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2024-09-19

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11篇)

1.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一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是每个语文老师每节课都必然会碰到也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那么该如何去突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呢?

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首先取决于教学难点的定位。而教学难点的定位,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源特征来确定,因生制宜而不能人云亦云。生源素质不同的两类学生,教学同一个内容,难点定位绝不能一致。对生源素质高的学生,难点定位低了,他可能觉得没意思,课堂没收获;对生源素质低的学生,难点定位高了,他会一头雾水如同鸭子听雷,课堂一样没有收获。比如,在诗歌教学方面,当然诗歌意境的领悟是重难点,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这该是读诗的最高境界。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知识的积累还不够深厚,一首诗拿来,二类生源的同学还读不太懂其中的意思,更谈不上入境入情入理了。如果教师一味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根本没有效果。就以《春江花月夜》这首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的千古绝唱为例,整首诗中景、情、理依次展现: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讲解第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可能还能理解,互动就比较好。可讲到第二、第三部分的时候,纵然老师诗情洋溢侃侃而谈,可学生却鸦雀无声,没有一点反应。如果依据教参,将难点定位在如何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理上,对生源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显然是高了。再如李白的《将进酒》,在讲到李白感情变化:悲――欢――愤――狂的时候,课堂也就一下子静下来,学生一下子懵了,没有任何反应。这种情况,学生理解不来,那课堂教学的难点还能突破吗?不能突破,教学还会有收获吗?反过来,如果教师能将难点一步步分解,然后一步步突破,时间可能会多花点,但效果绝对会更好,学生也才能学有所得。因此,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必须因生制宜恰如其分,这也就是备课为什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好学生的原因所在。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结合教材设置的各项重难点来确立每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方能有成效。

确定了每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就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突破它,如何突破呢?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一是巧用熟悉的生活现象来突破。比如,在教学《诗经二首》、《氓》和《采薇》的时候,为突破教学难点“比兴”手法的运用,笔者就用多媒体让学生听生活中常听过的通俗歌曲《敖包相会》,并且用投影仪把歌词“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哟,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投影出来,然后分析歌词的内容,要表达的是“神圣的敖包前,一个小伙子在等待着他思慕已久的姑娘,渴望姑娘早点来到他的身边”,可歌词一开始不直接表达,却用“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里用的是“兴”的手法。“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这滋润着海棠花的雨水,正是小伙子急于得到爱情的渴望,以此物比彼物,这里有“比”的用。此时再告诉学生这就是《诗经》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笔者再让学生回归到文本中找找类似用法的文句,这下他们对“比”、“兴”手法就了解了,课堂教学的这个难点也就很快突破了,再让学生自己找几个类似的例子时,很多学生就能信手拈来诸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歌词。《说木叶》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以木叶为例来阐明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教学时,笔者就从生活中情人节送花、求婚等为什么用玫瑰花而不用康乃馨或菊花的习俗说起,指出每一种花都有其所暗示的文化含义与生活含义,进而指出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这样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为什么古人爱用“木叶”这个意象。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一些习俗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已深入其心;课堂上,在适当的时候,将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迁移到生活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突破。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快速、形象、容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和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功能。它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图、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语文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物,大大缩短认识进程,起到呈现事实、创设情景、解释有所不同、设疑思辨、动作示范等作用,这对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会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古诗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能突破文本的局限,给学生以形象、鲜活的感官刺激,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

三是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体悟文意。现在的很多学生,大都比较烦躁,看不进书,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日本漫画、电视、网络等比较直观、感性的方式,对于比较大篇幅的文本阅读,根本静不下心来,也没有耐心。这一点在平时的练习、考试做现代文阅读中,就可见一斑。因为读不进去,就不可能仔细地从文中寻找到答题的信息,因此答非所问,得分极低。为此,笔者以为,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前提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读”主要是指教师讲解之前的学生自读,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排除进一步阅读的障碍。因为语文课不可能只是听,语文学科的很多知识点,尤其是阅读欣赏,是不能脱离文本只讲题目与答案的,脱离文本光讲公式的教学不能是好的语文教学,它会让人觉得抽象,艰涩难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只要适合你的学生,适合你的教学,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德)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二

一、单刀直入, 难点前置

教师可将教学难点放在教学活动之前, 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以故事教学为例, 如果在故事教学前, 教师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 那么有些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 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 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 将难点放在教学活动之前。如:在故事《包公审石头》中, 幼儿很难理解“包公为什么会罚观看热闹的人每人一枚铜钱, 并让他们把所罚的铜钱扔入水中, 由此来判断偷卖油条小孩钱的小偷是谁。”为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准备了几盆清水和一些沾了油及没有沾油的硬币, 让幼儿分组做小实验, 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 并观察实验操作中的现象, 从而帮助幼儿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文学活动《微笑》中, 小蜗牛的信是个难点。于是教师在导入部分安排了读小蜗牛的信, 使幼儿懂得了小蜗牛信中的意思。这样的难点前置, 有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故事中小蜗牛爱朋友的情感。

二、遵循规律, 小步递进

教师可将教学难点分解为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小难点, 使幼儿在逐步解决各个小难点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同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可使幼儿解决更高难点的条件, 引导幼儿解决更高的教学难点。如:大班集体舞《田纳西摇摆舞》的教学难点是角色轮换。为了解决这一难点, 教师设计了三个小步子递进的游戏。第一个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用来练习幼儿的入场动作, 使幼儿感受基本的节奏, 熟悉基本的动作模式。然后教师借助《照镜子》游戏, 将预设的动作模式直接告知幼儿, 幼儿受教师动作的启发依次创编。最后教师安排《换朋友》的游戏, 使幼儿能够在角色间进行转换。又如:在大班体育活动《挑战飞人》中, 幼儿难以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为此, 教师将跨栏高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 让幼儿分别尝试。从第一次练习时的一道跨栏, 到第二次练习时的两道跨栏, 再到第三次竞赛中的三道跨栏, 使幼儿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 体验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快乐。

三、寻找阶梯, 搭建支架

3.初中函数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 篇三

关键词:初中函数、教学难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1引言

初中数学的函数课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函数是比较抽象而且复杂的,需要有比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这是比较难掌握和学好的课程,学生往往会在这部分遇到困难和阻力。所以,在一般的数学教学中,就会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场景。但是,无论是在平时的测试、阶段考试,还是在中考,函数一般以数学大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很大,是考察的重难点。因此,初中函数是教师讲解的教学重点,函数的学习成效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在考试中考得比较理想的分数,甚至有时还起到决定性作用。

