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包括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的任何一笔货物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形象,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

2. GPS和无线通信的结合,使得流动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可以控制。结合物流企业的决策模型库的支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并且由GPS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利

用GPS和GIS技术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报警、通信等,能够满足掌握车辆基本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管理的需要,有效避免车辆的空载现象,同时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自己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细节情况。比如在草原牧场收集牛奶的车辆在途中发生故障,传统物流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找到故障车辆而使整车的原料坏掉,损失惨重。而GIS/GPS能够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人的因素也处处存在,而GIS/GPS能够有效的监控司机的行为。

3.通过对物流运作的协调,促进协同商务发展,让物流企业向第四方物流角色转换。由于物流企业能够实时地获取每部车辆的具体位置、载货信息,故物流企业能用系统的观念运作企业的业务,降低空载率。这一职能的转变,物流企业如果为某条供应链服务,则能够发挥第四方物流的作用。物流企业通过无线通信、GIS/GPS能够精确地获取运输车辆的信息,再通过Internet让企业内部和客户访问,从而把整个企业的操作,业务变得透明,为协同商务打下基础。

六、总结与建议:

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所以上述方案并不能解决用户的所有问题。根据GPS技术在国内车辆监控调度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从成本、技术成熟性、配套设施等因素考虑,建议物流系统分三个阶段实施,方法和步骤如下:

阶段一: 实现车辆的报警、定位和监控。(已具备)

阶段二:实现调度信息的下发和工作单的打印的输出;实现车载货物条码信息的实时上发;在软件上实现GPS监控软件与物流管理系统软

件的连接,物流管理系统或调度中心可通过接口直接查询车/货的位置并下达调度指令。实现各个单机版中心之间的互联互用。阶段三: 实现车辆的自导航设施。

之所以把车辆的自导航设施的实现放在最后一个阶段,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目前成本较高由于基础设施的滞后,如智能化交通系统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国内的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缺乏统一的标准,可供使用的图源严重缺乏,地图的更新远远落后于道路建设和城市建设。

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这需要物流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运输车辆的信息,对运输车辆实现实时监控调度。现代科技、通讯技术的发展,GPS/GIS技术的成熟和GSM/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强大而有效的工具。3G(GPS/GIS/GSM)对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宁夏卫生信息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篇五

摘要:根据宁夏信息工作调研情况,找出目前全区卫生系统对卫生信息的需求及卫生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大宁夏卫生信息工作的步伐,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挑战,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卫生信息  信息需求  网络建设  调查分析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宁夏卫生信息机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迎来新发展机遇。为了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如实地掌握全区各卫生基层单位对卫生信息的需求与利用、微机的使用情况,为建设适合我区卫生系统的信息网络提供可靠的依据,奉厅领导的.委托,卫生信息中心特组织人员对全区22个县(市)上百家基层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情报调研。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应放在这次调研的首要位置。我们首先根据医药事业的特点和医学信息的发展需求,立足于本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调研提纲,围绕全区卫生部门各基层单位对卫生信息工作的需求等情况进行调研。

本次研究以全区的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医务专业人员为调查对象,以全区各县(市)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院、乡卫生院为单位,参加我们的研究对象人数共212人。其中48人是各县(市)卫生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干事,他们基本上都是中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0岁以上。显然,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了避免问卷法那种认真填写者少、交回者少的现象,调查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

a.       口头直接调查。我们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下到各县、市卫生部、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乡卫生院、当面直接询问、了解、摸底。为了确保调查得到满意的效果,在调研期间,卫生厅办公室又向全区各县、市卫生局下达“关于开展全区卫生信息工作调研的通知”。因此,每到一个地区,大家都主动、认真回答我们要了解的内容。

b.       组织小型座谈

6.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篇六

小组成员:刘学历 王宇 康佳 尹大鹏 目 录

1.引言„„„„„„„„„„„„„„„3 1.1系统项目简介„„„„„„„„„3 1.2编写说明„„„„„„„„„„„3 2.目标„„„„„„„„„„„„„„„ 4 2.1总目标„„„„„„„„„„„„4 2.2功能目标„„„„„„„„„„„„4 2.3性能目标„„„„„„„„„„„„4 3.结构„„„„„„„„„„„„„„„ 5 3.1系统需求结构„„„„„„„„„„ 5 4.功能„„„„„„„„„„„„„„„ 6 4.1功能用例模型„„„„„„„„„„ 6 5.性能„„„„„„„„„„„„„„„ 8 5.1性能分析说明„„„„„„„„„„8 6.风险分析„„„„„„„„„„„„„„8 6.1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8 6.2风险的处理策略„„„„„„„„„8 信息系统需求说明书

