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演

2024-07-26

传统文化进校园演(14篇)

1.传统文化进校园演 篇一

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请”进课堂 2014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态度鲜明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的这一《指导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融入中小学教师教学活动之中,解决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教育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语言文字报社》、《语文建设》杂志、北京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等单位于2016年5月12至14日,联合在山东济宁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的会议地点设在济宁孔子国际学校。这里就是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在历时三天的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四位教育专家的理论报告、三位教育专家的经验分享、四位教师的示范课并观看了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孩子们的成果汇报演出。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先生,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彭城书院院长、国学教育专家汉风先生等名家学者应邀为来自全国数十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科研机构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德育管理干及骨干教师,社会教育机构干部及教师,国学爱好者做专题培训。

在此次培训中,既有名家讲座,阐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及核心价值观;又有名师课堂,举行全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堂名师示范课。既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又有传统文化教育典型单位及个人经验分享。培训的第一课是汉风先生带来的专题报告《传统文化与教师素养》。在报告中,汉风先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入阐释了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呼吁教师修身厚德,回归教师本位,以身作则,正己化人,引领学生从善如流,求真知,做真人,干真事。汉风先生的报告充满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他在报告中洋溢出来的浩然正气,对传统文化的赤子情怀,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敬畏,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来自新疆的一位老师则认为:“聆听汉风先生的讲学如沐春风,又如雷贯耳。” 在当天下午的培训中,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先生还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吟诵讲座。在我去济宁学习之前,我在鲁东大学就听过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他说:吟诵作为中国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已经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可是我们却抛弃它,模仿欧洲重音语言诵读方式的“朗诵”,用西方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中国的文化。曾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先生在《不战而胜》一书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今天的传统吟诵还有最后的一点点,再不挽留,就将基本消失。我们应该让吟诵重新回到课堂,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用中国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国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在徐建顺老师的吟诵练习课上。徐老师带着我们反复练习不同格律的诗词、教我们给诗进行作曲,争取达到看见字就能唱的目标。在这不断的吟诵中,我才知道以前有多少诗是因为错读而错误的理解了,也终于理解孔子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因为以前从未见过有人这样读书,所以初看时只觉得新奇,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我才知道,原来古人是这样读书的,原来吟诵更能凸显诗歌的内涵和韵味,原来只有通过吟诵才能设身处地了解诗人的情感。全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副会长、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嘉庚先生做了《国学教育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校长沈建华则结合学校实际为大家带来《做不一样的教育,让孔子走向国际》的介绍。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师生还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的传统文化节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从专家们的报告中,我体会到:国学教育需要从耳学回到目学,积极引导学生背诵大量的经典。在报告中,彭城书院的院长汉风先生还为大家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并从汉字的角度阐发了“教育”、“科学”与“研究”的文化内涵。汉风先生引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只十几个字就把教育的本质说清楚了。用今天的话来讲,教育就是施教者,即老师做示范;受教者,即学生来模仿。“育”,就是引导和培养后代让他持善心,说善言,做好事。由此看来,真正的教育是身正为范,正己化人的实践。汉风先生说:“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从中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德性,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到行为世范。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许多诗句已成了国人在生活中互相传诵的语言,并成为做人准则,一代一代地流传。本次学习中,我们共聆听了四节示范课。读《论语》,话“诚信”——是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教师赵西恒讲的。他从《论语》中有关诚信的语句出发,联系学生身边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生从交友、教子、社会、经商、治国等方面,提出了“诚信”的重要性。《笠翁对韵》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5小学陈学军老师讲的。《笠翁对韵》是作者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成的,是从前人们学习写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因为他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一东》中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很适合孩子背诵。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扎实。经典美文教学的课堂应该多些诗味,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应该“难得糊涂”,应该追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境界,不必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要轻字词解析,重诵读感悟,从而使课堂多些生趣,多些个性。所以,在教学时,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带进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当中,思路清晰、构思巧妙、一举数得。诵读感悟是提高国学经典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皆是明证。因此,老师把有感情的朗读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文章的特点。从这几节的观课中让我体会到:教师应立足课堂,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牢记优良的传统美德。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孔子国际学校。学校以“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为校风,以“仁、达、雅、智、信”为校训.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提倡“学习、创造、享受”的育人理念,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秉持“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国际融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教师是财富、学生是宝贝、家长是朋友”的管理宗旨,短短几年的时间,超前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独特的课程体系日臻完善,鲜明的办学特色逐渐彰显,受到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所以“国学底蕴、双语文化、艺术修养”为特色的精品化、国际化学校。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那梦中的伊人,她美丽着,微笑着,深思着„„回到源头,走进古典,仿佛进入了豁然开朗的桃花源。在大语文的时空里,我们将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语文会让我们快乐,语文会让我们聪明,语文会让我们美丽,语文会让我们高尚。

阅读经典文本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象、气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尊师重道,道家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自然清静,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体会和进行创造性转化。长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的学生会变得情趣高雅、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气质优雅。因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请”进课堂,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浸润学生的心灵。

2.传统文化进校园演 篇二

校园文化是一种有着独特韵味的文化, 虽然和传统文化不能划等号, 但却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对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依赖, 并在此基础上散发着自身所特有的魅力。

(一) 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 虽然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意蕴, 但却深深根植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我国的传统文化既以书籍、文化物品等客观形势得以保存, 又以民族精神、伦理道德、知识结构和行为规范等主观形式影响了一带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统文化已经作为一种民族血液, 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 是一种思维意识基金, 指导着人们进行思维和行动。高校校园文化注重培养学生天下为公的道德观, 将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恭敬等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予以现代化使用, 努力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爱国的精神。尤其在当下, 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十分严重, 重提传统道德观、价值观对于校园文化来讲就显得十分重要, 也能够帮助学生及早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 树立伟大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二) 校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校园文化在对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继承的前提之下, 在碰撞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创新与发展。校园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将民主和科学引入了国内, 并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广泛传播开来。在校园中习得科学知识、掌握和应用科学知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自由学习的环境和学术精神给师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氛围, 校园已经不再是一家言的天下, 而是呈现出百家齐鸣、百花齐放之势, 个性在科学的基础上得以张扬, 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上得以更好地创新, 这正是是校园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创新之处。

二、传统文化进高校校园的现状

(一) 取得的成效

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校园之后, 大学不再是单纯地以传播科学知识、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唯一内容, 而是更加注重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借助网络推广、平台宣传、举办讲座等等形式, 使得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人格发展。

(二) 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校园之后, 开启了大学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活动,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 但是, 由于时代的因素、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等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 意识较为模糊

通过调研很多高校学生, 发现大多数人并没有准确理解校园文化的概念, 学校在宣传教育方面也做得比较松散, 很多学生更是觉得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自己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联系, 而且认为学生只要在学校学到了知识就可以了。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一种认识, 不仅不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效形成, 而且也不利于学校校园文化的开展。.

