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对策

2024-08-18

中学生厌学对策(共9篇)(共9篇)

1.中学生厌学对策 篇一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

摘要:厌学是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本文剖析了中学生的主观心理状况,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因素入手,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客观成因,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心理对策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以及在学习中的种种不良表现方式。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笔者曾经对本校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厌学心理普遍存在。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表现出厌学情绪。要想改善职业高中学生的厌学状况,必须对学生厌学做出正确的心理诊断,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对这种状况采取正确的对策。

一、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看,厌学中学生有以下显著的特征:

1、动力系统不足。

国外的研究表明:非适应性成就动机模型的学生的特征是不能建立合理的、有意义的目标,不能进行持续的努力来克服困难,同时也不能完成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目标。在学习目的上,厌学中学生有随意性的特点,没有长远动机,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意志力薄弱。

2、心智活动差。

厌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他们对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英语有强烈的畏难情绪;注意力极易分散,听课不专心,作业常抄袭;理解记忆少,知识缺乏系统性,知识脱节严重。

3、自卑心理明显。

不少厌学中学生还表现出较低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学家布鲁门肖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对知觉、思维、记忆的形态和智力功能进行归纳;可以指引认识的Page 1 of 6

进程----记忆的恢复、思维的构成和知觉的形成。”人际敏感、焦虑、强迫、抑郁、偏执这些心理症状在职高学生中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思维的速度和精确度,使得他们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他们便形成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力感和不良的自我意识,从而导致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

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还发现,许多厌学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上常表现为内向、情绪不稳定甚至强精神质型的特征。内向型学生孤独缄默、好幻想、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型学生则显得冲动、难以自制、焦虑、紧张,往往又抑郁、多疑;强精神质型学生以性情古怪孤僻、对他人漠不关心等。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到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灵活度和平衡度,从而使他们的知觉、记忆、思维的功能受阻,使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从人格类型来看,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的厌学学生人格类型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弱型,或接近弱而不灵活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从事紧张的智力活动极其疲惫,常常有注意力弱化和分心现象。在应付困难时,常引起智力活动效率的下降。这些会使得他们在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容易陷入涣散状态。

根据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心理诊断,中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以这种分析为理论依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剖析出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客观成因。

二、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一)过多的社会诱惑导致中学生厌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复杂的转型期。虽然“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没有主导我们的社会,但是崇尚金钱、物欲横流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诱惑力不断增多。

1、金钱有强大的诱惑力。

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面临着就业危机。这种氛围会影响到一些自卑的中学生,他们认为自己不具备社会竞争力,进而认为读书对他们没有作用,不如早点出来挣钱。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不少中学生放弃学业早早走进社会。

2、互联网有着强大的诱惑力。

据我们调查报告显示,有百分之八十二的中学生热衷于上网。本来发达的互联网可以提供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便利,但是不少中学生却陷入了它的负面效应。有的学生可以彻夜上网,沉迷于聊天交友,甚至沉迷于黄色不良信息。

3、成人化生活有强大的诱惑力。

中学生早恋现象较为严重。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有百分之四十三的中学生有这种行为。特区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对中学生也有很强的吸引力。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人头涌动的酒吧,你可以看到不少中学生在那里疯狂地放纵自己。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不断冲击着这些未成年人的心灵。中学生自我控制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的时候,就容易引发他们思想冲突、忧虑、好奇等情绪的反应,继而导致厌学情绪和行为的发生。

(二)粗放的家庭管理导致中学生厌学。

据我们的调查报告显示,我校学生的家长有百分之四十八处于低学历水平,甚至还有一部分是文盲。从他们的职业分布看,大多数的家庭收入较低,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不少学生的家庭管理出于放任自流状态。从我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来看,不少家长已经对子女表示失望,孩子来上学只是找个安身之地,不违法乱纪就行了;也有的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低,对孩子要求不高,孩子能念到高中对他们来说已经心满意足;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家长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更谈不上对学生有什么要求。在这种粗放的家庭管理模式下,一些中学生缺乏必要的家长约束,在加上他们不成熟的心智状态,很容易滋生懒惰心理,导致对学习兴趣的丧失。

(三)刻板的学校教育导致中学生厌学。

我们的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好多年,但是在学校,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仍没有认真的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仍没有被很多的教师所掌握并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少中学生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他们在应试机制下,造成精神高度紧张,学习上产生难以应付的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教材的陈旧和个别老师的教育方法陈旧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厌学。其实,我们的使用教材也有需要检讨的地方,一些陈旧的内容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了。枯燥的内容只能让学生越离越远。有的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年复一年,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另外,个别老师对基础欠佳的中学生缺乏耐心,常对学生冷眼相看,这对本来就自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中学生厌学心理的防治对策

(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咨询,积极防治中学生厌学心理。

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因此,要克服和矫治学生厌学,使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得以正常、健康的发展。这就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教育,以便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结合学生厌学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的相互关系,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学生心理、人格的发展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准确掌握学生心理、人格发展状况。学校可根据师资力量和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量表对学生进行普查,以便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心理、人格发展不健全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广大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把心理素质教育看成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且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自我表现意识,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我校全体老师已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C证的培训,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3)条件成熟时,可以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心理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自我,学会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理、人格得以正常发展,从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4)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应以厌学学生作为重点。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产生厌学的具体原因,运用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排除厌学的影响源。学校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应和克服、矫治学生的厌学结合起来。

(二)建构和谐学校教育环境,积极防治中学生厌学心理。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建构和谐的教育环境,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对防治学生的厌学心理,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营造情境关怀,克服学生自卑。

教师要积极营造、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宽容的心接纳这些学生,让其感受集体的温暖。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教师还要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唤醒学生的自我向上意识。