1.引言

1.1 校园网络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简介:

目前我校已完成校园网络硬件结构的设计和实现(总体结构采用网络拓扑结构和Client/Server模式),各办公职能部门都已具备使用校园网的硬件环境。本管理信息系统应由各部门的子系统组成(如:校长/书记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应能满足校内各部门在数据、文件、资料等公用信息传输的要求:各层领导能通过网络查询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并传达有关指示:实现“无纸化”办公和全校数据共享。此外,各层领导、各系教师、各职能办公室都可以通过E—mail发信、留言:有关部门可在“公告牌”上发布消息,供大家浏览。

1.2 说明:

为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建立先进高效的教育体系。提供更为先进的教育手段,学校很有必要建设一个校园网络管理应用系统,这样可以达到校园资源共享、建立完备的数据交换体系、快速的传递信息等目的。以顺应无纸教学,无纸办公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公效率,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提供一个优良的硬件教学环境。

2.目标

2.1 总目标:

实现“无纸化”办公和全校数据共享。此外,各层领导、各系教 师、各职能办公室都可以通过E—mail发信、留言;有关部门可在“公告牌”上发布消息,供大家浏览。

2.2功能目标:

(1)校内各部门在数据、文件、资料等公用信息传输的要求。(2)各层领导能通过网络查询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并传达有关指示。

2.3 性能目标:

(1)系统的外部项至少应包含12个,如:校长/书记、校办、系办(至少考虑3个系)、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图书馆、学生处等。

(2)对于每个外部项,都应根据其不同的需要确定相关的功能需求,即根据外部项来划分相应的子系统功能(可认为不同“系办”的功能相同)。

(3)在确定各子系统功能时,要注意数据的保密性和相关用户的不同级别。

3.结构

3.1 信息系统需求结构

校园网络管理系统校长/书记教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学生管理4.功能

4.1 功能用例模型: 校长/书记登陆管理员查询传达指令浏览信息游客 财务管理登陆管理员查询传达指令浏览信息游客

教务管理登陆管理员查询传达指令浏览信息游客 人事管理登陆管理员查询传达指令浏览信息游客

人事管理登陆管理员查询传达指令浏览信息游客 图书管理学生管理登陆管理员查询传达指令浏览信息学生

5.性能

5.1 性能分析说明:(1)社会因素:能满足灵活适用各个部门的需求。

(2)技术因素: 能够及时的进行、实现数据通信,话音通信和图像传递,实现无纸化办公。

(3)经济因素: 系统具有一定冗错能力,工作期间的停机,不会给系统造成致命影响。不会给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6.风险分析

6.1 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

(1).学校不能保证系统建设所需要的足够资金(2).系统开发时间延期

6.2 风险的处理策略:

7.我国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分析 篇七

信息的使用者是多方面的,不论是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及潜在的投资者,都希望从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据此做出有关投资、信贷、管理、生产经营等决策。但是各需求者对信息的使用目的、达到的目标和理解判断能力不同,在对信息的需求层次上也存在着差别。但不论是哪一类需求者,对资本市场信息追逐的愿望是相同的,即挖掘能反映企业发展潜力,获得超额投资收益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包括了历史与未来的信息、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定量与定性的信息、确定与不确定信息及全面与分部信息等,如果从这些信息的特性和内容观察,其构成如下:

1.企业基本情况信息

此类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比较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做出第一判断。(1)股权结构。有关公司的总股本、流通股及大股东持股比例等情况。(2)经营范围。所属行业、主业及综合经营情况等。(3)所处的地域。一个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经济发达情况、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企业产品的销售和获利能力。(4)组织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保障机制。如独立董事制度。(5)信用情况。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一个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以往的信用记录关系其生存和发展,包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履行合同及对社会承诺的实施等。(6)审计质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影响着审计的质量。

2.企业财务状况、盈利水平及现金流量信息

该部分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构成的核心内容,是评价企业以往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现状优劣、获利能力等的重要依据。(1)资本结构。公司融资结构是能够传递其企业价值的信号,如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方式的选择、债权与股权融资比例等。(2)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等。(3)资产质量。包括存货结构、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长期资产的质量及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4)盈利水平。包括经营绩效总水平、主营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每股净收益、每股净资产等。(5)现金流量分析。通过对现金流量结构比率的分析可得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流量分别占现金流入、流出总量的比例,从而看出流入量和流出量主要由哪部分构成,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还可以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余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越高,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企业则有足够的现金保证经营周转的顺畅进行。

3.预测性信息

只有历史性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当局提供的各项预测性信息,以此来推测企业未来成长潜力。(1)机遇和风险。包括国家政策调整所能带来的机会和风险;(2)盈利能力预测;(3)企业长远投资计划及重大技术改进项目等。

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因素:

1.会计信息需求

需求引导供给,没有需求,就不会有供给,即使产品生产出来了,也无法实现其价值。会计信息也不例外,首先,需求主体对某类会计信息大量的需求会最终导致这类会计信息的供给产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先后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还影响着会计信息的供给。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投资人占主要地位的美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多地体现为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在债权人占主要地位的德国和日本,会计信息披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债权人的需求。

2.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与收益

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都是要耗费成本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因此,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是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重要因素。企业是否愿意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会计信息,完全取决于企业对生产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对外披露以及披露多少会计信息,也要取决于他们对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收益衡量。在管制的情况下,即使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他们也必须按照管制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但是如果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他们有可能对外披露超过管制数量的会计信息。3.会计理论

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无疑将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和限制。会计理论的发展,一方面会对会计主体本身的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它还会影响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会计规则。对此,李心合(1999)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对象(资金活动)、会计模式(如复式计账和历史成本计量)、会计结构(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均构成了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结构的因素。

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关系

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会对企业的信息供给有更高的要求,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标准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所以,应该使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紧跟社会发展,汲取社会经验,使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需求者,这样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快速的决策。

现阶段,我国已经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作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及追加条例,而对于公司内部加强内部控制及监督的政策并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减少虚假信息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而对于政府方面,也应该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条例,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企业区别对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条例,以适应企业的发展。FMM

只要您对本刊或此文提出任何建议,即有机会获赠增值书法艺术珍藏品一件。短信:13601018431

8.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篇八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需求 资源建设 文献传递

中图分类号:G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91-003

A Survey of Users' Information Needs in Colleges under New Information Surrounding

Qiao Dongmin(Library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Gansu,730070)

Yu Liping(Gansu Radio&TV University, Lanzhou,Gansu,730030)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user's behavior of using library resources i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By the survey, concerned information needs, library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es, this paper found the differences of information need among user of different layers and different subjects. Then, proposed some advices about college library meet user's information needs in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serves an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llege library;information needs;resources construction;document delivery

CLC number:G2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91-003

图书馆因读者的需求而存在,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就是在知识集合与信息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如果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读者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对接,就会造成馆藏资源和用户时间及精力的巨大浪费。只有了解用户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认知、需要和期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购置和信息服务的提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为此,我们对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两种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其中文学和历史专业合计43份),回收率为98.5%。

1 用户信息利用方式的变化

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对用户信息利用的方式产生了变革。以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7、2008年馆藏资源利用情况为例(见图1)。2008年图书、报刊阅览人数分别为1161886和144931人次,分别比2007年同比增长4.07%和19.5%;电子文献阅览、主页点击分别为98759和705309人次,分别比2007年同比增长45.9%和45.8%。可见,与纸质文献利用相比,数字资源和网络需求涨势更为迅猛。

