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共9篇)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篇一
中华传统古诗词教学: 赏四季美景 品诗意人生
积累展示
(一)上篇:见景吟诗 借诗言情
老师: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既陶冶了我们爱美的心灵,又锻炼了我们发现美的眼力。其实古诗词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歌,大家都应学会见景吟诗。
(老师出示课件图片,请学生说古诗)
老师:春游时,看到两岸杨柳依依,让我们不禁想吟诵——
全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1:还有“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生2:还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老师:登山时,会吟诵——
全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生3: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4: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老师:看见奔流不息,气势壮观的黄河,你会说——
全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老师:看到壮丽的瀑布你会说——
生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老师:看到江河上的落日你会说——
全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老师:同样是落日,你还会发出感慨——
生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师:看到这枝杏花,你会说——
生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老师:看到这幅图会想起马致远的一首小令——
生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老师:扫墓遇雨时吟句——
全体:“清明时节雨纷纷”;
老师:风筝飞舞的日子,说句——
全体:“儿童上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老师:秋天,菊花怒放,又让人不由得想吟诵一首《菊花》——
全体:“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老师:看到火红的枫叶,会吟诵——
全体:“霜叶红于二月花”
老师:冬天大雪纷飞时,不禁吟诵出——
全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老师:大自然的美景周而复始的变化着,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也千差万别,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诗人借景抒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世界吧!
老师:惜别时——
学生领诵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春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老师:思乡时——
学生领诵2:《泊船瓜州》(宋)王安石
夏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老师:高兴时——
学生领诵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秋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老师:忧愁时——
学生领诵4:《相见欢》(南唐)李煜
冬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老师:激昂时——
学生领诵齐:《满江红》(宋)岳飞
男领诵: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齐合: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女领诵: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齐合: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男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齐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男合:靖康耻,犹未雪;女合:臣子恨,何时灭?男女: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男合:壮志饥餐胡虏肉,女合:笑谈渴饮匈奴血。齐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诵读四季的古诗中,我们既体会到诗人不同的心情及对不同季节的看法,又感受到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飘逸夸张、有的沉郁朴实、有的清雅自然……一年四季各有各有的特点,可都是美丽的。
(二)下篇:四季颂歌(回顾以前积累的古诗)诵读古代经典诗句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背诵了不少与四季有关的古诗。到底哪组背得多,背得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一组)春之歌
老师: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呀,在我们6年1 班第一组同学的眼睛里。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 ”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来听听大诗人是怎么说的吧!
学生:(同桌一人一句):
1男: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女: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男: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2女: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男:是早春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女:是晚春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男: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春花
4女: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春草
5男: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春风
5女: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春雨
6男: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春虫
6女: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春鸟
7男: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
7女:是“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的春夜。
齐: 春天鸟语花香,我们爱春天。
老师:“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夜春梦,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我们在诗海时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钱塘湖春行》
齐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老师: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歌咏春天呀,今天,春天组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好!
(第二组)夏之韵:
老师:春光明媚,夏景优美,听听大诗人是怎么说夏的吧!
女组长:夏天满池的荷花犹如美丽的姑娘,我们爱夏天。
1、男组长:《池上》(唐)白居易(男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女组长:《小池》(宋)杨万里(女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男组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男领诵)毕竟西湖六月中,(男齐)风光不与四时同。(男领诵)接天莲叶无穷碧,(男齐诵)映日荷花别样红。
4、女组长:《如梦令》(宋)李清照(两名女同学交换诵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女齐诵)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男组长:《采莲曲》(唐)王昌龄(全组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老师:呀,我发现了,你们吟诵的诗词都与莲花有关,真是一花独秀呀!莲花不仅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姿容,还有高洁的品格,你们知道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是怎样赞美莲花的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男组长:在夏夜的精彩里我们迎来了粽叶的飘香。
女组长:在夏夜的雨声中我们迎来了艾草的风摇。
男组长:不管风雨
女组长:无论多艰
男组长:这个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
女组长:这份守了祖祖辈辈的祭典
合:它总如期而至……
男组长:初夏季节,我们国家有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节日吗?
大家说:“知道,知道,是纪念屈原的”(孩子们和一老者在一起上)
男组长:请听朗诵《离骚》
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屈原已经是位六十三岁的风烛老人了。政治上的失意使他郁郁寡欢,常年的流放生活更使得他心神疲惫。内心的压抑无法排除,每天只能靠吟诗作画消磨那冗长而又无聊的时光。
正所谓:
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迟暮。
齐: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初夏的一天,屈原收到了来自京城弟子宋玉的一封信。在信中宋玉告诉他:秦国大将白起率大军侵入了楚国,占领了郢都。包括屈原先祖在内的楚先王陵墓也让秦军一把火给焚毁了!
屈原读罢,掩面痛哭:屈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齐: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整整一夜,屈原书房的灯火都没有熄灭。早晨,当启明星还在天边闪耀着的时候,屈原就走出了家门:
屈原: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斋怒
屈原:大王啊,您为什么要相信谗言。疏远一个永远忠诚于您的人呐?
齐:指九天以为正兮,夫为灵修之故也。
屈原:我,敢指天为证,我对大王您是一片赤胆忠心呐。
旁白:屈原来到汩罗江边,江风吹散了他的苍白长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很显然他一夜都没睡。这时一位打鱼人认出了他,急忙上前打招呼:
樵夫:您是三闾大夫屈原吧?您怎么到这来了?
屈原: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举世浑浊,众人皆醉。我是清醒的,也是清白的,可是却被流放于此。
樵夫:那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与他们大醉一场呢?
屈原:不我爱着我的国家。我爱着我的人民。为国为民,我甘愿赴汤蹈火,虽九死其犹未悔。
齐: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老师:我们在诵读中与圣贤平等对话,我们在诵读中感受圣贤的思想。这是发生在2283年前汨罗江边的一场悲剧,一位诗人的死成就了一个民族的节日!希望同学们在吃粽子、采艾蒿、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屈原这个名字。
(第三组)秋之思
老师: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全班合: 秋天
老师:你们想用哪些诗句表现秋天的景色呢?
女组长: 树上枯黄的秋叶缓缓飘落下来,铺满了整个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晚秋的气息。望着这落英缤纷的情景,心中难免有些感伤。每逢到了秋天,人们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有诗为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们在积累有关秋的古诗词的时候发现,宋词中有很多借秋景抒发离愁别绪的名家名篇。
女组长: 第一首《苏幕遮》范仲淹
(1女)碧云天,(2女)黄叶地,(3女)秋色连波,(4女)波上寒烟翠.(女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1女)黯乡魂,(2女)追旅思,(3女)夜夜除非,(4女)好梦留人睡.(女齐)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男组长:大家别忘了“自古逢秋悲寂寥” 的下句是“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们男生认为,秋是成熟的季节,秋是收获的季节,秋是充实的季节。
男齐: 我们爱秋天!
男组长:我们积累了一首苏轼的《赠刘景文》,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的诗,诗中歌颂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男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女组长: 李清照是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一首《醉花阴》构思新颖,意趣高雅,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女组长:她后期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独自伤心的神态。
(5女)寻寻觅觅,(6女)冷冷清清,(7女)凄凄惨惨戚戚。(女齐)凄凄惨惨戚戚。(5女)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6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7女)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5女)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6女)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7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男组长:秋天是美丽的画!秋天是甘甜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我们积累了一些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1男:我朗诵的是一首描写秋天傍晚远望山色的诗《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男:我朗诵的是一首描写初秋夜晚山色的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老师:我非常喜欢这首诗的意境,你喜欢吗?你能不能说一说原因? 2男:这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我非常喜欢这首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明月透过松针之间的缝隙透射在大地上,仿佛碎了的月亮散落在地上,却又在随风变换着形状,让人心沉静。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如果不是听到潺潺水声,谁也不会发觉那光洁的石头竟拥有流水的抚摸。这句写得很美。
老师:的确,这首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作者其实看到了许多东西,也想到了许多事情。这两句诗并不是要展现所见景物的全貌,而是一个引子,想要留给读者更多的想像空间。诗的意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
3男:我朗诵的也是描写秋天夜晚的诗:《秋夕》,唐,杜牧: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4男:我朗诵的是一句写秋水的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男:我也朗诵一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秋水落霞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男组长:我们朗诵的是写秋雁的诗句
6男: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男组长:我们朗诵的是写秋天落叶的诗句
7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男组长:经典诗文里,有多少诗人都对月亮浅吟低唱。
女组长:在这里,我们能找到李白窗前明月光的故乡情,男组长:在这里,我们能找到苏轼明月几时有的思念情。
老师:我知道,根据古诗的韵调,许多作曲家们将古诗改编成了流行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明月几时有》会唱的可以一起唱。
(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合)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独)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组)冬之乐
老师: 离愁别绪尚不及细品,冬天已到。冬天到,雪花飘,我啊,喜欢冬天。
男组长:我们找了几首写雪的古诗。让我们走进冬的世界里,去感受雪花的快乐。
男组长:
1、《江雪》柳宗元
男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男组长:
2、《夜雪》白居易
男齐: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男组长:
3、<终南望余雪> 祖咏
男齐: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男组长:
4、《别董大》高适
男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女组长:冬天的梅花也常常是诗人吟诵的对象,我们找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
女组长:
1、《梅花》王安石
女齐: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女组长:
2、《雪梅》卢梅坡
女齐: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女组长:
3、《卜算子•咏梅》陆游
女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女组长:4《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女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男女齐: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老师: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在我们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中,在我们中华古诗词的瑰宝中,我们都应记住他。领袖毛泽东,诗人毛泽东,记住他的《沁园春 雪》。
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齐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女: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齐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男女: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齐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女: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男: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齐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男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齐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女合)还看--(男合)还看---(齐合)还看---今朝!
