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2024-06-20

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精选16篇)

1.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一

六年级、九年级毕业班管理措施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是生命中之重心所在。特别是今年我校评比市三星级学校,教学质量更是成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学校董事会对对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寄予厚望,因此,为了毕业班出好成绩,打一场硬仗,特制订本措施。

一、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

1、机构:组长:校长副组长:教务主任成员:级长、学科带头人。

2、学科带人:六年级语文唐国辉、数学梁振德、英语高岚老师。

3、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管理,深入落实本措施。

4、学科带头人主要负责好教学进度、教学经验交流、复习计划的制订、复习出现问题的处理、复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二、开好各种会议,营造氛围,统一思想,提高效率。

三、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1、要求在期中考试前讲完新课。

2、抓好第一节课前的早读。

3、安排好双休日的学习任务。

4、做好培优补差计划。

5、在期中考要兼故到复习。

6、要指导学生写好期中考试前的学习计划和期中考试的目标。

7、要指导学生写好复习计划和毕业考试的目标。

8、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一帮一”活动。

9、各科的作业量宁多勿少。

10、要深入做好电访工作和家访工作。

1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造势、打气、鼓励、个别沟通。

12、举行复习课课堂教学比赛和观摩。

13、制定毕业班切实可行的详细的复习计划,期中考试前写好。未按时完成的取消教学常规奖,没有认真详细的写好的取消期末活动奖金。

14、搞好总复习工作。

①学科带头人组织下,对往几届的毕业考、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复习重点、难点、容易遗漏的知识点。

②复习的过程中踏踏踏实实,严格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能走过场。

③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都要写教案。

④班主任要定期开展丰富的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学得进,学得好。

⑤加强个别辅导。

归纳18个字:抓常规、促学习、重研究、常反思、提质量、培优生

15、抓好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流程的管理。

教师教学:计划要周详、备课要实用、讲课要扎实、批改要细致、辅导要耐心、考查要及时

学生学习:预习要生疑、上课要解惑、复习要梳理、作业要巩固、积累要拓展、考试要运用

四、完善奖励措施。(见毕业班奖励方案)

五、进一步加强学校对毕业班学生的其他管理

1、加强对毕业生思想教育,教育他们热爱学习,热爱母校。

2、加强对毕业班学生资料征订的管理。毕业生所用资料教师不能乱订,学生不能乱买。必须经校长审批,董事会同意,由学生自愿自费为原则,报教务处统一征订。

3、凡初三毕业生必须按政策填报志愿,不得允许职业学校私自来我校与教师或者学生联系进行招生。若家长、学生自愿也必须上报学校,填好学生就读去向表。

4、六年级学生毕业后,鼓励留我校继续就读,学校不统一组织去光明、东华学校的报考。若要转出,须在放假前办好调档凭证。

星河学校校委会

2011年3月3日

2.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二

一、职业观误区:职业生涯就是“工资生涯”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发生了改观异化, 大多数人都以自己的职业作为赚钱的手段,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习惯了用金钱作为衡量身边事物的标准。现实中, 很多大学毕业生也都喜欢根据工资待遇来衡量就业职位的优劣高低。然而, 必须充分认识到, 仅从工资乃至起点工资角度看待职业是不全面的, 不是什么都可以用金钱作为标注尺度的。职业不仅是挣钱的手段, 更是一种生活的状态, 工作会从各个方面渗透到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换言之, 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活。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屈身于不喜欢的工作而忍受煎熬?除就业压力大、工作择业机会少的原因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 许多人过于关注眼前得失而放弃了长远规划。他们或受高工资诱惑, 或跟随别人选择而盲目进入一个行业, 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 不仅误了时间, 还失去了过去的机会, 如果改变还得付出很大的代价。

因此, 毕业生择业时, 一定要对工作和工资的关系要有清醒的认识, 把工作和工资适当地分开, 以事业为重, 才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较好的观念基础。做到以事业为重,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应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 兴趣特长及人生志向, 而不是人云亦云跟从别人的建议走, 甚至全由父母作主。只有做适合自己的工作才顺心顺手, 也只有在符合自己兴趣的行业和岗位上才能从中发挥价值并获得快乐。对部分人来说, 职业还承载了更高层次的诉求, 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等。因此, 工作理应体现个人的人生志向。

其次, 应关心国家发展。一般来讲, 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 对人才亦具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关心社会发展, 你才能掌握未来就业方向, 进而把握就业机会, 把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融入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中去, 在得到较好个人待遇的同时, 体会到人生价值被社会承认的幸福。

第三, 应确保工作时间、地点等与家庭、感情等生活其他元素很好地融合, 否则很难与职业获得协调的发展。【1】

二、知识误区:要么专才要么通才

社会是综合的、复杂的, 人除了需要一技之长之外, 还需有与工作相关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尽管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发展, 如互联网、手机、电脑等信息传播工具及信息传播媒介不断更新, 海量信息如空气般充斥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 使得我们获取信息渠道更通畅、搜寻信息方式更便利、掌握信息时间更快捷, 但是, 碎片化信息不等于视野, 更不等于知识。视野源于信息而又大于所能掌握的信息, 视野源于知识而又大于所能掌握的知识。

但是, 现代社会产生了两个极端性的认识、学习和就业行为。一方面, 很多学生仅从专业角度出发确定自己的学习和就业目标, 而忽视了综合素质和通才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存在很多致富机会, 从商不被重视而缺少竞争, 因此出现了很多文化根底薄弱的企业家, 产生了“学习无用”的错误观念, 加上中国人事制度建设滞后于改革发展, 存在“有个好成绩不如有个好爸爸”的不公平现象。这些不健康的示范效应, 致使很多学生不学习专业知识, 而把当班级干部、搞交际、搞活动误认为是综合素质培养。那么, 如何让才能做到专才和通才的结合呢?