2. 体制不健全

在目前的大学中, 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较为含蓄和模糊, 也没有具体的考核办法和管理措施, 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盲从, 也没有专人来负责。为此, 想要进一步发展高校校园文化, 必须首先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机制, 以此来使其发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3. 管理不够完善

学校教学管理是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所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首先, 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搭建上做的不到位, 也没有举办过系统化的宣传讲座, 这就使得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感知与体悟只能在大学生活中来逐步感悟。其次, 很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教师自身也缺乏经验和交流的机会, 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已有的经验来组织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最后, 学生在大学更为关键的是学会为人处世。而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仅仅将学习知识放在首位, 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解决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碰撞的措施

(一) 以育人为本, 强化顶层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使师生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同时也对健全学生的身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 学校要强化教育育人的本质功能, 就必须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首先, 要重视校园文化的教育性, 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可以宣传的地方进行宣传, 比如学校的墙壁、宣传栏和花草树木等等。其次, 校园文化建设要分层进行, 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 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特色。为此, 学校不仅要开设特色课程, 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最后,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二) 构建宽容环境, 提升整体氛围

可以利用一切资源搭建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长廊, 在这里可以展示传统道德的训诫和劝导, 也可以展示当代著名人物的事迹, 使学生从中得到精神的濡染。此外, 学校还可以进行道德礼仪培训, 对学生的日常言行进行规范, 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 提倡尊师重道的教育学习氛围, 从而实现同学之间的友爱鹤山, 师生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提高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 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 师生共融共生, 情感交流提升

每次上课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先背诵古典名著中的一小段文字, 如《论语》《诗经》等, 也可以唱一些歌曲,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 教师也可以课堂上有意识地灌输一些传统文化思想, 帮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领悟爱国将士的奋勇杀敌之豪情, 从而得到情感上的领悟与升华。同时, 在上体育课的时候, 也可以让学生在做运动的时候, 唱一些弘扬主旋律、积极向上的歌曲, 随时随地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进行德育工作, 这样, 师生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道德提升。

(四) 加强宣传力度, 改善教学方式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 要摒弃以往惯用的、学生已经腻烦的一些方法, 而要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逐步渗透给学生。在宣传的时候, 除了使用海报、讲座、座谈会、报告、公布栏之类的宣传方式之外, 还可以借用qq群、微信公众服务号、论坛等新的互联网模式来进行宣传, 定期推荐一些经典的人文类图书、视频等, 供学生参考和学习。此外, 也不能再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校园文化强行灌输给学生, 而要因材施教, 选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3.廉洁文化进校园 篇三

廉洁是指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我们从课内外阅读中了解到: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两袖清风、为民办事的清官和好人,如海瑞、焦裕禄等,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校园中,那么,我们校园里的廉洁文化又是什么呢?也许有的同学认为这只是一种社会风气,与我们小学生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校园的廉洁文化也包括奉公守法、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自省善改,正直知耻、自律自强。简而言之:我们应营造廉洁、诚信、节俭的好风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份结实的基石。

我们曾学过廉洁故事“公仪休拒收礼物”,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校园是一方静土,但偶尔也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一些违背校规的事情,如;考试抄袭、群打群闹、弄虚作假……

我们曾唱过一首歌颂老师的歌:“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匆匆……”这的确是我们老师的真实写照。你看,从校长到班主任及各科任课老师,他们无不是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乐于奉献。我们的老师总是那样的默默无闻,是我们每位学生做人的榜样。

记得我曾读过“毛主席守信还书”的故事,做为一个国家主席仍守时还书,我们更要遵守社会公德,诚信做人。做到讲文明讲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辛勤的耕耘。

作为一名小学生究竟该如何节俭呢?我倡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乱花父母给我们的零花钱,不要攀比,不要追求所谓的名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艰苦朴素、勤奋上进的优良品质;要充实自我,努力学习。

亲爱的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廉洁、诚信、节俭的好风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廉洁文化才会在我们的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红星小学五(2)班

4.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 篇四

霍北学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深入落实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学校经研究决定重点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信”、“礼”、“孝”、“廉”五方面内容,我校于2017年3月份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教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闫丽娜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教导处和少先队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学习践行活动。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少先队统筹安排,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弟子规》的背诵活动。一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背诵量达到一半即可,在升入三年级之前争取达到全部会背;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达到人人会背。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弟子规》的践行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沏茶”等践行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行孝的美德。2017年11月份要求各班召开了《弟子规》诵读班会,12月5日举行了《弟子规》背诵比赛,一系列活动强化了《弟子规》的学习效果。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每天早自习班主任安排学生进行20分钟的诵读经典活动;每周开设一节诵读课(班主任自行安排);每月安排一次诵读为主题的班会(少先队统筹安排),通过这样系列的诵读活动,让学生们在诵读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优秀品质。

除此之外,2017年10月学校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主会场的直播,进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讲座,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从而树立好好学习的志向。

12月20日,我校召开了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展出了绘画、硬软笔书法、剪纸等优秀作品,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展示了学生的特长,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1月20日少先队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对全校学生提出了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少先队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我校本着积极发展学生特长为原则,2017年10月份开始了特长教育活动。特长教育活动在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精选特长教师,给学生创造展示特长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同学们畅游在书的海洋,汲取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5.传统文化进校园计划(模版) 篇五

为全面加强我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青少年从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特开展我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一、组织机构: 组长:张文学

副组长:刘晓霞、杨孟元、田国伟

办公室下设于校党总支,工作人员为办公室全体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加强协调、指导和检查。

二、基本原则

通过 “读”、“诵”、“唱”、“讲”、“画”、“演”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推动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全方面和谐发展。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三、活动内容

