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2024-06-18

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精选15篇)

1.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篇一

清城区全面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清远信息港讯:“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只要你们想得到,只要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我们都会全力支持!”这是清城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柏洪在9月6日的教师节慰问活动中,代表清城区委、区政府对华侨中学教职工说的话,也是对全区教育事业和该区教师的表态。在座的教师听到这段鼓舞人心的讲话,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是日下午,刘柏洪和区委副书记、区长叶春葆分别率慰问组到华侨中学、清城中学、源潭中学、清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慰问,向辛勤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并送去慰问金。刘柏洪一行在华侨中学充分肯定了该校在校园建设、校容校貌、教师精神状态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华侨中学‘三年稳固清远一流地位,五年创建广东知名学校’的目标非常大气,完全符合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比拼珠三角’的宏伟目标,也完全符合华侨中学发展的实际。相信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达成这个目标。”

据了解,近年来,清城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仅2009年大手笔投入8亿多元成功创建为非珠三角地区首个广东省教育强区。创建教育强区后,清城区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完善一系列制度,目前清城区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全区教师安教、乐教、善教。具体举措为以下几个方面。

[举措一]激励机制日臻完善,教师工作热情高涨

近年来,清城区不断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如健全校长岗位津贴和边远学校教师津贴制度,制订《清城区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等。仅在2011年教师节前就进一步完善《清城区教育奖励办法》,奖励力度不断加大;新设立清城区奖教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安教、乐教、善教,在教育教学某个领域成绩突出的教师;以及品学兼优,在某个领域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清城区大手笔投入奖教奖学和绩效工资中,教师们仿佛“一池春水”被全面激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该区教师工作更有目标、更有干劲,更有盼头,更有幸福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教师们觉得区委、区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他们决心把内心的感激,化为工作上的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创先争优,为教好书、育好人而奉献自己的身心。

[举措二]福利待遇优先提高,教师人人安教乐教

清城区把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区、街(镇)、村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2009年清城区教职工人均年增资5229元;2010年该区再投入1900万元用于提高教师绩效工资标准,教师人均年增资3200元。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设立每年的校长岗位津贴、边远学校教师津贴共250万元。自2010年9月起每个教师住房公积金提到按其收入的8%的比例执行,实现了教师住房公积金的大幅提升。2011年投入1000多万元兴

建3幢单身教师集体公寓,有效解决了单身教师的生活问题。目前,该区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基本达到该区公务员人均工资,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收入略高于城市教师工资收入。由于清城区教师福利好、待遇高,所以全区教师安教、乐教,区外教师因此非常向往,纷纷要求调入清城区,就连广东省实验中学等省内名校和珠三角地区的教师也要求落户清城区,以做清城区教师为荣。

[举措三]教学设施超强配备,教师工作环境优越

清城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超强配备现代化教育装备。目前,已建成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现代化室场,其中,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有40所。近几年教育装备总投入达1.2亿元。另外,为每个中学高级教师配备了一台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现全区教师的办公电脑人机比超过2:1,多媒体教学平台进班级覆盖率达60%以上。由现在先进的“电脑加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了“黑板加粉笔”单一的教学模式,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组的专家因而发出感叹:“珠三角部分地区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也难与清城区相比!清城区教师真幸福!”

[举措四]培训体系科学构建,教师培训政府“埋单”

为了贯彻落实《清城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切实加强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清城区制定了《清城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两支队伍培训的实施意见》,构建培养培训相衔接,职前职后教育相沟通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形成教育两支队伍培训常规化、制度化。在原来每年安排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加大财政预算,自2012年起,每年教育培训经费预算超过200万元,并且逐年适度递增。用教师们的话来说:我们教师参加培训,不用花钱,而自己的专业又得到提高,真是划算![举措五]尊师重教氛围浓厚,教师地位日益彰显

清城区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坚持为教育多办实事、办好事。区委、区政府把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经常到学校调研,召开现场会,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在每年教师节、春节前,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深入学校慰问第一线教师。今年,清城区又拨专项教师节慰问资金,使全区每个在职教师的教师节慰问金提升到300元以上。该区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坚持每年隆重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风尚,不断增强教师的光荣感和幸福感。[举措六]文体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身心倍感愉悦

清城区委、区政府非常关注教师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丰富全区教师的文体活动,拥有健康的身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每年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二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三是设立各

中小学教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四是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体育竞赛、艺术展演制度。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愉悦广大教师的身心。

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使清城区广大教师提高了幸福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不辱使命,开拓进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本文转载于:清远信息港 连州论坛 http:///

2.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篇二

一、找准目标,明晰奋斗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教师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工作时的体力付出,更让很多教师都觉得身心疲惫。

职业幸福感是近几年新兴起的名词,脍炙人口,常常有人将目标比喻成灯塔,有了它才能知道奋斗的方向,才能看清前行的路。对于一个人民教师而言,职业幸福指数的提升更是离不开一个明确的、精准的奋斗目标,因此,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第一步就是指准奋斗的方向。奋斗目标的确立可以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它是一个弹性的概念,没有固定不变的统一格式。比如,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的开始,就制定本学期的奋斗目标,最初的奋斗目标不宜过高,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压力,与初衷背道而驰。我们现在仍有很多教师不能科学地制定奋斗目标,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目标的达成可以给自己带来喜悦,同时也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这也是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很多人常常对目标这个概念弄得混淆,总认为目标必须是一个大的方向,是整体的概念,是距离自身有一定差距的远方。其实则不然,这里所指的目标既可以是整体的职业奋斗目标,也可以是小的教学的奋斗目标,甚至是每个学期每节课的奋斗目标,都是可以对自己起到一个目的明确的作用。简而言之,无论目标的大小,必须得切合自身的实际来定。

二、分层进修,尊重个体差异

现在科学知识的发展很快,课程也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进行创新,这种发展趋势使教师们不得不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知识的更新,否则,教学内容跟不上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对课程新编入的内容,有的教师会理解得有偏差,有的教师会理解得不彻底不透彻;有的教师仍然坚持以前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不肯接受新知识。

面对这种现象,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地更新他们的知识,综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培训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统一标准,现在有些学校采取分层进修的方式,针对每个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层进行进修培训,同时尊重个体性的差异,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对各个层次的教师的激励,实现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特别安排,使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配合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会的目的。对于效果好的教师,学校设置一些相对难的培训内容,激发其参加培训的动力,调动培训积极性;思想积极性不高的教师,也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劝导谈心,慢慢引导,增加其培训的效果。

