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简单的手工制作教程手工折纸

2024-08-15

斑马简单的手工制作教程手工折纸(18篇)

1.斑马简单的手工制作教程手工折纸 篇一

简单折纸对虾手工折纸教程

1.首先准备方形的纸张,然后将纸张的顶角向底角进行折叠。

2.再将整个折纸三角形的右顶角向左边翻折。

3.按照白色粗箭头所示,将上表面的三角形打开。

4.压展平整之后形成如图所示的样式。

5.然后将折纸模型翻转过去。

6.依旧是按照白色粗箭头所示,将上表面的三角形打开之后压展平整。

7.然后继续将折纸模型左右和上顶角向内进行折叠。

8.然后将下部的角向上拉起。

9.将左右两个三角形向中间压折。

10.将折纸模型翻转过去。

11.然后下底角也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

12.再将折纸模型上表面右边部分折叠向左边,下表面部分左边部分向右后边折叠。

13.再将折纸模型上表面底角进行连续的折叠,主要是进行三次的连续折叠。

14.接着用剪刀从顶部向下剪裁。

15.同上一步一样,按照折痕将顶角向外进行折叠。

16.将后表面三角形向后翻折去。

17.接着将此时的顶角进行一次连续的折叠。

18.然后将整个折纸模型向左边进行翻折。

19.将折纸模型旋转一下,然后画出对虾的眼睛,这样一个可爱有趣的儿童折纸对虾就制作完成啦!

2.斑马简单的手工制作教程手工折纸 篇二

关键词:善待,幼儿,折纸,兴趣

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脑细胞的活动加快, 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因而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 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兴趣能够把人的生命力调动起来, 是认识活动的重要发动力。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活动赖于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著名心理学教授孟昭兰也曾指出:“兴趣和思维、记忆力的关系是如此之广泛, 以至于缺少它的支持, 智力发展濒于险境的状况不少于脑组织损伤。人类任何思维和创造不断地被兴趣、激情、鼓励所强化。”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 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深受儿童喜欢, 儿童通过折纸, 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儿童折纸学习中, 作为家长要善待孩子的兴趣, 小心的呵护, 细心地培养, 让让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去完成一项项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一、别动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儿童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 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关心, 任何一种兴趣都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加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因此, 兴趣对人的一行为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

兴趣能促使儿童积极地从事折纸活动。因为纸张的易于操作、简洁夸张, 富有情趣, 在通过一定的动手就会出现一个神奇的形象。因此, 好多儿童因为对折纸感兴趣, 他们就会缠着爸爸妈妈要求折飞机、折坦克、折花朵……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在这个方面满足孩子, 于是社会上的各类手工辅导班也应运而生, 有的父母好心做了坏事, 把孩子送去辅导班, 在有些老师不正确的指导和手工“作业”的压力下, 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楠楠4岁的时候, 特别喜欢折纸, 尤其是花卉折叠。她对手中的各色纸, 经过折折叠叠而产生栩栩如生的玫瑰花、郁金香、康乃馨……如痴如醉。于是父亲为了培养她的折纸兴趣, 专门送她去参加兴趣班, 从那时候起, 楠楠周六、周日都要去“兴趣”班, 而且每天都有“不菲”的作业压力。父母亲为了自己的虚荣还经常让楠楠在朋友面前折些花花草草, 一来二去楠楠开始逃避折纸, 觉得都是折纸夺去了自己的快乐。后来, 随着楠楠折纸技艺的提高, 父亲还强迫她参加各种比赛, 父亲的虚荣心得到极大地满足, 对她的获奖要求也变本加厉, 如果稍有懈怠, 就要遭到父母的批评。上大学后, 楠楠不再受父母的约束, 但她再也没有碰过折纸, 而且发誓再也不折纸了, 因为她一看到折纸, 就会想到那段痛苦的日子。

二、唤起孩子的兴趣

卡尔﹒维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有一个原则, 就是“教育不能强迫”。正确对待和唤起孩子的兴趣, 是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则。父母盲目的给孩子报“兴趣班”, 不但不会培养孩子的兴趣, 反而扼杀孩子的兴趣, 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卡尔﹒维特认为, 不管教孩子什么, 要先唤起孩子的兴趣, 只有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 他才会教。教孩子做手工折纸也是如此。要想学会更多的折纸要教会孩子看图例, 孩子对图例是否感兴趣, 取决于要折的物体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 我们可以先折几个孩子喜欢的小动物, 请他欣赏, 孩子看了以后会急不可耐学习折小动物。这时我们告诉孩子:这些小动物是我看图例折出来的, 如果你学会了看图例, 自己就也能折了, 而且还能折出更多的东西呢!以此来激发他学习看图折纸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我们教孩子认识了一些折叠符号。如峰线、谷线、正折、反折符号以及它们的折叠方法, 并且提供了“狗头、猫头”等图例, 让孩子按照折叠符号折纸。在实践中, 我们要注意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看图折叠的方法来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提供图例, 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折叠方法。如先学习对边折、对角折, 再学习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单菱形折、双菱形折、双三角折、双正方形折等。同时, 在幼儿学习某个基本折法的时候, 提供与这一折法相关的多种图例, 巩固对基本折法的掌握。如学习双菱形折法时, 提供了菱形的变形——茶壶、啄木鸟、鹤的图例。这种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 不但使孩子学会了一个基本折法, 而且为将一物体变形成另一物体打下基础, 开拓了幼儿思维的多维性。利用各种形式巩固幼儿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从材料上提供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纸、图例、展示板、折纸书, 供幼儿折纸使用;从练习途径上在活动区设置美工区, 利用集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形式, 保证每名幼儿有练习机会, 以达到目标要求。

折纸教育绝不能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 而是要唤起孩子的兴趣, 然后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 可以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给孩子传授相应知识。

三、跟着孩子的兴趣走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孩子有了兴趣就有了求知的目标, 孩子有了兴趣就如同在名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探索。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提倡的快乐教育, 其中就非常注重孩子的兴趣, 这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智慧法则。

观察孩子对哪项折纸活动进行得时间长, 最感兴趣哪种东西。由于每个孩子个性的差别, 每个孩子对折纸的兴趣内容不一样, 一般是男孩子喜欢车、船、炮、舰等, 女孩子喜欢花花草草类的。如果他喜欢什么就让他放手去做去玩吧。有一个叫杰的小男孩, 他一直就喜欢龙, 只要是和龙有关的他都喜欢, 比如传说中的龙, 还是有历史上的恐龙都是他迷恋的对象。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就应该顺应孩子的兴趣了, 可以给孩子买些各种关于恐龙的书籍, 比如关于龙的传说故事, 关于恐龙的历史和恐龙的种类, 每一种恐龙的特性, 搜集这方面的各类图片, 再找些关于龙和恐龙的折纸图例, 提供充足的材料, 让孩子尽情地发挥。在孩子做折纸的过程中, 家长还应“适时指导”“锦上添花”。比如, 换种方式来做折纸, 不是每一项内容只有一种折法的, 还可以找到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折法, 当孩子一种玩法玩腻, 父母就要开动脑筋帮他想另一种玩法, 充分有效利用各种书籍和网络资料。如果孩子很专注地进行某种折纸活动,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去干涉他, 有时孩子需要一个人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 这个时候其他外在的东西对孩子来说都是多余的, 他已经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梁启超, 在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我的同时, 最注重的就是孩子浓厚的兴趣。他曾在一次演说表明, 他信仰的就是兴趣。因为有了兴趣, 他的人生充满乐趣, 对很多事情做得就津津有味。他的次子梁思成在美国学习建筑时, 梁启超担心他学习太专业而感到单调, 就多给儿子去信讨论兴趣问题, 最有代表性的一封信是这样写的:“我怕你因所学太专之故, 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 太单调的生活, 容易厌倦, 厌倦即为苦恼, 乃至堕落之根源。再者, 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 或读书取益, 也要方面稍多, 才有接谈交换, 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 即如在家庭里头, 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 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 不能领会我的教训, 你生活本来应享的乐趣, 也削减不少了。”梁启超不但注意引导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 又十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