1、古典诗文诵读活动:七年级《弟子规》、八年级《孝经》、九年级《唐诗》、高一年级《宋词》、高二年级《元曲》、高三年级《名篇鉴赏十八篇》。通过学习和颂读增强青少年的语感,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写作水平。

活动时间:每周抽出一节活动课时间专门诵读古文经典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责任部门:党总支、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

活动载体:年级组每周检查完成情况,每学年上交计划、总结、图片。

2、保山永子围棋教学:通过我校的社团活动开展,帮助学生了解永子的历史,陶冶道德情操和塑造完美人格。

活动时间:每周星期三社团活动课 活动对象:永子围棋社团学生

责任部门:党总支、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 活动载体:社团成果展示

3、名著鉴赏:楼道图书角图书阅读,四大名著为主。活动时间: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责任部门:党总支、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 活动载体: 读书征文活动

4、节日活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中,要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家长学习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注重言传身教,提高家长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

活动时间:节日节点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责任部门:党总支、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

活动载体: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道德讲堂:以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典范为学习目标,把道德理念讲透彻,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活动时间:班会课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责任部门:党总支、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 活动载体: 学生心得体会

7、认识学校: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保八中的主体建筑是“人”字型结构,中间通透,取意“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中间“接天地之灵气”之意,实则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一种体现。教学楼广场前两座书院牌坊,书法、木刻对联以及石鼓中对外方内圆的设计(保八中校训:思方行圆,居正致远),它代表着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的传承。此外,学校新植了四株清香木,树龄约有一百四十年。清香木,本地又叫香树、紫柚木,是做上等香的主要原料,取“书香校园、紫气东来”之意。而教学楼楼上所立“正心正念,正言正行,正见正思,正定正进”十六个字八个正,来源于八正道,同样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滇西抗战时的修建滇缅公路时所用的石碾子、霁虹桥的铁环、古丝绸之路上的马蹄石等,这些实物所承载的就是具有广泛性和本土性的历史。

活动时间:新生入校教育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责任部门:党总支、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

8、积极开展校园品位创建工程。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责任部门:党总支、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

四、活动要求

1、要提高认识。要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把这项活动作为我校学生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2、要整合资源,凸现特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以艺术节为载体,校本教材为抓手。挖掘学生特点,深入的开展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和体验活动。

3、要发掘内涵,重在体验。传统文化中的知识、艺术形式和民间工艺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要坚持与我校学生心智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其以适当的方式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的心灵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4、重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板报等的阵地作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要充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6.孝德文化进校园 篇六

张羊小学

一、“百善孝为先”,弘扬孝德文化,树立孝德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青州市 教育局把“孝德文化”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孝德教育渗 透在课堂教学中,并深入开展以“孝德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 育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向学生进行中华 传统文化教育,现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首先确立了“孝德文化进校园” 首先确立了“孝德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二、活动见成效 ⒈ 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从而以爱心唤醒爱心、换取爱心、传达爱心,使爱得到迁移与升华。⒉ 形成浓厚的孝文化教育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营造出以德立身、以孝兴 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⒊孝德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三、活动过程开展丰富多彩

(一)宣传发动起到重要作用 组织师生学习学校“孝德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宣传栏等阵地,召开专题班会,全方位地进行孝 文化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各班张贴《孝德文化进校园倡议书》,创 设了浓厚的孝德教育氛围。

(二)全面实施形式多样 组织学生学习名人名言、名人孝德故事,学习学生身边的孝德 故事。

2、关爱父母行孝心。开展“为父母做一件事”活动。表达对父 母家人的感激之情。3、5 月 13 日母亲节,开展“母亲颂”主题教育征文活动。全 员参与,,择优上报教管办。

4、布置爱心家庭作业。(1)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时送一个温馨的祝福;(2)以自己的进步送给父母一个惊喜;(3)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4)帮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5、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浓厚氛围,所有学生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 头问好——“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

6、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互谅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化解矛盾与纠纷,共创和谐校园。

7、学唱 “四德歌”歌曲。

8、学科渗透,推进学校孝德文化课程化、校本化。

9、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孝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发挥班主 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孝德教育扎实开展。与家庭教 育相结合,与育人制度建设相结合,加强家校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家 长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10、示范带动,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教职工中开展“践 行孝德文化”活动,教育和引导教师弘扬孝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做孝老敬老爱老的文明使者。以孝德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实际积 极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评 选师德模范,提高教职工的“四德”素养。

四、总结评优带全面

1、总结提炼,深化认识。学生谈自己“学孝”“行孝”的感受、和体会。

2、由学校组织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孝德教育最佳班级”1 个,“孝德标兵”“校、园小孝星”每级部 5 名。

7.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实践研究 篇七

关键词:民族文化,进校园,实践

1背景与意义

云雾土家族乡是重庆市奉节县最早成立的民族乡, 土家族人口占74%, 学校80%以上学生是土家族, 如此多的土家族, 当然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这里土汉交错聚居, 古风民俗浓郁神奇,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 汉文化与土家文化二元纷呈。一年一度的“土家女儿会”上土家儿女载歌载舞, 借助歌舞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土家山歌源远流长, 无论是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或者山岭沟壑都可以听见大人或小孩的悠悠山歌, 还有别具风格的土家山寨——吊脚楼, 色彩斑斓繁丽多姿的土家服饰、与众不同的民族节日风俗、生活习俗以及风景如画的自然地理特色。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 需要我们代代传承和发展。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阵地, 把优秀民族文化引进课堂, 让学生从了解民族沿革、民族风俗、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入手进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在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有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博大精深的土家文化就是一部经典而鲜活的民族教材, 开发好使用好这部教材, 让土家文化进校园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 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智慧之源和不竭动力。因此把本土喜闻乐见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引进校园, 如传统体育项目, 土家山歌民歌、土家工艺、土家剪纸、土家舞蹈、土家服饰、土家生活习俗、土家建筑等, 既丰富了素质教育内涵, 又充实了学生课余生活, 陶冶了学生情操, 不知不觉地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提升了学生整体素质。

2以“五个一”为民族文化进校园基本内容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挖掘到的土家文化, 确定了 “五个一”的优秀民族文化为进校园的基本内容。要求在小学六年阶段, 每个学生会唱一首土家山歌或民歌, 会跳一曲土家族的摆手舞, 能剪一幅土家剪纸或制作土家工艺品, 学会一项土家体育或者艺术项目, 会讲一个土家民间故事或者民间风俗。“五个一”的内容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涵盖了音乐、美术、体育、艺术、文学, 有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3把“五个一”的民族文化引进校园, 坚持“四个结合”

