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过程发展(精选12篇)
1.儿童心理过程发展 篇一
0-1岁宝宝---情绪心理发展过程
不要小看小宝宝们,他们的大脑里控制情绪的部分可不是那么简单,它比单纯的随意的反应复杂多了。
婴儿的情绪发展就像一个难解的谜,谜底很复杂。你能够看到一个四个月的小宝宝自己翻了个身,你也能听到几个月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了,但是,你能看到或听到宝贝的害怕、生气或爱吗?别灰心,只要多给宝宝一些必需的关注,你就能看到他的高兴或恐惧。想想看,当你的宝贝手舞足蹈时,他是不是在说“我高兴”?或者他声嘶力竭地大哭,你会不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害怕了?
当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情绪的部分一半已经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他具备了表达情绪的物质基础。他甚至已经可以识别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当你对小宝宝笑时,他就会知道“哦,妈妈现在很高兴。”
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情绪也日益复杂,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情绪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词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情绪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基础。让我们来看看一岁内的小婴儿的情绪心理是如何发展的。
0-6个月:快乐的小天使
小宝宝也有个性,而且他们表达个性的方式很自然。他喜不喜欢房间的亮度,周围的声音对他有没有影响,这都可以从宝宝的反应上看出来。不管你是多么经常地抱他或让他紧紧地贴在怀里,宝宝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与你的怀抱无关。
在4个月到8个月之间,宝宝的“伟大的微笑”出现了,这和以前下意识的脸部肌肉动作不同,这回宝宝的笑是有意义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喜欢的人来了,比如父母到了身边。研究表明,即使宝宝失明,眼睛看不见,当他听到熟悉的人的声音或感受到他的爱抚时,他也会露出这种甜甜的微笑。
对许多初次品尝父母滋味的人来说,宝贝的这个微笑很及时,这不仅给他们带来自信,而且让他们和宝贝的感情更贴近了。新的父母角色可能正让他们手足失措,此时来自宝宝的一个微笑如同一种无声的鼓励,像是宝宝在说:“妈妈,爸爸,你们做的棒极了,我喜欢你们。”
当宝宝这样对你笑时,别忘了给他一个回应,因为如果父母在此时能给他一个轻松的微笑做回应,他就会更乐意这样做,并且开始知道了他的行为会有反应。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回应,比他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伴随着成长,小宝宝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高兴时,开始咯咯地笑出声,并且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甚至开始等着你逗他高兴。有试验表明,当一个5个月的小宝宝躺在床上时,妈妈走近她,并且藏在宝宝的床后,虽然宝宝看不到妈妈,可她开始兴奋地扭来扭去,等着妈妈和她藏猫猫。换一个陌生人,宝宝就不会有这种期待的表示了。因为宝宝知道妈妈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的自我流露。
大约3个月时,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小宝宝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童语,模仿他们喜爱的人的声音,这是他们另一种表达自我感觉的方式。和微笑一样,交流是感情发展的关键。如果你的宝宝在对你“说话”,你该学他的声音,也对着他说,宝宝会很高兴,并且继续与你“对话“,这对将来的语言发展是一种很积极的体验。
气愤也是在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了。假如你从一个6个月的宝宝手里拿走他的玩具,此时他发出的声音与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虽然宝宝还不会表达失落和挫折感,但下次,你再想从他手里抢走玩具,可没那么容易了,他会抓得更紧,不让你拿。这种抓握练习可以发展他的肌肉力量,并且学会自我控制。
6-12个月,害怕与依恋
这个年龄的孩子害怕他们生活的秩序被打破,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更复杂了。
在半岁到一岁之间,孩子开始急切地想知道谁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当他们会爬,甚至可以扶着人踉踉跄跄地走几步时,他们渴望更加独立自由,想去哪去哪。但仍然强烈地依恋爸爸、妈妈或照料人,希望与照顾他们的人更贴近。
此时,一种新的分离焦虑的情绪出现了。当宝宝喜欢的人离开时,宝宝会表示出强烈的不安,他不知道这个他喜欢的人还会不会回来?往往是妈妈换衣服或爸爸拿起钥匙要出门时,宝宝就开始变得急度不安,甚至声嘶力竭地哭闹,这种普遍的分离焦虑现象说明了一点:她的大脑已经发展到可以预期损失。
当然,除了恐惧和气愤的情绪,这么大的孩子也会表示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他们希望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喜悦。当他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狗时,他会拉妈妈,让妈妈也看。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来放到大人的膝盖上,让大人看他们的好东西。快一岁时,大多数宝宝可以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这些最早的词一般是用来称呼他们喜欢的人,例如爸妈或是经常哄她玩的小朋友。
2.儿童心理过程发展 篇二
(一) 忠恕的制约
犯罪的第一个心理阻力是源于同类潜意识的忠恕之心:理解和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1]。同类潜意识是指人会潜意识地将对象和自己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相似越多, 忠恕越强。人人都具有一定的忠恕能力, 或多或少的忠恕限制了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
(二) 自我的限制
第二个阻力来源于自我价值需要[2]:个体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有价值的、积极的。自我价值需要天然地排斥犯罪心理行为的污名效应。
第三个阻力是自我要求完整的力量———自我一致性。保持完整一致的自我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单纯的犯罪心理行为和个体原有的“良民”的心理行为明显不一致, 会造成自我统合的困难。个体会一遍又一遍的审问自己:“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值得注意的是, 自我限制犯罪的力量会由于际遇的影响而反转为支持犯罪的力量。
二、犯罪心理的准备操作
由于同类潜意识导致的忠恕之心的限制, 犯罪心理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 犯罪心理由无到有的自然产生是不断进行心理操作的结果, 这些心理操作会不断瓦解忠恕的制约, 转向认同犯罪行为。产生犯罪心理的操作有:贬低受害人和犯罪认同。它解决的问题是“这 (犯罪行为) 是不能做的。”
(一) 贬低受害人
指的是认为犯罪中的受害人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在犯罪心理产生过程中, 贬低受害人是一个逐渐的倾向性过程, 特定个体会认为某个对象“是个垃圾”、“不应该活着”, 或者对于某些情况相似的人遭受的不幸叫好。通常贬低受害人的发展是无关受害人、情况类似受害人、特定对象, 贬低的程度也是由坏人直至害虫和垃圾。对某个对象的贬低越频繁、越严重, 贬低受害人态度越强, 犯罪心理越严重。贬低受害人通过减少相似性, 剪断和受害人的同类潜意识, 减轻忠恕。
(二) 犯罪认同
指的是特定个体认为犯罪行为是合理的、应该的、正当的, 犯罪人是值得同情的、可以理解的。通常犯罪认同的发展也伴随着对法律、程序等第三方权威调解力量的不认同, 对自我力量的推崇, 对个人主义的迷恋。犯罪认同也意味着整体评价某些犯罪人, 对其在整个活动中的“收获”表示肯定, 比如“出了一口恶气”等等。对和自己情况类似的犯罪行为越认可, 对犯罪人越同情, 犯罪心理越充分。
三、临界行为的心理操作
仅仅是犯罪认同和贬低受害人还不足以将个体推向实施犯罪行为的临界点。决定实施犯罪活动不仅仅涉及到本能的同类潜意识以及相关联的忠恕的制约, 而且还涉及到自我概念。
采取犯罪行为的一股阻力是自我:犯罪行为让自己那么糟糕!因此通过经济性的权衡就会获得对采取犯罪行为不利的声音:这样做好像不好!这样做不值得!
为了解决“不值得”的这个问题, 个体会进行两个操作:夸大自己的委屈、抬高自己的价值。
(一) 夸大自己受到的委屈
指将别人对自己所做的自己认为的伤害严重化, 看成是性质恶劣、故意为之、及其恶意的, 而自己是无辜的、没有责任的。将具体的事件推而广之, 引申至整个人生的成败, (紧紧地抓住一个归罪口也与际遇和内心感受有关) , 看成是自己失败的源头、人生的污点;将当时的情景推而广之, 联系过往历史, 看成是造成自己过去的不幸、当前的不如意、将来的灰暗的关键;将过失的行为看成是故意, 将轻微的痛苦看成是难以忍受的打击, 将暂时的现状看成是难以改善的, 将一个事件的感受泛化至整个自我形象:自己是全天下最可怜的、最冤屈的。附带的公平正义观念也会变为:世界是不公正的。 (除了依靠自己) , 难以得到公正。
(二) 抬高自尊
指将自己看成是不可侵犯的、应该被尊重的、高贵的。夸大的委屈和习得无助感的作用得到的是消极的自我, 仅仅这样, 导致的行为后果可能是自杀。高傲的自我和被贬低的自我的剧烈矛盾是行为人去采取措施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强大动力。迅速抬高的自尊和极度夸大的委屈说明个体在主动创造一个自己无法排解的矛盾, 最终个体认识到采取犯罪行为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正当方式!
