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意识形态(8篇)
1.领导干部意识形态 篇一
朱继东:大力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作者:朱继东 发布时间:2015-03-17 来源:党政研究 字体: 大 | 中 | 小
大力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朱继东
(《党政研究》2015年第2期)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能力是执政能力的核心。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着眼,对于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使意识形态工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权建设全局的、必须一刻也不放松的特别重要工作,而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则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和中心所在。尤其是随着中国大踏步迈入新30年,新形势、新考验、新机遇都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真正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紧紧抓在手上。
一、只有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才能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众多挑战
从法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特拉西在18世纪末创造出“意识形态”这个词汇至今,无论哪个时代,意识形态问题总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并且是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决定性力量之一,也是决定世界历史进程的主导性力量之一。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是一切文明社会中的任何国家都实际存在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社会结构或社会领域。马克思曾告诫我们:“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毛泽东也强调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2〕领袖们都十分强调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而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问题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问题,是其能否得到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问题。因此,适应时代的变化,正视时代的挑战,表达时代的呼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成为社会的“水泥”和“黏合剂”的先决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就是执政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路线,把意识形态问题解决好是真正搞好经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旗帜引领道路,道路支撑旗帜,意识形态就是树立旗帜、引领方向,是事关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苏联解体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再加上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等大潮冲击,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越来越把中国崛起视为对其挑战,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强度、力度在不断地加大,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和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严峻,担负的责任和任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众多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之真正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并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成为行动的科学指南。这就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不仅“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歪风狂吹,所谓“意识形态虚假论”、“意识形态淡化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论”等论调也十分猖狂,在思想界、学术界都不乏制造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和学术对立的人物,即便不能根本摧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也让它“悬空化”,使之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立足。与此相呼应,一大批西方意识形态的观念,从“宪政民主”、“公民社会”、“军队国家化”到所谓的自由、人权等,披着“普世价值”的外衣登堂入室,抢占各种思想阵地并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在这种背景下,不少理论工作者乃至部分领导干部却有意无意把意识形态学术化,远离政治、脱离现实去搞所谓的理论研究,大量“正确的废话”更让我们的意识形态越来越脱离群众。为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廓清国内外一些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散布的层层迷雾,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正确道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什么是意识形态能力?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3〕尽管意识形态能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然而作为一个概念提出还是新尝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也正在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个思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研究领域。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何科学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成为越来越多理论工作者和领导干部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推动着意识形态能力成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核心。
二、意识形态能力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在新30年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走过前30年、后30年,新一届党中央率领中国大步迈入新30年,开辟了又一个新时代。在新30年,看一名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看他重不重视、善不善于抓意识形态工作,而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意识形态能力是不是过硬。因此,为了真正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所有领导干部都应该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责无旁贷承担起政治责任,打赢意识形态的保卫战、反击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能力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迷失方向、不摔跟头的重要保证。
毛泽东历来认为,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践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引领方向、指导行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保持意识形态的连贯性不仅是稳定大局的策略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变革、调整,是坚持前提下的发展、继承前提下的创新,因而是一脉相承下的与时俱进。我们今天讲意识形态的变革和话语转换,研究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新形势下中国的实践新课题,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前提下破新题、说新话、讲新理,使得意识形态能力成为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都不允许我们按照西方设计的方式实现现代化,中国要强大就必须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否则,将不仅对于中国是一场大灾难,对于世界也是一幅难以想象的图景。而要彻底打破某些国家企图西化、分化甚至控制中国的妄想,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有没有过硬的意识形态能力,是事关改革能否沿着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根本性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众多问题,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亟待破解的国内社会难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能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三、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必须直面挑战、立场坚定、敢于战斗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映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的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但是近些年来,党内和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谁发表支持党和政府的正面言论,谁驳斥那些攻击、污蔑党和政府的言论,谁就会受到谩骂、围攻甚至打击,而我们自己阵营常常是鸦雀无声或者声音不大。有人对大是大非问题绕着走、对错误思潮态度暧昧,甚至还有人对坚持发出正面声音的同志冷嘲热讽甚至进行打压!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必须直面挑战、勇于发声、敢于亮剑,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有很大的勇气和很强的责任感,必须坚持真理、对党忠诚、不怕牺牲。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必须直面新时期所面临的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挑战。我们应从全球化的全面渗透和对中国的严峻考验到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及其对中国的巨大冲击、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巨大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必须看到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来控制中国经济并影响人们的消费理念、引导其消费方式,通过文化全球化进行文化渗透来影响、改变中国人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通过政治领域的渗透来宣扬西方政治制度并采取多种手段在中国培养反对势力。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化冲击下的过度市场化、迷信市场化等思潮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泛滥,导致信仰迷失、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权钱交易等问题严重。尤其是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第一大国,美国更是进一步利用网络霸权和文化霸权强势渗透中国,通过网络承载、传播的美国式价值观渗透以青年为主的广大中国网民,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资本主义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鼓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诋毁、攻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弱化、消解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这些问题和挑战都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破解现实难题中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增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必须立场坚定,领导干部不仅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要积极发声,更要善于团结和爱护正面声音。