2.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篇二
一是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从而更清晰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不是孤立的现象,是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地理、政治、经济紧密相连的。当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相关的历史背景,就可以从全局去观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从而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本质所在。学生学得也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二是历史学科通过大量的史实,来支持、印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思想观点,这比纯粹的思想理论教学更有说服力,更让学生信服。历史学科讲究的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我们每讲一个观点,都应拿史实来印证说明。例如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些观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史实来证明,这样更能让学生认可接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相互验证,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哲理名言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变得熠熠生辉,日久弥新,生动活泼。同时,历史学科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实效。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篇三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种社交工具。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考虑最多的不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应付考试的技巧。然而,语文作为我们日后三观形成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不只要有应试技巧,更要有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思想。近年来,“国学热”一直长盛不衰,《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这些以前不被人们所重视的优秀古典书籍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华诗词大会更是将凝聚了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诗词歌赋用现代传媒手段将其发扬光大;从周末的奥数班、英语班到现在的书法班、围棋课,这不只是国家提倡的结果,更是当代人们思想水平提高的表现。那么,如何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结合起来呢?笔者从以下几点浅谈以及的观点和见解:
一、塑造专业而优秀的教师队伍;
二、挑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
三、开展多样化语文教学;
四、营造古今结合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语文教育,师资队伍,经典书籍,学习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塑造专业而优秀的教师队伍
古代的私塾老师不是凭借教师资格证才被称之为老师的,他们无一不是有着过人的才能,满腹诗书经纶,一手漂亮的书法,出口成章甚至能歌善舞。举手投足之间处处显示出专业的语文素养以及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人们之所以选择这些人作为老师是因为这些老师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和教学时所教给学生的一致,这也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吧。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容易模仿和接受的。在现代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课前课后的语文教育中,打造一支专业而优秀的语文老师尤为重要。
什么才算是专业而优秀的语文老师?首先,语文老师要有最专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智慧。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对于日后学生的人文观念、道德观念、法律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语文老师自身要有一种正能量的人格魅力,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自身修养。教育讲究教书和育人。所谓教书,语文老师需要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而不是催着学生学习,语文需要理解,需要情感的投入和心灵的感受。语文老师在个人成长中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以语文独有的价值观去影响学生,在现在这个多元价值观的时代,语文老师需要在运用语文独特的价值观下接纳多元价值观,融合多元价值观,从其中提取精华排除糟粕,鼓励学生自动建立语文价值观,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思想观念,从而让学生爱上学习语文,对学习语文这件事充满信心和动力。所谓育人,语文老师要从课堂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用积极向上、乐观正能量的思想去影响学生。人性有恶有善,在学生成长初期,语文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建立理想道德的思想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向善,通过教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生活和课堂上都能受到语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其次语文老师要有对人生为人处事的见解也就是要有处世的智慧。语文老师要在基础的语文素养上融合自己的经历对人文理念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让自己的举手投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处世也比平常人多一份豁达和淡然,把握好“无为”和“有为”的力度,引导学生做积极有为的“佛系学生”。要有对人生积极的追求,也要有在功名利禄面前勇于放下的超然洒脱。不消极佛性也不莽撞有为。最后,语文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师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教书育人的时候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既要让学生对自己所传达的正能量的知识认可,也要让学生保持怀疑精神,对老师对课本和教材不深信不疑,要既有认可也有怀疑。无论是在学生阶段还是在以后的步入社会的阶段,对权威既有认同也不盲目相信。
二、挑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华夏文明同样也是历史悠久,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优秀的文化源远流长,糟粕也逐渐被历史抹去。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国家,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也是汇集各家所长,博大精深。体裁不同,典籍较多,有长篇论述的也有简短有力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如何有效的结合,我们就需要挑选合适的教材和读物,让学生在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理解读物和教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识字写字,知道传统节日,懂得传统礼仪,了解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在生活中要引导学生长幼有序、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在性格培养上要告知学生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选择《三字经》,《三字经》以六个字为一句,押韵,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我国最浅显易懂的古代经典书籍,是作为学生启蒙最好的读物,该书从文学到历史,从为人处事到传统国学,虽说也有糟粕的一面,但少之甚少,他的文化价值一直被世人所推崇。稍
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要注重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从之前简单的学会识字写字到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毛笔字,品味汉字的结构,感受汉字的文化底蕴。从简单的孔融让梨的小故事到古代诗文的经典篇目研读,从知道自己民族风俗习惯到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个时候就可以推荐学生学习《弟子规》、《百家姓》以及《千字文》等一些优秀传统书籍,让学生在一些短小精悍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会感恩,懂得是非。并逐渐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在学习这些古籍读物的时候老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从字音字形开始,让学生在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生词生字,并且了解这些字词的不同意思。同时学生在学习传统古典书籍的同时也可以积累成语、谚语、写作时需要的素材。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来深入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学习一些优秀的诗词歌赋古文典籍的时候,更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的美感和意境,带领学生了解语言的修饰,古诗词的格律,阅读容易读懂的文言文,了解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产生深深的认同感,并且了解国家统一的意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荐学生深入的去学习唐诗宋词和元曲或者《诗经》、《史记》以及《老子》、《论语》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时代对中华文化的不同表达。
三、开展多样化语文教学
这个依然是根据年龄阶段来开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抓住这个阶段学生爱玩的特点,可以采用有奖知识竞答,玩游戏,唱歌谣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抓住学生乐于表现的性格特点,在学生中挑选典范树立典型,让学生带动学生。在每年颁发三好学生奖项时增添尊敬师长奖、文明礼貌奖、爱护环境奖、助人为乐奖等可以表现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奖项。让学生认识到传承我国五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和学习同样重要。中华传统节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虽然大多数传统节日现在已经成为法定节假日,老师无法在节日当天带领学生去学习这个节日的历史来源和文化风俗,但是,在节前,开展传统节日故事会和交流会,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保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去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以及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交流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和中学时期,学生已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自己的见解,这个时候可以开展相关的读书会和更为高水平的知识竞答,在学习古典书籍和诗词歌赋的时候要让学生去挖掘了解除了老师要求之外的中华文化之美,例如古代的礼仪规范、穿着打扮、宾客礼仪等,让学生自己根据相关文章编出舞台剧,亲自研究古代服饰的特点,人物举止投足的气质。在传统节日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在清明节的时候带领学生去为英雄烈士扫墓,让学生深刻了解到和谐社会来之不易,我们的无忧无虑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端午节的时候带领学生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在此过程中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在中秋节的时候一起吃月饼,了解这个大团圆的节日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每个节日的气氛和背后的文化。在这些活动的期间,让学生去搜集和这些节日有关的故事和诗词歌赋。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语文知识的积累。
四、营造古今结合的学习氛围
古有孟母三迁,说明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的时候,我们要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校园里的名人雕像,教学楼走廊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宣传,教室里墙上的古诗古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就可以在网上搜寻一些有国学内容的动画小故事;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类似于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比赛。
总之,我们应该从教学的方方面面让中小学生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其进行创新和传承,用符合当代社会流行的方法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漫长且需不断创新的事情,要从学习的细节入手,让语文教学回归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中去。参考文献:
4.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篇四