在犯罪心理产生的过程中, 犯罪心理的准备操作:贬低受害人和犯罪认同, 犯罪行为的临界操作:夸大委屈和抬高自己, 四者是相互联系的。犯罪心理产生过程中, 情绪作用始终是贯穿其中的。
四、犯罪心理的产生涉及的是个体的公平正义观念、自我概念、犯罪行为的经济性评估
一般而言, 个体具有基本的公平公正概念———世界公正信念[3], 具有认为怎样才是公正的稳定认识, 比如:“人与人是平等的”、“不能给他人痛苦”、“存在因果报应”、“坏人会受到惩罚”……。个体也具有一个积极、统一、正面的自我概念, 在犯罪心理行为产生过程中, 个体会不断进行经济性的评估, 即权衡受益和付出的比重。个体的心理际遇使得自我受到打压, 而自我是需要积极存在的, 个体也具有基本公平正义观念的, 这种心理势能在相关的心理操作的作用下, 使得采取犯罪行为的经济性评估由之前的:“不值得”、“不应该”变为之后的“值得的”、“应该的”。采取犯罪行为的主要心理收益有统一的自我、内心的正义、内心冲突的解决。
五、犯罪心理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动力关系为
(一) 想到和采取犯罪行为会受到忠恕的制约;
(二) 考虑到实际的风险和惩罚, 经济性评估的结果认为采取犯罪行为不可取;
(三) 现实际遇降低了自我价值和自我力量;
(四) 贬低受害人增加了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力量;
(五) 贬低受害人使他一文不值降低了忠恕的制约, 认同犯罪增加了采取犯罪行为的正当性;
(六) 想到和采取犯罪行为和正面的自我概念冲突;
(七) 夸大委屈增加了实际际遇的严重性
(八) 心理际遇的严重性降低了自我价值, 严重的心理际遇和自我价值矛盾;
(九) 抬高自我增加了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
(十) 抬高的自我和严重的心理际遇冲突;
(十一) 严重的心理际遇和固有正义观念冲突;
(十二) 心理际遇造成的冲突难题需要解决, 自我的冲突也需要解决;
(十三) 公平正义观的存在、自我价值的保持、自我一致性的保持、心理冲突的解决、心理制约的减少, 使得经济性评估的结果为“值得采取犯罪行为”。
总结以上见图1。
六、犯罪心理充备的表现有两方面:认知的过度说服、能量的绰绰有余
认知的过度说服:指犯罪的理由充足, 个体认为采取犯罪行为具有非常正当的理由和迫切性。认知的准备相当于是为即将实施的犯罪行为正名。这是排除了内在的干扰, 肯定外部行为的表现。
能量的绰绰有余:指行动欲望和情绪非常饱满。能充分支持个体完成犯罪行为。能量不足就不能应付犯罪实施中的意外情况, 可能会犯罪中止。
略微过度的认知和能量条件, 才是完成犯罪行为, 应付突发情况的保证。如果有犯罪机遇[4]———完成犯罪行为的便利条件, 犯罪行为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以上是个体犯罪心理的产生过程, 在群体环境下, 由于群体动力因素[5]:责任分散、群体极化的存在, 群体的犯罪要较个体更为容易实施。
参考文献
[1]景怀斌.“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J].孔子研究, 2005, 05:38-46.
[2][美]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中文第二版) [M].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01:150-170.
[3]杜建政, 祝振兵.公正世界信念:概念、测量、及研究热点[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2:373-378.
[4]张保平, 李世虎.犯罪心理学 (第五版)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03:64.
3.儿童心理过程发展 篇三
关键词:心理过程;仁;共情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87—02
一、仁的心理过程
“仁”是孔子思想的理论核心,并且它始终伴随着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在儒家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来研究者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认识“仁”。但是孔孟的“仁”包含着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其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却常常被忽视。孔孟关于“仁”的论述可谓很多。在如此多关于“仁”的论述中,要理解分析“仁”的心理过程,就必须抓住一些核心论述。本文认为下面两段话就是分析“仁”的心理过程的核心论述。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第六》)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第十二》)
这两段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就先帮助别人有所建树;自己想要通达、富贵,就先帮助别人通达、富贵。”“自己不想要得到的,也不会强加于别人。”孔子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什么是“仁”。从这两句话中,可知“仁”经历如下的心理过程:
首先,必须要知“己”,了解自己,对自己的需求、欲望,以及自己厌恶的东西有清醒的认识。即所谓“己欲立”、“己欲达”与“己所不欲”。其次,认识到别人和自己一样,大家都是人,有着相同的心理结构,也有同样的需求、欲望,以及同样地厌恶某些东西。再次,由于“仁”具备“爱人”的情感因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所以把自己的需求、欲望暂时放在一边,愿意先帮助别人“立”、“达”。再次,由于情感因素的存在,使得“仁”的主体在主观上有先帮助他人“立”、“达”的愿望。最后,将帮助别人先“立”、先“达”的主观愿望付诸实施,“立人”、“达人”。
只有这五个步骤依次展开,才能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是完整的“仁”的心理过程。完成这四个步骤的人,才能称为“仁人”。通过“仁”的心理过程分析可见,“仁”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种要素。
前面两个步骤属于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仁”的心理过程的前提。没有这个认知过程,就无法确定具体的行为目标,最终导致无法完整地完成“仁”。只有具备了这种对己对人的知,才会产生后面的道德行为。缺乏了这个知的过程,便不会有后面的道德行为。第三个步骤是情感要素。情感要素是完成“仁”的心理过程的催化剂、推动力量。如果没有情感因素,那么“仁”只能停留在认知层面上,而不会产生实际的道德行为。第四个步骤是意志要素。意志要素是“仁”的心理过程的保证。没有意志努力,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顺利完成“仁”的心理过程。第五个步骤是行为要素,行为要素是“仁”的心理过程完成的标志。道德行为是认知要素的延续。仅仅认识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有着共同的需求、欲望,这还不足以完成“仁”。“仁”是不仅有这样的认识,还要有先人后己,首先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行为。“仁”的这个过程被后人精辟地概括为“推己及人”。
二、仁的心理过程与共情心理比较
心理学对共情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纵观心理学家对共情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共情是一种认知。Hogan认为共情就是在面对共情对象时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在认知上理解对方所处的情感状态[1]。Hogan还根据此定义编制了共情量表(Hogan Empathy Scale),此量表主要测量共情主体对共情对象的认知。(2)共情是一种情绪情感体验,这种情绪情感与共情对象的情绪情感是一致的。Eisenberg和 Strayer认为共情是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的或预期会有的感受相似的情绪情感反应[2]。Barnett认为共情就是与他人情感相似(不一定相同)的替代性情绪感受[3]。虽然有学者认为不管对方是正面情感还是负面情感,都可以产生共情。但是现在一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对负面情感的共情上,本文涉及共情的情感体验时,均是对负面情感的体验。(3)共情是一种能力。Feshback认为共情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含情感成分[4]。认知方面不仅仅是对他人所处境况的认知,还指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情感成分则主要指对他人情绪情感的体验、共鸣。这两种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才能最终产生共情能力。
因此,可以從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面上对“仁”与共情进行比较研究。
在认知层面上:仁的认知内容主要是人的成长性需求。孔子说“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的内容是“立”和“达”,“立”指的是一个人的建树、成就,而“达”则是指通达、富贵。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二者属于成长性需要。但是这并非是说“仁”的认知内容仅仅局限于成长性需要,而忽视了基础性需要。在提出“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后,可能孔子担心大家把“仁”的认知内容想得太高而脱离实际,立即又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能够从身边小事入手去实践仁,是实现仁的好方法。也就是说,实施“仁”不仅应该关注人的成长性需要,还应该关注基础性的需要。共情的认知内容比较宽泛,包括对方的心理状态、需求、情感、处境等方方面面。但是其认知内容的核心是情感,尤其是负面情感,如悲伤。共情的认知主要是为了激发自身的情感,而共情对象的情感,尤其是负面情感更容易起到这方面的效果。
此外,“仁”的认知另外一个特点是它具备推己及人的能力,即把从自己身上认识到的需求推广到其他人身上。这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的前提是认知主体明白自己和他人同为人类,具有基本相同的需求体系。共情的认知过程则是直指对方,没有推理过程。直接将对方作为认知对象,去了解对方的处境、情感等。