孩子对兴趣和快乐的追求是强烈的, 但也是低廉的。由着自己的兴趣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活动, 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失去的梦是找不会来的。失去的童年会给人一生带来许多不幸。

参考文献

[1] (美) 罗恩菲德著, 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3月第2版.

[2]孟思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10月.

[3]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等译.《对美术教育的意见》, 湖南美术出版社.

[4]卢家嵋主编.《情感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电子产品的手工制作 篇三

关键词:电子产品;电路板;制作

【中图分类号】 TN70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316-01

一 protel99 se 编辑原理图、PCB设计

1.原理图编辑

由于PROTEL 99 SE采用的是工程(PROJEC7)数据库模式管理,先建立一个数据库文件用于管理所设计的电路原理图与PCB版图。

原理图的设计:为了可以实现网络连接,在进行原理设计前对所用到的元器件都必须在元器件库中存在,否则就在SCHLIB中作出所需的元器件并存入库文件中,然后只需从元器件库中调用所须的元器件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进行连接即可。

原理图设计完成后,即可形成一个网络表以备进行PCB设计使用。

2.PCB的设计

外形及尺寸的确定:根据所设计的PCB在产品的位置,空间的大小、形状以及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来确定PCB的外形与尺寸,在MECHANICALLAYER层用PLACETRACK命令画出PCB的外形。

根据SMT的要求,在PCB上制作定位孔,视眼参考点等。

元器件的制作:假如需要使用一些原先元器件库中不存在的特殊元器件,则在布局之前需先进行元器件的制作,在PROTEL 99 SE中制作元器件的过程比较简单,选择DESIGN菜单中的MAKELIBRARY命令后进入了元器件制作窗口。在选择TOUL菜单中的NEWCOMPONENT命令就可以进行元器件的设计。这时只需根据实际元器件的形状、大小等在TOPLAYER层以PLACEPAD等命令在一定的位置画出相应的焊盘并编辑成所需的焊盘(包括焊盘形状、大小、内径尺寸及角度等。另外还应标出焊盘相应的管脚名),然后以PLACETRACK命令在TOPOVERLAYER层中画出元器件的最大外形,取一个元器件名存入元器件库中即可。

元器件制作完成后,就进行布局及布线,这两部分在下面具体进行讨论。

以上过程完成后,就必须进行检查,这一方面包括电路原理的检查,另一方面还必须检查相互间的匹配及装配问题,电路原理的检查可以人工检查,也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检查。

检查无误后,文件就需进行存档、输出,在PROTEL 99 SE中必须使用FILE选项中的EXPORT命令把文件存放到指定的路径与文件中(IMPORT命令则是把某一文件调入到PROTEL 99 SE中)。

3.元器件的布局

下面就讨论射频电路PCB的布局问题。布局总的原则:元器件应尽可能同一方向排列,通过选择PCB进入熔锡系统的方向来减少甚至避免焊接不良的现象。根据经验元器件间最少要有0.5mm的间距才能满足元器件的熔锡要求,若PCB板的空间允许,元器件的间距应尽可能宽。对于双面板一般应设计一面为SMD及SMC元件,另一面为分立元件。

布局中应注意:首先确定与其它PCB板或系統的接口元器件在PCB板上的位置,必须注意接口元器件的配合问题。

因为掌上用品的体积都很小,元器件间排列很紧凑,因此对于体积较大的元器件,就必须考虑相互见的配合问题,所以必须优先考虑,确定出相应的位置。

认真分析电路结构,对电路进行分块处理。尽可能将强电信号和弱电信号分开,将数字信号电路和模拟信号电路分开,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安排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减小环路面积,各部分电路的滤波网络必须就近连接,这样不仅可以减小辐射并且可以减少被干扰的几率,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布线,在基本完成元器件的布局后,就要开始布线,布线的基本原则为:在组装密度许可情况下,尽量选用低密度布线设计,并且信号走线尽量粗细一致,有利于阻抗匹配。对于射频电路,信号线的走向、宽度、线间距的不合理设计,可能造成信号传输线之间的交叉干扰,所以在设计射频电路PCB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合理布线。

布线时,所有走线应远离PCB板的边框,以免PCB板制作时造成断线或有断线的隐患。电源线要尽可能宽,以减少环路电阻,同时,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据传送的方向一致,以提高抗干扰能力。所补信号线应尽可能断,并尽量减少过孔数目,各元器件间的连线越短越好,以减少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对于不相容的信号线应尽量相互远离,而且尽量避免平行走线,而在正反两面的信号线应相互垂直,布线时在需要拐角的地方应以135°角为宜,避免拐直角。

布线时与焊盘直接相连的线条不宜太宽,走线应尽量离开不相连的元器件,以免短路,过孔不宜画在元器件上,且应尽量远离不相连的元器件,以免在生产中出现虚焊、连焊、短路等现象。

二 电路板制作

PCB图设计好以后就可以向腐铜板上转印了,转印前应将PCB图用激光打印机将其打印到特殊的热转印纸上然后用制板机将其转印到腐铜板上。这样PCB图就可以在腐铜板上清晰可见了。这个时候需要对转印后的腐铜板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断印的情况出现以便及早进行更正。

转印完毕以后就可以进行腐蚀了,腐蚀液是用三氯化铁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将腐铜板放入三氯化铁溶液里5-10分钟就可以腐蚀掉多余的铜皮了。腐蚀的时候亦可以轻轻晃动盛装腐蚀液的容器来加快腐蚀的速度。腐蚀后的腐铜板应该只剩下墨线掩盖的线条部分其余地方则不含任何铜皮这样电路板的腐蚀工作才算完成。

腐蚀后的腐铜板即可以钻孔了,用型号相符合的钻头对不同的焊孔进行钻孔。钻孔的时候一定要确保钻头与腐铜板保持垂直否则会损坏钻头和铜线而影响电路板的质量。

钻孔完毕即可以除去腐铜板上的墨印同时还可以用松香水作为助焊剂涂抹在腐铜板上面以便于焊接而且可以防止铜线氧化。

三 元器件的焊接

腐铜板经过钻孔和腐蚀以后就可以进行焊接了,对照着原理图和装备图来把电子元器件按照先后顺序插入电路板中。插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部分器件的独特性例如: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不可以搞反;三极管的三个极不能搞错;集成块的管脚不能插反等。焊接的时候也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二极管、三极管等小器件焊接的时候要快速完成不能让其受热时间过长而使其性能发生改变;集成块焊接时要注意管脚的焊接先后顺序否则会损坏集成块的整体特性。

