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小结

2024-07-30

幼儿园区域活动小结(共17篇)

1.幼儿园区域活动小结 篇一

柏泉实验幼儿园

“六一” 区域游园活动总结

我园为了表达对幼儿的关心与节日的问候,为了让孩子们在2013年渡过一个有意义、快乐的儿童节,5月30日上午8:00在园内举办了“大手牵小手”为主题的亲子区域展游园活动,特邀请家长们一起陪同孩子参加本次的活动。

此次活动,我们迎接了近200位幼儿和240位家长,全园参与率达到110%。整个游园活动主要以游戏的方式在家长的配合协助之下来进行的,通过游园活动进一步拉近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培养相互的情感,更充分体现幼儿的聪明智慧和肢体的协调性,也让父母再度体验孩提时的童真童趣,让爸爸、妈妈的手牵着孩子的手,共同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也为幼儿搭建一个自我展示,凸显特长的平台,让每位孩子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家长与孩子们都积极参与,积极配合,都玩得很尽兴!整个幼儿园充满着欢乐的笑声。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以美启智,塑造精彩童年”是我园办园宗旨,园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多次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孩子们渡过了愉快而有意义的节日,也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为了成功举办这次活动,幼儿园的全体老师们进行了精心策划,从收集材料、创设环境、安排场地、制作道具、选择节目到发放通知,每一项工作都做的有条不紊,教师们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从早上8点到11点,全园孩子和家长们带着喜悦的笑脸和激动的心情,欢聚在一起,每个活动区域里欢歌笑语、欢快的旋律,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我们为孩子精心设计了各种游园活动项目: 柏泉实验幼儿园

一楼:亲子运动区 二楼:亲子手工长廊 三楼:亲子美食城

美味沙拉区

时尚烧烤区

整个园所到处都可以见到家长、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闪现着家长、孩子们一个个欢乐的身影。活动区域里洋溢着家长、孩子们爽朗的笑声和有力的加油声!孩子们都融入了这片欢乐的“海洋”中,一起参加这些益智、美劳、有趣的游戏。家长与孩子们都积极参与,积极配合,玩得很尽兴!整个幼儿园充满着欢乐的笑声。

总结起来,此次活动有以下的特点和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

一、活动特点和可取之处:

1、此次游园活动主要以游戏的方式在家长的配合协助之下来进行的,通过游园活动进一步拉近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培养相互的情感,更充分体现幼儿的聪明智慧和肢体的协调性。也让父母再度体验孩提时的童真童趣,让爸爸、妈妈的手牵着孩子的手,共同走向成功的彼岸。

2、全园幼儿都有较多展示自我、体验学习、合作与交往的机会,全体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3、能早出方案,提示大家将一些活动、能力的训练融合到一个学期中去进行,也有助于我园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4、锻炼了班级老师之间合作、协作能力。

二、活动的不足之处:

如果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以后的游园活动可以选择在室外,更能保证每个区域的活动空间。

此次游园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每一位孩子充分展示了自我,增强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及参与意识,各种技能技巧也从中得到了锻炼。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节日的主人和主体,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分享合作、获得自信!柏泉实验幼儿园

柏泉实验幼儿园

2013年6月

2.幼儿园区域活动小结 篇二

一、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

(一)区域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的活动区,他不受老师的指挥和操控,体现了自我选择,这对于幼儿以后的选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的交往

在区域活动中,不同的活动区幼儿有很多,大家在一起兴趣相同,共同的话题就会很多,无形中就会促进幼儿的交往。同时在活动中幼儿之间会有争议,协商等,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区域活动激发了幼儿初步的探究精神

区域活动提供给幼儿可供他们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他们可以了解到蜡烛熄灭的原因,不同坡面的小车下滑速度不同等科学经验。他们在活动中还会像模像样地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有的纸不吸水,为什么陀螺转起来颜色就变了?这些初级的探索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培养了其探索精神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恰当

在区域活动中由于老师的能力及精力的有限,在材料的提供上不恰当,有的教师往往是不分层次地把所有的材料一次性投放,还有的教师虽然想投放可因为幼儿园的条件所限也未能合理投放。

(二)区域活动设置模式化

许多幼儿园为了检查而设置了模式化的活动区,有的活动区幼儿从来不让进去玩,或者只有检查时才让玩,这些活动区只是摆设,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互动差

区域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既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想幼儿之所想,仔细地观察幼儿,适时进行指导,让你的指导成为幼儿的发展基石。

三、怎样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例如,在小班我们创设的娃娃家,这里有为娃娃穿衣,喂娃娃吃饭等,孩子在活动的同时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而在大班的活动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规则的学习,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

(二)区域活动的开展要体现师幼互动

为了避免区域活动设置形式化,幼儿参与性差的问题,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选择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问题来设置区域活动和投放材料。在和老师一起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参与的快乐。增强主人意识,对活动区的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和幼儿的交谈中发现孩子对陀螺有浓厚的兴趣我便号召孩子和家长收集家中的陀螺带到幼儿园,在科学探究区让幼儿观察,并投放了一些材料让幼儿制作,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制作出的陀螺像模像样,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三)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要丰富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使幼儿在与不同材料的作用中获得经验,体会丰富的材料带给他们的不同体验。例如,在“我为祖国妈妈过生日”这个主题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服装,水彩笔、橡皮泥,彩纸等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进入不同的区域,有表演区的;有做拉花的;有做生日蛋糕的等等。孩子们在其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四)避免设置模式化

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让幼儿到活动区进行活动,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发展。

总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发展幼儿的优势智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进行恰当的指导,使区域活动最大效度的发挥作用。

摘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 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 发展幼儿的优势智能,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 进行恰当的指导, 使区域活动最大效度的发展作用。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形式,指导

参考文献

[1]汪荃, 《幼儿园游戏课程模式》,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3年

[2]《幼儿园游戏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3]李季湄、肖湘宁, 《幼儿园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4]李季湄, 《回到基本元素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一起了解幼儿园区域活动 篇三

今天乐乐是麦当劳经理,她接到一个外卖电话,就派售货员小邓去送外卖。小邓拿好食物和送货单来到“高铁站”,高铁站的经理田田签收送货单之后,将买到的食物分给建筑工人吃。在记录表的帮助下,幼儿再现了对成人社会的模拟。

老师的游戏策略:根据游戏需要设计记录表,丰富游戏内容

在区域中投放一些表格有助于拓展游戏内容,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数学能力的提升,教师也能从表格的记录情况推测幼儿的游戏水平。如配送中心的配送记录单、送货单、科学区的观察记录表,等等。对爸爸妈妈说:

孩子在游戏中模拟着成人的世界。他们会分工、会交接、会送货、会填写送货单、会给员工发福利……这些经验都得益于日常生活的观察积累。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家长在生活中要善于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给孩子实践妁机会,如去小超市买东西、给邻居送点吃的、自己向肯德基的阿姨要个打包的袋子,等等。其实我们的孩子很能干,少一点包办代替,少一点娇惯溺爱,孩子会更加独立自主!

