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精选8篇)
1.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一
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生产资料,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固定资产往往非常庞大,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在现实中,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既有认为的因素,还有制度的因素。本研究首先对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发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点正应该从货币向固定资产进行改变,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企业要不断完善,强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固定资产保持完整的保障。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固定资产在很多国有企业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没有固定资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没有了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了保障。因此,管理好和使用好固定资产,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起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巨大的阻碍。因此,要想加强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系统的完善,首先要挖掘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分析制定出可行性的改进措施。那么,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1.1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作为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就是一纸空文。当前,很多国有企业连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单位、财务部门的职责制度和管理岗位责任制都不健全,更是没有专门的古定资产管理制度。由于没有制度的制约,各个部门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踢皮球、互相推诿的现象。从而使固定资产浪费严重,经常会出现造成资产重复进账或漏进等现象。
1.2不遵守财务程序,造成账实不符。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企业在固定资产的运行中,往往不按照有关相关规定,而是按照已有的惯性进行处理,比如,企业的固定资产不按财务的有关规定核算。有总账,却无明细账、也无卡片账,管账与管物相脱节,从而出现单位资产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账卡不符的现象。这种行为,势必会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而且,国有企业固 定资产的比重一般都比较大,按照有关规定国有资产的处理应该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但一些企业对这些资产随意处理,甚至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出售。这样,就将国有资产变成自己的“小金库”,从而损害了国家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1.3固定资产购置随意,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一些国有企业一些企业不进行资金来源与使用的平衡,为了创收,将国有资产低价出租、出借和出包给其他公司,既不透明、也不公开、不进行招标、也没有竞争,这样做使得个人和单位利益增加,但是却极大的损害了国家利益。实际上,我们国家早就颁布了《国有企业采购法》,规定在采购时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不得私下交易,人情交易,然而在现实中却屡禁不止。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所谓企业形象盲目攀比,而不是根据自身实力以及是否使用,购买高级轿车,修建豪华的办公楼,将国家的资金用于面子工程,从而影响了生产的投入,也影响了职工的福利待遇。
1.4缺乏责任意识,管理不到位。在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还缺乏职责意识,缺乏对相关责任人的有效制约和问责制度。这就使得有法不依,随意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出了事情也没有对直接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方面的追究。
1.5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在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有人使用、有人申请、有人签字,但就是没有人来监督固定资产的运营。实际上,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都有考核、监督、激励的责任,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这些部门的权力有限,还依附于一把手,这样就不可能有很强的监督效力。
2.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首先要改变的是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的态度和理念。因为在中国,领导,即“一把手”具有绝对的权威,只有领导重视了,企业的一切好的制度才能有效实施。在领导的以身作则下,必然会带动下面的相关人员,改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固定资产的国家相关制度,从而逐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
2.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固定资产管理要进一步的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并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具有本单位特点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具体的相关责任人。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不能太笼统和概括,而要具体化和细化,这样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有严格的依据。无论是处置、购置,还是出租、出借等固定资产的处理都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而固定资产采购进来之后,还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登记、验收、保管。固定资产的维护、使用也要有专人负责,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3加强国有资产检查工作。首先国有企业要建立详细的资产检查制度,使资产检查工作有法可依。企业可以进行定期检查,比如至少要每年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了解固定资产使用和保值情况,如果出现国有固定资产流失情况,要深入调查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按照制度严肃处理。
2.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建立一支专业队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履行会计职责时的强烈责任感。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会科学有效的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苗晓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1).[2] 林旭初.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02).[3] 田保红,史书安,胡明涛.抓好固定资产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层后勤研究,2007,(06).[4] 潘杰.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商业,2007,(21).[5] 钱建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科技信息,2007,(08).[6] 牛国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7,(06).[7] 强同玲,姜永琴.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现状及强化管理的手段[J].今日科苑,2008,(14).[8] 叶月红,陈爱国,薛龙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金融,2008,(07).[9] 曹桂青.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09,(09).[10] 杨哲旗.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垦区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
2.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二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上的漏洞。
一些单位利用高校教学、科研资产在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合作办班等过程中形成的资产据为部门资产, 不到高校办理登记手续, 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2、产权归属不清。
有些单位的资产在由非经营性资产转入经营性资产过程中, 没有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转移手续, 没有明确转让方和受让方的权利和义务, 致使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后所有权关系不清。
3、无形资产廉价或无偿给人使用, 产权隐性消失。
许多高校在当初投资时并没对无形资产做评估, 财务部门也没有将无形资产的价值记在账上, 造成经营单位无偿取得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收益, 造成高校国有资产隐性流失。
4、财务管理制度不严, 收入严重向个人倾斜, 产权收益错位。