参考文献

[1] 胡明主编.电子器件导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杨颂华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3] 彦永均主编.Protel99电路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年

[4] 毕满清主编.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

[5] 消景和主编.数字集成电路应用精粹.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

4.手工煎蛋的折纸教程 篇四

1、首先将有颜色的纸张一面朝上,然后将顶角和底角分别向上折叠三分之一。然后还原,再将底角向上折叠三分之一。

2、再将向上折叠的角向回进行折叠。

3、顶角向下进行折叠,直到折叠刀底边。

4、再向回进行一次折叠。

5、然后将上下两个角都向内进行折叠。

6、继续将折纸模型右角向左边进行折叠。

7、再将前一步操作的这个角向回进行一个连续的折叠。

8、继续将折纸模型左角向右边折叠。

9、再将操作的角向回进行折叠。

10、然后将整个折纸模型的左右两个边向后折叠。

11、继续将折纸模型四个角向后翻折。

5.蜜蜂的手工折纸教程 篇五

那么,如果用手工的方法来制作一个折纸的小蜜蜂会不会很难的,这个不用担心,这个手工折纸大全图解可以帮助你轻松的`完成一个简单的折纸蜜蜂的制作。

1、首先将纸张的左右两个角进行对折。然后展开之后在中间留下一条折痕。

2、再将左右两个角折叠向中间的折痕。

3、接着再将新形成的折纸模型左右两个角折叠向中间的折痕。

4、然后根据细节图所示,按照白色粗箭头将中间的藏在里面的两个角拉出来。

5、接着按照白色粗箭头所示,根据折痕将右边的中间三角形向下拉折。

6、然后再将新形成的四边形左边部分向右边进行折叠。

7、然后左边按照图示6所示进行操作。

8、接着将折纸模型本面的四边形左右两个角向后翻折。

9、然后再将上下两个剑形结构向中间进行连续折叠。

10、接着按照白色粗箭头所示将下部中间的两个角向中间垂直拉折开。

11、再将底角向上翻折。

12、然后按照白色粗箭头和所示将中间上部的两个角也压折开。

13、翻转折纸模型。

6.重视手工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篇六

关键词:综合实践,手工制作,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 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 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手工制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训练他们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 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一 兴趣是启发创新的金钥匙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 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因素。”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大量的事实和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当人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致使其观察细致、思维敏捷、记忆深刻、想象力丰富, 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内在动力, 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采取相应的导入方法, 如笔筒制作, 让学生观看各种笔筒的图片;如丝网花制作, 提供各种丝网花成品让学生欣赏, 富有个性的设计、精致的做工、美丽的外观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兴趣就像是一剂“润滑剂”, 调整了学生与综合实践的关系, 吸引着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挖掘着自己潜在的、个性化的能力。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是主动性的人, 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 我们要思学生所思, 想学生所想, 喜学生所喜,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的开展中, 抓住学生兴趣, 以兴趣为基点, 让兴趣贯穿整个活动, 使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

二 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翅膀

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把自身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 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活动兴趣, 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拓宽学生的思维, 展开丰富的想象,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如笔筒制作, 根据提供的工具和材料,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笔筒制作的步骤, 而不是把制作笔筒的步骤直接告诉学生,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适时提示, 提高学生讨论的效率。然后老师把学生的思维火花集中起来, 作简要的归纳, 同时拿出笔筒样品, 让学生对笔筒制作有直观的参考。老师提供的笔筒样品式样是比较单一的, 而我们的学生是有个性的, 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尝试, 在笔筒结构上, 外形上作个性化得创作, 并要有所创新。教师要创设一个开放的环境,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真正“放”开来, 首先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合理活动空间, 老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提供纸和笔, 让学生先完成设计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 个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把制作的兴趣发挥到了极点。每个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在思维的空间自由翱翔, 一支支笔似舞动的精灵在纸上跳跃着, 勾画着体现思想、凸显个性的设计。

三 动手实践是发展创新意识的手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实践可以把想象变为现实, 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发现问题时积极动脑筋、动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激发起内在的对于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笔筒制作, 学生拿到了制作的材料, 根据活动前期的设计, 开始动手制作作品, 锯板、打磨、粘合, 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到制作笔筒的过程中, 非常认真专注。随着锯子的一上一下, 随着吱嘎吱嘎的响声, 木板改变了形状。学生将一个个半成品的板块, 拿在手里反复观察思考, 时不时拿出锯子、雕刻刀等工具作修改, 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中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完成重新组合创新的实践过程。通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 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笔筒出炉了。有的是汽车、卡车等交通工具类造型, 有的是兔子、米老鼠等卡通动物类造型, 有的是房子造型, 有的是花草类造型……笔筒上的装饰也是五彩缤纷, 有的戴上了蝴蝶结, 美丽可爱;有的装上了四个轮子, 似静似动;有的加了一对翅膀, 振翅欲飞……每位学生都展开了丰富的形象力, 联系生活, 大胆创造, 凸显个性, 充满智慧。

四 有效评价能激励学生不断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鼓励性的评价是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育艺术手段, 也是激励学生把活动向纵深发展的一种最有效的评价方法。首先, 应注重对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主动参与的热情, 以及自我感受、独特的见解等, 给予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这样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充满创作的激情, 活跃的思维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其次,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不管是半成品还是成品, 只要有亮点的, 老师应及时鼓励肯定, 这样会激发他们不断创新的兴趣, 学生在愉悦体验前一阶段创新成果的同时会不断总结经验, 从多角度去思考, 以求获得新一轮的创新。还以笔筒制作为例, 有一个学生在笔筒的底部装了四个轮子, 我肯定了他的设计并把他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欣赏, 同时我让这位学生说说他的创作来源, 他说平时陪妈妈逛超市, 帮妈妈推购物车的经历给了他灵感。他的作品赢得了同学们的称赞, 这位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就会把当前的愉悦感转化为追求再度创新的动力, 产生新的创新点。其他学生也得到了启发, 纷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激起了一朵朵创新之花, 完成了一个个独特有趣的作品。