1) 民族文化进校园要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将“五个一”的民族文化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传统体育活动, 如土家体育项目跷旱船、踩高跷、打连厢;在音乐教学中传授土家乐器唢呐锣鼓、土家摆手舞、土家山歌民歌;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制作土家手工艺品或者土家剪纸;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让学生讲土家民间故事或者了解土家民风民俗等。通过民族文艺节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间文学等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的课堂, 陶冶学生情操, 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民族文化进校园要与学校课程辅助活动相结合。课程辅助活动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根据课程辅助活动教学的特点, 在课程辅助活动中渗透“五个一”的民族文化教育。如在大课间将土家摆手舞列为主要活动内容, 深受学生喜爱;在书画组增设土家剪纸或者土家工艺品制作;在音乐舞蹈增设土家山歌民歌、土家摆手;在体育运动组增设土家传统体育项目;在经典诵读组增设讲民间故事或者说民间习俗等。使学生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增长智慧, 激发兴趣, 强化特长, 让学生发展既有现代特点, 又有民族特色。

3) 民族文化进校园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窗口, 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时, 既要有现代的时代文化, 又要体现民族的文化特色。 大到学校的校园校貌, 小至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文化建设都要融入民族的元素。如在学校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风貌改造都具土家特色, 学校的文化长廊、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都融入土家元素。

4) 民族文化进校园要与学校重大活动、节日相结合。学校的重大活动或者节日是对学校阶段性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成果展示。如一年一度的“土家女儿会”, 每年的艺术节, 每期的运动会,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庆祝, 元旦新年文艺汇演, 这些活动的开展, 都要展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成果, 让成果给学生带来喜悦的分享。

4把“五个一”的民族文化引进校园, 坚持“三个注重”

1) 民族文化进校园, 要注重民族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编写。教材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蓝本, 是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文本载体, 民族文化校本教材的编撰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分层次编写教材, 低段一二年级读本为 《我是土家儿女》, 主要感知土家文化, 采取图文结合,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本民族。如土家建筑图片、土家服饰、土家摆手基本动作、土家乐器、土家生活用具、土家山寨风景、土家习俗场景等。中段三四年级读本为《土家风韵》, 主要体现怎样学会“五个一”, 感受优秀土家文化,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段五六年级读本为《我与土家共成长》, 主要体现对土家文化的渊源、历史了解,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土家儿女而骄傲, 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民族文化进校园要注重学校教师队伍培养。教师在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 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因此打造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师队伍相当重要。学校通过请民间非物质传承文化艺人到学校传艺带徒, 让教师走出去到周边的同民族地区学习交流, 让教师搞民族文化教学教研活动等多形式来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教学水平和民族素养。

8.浅析廉政文化进校园 篇八

关键词:廉政文化;校园;内涵;途径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以弘扬清风、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对廉洁从政的认知、信仰以及行为规范从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文化形态的总和。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政理论以及丰富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政格言警句。廉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认真学习并且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廉政文化成果,是深刻反思并总结我党长期反腐的成功经验。是在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廉洁文化理,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文化领域的延伸,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

二、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必然性

廉政,是我党一向的政治追求。我国共产党“厉行廉洁政治”的理念早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策议程中就有明确提出,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9月对于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也明确要求反腐倡廉。中共中央十六大期间《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中提出:“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并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随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要求:“将廉洁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是我党始终坚持的明确政治立场,也是人们聚焦的的重大政治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使得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不断完善,我党也将迎来令人期待的全新的政治文化与廉政风气。与此同时,廉政文化进校园也将愈发重要。

在建设廉政文化的过程中,基于党员领导干部是廉政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廉政教育是离不开城市社区、农村干部和国有企业的,但是廉政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才能保证未来社会的政治廉洁。廉政文化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而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身上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担负着祖国的希望,在这个阶段也是最容易接受廉政教育的,使其从小就接受反腐倡廉的相关知识的影响与熏陶,产成先入为主的效应。这样廉政教育就会根植于青少年的大脑中,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受到廉政教育的影响。

三、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途径

(一)加强廉政文化的学习。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重中之重是领导和老师首先把自己也当作学生,以一个学生的心态,积极学习,将廉政理念追求内化为廉洁的行为追求。学校应着重对党员教师进行廉洁教育学习,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贪污腐败行为的滋生,采取有力、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师生的廉洁意识。我校在加强廉政文化学习方面正在做出全面的努力。2015年11月4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成言教授应邀来榆林学院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专题报告。不仅加深了教育工作者对腐败问题的认识,而且引发了党员干部对腐败问题治理对策的深入思考。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是我们每个榆林学院人应尽的责任,我们老师不仅在平时要加强廉政文化的学习,在关键时候更是冲锋兵,要做好表率,,真正做一名“廉政准则”的践行者。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坚持把廉政文化的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廉政文化的学习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中去,提高学生的清正廉洁意识。

(二)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以及环境的创设对于校园廉政文化产生良好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营造廉洁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校园实际出发,结合廉政文化,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廉洁教育资源在校园的生活区挂一些廉洁工作者、学者、科学家的画像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另外开展有关廉洁教育的演讲比赛、征文大赛;题写振奋人心的廉政标语、引人深思的反腐倡廉锦句。其次创设优雅的校园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规划校园道路,统筹安排学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重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基础设施的的完善等,不断加强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打造整洁、廉明的校园环境。最后创造健康的周围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如网吧、酒吧、电影院等公众场所的治理整顿,杜绝一切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外来不良因素的滋生。

(三)构建多样的文化宣传载体。校园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活动平台,开展各种廉政文化宣传活动。不仅要学生们积极参加,更要深入到教师队伍中。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教学媒介,在传统教育教学计划中纳入廉政文化教育的内容,通过平时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廉洁意识,渗透廉政文化。二要为廉政文化教育构建宣传平台,广泛运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等多种宣传方式,对学生进行廉政先进事迹宣传教育,实时刊登廉政文化相关资料,及时更新廉政文化信息。三要开展丰富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活动内容既要吸取传统廉政文化的精华又要紧跟时代潮流,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这样,不仅能充分将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起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类,分层的开展廉政文化校园活动。比如廉政文化征文大赛、征集廉洁自律名言锦句、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百科知识竞赛等,借此加深廉政文化的渗透力,扩大廉政文化影响力,并提高廉政文化全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廉政知识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如榆林学院为深入推进廉政教育进校园和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于2015年6月举办了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各院系、部门积极参与,推荐了一批优秀作品,扎实推进了廉政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倡廉洁、行勤俭、树清风,牢固树立勤俭廉洁意识,引领了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