在情感层面上:“仁”的情感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情感(“仁者爱人”)。这种情感来源于孔子对天下万物的博爱情怀,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正是有了“爱人”这种积极情感的推动,才促使人将先人后己的主观愿望付诸实施。与“仁”的积极情感相比,共情的情感因素则是一种被动的体验与共鸣。它是在对他人认知的基础之上,自动自发产生的与认知对象相同或相似的情感。若认知对象处在积极的状态,认知主体便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若认知对象处于消极,甚至悲惨的状态,认知主体便会产生哀伤的情绪体验。
在意志层面上:“仁”的心理包含着一个不明显的意志斗争过程。这个意志斗争是后天内化的道德情感与先天私欲的斗争。“仁”的实现必须要求后天内化的道德情感战胜先天的私欲。从这个侧面可以说明“仁”是社会教化高度发达的产物。必须通过后天教化,使得“爱人”的道德情感内化,才会有“仁”的出现。而对于共情的心理分析没有发现意志因素。推动共情得以实现的情感因素是自动自发产生的,与个体的自然成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心理学对共情的关注比较多的是儿童共情的发生发展,而对于成人的共情研究较少。
在行为层面上:“仁”和共情的实现都以相应的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为标志。但是从认知阶段开始,主要认知内容的不同决定了二者最后的行为虽然同为亲社会行为,但是仍然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仁”的认知大多关注人的成长性需求,其引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让对方更加幸福。共情更多的是发生在对方处于悲痛情境时,最后引发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帮助对方满足基本的需要(比较多的是爱的需要),让对方避免痛苦。
三、比较的启示
把心理过程以及行为作为比较的平台,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无法直接与心理学对话的难题。使得“仁”可以在一个合理的平台上与共情进行比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通过比较可见其二者的异同。
“仁”的心理過程和共情心理表面上有着相似点。它们都始于认知,终于行为。它们的情感因素都起到推动作用,促使其最终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有着共同的作用。但是从心理过程的细节来看,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仁”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伦理概念,集中体现了儒家爱人的伦理思想。这同样在“仁”的心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由教化产生的“爱人”情感的存在,使得“仁”的心理过程表现出强烈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推己及人的认知方式,主动认知别人的需求,然后在伦理道德情感(“爱人”)的推动下,先人后己,主动帮助他人先实现需求。这个心理过程的产生与对方所处的境况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因为对方所处境况良好就不产生“仁”。也就是说,外界环境对于是否产生“仁”不起直接作用。一个人是否“仁”,关键在于“爱人”为主题的社会教化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内化为个人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Hogan, D. 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J].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69,(33): 307—316.
[2]Eisenberg, N., & Strayer, J. Crit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 [G]// Eisenberg, N., & Strayer, J.(Eds.),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13.
[3]Barnett MA, Tetreault PA, Masbad I. Empathy with a rape victim: The role of similarity of experience[J]. Violence and Victims,1987,(2): 255—262.
[4]Feshback ND. Parental empathy and child adjustment/ maladjustment [G]// Eisenberg, N., & Strayer, J.(Eds.),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271—290.
4.一个女孩的心理过程 篇四
某一天,没有预料的,在我一心一意赶路的时候,突然有座巨大的停了的时钟倾倒,拦住了我去的路,有只黑色的老鹰俯冲下来叼走了我以为会一直属于我的承诺,然后它回头冷冷地看着我。我奋力的搏斗争夺,最后满身伤口,血淋淋,好久,无法愈合。我寻遍天下良药,终于找到了“时间”这味药,可是有人告诉我,这味药可以止血,却不能痊愈。
暂停,中断,停步:
某一天,没有预料的,在我一心一意疗伤的时候,突然有阵来势汹汹的狂风扫过,扫落了我的眼泪,那么残忍的掀起了我努力隐藏的疼痛,我努力想褪去的疤痕,一瞬间把我变得赤裸裸。我很用心的为那些蔓延的回忆除草,可是心里却在盛开怕人的寂寞,呵呵,原来是一场梦。有些伤痕就像一场大火,把心烧焦了,惨不忍睹,难以复活。似乎不触碰就能像忘了一样,可是恐惧却在脑海深处住着。总是重复卡在某个时刻,这让我不自觉得想退缩,甚至连幸福都不自觉的克制,总觉得什麽都会变,自然的,一直防备那种平静到最後连爱也透着冷漠的寂寞和恐惧。
有人这么说我:你的微笑是暖的,心里却很难被感动。就这么狠狠的解剖我。从来没想过有意去害谁难过,甚至有的时候会沮丧一直没突破这个看似沉重的壳。黑夜里,只有昏黄的灯光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星星被隔在窗外,我多么想感受。其实星星啊,我们只隔着一块透明玻璃。重启,继续,上路 :
我一直想要忘了恐惧如何将我上锁。我一直期待阳光炽热和爱来的时候能去用力的拥抱他们。其实多幸福就有多快乐!我一直想不让未知的一切成为负荷,然后投入的留下每一刻美好。那些不怕的人总是最富有的,可是人总是太脆弱,总是会不停的错过。原来太多的宝贵都需要跋涉才能获得;太多的璀璨越隔着夜色就越光芒四射。
一个人的夜晚。有些东西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所以经常有人说,我们最后的不舍是因为爱情又或是不习惯。我们总是那么脆弱,当我们依赖,就会害怕失去。我依然是个凡人,脱不了俗,所以我失眠,在这样的夜晚,总想写点什么,一个人的安静,是种真切的享受。
放点音乐,点根烟,泡杯玫瑰,翻翻旧照片,看看小娴的书,望望星空,吹吹夜晚柔软的风,这是种真切,是种空间,是种自由。
天气好,心情好,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眼里的黑白变成彩色。
5.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篇五
一、反映的技术
1、倾听
2、复述
3、反映(内容或情感反映)
4、澄清(具体化)
5、应对提问(反问或让其它成员表达意见)
6、摘要
二、互动的技术
1、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是互动技术的基础。
2、解释
解释是互动技术之一。解释指团体领导者对团体成员语言行为或非语言行为陈述个与意义的过程,目的在于帮助成员自我了解并引导成员改变自我的行为。
3、连结
连结是典型的团体技术。领导者将团体成员国表达的观念、行为或情绪相似之处予以衔接,产生关联,或把成员未觉察到的一些有关联的片断资料予以串联,以帮助成员了解彼此的异同之处。增加彼此的认同感,提示重新检试个人资料的机会,使之领悟,并引导走向改变行为的积极方向。或者更进一步找出团体中产生的主题,予以连结,以促进团体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升团体效能和凝聚力。运用连接技术时,同时可鼓励成员间彼此直接自由的沟通,以促进团体的互动与效能。
4、促动(也称催化)是协助成员参加有意义的互动的技术,也是贯穿团体咨询整个过程的技术。(如:热身、破冰等)
5、阻止
阻止是团体领导者防止团体或部分成员的不适当行为所采取的措施。非针对个人,也避免贴标签。
6、保护
保护技术的使用是为了确保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免于不必要的心理冒险,或者不必要的身心伤害而采取的必要性、安全性的反应。
7、支持
支持的技术是指团体领导者给与成员鼓励,增强其信心,也有助于提高团体凝聚力。
8、反馈
反馈也称回馈,给与回馈是团体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是领导者基于对成员的行为过程和了解,表达对成员具体及必要的反应,以利于成员利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
9、自我表露
也称自我开放。指团体领导者在适当的时机有意义、建设性的分享个人类似的经验、感受和看法。
10、折中 领导者以客观公正的立场,邀请团体中的成员表达不同的看法,以确保所有的意见都有一个被听到的公平机会。
11、聚焦
聚焦包括建立、维持或转移焦点的技术,通常领导者可运用活动或练习来建立团体的焦点。
12、引话
引话技术一般用在面对一些较害羞或较沉默的人员,领导者需要适当的鼓励他们发言的时候,注意不要强迫。
13、运用眼神
团体进行过程中,领导者常常需要用目光环视整个团体`,即使团体集中在每个成员身上。另外,还可运用眼神鼓励成员说话或有意转移视线,阻止成员说话。
14、观察
对团体过程的观察是领导者自始至终都需要使用的技术,同时引导成员增进对团体过程的观察力与敏感性,也是领导者重要的领导技术之一。
三、行动的技术
1、起始
起始技术也称开启技术,是领导者用来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团体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的技术。一般在团体之初,团体动力停滞,团体从一个方向转移到另一个方向时使用。如;互相拍打穴位。
2、询问 一项重要技术,询问的问题需要与成员自我资料有关。询问可以引导成员深入思考,帮助成员探索自己内心世界,明确成员可以改变的领域。
3、面质