2014年11月21日,我去延安干部学院参加研讨会,也到习近平下乡插队的延川县作了考察。当年的另一个大队支部书记告诉我,习近平在延川当知青7年。那时他带了很多书来,一有空就学习,许多人看书都找他。他当时的历史知识就比我们丰富。在“文革”批林批孔期间,我们都按照报上的说。他不一样,谈了许多我们不了解的历史知识,比我们的思想水平高出一大截,我们就觉得他博学有思想。这一席话说明,习近平在年轻时就打下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根基。
回到北京后,我重新读了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一些讲话,特别是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等,确实感到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厚学养。他的许多讲话都引用古人的名诗、名句、名典,以及生动朴实的格言俚语,说事论理,有质有文。
一
习近平具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怀
纵观党的历史发展数十年,就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来,在最高领导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酷爱,并非常重视传承和弘扬的,首推毛泽东。他广收博览,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读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过去攻读过古代经典文化和草根文化,特别是历史上的军事、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伦理等思想,都在他的著作中打上了深刻烙印。他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不是对中国旧传统的复归,而是要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个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就是既要有革命的内容,还要有民族的形式。创造这个民族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而获得。这个民族形式应当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在创造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方面,为我们党开创新文风树立了榜样。这些著作,不仅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而且开创了一代新的文体,成为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文风的范文。事实上,我们至今常用的许多话语都源于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我们至今的许多观念和认知方式也源于作为文化形态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高度发展。如刘少奇所说:它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概括中国历史、社会及全部革命斗争经验而创造出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为实现“两个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新的发展历程。
两年多来,习近平在他的讲话和著述中,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他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讲话就强调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后,他就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当选为国家主席后,他发表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在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国访问回答新闻媒体如何治国理政时,他说: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这些讲话开启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运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展现治国理政情怀的新篇章。
习近平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怀,主要表现为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习近平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本民族一定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还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里虽然是在一般意义上的泛指,而非专指。毫无疑问,其逻辑结论是明确的。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魂”,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文明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延绵至今。
第二,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他说: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中国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并且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是对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科学总结。
第三,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个国家的强大,既需要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发展,也需要思想文化、民族素质等软实力的提高。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年12月,他在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还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些讲话,既说明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巨大影响;也说明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第四,习近平特别强调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他说: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储存的智慧。因为在传承的知识中积累了历史上对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重要认知和经验。因此,“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这里在一般意义上讲的人类历史文明对于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借鉴作用,毫无疑问,也同样地适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篇五
今天我们在这儿说说中国的诗歌。其实每一个中国人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我们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思乡,但是孩子的眼睛会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的。谁小的时候没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许,我们起起落落背诗的声音就像啼鸟一样。谁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的时候,没有想起李商隐的那个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炬成了我们心里两个可以寄托的意象。谁在忙碌烦恼的时候不知道陶渊明呢?都在想着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可以说,千古夕阳之下,陶渊明的心,温暖了后世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再长大,我们心事沉沉,有了更深沉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都知道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浩荡的悲伤跟我们自己的一己之悲比起来,是不是我们的心会稍稍放下一点呢?
年华再老去,我们都会轻轻地叹一声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但是那种淡淡面对逝水流光时候的窥探,不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
所有这一切,里面其实都有一个核心的传承,那就是意象。不管明月、啼鸟、菊花、蜡烛、春蚕、江水还是樱桃、芭蕉,中国人在时光中的感悟,从来不是直接去说我或喜、我或悲、我或愁、我或激扬慷慨,他一定会托付给某一个意象。
走到今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了,我们的技术更发达了,我们的物质更繁盛了,每一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都在增长。但是我们的诗情有托付吗?我们总会有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思上涌,但是吟不出口来。因为我们不知道去找到一个什么样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在诗中就是意象。很多人会说,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还有我们的医药费,还有每一个人工作中的那些梦想,诗歌真的变得很奢侈。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什么是春天呢?春天其实是人心中朦胧的一种憧憬,是对生命所有的寄予和希望。中国人爱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也就是说,春光之中一切还都来得及。一点一点地,把梦想种在现实的土地上,看它开花,看它抽穗,看它结果。这个过程你还可以企望,所以春天来得总是格外细腻。中国人为什么诗情老是围绕着早春呢?因为春天写的总有一些美丽的发现。一个早春冉冉升起,直到年华渐远,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在这个早春中,人心中一切的舒展,如此从容。
小学课本里就有韩愈写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寥寥四句,一首七绝,读起来每一个字那么耐人寻味。天街小雨润如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想一想,那种酥软酥麻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今天会觉得雨打下来是潮的是湿的,你说它润,我们能理解,你能感觉到什么叫小雨如酥吗?
他的这一句诗,总是让我想起来汤显祖写《牡丹亭》杜丽娘在游园之前看春天,二八芳华少女对春天的那种形容。她说“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她说你看袅袅的晴光,它是摇漾着吹来了我闲闲的院落。我眼前的春天是什么呢?春天如同细细的彩丝彩线一样,到我的眼前,一痕一痕地抽开。
春天要有什么样的心才能去发现润如酥的小雨,春光如线袅袅袭来呢?韩韩愈接着说,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个感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曾记得,远远看去,连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经朦朦绿色了,但是你近了去看,不管地上的草还是眼前的柳枝,分明还没有绿意,只有离得很远的时候,淡淡的一抹,这就叫“遥看近却无”。柳丝已经摇漾了,什么样的柳呢?他用了一个字,叫做“烟”柳。“最是一年春好处”,最好的春天是摇漾的烟柳满皇都。我们知道,形容水上含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做“烟波”。烟波浩渺那也是如烟,柳丝荡漾依然如烟,人心事如烟,看世事岁月也如烟。有些往事不如烟,它还缭绕在心,我们能够知道烟字里面,袅袅荡涌的那种气息、那种光影,对我们的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动。只有早春才是如此,春光再盛、再晚的时候,都不是这番景色。
我们小的时候,都背过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个诗词我还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爸爸就开始教我背,而且带着我去看什么叫做细叶新裁出,等到我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回来,又是奶声奶气地在念这首诗,所有人的年华都曾经从早春经过,我们都曾经天真地用小手拈着柳叶,去用孩子一样浪漫的幻想去想什么叫做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风一缕一缕的,像我们做手工剪彩纸那样,把柳丝裁成了这等婀娜的模样。其实在累了的时候,我喜欢对着一盏春茶,淡淡地在心里去回忆这些小时候念熟的句子,心渐渐地就柔软了,就松弛了,被春雨滋润了,被烟柳感动了,心渐渐地就轻盈了,被春风托举了。
我们还有多少春光可以流连?我们现在忙得已经分不出一年四季了。我们试一试跟着白居易走一走钱塘湖边。
“孤山寺北贾亭西”,这个地方是哪儿呢?“水面初平云脚低”,显然这是西湖了。只有春天的水面渐渐渐渐地涨起来,可以用“初平”,因为它从冬天的低落已经春水上涨。而远处天边的春云渐渐垂下来,水和天渐渐要相连了。再看近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对得如此之工,但是新鲜、玲珑、活泼、流利。他用的是“几处”,用的是“谁家”,想想看如果我们换一个字,说,处处早莺,那就用不着争暖树了,因为已经到处莺歌,显然春已盛;我们再换一个字,用家家新燕,那就不用小心翼翼地啄春泥了,因为那已经到暮春了,莺歌燕舞都已经多出来的时候,哪有这点“几处”和“早春”的时候,人心里蓦然相逢的惊喜呢?渐渐地,春真的深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花逐渐开得纷盛了,纷纷扰扰乱红之间,人眼开始变得迷离了、沉醉了。“浅草才能没马蹄”,花绽放的时候草跟着长,但是草还未深,在这一条笔直大道的白堤上,多少人踏马游春,你想过吗?马蹄下的小草刚刚长出来,将将没了马蹄,这是早春气象。“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一条白堤,是白居易的政绩,白居易在杭州任上,看着如此风景,内心那样的一种感动。
其实我们对比一下,他从洛阳来的时候写过洛阳的春天,洛阳的春天什么样呢?他写的《魏王堤》写得也很好,他说,“花寒懒发鸟慵啼”,北方的花比南方的花要懒,它没那么勤快,太早的时候寒气尚重,起不来。所以,“花寒懒发”。你看北方有的时候,很冷的早晨,人伸个懒腰,都不愿出热乎乎的被窝。所以花也随人,在北方的寒冷中,懒懒的、渐渐的,要晚晚的再出来。你再看鸟,“鸟慵啼”,也是一份慵懒。寒气还重,哪有那么多生命的欢欣?那人要去寻春了,“信马闲行到日西”,一直找到沉沉落日都西斜了,“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终于我找到这个地方,在魏王堤上,还算是未春先有思。春意还没萌动,这儿有柳树,我在这个地方托付一点我的思情吧。看见这点柳条,还是柳条无力的魏王堤,白居易这种刻画,今天看起来真是让我们动心动情。南北方的春天,我们曾经这么深地感受过吗?