在回收的197份调查表中,在获取学术信息的众多途径中,把本校图书馆排在第一位的有81位,占被调查人数的41.7%,而且调查显示(见表1),教师、研究生对文献信息利用过程中,电子资源所占的比例超过50%的占到72.6%,也就是说,学术研究中,首选通过网络利用本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用户占到30%;把网络查询(搜索引擎、相关学术论坛、熟悉的网站)排在第一位的有45位,占被调查人数的23%。这说明,学术研究中,首选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用户占到53%。

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中,用户往往会将两者结合使用,只是使用的偏重有所不同。调查发现,以图书馆资源为主,配合使用搜索引擎的用户占54%;而以搜索引擎为主,配合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用户占42%。用户在选择学术资源时更为偏重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这与图书馆资源的权威性和高质量是相关的。虽然网络资源更为丰富,可较之图书馆资源,其质量良莠不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高校图书馆面对的用户是多层次的,主要有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而学生当中又分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不同层次的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1]下面以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8年资源利用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2.1 外借纸质图书的读者分布

图2 2008全校外借文献资源的读者分布

如图2所示,2008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三类读者外借图书的总量为444586册。其中教师:9120册,占外借图书总量的2.0%;研究生:77620册,占外借图书总量的17.3%;本科生:357846册次,占外借图书总量的79.6%。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专业课程学习已知的系统性知识,其需求主要集中在馆藏纸质文献方面,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大学生对图书馆新书太少的抱怨声不绝于耳。和纸质资源相比,他们对数字资源的利用就很少,三年级以下的本科生几乎很少用到数据库,更不用说外文数据库了,这是由他们学习阶段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2.2 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分布

表1 教师、研究生文献信息利用过程中

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

如表1所示,教师、研究生文献信息利用过程中,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超过50%的占到72.6%,超过80%的占到32.6%。由此可见,数字资源在教师、研究生学术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表2 不同学科教师、研究生对馆藏资源建设的倾向性

从表2可以看出,在图书馆经费有所增长的前提下,64.7%的用户倾向加大数字资源的购买力度。

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主体,他们对学科前沿、尖端、专业性强的专题、专门化学术信息有着更进一步的需求,特别是由于学术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需要,他们渴望从网络上及时、广泛地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整体对数据库尤其是外文数据库有很大的需求。

2.3 不同学科群体信息需求的差异性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文史专业的师生对数字资源的态度和其他专业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他们文献信息利用过程中,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低于50%的占到54%。在图书馆经费有所增长的前提下,58.3%的用户希望纸质资源占的比例大一些。和文史专业的师生座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纸质资源,尤其是对图书的依赖性。

关于数据库的购买问题,在与院系的师生不断地交流反馈中,我们感知到理科院系的师生对数据库的渴望性,尤其是对外文数据库的需求比一般的文科院系要强烈得多,这一点可从ELESVIER和数据库商提供的试用数据库(如WILEY,Springer)的下载统计数据中得到验证。

而这一切的调查分析结果和周欣平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变革与方向中》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科学、医学和职业学科图书馆变成无纸的学习和信息空间,而文科和国际区域研究等学科仍保持传统图书馆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

2.4 馆藏资源建设方面的启示

不同的用户群体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深入调查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用户的信息需求,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科信息需求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采访政策,确定文献类型的入藏标准,按照不同类型与类别分别规划入藏对象的比例,如图书和期刊、印刷型文献与非印刷型文献之间的比例。

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可以考虑加大理科院系所需数据库的投入;对文学、历史等专业加强纸质资源的建设,多采购一些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丛书,纸质资源方面形成保障体系;对纸质和数字资源需求倾向不明显的一些学科,如经济学、语言学,可以综合考虑,根据每年书、刊的出版、发行情况,数字资源的利用等情况决定不同的采访政策。

纸质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工程,需要长年稳定经费的支持,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它做为师生消遣娱乐、提高人文修养、学习研究的基础阵地和保障,具有数字资源无法取代的优势。但同时,随着数字资源的快速增长,人们在学习、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对数字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剧。为此,图书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处理好资源建设的结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经费的使用效益,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

