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2024-06-23

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共10篇)(共10篇)

1.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一

一、阅读材料内容, 准确掌握材料信息

解答材料问题的第一步, 就是要读懂材料, 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信息。通常一则历史材料包含了引言、材料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 和出处等信息, 多数情况下, 一则材料的几层含义分别体现在这则材料中的关健性标点符号, 如句号、分号、问号、省略号和感叹号。这些标点符号每出现一次就代表一层意思, 通过几层意思的概括综合归纳, 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该材料的核心内容。在201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卷中, 有一道材料分析题, 引述如下:

(引言: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①唐兴, 初未暇于四夷, 自太宗平突厥, 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 即其部列置州县。②其大者为都督府, 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 皆得世袭。③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 然声教所暨, 皆为州都督、都护所领, 著于令……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 号为羁縻云。

材料二①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②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 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 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 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③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三①1900年4月,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②《基本法》共160条,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 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

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的原则。

对这三道材料解读时, 先按句号标明序号, 而每个序号则反映该材料的一层信息。例如从材料一的解读中可知:第一层:指唐初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内地置县管理;第二层, 指唐以少数民族首领作为当地最高统治者, 且有世袭权, 但按唐地方行政机构编制;第三层指这些少数民族地区隶属政府管辖。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 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唐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与内地州县不同的管理政策, 在唐中央政府管辖的前提下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高的自治权。

二、思考材料的问答, 力求用全面分析问题

针对材料问题的设问, 把准设问的限定词和关健词, 应将材料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的设问这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全面分析问题。这种题型一般有如下几种设问形式:①依据材料回答的问题, 该问法的答点仅限于材料本身所涉及的知识, 应防止答题游离于材料知识之外, 自由发挥。如上述材料中设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该材料反映出此制度的哪些特点。 (答:羁縻府州制度。特点:民族地区需接受中央政府管辖;民族地区在政治和经济上有高度自治权;是中央政府对民族地方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 ②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该设问的要求, 一定是材料本身有答点, 所学的课本相关知识也有答点。这就要求考生答题时立足于材料和教材, 防止针对材料忽略教材和只针对教材而忽略材料的知识。如上述材料设问的第二问,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一、二中所述制度在主要目的上的共同之处; (答:共同之处:保证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③综合上述材料, 针对共性知识或演变规律的认识, 进行设问。这种设问要求考生在全面解读所给的材料, 归纳其共性的基础上, 指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 同时要求用比较、辩证、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现象, 该题型的设问通常的关健词是“看法、认识、评价”等。如上述材料设问的第三问: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三项制度的创新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既坚持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 又适当兼顾地方利益;实事求是, 从具体实际出发;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三、解答材料分析题, 应讲求规范化

在全面解读材料信息, 充分思考材料问答的基础上, 应重视答题的规范化。所谓的规范化, 从答题的角度而言, 包括卷面的规范、答题程序的规范、表述的规范等。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 要做到答题的规范化, 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书写的规范化。答题前要在仔细审题、理清答题思路的基础上, 根据答题处的空白, 本着合理、和谐、美观的原则, 要做到“心中有数”、“留有余地”, 增强答题的计划性。答案应该集中书写的, 不要随题分散书写。要避免考虑不成熟, 一看就答、一答就错、错了就划的现象。

其次, 程序的规范化。答题不仅要有理, 而且要有据, 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证明”。“事实证明”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连。如在上述材料的第一问中, 要求考生回答“该材料反映出此制度的哪些特点”, 这就要求学生先准确答出“该制度”具体是何种制度?并充分了解该制度的内容, 才能解读该制度的特点。

2.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二

关键词: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解答;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40-01

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历史高考逐渐增加了材料分析题的容量。历史材料分析题型是很多考生头疼的问题,也是文综考试的一大难度,因此历史材料解析题能否得高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文综分值。历史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历史主要题型之一,具有信息容量大、知识面广、形式多样、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但学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非常难,因此平时在训练中只注重选择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个别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审题和解题的技巧,平时缺少应有的训练造成的。本文中,我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经验介绍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注重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