函数在数学中表示的是一种对应的关系,每一个输入值就有一个对应的输出值,在数学中的表示方法为:x为输入值,f(x)为输出值。初中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等内容,这些内容将一直延续到高中数学,是以后高中学习的基础。从初二开始接触的一次函数,再到后来的二次和反比例函数,都是从函数的概念和关系起学习,同时要了解掌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而且随时间的推后不断的加深,如果学生在初中没有将基础打好,掌握良好的学习函数的方法,融会贯通各个函数的重难点,这对以后的学习和教学都会有一定的困难。

2突破初中函数重难点的关键策略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学习主动性

抽象的概念和函数等式的构建是初中函数知识的主要教学内容,很多数学教师对这样的知识内容和性质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采取何样的教学方法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任何学科任何知识内容的引导首先要从学习兴趣的激发开始入手。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都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情绪中,因此教学效率不高,知识转化率也不尽人意,若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变得积极主动的话,他们会自发投入到知识学习中来。

问题情境的引入是笔者常用的一种知识引导方法,通过与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相结合,引出新的知识概念的教学方法既考虑到了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的教学问题,同时也起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作用。还记得笔者在引出函数概念时,开课时的第一个问題就是:"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的一次方程式吗?那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也跟它略有相似,那同学们能够在课本上帮老师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吗?"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本阅读当中,全神贯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初中函数教学并不是一个十分棘手的教学项目,只要教师能够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摸清教学引导的方法和门路,一切知识引导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2.2从概念入手,构建函数知识体系

函数是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现形式,其中涉及两个变量间的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该关系是影射来对应变化。只要自变量发生变化,因变量必定对应发生变化并确定唯一的因变量值。也就是说,函数的学习已经面向动态知识,这对于学生一直以来接受的静态知识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不透彻的概念理解或错误的理解记忆都会给函数知识的教学引导带来极大的困扰,进而使得学生不能对函数知识进行熟练运用,不利于其学习思维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锻炼。据笔者所知,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在刚刚接触到函数知识时,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相关概念的理解也仅停留于表面,而在解答相关数学问题时,一般都是直接套用课本公式来解决问题的,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后期的知识应用是十分不利的。

其实,每一种函数都有对应的解析式、表格、以及图形等表现形式,了解每一种函数,将其对应的关系、条件、图形、解析式记牢,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方便对每一种函数的理解。当然,教师在讲解函数概念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实例,作为辅助理解的工具。例如,教师讲解一次函数时,可以引入这样的例子:在百米冲刺比赛中,谁先到达终点就赢得冠军,就说明该运动员的速度最快,但是在多组比赛的情况下,用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是"时间"而非"速度",各运动员的比赛时间随他们的速度变化而变化,运动员的速度确定时,其所用的时间是唯一确定的,这其中速度是自变量,而时间就是因变量,这就是一次函数的关系变化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函数概念有所理解,并在后期知识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凭借自我认知构建起了系统的函数知识应用体系,既锻炼了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所提升,一举两得的教学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2.3从实例出发,注重函数的实际应用

函数本身就具有抽象和复杂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枯燥无味,容易生厌倦感。初中数学课程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在课程准备前对教材稍加熟悉,然后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方法去讲解课本上的例题和知识概念。这样的教学引导使得整个教学课堂显得太过空洞、抽象,整体课程教学效率过低。结合新课程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初中数学课程的导入可以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这样的教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加深学生对函数知识的了解,赋予知识以"活力",只有将其函数知识拿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让其对函数知识的概念有更为深刻的认知。例如,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求最值方法找出顶点值,从而才能确定最值。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定义域和顶点没有现实意义,这是不合要求,那这样去求得最值?经过一番简短的课堂讨论后,学生仍旧找不到正确的研究方法,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际情况下的函数定义域,然后明白区域性取值下的最值问题。教师要做到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现实生活服务,解答一些常见疑难问题。

2.4 从图形结合入手,将其融汇在函数教学中

说到函数,稍有学习经验的教师第一反应就是函数图形,这是其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概念与图形的结合讲解,有利于辅助学生理解函数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在解决函数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教学引导要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也是数学函数学习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函数相对于其他数学知识而言有些过于抽象,但与图形相结合,则使得函数知识形象生动的性质有所凸显。由数量关系来定函数图形,再由图形来确定数的具体位置和解答方法。例如,一次函数是数组,同时也代表一条直线,,而二次函数则代表一条抛物线。有一题目:函数y=kx+b和函数y=ax2+bx+存在交点,而且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这个交点。这种情况下,教师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画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的特点,就会发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在相交,只有两种情况,在顶点相交只有一交点,不在顶点则有两个交点,这样解题方法就明朗起来了只要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值,那就次本题的答案。数形结合思想非常神奇,能让学生在摸不清解题思路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3归纳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函数是比较入门的内容,也比较基础的知识,初中生要从概念入手,结合实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才能很好地把握函数知识。函数知识综合性比较强,也比较抽象,但是也比较灵活,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开拓自己的抽象思维空间能力,提高解题效率。才能为今后的高层次的函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函数教学中的作用探讨》,杨平荣,《学术研究》2013年8期

[2]《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 案例及启示》,高富红,《.科教文汇》2011年15期

[3]《初中函数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王长平,《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3期

4.物理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四

——构建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坐标系(2)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坐标系已经成了当今小学英语教学老师喋喋不休的话题之一。在我们眼中,一个巧妙的导入是有效教学的良好开端,它能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顺利进入英语学习状态;一个机智的呈现能使新的语言知识以比较具体、直观的样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孩子们很快理解;恰如其分的语言活动能促使孩子们获得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看似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则是大家对一堂课作出较高评价的重要依据之

一。然而,就是这些看起来如此不错的课堂教学,往往就未必具有良好的实效。原因何在?这是当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发出的困惑。通过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与分析,笔者发现:影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因素是重点难点没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因此,要真正构建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坐标系,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内核,其他都如这一内核的外壳,要通过作为内核的重点难点的突破这一内核才能体现出起内在的价值。本文主要阐述如何通过重点、难点的突 破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重点,需要浓笔点化