分层进修的培训方式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增长是有很大帮助的,主要体现在引导教师的自主学习、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上。首先,分层进修能激发教师对更新知识的兴趣,其要求学校培训导师要对每个教师的专业水准、专业认知等有个客观的掌握,了解教师在更新知识中的弱点,并因此设定相关的学习目标。在培训前,要针对专业技能不同的教师而设定不同的难易程度,及培训方法。使年龄稍大的教师也能听懂、学会,这样会大大调动起一部分老教师的积极性,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增强培训效果。同时,在进修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让每个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自己的优点,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修正。

三、校本培训,立足学校实际

培训的宗旨就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领会,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只有教师能对课本理解透彻,才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学校针对教师应该进行校本培训,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有更好的培养。新的教育改革中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不难看出,学校对于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既要注重个体差异,又要立足于本学校的实际。比如,学校可以根据本校不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的教学水平,改变他们的授课方式,鼓励其从课本等根本性的培训出发,转变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讲授课变为以学生自主教学为主体,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师生的学习关系实现转变。通过这种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既能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同时又能让教师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

对于校本培训,学校还应该结合实际科学制定计划,达到目标明确,安排具体,措施得力,责任到人,检查定位,小结定时的目的。如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年级的备课组均进行平行课教研活动,围绕专题讨论,每位教师实施集体公开授课,从而优化该项目的处理。开展主题或者专题研讨,公开授课,开会总结,教师可以尽抒己见,互相学习,收获很多。

四、课题研究,体验成功乐趣

要为教师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氛围,要多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鼓励教师有新的想法并勇于实践。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会使教师消除自己的消极心理,主动地养成创新的能力。课题研究工作以学校的主体教育理念为指引,以“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研究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常规管理、科研带动、教研推动、点面结合把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学校要组织教师经常参与各种教学成果交流小组等相关的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

团队的交流也会使教师们看到彼此的优点和缺点,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改正自身的不足,并对团队合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思想上使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更利于其将来更好地接受新的教学改革。比如,在进行新的课题研讨时,课题组内部的教师可以进行分工,明确每部分课题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组内教师进行讨论,针对性地对听课记录,教案、学生作业等进行总结,最后达成共识,及时作好反馈工作,形成文字形式的教研案。

很多学校都为教师提供了课题研究平台,并积极鼓励教师以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新课题的研究,在成果的研究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在教育成果日渐激烈的今天,仅凭教师个人的努力,很难完成对一些教学课题的深入研究,因此,在研究中团队合作的力量逐渐被关注。教师个体的力量毕竟有限,绝大多数的工作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整体配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体会到研究成果展现所带来的乐趣,逐渐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

五、建立档案,记录杏坛轨迹

为每个教师都建立个人的成长和成果档案,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步步留痕的处理,这样,既可以让教师们定期地进行自我总结,又可以让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同时也可以针对个别的典型教学档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提高教师在教育中“以生为本”的意识。

以建档为契机,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创新教学的机会,不歧视后进生,这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的。对专业水平较弱的教师进行定计划、定时间、定人员,分批辅导;同时狠抓落实,用小测、变式进修培训、合作性学习、个别辅导等方式,对既基础又重点的各种方式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这些也是鼓励教师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大力地进行宣传,激发教师参加跨校的一些典型性界定问题的讲座,收集本学科的问题并加以修改,组织并且鼓励校内教师向各新闻媒介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此在实践当中,作为评价标准,促使每位教师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启发,集思广益,选择最佳教学策略,从而加快形成创新课堂的基本模式。

为每位出色的教师建立档案,这就需要学校重点对评估分析模式进行建立和完善,对进修培训和平时的教学考核进行重点分析、综合评价,针对每个教师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记录”,在记录中写明教师在进修培训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设定改正时间,通过考核检验对比,引进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实施的效果评定成绩,然后排出名次,对优秀的进行推荐到教学课题组。这样做既有利于教师的进修培训效果的提升,又能够检查教师的具体教学水平,促进职业幸福指数的增长。让优秀的教师都在杏坛里留下他们的教学轨迹。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学理论等知识,研究新常态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焦点,掌握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为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打下良好基础。

3.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篇三

一、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探析

1.压力过大造成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2006年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中,教师已成为最不和谐的三大职业之一。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工作中,由于环境单一、任务重复、管理机械、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因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对工作产生了消极情绪。许多教师认为,教师吃的是“草”,却要挤出“奶”,甚至是“血”,这让他们无法接受。近几年,教师的生存状况虽有明显改善,教师也实行了绩效工资,但是还有个别的财政部门拖欠或不兑现教师的绩效工资,从总体上说,教师职业压力的改善仍然不容乐观。

2.各种疾病困扰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

一项调查报告结果显示,65.1%的中学教师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职业病”。其中,腰背痛、咽炎、颈椎病、痔疮和胃炎或胃溃疡是排在前五位的疾病。要想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必须关注教师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和心境、心态,要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快乐而阳光地生活,从而带着学生走出苦旅般的学习生活,让“教”与“学”分别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享受!

3.内外部因素对教师幸福指数的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职业动机、职业承诺、教学动机、职业倦怠等。外部因素包括绩效工资、社会因素、组织气氛、职称兑现等。

如果以上这些状况长久地存在下去,教师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产生应付抵触情绪,甚至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到教师的生存质量,使教师无法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而教师是否能从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将影响教师的人生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就不可能有教育质量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幸福。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帮助教师提升幸福指数的几点建议

1.把追求幸福的权利还给学生

小学生大量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他们有权利追求课堂的诗意和幸福。我们教师往往习惯于霸占语文课堂,因此扼杀了学生追求语文学习的幸福权利。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提升课堂学习质量,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舒服开心地生活在课堂中,在经历一段美好的心灵之旅后,感受到幸福,体验到美好。

例如,在教学《奶奶的白发》“课外拓展”环节中,在银幕上不停地变换着爷爷奶奶辛勤操持家务的画面,伴随着音乐,儿童朗诵对爷爷奶奶的赞美诗。更特别的是,画面最终定格在一双年迈的老人身上——教师自己的爷爷奶奶。教师满怀深情地回忆起爷爷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说到动情处哽咽不止、潸然泪下,这一场景感染了在场所有的学生。最后,教师提问:孩子,你的爷爷奶奶为你付出那么多,你该怎么去报答他们呢?学生列举的一个个生动的事例绝对是平时作文中看不到的,所说的幸福之言也是发自内心的。是什么让学生如此深地解读了文本呢?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长辈们辛勤操持家务的画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也使学生体会到了长辈们对自己的关爱如春风细雨。