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确保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这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优势。这就要求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无论形势和环境怎样变化,都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能变,把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无论是牵涉到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还是面对关于旗帜、道路、主义等大是大非问题,都必须积极、主动发声,而不能左顾右盼、支支吾吾,更不能退避三舍、是非不分。同时,对正面声音要坚决支持、大力保护、大力倡导,对敢于碰硬、敢于批评、做得正确的同志,各级党委首先要支持,而且要公开支持。这样才能积极壮大正能量队伍,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打造一支立场坚定、素质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意识形态领域是东、西方较量最激烈的地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这个阵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对国内外错误思潮和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并且要善战能胜,这是意识形态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一大重点。
四、领导干部应该从四方面努力打赢新30年的意识形态反击战
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至今已经两年多时间,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一场意识形态反击战,曾一度非常混乱的意识形态领域已经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尤其是2013年的“8.19”讲话之后,一些曾经非常嚣张地公开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个人或团体变得低调了很多,有的甚至不出声了,而正面的声音则强大了很多。因此,可以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这场意识形态反击战的阶段性胜利。但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场意识形态反击战目前只是阶段性胜利,要真正彻底打赢意识形态反击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认为,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要敢于亮剑、勇于拨乱反正,切实从四个方面努力才能真正彻底打赢这场新30年的意识形态反击战,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领导干部。
首先,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战线的指挥员、战斗员、同盟军的队伍建设。要想真正打赢意识形态反击战,就必须建设一只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队伍建设怎么加强?有三种人才的队伍建设必须抓好,这就是意识形态战线的指挥员、战斗员、同盟军的建设。我们要打赢意识形态反击仗,如果指挥员不得力,战役往往很难取得胜利甚至注定失败。所以解决指挥员问题最重要,这是战役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力量。指挥员必须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是非分明、立场坚定、敢于亮剑、善于胜利。在这方面,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认识到了,并在逐步解决,也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推动,决不能让那些与党离心离德甚至反党反社会主义者占据指挥员的位置。战斗员的问题也非常重要,这是战役能否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甚至围攻,我们能坚决抵抗住并取得今天的胜利,一大批自觉行动起来的网络义勇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里面既有一些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敢于亮剑、勇于战斗的学者、干部、学生等;也有一些优秀的官方微博,如军报记者、思想火炬、求是等。但是,目前这支队伍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战士一起加入进来,共同奋勇战斗,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另外就是加强意识形态同盟军的建设,就是要搞好统一战线,这是战役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今天要想真正打赢意识形态反击战很重要的、意义长远的力量。今天不少群众其实是被误导的,很多人是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但由于我们不善于甚至没有真正努力去团结、争取他们,他们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给误导了。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搞好意识形态同盟军的建设,让更多人民群众自觉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才能真正取得意识形态反击战的根本性、长远性胜利。
其次,一定要尽快纠偏媒体市场化的错误倾向,打造自己的意识形态阵地。前些年,由于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泛滥,受盲信、迷信市场化的错误思想影响,一些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被推向市场,经济利益成为衡量这些单位成绩的最重要指标。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率、收视率、阅读率等,竟然牺牲新闻真实性、不顾新闻的政治性而去追求所谓轰动效应,甚至公然炮制虚假新闻来达到吸引受众眼球、谋取单位私利的等目的。还有的新闻单位在市场经营的压力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仅取消或者大幅消减了理论版面或者理论频道,一些中央、地方主要新闻网站故意淡化甚至干脆取消理论频道,以软新闻等形式变相出卖新闻版面,甚至把报刊版面、电视栏目、网站频道、书号等有偿对外转让或者承包,把一些错误言论和未经核实或者根本就不进行核实的广告以新闻的形式刊发、播出,导致这些错误言论、虚假新闻误导民众、危害社会,尤其是一些大肆宣扬新自由主义、军队国家化、“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和报道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医疗广告等方面的假新闻危害更为巨大。一些出版社大肆买卖书号,甚至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者被背后利益驱使出版一些公然宣扬西方错误思潮、诋毁党的历史、攻击党和政府的书籍,这种现象在一些重要的国家级出版社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在网络上更是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猖獗,多种错误思潮泛滥,并且敢于坚持原则去反对、制止的人很少。如果继续放任这种媒体市场化,必将进一步加剧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局面。不少媒体对关于意识形态的文章是尽量不发,一是怕会犯错误,二来是没什么经济效益,三来是背后的某些势力作怪。因此,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彻底纠偏媒体市场化的错误做法,一定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把我们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守得住、建设好。
再次,要高度重视经济领域、法治领域等方面的意识形态斗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等经济领域的舆论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虽然我们不少正能量学者都写了文章,但是整体来说,我们的声音是处于下风的,甚至可以说是远远处于下风。每一次党的重大会议的文件出台之后,什么最重要?解释权最重要。如果这些解释权不在真正的共产党人手里,就很容易偏了。例如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有人片面强调市场的作用,不说政府作用,也有些人只说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说确保国企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如果说三中全会开启的是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解释权斗争,四中全会开启的是法治领域的意识形态解释权斗争。例如有人说依法治国是舶来品,有人说司法独立就是司法机关不受任何党派和个人的制约,有人说四中全开启了人治走向法治的新时代,还有人故意把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更有人故意把我国依宪执政和西方资本主义宪政等同起来,这些错误解释和说法具有很大迷惑性,如果让这些人去宣讲四中全会精神,其后果多么可怕。所以,我们今后在积极开展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意识形态解释权斗争的时候,也要要高度重视经济、法治等领域的意识形态解释权斗争。
最后,一定要认真解决好“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的问题。我们前些年在意识形态领域之所以被动,就是不少党员干部面对错误思潮时不敢于斗争,躲在一边看热闹,更有人左右摇摆甚至为虎作伥。如果说党的十八大之前,有的党员干部面对意识形态斗争躲在一边看热闹,我们还可以不予追究。但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仍然有相当一批党员干部态度暧昧、不敢斗争,甚至对敢于斗争的同志冷嘲热讽,我们对这些党员干部就要坚决问责。对于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态度暧昧、不敢斗争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关键时候了,一定要严肃处理一批不作为、乱作为的党员干部,决不能允许某些人“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的现象继续存在,必须进行全面清理。这就要求我们大家主动、积极联合起来,对于那些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态度暧昧的党员干部进行监督、曝光,对于那些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同志要给予表扬、积极声援,只要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斗争中都主动发声、直面问题、以理服人、不畏压力、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就一定能取得意识形态反击战的彻底胜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170.〔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4.〔3〕 朱继东.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M〕.人民出版社,2014.2.〔摘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权建设全局的、必须一刻也不放松的特别重要工作,领导干部在新30年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才能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众多挑战、意识形态能力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在新30年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必须直面挑战、立场坚定、敢于战斗,并应该从四方面努力打赢新30年的意识形态反击战,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领导干部。
〔关键词〕领导干部;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新30年
〔中图分类号〕D6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2-0092-05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研究”(2014M55007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的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研究”(13KDB046)