首先, 由于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工的社会, 又是“知识爆炸”式增长的社会, 一个人想学好很多专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 一个学生应在社会分工中, 学习并精通一门专业知识, 以作为自己未来的安身立命资本。

其次, 由于现代社会是高度协作的社会, 一个学生应在社会协作中, 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个人能力, 学习些相关知识, 以便日后可以很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协作, 以作为自己未来综合发展的资本。【2】

三、基层观误区:到基层没发展

很多人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认识, 目前仍停留在精英教育水平, 由此导致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 甚至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 真是这样吗?恰恰相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若毕业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 仍不愿下基层、不愿到艰苦地区工作, 不是因为精英意识太强, 而是不能与时俱进甚至恰恰是缺乏精英意识的表现。尤其是很多从农村出来的学生, 抱着好不容易走出农村的想法, 跟着大多数人往东部发达城市挤, 结果发现自身竞争力太小, 生活成本却很大, 没有机会或无法发挥个人的才能。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一半左右。在大城市各行业日益饱和的情况下, 偏远和农村地区在很多行业特别是地方行政、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甚至现代商业方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白。例如, 近年来, 一些有先见之明且勤恳务实的大学生村官用自己先进的思想意识发现市场空缺, 并聚拢各方资源加以填补, 在基层发挥了开创性的工作;有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农村租地种树、科技养殖, 新一代企业家不断涌现。偏远和基层地区在很多领域还都是“处女地”, 呼唤着有胆识、有激情和有毅力的青年人前来开辟。而真正有精英意识的人, 首先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是敢于从事开创性、创造性工作的人。

在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就的今天, 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地区现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瓶颈, 我国因之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城镇化发展战略, 这些区域人才匮, 一旦经过开发, 将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开拓出广阔的前景, 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俗话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毕业生必须认识到, 不只是在城市的某些固定行业才可以做精英, 在基层、待开发地区和艰苦领域里更是大有可为。

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四大辅助措施

大学生毕竟缺乏社会经验, 因此, 必须加强学生专业建设和就业指导。

第一, 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 促进学生专业选择合理化。目前, 高考后就必须选择专业, 从短期看, 应该由高中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对报考专业进行指导;从长远来看, 我国教育制度应该改革, 一是改变文理过度分科造成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即不利于培养通才能力的弊端, 二是高考入学根据不同分数先进入不同学校, 入学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经验和兴趣选择专业进行深入学习, 改变过去学生根据想象、从众或父母武断决定报考专业的弊端。

第二, 应培养大学生开放的心态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象牙塔式的生活方式, 对外物视之木然, 缺乏观察意识和反思能力。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要培养大学生“阅尽人间是非”的精神。正如某位企业家在采访中所呼吁的:大学生即便不能到企业去实习, 也可以做一些与之相关的课题, 哪怕去旅游、看一看, 都是一种收获。

第三,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 要求有经验的指导机构及指导教师使当事人对自我和外界有明确的认知。任何人的知识都是相对的, 而且社会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古往今来, 成大事者必有大视野。从一定意义上讲, 一个人的视野决定其人生的高度。可以说, 知己知彼的就业视野是成功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3】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 缺少的正是这种综合视野, 甚至很多大学生还意识不到这种视野的重要性。因此, 学校相关就业指导机构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 以便不断更新和扩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库, 提高其就业判断的准确性。

尽管“职业生涯规划”近年来受到了高校的重视, 但具体到操作层面, 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生事物, 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经验供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学生参考;二是老师接触社会也较少, 大多数老师也没有相关行业丰富的社会经验, 对指导学生社会就业也不能有的放矢, 一片茫然。这就需要建立高校就业指导社会联动机制, 聘请有社会经验的教师甚至就业专业指导机构人员, 对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 或直接参与对学生置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考评和指导。【4】

最后, 加强实习。由于学习和工作难以对接, 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另外一个深层原因。许多用人单位感慨, 大学生进公司之后需长时间培训才能上岗, 因此, 有的单位减少甚至放弃应届毕业生招聘而改为社会招聘, 聘请那些有一定社会感觉和经验的离职大学生, 甚至不惜挖别人墙角, 猎食别人单位的优秀人才。

对此的解决办法是, 加强实习, 只有接触社会, 肯去实践, 才能把知识变成能力。这就需要改变近些年实习形式化的状况, 建议学校老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单位去实习, 同实习单位组成实习指导小组,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进行指导, 使大学生接触到与高校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规则, 从心态上、社会上能给他们提前带来新的启迪, 从而使其在做事风格上拉近与工作和社会的距离。【5】

总之, 大学生首先应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和志趣学好一门专业知识技能以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的资本, 再学习相关通才性知识以应对复杂的社会而成为具有综合发展潜力的人才;第二, 培养大学生善于关心社会和观察社会的开放心态;第三, 应动员各方力量,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以弥补大学生社会经验之不足;最后, 切实落实学生实习, 拉近学生与社会实践的距离。

摘要: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也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拓展渠道、加强引导的同时, 也应该积极从毕业生自身入手,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开拓其就业视野。论文从目前高校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三大求职误区入手, 系统论述阻碍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求职误区,职业观,就业视野

参考文献

[1]门卫锋, 裴春燕.市场导向与就业能力培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7 (1) .

[2]崔玉良, 于洋.我国高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回顾玉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11) .

[3]张丽华, 刘晨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 2005 (1) .

[4]袁南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7) .

3.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

长期以来,占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城市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城市已无法为人数急剧增加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当前,几乎所有的高校以及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大力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在毕业生城市就业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范围向广大的农村和基层拓展已经势在必行了。但是,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现状来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与诸多因素相关,但其中主要涉及到高校、高校毕业生自身以及政府部门等问题的主要方面。笔者从这些方面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思考,以期为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重大意义

1.1 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高校扩招后,全国高校毕业生随之呈现大幅增加趋势。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到20.71%。但是,我们的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并没有并没有随之相应增加,加上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阵地的城市已无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自2004年第一届扩招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为题已经逐步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的政府还出台了专门针对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政策、文件,积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一个难题时,我们广大农村的发展却急需大量有较高文化素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级人才。换句话说,我国农业现代化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一旦最具有吸纳劳动力就业潜力的农村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将极大地缓解当前及其今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1.2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人才资源最匮乏地方,作为人才资源中的精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必将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思想,对于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我国是一个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国家,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势在必行,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将为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既有利于保障高校的稳定发展,又有利于维护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利益;既有利于促进农村在社会经济领域后发优势的形成,又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繁荣、稳定。

