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2024-06-17

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精选15篇)

1.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一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是一篇有趣的韵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所含的知识点不少,为此,我安排一些教学情景,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围绕题目,创设情境,比一比教学反思。教学时,我结合课文的内容,说到“小动物们要比一比,我们小朋友也要来比一比,看看那列火车开得最快?”“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帮助小鸭子走迷宫?”“苹果和枣比一比,那小朋友也来比一比,看看谁读得最棒。”“小组也来比一比!”“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正确”“老师和你们比一比”“我们来比一比谁最会写字了!”等,有效地创设了情境,不仅让学生有了竞争意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

二、识字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本课也不容忽视对生字的教学。于是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使汉字不再枯燥、生硬。

1、自主认字法:“加一加”、“换一换”。让学生巩固已学的字的同时,能较好地进行比较,来识记生字。如:“边”字的教学。

2、图字结合法。我通过图片及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字意,并与其字形相结合,化难为易,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堆”字的教学。

3、对比法。“一棵树”的“棵”,学生早已熟悉,但“一颗枣”的“颗”是本课的生字,学生不仅比较陌生,更容易与“棵”混淆。所以,我先试问学生,“这个颗,是一棵树的棵吗?”让学生来区分两个字的同时,设下悬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更好地关注接下的教学环节。然后我再问“有什么不一样?”并出示文字,让学生进行比较。让他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视觉的对比,来说说两个字的不同之处。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思考空间。

三、本课的另一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量词,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反思《比一比教学反思》。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并结合生活事物,让生理解量词的适用范围,正确地使用。如:教学“堆“时,明确告诉学生“堆”是适用于静止的事物,它们杂乱地放置一起,就可以用上“堆”。同时让生进行拓展,用“一堆”来说话。不仅能理解和应用所学的量词,更能发挥想象,发散思维。接着,我质疑学生“为什么不用一群杏子呢?用一堆呢?‘堆’和‘群’有什么不同?”,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堆”的用法的思考,还能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群”字的用法,通过两者的比较,更好地进行运用。为了帮助学生区分两者,我除了口头的联系外,还出示了文字填空题,让生能很好地进行区分和运用的同时,加深理解。

四、俗话说“读书万遍,其义自见”。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分节读、分组读、齐读、同桌读、男女生读、加动作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产生乐趣。特别是课文最后的打拍子背一背,在朗读的基础上,同桌一起打拍子,不仅押韵上口,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使整个教学氛围轻松而活跃。

五、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训练是不可缺少的。要让学生正确地使用量词,仅仅学习“群、颗、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结合课后“我会说”进行量词使用的说话训练,并通过事物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结合他们的生活、说一说更多是量词。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还出示图片,让生仿照课文的样子自编韵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使用量词。

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纪律良好,能积极地老师配合,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本课虽然得到了领导与老师的一致好评,但我还是认为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说话练习方面,除了一些词语的训练之外,还应当增加一些句子的说话训练,让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并注重句子的优美程度。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为学生今后的写话、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我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地进行学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二

一.关于教师教学

1、教师对课标中有关教师角色转变的理念耳熟能详, 但在实际操作中, 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由于新旧观念的并存、评价标准的相对滞后, 部分教师对课改有所迟疑、担心, 不敢轻装上阵。另一种倾向则是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尊重学生、弘扬个性, 面对课堂上学生随意讲话、不守常规, 教师却听之任之, 生怕担抑制学生个性发展之名。

2、教学策略的变化创新造就了生机无限的新课堂, 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效率, 那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组织活动, 缺乏对活动目的的思考, 课堂看似热闹, 实际效率低下。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到位, 片面地追求小组学习的形式, 使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 谈不上充分的合作, 更缺乏思维火花的碰撞。

二.关于教材

我市小学语文学科选用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通过几年的使用, 老师们感到教材编排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相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不发达地区而言, 一年级实验教材容量过大, 识字量偏多, 有的课文篇幅过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配套作业编排不够精练, 有的练习价值不高;教材的配套资源不够丰富, 尤其是配套的音像资料不多, 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关于评价

1、评价环节的操作滞后严重地阻碍了新课改的发展。

2、有些课堂评价的针对性、感染力与启发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何解决以上存在的二个问题呢?

首先是进一步加强课标学习。对课标的学习一定要不断深入, 真正领会课标的精神内涵, 更新观念,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其次在教学中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理念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为之一新。但部分老师有一种错觉, 以为新课程必须与所有“旧”的教学彻底决裂, 在课堂上时时处处刻意求新。实际上, 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新””与“旧”的矛盾。对传统教学的正确态度应是剔除糟粕、推陈出新。二是感悟与训练的关系。训练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 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感悟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 注重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处理好训练与感悟的关系, 其实也就是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然而,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 在处理训练与感悟关系的问题上, 却容易把两者机械地割裂开来。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只有训练与感悟相融, 才能相得益彰。遵循这一规律, 摆正训练与感悟的关系, 寻找两者之间的最佳坐标点, 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三是创造性使用教材与正确运用教材的关系。新课标中“教师是教学资源重要的开发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新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教材的神圣地位, 但是, 这必须建立在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片面地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抛开教材进行发散, 就会走上另一种极端。譬如在拼音教学时, 学生对教材所提供的儿歌还没有完全读流利, 有的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补充了其他形式的儿歌让学生读, 目的是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这个环节下来后, 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课文读不好, 课外的也没读好。还有一种现象是教师任意拔高训练难度, 使其他教学内容在时间上受到挤压。这样的所谓创造性使用教材, 对语文教学的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教材的要求和尺度, 尤其要警惕任意拔高要求的行为。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不偏不颇。

3.反思成长,感悟英语教学 篇三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反思 感悟

我于2003年参加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整整13个年头。回顾这13年岁月,我明显感觉到我的教学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3年到2008年,对英语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实践了5年。

2003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没有任何教育教学经验,根本不知道怎么上课。2003年11月份,校长听完我的课后的评价是:太传统。原来前两个月我是在自己英语老师的影响下上课的,没有自我,没有创新。其实,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生涯应该从那之后才开始。