〔作者简介〕朱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北京100732。
2.领导干部意识形态 篇二
1.“诚心”听民意。
听是是一种态度、是一门学问、是领导艺术的体现, 同时也是沟通的起点、了解民意的入口和发现问题的最佳渠道。用何种态度与形式去听取民意决定了发现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只有真正怀揣一颗“诚心”才能亲民、才能称之为“父母官”、才能听到百姓最真实的诉求。坚持开门搞活动, 一开始就要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和建议,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因此, 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牢记群众路线工作“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 坚决杜绝“四风”现象, 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2.“实心”解民忧。
民忧既是百姓之困又是民众之苦, 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岂有不解之理。纵观我党党史可见, 无数党员干部被人民称颂, 让人民永记心中, 被人民所爱戴。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的模范党员比比皆是, 这都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表率、模范和榜样。“火心要空, 人心要实”。作为党员干部心更要实上加实, 实心实意为百姓解忧排困, 时刻记住人民是党员干部的服务对象,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真正对得起人民对党的信赖。
3.“真心”办民事。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权是人民赋予的, 有权就意味着责任, 权责永远不分家。有了权的领导干部要做到真心办民事, 实现权为民所用的目标, 让百姓真正有国家主人的感觉。强化公仆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权责意识, 以人为本, 时刻心系群众, 以实现百姓的根本利益为追求目标。真心为民想事、为民谋事、为民办事。认真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干实事, 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员群众对组织部门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真正让党委放心, 让群众满意。这才能称之为是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二、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服务意识是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 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深刻总结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 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人们在新的起点上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作出全面部署。
党的工作作风, 是指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党的工作作风是一种外在的表现, 其本质反映的是党性和世界观。反“四风”即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突出点, “四风”现象便是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上和自己的世界观变了质。
1. 形式主义。
做任何事不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 而是为了私欲、私利和政绩, 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 应付场面, 不顾人民的感受, 只图一己之快, 这样的党员干部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官僚主义。
在我国官本位的思想比较重, 再加上有些党员干部的权力和党性修养成反比前进, 就会出现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自我膨大的现象, 打官腔, 吃、拿、卡、要层出不穷, 这样的党员干部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享乐主义。
思想不要求进步, 懒惰的虫子已充满大脑, 惰性的枷锁已绑住双脚, 寸步难行, 追名逐利, 贪图享乐, 人民公仆的意识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人民的利益早已飞出视线、人民赋予的权力也已成为享乐的工具, 灯红酒绿, 花天酒地, 堕落的思想根深蒂固, 这样的党员干部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奢靡之风。
穿名牌、坐豪车、吃遍山珍海味、玩的醉生梦死, 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艰苦作风早已被这些物质所代替, 早已被各路的糖衣炮弹所包裹, 享受在丰富的物质世界之中, 所有权利也都变成满足私欲的帮凶, 这样的党员干部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强作风建设意在提升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党性修养, 自身素质和党性修养的提升实质是让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会促进作风建设的不断前行, 作风建设的不断强化也会提升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质量,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三、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服务意识是实际工作的必然要求
1. 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服务意识是队伍建设的需要。
毋庸置疑, 队伍建设是每一个团队的重中之重。党员领导干部怎么样才能带好自己的队伍, 首先应从队伍建设着手。在团队之中, 从职位角度来说有领导与员工之分, 领导就是火车头, 负责决策和把握队伍的发展方向, 但同时领导也应该树立为员工服务的理念, 为员工做好服务才是队伍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领导的带头作用不容小视, 是整个团队文化的象征, 领导带头强化服务理念, 员工的服务理念必定会随之提升, 整支队伍人员都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和工作效率必然会有质的飞跃。
2. 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服务意识是自身建设的需要。
3.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建构探究 篇三
关键词:高校干部;意识建构
高校领导干部在学校建设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高校领导干部的形象是学校价值理念、文化氛围、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凝结。尤其是在高校“去行政化”的今天,高校干部既要做好管理者,更要做好服务者、研究者,发挥领导干部在高校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对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领导,他们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在建设管理方面的独特性。笔者以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结合学校在从中师转向高师的过程中取得的种种成果,重点探究幼儿师范高校领导干部需要建构的意识。
一、树立带给师生及社会意义的价值意识
高校领导必须结合高师高专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和重要任务,建构起三种价值意识。
(一)对幼师职业的价值认知与培育
通过转观念、促改革和强内涵,增强学前师范教育的吸引力和贡献力,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人的就业与全面发展紧密对接,夯实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幼师职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为社会、国家、地区、家庭和个人创造价值。
(二)对教研团队的价值引领与建设
抓住学前教育改革中涉及的重点和热点,以及高师教育发展的特点及难点,并以此作为促进教师教育视野、观念、方法、行为等专业素质提升的核心命题和重点课题。比如,加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通过教研交流和互助提高等途径,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
(三)对学校办学优势的价值澄清与创建
建立健全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和管理体系,学校干部及时了解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实施计划,领悟学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捕捉改革与发展的契机,以此培育学校新的文化、课程、活动、品牌、师资、管理等核心优势,发挥学校在区域乃至全省的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带动学前师范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贡献价值和力量。
二、关联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发展意识
发展意识就是要建立起顺应国际趋势,紧跟时代潮流的理念。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抢占人力资源早期开发高地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紧跟时代潮流,学校干部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国外最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策略,不断探索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目前,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国家高等院校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在众多院校中生存发展,我们就要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意识。
(一)树立内涵式发展的意识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已经完成了“规模扩张、学科布局、校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而当今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己成为发展主题。质量优先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更具特色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上下功夫,在提高质量、深耕学术上下功夫,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上下功夫。
(二)树立以改革促活力的意识
处在转型发展中的高等院校,未来5年至10年将进行一场重大结构性调整。今后的学校,最终将由市场选择、由社会评价。要想在高度竞争的时代出彩,关键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学校蕴藏的无限活力。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不只是单项改革,还是综合改革;不只是增量改革,更是存量改革;不只是学校主导的改革,更是组织全体教师自觉参与的改革。
(三)树立依法治校的意识
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有两条,一是依法治理,二是共同治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我们要建立完善以大学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并保障其有效实施。
(四)树立与政府、社会保持良性关系的意识
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政府、学校、社会关系的新型格局正在形成。大学作为自主办学的主体,一方面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在用好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自律机制;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在获取社会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接受社会的选择和监督。
(五)树立国际化办学与教育技术应用的意识
