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

2024-07-28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精选15篇)

1.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 篇一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

在给贫困生带来身体问题的同时,贫困也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前言

2010年5月1日,我校做了一项关于贫困大学生的报告。调查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少影响。260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31.9%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间的家庭占26.1%。

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乃至连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6%的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的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大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 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面队如此大的压力的同时,贫困生的学习目的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奖学金,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他们就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以后的就业中,又多了障碍。

贫困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乃至走向犯罪——

从经济条件、地区差异、社会风气等方面客观地看待贫困生的心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贫困生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因而他们有的有心理障碍,有的没有。贫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优势,培养自尊、自强的意识;调整认识,重构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学校和社会应扩大和完善贫困生的支持网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地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友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

和精力今昔个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倍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和群。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每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南方周末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 就业如镜花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

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

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

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

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就业地的选择。大多树贫困生迫于生计,往往对争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过高奢望,期望值较低。据笔者多年的工作观察与去年的调查表明: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包括参加省资教行动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职业的选择。非贫困生在职业的稳定性方面要求教低,他们更偏好去机制比较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青睐外企,中外合资或民营企业。而家庭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

——求职的行为模式。贫困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方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即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茬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很快提笔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生,又常常认为一无家长出面相助,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此后便不免长吁短叹,甚至坐以待“毕”。

贫困生就业行为心理成因分析

如果说,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的话,那么,大多数贫困生在就业阶段的弱势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使然。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农村现在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城市谋生。过去作为用人大户的国有企业,现在为适应市场竞争,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在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加之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不能不受到影响,原来的“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就业情形已一去不复返,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忧心忡忡的第一要务。

——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的缺陷。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为求职择业的学子们所熟悉。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进而使初涉世事、心理准备不足的他们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与心理。

——“贫困心理”的影响。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况,给了贫困学子以深深的精神束缚,一种是恐惧贫困。由于对品论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生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害怕到了不理想的单位丢了面子,害怕单位解散或倒闭使自己再陷贫困。二是老实不激进。由于贫困生多年来接触到的是正统教育,面对接济救助,潜意

识地认为应“感谢生活”,于是求职时得过且过,偶有所获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与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生们擦肩而过。

五. 贫困大学生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与生活费,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2003年,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其中一重要体现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这一状况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

在中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也有了免费义务教育的试点。《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170万中小学生将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免费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开学报到一分钱的学杂费都不用带,全部由财政“埋单”。

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教育投入总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5480亿元。这一数额,比2001年的4638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8.2%;比1997年的2532亿元增加2948亿元,增长116.4%。1997年至2002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7%。

三、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仍不健全,教育领域内仍存在的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家具了贫困生的负担。2003年,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委联合进行了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全国累计取消教育违规收费项目2824项,降低收费标准1316项,涉及金额18.87亿元;制止强行征订教辅资料和降低教材价格,减轻学生负担6.12亿元;各地共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853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06人„„

四、家庭贫困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统计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尽管国家已经尽最大力度采取

了多种措施,2002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工人数就为410万人;”现在整个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前两年有所降低,大体上在30%到40%之间”.自1980年代以来日渐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也无可避免地体现在校园里.我国社会中,传统农村家庭和普通城镇家庭占绝大多数,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解决。

第二、教育产业化是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用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1996年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并轨,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3000元~8000元,一些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起比率几乎是世界之首。不少农民和城镇普通职工家庭“因教致贫”,为供养一个大学生,他们四处借债,倾家荡产。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低于150元的比例从16%激增到41%,在北京,每月150元的生活费将意味着什么呢?

第三、助学体系尚不完善,难从根本解决问题

自1987年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贷学金制度不健全,学生贷款难。面对逐年迅速增长的贫困生总数和奖、助学金等的局限,贷学金本应该成为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遗憾的是,现在对贫困生的贷款比例、数额和次数等都有诸多限制。2002年规定,贫困生的贷款比例不得超过在校学生数的20%,每年可贷款不超过6000元;且贷款手续繁杂,时间、条件等障碍重重,使本已很少能申请的贫困生中往往只有12%~30%的人能够申请成功。而且,在校生只能一次性贷款,如四年学业期间中途突遭家庭、疾病等变故,则不能再次贷款;对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贫困生,如本科贷款不先偿还,则研究生期间不能再贷,使其学业难以为继。

为此,我呼吁大家关注贫困大学生,关注这些弱势群体。

2.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 篇二

一、共享采编资源

从操作模式看, 在地铁内实行免费派发是地铁报的基本特征。应该说, 这一基本特征使拥有独一无二的发行渠道成为地铁报的最大优势, 同时也正是由于大量免费派发, 使地铁报必须承担高额成本, 运营难度随之加大, 尤其在纸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 这一劣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免费报纸并不代表低端的报纸。”在最早产生地铁报的瑞典, 地铁报代表着一种高端的报纸, 很多精英阶层都在阅读地铁报。那么, 对目前中国的地铁报来说, 如何才能在高端的内容和低端的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 降低因免费发行带来的高额成本呢?