2.教师良好的心态就是幸福之源

每天我们面对重复而艰辛的工作,教师应时刻拥有良好的心态。对于枯燥的工作,教师应当把它看做是一种乐趣,当成是幸福之源,这样工作起来才会充满热情,才会轻松愉快。当学生主动来找我们问问题,或者向我们倾诉自己的烦恼时,我们要用心给他们释疑解惑,这是在享受教书育人的幸福过程。我们默默耕耘,脚踏实地,把教育过程中的小事做好、做到位,这样不仅可以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也能够收获快乐,感受到忙碌中的充实。当我们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经过努力,明显进步的时候,我们更能体会到付出后的快乐,这是教师特有的快乐和满足。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爱学生,被学生爱着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例如,在去年的暑假,我所任教的第一届学生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聚会。虽然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都是20几岁的帅哥、靓女了,但当他们喊我“徐老师”时,我仍然很激动,真正体会到了为人师表的甘甜。在吃饭过程的交谈中,孩子们讲着小时候上学时发生的点滴趣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从他们的谈笑中,我得到了满足,感到无比的幸福,也更加认识到教师的形象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性。我们不要把他们当成小孩子,也许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孩子们就会铭记一生。有的孩子见到我,与我紧紧相拥,或眼含泪水,或欣喜若狂,我也深受打动,希望我们这样的师生关系永远存在,希望时刻拥有这种简单的幸福。

4.教师的幸福指数 篇四

——源于责任和提升

山左口小学

许小伟

今天有幸听了市教育工委刘景班书记和新海高中李震副校长的讲座,收益颇丰,受益匪浅。作为教师根本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指数如何得到提高和满足,两位资深专家给了笔者很好的启迪。

刘景班书记从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10个方面剖析了作为教师应拥有的素质和品格。笔者认为这10个方面源于“责任”二字。责任是一种品格,是一种给予,更是一种奉献。当然要成为名师还必须懂得自我提升,懂得尊重生命的价值,懂得施教的方法。就像李震教授所阐述的一样,教师要有一种自我发展意识,自我提升意识。

5.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提升幸福指数 篇五

近些年来,随着各地纷纷打起“幸福牌”,人们对“幸福指数”已经不陌生了。然而最近,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联合招聘机构进行调研,推出了全国28个大中城市的“烦恼指数”(平衡指数)。数据显示,各城市白领平均指数为48.22,普遍“比较烦”。

且不论这项调研的科学性有多强、学术价值有多高,对具体城市的研判准不准,单就提出“烦恼指数”这一概念,就已经颇有现实情怀和辩证思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有幸福就有烦恼,有快乐就有痛苦,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必须正视的社会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获得幸福必须解决烦恼问题。从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来看,幸福从来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创造和体验出来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通过排忧解难、攻坚克难来开拓幸福生长点,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比如,从勒紧裤腰带到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是一种幸福;从举国只看几个样板戏到文化生活多 姿多彩,是一种幸福;从农民终其一生只能在土里刨食到走进城市成为新市民,也是一种幸福。

此次北大推出的“烦恼指数”,主要以城市白领为调查对象,总结出工作任务重、人际关系欠佳、角色模糊和冲突、职业发展焦虑等六大压力源,反映了在经济 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人们工作和生活面临的困境、思想和观念上存在的困惑。与这样的调研结果相呼应,是职场上普遍存在的过度加班、不时发生的 “过劳死”等现象,是路怒族、网络暴力、戾气怨气所折射出来的心理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说,“烦恼指数”也是一种生存指数、发展指数,是全面客观把握社会现 实的必要参照。

提升幸福指数需要正视和善用“烦恼指数”。“烦恼指数”提供了观察社会的新视角,也理应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契机。“烦恼指数”一方面说明人们有多烦,烦在哪里,但客观上也提示了纾解烦恼、走向幸福的途径。

6.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十大因素 篇六

一、教师的待遇------即工资、福利、保险。政府要想使教师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指数,政府就应该使教师的工作水平、福利、保险真正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这一方面政府是关键。

二、学校的物质生活环境-----包括硬件设施设备,环境布置以及其是否整洁、亮丽、舒适。这一方面政府仍然是关键。

三、人际关系-------亦即教师所处的学校,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校长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政府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社会的期待-------以往的教育承担了过多的社会期待,教师承受了过多的社会的压力,不是万能的教育要想满足社会家长所有的期待显然不可能完成。由此当然会产生对于教育和对于教师的很多的不满。在这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应当努力降低一些家长对于教育对于教师的期待。让他们对教师的希望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努力转变家长把成才放在第一位而忽视学生成人的倾向。教师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学生成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孩子的成人教育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五、专业自主权--------这表面上是与校长有关,好像校长不管那么多,教师就有了专业自主权;与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好像主管部门不管那么多,校长就有了办学自主权。但最主要的是和整个社会对中小学教育功能的定位和评价有关。只要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高考的地区差异现象存在,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就永远不可充分的享有。

六、专业素养---------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和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身应着力提高的一个方面,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我们的专业素养才能不断的提高,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游刃有余的完成教学任务,只在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学识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七、职业安全感--------除了极个别的教师以外,我们的教师队伍现在总体上是优秀的。给教师一个相对安全和稳定的职业环境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利的。

八、社会声望和评价体系------当我们的教师除了能送走几个学生上了好的高一级学校之外,还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相信社会就会说,这些教师除了教学,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本事。那时我们的教师可能就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我们如果与社会比金钱财富,肯定越比越自卑,但我们如果培养自己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情趣,相信也会令社会上的许多人羡慕不已。而如果自己只能永远迎合社会的庸俗低级趣味,不但令别人看不起,同时自身也找不到自己的优越的合理定位。

九、家长的口碑-------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尊重家长,教育家长虽然不是我们直接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当然做好这一工作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十、学校制度------现代新型的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公平、公正、公开。这一方面,我们的校长应该和教师一道做更多的工作。

当然影响我们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可以概括为生活收入水平、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谐程度、社会人际关系、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等五大指标。其中我们的个人健康状况、和谐的家庭生活、丰富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些方面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做到的。

谁来提高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靠政府、靠社会、靠自己。我们的教师也要能够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与社会适当的融合,相信我们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一定会有更多的增长。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