一些高校开办的企业不按财务规定设置账簿, 只记流水账。
二、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对资产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够, 资产管理意识淡漠。
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视对资金的管理, 而对物资设备管理却重视不够, 存在严重的“重钱不重物”的片面资产管理思想, 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监督机制, 短期行为较为严重, 进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2、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 资产管理的职责不落实。目前, 高校国有资产在来源和使用方面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
情况下, 如果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 必定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出现混乱状况。部分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不能很好地履行管理职能, 缺乏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又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办法, 以致在学校进行机构调整或人员调动时, 没有对有关资产使用及管理办理交接手续, 造成学校部分资产的流失。
3、闲置、重置、浪费严重。
学校一些设备, 高投资低效率, 有的甚至长期闲置, 使学校资金投入无效益学校的公用房屋, 一方面教学用房屋紧张, 新的学科建设无房可分, 而有些单位的房屋却长期闲置学校的一些辅助、服务设施本来是面向全校的, 然而一些的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便利, 重复购置, 封闭使用, 造成严重浪费, 得不到资源共享。
三、构筑高校有效的资产管理体系方法分析
1、管理思想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更新观念, 树立购置设备重要, 管理设备更重要的思想意识, 优化资源配置, 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投资效益。
(2) 狠抓管理、转变职能。要对高校国资管理进行改革, 依法构建高校国资管理新体制, 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的一体化。
(3) 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国资投入和存量资产的调整规划必须着眼于长远。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进程,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调节作用, 善用资源, 建立高校之间和高校内部闲置资产的调节机制, 避免资源的无谓消耗及闲置浪费, 实现资源共享。
(4) 清产核资、动态监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 确保高校财务、资产信息质量及时、真实、完整。经费的预算与开支要讲科学, 要有利于领导决策,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提升内部控制质量。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产核资、清查登记工作。以此为契机, 摸清家底, 妥善处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管理方法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1) 将效益管理等经济手段引入管理。通过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 可充分挖掘资源, 弄清资源配置现状, 使侵占、滥用和闲置资源的问题暴露出来, 以便管理、调控。
(3) 加强仪器设备采购管理, 规范采购行为。资产管理部门要负责采购管理,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必要的咨询报价、审核验收制度, 明确采购方、使用方、监督方的相互监督权力。大力推广集团采购、政府招标采购方式, 增加采购工作的透明度。
(3) 制定高校物力资源配置指标体系。建立以投入和产出为主线的多项资产效益动态指标, 以便衡量高校物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3、管理手段从单独型向网络型转变
(1) 健全管理机构, 完善管理制度。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就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这一机构应当直接隶属分管校院长领导, 明确其职能, 赋予其权利。同时要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具体的资产管理法规, 应涉及到动产管理、不动产管理、基础资产管理、高级资产管理及现金收缴等其他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
(2) 积极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抓住资产配置这个关键环节, 研究制定高校各项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定额, 推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 使预算资金分配更加规范和公平, 资产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3) 加强资产评估, 控制资产流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 在创办“三产”、出租联营、股份合作等环节过程中, 难免会发生资产转移行为。资产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代表学校行使监督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资产处置权, 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促进高校国有资产结构、布局的优化, 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陈康:《高校国有资产良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1]陈康:《高校国有资产良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资产价值;资产配置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规模急剧扩大。作为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基本保证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急剧增长。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大幅提高,但是管理人员却对其效益和价值容易忽视,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现今轻资产等问题,造成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
1.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还处于不断完善过程,各项管理制度趋于完善,仍然存在着监督管理不严、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
1.1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一些公立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意识薄弱问题,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任务和内容认识不清。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松懈问题,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登记、处置以及产权界定等方面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破坏了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造成固定资产严重流失。我国公立高校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在固定资产实际使用中不存在盈亏和计提折旧等问题,而是主要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核心工作开展。因此,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许多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意识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
1.2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公立高校基本上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单位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必须要国有化,但是在其使用权、管理权和所有权等方面存在权利相互分离问题。公立高校固定资产一般是由后勤部门等多个资产管理部门多头管理,资产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产权界限不清,固定资产管理权限十分分散等问题较为突出。公立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掌握着资金拨付,直接负责固定资产购置,在这其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协调、组织职能被弱化了,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形成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和部门管理脱节问题。并且,公立高校固定资产国有化,容易使人形成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错误思想,使高校固定资产在购置和管理方面缺乏计划性,重复购置和盲目管理现象较为明显。