3 资源、服务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分析

3.1 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普通高校,受经费限制,对数据库的资金投入和“985”、“211”高校不可同日而语,拥有的数据库数量极为有限。但是,在回答“如果您没有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这一问题时,26.7%的用户选择的是“不了解图书馆有哪些数据库”,29.3%的用户选择的是“不知道怎样利用各类数据库查找文献”。这说明我校教师、研究生用户群体对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了解不够,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宣传、推广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数字资源的价格很高,尤其是外文数字资源,用户使用的检索次数越多,资源利用率越高,平均使用成本就越低。因此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是每个图书馆一贯追求的目标。推广出去,宣传到位,让更多的校园用户知道图书馆有什么资源,每个资源怎样使用,每种资源能检索到什么资料,这样才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购买数字资源的目的。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数字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力度

3.2 信息服务推广中的障碍分析

表3 文献传递服务

表4 文献传递的数量

注:这里的文献传递量是通过我馆文献传递系统实现的数量,和用户通过读秀和CASHL自主实现的文献传递的数量无关。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传递系统是其自行开发的,用户只需通过一卡通或借书证号就可以登录系统,索取自己需求的文献。工作人员按不同的需求,依次从资源合作共享单位的数据库资源、NSTL、CASHL或CALIS文理中心查找,找到后将结果上传到该系统。用户下次登录系统即可看到自己需求的处理情况,操作方便、反馈速度也很快。因为经费所限,图书馆购买的外刊及数据库数量都很有限,为了鼓励广大师生进行科研和学术研究,图书馆特拿出专项资金,对潜心从事科研的学校师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文献传递费用进行补贴,并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当年发表SCI论文者年度文献传递费用减免等。

文献传递系统对用户来说完全可以实现足不出户获取原文;图书馆在这方面的补贴、优惠的幅度也很大。但从表3可以看出,了解这一服务的师生并不是太多,只有33.3%,用过的只有19.5%。至于对纸质资源情有独衷的文学和历史专业的师生,对这一服务了解和利用的情况更差,了解的只有20%,用过的只有8%。

没有需求不用可以,但必须了解,只有这样,需要的时候才可能想到去用。但在回答“您觉得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能弥补现有馆藏资源不足的缺憾吗?”这一问题时,25.6%的用户的回答是不了解。

这说明文献传递的宣传工作很不到位,许多有需求的用户对这一服务根本就不了解。一些有需求的用户为了索取原文,常常到其它院校托熟人帮忙,甚至千里迢迢去外地,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要想让这一服务深入人心,图书馆必须加大文献传递宣传的力度,且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必须落实在行动中,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提高文献传递的服务水平。

3.3 应对措施

针对资源,我们可以和各院系、科研单位联系,请他们在各学院主页上添加对图书馆主页的链接,使师生对图书馆主页的访问成为他们的习惯;透明图书馆资源采购计划,加强和院系的沟通,使师生对于资源的采购都有发言权,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及时反馈,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图书馆对他们需求的关注。

教育培训上,可将新入校的研究生纳入新生入馆教育的培训范围中,培训内容重点放在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和图书馆针对他们提供的一些服务上,使他们有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图书馆;定期举办图书馆“1小时讲座”,将时间和主题安排发布在图书馆和校网主页上,使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将数据库培训课件、师生关注的一些专题课件和一些视频教学片在主页上进行发布,供读者随时下载使用。

针对文献传递,可每年选定一个月为文献传递宣传月,宣传月实现文献传递全免费服务。同时,以文献传递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详细介绍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及其优惠政策,对CASHL和读秀提供的自主文献传递和相关优惠政策也进行详细介绍,提高用户自我服务的能力。针对不同阶段的资源和服务提供情况,写出相应的宣传材料,这些宣传材料除了在网上发布外,还可以通过群发邮件的方式发给读者。

4 结语

高校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科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书情报的服务质量。专业的差异决定了各专业对情报的需求不尽相同。尽量按需服务才能使图书馆经费的效益实现最大化,“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娇,赵莉.提高普通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数量的策略[J].图书馆学刊,2009,(1).