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呢?我想至少有这样17个因素。如果我们能够清醒地理解、认识这些因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我们就找到了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一些着力点和“抓手”。

1.待遇。待遇不仅仅是薪水,待遇是个多元的概念,包括四险一金等等。待遇非常重要的是薪水,但又不仅仅是薪水。正如我们经常讲的,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更是我们政府的责任。

2.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学校中是不是充满了公平与正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融洽、和谐。但是真正能够影响我们喜怒哀乐的人都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人中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同事。对于我们的感受来说,小环境比大环境更重要。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好不好,领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每一个教师也都可以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贡献力量。

3.教师的劳动强度。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工作量。现在老师们,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工作量都偏大,所以我们的确有一个解放教师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怎样缩小班级规模,减少课时量,进而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当然,这首先也是政府的责任。

4.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什么叫做教师的专业的自主权呢?就是教师这个职业作为一门专业,它的从业人员所拥有的权利。那么我们作为一个职业的专业的人员,有专业权利。教师的专业权利包括教什么和怎么教,还包括参与教育探索和发表教育研究成果,参与学校的制度建设,对学生的奖励与惩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等等这样的一些权利。认识到教师的这些应该享有的专业权利是很有价值的。我们教师怎样更好地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怎样做到更好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都有重要意义。

5.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就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到教师作为生活者的幸福感,我想那就是因为同样的工作任务如果你专业素养比较高,你就更能够感受到那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胜任愉快,就能够很好地享受工作过程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专业素养比较高,你就能更多的得到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在你所归属的团队中就能够享有更加良好的个人声望,更好地满足你自尊的需要。

6.学校的物质生活环境。环境,包括校内环境和周边环境。学校是不是整洁、干净、亮丽、宁静、舒适,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如果走进一个学校乱糟糟的,非常喧闹,我们老师一定会感觉不好。让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家,学校物质环境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保持学校的整洁和干净,我们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7.学校的硬件建设。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健身器材等等,是不是用起来顺心顺手,富有效率和效益。8.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稳定的,是不是享有职业安全的,对于教师的心理安全有重要影响。过去在一些地方,普遍盛行的末尾淘汰制,其实是一个非常粗暴的和简单的做法。这样不能够很好地带给教师职业的安全感。因为你单纯地按照这种线性的排队,那总会有人排在最后。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为我们的教师确立起一个职业的基本标准,即职业基准。只要一个老师达到了职业的基本要求,他就应该享有职业安全。当然,过于稳定也容易导致有些教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所以,应该建立起一个好的机制,把握好一个合理的度。

9.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是有不同层级的。一个职业的从业人员的资质怎么样,会影响到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的社会声望。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我们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条件,比如说提高学历层次。尽管学历不等于能力,但是从统计学上,更高的学历对于个人来讲,更有可能发展他更强的能力。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来自觉地维护我们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如果我们的学生感觉教师是一个不正直、不光明、学问与品行有问题的人,那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就会大打折扣,事半功倍。

10.生源质素。学生的素质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包括学生有没有良好知识经验的背景,有没有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学生的素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长的素质决定的。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有三个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就是家长的文化素质,第二个因素才是教师的素质,第三个因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硬件设施。为什么家长素质会那么重要呢?因为我们今天的孩子在成长中受两个经验系统的影响,一个是家长所带给他的日常生活经验系统,一个就是学校教育带给他的这种精英文化的经验系统。家长的素质会影响到他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怎么去思考问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待人待事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无疑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家长,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会与学校所倡导的、所带给儿童的非常的相近,从而使得这两个经验系统――日常生活经验系统和学校教育带给他的经验系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能够使得孩子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11.对教师的评价。这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不是科学;另一个就是评价的过程是不是民主,也就是评价的过程教师是不是能够参与。有个比喻说得好:评价机制好比是杠杆撬动物体时的支点。这个支点的位置,直接决定杠杆撬动的难易程度。一套好的评价机制,往往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对教师每一个学期都应该有一个评价,这个评价由谁来做,由学校的中层领导,比如说教研组组长,年级组组长。为什么要由他们来做呢?因为这个评价应该建立在对教师日常表现非常具体、清晰了解的基础上。

这个评价过程中首先应该有一个非常正式的面谈,这个面谈应该大概是一小时左右,首先应该给教师一个对自我工作状况的一个总结、回顾、反思、评价的这样一个机会,然后这个评价者基于你的平时对教师的了解,和我们对这个教师的岗位职责的要求,来对他做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中肯的评价。如果一个老师几年下来他的评价都是很棒的话,那我们可以考虑,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对这个教师评价一次,不必每学期。我们倡导的发展性评价,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成长的评价。

12.学校制度。学校制度是不是比较人性化,是不是充满了温暖的、关爱的,会影响到每一个教师对于学校生活的感受。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制度建设,会让教师更多的体验到作为学校的主人翁这样的一个感觉,会使得教师更好地明了,更好地理解学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有助于增强他们遵守学校制度的自觉性,有助于增强学校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13.学校的声誉。如果一个教师所在的学校社会的认可度、美誉度比较高,他就会有更多的职业自豪感,对于所归属的团队更高的认同。反之,则可能羞于承认自己是该校的教师,对学校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自觉地维护学校良好的声誉,改造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提高那些薄弱学校的教师的生活的幸福指数非常必要。

14.社会期望。对于教育,过高和过低的社会期望都不利于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过高,会使得教师面临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过低,又会使得教师感受不到职业的社会价值。

15.教材质量。教材编得好不好,无疑会影响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感受。比如,是否有合理的逻辑线索,难易程度是否合理,选文或例题以及习题设计是否精当等等。

16.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可利用的程度。如果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可利用的程度很高,那我们的的教师就更能感受到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相反,就会有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学校也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

17.教师的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为什么我把它放在最后一点呢,那就是因为教师的健康受更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学校也可以在改进教师的健康状况方面作出努力。

这17个因素,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在价值排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对不同的教师的影响程度会不同,这取决于每个教师的价值观、生存境况、生命境界。但可以肯定这17个因素对所有教师的生活的幸福指数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影响到一个教师对于职业的安全感、认同感、成就感以及最终的幸福感。这里讨论的17个因素,主要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影响教师生命质量的因素。