1.3公立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产业化背景下,大规模扩大学校规模,不断增加固定资产规模。在这期间,一些高校未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未考虑到购置的仪器设备在实际运用中的效率问题,在功能上要求高大全。并且,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系部所占有的资产也难以有效调剂使用。高校一年寒暑假教学、科研特征,造成这些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这个期间无人维护、闲置不用等现象,减少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也降低了这些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1.4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基本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兴起高校实施高校合并浪潮。高校合并过程中,对于固定资产未能进行及时登记管理或者全面登记,造成这些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真空状态,在固定资产使用方面存在无人监管等问题。甚至一些固定资产长期未能被登记和开展固定资产清查,造成这部分固定资产长期被私用甚至固定资产流失等问题。严重的账实不符现象,造成我国公立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方面十分薄弱,难以有效适应高校正常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要求。
1.5我国公立高校固定资产预算支出不匹配
在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预算与支出、预算与实际支出等方面严重脱节,严重影响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对高校公共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形成制约。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支出与预算方面的不匹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安排缺乏详细的基础信息;第二,高校固定资产购置预算不可信、管理不到位;第三,高校固定资产中的预算编制未能真实反映出国有资产的收益亏盈;第四,固定资产管理对与资产配置相关联的预算执行情况也缺乏动态监督。以上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使得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多个问题和多种困难。
2.我国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对策
2.1要强化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强化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前提是要取得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要赢得相关部门的配合,获得广大职工干部的支持。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既要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也要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高校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工作有效衔接,要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到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
2.2要优化公立高校固定资产配置
预算是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预算资金是高校固定资产购置的主要渠道,在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日常运转、购置等方面主要是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固定资产预算安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效率。为此,公立高校必要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预算系统,要能够同时及时调整预算、分析预算差异、严格执行预算、强化预算执行考核等方面来加强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从而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有效、合理、科学,从源头上严格资产重复购置,有效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2.3要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不断加强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严格按照“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 分类负责, 管用结合”资产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公立高校固定资产产权登记。要对高校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和界定,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存量变化情况和分布情况进行掌握,确保高校固定资产完整和安全。其次,要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对于那些重大项目的投资,要能够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强化对投资效益的动态监测,积极引导固定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确保高校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都能够协调发展。
3.总结
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高校管理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环节。固定资产管理是公立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产发展,因此,我们要对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创新思想,强化管理,切实做好公立高校固定资产各项工作,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开展。[科]
【参考文献】
[1]郭建宏.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2010,(9).
[2]卢迎春,吴辉雄,全红,起建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4.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四
[关键词]政府;行政管理;对策。
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运作方式都有了很大改观,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比,与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一步探索应对措施。
一、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思想观念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在管理主体上重政府作用轻多元参与,在管理方式上重管理控制轻协商服务,在管理环节上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在管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轻法制规范和道德自律。
(一)政府行政管理绩效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存在差距。
第一,宏观经济调控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只有给人带来幸福才具有意义,政府的管理工作不能脱离这个目标。但是,这个要求并未完全达到。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近几年最令人们关心的房地产问题一直热度不减,房价不断攀升,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利益。虽然政府对房地产调控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还引发了广泛质疑。第二,微观经济管理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部门的管理中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现象,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中措施不当,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利益。特别是在我们当前提倡低碳生活的背景下,行政投入和行政绩效之间的较大反差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真谛。第三,对发展主体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发展权的主体是人,尊重人的发展权本质上就是尊重人的自主发展。但是,一些部门把发展权片面理解为“政府的发展权”,进而滥用“政府发展权”,危害人民群众其他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政府管理绩效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第一,步调不够协调。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造成的惯性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发号施令和通过审批等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这种习惯性做法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长官意志而不是民主作风。其次,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一些干部只唯上不唯下,只唯“功”不唯实,群众的利益往往在“政绩”追求中打了折扣。官僚主义的影响也大量存在,在一些地方民主权利成了摆设。第二,内容不够配套。加强民主管理,实行依法行政,是体现政府管理中人本关怀的主要措施,也是现代管理的基本方向。然而,这方面制度管理建设的内容还不配套,权大于法、言大于法以及利益代法的现象时常表现出来。第三,运行机制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服务型政府组织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适应改善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政府管理绩效与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在文化事业方面,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方面的协调都不够有效。在很长的时间里,教育的主题词是“普及”“跨越式发展”“重点建设”“争创世界一流”,以及高校“扩招”“合并”“大学城”等。这些“发展”的光环不仅冲淡了教育改革的本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教育不公的状况。日益拉大的学校差距、不断升级的“择校热”、高昂的教育收费加剧了业已存在的阶层差距,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金钱和权力的较量,成为富裕人和有钱人的专利。权学交易、钱学交易、招生****、学术****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公正性,对人的发展造成许多思想障碍和心理挫折。