区域故事: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影楼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孩子们常常拿出相机摆弄、拍照、画照片、取照片、付钱……

一天早上,小宇拿来了一件白色的公主裙,老师把它挂在影楼的墙上,这个偶然事件引发了影楼新的游戏情节。丁鲁念非常向往地穿上了公主裙,嗯,既然有了公主,还需要一位王子,于是大家找到了点点,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涛涛说:“老师,公主有衣服,王子没有礼服怎么办呀?”小朋友纷纷说要从家里带来。第二天,逗号果真从家里带来了爸爸的西服。

王子和公主的游戏一直在继续,孩子们还把拍摄地点转移到了走廊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在楼梯上布置外景。菁菁还和爸爸一起制作了一个带有三脚架的照相机。

老师的游戏策略:根据游戏发展投放材料,推进游戏进程

材料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材料的投放很有讲究,一般是随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逐步投放的。如出现公主裙的时候,活动区又根据需要陆续增添了西服、布置了外景地、增加了画照片的环节…·这些都对幼儿游戏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幼儿对游戏材料的运用也体现出他们的游戏水平。对爸爸妈妈说:

当我们走近孩子的时候,我们惊异于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谢谢爸爸妈妈们带领孩子参观影楼,为孩子们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使他们在游戏中游刃有余。孩子们不会局限于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他们自发地搜集材料,并玩出了“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是孩子们对生活的再创造。当孩子饶有兴致地向你表达一些想法的时候,也许你正在忙手上的事情,只是敷衍了事:也许你当时袁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过后却没有实际行动……这些行为无疑都错过了教育时机。谢谢为影楼提供公主裙、王子西装、相机的家长。你们顺应了孩子的游戏兴趣,并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因此。孩予在游戏中表现得更加自信和活跃!

区域故事:做广告

星期一,涛涛一早就和我打招呼一“老师,今天我也要当麦当劳经理!”我满足了他的愿望,涛涛当上了麦当劳的经理。他说,“我要给麦当劳做广告。”“为什么要做广告?”老师问。“我想让麦当劳赚到更多的钱。”涛涛抬头眨巴着眼晴说。孩子们开始做广告——

涛涛在纸上画了两个人,分别拿着一样东西,还画了两条线。老师问他这是什么意思?涛涛解释说:“这是买一送的广告。”涛涛把广告纸贴在阁楼上的娃娃家,贴完之后,他还指着广告冲着娃娃家大声吆喝一“喂,买一送一——”

涛涛还在楼梯口贴了一张,在教室进门的地方贴了一张……数了一下,涛涛总共贴了6张广告。

老师的游戏策略:通过对游戏情节的讨论,引发幼儿互助学习

游戏后,我们组织孩子进行交流。有的孩子充分表达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想法,有的孩子提到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启发大家一起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交流的过程是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推进。除了幼儿自发的讨论,教师还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幼儿深入讨论。如教师捕捉到涛涛为麦当劳做广告的游戏情节,就用照片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引导幼儿讨论:涛涛在干什么?涛涛为什么要做广告?除了做广告还有其他什么方法也能使店里的生意好一点?……对爸爸妈妈说:

真的要为涛涛拍手叫好!涛涛自发地想到要做广告,还被具匠心地设计了广告内容,“处心积虑”地寻找贴广告的地点,显示出了他高超的游戏水平……涛涛在班里一直是个很有个性的男孩子,稍有不如意就会号啕大哭,听到集合的信号总是拖到最后才进教室。但是老师在区域游戏中每每能发现他的闪光之处,爸爸妈妈们,你们观察过孩子的游戏吗?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创造力是无尽的。

在幼儿阶段,孩子是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幼儿对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直接影响着他们游戏水平的发展。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幼儿获得第一手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会体现在幼儿的游戏水平中。会帮助幼儿创造出更多的游戏情节。

4.幼儿园元旦活动小结 篇四

元旦联欢活动小结12月31日上午,我们幼儿园举行了首次庆元旦联欢活动,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难忘的节日,我们早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准备庆祝活动。例如:通知家长准备擀面杖、案板、拿手菜、排练节目等等。

活动主要有五项内容:

一、幼儿节目表演;

二、包饺子;

三、亲子游戏;

四、观看幼儿PPT;

五、自助餐;本次活动,除一名幼儿因无人接送本学期不来以外,其他13名家长及幼儿全部到齐。活动的气氛非常好!在幼儿节目表演结束之后,给家长和孩子们照了一张“全家福”,真的非常开心!包饺子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说:“我不会包,今天是第一次·······”我在一旁,一边抓拍,一边给孩子和家长加油!再后来,因为时间关系,本来准备好的亲子游戏,只玩了一个《抢呼啦圈》,家长和孩子非常激动,游戏气氛非常浓。最后的自助餐环节,家长和幼儿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一边品尝其他家长带来的拿手菜。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离园的时间到了,看到家长们满意的笑容,我们也非常富有成就感。在活动中我们遵循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孩子得到锻炼,尽情表现,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同样得到老师重视、喜欢。整个活动充满生机,充满激情。而家长所表达的建议,也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幼中班:周丽

5.幼儿园“安全月”活动小结 篇五

面平安,下面对我园“安全月”活动工作做一小结。

一、重视学习wenmi114.com宣传,营造“关注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我园在6月初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wenmi114.com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要求,明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1)在幼儿园内、外张贴安全月宣传画;

(2)拉安全月宣传横幅;

(3)保健室还专门出了一期安全教育专题黑板报,宣传安全防范意识;

(4)组织园内职工、幼儿、家长观看安全教育的专题片;

(5)向家长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关注假期中幼儿的安全。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大家树立安全意识,共同参与安全月的活动。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工作责任到人。

在“安全月”活动中,我园进一步理顺了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并明确安全管理制度和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同时将安全工作纳入学期工作考核之中。

三、加强安全检查,切实落实安全措施。

1、安全员定期定时对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每个教职工在工作中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后勤部门马上实施维修和整改。

3、卫生保健和食堂严格把好晨检关、食品验收关,要求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杜绝不新鲜食物进入园内,确保食品、饮食安全。保育员严格执行消毒操作常规,并由园领导和后勤组长对卫生消毒安全工作进行抽查和考核。

4、6月初我园小一班和溜冰室的电路出现故障,我园及时请来专业的电工进行维修,保证了幼儿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

5、幼儿园建立了行政人员值班制,每天下班前加强园内巡视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6.幼儿园父亲节活动小结 篇六

1、父亲节幼儿园活动小结

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宝宝们好早就不停地问老师:“老师,什么时候到父亲节啊?我得给爸爸准备礼物啊!”

“嘿嘿,快到了,就在这个星期天啊!”

