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的教案(12篇)
1.认识人民币的教案 篇一
认识人民币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一年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重、难点
预测
重点: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9分钟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5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10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5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请看到书上的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2、换钱游戏:进行简装的计算: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小组合作来做换钱游戏
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完成1、信封里有2个5角的,是多少角?是多少元?你知道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2、信封里有2个5分的,是多少分?是多少角?你知道角和分有什么关系吗?
3、3元=()角
7元=()角
20角=()元
60角=()元4、4角=()分
9元=()角
50分=()角
80分=()角
暴露问题:各小组将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全班交流在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四、评学:
1、你知道人民币有哪些面值?它的单位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人民币?
小数的认识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重、难点
预测
学习重点: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数。
学习难点: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出示商品标价牌。
课前大家去调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的价格,并制成了标价牌,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2.区别整数与小数。
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自学:
1、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2)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1)标价牌上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元
角
分
4.0
()元()角
0.
0
()角
0.
()角()分
(2)火腿肠5.98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牛奶0.85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面包2.60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读一读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2)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米。
(3)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5.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米。
(2)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米?18厘米呢?
(3)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6.小组讨论。
(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2)点拨: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三、互学:
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四、评学:
1、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填在课本上)
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比较数的大小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能运用直观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体会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重、难点
预测
学习重点: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2.认识人民币的教案 篇二
本课件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整体设计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由简到难, 使用了多种交互。而且, 对于学生学习的反馈也能较快得知, 便于教师及时作出评价。将生活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也是课件的可贵之处。
另外, 课件集成了大量的视频、动画、图形, 形象、直观地将平面知识以立体动画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制作背景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课件是针对该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的。课件既适合教师教也适合学生自学, 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课件。
虽然我用Flash制作课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对课件制作的向往让我无法停止自己对课件制作的研究。在近5个月的时间里, 我一次次地请教同事, 寻求帮助, 胜利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为我的课件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引导, 曾玲宏老师在技术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就这样, 一次次的修改, 一次次的教学实践, 一次次的反馈, 再一次次的修改, 终于完成了课件的制作。
●教学策略
1.贴近生活
本课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线, 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通过创设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 让学生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课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学会学习、观察、思考, 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做数学、创造数学。使课堂生活真正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充满活力。
2.加强思维能力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从直观出发, 力求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并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本课件由四部分构成, 包含了七个环节。从主页面点击“进入”按钮进入到学习页面后, 在每一个页面的下方都有导航按钮。并且每页均设置了“上一步”、“下一步”和“快速退出”按钮。学习路径可选、学习进度可调, 操作灵活简便、交互性好。
1.问题情境
情境引入部分主要是“我会看”环节。
在问题情境中设计了付钱、找钱和差钱的问题 (如图1) , 用35元买2元的大象玩具, 小朋友该怎样付钱?用20元买35元的洋娃娃玩具, 小朋友还差多少钱?这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 唤醒学生对人民币的已有经验。
“我会看”环节中, 页面清晰美观, 人物形象鲜明, 声音清脆清晰,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另外, 可以通过调节页面上的声音控制器来调大、调小或者停止声音。课件人性化的设计增加了用户操作的方便性,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知识学习