7.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篇七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早就指出: “经济学的目的应当是人, 而不是财富。经济学家的任务是使人人都有可能过上最佳质量的生活。”他强调, 经济学是以增进人类幸福为目的的一门科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货币积累是一种不自然的活动, 它会使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失去人性。由此可见, 经济与人文、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人文经济也有人称之为人本经济、人道经济, 等等。它是指这样一种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 协调物质与精神、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人文经济不仅包括经济价值, 还应包括社会平等、生态平衡、环境舒适、以及美、尊严、生活情趣, 等等。

国民幸福指数, 是人们对自身幸福感的一种评价指标, 用来衡量自身生存与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 它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居民收入及自身素养等紧密相关。

发展人文经济, 就是要求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摒弃和纠正过分偏重物质畸形发展的错误理念和做法,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尊重公民权益, 倡导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公民的幸福感。

二、发展人文经济必要而又迫切

1. 粗放式经济增长, 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明显。在我国不少地方仍然延续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异常等问题愈演愈烈,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有统计表明, 我国约有15% 的GDP依赖于环境的破坏。这意味着, 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并没有真正重视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传统落后的经济管理, 致使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 管理者对经济的管理只见“物”不见“人”。即使有的地方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但仍然只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消耗的减少、技术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物”的因素高度关注, 而对人的因素重视不足, 如对劳动者工作环境的改善、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增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增长等关注不够。

3. 民生问题突出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研究表明, 对于人类感知到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来说, 社会关系远比金钱重要。为了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民生问题逐渐增多。比如, 收入分配存在不公, “三农”问题难以根除, 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事故不断,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看病贵看病难, 教育乱收费, 官场腐败, 等等。由此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 社会矛盾频发, 国民幸福感下降。

三、发展人文经济的主要途径

1. 以“保障人民生活富足”为目的, 努力做大经济总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扩大对外开放等途径, 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做大社会财富“蛋糕”。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 注重人文关怀, 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经济发展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和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地位作用。尤其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 要进一步改进用工制度和用工方式, 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职工真正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 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企业与个人良性互赢。

3. 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要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重大民生问题, 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特点, 妥善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 在利益调整、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措施, 构建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让人民群众平等和谐地享受幸福生活。

4. 提高国民素质,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国民幸福指数的高低, 不仅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多少和外部环境的优劣, 还取决于其内心对幸福的感受和自身的价值观。所以, 一定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国民的科学文化、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引导他们做一个人格健全、诚信友善、乐观向上的人, 珍惜生活, 感恩社会, 知足常乐。

四、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低发展与低幸福。低发展必定导致低幸福。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 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的保障。事实证明, 如果物质财富匮乏,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相争逐利, 社会就会产生动荡, 人民生活就无幸福可言。

2. 低发展与高幸福。低发展维持不了高幸福。当经济不发达, 物质财富不富足时, 过分追求所谓的幸福, 只能是“苦行僧”式的“苦中作乐”。单靠精神层面维系的幸福, 是不能长久的。

3. 高发展与低幸福。高发展谨防产生低幸福。如果国家的经济财富大幅增长, 而国民感到不幸福或低幸福, 那么, 这种不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没有意义的发展, 最终也会因失去内生动力而停止。

4. 高发展与高幸福。高发展持续保障高幸福。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率, 建立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的良性循环互动, 保障人民幸福安康, 社会和谐繁荣。

总之, 作为政府, 在致力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同时, 必须更加注重节约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加大人文关怀, 保障民生利益, 维护公平正义, 化解社会矛盾, 提升国民素质, 为当代人乃至后代人的幸福生活作出不懈的努力。

摘要:立足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相互关系, 阐述了人文经济和国民幸福指数的基本内涵, 探讨了发展人文经济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指出了发展人文经济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关键词:人文经济,人文关怀,民生保障,和谐幸福

参考文献

[1]程艳.和谐社会重在改善民生.西城论坛, 2008, (3) .

[2]刘泰来.对构建和谐山西的人文经济学探索.经济师, 2007, (5) .

[3]刘泽雨.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社会科学, 2003, (2) .

8.提升幸福指数的条件 篇八

哪一張脸的表情最符合你的内心感受?请用心完成下列实验,并写下自己的感言:

题目:提升幸福指数的条件

方法1:赤足走路,穿鞋走路;穿劣质鞋走路,穿优质鞋走路。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2:吃不饱;吃得饱;吃得好;吃得香。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3:居者无住房,居者有住房;居住条件不好,居住条件一般,居住条件良好。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4:徒步出行;公交车出行;低档私车出行;高档私车出行;低档公车出行;高档公车出行。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5:不同的人穿相同的鞋走路,比较他们的内心感受。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6:不同的人,吃相同的饭菜,比较他们的内心感受。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7:不同的人相同的居住条件,比较他们的内心感受。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8:不同的人相同的出行条件,比较他们的内心感受。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9:取三个水盆A、B、C,分别盛入0摄氏度的凉水、20摄氏度的温水和40摄氏度的热水。现在,请你将左手放入A盆,将右手放入C盆,5分钟后同时将左右手从A盆和C盆中取出,并同时放入B盆,你的感受是什么?

感言:(写下感言)

做完上述实验后,请用心阅读下述实验报告,并写下自己的感言:

报告:被测试的人躺在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非常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手脚都被固定,不能随心所欲;吃喝拉撒有人伺候,且无微不至,开始,被测试的人还能安静地躺着;后来,他们焦躁不安,老想活动,觉得很不舒服:自言自语,乱说乱讲,扭来扭去……没有人愿意坚持到 2天以上。

感言:(写下感言)

报告:为说明心情紧张不利于皮肤健康,心理医生请自愿者参与实验:第一步,让自愿者用手背接触荨麻叶,皮肤出现了荨麻疹,又红又肿火辣辣的;第二步,让自愿者用手背接触枫叶,皮肤没有出现荨麻疹;第三步,用眼罩掩盖自愿者双目,在用枫叶真正接触他们的手背时,谎称是用荨麻叶。结果,接触枫叶的皮肤出现了在接触荨麻叶时才会出现的荨麻疹。

感言:(写下感言)

报告:大马哈鱼历尽艰辛游到上游去产卵,没有什么旅途比这更悲壮:产卵以后,大马哈鱼肾上腺明显肿胀,反馈调控机制严重受损,消化性溃疡,不能分辨方向,免疫功能下降,不能抵抗寄生虫和微生物的攻击……

在你追我赶、生死相搏的竞争社会,许多人的生活,就像大马哈鱼,为了生存,为了富足的生活,他们不顾疲劳,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他们既是在追求生存、发展和快乐,也是在摧残自己;奋斗多年,就在事业鼎盛、前途一片灿烂的黄金时刻,他们突然感到了力不从心,健康状态江河日下。