7.手工制作 启迪思维 篇七

一、从材料中发展思维

手工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泥工、纸工、布贴、编织、刺绣,自然物剪贴,自制玩具等,其中纸工又有剪纸、折纸、撕纸、立体制作等。而自制玩具的内容更是不计其数,许许多多的废旧物品都可以成为自制玩具的材料,在每种材料的性质和作品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规律,引导幼儿把材料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同时,也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充分思考,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例如:要教幼儿学习“编织地毯”时,先让幼儿观察 “地毯”,然后用一句“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编地毯?”来引发幼儿思考,有的孩子说:“可用毛线编。”有的说:“可以用纸条来编。”有的说:“可以用布条来编。”有的说:“可以用塑料丝来编织。”等等。这样,引导幼儿先发现,再去运用材料的性质和作品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从观察中诱发想象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想象又是创造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人脑中可以产生对事物的想象,但不是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的事物中大量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贴,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方能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带领幼儿接触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幼儿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不断激发幼儿想象,秋天带幼儿观察各种树叶,启发幼儿想象树叶像什么?可以做什么?在带领幼儿参观菜市场,启发幼儿根据各种蔬菜的形象特征,想象可以制作的物品。如:萝卜做猪,新鲜蚕豆做小鹿、小人、西红柿、洋葱、做娃娃等。这些感性知识的积累,丰富的形象产生,为幼儿的创造性的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制作中启迪创作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幼儿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创作出来,如:小班幼儿撕贴时,我只讲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撕贴方法,至于用这些图形可以组合成什么,则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去创作,再如:教大班幼儿用纸盒自制玩具时,我只提供给幼儿各式纸盒,让幼儿自己想象,整个过程中幼儿个个动手,个个参与,自己独立做,自由合作做,结果创作了几十种不同的作品。又如:教幼儿树叶贴画,让幼儿自己收集,在制作时,给幼儿充分“自由”,结果这次制造中,幼儿运用剪、拼、接、插等技能,创造了“小猫钓鱼”“老鼠航海”“狐狸吃葡萄”等若干画面。这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制作,使幼儿完成的作品各样特色,玩起来也特别开心。

为了让孩子有东西可做、会做,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建立表象。构思是以表象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画论中曾有“收尽奇峰打草稿”的说法,就是用来说明表象对于创作的重要性。手工制作中所需的表象积累,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因此,要引导幼儿多观察,看看、摸摸、说说,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对一只动物的形象的分析,可这样启发:它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式什么样的?身体像什么?腿是粗还是细?耳朵是什么形状?向上竖还是向下垂下的?然后,在分析时还可利用,儿歌谜语等形式来帮助幼儿对象形体的记忆,如:教师在分析大象可念谜语:鼻子长,身体胖,腿子粗,尾巴细,耳朵像芭蕉,牙齿往外翘。其次,要引导幼儿学习各种工具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手工工具材料使用方法的掌握是手工制作的关键所在。否则,构思再好,也难以实现,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的使用方法。以帮助幼儿形成技能,并将技能前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如:泥工活动中,可让幼儿先尝试怎样才能将泥团搓长,然后再师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的所在,再让幼儿联系掌握“搓”的这一技能。

8.立体房子手工折纸的教程 篇八

小孩子们喜欢玩过家家,一起带小朋友制作这些小的过家家的玩具,可以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小房子亲子手工,让孩子玩的不亦乐乎,下面一起来看看立体房子折纸步骤图解。

手工折纸立体房子图解

沿着虚线朝箭头方向折

向后折

两边向中心折

拉出两角

压实折痕

翻过来,画上门窗,就成了小房子

立体房子折纸步骤图解

对边折

两边向中心折

拉折两角

向后折

压实折痕

画上门窗,即成别墅

漂亮的立体房子的折法

先双三角形对折,两角再向中心折,背面相同

拉折两角,背面相同

沿虚线向后折,背面相同

拉折两角,背面相同

向上折

9.手工制作:瓶盖变变变 篇九

材料准备:

瓶盖、卡纸、即时贴、剪刀、蛋糕盘、双面胶等。

制作过程:

教师范例:

向日葵:用绿色卡纸剪出叶子,把瓶盖粘出一个圆形当向日葵,用即时贴剪出竖条和小图形粘贴到圆形上作为籽,再把圆形固定到叶子上即可。

幼儿创意作品:

(1)灯笼:把瓶盖固定成一个圆形,再用卡纸剪出提手及穗头。

(2)电话:用一张正方形的硬纸板当电话平面,剪一块长方形卡纸装饰一下,把瓶盖粘贴到硬纸板上,再用即时贴剪出0~9十个数字贴到瓶盖上即可。

(3)毛毛虫:用一个大一点的瓶盖当毛毛虫的头,用几个小点的瓶盖当毛毛虫的身体。用即时贴剪出眼睛和嘴巴贴到毛毛虫的头上,再用卡纸分别剪出毛毛虫的须和腿贴上。

(4)蘑菇:用卡纸剪出蘑菇的形状,再粘贴上瓶盖即可。

(5)螃蟹:用即时贴剪出眼睛贴到瓶盖上,再用卡纸剪出螃蟹的夹子及腿粘到瓶盖下方。

(6)蜻蜓:用卡纸剪出蜻蜓的身体及翅膀,把即时贴剪出横条在身体上装饰一下,用两个瓶盖当眼睛,再用黑色即时贴剪出两个黑眼球贴到瓶盖上。

(7)太阳:把瓶盖固定出一个圆形,用卡纸剪出竖条作为光芒。

(8)蜗牛:用蛋糕盘当蜗牛的身体,瓶盖当腿,再用卡纸剪出须和眼睛。

(9)乌龟:用蛋糕盘当乌龟的身体,瓶盖当腿,用卡纸剪出乌龟的头和尾巴,再用黑色即时贴剪出眼睛贴到头上。

(10)可爱的花儿:用卡纸剪一个圆形当花心,用瓶盖当花瓣,再用卡纸剪出叶子和茎。

(11)漂亮的花:用卡纸剪出花瓣,用瓶盖当花心,再用卡纸剪出叶子和茎。

(12)小鸡:用一个小一点的瓶盖当小鸡头,大点的瓶盖当身体。用即时贴剪出眼睛贴到头上,再用卡纸分别剪出嘴、翅膀和腿。

(13)小蛇:用一个大点的瓶盖当蛇头,用小一些的瓶盖当身体。再用即时贴剪出眼睛和嘴贴到头上。

(14)小鱼:瓶盖当鱼头,用卡纸剪出鱼的身体、尾巴和泡泡,再用即时贴剪出鱼的眼睛和横条粘贴到相应的部位。

10.斑马简单的手工制作教程手工折纸 篇十

一、创设生活情境, 再现生活经验, 使幼儿“敢”动

小班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 所以创设让幼儿身临其境、熟悉的、生活化的情境, 不但能使他们倍感亲切, 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

1.新颖的教案设计, 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需求。手工制作必须有一定的技能, 而技能的学习是枯燥的, 且对于刚加入集体学习生活的小班幼儿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的手工操作活动, 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化情境, 根据一日活动中觅得的灵感, 选择一些合适的手工操作活动, 设计新颖的教案, 使幼儿在情境游戏中认知得到发展。

2.美观的材料选择, 整合生活化情境中的审美元素。材料是手工制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之前, 教师要和幼儿一起收集丰富的材料。当然, 材料必须是幼儿所熟悉的。当今, 审美元素渗透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 作为教师应善于挖掘和提炼。尤其是在幼儿的创意表现中、在教具制作中, 更要有意识地融入审美元素, 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 幼儿会被材料所吸引, 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 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考虑到小班幼儿由于身体发育还不完善, 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因此,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 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又能轻松获得成功, 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语言情境, 体验成功的快乐, 使幼儿“勤”动