作为本课的重点, 该部分通过形象直观的人民币的展示、辨别、分类、兑换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的人民币分类和换钱, 尤显优势。知识学习部分包含以下内容:
“我会认”环节主要是通过具体展示50元人民币的正面和反面, 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应从哪些细节去辨认人民币的面值。另外, 以5角硬币为例, 让学生了解如何辨别硬币的面值 (如图2、图3) 。
当学生已经明白了如何去辨认人民币后, 点击课件上的下一步按钮, 可以展示出完整的第五套人民币和部分第四套人民币。其中, 纸币包括: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硬币包括:1元、5角、1角、5分、2分、1分。当学生在人民币上单击时, 会发出相应的人民币面值声音。声形并茂的设计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操作。
通过“我会认”这一环节, 学生可以很好地认识人民币。因此本环节的学习是其他各个环节学习的基础。
3.知识应用
通过“我会认”环节, 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人民币的认识方法, 并且认识和了解了每一张人民币。本部分重在考查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 多次修改后才面向用户的。
(1) “我会分”
“我会分”环节是在学生对每一张人民币有了初步认识之后, 通过对人民币的分类, 来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这里列举出三种分类方法, 分别为按单位、按材料、按面值。
图4是按单位元、角、分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操作者可以拖动人民币到相应位置区域, 我对每一张人民币都设置了相应的热区, 方便用户操作, 避免人民币叠加。
对于按人民币材质分类和按人民币面值分类也是一样, 通过简单的拖动人民币就可以实现操作。操作正确时, 会有“答对了”的判断, 错误的操作会有“答错了”的判断。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方便用户的操作。
(2) “我会换”
在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基础上, 学习1元和角的换算关系, 本环节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三个小环节:2角换一角、5角换2角或者1角、1元换5角、2角或者1角。
如图5所示, “1张2角可以换几张1角?”, 操作者可以拖动右边的1角硬币到红色区域, 点击“确定”按钮可以判断拖动是否正确, 可以点击“重做”按钮重新开始此操作。
通过学习一个2角等于几个1角, 学习5角等于几个1角, 慢慢地过渡到1元等于几个1角 (如图6) 。
在本环节中, 借助Flash代码实现对人民币交换的方式设计了多种方法。例如, 在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角中, 可以是1元=5角+5角, 1元=5角+2角+2角+1角, 1元=2角+2角+2角+2角+2角, 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1元=10角的知识, 同时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3) “我会买”
本环节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 设计简单的买东西情境, 进一步实现对1元=10角知识的掌握的巩固。
所选商品是学生的学习用品, 便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如尺子、圆珠笔和书。点击商品进入付钱活动中。如图7所示, 买8角的尺子可以怎样付钱呢?操作者可以从左侧列出的人民币中拖动相应的人民币到付钱区域框内, 点击确定按钮可以对其进行判断。点击重做按钮可以重新开始。在此,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该课件中设计了多种付钱方式, 如对于8角的尺子, 可以这样付钱:一张5角、一张2角、一张1角 (如图7) , 也可以这样付钱:一张5角, 三张1角, 还可以这样付钱:四张2角。在这里, 借助Flash代码, 实现了多种付钱方式。
买1元6角的圆珠笔如何付钱, 买12元5角的书如何付钱, 是更复杂些的付钱方式。课件同样支持操作者进行多种付钱操作。因此, 我认为此环节的人性化设计是最让我感到满意的地方, 非常适合小学生自学。
(4) “我会做”
“我会做”环节是在以上三个环节的基础上, 设计的练习题。练习题具有一定的人机交互性, 在实现相关评判功能的同时, 还以声音的形式进行鼓励与肯定。
练习题根据难度包含看图填空 (如图8) 、单位换算 (如图9) 和连线题 (如图10) 三种题型, 每道题目都可以查看答案和重做。在每个页面上都有“选择题目”按钮, 操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要练习的题目。
连线题是人机交互较为明显的一项, 其可对每一小题做出判断, 并计算得分, 给予操作者一个评价, 也可以点击重做按钮, 重新开始操作。
4.知识拓展
在知识拓展部分, 也就是第七个环节“我会辨”, 我主要是想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人民币。该环节, 课件展示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人民币, 并且教给学生如何辨别人民币的真假 (如图11、图12) 。
知识拓展的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了解。同时, 帮助学生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关键技术处理
1.情景动画
导入部分的情景动画, 并不是我个人一点一点画出来, 而是借助网络资源, 搜集到图片后, 利用Flash的动画功能设计成动画, 并配音, 从而创设出了形象逼真的问题情境。
2.拖动人民币防叠加
课件“我会分”、“我会换”、“我会买”这三个环节都用到了这一技术。之前尝试过直接拖动, 但是出现的现象就是之前进入区域里的人民币被覆盖在底下, 导致用户看不到。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在区域框中为每一张人民币都设好位置, 同时为每一张人民币赋一个值, 实现了人民币的对号入座。
3.多种付钱方式同时起作用
在“我会换”和“我会买”这两个环节中, 课件支持多种付钱方式。采用的技术是在Flash代码中, 为每一张人民币赋一个值, 如5角的人民币, 我就给它赋值为5, 1角的人民币我就给它赋值为1, 当要付8角钱时, 只要进入区域框中的人民币相加的和为8都是正确的。
4.连线题和计分板
连线题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课件的人机交互性能。该技术是在同事的帮助下完成的。主要代码如下:
●评价与反思
课件以Flash软件为平台将图片、文本和音视频兼容并蓄, 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传统课堂中无法呈现的抽象知识鲜明、形象、具体、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但课件也有不足之处, 最突出的就是对细节的处理不到位, 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制作中继续努力。
我刚刚从事教学工作一年, 收获却很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 我会继续发挥我的专业优势, 今后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我要多下功夫, 掌握新型媒体和新型技术, 使课件的每个环节都更加完善, 深入研究和制作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课件, 让课件能真正为教师为学生服务。
●幕前幕后
我是第一次参加NOC活动, 也是第一次去北京市昌平区, 些许感触, 些许感动。在此特别感谢NOC活动给了我们一线老师展示自己的机会, 也感谢组委会给老师们搭建了观摩与交流的平台, 更感谢各位专家评委的指导与点评。
另外, 我也要感谢我的团队——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从5月去威海之后, 我就一直以自己是一名胜利教育人而感到骄傲。此次赴京亦是, 在众多的选手中,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 我们有团队, 我们有指导老师, 我们有向导。正如我所在的比赛小组中, 评委老师听到胜利团队后的惊讶与惊喜。所以, 我特别感谢马建辉等几位老师的正确带领, 从3月便开始进行课件制作, 到7月底课件正式参加比赛, 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先后组织了大约4次的集体课件演示, 指导老师从颜色到结构、从字体到布局面面俱到, 不厌其烦地指点着近30位老师的课件。所以, 我们是一遍又一遍地设计, 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课件, 有体力透支, 更有脑力透支, 但是对自己的信心和团队的信念让我坚持到最后, 回头看看, 一切还记忆犹新。
在北京参与活动的日子着实让我难忘, 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似潮水般再次涌上心头, 谨以下面几句话纪念与NOC活动相处的日子。
作者在活动现场
胜利赴京
青柳扶风伴彩霁,
胜利团队黄河启。
一笑一梦隔窗探,
半醉半醒京城里。
乍见昌平丝线密,
犹如女子着青衣。
晶莹双眸唇微启,
欲言又止欢而泣。
嘉禾长龙盘旋久,
对望无言诉肠饥。
暮霭沉沉天公急,
斜雨潇潇湿人衣。
京北香榭小汤山,
灯下掩面迎客栖。
京城长空添笑靥,
化工赛场谁得翼?