2、提供厌学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曾在一篇《成功的习惯》演说中指出,很多学生功课不好,其原因在于他们开始没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其实,不少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和厌学心理同样的强烈。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越来越消沉,甚至自暴自弃。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特长,经常提供给他们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演唱比赛、体育竞赛、技能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中学生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使他们体验感到成功的喜悦。

3、建构灵活的学生评价体系。

考试测验是我们教育传统的评价手段。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独辟蹊径,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比如加大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摸索总结。我相信是能够找到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体系的。

(三)建构和谐家庭教育环境,积极防治中学生厌学心理。

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中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转变家长的教育态度、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生的家长应改变粗放的教育方式,对子女多点关心,少点放任,多点耐心,少点责骂。亲情是个润滑剂,可以拉近家长和厌学学生的心理距离。学校在改变家长观念上要担负起责任,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给家长灌输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些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双方应及时进行心理诱导。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或放任型的管教方式,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

(四)建构和谐社会环境,积极防治中学生厌学心理。

社会是个复杂的群体,存在过多的诱惑因素。要消除这些因素,也是个复杂的过程。这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新闻舆论部门、执法监督部门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例如对营业性舞厅,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对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除法定节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对网络和书刊及音像制品应开始规模宏大的整查活动,清除那些宣扬色情、恐怖等不健康的东西,并依法严惩制造、传播者。学校也要加强与所在辖区相关部门的联系,净化学校周围环境,尽可能地减少社会诱惑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及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①《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张向葵,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

②《中小学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杨平,《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第7期; ③《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王良,《上海教育》1999年10月;

④《中学生心理学》主编:林崇德,王耘,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年11月;

⑤《消除逆反心理培养师生情感》,王春燕、张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4期;

⑥《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R·M·加涅,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2.中学生厌学对策 篇二

一、 厌学产生的原因

大部分学生的厌学跟智力水平无关, 而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意志、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原因, 还跟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 厌学的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外在原因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学生自身原因

(1) 适应能力差, 面对换老师、换学校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 从而焦虑而产生厌学情绪

在漫漫求学的过程中, 更换任课老师, 升入高一级的年级和学校, 这是时有发生的, 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 在每一次的更换后, 总有一些学生, 他们很难适应新的老师的教课方法、新学校的学习环境。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倍受打击, 如果再碰上测试自己的成绩不理想, 就很容易焦虑而产生厌学情绪

(2) 意志薄弱, 抗打击的能力差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独立和自理能力差, 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 稍遇挫折便没精打采、悲观失望。学习中一旦遇到难题或者考试失利有些学生就畏缩不前、无法接受, 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3) 没有人生目标, 认为知识无用

好多同学是整天上学, 但不知道为什么来上学, 没有既定的奋斗目标, 上学似乎只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 只盼望能早点毕业, 快点离开学校, 结束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再加上他们了解到社会上很多没有多少文化的人照样可以挣大钱, 过得消遥自在;而有些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毕业后竟然找不到工作。所以, 他们认为知识无用,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家庭方面的原因

(1) 父母的期望值过高, 给孩子带来压力, 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现在大多是一个孩子, 父母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里, 乃至学校里最棒的。他们不惜重金托关系让孩子进名校、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不切实际的希望孩子门门功课都优秀。时间长了, 家长的这种做法无疑会变成孩子肩上承担不起的压力, 所以, 他们一遇到考试就紧张, 一考不好就害怕, 从而对学习产生厌烦、厌恶。

(2) 父母不良的教育孩子的态度, 久之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也有一些家长因管理孩子的方法不当使孩子不再愿意学习。有的家长面对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 不去安慰孩子, 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 而是态度生硬、粗暴, 动辄打骂。

3.学校方面的原因

(1) 不能真正的贯彻素质教育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虽然, 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好几年了。但由于升学率、教学成绩还是社会、家长、上级评价学校的主要因素;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依然存在, 所以造成学校和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所以, 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之后都没能实质性的减少。好多老师为争优秀还是通过增加作业量来换取成绩、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 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要求的教学方法, 不仅不能提高成绩, 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 个别老师的不良教学态度也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一个诱因。

个别教师也许是对教师这份工作不感兴趣, 他们不热爱教育事业, 不热爱学生。他们只想一味的完成教学任务, 不思考怎样教可以使学生喜欢学习, 而是强迫学生必须学习, 是严厉有余, 而慈爱不足。一见到调皮的学生就烦, 因而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生硬、粗暴, 对学习较差或者捣蛋的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师生之间毫无感情, 导致学生不喜欢他, 而对他所教的课不感兴趣。

(3) 学校生活太过单调

有的学校的学生在学校里, 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除了上课就是上课。学校没有任何业余活动可以参加, 一些综合实践课形同虚设, 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

4.社会方面的原因

(1) 社会上存在的不良诱惑使学生不能安心学习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各种娱乐也迅速兴起。而中学生自制力不强, 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如电子游戏、黄色书刊影碟等等。而且, 每所学校的不远处, 都有诸如网吧、电玩城之类的场所。学生一旦接触, 就很容易被其中的刺激所感染, 沉湎于其中, 不可自拔, 无心学习。我曾经在课堂上没收一学生写给另一学生相邀去网吧的小纸条。可以看出, 他们深深被游戏所吸引, 人在课堂, 心已跑去网吧了。

(2) 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他们对学习的用途产生怀疑

不可否认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 确实出现了一些诸如有些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毕业后竟然找不到工作的事情。再加上一些高校学生自杀、报复老师事件的出现。而另有一些人, 他们文化不高却靠别的途径赚了大钱、住好房、开好车。这些事件确实会让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就曾有一些学生, 还是班里学习好的学生这样问我:老师, 你看现在那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 我们还这么拼命的学习、考大学干什么

二、 对策

要纠正厌学心理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互相配合,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校要抓好规范教学, 真正实行素质教育

学校要真正的响应素质教育的观念, 开足开齐课程。把课外活动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学校还要定期到学生中调查, 及时发现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作业量超标问题、教师的教育态度问题。发现后及时与相关教师协商解决。