和传统报社相比, 地铁报更像小作坊, 采编部门通常只有二三十人。因此, 可以通过共享采编资源, 进一步节省采编成本, 来解决免费发行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新闻稿件主要依靠通讯社和背后报业集团的供给, 尽量减少记者的数量。以上海地铁报《i时代》为例, 整个《i时代》只有二十几个人, 为进一步节省营运成本, 他们采用了新闻购买制。目前, 《i时代》有10个记者采写符合地铁报定位的新闻, 其他公共新闻则通过购买来完成。例如, 会从上海文新集团购买稿件。

二、进行多种发行渠道建设

不少业界人士对与地铁公司开展密切合作表示认同。要取胜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与广告主之间的关系, 毕竟地铁报高度依赖广告主。三是与地铁公司之间的关系, 因为地铁报需要保证其完全唯一的发行地位, 否则很难保证较大的发行量, 从而实现盈利。

地铁报的发展离不开地铁本身的发展, 但地铁的发展又不是地铁报所能控制的。对大多数地铁报同仁来说, 单一线路运营只能带来有限的发行空间, 如果只在这少量人群中做文章, 报纸就做不大。因此, 单一线路环境下的地铁报在创刊初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就是地面发行。对此, 地铁报要进行多种发行渠道的建设。地铁报在地铁空间内实行免费派发, 而在地面空间则需要读者付费购买。因此, 地铁报要想让读者自愿购买, 除定位准确、内容独特外, 在发行手法上还必须有所创新、做出特色。

《东方卫报》在全国同行中首创的刷卡取报模式非常成功, 使报纸在创刊后顺利占领了南京报摊市场。2006年5月创刊第一周, 《东方卫报》就依托自己开发的刷卡系统占领了400个报摊, 随后又迅速扩展到主城区的1200个报摊。市民只需花费48元即可购买一张卡刷取一年的报纸。

三、培养广告吸纳力

除了拓展发行渠道, 还要通过活动进行品牌推广。在地铁发展初期的城市办地铁报, 常常会面临一种尴尬——一些场合上, 经常会有人说, 地铁报听说过, 不过没看过, 因为不坐地铁。这种现象会对报纸的品牌传播带来一定影响。

各地铁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相同的问题, 如面对的报业竞争环境和政策, 如有效发行和读者区分, 如市场认知度的培育和广告价格定价权的夺取, 如面对通货膨胀和纸价上涨, 当然, 也包括成本控制模式和广告经营模式的探索。的确, 关于成本控制可能带来的版面减少和内容的低端等问题是否影响地铁报的广告一直是广受业界关注的话题。都市报面向地面发行, 达到一定发行量后读者对象会越来越模糊, 如一份晚报发到六七十万份时, 读者是谁就有些说不清。但地铁报非常精准地锁定了上班族, 一些广告公司也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 并根据这类读者投放广告, 使适合这一群体的广告迅速增长。

广告的吸纳力与城市地铁和布局有很大关系, 地铁报在大卖场、通信、IT、房地产等方面的广告与传统都市报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但汽车广告偏弱。地铁报是地方性很强的媒体, 广告主体还是本地的衣、食、住、行、游、购、娱为主, 而品牌广告相对比较薄弱, 虽然地铁报的读者是汽车潜在的消费者, 但要做这个市场的广告也并不容易。报纸自身没有品牌就很难有品牌广告。除广告外, 报纸购物对地铁报来说也是不错的盈利方式。

摘要:当下新闻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动, 造成了大批传统媒体的持续不景气。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 人们习惯于在互联网上获取免费信息, 以花钱消费信息的传统理念被颠覆, 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消费的免费性。本文结合国内目前地铁报的运营情况, 综合分析国内地铁报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制约国内地铁报运营发展的因素进行反思和探讨。旨在讨论国内地铁报的运营模式与发展战略问题。

关键词:地铁报,运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金涛.地铁报带来了什么?——瑞典免费报纸竞争策略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记者, 2005 (2) .

[2]黄俊杰.寂寞与无奈的男性周报I时代的前世今生[J].传媒, 2004 (3) .

[3]孙镜.免费报纸的策略与实施——访甘尼特公司报业发展主任詹妮芙·卡罗尔[J].中国记者, 2005 (5) .

[4]中马清福.报业的活路[M].崔保国, 艾勤径, 高扬,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消费“漫”报 篇三

近日,“南京出租车停运”的消息占据了多家媒体的重要版面,而这个看似个别的事件却引发了不小的波动。多地政府开始打击“专车”、交通部发声“私家车禁止参与专车运营”等。而出租车司机集体罢工的原因,与高劳动强度、低收入的现实有莫大关系,现有的出租车垄断经营和漏洞百出的管理机制受到了诟病,大众也有很深的疑问:出租车营运的钱究竟都去哪儿了? (刘蕊)

5家获批的民营银行

今年上半年将陆续亮相

据悉,由腾讯参股的微众银行计划于1月18日试运行,4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这将是去年获批民营银行中首家试运行的银行。如不出意外,首批5家民营银行都将在上半年开门迎客。去年7月,银监会首先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等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去年9月份批准成立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 (李江梅)

自由职业者平均工资

远超“白领”?