【问题现象】有位教师执教(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5BU9 English Club第一课时,在这一节课上,学习一些表示国家、国籍和国家语言名称的英语词汇是重点之一。执教老师先通过“介绍自己”呈现了表示“中国、中国人、中文”三个词的英语名称以及本节课的另一重点,即句型: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然后通过呈现英国大本钟的图片呈现了表示“英国、英国人、英语”三个单词的英语名称;接着通过呈现一个穿着日本女孩的图片呈现了表示“日本、日本人和日语”三个词的英语名称,就这样通过呈现相关国家的特色建筑或民族风情的方式依次呈现了以下几组单词:美国——美国人——英语、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英语、法国——法国人——法语,并按照教材上的顺序将这些重点教学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如下:

ChinaChineseChinese

UKBritishEnglish

USAAmericanEnglish

AustraliaAustralianEnglish

JapanJapaneseJapanese

FranceFrenshFrench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I’m„

......当重点内容呈现完毕,教师采用朗读、问答、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然而,教学效果远不是教师所预设的那样,学生不是在读音上将“国家”、“人”或“语言”混淆,就是在意思上张冠李戴,最后教师设置的“俱乐部”活动也只好在“七零八落”的活动中匆匆收场。课后,我建议这位教师根据教学重点设计一个练习“看图完成对话”以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效果很不理想。这位非常勤奋的老师在化了那么多时间进行备课后却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很是沮丧。在相关的研讨中,很多老师反应:这些词汇的教学看似容易,实际不容易。毫无疑问,词汇,作为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突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若是重点就那么一次次的不得以突破,遗留的问题积压多了,必然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当有一天孩子们因为积压的语言问题多得难以再进行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孩子们还能积极得起来吗?我们可以这样负责任地说:暂时的“积极”未必就是真正的兴趣,可能只是对某活动形式的兴趣,而非对英语语言活动本身的兴趣,这种所谓的“积极”让人担忧,也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如何在课堂上突破重点是教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问题透析】在英语教学中,教学重点往往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重点的突破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重点的突破而开展,否则就是盲目的活动,或者是无效的活动。假如我们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不化浓重的笔墨用心去“点化”,而是轻描淡写,一划而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是雾里看花、囫囵吞枣,重点难点这一核心的东西不得到突破,无论孩子们对教学活动表现出了多高的热情,无论教学形式有多顺眼,都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待教学重点,就必然视之为重点,并要用心化浓重的笔墨去点之、化之,使之在学生面前不再神秘、不再陌生,而学生则会在教师用心的“点化”过程中逐步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上面提及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导入自然巧妙,通过呈现代表各个国家风情的建筑或服饰等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了相关词汇的语言意义,流畅的教学过程也无懈可击,但就是这样的教学没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恐怕主要问题在于对这几组难以区别、记忆的词汇没有真正用心化浓墨去点化,一是从词汇呈现的顺序来看,按照教材顺序呈现的几组词汇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二是平铺直叙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机械和惯性;三是呈现后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词汇进行分类并形成规律,那些没有“化”开的重点词汇混成一团,学生只是根据图片的印象进行机械的记忆,在运用这些单词进行语言活动的时候张冠李戴也是必然的结果。

【案例探讨】对待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轻描淡写肯定无法突破,用心“点化”才是手段之一。就上面提及的案例,我们何不将这一团容易混淆的词汇通过教师用心去“点”之,并“化”开成为学生容易记忆的词汇呢?

1、“点”出顺序

细细看这几组词汇,我们可以先按类别呈现,学生就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我们可以将带有“-nese”尾的两个亚洲国家的两组相关词汇放在一组学习,如下: ChinaChineseChinese JapanJapaneseJapanese

在结合相关句型进行训练的基础上,再呈现一组都将“English”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及相关的英语词汇,如下: UKBritishEnglish USAAmericanEnglish AustraliaAustralianEnglish

最后再呈现剩下的一组独具特点的词汇:FranceFrenchFrench。

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词汇本身的规律呈现,将有共性的一类词汇放在一起,这是学生发现规律的基础,是“点化”的准备。

2.“化”出规律

当所有这些容易混淆的词汇分组呈现在黑板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得出这些词汇之间在发音、拼写和意义等方面的规律,使学生在这一大堆难以记忆的词汇面前产生浓雾散尽后的豁然开朗,这是突破重点的关键,更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分水岭。

如,根据黑板上呈现的词汇,教师可以这样点拨学生:Please look at the first group of words, Can you find the similarity or difference in the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不难找出这组词汇在读音和拼写上的相同点:表示“人”和“语言”的词在拼写和读音方面是相同的,即都以“-nese”结尾。

如,根据黑板上所呈现的第二组词,教师可以这样点拨学生:What do the people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speak?让学生及时找出如下规律:The people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all speak English。同时,还可以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发现American 和Australian两个单词在拼写上的共同处,等等。

又如,根据黑板上最后呈现的那组单词,可以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表示“法国人”的单词和表示“法语”的单词在发音和拼写上是相同的,但其中的元音字母的发音与“France”中元音发音是不同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新地认识到:一些我们觉得不难的教学重点对于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这些被列为重点的内容之所以成为重点,不仅因为它们在相关语言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对它们的突破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对相关整体学习内容的理解,正因为是重点,它们必有一定的难度,轻描淡写的触及只能至其表面而不及核心,用心点化才是重要途径之一。

二、难点,需要逐步分解

【问题现象】有位教师执教牛津小学英语(江苏版)6A U5 on the farm “B”部分词汇和“C”部分句型以及行为动词的过去式。运用相关图片创设问题情景如下:

问题: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然后,采用朗读、问答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对下列含有一般过去时的词语进行操练活动:visited the farm、watered flowers、cooked s fish、milked cows、collected eggs、picked oranges、tasted oranges、pulled up carrots等。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学习过程很是枯燥乏味,效果也不太理想。