于是,太阳班的宝宝们就和老师一起准备策划如何给爸爸们过节日了,最后,我们太阳班决定进行三个方面的活动内容。

第一:送给爸爸一幅美丽的画,把宝宝自己最想给爸爸的礼物画出来,也可以给爸爸挑毛病,如:爸爸喜欢喝酒,爸爸喜欢抽烟,都可以警告爸爸,戒酒,戒烟。孩子们感觉好自豪,监督爸爸们戒酒,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宝宝树立榜样。

第二:给爸爸比力气,看谁的力气大。宝宝们在幼儿园学会和小伙伴们掰手腕,回家跟爸爸比赛,让宝宝们更深刻的感觉到爸爸是多么的强大。

第三:送给爸爸一个深深的吻,并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

让爸爸知道我们是爱他的,虽然平时有些调皮。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父亲节,宝宝们都非常喜爱这样的活动,爸爸们也非常的高兴,还非常感谢我们老师,我们感到很欣慰。

2、幼儿园父亲节活动小结

“父亲是一只船,载着我们的期待和梦幻;父亲是一棵树,为我们遮挡风雪和严寒„„”伴随着一句句感动的话语,我们即将迎来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一个属于父亲的节日。在父亲节来临之际,为了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我们小小班开展了“我老爸最棒”父亲节主题活动。

活动中老师不仅和宝宝们一起讨论了关于“爸爸”的话题,“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爸爸平时和你一起玩什么游戏?”虽然托班的宝宝还小,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但是说到自己的爸爸,宝宝们总是滔滔不绝。接下来进行了亲子游戏《大脚踩小脚》、《拔河比赛》等,由于爸爸们平时工作比较繁忙,陪宝宝的时间比较少,所以不能经常一起参加游戏。

在今天的活动中,宝宝和爸爸们都是那么的开心,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在《大脚踩小脚》的游戏环节,宝宝和爸爸努力地配合着;在《拔河比赛》中,爸爸们一个个用尽全力,宝宝们则为爸爸呐喊助威。最后还进行了“红花送给你”的环节,平时的大红花都是奖给宝宝的,也是宝宝们最喜欢的,今天我们请宝宝把大红花贴在爸爸的胸前,以此表达对爸爸感激之情。看到自己的宝宝长大了、懂事了,幸福的笑脸洋溢在了每个爸爸的脸上„„

六月是美丽的,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让我们的宝宝把快乐带给爸爸!衷心祝福:宝宝们的爸爸节日快乐!幼儿园父亲节活动小结:“我老爸最棒”

3、幼儿园父亲节活动小结

20XX年6月15日,有机会来参与了***幼儿园的“父亲节亲子活动”,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深切的感受到幼儿园为培养孩子健康成长而做出的付出和努力,也感受到爱德华国际幼儿园在幼教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文明的鲜明特点和与众不同。同时感受到老师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坚定与耐心,工作毕竟不是享受,尤其是幼儿教师,她们的奉献精神更多了,总是不厌其烦,教育和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老师《父亲》的歌声和配乐诗朗诵《父亲》中我感受到为人父亲、为人子女的责任。作为家长,不光要让孩子享受到较好的物质生活,关心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让他的幼小心灵得到启迪,心智得到锻炼,从小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他们顽强的精神,不和谐社会演讲稿屈的性格,这样才能更无惧的去面对未来的成长之路。作为子女,我们也要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孝敬父母,热爱家庭,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孩子,做好言传身教。

在孩子为我端来洗脚水,向我说:“爸爸,您辛苦了,今天我来为您洗脚”的时候,我深受感动。同时也对孩子刮

目相看,眼前再也不是原来调皮捣蛋、任性自我的儿子,而是一个听话、懂事、孝顺的儿子。当孩子用他稚嫩的双手为我搓脚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孩子出生以来不断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我小时候爸爸把我背在肩上的记忆„„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父亲都面临着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压力,在孩子这个特殊的成长期里缺少了一份耐心和沟通,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也是需要父亲这种交流与沟通,让他有一种被认同的感觉,同时可以一改父亲在孩子心中繁忙、威严的形象,让他们不再害怕我们,愿意向我们倾诉。让孩子们感受到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一样不求回报。

与孩子共同成长,看似平常,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行动。

让我们用父爱,证明给孩子:

父亲是座山,父亲是条河„„

4、幼儿园父亲节活动小结

有人说“父爱如山”,有人说“父爱似海”,父亲是一棵树、一盏灯,父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6月xx日上午10:00,父亲节当天我园组织了“我爱爸爸”活动。

活动

一、与爸爸的谈话。Ms.Pan就跟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谈话活动“我的爸爸”,孩子们简单的介绍自己的爸爸平时是怎么爱自己,疼自己,从而引导孩子们要如何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活动

二、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各具创意的卡片送给爸爸。活动中,孩子们在爸爸的协助下,用手中的彩纸和画笔,制作出了一件件可爱的礼物——领带。这些小礼物承载着孩子们对爸爸满满的爱。整个园区充满了阵阵笑声,洋溢着父子父女间的浓浓亲情,现场每位爸爸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

同时,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写下祝福的话语,贴在我们的爱心树上„„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浓浓的亲情,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爸爸的爱,起到了爱心感恩教育的显著效果。也希望家长们平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5、幼儿园父亲节活动小结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很少。在我国,父亲节远没有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那样为人们所重视。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个节日。为此,我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爸爸,您辛苦了”主题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在节日到来前夕,我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要求各班级分别制定班级活动方案,逐步实施。

按照方案,大中班分别开展了自主活动和集体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星期一:通过主题班会了解父亲节的由来;星期二和星期三:学唱歌曲《感恩的心》和改编歌曲《世上只有爸爸好》,教小朋友朗诵诗歌《父爱》;星期三:回忆小时候和爸爸之间的开心事,引导孩子说出“爸爸,我想对你说„„”;星期四:绘画我心中的爸爸;星期五:亲手为爸爸做礼物。放学后请爸爸来接孩子,大班小朋友献上为爸爸画的画,中班小朋友为爸爸戴上奖牌;星期

六、星期日:为爸爸做一件事,大班小朋友与爸爸共同完成《爸爸,我爱你》爱心卡片。

最感人的一幕是在星期五离园时,我们组织幼儿在校门前为爸爸们表演歌曲,并送上自己亲手绘制的图画和戴上奖牌时,爸爸们十分感动。有的爸爸抱着孩子一个劲的亲吻,还不停地说:“谢谢!”这谢声中,有对孩子孝心的谢意,更有对幼儿园和老师悉心教诲的感谢。

通过这次父亲节活动,给幼儿上了人生的一课,让孩子们了解到母爱如海,父爱如山。能使他们更加珍惜家人对自己的爱,并尝试去爱家人,跟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7.浅谈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篇七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 当务之急是要知道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幼儿自主学习, 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幼儿快乐幸福地度过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时光。

在教育中我们提倡“ 以人为本”,幼儿教育中我们主张以幼儿为核心展开教育工作,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区域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为幼儿提供快乐、满足幼儿需求为目的,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合作交流,自主解决问题,为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快乐成长提供更多机会的活动。

区域活动 要以幼儿 的兴趣和 需要为核 心 , 促进幼儿 快乐成长,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 ,使幼儿发 挥所长 , 施展自我潜能,最终使幼儿 在区域活 动中获得 精神和能 力上的双重收获。