4.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篇四

年级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男□女□

1.你月消费大约是多少元?()

A.300元以下B.300~600元C.600~900元D.900以上

2.当你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的时候,你基本上会有怎样的安排?()

A.先存起一部分的钱,剩下的当做此时期的生活费

B.进行该时期的预算,做好消费打算

C.马上去买或马上想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D.没什么安排,想到买什么就买什么

3.请问您花费的资金主要来自()(多选)

A.在外做兼职勤工俭学

B.学校奖 助学金

C.主要从家里拿

D.靠亲友资助

E.其他

4.你每月生活费多用在那些方面()(多选)

A.伙食 B.交通 通讯C.服装 饰品 化妆品等 D.学习费用(书籍文印等)E.娱乐交际F.上网消费 G.恋爱 H.其他

5你对消费有过记录吗()

A.有B.没有C.有 但是断断续续D.有 但是不能坚持

6.消费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什么?()

A.实用性和必要性

B.自己的经济状况

C.周围人的看法

D.毫无考虑,喜欢就买

7.对于同学过生日和过节互相之间送礼物你同意下面哪种看法()

A.要送贵重的礼物

B.便宜但能代表心意

C.别人都送就送点

D.不应该送礼

8.对于穿的和用的是否追求名牌()

A.非名牌不用B.偶尔追逐名牌C.不追逐D.不在乎什么牌子

9.你认为你目前的消费合理吗()

A.非常合理B.合理C.不太合理D.不合理

10.买东西你更注重哪一方面()

A.品牌B.质量C.外形美观D.价格E.其他

11.月末和月初相比,你是否觉得你的消费有很大差别()

A.月初比月末消费高

B.月初和月末消费差不多

C.月初比月末消费低

5.大学生消费观调查问卷 篇五

1、您的性别是()

A.汉子B.妹子

2、您所在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及以上

3、您的家庭所在地是()

A.城市B.县城C.乡镇D.农村

4、您的每月生活主要来源是()(可多选)

A.家中给予B.兼职(勤工俭学)C.奖学金D.其他

5、您的月生活费为()

A.<500元B.500~1000元C.1000~1500元D.1500元以上

6、一般情况下,您的生活费()

A.有富余B.差不多花完C.不够用

7、您的消费项目主要是什么()(可多选)

A.饮食B.服装C.饰品、化妆品D.学习E.娱乐F.交通、通讯G.恋爱H.其他

8、您在购物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可多选)

A.价格B.实用C.品牌D.心情E.时尚F.其他

9、您每个月会对自己的消费做一个计划吗()

A.会B.偶尔会C.不会

10、您会为您的支出记账吗()

A.会B.偶尔会C.不会

11、您会在什么情况下消费呢()(可多选)

A.自己确实需要B.一时冲动C.尝试新品D.其他

12、您会后悔自己的消费行为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几乎不会D.从来没有过

13、您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大约占总支出的()

A.大约1/2B.1/3C.1/4D.1/5~1/10E.更少

14、您每月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大约()

A.<500元B.500~800元C.800~1000元D.1000元以上

15、您每月用于服饰方面的支出大约()

A.<200元B.200~400元C.400~600元D.600元以上

16、您是否有兼职的经历()

A.有B.没有

17、您认为您的理财能力怎么样()

A.很好,有较强的理财能力B.一般C.较差,花钱没计划

18、您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满意吗()

6.大学生消费观调查表 篇六

1.你的性别?()A.男B.女

2.你所在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的家庭所在地?()A.城市B.城镇C.农村

4.你平均一个月的花费大约为多少元?()

A300元以内B300-600C600-900D900以上

5.您在校消费与在家相比?()A.差不多B.较多C.较低

6.你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多少元?()

A300元以内B300-600C600-900D900以上

7.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

A有B没有C特殊情况下有

8.一般情况下,你每月的生活费?()A有多余 B差不多花完 C不够花

9.你的消费方式为?()A能省则省B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C.毫不在乎想花就花D其他

10.你对你的支出有没有记帐的习惯?()

A.我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 B我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C我很少有记帐的习惯D我向来没有记帐的习惯

11.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

A向父母要钱B自己存钱C.向同学朋友借了再说D放弃购买E其他

12.在你所热衷的方面,你会不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钱?()

A.会B.不会C.其他

13.当你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钱够不够用B.该商品的实用性C该商品的档次D.其他

14.对于下列社会一般的消费倾向,你比较赞同哪种?()

A.以经济实惠为主B兼顾实惠和高标C.尽量追求高标准D.看心情

15.买东西,你比较注重哪一方面?()

A.品牌B质量C.外形美观D价格E其他

16.你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A.父母给予B.勤工助学C.奖学金D做家教E校外兼职F.其他

17.您最理想的消费来源是?()

A.父母给予B.打工、勤工助学C.奖学金D.三者皆有

18.若有盈余您如何处理?()

A.存在银行B改善物质生活C.购书、CD等丰富精神生活

19.您今后会加强在哪方面的消费?()

A.物质B.精神C.物质精神并重

20.您对自己赚钱找兼职工作?()

A.不考虑,浪费时间B.无所谓C.很有兴趣,锻炼自己的能力

21.您心目中合理的消费状态和结构是?()