2.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校要组织适当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并引导学生尽早确立人生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将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学校可组织开展名人、伟人故事演讲比赛, 介绍一些名人、伟人奋发读书的故事。也可召校会或主题班会, 如:“30岁的我”、“我与社会发展”、“国家兴亡, 我的责任”, 展望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的知识要求, 使学生确立人生使命、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自觉刻苦学习。

3.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不要单纯的认为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 相反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特长、给学生提供多方面成功的机会。而学生呢。说不定哪一方面的成功就可以带动他的学习。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就组织了学生排练心理剧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确实要演出的学生有时不能按部就班的上课。但学生参与的情绪非常积极。后来, 在期末考试时, 就有学生写作文时, 写的是《第一次登台演心理剧》, 写得情真意切。所以说,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 还可以带动学生学习。

4.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让学生不知不觉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学习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如使用投影、实验、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让学生不知不觉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学习。

5.教师要真正的去爱学生、了解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 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要充满自信。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不好的, 相信在自己的带领下都能发挥出他们的最好水平。而教师这种自信会通过教师的态度、表情、行动等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受到鼓舞,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对教师形成更深的信赖, 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教师应注重师德的修养, 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避免出现过激的语言, 多用一些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话。对较差的学生要多看一眼, 要不厌其烦, 让他们感到你的真诚和信任, 使他觉得你是真心的关心他, 那么将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

6.学校要与家长建立家校交流平台, 形成教育合力

要通过家长学校的联系、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 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 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抗打击能力、培养自控能力、树立正确上网的观念等, 要求家长给孩子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宽容, 多一份鼓励。宣传一味溺爱、放纵、打骂、体罚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 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 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7.加强对有关社会公共场所等的监管

工商行政等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网吧、游戏机房、舞厅等娱乐性场所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对于腐蚀青少年心理健康如黄色影像制品等应予以严厉打击。以净化学校的周边环境。

总之, 引起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 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对于厌学的学生, 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 认真分析。找出原因, 对症下药, 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全社会要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 真正让人们体会到学有所用。深化教育改革,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 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 进行教育和帮助, 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 使学生们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摘要:从教几年来, 发现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哪个班, 班里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厌学的学生。他们表现为对学习失去兴趣、旷课逃学、甚至辱骂、殴打老师等, 引起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 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

3.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 篇三

高二第二学期开学初,我所管理的班里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语文老师向我反映:“名篇名句的默写,你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未过关;每次的作文总有十多个同学不能按时完成。”数学老师对我说:“你班同学抄作业的现象比较突出,且字迹马虎潦草。”化学老师对我说:“今次测验,你班的优秀率、合格率和平均分都比兄弟班低很多。”班长向我汇报说:“近日,不管是早上或下午或晚上自习,都有两三个同学迟到,且有比较多的同学在自习时间玩MP3或MP4或手机或看小说。”我意识到厌学之风正在侵蚀我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何才能把厌学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让他们以雄纠纠气昂昂的精神面貌努力学习呢?

二、厌学原因

学生的原因。有的学生不但基础知识差,而且学习目的不明确, ,成绩跟不上,便破罐破摔。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到了高中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付出甚多,但收效甚少,便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厌烦的事情。有的学生意志很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两三次测验成绩不理想,便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老师的原因。“不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虽然教育不断呼唤教法的改革,但“填鸭式”、“注入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依然充斥课堂。个别教师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听,也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得了,只管泛泛地讲,细细地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便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另外,教师在校的敬业精神,处世态度,言行举止,衣着打扮都会直接地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的言行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造成学生人格品行受损。

家庭的原因。家长期望值太高。当前的家长们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子女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目标,致使不少学生“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甚至“搭起梯子也摘不到桃子”,久而久之,难免灰心气馁。另外,有些父母重经济轻学习的思想也容易造成孩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如有些从事个体经营的父母,经常要子女前去帮工,或有意无意地灌输“拜金主义”思想。

学校的原因。应试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内还是根深蒂固的。频繁的月考或模拟考试,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有的学生担心成绩考不好要挨家长的训斥,担心成绩考差会在同学中没脸见人……

社会的原因。高中生对于不良风气的抵御能力比较弱。社会上的那些专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开设的网吧、游戏机室对学生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据调查分析,经常进网吧玩游戏的孩子,几乎都有厌学的情绪,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厌学而进了网吧玩游戏而更加厌学,有的则是本来热爱学习,后来因玩游戏着迷而厌学。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逐渐接触到社会一些阴暗面,如“大学生就业难”、“国企破产”、“失业率上升”和媒体曝光及民间传闻的腐败案件等,从不同角度给高中生以负面影响,动摇其学习动机和信心。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1. 开好主题班会,明确目标

找到了根源,我在班中开展了“我要学习”的主题班会。由于准备充分,班中的同学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班长满脸笑容地步上讲台,他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胜利双手创》这首歌给了最好的答案,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好吗?”全班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前路哪怕是掀起万丈浪,挺起胸往前勇闯……”充满激情的歌声在教室回响。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挖地洞,猫生猫,狗生狗,小偷儿子三只手。”生物科代表说,“从遗传的角度说,下一代的素质与我们的素质息息相关,为了让子成龙、使女成凤,我们就必须学习,再学习。先使自己成龙成凤。”

“关系是泥饭碗,是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是会生锈的;本事是金饭碗,是会升值的。”团支部书记说,“我认同这一观点,如果有关系或者关系不错,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但是这些都只能在工作的最开始的时候用上,长此以往,关系就失去了效果。所以说关系是‘泥饭碗’会碎。文凭是对一个人以往知识的确认、认可,文凭能给人一个基础,一个高度。但是文凭只是对过去的认可。对于将来如何?靠的是个人不断的学习,知识不断的积累和更新。所以说文凭是‘铁饭碗’会锈。能力是做好每一样事情的关键,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最终在单位站稳脚跟,最终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说能力才是‘金饭碗’。”团支部书记的一番话说得大家先是沉默不语,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还有几位同学作了发言,他们用幽默和精彩的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明了学习的好处,懒惰的危害。

我先伸出左手,然后对大家说:“你们看清楚手掌中这几条线了吗?这几条线的名字你们知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它们分别是生命线、爱情线与事业线”“请你们跟着我做一个动作,把张开的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然后想一想,生命线、爱情线与事业线在哪里” 学生说:“在我们的手里!”