开放是时代潮流,国际化是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开放办学与国际化理念,全方位推进开放与国际化进程,把开放和国际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新的科技革命引发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式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变革。“互联网+”概念对教育而言,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学习”“互联网+评价”等新模式将不断涌现。《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预测了2015年至2019年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关键趋势,其中,自带设备(BYOD)和翻转课堂将在1年内被采用;“创客空间”和“可穿戴技术”在未来2年至3年被采用;自适应学习技术和物联网将在未来4年至5年被采用。
三、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的改革意识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各方面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期”。教育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站在中国社会和教育全面改革深化的今天,我们的干部要拥有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要科学分析研判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笔者认为,全体干部要以一种不进则退的紧迫感,投身于学前师范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endprint
(一)对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建构的变革尝试
大学课程的三种取向论认为,大学课程要“以个人的价值取向为目的,恰当地处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因此,结合幼师学校特点,探索模块化教学,使课程既能促进个人发展,又能满足社会需求,更能促进知识的发展。安阳幼专将逐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文化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艺体类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
(二)突出幼儿园发展导向的幼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
充分了解《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核心思想,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紧密结合幼儿园发展的现实。在课程内容改革中,融入优秀幼儿园保教案例,把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吸收幼儿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等的新成果。
(三)开展实践教学的深层次变革
受国际幼师教育“回归实践”思潮的影响,各国高师院校均将教育实践课程视作培养幼师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国内很多实践课程仍然重结果轻过程,极大降低了教育实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们应开展实践教学的变革,坚持“社会实用”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建立加强实践课程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体化的评级体系;系统建立一整套从入学直至毕业包括入学教育、见习观摩、参观、体验性实习、提高性毕业实习等内容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需要更多的引导与支持的责任意识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未来的领导者》一书中写道:“领导并非地位、特权、头衔和金钱,领导是一项工作,这就是责任。”我们要自觉增强责任感,准确定位,勇挑重担。我们不仅要担责,还要尽责,更要守责。对于学校干部而言,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培养合格人才
干部要把幼师培养作为第一要义,让学生在不久的将来都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我们要时刻把握幼教职业的发展趋势,让学校的教育与时俱进;注重服务,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主动意识,深入学生,体恤生情,解决问题,少摆一些“官架子”,多接一些“地气”;注重管理,把学校办学宗旨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引导学生逐步拥有才淑气质,为将来的人生打好坚实基础。
(二)建设一流学科
领导干部要把学科建设作为重要职责。学科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什么样的学科,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在学科建设上,领导干部要提升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是影响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高校领导干部要增强课程领导意识,丰富课程领导知识,不断促进专业成长。同时,改善课程领导作风,积累实践智慧。
(三)引领学术研究
领导干部要把学术研究作为日常的必修课。创新是学术研究活动的根本目的与意义,也是一切学术研究的生命所系。可以说,学术研究是改革创新的基础,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高校领导干部要做勤奋的“研究者”。将个人学术兴趣融入学生培养、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之中,积极面对时代发展对学前师范教育的需求和要求,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增强研究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实效性,为课程改革与学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降低改革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同时做好“解释者”角色,发挥学术研究成果的引领价值,真正把学术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得到彻底改变,提高教育实践的效益和质量。
(四)发展师资专业,搭建教、学、研、发一体化的发展平台
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与国内外知名学校的互访交流,广泛参与课题研究,以此来提高教师适应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综合改革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同时,要建立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心桥。学校要体恤教师的需求、困惑和感受,对教师盼、急、忧、怨等问题要及时解决,让他们安心讲课,安心教研。
(五)寻求丰富教育资源的合作意识
互通互联的合作伙伴关系己成为今天发展的主要模式。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在学校办学模式上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做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者、整合者和利用者,联合相关院校、行业企业、幼儿园和科研单位等,共同组建学前师范教育联盟,采取学校聚点(汇聚地市主要幼教资源)、专业团队建点(对接重点示范园所建立交流站)等联动发展模式,拓展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推动校际、园校间资源整合,实现学校、园所、企业和地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走进同行当中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定位是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中心、幼儿教育信息网络和科学研究中心、社区早期家教推广服务中心。这样的定位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掌握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积极与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将各种有价值的、有启发的行业观点、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转变为有实效的行动策略,提升培养培训的质量,发挥信息科学的价值,强化早期家教的意识。
2.深入产业链实践终端
幼教专业属于高度职业化的专业,需要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积累经验。领导干部要深入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园,研究、分析幼儿教育的规律,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专业的设置、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园的需求和发展。要善于发挥学校人才、信息、教学等资源优势,与更多的幼儿园实践基地联合,通过园校互动、产学研结合,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3.进入社区
社区教育在当代也成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走进社区社会当中,注重和当地的社区合作,一方面积极宣传,引导社会、社区、家庭切实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尤其针对广大的农村地区,更应该发挥学校专业的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增强社会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可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建立学生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实际,树立公益精神。
4.领导干部应当增强责任意识 篇四
领导干部意味着权利和责任,手中权利使用的好与坏,能否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公不为私,为民不为己,最关键一点在于有没有责任意识,这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就不可能有优良的作风,也不能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负其责。
增强责任意识,前提是要明确责任。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使命,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敷衍塞责之理。有责就要有为,有为才能有位。要常思量自己工作岗位的来之不易,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以此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
增强责任意识,关键在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责任感是工作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追求。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来自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负责。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积极主动,扎扎实实地推动工作。
5.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状况思考建议 篇五
一、领导干部具备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领导干部具有法律意识不仅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确保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增强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本部门、本行业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都将产生积极而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