A.只要够花就行B.能订出较细的消费计划

C.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D.无所谓,不在意

22.您认为您的理财能力如何?()A.较差B.一般C.有较强的理财能力

7.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 篇七

一、调查目的、对象和方式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女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现状、发现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以便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打下基础。调查对象以延安大学的女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主, 于2010年11月2日至5日实施了调研。本次调查以问卷的方式, 在延安大学六栋女生公寓楼采取随机发放的原则进行, 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976份, 回收率为97.6%;其中有效问卷为952份, 有效回收率为95.2%。问卷共有25个问题, 前24个为选择题, 其中16个为单选题, 8个多选题, 问题涉及女大学生消费的来源、方式、心理、结构、态度等方面;最后一个为主观题, 了解的是被调查者对当代女大学生消费的看法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

(一)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952份有效问卷当中, 大一女生占19.4%, 大二女生占25.94%, 大三女生占16.88%, 大四女生占29.11%, 女研究生占8.65%;调查对象当中文科学生占60.08%, 理科占25%, 工科占10.92%, 艺术类占2.1%, 其他学科的占1.89%。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占到了71.97%, 来自城市的只占到28.03%, 说明延安大学大多数的同学都来自农村。

(二) 消费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 85.77%的女大学的生活费完全是由父母给予的, 有6.79%的女大学生完全由自己做兼职来提供, 还有3.61%的女大学生是靠做兼职和父母给予, 再有0.42%的女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靠学校的奖、助学金, 而从其他渠道得到生活费的只占2.97%, 这些数据说明, 女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还是由父母给予, 但已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女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 越来越多的同学希望自己可以在大学期间通过做一些兼职或其他途径来帮助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三)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1. 女大学生的消费总体比较适中, 中低消费成主流。

调查显示, 83.54%的女大学生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费在300-800元之间, 75.86%的同学每月用于日用品的消费都小于100元, 在购买化妆品方面, 93.88%的同学每月的花费在100元以下, 在娱乐方面, 98.3%的同学每月的花费都小于100元。所以说当前女大学生的消费整体上还是比较合理和现实的。

2. 女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基本上是合理的。

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主要用于伙食、生活必需品、学习这三个方面。在女大学生消费项目“您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9个选项中, 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伙食占97.48%, 服装、饰品、化妆品占45.38%, 学习费用占44.75%, 而其他的, 比如说上网消费、交通娱乐消费、恋爱消费等所占比例都小于10%。

3. 女大学生的购买动机是追求物美价廉。

在“影响您是否进行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的选择中, 70.54%的同学选择了“质量”;69.25%的同学选择了“价格”;50.97%的同学选择了“产品价值”;17.85%的同学选择了“售后服务”;17.2%的同学选择了“交易安全”;还有2.15%的同学选择了“其他”。这说明, 质量、价格是吸引女大学生进行消费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的同学都希望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4. 女大学生的消费原则是节约务实。

在“您在消费时所遵循的消费原则是?”这一选择中, 87.5%的同学选择“务实”;而选择超前、盲目和从众三者的比例之和不到13%;还有在“您的消费方式是?”的选择中, 35.38%的同学选择了“事先做好消费计划”;53.6%的同学选择“能省则省”、这两组数据说明, 大多数的女大学生都能够勤俭节约, 本着务实的消费原则进行合理的消费。

5. 女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有较强的维权意识。

在“您在消费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满意会采取什么措施?”的选项当中, 13.24%同学选择了“找商家理论”;68.28%的同学选择了“不再购买其产品”;30.88%的同学选择了“告诉周围的人”;而只有10.71%的同学选择“自认倒霉”, 这主要是由于女大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所以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注重的环节也比较多, 她们可能不仅要了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 同时也会注重服务人员的态度、产品的售后服务等等, 但是如果遇到不满意她们大多数会采取措施, 维权意识较强。

6. 懂得感恩。

调查中发现, 女大学生都非常感恩于自己的父母, 在“如果您一夜之间拥有一大笔钱, 您会如何使用”这一选项当中, 有91.53%的同学会选择“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虽然最近几年社会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提出了一些质疑, 认为年轻的一代是浮夸的一代, 是道德缺失的一代, 但从这次调查的结果就能看出, 大多数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父母都心存感激, 只是现在还缺乏经济能力, 一旦条件具备, 她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孝敬父母。

三、女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一) 理性消费占主导, 消费原则节约务实

在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女大学生的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 83.54%的女大学生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能控制在300-800元之间, 而每个月超过1000元生活费的只占到2.74%, 在购买日用品方面, 48.54%的同学平均每月的花费在50-100元之间;在购买化妆品方面, 65.4%的同学平均每月的生活费都能控制在50元以下;在娱乐费用方面, 87.71%的同学平均每月的花费也能控制在50元以下;在交际或感情投资方面, 每月的花费能控制到50元以下的同学也占到了57.42%;但是在学习方面的费用, 48.9%的同学平均每月的花费却在50-100元;这样就能看出, 大多数女大生的生活费都主要用于学习和日用品消费这两个方面, 同时, 在被问到“您在消费时所遵循的消费原则”时, 87.5%的同学都选择了“务实”。此外, 在“您的消费方式是?”的选项中, 53.6%的同学会选择“能省则省”, 而35.38%的同学也会选择“事先做好消费计划”。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能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消费时是较为理性的, 他们的生活也较为节俭, 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也是我们所要倡导的, 因为有71.97%的女大学生都来自农村, 家庭都不富裕, 所以就应该理性消费, 尽量减轻家庭负担。