校长的评价对我影响很大,我开始从学生的角度反思,反思自己英语学习过程,反思英语学习最需要什么。最后我得出结论:英语学习最需要的是兴趣和联想想象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怎样给学生这两样东西呢?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自学《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实施》,我终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三次备课的理论。第一次备课主要是大致浏览某一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话题、语法和词汇,并构思这一模块授课的整体性。第二次备课是针对某一模块中的某一单元设计理想课堂环节及具体推进过程,然后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再做适当修改。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让语境完整,并使基本知识点在语境中得以很好的呈现、巩固和强化,另一方面要注意维护和激发学生兴趣,并注重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第三次备课主要是花时间审视二次备课。一是审视课堂环节能否再优化;二是审视重难点是否突出并可以很好地突破;三是再次审视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三次备课后老师要达到的课堂面貌是:从容而有激情,带书但不翻书。三次备课理论的形成使我体会到英语课堂的快乐和成就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堂课后我都会认真反思成功和不足之处,因而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但是,个人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钻研、反思与实践,更要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的经验。在这点上也确实有一些经历对我触动很大。第一次是2006年11月份在铜陵十中所听的6为教师上的公开课。由于我已经工作三年,对英语教学有自己认识,因此我只仰慕两位教师的课。一位是曾获安徽省初中英语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的李琳老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另一位是铜陵十五中温建老师的无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后者,只用一支粉笔、一个录音机,但他的课幽默风趣,教学设计层层铺垫,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展现的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也是很自然的,学生很高兴地、很自然地被老师引领着。课堂的突然结尾,让学生和听课老师意犹未尽,但却给所有学生留下了回味课堂的欲望,也给所有老师留下了很多反思的空间。第二次是到黄山太平参加培训时听的南京十四中一位教师的课。他的情境教学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且语言习得在语境中自然引出和训练,也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第三次是2005年参加铜陵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近一个月的外教培训。期间了解了西方教学模式,对自己的教学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第四次触动是在铜陵时认识的一位美国外教。我惊讶于他的课堂设计和课堂实施过程,他总是一步步引导,各环节训练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肢体语言丰富到位,很让人感兴趣。并且他的语调时高时低,抑扬顿挫,语言感染力极强。最后一个影响来自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我曾反复观看他的《人生的境界》一课。从那里,我提高了对轻松愉快的课堂构建的认识,也反思并尝试在课堂上如何做到刚柔相济。

由于工作前四年不断自我钻研,向别人学习并经常反思、改善,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最主要的荣誉:第一届毕业班英语成绩遥遥领先;获得市级初中英语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在这一时期我的基本观点是:每一堂英语课都是一幅完美的画面,教师要精雕细琢这幅画,各环节层层铺垫,重难点训练自然、突出、到位。同时,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是一个语言大师,发音标准,语调抑扬顿挫且幽默风趣。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还必须是优秀的导演、演员和观众。

第二阶段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有信仰,也有困惑的经历。

2009年应该是我反思、内化并有进一步认识的一年。我首先反思了我的三次备课理论,决定继续坚持;其次,我反思了西方教学与那个外教朋友的影响;最后,我反思了魏书生老师的课。得出的结论是:一是第一阶段的认识是正确的。二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尝试着把中西方英语教学进行一定的糅和,把我对我有积极影响的老师的优点吸纳过来为我所用。

2009年到2011年是我严格实践这两大结论的两年。我得到的收获是一方面学生对我的课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而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如我想象的那样理想。那两年我在肥东圣泉中学,34个班级中我带的两个班总是在中间,这让我很困惑。于是我开始反思,首先仍坚持我的信念。但对英语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开始研究与思考,那就是课后辅导。我个人认为,每一个学科都有需要辅导的学生,但并不是大部分学生都需要老师天天叫到办公室辅导。辅导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基础确实很差,接收能力、运用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好、能力也较好的学生,仍然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学生不一定喜欢,因为他们失去了休息时间,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那种牺牲学生健康而得来的成绩有多少含金量呢?

但我这样说并不是鼓励老师不尽责任,恰恰相反,老师一定要尽责任,但尽责任的方向要看清。我们应该在课堂上下工夫。其实,现在的学生没有几个笨的,但却有不少不爱学习的,为什么一些学生不爱学习英语呢?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课上的太枯燥,抑或是太难?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注意维护、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不是因为我们老师本身对备课认识不够导致教学过程散乱而不得不进行大面积的个别辅导?

4.《比一比》教学反思 篇四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四个字。认识“|”和“土”。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 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学习,学习运用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仿编韵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量词“群”“颗”“堆” 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图片和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激起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师生互比年纪、身高,提示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引入课题。

二、开展竞赛活动,复习生字、词语、课文

1.小组间开火车,赛读生字。

2.指名两组比赛开火车,赛读词语。

3.课件示图,师生齐读课文。

三、运用插图、实物进行对比,理解“群”“颗”“堆”的意思和适用对象

1.“群”

(1)看图,比较“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引导学生发现“一群” 比“一只” 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企鹅”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群”表示数量多的同类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说话:一群

2.“颗”

(1)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枣、西红柿-花生、罗汉果-莲子、乒乓球-珠子,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2)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3)拓展说话:一颗

3.“堆”

(1)看图,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自己带来的可以用“堆”表示的东西。

(3)指名汇报

(4)拓展说话:一堆_______

四、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小组协作学习: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摆一摆,说一说。

五、运用语言积累,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观看课件,仿编韵文。

情境一:菠萝和梨

情境二:葡萄和桃子

情境三:马和兔

3.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4.指名汇报。

六、写字练习

1.课件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随电脑书写笔划。

2.仔细观察,自主探究: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练写生字,展示评议。

板书:

比一比

羊图

蚂蚁图

企鹅图

教后自评

《比一比》这篇课文的课题就充分说明了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那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地使用一些量词。这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活用教材,创设语文实践的良好氛围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实习活动,关注并改善学生在教学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掌握语言惟一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中把它记住,语言材料多了,语言经验就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比一比》这一课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就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有些量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说或不必说;有的量词的使用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颗”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事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过早、生硬地灌进他们的耳朵,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

在本课设计中,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数量不一、大小不一的实物,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量词说身边的事物,进行“颗”“堆”“群”的拓展说话,都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机会。本课的设计还体现了一个创新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那就是请学生仿编韵文。通过前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对常用量词的适用范围有了初步理解,然后先齐读课文,再用课件出示菠萝和梨、葡萄和桃子,学生练说“一个,一个( ),――――――――――”,“一边( ),――――――――――”。出示马和兔,学生练说“一(),一(),――――――――――”。这些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潜能,结果就有了“一个瘦,一个胖,一匹瘦马一只胖兔”的佳句。

二、进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引导学生理解“堆” 的适用对象时,从图上的“一堆杏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堆”表示数量多的东西,那什么样的东西能用“堆”表示呢?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摆一摆,说一说,有些学生举起一小袋的米说“这是一堆米”,“这么说对吗?”教师引发疑问,学生们就思考起这一问题来,最后由学生自己纠正,明白在一个平面上无规则地把许多东西聚在一起就可以说“堆”,当然这一概念学生不必表述出来,心有所悟就行了。之后再让学生拓展说“一堆”,体现了学生自疑、自悟、自解的探究过程。

5.《比一比》的教学反思 篇五

我上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这方面学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一方面他们在学习100以内数的的时候,已经学习过数的大小比较;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会接触甚至亲自解决过这样的问题。但是,究竟怎样比较三位数的大小,不少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因而如何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并把似懂非懂的知识上升成理性的思考是这节课我思考的重点。