一、区域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对幼儿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区域活动在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幼儿被动接受教育的形式, 使幼儿从“ 静态的”学习氛围中走出来,通过亲身参与,动手操作,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瑞吉欧教育者认为:“ 儿童的学习并非成人教学的产物,相反, 他更多要归因于儿童自己在活动和成人所提供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 ”区域活动的开展正好满足了幼儿的成长和学习需求。 教师再根据幼儿需求,提供符合幼儿活动所需的丰富材料,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广阔的、科学的、能促进幼儿主动探索的空间,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自主选择, 活动区内所提供的难易程度不等的材料都是教师为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动手动脑能力而有目的地选用的, 以使不同幼儿都能从不同程度上找到自己喜欢同时又能驾驭的材料,使幼儿能顺利自主地开展活动。

二、区域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沟通、交流及合作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玩耍、嬉戏及互相的学习交流甚至是各自在完成某个活动后的“ 炫耀”都是常有的,而幼儿的这些行为也正是促进幼儿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一种推动力。 这些在家中都是父母掌中宝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唯我独尊,不懂与人分享和交流,不擅长与别人合作,而且大都比较自私,占有欲很强。幼儿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虽然也会接受教师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方面的教导,但幼儿对此的印象远远不够强烈或深刻。 而区域活动却为幼儿提供了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真正学习实践的机会。 通过区域活动,幼儿可以学会彼此间的“ 协商”,一件物品如果两个幼儿都想用它们也要学会互相沟通、进行交流合作。 比如在一个警察叔叔、大哥哥、老爷爷过马路的游戏中,有两个孩子都想当警察叔叔,可游戏中只有一个警察叔叔的角色,该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们之间展开了“ 讨论”,商量谁来演这个角色:是轮着来演,还是大家推荐人选等。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协调解决问题,从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等待。 这样的区域活动提升了活动教学质量,促进了幼儿素质教育的进行。

三、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使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区域活动环境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团体, 在这个小小的社会团体中,幼儿会遇上许多“ 形形色色”的问题,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应对并处理这些问题。 在区域活动情境创设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使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得以培养并增强。 例如:在进行以“ 交通工具”为主题的区域环境设置时,环境布置当然要体现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环境的创设完全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完成。幼儿可以走到街头,认识交通信号灯、观察车辆的通行,同时认识汽车的种类等。 幼儿了解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参与的过程。 与此同时,幼儿的社会认知系统也得到了完善与提升。

区域活动一方面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做到了“ 玩中学、做中学”。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都特别高涨,而且个个都思维敏捷、 表现欲很强, 而且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另一方面,幼儿可以借助游戏这样一种容易使他们理解并喜欢的类似于社会氛围的活动模式来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社会, 从而对社会进行更进一步的体验和感悟, 逐步消除对社会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区域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而且使幼儿之间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交流,提高了幼儿处理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 它对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老师要利用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途径,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摇篮。

摘要:区域活动对幼儿在园时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8.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 篇八

关键词 创设环境 区域活动 开展

在我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喜爱的、较为普遍的活动。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呢?

一、创设合理环境,提供层次性材料,满足不同幼儿需要

在区域活动中,环境和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会获得经验和知识。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方面,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必须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

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要有计划、有目的。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是学习活动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学习按图形分类时,我们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相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材料简单清楚,幼儿容易操作;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红、黄、蓝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材料,幼兒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区分、排序。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还遵循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美工区,刚开始进行涂色练习时,我们提供的是太阳的涂色,然后是月亮的涂色,最后是星星的涂色,涂色面积由大变小,难度逐渐增强。

二、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还应为幼儿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我们认为只要出自幼儿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所以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地去选择,并分享幼儿因此而获得的快乐。比如:我用语言启发“你可以去选择你喜欢的活动区”“你想玩什么游戏”“你喜欢和谁一起玩”等,使幼儿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会选择、敢于选择,既培养了幼儿自我意识,又享受个性化的自由快乐。

幼儿在区域中活动完全是自由的,他们自主的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在活动中也完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创造性地、主动地活动,推动和激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幼儿开始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总结有效的方法,形成区域活动规则,幼儿自己的体验形成的规则才会转化为幼儿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

三、正确指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区域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它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由幼儿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难的任务。教师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幼儿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

教师应怎样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呢?首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其次要观察了解幼儿,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进行分析,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帮助幼儿发挥创造,实现设想,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幼儿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注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进行记录;最后要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教师在指导时应遵循尊重、启发、赏识的原则,方法可多种多样:如教师可用设问的方式进行指导;可以让幼儿摆弄实物进行指导;可以利用提示性语言对需求帮助的幼儿进行指导;可以通过情绪感染进行指导;也可以以幼儿玩伴身份直接进行指导;可以利用动作暗示进行指导等。

四、尊重幼儿,科学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是活动区域后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幼儿活动后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对幼儿进一步发展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在反馈评价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是新方法等。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评价。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全班进行, 也可以分组讨论,也可让幼儿自己评价,我们通常采用集体评价法。让幼儿在集体交流、讨论中反馈活动信息,评价活动情况。

游戏快要结束时,我们营造一种有利于幼儿自由讨论的环境氛围,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尽可能想说、多说、表达他的各种想法,表现自我,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解决问题,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9.幼儿园数学活动集体小结技巧 篇九

一、集体小结的内容

集体小结是师幼共同对数学教学中“学的是什么”“可以怎么学”“应该怎么学”的归纳。因此小结的内容应围绕教学活动的重点(关键经验)、幼儿学习的难点、幼儿学习的品质来进行。

1.对关键经验进行小结

每节课的关键经验是数学教学重点的体现,主要反映“学的是什么”的问题。在组织幼儿对关键经验进行小结前,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自己对本节课的关键经验要有清晰的认识,否则就会把不是重点的问题误当成重点,使小结走偏。比如,小班数学活动“做夹心饼干”的关键经验是“图形的归类”,即要求幼儿能把相同形状的图形叠加在一起。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关键经验,在小结时就会拘泥于幼儿对夹心饼干夹得怎样的枝节问题。二是要立足于幼儿对关键经验的真正理解而不是机械背诵。比如,幼儿在对不连续量进行排序以后.教师不要让幼儿死记硬背“从少排到多”的语句,而应从数与数之间“差一”的关系上组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对规律的发现。

2.对幼儿的学习难点进行小结

通过集体小结来帮助幼儿寻找有效的认知策略来化解学习难点是教师十分有效的教学措施。比如,小班数学活动“公共汽车站”不仅需要幼儿将两队的小动物上下对齐一个个排好队,还要比一比两队小动物谁多谁少。由于提供给幼儿的小动物本身就有大小之分,幼儿在比较多少时极易受到材料大小特征的干扰。为此,教师可以针对“判断谁多谁少时,是相信眼睛还是依靠点数?”来组织讨论,最终通过小结使那些原先出错的幼儿认识到眼睛有时会受到物体排列形式的“欺骗”。点数才是十分可靠的方法。

3.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小结

学习品质直接关系幼儿数学学习的成败,在集体小结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学”.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在小结数学学习常规时,教师可让幼儿讨论“别人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怎么做?”“做完自己的活动以后,材料应该怎么办呢?”等问题来强化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集体小结的方法