【问题透析】客观地来说,这部分看似简单的学习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实际上并不简单,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丰富的词汇加大了对这些词语的记忆难度,行为动词一般过去式的介入更增加了难度,对这些带有一般过去时的词语的反复操练除了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以外,未必就带来理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在我们教师眼里不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词汇、句型和行为动词的过去式。假如教师将这三方面的重点集中在一起,难度就一下提高了不少,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难点得不到分解,是学习的大忌。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到底是外语,学起来远不如学母语那么容易。因此,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难点的分解是我们老师要关注的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当我们要面对300公里的步行,也许你会觉得很恐怖,然而,假如把那恐怖的300多公里距离,分解成为:100+100+100公里,每一阶段完成其中的100公里,是不是觉得没那么恐怖了?当你必须要在车站等一小时,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漫长很无聊,但若你把那无聊的一小时,分解成为: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在不同的每十分钟里做不同的事,那么本来觉得漫长无聊的一小时的等待是不是没那么漫长无聊了?因此,要提高难点内容的学习效果,对难点内容进行适度分解,并进行逐个击破,这是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环。

【案例探讨】分解,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一环。如上面提到了难点内容,我们不妨将其进行分解,并各个突破,即将含有动词过去式的词组分解成为:现在时切入单词词组过去式词组,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从一般现在时切入

问题: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

生: I usually „

师:I often do things like you,but sometimes I go to a place, Now I’d like to show you.Do you know where the place is?(教师呈现农场的图片。)

2、创设问题情境,谈论图片呈现新单词

问题:let’s see what ’s on the farm?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呈现词汇如下:cows, oranges,eggs, carrots, flowers„

3、用同样的方式,将单词变成词语

问题:What can we do there?

生1:We can milk cows there.„„

如此,自然将上面单词变成如下词语:cowsmilkcows;

orangespick oranges;carrotpull up carrats;eggscook eggs„

4、巧用课文插图,将语境从从“一般现在时”转到“一般过去时”

师:Look at the picture!This ia a farm too.There are some boys and girls on the farm.They went there on October 12(last weekend).通过问题情境将上面的词语变成“一般过去时”,如下:

问题:What did they do there? Let’s go and have a look.将下面一般现在时的词语转化成一般过去时形式,板书并朗读下面词语:milked cows;picked oranges;pulled up carrats;cooked eggs„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分析得出关于“一般过去时”的使用规则

6、结合实际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问题: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5.建立空间概念 突破教学难点 篇五

突破教学难点

-------《地球和地球仪》教法设想 甘肃省清水县白沙农中

闫建文

在初中一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课标解读中,课标要求:①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②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具体标准:①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②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③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在教学中,“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在地理仪上认识经纬网”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突破这两个难点呢?说一说我的做法。

一、教学方法设想

1、应用启发式教学活动和体验式教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探究,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缺乏的是对探究结果的概括和表达。所以要想使学生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建立地球球体的空间概念。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仪,通过启发式教学活动和体验式教学来完成。、通过观察、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体现新课程改革中“以活动为主线”、“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尽可能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小组间同学的合作,建立空间概念,完成平面到球体之间的转化,归纳概括出知识网络。展示小组的作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语言或文字或图像的表达能力。

3、应用地球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配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应充分应用地球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配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各知识点的突破和空间概念的建立

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了 4 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天圆地方 →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四个过程。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海边看船”和“月食现象”,让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并引导学生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教学中可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2---4人一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为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埋下伏笔。

同时,为了更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教师可引入:“光年”光年。

2、关于地球仪

既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这个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

教学中可用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观察作业,注意作业内容要明确、清楚,如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仪如何摆放?地球仪的“身子”形状如何?地球仪是否转动?如何转动?学生在观察和小范围的讨论后,教师通过提示、追问等将学生的思路明确,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回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教师自己讲述或将答案直接写成板书灌给学生。

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地球仪比地球缩小的倍数很大,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为以后讲经线和纬线、经度的划分打基础。为了使学生明确地轴的作用,可以先提出问题“球是如何转动的?”让学生用篮球演示球在地上乱转的情况,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地轴斜着身子转动的情形,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明确地轴在地球自转中的重要性。在提出问题“地球斜着身子转动,地轴指向哪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确地轴、两极的位置,形成空间概念。

3、关于经纬线

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的头脑中很难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所以教材一开始首先给了一幅“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图。让学生明确地球仪的组成和用来确定位置的经线、纬线和经纬网。并给了一组阅读材料: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和赤道纪念碑。关于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教材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学生活动时要围绕观察地球仪展开,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可用讲述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线叫经纬线,它们是认识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方式,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就是经纬网。对于经线、纬线知识,重点在于了解经纬线的特征及其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4—6人一组,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征,15---20分钟之后进行小组汇报讲解。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同学观察经线和纬线,对照课本介绍,汇报时自己小组制定介绍经线与纬线的方法。学生充分活动、观察、介绍之后,教师对各组同学的表现给与肯定和补充,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组讲解方法的优劣,介绍对比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明确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引导归纳、对比总结、列出表格。归纳时重点强调:纬线是不等长的圆,经线是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它们是经纬度划分和半球划分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可以配合动画演示。①用立体图展示纬度的概念、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总结规律;②用立体图展示经度的概念和划分,展示本初子午线与1800线的位置与特征(东西经1800线是一条线,1800与00经线两侧东西经度不同),同时展示将东西半球划分。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认识,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分层次教学。

4、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材通过 2001年 3月 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台风“桑美”两个报道,引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教师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虚拟的实际应用问题等,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同时安排课本第 8页的活动内容。

对于经纬网确定某一点位置,由于平面坐标和球面坐标学生没有学过,不可能用坐标来讲,只需用怎样确定班内某一位同学座位的方法来类比就可以了。

6.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篇六

一.突出教学重点

突出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中抓住主要问题,讲清基础知识,发展学生能。突出重点的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1.时间安排充分

将最佳时间用于重点内容的教学。在突出重点上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备课室要合理安排重点和非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做到主次分明;上课时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奖最佳教学时间用于重点内容的教学上。

2.透彻讲解重点内容

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围绕重点来进行,设置问题.指导阅读.分析讲解.启发探究,都应着眼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要防止直接问题干扰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备课室要备好教学方法,特别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设计教学过程,问题设置.实验掩饰.阅读指导.分析讲解.启发探究等,都要着眼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上。

3.加强口头强调

用准确的语言和加重的语气向学生明确指出教学的重点。可以在课堂的复习环节,再次口头强调旧课的重点;在新课导入环节,指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同时,强调新课的重点。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心中有数,搞学习效率。