感言:(写下感言)

9.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篇九

摘 要 《武汉市青少年正面发展社会教育公益课堂》是由常青花园青少年空间策划发起,旨在促进社区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文章对该课程的内容及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青少年 正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本课程围绕八个方面做好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包括较好地应对学业、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灵、稳定正面的自我认知、有效的行为管理、较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参与公益及社会实践、接受性教育等,围绕这些方面所设计了一系列的参与互动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课程目的及意义

从青少年问题研究到青少年工作,不难发现,各种青少年问题――青少年课业负担、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性问题及暴力、情绪情感性教育、心理健康困扰、各种适应性障碍等,包括青少年自我认知障碍、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主要集中在青春期爆发,及早的预防和正确的引导是可以避免或得到改善的。

常青花园社区以社区青少年空间为阵地,以各社区青少年学校为辅助,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教育和社区教育体系。在打造社会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针对本社区青少年需求,吸纳香港“共创成长路”理念,空间从理论设计、目标体系以及实践方案等方面,贴合社区青少年生活,针对其较广泛的需求,开设了青春期社会教育公益课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工作方法,在专业小组设计中,不拘一格,加入时尚、娱乐、文化等要素,既是系列的专业小组活动,又是孩子们学习、成长、展现自我的“秀场”。该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2 内容及提纲

2.1 课程理念及目标设计

借鉴西方及香港的青少年正面发展理论及理念,结合内地青少年成长环境,以及武汉市社区青少年的发展状况,该课程制定促进青少年正面发展、提高幸福指数的八个方向,二十一个目标,结合围绕这些目标,来设计青春期教育课程:

2.1.1 人际篇

实现目标:(1)促进青少年家庭关系的和谐,加强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2)改善与促进其社交能力,并提升青少年团队合作能力;

2.1.2 学习篇

实现目标:(1)提升青少年对学习、阅读和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阅读及研究习惯;(2)掌握正确的学习、阅读及科研方法,提高其学习和研究能力。

2.1.3 情绪及心灵篇

实现目标:(1)促进青少年的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2)提升青少年的心灵素质,提高其抗挫能力;

2.1.4 自我篇

实现目标:(1)促使青少年建立明确、正面和稳定的自我认同感;(2)使青少年富有挑战精神,通过成功经验,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感;(3)提升青少年思维品质,促进青少年理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2.1.5 行为管理篇

实现目标:(1)提升青少年的自决能力;(2)训练青少年建立目标、选择策略、采取行动的能力;(3)提高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其参与活动和实践能力;

2.1.6 社会生活篇

实现目标:(1)使社区青少年具有基本安全意识和一定的生活常识;(2)提高青少年分辨是非及应对能力;(3)正面强化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促进其对社会正面道德及规范的遵从;

2.1.7 实践篇

实现目标:(1)提供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培养其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提高其参加社会公益的能力和水准;(2)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建设,并提升其参加社会、社区实践的能力。

2.2 正面发展目标及活动方案设计

2.2.1 人际篇

亦师亦友我选择――认识友谊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和我的朋友――分辨良友与损友,学会拒绝坏朋友;交际风险我规避――帮助青少认识交往中的风险,简单掌握规避风险方法;结伴同行――与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掌握维持信任的方法;快乐KEYS――健康交往快乐成长,掌握与友人愉快相处的方式及技巧。

2.2.2 学习篇

学习全攻略――引导青少年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你爱阅读吗?――引导青少年反思自己的阅读方法及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没有想过当科学家?――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素质。

2.2.3 情绪及心灵篇

我的性格我知道――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已的性格类型,帮助其扬长避短;情绪字典我知道――了解不同情绪的含义,会识别不同情绪,掌握初步的控制情绪的方法;真情自我心――认识到情绪表达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2.2.4 自我篇

我的“星光大道”―― 分享青少年成功经验,展现优秀的不一样的自我;我信我可以――从以往成功经历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资源,发掘自己的的长处;大脑升级!――认识理性、创意及批判性思考技巧及反思的重要性,提升认知能力。

2.2.5 行为管理篇

我的假期我做主――分享青少年以往暑期经历,引导社区青少年合理安排假期,制定合理的暑期计划;孩子们在吃些什么?――探讨青少年的吃零食的利与弊,引导形成控制零食习惯,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网络之我见――运用理性及批判性技巧来思考网络使用的问题,管理自己的上网行为,健康上网;我的职业理想――职业角色扮演,与不同职业成人分享职业经历,对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有一定了解;我为我做主――学会根据自已的能力订立可行性的目标,并可以适当地进行调整。

2.2.6 社会生活篇

忠言未必要逆耳――分辨善意和恶意的批评,学会建设性地批评方式;培优面面观――分享青少年培优经历,家长和青少年理性对待培优;是非明辨――了解公平原则重要性,鼓励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公平原则;文明出行我最行――了解公德心的重要性,公共场合要自律及为他人着想。

2.2.7 实践篇

身体力行爱国者――树立公民观念,了解中国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掌握正确的爱国行为及方式;武汉和我――树立武汉人观念,形成身份观念,为建设武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常青花园和我――了解社区和社区文化,参与社区建设;我爱家园实践行――为社区、家园做事,培养责任感和奉献意识,积极参与社区、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2.2.8 性教育篇

毛毛虫的蜕变――介绍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及相关生理知识,对青春期各种变化及问题介绍解惑,变化是正常的,应保持健康正面的心态,迎接蜕变;潘多拉的盒子碰不碰?――了解性行为及后果,破除青少年性好奇心理,促进形成较成熟负责的性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青春期冲动性的性行为;伊甸园的苹果坏了(一)――了解性病危害及传播,具备一定的性病防治常识及知识,促进形成负责及自我保护的性观念;伊甸园的苹果坏了(二)――了解艾滋病危害及传播,掌握艾滋预防常识;撒旦的诱惑(远离毒品)――破解青少年吸毒成因,了解吸毒及毒品对青少年侵害,掌握拒绝技巧;我的未来不是梦――合理管理及规划自我的性行为,形成正面阳光的心态,规划未来,并进行目标分解。

10.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篇十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到底哪种方式更好?其实,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文管理都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制度管理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制定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则来完成对管理对象的管理;人文管理是一种关注被管理对象中的人本性管理,属于软面性层面。我认为学校管理既要制度管理,更要人文关怀,在二者有机融合的基础上,更应该侧重人文关怀。也就是说在制度保障下的“心灵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才是更高层次的管理。