依据这个,反思这节课,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学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如:例题的引出,原来例题是枯燥的数字出现,而我创设一个龟兔赛跑的情境,让学生自己选定自己的选手,然后加入到比赛中,接着同位比较。这样呢,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引出新知。又如:在巩固练习中,分别设计了三轮摆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充分创设活动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如:在探索比较方法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方法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培养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比较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学时尽量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不给学生概括比较数的大小的抽象法则。

又如:在玩PK游戏中的第三轮时,让学生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个数位上,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做事策略,如抽到的数字较小时可以考虑放在个位,相反则放在百位上。这一轮里,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3、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加深认识

我觉得要有教学资源的意识,认识到课堂上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宝贵,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在游戏中,每个数字的出现都是动态生成的资源,从教学中看,我觉得这资源是有效的。如:在第三轮游戏中,男组出现了数字不是最优化组合的情况。我立即捕捉住这一即时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重新反思,把数字再作调整,为学生的思维提升创设了一个平台。

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在创设龟兔赛跑的游戏时,5号小兔设计比较生动,学生注意力都被它吸引,所以多数同学都选取了5号,形成1000与1000比较的资源较多,而对其它数的比较的选择较少,在此拖延了时间,如让我再作思考,我会凸现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小龟努力也可以赢小兔的。从而引导学生多向选择,那么学生生成的资源将会更丰富,效果会更能突现。

6.一年级《比一比》的教学反思 篇六

一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识字教学就要按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把识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一开始我就出示课文插图——农家小院,并对孩子们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踏着秋的气息,看着金黄的庄稼,听着小鸟的鸣叫,闻着水果的.芳香,我们走进农家小院,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一一出示个别图画对应的名称,然后请孩子们自己根据拼音读正确每个词的字音(自由读),再指名请孩子读词语,检查自学情况,并正音,强调了“黄,杏,苹,红”都是后鼻音,“枣”是平舌音,词语“鸭子、杏子、桃子”读轻声,并交流了识字方法。

通过先自由读韵文,明白一二两句比的是大小,三四两句比的是多少。整堂课我们都是在比一比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同的量词,如学习第一句,我先出示一头黄牛和一只猫的图画,让孩子们比一比,说出它们的大小,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出示课文第一句话“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然后我又引导孩子们不仅能从图画中看出它们的大小,你还从哪里看出了它们的大小?孩子们马上想到了从量词“头”和“只”上也能看出,因为“头”是用在体型较大的动物上,而用“只”则表示个头较小的动物。咱们马上进行了拓展:一头( )、一只( )。在学习第二句,同样我也出示了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的图画请孩子们比一比说一说,孩子们马上说“一群鸭子”,我连忙说:“是呀,许多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一群鸭子,想一想还可以说一群什么?”孩子们兴致很高,说了一群蜜蜂,一群人,一群羊,一群大雁,一群猪……然后我们就进行了总结:一般来说,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物就可以称作“群”了,动物或人聚在一起,为了方便可以一群一群地数。在学习“一颗枣”时,我们也进行了拓展:一颗( ),马上有孩子说 “一棵树”,咱们就讨论了“棵”和“颗”的区别,一般来说,凡是比较小的颗粒状的东西,用量词“颗”。在比较杏子和桃子多少的时候,出现了量词“堆”,一堆杏子,我就引导孩子们:数杏子的时候用“堆”数,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一堆一堆地数?孩子们积累的还不少:一堆木头、一堆苹果、一堆泥土、一堆树叶、一堆花生……原来堆指数量多,紧紧的没有规律地叠放在一起,如“一堆土”,顺势学习了生字“堆”,怪不得是提土旁呢!量词“群”和“堆”我们也进行了比较区分,发现可不能互换,“群”一般指许多东西聚在一起,“堆”一般指许多东西叠放在一起。我们还用多种方法朗读了韵文。语文要学以致用,咱们还进行了拓展,也用上比一比的方法,课件出示一群猴子,一只企鹅等图片,让小朋友根据提示来说一说,一边,一边( ),一( ),一( )。然后咱们又增加了难度,让孩子们说说除了大小、多少,还可以比较什么?在这样的比一比中既积累了语言,又运用了语言,也为模仿儿歌奠定了基础。每次这样的活动安排,都是希望这样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潜能。

今天的写字教学中,我也不忘让学生比一比。如“小、少”,问孩子:“你发现了什么?”“小”比“少”多了一个钩,“少”比“小”多了一个撇。在比一比中,学生了解了“小、少”的生字特点,更有利于生字字形的记忆。

7.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七

在本课教学实施过程中, 我总感觉教学效果和预期有一定差距。曾尝试依据对教学过程的回忆, 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但遇到了瓶颈, 怎样也想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于是, 我认真观看了教学视频, 并对自己和学生的每一句话做了实录。随着对课堂实录的深入分析, 我渐渐明晰了教学的突出问题, 并找到了改进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一、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简况

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 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合作学习和朗读, 对比体会凡卡记忆中乡下幸福的生活与现实遭遇的悲惨境遇, 了解沙皇统治下, 破产农民流入城市谋生, 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初定的教学难点是: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体会本文对比、反衬的作用。

根据教学重点,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 整体回顾课文, 提出质疑; (2) 阅读凡卡学徒生活的不幸遭遇, 产生同情; (3) 阅读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回忆, 感受凡卡眼中乡下生活的快乐, 并在分析乡下生活真正的状况后, 深切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 (4) 体会对比的作用, 总结对比和插叙的写法。

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 我选取了两个重点段作为突破口:一个是凡卡在信中向爷爷述说学徒生活的痛苦经历 (第八自然段) , 一段是信的结尾。试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凡卡信里的内容, 了解凡卡当时所处的境遇。然后, 对比凡卡记忆中的乡下生活, 体会他当学徒的苦难遭遇比在乡下生活还要不幸。最后通过朗读第十自然段, 展现学生对前文的理解, 表现凡卡想尽办法说服爷爷把他带回乡下的急切心情, 并从孩子的话语中感受凡卡的懂事、善良、纯真, 从而在学生内心产生对凡卡这个孩子更深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憎恨。

二、对教学视频的量化分析

首先, 我根据教学实录对课堂上的师生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分类统计, 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总的说来, 教师活动时间少于学生活动时间, 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 从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来看, 旨在解决本课重难点的第二、三环节教学时间安排有些不足, 教学环节安排的主次分配不是很恰当。这有可能是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

然后, 我将课堂实录文档中的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分别用红、蓝两种颜色来表示 (教师活动用蓝色表示, 学生活动用红色表示) 。标注后我发现, 蓝色的字明显比红色的字多很多。从颜色的巨大反差中不难看出, 虽然教师活动时间少于学生活动时间, 但是教师说的话却比学生说的多。也就是说, 教师“牵引”的痕迹比较重, 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对教学过程细节的深入分析

通过对教学过程细节的分析和思考, 我发现, 本次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提问和教学要求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 使得学生回答问题或朗读时难以达到教师预期要求, 而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不得不说更多的话来对之前的提问或要求进行解释或补充说明。下面是对几个教学片段深入分析后形成的一些反思。

课堂实录1

师: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请打开书73页。上节课我们读了凡卡的信, 这节课我们浏览这封信的内容, 找找信中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做学徒所受的苦?