如何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中领会手工制作的要求和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身也要沉浸在情境中, 运用情境语言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创作。教师创设富有情趣的游戏情境, 能使幼儿身临其境, 体验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角色, 以快乐的心情融入活动, 从而调动求知的主动性。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模仿,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开动脑筋, 想方设法把所学的内容融入到情境中, 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1.运用趣味、形象的语言, 提高幼儿的制作兴趣。小班幼儿在手工操作过程中, 不会边观察边操作, 也不能很快地记住教师示范的操作方法和过程, 完成的作品往往乱糟糟的, 有的幼儿则表现得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帮助幼儿掌握动手操作的要领, 使其大胆地操作。

(1) 以自编的故事情节, 烘托手工活动的意境。单一枯燥的讲述对幼儿来说根本提不起兴趣, 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手工活动预期的目标。所以在导入活动时, 教师必须用有趣的语言来吸引幼儿。如在小班美工活动《美丽的一串红》中, 以“秋娃娃”故事导入, 即时自编故事内容, 再导入一串红的制作方法, 吸引幼儿兴趣,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让幼儿先听再动手。

(2) 以儿歌为情境化的操作载体, 使幼儿掌握操作的技巧。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 如果单一地让幼儿在老师的示范下立马动手操作, 幼儿也是无从下手, 也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若是教师能把操作技巧和方法的讲解改编成一首幼儿能够听懂又简单的儿歌, 则更有利于幼儿接受。

2.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 激发幼儿的创作信心。

(1) 选准表扬对象。幼儿具有思维具体形象、好模仿的特点, 对榜样及其先进事迹或行为有一种崇拜的心理, 而且也会在有意无意中去学习和模仿。因此, 教师应选准幼儿模仿的对象。在手工操作活动中, 教师应时刻注意幼儿的精彩表现, 及时发现, 及时提出, 为幼儿树立榜样。同时也应该将表扬面扩大至全体幼儿, 让每个幼儿都有受到表扬的机会。教师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值得欣赏的地方, 使幼儿的优点得到放大, 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2) 具体的表扬内容。表扬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的行为指明方向, 教师在表扬中要具体指明表扬的内容, 内容越具体, 幼儿对于好的行为就越能分辨。

(3) 丰富表扬形式。作为调动幼儿积极因素的重要手段, 激励表扬的形式要多样, 不能局限于口头的表扬, 可以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表扬, 如对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对有进步的幼儿奖励五角星等, 从而激励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三、创设游戏情境, 在“玩”中发展手工技能, 使幼儿“善”动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说:“游戏从心理方面来说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游戏从教育方面来说是幼儿的优良老师。”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越小的幼儿越是如此, 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幼儿对手工操作活动其实也是一种表现、宣泄自我情绪情感的一种游戏。作为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 我们必须要顺应幼儿的这一需求, 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这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把游戏因素与手工操作活动结合起来, 更能激发幼儿学习技能的兴趣。所以在每一次活动中, 我都尽量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如根据孩子喜欢的动画、故事, 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活动, 让孩子在活动中进行创作, 满足幼儿爱动爱玩的生理心理需求, 使孩子们自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

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必须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趣味情境,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活动的兴趣,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使幼儿在充满童趣的手工制作情境中领悟世界的美好、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从而进一步优化幼儿的手工活动。

摘要:小班幼儿的情绪情感带有明显的表情特征。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感反应。趣味情境的特点则决定了它更受幼儿的欢迎, 更易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 更适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手工制作的教学中, 教师可尝试为幼儿创设有趣味的教学情境, 使他们进入角色, 在情境中提高兴趣。

11.小青蛙折纸手工教程 篇十一

材料:

正方形纸一张、彩笔一支。

步骤:

1、一组对边对折。

2、短边对折。

3、打开,一个角向中心折。

4、其余三个角分别向中心折。

5、翻过来,一个角向中心折。

6、其余三个角分别也向中心折。

7、再翻过来,一个角向中心折。

8、其余三个角分别也向中心折。

9、翻过来,将一个小正方形打开压折。

10、相邻的一个小正方形也打开压折。

11、将另外两个小正方形打开。

12、捏住打开的两个角的中线。

13、向下压折。

12.手工折纸太阳花的教程 篇十二

准备一张彩色正方形纸,折出米字折痕;

根据第上一步的折痕,折成一个双正方形;

把一个角折向中线,如图

将另一边的角也向中间折,然后将两边展开,从开口处拉开向内折叠出口袋。

其他部分与3~4步一样的折,得出上图中的形状;

把多出来的三角形部分剪去;

把三角形的顶点折向对边的中点,压实折痕;

把整张纸摊开,纸上的折痕应该和图中一样;

根据折痕折出褶皱,不过是无颜色的一面向下的;

待全部折好以后如下图;

把其中一边按图中虚线向上折叠,短边对齐中线

其他7个边也按相同的方法折,变成如图;

像拉香蕉皮一样轻轻拉下一边;

其他7个边一样拉,形成8个花瓣;

调整形状,托出中心部分,使花蕊成型;

反转底部,将圈起位置稍为拉高,便可见胖胖的花瓣;

13.斑马简单的手工制作教程手工折纸 篇十三

1 幼儿手工制作中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在艺术方面的创造潜能是与生俱来的, 从幼儿的创造意识我们不难分析幼儿的个体存在价值,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只有将幼儿创造力培养落实在具体措施之上, 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幼儿在艺术发展领域的创造能力。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手工制作通过对幼儿双手灵活性以及肌肉协调性的训练来达到一定的艺术教育目的, 这期间幼儿的智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动手动脑能力也将获得一定提高, 这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幼儿手工制作课程的内容多姿多彩, 像是折纸、剪纸、泥塑、布贴、DIY玩具等都是幼儿手工制作的涵盖范畴, 手工制作过程需要幼儿亲手实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提升自我对手工制作的理解。手工制作的材料选择方面, 挂历纸、碎布、树叶、纸盒甚至最简单的回形针都可作为手工制作的原材料, 在幼儿加工后变成另外一种独具创意的艺术加工作品。无论是幼儿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认识操作环节还是思维创造环节都需要幼儿对所加工材料进行认真观察、仔细辨别, 并辅以合理想象, 进而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这一过程中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幼儿完成手工制作的必要条件, 教师应在充分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给予幼儿最为宽松的艺术想象空间, 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

手工制作作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深受幼儿喜爱, 不仅仅是因为手工制作能够带给幼儿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同时手工制作过程对于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都是一种考验, 作品完成之后的成就感是不可比拟的。因此,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时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培养着手, 从思维拓展和合理想象等多角度培养幼儿内在的创造意识, 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教育动机, 为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提供最佳的艺术教育环境。