一般以下情况需要面质,成员现在所说的与所做的不一致,成员所说的与所感受的不一致,成员现在所说的与过去所说的不一致,成员所说的与领导者所觉查的不一致。
4、调停
调停是指团体的时间使用不恰当,团体进行的方向与步调偏离主题时所采取的干涉行动。以下情况需要调停,成员反应含有敌意,大部分的成员的意见不正确时,团体成员被迫接受团体的决定,团体制造过分的紧张或顺从的压力等。
5、示范
示范是指通过电影、录象及治疗者、同龄人的适应行为,为团体成员提供仿效的榜样,以矫正不适应的行为。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的其他技术
一、角色扮演法
程序:
1、事前的沟通。(激发参与的热情)
2、说明情境。(成员询问并提建议)
3、自愿选择角色。(鼓励成员自愿扮演各个角色)
4、即兴表演。(鼓励成员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演,台词自己决定,当场发挥)
5、帮助观众做明智观察。
6、表演结束,共同讨论。
7、重演
8、互换角色
9、总结
二、行为训练的技术
1、行为训练的原则:(1)由易到难(2)提供示范(3)及时强化
2、行为训练的一般步骤:(1)情景的选择与描述。
情景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才可以训练:必须是互动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关键时刻,反映结果必须是不愉快、不喜欢、焦虑不安的。
(2)确定训练目标
确定在该情景下想达到的目标,以及愿意冒的风险。(3)团体讨论
团体成员提供在各种情境下各种可能的反映,并可以自由的、有创见的提供各种建议。不需评价各种建议的可能性,只是充分收集材料。
(4)示范 使真正提出情景的人通过他人表演看看别人反映。(5)正式训练
分组进行,互相评估,提出反馈意见。(6)综合评估
6.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过程 篇六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7.品牌心理的建构与过程 篇七
品牌现象涉及到从生产工艺、营销到设计、传播的各个方面, 品牌理论则涉及到从市场学、广告学到传播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由此造成了品牌界说的众说纷纭。但是, 无论是品牌理论还是品牌实践都在发生着巨变。品牌的基本理论从早期的品牌符号论, 发展到了当今的品牌心理论;品牌实践则从早期的符号识别论, 转向了整合传播论。这种转变并不仅仅是一个定义或方法的改变, 实际上在定义与方法背后更重要的是支撑品牌理论的背景理论的转变。前者的背景理论基础是市场营销学, 后者的背景理论基础是心理学。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的品牌理论排斥了原有的市场营销学作为背景理论的基础, 而是市场营销学在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得到了重新的整合与提升, 应该说现代品牌理论在新的背景理论运用中寻找到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切入点, 因而也给人们对品牌的认识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对于这种变化, 西方有些学者称之为“品牌的整体观”。在对传统的品牌符号论做分析时, 美国学者S.史密斯指出:“品牌一直属于市场营销范畴内的, 它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品牌如何通过一种特定的途径吸引它目标群体, 并使得其符合目标群体的消费欲望。品牌构建研究的结果常常可装订成厚厚的一本书, 里面规定了非常详尽的且必须坚守的规则:比如色度和字体。不久, 公司的交通工具上就被涂上崭新的标识, 公司的建筑上也展现着显眼和醒目的新标语, 甚至在批发商店里也贴上了全新的口号。”
心理学自19世纪30年代由德国人冯特创立以来, 经过美国芝加哥学派的拓展, 到了20世纪有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林林总总的学派和学说, 如精神分析心理学、发生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并成为当今诸多学科的基础科学。心理学在品牌理论中的运用, 实际上是顺应了整个现代西方以心理学为背景理论的潮流。所以, 把品牌界定为存在于消费者心里的印象只是心理学在品牌理论中应用的结果。
所谓心理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认知、情感、记忆、动机、行为等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对品牌的研究, 实际上也就是从这些心理过程出发, 来考察品牌传播是如何在消费者心里建立起品牌印象的。一般来说, 把人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感知活动和认识活动。前者是与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后者是与理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而, 品牌的心理活动就是围绕着品牌感知和品牌认知活动两个方面展开的, 通过情感和理性的不同传播作用点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影响, 从而整合形成完整的消费者的品牌印象。消费者品牌经验的形成就是通过品牌的感知活动和理性活动的不断的积累, 最终完成一个品牌的整体印象, 而不是消费者的品牌心理过程的某个片段或一部分。因此, “一个品牌凝聚着消费者的综合印象。”企业的品牌策划与组织过程, 就是要根据消费者的基本心理过程来制定整体的品牌战略。
二
品牌建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因而这一过程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也是极其复杂的。品牌建构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 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正如西方品牌学者所说, “品牌建构是一个过程, 品牌才是结果。”尤其在当下, 与以往的市场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影响品牌建构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多样, 新技术、新传媒、新产品层出不穷, 深刻地影响着品牌的建构方式, 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方式。
消费者的品牌心理形成是企业品牌建构与消费者互动的结果。品牌建构不是企业的单向活动, 而是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首先, 品牌建构活动必须以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和出发点, 能够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唯有如此, 品牌建构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其次, 消费者的品牌心理形成是一个品牌再造的过程。每个消费者都会根据自己对品牌的理解和体验, 形成独特的品牌理解方式和品牌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 消费者的心理过程既是品牌建构的基础和前提, 又是品牌建构的目的和归宿。
品牌关涉到心理过程的感性和理性的不同方面, 与消费者的利益性动机、情感性动机、认知性动机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确认品牌这一具有多面性的特性, 这是我们认识品牌构成特征的基点。基于这样的认识, 戴维森在1997年提出了“品牌建构冰山”的理论:“在专题学术讨论会上, 经理人员经常会被问到关于品牌的定义, 他们把观点写在标题版上以引发并促进大家的讨论。这些观点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品牌是区分不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或标识;或是品牌是一贯的品质的保证。品牌就好比一座冰山, 其中约15%浮于水面是视觉可达的, 85%隐没在水下需要消费者的感悟, 而这两者具体的比例取决于消费者的洞察力。这至少说明了两个观点:经理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品牌可见的硬件因素 (比如品牌标识) , 却没有注意到那些隐形的能够真正提高公司价值的、提升品牌竞争优势的软件因素;认为品牌是质量保证的观点往往来自于产品生产型的组织, 因为确保可靠的质量水平的生产系统往往消费者是看不到的。”
但是, 不应忽视的是, 品牌作为人对物质化文化符号的感知与体验方式, 是主观色彩很强的心理过程, 是由外 (品牌镜像的刺激) 而内 (形成主体感知和体验) 挖掘人的心理潜在动机与需求的过程, 也是各种心理因素不断叠加和整合的过程。因此, 主观化与个体化是品牌认知的主要特征之一。
同时, 品牌认知与体验又是一种社会知觉与社会意识的形成过程, 是个体心理特征与群体心理互动融合的结果。每个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和动机并非是空穴来风, 而是大众传播造就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个体心理中的反映, 也是社会群体的品牌意识在个体身上的投射。消费者在与大众传播、社会群体的接触与互动中, 大众传播与社会群体的品牌意识为个体提供了基本的品牌意识范本, 给个体带来了从众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的情境, 驱使个体对公众品牌意识的形成趋同化效应, 以及对品牌意识和特定品牌的认同, 以此建立基本的品牌心理结构。因此, 大众传播和社会公众的品牌意识与每个人的个性化心理需求的结合, 便产生了每个消费者特定的品牌心理特征。
三
品牌认知是以个体认知为基础的社会性认知, 它是建立在产品质量保证和消费者基本心理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社会性需求的升华和主体意识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是社会象征性符号在品牌意义中的体现。因此, 品牌认知是一种带有不同心理过程和心理因素的综合性认知。界屋太一在《品牌大繁盛》中提出了支撑高级品牌的三大要素:即高品质、高技术、安心感和社会的认知。