(一)领导干部具备法律意识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倡效率、崇公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是严格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运行的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它市场经济一样,其自主、平等、诚信、自负盈亏等属性,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我国实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法律是重要的调控手段。只有有了健全的而且有效得到实施的市场主体法律、市场行为法律、市场秩序法律、宏观调控法律、社会保障法律和制裁犯罪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否则,经济活动中的种种弊端和不良倾向就会滋生蔓延,如投机倒把、坑蒙诈骗、假冒伪劣,直至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也需要按国际经贸和民商事领域的贯例和通行规则办事。完全可以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客观需要,是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国际经济接轨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转轨处于关键时刻的今天,为了堵塞不法之徒可以利用法律漏洞,杜绝权力进入市场,权钱交易现象得以滋生的条件,防止计划经济的弊端和市场经济的消极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则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而领导干部是否具备法律意识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和带动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学法守法,依法办事,而且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领导干部具备法律意识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因而对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还要有高深的法律素养。在新的挑战面前,领导干部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就难以胜任领导工作,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现实,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领导干部具备法律意识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履行好领导职责的新要求
6.领导干部意识形态 篇六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从更深的战略意义、更高的目标追求,认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有力的政策措施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把意识形态工作同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设立微信工作群,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坚持“四同”机制,全力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二、强化理论学习,确保理论武装到位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突出学习重点,打造学习型党组织。
一是组织开展“桂阳发展缺什么,我们需要干什么”大讨论。党委书记亲自组织开展“桂阳发展缺什么,我们需要干什么”大讨论活动并带头撰写调研讨论文章,所写的调研文章《育主体
兴产业 惠民生 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荣获县三等奖;设置了“桂阳发展缺什么,我们需要干什么”大讨论活动宣传栏,干部职工积极撰写调研讨论文章,并上墙予以公示。
二是狠抓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精心制定了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并及时下发了《敖泉镇中心组学习计划》。加强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每周例会制度、中心组学习考勤签到制、中心发言制、学习通报制、一把手负责制、集中学习反馈制、考学、评学、督学、述学制度。建立健全了中心组秘书档案,抓好学习的考核评分。建立中心组学习经费保障制度,确保中心组学习调研、学习、购书有经费。今年围绕意识形态、计生法规、一条例一准则等内容共组织中心组学习3次,干部职工上交各类心得体会30余篇。
三是坚持领导干部“微党课”制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分村分支部举办各类座谈会、宣讲会,开展专题讨论和“学讲话用讲话”心得交流活动,党政领导坚持每周上一堂“微党课”,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使广大群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努力创业,勤劳致富。
三、抓好舆论引导,传播凝聚正能量
在舆论引导与对外宣传中,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尊重舆论宣传规律,讲究舆论宣传艺术,提高舆论引导效果,为全镇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是把握导向,规范舆论宣传。进一步健全完善新闻“三审制”,搭建信息互通的平台,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注重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对重大事件及突发性问题及时尤其注重提前介入,防患未然,特别注意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掌握新闻报导主动权。
二是强化载体,占领舆论阵地。投入20余万元,先后在各村建立固定的群众工作宣传栏,在镇区、政府院内设立了大型不锈钢宣传廊,宣传“两学一做”、基层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法治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内容,强化宣传载体建设。
三是主动出击,切实加强对外宣传。积极投稿,半年来共投稿15篇,桂阳手机报、今日桂阳、天下桂阳等媒体对我镇党委换届、安全生产、“两学一做”、雁过拔毛式专项整治及合并村工作等先进经验和典型进行了推介报导。同时,我镇成功推介了“感动桂阳十大人物”蒹葭村“愚公”李朝荣修路8年的故事,并在x经视和桂阳经视中进行了专题报道。
2021年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文本【二】
上半年,党支部在矿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紧紧围绕落实公司八届二次职代会精神,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的内涵,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任务,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现将我矿xxxx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为了 避免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任务空泛、内容空洞、工作空转、阵地空心等形式主义问题,充填工区党支部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并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与生产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党支部积极组织工区党员及职工群众观看了 纪律片《巡视利剑》,切实提高了 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了 重要日程; 矿党委书记与工区党支部书记签订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真正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落地。
二、注重舆论引导
上半年,充填工区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公司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集中学习的导向作用,坚持集中学习安排有意识形态专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坚持学而用,切实指导实践、确保全工区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 在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上,工区党支部侧重于微信群、QQ 群的意识形态责任,要求工区管理人员加强监控和及时处理谣言、反动思潮等负面消息的群转乱发,严防网络渗透,守好全矿的网络思想阵地,确保矿干部职工文明上网,文明传播。
三、抓党建促意识形态工作
抓好党建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xxxx年,按照集团公司党建工作相关要求,工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围绕新形势、新要求下党建工作的重点,制定了 全年的党建工作计划。一是从完善《关于“贯彻落实两级党代会、职代会精神” 形势与任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形势与任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完善支委会、推进“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方面入手,制定了 组织、宣传、学习等工作计划,致力于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半年来,充填工区的党建工作取得了 良好效果。
四、加强理论武装
一是以“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为载体,通过矿领导给支部党员上党课,安排优秀党员讲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二是要求工区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责任区党小组学习,并分别为所在党小组讲党课,党课内容中必须要有紧扣“理想信念” 主题,关于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确保能及时向全工区党员干部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三是党支部每月 都开展了 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以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廉政警示教育,提高党员的党性觉悟。
五、先模人物引导
一是多次组织学习廉政宣传片、共和国的精神宣传片等教育活动,着力于促进全工区干部职工自律自爱,提高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二是多次开展向楷模学习的活动,举办了 向先进群体事迹学习宣讲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崇高的理念唤起负责奉献的党性,以培德强才干,以楷模促学习,以思想促发展。
六、意识形态工作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时代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表现在: 部分职工工区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淡薄,只顾个人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不讲公德、信用缺失等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职工观念更新慢,对生产调整认识不够,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积极性不高。
二是意识形态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表现在: 思想重视不够,有些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中央及政府的事,离我们距离尚远,无需操心; 管理存在不足,不善于研究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工作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
七、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始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决纠正只抓业务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倾向。
二是利用现有的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加快阵地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好积极作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影响力。
三是提高舆论引 导水平,努力使宣传报道具有亲和力,让广大群众爱听爱看。高度重视微信等新兴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积极抢占宣传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2021年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文本【三】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绩
__,我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市委《实施细则》,在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同时,对错误思潮和言论也能做到敢抓敢管、及时发声,切实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
(一)夯实管理责任