(生读第八自然段内容。师出示第八自然段。)

师:从第八自然段中哪儿看出凡卡做学徒所受的苦?他都受了哪些苦?用原来学过的方法做标注。

(生画批。)

师: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

(生自读所画的句子。)

师:根据提示说说你的感受。

师:三个同学一组说说读到这些句子时, 你感到了什么, 想对谁说什么。

(生交流。)

1. 课堂提问和学习要求要有一定的连续性

在上例中, 教师意图让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所画的句子, 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再谈谈感受。目的是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

仔细分析, 我发现此环节教学过程中, 提问的设计存在问题, 缺少将一个重点问题贯穿全过程的意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从哪些词句看出凡卡受的苦?说说自己的感受”, 而对学生提出的回答要求却是“读到 () 时, 感到了 () ”。教师在教学中由于急于规范学生表达, 给出了填空题, 看似是在降低交流的难度, 实际上对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造成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表达交流的内容缺乏连续性和层递性。这样的提问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朗读、思考和内化的时间, 不仅对学生没有帮助, 反而给他们的思考造成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 教学过程基本是在师生一问一答和教师不断追问中进行。原来, 这就是造成教师语言过多的原因之一。

2. 围绕课文主旨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实录2

生1:我读“老板娘……”感到难过、气愤和疑惑, 我想对老板娘说:“凡卡是来你这儿做学徒的, 而不是来当奴隶的。”

师:你的疑惑是什么呢?

生:老板娘让凡卡收拾青鱼, 凡卡去做了, 为什么还要戳他?

师:还有吗?

生:读到“老板……”时, 我感到很气愤, 想对老板说:“凡卡是来这里学本领的, 不是当牲口使唤的, 在看孩子时他睡着了, 人都有这样的时候, 你不该打他。”

师:王玲玲很有同情心。还有同学愿意说吗?

生:我从“稀粥……”这段话, 感到很疑惑和难过, 我想对老板说:“凡卡是来学本领的, 为什么不给他吃饱呢?”

师:凡卡干了很多的活儿, 却还要挨毒打, 挨饿, 这是为什么呢?请总结凡卡在信里诉说自己受了哪些苦?

生:凡卡在信里诉说自己受到了心理、生理、身体的苦。

师:身体上的痛苦?

(生:……)

师:用一个词, 说说凡卡受了什么苦?

生:挨饿。 (生板书。)

师:还有吗?

生:挨打。 (生板书。)

生:受累。 (生板书。)

师:这让你想起了谁?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他不仅受到身体的折磨, 心理上也十分痛苦, 再来读一读。

(生自读第八自然段。)

师:从这个自然段, 我们体会到老板是个怎样的人?

生:老板是个狠毒、自私的人, 他对一个孩子这样。

(师板书。)

在课堂实录2中, 教学设计的初衷是使学生深刻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不幸, 从而更好地理解凡卡这个人物的命运。但从提问的引导和反馈过程来看, 学生的注意力更多投入到老板身上, 变成体会老板的冷酷。学生虽然体会到老板对凡卡的冷酷、自私, 却拉远了与凡卡的距离, 偏离了课文的主旨, 对体会文章对比和反衬的表达方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现在想来, 学生和文章主人公凡卡年龄相仿, 比较容易心灵相通, 只有抓住与学生心灵相通的内容进行文本的朗读与对话, 才是解决问题最佳的突破口。在这里, 或许可以这样问:“凡卡的学徒生活在你看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3.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朗读要求

课堂实录3

师:凡卡经历了这么多不幸, 他在信里是怎么说的?请大家读第十自然段。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自读。)

师:同学们准备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话?

生:哀求的语气。

师:女生用哀求的语气对爷爷说说这番话。

(女生读。)

师:男同学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

生:应该用乞求的语气。

师:男同学再读一读。

(男同学读。)

师:你感受到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凡卡是个非常可怜的孩子。因为…… (师板书:可怜。)

生:凡卡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因为…… (师板书:孝顺。)

生:凡卡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因为…… (师板书:懂事。)

生:凡卡是个非常坚强的孩子。因为…… (师板书:……)

师:看到这样善良可爱、孝顺懂事的凡卡遭遇不幸, 你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凡卡给鞋匠铺做学徒却没有鞋穿?爷爷为什么送走凡卡?老板为什么这样对他?

师:我们要看看凡卡生活的历史背景, 读一读。

(师出示资料, 生自读。)

师: (解释资料) 为什么老板这样对待凡卡?

生:老板想压榨凡卡, 社会黑暗。 (板书:社会黑暗。)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 问题“同学们准备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话?”最恰当的回答就如课堂实际一样, 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论“……的语气”。其结果必然是学生说得多, 读得少, 难以深入课文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对文章主旨的体会和感悟也就难以深入了。如果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悟去朗读课文, 应当是在提问后, 对学生的朗读提出明确要求, 比如先将“怎样的语气”批注在课文相应位置, 然后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练练朗读, 之后进行全班的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反思的收获

通过这一次对课堂教学视频的分析和反思, 我更加明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可不是在课堂中简简单单安排了读书就行了, 而是要根据教材文本不同的特点, 选取不同的重点段落,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 或是理解性的, 或是评价性的, 或是鉴赏性的, 或是创造性的。通过指向明确的提问和朗读要求, 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 有目的地朗读, 实实在在地有所收获。

经历了这样一次教学反思后, 我准备在以后分析教材时多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如, 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落实在哪儿?要求学生重点朗读的段落可不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到这个重难点?课堂提问、学习提示、教学反馈之间是否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在课堂提问方面, 今后自己设计问题前,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也就是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然后再想怎么干。目的明确了, 提问才会有针对性;问题精准, 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引向重点学习内容, 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学习。

8.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反思与感悟 篇八

【关键词】情感动力;情感教学;主体性

主体性综合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及核心是学生。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不以前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片面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

就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学而言,它不能一味强调基本技能,要重视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强调寓教于乐。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倾向。信息技术课堂也应实现三维目标。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研究的和谐教育,即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保证个性全面发展,保证个人天赋才能的充分表现,使学习富有成效。和谐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在于建立学生学习的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也说“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利用“情感教育”在构建“主体性综合式课堂”的一些反思与感悟。