“那么,我们的命运在哪里?”全班同学恍然大悟。“我们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自己的双手一定可以创造美好的人生。”一霎时,掌声如雷。

班会结束后,班中的学风焕然一新,焕发着一派蓬勃向上的朝气。

2. 指导学习方法,指引方向

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 ,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更轻松,班主任还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学,为此我注重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指导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应完成如下五项任务:一是通读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内容和思路;二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 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三是找出新教材的重点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是尝试做预习笔记, 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五是尝试做课后习题。

指导复习。复习的基本要求:一要及时,复习要抢在遗忘之前。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课后复习要做到: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复习的间隔时间要先短后长。二要深化理解,把知识条理化。例如关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习题虽然不计其数,但可归纳为三种类型:1.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变速运动。2.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运动。3.物体在倾斜的平面内做变速运动。三要循环复习。前一个星期复习了物理第二单元,这个星期除了复习物理第三单元,还要花一定时间复习物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四要突出重点。物理《电场》 这一单元的重点就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而引起电势能的变化。

指导小结。小结是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对所学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小结能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综合能力。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我都要求学生对本单元进行归纳总结:“学了哪几个主要概念?哪几条规律,常见题目类型有哪些?”这就是把课本“由厚到薄”的过程。例如,《万有引力及其应用》这一单元,有的学生这样总结:两个定律,两类问题。两个定律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两类问题就是,第一,转动情况的问题,思路是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第二,不转动情况的问题,思路是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4.中学生厌学对策 篇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

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尤其是中学生;北京心理卫生协会2000年8月召开的心理学专家座谈会上公布的一项调

查结果也表明:中学生厌学率高达20%;而一项对浙江镇海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区中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的占53.49%,高中生更为严重,达60.13%[1]。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厌学这一现象不仅仅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中出现,而且也会出现在学习成绩比较的学生中。所以进一步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是进一步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厌学的表现有:一是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爱做与

课堂无关的事情,爱打瞌睡,不愿意做作业。二是经常会有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无故旷课、请假,不理会家

长和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三是对学习缺乏直接兴趣,没有求知欲,只有在外界存在压力的情况下才会被动、机械地学习,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课堂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可导致辍学[2][3]。

二、厌学现象的心理成因

厌学作为一种现象,必然有相应导致其出现的原因。我通过对中学生进行访谈,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厌学这一负性现象的产生有其相应的成因。从总体上可以把其划分为个因素一是学生自身二是客观性因素的原因

2.1自身因素。

2.1.1学习的因素。

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而这种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随高度的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心理疲倦感。同时,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无论进行什么性质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多多少少的令人产生厌倦情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努力学习十几年,甚至更长。所以,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

2.1.2自我控制能力差。

中学生的兴趣范围很广,但是因为其心理发育并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会被许多消极的因素所吸引,把对学习的兴趣转移到其他对象上,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2.1.3学习无望。

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多少成功经验的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没有信心,进而也会导致其厌学心理的产生,即这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习得性绝望。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厌学的学生往往是自己虽然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极少取得成功,所以他们就做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的结论,进而放弃了学习。

2.1.4学习动机的缺失。

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学习不能够满足中学生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所以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6]。另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行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问题的出现,“读书无用论”又在中学生和家长们的心头盘旋。

2.1.5心理负担过重,造成厌学心理。

现代中学生承受着非常沉重的心理压力[7]: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给学生在学习上提出了过多的期望;中学生极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不满的情绪困扰着;而无休止的埋怨、挑剔、批评更使学生产生了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使家长和老师满意的挫折感。这种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必然造成厌学心理。

2.2客观原因。

造成中学生厌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涉及考试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环境、社区教育环境、社会大环境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本文侧重从学校和家长方面来分析影响中学生厌学的因素。

2.2.1学校原因。

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课改,但目前好多学校,虽然素质教育声势“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更“扎扎实实”,片面抓智育,忽视德、体、美、劳,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有一项研究表明,在那些产生厌学这一现象的学生中许多人认为学校对他们是没有吸引力的,他们无法对学校产生归属感[8]。

2.2.2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生厌学的影响有两种方式,已有研究表明,师生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和成绩,积极性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负性的师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的消极情绪,把对老师产生的抵触情绪,带到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对中下生比较冷淡,久而久之,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了隔阂,往往对他讲课也不感兴趣,严重的对该学科也不感兴趣。其结果常常运用惩罚自己(不学习该学科或者故意不学好)的手段来反抗教师。教师教育的不当也是影响学生厌学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讲课千篇一律,不能根据其所教学生的特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课完全照本宣科,完全不能带动学生的兴趣。

2.2.3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能够在很多方面产生影响[9]。大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教养方式不当,对待孩子的学习不懂得如何疏导,而是一切唯分数论,造成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父母不是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而是采用粗暴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一个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相应的对策