在__年3月7日召开的全市交通运输、党建暨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我局党委同局属各党委、支部签订了《__年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局属各党委、支部抓本单位意识形态的主体责任。此外,我局党委还根据系统机构变更情况,及时调整、理顺了系统党组织系列,__共撤销贺家湾收费站党支部、甘谷驿收费站党支部、青化砭收费站党支部、李渠收费站党支部、湫沿山收费站党支部、吉子湾收费站党支部、京兆收费站党支部、机械化公司党支部等8个党支部和242国道旗杆庙越岭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临时党支部、210国道洛川过境二级公路改建项目管理处临时党支部、黄延高速扩能工程甘泉万花连接线建设项目管理处临时党支部等3个临时党支部,消除了党员管理的死角。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传导了压力,形成了权责明晰,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为我局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狠抓学习教育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建立长效机制,狠抓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是集体学习走向常态。局属各级党组织均建立并坚持了党员学习“固定日”制度,党委中心组每月至少集中学习1次,机关支部每周五组织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党员集体学习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我局党委还注重邀请有关专家、教授进行专题宣讲,提升集体学习的质量,__我局党委分别邀请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李岩峰、市PPP项目方案评审专家组组长、x城投公司总经济师、教授级高级审计师、高级经济师钞鹏翔和市委党校兼职教授、市委理论讲师团业务科科长陈利生等3名同志为系统党员干部进行专题宣讲4次,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我局党委正在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积极对接,筹备的系统科级干部学习十九大精神轮训班将于6月__日开班。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党员干部自学。我局党委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为系统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经典提供便利,通过市委组织部打造的“党员小书包+x党建云平台”和QQ群、微信群等方式把党建工作网络化,提升上传下达的效率,经过努力全系统“党员小书包”任务完成率稳定在75%左右。
(三)加强宣传引导
一是加强发布信息审核。__,我局在《x党建网》、《x党建微信平台》和《x机关党建》杂志报送8篇次新闻,都能按照市委《实施细则》规定进行审核。二是及时处理舆情事件。对于群众关切的问题,在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帮助群众协调、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对有关政策、法规的解释说明和处理情况的及时反馈,从而有效的预防了舆情事件的产生和发展。三是注重正面引导。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发掘宣传先进典型。我局党委责成公交公司利用车载电视播放反映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十九大代表风采录和十九大精神内容的宣传短片,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系统涌现出了曹艳(K12路公交车驾驶员,安全行车80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被市委组织部《平凡的力量》系列报道进行了宣传,并被市直机关评为党员示范岗)和苏东东(沿黄公路宜川项目组组长,全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个人,正在申报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一批先进典型,号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他们甘于平凡、敬业奉献的先进事迹。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宣传及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应用和引导管理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是新形势下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满足干部职工文化需求的工作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党中央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党组织考核、纪律检查、干部考核当中去。二是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成就的展示宣传,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三是加强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先进单位的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总之,我局将在继续高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加强领导,树立楷模,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以宣传工作促发展,提高交通运输系统干部的思想高度,更好地履职尽责。
2021年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文本【四】
理家坪乡 中学认真落实县委的指示精神,坚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广大党员为抓手,以宣传思想工作为载体,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推动双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幸福新双牌,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强化理论学习,确保理论武装到位
学校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成立了 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党总支书记亲自 抓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学期工作,制订学习方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组织召开 6 次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 2 次。组织召开 2018 民主生活会,邀请乡 镇组织部领导到会指导。专题研究了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贯彻上级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的工作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工作要点,党总支分别与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教职工分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逐级分解,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人,职责清晰,措施到位。党总支还完善了 一系列责任制度,使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认真开展“一问责八清理” 回头看、纠正“四风” 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认真查摆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建章立制,进一步净化学校工作环境为此,学校党总支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
二、突出重点,打造理中新形象
学校围绕中心任务,积极策划,创新形式、内容和手段,着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舆论氛围。通过党小组学习,提高党员对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认识; 丰富集体备课活动内容,带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开展校园广播,及时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丰富宣传专栏,弘扬新形势下的学校新气象,新成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抓住关键,积极培育校风文明
(一)积极校园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了 学校楼宇和道路的命名工作; 组织师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善行功德榜”、“师德标兵”、“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宿舍” 等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培树文明先进典型,起到了 引领示范作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 3 次组织志愿者在学校责任路段清理垃圾。
(二)加强德育建设。组织开展了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加深了 广大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了 对师德的理解,相信我们学校班主任工作水平能再上新台阶,我们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再创新局面。继续深入开展“遵规守纪立德树人”、“系好人生第一个扣子” 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强化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探索家校互动的合理机制,成立家长委员会,全方位了 解学生,倾听家长心声,了 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为学生健康成长助力。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定期组织人员对工作纪律、在岗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了 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校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学习和宣传县教育局《廉洁提醒》,开展廉洁从教的专题学习、宣传。进一步加强师德考核,将教师师德考核与绩效考核、岗位设置、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建立师德师风举报机制,对于违规的教师将进行责任追究,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四)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校园安全检查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专项和综合相结合的校园安全、饮食安全、宿舍安全、消防安全等进行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进一步强化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环节的管理; 组织班级安全员培训,指导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三、xxxx 年意识形态工作重点
(一)抓协调,形成意识形态工作合力
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决纠正只抓业务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倾向; 调动学校各支部和工会、共青团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
(二)抓队伍,提高意识形态领域干部队伍战斗力
注重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工作。
(三)抓阵地,扩大意识形态工作影响力
进一步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力度,加快阵地建设步伐,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影响力。
2021年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文本【五】
党校作为党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校园,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现将我校上半年工作开展状况汇报如下:
一、管好“三个阵地”,彰显“党校姓党”根本原则
一是管好宣传阵地。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办好党校网站、《决策参考》和《中共x市委党校学报》。明确专门单位和人员,实时掌控党校网站主页资料意识形态动向,确保各类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党校网站后台,新增“不要发送涉密信息”警示功能,并加强对宣传员的保密意识培训。
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打造“党校教师讲党课,百场党课进基层”这一党建新品牌,以更好“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党员”。制定实施《市委党校“送理论到基层”义务宣讲活动实施方案》,选拔骨干教师,开展宣讲活动。同事,将宣讲活动与访贫问苦送温暖相结合,既送去党的政策温暖,也送去党的感情温暖。