读是解题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把握对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应用相关阅读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历史材料阅读策略,要求学生正确把握快速阅读与跳读技巧。其次是仔细阅读材料,读懂、读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应用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再次是读问题,知晓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初步确定有哪些是要作答的问题,哪些是拿不准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材料阅读,便于制定下一步的解题计划。

二、在阅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材料新、问题新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单元、哪一课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寻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②找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材料分析题的材料设问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出自于教材,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只要判断准确,解题的方向便明确了。③找材料与材料的关联。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分析题都有一个主题,而题目中的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找出了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将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能否提取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并恰当地进行提炼整合,是学生准确解答材料分析试题的关键。因而阅读时要有目的地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三、领会命题意图并明确解题方法

材料分析题要把握史与论的最佳结合,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历史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加强设问与材料的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同时要读懂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把握近几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的形式: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97以来出现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如“南唐烈主”题,“巴黎和会”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能避免解答重大失误。

四、培养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是否准确、恰当、完美,能否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与能否做到以下几点有关。

1、注意答好第一问

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每道材料分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设问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下一问的作答。因此,第一问作答一定要细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确。对起点设问的错认,将会误导后面的答案。

2、注意审准设问

在很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辕北辙”,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3、注意设问分值

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却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得分情况。

五、结束语

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历史材料,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辨析史料的能力,并在史料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适当补充,精心设问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并加强解题技巧与规范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彭 红.新课标下进行史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2007(05)

3.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探究 篇三

一、要读全读懂材料

材料题中所给出的信息都是有用的, 从这些信息的分析与挖掘中, 可以获得很多题目的答案, 因此要一字不落地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与图表, 尤其是人名、地名、时间,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内容, 而那些有可能就是答案。当然, 要想读全读懂材料信息, 可能需要读两三遍, 逐渐引导学生联想到更多的内容, 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更加全面、更加透彻。

二、概括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在读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学会找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对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重点掌握。材料的关键信息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时间、起因、结果、提示、注解等。当然, 并非所有的材料题中都会包括这几个方面, 有些材料只出现其中一个或两三个关键信息, 而有的材料可能会出现五六个, 甚至全都会出现, 因题不同, 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这些关键信息, 我们最好能串起来, 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 这样简明扼要, 使得后面的答案也会更加清晰。

三、在材料题中找联系

材料错综复杂, 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信息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材料信息中找联系。找一道材料题中几个材料的联系, 看看它们有什么结合点或者共同点, 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围绕材料的联系来解题;找材料与后面问题的联系, 材料是为后面的问题服务的, 所以找出其中的联系, 可以更好地解题;找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关系, 寻找材料中设计的人物、事件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 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材料中, 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某材料题中包含了以下信息:1.东晋与前秦对峙。2.双方在淝水边的决战。综合信息为:前秦为统一全国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对于此题, 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所体现的内容来回忆课本上关于淝水之战的内容: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为统一全国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在淝水边打败了强大的前秦, 史称“淝水之战”。结果使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 东晋偏安于江南。这样去理解材料, 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根据材料整理答案

整理答案是解材料题的最后一步, 也是关系到学生是否得分、能得几分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材料题的问题, 准确、合理地回答问题。首先, 要认真阅读材料题中问题的要求。很多学生没有看清问题就开始回答, 结果导致答案并不是题目中所问到的, 可见认真审准题目很重要, 这样可以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 要区分材料中的隐蔽信息, 发现、找到隐藏在材料和题目中的隐性信息, 利用这些来解题, 可以使答案更加清楚。再次, 答题时要找准核心, 一针见血, 言简意赅。很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洋洋洒洒写了很多, 不管有用还是没用, 都写在纸上, 颠三倒四, 混乱不堪。这样并不能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得到高分, 反而会因为没有次序、没有重点而得不到高分。另外要注意是否有错别字, 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等, 以免丢掉不该丢的分。

参考文献

[1]秦晔.中考文综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3) .

[2]周道贵.带着镣铐跳舞——从我市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谈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 2008 (8) .

