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教案(共9篇)
1.课题3元素教案 篇一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2.通过制取氧气,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反应装置、实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教学用具
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胶塞、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火柴。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三、实验步骤
四、注意事项
2.课题3元素教案 篇二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② 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基本题型和规范解题的格式。1.2过程与方法 :
①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计算能力。② 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 认识定量研究于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② 在进行计算过 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辨证的思想
③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的利用能 源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 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2.2 教学难点 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师: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质的方面: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物(或原料)和生成物(或产品)②量的方面:表示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师:我们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说说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师: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反应物)。
师:那么能否利用方程式中量的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呢?
师: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计算依据: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进行计算;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题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例题1】
【练习1】加热分解24.5g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例题2】
【练习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
气体多少克?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拓展题型】 ③表格数据型计算题
板书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计算依据: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进行计算;
2、计算步骤: ①解,设未知量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作答
3、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求算方程式中其它任何物质的质量;
3.课题3元素教案 篇三
说课
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定量的反应物计算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另一种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教材还给出两个实例来说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
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
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例题讲解→总结归纳→学生练习→巩固提高。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有关例题的投影片、一些相关练习题。
学生用具: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习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总结。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 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
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
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投影]展示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师生共同阅读、讨论]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 2×158 32 21586g32x,x=326g2158=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
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
要进行单位换
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21586g32x;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 2158158g32x计算非常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投影]展示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高温CaO+CO2↑ 100 56 x 10 t 100x10t10010t5656,x==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投影]展示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
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选择学生板演并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板演]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H2+Cl2点燃2HCl 2 71 73 100g x y 2100g2100g71x73y,x100g712100g7323550g,,y3650g。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讲解](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
未知量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 可以这样求出:71x=73x
代入x=3550 g,713550g=73x,解得y=3650 g。
可见计算结果相同。
[评价]该同学不仅计算步骤和结果完全正确,而且讲解得也非常好,讲出了多种方法,真是难能可贵。[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投影]展示下列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3.12 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学生练习] [注意事项] 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布置作业]习题5、6、7、8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4.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案 篇四
第十二单元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
1、人体内的元素 【阅读】课本P92内容,1、人体内元素有50多种,按含量多少分为 元素和 元素。水、糖类、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提供的主要为 等几种元素,其它元素则由 提供。知识点
2、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课本P93-P95实验,了解一些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填写以下内容:
2、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容易导致、甚至骨折,所以要多吃 等食物,以摄取足够量的钙。
3、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 ;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 ;缺氟易产生,过量会引起。
4、人体可以通过 食物补充铁元素,食物补充碘元素。
5、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为、、、等。【思考与交流】
6、人体内铅含量过高危害很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更大。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是铅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请举例说明哪些活动容易引起儿童铅中毒。
7、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反思与小结】
三、自我测评:
8、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说明氟对人有利无害。D.含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9、有关人体的组成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
B.人体内的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 C.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
D.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小 10、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对在食品中的应用加以限制。按照这一要求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银色漆颜料 ⑤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⑥明矾与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⑦饮料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 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①③⑤⑧⑨
C.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⑧⑨ D.③⑤⑥⑦⑧⑨
11、人们每天通过摄取食物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但有时也会摄入某些有害的元素,对下列矿物元素进行分类。
①镉 ②钾 ③铁 ④钙 ⑤汞 ⑥碘 ⑦铅 ⑧镁 ⑨硒 ⑩锌(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2)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
1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人体血液缺铁,就会“贫血”;人体缺钙,会患佝偻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氟易产生龋齿;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等。
(1)市场有“朴雪(补血)口服液”、“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碘、氟、锌应理解为(填写编号)。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氧化物
(2)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变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3)市售AD营养布丁的配料为:①蔗糖、②奶粉、③乳酸钙、④柠檬酸、⑤维生素A、⑥维生素D、⑦食用色素、⑧食用香料、⑨防腐剂。其中属于营养素的有(填写编号)。
13、可溶性钡盐、汞盐、铅盐等重金属盐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从而使人中毒。
(1)在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钡、氯化银4种物质中,无毒的是。
(2)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能否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为什么?
5.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篇五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的概念。结合水的分解反应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元素的种类不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 水的组成。【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教学准备】
霍夫曼电解水装置、12V低压直流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
一、导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回答]水。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2~3人)[小结]水用于维持生命、灌溉农田、工业用水、水上交通„„ [展示]展示一瓶蒸馏水。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凝固点)[回答]生甲: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生乙: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讲解]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二、推进新课 1.氢气的性质
[讲解]氢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化学性质: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杯壁有水雾。
[补充]在点燃的条件下,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所以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以用点燃气体来检验,若气体燃烧则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提问]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讲解]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氢气的验纯方法: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若氢气中混有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而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听到很小的“噗”的一声,表明氢气已纯。
[注意]凡是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时都要验纯, 以防爆炸,如天然气、一氧化碳等。
2.水的组成
[引入]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展示]介绍水电解器及电解液(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接通直流电。)
[提问]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回答] 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气体,液面降低,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少。
[提问]片刻后,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回答]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正氧负氢一比二)
[讲述]水电解后两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同一物质,还是不同物质?电解得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我们通过实验来鉴定。
[演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注意观察现象。[回答]木条燃烧更旺,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演示]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注意观察现象。[回答]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讲解]这种气体能燃烧,说明不同于上一种气体,是氢气。
[讲解]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但是它不同于氧气,它是氢气。
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讨论](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上述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提问]实验结果表明,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种气体,能不能说明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
[回答]不能。水是纯净物,应该说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元素组成的。
[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回答] 原因1:可能有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使氧气的体积偏少。
原因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要稍大一些。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能说说区别吗?