活动要结束了,怎样小结既能帮助幼儿复习活动内容,同时又能让幼儿学会自我总结,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下面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幼儿园数学活动集体小结的方法。

1.用“问答归纳法”对操作步骤进行梳理

在讲解了操作步骤后.有时幼儿还是不能归纳具体的操作步骤。因此,在集体小结时教师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梳理操作步骤。比如,在小班数学活动“小小建筑师”集体小结时.教师用“一问一答”来梳理操作步骤。师:“我们先要做什么?”幼:“分一分。”师:“按什么分?”幼:“按颜色分一分。”师:“然后做什么?”幼:“插一插。”师:“怎么插呢?”幼:“把一样颜色的插在一起。”师:“最后做什么?”幼:“把插好的楼房放到底板上。”师:“放的时候要怎么放呢?”幼:“要放到合适的框框里,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样的小结,帮助幼儿理清了操作步骤,幼儿操作起来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2.用“完整演示法”对操作结果进行确认

即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把导入环节中的不完整演示重新完整地示范一遍,以帮助幼儿对操作结果进行核对,反思操作方法上的差距。比如。在中班数学活动“撒花片”中,教师让幼儿在玩“撒花片”的游戏中将每次撒出的5个双色花片的不同结果记录下来,从而体验数量的可分性。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有的撒一次记录一次,有的只顾了撒,而漏记了结果,还有的记的结果与撒出的结果不相符等。因此,在集体小结时教师请一名操作正确的幼儿完整地演示了撒花片的每次操作结果,并请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进行操作结果的核对,以及操作方法的反思,从而发现自己有待改进的问题。

3.用“问题讨论法”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10.幼儿园“安全月”活动小结教案 篇十

1.利用学园的LED,各班级qq群,家园栏等进行宣传,在幼儿园大门口,醒目处张贴“关于开展学生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告”的大字报,营造浓厚的宣传动员氛围。幼儿园在园内走廊过道处张贴交通安全的标志固定牌子,让幼儿在走路,玩耍的过程中耳闻目染,使幼儿能记住遵守交通规则。认识斑马线,红绿灯等特殊标记。

2.以班为单位对幼儿进行一次“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主题教育,教师、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交通安全教育图片,开展一次展览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看一张交通安全的图片,教会幼儿会一首有关交通安全的儿歌,唱一首交通安全的歌曲,做一次交通安全的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各班组织观看122交通安全视频,让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更进一步了解遵守安全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使我园这次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圆满完成活动周的目标任务。

11.刍议如何做好幼儿园区域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优化策略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19-02

幼儿独立的区域活动能够为教师提供了解幼儿的重要机会,因此在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组织时教师应当采用合适的观察方法,并且运用适度的教育手段,把握住适宜的教育时机,在关键时刻给予幼儿及时、准确的帮助和支持。要做到正确地对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表现出的兴趣需要进行理解和分析,以此来运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法对幼儿进行引导,这是能够优化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的较为重要的策略。

一、对幼儿区域活动的环境进行优化

1.打破活动区域界限

对于区域活动的空间范围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而拓展延伸到教师的每一个角度,甚至可以拓展到教室之外的空间。例如,在进行建构区的设置时可以将建构活动区域分别设置拼插区以及搭建区等,可以选择将拼插区设置在室内,但设置时只在区域内放置上存有材料的矮柜而不对区域设置明确的界限,想要加入活动的幼儿可以自行拿取坐垫并自己选择建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搭建区可以设置在教室之外的区域,区域的设置可以以木质积木为主,以其他废旧材料为辅助,这种区域设置方式能够将根據活动要求而建构的区域范围拓展延伸到教室内部以及部分闲置区域。还可以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设立“共享区域”等,这种方式的时间探索不仅能够实现区域最大化的挖掘以及对空间的充分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全方面健康发展。

2.在区域要素之间建立有机联系

区域活动互动是一个动态并且开放的系统,是活动当中的全部要素之间进行互相联系、补充的过程。区域和非区域之间以及各个不同的区域活动之间都应当建立一定的内在有机联系,彼此之间要进行积极的互动,从而使得区域活动整体更加具有系统性。例如在进行“超市”主题活动时,可以分别设立物品加工区域、物流派发区域以及超市选购区域等,在进行活动时,这几个不同的区域是能够互相交流的:“超市”的“管理人员”可以在物品加工区域选择不同的商品原料和加工方式,随后在超市选购区对“顾客”进行关于商品的意见询问,确定订购之后再请“物流公司”来将商品运输到“超市”。类似于这种具有有机联系的区域活动,能够使得区域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并得到深化。在活动区域以及非活动区域之间同样也需要实现内在的有机联系,例如进行“超市”主题活动时还可以由教师与当地超市取得联系,将幼儿们组织去超市进行参观,参观回来之后可以对超市活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讨论,这能够同时实现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还能够实现与社区之间的沟通交流,而这种积极的互动则能够完善并拓展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环境。

二、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内容进行优化

1.细心观察幼儿,适时进行帮助指导

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常常会发现部分幼儿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在各个区域之间缺少互动或者自主的活动遇到一定的困难,这时幼儿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够随意的不分情况的对幼儿提供帮助指导。教师应当在幼儿确实由于自身经验或者能力的局限而难以继续进行区域活动时才对幼儿进行一定支持和指导。教师应当做到对幼儿进行不断的细心观察,并认真倾听幼儿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自己进行调整,使得自己能够跟上幼儿进行探索学习的脚步,进入幼儿充满灵性的活动世界。要在幼儿进行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对幼儿赋予更多的信任,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以及时间,让他们能够进行自主的操作探索。

2.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细心观察后,要对由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使得活动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并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幼儿的不同表现采用行之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使得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能够得到不断的深化拓展。例如当发现幼儿对区域活动兴趣不大时,应当对幼儿的具体表现行为进行细心的观察,并对幼儿不感兴趣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补救策略。

结束语:

幼儿园对幼儿日后的个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区域活动的开展则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帮助幼儿进行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区域活动应当成为幼儿自主全面发展的一扇门,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秦元东.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关系的形态分析与演变趋势—兼论我国幼儿园课程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1).