2 手工制作过程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幼儿手工制作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同时对于展现幼儿个性、拓展幼儿思维空间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时应当给幼儿提供足够广阔的思维空间, 鼓励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引导幼儿通过自我努力和实践探索, 独具创意地完成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同时, 对于幼儿的创造意识教师应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 切实考虑到幼儿的审美感受, 通过恰当的评价方式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幼儿手工制作过程应当是充满乐趣和童真的, 教师切忌从成人的角度来欣赏和评判幼儿的手工作品, 这不仅打压了幼儿的手工制作积极性, 在创造力培养方面也极为不利。从创造性思维激发角度出发, 幼儿手工制作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途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 从兴趣出发实现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基于兴趣激发基础之上的幼儿美术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幼儿内在的艺术潜力, 将智力开发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 进而达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目的。手工制作需要幼儿通过动手和动脑来制作相应的手工作品, 如果没有兴趣这一重要内驱力, 对于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显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兴趣激发可以是通过手工制作内容的设计也可以采取必要的教学形式转化, 以此来激发幼儿对于手工制作的积极性, 达到培养创造力的最终目的。

第二, 在充分接触材料和欣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意识。手工制作操作之前教师应让幼儿充分接触到可变性物质, 了解物质的特殊属性, 比如纸张的软硬程度、碎布的紧密程度或是橡皮泥的可塑性等等。在认识到材料的基本特性之后再让幼儿开始手工制作, 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欣赏同一种类的优秀手工作品, 以此来刺激幼儿创造意识的发挥。同伴效应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有着极大的思想号召力, 教师正是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第三, 在不断鼓励和肯定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由于个体能力差异以及智力发展差异在制作同一件手工作品时必然会存在优劣之分, 教师在对幼儿手工作品进行评价时应当首先肯定幼儿的创造意识, 对完成较好的幼儿给予及时表扬, 较于前一次作品有进步的幼儿予以肯定, 对表现欠佳的幼儿及时鼓励,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这一阶段的幼儿心理尚处于塑造时期, 对于话语的鼓励和赞扬是极为敏感的, 这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第四, 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仅仅局限于基本制作方法的讲解, 作品的创造空间应由幼儿自己去探索。手工制作教学并不存在既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步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应止步于方法的指导, 至于作品的后期创造应交由幼儿自身去挖掘和发现。无论是作品的结构摆放, 还是色彩搭配, 都可以通过幼儿的自我想象来完成, 这对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极为有利。

第五, 除了充足的手工制作时间之外, 学校也可定期举办幼儿手工制作作品展, 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来丰富幼儿的手工制作内容, 实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目的。在手工制作的课程设计与安排方面, 可将幼儿的自由创作与作品展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鼓励幼儿参与手工制作, 在积极动脑和动手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创造能力。

3 结束语

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 创造力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它是幼儿自我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一种体现, 对于幼儿后期综合素质发展意义重大。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措施, 必要的思想和行动指引能够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形成自然的创造意识, 善于在生活中有所创新, 并积极将这样的创造力应用于学习当中。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手工制作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通过有效的手工制作工具和创新思维来完成自身的手工作品, 这对于幼儿而言本身就是一次有效的实践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这主要是由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此外, 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必不可少, 合理有效的思维碰撞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趋势的日益激烈, 创造力成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 创造力培养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实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甚至在学前教育领域, 教育工作者也将幼儿创造力培养视为一切能力的核心, 从幼儿的心理特征、思维模式、意志情感等诸方面体现出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手工制作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在训练幼儿双手灵活性与肌肉关节协调性的同时, 对于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本文就如何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手工制作,幼儿教育,创造力,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胡芳.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M].珠海出版社, 2001.

[2]陈灵云.手工操作开设幼儿创造力之门[J].温岭日报, 2009 (3) .

14.浅谈手工制作的多功能性 篇十四

关键词:审美 科学性 多功能性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32-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根据这一教育观念,“创办特色学校”是我们龙城区八里堡小学领导的工作宗旨,是老师的工作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的,素质教育这一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体现于各科教学中,“美育教育”更是渗透其中。为此,我们一直在工作中寻求和探索更好的方法和途径,为创办我们的特色学校努力工作着。自2010年开始,我校就为学生开设了每周一节的自选课,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打破班级界限,进入自己深深喜爱的各具特色的自选课堂,如: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绿色文学社,合唱队,舞蹈队,英语口才与表演,简笔画,手工制作,科学与探索,篮球队,足球队等十几种课堂。我作为一名手工制作课的教师,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开拓思维,发展智力,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挖掘孩子们的设计制作潜能,体现手工制作的多元化功能,具有其他课堂教育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我结合手工制作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1 手工制作挖掘了可利用资源

手工制作首先必须有材料,全靠买,无疑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负担,在我去偏远农村时,曾为学生采集过秸杆,玉米皮,马莲,石头,也收集过广告纸,泡沫,瓦楞纸等,作为学生制作的材料,学生非常高兴,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也开始挖掘身边的可利用资源了,如,他们收集了饮料瓶,扑克牌,易拉罐,纸盒,树叶等,这样,收集一些废旧物,成为手工制作的材料,同学们已习以为常了。挖掘可利用资源,培养了学生变废为宝的能力。

2 手工制作再现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手工制作源于生活,有时学生制作的作品居然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泥塑的水壶,用秸杆扎成的自行车,路灯;用瓦楞纸,硬纸板做成的小房子;再如剪纸艺术,同学们剪出的蝴蝶,蜻蜓,鸡,鸭,鹅等,还有花草,栅栏,剪贴成小花园;亲手设计的小桥流水及农家小院等。那些连样花纹的对称之美,给学生带来了无限乐趣。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他们通过捏,压,挫,团,折,叠,剪等手法,给予形状之美,再赋予色彩,无一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当他们将作品呈现在眼前时,吸引了各级领导老师为他们拍照。当把他们的杰作摆放在展橱里时,不仅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更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美感。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内在和外在的并进。

3 手工制作开启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因为有想象,才会有创造。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我重视课前的疏导,让学生欣然接受,积极参与。引领学生大胆想象,鼓励他们要敢于奇思妙想,如一名同学剪贴的是“我在月亮下荡秋千”,他说:“老师,你看我的胆子有多大,敢在月亮下荡秋千!”还有一名同学用泡沫设计了一座硕大的蘑菇房,拿着作品说:“老师,你瞧,我设计的蘑菇房,防雨性能太好啦!”更有一位同学拿着泥制的火箭神秘地说:“快看,我新研制的‘神州九号’,上能飞天,下能入海探险!”风趣的话语惹得同学开怀大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设计,为我们的手工课堂带来了多姿多彩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开启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展示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手工制作体现了科学性

我们利用废旧物制作漂浮物时,很多同学利用饮料瓶,泡沫,树叶,塑料等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属于自己的“水上交通工具”,当比试谁的“水上交通工具”载重量大,航行得远,且行驶平稳时,同学们兴趣横生;在制作降落伞时,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降落伞能平稳着陆,安全性较强,探讨与伞线长短,伞面大小有什么关系等,这一系列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兴趣更高涨起来,他们意外发现原来手工制作有这么多奥秘,他们会主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来设计自己的作品,力争成为杰作。这时,老师抓住他们潜心制作的时机,鼓励他们:“看,这时的同学们,多像一位‘小科学家呀!’”。同学们听到这样的话语,自然会喜上眉梢,绽露制作激情,触发制作灵感,谁都不甘示弱,从中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充分体现了手工制作的科学性。