当今世界著名的品牌专家艾科提出了一个品牌认同的心理图式, 他认为一位品牌负责人如果想要让旗下的品牌认同具有广度和深度, 必须将品牌当做: (1) 产品 (2) 企业 (3) 人 (4) 符号。虽然这四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就是要帮助品牌管理人更完善地顾及品牌的不同层面, 并且利用这些不同的层面, 让品牌认同 (基本认同、延伸认同) 显得更清晰、更丰富、更与众不同。
舒尔茨等在《整合营销传播》中, 提出了品牌认知的方式。“与产品的实质同等重要的是消费者如何形成对产品及类别的认知, 虽然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从TBI部分得知, 但是在此我们需要更深入的资讯, 因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 是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能够创造产品真正价值之所在。”
认知行为在心理活动中, 是一种达到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并形成相应的概念的过程。比如, 中国消费者认为日本汽车质量好、省油、技术领先, 这是基于他们通过媒介的宣传或朋友的介绍后, 对日本汽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或者是经过消费者亲身使用后而形成的结论,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是消费者品牌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 消费者的品牌认知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各种媒介的传播而获得的间接的品牌知识;二是通过自身的体验而获得的直接的经验。这两者既是相互独立, 又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 消费者通过媒介获得对品牌的认知, 不仅渠道多样化、信息量丰富, 而且也是消费者的一个学习的过程, 可以基于已知达到未知, 深化消费者的品牌知识结构。因为普通的消费者对于某一专门领域的品牌知识肯定没有生产企业丰富, 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关系往往给企业进行品牌知识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 有些企业滥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对品牌进行过度包装甚至是虚假包装, 蒙骗消费者, 灌输给消费者虚假的品牌知识。这种以损害消费者利益建立起来的品牌知识是极其危险的, 一旦真相大白, 该品牌将陷入万劫不复深渊, 遭遇灭顶之灾。2011年7月, 经媒体曝光的奢侈品家具品牌达芬奇, 不仅假冒意大利原产地, 而且使用劣质材料假冒高级实木, 蒙骗消费者。事件真相曝光后, 基本上也就宣告了这一品牌的死亡。
另一方面, 消费者通过自身对品牌的使用所积累的经验和各种渠道获得的对品牌的了解, 不断补充、改变已有的品牌印象。所以, 品牌印象是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这里我们想借用一下“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的一个著名的理论——“视窗融合”。他把接受者以前的经历看作是一个经验的“视窗”, 并提供经验的背景, 以后接收到的信息会被不断地融合到以前经验中, 形成新的“视窗”。其实品牌经验的形成, 也是一个不断的“视窗”融合的过程。
品牌认知贯穿于产品、营销通路、广告、促销、营销体验、公共关系、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品牌认知的一个节点。每个认知的节点都对品牌建构产生着独特的贡献。舒尔茨等著认为:“从产品或服务的发展开始, 产品设计、包装到选定销售管道等, 都是在跟消费者进行沟通。整个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与消费者沟通, 让消费者了解这项产品的价值, 以及它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众所周知, 广告、公关、促销、直销营销等, 都是不同形式的沟通、传播, 但是不要忘了, 店内商品陈列, 店头促销以为产品做的零售店头广告等也算是传播, 都是属于整个流程中的一环。甚至当产品售出之后, 售后服务也是一种传播。”
品牌定位也是品牌认知中的一个环节, 它给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品牌信息。所谓品牌定位“是通过传递组织或品牌的特定信息, 与传播对象进行沟通, 将该组织或品牌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以占据整个市场空间。但要注意的是, 定位不是一个企业本身做些什么, 而是企业在有可能成为顾客的人的心里做些什么”。因为不同的环节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方式、作用点以及给消费者产生的印象都是不同的。每个品牌要根据品牌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竞争环境、不同的传播方式和不同的消费人群, 来制定不同的品牌方案, 并掌控好不同的品牌传播方式的整合与平衡关系。
摘要:品牌心理建构与过程贯穿于品牌活动的始终。从早期的符号识别论到当今的整合传播论, 西方学者提出了“品牌的整体观”。这一观点, 为我们考察品牌心理过程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与全新的方法。
关键词:品牌心理,消费者,品牌整体观,品牌建构冰山
参考文献
[1]Rita Clifton and John Simmons《Brands and Branding》Bloomberg Press, p97.
[2]让·诺尔·卡菲勒著, 王建平、曾华译《战略性品牌管理》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第9页, 第52页。
[3]界屋太一著《品牌大繁盛》NTT出版株式会社2004年版, 第21页。
8.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篇八
关键词:产妇 分娩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14-01
十月怀胎,临近分娩,产妇不仅有一种喜悦心情,更多的是怀有恐惧、焦虑、紧张心理。有的害怕疼痛时间长,身体吃不消;有的害怕产后大出血等顾虑。由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最终导致了难产的发生。因此,对临产产妇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心理护理,使产妇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院把心理护理程序应用到产妇分娩过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10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20例,年龄23岁~35岁;孕37周~42周;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下85例,大学及以上35例。2 心理分析
2.1 恐惧、紧张心理
足月分娩,虽说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对生育知识缺乏了解,特别是第一次生育的产妇,随着逐渐频繁而增强的宫缩,致使产妇腹痛、腰骶不适甚至恶心、呕吐,加之对医院环境、人员、制度的陌生,使产妇对分娩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不进饮食、大喊大叫、无安全感。
2.2 焦虑、烦躁心理
产妇在忍受分娩疼痛的同时,一方面期待尽快结束分娩,另一方面因为疼痛对产妇的影响,使大多数产妇对自己能否顺利生产一个理想的孩子缺乏足够的信心;特别是生第一胎的产妇,加之对以后生活中多出一个小生命在生活上的改变及不可预知性而变得焦虑和烦躁不安。
2.3 担心、不信任心理
目前提倡优生优育,绝大多数妇女终生只分娩一次,他们担心分娩过程中母儿是否安全,医务人员是否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担心发生难产及产后大出血。3 心理护理
产妇的情绪稳定,精神放松,体力充足,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2]。根据产妇不同的心态及分娩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首先,医务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亲切和蔼,动作轻巧柔和,像亲人一样关心、体贴产妇,不要只唤产妇的床号,应亲切呼唤产妇的姓名。保持产房空气新鲜,护理过程中做到“四轻”,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3.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助产士与产妇密切接触,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细心观察,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及心理动态。介绍本科的技术力量和监测母婴安全的各种先进仪器,同时用易懂的语言向她们介绍妊娠、分娩知识。讲解阴道分娩的好处、剖宫产的利与弊,使产妇认识产程,认识宫缩疼痛,接受这一现实,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使之坦然面对整个生育过程,有信心与决心配合产程观察与护理。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与需要,使产妇感到亲切,从精神上获得心理支持和满足,树立分娩信心。指导产妇使用放松术达到心理镇痛;宫缩时做深呼吸,全身放松;宫缩间隙鼓励产妇多进食、充分放松、闭目养神、减少体力消耗,以保证有充沛的精神和体力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播放优美悦耳的音乐,使产妇心情舒畅,转移注意力;宫缩时按摩腰骶部,以减轻不适;供给充足水分,保持大小便通畅,随时将胎心、宫口开大情况告诉产妇,让产妇了解产程的进展,调动产妇的积极性,使生产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