一、在制度保障下满足老师的特殊需要,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学校是个群体,每个成员都有被接纳、理解、尊重、信任和沟通的共同需要,也都有各自的特殊需要。如果只强调制度的严肃性,而忽视它的灵活性,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教师就会觉得管理是种约束,对管理缺乏认同感,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出工不出力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根据教师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在处理问题时,体现制度保障下的严而有度,使管理具有一定的弹性,让教师们能体会到我们的一份情意和关怀。每个学校都会遇到诸如老教师、大病初愈的教师、正在带小孩的教师、怀孕临产的教师不能坚持正常坐班等情况,这对学校管理来说不是大事,但对当事者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我们就相应地给予“优惠政策”,体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安、急有所救。这一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感化了每一位教师。老师们工作都非常自觉,从没有迟到早退或无故旷工的现象,工作也非常积极主动。我校有位老教师,身体有病,家中负担很重,学校取消了他的坐班。但是他工作非常

1卖力,遇到忙时,他一连几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还有一位借调到我们学校的女教师,因为身体不好,学校对她没有坐班要求,但她工作很积极主动,从来没有无故缺课,也从来没有耽误过学校工作。不管教学工作还是承担的学校工作都做的非常出色。

二、尊重关心教师,提高学校的凝聚力

常言说,一手遮不过天,要办好一个学校,需要依靠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要有豁达的胸怀,把自己放在与老师平等的位置上。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关心教师,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关心他们的情感需要,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价值追求和奉献。工作上依靠他们,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才能,展示个人的特长,让他们每个人觉得自己是在“挑大梁”。学习上支持他们,努力满足他们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学校每周都有教师派往外校、外地听课、学习、培训。生活上,尽力帮助他们,特别是学校满足青年教师子女入园要求,在校内自办了幼儿园,青年教师无后顾之忧,工作起来特别卖力,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先锋。同时,还牢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古训,真诚地从心理上、情感上关心教师。凡有生病的教师,学校都派中层干部登门慰问;每年春节过后,学校都组织教职工团拜活动;每逢老人节,组织老教师聚会,沟通,给他们安慰和鼓励。老教师们更加严于律己,以自身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每逢外出出差,都要给每一位教师买一份小礼物,一口茶杯,一包茶叶,甚至一个小小的明信片,都饱含着对老师们的悉心关怀和深切祝福。平时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

候,一个温馨的微笑都可以使教师如沐春风。“真心换来诚心,热情换来激情”,我校的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工作也不断地跨越新的台阶。

三、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是教师们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外在保障,要想真正使教师水平持续发展,还要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我们深入贯彻“用文化凝心聚力”,用读书引领教师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个广泛而持久的读书热潮。学校切合实际勾画出一幅“依托当地名人资源,努力打造特色书香校园”的蓝图。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先生曾就读于我们学校,他虽然小学没毕业,但他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凭着他对于读书浓厚的兴趣和对文学的爱好与执着,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汲取了足量的文学营养,从而夯实了文学功底,著出了大量斐声海内外的文学作品,成为当今文坛上享有盛誉的文学大家。我校充分利用这个名人资源,成立了莫言读书会、莫言文学社这两大组织做为学校读书学习的龙头,通过定期举办读书论坛、读书沙龙、好书我推荐、心得交流、优秀读书笔记展评;举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书香班级”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师生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以此推动师生的读书活动,并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阅读带给师生们身心的愉悦和幸福。教师酷爱读书,终身学习,不

断提高素质,也带动了广大学生对读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和热情。广大师生以学习为动力,在工作学习中追逐着成功、追逐着快乐,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学校相继被市教育局评为“班主任专业发展先进单位”,“教师专业发展先进单位”,“教学成绩先进单位”,“教学进步先进单位”。我校的县级立项课题于08年年初结题,市级立项课题又于08年末立项。多名教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教学能手。有80%以上教师先后获得过县级以上荣誉称号。有十几名教师的近二十篇论文分别获奖或发表。有几十名学生的作品分别获奖或发表。

11.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篇十一

语文教学不仅具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功能,还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再次强调应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它是一门艺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它通过听、说、读、写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捕捉丰富的文字信息,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当然理性认识也必不可少),它往往不是理性十足、泾渭分明的逻辑推理,更多的是联想、想象的发挥,是情感的反应。

情商又称情绪智商,是个性心理学概念,包括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几个部分,在学生的后天学习当中,情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巧设悬念,激发情绪——“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篇课文若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悬念。

如在教学《哪吒闹海》时,当学生自由朗读结束后,教师便设置一个问题:“哪吒是一个 怎样的孩子?”这样的问题一出,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答案层出不穷,因为它体现了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实这个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基本上一目了然了。

教师要充分体现教学思想,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登台讲讲在文中学到了什么。实际上,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佳句的欣赏,写法的辨识,不比教师预料得差多少;相反,有些地方,他们分析得更详细、更周全、更合理,如此,教学效果也就更理想。

二、个性体验,巩固热情——“万紫千红总是春”

学习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恒心,因为激情的火花一旦消失,就会前功尽弃。而要巩固热情,保持这可喜的情绪是不容易的。首先,班级的几十名学生学习状况不相同,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千差万别,这时就需要慧眼识英、因材施教。同时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可以设计出不同项目、不同程度的达到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亮点。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考虑学生不同的起点,注意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三、文理熏陶,积淀情感——“众里寻他千百度”

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和语言材料,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其蕴含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外在形式都是丰富而统一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说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每一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激荡着我们的心怀,让这些人间至美至雅的情感默默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欣赏、感悟,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必然收获。

四、真情写作,宣泄情感——“小荷才露尖尖角”

读是为了写,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写作是衡量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总之,感人的歌留给我们的是永久的记忆,同样感人的情留给我们的也是长长的回味。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感悟语言,悟其意,赏其韵,品其味,“能如是,则语文再也不是白开水,学语文也就不是痛苦的差事,倒真像《红楼梦》中香菱所言,‘如嚼一个几千斤的橄榄’——享受语文了。”

12.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篇十二

一、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人民幸福与否, 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才有根本前提。虽然物质富裕不一定幸福, 但贫困肯定幸福指数不高。历史事实证明, 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 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物质资料的缺乏, 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 人们为了维持基本生存条件, 就会相互争夺生活必需品, 社会就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 就会产生社会动荡, 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拥有物质财富的程度,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 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然, 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祉。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 而GDP仅是一个流量指标, 并不反映一个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福祉的提高。社会福祉则是一个存量指标, 意味着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形的和无形的财富的持续积累。它包括居民所能够使用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 甚至可以包括人的幸福感、满足度。