(二) 消费总体适中, 两极分化初露端倪

改革开放30多年, 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们国家的贫富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 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很大一个瓶颈, 贫富两极分化不仅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 同时也表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 而在校的女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有农村的, 也有城市的, 有东部的, 也有中西部的, 这就决定了她们在消费上并不平衡。从调查的数据也能看出, 有的同学每月的生活费不到300元, 而有的同学每月的生活费却高于1000元。此外, 不同的年级, 在消费上也是不平衡的, 比如, 大四女生和女研究生的消费水平要明显高于大一和大二女生。

(三) 求美求廉动机, 攀比与炫耀同在

调查发现, 质量、价格是吸引女大学生进行消费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的同学都希望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但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您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消费有什么看法和建议”的结果显示, 87.65%的同学都承认当代女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严重, 由于攀比的心理从而就会导致一些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而在攀比心理的支配下, 女大学生就会更多的考虑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 自己的消费就会受周围人的影响, 在“您认为自己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养成主要受哪些方面的影响”这一选项中, 36.67%的同学都会选择“周围同学”, 从这个数据我们也能看出女大学生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在这种攀比心理的支配下, 女大学生在消费时考虑的可能就不是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而是商品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以显示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其目的就是肯定自己和表现自己, 从而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四) 消费结构基本合理, 多元化趋势已出现

女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和人间交往消费等等,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女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现在的女大学生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 更加注重学习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 这两部分的消费比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最近几年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 所以同学们在校期间更加注重自我能力的提高, 而人际交往消费的提高, 说明女大学生渴望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 在未来能够有一个高品质的生活。

四、建议及对策

(一) 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当代女大学生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潮流当中, 往往会产生一时偏激的消费观念, 过于追求时尚潮流, 超前消费, 超过自己所能承担的水平, 给家庭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在访谈中发现, 女大学生购物大多数是盲目的, 有些仅凭心情去消费, 还有一些女生在食物上花费很小, 吃饭也不注意营养, 而把省下来的钱去买衣服、鞋子或其他的一些能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消费品。而女大学生作为消费上未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 应该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花费要与自己的经济实力相匹配, 为自己制定科学消费计划, 应该以智力投资和学习消费为主, 生活消费为基本保障, 而文化娱乐只是生活的一种补充, 不能本末倒置。

(二) 树立自理消费的意识

在调查中发现, 85.77%的同学的生活费完全是由父母给予的,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我们中国, 孩子只要还在上学, 父母就有义务来承担孩子的生活费以及学费, 因此大多数同学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 其实大多数大学生都已是成年人了, 不应该总是寄托于自己的父母而生活, 应该学会独立和自立。上大学不像上中学, 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自由的, 完全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习的情况下去做一些兼职或者勤工俭学, 这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有利于毕业之后在这个激烈的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又可以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三) 家庭应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

在“您认为自己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养成主要受哪些方面的影响”的5个选项当中, 71.43%的同学选择了“家庭”;这说明家庭对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 在校的女大学生当中, 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独生女, 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 有些女同学从小就养成唯我独尊的自私与任性, 自理能力低下, 在消费上表现为盲目消费, 自控能力较弱。因此, 家长应该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针对那些消费习惯不好, 自控能力较差的同学, 家长可以缩短发放生活费的期限。

(四) 注重内在美的培养

在与部分女生谈话的过程当中发现, 当代女大学生太注重外在的东西, 衣服、鞋子要穿品牌, 在感情上投入过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 而在学习上的投入却很少, 完全忘记上大学的目的。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要更加努力来提高自己, 在校期间要以学习为重, 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做个有智慧的女人。

参考文献

[1]康开洁.大学生消费现状透析[J].职业圈, 2007 (5)

[2]李冉.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及建议[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10 (6)

[3]马芙玲.浅析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商业现代化, 2006 (9)

8.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篇八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我利用课余时间对我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我分析了他们交上来的调查报告,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上网费、买服饰、手机费、恋爱等。

综合分析了一下,我感觉大学生的消费存在下面几个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追求时尚和名牌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储蓄观念淡薄

据调查,高达99%的被访同学的主要生活资金来源于父母,说明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其主要原因是,我们还处于求学阶段,受到自身时间及能力的限制。另外,中国传统教育或观念也不像西方那样较早提倡并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生活费主要由父母支付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但这样的另一方面是我们无法真切体会到这些钱的来之不易,容易轻率的消费,也不担心没钱用,因为总有父母担着,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9岁以上,大部分是第一次走出家门,大学也是走向独立自主的生活过程,据调查,70%的大学生存在着生活费勉强或刚好的情况,有10%的人表明自己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消费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那么是家里给的钱少吗?回答是否定的,他们大都有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往那里用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四、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这也许就是传统的恋爱与现代的恋爱的区别。

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还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消费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

不少同学表示自己不善于理财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财的概念。很多同学糊里糊涂花钱,对自己一个月用多少钱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反正就是这样花,不够了就向家里要。比较少的同学会每个月给自己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倒是不少同学到了月底要急急忙忙向同学借钱。

在此,我建议大学生要控制欲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购物时不要急于出手,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另外要学会理财,制定每月的开销计划,进行消费记帐也是大有帮助的。理财其实也是一种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效能,如何去规划、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9.大学生消费观的统计调查方案 篇九