12.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误区举例谈 篇十二

一、环境创设重“表”轻“内”

镜头一:新学期伊始, 老师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她们绞尽脑汁, 采用上网、查阅杂志等多种途径设计本班区域活动的主题与形式, 力图让自己班级的区域环境新颖而亮丽。教师们不辞辛劳、加班加点, 画的画、剪的剪, 短短的两周时间内, 幼儿园区域环境焕然一新, 外表别具匠心、色彩艳丽的区域设置的确吸引了孩子的眼球, 使他们忍不住走进去看一看、摸一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幼儿逐渐失去了对这些区域的兴趣, 开始“闲逛”或者“被迫”继续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区域活动。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不应是教师个人的主观判断、一厢情愿, 而应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 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 要让幼儿做主, 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而教师则是环境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整合者。

二、材料投放有“量”无“质”

镜头二:我园小班创设了“给动物宝宝喂饭”的区角游戏, 教师投放了可爱的动物头饰造型、碗勺和各种形状的几何形桌面积木。游戏中, 幼儿用小勺将碗里的小积木按照每种动物的嘴巴形状给动物宝宝喂食。几次游戏后, 孩子们就不愿意到这个区域活动了, 教师问其原因, 幼儿们纷纷表示:“我们不想玩这个了, 真没意思。”

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 是幼儿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幼儿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材料投放是否得当, 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材料, 就可引发相应的活动, 达到相应的目标。可以说, 材料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

三、幼儿游戏角色多“定”少“选”

镜头三:为迎接区半日活动开放, 我园加强了幼儿区域活动的检查指导。在接连的几次检查中, 我们发现大班各个区域活动中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于是我们特意召开大班组会议。业务园长:“为什么每次去你们班都发现各个区角里的角色都是同一批孩子?”师1:“我们的孩子玩哪些区角都是我们指定的, 这也是为了在开放那天不出纰漏。”业务园长:“为什么要指定?区域活动应让幼儿自主选择。”师2:“唉, 有些孩子不适合玩那些操作性强的游戏, 只能在阅读区看看书, 做些机械的事情。如果让孩子们自由选择, 我们怕孩子们玩不好。”业务园长:“你们怎么知道的?有没有让孩子尝试过?”教师们摇摇头。区域活动的立足点应是“开放”, 前提应是“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孩子应是活动的主人, 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由地在各个区域中活动, 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孩子活动的伙伴和引导者。如果为了图省事, 怕出纰漏, 为了在领导们观摩活动时体现出幼儿的活动水平而刻意地指定幼儿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游戏角色, 这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

四、开展活动时, 教师常“等”偶“引”

镜头四:区域活动开始了, 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而有的教师只是看着幼儿在安静地摆弄物品, 做一个冷眼的旁观者;有的教师看起来很忙, 像花蝴蝶一般在各个区域中川流不息, 所充当的角色却是“知识的传授者, 纪律的维持者, 矛盾的调解者”, 东走走西看看, 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有的教师们则簇拥在一旁谈笑风生, 毫不理会幼儿的活动;有的则干脆离开活动场所, 自己准备起其他教具来。

13.谈幼儿园数学活动集体小结技巧 篇十三

一、集体小结的内容

集体小结是师幼共同对数学教学中“学的是什么”“可以怎么学”“应该怎么学”的归纳。因此小结的内容应围绕教学活动的重点(关键经验)、幼儿学习的难点、幼儿学习的品质来进行。1.对关键经验进行小结

每节课的关键经验是数学教学重点的体现,主要反映“学的是什么”的问题。在组织幼儿对关键经验进行小结前,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自己对本节课的关键经验要有清晰的认识,否则就会把不是重点的问题误当成重点,使小结走偏。比如,小班数学活动“做夹心饼干”的关键经验是“图形的归类”,即要求幼儿能把相同形状的图形叠加在一起。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关键经验,在小结时就会拘泥于幼儿对夹心饼干夹得怎样的枝节问题。二是要立足于幼儿对关键经验的真正理解而不是机械背诵。比如,幼儿在对不连续量进行排序以后.教师不要让幼儿死记硬背“从少排到多”的语句,而应从数与数之间“差一”的关系上组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对规律的发现。2.对幼儿的学习难点进行小结

通过集体小结来帮助幼儿寻找有效的认知策略来化解学习难点是教师十分有效的教学措施。比如,小班数学活动“公共汽车站”不仅需要幼儿将两队的小动物上下对齐一个个排好队,还要比一比两队小动物谁多谁少。由于提供给幼儿的小动物本身就有大小之分,幼儿在比较多少时极易受到材料大小特征的干扰。为此,教师可以针对“判断谁多谁少时,是相信眼睛还是依靠点数?”来组织讨论,最终通过小结使那些原先出错的幼儿认识到眼睛有时会受到物体排列形式的“欺骗”。点数才是十分可靠的方法。3.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小结

学习品质直接关系幼儿数学学习的成败,在集体小结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学”.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在小结数学学习常规时,教师可让幼儿讨论“别人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怎么做?”“做完自己的活动以后,材料应该怎么办呢?”等问题来强化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集体小结的方法

活动要结束了,怎样小结既能帮助幼儿复习活动内容,同时又能让幼儿学会自我总结,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下面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幼儿园数学活动集体小结的方法。1.用“问答归纳法”对操作步骤进行梳理

在讲解了操作步骤后.有时幼儿还是不能归纳具体的操作步骤。因此,在集体小结时教师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梳理操作步骤。比如,在小班数学活动“小小建筑师”集体小结时.教师用“一问一答”来梳理操作步骤。师:“我们先要做什么?”幼:“分一分。”师:“按什么分?”幼:“按颜色分一分。”师:“然后做什么?”幼:“插一插。”师:“怎么插呢?”幼:“把一样颜色的插在一起。”师:“最后做什么?”幼:“把插好的楼房放到底板上。”师:“放的时候要怎么放呢?”幼:“要放到合适的框框里,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样的小结,帮助幼儿理清了操作步骤,幼儿操作起来就可以得心应手了。2.用“完整演示法”对操作结果进行确认

即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把导入环节中的不完整演示重新完整地示范一遍,以帮助幼儿对操作结果进行核对,反思操作方法上的差距。比如。在中班数学活动“撒花片”中,教师让幼儿在玩“撒花片”的游戏中将每次撒出的5个双色花片的不同结果记录下来,从而体验数量的可分性。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有的撒一次记录一次,有的只顾了撒,而漏记了结果,还有的记的结果与撒出的结果不相符等。因此,在集体小结时教师请一名操作正确的幼儿完整地演示了撒花片的每次操作结果,并请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进行操作结果的核对,以及操作方法的反思,从而发现自己有待改进的问题。

3.用“问题讨论法”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14.双埠幼儿园教师弹唱比赛活动小结 篇十四

教师的弹唱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是有效开展音乐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不断加强和提高我园教师的综合素养,强化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结合三八妇女节,我园与2017年3月8日举行了教师的弹唱比赛活动。

本次活动中全体任课老师参加,考核曲目选自幼儿园教材大,老师们当场抽签决定弹唱曲目。活动中,老师们通过平时精心的准备,用她们娴熟的弹奏技巧和优美的歌声向大家展示了各自的风采。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有李莉、李建青老师。不足之处是教师左手伴奏不太规范,合理,有的教师对D、F调弹奏有困难。

活动共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其余均为三等奖。

15.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要素作用 篇十五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教师的引导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教师要适时介入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幼儿在认真操作的时候, 教师走过去问:“你在做什么呀?能告诉老师么?”幼儿处在大脑发育阶段, 注意力一旦转移就很难再集中过来, 这样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反而会影响幼儿的正常思维甚至创造力, 达不到区域活动的教育目的。因此, 在幼儿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时, 教师不要轻易上前打扰, 而应在其做完这件事情后再进行必要的询问, 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应答。