2.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存在的障碍

尽管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有着“一箭四雕”(甚至不止“四雕”)的积极意义,但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现状,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到落后地区农村就业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这充分说明,我们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这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我们积极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工作推进的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观念的束缚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包当干部,实行统包统分政策的影响,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一时还难以接受,而社会评价、家庭观念和父母期望对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影响又比较大。大部分原来城市出身的大学生不愿意放下架子去农村就业,而原来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人们的观念中就好比“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考上大学将来是要在城市里享福的,飞出去的“金凤凰”当然不会心甘情愿再飞回“山窝窝”的。笔者认为。传统观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效果不理想的一个核心因素。

2.2 工资福利待遇较低

据统计,建国初期我国的城乡差距大约是3倍,而今天最高与最低的差距已经扩大到10倍。在实行收费上大学的今天,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必然会考虑到收益问题。但是,由于农村各方面的福利条件不如城市,与毕业生的收入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无疑会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选择。

2.3 “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桎梏

我国是一个城乡户籍差异较大的国家,由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别所带来的就业差异、社会保障差异、生活方式差异随处可见。国家户籍制度改革虽已在一些省份试点,但国家新的户籍制度出台尚需时日。根据目前的户籍政策,学生考上大学,特别是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拥有了城市户口。而毕业时,你要他放弃城市户口,又改为农村户口,这对于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2.4 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不适应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需要

目前高校招生计划和教学内容保留了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大多数就业农村的大学生没有农业、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经历,只是凭一腔热情投身广阔的农村,必然在复杂的农村工作实践中容易遭受挫折,这无疑会损伤有志于到农村就业学生的积极性。

3.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应对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各种专业人才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上去。笔者认为,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一些可行措施。

3.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促进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在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条件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择业观具有重要意义。要教育广大毕业生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到急需要人才的农村地区去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应在全社会弘扬高校毕业生农村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转变人们就业观念。

3.2 提高工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

由于当地经济不发达,当地大学生的待遇相当低。因此,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成了当务之急。根据各地区城乡实际差距,对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实行政府补贴,使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的收入不低于当地城镇平均收入水平。由于城乡现实条件的差异,在实行收费上学的今天,实行政府补贴有助于调动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扶持。

另外,各地政府应对于立志扎根农村、奉献自己的大学生及时出台优惠政策,使大学生能安心于农村工作成为适合自身农村发展的人才,这样既有利于大学生在农村的创业,同时也保持了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连续性。

3.3 对毕业生采取灵活的户籍政策

政府应对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出台相对宽松的户籍政策,允许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自由选择将户口留在城镇或迁往农村。这项措施有利于解决高校毕业生的“身份”问题。

3.4 鼓励高校开设面向农村就业的专业

在面对新一轮的就业压力,各高校应该在就业方面鼓励毕业生向农村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应开设面向农村就业的专业,调整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让高校培养更多适合在农村就业的毕业生。同时,高校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定期开展与已就业农村的大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大学生掌握好与农民打交道、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杨绍文,郑杰.关于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

[2]杨晓霞.农村出身高校毕业生的两难就业困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3]牟军.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势在必行[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2).

[4]胡德华等.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评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4.槐树小学毕业班管理措施 篇四

一、总体目标:力保全区第一名,任课教师每人奖现金300元和外出考察学习。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校长主抓,亲自参与毕业班管理,其他领导配合,全校师生积极支持毕业班各项工作。

三、以压施动,兑现奖惩:向领导、教师、家长提出本届毕业班奋斗目标。教师教学成绩统考名次,学生的学校目标,学校的奖惩方案,做到奖惩分明(教师:全区第一名奖200元,第二名奖150元,第三名奖100元,学生月考学校进行总结表彰)。

四、合理安排,认真谋划教学时间:今下期语数力争上十二册1---2单元,明上期语数必须在四月上旬结束新课,然后分三个阶段复习(分册复习、分项训练、强化训练)。

五、严考分,浓学风:单元考试,学月考试,毕业考试必须按中高考要求操作,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科学安排学生学习时间。关心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

5.煎茶希望小学毕业班工作措施 篇五

毕 业 班 工 作 措 施

为了更好地抓好2011级小学毕业班工作,带动和促进我校整个学段教育质量,以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的巩固提高,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领导组织毕业班年级组的老师们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措施。

一、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郭洪

副组长:覃义周朱克虎

成员:毕业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管理,定期安排召开家长会、学生座谈会、教师教学研讨会,以帮助教师、家长、学生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结合我校毕业班实际,任课教师精心制定毕业班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计划。

(2)学校领导对学校的毕业班教学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分析和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抓保措施,指导教师。

(3)制定奖励措施:为激发教职工教学积极性,学校经费对毕业班倾斜,仍然按奖励办法,对学科优生给预相应的奖励,以确保小学毕业班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4)通过听课的方式,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督促。主要采取领导到班上去听课,毕业班年级组教师相互交流,教师之间教学相长。

(5)认真组织毕业班教师学习,明确教学大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6)继续加强对班组任及科任教师教学和指导,促进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毕业班能取得好成绩,这跟学校平时的重视和管理分不开,加大教学管理。

(7)搞好最后的总复习工作。

复习工作在整个毕业班工作中是一个总结性的工作。在总复习中,要达到增强“底气”,培养“灵气”的目的。复习是提供学生成绩的重要环节。但复习不是机械重复过去的练习,而是要教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新的视野对知识和有关事物进行再认识,重梳理,开展新的实践活动。根据这样的认识,要努力改变“版面理解”和机械对待复习的做法,把复习作为促进学生再发展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复习过程,恰当选择复习方法,既注意增强学生的“底气”,又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气”,充分发挥复习的集体功能,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

首先,在复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实”,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清楚,在复习训练中要严格落实“大纲”中的要求。

其次,复习的过程中踏踏踏实实,严格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能走过场。

再次,要求讲求实效。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

(8)加强毕业班各学科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全面提高,才能为初中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各学科教学。

(9)定期开展丰富的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学得进,学得好。

(10)通过毕业班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组织毕业班教研活动时,渗透课改精神,让教师按新的课程理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6.四党口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管理措施 篇六