一、调查目的了解我院校大学生在外就餐需求情况及饮食各方面的要求及是否适合在校外开设一间自助餐厅。

1.预测本校学生对食品质量、价格的评价;

2.预测本校学生对食品的消费频数;

3.预测本校学生在校外就餐的状况;

4.预测本校学生对就餐环境的要求。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此次调查范围及对象是我校全体大学生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消费者在饮食上的费用;

2.消费者对价格接受度;

3.消费者在校外就餐意愿及其原因;

4.消费者就餐时注重的是什么;

5.消费者认为餐馆还需要添加什么;

餐馆的定位、餐馆的价格水平

四、调查方式

采用抽样调查,以全校大学生为总体,在一、二、三年级中按1:1:1的比例分层抽样,用样本结果推断总体。

五、数据收集的方式

此次调查具体收集数据采用面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以面谈调查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六、调查时间

此次调查时间为2011年12月27日至28日

七、调查人员的安排

分成四组进行:

(1)第一组1个人,进行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问卷的设计、打印等。

(2)第二组2个人,进行具体的问卷调查和面谈调查工作包括发放问卷、收回问卷、问卷的质量评估以及面谈记录等。

(3)第三组1个人,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分析并整理相应的数据,把数据整理成表格等。

(4)第四组1个人,对前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整理,总结问卷,得出报告。

八、经费预算

10.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十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特点、层次结构及影响,现状

0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2015年初, 高校的在校人数多达2547万人, 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 总共有5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 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 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呢?为此, 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 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

1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 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 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1消费观念复杂, 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 经济独立性差, 消费没有基础, 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 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 稳定的消费观念, 自控能力不强, 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 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 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 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 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 攀比心理导致的。

1.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 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 就会坚持使用, 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 最终形成使用习惯, 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 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 质量好, 效果明显, 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1.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 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 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 去歌厅、酒吧消费, 或是购买电脑, 手机、MP3, 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2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 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 13%的同学依靠贷款, 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 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 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 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 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 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 可以这么说, 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 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

因此, 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 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 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 他们衣食无忧, 生活水平居中。同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 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 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3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 平均每年约1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 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 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 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 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 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 特别是农村, 可占到80%~90%。无疑,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特别一些贫困家庭, 在调查中发现, 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 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 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 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 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普及, 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建议

4.1.1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 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 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 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父母的承受能力, 还要有自制能力, 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4.1.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 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 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4.1.3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 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 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 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 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4.2结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 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 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 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庆, 陈小龙.公共服务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 2011 (25) .

[2]高庆, 盛鹏, 郭玲艳.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分析——西南交通大学的调查结果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1 (04) .

[3]周力.某高校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的调查及对策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 2009 (04) .

11.大学生消费观实践调查报告 篇十一

姓名杨军 胡家雄 欧阳杰 张扬 郑征余

专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班级20101班

学号1020020275

指导教师陈 宝 云

学院:艺术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年级:1

班级:2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1.小组成员及分工

一. 实践目的来到大学,很多同学发现大学生活多姿多彩,社团活动丰富多样,而各种消费活动接踵而来。有些同学为大学预支了流动现金,但实际上各种开支早已超出了预想,啧啧感叹,不得不缩紧支出。

为此,我们班对本校大学生的消费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并综合分析了城乡和男女大学生消费观中理性和非理性的方面,提出从大学生自身修养出发,社会及高校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教育意义。

二. 实践方式

我们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收集材料和设计调查报告;走访校内各个人流集中地区,并派发传单;整理数据以及撰写调查报告。小组分工如下:

收集材料:

设计调查报告:

传单发放及回收:

数据整理:

撰写调查报告:

三。实践内容

调查背景:

大学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朝代名称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都是众人关注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估计掌握好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维持合理的消费水平何其重要。

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小生意,他们和我们心中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想利用这次机会做一次大学生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并附带价值取向的调查,以便做好自己定位,为以后扬帆上海做准备。

调查问卷内容: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来自城市/农村 年级: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18)

四.调查情况:

本次发放165份问卷,回收159份,回收率达98%

数据分析见附图

总体情况

城乡区别:根据上表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属于中等小康水平,他们平时大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需求来消费,理性度较高。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个人消费主要包括:饮食、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用品脑等带来的消费及恋爱中的开销。大家一般倾向于购买30~70元价格区间的物品,对于流行新产品,会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限度内选择性购买,并没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另外,同学们对于名牌产品的消费普遍比较理性,不会盲目跟风或攀比。同学们在饮食方面消费较高,大多集中在300-600元左右,而服装和学习方面支出较少,而恋爱方面最少。而且同学们普遍觉得恋爱与金钱的关系不大。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来源于父母,比较少同学会选择打工或创业等自主方式来换取生活费。他们大部分每月有500~1000的生活费,并拥有信用卡和定期的消费计划。

(1)

相对于城镇学生,乡村学生的零花钱花费较少,比较自立,对父母的依赖性也较低。他们购物时比较节制,较少买名牌物品且购物频率较低,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支出也较少。他们饮食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者。大部分人的消费来源于兼职,比较少人有信用卡和制定定期的消费计划。

(2)男女区别:

在所调查的人当中,男生家庭的年收入稍高于女生,购物倾向的价格区间也较后者高。不过,遇到流行新产品时,男生兴趣较淡,节制力较好,较少买名牌商品。在生活上男生消费总体较低,精神娱乐方面消费明显低于女生,其中购物频率最突出。

女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是父母,驱动力是爱美的需求。她们在恋爱时金钱投入较少,不认为金钱与爱情挂钩。相对于男生,她们较多人有信用卡和制定消费计划。

五.调查结论: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5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只有少部分没有任何的消费预算,花多少算多少,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

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经济来源 :大多学生要靠爹妈

尽管大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94%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大学生对于家庭的依赖导致他们的“财商”偏低,很少有人会选择打工、自主创业或炒股等方式获取生活费,这并不利于他们与实际社会的接轨。再者,由于没有赚钱的压力,有的大学生还会滋生盲目消费,不顾家庭实际的情况。

六.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今后学校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建议学校可多举办相关理财讲座或创业比赛,提高学生实际理财能力。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4.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熟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当代80、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的“爱”可想而知,父母会怕我们独自在外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父母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所有,为我们免除后顾之忧, 帮助我们顺利完成学业。但与此同时,父母们“无私”的爱是否也该有个限度?父母们不应该一味的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父母们应该做的是提供合理建议,纠正一些消费误区。并且把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传给孩子们。

12.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篇十二

08经21马芳芳0808200

2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一、调查目的步入大学,我们都不再是中学里衣食住行全部都由父母来承担的孩子,离开了家庭,面对一个人的生活,就要学着照顾自己。现在社会的进步是无法预计和形容的,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希望,同时也背着多重的身份站立在这个社会中,其一就是消费者。所以,关注我们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洞察我们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及时培养在消费上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成为了当代各界人士相当关注的话题。因此,此次特地对此做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

这次以“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我们分别以问卷调查、访谈考察等方法及时记录了我校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实际情况,并整理分析成文。

四、调查时间:2011年10月23日——2011年10月28日

五、调查方法

1.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

2.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的调查,发放问卷的同时谈话了解

3.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4.写调查报告

六、调查报告及结论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1: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

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2: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3: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4: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5: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 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七、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建议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大学生消费问题建议:

13.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 篇十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网络消费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

网络消费现已成为当前消费的一个热点, 大学生接触网络早, 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现已成为网络消费的新主力。作为中国市场消费的年轻力量, 大学生网络消费正急剧飙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网民已达5.38亿, 其中学生网民已高达39%, 随着大学生网络消费规模的扩大, 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出来, 如网络消费支付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网上诈骗危险的存在;网上消费产品的质量问题等等。本文我们主要从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性别比例、制约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 讨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网络消费趋势, 有助于高校了解并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

二、调查目标及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以新乡市五所高校全体在校学生为总体, 采取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 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 回收问卷1121份, 其中1089份为有效问卷, 有效回收率为90.75%。被调查对象遍及五大高校所有宿舍楼合格宿舍楼楼层, 问卷数据能基本上科学的反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各个层次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情况。调查样本构成情况见下表:

三、大学生网民基本信息

1. 大学生网民年级构成与性别比例组成。如下图所示:

2. 大学生消费背景了解。

我们对此次被调查人员的月生活费进行了简单地了解, 调查数据显示出:生活费300元-500元的占到19%、501元-700元占47%、701元-900元占29%、900元以上占5%。其中有67%的被调查人员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 剩余的33%没有网上购物的经历。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统计

1. 网络购物的制约因素。

对未参与过网上消费的人群,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他们不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 如图3, 本次调查结果可知, 制约网络购物的最大因素是担心商品质量有问题。

2. 网络购物的优势。

对于参与了网上消费的人群, 我们对其采取网络消费行为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 他们选择某一网站购物, 看重因素的具体分布如图4所示。对于整体调查结果而言, 我们认为价格便宜是网络购物最大的优势。

3. 网络购物的主要购买项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者主要用于购买服装首饰及书籍出版物。如图5所示:

4. 网络消费服务商的选择。

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对消费者所熟悉的网络消费站点, 我们进行了综合比较, 通过大量的调查, 我们了解了各个网站对消费者的不同影响程度, 如图6所示。

5. 网络消费选择商家的依据。

在消费者采取网上消费行为时, 他们都是有所依据的, 我们将其看重的问题进行了统计, 如图7所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网络消费者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受产品性价比的因素网络消费时受产品性价比的因素影响较大。

五、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上面的图表, 我们可以观察到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要求, 大家可以渐渐的接受网上购物, 但是却在担心自己所购买物品的质量问题。网络的虚拟性让人们无法消除对他们所做交易的怀疑, 而要进行购物, 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商品的性价比。而所购买的商品也大多是自己看中、商家可靠又有朋友推荐的。综上所述, 网络消费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唯一明显不足之处便是网络的通病——不可靠。

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产生跟风的心理, 所以购物的网站也会相对比较集中, 大部分消费者都选择了如淘宝、当当等网站。网络消费的物品以服装饰品等最为显著, 这主要取决与被调查人群的特殊性, 大学生群体本就是一个对服装饰品等需求量比较的大群体。其次便是书籍出版物, 这些都符合大学生的根本需要。购物过程中遇到物品质量的不可靠和网上与现实中的差异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自于网络的虚空性。总的来说, 人们还是普遍比较喜欢通过查看销售记录和网友评价来决定自己是否值得为其消费。