一、建立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信息素养和掌握信息技术,使学习者能够从事独立的、自我引导的学习,并学会批判地利用信息。对信息素养有多种定义,但综合起来看,不同的定义都包含以下几个共同的内容,即信息的获得、加式、表达、交流、利用、评估。因此,信息素养实质上就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而信息技术则是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二者之间是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习的前提。

1.教师引导之一——巧设情境

巧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着手,采用生动活泼的故事、游戏、实践操作等形式,为他们自主探索学习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也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

[实践]:《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这一节内容比较枯燥无趣。在让大家学习这一节课时,我首先播放《我想去桂林》这首歌曲,然后对同学们说“我想去桂林”,请大家说说如何去桂林旅游?具体步骤是什么?怎么表达更清晰?然后让他们自主学习“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表达”的相关内容。

[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动态的人,受情感与兴趣的支配。在课堂教学中可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去解决问题。

2.教师引导之二——营造氛围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它是我们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愉快的学习情趣、实施主体性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实践]:放低自己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WORD课程表的制作》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位同学想把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课程表的背景,他尝试了一下,不行。我发现了,并把他的电脑屏幕广播。首先我微笑地肯定了他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我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而我适时的在旁点播引导下。

[思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一样的位置,学生才能消除畏惧心态,使其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情感通过表情、举止言行传递给学生,学生必然以最佳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教学”这一催化剂,充分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意识。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愉悦。

3.教师引导之三——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由于每个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和独特的发展。

[实践]:每个班级中总有操作能力比较好的同学,也总有一些操作能力暂时比较差的同学。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异质分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给他们不同的任务,还可以挑出一部分学生来担任教师的小助手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思考]:“主体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换位思考,按照“照顾差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海纳百川”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实行“差异性”教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更好的发展。

二、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成长

合作与交流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并发展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与他人进行合作做出了强调。

[实践]:在本学期开学初,我就将同学们划分成一个个小组。在划分时,我做到以下几点:1、小组一般采用自由组合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策略。但每一个课题小组内部要有合理的差异性,而全班的小组间要形成大体的均衡。2、建立小组成员相互依存的机制,任务、责任分明,角色分工合理,成果共享。3、我特别注意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策赂。4、公平竞争,小组的合作并不排斥竞争。同学之间恰当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到课题的正常实施,关系到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合作习惯的养成。

[思考]: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实现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组间成员的竞争和共享,从而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然后,通过指导---引导---思考的师生互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评价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更应是学校、家长、同伴、自我主动参与的过程。情感教育还应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教育的成功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都有自尊的体验,从而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这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主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追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

[实践]:在整个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做到“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生通过各项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评价中学习欣赏同伴的优点,乐于接纳同伴的意见,敢于对同伴提出批评和建议,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地完善自我,和谐发展。

[思考]: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多些肯定,多些鼓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有了成功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而这一“情感动力”又会作用于学习。

以上,就是我从“情感教学”这一方面,有关“主体性综合式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悟。经过实践,我相信我们的课堂在“情感动力”的浇灌下,会更加的多姿多彩!

9.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九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故事,理解内容,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发准字音“李”、“梨”,理解“多少、大小、长短”。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大书、积木、帽子和方巾、长和短的物体。

2、幼儿操作材料。

3、幼儿对数与量之间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本大书,哪这是什么书呢?

问:封面上有什么?你们想想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察大书,理解故事

1、阅读书2—4页

(1)师:一天天气很好,阿比到西山去,阿吉到东山去,你们看一看他们采来了什么?(认识“梨”和“李”)

(2)师:他们要来进行比较,谁来帮他们比一比?(幼儿用积木进行比较)

2、阅读书7—15页

(1)过渡:小朋友,你们观察一下,是帽子大还是方巾大?(幼儿进行比较)

(2)师:好,哪让我们看一看阿比和阿吉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问:他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4)小结:小朋友,方形和圆形能不能比?原来图形不一样是不能进行比较的。

3、阅读16—23页

(1)师:接下来他们又要比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2)问:接下来他们又比什么啦?又是怎样进行比较的?谁来比一比?

4、完整阅读大书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本大书。

三、幼儿观察,比较物体

幼儿操作,比一比。

【活动评析】

活动开始,我通过观察大书封面,猜测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兴趣。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我分段让幼儿欣赏,并在分段欣赏时发准相近字音、理解相应词汇。在理解每段内容的时候我还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比一比”,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幼儿在“比一比”的过程中情绪很高涨,很快就理解了词汇“多少、大小、长短”。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

10.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数一数,比一比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

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11.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十一

一、把课外实践与课内探讨结合起来

研究性学习开展后,学生走出课堂提出问题、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有的分区片调研,有的走访母校、同学,有的进行社区问卷,看着学生们激动的争辩、热情的讨论,或慷慨陈词,或静静聆听,只有参与人,没有旁观者。每个人被焕发出热情,这种状态不正是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吗?

如果能把课外的实践引领进课内,历史教学会是一片新天地!

适值讲到了《辛亥革命》,涉及了近代留学,我改变了传统方式,先做了一系列的材料准备,后把学生仍按原小组为单位,自学关于近代留学的几个板块。第二节课后,学生们把近代留学划分了几个高潮,就留学原因、主要方向、代表人物等理出了发展轨迹:

第一批:19世纪中叶,国门洞开后“受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影响,在洋务派支持下的赴美留学热(以詹天佑为代表)。

第二批:19世纪末,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严重,在戊戌变法和新政的推动下,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刺激,掀起的留日热(以鲁迅为代表)。

第三批:20世纪早期,美国庚子赔款资助下的留美热(胡适为代表)。

第四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赴法国勤工俭学高潮(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

第五批:国共合作后,被派送莫斯科留学(王稼祥为代表)。

第六批:民国政府三四十年代的公派赴美留学(杨振宁为代表)。

这些内容分散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政府前期统治五个章节中,以往限于课容量老师只能蜻蜓点水似地介绍几句干巴巴的概况,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方式引入课堂后,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编印了部分材料下发。如载于2003年11月的香港《明报》的《从容闳到杨振宁——中国留学百年沧桑》等。并且打破原有小组,加入意见相左的组员,使组内重新组合能展开辩论。

李彦小组通过回顾语文课本所涉及的留学名人:鲁迅、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钱锺书、巴金、老舍等等的留学经历,探询他们成就取得的原因,写了《古今留学两相看》的小论文。

爱好理科的侯方鹏小组通过访问各学科老师,了解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有卓著贡献的科学家:“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李四光、竺可桢、梁思成、侯德榜、茅以升……,带着浓厚的兴趣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研读他们的生平传记,写出了《我为祖国走天涯》的文章。

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王振炀小组则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历史伟人:周恩来、邓小平、陶行知、蔡元培、王国维……他们组内分工协作,分头阅读名人传记,写下感想。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开放性学习,因其内容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它涉及的范围又很广泛,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为学生们个性特长和才能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我们不只是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而是当成一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当成一种学习模式的变革、教育理念的转变,并以这种学习观引领课堂,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积极大胆地思维、想象、提问、猜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那么,由传统教学向新课程的转变会何难之有?