5 手工制作潜入了知识性

手工制作的前提条件是有形可依,如同学们制作的储蓄罐,形体各异,有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六棱柱,圆柱等。借此,认识了一些相关的几何图形。再话题一转,我们用自制的储蓄罐积攒零钱,养成不乱花零钱的好习惯,如果我们都储一元硬币,看谁的储蓄罐的储钱量更大一些呢?这样,就顺理成章地由认识几何体转入比较容积的大小,同时,培养了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的观察力,学生在愉悦中获取了数学知识,顺利实现了数学知识的迁移,将手工课落到实处,并学以致用。

6 手工制作树立了学生的理想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在自己设计的作品面前,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学生克服了低估自己的弊端,发现了自我,并有超越自我的信心,一句“我能行”开始在同学的心中萌生,这将成为一股力量,帮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有的同学想当设计师,有的想当宇航员等,听到他们那积极向上的理想,真叫我喜出望外。

15.银杏叶手工折纸教程 篇十五

1.将纸张没有颜色的一面朝上,然后将左右两个角进行对折。展开之后在中间留下一条折痕。

2.接着再将左右两个角向中间的折痕进行折叠。

3.翻转折纸模型。

4.将顶角向下翻折。

5.再根据白色的粗箭头与折痕,将折纸模型的`左右两个顶角向上折叠起。

6.然后再将底角向上翻折。

7.接着将底角再向回拉折。

8.根据箭头所示,将底部的三角形的左右两个斜边向中间进行折叠。

9.然后再将此时折纸模型左右两个角向中间进行一次折叠。

10.翻转折纸模型。

11.将顶部中间的两个对在一起的角向左右两边进行折叠。

12.翻转折纸模型。

16.大公鸡的手工折纸教程 篇十六

今天就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折纸大公鸡,这样早晨我们就能够听着公鸡的打鸣声起床啦。而且在练习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本来小朋友们就有机会感受到快乐,一定要试试这个手工折纸教程哦!

1、首先将方形纸张的`顶角和底角进行对折,然后在中间留下一条折痕。

2、接着将顶角和底角折向中间的横线。

3、再将折纸模型左边的三角形向后翻折。

4、这个时候再将折纸模型左边顶角和底角向右边折叠。

5、然后按照箭头所示,将隐藏在内部的角向外拉出。

6、然后压展平整。下边也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

7、接着将上下的两个角分别向两个方向折叠开。

8、将折纸模型的上半部分对折到下半部分。

9、然后将右边的角向上翻。

10、接着将前一步操作的角再向右边翻折。

11、这个时候再将折纸模型左边的尾巴部分向内压折。

12、使用剪刀将前后连接折纸模型的部分剪开。

13、然后将前面剪开的部分向上折起。

14、这样再剪一个小的纸片来当作鸡冠。

17.斑马简单的手工制作教程手工折纸 篇十七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创新教育

幼儿手工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简单的工具和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各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幼儿自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对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对结构、比例、空间、位置等要素的感知与理解,对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耐心、细致的好习惯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积累知识经验,为手工制作提供素材

(1)引导幼儿接触自然和社会。通过多渠道丰富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经常带领孩子走出教室,通过散步参观等方式,接触公园、动物园、商店、街道等幼儿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植物、建筑、车辆等等,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

(2)引导幼儿欣赏手工制品。首先,欣赏不同材料制作同一主题的手工作品,如纸卷菊花、果冻盒菊花、毛线菊花、包装带菊花等等;其次,欣赏一种材料制作出不同主题的手工作品,如一次性盘子可以做母鸡、孔雀、金鱼等手工作品;再次,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各种形象的作品,如带领幼儿参观各班用果壳、麻绳、布等废旧材料布置的主题墙面。通过欣赏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在造型、色彩、材料形成的选择和组合上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激发了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

(3)集废旧材料,引导幼儿联想。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注意收集手工材料,比如树叶、贝壳、随手丢弃的盒、瓶、纸等。然后组织幼儿谈话,启发幼儿思考:饼干盒可以用来做什么?有的想象成汽车、有的想象成帆船、有的想象搭建楼房等,使幼儿获得不同的启示,培养灵活的创造性思维。

二、提供培养创新意识的环境

(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首先,确定手工制作的主题后,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商量将收集的有关主题的图片、图书、录像等资料分类计数,布置一个“资料馆”。幼儿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阅读“资料馆”的图书、图片,相互交流各自的知识经验,使幼儿对主题充分地感知,为下一步制作做铺垫。其次,提供手工制作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工具。为幼儿提供丰富可变的操作材料,使孩子们通过更多途径投入到手工制作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而且有利于他们在探索中独立获得制作经验。再次,让幼儿一起参与设计和布置外墙环境,商量如何展示他们的手工作品,以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热情。

(2)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在制作活动中,不能用一些条条框框束缚他们,应该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材料制作的机会和创作时间。帮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去尝试,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使其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特征。

三、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

(1)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在组织幼儿手工制作活动中,要改变以往的机械方法,采用启发引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技能方面,不要刻意去教制作技巧,而是让他们在创作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形成技巧。在制作活动中,要注意运用适当的范例进行启发引导。例如,制作“螃蟹”时,出示一只用一次性饭盒、夹子制作的,另一只用一次性盘子、吸管、叉子制作的。这两只“螃蟹”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对制作螃蟹的材料孩子们议论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自主探索,迁移经验。为了使孩子们能够继续尝试其他材料的制作,可以在区域活动中的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给幼儿继续探索提供条件。此外,要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的制作方法,当孩子们将各自带来的材料摆放在桌上时,他们兴趣盎然地讨论着:用橘子、泡沫、月饼包装盒等做螃蟹的身体,用牙签、生日蜡烛等做螃蟹的八只脚,用小铲子、冰糕棍等做螃蟹的两只钳子。通过交流,扩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丰富了幼儿的经验,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了创作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

父母的参与会增强孩子的创作热情,通过家长会请家长观摩手工教育活动和家长交流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手工制作对幼儿的作用。另外,孩子的创作热情感染了家长,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巧妙构思、精心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家长们无不感到惊叹,纷纷加入到孩子们的创作中。每次手工制作活动中,都把教育内容书面告知家长,提出配合的要求,还要经常开展亲子趣味手工制作活动。家长提醒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有了新的想法,随时可以动手制作。但是,要强调制作过程尽量由孩子独立完成,家长不能处处代劳。要更多地给予鼓励和称赞,实现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锻炼孩子们的合作制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亦丹.幼儿大班手工制作教学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3).