浅池映空云微动,
青莲翘首鱼儿嬉。
长风破浪附加项,
教管中心得佳绩。
问君胜利何所依,
且曰齐心又协力。
与时俱进为人先,
耕耘收获总相宜。
赴会朝阳现鸟巢,
龙腾擎柱又英奇。
犹如胜利正添翼,
展翅再约恩欧希。
评委印象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基础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的时刻, 我们需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便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合作性、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开发研究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设友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 王老师制作的这一课件是针对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设计的。课件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课件。纵观整个课件, 体现了以下几方面原则:
印象一:符合相关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程标准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 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 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本课件运用Flash制作, 利用这一资源, 进行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以学生实际为依托, 以直观为出发点, 在唤醒学生已有感知的同时, 展现出人民币的认识方式方法。可以便捷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大量信息的提供, 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 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这样的学习, 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会处于一种投入状态, 效率更高。
印象二:学生学习应用思路清晰。
本课件的设计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的特点, 合理地选择和组织媒体应用, 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 确定教学知识点的排列顺序, 安排教学信息与反馈呈现的内容及方式, 以及人机交互的方式等。课件由四部分构成, 包含了七个学习环节。重难点突出, 层次清晰,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王老师还针对学生可以自己操作的每一个环节或题目都做了精心设计和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即时评价, 达到“堂堂清”的目的。
印象三:界面美观, 操作便捷。
整个课件技术上以交互为主, 涉及点击、拖拽、输入、连线等易操作技术, 所使用到的交互技术, 都是采用方便用户操作的方式方法,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界面设置为绿色, 既保护学生的眼睛又可以给人一种欢乐明快的感觉。通过精巧的页面设计、完美的艺术构思、合理的色彩运用,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带给我们的美感。
3.“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实践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图案、颜色、字样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进率。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在买东西时,进行的人民币单位换算。
学 具:各种面值人民币的放大纸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回答:10个一是( ),2个十是( ),5个十是( ),10个十是( )。
2、课件出示:美元、港币、英镑、日元、人民币
师:世界上有很多种钱,比如美元、港币、英镑、日元,而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4、请同学在学习小组中把准备的人民币(硬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各一枚,纸币:1角、2角、5角、1元各一张,教师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纸币各一张)分一分(教师及时介绍人民币的质地:硬币、纸币。)
【评析:通过复习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一”、“十”与“百”之间的关系,利用课件、人民币纸样,简单地介绍人民币的知识。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导入新课,显得自然、流畅。】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出示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样。学生通过观测初步感知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部分學生已经在生活中获取这一知识,教师让所有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①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边出示课件边介绍,同时也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纸样。
②小组活动:进行人民币纸样分类。(让各个小组组长拿出教师预备的硬币和人民币纸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做到对后面的教学心中有数。)
学生汇报“分”的理由和“分”的结果,接着教师引出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元、角、分)
【评析:通过有趣的课件演示和学生利用学具的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小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诱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2、分组讨论。请学生观察人民币纸样,再将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不同面值人民币的颜色和图案在小组中说说。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生:我们组有几位同学昨天上网查了,现在用的人民币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3、教师顺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币的教育。
课件出示:把不同面值人民币国徽图案展示。(引导学生爱祖国,爱护人民币。)
4、人民币的识别方法
让学生拿出人民币纸样认一认。
教师点拨:我们一般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字以及图案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人民币的角上都有盲文这是为盲人朋友设计的。
小结: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颜色不一样(教师点拨:不同套的人民币的颜色不一样),以现在常用的人民币说说它的图案。有各种人物、山水、国徽,有水印、花印,阴阳互补对印,还有防伪线。
【评析:互相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取了对人民币知识的认识,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利用教育资源,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互换人民币
1、学习人民币的进率。
①让学生把准备好的1分硬币,一分一分地数,数出10分来。
10分是几个1角?(生:10个。)10分是多少?(10分是1角)
板书:1角=10分
②让学生把准备好的1角纸币,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来。
③10角是几个1元?(生:10个。)10角是多少?(10角是1元)
④板书:1元=10角
指明口答:1元=( )角 1元=( )分
2、购物游戏:
课件:小猴来到超市,选中一支自动笔,自动笔的单价:1.60元,小猴拿钱给服务员(看不清楚小猴付钱的人民币面值)
让学生说说小猴怎么付钱。(一种是钱刚好是1.60元,另一种是服务员要找小猴钱的)
【评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规律,精心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意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新到什么?你能用这些知识干什么?