(四)政府行政管理绩效与改善民生的要求存在差距。
政府行政管理理论不够完善,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体系,理论框架、基本参数和操作规程等都需要进一步创建和完善。实际操作中,重强势群体权利轻弱势群体保障、重经济指标轻社会管理、重管控工作轻服务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行政管理方式不够灵活,公民参与管理的质量不高,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管理手段比较单一,没有达到综合运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各种设施妥善解决社会问题的境界。政府的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都有待提升,近期日本地震影响下的中国盐恐慌,再次表明改善政府管理任重道远。
二、造成当前政府行政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管理的质量。
我国政府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他们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现有的公务员队伍中,一些领导干部的“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使个****利欲望极度膨胀,而且,我们现在的“一把手”负责制也使个别干部找到了独断专权的“理由”或借口。其根本原因是脱离以人为本,行政决策机制不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执法部门和权力部门对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缺乏相应的有效制衡机制。有的政府工作人员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强,习惯于工作怎么好做就怎么做。一些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封闭运作严重,违背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行政主旨。
(二)政府管理中的监督缺位影响管理效能。
目前,我们的政府工作远没有形成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人大、政协、媒体等社会各方面对于政府工作的监督并没有真正体现监督的实质,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在所谓的“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借口下被一再演绎。如目前我们虽然也实行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等措施或做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二是群众对政府工作难以实行有效监督。一些地方行政程序的参与度较弱、公开度较低、公正性差较,对违反行政程序的责任追究制度也不健全。相当一部分行政程序缺乏民主性和透明度,甚至没有给当事人应有的申诉权和申诉机会。三是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运用民主的能力还不适应监督工作的要求。在一些人眼里,有关的法律制度也还是挂在墙上的风景。四是在一些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上,如拆迁问题、农民权益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物价问题等,监督不力的现象很严重。
(三)现行政策之间的“打架”现象影响行政管理绩效由于制定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主体较多,这些主体本身又都是独立的利益部门,在政策制定中必然存在着利益纠葛,造成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中协调不够,出现不同条例相互“打架”的现象,政府公共管理政策之间相互抵触、彼此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是部门之间存在政策冲突。一些地方、部门为了自己的小团体利益相互拆台,甚至以损害别的部门利益为代价获取局部利益。二是一级政府或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与本级政府的部门或下级业务部门的政策相冲突,使全局利益受到损害,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三是政府公共管理政策之间不配套,造成一些管理机构以所谓“因地制宜”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借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类的活动。四是问责制的问责尺度不一,缺乏专门、完善的问责法,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定不够清楚、权限许可不够明确、问责程序不健全、问责主体和问责范围过于狭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态度轻处罚、重处罚轻预防等现象。
(四)发展中的认识误区降解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功效。
在增长方式上,一些政府部门片面关注GDP,把它异化为某些形象工程,脱离了现代社会应有的人文关怀。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建豪华广场,脱离实际追求“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希望用城市的变化来展现自己的政绩。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一些干部对服务型政府的认识也存在问题,简单地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强化服务职能、取消管理职能,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府发挥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出现了生产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药品安全问题等。还有,人们内部矛盾的化解效果不理想,社会思想道德的引导效果不理想,农村土地征用中的问题解决效果不理想,等等。
三、解决当前政府行政管理问题的思考。
哈耶克认为,良好的制度、利益共享的规则和原则,可以有效引导人们最佳地运用智慧,从而可以有效引导有益于社会目标的实现[1]。这对我们探讨解决当前的政府行政管理问题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从理论层面上解决当前政府管理中的问题,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管理理论。从实践层面上解决当前政府管理中的问题,要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在操作层面上要强化公共服务理念,践行为民服务、为党尽责、为国尽心的服务意识,创新和完善服务方式,形成多元联动、多方激励、多重监督的良性机制。在制度层面上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立法,形成运行有理、操作有据、执行有度的管理规范。
(一)在理念定位上牢固坚持以人为本。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国家权力的源泉。这就决定了为人民服务是政府最根本的职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政府的“服务”职能有过充分论述,如马克思的“公仆论”、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管理就是服务”等,都阐发了这方面的思想。******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
基于上述认识,政府行政管理要围绕“以人为本”这个理念来进行。而且,“关注民生,创建良好的公共秩序,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政府管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并重,坚持执政为民,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市发展要给市民提供一个清洁、美丽、富裕、和谐的环境,农村发展要致力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科教文化发展要以为国家培养思想道德和专业文化知识双优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财税金融分配要兼顾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社会建设要以提高全民的幸福指数为目的。
(二)在职能定位上实现全方位的角色转换。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发挥民众参与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多元治理更需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3]。这需要转变角色,致力于完善群众的利益维护机制,包括利益表达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解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首先,从地方政府的行为和权力角色上看,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维护社会治安,形成安定有序的良性发展状态;二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妥善规划和引导经济发展,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局面。其次,变换服务角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在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对低收入家庭和个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让每一个公民共享发展成果。再次,执行市场规则,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正常竞争和合法经营,完善市场制度,保证市场的完整与统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法律以及规章,完善市场运行和调节体系,建立社会信用,保护包括私人财产在内的各类资源产权,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自由选择、公平竞争和安定有序的经营与发展环境。