(四)构筑规范的校园管理机制。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规范有序的管理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形成由全体干部与师生监督,学校党委领导,党委与行政部门共同管理及其他相关部门协同负责的相对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模式。同时,组建一个由学校领导团队和团组织共同参与的以研究和探讨校园廉政文化为主题,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小组。另外,利用党组织和共青团、学生会等校园团体组织的优势成立一支由学生自己组成的校园执勤队、监察队提高学生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的能力。其次,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校园制度建设中加入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强化责任细分,严格责任考核与责任追究。再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励在学习廉政文化方面成绩优异的个人,这样,不仅能将校园廉政文化机制建设由被动变主动,更能激励廉政文化发展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要不断创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法。推进大众化,接地气,并且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方式,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等方法力求廉政文化建设在校园能够的深入而长效的发展。

总之,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不仅能巩固并发扬我党长期以来反腐倡廉斗争的成功经验,更是对我国现在及未来建设者拥有健康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校园廉政文化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榆林学院全体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林德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9.红色文化进校园 篇九

一、加强领导、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了切实做好我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刘明玉同志任组长,书记林佳舆任副组长,其他校级领导、团队、工会领导的红色文化校园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德育目标指向,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吸取红色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探索一条利用红色资源创新德育工作的路子。让学生在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传承井冈山精神,让井冈山精神在他们幼稚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了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井冈山市东上红色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内容、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了我校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各项工作高效、正常、协调开展。

三、丰富内容,营造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氛围。

1、不断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

学校党支部开展了“听党史、看榜样、谈体会”党课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党的情结。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学习党课活动。使得广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组织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2、召开了主题班会,打造了红色课堂。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党的基础知识进校园、红诗红歌进校园、红色故事进校园、英雄人物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的红色文化素质。围绕“赏红色经典,塑阳光人生”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增强了红色思想活动的主导力。

3、参观学习,夯实红色教育。

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龙市“会师园”和茅坪“八角楼”等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了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到教育基地参加主题活动等,提高了红色教育效果。

4、观看了视频《井冈山》等,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寓红色文化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倡导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组织学生观看了红色爱国视频《井冈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教育。

5、通过党的知识展览,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

运用LED大屏幕,播放党章、党史等有关中国共产党党的知识,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效果特别突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再接再厉,持之以恒,进一步抓好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调兵山市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0.廉洁文化进校园 篇十

学课文,明事理,立大志

——语文版九年级上《四知》

烛光中学 王晓凌

教材分析

本课用杨震的2个故事表现了他廉洁自律,坚决拒贿的高尚品格。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教材中廉洁人物的故事,学习相关的名言。

2、知道廉洁的含义,明确廉洁文化及其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树立远大志向,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做准备。教学重点、难点

1、在教材学习中,培养学生增强自律能力,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2、知道廉洁的含义,明确廉洁文化及其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立志成才,为国奉献的社会责任。教学方法

讲授法、故事展示法、问题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廉洁方面的故事、事迹、诗歌、歌曲、对联等

2、思考廉洁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及其作为学生自身应该怎么做 教学过程

一、学课文 提问导入

1、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四知(齐读课题)请问什么是‚四知‛?(看课文回答)

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现在常说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至今广为流传。

2、本课一共写了杨震几件事?

答:两件事,一为‚杨震拒金‛,一为‚杨震拒开产业‛。

3、本文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格?

答:表现了他廉洁自律,坚决拒贿的高尚品格。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四知》,知道了汉代的杨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民众拥戴,屡屡升迁。有一次,赴任途经昌邑,正是他举荐的秀才王密为县令。王密为感谢他的恩情,在深夜送金,被他给严词拒绝了。一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个字形象刻画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后来这八个字就演变为我们现在大家熟知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此义正词严,拒收贿赂,足见杨震的清正廉洁,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拒绝贿赂的同时还批评教育行贿者,使王密‚愧而出‛。

二、温知识

问:我们学过的初中教材中有哪些清廉的官员? 明确:

1、七年级下的《包拯》中‚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连一块端砚都不私占,可见包拯之清廉。说着包拯的故事,耳边似乎就传来包拯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包拯的清官形象早已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谈了。

2、同是七年级下的《董宣执法》一文中,写董宣‚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通过别人的眼来亲眼所见,皇帝的口来亲自夸奖他的清正廉洁。

3、九年级下《私心》中的第五伦‚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一句,形象地刻画了第五伦的贤良清廉。教师小结:

包拯做官,做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又被称作‚包青天‛,他的故事早已在百姓中耳熟能详;杨震、董宣、第五伦等也都是中华史册中名垂千古的好官,在我们中华历史上,像他们一样的清官好官数不胜数,他们清正廉洁的精神绽放出的人格魅力令我们后人敬仰。

三、听故事

设计:教师讲一个廉洁故事,学生自主分享廉洁故事。

1、父子清廉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晋武帝问:‚为什么呢?‛胡威说:‚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远。‛

2、自报财产留清名——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廉洁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3、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4、马皇后当好贤内助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多次提出欲寻访马皇后亲族,以封爵禄,但均被马皇后婉言谢绝。她说:‚爵禄私外戚,非法。且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骄淫,不守法度,其后果不堪设想,前朝外戚之覆政,皆由于此!‛

马皇后也常提醒劝诫朱元璋:‚骄纵生于奢侈,危亡其于细微。‛她虽贵为**,却依然生活简朴。平日只穿旧衣服,并且命宫女动手织布做被子,赠予年老孤寡之人。剩下有瑕疵之布,则做成衣裳,赐给众王妃及公主,‚使其知悉农桑艰难‛。遇有灾荒歉收,‚辄率宫人蔬食‛,并开仓赈济灾民。一次,她问朱元璋:‚今天下民安乎?‛朱答:‚此非尔等所宜问也。‛‚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

5、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后人称颂。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管区老百姓的疾苦这、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不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能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哪!‛手下人着急地说。‚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甩起两只袖子对手下人说:‚你看,这里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