3.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在第二产程中,助产士应忙而不乱,运用娴熟的护理技术,鼓励和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至娩出。宫缩间隙时,全身肌肉放松,协助饮水,出汗多时用毛巾擦拭,保存体力。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对产妇的表现给予肯定,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以积极的情绪影响产妇,使产妇认识到当母亲的的责任与义务,以积极的情绪应对分娩过程,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3.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无论婴儿理想与否,均可引起产妇情绪的激动,表现为沮丧或兴奋,无论哪种情绪都可直接通过大脑皮层,影响其对子宫收缩的调节,导致宫缩乏力而大出血。此期,一方面给予宫缩剂加强宫缩,预防出血的发生;另一方面向产妇解释安慰,用亲切肯定的语气与产妇交谈,转移其部分注意力,使其避免过分激动,以免影响宫缩。并向产妇宣传指导早吸吮早接触的好处,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4 第四产程心理护理
将产后这段时间纳入产程中,是为了更好地引起助产士重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这段时期的保健,保证母婴安全。除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外,还需随时倾听产妇的主诉,让她们觉得医护人员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用温开水将产妇身上的血迹擦拭干净,为其穿好衣裤,盖好被单,注意保暖。鼓励产妇及时排尿,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利于体力恢复。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给予按需哺乳,指导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母婴互动感情交流,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4 讨论
4.1 心理护理干预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产妇分娩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产力、产道、胎儿外,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性因素可以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而致产力异常,甚至有的产妇因精神紧张产生宫颈痉挛,使宫颈扩张减缓或宫颈水肿,可使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从而造成心理性难产。分娩过程中助产士用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为产妇提供亲情化服务,给予产妇情感上、心理上的照顾和支持,使整个产程在无焦虑、充满热情、关怀、鼓励的氛围中进行,从而消除了产妇的陌生和孤独感,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从而减少由于产妇主观原因造成的难产和剖宫产。同时实施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从而减轻了因疼痛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改善了大脑皮质下中枢的调控作用,使子宫收缩协调,盆底肌肉放松,有利于胎头下降及宫口扩张,因此,心理护理干预明显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4.2 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虽然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但对产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反应。临产后产妇因疼痛过度紧张,导致过度换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使母体血红蛋白携氧量下降,影响胎盘供氧;或由于氧摄入量不足,大喊大叫,体力消耗过度,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致胎儿宫内缺氧发生胎儿窘迫,继而导致新生儿窒息。实施导乐陪伴式分娩是针对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而采取的心理疗法,在产前、产时及产后给予产妇持续的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以其温柔的态度、真诚的爱心,成为产妇及其丈夫的好帮手,同时提倡丈夫陪伴产程,可有效地缓解产妇紧张和焦虑情绪。文献报道,孕产妇最高预期是来自丈夫的情感支持,强调了孕产妇感受到家庭成员尤其是来自丈夫的支持是顺利分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能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心理、生理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杜秋兰,余南萍.产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06,8(5):382-383.
9.员工招聘过程中的心理搏弈 篇九
一、薪水VS手段
员工谋事变思量最多的是薪水,给几多钱干几多活,而企业的思想却是干几多活给几多薪水,其间存在的认知抵牾,是雇用进程中的一个障碍,也是雇用难的最重要的缘故起因。
「办理要领」企业必需成立类型的薪酬系统,类型打点,使员工可以或许清晰地相识企业的薪酬报酬。只有这样,才气干得安心,做得努力。
二、职位VS绩效
员工谋事变,着实也有一个自我定位的,满意了其职位的要求,才气施展特长,也才气发生精采的结果。
企业雇用员工,思量的却是绩效,要求员工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缔造最佳绩效。这两方面的起点是纷歧致的,乃至风马不接。
「办理要领」企业必需成立完美的岗亭方针和查核系统,那怕是平凡的出产一线员工,也应有一个方针,并与员工告竣同等,对付完成方针,缔造绩效的,要按公司筹划的绩效查核文件执行,万不行以暗昧其辞,不知所云。
三、成长VS忠诚
员工谋事变,一样平常基于两方面的诉求,一是保留,二是成长。所谓有尊严的糊口,生怕就不是简朴的保留,而是尊重、生长、成长。
企业雇用员工则要求忠诚,要求员工怎样怎样,条条框框一大堆,着实,忠诚是彼此的,尊重也是彼此的。也蛔汜跟着企业情形气氛的变革而变革,所差异的是变革的偏向差异。
「办理要领」企业必需成立完美的员工培训教诲系统,使员工在事变的同时,可以或许在常识、手艺、立场等方面获得晋升。僵持不懈,久而久之,员工就会认同企业文化,天然也会忠诚于公司,忠诚于岗亭,忠诚于自我人品。信托,好孩子是作育出来的,好员工是培训教诲出来的!
固然这些都是企业在员工雇用中所面对的题目,浮现的却是企业策划打点状况,企业打点的类型,由于谁也不肯意稀里糊涂地干活。我们在要求员工顺应市场变革的进程中生长,就必需强化内功,吸引员工,留住员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是简朴的多发物质人为,还要给员工发精力人为,不是要只看到员工的年事在增添,还要注重员工的心灵生长。
10.老年再婚过程中的戒备心理分析 篇十
老年再婚过程中的戒备心理分析
本文探讨了老年再婚过程中戒备心理的表现形式:包括对婚姻对象的戒备和对自己子女及家人的`戒备;并从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老年再婚过程中戒备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老年再婚过程中消除戒备心理的对策。
作 者:余南宁 作者单位:安徽黄山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安徽 245021刊 名: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7(3)分类号:B844.4关键词:老年再婚 戒备心理 心理距离 人际吸引
11.儿童成长需要不断进化的游戏过程 篇十一
记者: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等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幼儿园大多设置了各种游戏活动区域,但有些教师并没有深刻理解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影响,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周兢:影响儿童大脑发育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营养健康、游戏活动和良性情感支持关系。新的游戏理论将儿童游戏与脑发展连接起来,探讨基于游戏的儿童活动与脑的发育关系,即儿童游戏过程受到大脑活动影响以及游戏能否促进大脑发展的问题。
游戏专家们认定,儿童游戏、脑的发展和丰富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益的关系;游戏是一种神奇灵活的、不可预知的,并且具有创造性反应的进化潜质的力量;通过丰富环境因素的介质,可产生促进儿童大脑可塑性及其与现实连接的作用。因此,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途径,通过脑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得到了确认。
记者:那么,什么样的游戏将有利于儿童的大脑发育?幼儿园该如何划分游戏活动区域?
周兢:研究告诉我们,各种游戏都有促进儿童大脑和全面发展的作用。从游戏研究的角度来看,国际儿童游戏理论开始讨论将儿童游戏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儿童游戏是受到广泛重视的儿童自主性游戏,如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尊重儿童的游戏天性,给儿童丰富快乐的游戏体验,让儿童在游戏中充分连接生活经验,从而获得自然整合的学习发展,是自主性游戏关注的重点。
另一类是“有目的游戏”(又称“游戏工作”),有更加清晰的教育目标,即针对儿童某个领域发展的要求,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和组织幼儿学习。有目的游戏兼有游戏与活动双重特征,可以灵活地成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例如,很多幼儿园在班级设有益智区、科学区等活动区域,以供幼儿自由选择、自由寻找同伴、自由开展游戏。可以认为,各国的幼儿教育课程研究,正在寻求儿童“自主性游戏”与“有目的游戏”之间的平衡。
记者:您提到的两类游戏,国内很多幼儿园都在持续开展,但材料的投放和更替是不少教师遇到的困惑,这方面国外游戏研究有何可供借鉴的做法?