一、摸清底码,了解情况,提高认识

我校小学毕业班共2个,学生91人。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纪律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进取心较强,但有个别男生贪玩好动,个别女生思想有波动。通过上学期毕业班老师的努力,在镇组织的期末统考中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成绩合格率均达100%。针对此情况,我们在六毕班工作会上,要求毕业班老师讲加强教书育人意识、端正思想、认真工作,多思考怎样去转化后进生和培养优生,提高六毕班学生的合格率、优生率。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与小学毕业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毕业班工作“抓早、抓严、抓实”校长亲自抓毕业班学生思想工作,教导主任主抓教学方法的指导。学校领导定期深入班级听课、评课指导教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教学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全体教师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思想,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会教会管。

1、毕业班工作抓早抓严。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学科学生分类推进计划如授课进度,复习计划,提高质量的措施等,并且要根据本人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制订。同时也要求学生订出一份可行的学习计划,在班中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一帮一”活动。

2、齐心协力,全面促进毕业班教学质量的提高。毕业班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应从全局出发,尽一份心,多一点力协助毕业班教师做好工作,支持毕业班工作,使毕业班教师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感受工作的快乐,感受到工作的价值。

三、抓成绩,不能忽视常规管理工作,不能忽视德育和安全工作。要在提高日常教学课堂质量上下功夫,做到“深”备课,“实”上课,“精” 作业,“活”教法,“严”考核,“细”辅导。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主要从学习、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分析和总结等方面进行优化控制。要求落实好“十字”方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求每位教师要广泛采集小考信息,加强命题研究,要配有精题集要本和错题集锦本。

2、学校加大对毕业班的资料投入。电子备课室的使用向毕业班教师倾斜。学校尽力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班教师搜集和提供相关的复习资料,及时通报各班各学科在教学和复习中的经验和好的方法,要求同学科之间多交流探讨,互相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抓好后进生的扶持,各班还要制度培优补差计划,加强补差工作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教师要以人为本,以爱为本,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意识,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3、学校除严格按学校纪律每月对毕业班工作常规检查、考核之外,特别注重毕业班的教学进度、毕业班教师配合情况的了解。要求每个毕业班每月必须召开至少一次有学校领导参加的班级工作会,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对学生提出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要让此类会议真正起到作用。

4、做好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安全至上,质量第一”。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优美的育人环境。

5、关注学生发展状况。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要时刻注意学生思想动态,促使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加强教研、后勤保障,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1、开好“三个会”。即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座谈会、毕业班家长座谈会,让教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2、建立健全毕业班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毕业班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声誉。今年小考目标就是固城镇前三名,达成目标兑现奖励制度。

3、认真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以教研促质量,以教改促提高。教研组要组织毕业班教师,把近几年的小学毕业会考试题进行讨论、研究。让各科教师明确小考方向和动态,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及时把握当前的新趋势、新动向。设计模拟试题,加强应试训练。

7.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七

一、发挥政策效应, 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一是因地制宜推出新项目。在组织实施好我省已有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选派高校毕业生到苏北农村中小学任教计划”等5个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的同时, 继续加大推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力度, 2009年起在全省实施“一村一社区1名大学生工程”, 3年内计划安排2万1千名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就业。二是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到苏北及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毕业生, 重点解决好事业编制、户口档案、职称评定、社会保险以及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补贴等实际问题。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与解决基层人才匮乏结合起来, 把事业留人与待遇留人结合起来, 把高校人才培养与基层人才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实现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二、广开就业渠道, 努力挖掘毕业生岗位需求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组织千名志愿者、走访万家用人单位、采集十万岗位信息”的信息采集工程, 深入各行各业, 建立丰富完善的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库。二是重点实施“江苏省2009届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就业活动计划”。对我省高校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包装、统一宣传, 发挥整体联动规模效应。目前纳入百校联动计划的有107所高校的402场活动。三是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通力合作, 成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网络联盟收集的用人信息在第一时间面向省内全体毕业生发布。截止今年11月20日, 网络联盟已发布有效岗位17365个, 需求毕业生数103850人。四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所属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对用人单位提供免费服务, 激发用人单位的招聘热情。

三、加强信息对接, 切实提高毕业生求职成效

一是确保信息诚信。省内高校毕业生电子简历以我省高校毕业生生源数据为依据, 主要内容经过学校审定;用人单位注册后, 系统自动进行比对, 从经营合法性、规模、招聘数量、用工规范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确保供需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加强有效甄选。网络联盟根据毕业生求职信息与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要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岗位应聘人数比例限制等原则进行筛选, 发出面试通知, 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际成效。三是推广数字化招聘模式。我省2009届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专场洽谈会上首次尝试数字化招聘模式, 用人单位使用笔记本电脑、扫描枪, 现场扫描求职毕业生条形码的入场券或推荐表, 直接读取毕业生“诚信电子简历”, 即时记录面谈情况, 降低供需双方人力、物力成本。

四、加强指导培训, 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是组建“就业指导专家团”, 开展“走进百所高校、办好百场讲座、服务十万学生”的公益巡讲活动。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将就业和创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就业创业教学研究机构。所有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三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在全省开展职业指导师培训和认证, 对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目前已有1千余名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四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采用人才预制、定向培养、实习实训等方式, 培养适销对路的社会有用之材。

五、扶持自主创业, 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

8.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八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发展迅速,国家教育部对职业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半,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必须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阅,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而且对于离校后从事的任何工作都将是宝贵的经验。在学生调动各种基础知识独立完成一篇系统性、总结性学术论文的同时,教师必须正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

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更不用说用英语撰写文章。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系应用英语专业2006届96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中,优秀率为5%,合格率为74%,基本合格率为21%。从中可以看出,论文的优秀率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老调重弹,缺乏新意学生论文的选题有49%与商务英语的语言文化有关,6%与英美文学有关,5%与语言教学有关,14%与语言翻译或英语交流有关,另外还有26%与企业和贸易有关。一方面,这些论文查阅的文献资料大同小异,缺乏新颖性,更谈不上学术性。例如,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讨论的话题总是那几个方面,就连例句也相差不多。学生难以把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基本上在实习之前就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带着理论知识去实践并无可非议,然而如果学生能够从实习中发现问题再做研讨应当会更切实际,也更便于通过论证得出有新意、有价值的见解,而这正是学术论文的灵魂。

主观议事,缺乏科学性许多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把平时的一些偏见也写在论文中,并说服别人去接受,而不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探求真理。例如,有的学生谈论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得出的结论是“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只需要拥有好的条件”等等。这些片面之词缺乏客观依据,使原本真实的事实变得模糊,给论文留下许多漏洞,这是论文的大忌。