由于厌学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产生的原因复杂,所以要想帮助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就需要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入手。首先,家庭,学校对待教育的态度要一致。家长和学校应该联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家长和老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家长、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从事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学生运用了自己所学的知识。家长应经常与学校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及学习情况。加强家校合作是防止和纠正学生厌学的有效手段,家长应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是敏感而脆弱的,他们时时都在观察着教师的言行,热切期盼着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赏。如果学生尊敬某一教师,真心喜爱某一教师,就会对该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好感,既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还有就是改进教法,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人的兴趣被引发,进而关注、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5.中学生厌学对策 篇五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学生在着急提升自己语文成绩心态的影响下,当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时,学生就会泄气,并逐渐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厌烦的心理[1]。这种现象在好胜心极强的学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题。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如学生在背诵文言文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本来就陌生,再加上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难以有效掌握其中的知识,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文言文的特点,让学生较好的认识文言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尤其是文言文知识中的重难点词汇,需要做详细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文言文知识的储备水平,进而能够提升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重视对学生自立以及自律意识的培养[2],并为学生制定良好的学习方案,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克服学习中的厌学情绪。

二、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之所存在厌学的情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中没有重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而只是根据课程安排进行教学,尤其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并没有在课堂中透彻分析,随着学生在学习中对语文问题积累增加[3],出现厌学的情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此,当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时,教师就可以从教学方法角度做出调整。如教师在讲解小说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中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教师在课堂中就根据学生对故事的了解程度展开分析,帮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参与课堂讨论,这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课堂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对矫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出现的厌学情绪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这就把学生兴趣和语文学习结合在一起,在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在课堂上增加趣味性内容,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的.情绪,而且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中运用有效的方式来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4]。如结合多媒体的设备进行教学,把语文中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戏剧题材的文章时,其中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应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结合演员所展示的人物形象分析其特点,教师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的了解表演出来,这就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学生还能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还可以克服厌学的情绪。再如教师对一些重点问题的讲解,可以从语速及声调方面做出变化,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并且也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厌学情绪。

四、结语

教学工作其实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在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接受方面找到良好的途径,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及掌握语文知识,并且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防止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在课程改革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中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提高学生课堂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减少学生厌学情绪出现。

参考文献:

[1]罗梅英.构建灵动课堂消除厌学情绪[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72(3):94.

[2]黄雯婷,何敬.从教育技术视角探讨克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32(8):82-83.

[3]何润泉.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情绪成因初探[J].文教资料,2015,21(11):45-46.

6.中学生厌学对策 篇六

刘天喜

(工作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中学

邮编:528425)

摘要:本文对执行新课标以来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五个应对对策。

关键词:问题

原因

对策

新课标初中英语教材已经使用好几年了,但是学生的厌学现象比旧教材更加严重了。学生的学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们更是十分的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厌学现象更为严重。

下面笔者就学生厌学现象更加严重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厌学形成的主要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目前,许多英语教师超工作量,一星期十四、五节课,还有早晚自习,教师忙于应付上课、备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很少能挤出时间用于钻研教材教法,致使一些教师教学中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英语课堂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如果教师教学不得法,不严格遵循语言教学,全面贯彻英语教学原则;教法单一呆板。现行的教育体制促使老师搞题海战术,加上各种月考、统考,竞赛及各类名目繁多的激励措施,教师只能从应试方面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正是由于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围绕考试指挥棒,采用填鸭式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灌输知识。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也只是分数,学生天天为分数而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厌学。在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对教学缺乏热情,缺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教师对学生缺少信任,缺乏关爱。我们走进课堂,常常会看到学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受到严厉批评的场面。很少有教师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说“你试试看,你一定会回答上来的”,或“错也没关系”等鼓励的语句,这也必然会影响学生情绪,导致学生厌学。

2.学生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绝大多数学生把英语只是当成一门课程学习,他们别无选择,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无法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实用语言的意义,有的学生受到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自己将来不出国,学英语根本就没有用。有的学生学英语是出于父母的压力,内容简单、容易、新鲜的就学一点,内容较难的、复杂和枯燥无味的就“知难而退,不思上进”。二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科的学习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不主动自觉进行有效的预习、复习,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再加上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不按老师的安排进行练习。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成绩必然下降,导致厌学。三是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如死记硬背单词,有相当多的学生甚至不认识音标,不会拼读生词,不能很好地掌握记忆单词的规律,学生在记忆生单词的过程当中,只是简单机械地学习背诵,今天背了,明天马上忘记。又如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句型理解不透。造句、写作文只知道生搬硬套,写成中国式的英语,不能遵循英语习惯逐词逐句翻译等。学生越学越吃力,越学心理负担越重,甚至害怕学习英语,最后不愿学习英语。另外,学生基础差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差,是因为在农村有些小学英语不被重视,被当成副科,教学流于形式。结果到了初中,由于小学英语基础不牢,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学生放弃英语学习。

二、解决厌学问题的办法

针对农村中学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1.明确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

学生学习英语,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何在,即使对英语很有兴趣,那也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消逝,那么兴趣会渐渐消失。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学习对将来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使他们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我们所的面对初中学生,因此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时不能一味地说教,讲大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反而会感到厌烦和反感。教师可以针对初中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办法,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比如,可以将学生当前的学习经常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他们体会到学有所用,目前的学习对以后的生活是有帮助的。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和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英语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懂得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懂得它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明白祖国建设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知晓世界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挑战。这样,从初一开始学生就基本有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进教法,激发兴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中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兴趣的火花去点燃智慧之火。如学生学习有关打电话的交际英语时,让学生用道具电话、真实电话号码,真实姓名打电话邀请参加一个party,打电话相约去郊游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英语本身是一种枯燥的语言,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只讲大道理、明确学习目的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钻研教材,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捷径,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教无趣,必不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的努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把培养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教法。例如,老师可以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引入教学内容。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拟购物、看医生、问路等做对话表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的课堂能否吸引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3)要精讲精练,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集中注意力四十五分钟听老师讲解是不可能的,课堂时间不能充分利用,谈何培养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应坚持精讲精练和少讲多练,要为学生营造边做边学的良好氛围。