周兢:为适应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区域、不同类型水平幼儿园的共性要求,为了能够给大部分幼儿提供普惠性质的、丰富适宜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区域玩具材料,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目的,我们建议在近阶段多研究三种类型的区域材料。
第一,要考虑幼儿园游戏活动区域的基础材料,这是幼儿开展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必需的玩具材料。比如,通过研究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我们发现这个区域的基本材料主要包括:仿真娃娃、桌椅、小床、衣柜、物品架、厨房炉灶(灶台、水槽、冰箱)、洗衣机等。这些基础材料体积相对较大,摆放也基本固定,没有明显的主题特征,可供儿童开展各种类型的角色游戏主题活动。基本材料的主要作用是营造和创设角色游戏开展的环境氛围,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独立的角色游戏活动区域和平台。
第二,幼儿园游戏活动区域应当有一些拓展材料。拓展材料是指结合儿童具体游戏主题或区域活动大类内容提供的各种辅助材料。例如,在角色游戏区域里,开展“医院”主题游戏时,需要医生角色服饰、医疗器械工具等。根据儿童开展的角色游戏活动主题,这个区域的拓展材料又可以分为:娃娃家、医院、餐厅、超市、理发店、银行、警署等多个主题类型。在自主性游戏研究中,近年来研究者较多关注的是区域材料的投放和更替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玩具材料来拓展构建儿童游戏主题,更好地促进儿童游戏的发展。
第三,幼儿园游戏活动区域还应当有创意材料的存在。创意材料的配置与使用,可能在不同游戏活动区域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角色游戏区域中,创意材料是指根据儿童角色游戏主题和情节发展的需要,由教师或幼儿共同开发的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成型或未成型的活动材料。如开展“冷饮店”主题游戏时,有教师和儿童自制的榨汁机和各类果汁辅料等,以及制作这些自制玩教具所需要的各种废旧材料和辅助物品,如橡皮泥、纸张、彩笔、纸箱、积木等。这些创造性的游戏材料通常是适应儿童游戏情节发展的多种需要,由教师和幼儿手工加工改造而成,具有时效性和仿真性,能够满足儿童多种多样的游戏需求。
记者: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在两类游戏中的定位和作用是什么,是不是做到让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在旁观察与引导就行了?
周兢:英国儿童游戏理论专家鲍勃·休斯指出,传统游戏理论过度强调儿童游戏的自我实现感,即便是传统的“游戏工作”,也仅仅倡导提供宽松舒适的活动区域材料,让儿童自然而然地在区域中操作。这样的游戏观念并没有将儿童看成是学习与发展中的个体,没有重视儿童的成长需要不断进化的游戏过程。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无论是自主性游戏,還是有目的游戏,都应当潜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要求,期待着儿童通过游戏探索、学习、拓展各种有效的学习经验。与之相关的是,无论是儿童的自主性游戏,还是有目的游戏,教师都不能处于旁观状态,必须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必须有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与发展的概念,有儿童学习与发展阶段过程的框架性认识,有符合儿童特点规律的、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游戏活动指导。
记者:那么,教师怎样在游戏活动中做好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呢?
周兢:在有目的游戏活动区域,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教师在计划儿童游戏时,必须考虑几个基本的要求:
一是有目的游戏是有“学习目的”的游戏。教师在设计或者组织儿童学习时,要仔细分析这一类游戏中潜藏的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序列。
二是有目的游戏应当是有学习目的的“游戏”。用游戏的方式来学习,不仅能让幼儿学得快乐,而且能让幼儿学得有效。成功的有目的游戏活动设计,应允许幼儿经历四个阶段的学习循坏:感悟—探究—获得—应用。
三是教师在组织有目的游戏时,需要对幼儿学习给予鹰架。教师在支持指导有目的游戏时,可能采用的方法包括:示范证明,分解任务,提供建议和解决问题路径,提问追问和及时反馈,等等。
四是观察评价幼儿在有目的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认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经验序列,带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框架认识去看有目的游戏中的儿童,才能从儿童行为的“监督者”转变为“观察者”,才能真实、全面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12.钢琴演奏的认知心理过程分析 篇十二
钢琴演奏的过程是一种演奏者对音乐的认知加工过程。所谓“认知”, 简单的说, 就是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获得”是指知识是如何在记忆中存贮的, 以及贮存什么样的内容;“使用”指知识是如何被使用或处理的历程问题。前者强调的是“心理结构”, 后者强调的是“心理历程”。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认知加工。洛舍 (Lorscher1991a) 认为人类的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因此, 认知加工就是指信息加工, 具体地说, 就是输入、变换、简化、加工、存储、恢复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同时, 认知加工还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即选择、吸收、操作和使用信息, 以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过程。[1]因此, 要弄清楚演奏者在弹奏的过程中是怎样以及如何“获得”和“使用”音乐知识的, 即演奏者是怎样认知加工的, 就必须借助于认知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1. 认知加工系统与加工模式
认知加工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具体地说, 认知心理学要探讨的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心理机制, 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即认知加工过程, 包括注意、直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同时也是信息加工心理学,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信息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传递、转换、贮存和作用机制。认知加工是由直觉来实施的。所谓直觉, 洛舍认为“通过感觉器官, 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信息转化为对物体、事件、声音、味道的经验” (迈克尔·艾森克2000:210) 。[2]简而言之, 直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大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从这个定义, 直觉是确定刺激物意义的过程, 它具有对刺激物的定向、选择、组织和解释等作用。同时直觉是对各种感官感觉加以整合的认识。认知心理学注重对信息加工模式的研究, 认知加工过程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材料进行感知、记忆、理解、加工的过程, 因此, 认知心理学强调对认知主体在认知加工中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历程进行描述。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认知主体就是钢琴的弹奏者, 认知材料就是要弹奏的乐曲即作品。然而, 仅仅强调认知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历程还远远不够, 因为认知加工过程同时还是受到意识监控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元认知。
2. 元认知
元认知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Flavell) 提出的认知发展的心理学理论。所谓元认知, 就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 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 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检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 (Flavell1976:232) 。[3]
如果说认知加工强调认知主体对认知材料进行感知、记忆、理解、加工的过程的话, 在元认知理论看来, 认知主体不仅仅是对所学的材料进行感知、记忆、理解、加工的认知过程, 而且同时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这就是说, 认知过程进行的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运行水平。元认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认识对象和自身能力、确定目标、选择方法、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目标和方法的作用, 它是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保证。可见, 元认知能力有别于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那些能使认知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元认知能力则是指认知主体对自己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
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元认知体现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是指钢琴演奏者所存贮的既与认知主体有关, 同时又与所要弹奏的各种任务、目标、活动及经验有关的知识片断。具体而言, 指钢琴演奏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弹奏习惯、能力及其限度, 了解钢琴弹奏过程所需要的技巧等。元认知体验体现在弹奏者愉快或喜悦的体验可以引导认知活动进一步深化, 进而圆满地完成演奏任务;而失败或沮丧的体验可能会导致认知活动的终止。元认知控制钢琴演奏者作为认知主体在演奏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在钢琴演奏者的认知活动中, 以上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钢琴演奏是一个演奏者自我控制下的认知加工过程, 这不仅具有理论依据同时还具有生理基础。也就是说, 钢琴演奏作为认知心理活动还具有自身的神经机制。
3. 钢琴演奏认知心理的神经机制
人类的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和控制的活动。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认知心理活动, 同样也受大脑的支配和控制, 因此, 研究演奏者的大脑神经机制有助于了解演奏者的心理活动。要弄清演奏者在演奏状态下的神经机制, 必须借助于现代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技术即神经成像技术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或PET) 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或FMRI) 。神经成像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了解钢琴演奏者的大脑音乐语言表征和演奏时的大脑活动状况。具体地说, 它可以回答以下方面的问题:演奏者大脑是怎样表征和组织音乐语言系统的;演奏者的开始演奏的年龄和熟练程度的不同是否体现在大脑的音乐语言表征上。钢琴演奏是一种复杂的从原作品经过不同演奏者的理解后进行二度创作的认知活动过程。之所以复杂, 是因为钢琴演奏要涉及到演奏者的心理音乐语言的重新组织、切换、提取和加工选择等一系列活动, 而所有这些活动都与大脑的某一活动区域有关。这也证明了钢琴演奏的认知心理分析的建立有生理学实验的科学依据。