‚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6、六月天还穿着薄毛裤

1957年6月中旬,我去主席那里汇报工作,我们都穿上了单衣,而毛主席仍然穿一条灰黄色的旧毛裤,没穿罩裤,毛皮裤已经很旧了,上边还有几个洞。我问:‚主席,您这个时候还穿毛裤,是不是腿有毛病?‛‚没有毛病,只不过是买不到适合我穿的宽大线裤。‛毛主席说。‚我在广州针织厂为您定做两套线衣、线裤好吗?‛我问。‚那就麻烦定做两套,我自已出钱。‚主席说。

记得主席身上穿的睡衣也打了补钉。主席这样简朴,有些人不相信,可我是亲眼所见,事实就是事实。我在主席那里吃过多次饭,总是二两米饭,三到四个菜。来了客人,主席通知加点菜,也只是增加点分量,有鱼有肉而已。在主席那里,我从末吃过什么山珍海味。这就是全国解放后,作为党和国家领袖的毛主席的日常生活

教师引导:故事听到这里,同学们,是否明白了到底何谓‚清官‛?何谓‚廉洁‛?廉洁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四、明事理

问:何谓‚清官‛?何谓‚廉洁‛?

明确:《现代汉语词典》中‚清官‛解释为‚廉洁公正的官‛。‚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清廉‛解释为‚清白廉洁‛。

‚清白‛解释为‚纯洁;没有污点‛。问:何谓‚廉洁文化‛? 答:‚廉洁文化‛不仅是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形态,而且是人们关于廉政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它以廉洁从政为思想内涵,以各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问:在我们中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活动有何意义? 答:今天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你们踏入社会前接受廉洁教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就显得更有必要。广大中学生从小就应该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树立‚廉政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小结:

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廉洁洁如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受黄金,这是杨震的廉洁;秉公执法,铁面无私,这是包拯的廉洁。他们用自己的一生,精彩的诠释了廉洁的内涵。由此可见,清政廉洁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清政廉洁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希望同学们也能以廉洁自律养身,真正成为一个行为正直,处事廉洁的人。

五、听歌曲

播放廉洁文化主题歌《莲颂》,引导学生从歌词中初步体会从莲的高洁品质联系到做人应该自律廉洁。

六、集资料

除了歌曲外,还有很多关于廉洁文化的诗词、名言、对联等,请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廉洁文化相关资料的内容。

例:俭以养德,廉以立身;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做官法为上;奉公以勤,律身以俭;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等。教师小结: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廉洁的美德,把腐败看作社会的一个毒瘤。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我们中学生该做些什么?

七、表行动

教师:廉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易事。一个人做到廉洁自律困难,一生保持廉洁就更难。也许有人说,我还是一个学生,手中没权,廉洁与我无关。其实不然,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廉洁问题已悄无声息地进入我们校园。比如:小部分同学讲吃穿讲名牌讲攀比,比穿着比有钱比阔气,学生干部竞选时搞贿赂拉选票,做作业找‚枪手‛,过生日去酒店等等,这些不正之风严重地影响着我们。面对这些你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必要的点拨、引导。

明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廉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八、立大志

问:

1、20年后,你有了自己的工作,到那时,你会怎么落实廉洁自律呢?

2、如果将来你们做了官,你们想做怎样的官呢?

3、学习‚廉洁文化‛之后有何感想? 明确:今天莘莘学子,明日国家栋梁!

九、寄希望

11.“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资讯 篇十一

会上,各位发言代表围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热烈交流,各抒己见。其中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重要意义、《慈善读本》经费保障、《慈善读本》循环使用、慈善内容融入课本编入辅助教材以及与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沟通等问题受到与会人员普遍关注。

最后,张锦鸣会长作总结发言,肯定了自2013年9月份以来,各地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实效。并将黄岩区慈善总会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的成功归结于三点: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三是以慈寓教,成效明显。张锦鸣会长还强调:为根植慈善理念,扩大慈善文化影响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准,下阶段还需要将该活动深入推进。一是主动牵头,部门协助,共同推进;二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营造氛围。

期间,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黄岩实验小学、实验中学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成果。通过学校宣传橱窗分享慈善征文优秀作品、慈善典型人物事迹,并结合中小学生特点,将慈善文化寓于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文艺表演等活动中,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其中黄岩实验中学还组建学生社团——崇德社,以“汇聚青春力量,践行快乐公益”为宗旨,结合慈善开展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月29日上午,山东省济宁市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启动仪式在明珠中心小学举行,市慈善总会向任城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99所小学赠阅1万册《慈善读本》,并联合教育部门在学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

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体现了尝试爱心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创新,是慈善事业展中的全新尝试和跨越,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市慈善总会将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紧密配合,做好指导工作,促进慈善教育经常化、常态化。

12.传统文化进校园演 篇十二

一、高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

1、廉政文化进大学校园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使青少年看重金钱,以金钱来衡量一切。社会上这些奢靡之风、腐败习气已经侵入到了校园。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意识渗透到学校各个相关领域的教育中去,势在必行。

2、廉政文化进大学校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身需要

社会上的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本位”思想使学生的想法更加趋功近利,甚至在青年中就出现了庸俗人际关系。成年人价值观中的利己主义因素外化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世态度,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同学交往中只看重这种交往对自己现在和今后是否有利。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源入手,从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入手。[1]

3、廉政文化进大学校园是加强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学校管理层及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往往强调对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对学校关键岗位和重要部门的领导进行廉政教育,却忽视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行为的养成。高校发展的“魂”是文化,文化的魂是价值。一些高校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存在“潜规则”现象,学术研究存在弄虚作假风气,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还存在。这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形成恶劣的心理评价印象,因此廉政文化进校园是现阶段加强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廉政文化进校园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1. 上下联动营造廉政文化育人氛围

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土壤,要使校园廉政文化产生良好效果,廉政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环境的打造十分重要。为此,笔者所在学院一直注重廉政文化建设的示范宣传作用,已经努力形成“领导牵头、教师响应、学生配合”的上下联动式宣传方式,即领导班子成员牵头,以身作则;教师员工积极响应、严于律己;广大同学全力配合、广泛参与,营造出了“人人崇廉、人人思廉、人人促廉”的浓厚氛围。同时,应以辐射影响社会为时代使命,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廉洁教育的支持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资源整合机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真正实现廉政文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2]