二、把资料的获取与考证、汲纳结合起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的广泛,学生获取资料也极为便捷。课题研究刚开始时,学生的研究成果极为丰硕:可是细读下来,下载、拼接痕迹斑斑,材料不作考证、数据前后矛盾,甚至多人下载同一文章贻笑大方。应该说,任何一项成功的课题研究都离不开对前人资料的搜集。网上的资料固然丰富,但也是良莠不齐,不认真研读、不加考证,就实行”拿来主义”,不仅使课题本身失去了价值,更可怕的是学生们没有从小养成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求学作风,缺少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这些对于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也会后患无穷。

“新课程标准”认知能力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对历史材料作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整理、归纳、解释,还要求能进行迁移性思考,对描述的人物事件、过程与其它同类事物比较并作出必要解释和说明。只有真正学会搜集、处理信息,考证材料和加工运用材料,研究性学习才会指导学生走出堆砌材料的误区。

在读书讨论中,学生们没有迷信传统的结论,提出了不少有思想的观点,如“走进青岛——岛城民俗”课题组的刘海璐、初敏小组就通过考证“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材料提出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情人节的观点,主张弘扬民族文化,过含蓄、隽永、悠长、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情人节。

尤为可贵的是“走进青岛——岛城留学”课题小组在透视了被视为“岛城中西交流亮丽风景线”的中小学生留学后,对近现代留学进行比较提出了理性的反思:

①中国曾是吸引留学生的大国,汉唐之际,周边国家都以“留华”为荣,而现今大多数的留学是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留学大潮下,城市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崇尚外来事物,那么,谁能接过传承传统文化的接力棒,又如何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②近代留学生学成一技之长,往往选择回国,从最早的留学生容闳到洋务运动的赴美幼童,从抗战民族最危难时的冼星海到建国后国家最困难中的钱学森,他们甚至冲破种种阻挠,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个人利益,选择了祖国,而现今很多留学生,以移民为目的,以申请绿卡为骄傲。据统计,改革开放25年来留学的58万人中,只有15万人学成归国,仅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且就留学目的而言,建国前为祖国富强而留学的比率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后的留学,难道祖国越强大,学生们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反而越减弱了吗?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人才竞争的浪潮之中,是不是我们缺乏相应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举措?这,是否该引起人们的反思呢?

③为什么现在会有如此之多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赴欧、美、日、澳?小留学生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有发达、富庶的欧美,也有并不发达的新西兰,甚至还有不起眼的地中海小国塞浦路斯,留学难道成了时尚?一句逃避“黑色的七月”又怎能了得?

三、把“研究”与“学习”结合起来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已有数载,很多学校是“硕果累累”,老师们也以研究的成果津津乐道。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如何给研究性学习定位,是“研究”还是“学习”?这些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进行了的、正在进行着的老师深思的问题。在“走进青岛”的课题研究,我也发现很多学生热衷于“研究的成果”的发布,而忽略研究过程的营养吸收与学习。

展鹏小组把科学实验的假设、求证方法引入人文学科,在调查出国留学费用和家长的职业时进行了大胆的假设:(1)这些家长多数为商人。因为作为商人,在收入方面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凭借着这一点,他们足以有能力供自己的孩子去享受国外的高额教学。(2)一些家长都有不小的官职。因为在他们的工作中,可以凭借自己官位的优势,与外国交往时获得出国的便利条件,使自己的孩子能够轻而易举的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按照假设的方向他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调查结果果然不出预料:这些家长的身份的确多数是商人和政府官员,从统计表里可以看出这两类人占据了近七成,而经商人士则更是独领风骚,占据了近半壁江山。这种做法不仅大大节约了调查时间,更可贵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科学的假设、判断方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们不仅拓展了知识领域,而且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社会交往,我想这些才是的研究性学习本质目的。更何况,研究性学习相当程度上置换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践着“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教学新理念;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成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它还超越了传统分科教学的局限,以问题解决(而不是学科知识掌握)为载体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操作平台。这一切都使得任何一个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老师、学生不能以追求研究成果为目,研究性学习的魅力就在于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学习。

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走进青岛”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理念。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们讨论时各抒己见,阐释自己的观点,聆听别人的观点,反驳相左的观点,汲取正确的观点,这一过程,大家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主张的机会,都有接受别人观点的可能,也都有反驳他人意见的权利,思维得到充分调动,在争辩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日益深入,疑问不断产生,不仅达到了激发学生质疑的研究性学习目的,而且,它激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常有学生主动走上讲台利用课上五分钟展现自己的风采;老师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举手如林,各抒己见;课后,也总有学生拉住老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高一历史课堂中出现了不曾有过的喜人景象:学生们不再迷信课本,但更喜爱历史课;不再迷信老师,但更尊敬历史老师。学习、共同的学习与提高在这润物细无声中悄悄的进行着……

四、把学生的提高与老师的进步结合起来

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固然是学生,从研究课题的提出、信息的搜集组织、成果的表达等等都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自主性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即从开始到结束,学生的思想与行动都是自由的。那么,是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既不指导参与,也不学习提升,变成旁观者。如果老师对课程的指导力度不够,对课题的整个进程不了解,对课题的进展情况了解得不及时,对课题涉及的相关知识不熟悉,对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的情况没有全面了解、及时指导,那么,我们如何去面对学生研究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难题,没有了老师的帮助,学生如何去体验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快乐。

研究性学习中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好角色转换。“向自我挑战”才是探究性学习中、是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应有的品质。“学生需一碗水,老师应有一桶水”式的知识储备状态已变成明日黄花,涓涓泉流才是永不枯竭的源头,在研究性环境中,学生的信息来源、思维能力都会呈几何倍数递增,问题的结论往往不是唯一的,答案也不是老师预先设定的,而是师生共同探讨的结果,挑战会接踵而至,因此“没有做好的准备”只有“在不断努力着”,这才是新时代教师应有的风范。

12.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十二

案例A:

1.出示两幅天平图, 要求根据图示求出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

2.在学生交流基础上, 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或者把2个梨换成1个苹果, 从而解决了问题。

3.板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替换

4.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 问曹冲是如何用替换的办法称出大象的质量的。

5.图文呈现例题, 分析题意后, 教师提问:怎样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6.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替换, 在老师发给你的纸上画出示意图来, 然后根据示意图, 再列出算式解答。