二、钢琴演奏的认知心理过程分析
1. 钢琴演奏的音乐感知觉
认知心理学认为, “感觉”是对刺激的觉察, 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4]也就是说, 感觉信息是具体的、特殊的。这里所说的具体与特殊是针对感觉的对象而言;另一方面, 感觉信息又是模糊的、整体的, 这是针对感觉对象的内容而言。因此在钢琴演奏飞过程中感觉往往只是对演奏中声音形象的直接感受, 这种获得对作品“个别属性”的感受在表达作品的深层意味时往往具有模糊意义的整体性。因此当钢琴演奏者的感觉器官对作品的感知达到一定的程度, 演奏者就能对作品的情思韵味达到相当程度的领悟。
知觉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是一种富有主动性和选择性的构造过程。[5]知觉既有赖于感觉的“自下而上”的心理加工, 又有赖于已存贮的知识和经验的“自上而下”的加工, 它既具有直接的性质, 又具有间接的性质。知觉的这种双向心理特征在具体的钢琴演奏过程中对作品的感知体现在听觉感知和视觉感知两种途径。钢琴演奏中的听觉感知主要表现为对弹奏出的艺术化声音特性的感知, 进而达到辨义和表情的目的。钢琴演奏中的视觉感知主要是对由于艺术化音乐所引起的演奏主体的动作和表情的感知, 这种视觉感知可以通过演奏主体的自我感知和对认知客体的感知而达到。此外。钢琴演奏中的知觉的整体性的一个突出心理现象就是对作品中休止符的感知, 它是使音乐表演状态、作品的意义与韵味在与音乐的休止符结合时, 形成连贯自然的艺术表现, 正如完形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 “整体知觉经验并不等于各种刺激单独引起直觉的总和。换言之, 知觉现象并不遵循科学上的相加原理, 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6]在钢琴演奏中对休止符知觉整体性的处理与练习, 在意识上采取将乐句、乐段等零散的刺激形成整体的知觉经验, 在演奏中采用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定格于延续等方式达到休止符上的知觉整体性。
2. 钢琴演奏的音乐知识表征
钢琴演奏的音乐知识表征是指音乐知识在头脑中的储存、转化和呈现的方式。它在人脑中不是静态呈现的, 而是“有一种动态的加工机制, 这种加工机制能主动寻找与自身相关的模式, 无论何时, 相关模式一旦出现, 它便被激活, 并完成相应的表征活动”。[7]钢琴演奏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 因此钢琴演奏的音乐知识表征主要体现在以表象和图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方面。
2.1表象是感官在非自觉意识层次从客观世界得到的各种零星感性意向上升到自觉层次, 经过反思运动表象出来的心理活动形式。[8]音乐表象就是指音乐形象对人不再进行刺激时在人脑中留下的信息或人以前感知过的储存于人脑中的各种音乐形象。[9]按照此定义, 钢琴演奏的音乐表象可以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划分为感觉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根据钢琴演奏者所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 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钢琴演奏的音乐知识表象在演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丰富的音乐表象容易引起演奏者心理兴趣, 为演奏提供感性基础;准确又清晰的音乐表象容易使演奏者心理上建立与音乐要素间的结构关系;系统和一致的音乐崇拜偶像容易在演奏者心理上建立稳定的条件反射;而音乐知识表象的直观性使演奏者一想到《命运交响曲》, 在脑海中就会联想到其弹奏的主题旋律;音乐表象的可操作性也是促进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2对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 命题是适合的, 但是对于表征我们已知的、有关一些特殊概念的、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 命题就不适合了, 这时, 就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图式。音乐知识的图式表征是指一种关于某种音乐的认知结构, 用于表征钢琴演奏者已经内化了的知识。它有助于钢琴演奏者的信息的加工和对信息的提取, 因为图式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记忆相关音乐的信息、解释新信息、推理和评估结果和对未来进行预测等。图式揭示了人们预期知识结构如何影响人们的随后知识结构的规律, 为我们的学习、理解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钢琴演奏者应可能将新的音乐知识与背景知识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 设法建立新的图式, 以培养对知识的结构分析和概括能力。
3. 钢琴演奏的音乐记忆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人们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记忆心理活动, 并将这个过程划分为编码——存储——提取。即可记忆的感知信息, 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层次。[10]在钢琴演奏过程中, 感觉记忆使和声音程、和弦的音响在音乐听觉表象中留下了知觉的痕迹, 是进入短时记忆的开始。短时记忆是对音乐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阶段, 此时, 有关音乐语言材料的编码和保持是以听觉形式为主, 有关非语言材料的编码和保持是以视觉形式为主, 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有意的、重复的复述, 可以进入到音乐长时记忆阶段。在钢琴演奏过程中, 演奏者的记谱训练就是通过长时记忆来逐步获得自由运用听觉和视觉的表象能力, 以及判断、分析调式调性和乐段结构的思维能力。
根据演奏者不同的知觉偏好, 还可以把记忆类型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知觉偏好是指记忆过程中哪一种感觉系统的记忆效果最好, 演奏者就偏向于使用哪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视觉型主要通过视觉来进行练习, 如视唱和观察等;听觉型是以听的方式学习, 如练耳等;动觉型则是指演奏者善于通过触摸和感觉事物进行音乐技能的练习等, 在实际的钢琴演奏过程中, 绝对单独地使用某一类型的演奏者是很少的, 多数的演奏者都是综合型记忆, 只有多种感觉通道的相互协调配合, 演奏效果才会最好。
钢琴演奏是一门实践的艺术, 它比其他任何一门艺术都更需要记忆, 这种记忆能力对把握音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本技能。演奏者只有记住已经听到的音响, 才能感受到音乐的进程, 并且把正在听到的意向与记忆中的意象进行比较, 才能在回忆时间中构建它的完形, 通过特定的心理状态把握钢琴演奏独特多样的美。
4. 钢琴演奏的心理表象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表象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钢琴音乐的理解和运用, 其次是钢琴演奏者动作技能的形成, 最后是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形象思维的建立。在钢琴演奏过程中, 对乐曲进行阐释性、评价性和创造性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 演奏者获得了丰富而又正确的感性和理性的音乐知识, 并将其运用到演奏当中。钢琴演奏者的动作技能形成, 包括与音乐有关的所有能力, 如感受、辨别、记忆、创造和表达音乐的能力。根据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的观点, 用认知理论解释音乐动作技能会加强音乐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主观因素和强化音乐动作技能形成的主动性。演奏者必须理解与音乐技能相关的知识、性质和功用, 把预期与假设解决的问题所需要的反映与要达到的标准反应进行比较, 找出误差和原因, 采取正确的对策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反应。对钢琴演奏者的动作水平要求越高, 越需要演奏者有较高水平的认知。最后, 音乐形象思维在认知心理学中属于认知表象研究, 具体指人脑对输入的音乐刺激更深层次的加工, 通过语言、表象或者动作进行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 它能揭示音乐材料中的音响形态与其意境之间的关系, 利用形象思维达到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 找到最佳的表象音乐材料的途径。钢琴演奏者的形象思维的建立是指演奏者在体验音乐与表达音乐的过程中, 从音乐的音响层面了解音乐的旋律, 并根据音乐音响本身所表达的意境, 运用表象思维在脑海中形成音乐艺术所体现的艺术形象, 因此可以达到更好的表象音乐音响的情感和意义。
三、钢琴演奏的认知本质与认知发展
综上所述, 钢琴演奏的认知心理发展过程是以元认知为基础, 分析钢琴演奏的认知加工系统和加工模式, 并对认知神经机制的形成进行分析, 其认知本质是对钢琴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心理表象特征等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认知发展关注的是个体一生中某种阶段顺序的变化, 对钢琴演奏的认知发展而言, 更多关注音乐想象、记忆并影响到音乐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Lorscher, W.Translation Performanc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A Psych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In:Tirkkonen-condition, S. (ed.) .1991.
[2]迈克尔·艾森克, 闫巩固译.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10.
[3]Flavell, J.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In:Resnick, L.B.eds.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Hillsdale, NJ:Erlbarm.1976:232.
[4]王酥.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31.
[5]王酥.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31.
[6]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22-123.
[7]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200.
[8]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272-273.
[9]崔晓, 刘鸣.音乐表象研究述评[M].社会心理学科, 2008 (21) :236.
【儿童心理过程发展】推荐阅读:
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12-09
心理互助过程和感受12-15
儿童心理10-13
心理专家谈强迫症的形成过程07-25
关注聋哑儿童心理12-16
儿童心理健康简介01-22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06-22
留守儿童心理课教案08-08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初探10-25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