2. 有的放矢创建廉政文化建设载体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重在找准建设载体,笔者所在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五个载体:一是以制度为载体,积极完善教职员工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二是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提出了廉政文化建设三结合,即“坚持廉政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廉政文化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廉政文化与公寓文化相结合”,打造廉政文化精品。三是以教育为载体,号召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开班会以及授课过程中要以适当方式向学生宣传廉政文化,体现正面引导、反面警示,从而实现课堂上进行廉政文化的渗透、廉洁意识培养的教育过程;四是以读本为载体,鼓励教工、学生党员阅读廉政知识读本,并撰写心得。五是以学习北大荒文化、铁人精神为载体,号召学生学唱北大荒新歌,开展北大荒历史征文、演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铁人纪念馆等。让廉政文化特有魅力成为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特有载体和重要依托。[3]

3. 凝心聚力打造廉政文化两大阵地

廉政文化的建设必须以阵地为依托才能开展得更为扎实有效。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上找准两大阵地:一是教职员工阵地,二是学生阵地。

在教职员工廉政文化的阵地建设上,重点实施三项举措:第一,由学院党总支书记牵头成立了纪检领导小组,坚持以查促建,以查促改的方针,实行检查考核。考核工作为一年一次,分自查和汇报检查两个阶段进行。通过检查考核,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提高党员和师生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认识。第二,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廉政测评》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学院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办法》并推进落实。第三,采取“抓领导、抓协调、抓联动、抓参与”的“四抓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工的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学院防腐保廉体系。此外,学院还应加强院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每个学期都将学院的各项费用的花费情况,党费、工会会费的收缴支出情况在教工大会上进行汇报,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清楚学院的账目。真正做到院务公开、透明。[4]

在学生阵地建设上,主要以党员和学生干部为重点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首先,成立党员互助组织,党员示范寝室等,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大力动员学生组织利用学生活动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在今年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学生支部、学生社团三大学生组织近200多名学生干部在指导教师带领下积极开展了各项有益的廉政活动,将廉政文化建设寓于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中。通过一个学期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实践,学生干部受益良多,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并纷纷表示一定以身作则,做一名清廉学子。再次,为确保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还在广大学生中以如下方式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以学院网站首页、辅导员博客等为载体,定期播报廉政勤政先进典型的事迹,播放廉政教育录像片,发布廉政教育信息;以廉政文化宣传标语、条幅、宣传画、警示教育牌、廉政文化宣传橱窗等为载体,营造廉政文化的声势。使廉政文化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体现,廉政知识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传播,廉政文化阵地渐趋稳固。

4. 突出典型发挥廉政文化榜样作用

树立教师党员师德模范,学生党员代表等优秀典型,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宣传。通过优秀典型的宣传,掀起党员教师争当师德模范,党员学生争当代表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将廉政文化建设真正深入到教师员工学生心目中,达到普通教师学生也要防微杜渐,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

三、廉政文化进校园建设实践路径延伸思考

通过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实践路径的一系列积极的探索,我们的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深挖廉政文化建设的瓶颈点,形成环向发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至关重要。

1. 从学院政务入手,深挖廉政能力建设

(1)党政联席、政务公开

第一,切实利用好学院例会,深入落实党政联席机制。继续强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意识,把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与抓好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业务分管到哪里,反腐倡廉要求就延伸到哪里,确保在所辖范围内不发生或少发生违纪违法问题。做好党政联席会议记录,做到强化备案,有点有据。

第二,利用好教代会和民主生活会,公开接受群众的评议、质询和监督。完善“党务、政务、教务”公开制度,利用例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媒介对学院在各个方面的有关政策、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群众关心的内容进行宣传,确保全员教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发挥“一事一议”制度的优势,在涉及学院教工和学生的重大问题上,召开教代会,集思广益。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推动学院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2)优化环境、提高效能

坚持绩效考核,党务、政务双管齐下,对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党员教工深入考核、采取提出意见、限期整改直至开除党籍的绩效措施肃清党员队伍。同时对于学生敏感的奖助学金等的发放,党员的评选等采取张贴公示的形式公开化、透明化。以此来净化环境,从源头上抓党风廉政建设。

(3)完善制度、强化落实

在原有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收费公示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投诉问责制等,不断完善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通过完善工作作风监督测评等措施,加强和促进教学、科研及学院教辅部门的作风建设,促进全院党政工作人员勤奋敬业,切实把“以师生为本、为师生服务”理念落实到学院反腐倡廉建设中。

2. 从敏感问题入手,夯实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通过开通辅导员博客为载体,定期播报廉政勤政先进典型的事迹,播放廉政教育录像片,发布廉政教育信息;同时,对入党流程,奖助学金评定等的程序及结果及时公示,对相关原则进行解释,扫除廉政文化进校园建设的死角;通过党员手牵手帮扶新生、党员毕业生座谈会等方式形成廉政文化建设传帮带模式,以点带面,逐级扩大;以廉政文化宣传标语条幅、宣传画、警示教育牌、廉政文化宣传橱窗等为载体,营造廉政文化的声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层组织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如廉政事迹演讲比赛、廉政知识竞赛、主题辩论会、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了解学生心声等活动,使廉政文化在各项活动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领域中,廉政知识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传播,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5]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它不是一件事和一个活动,应把它内化到教育、教学的各项领域、各项活动中,渗透到每一个党员教师学生的生活细节中,确保廉洁清风沁人心智,构建和谐教育新风。

摘要:高校党团建设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高校党团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本文在阐述了高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即营造廉政育人文化氛围;创建文化建设载体;打造两大阵地;发挥榜样作用等。

关键词:廉政文化,高校,实践路径,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EB/OL].2010-03-15.

[2]斯阳,王华俊,韦敏,李琳.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不足及对策[J].廉政文化建设研究,2012(1):53-57.

[3]魏银立.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和推进路径[J].学理论,2010(14):230-232.

[4]梁辉.廉政文化进高校校园的若干思考[J].党建天地,2011(9):34-37.