网络消费的出现本就是因为现代大众的需要, 只是其全面展开还需要时间而已。消费者只是需要更简单更快捷更可信更实惠的产品与服务。而网络消费就该顺着大众的要求尽量做到更全方位的周到, 将网络购物的步骤减到最少、避免违法现象的发生, 将送货的速度加快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网络消费旨在便捷, 终会占领高端市场。

六、结束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购物活动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 购买的商品大都金额较小, 这与大学生还处在是纯消费者有一定的关系,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大学生对网络消费时的安全性及商品的质量上面还存在担忧, 并没有完全信任网络进行消费。但是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及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网上消费的方便便捷、购物价格的低廉等竞争优势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 这也将进一步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商家由实体经营转为网络经营, 它将成为达到新经济时期“多赢”效果的理想购物模式。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互联网普及率的迅速提高, 以时间换金钱的“群体议价”购物观将成为最新网络购物守则, 网络购物必定会成为今后大学生购物的一种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桂玲, 陈佳丽.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1, 648, 71-72

[2]王春晓.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3, 164-165

14.中学生消费观问卷调查 篇十四

指导语:请从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一项填入题号前括号内。班级:性别:

()1.你每月花费的金额(除基本开销外)

A.50元以下B.100—200元C.200元以上D.不确定()2.用于零食的费用占零用钱的比例

A.几乎全部B.一半C.小部分D.无()3.你是否追潮流或买潮流物品

A.是B.否

()4.用于潮流物品的金额占的比例

A.几乎全部B.一半C.小部分D.无()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A.买书籍B.存起来C.买零食D.玩游戏E.买衣服F.其他G.不知不觉就花完了()6你买商品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A.商品用途B.商品价位

C.商品款式及包装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7.你买商品时会不会追求名牌

A.会B.不会C.有时会

()8.过时的衣服,你会穿吗?

A.继续穿B.不穿C.偶尔穿

()9.你过生日或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时

A.和家人一起过B.请同学或朋友C.不过()10你会不会买昂贵的饰品(装饰房间、书包及自己等)

A.会B.不会C.偶尔

()11你的零花钱的主要来源

15.大学生消费观调查论文致谢 篇十五

题目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

光阴似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在这三年里,得益于老师、同学、朋友、家人对我无私的关心、爱护、帮助和指导,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茁壮成长。在此,我谨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周希贤教授。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周希贤教授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在生活上给与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特别是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从选题、确定研究方法、搜集资料到论文写作,都得到了周希贤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字里行间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周希贤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理论知识、开阔的思维方式都成为我学习的典范,并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激励我奋发向上,使我受益终身。

其次,我要感谢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传授我知识的各位老师,感谢李春茹教授、朱伯兰教授、徐宪教授、余常德教授、陈松教授、张学书教授、李滨教授、高古城教授、古世平教授、陈晓钢教授、吴永波老师等传授我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感谢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我要感谢陪伴我一起度过三年学习的同学、朋友,我在与你们一起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学术水平,学会了团结互助,非常感谢你们队我的.启发、鼓励和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你们养育了我,感谢你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题目二:“90后”大学生消费观研究

时光飞逝,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这三年的读研生涯,我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收获颇多,我相信这三年将成为我一生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党刘栓老师。在论文写作期间,党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论文上的指导和建议,论文的字里行间都体现着老师的辛苦劳作。同时,在与老师的接触中,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都让身为学生的我受益匪浅。如果没有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这篇论文。在此向党刘栓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其次,感谢政治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在研究生一年级时,各位老师为我们讲授的专业课知识,为我进行学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论文的选题和撰写过程中,各位老师也曾耐心地为我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意见,为我指点迷津,明确方向。你们对我的教导与关怀,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最后,我还要感谢与我一起度过研究生生活的同学和朋友们。是你们的陪伴,使得我独自在外求学的心不再寂寞;是彳尔们的欢声笑语,使得枯燥的研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愿这纯真的情谊常存在你我心间,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秉承着严谨的科研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愿我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愿我的同窗们平安快乐,前程似锦;愿我的母校蒸蒸日上,更续辉煌!

题目三:当代女大学生消费观变迁研究

时光飞逝,转瞬间三年的硕士生活已接近尾声,回想起几年来的点点滴滴,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在多位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的关爱凝聚下,才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

至此,谨向三年来所有指导,帮助和关心过我的师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年来,我尊敬的导师汪曙光教授在科研,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给予了我殷切地关怀和不遗余力地帮助和指导,使我的科研能力、理论水平、研究方法,组织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导师在学术上严谨求是的态度和生活上平易近人的作风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深深感谢汪先平教授和狄成杰教授在我的课题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中提出的宝贵的指导性意见,感谢他们在课题研究中对我的悉心帮助。

衷心感谢杨天一教授、张斌教授、魏红霞教授对我工作和生活的热心指导和真诚帮助,他们的工作作风,做人态度使我受益匪浅。

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在三年的学习中一直给予我默默的关怀,给予我最大的精神支持,成为我完成学业的坚强后盾。

上一篇:浅谈日语教学法下一篇:毕业论文答辩稿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