(二) 教师要善于观察

观察是教育的先导, 教师只有在善于观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才能提高指导幼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域活动基本以自然观察为主,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掌握幼儿行为发生的时间、背景, 注意捕捉随时散发的各种信息, 必要时可做一定纪录, 整理归纳后获取一些有指导价值的资料。

(三) 教师要因人施教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 结合近期的教育目标进行分类指导, 坚持因材施教。如有的幼儿喜欢建筑区, 以后想当建筑师;有的幼儿爱好科学区, 抱有将来要当科学家的志向。虽说小时候的梦想总有些幼稚, 志向多少有些盲目, 但教师只需顺着每个幼儿的想法进行适时引导, 就能够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有乐趣、更有动力、更有方向。

(四) 教师要积极评价

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和想要被别人肯定的奢望。因此, 教师在幼儿取得成绩或者是小小的成功时, 就要赶紧给予肯定和表扬, 以此激发出他们的自豪感。要知道教师肯定的语言, 哪怕是做些肢体语言, 诸如轻抚学生的肩膀、竖起大拇指等, 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都是很重要的。

二、合理运用材料的载体作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是区域活动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 材料的投放往往决定着幼儿将会获得什么样的收获, 得到什么样的发展。

(一) 材料的层次性

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 教师要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一要从不同年级幼儿的需要考虑, 提供操作性的材料。小班幼儿喜欢模仿, 好奇心强, 可借助图片范例, 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活动。大中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强, 思维也较敏捷, 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以满足他们自主发展的需求。二要从幼儿的喜好着眼, 提供趣味性的材料。如在“我要上小学啦”区域活动中, 按照小学的构建模式精心设立了“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体育室”“实验室”“劳技室”“教室”“办公室”八个区域。幼儿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不同内容的区域, 通过操作,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三要从同班幼儿的发展出发, 提供可变性的材料。幼儿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要考虑材料内容的深浅程度既要符合幼儿原有水平和基础, 又能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有所提高。如在“做针线活儿”区域活动中, 投放的材料有针、绣花线、毛线、小裙子、小上衣以及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纽扣和珠子。发现能力强的幼儿会自己穿针、在小裙子上按一定规律 (按纽扣颜色或形状) 钉纽扣, 能力弱的幼儿则选择教师提供的穿好线的针, 穿大珠子。照此提供材料, 就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二) 材料的季节性

自然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材料, 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挖掘和利用。一年四季中动植物可谓琳琅满目、变化无穷, 这些形态质地各异的事物, 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区材料。如在美工区, 可以将麦粒、豆子、花生等制作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 还可将土豆、萝卜、黄瓜等装饰成惟妙惟肖的小动物。这样, 幼儿不仅认识了一年四季, 还将四季中存在的事物, 采取剪剪、贴贴、画画的手段做成了一个个小作品。如果教师把这些作品布置在教室里, 幼儿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那就更大了。

(三) 材料的价值性

在收集利用废旧材料的过程中, 可以借此循循善诱地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用旧挂历纸剪“窗花”, 用旧毛线学编织, 用方便面盒种蔬菜, 用鸡蛋皮画图案等等。这些废旧材料的收集利用, 拓宽了幼儿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 有利于磨炼幼儿的意志性格, 有利于促进幼儿独立人格的良好形成。

三、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能力才干来自他们的手指尖。”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体, 在区域活动中要力求推行“自主、自行、自由”, 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

(一) 让幼儿自主学习掌握

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主动参与活动, 充分显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如幼儿平时跟家长逛超市, 对超市的情景比较熟悉, 在设计“超市购物”区域活动时, 学生们热情高涨, 主动为超市取名、布设环境、确定人员、落实分工, 操作中学生们也就很投入。

(二) 让幼儿自行解决疑惑

营造一个轻松活泼且富有启迪性的氛围, 可使幼儿产生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如角色游戏区中“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 可惜没有存货, 于是学生们动脑筋、想方法, 极力寻找合适材料 (如纸条或布条) 来替代完成, 由此激发了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动性, 同时还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让幼儿自由组团发展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与同伴学习和游戏的机会, 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会合作, 提高交往能力。如美工区“漂亮的伞”制作过程, 要通过设计室的设计, 然后送到制作室去制作。这个活动材料内容复杂, 方法步骤很多, 组合难度较大, 一个幼儿不可能独立完成, 大家必须协商配合, 组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创作出漂亮的小伞。

16.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分析 篇十六

幼儿园区域活动也即是幼儿活动区域,是幼儿园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天性和特点出发,依据幼儿教育和管理目标以及相关课程要求,为幼儿创设的特殊活动区域,通过配置合理的材料,结合合理的指导,创设出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活动区域,发挥区域活动的重要教育功能。为了更好地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应当通过科学的理念,关注幼儿成长需求,不断改进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法,才能不断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和影响,促进幼儿的健康和快乐成长。

【关键词】

幼儿园 区域活动 环境创设 分析

一、前言

作为现代幼儿教育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区域活动一直以来都受到各个幼儿园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有效创设也逐渐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在注重幼儿自主活动的同时,合理应用各种教育理论,引导幼儿与周围事物进行积极的接触和交流,促进幼儿与环境的沟通,在有限的区域环境中,为幼儿创设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发展方式,以更好提升幼儿的成长和生活,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目的[1]。

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区域缺少足够材料,或者材料不适合幼儿;缺乏有效的区域活动指导等。为了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效果,应当依据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和需求,针对上述出现的特征,采用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良好创设。

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理念

(一)创建形象具体的区域环境

环境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是综合性、多层次的。在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创设出具有具体形象的区域活动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充分融入环境之中,在主动积极的互动参与中获得成长和学习的快乐。为了方便幼儿活动,可以在活动区域划分为功能不同的几个分区,为幼儿创造出舒适自然的活动环境,合理安置桌椅书柜等,方便幼儿取用活动材料。在不同的分区,可以建立不同的活动主题,例如书香品味区,布置各种图书作品和相关的图画等,通过具体形象的主题设定,在每个分区形成强烈的个性特点,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其中,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效果。

(二)创建和谐的区域活动心理环境

由于环境能够对幼儿身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幼儿成长时期,应当格外重视其所处环境给幼儿带来的心理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心理环境的创设。在创建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时,和谐的心理环境能够营造宽松、自然的气氛,并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友爱积极的鼓励中,使幼儿更好地释放天性,逐渐获得成长的经验和技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也能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挫折[2]。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环境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还能够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控制行为的自控力,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动手和合作能力。区域活动的环境发挥的教育作用就是在与幼儿不断的互动,加强幼儿与外界的沟通和练习,并在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使其更加充分地认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世界的兴趣和潜力,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合理配置区域活动材料

活动材料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合理的区域活动材料配置能够有效提升区域活动开展的质量,相反,不合理的材料配置将直接破坏区域活动教育目的的实现过程[3]。

首先,区域活动的材料配置应当发挥探究性和引导性的原则,即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促使幼儿通过材料的使用主动探索并研究,在充足的动手和创造空间里,获得经验和技能的提升,同时,活动材料还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地操作和锻炼,使其在自由舒适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独特的创造力。

另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配置还应当根据动态性与整体性的原则,通过合理的材料选用、安置,以及及时的替换和调整,激发幼儿持久的动手兴趣和潜能,并通过完整的配套材料引导幼儿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发挥不同区域活动的主题作用。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法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关注,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灵活多样的指导方法,才能进一步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效果,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在实际的区域活动指导中,教师应当注重适时鼓励和夸赞幼儿的表现,并在其遇到活动困难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也可以主动参与幼儿的活动当中去,成为活动参与的一份子,与幼儿共同感受活动体验,加强幼儿对活动参与的认同感,促进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区域活动的丰富多彩。

【结 语】

为了使幼儿园区域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应当在充分认识区域活动环境创设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以及需求,通过建设形象具体的区域环境和幼儿活动心理环境,并合理配置区域活动材料,结合教师多种多样的指导方式,才能有效地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效果,在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和谐自然的区域活动环境的同时,促进幼儿健康和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车琳琳. 浅析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5(04)

【2】徐英.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路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08)

17.幼儿园区域活动 篇十七

什么是幼儿园区域活动?