9.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篇九

1.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加强对温州地区的企业调研,应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和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建立“三位一体”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着现代教育理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强化“应用型”及“创新型”的培养为重点,以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保障,以现代化的软硬件平台为依托。对于“应用型”及“创新型”能力的培养,则重点构建“校内实验+行业实践+专业认证培训”的“多渠道”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2.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是应考虑突出市场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即要继续保持微观类课程比重,以满足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视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要不可忽视地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企业需求的实证分析,为后续学习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3.在教学体制上,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强化和兄弟院校以及企业之间交流体制。每年安排一次与对口企业互派教师的培训与交流,包括对国家示范高职院的考察和高校交流。在保证教学的条件下,增加专业的实践课时数,提高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所占比重。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业务素质; 4.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上,重视把道德操守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的调查表明,很多用人单位更愿意录用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毕业生。可见,高校尤其是工科远校的人才培养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与提高,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意识、注重考试成绩”的思维模式,全力塑造品德好、潜质大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5.在教学手段上,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教师的研究成果有机地引入课堂,并为个性化指导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邀请著名学者、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聘请国内外他们为客作教授,定期到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学科团队建设并参与人才培养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以讲座或者报告的形式把学科发展最前沿的研究工作与学生分享。部分课堂教学采用新型的认证式教学体系,将教学结果与专业资格认证相挂钩,以通过相关资格认证为目标,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专业大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6.坚持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 很多企业已不满足于与学校进行浅层次上的校企合作,他们对毕业生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采取合作的方式在校里设班,参与招生对象的选择,亲自设置专业课程,甚至设置奖学金,提供专业设备,派遣专业教师授课。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加接近实际工作,提高工作的适应性。这就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注重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次调查中,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两项指标的优良率都排位靠后,而学生的低流动性及较高的挫折耐受力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十分宝贵的。8.突出技能,彰显特色,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 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吸纳行业、企业的优秀专技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加强技能训练,彰显办学特点,实现校企双赢。9.加快学校建设步伐,不断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学历层次的需求 学校现在只能为广大学生提供成人教育方面的学历,目前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学历需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加紧各方面的完善与建设,争取尽快纳入统招系列,促进学校升级,提升学校规格,提高学历层次,以满足市场需求。此项工作必须得到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10.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篇十

摘 要: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的愿望和追求,也是社会、国家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主要来源于安全培训。因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员工安全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尽的职责和法律义务。在组织安全培训过程中,培训需求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确定安全培训内容,节约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果。

关键词:安全培训 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 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安全培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应尽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员工安全培训,科学地分析安全培训需求,夯实保证安全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基础,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和提升。

一、安全培训的意义

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确保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也不断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使用先进的生产和安全设备设施。企业员工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具备使用先进的管理工具、生产和安全设备设施的能力,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因此,安全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员工个人来说,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员工安全培训,可以不断地提高员工整体安全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对于员工来说,能参加科学合理的安全培训,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技能,达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目的,保护个人生命财产,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促进个人发展,享受社会、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成果。

二、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培训是企业管理的常态性工作,就目前的安全培训现状来看,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常出现“学的用不上,内容有漏项;尽管经常讲,用时就搞忘;心里很清楚,动手常犯怵”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企业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大量投入,但是在培训的内容上没有紧密根据不断发展的社会情况、不断提高的安全管理要求和不同工作

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及时有效的改进和跟进。

2.培训教师授课水平不高。在企业安全培训中,聘请的授课教师大部分是企业内部的安全、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虽然能够抓住培训内容的重点,但授课技巧参差不齐,不能有效吸引员工注意力;对安全管理理念、工具理解不够透彻,阐述不深入,缺乏必要的事例分析,只是平铺直述、照本宣科,不能让员工理解和掌握。

3.培训方式选择不当。培训方式影响培训效果。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的培训对象,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安全管理理念和工具,宜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安全技能的培训,宜采用现场演练的方式;员工安全技能有高低、各有弱项,要因材施教。

4.培训评估机制不完善。根据培训管理要求,培训组织者组织员工考试,填写评估表格,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但跟踪培训效果的力度不够,部分培训班效果不佳。特别是安全培训,不能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来检验培训效果,会造成较大的风险。