4.注重板书提示

采用板书图文这种直观的方法去突出重点,可以对重点内容板书必要的插图,可以详细板书的重点内容,可以用彩色粉笔板书对教学重点内容的讲授提纲和要点,或者在其下画下划线。通过板书提示使学生对教学重点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学生通过记录板书内容,将教学重点记录下来,反复复习和领会,从而不断加深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

5.强化实践应用

针对教学重点进行归纳.小结.课堂训练,安排复习思考题.练习题,上习题课.实验课和实习课,及时了解和实现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运用。不大能引起学生对教学重点的高度重视,而且检验突出重点是否成功和有效。

二.突破教学难点

一般情况下,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新困难。要针对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突破。

1.学生基础薄弱,可以温故知新化难

对于由于旧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是学生难以接受新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温故知新的方法来加以突破。它要求教师根据新旧知识内在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旧的知识和技能,已达到温故知新的新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温故知新,即是针对本门学科,于是针对相关学科而言。

2.教学内容生疏难懂,可以分解难点化难

将一块大型难点分解为若干个难点(其中也可能分解出非难点),减小突破大型难点的难度;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逐个突破这些小难点,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3.教学内容抽象,可以直观教学化难

由于知识抽象和实验操作复杂而产生的教学难点,可以采用加强直观教学.补充感性知识和经验来加以突破。直观教学手段,除生动形象的语言外,主要是具体的实物.教具.模型.图片.图标.音像教材.模拟等。

教具演化难。模拟表演难。讨论交流难。图片动画难。4.内容复杂,容易混淆,可以构建网络化难

对于多个因素引起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难点,可以突出主要因素并降低非主要因素的难度,或者将多个因素分散,各个击破。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各个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知识网络有3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星系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要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比较容易;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及每个知识要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几个知识点相联系;三是内容的开放性,随着学习和理解的深入新的知识可以不断的补充到原来的知识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要点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把教学的知识进行排列组合,并适当引申,扩展,发挥,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可以采用列表法,树形法,流程法,图文结合法等方法。

(1)列表法

把教材中易混淆(相似或相关)的知识,利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对比的内容,项目,逐相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区别和联系,加深理解,避免知识的混淆,如光反应与暗反应,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及微生物的培养基等。

(2)树形法

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将主要的概念连成主线(树干),然后对诛仙个概念进行衍射,把其余的知识要点放在主线上各点所引出的支线(树枝)上。

(3)流程法

把细胞分裂.个体发育.生物生理.生物进化.实验步骤等具有发展.变化或形成过程的知识,用文字.线条和箭头按先后顺序编写出知识流程,并把相关的知识放在流程的合适位置上。

(4)图文结合法

7.如何突破物理教学的重难点 篇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再现某种物理现象, 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综合、归纳得出概念, 然后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建立和总结出来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 实验极其重要。加强实验, 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了基础知识, 同时加深对物理概念、公式、定律的理解。所以说, 做好实验, 对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非常关键。

1.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克服学前概念的干扰。尽管物理中的许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心理发展和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常常会根据粗浅的生活经验得到一些错误的认识, 对建立正确的概念造成障碍, 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例如, 有的学生认为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有的学生认为重的物体就下沉, 轻的物体就上浮。其实, 这是学生认识上的误区。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 进而真正认识到物理现象的本质, 从而了解真相。

2.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变抽象为直观。在物理中有许多定律和公式非常抽象, 难以理解, 这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的现象, 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对于“不受外力时静止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 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比较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小实验:让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个高度滑下, 分别在毛巾、棉布、玻璃板上滑行, 通过比较、分析小车在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上滑行距离的大小, 推理得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 此问题便迎刃而解。

3.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克服对重、难点知识的畏惧心理。有些章节教师在讲课之初就告诉学生是重点或是难点, 部分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特别是一些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畏惧心理的影响, 他们的听课效率会降低, 从而无法理解相关的概念、规律。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来讲解类似问题,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 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 听课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许多物理概念、规律因为太抽象, 而又无法用实验完全演示, 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只凭教师的描述与讲解, 往往花费很大的精力, 但效果并不明显。而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提供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场景, 设置一些教学悬念, 能有效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 在“晶体熔化”的实验教学时, 实验现象不明显且实验结果经常不准确, 使学生对熔化的条件与特点这个难点理解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点, 笔者可以利用flash动画或者播放录好的微课, 使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

三、用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 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例如, 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确 (如密度、电阻等) , 其原因是学生只注意了数学形式, 而忽视了物理意义, 对此类问题应对症下药。

例如, “机械功”中的“功率”, 它是用比值定义的, 笔者用速度进行类比, 以帮助其加深其理解。

又如, 电磁学中不少学生左、右手定则分不清, 记不牢, 笔者便想出个“谐音法”, 比如用“幼发拉底河”这河流名中的“幼”通右, “发”通“发电”, 即为右手发电, 这样左、右手定则很有趣地分清了, 学生记得也会更加牢固。

四、用针对性的习题深化重难点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重要途径。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 否则不能提高学习效率, 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选题很重要, 笔者认为, 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 一点启发, 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鼓舞, 对其培养兴趣、打好基础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从不同侧面反映某一知识点, 教师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 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层次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 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 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 综合性太强, 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 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每个重、难点。

8.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篇八

【关键词】突破难点;关注过程;抓住关键

教学难点是如何形成的?教师备课和教学时首先要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顺利的突破难点。

学习难点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学习的内容抽象晦涩,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第二种是在学习新知识时,缺少相应的基础知识,或者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准确、不清晰,使学生陷入了认知的困境。

第三种是教材中一些知识比较复杂,相关的知识易混易错,或者综合性较强,使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把握。

课堂教学如何突破难点呢?