4.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四

关键词:历史材料论文题;引领;常态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区的历史高考试卷设计了材料论文题(俗称历史小论文题)。教师挖掘其中蕴含的理念用以引领常态课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首先,历史材料论文题体现学习观念的转变,注重考查学生历史认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历史认知的过程,借助分类学视阈规范课堂提问。

历史材料论文题并非单纯考查知识记忆,更侧重培养学生甄别史料、理解、运用、分析和评价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朱文琪先生认为历史材料论文题“考查要求再现了知识的认知过程,凸显了‘过程与方法’。”“在这一认知过程中,融入了探究性学习的思维……该思维过程完整地再现了考生认知历史的心路,展现了‘过程与方法’考核特色。”在考核目标上 “注重历史学科的思维测量,尤其是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既着力于求证思维的考查……又不断突破求证思维的框架,考查考生发散型思维,在相对开放的条件下,要求考生提出自己对历史文明的个性理解。”[ 朱文琪. 历史材料论文题的命题反思与前瞻——以美国AP测试历史科材料论文题为例.[J].历史教学,2013,(11)(上半月): 64—65.]由此可见,历史材料论文题对于认知层次的要求比较高,基本上属于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层次。因此,教师在常态课中要熟悉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认知过程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

分类学视阈下认知过程是一个按不同等级层次排列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记忆层次、理解层次、应用层次、分析层次、评价层次、创造层次。记忆层次的提问思维层次较浅,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少提或者尽量避免;理解层次的提问,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事物或事物的联系、本质、规律;应用层次的提问,有助于学生运用习得知识解决课程或生活问题,进一步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分析层次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弄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建构起知识网络,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组织和推论,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评价层次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借助自己熟悉而且符合自身价值判断的历史课程知识,大胆回答,不拘一格。[ 冒兵. 认知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实施——分类学视阈的问题设计.[J].历史教学,2013(1)(上半月):37—41.]总之,“认知过程是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的,后一类目标层次是建立在已达到的前一类目标层次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敢于回答问题。”[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9.]这样,教师在常态课中就可以让学生站在比较宽广的领域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解释和论述,多层次、多角度论述问题,同时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其次,历史材料论文题体现课程观的转变,因此,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要改变以前的那种“教教材”观念,代之以“用教材教”的观念,可以适当调整授课顺序,整合、拓宽课程资源,同时还要注意加强通史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现对历史本身的整体感知。

现行历史教材是“一纲多本”,要求高考命题不再拘泥于哪一种教材,而是基于历史课程知识。历史材料论文题“在测量内容上,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朱文琪. 历史材料论文题的命题反思与前瞻——以美国AP测试历史科材料论文题为例.[J].历史教学,2013,(11)(上半月): 62.]正好适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因此,教师在常态课中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观念,代之以“用教材教”的观念,可以适当调整模块内授课的先后顺序或整合模块之间的内容,便于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例如:笔者介绍人教版必修一时就对授课顺序进行了调整:将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调至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之后讲授,这样调整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加深对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趋势的理解。有时教师还要整合模块之间的内容,帮助学生厘清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如在讲授必修一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将必修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内容作一些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从而形成对辛亥革命历史的整体认知。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专题史模式编排,而高考试卷是按通史体例编排,学生学习专题史能很好地把握历史线索,但专题史人为地将历史割裂开来,而通史的学习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然而,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普遍不受重视,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历史通识感并不理想,甚至很多学生连基本的中国古代朝代更迭都不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注意专题史和通史结合,提高学生在“专题体系”下对“通史体系”的把握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本身的整体感知。例如,笔者在介绍人教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前专门补充介绍了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知,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也要注意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如在介绍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后,可以与学生一起比较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与古代希腊时期的阶段特征,让学生增强对各自阶段特征的了解以及对不同文明形成的原因的理解。

第三,历史材料论文题体现评价方式的变化。它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评分,更多的关注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在常态课中要优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的养成。