大概在穆宗长庆三年的七月到长庆四年的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所以他在他的白堤之上去这样咏春。后来又转任苏州刺史,到55岁的时候回到了洛阳,那么再看洛阳北方那一片慵懒沉重的春色,他的心中对江南有什么样的牵绊呢?如果说在钱塘湖边,他看着西湖咏一个早春,那个时候还有从容细腻的发现,那么人远归之后,在轮转十多年,他对江南的那种思念就已经不是这么纤弱精细了,那是一种蓬勃热烈、魂牵梦萦。
我们都熟悉白居易在67岁暮年时光写出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有多好?江南的花儿、江南的水,居然如此明艳。日出江花红,红得比火还艳;江水绿,绿得比蓝还要浓。过去大家知道,杜甫写诗是特别善用色彩的,杜甫写“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说江有多么绿呢?鸟倏地一下过去,碧江更衬出鸟的洁白,而山又有多么青呢?朵朵的鲜花像燃烧一样。这个色彩很明丽。再比如我们更熟悉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很显眼。但是你看,白居易在回到北方之后,那种诗情欲燃的时候写出来照样是鲜亮的色彩,这样的诗写出来的,其实就是随物赋形,充满所在。到处都是蓬勃,到处都是新鲜。
其实我们今天想起来,每个人大概都曾经看过白居易也曾见到的春色,但是我们既没有那样一种细腻婉约的笔触去点染早春,也没有远离之后魂牵梦系那种蓬勃热烈去忆江南。我们曾经相逢过的春天,在这些古人的诗句里面。让我们一点一点的,去唤醒回忆吧。
李山甫在《寒食》这首诗里说“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这就像刚才我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写的也是“有时”而不是“时时”,“到处”——不同的地方——有的都是“三点两点雨”、“十枝五枝花”。这点生动就在于它的蓬勃刚刚透出一点消息,还没有到烂漫,还没有满眼满目都是春意。
陆游说得更好,“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夜枕上无眠,听着沥沥淅淅的春雨,然后诗人就想,到明天早晨,应该早早的就有卖杏花的人了。这一夜春雨吹开了多少早春的花?今天读一读这样的诗,我们去感受一下已经久违的春天,我们还有多少人能够细细地在春光里去看它的变化,从早春到暮春有什么变化?
苏东坡写他看见的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你知道那个杏子树上,原来开的可以卖的那些杏花,逐渐逐渐就花瓣凋落了,这叫花褪残红,然后你渐渐就看到花蕊里面包裹着的那个小果子渐渐长大了,看出来那是青杏了,但是很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一个“飞”一个“绕”,你会觉得眼前一切风景是流动的,绝不僵死。“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老不吹绵,你会知道柳絮吹着吹着就少了,那说明柳条已经很密了。在这一个时刻,放眼四望已经芳草萋萋,“天涯何处无芳草”。
写春天,有许多的玲珑与烂漫。我们对春天的描述,要说最细腻,那我们还是来看一位女词人。
李清照在她少女时光写的《如梦令》,眼中是什么样的春天呢?一首小词,几句问答而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说的是一个贵族少女,她听着昨天晚上雨疏风骤,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解释,这里的疏,不是疏朗之疏,而是雨很狂,哗哗夹杂着风,密集地打过来。她说那样的风和雨打下来,人听着听着,因为她带酒,所以她入睡了。睡醒的时候,心事还没有放下,还惦着昨天夜里的风雨,所以一撑起来就赶紧去问自己的丫鬟,说你去看看外头的海棠树怎么样。这个粗心的小丫鬟一边卷帘一边在那儿说,还好还好,虽然说下了一夜的雨,但是海棠花没怎么变。然后这个主人公就说,你这个傻丫头,你太粗心了,你再去看看,应该那些红的少了很多,但是绿的却添了不少!这就叫做“绿肥红瘦”。
今天要用这么多话来描述的一个场景,六句小词,无数曲折,一步一景,就如同我们去游一座园林,那种惜春之心,就在这样少女问答之中尽显纸上,这不动人吗?
古人和今人隔的,只是一段岁月吗?有的时候我想,我们隔了多少心情?年年春来,但是我们还有当年人们的那种心事吗?其实春天意识的苏醒,有的时候也是人心之中春意荡漾,有的时候也是春天那种女儿心情去看自己娇嫩的青春生命。
欧阳炯的《春情》里面,真是写尽了一个少妇的春情。寥寥八句,连用十个春字,“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春燕舞随风势,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其实,在诗词里头,一个字来回反复用,这是大忌。八句里面连用十个春,你觉得累赘吗?你觉得罗嗦吗?你只觉得满纸生春、扑面春风。你就看这下半阙,写的这个春中少妇的心情,“春幡细缕春缯”,春幡是什么?是那些漂亮的女孩子和少妇,去迎春的时候,或者插柳树上,甚至就插在自己鬓角上,用春天薄薄的漂亮的丝绸做的那些小旗子,所以春缯就是那些薄纱。也许这个巧手的少妇,自己桃红柳绿做了很多小春幡,想要插在自己的鬓边去迎接她的丈夫,让丈夫陪她游春。但是丈夫没有归来,所以她懒懒地把这些春幡就扔在桌上,一点都没收拾。眼前在深闺不眠之夜陪她的有什么呢?只有一盏灯,所以眼下是“春闺一点春灯”。终于熬不住了,做梦,梦见她爱人归来。这样一番春梦远了,惊醒的时候心里更烦,于是自己明白了,“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是自己的心乱了。春天到底在哪儿呢?春天在人心里!