一、贴近生活,感悟难点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需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矛盾。书本知识本身属于理性知识,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因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衔接,设置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拉近书本知识与学生认识的距离,把教材上“静态”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动态”的教学场景,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的见、摸得着、想得出的具体形象,为学生营造体验的情境。这样,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认真生动形象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唤醒了,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观察、对话、交流、感悟等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

二、由浅入深,分解难点

任何知识,开始都不难,只是后来知识深入复杂了,不易理解和把握了,就显得难了。

突破教学难点,首先要抓住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知识的入门,也是知识的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定能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教学效果肯定是乐观的。 二是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尽可能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近的知识或实例启发学生,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三是把知识内在的因果关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任何知识都有起因,都有来龙去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知识的起点,关键是“话从哪说起”,从已知推出未知,让想学的学生都能听得懂,让更多的学生都能跟上。

其次,调整认知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根据这个规律,教师要做好知识的迁移和铺垫,搭建好认知的阶梯,特别是给学生铺垫好认识的第一级台阶,走好认识的第一步,让学生拾阶而上,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温故知新,使知识的衔接和过度都顺畅自然,使“传道,授业、解惑”如行云流水,产生水道渠成的教学效果。第三,分步施教,步步为营,使学生的认识扎扎实实,层层推进,逐步提高。

三、借助比喻,化解难点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听了还不懂的情况,教师常常借助打比方加以说明,这就是比喻的方法。

《经济生活》第一课“社会必要的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不决定商品价值量”原理,是教学的难点,知识抽象枯燥,晦涩难懂。面对学生疑惑的目光,我借用比喻帮助学生思维。我在黑板上画出10人抬木头的图案,我问学生,一根木头由10个人抬,这时木头的水平高度由谁来决定?学生说,由10个人的平均高度决定。我又问,如果其中的一人悄悄的比别人矮了一截,木头的水平高度会下降吗?学生说不会,因为还有9个人抗着呢。我说,现在你们是否明白了上述道理?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图画,再思考经济学理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并且记忆深刻。恰当的比喻是教师深思熟虑的结果,它是教育技巧和智慧的体现,简单的一个比喻,胜过长篇大论。借用的比喻要有典型性,比喻的事物要为学生所熟悉,即要直观形象,又要生动有趣,使疑难问题变得简单了。

四、关注过程,探索难点

任何知识都有其产生的环境和背景,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如果我们忽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就缺少根基,知识如在云里雾里,生硬突兀,必然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展示过程和情节的教学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一个形象思维的情境,通过对知识来龙去脉的展示,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和认识事物,使认识变得思路清晰,更加直观明了,减少了抽象思维的难度。

讲科学发展观,要先讲非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学生在过程中认识到应该怎样的发展,什么才是科学的发展,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顺理成章,深入人心。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应先举生活实例,再进行概括和总结,充分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使知识变得简单,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更容易。

五、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就很难解决,它是教学活动中的“瓶颈”, 是解决问题的着手点或着力点,这就是教学的关键。

9.如何突破地理教学难点论文 篇九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点。其实质是学生与教材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难而退”,丧失信心,视学习为苦役,甚至产生不学的念头!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因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的状况不同,有的易于接受,有的则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但一般说,抽象性、综合性、灵活性强,分散性大的教材内容,常常成为地理教学的难点。教学难点的“难”处不同,突破的方法也不同。

一、抽象性强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只有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通过准确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方可认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形成系统的科学原理。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隐蔽性、无法被人直接感知。而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感知过程中,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现象,往往作为刺激信息,同时输入人的头脑。科学的概念,是人们从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现象中,经过抽象、归纳等思维过程而形成的,而反映事物非本质属性的现象,对人的认识都起着干扰与破坏作用。所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性环节。因此越是抽象的教学内容,往往成为教学上的难点。

突破这类教学难点,决不能用教师无私“奉献”和学生机械背诵概念定义的方法,要强化对典型事物的感知过程和抽象、归纳过程,抓好“两去”和“两存”这一关键性的认识环节。为此教师要研究: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现象,某类事物的个性、共性各有哪些;制订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内容,安排观察顺序;去什么,存什么,如何去,如何存,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用语言准确地表述概念和原理;如何利用“变式”,检查学生对概念、原理认识的是否正确。如讲解“天气”这一概念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说出每天电视台预报天气的内容;将天气预报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1)空间范围的有限性。

(2)时间上的短暂性。

(3)大气的某些物理性(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

按上述三性表述“天气”这一概念;待讲完“气候”的概念后,将二者进行比较;举出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天气”与“气候”两概念的正反实例,启发学生辨认正误。

概念的本质属性越多,认识与掌握它的难度自然也就越大。如“太阳常数”这个概念,是指在下列条件下,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

(1)日地平均距离。

(2)在大气的上界。

(3)垂直光线。

(4)一平方厘米。

(5)一分钟内。

为了防止学生遗漏其中的任何条件,或无端增添其他条件,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每个条件,在形成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到,科学概念内涵的表述必须完整和准确。

由于地理事物存在空间的广阔性与演变时间的漫长性,和人视野的狭小性与感知时间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学生对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都无法直接感知,认识这样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自然也是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除了充分借助图象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还可进行形象化的比拟和鲜明对比。即选取与新学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而又为学生所熟悉的旧事物来说明。从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点的过程中,使学生想象出新学事物的形象,并认识其本质属性。如为了使学生认识洋流的形象与属性,用学生已有的河流的表象讲解:象河水在陆地上流动一样,洋流是一部分海水在海洋中的流动。接着又从以下三个方面将两者进行对比:

(1)洋流(指风海流)是一部分表层海水常年稳定地作水平流动,而河流则是由河面至河底,整个河床内的河水在流动。

(2)洋流规模之大远非河流所能比拟(如墨西哥湾暖流在英国附近的流量,相当于长江的2600倍)。

(3)河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呈不规则曲线流动,而大多数洋流系统则是呈环状路线流动(通过观察世界洋流图而得),即流动有定向性。

通过上述对比,使学生能想象出他们从未见过的洋流的形象,对其本质属性和流动规律也有了正确认识,最后要求学生概括出洋流的定义。

一般地理事物多是呈三维状的实体,而表示它们的图象多是二维状的平面图。看平面图识立体物,对于缺乏立体概念和想象力的学生来说,的确是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观察模型或实物,使学生对地理事物获得正确的表象。进而通过演示教具,使学生理解立体物如何转化为平面图,转化后原物的各部分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面对缺少测量知识的初中学生讲授等高线平面图,可用画有假想等高线的地形模型,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地表形态的名称及其特点,进而向学生说明,等高线平面图的形成可以这样设想: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按比例缩小后,垂直降落于同一平面而形成的(演示教具)。平面图上的等高线与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形状相似,但大小与空间位置却各异,后者分居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而前者则位于同一平面内,其高度只能用相应的数字标注。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将图象还原成原物。如把表示山地的等高线,按其标高将它们迁移,置于相应的高度,再按比例扩大,就变成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了。