消除以上的原因,变培训管理“短板”为“长项”,提升培训效果,除了健全制度、形成良好机制外,还需要在实施培训之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科学选择培训内容、方式、频次,聘请较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及时跟踪培训效果,安全培训才能起到不断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作用。

三、安全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

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应明确安全培训的重要性,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组织安全培训需求分析,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及时跟踪培训效果,避免出现走过场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是安全培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1.有助于提高安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在培训需求分析中,通过对比分析员工岗位能力模型与员工实际能力的差异,结合HSE审核、业绩考核和事故、意外事件教训,了解和掌握员工的安全技能和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才能确定针对性强的安全培训内容,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防止培训内容与岗位员工的实际需要脱节。只有认真进行了培训需求分析,才能全面、科学地安排培训内容,为提高安全培训效果奠定基础。

2.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实际的培训管理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通用的需加强和补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采用集中强化培训的方式;只需要员工了解的,可采用会议培训和网络培训的方式;只是个别岗位员工欠缺的知识和技能,可采用“一帮一”的方式;需要实际操作练习的,可采用岗位

实际练习的方式等等。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可以系统地鉴别出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岗位员工个体,需采用何种培训方式,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

3.有助于确定合理的培训频次。知识和技能,不是通过一次培训就能掌握,必须是经常复习、练习、使用,或再次培训,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就培训管理来讲,同一内容反复培训是必要的。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要结合环境的变化、要求的变化、人的记忆规律,确定合理的培训频次,采用专题讨论、会议培训、理论测试、岗位练习等方式,不断强化记忆,提高培训效果。

4.有助于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培训需求分析,要充分考虑员工岗位能力评估结果,可侧面反映出内部培训师(授课教师)的水平,结合参加培训员工的评价,能明确内部培训师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是应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改进课件的制作;是讲解不够深入,还是事例太少,起到促进内部培训师提高能力的作用。

5.有助于节约企业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根据安全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安全培训规划和计划时,肯定会充分考虑成本因素。通过在充分比较测算的基础上,会选择典型课堂培训、强化课堂培训、会议培训、专题讨论、岗位实际练习、网络培训等方式,在集中培训时,还会考虑培训地点、时间、规模、教师等因素,有利于管理层做出合理的决策,在满足培训效果的基础上,节约企业资源。

四、安全培训需求分析应重点把握的环节

安全培训需求是为了满足特定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而必须接受的培训内容,通过分析培训需求,建立培训需求矩阵,根据培训需求矩阵确定的培训课时、频率、方式和掌握程度,制定员工个人和单位的培训计划。在进行安全培训需求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岗位基本技能、岗位风险、岗位操作规程、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HSE审核结果、岗位能力评估结果等十四个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还要重点把握以下容易忽视或流于形式的环节。

1.岗位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岗位员工能力素质模型是岗位员工能力评估的基础,是一件工作量大、比较繁琐的工作,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模型,同一岗位在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模型,同一岗位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有不同的模型。当岗位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建立后,要定期评审,使之符合岗位实际情况,不能因为繁琐,让定期评审流于形式。

2.人员、工艺和设备变更。岗位人员、工艺和设备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变化,一旦忽视培训,很容易造成事故或意外事件。因此,人员、工艺和设备发生变更,要立即修正岗位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和培训计划,及时组织培训,防止事故发生。

3.业绩考核结果。在HSE管理体系审核、内控测试、基础管理审计等方式查找出的问题,很容易得到重视,并能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但业绩考核结果,大部分员工认为只是奖金发放的依据,没能认真分析指标完成困难的原因,如果是能力不够造成的,应加强培训。

4.应急演练与应急响应总结。目前,岗位员工非常重视事故和事件的教训,能举一反三地查找管理和技能的缺陷,但应急演练与应急响应总结很容易被忽视,在应急演练与应急响应中表现出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没能很好地应用到培训需求分析中。

5.再培训。针对人的记忆特点的再培训能得到重视,但环境的变化、要求的变化等因素常常通过开会进行传达和要求,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培训内容中去,不能定期强化记忆和练习,造成培训内容的缺失或漏项,影响培训效果。