二是管好课堂阵地。严把“一校三院”课堂教学资料关,坚持党校课堂讲纪律,无“杂音”。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作为党校理论教育的主体,基础理论教育资料占到主体班总课时的50%以上。充分发挥党风廉政教育中心和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的阵地作用,强化对学员和教职工的党性教育,增强党性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理论到基层”义务宣讲队深入基层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同时期望透过义务宣讲活动,引导党员教师牢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完善并印发了《中共x市委党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管理的规定》。
三是管好科研阵地。严格要求教研人员抓住“主业”,干好本行,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充实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室教研人员力量,校委领导主动赴上级党校、行政学院对接,上半年共安排3名教研人员培训进修,同时安排5名教研人员到基层挂职锻炼、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党校理论教育更接地气。6月21日-24日,邀请省内外各级党校精品课教师、专家来我校举办的全市党校师资培训班授课,全市党校系统近百名教师参加了培训。选拔14名教师参加7月24日-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专题师资班。
二、坚持“三个纳入”,压紧压实主体职责
一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职责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纳入党建工作计划并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党支部,由机关党委负责每月督查一次。校委中心组学习也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学习资料来统一安排,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校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每月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党建工作和理论教育工作。建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周例会制”,“学习清单制”,“任务清单制”。
三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认真落实校委会主体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校委会落实党建工作职责的重要工作资料和有效载体,校园主要领导亲自抓,率先垂范、一线指挥、严格把关。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各处室部目标管理考核。
三、强化“三个机制”,巩固意识形态工作成果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构成了校委统一领导,机关党委组织协调,监察审计室监督检查,教研部门抓好落实的工作机制。牢牢抓住“党校姓党”这根主线,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党校各项工作之中,常抓不懈。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制的检查考核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纳入党建工作职责制考核,每年开展一次,采取专题督查、集中考核等方式进行。主要检查考核校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职责、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的状况。
三是加强职责追究机制。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明确校委主要领导为第一职责人,分管领导负主要职责,各项工作职责人负直接职责。修改完善了《意识形态工作职责追究办法》,由校监察审计室会同机关党委负责抓落实。
7.领导干部意识形态 篇七
一、节俭意识的时代内涵
1. 节俭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 节俭往往是和进取、积极、乐观向上等追求紧密相连的。而随意挥霍浪费资源, 常常是与颓废、消沉等不良心绪分不开的。节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起到砥砺意志、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 形成凝聚人心, 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人生旅途中, 逆境催人警醒, 激人奋进, 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往往消磨人的意志, 使人耽于安乐。奢侈享乐往往是胸无大志的表现, 也是腐败现象产生和蔓延的根源。一个奢靡盛行的社会, 必然是腐化堕落、不思进取的社会;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 必然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节俭, 是对劳动和创造的尊重, 是对劳动和创造的结果的珍惜和爱护。只有形成尊重创造、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的社会风尚, 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2. 节俭是一种高尚的价值追求。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态度。节俭不仅可以节约钱财, 节省资源积累财富,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 提升人的品行, 培育一种奋发进取的价值取向。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就容易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 甚至骄奢淫逸、贪图享受。以炫耀财富为自我满足的心态, 反映了思想的浅薄、愚昧和精神的缺失。崇尚节俭的人, 必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节俭, 有“节”才能俭, 守住做人的“贞节”, 守住为官的“气节”, 这是做人的本分, 为官的本分。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许多领导干部蜕化变质, 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 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 都是从价值观上开始变质的。俭以励志, 俭以养德, 所谓“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3. 节俭是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
国家的财政收入源于人民的辛勤劳动, 是真正把钱财当成劳动人民的血汗, 用好、管好,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还是大肆挥霍浪费, 这已成为衡量我们党的干部的一个“试金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国家财力不断增强, 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财权、物权比以前大得多了, 但是应当清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 就要珍惜民财, 把钱用在发展经济、解决民生、促进和谐上, 以公共财政解决公共问题, 使老百姓更富足, 使社会更发展。一个时期以来, 随着我国财政形势趋好, 国家财力的增强, 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过紧日子的观念逐步淡化, 甚至认为勤俭节约是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物质的丰裕, 生活的改善本来是人们的正当追求, 但物质条件的改善, 既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也可能为一些人的骄奢淫逸提供便利条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理应避免后一种可能。
二、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是形势的要求
1. 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源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物质财富增长了, 各方面条件改善了, 日子确实要比过去好过得多。但应当清醒的看到,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新阶段, 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多, 底子薄, 人均资源少, 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 还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财富, 任何一项辉煌的数字, 只要涉及“人均”, 在世界上就仍然排名后列。许多长期积累的矛盾不可回避, 一系列发展的问题还将制约和困扰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 民主法治还不够健全, 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等等。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 我们没有任何大手大脚、奢华糜费的资本和权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铺张浪费, 更没有任何理由让各种骄奢淫逸行为滋生。
2. 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当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 面临很大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 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 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消耗快、利用率低、再生率不高,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加重,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个时期, 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 城市化步伐加快,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 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节约能源资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十分迫切。
3. 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
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 是衡量我们党是否具有较高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也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得到改进, 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世界观的改造, 理想信念动摇, 革命意志衰退, 经不住权利、金钱、美色的考验, 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淡薄了, 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大量存在,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和行为有所滋长, 甚至因奢入腐、损公肥私、蜕化变质, 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 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它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 损害了干群关系, 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 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 加强作风建设,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紧迫。
三、领导干部要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表率