3.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保障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要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有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正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学会阅读教材;引导学生通过预习从教材中获取信息,从而发现问题,记录问题;指导学生在听课中学会自主学习,整理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以有知识和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在练习中学会自我评估,仔细审题获取信息,建立知识模块;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归纳等。例如英语基础知识——单词的学习和记忆,要注意重复和归纳,教给学生基本的构词法,或分类总结法等。例如,英语中有一部分单词是在词根上加上前缀或后缀而变成的,如-er或-or 加在动词后表示实施此动作的人,teach一词是动词“教”,而teacher是名词“教师”;act是动词“表演”,名词“演员”是actor。这类单词很多,学生可以通过此法扩大词汇量。再如:记忆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其中以字母o 结尾的单词有些加-s 有些加-es,让学生记住这样一句话“英雄(hero)爱吃西红柿(tomato)和土豆(potato)”就可以很容易区别开来,句中三个名词都是加词尾-es 构成复数形式。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教他们一些便于记忆、巩固的方法,如音标记忆法、归纳记忆法、情景记忆法、构词记忆法、日常生活记忆法等等。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枯燥的英语单词学习中找到乐趣。当然,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鼓励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润滑剂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桥梁和润滑剂。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所谓“ 亲其师,信其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对学生的活动参与给予肯定和赞许,帮助学生感受成就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学生,经常关心、鼓励学生,向学生倾注爱心,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对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视同仁。尤其对后进生的态度,要特别慎重,要“动之以情”,切忌冷嘲热讽,而应多给一些赞扬、鼓励。教师耐心细致的育人精神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使他们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敬爱和信赖,会在师生之间架起持久的情感桥梁。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之火,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

5.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学习心理”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动力。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特别对于差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因势利导,不论在课堂提问,还是在单元测试中,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学习中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比如,让基础差的学生优先回答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取长补短、迎头赶上甚至超越的信心。实践证明,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越好。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使学生把学习英语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塑造者。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法,帮助厌学学生从失望,自卑,孤独中走向自信与成功。

参考文献:

1.卢家楣 情感教育心理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7.中学生厌学对策 篇七

1. 动机缺失

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 有两个层次的因素。浅层因素是无动机, 即对学习没有需求欲, 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往往通过老师逼、家长压来完成学习任务。深层因素则是负动机, 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 但其看法是消极的、错误的, 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 尤其是那些文化水平不高、个体生意做得“财源广进”的家长们, 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 促使孩子厌学而追求享乐。

2. 兴趣转移

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 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 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 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录像则更毒害学生, 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 重者打架斗殴, 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 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 而且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3. 学习无望

部分学生曾经洒过汗水, 但无论怎么奋斗, 仍然很少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 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 促使他们认为自己天生愚笨, 不是学习的材料, 便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4. 情感饥渴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 父母离异, 情感孤独, 缺乏温暖, 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 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 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 追求刺激, 以从其他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

5. 物极必反

事物发展到极端, 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如此。过重的学业负担, 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 导致厌倦而厌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 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 学校将压力转给教师, 而教师则将负担压给学生, 于是学习像沉重的大山, 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学生没有品尝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的真味, 有的则是苦海无边的酸楚。

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 便采取不恰当的措施, 有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 反正达不到要求, 索性放弃追求。

掌握学生厌学心理规律, 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 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 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 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1.激发动机

动机的激发, 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 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 要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 其中远大的理想 (包括人生观、价值观) 则起决定作用。

2.成功强化

(1) 创设成功机会, 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 以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更应如此。

(2) 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降低目标, 学生易达到, 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之谓“跳一跳, 就能摘到苹果”效应。

(3) 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 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4) 及时奖励。教师如果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 那么很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学习热情, 故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给予奖励。

3.引起注意

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 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 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1) 转变观念, 淡化“苦味”。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这种观点当然不错, 但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教师需要改变观念, 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 变苦学为乐学,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改进教法, 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事物, 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变化性等特点, 它们刺激人的感官, 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 进而想去接近和了解。

4.情感补偿

8.学生厌学的分析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厌学;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38-02

求知、培养能力、学本领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学生及其家长包括那些厌学的学生也都知道,这些标题老师不知讲了多少次。学习是如此重要,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呢?

1学生厌学的原因

(1)学生在校时间长。以小学为例,学生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前得吃好饭,外村的学生还要跑四五里路来上学,起的甚至还要早。上午7点半到下午7点,学生在校时间长达十一个小时。正课8节,其它时间学生还得做作业。有些学生下午还要留下,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哪能受的了。

(2)学习任务重。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出的考题越来越难,考试结果高分少低分多,大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的工作繁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忙的团团转,看到学生不学就生气,一气之下就会批评学生甚至会动手打他们。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强,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不想上你的课,造成旷课、逃学等不良现象发生。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是不够的。

(4)学生的家长对学生娇生惯养,要求不严。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累着,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多吃点多玩会儿,更有家长帮助学生欺骗老师。使学生不自然的养成了学习懒散、怕吃苦、不求上进的生活方式。

(5)对教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一个好教师是让学生在乐中求学,不称职的教师才会让学生死记,逼他们记,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2学生厌学的表现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睡懒觉,小声说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戴耳机偷偷听音乐,不听讲,不记要点,不完成课堂作业,迟到、旷课、早退、不完成课外作业。遇到这种情况任何负责任的老师都不会放任不管。批得轻了不起作用,批评的重了学生会与教师顶撞。课堂时间有限,每节课都有特定的任务,这样一来课堂上的任务完不成,教师就会补课,而学生就会觉得作业多任务重。为了追求质量,有的学校把优差生分成不同的班级,最终的结果是优生之间竞争激烈,差生之间风气不良。

3解決学生厌学的对策

3.1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语文教学为例,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认字,会用字组词,会用词写句子,并且会分析句子。使学生能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巧,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办法

(I)变大班为标准班。一个班的人数过多,教师很难兼顾,每个班的人数控制在30人~40人之间,便于教师辅导管理。

(2)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尽职尽责,严防学生掉队。现在农村小学班级人数不是很多,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条件,层层把关,如果学生在某一级或某一学科知识、技能欠缺太多,以后再赶上来就会十分困难。