18.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篇十八

一、中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说明

(一)导入阶段

此次制作活动是一次教研活动,在幼儿园音乐厅进行。除了从中班随机挑选的8名幼儿(4个男生,4个女生)之外,还有一位对小汽车制作活动进行讲解指导的W老师和参与教研观察的几名研究生及幼儿园老师。在活动开始之前,W老师先让几名幼儿进行自我介绍,以此来减轻幼儿与教师、环境之间的陌生感。W老师在自我介绍结束后,向小朋友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要做什么活动,请小朋友猜猜看?老师让幼儿观察了放在桌子上的材料和工具,有卡纸、A4纸、压舌板、吸管、尺子、瓶盖、勾线笔、胶水、剪刀、双面胶、裁纸刀和放置在地上的一些硬纸盒子。在观察的过程中,W老师简单讲解了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操作,特别是裁纸刀的安全使用;紧接着让幼儿观察各种汽车的结构特征,有救护车、警车、消防车、挖土机等;最后让小朋友回到原来的位置,说说老师预留的问题——今天要做什么?幼儿回答出了今天的主题——制作小汽车,老师让幼儿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今天的计划,并说出来。

(二)制作过程

活动开始时,8名幼儿自行结成小组或者个别进行活动。笔者选择观察的对象是单独活动的3名女孩,她们要进行的是设计性风格的小汽车制作。她们拿来卡纸用勾线笔将自己要制作的小汽车的形状画下来,然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在此过程中,3个女孩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画小汽车时线条的流畅性,剪小汽车时使用剪刀的方法以及剪出来的轮廓的吻合性,如何使小汽车站立起来(即立体小汽车)等问题。笔者在这3个女孩子身上看到了茫然和想要寻求帮助的眼光时,想着要写出一些指导性的东西。

(三)结束后的讨论

在这次将近1个小时的制作小汽车活动中,除了3个小女孩个别制作没有完成外,另两个小组的科学性风格的小汽车制作也没有完成。W老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制作小汽车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两个小组的成员都很踊跃地发言,说出自己的问题。如:使用胶水或是双面胶更可以使小汽车的轮子粘合住;使用尺子帮助量小汽车的尺寸,方便裁剪;使用裁纸刀很困难等问题。唯独3个小女孩什么也没有说,大概是小女孩觉察到了自己的制作风格和另外两组的不一样,或许是自己没有完成作品而产生的沮丧心情。笔者看在眼里,更坚定了认为教师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进行适宜指导对幼儿发展十分重要的认识。

二、教师指导的方式

教师对幼儿发起的求助或是老师主动提供的指导,一般包括三种方式。

(一)言语指导

这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间或带有目光、表情、姿势对幼儿手工教学活动进行指导,主要包括讲解和提问。如:小汽车制作活动中,A小女孩已经画下小汽车的模型,但是并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这时候老师走过来,告诉她要把这个小汽车的模型剪下来,这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指导。

(二)动作指导

这是教师以动作为主要手段,还可能同时伴有表情、目光、姿势等。如:B小女孩剪小汽车轮廓时一直剪得不够顺畅,超出了所画小汽车的轮廓范围,老师观察到这个现象就走过来拿起她的剪刀,示范给小女孩看,协助小女孩进行操作。

(三)复合指导

这是一种语言和动作相结合的指导方式,运用语言同时伴随范例式的动作操作。如:C小女孩已经把所画的小汽车模型剪下来,但是接着她并不知道要做什么,W老师就走到她的身边,弯下腰对她轻声说:“你只是有小汽车的样子是不行的,你想想平常我们看到的小汽车都是怎么样的啊,是不是可以跑,可以站立起来的啊?你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立起来?”(边说边用两只手拿着小汽车的前后,把它支起来)小女孩顿时明白了,于是拿来一个硬纸盒把小汽车模型贴到上面,使它站立,这就是老师运用语言指导和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讲解操作、示范提示。

三、对工具和材料的投放

首先,笔者想先说明一下工具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裁纸刀对中班幼儿是有一定难度性的,尽管在活动前教师已经示范裁纸刀的使用方法。有幼儿就提出了:“老师,我害怕这个东西。”在另一个一男一女幼儿组成的小组里,他们是用硬立体纸盒拼接成立体小汽车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硬纸盒有一些多余的部分,需要裁去,由于过于坚硬,幼儿不得不放弃剪刀而使用裁纸刀这个相对锋利的工具。在使用时旁边观察的老师后来说觉得胆战心惊,因为幼儿操作时好几次裁纸刀都离自己的身体很近。后来W老师走过来,帮助这组幼儿削去纸盒多余的部分。这就涉及到了工具的投放的适宜性与安全性的问题,在教研讨论部分,我们也谈到了这个裁纸刀的危险性问题,认为下次活动中,应该把这个工具剔除。

还有对于剪刀的使用,首先也是注意安全性的问题,其次是如何使用的问题。一些幼儿可能由于前期经验不是很充分,所以在剪的过程中,屡次出现把直线剪得曲曲折折。遇到需要转弯的地方,幼儿往往把握不了尺度,一会儿调整剪刀的位置,一会儿调整纸的位置,都不是很流畅。在这里,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对于使用剪刀不太熟练的幼儿,应该一步一步有梯度性的进行,先是剪最简单的直线,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剪细线条,能力稍弱的幼儿可以剪粗线条;接着是剪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一些直线条的图形;然后是剪一些波浪形的形状。这样难度层次一点点升高,对于幼儿顺利掌握使用剪刀的技能会有帮助。

关于材料的投放,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使用完全开放的活动方式以及低结构化的材料进行操作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结束后,8名幼儿几乎都没有能完成自己的作品。我认为中班幼儿在精细动作、手的灵活性程度以及思维能力方面都低于大班幼儿,应该适当为中班幼儿提供稍高结构的材料以及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这样适于中班幼儿的操作,也可以调动幼儿更大的兴趣。

四、操作活动的经验与计划性

在这次制作小汽车的活动中,很明显男孩和女孩的工作风格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场域下,女孩子倾向于画出来然后剪下来,男孩子是要把所制作的车轮车厢拼接起来,这里很大部分是幼儿经验的多与少的问题。男生通常喜欢玩一些操作类的汽车、飞机等玩具,见过的相对来说较多,女孩更倾向于画画、折纸这类的活动。所以老师在活动开始时应该做安排得更细致一些,比如:多留一些时间供幼儿观察汽车的种类、外形特征、功能以及构造,这样幼儿有了小汽车的整体轮廓与特征,制作起来就了然于胸了。在这次活动中,以小组进行制作的幼儿很令人意外的就是都在汽车尾部安装了排气管,这是跟平常的经验与细心观察有密切关系的。

在制作小汽车的活动中,很明显3个小女孩往往是做了这一步而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做什么,这也与经验有很大关系。不太熟悉小汽车的孩子思维肯定受到局限,教师应该在正式活动前,组织幼儿园分享小汽车的经验,增强手工活动的计划性与目的性,知道每一步都该怎样去做,而不是在活动过程中观望,茫然。

五、指导的适宜性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应该是怎样的,是幼儿拿着东西主动提出来让老师的帮助,还是老师走过来直接帮助。我想这个问题是针对不同个性的幼儿来说的,一些主动、性格外向的幼儿很可能就主动提出来让老师帮助自己;另一些胆怯、内向的幼儿很可能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不会主动找老师进行指导,而是被动等待老师过来帮助自己。我想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观察和等待,让幼儿尽可能尝试错误,尝试错误是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尝试错误可以为幼儿有计划、有目的解决问题提供基础和条件,幼儿在尝试错误中可以明确活动的目的,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

上一篇:3分钟ted演讲稿做自己下一篇:物业服务满意度提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