五、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口答
①1元可以换( )个5角 ② 1元可以换( )个2角
③1元可以换( )个1角 ④ 1角可以换( )个5分
⑤1角可以换( )个2分 ⑥ 1角可以换( )个1分
⑦ 1元可以换( )个1分
2、填空
5元=( )角 7角=( )分 10角=( )元=( )分
六、发展与应用
帮妈妈购物。
【评析:拓宽题的设计很有必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也使他们对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充满兴趣和信心。】
【总评: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了观测、操作、讨论和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了人民币,体现了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具体地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色:
1、合作学习,主动探索,适时进行爱祖国教育。
在认识人民币时,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观测人民币,从中发现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图案和颜色,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一知识来认识人民币,并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他们交流中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养成勤动脑、善思考的习惯。
2、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4.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四
课前交流活动
师:孩子们,今天蒋老师给大家带来1个课堂储蓄罐,是什么?(师在黑板上贴上储蓄罐画)生:猪。
师:蒋老师会把孩子们上课时的好习惯用笑脸来表示,再把这些好习惯一个一个地存进这个课堂储蓄罐里,孩子们一定想存进很多的好习惯,是不是?
师:先来猜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是什么动物)。
师:你说?你说?你说: 大象
师:再来一个,头戴大红冠,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什么动物)。
师:你说? 公鸡
师:声音再响亮些,你说? 师:孩子们真棒,再来一个好不好?
师: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猜猜是什么?你说? 师:你说?
师:真好,(存进一张聪明笑脸,)祝贺自己。孩子们,我们开始上课。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师:在一片美丽的小树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开会呢,瞧大象爷爷来了。
(课件出示:大象:小动物们,你们工作非常出色,大家辛苦了,今天要奖励大家,你们说说要发什么奖励呢?
小猴:桃子,桃子,我要桃子。小白兔:萝卜,萝卜,我要萝卜。小猫:喵,发鱼,发鱼。
小狗:骨头,骨头,我要骨头嘛。四个小动物们在争吵。大象:这可怎么办呢?)
师:发什么好呢?你们能帮忙出出主意吗?(钱!)师:你说? 师:你说?
师:对,发钱。有了钱,小动物们就可以买到他们各自喜欢的东西了。师: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指名说)师:请你说? 师:请你说?
师:钱的用处还真是挺大的,直接揭示课题: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贴板书)(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师:对,叫:人民币(贴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名币:认识人民币(贴板书认识)
师:跟老师大声读读课题 师:孩子们见过人民币吧?
二、新授
(一)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发红包)
师:桌子上的信封里就有人民币,请右边的孩子轻而快地倒在盆里。如果你认识的话,向同桌介绍介绍。(开始)(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做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先请学生说1元的人民币,在投影上展示)师:你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它就是一元呢?掌声送给他
师:对了,这是1元。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壹,圆是人民币的单位,一般我们写作这个元,(贴板书元)请跟老师一起读:人民币单位,元。
师:仔细看,这是什么?这是国徽。(指着图上的国徽)师: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师:孩子们,请仔细在盆里找一找有几个一元?然后请把你找到的1元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看。
师:(介绍纸币和硬币)咦,孩子们,这都是一元,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她举的是1元的纸币,而他举的是1元的硬币。(点击课件对比)
师:请轻轻地把一元放进盆里。师:出示认识2元——100元的人民币。
师:(投影出示)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看仔细了,你认识吗?(老师藏起来悄悄一张一张展示)老师拿一张,学生说面值。孩子们,真能干,认识这么多人民币。
师:(出示1角面值纸币)孩子们,睁大眼睛看仔细啊,这儿还有一张。(看大屏幕)这是多少钱? 师:你怎么知道的?
师:对了,角,(贴板书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孩子们真厉害,尽管1元和1角都是数字1,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多喽!(点击课件对比)
师:(课件)我这还有一些人民币,仔细看你认识吗?谁愿做小老师? 生:这是5角,这是1角,这是1分,这是2分,这是5分。师:掌声鼓励。
师:孩子们看最后三枚硬币,它们是„(都是几分的),对,(贴板书分)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啦,请跟老师一起大声读一读,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咱们存进一张善于思考笑脸)师:故事还在继续呢,想不想听啊?
(二)教学进率
师:大象爷爷给小动物们每人发了一个红包,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猪得意地说:“哈哈,我有好多钱呢,我是大款啦。”小狗:“呜呜呜,我只有一张。”)小狗别哭别哭,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有多少钱?好不好?(出示课件展示小狗和小猪红包里的钱)
师:小狗的是一张„„?1元,板书:1元
师:小猪的呢?瞧他那个得意的样啊,我们也来看一看。
师:这是一张1角,板书:1角。猜一猜小猪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1角?你说? 生1:生2: 师:咱们一起大声的数一数,齐数1角,2角„„9角,10角。师:是多少?
师:其实啊,10角就是?——1元
师:1元和10角怎么样啊?(小狗和小猪的钱怎么样啊?)一样多。师:(出示课件并板书:1元=10角)1元就等于10角。咱们大声读一读。齐读1元=10角,10角=1元。
师:小白兔啊,也得到了大象爷爷给的1元钱红包呢,想不想看?