[讲解]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结论]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内。
[回答]1.单质:如O2、H2、N2
2.化合物:如H2O、CO2、Fe3O4、Al2O3、P2O5
[提问]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回答]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由两种元素组成。
[讲解]我们把这一类化合物叫做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
元素的化合物。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物质。
[注意]①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混合就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而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KMnO4)就不是氧化物。
[归纳]物质的简单分类
三、典例剖析
例1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解析】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便于水的电解,A对,电解水时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B对,电解水产生H2和O2,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对,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氧气,O2只能支持燃烧而不能自己燃烧,D错。
【答案】 D 例2 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析】 从图中看出,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乙管的约2倍,故甲管是氢气,乙管中是氧气,故A、B对;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C错D对。
【答案】 C 例3 有①石灰水,②高锰酸钾,③冰水共存物,④空气,⑤过氧化氢,⑥液氧,⑦铝箔,⑧二氧化锰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序号)。
【解析】 首先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两大类。石灰水和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其余的是纯净物。纯净物再根据组成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如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是KMnO4,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冰水共存物实质都是水(H2O),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锰(MnO2)也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液氧(O2)、铝箔(Al)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答案】 ①④ ⑥⑦ ②③⑤⑧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
[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到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并学习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进一步加深物质分类的思想,从而了解物质分类的多样性。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课题3 水的组成
1.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可燃性。2.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①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体积比)②产物检验:
a.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b.负极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6.课题3元素教案 篇六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月份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中心校的指导下,已进入了深入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四月份的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一个简要汇报:
1、每位教师撰写了课题研究案例、教学反思等,有效拓宽了研究思路。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各教研组能结合理想课堂的构建,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
4、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教学大赛活动,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大赛,相互交流学习,推动了课题研究的进行。
高阳中心校 贤者小学
7.课题3元素教案 篇七
读完《还有什么不是研究》一文,不得不去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问题。
小课题研究一般都需要使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因为研究方法科学规范(有规可循),即小课题研究按照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去做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与实行。因为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要多种研究方法并用。小的课题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研究方法科学规范才可以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便于在科研工作中解决问题。小课题研究要“适宜地”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如何做到适宜呢?:
8.课题3元素教案 篇八
寨沙镇初中
计孟明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具有了一定定量分析能力。因此对于本节的知识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设计思路:
本课题是前几课题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内容的综合运用,一方面是对以前知识的复习巩固,但更重要的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讲解,便于学生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和解答问题。
具体思路:联系实际导入课文→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当堂训练,学以致用→批改部分学生的作业,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懂得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2.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步骤。2.引导思考问题、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采用互动的学习方法。3.总结计算方法,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工业煅烧石灰石制取氧化钙例题的分析,意识到理论与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提高对自然、社会及知识的探究兴趣。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的学习,逐步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2.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计算,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学难点: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分子量与各物质实际用量的正比例关系,通过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出其它各物质的质量并解释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
2.化学计算题中设答的量纲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归纳法、迁移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电脑、液晶显示器、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讲故事:有一个广西大学化学系的本科毕业生去一个化工厂应聘。负责招聘的经理向应聘者问了一个问题:“电解3.6g水,可以制取多少克氢气?”由于应聘者平时不学无术,半天想不出来,最后落聘了。非常遗憾。
同学们:你想不想应聘上这个职位啊?如果你是哪位应聘者,你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要想应聘上这个职位,首先要学好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哟!