(三)在目标定位上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社会本位、公民本位的行政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和公众为中心,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满足公众需求为目标的政府。公共利益是服务型政府行政活动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任何偏离公共利益的行为和做法,必将使服务型政府失去原本的意义。在现实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个别地方和部门受自身利益驱动,以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为行动原则,形成各色的地方保护主义;部分政府部门因追逐自身利益导致机构规模不断扩大,行政经费日益上涨;个别公务员以权谋私,其行为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威信,毁坏了政府形象。这些现状必须彻底扭转。公共服务型政府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围绕公共利益开展活动。从本质上讲,公共利益规定了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方向和职能范围,公共利益是服务型政府最根本的价值诉求。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树立牢固的公共利益观念,把公共利益观念置于核心地位,使政府行为在公共利益观念的支配下服务于公共利益并使之最大化。要从管理控制观念转变为服务观念,从高人一等的“管理者”“父母官”转变为人民的“公仆”和“服务员”,使服务意识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始终。
(四)在路径依赖上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4]。这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透明原则。在此基础上,体现管理的科学性、统一性、群众性、创新性和灵活性。具体地讲,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发展权。发展权完整意蕴应当是自主发展。为了促进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典型示范来引导,通过国家帮助和辅助来规范,不能搞强迫命令。二是保障财产权。财产权问题在农村土地征用和城市拆迁中表现得很突出。尽管国家为保证农民权益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一些地方,农民的发展权和财产权被肆意践踏,导致农民丧失发展能力,也造成一些地方农民越级上访,甚至出现极端行为。三是保障社会公正。“要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必须确立权利平等原则和建立健全权利制约机制”[5],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分配关系。促进就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在方法选择上完善政府运行范式。
第一,经济职能要由单纯的经济增长型向社会和谐型转变。毫无疑问,政府适度的经济干预和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与定位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直接性前提,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前提。这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绩效的重要环节。第二,由封闭式的集中决策向开放式的民主决策转变。在革命时期,出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各种决策需要高度保密,而且保持下级绝对服从上级,这是完全必要的。计划经济时期,我们采取了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也要求通过政府的权威来推进各项计划的执行。但是在当前,这种决策模式必须向开放式和民主参与的决策模式转变,即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首先是市场化改革造成了利益的分化,使得同一项公共政策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影响,如果公共政策不让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话,是难以有效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的。二是只有开放式和民主决策才能够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毫无疑问,方案的选择过程就是不同利益的表达、竞争以及权衡过程。开放式和民主决策,有助于实现作为管理者的政府(行政机关)、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大众和作为政府与大众之中介的专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的体制结构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助于体现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只有实现了开放式和民主决策才能够有效杜绝****现象。事实上,我国各个领域的****现象几乎都与暗箱操作直接相关,这样最有利于逃避监督。要有效地遏止****,必须实行阳光政策,实行民众参与式和互动式决策。第三,由“集权行政”向“分权行政”转变。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资源流动性的不断增加,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心下移,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要根据利益划分、信息多元、回应管理的需求,依据事项的分类和政策管理与执行管理分离的原则,建立分类、分级管理的政府体系,改变“条块交叉”的行政管理格局。第四,由利益政治化向利益社会化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站在市场各种经济利益之上进行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而不是将自己也作为利益的一方放在其中,甚至去与民争利。这也要求我们的政府部门“立足当代政府公共实践与和谐社会建设,从社会系统、控制、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从案例入手,寻求化解社会管理问题,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格局”[6]。
(六)在管理取向上积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探索“互信———安全”型模式,形成一个融洽的环境;探索“合作———包容”型模式,调动资源,解决矛盾,提升服务效率;探索“民本———服务”型模式,把出发点和立足点放在满足群众利益诉求上,以服务质量来检验政府行政管理的效果;探索“民主———法制”型模式,发扬民主,依法执政,在法律范围内完善服务职能;探索“制度———规范”型模式,建章立制,规范服务,形成高效服务的灵活机制。积极推动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由“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的转变,由“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由“无限责任”向“有限责任”的转变,“着力打造有限型、高效型、责任型、服务型、廉洁型、阳光型政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7]。就当前而言,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和完善行政管理格局,加强和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的体制机制,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的引领。
参考文献
[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71。
[2]王星闽。政府管理创新着力点在哪[N]。光明日报,2010-12-13。
[3]金书仪。社会管理创新需让“公众参与”成为习惯[N]。解放日报,2011-04-12。
[4]省部班课题组。发挥制度优势保障公民权益促进民生改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2):17。
[5]虞崇胜。民生、民富的关键是权利和尊严[N]。学习时报,2011-02-28。
[6]杨军剑。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探析[J]。学习论坛,2011,(4):65。
5.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五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士伟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揭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立法、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信用评价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的信用评估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国家对信用评估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和中立性,失去了信用评估的公示和监督作用。为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㈠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信用立法尚未完善,国家对信用行业尚未出台明确的政策规定,诚信数据的采集与使用、评估行业管理、信用评级的应用等方面都缺乏法律依据。操作不公正的企业不能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使评估机构在企业需求面前失信,丧失了市场需求。这可以从我国近年来有关信用评估政策规定的出台情况得到证实。如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可以买卖经5家信用评估公司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出通知,要求信用评估机构员工必须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国家发改委要求企业债券必须经过承担过国务院特批企业债券评级业务的信用评估机构评估。由于政出多门,不利于规范管理,也难以避免不协调、不一致情况的发生,使信用评估行业的法律法规缺乏必要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㈡信用评级的主体资格较为混乱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与信用体系评估不相关的机构,如工商、海关等职能部门也对企业搞信用评估。这些内部评价机构与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信用评级,在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所依据的信息范围等很多方面都不同。可以说,信用评估市场各自为政,缺乏行业统一准则,也让人们对信用评估机构及其评估结果产生怀疑,这些都妨碍了专门信用评估机构对评估体系的推广,使专业评级机构的生存因严重缺乏业务而更加难以为继,不利于信用评估行业的健康成长。