心里有花开,心里有发现,人的生命才含春色。《牡丹亭》写16岁的少女杜丽娘,一步跨进自己家的庭院,发现大好年光原来都在闺塾里跟着腐儒陈最良去读书了,自己家的花园没来过。所以她长叹一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人不进来,哪知道有春天。细细看去,“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想一想眼前不是没有春花,但姹紫嫣红开遍,不也只剩了断井颓垣陪着?无人欣赏,就算有良辰美景但奈何天,就算有赏心乐事,可是落在了谁家院?一切和自己无关,看那些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但杜丽娘呢?自称“锦屏人”,一道锦绣屏风把她隔在屋里,而大好春光都在屏风之外。“忒看的韶光贱”,这一切一切与她自己是不相关联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感春伤怀,所以她就做了那样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梦,梦见书生柳梦梅,擎着柳枝来寻她,跟她说:“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这个生命的觉醒来得突如其来,来得蓬勃难挡,所以生生死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们今天读这样的诗,看这样的戏,还能够深刻地去感知我们的生命中,也会有从未苏醒的春天。不要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少男少女的时光,你相信吗,有很多人直至生命老去,他的春天一直没有苏醒,他的生命在冬眠状态下走完了一年的流光。他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很多的困顿、穿越了很多的沧桑,他有很多的忧伤、有很多的惶惑、有很多的焦虑、有很多的悲苦,他可能忿世嫉俗、他可能指斥命运不公,他对抗这一切只有自己忍辱负重。但是他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生命的春光,照样可以去抵抗生命中所有的困顿挫折,可以让一个人保持着内心的那种欢畅和少年蓬勃的梦想,让一个人生命新鲜,让一个人在面对沉重负担的时候,可以举重若轻。那是一种境界,它需要生命真的苏醒。
张先这个人,号称“三影郎中”,写“云破月来花弄影”。他是个多情的人,他曾经在月色之中沉恨细思,一个人沉沉地想,一个见不得郎君这样的一个女子,她羡慕桃花杏花“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她说桃杏飞花就算吹走,起码还能够随风而去,而我的夫君何在?所以这个多情的张先,在他的辞章里说,突然听见了杜鹃声啼,“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在子规声中他知道,又一年春尽了。“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就剩那几枝残红了,不忍它在风雨中凋零,所以他说我要把残花折回来供在我的案头,我看着这一切,知道此刻风色紧了,梅雨时节快到了。“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这样的一个时刻,飞花柳浓,心事还藏得深深。突然之间,上半阕是听见了子规啼,下半阕是听见了琵琶声,琵琶上的第四弦叫做幺弦,幺弦声激切,弹出来直指人心。所以他说,不能再弹这个琵琶声了,“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我真是觉得你的琴弦上说尽了我的心事。我心中有什么呢?“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能跟我差不多年龄的朋友会记得二十年前特别流行琼瑶的小说,我记得我在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读琼瑶小说《心有千千结》,从那个时候我就特别爱张先的这句词,说得那么沉痛,说得那么裹挟,说得不遮不掩,直指他的心中爱恋伤痛。“天不老,情难绝”,天会老吗?天不老去,情丝不死,“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样的一颗心,打不开。整夜过去了,“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外面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但是深夜的灯已经燃尽了。
这其实就是人间的离愁别恨了,所以什么是人间的春愁呢?李商隐说得好“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天多么繁盛,但是春心要是跟春天去争发的话,你会知道人的那种相思是一寸相思一寸灰。
凡此种种,都是人心中的怀恨,都是人的心事,我相信天不老情难绝,只要有人生的延续,这一切的故事还在上演。
我们还有多少人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今天我们看电视剧还会垂泪,我们看网络小说还愿意伤情,但是我们还愿意念古诗吗?我们还愿意在诗词如此简约的意象中找到那种托付吗?诗词的意象可不仅仅讲这些小情小调,个人的离别忧伤,它是可以以一个繁盛的春天对比江山寥落的。那种触目惊心,读起来今天每个人还会心中怦然而动。
还是那个入宋的后主李煜,他在一个春天里听见了什么又看见了什么呢?那样一个不眠深夜,听见“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在那些潺潺的雨声中,一个春天又凋谢了。“罗衾不耐五更寒”,越发感到身上的被子薄了,春寒袭来,惊醒之后突然知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刚刚做过一个什么梦?是梦见故国江山了吗?是梦见当面的胜景乐事了吗?突然惊醒“梦里不知身是客”,突然知道身在何方,起来再也睡不着了,但是不敢上楼,“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上了楼台就要远眺,想见当年故国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什么时候再相见,今生还会有相逢吗?不知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看见春花逐落水,只这四个字,“天上人间”,当年的追忆如同前尘往事,恍如隔世,人间此刻,此情何堪?这就是李煜的春天。
中国的诗词,真的是要念的,平白如话,朗朗上口。我们就是念一遍,内心已经会有一些春风拂漾,已经会有一些春思涌动。
杜甫在《曲江》这首诗中说,“一点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减一片花,春意就凋损了,何况眼前那是风飘万点。
欧阳修写《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想起来当年与自己的恋人携手,在东风之间游遍春花洛阳城,那个时候洛阳牡丹也曾经映着他们两个人默契的笑影。但今天,“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里写了三年的看花,去年双双来见,今年孤单一人,但今年比去年要更好,明年的花更好,但“知与谁同”,更不知道人在何方。这是人见世间春意烂漫而产生的那种珍惜之感,春愁重恨,真的只是一件落寞的哀伤之事吗?有的时候,它在我们的内心唤起多少留恋?
还是欧阳修,看见三月暮春天,“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雨横风狂三月暮”,暮春时候,春天真的要走了,所以这里有一个动作“门掩黄昏”,赶紧关上门,关上门想要把春天留住,但“无计留春住”,关不住。所以唯有泪眼问花,能不走吗?春花无语,无语之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是走了。所以最后的这两句,王国维先生评价说这就叫做“有我之境,处处皆着我之色彩”,这写的是花吗?是秋千吗?这写的是人的泪眼看的,有伤感的暮春。
所以李清照在《一剪梅》里面写到“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这个词牌子也是小词,这么短的小词,能写人的两处闲愁,才下了眉头,强把自己的容颜解开,又上心头,但心事无处托付,这样的一点春愁,有的时候,人想要走得更远一点,偏偏看见春愁更浓了。
秦观说“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什么时节?是一个人看见少年流光留不住的时节,所以这样的时候,飞絮落花,人想要去一登楼,然后看见满眼春江,他说,就算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动我许多愁。春恨多深啊!
我们今天可能会说,春恨无聊,我们今天现实的烦恼已经这么多了,为什么你在诗词里还要给我们添愁增恨呢?诗词难道不是为了解忧的吗?有时候我想,今天我们期待那种有品质的快乐,但其实连有品质的忧伤现在都很难得了。我们有很多烦恼,因为失业、因为失恋、因为失去很多我们身边有形的拥有,但是烦恼不是忧愁,忧愁有时候是你骨髓深处的悲天悯人,是人看见自然流光带走世界上更多有价值东西的时候那种深深的悲叹。真正的忧伤是人生有情,对世间的一切,人间的不公正,那些更弱势的烦恼,对他的同情和相助,所有这一切需要人心柔软,需要人心能够在流光中有一种唤醒、有一种珍惜。
古人对春天有多珍惜呢?辛弃疾,这样一个壮士,这样一个铁骨铮铮主战的老将,你看看他在柔春面前,谁说男儿不柔情?他这样一个试手补天裂的老将,他的惜春心多么缠绵。“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他说一番一番的风雨,匆匆间春天真的又走了。我因为惜春,别人盼着花开,我老在祈祷花开晚点。晚点开它就晚点走,因为它开了就要凋零。所以他说,春花没开之前,我就跟别人不一样,我让好日子晚点来晚点来,一直到今天,果然落花要走了,这一刻他急急地去留春,他对春天断喝“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他说,春天啊,你站住吧,你回不去了,你已经迷了归途!李白所谓“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人回头一看,全是春草,有时候会迷路的。辛弃疾如此多情,他跟春天说你也会迷路的,春草已经迷了你的归途,你就在这儿吧!“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我说了、我留了又能怎样?春天不回答。比我更多情的就是在画檐角上暗暗织出来的那些蜘蛛网,一天到晚的想要用自己的网子多粘一点柳絮,这算是一种挽留吧,这算是一点多情吧。说春花红,春柳碧,这是多情。我们今天都懂得,但是谁会觉得蜘蛛网多情?在辛弃疾的眼中,蜘蛛网也是多情。
所以刚才说,听不得杜宇声声催归,人在这个时候,最后人情的迸发还是思恋。为什么古人会伤春会惜春?说到底是他们心中有春愁,有深情。最后人间多少情,还是落在自己的心事上。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老师总是说我们观察得不好,用的意象不足,让去学古人。小的时候只知道照搬照抄别人用过的意象,但长大才明白,我们远离的其实是这份精细的心情。
6.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篇六
一、当前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 重 学校教育 ,轻社会实践
平心而论,现在的学校教育也都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孝敬父母、爱护环境等,但学生走出了校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学生失去了社会实践的土壤,很多社会场所没有跟上来,如图书馆、科技馆等。
2. 重理论传输 ,轻内化践行
现在在课堂上、在学校里,不少学科老师,如思品、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老师,他们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但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心里,这样很难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 重 教育形式 ,轻落实评价
不管是学校活动,还是班级的主题活动,我们很注重活动的形式,但对活动的过程、效果、评价,缺乏应有的落实。
4. 重 活动设计 ,轻持之以恒
一些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科学、完整,一次次活动,一个个安排,但往往是一种零散的安排,缺乏系统性,缺乏持之以恒。
二、造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原因
1. 浮 躁的社会风气
社会上,人心比较浮躁,一些人难沉下心来去做学问、去做事、去做人。这一股社会浮躁之风严重影响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2. 功 利的教育思想
学校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依然很严重,有些学校简单地用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老师,老师也是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这样,只有考试的内容老师才教,学生才学,急功近利的思想太明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3. 倒 置的家庭观念
家庭,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但一些家庭要么严厉对待孩子,只关心考试成绩,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要么溺爱有加,是非不分,没有善恶是非的标准,有的甚至用错误的言行来误导孩子。
4. 沉 重的课业负担
现在,中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他们本有的天性,他们除了应考,还是应考,他们没有时间顾及考试以外的东西,当然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初中思品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1. 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二是以民为本、崇尚和谐、德行仁善的道德伦理观;三是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爱国奉献的社会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使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不被同化,抵制市场经济冲击下文化传播的低俗化倾向;能使国民的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操日渐增强,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初 中思品课程的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4)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3. 初中思品教师的特殊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要承担文化知识的传授,又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甚至德育功能大于文化传授的功能。在德育功能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占到了相当一部分。