二、提示学习目标。(1分钟)1.在屏幕上展示“学习目标”:
①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②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步骤。③培养审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默看一遍“学习目标”。
三、指导学生自学。(1分钟)1.老师指导学生阅读:
同学们先看一遍“自学提纲”,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P100,阅读时间为5分钟。阅读完后,各学习小组再用5分钟讨论“自学提纲”中的三个问题,并把第三个问题的解题格式写在草稿纸上。等到讨论结束后,请部分学习小组派代表回答前面两个问题,并把第三个问题的解题格式写到到黑板上,展示给其他小组的同学看。比一比,哪个组的答案更棒,更有推广的价值。
2.在屏幕上展示“自学提纲”:
①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②你能总结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步骤吗? ③请写出课本P101“课堂练习”第一个问的解题步骤。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分钟)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P100; 2.教师督促学生自学。
五、小组讨论,教师巡视。(5分钟)1.各学习小组充分讨论; 2.教师督促学生讨论。
六、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1.让部分学习小组派代表回答前面两个问题; 2.让其他学习小组派代表把第三个问题的解题格式写到黑板上。
七、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8分钟)
1.引导学生互相更正。让学生讲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么改? 2.引导学生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在屏幕上展示“注意事项”: ①设未知数的质量为x时,不带单位。②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③不是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写出来。④需将物质的体积换算成质量再进行计算。
⑤需将不纯物质的质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再进行计算。⑥计算结果要按照题目的要求保留有效数字。
4.教师板书。用一个字表示各步骤,并以例题1为范例写出规范的、简化的解题格式。
5.宣布哪个学习小组的答案更棒,更具有推广价值。
八、当堂训练:(17分钟)
1.让学生扮演“应聘者”分析“经理”给出的考题,并把解题格式写在作业本上交上来,教师看完全班同学的“答卷”后宣布“应聘者”是否被聘用。
2.叫学生分析《化学全品》P75-P76第1、2、5、6、7、8、10、11题; 3.老师巡视,并批改部分学生的作业。
九、让学生说出这节课需要记住的重点内容(1分钟)1.让部分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补充完整。
十、布置课外作业(1分钟):
交待学科代表抄事先准备好的题目在教室后面的黑板,第二天早上下第一节课交作业。
十一、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
二、范例:(例题1)
1、设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MnO+MnO+O↑
2、写 2KMnO4 △== K24223、标 316 32 g x
4、列: 316/ 32 = 6 g /x
5、解: x = 0.6 g
9.课题3元素教案 篇九
1、能说出元素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2、能根据元素的电负性资料,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列举实例予以说明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是电离能?它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有什么关系?
2、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的电离能变化有什么规律?(3)电负性:
〖思考与交流〗
1、什么是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体现了什么性质?阅读教材p20页表
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如何变化规律?如何理解这些规律?根据电负性大小,判断氧的非金属性与氯的非金属性哪个强? [科学探究]
根据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IA、VIIA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
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示例
〖归纳志与总结〗
1、金属元素越容易失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小,电负性越小,其金属性越强;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非金属元素越容易得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大,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故可以用电负性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他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2、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大,表明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小,表明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思考5]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被称为对角线原则。请查阅电负性表给出相应的解释?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对角线规则
〖课堂练习〗
1、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不是绝对标准 B、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对键合电子引力的大小 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D、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无关
2、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预测中不正确的是()
①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②Tl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作用均产生氢气,③At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④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⑤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⑥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总结〗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例如,第三周期元素:根据Na、Mg、Al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困难,以及NaOH、Mg(OH)
2、A1(OH)3碱性递减,说明Na、Mg、灿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Si、P、S、形成氢化物越来越容易,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以及H2SiO3、H3PO4、H2SO4、HClO4酸性递增,说明S、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电负性数值的大小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试在乙、丙两个坐标系中,按要求作出相应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趋势曲线。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甲 乙 丙
(1)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是 ;(2)元素的电负性和金属、非金属的关系是 ;(3)说出元素电负性的一些应用
4、元素电负性数值的大小可用于衡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一般认为,电负性大于1.8的元素为 元素,电负性小于1.8的元素是。在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元素,电负性最小的是 元素,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是。
5、电负性的数值能够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电负性数值 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化合价为 值;电负性数值 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化合价为 值。请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化合价为正值的元素。
CH4 NaH NF3 NH3 SO2 H2S ICl HBr
6、比较下列各组元素电负性的大小以及非金属性的强弱。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1)Al、Si、P ;(2)F、C1、Br ;(3)Na、K、Cs。
7、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化合物。请查阅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判断它们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NaF HCl NO MgO KCl CH4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8、化合物YX2、ZX2中,X、Y、Z都是前三周期的元素,X与Y属于同一周期,Z是X的同族元素,Z元素核内有16个质子,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的2倍,则YZ2为 ;则ZX2为。
9、元素X和Y属于同一个主族,负二价的元素X和氢的化合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X的质量份数为88.9%;元素X和元素Y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在这两种化合物中,X的质量分数分别是50%和60%。确定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X第 周期第 族,Y第 周期第 族。写出X、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10、A、B、C三种元素,其中一种是金属元素,A、B的电子层数相同,B、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这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之和为31,试问:(1)A 的名称 B的元素符合 C的电子排布式(2)A、B两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常见化合,写出它们电子式:(3)A、B、C三种元素也能组成常见的两种化合物,写出化学式
【课题3元素教案】推荐阅读:
《元素》教案设计11-20
元素化学教案08-10
课题3 制取氧气_教学设计_教案12-21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教案11-16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12-12
化学:1.2.2《元素周期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08-01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09-17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非金属元素概论教案07-11
着力挖掘创新元素08-01
高三一轮卤族元素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