(3)采取务实的态度。如果学生确实没学好,又具备学习潜力,该留级的就不要勉强升级。农村的家长多数不想让孩子留级,他们怕负担过重,又认为学习没有用,干脆就让学生早点毕业好帮助家里干点农活。由于上述原因,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找校长说情,有的家长说不通就算了,但有个别家长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就会与教师或校长吵架,说脏话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所以,我们教师就要不怕麻烦地给家长做工作,耐心细致地去说服他们。

(4)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去看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录像等,更不能让他们上网打游戏。从理论上讲,学生上网可以查资料、学知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十分有限,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上瘾,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

(5)各学科之间要相互配合,防止学生偏科,对已经有偏科现象的学生要个别辅导,查找其原因,寻找出路,让其悬崖勒马,及早回头。

(6)善待差生。差生也有自尊心,我们要保护他们,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良机,把握机会,不失时机的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错了给他们纠正,对了给他们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3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教师要研究教育方法

(1)重视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景中收集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

(2)了解问题的背景。个案问题发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原因,以学生厌学为例,背景就是应试教育。翟静说,近几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一方面,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由于学习压力大心情压抑。另一方面,有的孩子考分却越来越高,但行为能力却越来越差。原由就是学生的时间紧、任务重,实际问题不会这样简单,问题的状况与理论上或理论上的普遍情况不尽相同。因此,研究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问题发生的过程、条件,了解个案的内在动机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

(3)提出解决方案。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研究者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观察、思考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整体性原则。我们要实施整体办学,整体育人,以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虽然也可以“整体办学、整体育人、整体发展”来概括整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但也要明确,它的核心是整体育人。学校要通过整体办学,调动整体教育力量,把学生作为整体去培养。

其次,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的实质,就是要确认和落实学生是学习认识和身心发展的地位,在学校教育的全部活动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9.中学生厌学对策 篇九

马龙二中 唐丽英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理当把握住学习的大好时机。但是,现实却不容我们如此乐观,本文从学生厌学的一些具体表现入手,针对中学生的厌学现象进行分析,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简单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生厌学;厌学的具体表现;厌学原因;解决对策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化时代,中学校园本来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场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厌学情绪非常严重。我校由于生源基础薄弱,学生厌学表现更为明显一些,个别学生甚至中途辍学。厌学不仅会造成学生不求上进的消极心态,导致厌学学生的学业失败,而且还将影响他一生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厌学,简单的说就是厌恶学习,具体的讲就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并逐渐产生倦怠情绪,对校园生活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感触及其在行动中的一些不良表现方式。本文将从我校学生厌学的具体表现,学生厌学的原因,探寻解决的策略三个方面经行阐述。

(一)我校厌学学生的具体表现:

(1)上课时懒懒散散的,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讲小话、玩手机、看课外书,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经常迟到、早退、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故意拖沓,有的甚至抵触对立。

(2)学习效率低下,毫无兴趣,总是感到学习非常的枯燥。一到上课,或是拿起书本就无精打采,精神萎靡不振,一下课走出教室就精神抖擞,神彩飞扬。平时要是老师、家长不催促,他们是不会主动去了解其他的学习内容的。只要一打开书本,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推搪。不是说头疼就是说疲劳,甚至一些学生干脆与老师、父母做起了交易,自己完成了一件学习任务,老师、家长就要给以一定奖励。

(3)在校园内故意张扬自己的“个性”。男生故意留长发,理奇异发型,抽烟,说脏话。女生故意着另类服装,他们在校园里乱交朋友,谈恋爱,甚至出言不逊,顶撞老师,甚至个别学生还会殴打老师。我校就曾经有一个女教师因教育学生而被该学生踢了几脚,最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孩子流产。

(4)欺骗老师,蒙蔽家长,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考试时,一些厌学要么直接不参加考试,参加考试的要么只做主观题,要么在考试前几分钟随便把试卷做起来,然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在睡觉,情绪重的学生,甚至交白卷,以此来展示他们内心的厌恶。但是,迫于家庭和外界压力 又不得不重新踏入校园。可是,内心深处却极其不满,最终可能会辍学回家,极端者甚至会离校、离家出走。(二)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

厌学,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涉及教育评价制度,家庭教育、社会大环境方面的消极影响,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1、而我觉得教育评价制度主要是对其他几方面的影响是根本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在评价内容上比较单一,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其二在评价标准上注重总结性评价,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其三在评价方法上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分数这个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其四在评价主体上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其五在评价重心上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因为存在以上评价的弊端,导致现在一般都是学校通过考试获得学生的成绩,教育部门或是学校通过成绩来评价学生,教师、家庭、社会都围绕提高学生的成绩来开展工作。所以常常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样的说法。

2、家庭原因: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超过学校,而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形成。体现在:放纵型家长对子女的放任自流,导致了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助长了他们养成依赖性和懒惰性;强制型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干脆放弃追求,从而造成厌学;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使学生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从而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

3、社会原因: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开始寻求脱离父母的依赖。他们的活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家里或校园内,因此,社会上的一些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也开始更广泛的影响他们的生活。(1).不正当价值观及不良风气诱发中学生厌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钱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愈发显得重要。这时,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当价值观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社会上流行着这样几种观点: “书读得多不如挣的钱多”、“读书无用”。一部分学生受到这些消极价值观的影响,误以为文化知识在逐渐贬值,而花花绿绿的金钱才是实实在在的。于是,这些自制力差,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学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他们觉得既然上学无用,还不如干脆辍学去挣钱来的实在。另外,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 的基础时期,各项法律法规都还不够尽善尽美,漏洞很多。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就钻了这些空子,逐渐渗透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比如,当今社会中,有很多人他们的文凭很低,水准差,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来获得各种发展的机会。这些不良现象使得学生们对学习的重要性更怀疑了。处于家庭环境比较好的学生,就会更加依赖家里,不思进取;而从小就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根本升学就无望,或者是考上了大学会因没有关系而找不到好工作,学了也是白学,因而就不想再学习了。