师:好,来看看,都是相同的纸币,抽一张,是多少的?是5角,猜猜有几张5角? 师:你说?师:请你说
师:为什么?因为5角+5角=几角啊?
师:说的真好!10角就是1元。看看是2张五角吗,再看看背面是一元吗? 师:咱们 班的孩子们就是爱动脑筋。而且很积极,我们存进一张积极笑脸。师:小猴子啊也得到了1元钱的红包,一起来看看吧。
师:也是相同的纸币,抽一张看看,是多少的?2角,想想里面一共有几张2角呢? 生1:生2: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认为是5张的请举手。咱们来数一数,1张(2角),2张(4角),3张(6角),4张(8角),5张(10角),几角?10角就是几元?10角=1元。
师:对,只要是10角就是——1元!
师:孩子们,你们会兑换钱吗?那好,老师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没吹牛? 师:请看大频幕课件出示题目:1元=()角 2元=()角 10角=()元 40角=()元,课件出示题目学生齐答。
师:咱们班的孩子太爱动脑筋啦,发言的时候很自信,而且其他的孩子们也非常乐于倾听,这是多好的习惯啊,存进2张笑脸。
师:孩子们,1元=10角,那么1角=()分呢?谁知道?(出示课件1角=10分)师:请你说:生1:生2:生3: 师:(出示课件并板书:)对!1角=10分 师:咱们一起大声的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师:小动物们有钱了,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小狗存钱的课件)师:小狗把他的钱存进了森林银行,第一次他存了两张,算算一共几角? 师:第二次他存了三张,一共几元几角?同意吗?
师:(课件出示小猪到超市)小猪有了钱,他没有立即存进银行,而是赶紧到超市买东西,嘿,他看到了这个(老师拿出棒棒糖),棒棒糖1元一个,那1元钱可以怎么付呢?请同桌一起在桌子上摆一摆1元钱,比比谁摆的方法多。开始。(听要求,老师说开始再动手摆)(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说停„谁想买这个棒棒糖?
师:你来,告诉大家你怎么拿的1元钱?你拿的是几张。。几张。。我可以卖给他吗?(有这种摆法的举举手,请轻轻放下。还有不同的摆法吗?)让学生多说说怎么拿的钱?
1、一张1元,我能买给他吗?有这种摆法的请举手。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2、5角+5角,同意卖给他吗?有这种摆法的挥挥手。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3、„„有这种摆法的挥挥手。真了不起!请3个学生回答此问题,学生没有回答到的老师做补充,这种摆法能买到棒棒糖吗?
师:你们刚才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怎么付1元钱这一个问题,多么善于思考啊,再装进一张智慧笑脸。
师:小猪啊,还想买这个棒棒糖了,1元6角一个,那1元6角可以怎么付呢?请同桌合作拿出1元6角。
师:做得真棒,再存进一张操作能力笑脸。(请孩子们迅速将人民币放进盆里,再将小盆放进桌盒)
师:现在咱们再到文具小柜台去看看,好不好?
师:文具小柜台的物品可好喽,课件出示物品和相应的价格。师:请孩子们安静仔细地观察每件文具的价格
师:老师有1元钱,想买这里的东西,可以买这里的哪几件物品?谁帮我出出主意? 师:可以吗?还能买什么? 师:行吗?还能买什么?
师:谢谢你,真能干,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买啊?买之前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文具的价格)活动要求:
1.8人小组合作。2个组长为营业员,其他人为顾客。
2.先想好了你要买哪一件文具?悄悄地准备好零钱,排好队有序购物,做一个文明小顾客。营业员主动热情,尤其是收钱,找钱不能搞错啊。买好后迅速地回到座位。3.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买的是什么商品?怎么付钱的?
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开始!(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孩子们把物品和钱轻轻放下。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的东西?
四、总结延伸
师:指着黑板,孩子们,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不错。用智慧的头脑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它的单位有„?我们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而且,在刚才的买卖活动中,合作的特别好,这一点非常重要,来,咱们再投进两张合作笑脸。为自己鼓鼓掌。
师:(出示课件)哎,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小猪把它的钱全部花光了,小兔子把钱存进了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要看一看,数一数,小猴子开了一家玩具店,生意可好啦,赚了好多钱,它不但捐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小动物,还捐钱办动物小学堂呢。
5.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五
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进率,简单的购物。
分两段安排:
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的简单购物(P68~70);
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
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
二、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1.以购物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进率。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
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
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在交流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至于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图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提出了就让他说说,没提到不要往上面引导,鉴定真假人民币显然不是一年级学生的工作职责。还有的把人民币上的盲点也教给学生,这更是多此一举,因为教师如果不看资料也未必了解。数学课上的认识人民币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要突出数学内容。
4.要利用练习题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分析和推理能力。
如P70③、⑤,让学生从给出的人民币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多样的,题目极具开放性,要让学生思考出尽量多的组合,并通过交流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不能只图课堂上热闹,过多地安排排队购物,而把这些题目弃之不用。P72⑤需要想像,P73⑥⑦⑧题也都具有开放性,也是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都应认真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以发展思维能力。
5.要认真组织实践活动。
6.《认识人民币》讲课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例1-例2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对事情充满好奇心。所以认识人民币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一年级学生需要在活动体验中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人民币是学生常见的,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我在课堂中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习知识,学生整节课兴致都很高,对学习知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学习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人民币学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教师:同学们,今天电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想看看吗?(想)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汇报发现。
学生1:第一张图片的小朋友们在超市里买东西。(生活中买东西是要付钱的)
学生2:第二张图片的小朋友在拿钱买报纸。(对,他在用钱买报纸)学生3:第三张图片的小朋友在买票。(应当主动购票,买票时要付钱的)
教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啊!