历史材料论文题能否测量出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除试题本身的影响外,评分标准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可以客观地考量出考生的思维能力水平。SOLO分类评价法由比格斯(Biggs)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其基本理念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它较好地解决了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形成程度的分类评价、测量的问题,在过程性评价中,可以比较准确地以分数的形式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老师制定补偿矫正的措施。在形成性评价中,可以比较准确地分类出不同人群学习结果,尤其是历史素养形成的程度,有利于选拔人才。”[ 姜波.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命题实践.[J].历史教学,2013,(5)(上半月): 49.]在广东、北京、江苏等一些地区高考试卷历史材料论文题的评分大多采用了SOLO分类评价法。

在高考试卷中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评分有助于科学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也要优化评价方式,要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回答的内容,对于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学生回答错误或偏离方向的部分给予提醒或更正,最好是能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这样帮助学生调整历史思维,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学科素养。

尽管目前我国只是在部分省市高考历史试卷引进材料论文题,也许这一题型的命制、评分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憾,但在朱文琪先生看来“国外先进地区的考试测量经验说明,历史材料论文题纳入大规模考试之中,不但有必要,而且是可行的。历史材料论文题的可行性,是客观条件和人为努力双重结合的产物。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有意识、有步骤地创造改革的条件,历史材料论文题必定会出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朱文琪. 历史材料论文题的命题反思与前瞻——以美国AP测试历史科材料论文题为例.[J].历史教学,2013,(11)(上半月): 67.

(作者单位:江蘇省泰州师专附属实验中学225300)]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历史材料论文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引领常态课教学,一定会为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会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5.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探究 篇五

一、要读全读懂材料

材料题中所给出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从这些信息的分析与挖掘中,可以获得很多题目的答案,因此要一字不落地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与图表,尤其是人名、地名、时间,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内容,而那些有可能就是答案。当然,要想读全读懂材料信息,可能需要读两三遍,逐渐引导学生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更加全面、更加透彻。

二、概括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在读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找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重点掌握。材料的关键信息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时间、起因、结果、提示、注解等。当然,并非所有的材料题中都会包括这几个方面,有些材料只出现其中一个或两三个关键信息,而有的材料可能会出现五六个,甚至全都会出现,因题不同,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这些关键信息,我们最好能串起来,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这样简明扼要,使得后面的答案也会更加清晰。

三、在材料题中找联系

材料错综复杂,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信息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材料信息中找联系。找一道材料题中几个材料的联系,看看它们有什么结合点或者共同点,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围绕材料的联系来解题;找材料与后面问题的联系,材料是为后面的问题服务的,所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解题;找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关系,寻找材料中设计的人物、事件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材料中,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某材料题中包含了以下信息:1.东晋与前秦对峙。2.双方在淝水边的决战。综合信息为:前秦为统一全国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对于此题,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所体现的内容来回忆课本上关于淝水之战的内容: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为统一全国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在淝水边打败了强大的前秦,史称“淝水之战”。结果使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晋偏安于江南。这样去理解材料,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根据材料整理答案

整理答案是解材料题的最后一步,也是关系到学生是否得分、能得几分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材料题的问题,准确、合理地回答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题中问题的要求。很多学生没有看清问题就开始回答,结果导致答案并不是题目中所问到的,可见认真审准题目很重要,这样可以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要区分材料中的隐蔽信息,发现、找到隐藏在材料和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利用这些来解题,可以使答案更加清楚。再次,答题时要找准核心,一针见血,言简意赅。很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不管有用还是没用,都写在纸上,颠三倒四,混乱不堪。这样并不能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得到高分,反而会因为没有次序、没有重点而得不到高分。另外要注意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等,以免丢掉不该丢的分。

参考文献

[1]秦晔.中考文综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3(3).

[2]周道贵.带着镣铐跳舞——从我市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谈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2008(8).