7.反馈整理, 总结提高, 然后巩固练习。

【案例分析】:利用数形结合、典故, 创设情境, 激活思维, 体验“替换”思想, 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教学本身的规律, 但总觉得这样教学太平铺直叙。数学课, 思维不能缺席, 学生思维的含金量是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核心价值。案例A中从直观的天平图, 到感性的数形结合, 再结合“曹冲称象”的典故, 表面上看是唤醒了学生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感悟替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价值和意义, 而实际上有“赶”着学生去“悟”的嫌疑。过早呈现“替换”的思想, 虽然能引起学生短时间的好奇, 却难以维持持续的学习热情, 因为问题的挑战性不够, 学生的思维没有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 没有进入“悱愤”的状态,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策略思想, 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得不到开发。

案例B:

出示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请学生试一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如何来研究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观察下图, 能不能对你有一点启发和帮助。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3.再次请学生试一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出来。

4.交流互动, 学生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和介绍各自的想法, 可能出现几种:

生1:我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这样就有9个小杯。一共是720毫升, 720÷9=80, 可以算出一个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 1个大杯的容量就是240毫升。

生2:我是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 这样就有3个大杯, 720÷3=240, 可以先求出一个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 再求出1个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

生3:……

5.师结合学生汇报, 逐步形成板书:

6.小结回顾: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 为什么要这样替换, 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7.在生活中或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用到“替换”的思想方法。在学生交流汇报基础上相机出示案例A中的“根据天平图图示求出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和“曹冲称象”的典故, 现代与古代的题目合理配置, 学生对“替换”策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案例分析】:直接出示例题, 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一般能读懂题意, 但不会利用其中的数量关系思考, 一时会处于一种僵持状态, 这时出示示意图, 6个小杯和1个大杯, 并标注小杯与大杯容量的关系, 学生就容易在图画里看到:如果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就相当于果汁倒入了9个小杯;如果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 就相当于果汁倒入了3个大杯。这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 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可见, 在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有替换, 不过是潜在的、无意识的。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 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这是例题的编写意图, 也是设计的教学思路。教师紧跟着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 引导他们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 反思是怎样替换的, 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 使例题的教学意义超越解答一道题目, 得到一组答案, 逐渐“感悟”到了替换的思想方法。最后引用“天平图推理”和“曹冲称象”的典故呈现, 将现代与古代的题目合理配置, 使学生对替换策略的理解更加深刻,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目的。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所遇到问题的内容和类型在不断变化, 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 学生对策略的运用越来越熟练, 对策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从而形成“化归”的数学思想。

【综合反思】:

一、要“感悟”而不要“‘赶’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帮助者, 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引导、帮助有时介入过早。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动态的思考中感受替换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A中, 让学生感悟“替换”的思想介入过早, 有一种“灌输”的嫌疑, 有一种“‘赶’悟”的嫌疑, 学生无需“跳一跳”, 便摘到“果子”了, 学生不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遇, 哪能有“柳暗花明有一村”的欣喜。而案例B中, 课一开始便把学生置入“悱愤”的学习状态,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 先让学生自主分析数量关系, 然后提供图画寻求策略, 接着独立画图感悟思考, 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潜在的、无意识的替换思想被唤醒, 最后师生交流, 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替换的策略, 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 最后引用“天平图推理”和“曹冲称象”的典故呈现,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古代经典与现代问题相结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在比较共性中, 在层层推进中, 学生逐渐“感悟”替换的思想方法。

二、要“思想”更要“思路”

13.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操作材料打印。

配套课件:中班数学课件《粗细与宽窄》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请仔细听:“草儿细,萝卜粗,马路宽,小道窄。”儿歌里讲到了什么?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图一,大象和小鹿的腿,谁的粗?谁的腿细?

图二,黄色的绳子和红色的绳子,哪一根粗,哪一根细?

图三,三棵树桩,哪一棵最粗?

图四,红色的铅笔、黄色的铅笔、蓝色的铅笔,哪一根最粗?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粗细与宽窄》含PPT课件

三、感知宽窄

师: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的粗一些,有的细一些。除了这些,物体还有其它的特点呢?

1、听儿歌,我们在儿歌中找一找。

教师说儿歌:“马路宽宽汽车跑,小道窄窄田间绕。”

师:你听到什么是宽宽的,什么是窄窄的。

师:宽宽的马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让小朋友用动作表示出宽宽的)

师:在宽宽的马路上,比如我们家乡南北大河的路,有很多汽车在路上都可以一起开。

师:出示小路,可是这条路呢,车一多,一挤,就要倒在旁边的田里了。

一起说一说,哪条路宽,哪条路窄。“马路宽宽,小道窄窄。”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宽窄。

出示图五,两部手机:哪一部手机宽,哪一部手机窄?

出示图六,两本书:哪一本书宽,哪一本书窄?

出示图七,三张椅子,哪一张最宽?

出示图八,三把尺子,哪一把尺窄?

3、巩固。听口令举纸条。

师: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彩色的纸条,先看看这两个纸条有什么不同?(一个宽,一个窄)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条。老师说,请把宽(窄)的纸条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

将宽的纸条放到宽的篓子里,将窄的纸棒放到窄的篓子里。

四、练习巩固(操作材料)

1、请1、2、3、4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粗的物体。

2、请5、6、7、8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最宽的物体。

3、使用铅笔请注意安全。

幼儿分组进行习题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活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品比较宽,比较窄,比较粗,比较细,请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发言精彩、准确,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4.比一比教学反思感悟 篇十四

内容与要求:

1、分享“比”的经验,感受“比”的方法。

2、在“比”的过程中增强幼儿与同伴间合作、协商的意识。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字卡、四张长方形卡片、五张图片、两副大小不一的手套

活动过程:

一、交流大家的比

1、出示字卡“比”,这是什么字?

2、这几天我看到小朋友都在玩比的游戏,你们都在比什么?(比力气、比身高、比体重等)

通过交流、演示等分享比的经验,比的方法。

3、总结: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比,同样的事情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

二、讨论比赛的要求

1、刚才你们说了很多的比,比如比身高等,我觉得这些比只是比较,是没有输赢的,可还有一种比是有输赢的,是什么?

2、出示汉字“比赛”

3、你们知道有哪些比赛?

4、怎样知道比赛谁赢谁输呢?(看分数)

5、在比赛中有些什么要求?(分队、人数一样、有裁判等)

6、总结:原来一场比赛有一定的规则。

三、尝试比赛

1、分队(分四队)

分成了几队?每队有几人?一样多吗?

2、给自己的队起名字,记在卡片上,并作自我介绍。

3、还缺什么?