(2).社会低俗文化的侵蚀。现在社会上各种大众媒体,网络报刊等发展很快。而社会上监督机制还不是特别完善,一些网络游戏、黄色书刊,黄色视频在中学生中开始泛滥,青少年对于事物接受快,也就很容易受到影响。使得他们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慢慢的开始放松了对学习的追求。

4、学生自身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学习的目标,只觉得别的同学来学校,自己也应该来。或者是被家长逼着在学校的,这些同学极易产生厌学的情绪。(2)基础太差,难以适应。相当部份的学生由此而厌学。(3)学习过程中方法不当。因方法不当,影响成绩,因成绩不佳而失望,因失望而厌学。(4)、抗挫能力低下。不少学生对考试成绩的高低缺乏正常心态,常因一次失误而一蹶不振,失去信心、失去动力,缺乏屡败屡战的抗挫能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由此而生厌学情绪。

(三)改变学生厌学的策略:

1、对改进教育评价中弊端的策略

针对前文中提到的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五方面的不足之处,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其一,从侧重一元评价转变为注重多元评价。人类的才智是多方面的,绝对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所能反映的。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以测验成绩为主要或惟一的尺度,这样的评价模式就是一元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倡导多元评价思想,也就是从多视角,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1)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设计一些小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如新闻调查、科技报告等。(2)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把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自学、课堂提问、作业、单元测验等活动中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特别要关注中下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3)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收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如演讲、朗诵、书法、文体活动、智力竞赛中的表现等。对那些虽然学业水平偏差但却有自己特长的学生,尤其要注意充分肯定他们在课外活动这个舞台上所展示出来的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4)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采用多种方法,从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如观察、家访、轶事记录法等,不要只着眼于测验。

其二,从侧重总结性评价转变为注重形成性评价。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性评价已经是比较主流的评价方法,形成性的评价评定时间要包括平时、期中、期末,高

一、高

二、高三,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同学间的互评等多项内容。实施形成性评价应当注意下列问题:(1)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减少总结性考试次数,多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成性测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提高。(2)评分与评语相结合。考试评分不能只给简单的一个分数,而应采用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的方法,用评语把分数反映不出来的问题提出来。(3)允许考第二次、第三次。考试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考得不好,可以适当采用暂不计分的方法,鼓励学生再做努力,最后取得好成绩。(4)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评定过程,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

其三,从侧重区分性功能转变为注重激励性功能。中生正处在心理和智力飞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很强。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不能对学生过于苛求。特别是对厌学的学生,只要他们取得了一点进步,也要给以表扬。学生喜欢既有赞赏又能巧用批判的评价,要尽量减少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负面评价。每一次月考之后,同时表彰学业进步学生与学业优秀学生,从而使受到学校表扬不再是学习好的学生的专利,激发了厌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家庭教育让学生厌学的策略

(1)上文中提及各种类型的家长不要总是重视孩子的最后结果,更要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与辅导,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尤其是中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看看他的想法。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讲解和辅导。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减弱孩子的厌学现象。(2)、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今后就难以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父母应以自身正确的言行为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父母除了给孩子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环境外,还应在家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孩子在书香的熏陶下吸收知识的蜂蜜。(3)、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使家长尽可能主动与学校联系,交流子女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子女成长发展脉搏,同时,教育方法上更宽严结合,注重技巧,让子女感觉到家的可爱,父母的可效可敬,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对社会不良因素让学生厌学的策略

(1)、各级党政府要狠抓党风和廉政作风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下大力气坚决清除社会上那些影响极大的丑恶现象,从而改善广大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那些不良风气对学生们的侵蚀。

(2)、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及网络、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营业性舞厅,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对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除法定节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对网络和书刊及音像制品应开始规模宏大的整查活动,清除那些宣扬*、凶杀、恐怖等不健康 的东西,并依法严惩制造、传播者。

(3)、形成合理的人才评价,各级党政府、社会有关人士等在对教育投资的同时,既注重学校的外在形象,更应注重学校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学生在校有空间学,有东西看,有条件玩。

4、对学生自生因素产生导致厌学的策略:

从中学生自身来说,应该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采取措施。(1)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做事、做人。心理学家说:“伟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其决定性的因素不是身体条件,不是技能,也不是智商,而是他的心态。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心态这个关键的因素。”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就必须积极地来认识、调整和把握自己的积极心态。(2)学会管理与克制自己。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认人之初性本恶。他认为性恶是天生的,性善是后天人为的,人自自然然地为自己,经过教化他才被培养成为人。所以,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全靠自己选择;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做了些什么事。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才能驾驭他自己,驱动他自己,他才是他自己的主人。(3)学会做好过程,淡化结果。老子说聪明的学生更重视平日的学习和积累,更重视日常的勤奋和刻苦,这样的学生就像哲学家说的那样“把每一天都当成了生命的最后一天”来珍惜注重过程与细节。(4)学会高效学习。时间加效率等于好成绩。没有时间,就没有一切;但只抓住了时间,还是不够的,还要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效果为准则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5)学会善待自己,直面挫折。生活就是竞争,生活之中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有失败和挫折。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和失败,请不要过于自责,寻找失败的原因是必需的,但不是惩罚自己,更不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6)学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拥有感恩的心的人,就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学生,爱社会,这样的学生的学习就会进步,他就能够在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前具备人们希望他具备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学生的人生就是成功和幸福的。

参考文献:[1]《高中生》 2006年13期《厌学的主要表现》

[2]韦尚远.当前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对策[A].2010-08-10:3-5.[3] 邹颖君:《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第77期

上一篇: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句子下一篇: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