1.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这是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的内在动力。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 反映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的要求, 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就是“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检验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考核各级干部的政绩, 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 又要看社会进步成果;既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 又要看资源消耗的程度;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 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是否实现了经济发展, 又要看发展的持续性和是否促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要坚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 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 创造实实在在的成绩。领导干部要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 用在切切实实改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 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
2. 要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
这是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的外部条件, 是制约奢侈浪费行为的三个重要环节。一是加强节约教育, 筑牢“不想奢”的防线。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引导, 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二是健全制度, 扎紧“不能奢”的篱笆。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 要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约束机制, 减少奢侈浪费行为发生的机会。要抓好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和法规。三是强化监督, 高悬“不敢奢”的利剑。强化节俭意识, 必须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建立健全科学、严格而有效的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置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规监督、制度监督、纪律监督之下。要切实加强党内监督, 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保证权力正确、高效的行使。教育、制度、监督是治奢防贪体系的关键环节, 其中教育是基础, 制度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 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3. 要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
领导干部的节约意识必然要体现在节约型政府的建设中, 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又必须通过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实现。要让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最适当的地方, 多为公众办实事、办好事, 其根本要求是建设一个规范、清廉、高效、公正的政府。要根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 使政府的管理职能真正转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制定政府部门的节约规章, 加大对政府官员的监管力度, 高度重视并加快推进政府行政绩效评估机制, 发展电子政务, 降低行政成本, 减少行政支出, 提高行政效能。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节俭理念, 强化节俭意识, 成为厉行节约的模范。
8.党校要加强领导干部问题意识培养 篇八
[关键词] 党校;领导干部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63-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主渠道的党校,在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起点,该怎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问题意识培养。作为一名基层党校理论工作者,笔者想重点从县市级党校的视角,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问题意识培养是党校的历史任务
“问题意识”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对疑难或难以解决的实践及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并由此驱使人们积极思维并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及状态。领导干部的问题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承认问题,长于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意识,既要体现在直接面对工作中的困难、现实中的矛盾和群众中的不满,也要体现在完成任务时看到差距、取得成绩时想到不足、受到赞扬时保持清醒。对于高级领导干部来说,还应当具有战略眼光,科学预判可能的困难挑战,未雨绸缪地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马克思曾尖锐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毛泽东同志更是强调:“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新情况接踵而来,新问题层出不穷,客观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领导干部如何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悉心倾听时代的声音,真正了解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辩证认识问题、正确对待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既是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站在改革的新起点,党校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和历史任务。
二、领导干部问题意识欠缺的表现及分析
笼而统之地说,一些领导干部问题意识欠缺表现为或看不清问题,或找不准问题,或刻意掩盖问题,或故意回避问题,或无视问题之存在,或不想解决问题等等。笔者以为,种种问题,与领导干部的作风、能力和不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无关系。
(一)问题意识欠缺,是作风不正的表现。作风不正的问题,集中在“四风”上,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其表现不仅仅是一些领导干部因腐败而犯罪,更为普遍的是政治生态的怠惰偷安,因循塞责,长官意志、上级路线、表面文章大行其道,虚诈、迎合、粉饰、浮夸等风气严重。好大喜功者只喜欢说成绩不喜欢谈问题;明哲保身者怕谈问题不敢谈问题;阿谀奉承者热衷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隐瞒问题。此实深化改革之隐忧,不可不加整顿。
(二)问题意识欠缺,是能力不足的表现。问题意识欠缺,直接反应和体现领导干部的素质、水平和能力。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不容否认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不思进取,轻慢学习导致能力不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导致能力不足;私欲膨胀,腐化堕落,导致能力不足。更有甚者,一些买官或带病提拔者,本来就是嘴尖皮厚腹空之徒,这样的领导干部,本身就缺乏正确的问题意识,自然也就发现不了问题,更别说“见于未萌”了。
(三)问题意识欠缺,是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的表现。考核评价体系,是我们对领导干部及其政绩的考核评价制度,“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认真分析近些年來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欺下瞒上,弄虚作假,刻意隐瞒问题的案例,除了与个别领导干部的腐败、不正确的政绩观直接有关之外,也与不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无关系。不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容易造成庸碌之风难除,官僚主义之气难消,刻意隐瞒问题的现象层出不穷。
三、深化党校改革,加强领导干部问题意识培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问题意识培养,是各级党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任务。党校要明确使命,把握重点,通过深化党校自身改革,更好地发挥主渠道、重要阵地、熔炉和思想库的作用。
(一)切实加强对党校的领导。办好党校,关键在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和领导。党校既是党教育干部的学校,又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市县党委要充分重视党校这个阵地,把党校置于自己的直接领导之下。要把党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党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检查党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指导党校把握正确的办校方向,坚持正确的教学方针,特别是要健全和落实“党政负责同志到党校讲课、作报告和同学员座谈的制度“,主要领导不能光出现在会议、报纸和电视镜头当中,应该更多地到党校,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就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与党校教师、学员进行经常性深入交流和探讨,重视和有效利用党校讲台,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
(二)用问题意识深化党校改革。面对新的干部培训形势和任务,市县党校在自身体制、班子建设、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与《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和困难,市县党委政府,应该用问题意识深化党校改革,把那些理论素质高,懂教学会管理,熟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充实到党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解决困扰党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放办学,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营造浓厚学术氛围,让党校成为说实话、讨论和研究问题的地方,切实加强和改进县市党校工作。
(三)重视和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如何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培养领导干部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和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认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真正洞悉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并把握时代发展特点,探究时代发展规律,将问题意识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为此,党校必须在办学方针、班次学制、课程设置、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和优化,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注重调查研究,培养学员发现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思维,培养学员研究问题的能力;注重求真务实,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89-29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的说明。
[4]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R].1980-8-18.
[5]《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四)款
【领导干部意识形态】推荐阅读:
领导干部增强四种意识心得体会09-27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11-02
强化领导责任意识09-09
党员干部树立红线意识10-20
领导干部个人干部责任追究制度09-07
领导论文: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要做09-17
领导干部基层调研06-18
领导干部履职要求07-02
提升领导干部能力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