选题范围不妥,说服力不强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完善的相关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在外贸企业从事经贸和商务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论文选题应该紧紧围绕专业和就业,紧扣培养目标。因此,英美文学和语言教学方面的题目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完成。另外,我们发现,学生关于题目的选择不是过宽就是过窄,例如,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英语介词”等论文题目和篇幅过多,涉及大量的事实和观点,3000~4000字对于以上题目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初次撰写论文者,无论在时间上抑或是能力上都难以驾驭。再如,“论宁波方言”、“英语称呼语的表达”等题目,除了少数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以外,难以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选择论文题目应当避免这些问题。

语言不规范、粗糙、不明确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许多病句、错句,尤其是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用英语写出来的论文语法错误接连不断,语意表达含混不清,语句不够连贯。有的学生因为英语水平欠佳甚至选择“金山快译”,直接导致了“中国式英语”。这种做法必须摒弃。

学生中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这种行为就是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此外,这也是没有独到见解的一种表现。再加上一部分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有限,而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使用英语撰写论文的能力,很容易选择抄袭。这是对自己很不负责任的,同时也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必须严加杜绝。

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

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教師应当分析与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学生的潜力为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指导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难度适中的课题并给予一定的分析讲解,开拓学生的新思维,这就必须打破常规。通常情况下,毕业论文要求用说明文或议论文来撰写,但是教师不妨允许学生用英语来撰写有关专业方向的文章。选题可以由教师拟定,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爱好来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先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喜好确定同专业相关的问题,再由指导教师加以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指导论文的同时需要强调科学性毕业论文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论文是由科学研究的任务来决定的。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规律,必须根据科学这个总的任务去探讨、研究。因此,论文的撰写不得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不能主观臆造。

学生应适时向指导教师取经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不是很广,在选题时可能会觉得很难把握尺度,为避免泛泛而谈,应将选好的题目交给指导教师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拟定提纲。在撰写过程中,学生要尊重指导教师,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导师汇报论文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保证毕业论文能够反映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在语言选择上要讲求灵活变通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还处在初级阶段,语法一直是最薄弱的一环,很难保证学生写出的长达3000词以上的英语毕业论文中不出现语法错误,只能要求学生尽可能避免明显的语法错误。教师在语言选择上可以放宽要求,无须要求所有学生都运用全英文进行撰写与答辩。基础好的学生应当尽可能使用全英语,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选择中文。通过透视我院2006届毕业生的论文以及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目前要用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语言的选择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不能盲目照搬本科院校使用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做法。要保证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学生具有某种成就感,不再具有“赶场子”的念头。要注意采用奖励与惩罚这把“双刃剑”,对于论文完成得好的学生予以嘉奖,对于抄袭他人之作的学生予以惩处。当然,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终将实现使用全英文进行论文撰写与答辩。

成绩的评定采用奖励与惩罚并重的原则对于抄袭或网上下载之作要做严肃处理,并记入档案。同时,对于使用英语进行撰写与答辩的论文,只要不出现较大错误或失误,在成绩评定上要给予倾斜。成绩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几个等级,不及格率尽量控制在极少数。通过指导教师的帮助带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论文撰写。成绩评定的要素应当包括学生论文的撰写态度、选题、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内容和答辩效果等等。

总之,毕业论文的质量与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科研能力和责任心关系密切。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把好关,做好指导之前的准备工作,指导要有针对性。另外,有关职能部门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和安排要有制度和原则。学生要重视这一环节,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尽力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出色地完成论文撰写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严运桂.关于毕业论文写作系统性要素的理性思考[J].应用写作,2007,(3).

[2]刘春生.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胡丽纯(1958—),女,江西萍乡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方面的研究。

9.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九

安全保卫工作措施

1、成立试卷保密领导小组,安全人员昼夜值班(以安排表为准)。

2、各考点应对考场的设施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禁在危房内设置考室。

3、注意交通安全,租用车辆应查看车辆是否年检,是否具备营运许可证,驾驶员是否有驾驶证,应嘱咐承租方进行营运前的检修。

4、饮食安全,注意人为蓄意破坏。学校开餐应严把进货渠道关;外出考试的领队应带领学生到卫生、档次较高的宾馆、饭店就餐、住宿,确保学生吃好、休息好。

5、加强教育,禁止学生下河下塘洗澡。

6、认真组织考试,留意考生状况,杜绝学生打架殴斗事件的发生。

7、各考点应加强考场的保卫工作,设置专人负责试卷保密工作,专人值守传达室,专人巡查考点安全情况,一旦情况异常立即报告考点主任,并及时处理。

8、送考人员随时清点学生人数,按时接送,确保考生平安顺利地考试。

东河区教育局

10.提高小学毕业班语文成绩措施 篇十

六一班:张瑞丽

本次期中考试我班语文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平均分78.8分,与校平相差2.4分,与最高分**班分差将近9分。而优秀生也并不突出,并不拔尖,这不得不让我深思,下一步的教学该如何进行。

一、基础知识

人人过关

通过本次考试看出我班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够牢固,比如 “选词填空”、“两个幸福的理解”“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这些知识点平时都讲过,有的甚至考前还复习过,可通过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学生并没真正理解或记住,讲过一遍对于学生只能说是雨过地皮干,需要反复地诵读记忆才行。下一步我打算对于教材和练习册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需记忆)多读多背,并且注重登记,做到人人过关。

二、注重方法

培养能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比如“按要求该句子”、“口语交际”、“阅读”这些题型都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有技巧可言,以前在讲授某些题型时也给孩子们传授了方法,归了类,但我发现还不够全面,因此下一步我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要更加的用心,正如吉老师所言:老师要下题海,善归类,多总结。这样孩子们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三、储备精品

提高书写

作文是语文试卷的一大块,占了半壁江山。对于作文我准备这样做:(1)写作课注意写作技巧的指导和训练,然后每个学生在以下几种类型的习作上必须各有一篇写得是相对较好的作文,这些作文类型分别是写人,叙事,写景,还有想象作文。重点是叙事作文,以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多练习,作文要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反复修改。每一篇作文都要储备一篇精品作文。(2)加强练字。通过卷面来看,我班的书写不够工整、干净,影响整体卷面分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大书写能力的训练,在学生书写上下大功夫。