㈢信用评级机构独立性得不到足够保证
信用评级的首要原则应是评级机构应保持客观、独立、公正,并且具有高度的中立性。我国信用评估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部门推动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信用评估业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不少信用评估机构依附于主管部门,在人员、资金、管理以及业务来源等方面
缺乏独立性,不利于体现信用评估应有的公信度和权威性。
㈣债券等级评定技术不成熟
在我国,信用评估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行业,信用评估的专业人才队伍还很不成熟,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分析能力、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对评估质量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债券等级的评定,使得投资者对债券发行公司的信誉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了企业筹资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设想
㈠建立信用评估管理机构,加强对信用评价机构的市场监管
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机构,大都采用以政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的现状,我国的信用管理机构应采用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采用政府导向,可以更有效地将全社会的信用资源集中起来,以适合的成本提供给信用评估机构,提高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采用市场导向,国家的信用管理机构可以定期向社会公布从业机构评估结果的失信状况,最终利用市场的力量,去芜存菁,提高行业的总体素质。目前,我国企业信用评价的最大缺陷是评估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市场监管,影响了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应从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企业信用建设效用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信用评估行业的统一监管。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评级观念、方法和手段,规范信用评级业务程序,完善评估标准,确保资信评估质量。把信用评级结果与机构、企业、个人获得信贷资金结合起来,成为监管的一项指标,以提高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估行业协会,加强信用评价行业的自律与监督。
㈡建立信用评价法律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健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信用评估行业得以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信用评估法律体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制定信用评估行业的有关条例,目的是解决信用评估机构在进行信息的收集、评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建立《公平信用报告准则》,保证被评对象的信用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地披露,同时,保守受评对象的商业秘密。建立《公认评级准则》,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该准则来检验评估机构的评级体系,并对其科学性做出评价,以保证信用评估产品的质量。二是制定《信用评估法》,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检验,特别是信用评估行业发展相对成熟后,在信用评估行业的市场准入机制、执业人员资格认定、失信惩罚机制和信用数据开放等方面不断提高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人大立法,使这些准则与规定最终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渐形成我国企业信用评价行业的法律
法规体系。
㈢进一步规范资信评估业的业务范围和评信标准
目前,有的信用评估机构只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有的只对个人进行信用评估,有的只对本地区管辖单位进行信用登记评定。对以上三方面都进行信用评估的机构几乎没有,为了充分发挥信
用评估对改善社会信用状况和提升社会信用水平的作用,应建立企业、个人和地区三级信用登记评定制度。具体实施可分步推进,先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地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最后评估个人的信用等级。除了运作方式,还应建立统一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长期以来,由于各大银行都是各自对自己的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大量信息不能共享。一家被银行评为BBB级而被拒之门外的企业,在另一家银行可能被评为AA级。同时,一些守法、诚信经营,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又因为通不过银行信用评级,拿不到急需的发展资金。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银行、企业等进一步发展的共同障碍。因此,应尽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和规范,切实解决多家银行对一家企业重复评信,一家企业拥有不同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不同等的问题。
㈣加快引导和培育对信用评估产品的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信用评估机构持续生存的基础。目前,我国除了对发行企业债券有评级要求外,使用信用产品的领域很小。为培育信用评估产品的市场需求,应适当参照国外做法,一方面以政府立法、行业组织立行规来引导全社会对信用评估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励信用评估机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信用评估产品,同时加大对企业和公民的信用知识普及教育,增强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意识,使信用评估产品的运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6.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六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经过学院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在下级部门相对淡薄。除了负责资产管理的主要部门,其他相关部门虽然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但基本上是“谁用谁管”,保管人员众多,责任不明确。办理出入库后不能及时入账,对于部门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不能做到心中有数,造成资产管理的不规范。
二是对报废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处理。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超过使用期限确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因管理不善造成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单”,按规定的权限批准后,注销其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卡片。但由于部门管理人员缺失,近年存在没有及时处理不能使用和到期报废的部分固定资产的情况。
三是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力量需要充实。
(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对相关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看家理财的本领。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是固定资产的直接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负有重要的责任,如果由于其业务素质不高,使固定资产在管理时发生损失,是万万不该的。所以,除了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也要对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以会计法、会计制度、固定 资产管理办法等有关行政单位的财政文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相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资产管理中的规定和要求,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
二是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工作。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对一些长期不能使用或报废的固定资产,按有关规定和权限进行清理、处置。注销其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卡片,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7.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七
房地产评估包含房地产价值评估、房地产工程质量评估、房地产周围环境评估、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估、房地产贷款风险评估等。但是目前房地产评估主要指的是针对房地产价值的评估, 即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估价是由持有《房地产估价人员岗位合格证书》或《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证》的专业人员, 根据特定的估价目的, 遵循公认的估价原则, 按照严谨的估价程序, 运用科学的估价方法, 在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 对房地产的特定权益在特定时间最可能实现的合理价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它实质上不是估价人员的定价, 而是模拟市场价格形成过程将房地产价格显现出来, 它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是科学、艺术和经验三者的结合。