[3]周道贵.从教学实践谈历史新课标与教材得失——以历史教材必修三内容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

6.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篇六

历史材料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题型。它本身源于教材, 却高于教材, 它将课外材料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 因具有题型巧、容量大、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而经久不衰, 倍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历史材料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很大。如何做好材料题, 提高历史得分率, 是每位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注意答题步骤

遇到材料题, 有的学生写上就去读材料, 殊不知这是错误的答题方法。解答材料题, 首先是读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读材料的过程中勾勒出其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子, 然后根据关键字、词、句子, 联系所学知识, 最后作答, 写出要点。这种答题方法不但易于把握问题的要害, 而且还可以节省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对一些与问题关系不太紧密材料的阅读时间。

二、注意仔细审题

学生审题不仔细, 从而导致对题目理解不准确、不透彻, 最后答非所问,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得分率极低。原因主要有:一是文科题量太大, 材料题有五道, 特别是做到后来的选做题, 很多学生已经没有充裕的时间, 他们大多来不及认真思考就下笔答题, 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竟然把选做题都选错了;二是考生根本不会审题, 题目材料多、图表数字多, 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 更不会仔细分析设问及其类型。

材料题中的很多信息不是平白无故就放上去的, 比如材料的出处有可能就隐含着一些有用的暗示信息;材料中的省略号也值得注意, 有时设问要回答要点, 省略号前后就是暗示分开来的要点。

在材料题中, 学生经常会碰到这种类型的设问:“据材料XX”, 很多学生根本不注意这一关键信息, 也根本不看材料就下笔答题。其实, 在回答“据材料XX”这类题目时, 一定要到材料里去寻找答案、归纳要点, 说白了, 这种类型的题就是送分题。一般情况下, 材料都是给出了充分的隐含信息的, 如果学生认真一点, 基本上就能从材料中归纳出答案来的, 也很容易拿到相应的分数。

三、注意分值设置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 这个分值也应该特别注意, 这也是做好材料题的一个关键之处。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 试卷一般每个要点1分,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有时也会有一个要点2分的情况出现, 选做题中大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出现的分值是3分的话, 就是要答出3个要点, 不可能答出两个要点, 一个是1分, 一个是2分这样的组合的。

在根据分值答题的时候, 要尽可能把组织的答案要点写得详尽一些, 得分点多一些, 不要因为答题分值是2分, 认为自己答出2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老师评卷其实就是找你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交集, 所以写要点的时候要尽可能多那么一两点。当然了, 要点多的话文字也会相应增加, 但绝对不能长篇大论。

四、注意答题规范

做材料题必须要做到答题规范化, 如果阅卷老师看到的是潦草不堪、乱七八糟、没有一点条理的答卷, 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

要想给阅卷老师良好的印象, 必须做到答题规范化, 即“三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子标上不同的序号, 做到条理分明, 一目了然;段落化, 一问一段, 简明直观;要点化, 一个得分点一句话。此外, 还要注意答题空间的合理安排。

五、夯实基础知识

7.浅谈试用材料题解决历史课堂问题 篇七

高中历史模块式的呈现方式, 课标要求的难度较初中大大增加, 对于高中生来说一时较难适应, 这给高中的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材料题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高中历史知识有很多比较难理解, 需要教师讲细、讲透。材料题可以把难的问题生动化, 也可以将问题分解、细化, 便于学生逐步理解。比如必修一讲到《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后, 采取了“冷战”的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冷战而不是热战呢?此时向学生展示刘金质主编《冷战史》中的两段:“美国是战后初期唯一的经济大国。……战后初期的美国集中了全世界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三和工业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二……战争结束时, 美国有1100万现役军人……保持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机器, 它可以平均一天装备一艘军舰, 每五分钟装备一架飞机, 它拥有原子弹, 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军事基地驻有军队。”“1945年战争结束时, 苏军共有1136万人, 这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武装部队。……战争最后三年, 苏联平均每年生产4万架飞机, 3万多辆坦克、3万多件自动武器、12万门各种大炮、45万挺机枪、300多万支步枪、200多万之冲锋枪、10多万门迫击炮和几亿发炮弹。除了飞机生产, 苏联的武器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学生非常有兴趣, 而且从材料中不难得出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都非常强。军事力量上势均力敌, 是美苏采取冷战的方式对抗的重要原因。