二、综合性强、应用灵活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地理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反映,地理概念之间的多种关系是地理事物复杂结构和多种属性的反映。地理概念体系就是对地理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和关系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讲,具有多因、多果、多层次关系的地理知识,因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较多,而且因果关系、主次地位也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掌握这样的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而成为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难点。

比如有关气候的知识层次较多,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十分复杂,每个层次又含有多个知识要点。如气候分布规律若按纬度位置,可分为低纬、中纬和高纬;若按海陆位置又可分为大陆东岸、西岸和中部,以及靠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岛屿和大洋中部的岛屿。气候因素可分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各知识要点的主从地位,又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在一般情况下,太阳辐射是一地气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来说,地势高则成为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即是同一层次的各知识要点之间,也有比较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是难以掌握的。

突破这样的难点,必须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制订总体“战略战术”规划,实行先“个个击破”、“步步为营”、稳步前进,一旦时机成熟,再立即发动“总攻”。具体作法如下:

第一、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并通过“变式”,锻练学生准确识别地理事物(或现象)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二、在充分揭示地理事物各种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小结建立起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与其他多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多端思维,并培养学生全面论述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章节或者专题

总结,在理清相关概念多联系、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地理概念体系。因为知识是由概念与原理组成的体系,没有一个概念、原理不与其他概念、原理发生联系,也没有一个概念或者原理不包括在一定的知识系统之中。只有当学生了解一个概念、原理与其他概念、原理的相互联系,和它在知识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时,学生对这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运用起来,才能灵活易于迁移。

地理概念体系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揭示相关概念之间纵横联系和各种关系的过程。随着揭示活动的深入,宜将揭示的结果,尽量用图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在图示中,需用最简炼的文字显示出各个知识要点,使它们犹如闪光的“珍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图示中使用的各种符号,就好像人们探索各知识要点之间联系的通道。这些通道犹如人们思维活动的“金线”,将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一条的知识链,从而使分散孤立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排列有序的知识整体。

地理概念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头脑中的各段思路相接,各支思路相通,从而构成庞大的四通八达的思路网络系统。实践证明,地理概念体系能够为学生分析、论证地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线索。当他们探索地理问题时,容易做到目标明确,思路广阔,逻辑严密,思维敏捷,结论正确。

第四、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高低,集中反映了其思维品质的优劣。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说:“那些只是极慢前进的人,如果总是遵循正确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着然而离开正确道路的人走在前面许多。”欲有正确行动的路,必先找出正确思维的路。正确的思路从哪里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地理概念是人脑对地理事物(或现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地理原理是人脑对相关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认识的形成过程,都能使他们地理思路随之得到一定的“延伸”,或增添新的思路支脉。

而每个地理概念则成为地理整体思路网络上的思维点,每条思路都是由若干相关的思维点之间固有的联系渠道,在人脑中的反映。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在地理概念、原理的教学中,应着重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揭示地理概念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应着重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时,应着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

为了使学生善于思考,还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应三思而后行。要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懂得:具体情况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要尽量挖掘问题中的已知因素,已知越多,掌握事物间联系的渠道也越广,按事物间联系的渠道和层次,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步骤;从地理知识的结构和地理概念的含义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纲与目。

分析问题时,始终遵循地理事物的联系渠道和层次关系,采用归纳法或演绎法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要灵活,但步骤环节要严密。决不能朝令夕改,逻辑混乱,使学生无所适从。

三、分散性大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任何版本的地理教材内容都具有两重性,既有集中性,也有分散性。这是因为:

(一)编写教材只能按某一种概念体系展开由于各部分知识出现的先后顺序,受到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认识规律的制约;每个章节只能围绕着有限的几个中心编写,涉及的知识范围,只限于与中心内容有联系的知识。但是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却是复杂的,同一地理事物可能有多种属性和复杂的结构,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概念。

从而造成同一地理事物出现于多个章节,同一地理概念又可能与多个地理概念发生联系,同时成为不同知识体系中的知识要点。如纬度这个概念,在“经纬网”、“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洋流”等多处出现,而每处只阐明它在某个方面的作用。

(二)为了避免基础理论过于集中编者有意将一些地理基本理论分散在区域地理各章节之中讲述,把枯燥乏味的地理原理,与千变万化生动形象地理事物有机结合,起到分散难点,提高信心的作用。如影响气候的诸因素分散于《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讲授,最后在《高中地理》中才作了系统的总结。

知识的分散性虽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将同一地理事物的不同属性、各部分结构、不同的作用和某个地理问题各个方面分散于多个章节之内,使学生对它们难以形成系统的整体认识。讲授新课时留给学生的印象较为淡薄,教学时间相隔又长,所以极容易遗忘。从而造成学生知识上的重大缺陷,势必影响他们继续学习,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要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注意同遗忘做斗争,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专题知识的总结。具体作法如下:第一,要认真熟悉教材,对知识的分散状况作到心中有数。教学时注意以旧带新,或以新带旧,边讲边归纳,讲多少,归纳多少。像滚雪球一样,把与它们相关的知识化零为整。

第二,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选择适当的时机,打乱章节,做好专题总结,如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总结。这样可使学生对某个地理问题,某种地理事物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四、突破难点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既是教学活动征途上的“堡垒”和“坚城”,欲取得“攻城”和“破垒”的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

教学难点既然是学生与教材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首先必须遵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作战方针。对于教师来讲,学生与教材都是教学活动中的“彼”。智育要求的实质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扩展和加深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将学生的认识,提高到理解、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应达到的水平。了解这两方的基本情况,是教师备课时进行“运筹惟屋”的重要“情报”和“依据”。

学生的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现有知识的圈子,为其主动求知开拓思路,指示方法。所以应着重了解学生以下诸方面的情况:学生对本学科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知识中,都学过了哪些;学生对上述知识的掌握尚存哪些漏洞,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有哪些混淆与片面之处;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的状况如何。钻研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的每个字、词,每句话都要弄清。对教材的了解做到由“薄”到“厚”,由局部到整体。透,就是对教材的系统性和联系性,新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哪些旧知为基础,又为哪些未知作辅垫都能了如指掌。把“厚”的教材经过加工、提炼,变为很“薄”的完整而系统的纲领性知识。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思维方法、认识水平,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在一起。达到了化的境地,就算精通教材了。