4、出示图片

有几个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交代比赛内容与要求

6、检验、统计比赛结果

7、质疑:人数一样、时间也一样,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

8、总结:比赛总会有输赢,但还是有好的办法,就拿画圆来说,他们胜利的原因就是听清要求,动脑筋想好办法,大家一起合作,我们要向胜利者学习。

四、拓展

1、自己能和自己比吗?怎么比?

2、出示自己和自己比的卡片

(出示2副大小不同的手套)这都是我们班露露小朋友的,你发现了什么?

3、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比一比

原来自己和自己也能比,我们小朋友都发现自己长高了,长大了,进步了。

4、总结:新的一年已经到了,新一年里的你和现在的你再来比一比,看有些什么进步?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比较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比”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15.德育工作带给我的反思和感悟 篇十五

反思一: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进行思想教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走了手段的目的”。德育和教学是互为促进,互为作用的不可缺少的“共生”关系。课堂教学是发挥育人作用的主渠道,道德素质的提升则是学习动机不竭的内驱力、是保证学习状态的发动机。重智轻德的后果是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批批“高分低能”的孩子。那些拼命拼分而又完不成分配指标的教育者们能不能放下功利思想,真正树立一个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大教育观,真正从孩子成长的需要出发,以德育教育为出发点,发挥其它“四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激励孩子奋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未免不是一条曲径通幽的捷径。

反思二:教育与生活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天空是鸟的生活,大海是鱼的生活,自然和社会是孩子的需要的生活环境,现在的教育则是鸟在笼子里的生活。社会太复杂了,我们怕孩子受到伤害、受到影响,担心5+2=0的教育现象,就不让孩子接触社会,走进社会,其后果将适得其反。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是为了让孩子更好、更早地面对其未来必须面对的生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教育已经从方法教育转变为实践教育,关注生命教育,强化安全工作这是对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学生的爱护,古人讲“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走出高墙让学生融入自然,融入社会是给学生最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反思三:知行统一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感悟,是一种体验,是知与行的统一,要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放手,培养孩子行动力。在与孩子的接触中我越来越感到有些教育者的“义正言辞”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在父母、老师多年的“教育下”,孩子们对道理明白的不比我们少。我曾戏说:“让孩子给我们讲一讲大道理、训一训我们,我们未必就是对手。”在父母、前辈、历任教师强大的教育威力下,学生经历了那么多老师的“洗礼”,他们的认知会比我们少吗?然而在行的过程中,我们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让孩子有礼貌,可面对孩子的问候,我们很正式的回应了吗?我们教育学生诚实而自己却违心地做一些事情,让学生不能实话实说,知行能没有偏差吗?当学生用知道的来指导其行为时,他们得到的往往是委屈和疑问,他们还敢践行了吗?教育的原始定义“教”是“上行而下效”,是指做事;“育”是“养子使之行善”,是指成人。所以,知行统一应从我们教育者自身做起而不是说起。

反思四:德育处的功能

孩子们犯了错,第一句话一般就是“你是哪个班的”,犯错误成了本班的责任,而不是学生的过失。于是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不淘气是为了不让班主任丢脸,这样做对孩子无疑是一种误导。德育处的功能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挥中心,是德育研究的科研部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德育教育的专业处室,它不应该是差学生受训的地方,更应该是弘扬正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的地方,是校园文化,校园风气的发源地,是学生成长的加油站。

德育的核心是“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到的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是行为的培育,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当我的教育真正触及孩子心灵,唤醒和鼓舞他们的道德自觉,在他们身边焕发出惊人的道德力量,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层面,学生生活上能自理,学习上能自强,情感上能自控,思想上能自主,那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将大大增强。

反思五:凭什么和网络争孩子

我们常常埋怨学生上网,对迷恋网吧的学生采取了许多弃而不舍的教育,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和经历,我们四处奔走,呼吁取消网吧,净化网络环境,这没有错,但是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认真审视网吧带给孩子的东西时,我觉得我们的确是输了。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学生们能找到了自尊、自我,那里有平等的沟通、交流,有语言安慰,有发泄的空间,那里能通过级别证明自己的实力、来找回自信;那里有黄色网站,为学生揭开性的神秘面纱;那里有虚拟的生活,可以娶妻生子、可以扮演任何角色来满足自己丧失的自尊,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民。孩子的这些需求本应是我们学校应该给予的东西,是我们没有充分发挥教育魅力。如果我们不能满足学生的这些基本需求,不能增强校园对学生吸引力,我们又凭什么来与网络争孩子呢?。

反思六:爱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无痕,爱也无痕。爱是和风细雨,是润物无声,是心灵的感应、是人格的引领,是行动而不是语言,是发自内心、流淌和洋溢着的,是否有爱,是否真爱,是否真诚,孩子的感觉是真实的。动辄把爱挂在口头的人,不见得是懂得爱的真谛的人,也不见得是能施予爱的人。尊重、了解、关心、公平、平等、严格才是打开孩子心锁的唯一途径。

反思七:惩戒教育,挫折教育,赏识教育

惩戒教育是责任教育,学生的生活中应设底线,一旦突破就要接受必要的后果。面对孩子的错误做法和过分要求一味的退步,不是教育是妥协,是纵容。

挫折教育则是担当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是现在孩子普遍缺失的教育,是支撑孩子顶住压力、健康成长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激励教育,引领教育、内驱力教育,是自信品质生成的教育,但赏识是有条件的,不是无目的的,是适度的,及时发现的教育,是我们很多教育者普遍确失的教育。

反思八:教育资源的整合

学校、社会、家庭是教育的三大支柱,教育者善于要利用好这三个支点,共同支撑起孩子的未来,学校要有完整系统的教育文化,教育理念;班主任、班级要有适合本班特点的教育特色和教育目标,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一个好汉三个帮,帮手就是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要达成共识、社会要形成助力。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对象,科任是辅导员,家长是后盾,而不是被训斥、指责、羞辱、发泄的对象。家长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班主任家访来改变,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帮着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义务,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切入点。

反思九:反思学习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为我区双高普九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硬件的达标、软件的丰实,为我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强区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教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人力资源———教师的素质却急待提高。在全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教师却成为没有学习习惯、不善于学习、不乐于反思、最没有教育经费保证的一个群体。“那得甘泉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又有多少教师还在捧着老师给予的一碗水不断呕心沥血给予一批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孩子呢?松下公司的企业定位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企业是培养人的,兼做电器生意”。企业尚且如此,教育不更应先行吗?。

教育是宽广而博大的,它能容纳孩子的一切,能容纳下一切孩子。教育是精致而深遂的,只要方法得当,孩子的潜能就会像海棉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还是有的。教育是平凡的、细微的、质朴的有水到渠成之妙,决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

上一篇:如何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下一篇:建筑智能化工程等四个设计与施工资质核准和注销(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网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