现在一堂好的历史课, 少不了材料的呈现。材料不仅仅是文字方面的, 还包括图片材料、音频材料和视频材料。教科书的课文中也提供了很多材料, 在教学中也可以被教师充分利用。比如必修二讲到苏联的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时, 教科书中的一幅图片材料就很有意义。这是一幅漫画《片面的经济》, 画面上有一位老绅士, 代表着苏联。他的右侧上下肢很粗壮, 右脚上穿着一颗炮弹, 代表着重工业很发达;左侧的上下肢非常细, 为了能行动, 不得不拄着拐杖, 左半边身体代表了轻工业。这样一个人是不健全的, 走不快也走不稳。苏联经济的形态以及这样的片面经济带来的问题很形象地表现出现, 学生读懂了漫画也就认识了苏联片面经济的严重影响。

二、材料题有利于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很多高中生在历史课堂上有如下表现:

(1) 过于依赖教科书。无论是一般高中还是一级达标校, 很多学生在被提问时, 往往表现为惊慌、紧张, 然后是手捧教科书, 不断地在教科书上快速地搜索, 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即使教师提醒他们答案不在书上, 学生们仍然舍不得把教科书放下。这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学生心理的不安全感。长期以来, 在教学中学生们已经习惯了现成的“标准答案”, 一旦没有标准答案, 他们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 担心会“出错”。另一方面, 由于习惯了现成的“标准答案”, 很多学生包括家长乃至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误解历史科的学习就是靠“背”“记忆”。而实际上, 历史学习和历史科考试并不是主要考学生的记忆力, 而是更重视对学生理解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学生在学习历史课时, 很重要的是要像学习数理化一样, 需要动脑筋, 需要思考。材料题的使用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促进学生动脑思考问题。例如必修三的《人性的复苏》一课, 在讲到文艺复兴时, 很多历史老师都会呈现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这幅画按照现代青少年的审美, 很多人会认为蒙娜丽莎并不美, 也未必会感受到它的价值。此时向学生呈现一段艺术评论家对该画评价的材料:“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 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 笑容在扩大, 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学生似乎真的能感受到画中人物嘴角似乎是微微上翘的, 面容安详、亲切, 与欣赏者的心情有了关联。这幅画的神奇, 以及与中世纪严肃的宗教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体现出了人情味和人性的美, 学生自然也都可以感受到了。

(2) 表述问题不够完整。历史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个决策有什么意义?”“这个事情有什么影响?”而学生往往回答一句:“有重要意义”“有深远的影响”。具体有什么重要意义, 影响如何深、如何远, 学生就不会回答了。而实际上, 历史学科的问题答案需要有材料支撑。比如必修一讲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产生后, 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并且指导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工人运动, 而有些运动取得了胜利, 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这个问题如果不提供材料, 学生比较难认识和准确表述。此时向学生提供一个“20世纪以来的无产阶级运动及政权建立”的表格, 把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向学生清晰地表现出来, 教师只要简单地引导, 学生便可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8.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篇八

[关键词]初中历史 材料题 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14

史料是学习历史的资料之一,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基本的史料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要求。传统观念认为初中历史知识简单,仅靠记忆和背诵就足够了。其实不然。随着近几年中考历史考查角度的变化,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都有大量的史料出现,这就为历史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在中考历史中对史料阅读的考查大部分是通过材料题来体现的。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将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作如下探讨。

一、读设问

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有了设问,就可以根据设问知道这道题要考查的大概知识点。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无趣的。做材料题首先就要明白问题问什么,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假如学生先看材料,遇到材料很难,比如大段的材料特别是古文,他们就会心生胆怯,不知所措;遇到材料很简单,他们很熟悉,就想当然地认为题目的答案是什么,然后马上下笔,这样很容易丢分。而看完问题再看材料就具有针对性,可以对症下药,又避免了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误。

二、读材料

1.标点符号是重要信息,尤其是句号、分号、省略号

材料一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党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做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认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由乱。”“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派的思想主张。(2分)