五、结束语

11.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技术壁垒 竞争情报 情报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75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427-01

技术壁垒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国家以保护人类、消费者权益、环境以及国家安全等目标而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食品安全以及动植物检疫等措施。目前技术壁垒已经超过传统配额、许可证措施以及反倾销,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第三大障碍。

1、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技术壁垒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根据调查显示,2010我国年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82.41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69%;企业新增成本243.91亿美元。而欧美、日本和韩国是技术壁垒主要实施的国家。技术壁垒增加企业出口成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为了技术创新、环保和工作条件而投入的生产成本,其次是为了检测而引进的先进测试设备,第三是进行相关认证提交的费用。

2、企业对外贸易中情报信息的需求

本文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对外贸易情报信息需求内容和信息服务方式,为技术壁垒竞争情报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本次调研使用邮寄问卷和电子邮件相结合的方式,并辅以电话追踪。本次调研回收130份有效问卷,行业涉及食品、纺织、电子、轻工以及钢材五个行业。

2.1 企业需要的情报信息内容

企业对所需的情报信息内容反馈如下表所示,整体来看,大部分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都希望能够获得情报信息的有关支持。而相关调研数据也表明,超过半数的企业都急需贸易环境分析等在内的信息,其次是贸易风险预警的通告和标准。

2.2 企业情报信息源使用情况

通过对10个类别情报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使用最为广泛是企业内部的各种出版物,比如说企业内部研究报告、规章制度以及产品标准等,另外政府网站也是企业获取情报信息的主要来源。

2.3 企业需求的情报信息的服务方式

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获取企业所需信息,这也与上一部分情报源的调研相符合,剩余三种方式企业使用差别不大。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在使用互联网搜集免费的竞争情报信息,但是由于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因此大部分企业都在使用搜索引擎来提高信息搜集的效率。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选择收费数据库,期望获得相对高效、精确地情报。而同时也有将近六成的企业从不使用竞争情报专业软件。

2.4 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满意度

通过文章的第二部分了解到,企业情报信息主要是来自企业自身进行的情报工作,其次依次为专业咨询公司、行业协会以及政府机构。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得到的情报服务支持比率以及企业满意度如下图所示:

3、对外贸易企业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根据调研数据,企业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要结合企业不同的情报需求在技术壁垒危机还未发生、但却存在很大可能性的时刻,及时有效做出警示,并在接收到相应警示后迅速采取措施,经技术壁垒的危机扼杀在襁褓中,或者将技术壁垒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3.1 建立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协作网络

在原有质检体系的检验标准基础上加强信息交流,扩大竞争情报的信息来源,建立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评定信息、技术法规和产品标准网络,由相关部门带领三资企业、出口企业在内的的横向信息协作网络,以达到相互协作、互通有无的目的。充分利用WTO关于技术壁垒咨询窗口的作用收集相关信息,及早获取其他贸易国相关技术法规和评定信息,加强对其他国家技术政策、标准结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法规的研究,密切关注全球技术壁垒最新动向,帮助我国产品满足国际标准或贸易国要求,避免陷入技术壁垒陷阱,无法补救。

3.2 技术壁垒竞争情报信息的推送

目前,国内很多出口城市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的技术壁垒预警网站,比如上海是的贸易监控预警体系、深圳的技术贸易壁垒资源网等。但是这些系统或网站并没有真正发挥预警效果。虽然这些系统都涵盖了很多国内外的市场信息和政策法规的变化,但是信息滞后严重,并且服务主体严重偏差。要帮助企业因信息不畅通造成的经济损失,借助推送技术可以真正达到预警的作用。

企业根据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对技术壁垒相关情报信息进行筛选,享受推送服务的企业在独立频道内,依据企业的行业特征、相关贸易出口国等信息实时获得技术壁垒竞争情报,并按照预警的级别进行排序,定期推送给相关企业。在此过程中,可以由专家组进行情报分析,形成情报简报和经典案例,供企业进行检索和参考。

4、结束语

上一篇:英语励志的长故事下一篇:经济类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