四、拔高优秀

提高后进

优生不优,也是本次考试我班当中的一个现象,下一步我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优等生的成绩。

1、适当加压。让他们树立一个升学目标,找准一个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做一本较有难度的资料。

2、加强辅导。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所做的资料加强辅导,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点难点问题。

另外,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教师加强监管,并指派优秀生辅导,解决课堂上的一些作业。另一方面常与家长沟通,督促孩子课外学习任务的完成。双管齐下,来逐渐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培养习惯

学习经验

传授方法、技巧固然重要,培养习惯也不能忽略。俗话说: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从本次考试来看,也反映出我们对一些学习习惯的忽略。因此,今后还需在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语言表述流畅、清楚、准确、完整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

对于我自身来说,也需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向身边优秀的教师学习,比如教学成绩优异的汪菊梅老师,对于学生作业严格细致的李瑞茹老师,课堂教学灵活多变充满机智的王琼老师,爱生如子教学水平高超的张杏利老师等等,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学习她们的优点,学习她们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身提高,让学生受益。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深入,更加细致,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既实实在在又机智灵活,使自己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提高毕业班语文成绩措施

11.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 毕业设计;工科毕业设计;改进措施;一般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1 引言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最后一门课程,也是锻炼并检验本科生综合应用知识及将所学知识正确应用到社会、工作中的最佳课程,尤其是对于一般本科综合型院校更为重要。但是随着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对工科生采取“3+1”甚至“3+2”等方式,将毕业设计、企业生产实习及就业放在一起进行,为给学生实习、就业等提供机会毕业设计只能允许学生在企业完成,可是刚刚接触社会、企业工作环境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就业及工资待遇等最现实的问题上,甚至大部分同学在企业实习、工作后认为毕业设计没有用的观点,可事实上毕业设计对本科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日后能区分出其与大专生、中专生层次教育的最好锻炼机会[1]。

2 一般本科院校工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大多采用“3+1”、“3+2”等培养方式,这意味着将毕业设计、企业生产实习及就业放在一起进行,其具体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一般本科工科类毕业设计实现流程

从图1可知,一般本科院校工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以下问题:

(1)毕业设计“无用”观点

生产实习是为就业、择业服务,毕业设计的重要性间接地被就业所淡化[2],再加上刚接触社会、工作岗位的学生还不能真正认清并把握工作的核心和方向,容易被工资、工作环境等迷惑,简单的以为工作就是操作机器设备,根据师傅或相关负责人要求完成任务即可,另外偶尔也能感觉到所学知识欠缺但又感觉没有时间或能力能通过毕业设计学习获得,于是就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毕业设计没有任何作用,只要能通过获得学分即可。

(2)学生不在校,教师管理难

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不能将精力放于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设计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与指导教师交流,即使交流了也只是希望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耐心地去思考、查找资料等去解决,如果老师催促频繁时干脆手机换號等难于联系,等到论文答辩时临时拼凑,致使大部分毕业设计不能达标,但学校又不能使如此大比例的同学不毕业,最后形成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难于区分大专生,将如此重要的最后一课流于形式[3-4]。

(3)教师与企业联系少,毕业设计指导存在困难

大部分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教,有的即使在企业工作过但从教后可能也脱离了企业,致使在毕业设计题目拟定及指导过程中不能把企业的最新需求及专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讲解或反馈给学生。

3 一般本科院校工科毕业设计改进措施探索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一般本科院校工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作者根据亲历及与学生交流调研,尝试提出以下措施来改变或解决这些问题或困难。

(1)给予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时间,鼓励教师入股或创建公司。

目前高校为了管理严格禁止教师在正常工作日离校,但是高校与中小学不同,它不仅承担对学生的教育,还要能保证接受高等教育后的大学生能有一份合适的工作顺利进入社会,这一方面需要社会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还需要能培养出能合适并胜任这些就业岗位的人才,这就需要高校教师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所以高校教师是兼教学与科研(包括新技术的应用等)双重责任,所以高校在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应给予其自由,给予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时间,鼓励教师入股或创建公司,这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同时可以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和社会化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尽量使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实习企业或意向就业方向一致,鼓励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结合。

采取措施鼓励工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拟专业前沿性、与学生实习企业研发方向或与学生就业意向尽量一致的题目,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及合适定位,使毕业设计真正成为学生进入社会或参加工作的最重要一课。

(3)学校给予指导教师自主权,使其能决定学生毕业设计是否合格。

人生来具有惰性,尤其是对于现在聪明、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学生更是不愿主动去吃苦或多干点,所以再美好的愿望和政策都需要严格、相对公正的考核制度,毕业设计是培养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应给予指导教师较大自主权,使其能决定学生毕业设计是否合格,便于指导教师管理学生。

(4)成立学生科研中心

毕业设计除了实践性要求较高,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学生科研中心的成立,能够使学生在其中酝酿、讨论,有便有较好的积累,同时,在相互讨论中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相互学习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

这四条措施以指导教师为主导,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为主体对象、社会或企业为中间环节紧密相连进行,其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一般本科院校工科毕业设计改进措施关系

4 总结

通过作者亲历及与学生等的交流、调研,文章详细总结出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工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三点改进措施以便使这门课程价值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孟梅,范世东,陈永志.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01):84-86.

[2]李莉.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109-111.

[3]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12.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十二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 大学生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大学生就业人数总量巨大, 造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失业现象。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 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宣布, 大学毕业生人数近10年呈直线上升趋势, 由2003年的212万上升到2014年的727万。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 超出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需求, 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引起了结构性失业,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尤为突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中, 出现了较多新生、新鲜的岗位, 然而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因素, 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岗位;同时, 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 许多毕业生热衷于一些稳定、体面的工作, 从而出现了“公考热”、“考研热”等现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边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一边却有大量岗位空缺现象, 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表现

1. 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 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 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理。表现为心慌、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多次受挫后对找工作产生畏惧心理, 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 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过分担心找不到工作。当机会来临时, 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失去就业机会。

2. 过度自负或过分自卑

自负心理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 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 工作单位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从而盲目攀比, 虚荣心不断增长, 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导致对自己的劣势和缺点估计不足, 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与自负相对的, 是自卑心理。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 过低地评价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当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后, 丧失了竞争勇气, 于是临阵退缩。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 从众心理严重