/ 5
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用它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出示第四张图片)
学生4:存起来,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等。教师: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教师:看来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学生: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发行的钱叫做人民币。(板书人民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 识人民币。(学生一起读)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由教材主题图引入,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熟悉的场景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调动积极的认知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10)
教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教师应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毛主席头像,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乱涂,乱画,乱折。)
(少数民族的头像代表着我们每个民族应该相亲相爱,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1元、1角、5角的纸币与硬币及1分、2分、5分的硬币。学生在观察、感知、体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不断深化对人民币的认识。)
/ 5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5)
教师:小朋友们看,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啊,老师现在想请向朋友们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类。
同桌互相分一分,说一说,汇报交流。学生1:按质地分,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学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学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在学生汇报完不同分法后,教师应适时总结: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通过对人民币进行分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对人民币的分类非常感兴趣,多样的分类方法不仅使课堂“活”起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对人民币的认识。)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10分)(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愿意吗?
教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请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教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1角硬币?(板书:1元=10角)
教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任选角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个硬币。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总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 0角,也就是1元。)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教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 5
学生:1角=10分。
教师:老师手中有1角钱,可以怎么换?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在知道1角可以换1 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通过换钱游戏,从2角、5角到1元,层层深入,当学生在认识了1元与10角的关系后,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感受进率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换钱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认识元和角的进率的基础上通过迁移认识角与分的进率,完成对元、角、分单位的全面认识。)
四.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吗(呈现下面的练习)。1.填一填
2.做一做
/ 5
四.应用拓展(10分)买一买
导语: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小小超市开到咱们教室里来了(在黑板上贴上)。你们想买东西吗?(橡皮,铅笔,本子,信封,糖果,圆珠笔芯,尺子)
1.同桌互相说一说,用1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呢?
(可以买一件,也可以买两件,买三件,但要知道付1元之后应找回多少钱?)
2.购物要求:学生带1元钱,说出自己想买的物品,并且说出应找回多少钱?(要注意礼貌用语,比如:A:你好,你想买什么?
B:我想买...? A:给你,找你....钱。B:谢谢!)师: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会儿工夫,东西全卖光了,我来看一看,一共卖了多少钱?(请售货员先数一数,再带着下面学生一起数)
五、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的损坏它!我们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7.《认识角》教案设计 篇七
苏教版二年级 (下册) 64页-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 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 认识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的表象,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 直观感知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小棒、尺、纸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2.生按要求搭图形。
3.揭示课题: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一) 认识角
1. 认识实物角
(1) 从情境图中寻找角。
(1) 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 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2) 从身边寻找角。
师:你能从教室里找到角吗?
2. 认识图形角
(1) 出示第2幅图。
(1) 让学生说一下这些图形有角吗?
(2) 把角画下来。
(2) 把三角板中一个角画在黑板上。
3. 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1) 摸角谈感受。
(2) 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3) 任意找一个角, 并指出它的顶点和边。
4. 试一试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 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 做一个角
能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二) 感知角的大小
1. 师示范将角变大变小
生观察, 并说出其中的变化。
2. 学生操作活动角, 感受角的大小
3.出示钟面图 (通过观察能直观比较大小的)
师: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 哪个角最小吗?
4. 再次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接近的)
师:这两个角谁大谁小, 你有办法比较吗?
三、巩固练习, 检查应用
1.下面的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 各有几个角?