4.《 纲 要》 的论述与要求
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第十条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纲要》第十三条指出:“在中小学德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纲要》第十五条指出:“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纲要》第十六条指出:“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纲要》第十七条指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5. 初中思品课程标准的表述
2011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这样表述的:“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2011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是这样表述的:“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四、初中思品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1. 钻研课程标准 ,挖掘教材读本
课程标准是老师教学的法律依据,是我们组织教学的目标与准绳。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层次的表述上就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的学科,它淡化了知识体系,目标层次设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目标。思品老师要钻研2011版课程标准,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表述要重点关注,不能视为一般性的知识点,要用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知识的教学。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实质和要求,教材上不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思想品德老师应该重点把握。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配套的读本,如生命健康读本、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等,里面有不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要把它们一一挖掘出来,认真加以整合与教学。
我是这样挖掘教材的:如果是显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内容,在教学时我就只是强化教学;如果是隐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内容,在教学时就根据初中思品课程标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进行提炼、归纳教学点。如我在教学湖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时,就强化了“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等教学点的教学。在教学湖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理想与使命》时,我让学生懂得“社会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实现都需要依靠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道理,从而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上的“敬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2. 精心备写导案 ,适当选取案例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思品老师一般都要编写教学案和导学案,教学案是我们老师上课的讲义,导学案是发给学生的学案,不管是教学案还是导学案,老师都要特别注重一个“导”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导学”,更要“导行”,二者不可偏废。
我是这样编写教学案和导学案的:先编写导学案,再编写教学案,以学定教,尤其注重对学生“行”的引导。如我在教学湖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礼貌和礼仪》时,我先做一个学情调查,看七年级学生懂得了哪些礼貌和礼仪的知识,然后用手机拍摄一些在公共汽车上我们学生的一些举动,有主动让座、排队上车等合乎礼仪要求的举动,也有争抢座位、上车拥挤等不合礼仪规范的做法,我把这些视频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观看、讨论、辨析,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明白事理,知道今后该怎么做。
3. 注 重课堂内外 ,适时开展活动
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要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效果。想在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一蹴而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开展课内课外的活动不是目的,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有效果,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脑进心。课内的活动一般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课标的要求来设计;课外的活动,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要求,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进行设计和开展。
我是这样安排课内外活动的:在课内讲清基本的道理,告诉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怎样做”。如我在教学湖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亲子之间》时,我不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懂得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的道理,更是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出孝敬父母的行为,我组织学生在自己家里开展了“今天我当家”的家庭理事理财活动,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在周末当一天的家长,在这一天里,他要买菜、做饭、添置必要的物件、招待客人等,让学生体验做父母的辛劳,从而从行动上孝敬父母。一个学生在活动后的感想一栏里这样写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父母为了我去辛勤劳动、奔波,真的不容易,我今后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果真从这个活动后懂事了许多,开始帮父母做家务了,学习也上进了。
4. 开 发校本课程 ,提升自我素养
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色,我们思品老师要善于观察、收集、开发当地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的文化资源,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老师在校本课程的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7.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篇七
关键词:禅宗,伦理秩序,美学标记,文化标记,世俗化。
引言:
从中华阐释美学上探讨“禅宗”的伦理文化, 其核心概念是对“空灵”的美学阐释。“空灵”思想所留下的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对东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空灵”思想的伦理秩序是和谐的, 这也体现出接受美学中的自觉本质是和谐的伦理秩序。西方文化积极接受禅宗“空灵”的美学标记, 说明了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可以是同一的。
一、禅宗思想的含蓄美
“禅宗”的智慧引起愈来愈多的社会关注, 这种智慧与中华伦理美学是相互关联的。
周裕锴说:“禅宗以超越语言的本体诠释取代了依赖语言的文本诠释。”[1]超越语言的本体诠释也是文化内涵的一种表象。实质上, 是一种独特的阐释美学。有关禅宗, 蒋述卓曾说:“超越语言而意在言外的特点。”[2]纵览中华文学典籍, 无不映射出禅宗神韵, 其精神境界之高足以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内涵。脱离禅宗谈中华阐释美学, 就会误读中华文化的内涵。禅宗主体思想是一种隐喻性的伦理文化框架, 从而产生文本的对话性, 形成了多元阐释的自觉。这种自觉性是中华阐释美学的独到之处。东方隐喻性思维的社会文化语境是内敛的, 是通过“韵”、“气”、“神”来超越语言的局限性, 实现其言外之意。文本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阐释的自觉。所以, 其阐释美学多以含蓄为原则。这种“言不尽”就为多元阐释留出了永恒的美学意义。这种永恒的美学意义在中国传统绘画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其留白的艺术就是要达到“韵”、“气”、“神”的通灵感, 从而提升中华传统文本对话中情系自然的神圣之美。这种人与自然的通灵交流完全脱离了文本对人的思维限制, 摆脱了思维的社会语境, 因而是超越语言的, 这与禅宗精神本质相符。蒋维乔曾说:“禅宗不立文字, 在行人心中……不待外求。”所以禅宗是超越文本意义的追求智慧的实践。“禅宗, 即最上乘禅也;故三学 (戒、定、慧)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一切万行, 尽摄其中。”[3]在“六度”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由伦理文化支撑的。对“六度”中的伦理文化美感进行阐释有助于中华阐释美学的发展。
二、布施的伦理学意义及阐释美学
布施是佛教文化之源。“恶”渊源于人性的贪婪。只有懂得和做到施予, 人类才能迈开通向智慧的第一步。这就涉及了社会伦理文化。孔子说:“施, 取其厚;事, 举其中;敛, 从其薄。”这是孔子所倡导的人伦和谐。圣经中说:“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德国弗洛姆曾说:“爱的本质是给予而非获得。”人们从施予中获得快感, 而这种快感是一种高尚的美感, 同时又是理性的。这就符合美学中所提到的美感范围。正如英国鲍桑葵在其《美学史》中所说:“康德认为, 自然界的秩序与道德秩序有一个共同的根源, 这个根源在于, 能感到美的人就能感觉到自然的必然性与理想目的之间的和谐。”[4]所以, 禅宗智慧达到了人与自然交流的和谐。实现这个和谐的基础是“布施”。秩序和谐需要人的洞见能力, 克里希那穆提说:“洞见是智慧以及与之相伴的美和爱。”同时他又提出:“文字妨碍了对事物或人的真实觉察。”[5]正如蒋维乔所说的“禅宗不立文字, 在行人心中。”禅宗“三学”、“六度”的思维形式积极影响着其禅悟心法与伦理美学的关联。可以把这种思维形式阐释为:“持戒当心境、忍辱是佛性、精进乃虔诚、禅定明智慧。”从艺术表象上, 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矜持内敛型的含蓄美感。从伦理美学上, 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性的自觉、乃至自律。其实, 这种精神内涵对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起到了启蒙式的美学教化,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文化符号体系。禅宗的自觉、自律体现了“避杂念、净土悟道”。进而校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例如从中国唐宋绘画留白的虚实淡境中就可以看出禅宗心性空灵之和谐美。王柯平说:“禅宗空灵为美的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 见诸苏轼、严羽和张岱等人的文论诗说之中。”[6]禅宗“空灵”的审美感知深刻影响了唐宋诗风, 这样的诗句颇多, 所以就不在此具体介绍了。禅宗“空灵”的思想境界映射出古人所追求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理想伦理关系, 是个人思想的超脱。这也是一种追求精神内涵的去躁价值体系。对禅宗“空灵”思想进行现代性阐释有助现代人走出浮躁的泥潭。
社会浮躁现象是一种大众文化心理对实用主义的过激反应。任何社会和历史阶段都会出现类似现象。探讨中、西方社会文化思潮中的浮躁问题, 从哲学层面重新审视西方社会意识形态中的诸多矛盾现象, 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宝库——禅宗思想, 及其处世哲学之美。这就更加促进禅宗思想的东、西方对话, 从而丰富禅宗思想的现代性意义。与此同时, 智慧社会一定会推动我们的社会认知体系能够积极抑制社会浮躁现象、庸俗风气。避免出现“浮躁多、布施少”。社会上“布施”少, “浮躁”自然就会多起来。
三、禅宗的文化标记与伦理秩序