所谓从众心理, 主要是指个人受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毕业生一味追求热门职业和工作单位, 甚至不惜放弃自己所学专业。于是把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求职道路上, 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4. 有明显的依赖倾向

在就业过程中, 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缺乏理性的认识, 就业信心不足, 犹豫观望, 就业依赖父母, 依赖社会关系, 依赖学校和老师。高校每年招聘季到来时, 有些毕业生缺乏就业意识, 对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置之不理, 等待辅导员老师将就业信息发到自己的QQ上;在每年的大型双选会上, 学生家长、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 不能积极主动地竞争, 或推销自己。从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1. 社会原因

近年来,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 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 而社会上的职位有限, 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 部分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易就业。同时,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很多毕业生倾向于到东部沿海城市就业, 造成地域性的就业失衡现象;而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 如今, 在人们的心目中, “公务员”才是最理想的职业, 所以许多大学毕业生执著于报考稳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此外,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 企业本着一切以追求利润为先的原则, 往往会对大学生提出地域、性别、经验等种种限制条件, 阻碍了一部分学生的顺利就业。

2. 学校原因

高校的专业设置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处在不断变化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的。而许多高校往往热衷于当前比较热门的需求方向, 并没有精确预测四年后该需求的发展趋势, 从而盲目开设和调整专业进行扩招, 导致大量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匹配的工作。此外, 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理论课知识, 实践课、实习实训相对较少, 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 许多大学生面对成熟型的、应用型的社会需求缺乏胜任力;在就业指导方面, 并没有深刻分析当前的社会现状, 对学生的心理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启发, 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 使得部分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产生了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

3. 家庭原因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是90后, 他们生长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家庭作为他们的强大后盾, 无时无刻不在保护和引导他们。父母对稳定工作的向往已经渐渐植入孩子的头脑中, 家庭关系网络也为孩子提供了许多信息渠道。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家庭环境和氛围等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 对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由此更容易引发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的产生。大学生就业不再是个人的决策, 而是整个家庭的集体决策。

4. 个人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 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无法正确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 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 容易出现盲目择业的行为。此外,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只是一味地学习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面对如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 几次求职受挫后, 不能及时调整心态, 而始终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 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甚至极端的心理。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 社会方面

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应该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不要一味盲目扩招, 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 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自主创业, 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与择业机会, 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 建立真正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 建立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制度, 为每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使毕业生能真正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 学校方面

(1) 根据市场需求, 科学设置专业。

高校应把握就业市场动态, 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学生, 优化专业设置, 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在招生和就业工作上培养超前意识, 深入调研、实时追踪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专业, 为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培养专门人才。

(2)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 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创业大赛等, 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为毕业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的同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 从而能够合理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

(3) 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大学教育, 采取分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 针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课程内容。一年级以“目标教育”为牵引, 重点开展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三年级重点开展以培养职业化精神与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拓展训练方面的指导, 四年级侧重政策与择业指导, 同时应构建就业指导课群,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 高度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注意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 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针对毕业季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专题教育, 定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另外, 要加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 定期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 不断提高心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 家庭方面

家庭不仅是大学生的休息场所, 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和价值观的主要引导者。家长在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孩子本人的意愿和爱好, 鼓励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当孩子在就业过程中受挫, 陷入抑郁、烦恼的时候, 家长要及时了解情况, 采取措施安抚孩子情绪, 帮助孩子重获信心。

4. 学生个人方面

(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核心是坚持立足于社会的择业取向, 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 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 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为重。深入基层, 到人民群众最需的岗位上工作, 先就业后择业, 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力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 合理规划职业发展, 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 制定分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在每个阶段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自己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提高个人素质, 为步入职场奠定基础。

(3) 培养抗压能力,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敢于面对失败, 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 及时调整目标, 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 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 要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可以通过如跑步、健身、游泳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宣泄, 必要时也可以向心理专家求助。

综上所述,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而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减轻就业压力, 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深入分析原因, 不断总结经验, 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鲁铁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 2012 (8) .

[2]陈松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 (4) .

[3]黄琬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7) .

[4]谢秀珍, 魏京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指导[J].德州学院学报, 2012 (8) .

[5]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 (2) .

[6]徐耀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中国人才, 2013 (3) .

[7]尹晨祖.基于就业竞争激烈形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 2013 (2) .

[8]胡伟, 孙赫.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12 (15) .

[9]金泰来.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华章, 2012 (14) .

13.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十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学习态度、情感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对待复习考试,感到复习的重要性、紧迫感,能自觉完成复习作业,一小部分学生甚至会为自己增加复习作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极为被动,在加上平时有较大的缺漏,因此,面对那么多的学习内容会产生厌倦、害怕心理。

二、知识缺漏情况分析:

1、一部分学生的拼音能力相当差,拼读十分困难。

2、生字的回生率较高,尤其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混淆的现象严重。

3、归类积累词语、学于致用的自觉性不高,因而,词汇量贫乏。

4、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句的能力不强,不准确、不生动,更谈不上有新鲜感。

5、眼到、心到,快速阅读文章的能力还很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更需加强,尤其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更是困难,容易浮于表面。

6、普遍缺乏用心去感悟生活的心思,因此,作文缺乏情感,缺乏个人独特的体验。词汇量少,缺乏精彩、细腻的描绘。

三、复习主要措施:

1、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不至于让他们感到这是在炒冷饭。如:采取分层竞赛方法复习词语,如:词语大闯关;提前布置复习内容,让学生围绕着这些内容自己制定复习要点,出复习练习,第二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指名上台当小老师讲课,交流互动。

2、因材施教,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引导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阅读训练,教给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综合能力。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则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反复听写,狠抓词语过关,加强课文背诵,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复习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阅读训练多采取自读自悟,质疑问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抓住重点难点,避免重复罗嗦,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14.提高按时毕业率的措施 篇十四

一、加强宣传,落实责任,提高普及率。

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家长会、教职工大会、行政会、国旗下讲话、召开主题班会、学生大会等形式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等系列教育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2、开展“春风助学”活动。

为有效防止学生辍学,共同做好巩固生源工作,学校将防流生工作同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考评挂钩,纳入考核、评优工作之中。另外,学校除采用协同家长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外,学校每年都开展“春风助学”活动,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他们顺利入学。