4.数一数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五、我来研究
8.认识人民币的教案 篇八
教学没有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原因应有很多种。
首先从学生来分析, 虽然人民币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它,应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了。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是相当缺少的,能直接接触人民币的机会更是甚少,所以在具体教学时,也就使得孩子不容易接受与理解人民币,造成教学难以深入人心。
其次,从教材安排角度来看,人民币的认识虽然是建立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之后来进行教学的,表面上看,学生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不存在学不好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细究一下,就不难发现,教材对人民币认识的安排并不合理。因为这节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并笼统的放在一年级下学期进行教学,违背了学习应该呈螺旋上升这一规律,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或许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有难度的一个原因。
从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上去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的标准下,此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并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5、通过购物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按照这样的教学目标去设计教学过程,最后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学生有没有真正理解人民币的概念?1元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知识内涵等等,恐怕很难作出肯定的回答。
教学目标要实现其自身的功能,需要对它进行适当的描述。
《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上用到了一些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等。这些目标中提到的“认识”、“培养”、“意识”、“体验”都是指内部心理状态。但是我们怎么知道学生已经有了“认识”或者“体验”过了呢?这样的目标描述是含糊不清的,也是无法观察到的。 “培养学生……的意识”与“使学生认识……”等的描述显然是在陈述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因为教学目标在陈述与定位上存在着以上问题,导致我们的教学也是模糊与笼统,随意性很大,也无法测量。
依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我们可以重新设定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1、言语信息,陈述观念的能力。2、 智慧技能。使用符号办事的能力。3、认知策略,通过概括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更为特殊的习得的智慧技能,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能力。4、动作技能。5、态度。依据加涅的理论,我们将原先的目标修订成如下几点:
1、学生能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并能识别现流通的人民币面值。
2、学生能说出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3、认识商品的标价牌,能正确读出商品的价格是( )元( )角( )分
4、会进行简单人民币单位的换算。
5、会比较不同单位人民币的大小。
根据具体情景,会进行人民币的简单加减计算,能解决实际购物中的简单问题。
这样的目标陈述通过使用一系列的行为动词如:“说出”、“识别”、“比较“等使行为目标与内在心理变化有一个可以观察到的对应关系。这样的陈述很具体、很清晰、达到可观察与测量的目的。有了这样的目标再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新分类的理论与技术,我们可以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从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纬度对教学目标进行细致深入分析。
知识的纬度包括以下几点:
1、事实性知识:是指分散的、孤立的“点滴信息。如目标1 、2、3都属于事实性知识。
2、概念性知识:以相互联系的、非任意的和系统的方式组织整体信息。
3、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做“事”的知识,通常以一系列要遵循的步骤的形式出现。它包括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知识以及用于决定何时运用不同程序的标准的知识。
4、反省认知知识:是关于认知的知识以及个人对自身的意识和知识。
认知过程的维度包括:
1、记忆:再认(识别)、回忆。如目标1、2、3都属于事实性知识的记忆。
2、理解: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
3、 运用:使用程序完成练习或解决问题。目标4、5、6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运用。
4、分析:把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形成总体结构或达到目的。
5、评价:依据标准做出判断。
6、创造:将要素加以组合形成一致的或功能性的整体;将要素组织成新的模式或结构。
由于教材本身的设计问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很难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基于这一点,为了让人民币的认识在低年级进行教学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主动给学生建构人民币的概念。这一点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教这一内容前布置学生参加一次购物活动,真正了解1元能买到多少东西,即1元钱的背后所代表物质的多少,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人民币的概念。
9.认识小面值人民币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的人民币。(2)认识人民币的单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过程与方法:
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的功能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探究发。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学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东西吗?买东西时用到什么呢?(学生回答:钱)
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 它们。
(板书: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钱)
(2)谁愿意到面前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大家?要先说你 介绍的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
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 都有国徽。
小结: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 我们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 不要损害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介绍元,角,分
三、了解元,角,分的关系。
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现在老师想买一支一元钱的自动铅 笔,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可以怎样付款?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付款方式。
(板书:1元=10角)
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吗?
(板书:1角=10分)
四、练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学生完成在书上。2.做练习第四题: 1元钱能买什么?
饼干4角
扣子1角 练习本5角雪糕1元
五、板书设计: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1元
5角
1角
1分
2分
5分
1元=10角
10.认识人民币课堂教案参考 篇十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我叫聪聪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叫明明
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11.认识人民币的教案 篇十一
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作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呢?至关重要的是需要正确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核心范畴。首先要有科学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行动,产生良好的效果。本文认为对这一范畴应作辩证认识。既将人民群众作为利益的享有者,更应将人民群众视为利益的创造者,使创造者与享有者高度一致,才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利益的享有者,这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民心的向背是执政党赖以存在和巩固执政地位的群众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诸如得民心、顺民意、利民和取信于民的主张都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巩固执政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目前面临着新的历史时期,党要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就必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如何完善党的作风,加强党的全面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一方面的问题,目前理论界的认识和探讨较为丰富深刻,产生的理论成果也较多。但是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都是将人民群众视为利益客体,将人民搁置在被动的角度,似乎人民群众只有被满足的要求。这样就有失片面,对“人民群众的利益”缺乏全面辩证的认识。鉴此,本文侧重于体会认识这一范畴的另一方面——将人民群众视为利益主体、实践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生产力是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它最终决定着社会总体的面貌和历史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还认为,无论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文化的进步,其主体动力都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又是其享有者。创造者与享有者高度一致,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可见,人民群众兼具着创造者和享有者的双重身份。这两个角色联系一致,缺一不可。
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之中。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重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重要意义。列宁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时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新社会的基本因素。……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凡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都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自己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但是这个规律不是少数“天才”人物所发现,而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的成果。过去曾出现过的“代替群众作斗争”的思想是错误的,现在如果形成“代替群众搞建设”的看法同样是错误的。那种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客体”和“盲目的追随者”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在党群关系上,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谁依靠谁”的问题。这是一个辩证统一,互为依靠的关系。站在历史主体的角度看,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和作风。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在这里,有一些认识是值得分析的。比如,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以解放生产力。这当然不错。但是,从更加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认识失之笼统和肤浅。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实质上是调动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人的积极性。所以,从更深刻、更具体的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要调整各种经济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政治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系统主要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据此,我们有理由说,判断一个社会生产关系是否先进或者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就在于看它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主体系统特别是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因此,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出发,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性出发,应成为“三个代表”的基本出发点。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党就一事无成。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执政和巩固领导地位的最深厚的政治资源,是党的不竭力量源泉!