13.廉洁文化进校园 篇十三

清洁的风进入我们的校园,并进入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心脏。

清洁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校园不充满诚实和文化,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被那些不公平,腐败,不合理,战斗和相互欺骗的人占据。那么我们就不能健康成长,学校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要让不好,不为小,不要邪恶和行的话必须行,将水果和其他着名的格言和学生的灵魂碰撞。

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绝望给老师的礼物。一些同学选修班干部治疗贿赂学生。这些情况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长环境,是我们不能容忍的。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是要盛开鲜花,我们学习清洁文化,知道如何谦卑,懂得勤奋,理解坚强不屈,不被盗,道德,不战斗,不是相互作弊,为未来的祖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传统文化进校园演 篇十四

如何保护与传承是当今“花儿”研究的重要议题。不少专家提出,“花儿”传承与保护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静态保护, 就是针对现存的“花儿”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客观、静态的采集与记录,努力创建较为完备的“花儿”音乐文化数据库,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二是活态传承,就是想方设法让更多的现代人,以致子孙后代不断地传唱“花儿”。

在静态保护层面,不少专家学者,各级文化部门,各层次的研究者可谓是不辞辛苦,功不可没。但要想活态传承,学校教育可谓是得天独厚,学校可是有目的、 有组织、有计划地向下一代传授文化的专门机构,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够进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必定有起死回生之效,于是,许多专家发出了“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不容辞”呐喊, 学术界对于这种呼声是一呼百应,异口同声,秉持此类观点的学术论文充斥于各种期刊,在实践中也不断出现“京剧进校园”“南音进校园”“豫剧进校园”“闽剧进校园”“客家山歌进校园”等,数不胜数,遍地开花。

“花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也不例外,“花儿”进校园的呼声也常见于各种报端,期刊,“花儿”进校园的实践也在某些地区不断推行。但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活动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对此专家学者也提出了种种的对策、 构想,但却很少有人大胆地问一句:为什么要让孩子唱“花儿”?

对此,不少研究者也从文化传承、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给予了解释,但却很少有人从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出发来解释,为什么要在学校教育中传承“花儿”?

不要忘了,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是考量一切教育观念、行为、内容的根本出发点。所谓价值就是事物满足需要的属性。针对教育而言,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一定的人, 满足人的需要,教育的价值就是教育对人的意义。教育的本体价值就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或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价值,这是教育的内在价值。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教育的工具价值,即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那么,具体到音乐,音乐教育,它能满足, 或应该满足个体的什么需求呢?

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它把一切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深刻体验到精神的愉悦。真正的音乐一定是真诚、自由的精神表达。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着。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对于情感的表达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长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这方面的发展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

另外,人们之所以需要音乐,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精神享受,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只有在愉悦的感受体验前提下,学生才能去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所以说,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 是音乐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

“花儿”本始于人的自由的精神、情感表达,它唱出了西北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情歌是“花儿”的主体,也是最动人、最入心、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花儿”对情感的表达大胆、赤裸,有泪有血,撼人心肺。

当然“花儿”也不仅限于情歌,田间山野的随意散唱,相互对唱,首先是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排解了心头的忧愁,劳动的困乏,没有听众,一切皆以自娱为目的。

现在的孩子情感更加丰富、细腻,他们也需要有自己的歌,唱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他们也需要排解心头的忧愁,学业的困乏,他们也需要娱乐。

但是,他们不想唱“花儿”,他们不愿再唱“尕妹妹”“白牡丹”,也不喜欢那些被描述为高亢、嘹亮、沧桑,富有山野气息的腔调。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歌。

不可否认,“花儿”原本的情感表达功能,娱乐功能已被一些新的艺术形式所取代。既然“花儿”原有的情感表达,娱乐消遣功能等等已微乎其微,那么,“花儿”进校园的意义在哪里,仅仅是学唱几首“花儿”曲调吗?还是为教育、为学术制造噱头?

“花儿”流行地的孩子们,他们不是为了传承而生存、而受教育,他们必然要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花儿”的传承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精神自由为代价。“花儿”能否在学校环境下传承发展,要看其是否具有与学生的个体精神世界建立起“意义联系”的可能性。要在传承的同时,成为个体精神成长的养分,以传承为目的的强制输入只能损害、限制学生的个体精神自由,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在思考类似“花儿”进校园这样的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把传统的音乐观念、音乐行为、音乐材料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活传承必然是在个体精神内部完成的,那么个体对传统的价值判断,情感体验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冷暖自知, 真实、真切。如果忽视个体精神自由表达的需要,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忽视个性培养,就会出现强制性的机械“灌输”传承。

如果我们没把传承传统与个体精神自由表达的关系搞清楚,如果音乐材料,教学形式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需求,如果仅仅是出于一厢情愿、满腔热情的责任感,使孩子在令人沮丧的消极体验中学习,尽管从当时看,学生学会了一些曲目,学校借此也可能获得了种种的荣誉,研究者也有了成果,但这一切,却以牺牲孩子的个体精神表达自由为代价。从长远来看,孩子可能是学会了传统音乐的一些形式,但同时也积聚了对传统的怨恨、排斥心理。看到这种情形,我们扪心自问,遗产“活了吗”?

在此我无意丑化抑或美化传统,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它。但是,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传统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永远都逃脱不了传统的掌心,人来到这个世界,离开文化,离开传统,他就不可能成其为人,教育是专门以“文”化“人”的活动,因而它一刻也离不开已有的文化成果。以“文”化“人”是教育的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还要“回到自身”,获得个体的自我生成。

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与传承传统的危险在于,人可能被传统所奴役,为了传承,限制了个体的精神自由,这就是许多文化学者所揭示的“文化对人的奴役”。传承本身不应是目的,传统更应成为滋养心灵的养分。

学校教育不应是传统的“储存器”和“运输线”,而要提供一种情境,使得当代人与传统在精神层面能够对话、交流,其最终结果是,传统在个体精神世界创造性再生,人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不断成长,同时达到文化的创造与人的生成的双重目的。

提出上面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的作用,也并不意味着否定学校教育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应该担负的责任,而旨在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偏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大问题,需要集思广益,我在此也无力提出一个完善的保护策略,只是建议我们在考虑通过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少应该通盘考虑文化传承、人的发展、社会发展这几个方面的关系。而不是仅仅从文化保护、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来提出一些观点,做出某些决策。

摘要:“花儿”能否在学校环境下传承发展,要看其是否具有与学生的个体精神世界建立起“意义联系”的可能性,要在传承的同时,成为个体精神成长的养分。以传承为目的的强制灌输只能损害、限制学生的个体精神自由,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上一篇: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季度考核办法下一篇:八上第一章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