3、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学校严格按省教育厅有关中学学籍管理的规定,严格学生入学、寄读、休学、复学、出境等审批手续。

二、建章立制,加强培训、提升师资水平: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实行教师继续教育与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另外,学校还逐步建立了市级通识培训、课程校级培训和教学培训三个层面的培训模式。目前,新课改年级教师均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这样使我校广大教师真正和新课程一同成长。学校领导还十分重视教师师德的教育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首先从教师的十项承诺对教师队伍提出要求,即“一讲”讲奉献;“二爱”爱岗敬业,爱护学生;“三不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四不准”不准讽刺、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无准备、无教案上课,不准上课时使用传呼和手机,不准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或随意调课。其次,学校在每学期开展一次的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评价调查活动。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师德好的教师在教师大会上公开表彰,对极小部分评价较低的教师进行个别谈话,要求其作出书面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第三,实行师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度,凡是师德考评不合格的两年内不能参加职称晋升、评先评优。

另外学校充分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就必须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重点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师德水平。

三、规范管理,措施得力,实施素质教育。

1、以规范日常行为为突破口,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团结协作,加强对个别特殊学困生跟踪教育,落实“培优辅困”工作,针对本年段、班级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适时地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2、加大对学生进行心理、理想、法制、文明礼貌、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加大力度禁止学生进入网吧、游戏室等不良场所,按学校规章严肃教育处理违纪违规学生。

3、继续坚持班级五项评比制度和“五有五无”评比,以竞争促管理。

4、坚持升旗和早会制度、学生督导值日制度、家访制度,发挥它们的德育功能,坚持做好德育常规工作。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充分发挥广播宣传的作用,改进广播室工作,增加广播栏目和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各类宣传板报,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开设专题、专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要求使用校园语言、礼貌语言,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及各种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富有实效地组织少先队开展暑期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

沙河镇中心小学

15.毕业班管理工作措施 篇十五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的一条新途径而备受瞩目。来自51所高校的689项创新成果在北京交通大学集中展示, 吸引了近20家企业的目光, 其中16家企业表示愿意将学生设计的项目进行推广。

北京市近3年划拨了250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4000项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 目前已经支持完成2000余项。这2000余项创业项目涵盖了理、工、农、医、文、法、经营等各学科方向, 北交大绿色动车组、北理工新型多用途反恐防暴机器人、北京科技大学音乐机器人乐队、清华大学房屋抗震设计等均在当天的展示会上亮相。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学生的弱点是实践能力较差, 市教委将从五个方面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首先是创业教育进课堂, 现在多所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选修课和必修课, 有的高校还规定学生必须取得“创业学分”才能毕业;第二是将创业要求纳入到实践教学中;第三, 积极聘请企业人士进校任教, 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第四, 依托大学科技园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去年本市大学科技园数量猛增70%, 从14所增加到24所, 为学生科技成功孵化提供帮助;第五, 将与中关村国家创新自主示范区加紧合作, 学校与企业联合对硕士、博士生进行培养。 (李莉)

16.怎样做好毕业班工作 篇十六

一、全力以赴抓好毕业总复习

理清主次,处理好课标、教材与资料的关系。课标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根本,资料是复习的补充。要抓标、务本。“抓标”就是要正确认识课标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务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宽知识内容,延伸课后习题。中考复习就是要把教材由粗到细、由大到小整理成知识网络,这不仅有利于“弄清家底”,而且有助于理解与记忆,还便于提取与应用。

讲究方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是中考复习的主要手段,但毕竟只是外因,要让内因真正起作用,复习效果才会更好。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刷选出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主干知识体系,并及时查漏补缺。

提倡合作,处理好学科均衡的关系。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不仅同学科之间要合作,各学科之间都要合作,要形成合力。要坚决杜绝那种各科争抢课时、“跑单帮”“个体户”、个人主义等行为。

二、抓好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琐走向简单。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的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的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起到模范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去向

关注每位学生的去向,做好预防、教育、沟通工作,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常抓不懈;班主任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教育更有针对性;毕业班每位教师要更加关注九年级毕业生的情感、情结和心理问题,做好预防、疏导工作,使学生具有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心理调节的良好方法;适当安排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释放学生紧张的情绪。

四、分层管理激励学生竞争

毕业班的学生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成绩突出,自信心较强,前途有望的学生,他们目标明确,劲头十足,能吃苦,乐拼搏,进取心强。二类是前途未知,时有反复的中游学生,他们思想多有动摇,有时很自信,有时又很自卑,情绪不稳定,徘徊不定。三类是自认为前途无望,只愿“当和尚撞钟”得过且过,混个毕业证的学生。

若想使三类学生均有进步,就得引入竞争机制。即根据不同的学生确立不同的竞争目标,分层确立不同的竞争对象。首先激发他们竞争的欲望,让每个学生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不同学生确立不同的竞争目标,有了目标他们就去努力必有结果,结果必生信心,又为他们争取新的成功提供动力。这样由欲望生动机,由心动到引发行动,由行动产生结果,由结果产生新的欲望,如此循环反复,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一次次地向自己的理想目标靠近,最终实现理想,推动全班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优生要指方向,定目标、压担子、留空间;对后进生要低难度,缓坡度、小目标、快步子,要克服一张卷齐步走的现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进一步落实培优补差的对象、内容、时间、措施与方法。既补知识,更要补情感、补信心、补方法。教师绝不能只重视抓少数高分的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面向全体”绝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面向全体和分类指导二者兼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和升学的“双赢”。

五、高度重视尖子生“创收”工作

激发斗志,明确目标。多与尖子生交流,帮助他们实事求是地制定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要求他们选好竞争对手,积极主动地学习;多谈心,多指导。我经常抽课余时间和学生面对面地交谈,谈话内容重在学习和心理的开导上。针对学生偏科现象,我对他们提出要求,多和各老师交谈,合理安排各科学习时间,稳住强科,力攻弱科;制定尖子生跟踪表,与科任老师合作,跟踪辅导。我经常让学生书面对各老师的教学教法提出改进建议,整理后交到各老师手里,让老师能够清楚学生的不足之处,便于重点补差补缺。对于重点培育的对象,我会根据每次大考的情况,对他们的学习作对比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上一篇:工商企业年检工作总结下一篇:高中团员个人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