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都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待。

在现阶段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有多种多样的区域,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常规区域 如: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角色游戏区(如娃娃家、理发店、超市、商店、医院、餐馆、交通岗、小记者、小警察)、阅读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感官操作区、沙水区、运动区等。

2、特色区域 所谓特色,可以解释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那么特色区域也就是与别的幼儿园不同的、比较独特的区域。这种特色可以是地域特色,也可以是园本、班本特色的体现。

3、主题区域 伴随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主题环境的建构已经引起教师们的重视,主题环境可以体现在墙饰上,也可以体现在区域环境上。主题区域即是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物化在区域材料当中,引导幼儿在区域的自主活动中实现主题目标。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

要根据各个区域进行有特色的布置。一般来说,各活动区都有一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材料。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图书、头饰、手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有趣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纸,铅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纸、彩色笔、油画棒等,还可以再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示范图,在美工区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面幼儿作品的展示墙或一块展示台,可以让幼儿粘贴、摆放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提供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在音乐区、表演区投放一些简单或自制的乐器、头饰、自制服装等。当然各个活动区环境的创设还要考虑不同班级、不同时期的主题,根据每班主题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做相应的调整。

二、活动材料的准备和投放。

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是操作材料的投放。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我们怎样投放材料,有哪些可遵循的原则呢?(1)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原则 ①材料的安全性和艺术性

安全性: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艺术性:注意操作材料的造型美观、色彩搭配漂亮和便于操作,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②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社会性区域在设置上也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开展系列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③材料的目标性和探究性

目标性:以每班当前主题活动中孩子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结合《欢欢喜喜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围绕“让幼儿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体验过年的忙碌、热闹,参与新年的准备活动”这一活动目标,在社会性活动区域——超市里,为幼儿提供大量红色包装纸、纸卡和各种礼盒等,让幼儿通过在超市里的加工、分类、采购和互赠等活动,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探究性: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动。例如,给幼儿几架飞机模型,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找一找有几扇窗几个轮子,有些什么不同,这并不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飞机模型中的门、窗、轮子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出飞机,就是一种探索活动。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这个活动是在幼儿已经了解沉浮关系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如何去改变物体的沉浮,知道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沉与浮也是不同的。孩子们对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以下活动,投放了相应的材料:如瓶子、弹珠、水、及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活动结果。记录表在整个活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围绕着目标去探索,又不影响幼儿自主探索,使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层次性: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提供服务。

⑤材料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丰富性: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功能多样、品种多样。形式多样:就是材料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比如在美工区投放不同形式的材料可以开展多种美工活动。除常见的画彩笔画、蜡笔画、折纸、贴画等,还可以进行彩绘、泥塑、剪纸等活动。

功能多样:实际就是一物多玩,我们要在挖掘材料的功能上多下功夫。品种多样:就是种类要多。比如小班“生活区”,孩子们学习系扣子,活动区为孩子准备了钮扣、粘扣、子母扣、拉锁等,通过练习使幼儿掌握了系扣子的生活技能。一提到“丰富”可能不少老师会发愁:去哪儿找那么多材料?其实我们可以挖掘并利用一些本土的自然资源和废旧物品来开展区域活动。沿海地区有各类贝壳、虾蟹壳,农村有芦苇、麦秸、玉米皮、泥土、沙子等都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废旧材料就更多了,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一切可为我所用,如卫生纸筒,可能会是小电筒、擀面杖或卷发筒,还可能是漂亮娃娃或望远镜的制作原材料。趣味性: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目标的达成度。过难或过于简单的材料投放,都不利于幼儿活动兴趣和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一定要明确教育对象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如在小班的“生活区”,让孩子学习“喂食”,如果仅让孩子把不同的“食物”从一个碗中夹到另一个碗中,他们就会觉得单调乏味,从而失去练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做出多种动物的头像,并提供给孩子不同的喂食工具,这样,孩子就可以饶有兴趣地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工具给小动物喂食,他们一边喂,一边还会跟小动物交谈呢。另外,对于孩子在美工区制作的头饰、纸偶、花边等,我们可以把它们收集起来,投放到表演区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自由表演,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

三、区域活动的指导

1、让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主动探索学习。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可自由选择 “我想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自主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内容及玩伴,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光自己独立的思考学习,可以与身边的同伴相互学习产生互动、与老师产生互动、与周围的事物产生互动,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进一步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

2、教师协助参与,促进幼儿发展。

•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教师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投放不同的材料来影响孩子的学习。教师要注意不断地在各个区域间来回观察和参与游戏,不能一头扎进某一个区域中间同幼儿游戏而忽视了对其他区域幼儿的指导,要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交往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

比如,幼儿操作时为何皱着眉头?是否碰到困难?为什么那个学习区老是很乱,是不是不方便整理?除此之外,教师还是引导者,参与者、协作者,与幼儿亦师亦友,可以和幼儿在某个区域玩,介入及退出应把握好。作为协作者,当发现幼儿独立活动产生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并不是代劳。再者很重要的一点教师也将自己做为学习者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给幼儿更大空间,在自由气氛中达到学习目的。

四、区域活动规则

区域活动的规则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一个可依的“法”。而要让这个“法”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有法必行”,否则,活动规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三种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和遵守活动规则。

1、暗示法

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进门挂牌、控制椅子数、投放适量同等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活动规则。

2、图示法

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地表示,并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比如,在玩具材料收拾中,我们把不同的区域材料给予归类摆放,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志,一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幼儿这是放剪刀之处,贴有几何图形的表示几何图形应放的位置,这样幼儿在收拾玩具材料时还可以渗透对应,分类学习。

3、提醒法

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常常会因忘记规则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家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提醒予以适当的帮助。提醒法,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

教师对幼儿的提醒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语言的提醒和动作的提醒。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活动时,教师可以有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而当幼儿由于不懂活动规则而法活动时,如在角色区域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扔在地上,就走过去抱起娃娃,“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睡在地板着凉了,妈妈,快抱娃娃上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行为提醒,既纠正了妈妈扔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上一篇:运动会方阵设计下一篇:淘宝客服工作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