在实践“三个代表”中如何促成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创造性的极大发挥,怎样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活人民群众的创造欲望,营造出生气勃勃的社会局面呢?关键在于给予其创造的动力。马克思指出:“创造是一个很难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念。”人们最需要别人尊重的权利是什么呢?就是“创造”的权利。然而,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发挥的程度和质量,是受一定的内在动力支配。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能动性的内在动力,并正确发挥这些动力,就能有效地调动人的主动创造性,促进人的能力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产生创造的动力和一般规律是多方面的,如生产动力、刺激动力、环境动力、比较动力、希望动力和方法动力等。这些动力理论都能成为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中的工作着力点。但是,从现代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看,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就是说,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必须满足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的需要,这点已定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之中。然而行为激励理论——需要激励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类:一是“维持因素”,一是“激励因素”。已经满足的需要只是一种“维持因素”它不能激励人的积极性,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是“激励因素”,它能激发人的积极性。鉴此,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自我发展,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必须坚持以物质鼓励为主、以精神鼓励为辅的激励原则。当前精神鼓励固然需要加强,但更需要加强的是物质鼓励。无论使用物质鼓励手段,还是使用精神鼓励手段,都必须把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着眼点放在人的需要满足之前,而不放在人的需要满足之后。第二,必须在人的需要同需要的实现之间建立起相应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机制。人的需要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方式去实现。因此,这种手段、方式也是人的一种需要。当后一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人的初始的需要自然也得不到满足,这样必定妨碍人的积极性。故此,我们不仅应该使主体的满足程度同社会的贡献直接联系起来,而且应该使二者成正量关系。这样才能真正使主体对实现需要的追求成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必须同时注意满足不同人的不同方面及其层次的合理需要。需要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而无论在哪一方面又都具有更为细致和丰富的内容。由于人的工作性质不同,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政治素质的不同,心理结构的不同等,因而对需要的内容、重点、质量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只有区别对待不同人的不同合理要求,并创造条件尽量满足这些合理要求,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第四、以动态的眼光认识人的需求,注意满足人的不断发展着的需要。人的需要不仅是一个复杂系统,还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在不同时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才能使人的积极创造性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长期地把人的需要限制在某一领域或水平上,都不能调动人的积极创造性。目前,对于已经萌生出强烈的民主意识的中国人民来说,如果仅仅着力满足人们的温饱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在满足人民的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不断满足他们的政治民主需要,先进文化需要等,才能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我们党来自群众,党最深厚的基础在群众,党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壮大的生机也在群众之中。同时,群众也需要我们党,需要一个能集中代表他们根本利益,在他们之中、为他们着想、给他们办事的政党。由“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到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的共建、共享这一认识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充分重视。
12.幼儿园教案 《认识人民币》 篇十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五、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 《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元
红
色
正面:国徽
毛主席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元
绿
色
正面:国徽
毛主席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元
棕
色
正面:国徽
毛主席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元
蓝黑色
正面:国徽
毛主席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元
紫
色
正面:国徽
毛主席头像
背面:泰山
元
橄榄绿
正面:国徽
毛主席头像
背面:西湖
角
紫
色
正面:国徽 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角
棕
色
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才大家在看到人民币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时都很激动,其实我们的家乡洋县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不信,就快快坐上我的“快乐大巴”一起去瞧瞧吧!注意,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哦!Let’s go!①、逐一了解家乡的各个景点。
梨园景区--------开明寺宝塔---------蔡伦墓---------华阳
②、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金梨、香菇、紫薯、五彩米、土蜂蜜、枣糕馍等。
③、帮助外国小朋友购物,正确使用人民币。
幼儿每人一套人民币学具,按照每种特产的价格快速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7、小结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使用人民币
活动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各种常见面额的人民币。
2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进行合理用钱与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10以内面额元的转换,复习10的组成及10以内的加减。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仿真人民币(5元.2元.1元)合作凑10元的记录单(每组一份)课件 记帐单
场景:蓝猫文具店 收银员 活动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出课题
师:你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怎样才能把你喜欢的东西从超市带回家?(钱)蓝猫知道我们快上小学了,特地开了一家文具店,可是买文具也得用钱,你认识哪些钱?(幼儿自由说)小结:中国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些常见的人民币吧!二.认识人民币
1认识常见的人民币(课件:纸币)2(课件:硬币)纸币和硬币
结:人民币有的是用纸做的,有的是用金属做的,用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用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3爱护人民币
师:人民币上面有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三.学习10元、5元、2元间的转换,复习10、5、2的组成
1师: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之间还可以交换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2出示课件,连线游戏
3小组(每组4人)合作用四种方法,选择5元2元1元人民币凑成10元,换取10元真币 四.文具店购物,使用人民币,复习10以内的加减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推荐阅读:
认识人民币参考教案11-11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10-30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案- 认识人民币11-14
认识人民币教师教学反思09-13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10-04
认识人民币专项练习题12-2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6-12
《认识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6-23
角的认识教案08-17
《千米的认识》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