在上述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可能有哪些困难;在探索知识的联系中,思路会出现哪些叉道;学生在感知、理解、掌握,运用新教材中各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确定如何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程序,把教材的文字、图象储存信息,转化为符合认识规律,又富有严密逻辑性的教学输出信息。

(二)正确处理学好基础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是否能成为教学难点,与教材本身的难度,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的程度和认识水平的高低都密切有关。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欲减少教材难点的数量,降低教学难点的难度,决不能用削减教材内容,降低大纲要求的办法,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学好基础知识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关系。

认识能力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列宁指出:“我们需要用最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这充分说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知识是认识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常说的“无知必无能”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又是他们认识能力的结晶,其本身就隐含着极为丰富的认识方法。教师只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所隐含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认识能力也得到逐步发展。恩格斯说:“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这足以证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在自觉地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

遵照恩格斯的教诲,在教学中应当组织好教材,使教学输出的信息既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极强的系统性,又符合学生实际,具有易接受性。不论选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刻理解知识所反映的客观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需要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实践证明,认识能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对知识理解的深,学习效率高;相反,认识能力低下的学生,学习中往往有较多的困难。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无论如何是教不完的,教师欲从“教”达到“不用教”的境地,更需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习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既矛盾又统一,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则二者必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差距,相对地减少教学难点的数量,降低教学难点的难度。

使学生总是在愉快中进行学习,既使遇到障碍,也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办法,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三)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分配使用学生的精力

突破教学难点,需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排除一切外界事物的干扰,使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精力,完全转移到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为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而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千篇 一律,要选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于在实际中有直接用途的知识,要先向学生说明其实际意义;对于在知识的联系中,处于关键性地位的知识,要阐明其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用新颖的问题揭示旧知或现有认识方法的“无能”,使学生心理暂时失去平衡,促其知难而进;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地理现象,可巧设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原因;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把书本知识与千变万化的地理事象相结合;用生动的故事,简练生动的语言,或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描述或展示各种地理事物在时、空上千变万化,妙趣横生的景象;用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新奇的见闻,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层层揭露教材中的矛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层层深入。

10.浅谈高中政治教学如何突破难点 篇十

连山高级中学黄冬霞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易于混淆、误解,不易掌握的知识。教学难点讲解不透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引导学生攻破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举例论证”突破法

教学中多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用活生生的实例来讲解抽象的知识,或以形象的比喻讲解抽象的道理。这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能由一个浅显的比喻,揭示出相关知识中深刻、奥妙的内涵本质。

二、“对比”突破法

“对比”也是突破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困惑,大多是由于思路突兀不好想,或是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不易分辨等造成的,可以通过对比来启迪思维、加深认识、区别差异、澄清真伪。对比大都针对两个相近的或对立的特点鲜明的对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既有利于理清两者的不同点,又有助于把握两者的类似处。这对于突破教学难点,优化学生思维非常有意义。

三、“设置辨析题”突破法

11.谈《在沙漠中心》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十一

主要对策是有效设问和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对文本解读,设计问题带学生走入文本,然后依据学生的讨论所给出的回应适时追问。这一对策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深入把握,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理解。并且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应善于明锐地抓住追问时机,点拨学生确切的把握文本。

首先要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走进他的内心。本篇课文要学生理解圣埃克絮佩里的心理变化的人在动因,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发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一般情况下,学生根据对文章的初步了解都能感受到“我”身上具有勇敢、坚强、不畏艰难等品质。在要求学生回到文本,用文中的描写人物的具体词句加以佐证。通常学生会寻找那些描写“我”在困境中抗争的语句,例如: “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 “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上路吧,……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重来。”等句子。

这时可以适时地追问,从哪些因素可以看出他与普通人一样有对死亡的恐惧?学生就会在“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为了躲避它,我像困兽一样团团转。”“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等句子发现他也有普通人的恐惧。紧接着让学生去发现是什么让他坚持下来?是对生的渴求,恶劣的环境逼使他战胜困境,对生的渴求促使他战胜内心的恐惧,认识自我。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圣埃克絮佩里之所以能够超越平凡是因为他能战胜自我,使得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更深化。

至此,了解圣埃克絮佩里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由此,使得学生了解到他的心理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因。更可贵的是,在认识到人物的内心后,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为下一环节理解圣埃克絮佩里对生活的看法做好了铺垫。

《在沙漠中心》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他们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不同于我们汉语,因此学生在语句理解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其是本文存在着大量的议论式的内心独白,这种表达方式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是很少采用的。尤其是在阐发自己对生命的看法时,有许多哲理性非常强,意味丰富的语句,这些都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想要学生体会、理解的唯一途径就是对文本提供的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领会与体悟。因此,我认为在引导学生理解过程中,可以调动起多种学习方式,其中“小组讨论”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解决难点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讨论中教师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经过自己酝酿和思考,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讨论才会有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汇,然后不断涌现出新的观点,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入、深刻。所以在理解他对生活、生命的看法时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到人物对生活的看法?2、你认为人物是怎样看待生活与生命的?3、当你遇到“人生的沙漠”时你会如何面对?(可以化用文中的语句)

“我需要生活。在城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

“飞机,他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

“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在这些富含哲理的语句中,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比较深刻的体会到“他喜欢有自己追求的生活” “他喜欢的是有奋斗,没有遗憾的生命”“他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考热情被激发。当一切水到渠成,学生在回答如何面对“人生的沙漠”时,给出了这样令人兴奋和鼓舞的语句:“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不抱怨,我领略过一次海风的滋味。”“ 我们还应该继续走下去。”“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勇敢地走下去。”“放弃是弱者的选择,选择生,需要更多的勇气。”“选择奋斗,选择承受,本身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

学生从文本出发,并且超越了文本,化成他们对生活与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感悟。教学难点就在热烈的讨论中被化解。

有效设问,着眼于带动文本的整体品读,引导学生直抵学目标的深层次思考,避免了零碎、繁复的碎问,使得学生对人物有了完整而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活和生命意义的讨论也就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景象,他们的探求欲望激发出来,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难点自然攻破。

上一篇:钢结构竣工施工总结下一篇:五四诗歌朗诵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