禅宗哲学的静美感正在融化现代性中的“浮华躁动”。禅宗已经成为文人雅士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追求。蒋述卓说:“中国禅宗的出现是佛教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大事件。”他还提出禅境为“明心见性”的观点, 即“人格的澄明”、“精神的澄明”。刘恒在其《21世纪东方禅美学》中提出了“禅美学”的观点。[7]东方艺术崇尚澄明美。从诗人的人格到文人的精神世界, 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温度。所以追求“澄明”是禅宗伦理美学的智慧。禅宗世俗化转向是人们历来渴求从文化智慧中获取愉悦的美学需要。人们对自由的渴求首先表现在审美追求上。禅宗的独特气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上的“东方静美原则”。这也使得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与禅宗哲学融为一体、难分门户。“澄明美”也是禅宗的美学标记。这个从美学标记转化成文化标记的过程也是审美的重大实践活动。探讨其美学标记是如何转化成文化标记, 就要探讨禅宗演化的跨文化逻辑。从中西方伦理美学层面对“澄明美”的文化价值取向进行阐释, 探究其转化成文化标记的社会背景, 有助于理解禅宗在古今中华文化中的世俗化身份, 以及禅宗的现代性意义。西方社会中的宗教与科学、人文主义与殖民主义、“功利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与“哲学目前的状态有趣地显露出整个理论模式的枯竭。”[8]之间有着伦理上的关联, 也反映出西方伦理秩序上的矛盾由来已久。这类矛盾并没有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得以很好地阐释, 其矛盾现象反而越来越多。
“禅宗”的伦理秩序是和谐的, 其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是同一的。西方文化中的这些矛盾可以在东方“禅宗”伦理美学中得以阐释。禅宗所提倡的“精神的澄明”可以使得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秩序和谐起来。“精神的澄明”也是符合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审美视域。“殖民主义、功利主义”虽然带有西方文化标记, 但是并没成为美学标记。只有“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具有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而禅宗生活带有深刻的东方文化标记和美学标记, 体现在其“空灵”的美学标记易于被西方文化所接受。这种“空灵”的伦理秩序是和谐的, 也是具有跨文化性的世俗影响力, 有助于改变浮躁的社会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3, 第3页, 第18-19行。
[2]蒋述卓刘绍瑾古今对话中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2012, 第292页, 第19行。
[3]蒋维乔佛教概论岳麓书社长沙2013, 第106页, 第21-23行。第104页, 第11-13行。
[4]鲍桑葵著刘超编译美学史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北京2012, 第109页第15-17行。
[5]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张春城唐超权译,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北京2010, 第54页, 第6行、第80页, 第8行。
[6]王柯平跨文化美学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14, 第147页, 第7-8行。
[7]蒋述卓刘绍瑾古今对话中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2012, 第275页, 第26行, 第279页, 第16行, 第284页, 第13行。
8.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篇八
文化可定义为已知行为模式的一个综合系统, 它代表着某个社会成员思维和行为的各种特征。文化指的是某一群体人们的所有生活方式。它包罗万象, 如整个人群的思想、言论、行为、物品、风俗、语言、重要史前物器和共享的态度与感知等。
人类的传播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在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化互动现象。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世界上已很少有文化可以孤芳自赏并保持与其他文化的隔绝, 文化交流、碰撞、冲突、融合的产生正在无可避免的成为“地球村”日益壮大的产物。“不管是拥抱还是拒绝, 文化国际传播现象正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同时发生, 并已成为大国谋求国际地位、弱国避免文化消逝的行动逻辑”。各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及跨文化的交流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文化传播是指发生在特定时空范围内, 人们的精神追求、行为模式的交流互动过程, 既包括特定族群、社会内部, 也包括不同族群、社会之间发生的文化互动现象。文化传播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化而产生的, 并且推进着文化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
施拉姆称文化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社会学家查尔斯·科利认为, 文化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 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人类学家爱德华·萨皮强调, “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种社会行为的表现, 都或明晰或含糊的涉及传播”。
二、主要问题分析
广大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在日常生活中、在点点滴滴中, 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添砖加瓦。如今, 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海外积极融入, 开创新天地, 谱写新篇章。文化走出去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 难免会与其他文明产生碰撞甚至冲突, 但中外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然而, 随着时代的变化, 全球化、信息化也给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考验, 华人华侨在中华文化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还需加大努力的力度。
(一) 华人融入问题
在全球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各种文明相互吸收又相互冲突的当代, 华人华侨必须要融入, 同时也要讲究融入的策略。过去, 国家重视提升海外华人华侨的“经济地位”, 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另一方面, 也要重视与当地的融合, 应该把融入当地作为在当地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华人华侨融入当地, 主要应该注意的就是要尊重当地的文化、熟悉当地的历史、认识当地的宗教、接受当地的风俗等。华人的融入问题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海外华侨在海外长期不融入居住国的文化就会形成大量的“城中城”、“社会中的社会”, 这些都不符合中华文化千百年来“包容并蓄”、“入乡随俗”、“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 也严重阻碍了中华文化向国际的传播。
霍尔 (Hall 1976) 从沟通的角度把文化分为高情境文化与低情境文化两种。中国文化就是典型的高情境文化。这种文化强调间接性的表达方式, “情感较为丰富, 讯息较为简单和模棱两可, 重视螺旋形推论, 团体意识强”。类似的国家还有英国和日本。低情境文化, 如美国、加拿大和部分欧洲国家, 他们强调经由直接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讯息, 因此“特别重视语言表达的结构和技巧的训练, 使用直线式的逻辑思考”。Hofstede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 发展出了一套被广泛应用的文化价值模式, 可归纳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阴柔、阳刚。而中国文化可以大致归纳为:集体主义、大的权利距离、高度不确定性情况的文化以及阳刚, 这与许多西方国家的文化维度相距甚远, 有的甚至处于两个极端 (见图1、图2) 。
来源:Hofstede, G (2008) .Culture’s Consequence (由本文作者翻译摘录)
来源:Hofstede, G (2008) .Culture’s Consequence (由本文作者翻译摘录)
这就可以大致解释为什么华人在东南亚等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风俗, 并且中华文化的传播更加有力和深入。据有关资料显示, 马来西亚注册的华人社团就有7900个, 为促进华人更好地融入当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欧美一些国家, 排华事件屡屡发生, 冲突摩擦、文化误解频频出现, 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和传播需要一个更加长期的过程。以欧洲为例, 对一些华人来说, 圆“淘金梦”是在侨居国最重要的生活目标, 因此“多干活、少说话、免是非”便成了他们的处事原则。在这个传统力的驱动下, 华人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冷感”。
在新时代下, 广大华人华侨要联合各方力量, 架起沟通的桥梁, 加强与主流社会与当地居民的对话和沟通, 积极融入所在国, 为华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让更多的人了解华人, 了解中华文化。
(二) 刻板印象问题
在传播学领域, 刻板印象 (stereotypes) 指对一个群体所持的宽泛印象。还有一个更为标准的定义认为刻板印象是对某个群体的固定印象 (fixed impression) 。刻板印象可以产生负面和正面两种效果。当这种扭曲的印象影响对他人的正常看法时, 刻板印象被认为是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 刻板印象会阻碍有效的沟通, 会成为交流者的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已经实现了比较大的飞跃。莫斯科街头的舞龙队伍、巴黎铁塔披上的红色外衣、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熙熙攘攘的唐人街道、数以万计的华人华侨社团、遍地开花的两万所华文学校、数百家华文媒体等, 这一切都展现出海外华人华侨作为主人翁的姿态, 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在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 也积极的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沟通交流。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刻板印象对中国文化传播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陈国明教授在他的传播学著作中曾举例分析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中西方文化误解:“西方人一向把中国看作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长久以来对华人这种高深莫测的形象建立以后, 也就习以为常了, 认为华人与他们毫无相似之处。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 竟还有外国友人以为现在的中国人还是像满清时代的人一样留着辫子, 女人还裹着小脚。加上国外一些主流媒体在舆论宣传上的扭曲和偏见, 在某些方面对中国的负面刻板印象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加深。因此, 在整合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去粗取精, 将自己的文化放在与其他文化比较的背景下去认识、解释中华文化的内涵。减少文化差异, 让海外群体“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
另外, 海外华人也应该积极学习当地的文化传统, 积极消除隔阂, 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发挥华人社团的引导作用, 克服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上的差异, 搭建起传播中华文化的友谊之桥。
(三) 文化传承问题
老一辈的华人华侨尊崇中华传统文化, 爱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并且不遗余力地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例如:在春节, 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会挂上大大的“福”字, 伴随着嘹亮而喜庆的鞭炮迎接着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东盟的侨胞们经过20多年的坚持, 将“舞龙舞狮”这一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在马来西亚推广开来并获得当地的认同。然而, 随着华人华侨在海外“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华人华侨自身构成的变化, 与前辈相比, 新生代华人华侨对祖籍国的感情渐趋淡化, 对祖籍国有的只是残存的模糊认识”。华裔新生代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一, 主要因为其生活环境的差异, 海外华裔家庭中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传承的为数不多, 因此要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就必须要加强培养新一代华人华侨的民族情结, 拓宽传播中华文化的渠道, 建设追寻文化之“根”的基地。