分析:本段材料共分成五句话,仔细观察会发现五句话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句话是当今学者的评论,后面几句话是这一派别的言论。当今学者的评论中由省略号分成三层意思。第一个省略号之前强调法家重视实践,第二个省略号之前半句强调否定贵族特权,后半句强调抑制商人和学者。古代法家具体言论实际上就是对当代学者评论的进一步说明,所以古代法家的言论就是当代学者的评论。这样答案就非常清晰明了。即主张变革:废除特权;重农抑商;轻视教育;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尊法抑儒(任答一点1分,共2分)实际上就是我们分析的内容,语言上概括性强些、精确些。

2.关联词很重要。如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而且;虽然,但是;又,更,还……

材料二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其他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分)

分析:该材料共分四句话,设问是秦始皇能够完成统一大业的条件,通过阅读我们会发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这句话表明前面两句就是答案——完成统一的条件。再看前面两句中的关联词,很明确“一方面”“另一方面”正好是两个条件。所以答案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具备了统一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增强了经济实力,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3.读懂题目的开头部分很关键

比如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分析:学生乍一看,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一般材料题的最后一问就是“认识”“启示”“借鉴”之类的问题,说到底就是问本题的灵魂是什么,几段材料的主旨究竟是什么。这

样的题的答案一般就隐藏在该材料题的开头部分中。

如这道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就是对儒家思想地位的一个评价,当然我们也可以想到传统意义的答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题目的开头部分是不能忽视的,是题眼,是整段材料的灵魂。

4.材料的出处是另一个重要信息

材料四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这段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

分析:本材料假如不看出处比较难以总结,但一看到是伏尔泰语录,我们就明白是什么思想。即使不看材料我们也比较清楚伏尔泰的思想是自由平等。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写答案,必须看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省略号把这段材料分成三层。第一个省略号之前半句显然是描述语言,两个省略号之前强调平等,后半句强调自由。

三、答题

首先是必须要看分值。所谓量体裁衣,看分答题,一般有几分答几点。如果分值小,自己熟悉的问题也不可以随意发挥。属于知识点的答案一定不要答错,没有要求写的,不要画蛇添足。其次是作答要语言准确,具有概括性、全面性、发散性、逻辑性。再次是认真研读设问要求,根据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还是两者兼有;是运用教材语言还是运用材料语言。

历史材料题千变万化,要答好材料题,必须有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深厚的历史知识积累,再加上恰当运用上述技巧。无论是为了答好题还是为了学好历史,学会阅读史料都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9.化整为零法解文综历史材料题 篇九

此方法非常简单, 第一步:把一段材料先标上序号, 再一句一句的读。第二步:分析句子, 找出能够说明其实际性质的句子成分。第三步:分析句子中的关系, 找到重要的语句。第四步:找关键词, 关键词有时候能够准确的反映材料要求。第五步:联系设问, 最后概括出答案。

上面的步骤不是孤立的, 而且也不是必需的, 这要根据材料进行适当选择, 一般每一步都可以, 也有必要同第五步联系起来, 毕竟分析材料要时刻带着问题, 围绕着问题。

此做法虽然简单, 但实用性却强。

例题一:

材料: (1)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取代官办工场、作坊, 占据了其主导地位…… (2) 在这种背景下, 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3) 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 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问题: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分析解答:

第一步:先标上句子序号, 共3句。第二步:先读第 (1) 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句子, 按句子成分分析, 重点在宾语主语部分, 是讲兴盛的表现, 即“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取代官办工场、作坊, 占据了主导地位”。按这一句的重要性选择, 再联系问题, 去掉中间的一句, 就是要找的答案: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步:接着读第 (2) 句。第 (2) 句是一个分句。先看分号前的一句, 抓关键词:新型地主经营。新型地主经营就是农业资本家的经营, 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 来提高经济效益, 它不是以往的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地租的方式;分号后的一句, 抓关键词:早期资本家。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再联系问题, 即可得出答案:形成了早期资本家。第四步:再读第 (3) 句。抓关键词:准备阶段、过渡阶段。这里只要搞清楚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即商品经济发展→出现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性质) →产业革命 (工业化) 。由上面分析, 可得出答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例题二:

材料: (1) 早在17世纪初, 欧洲人就开始有组织地向北美移民。 (2) 但在十七八世纪, 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移民的规模还不很大。 (3) 美国独立后的最初几十年, 尽管迫切需要劳动力, 对外来移民基本上持欢迎态度, 但当权者对大量移民的涌入还有疑虑。 (4) 在约翰·亚当斯任总统期间 (1797-1801年) , 美国政府颁布针对外国移民的法律, 对移民的活动和归化实行限制。 (5) 1784-1793年间, 每年到美国的移民不多于4000人, 1794年1万人。 (6) 拿破仑战争期间, 法国对不列颠群岛和大陆进行封锁, 英国以海上封锁作答。 (7) 英法实行的政策阻碍了欧洲向美洲的移民。

问题: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在美国独立后的最初几十年间影响欧洲向美国移民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分析解答:

第一步:先标上句子序号, 共7句。第二步:第 (1) 句讲欧洲人向北美移民, 是本段话的主旨, 后面的话都是对主旨的阐释。联系问题, 这句不是讲因素的, 可舍去。第三步:第 (2) 句清楚地讲述了影响移民的因素, 得出第一个答案: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第四步:第 (3) 句是一个复句, 讲了两层意思, 有两个关键词:态度 (欢迎移民) 、疑虑 (当权者即政府的疑虑) 。第五步:第 (4) 句承接第 (3) 句, 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政府的疑虑导致制定法律限制移民, 由此关系基本明了。第六步:第 (5) 句又承接前 (3) (4) 句, 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讲移民的人数, 联系问题, 可舍去。由此可见, 第 (3) (4) (5) 三句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态度、疑虑→制定法律、政策→导致移民人数少。这样联系问题, 可得出影响移民的第二个因素:美国政府的态度和法律、政策。第七步:第 (6) 句讲英法的封锁。第八步:第 (7) 句讲英法的政策导致的一个结果。第 (6) (7) 两句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第 (6) 句是第 (7) 句的政策的具体阐述———封锁政策。联系问题, 这是讲影响移民的第三个因素:英法等国的封锁政策。

10.提高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 篇十

1、审题审题就是阅读材料,审读设问。首先审读设问。明确问题要求是做好材料解析题的前提,审读设问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等。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有针对性地解答材料解析题。其次阅读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还要找出材料间的联系,更要找出隐含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握关键字词。

例1材料一“把各种形式的碳,大量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从而使全球的二氧化碳含量节节上升。”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位次排列顺序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举出这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各一例,并说明它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广泛利用。

(2)请举一例说明某一能源被广泛利用以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能源方面的知识,在审题时要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重大发明”、“能源”,进而组织答案。

2、链接材料解析题都是围绕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来罗列材料,要抓住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作为理解材料的依托,找到材料同课本知识的关联。

例2材料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落下。

——20世纪70年代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联合国的演讲

材料二1977年,埃及总理萨达特前往以色列,与以色列领导人进行寻求和平的对话。在访问中他进行了一次演讲,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我们的权利。”

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位领导人在中东问题上的看法是什么?

(2)中东和平进程曲折反复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两位领导人围绕中东问题进行的讲话,讲话内容突出了“和平”这一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忆课本知识很容易解答第(1)题。第(2)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和已掌握的课本知识分析中东问题曲折反复的原因。

3、答题 回答材料解析题时要牢记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对题“说话”,也就是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直截了当。二是看分答题,分值高的要展开说,分值低的列出知识点即可。答题时力求言简意赅,语言精练、准确,层次清晰。

例3这是一位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影响重大的人物(周恩来,图略),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请你为他写一篇简介。(要求:简介要突出人物的主要功绩,篇幅在150字左右。4分)

解析:这是200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中的一道材料解析题。作为一个对中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物,周恩来总理的功绩太多了,如果一一列举很浪费时间。结合题目要求我们可知本题分值是4分,因此只要简要列举周恩来的四点重要事迹即可,也就是看分答题。

上一篇:履职尽责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下一篇:中北大学十大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