二、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评估行业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和创新过程, 通过国家各级房地产的主管部门、各评估机构以及估价人员的共同努力, 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基本的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 经过注册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也逐渐步入正轨, 整个评估行业都处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具体来说, 首先, 制定了房地产评估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的核心地位, 完善了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其次, 基本建立了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并制定了房地产评估的技术规范, 通过统一评估程序和技术方法, 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合理;第三, 房地产评估的服务领域逐步扩大, 在房地产评估机构发展初期, 主要服务内容局限于房地产交易管理, 以防止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隐价瞒价、偷漏税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房地产评估业务已经逐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为银行、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司法、保险、投资等领域提供评估、咨询等各方面服务。
三、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 立法滞后
虽然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为基础, 由《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等规章组成, 以房地产评估机构资质标准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两项行政许可为核心的房地产评估法律体系, 对评估机构、估价人员的管理进行了规定, 但仍然缺乏相关的实施细则。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已明确了房地产评估制度的法定地位, 但关于房地产评估的专门法律一直是空白。而散落在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不能够对评估的规范、规程以及执业道德标准等提供系统和权威的法律依据。这种缺乏充分的法律保障的状况, 使得房地产估价师在执业过程中往往畏手畏脚, 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 其评估结果也就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这也导致了对房地产中介业务缺乏有效监督的局面。
(二)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房地产评估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而且由于房地产价值的个别性, 使得没有两处房地产的价值是完全相同的, 这就使得房地产评估结果的科学性非常倚重估价师的经验和诚信度。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套非常完整和科学的人才培养、准入及晋级机制, 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而且缺乏对从业人员严格的约束和考核, 行业的收费情况较为混乱并存在一定程度准入门槛偏低现象, 导致了许多进入该行业的人员并非相关专业出身, 学历层次较低, 对房地产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认识不足, 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较低以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较差等。同时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前资格审查往往过于宽松, 导致考生做假的现象较为严重。而且房地产估价师考试为一次性考试制度, 通过后的注册也只有一个级别, 不能充分体现估价师水平的高低和资历的深浅, 因此也不能激励估价师为提高业务水平和提升执业资格而继续学习和深造。
(三) 社会公信力不高
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较好的国家, 不仅有健全的法律法规, 相关的行业协会也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规范作用。但我国由于房地产评估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乏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和规程, 同时房地产行业协会缺乏自律, 对违纪、违规等行为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 导致社会公信力不高。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评估机构容易受到政府或银行等机构的干预、开发商的利诱等影响, 或迎合被拆迁人的不合理要求, 评估结果与市场价值严重背离, 损害了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或者为了交易双方不合理的避税要求, 使得评估结果损害国家利益。
四、对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房地产评估行业的法律法规
有法可依是房地产评估行业存在和发展的保证。国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出台专门的《房地产估价法》。该法应综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各方面规定和要求, 完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行业标准, 制定和强制推行技术规范和规程, 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估价人员要严惩不贷;二是在收费标准方面应做适当调整, 对总额小的项目应再细分档次并适当提高收费标准, 否则面广量大的小额估价项目因收费少而导致无人承接, 对总额大的项目也应再细分档次并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否则容易助长压价竞争和给回扣现象;三是制定房地产评估行业职业道德标准, 房地产估价师守则等规定, 规范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行为, 通过推动房地产评估行业的法制建设, 实施详细的规章制度, 使房地产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 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有章可循。
(二) 加强房地产评估执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
为了提高房地产评估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行业整体水平, 一方面应加强对房地产评估执业人员的资格认证, 并设置至少两级房地产估价师。可以参照日本的不动产鉴定师资格三级考试制度以及美国的资深、非资深二级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制度, 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实行动态的两级管理体制, 即根据房地产估价师的执业能力强弱、评估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评估报告的技术含量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等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执业等级标准, 做到有升有降、动态管理。这样可以更好地确保房地产估价师队伍的技术水平, 促进房地产估价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要提高房地产评估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要从源头控制好房地产估价师的素质。具体措施包括:第一, 提高报考的学历要求, 至少应该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第二, 严格实行注册制度。目前我国的注册制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健全的, 但执行力度不够, 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要严格执行注册制度;第三, 提高考试的难度, 择优录取。如扩大考试相关知识面, 实行定量录取等。
(三) 全面推进房地产评估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房地产评估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普遍存在的各种不诚信行为是社会对估价行业评价较差和信任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尽管诚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 但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应, 如果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降低讲诚信者的成本, 提高不讲诚信者的成本, 使失信者付出代价, 名誉扫地, 直至清出行业、绳之以法, 就可以达到使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评估机构都能够重视信誉, 因而社会对估价行业有较好的评价和较高的信任度, 从而才能更好地发展房地产估价业。全面推进房地产评估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 需要充分发挥房地产评估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首先, 要结合房地产评估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 完善行业操作规程, 制定行业服务标准, 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房地产评估信用档案。目前,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信用档案、一级房地产评估机构信用档案体系都已建立并投入使用。二、三级房地产评估机构信用档案也逐步建立。要通过信用档案来实行诚信预警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等, 使失信者的失信成本大于收益, 以此来督促和引导评估机构和估价师遵守评估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营造依法评估、独立评估、公正评估的市场氛围。其次, 要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 把评估行业培育成学习型行业, 不仅要进行多级估价师的升级教育, 也要进行同级执业资格的维持教育, 打破终身制, 实行动态管理。不仅要重视业务素质教育, 更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除了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房地产评估专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外, 还应对其进行行业的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起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的屏障。第三, 积极参与对评估纠纷的调处, 认真做好对违反职业道德和行业规则行为的处理, 维护行业形象。