2009年6月, 匈牙利华人华侨创办的“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基金会”在布达佩斯成立。该基金会旨在让海外华人, 特别是从小就生长在国外的华人青少年儿童了解中华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华文化。
国内文艺团体的慰问演出也是有效传播中国文化、传递祖国声音的方式。近几年来, 国务院侨办在全球五大洲华人华侨聚居国家和地区推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的文化活动, 中国侨联推出的“亲情中华”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已经在海外华人华侨中创出了自己的影响力, 受到广大侨胞和当地社会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另外,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汉语热”持续升温。汉字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 所以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对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 中文的学习对保持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 重视华文教育可以更好的与中国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 增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目前中华文化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 海外华文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一些国家“开展华文教育的外部环境仍有待改善;华文学校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师资队伍不稳定, 专业教师不足且年龄偏大;适合当地国情、校情的本土化教材缺乏, 课外读物、教辅读物数量不足。”汉语的国际推广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 在跨文化交流、文化平等对话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三、思考与启示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和进步的根基, 而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则是促进民族融合与民族影响力的无形桥梁。随着全球化大潮的冲击, 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因此, 加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 加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十分必要, 其实现的过程也是一条烦琐而漫长的道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这一切也使得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 中国在向世界开放, 向世界学习。每年都有大批的国人远赴重洋, 求学工作。“他们在对西方的思想精神和文化生活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了解后, 开始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
然而, 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不少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和陌生令人心生感叹。“当我们以无比包容的心态了解和熟悉外国文化时, 却发现很多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社会和文化还知之甚少”。另外, 一些西方媒体在言论上对中国片面的曲解, 以及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使得很多外国民众很难正确的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更别说是体味正宗的中华文化了。
因此, 在全球化思潮激烈碰撞的今天, 我们更要抓住机遇, 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包容心态向世界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以自信坚韧的意志向国际传播本民族的声音, 进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将中华文化在海外发扬光大。
摘要: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世界文明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广大侨胞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推动作用。但由于文化差异, 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误解与沟通障碍, 本文将着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华侨华人,文化传播,融入,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吴瑛.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9.让节日文化在语文课堂诗意栖居 篇九
一、依托教材, 营造节日氛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托,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 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对于一名教师来讲, 面对手上的教材, 首先我们要了解编者意图, 用好文本这一平台。纵观苏教版语文教材, 整套书中安排了大量的与节日有关的内容, 如《识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等, 传统节日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恒世之价值, 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底蕴。就从语文书中展现的节日主题来说, 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我们可以把这些有共同主题的文本教材整合起来, 梳理后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序列, 利用语文课、班会课、晨会等形式, 开展“我与节日同形”等系列活动。采用“给其自由, 任其选择”的方式, 让学生自由组合, 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日, 围绕“节日由来、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词歌赋、名人事例”等进行分工, 通过查阅资料、采访老前辈等形式, 以实物、图片、文字、视频呈现传统节日的发展和影响。此类语文综合性探究的学习, 旨在让优秀的中华节日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 让校园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文化氛围中。
二、拓展视野, 提升文化素养
翻开苏教版语文书, 你会发现, 许多文章都很应时应景, 以四年级教科书为例, 9月开学, 迎来教师节, 《老师, 您好》拉开感恩帷幕, 《但愿人长久》把人带入了中秋“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意境中;紧接着, 《天安门广场》的热闹壮观让大家一下子沉浸到国庆浓浓的氛围里;元旦一过, 《春联》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寒假过来, 《走, 我们去植树》开启了春的篇章……这一篇篇美文佳作, 为我们拓展阅读视野开启了一扇扇多姿多彩的窗。
以《但愿人长久》一课为例, 教学这一课时, 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结合这个节日,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 由《嫦娥奔月》等故事拓展到神话故事的阅读, 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导到其他描写中秋的诗词歌赋上, 甚至把范围扩大到了描写月亮的诗词上。同学之间相互传阅、竞赛, 阅览室、网络也为他们阅读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在此类阅读活动中, 学生兴致极高, 美好的神话故事、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这个节日笼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就连平时一些不爱阅读的学生也被班级浓浓的书香感染了。利用班会课, 我们又把搜集到的材料, 利用声响、光感等现代手段一展风姿, 置身其中, 可以回眸岁月的流光, 聆听先贤的足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经典与书香的熏陶, 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了文化, 在经典中陶冶了情操。
三、训练习作, 展现节日魅力
我们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 通过与文本的碰撞、交融得到新的提升, 进而丰富自身的体验, 激起智慧的火花。只有投入生活的海洋中, 才会拓宽视野, 感悟生活的多彩。“节日文化”就是这样一部生活百科。由着这部百科的引领, 教师要及时把握契机, 充分挖掘写作素材, 使学生从中获得灵感的火花。
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习作一》就是这样一个彰显节日特点的, 张扬个性风采的单元。前一单元关于节日的学习已经为这篇习作打下了坚实欢乐的基础, 学生对节日的情感丰富而饱满, 在这个良好的时机引入这篇习作, 可谓水到渠成。在前面的学习中, 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味了节日的欢愉, 了解了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已经为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只是欠缺一个表达的平台, 现在, 一展风采的时刻来临了。
“我心中的节日”寄托了学生心中的美梦, 他们各抒己见, 自主开发了许多新奇有趣的节日。一群小吃货们设立了“西瓜节”、“狂吃日”……在吃货的世界里酣畅淋漓痛快吃了个够;喜好运动的小子们, 则把余热发挥到了心中的“足球节”“全民体育日”……动作、心理、神情的描写让人一下子来到热火朝天的比赛场面, 还有各种奇思妙想“方块节”、“飞翔节”等, 让人惊异于他们巧妙的构思。
当然, 节日文化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中国节日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致力于节日习作训练的同时, 我们还拓展延伸到其他类型的习作训练上, 研究生活与习作的紧密融合。
四、资源整合, 家校合作成长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 注重课程与生活的整合, 提高课程中节日文化的教育效力, 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因此, 宜让学生到生活的主战场中体验、参与, 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如今很多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 更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 他们希望学校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参加,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有的家长更是乐于一起参与。基于此, 我们可以利用生活这堂大语文课让家长参与其中。家长来自各行各业, 是一份丰富、宝贵的教育资源。如在开展与端午有关的活动课时, 我们特地邀请了有特长的家长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参与。有的家长巧手缝制香囊, 有的家长会包各种形状的粽子, 有的家长曾参与过龙舟赛……在这堂课中, 他们引领着孩子学习、动手参与, 甚至, 把这项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利用节假日, 邀上三五家长组群, 上元山塘“看会”、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端午“龙舟竞渡”……用他们的热情诠释着对节日文化的热爱。有了家长的后援支持, 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颇丰, 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并且一路用文字、微视频记录下了自己的生活印记。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推荐阅读:
中华传统之美08-11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06-28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09-11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0-26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08-29
中华十大传统美德10-29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07-04
中华传统文化春节作文07-2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10-20
经典诵读中华传统文化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