摘要: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时间较短, 存在立法滞后,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社会公信力不高等突出问题, 为促进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 应建立健全房地产评估行业的法律法规, 加强评估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全面推进房地产评估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房地产估价
参考文献
8.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财务管理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及内涵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控制投资规模,提高资产盈利能力,防范单位财务风险。
二、当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性规划,影响投资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的原则之一是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合理把握投資时机。但现代企业在执行这一原则时存在一些偏差:一是市场调研与评估不充分,因部分数据不够准确,导致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足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充分性,影响了投资决策方向;二是市场调查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缺乏时效性,因流程过于复杂,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企业错过最佳的投资时机,影响投资效益。
2.实施过程中财务部门只进行会计核算,未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审议决策、项目概算编制、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竣工投产等阶段。多数企业财务部门这过程中仅局限于在建工程核算,未能参于投资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管理作用。
3.资产投资转固工作滞后,影响企业日常成本核算和经营效益的合理确定
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企业领导更关注项目建设是否能及时完工投产,对于投产后资产转固工作重视不够,相关人员参与力度也不够,导致已交付使用的资产未办理竣工决算,甚至出现跨年度才转入固定资产的现象,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相关数据的真实性。
4.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不明确,影响了企业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固定资产投资核算时,应严格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当前一些企业存在两者的界限模糊,导致企业当期经营成果计算失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利润状况。
三、企业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财务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企业财务人员应全过程参于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部门应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全程管理并发挥管理职能,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投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
(1)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的经济性论证,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财务部门应与企业生产、计划、设计、工程管理等部门相结合,依据企业生产现状、经营环境、产品销路、设计规模、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等进行经济论证,通过预测项目的建设周期、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等指标,参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高项目经济论证效率,为选择最优方案及时提供投资决策依据。
(2)参与在建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快建设速度,缩短建设周期。财务人员应该定期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把好资金使用关,发挥好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提高工程建设速度,早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3)建立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考核方案,提高工作积极性。为充分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作用,应建立健全工程财务管理考核办法。通过设计如在建工程现场工程进度与财务帐面反映情况的匹配度、已完工项目结算的及时性、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的准确性等相关考核指标,逐步完善工程财务管理考核办法,促使企业工程管理各部门积极主动办理在建工程的相关财务手续,提高工程核算工作效率,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控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财务核算工作
(1)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特点及要求设置相关的控制点或岗位,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和控制。
(2)要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的财务核算流程,对于敏感性问题要严格按制度与法规执行:明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界线,严禁利用此划分问题,人为调节企业利润。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在建工程核算,确保工程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账外资产和负债现象,防范企业的或有风险。加强预付帐款管理,建立预付帐款控制制度,在保证业务真实和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依据合同及相关制度规定进行预付帐款的支付,降低企业资金风险。
3.重视资产投资转固工作,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做好资产投资的转固工作,可从三方面入手:重视转固工作,建立转固工作组。首先,领导要给予转固工作足够的重视,相关人员要全过程参与,并保证工程前期建设和后期转固时机构和人员的稳定;其次,要成立转固工作组,由原先负责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和财务人员参与,负责转固工作。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加快工程决算进度。前期的竣工验收准备工作要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以保证竣工决算编制的及时性;工程建设时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以保证施工单位结算的及时性;项目竣工时要及时判断是否达到可使用状态,并办理相关验收工作。建立和完善转固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首先,理顺转固工作的业务流程,并确定相关各部门在转固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其次,制定固定资产的工程建筑费用、工程安装费、其他费用的确认标准和分配规则,保证各资产价值确认的准确性。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要给予高度重视,但工程建设竣工后的投资效果分析,对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系具有积极意义,在后期工作中有待增强。
参考文献:
[1]刘正山.新编固定资产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1
【浅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加强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07-10
浅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10-17
我国二类疫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07-14
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07-10
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0-09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07-03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