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幸福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有利于社会财富稳步增加, 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没有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 就不会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满足度的增强, 可见, 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幸福指数至关重要。与一些国家相比, 中国经济发展的福祉转化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但是这些国家的民众从经济发展中所得到的福祉相比中国要高。由于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社会福祉转化度一直很低, 如果经济低增长, 社会福祉就更低。因此, 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 热衷于追求GDP, 而轻视或忽视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致使中国获取等量的GDP却需要耗费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能源, 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能耗“瓶颈”制约, 可持续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 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为此, 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优化经济结构。

只有结构优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而调结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等。在调整产业结构中, 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有序推进三次产业的演进升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方面, 应把有效扩大内需作为第一拉动力, 使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并使内需、投资和出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协同带动作用。

2. 统筹协调发展。

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 注重社会公平, 共享发展成果。

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几十年后的今天,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 也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发展潜力、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然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其思想基础的核心要义是:人类是自然界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态, 作为自然界这一无限发展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人的世界是一个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有限发展系统。人类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 人类由此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坏这些基本条件。只有在有限的发展条件下, 人类运用科学的技术与手段去开发自然、保护自然, 并通过竞争和协调机制, 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共存, 从而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 人的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这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统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归结于人的全面发展, 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尊重和发挥好每一个社会

成员的主体地位作用, 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全部工作的优先位置, 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 政治民主不断进步, 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人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不断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逐步提高。

2. 以“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目的, 把大力

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既做大又分好, 为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能活得更体面、更幸福、拥有尊严提供物质基础。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 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 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 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

3.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篇十三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没有人能将自己不具备的东西奉献给别人。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教师呢?观察我们周围幸福和不那么幸福的教师的人生轨迹,剖析我们自己感觉幸福和痛苦的职业生涯片段,浏览目之所及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传记,从中可以发现不妨称之为幸福教师秘诀的三条定律:

一、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

在教育远未普及,教育从业人员不多的年代里,教师作为少数拥有知识的社会成员,往往被人们视为“先知”而倍受尊崇,在古代甚至成为知识与道德的化身,一度被抬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高度。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但时代不同了,如今科技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不仅不再由教师等少数人所独享,而且教师中的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已居于知识分子的基础阶层。往昔视同父子的师生关系早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上,我们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调整心态:

1、放下因巨大的历史文化惯性而留存于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事实上,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的与学生及其家长的人际冲突,不少是因为我们自觉不自觉的自视高人一等造成的。

2、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不与从政者比地位。居庙堂之高,有“高处不胜寒”的苦恼 ;处江湖之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不与经商者比财富。你“财源茂盛达三江”,我桃李缤纷满天下。陶铸在文革中横遭迫害时曾赋诗遣怀,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境界太高,我等虽为人师,但实为常人,很难达此崇高境界,但适时调整心态,使心理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平衡,还是可以做到的。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有医学专家称心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过了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现代教育强调五育并举,体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强

调体育的重要,但多数教师自已并未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由于长年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加之疏于锻炼调节,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同样堪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比一般人更理解“健全的精神在健全的身体中” 的含义,比一般民众拥有更多的健身知识,更为注重身体的保健与锻炼。从个人角度看,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我们除专业知识与经验外几乎唯一的个人资源,更应特别珍惜;从社会角度看,教师也应为学生树立终身从事健身运动的表率,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开展,为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作出自己特别的贡献。

作为教师,要获得生活的幸福,还应该在以下两方面调整个人的工作生活方式:

1、自觉执行“两规”。即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有效的事情,不要透支生命去做于己不利于人未必有利的所渭“奉献”。

2、积极适度休闲。要善于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紧张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自我保健、游戏、娱乐、幽默等活动,以调整身心、保持精神的健康状态。

二、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教师的生命是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中,我们由稚嫩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衰老。在我们的学生中的长者、贤者成为社会栋梁时,我们便自然地从三尺讲台上悄然消失,成为人生夕照景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身为教师,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职业生涯失败而人生却幸福的教师是不存在的。善待学生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前提,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

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那么,怎样善待学生,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开启教育的成功之门呢?

教师出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前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一文中对这个问题曾作过精彩的阐述。笔者读后有醍醐灌顶之感,特将其复印置于案头,心领神会,谨遵奉行,获益非浅。今不揣冒昧,照录如下: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与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 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即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三、善待同仁——做一个与人善处的人

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很讲缘份的,所谓“同船过渡,五百年修”正是这种缘分观的写照。信缘、随缘的观念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教师间公共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合作与竞争两种。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使之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情商高反映。是同行必有比较,有比较必见高低。在高低差别显现之后如何对待朝夕相处的同事,还涉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问题。

善待同仁可以多些情谊,少些纠纷。人与人相处久了.又是一种天然的竞争关系,矛盾在所难免。处理矛盾时,应少些冲动,多些理智。思考问题时严谨些,尽量使自己的言论与要求合法、合理、合情;采取行动时慎重些,力争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学校追求的是综合的育人效果,要求教师具备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也只有在教师这个团队中,我们才能感觉到工作的幸福。

不论是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我们,总之,我们已走上了这条既光荣又苦涩的人生之路,而且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还会在这

条路上走到底。既然选择了以教师为终身职业,就应当以教育家自励,在教育这方园地里精耕细作,用耐心播种爱心,自会收获成功与欢乐。

快乐本为感觉,幸福取决于心情,教师工作的性质更是如此。只要我们尽心尽力,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呼,纵然我们不刻意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也会常驻我们心中。

一般认为,幸福感的构成成分应该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物质幸福满足一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外在表现;精神幸福满足一个人精神发展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内在依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幸福必须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和谐统一,不能因为精神幸福的高尚而贬低物质幸福。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既要从内在幸福感方面找途径,也要从外在幸福感方面寻找策略。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

教师怎样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教师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早出晚归辅导学生的功课;教师挑灯夜战为学生批改作业,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大家所熟知 的画面,它很感人,它体现出我们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品格。我们的岗位是教师,我们不谈教师职业有多伟大,多崇高、多光荣,但我们得承认,教师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是我们生命的过程。人生在世,以德为本。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为人的行为准则。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才能在学生心中永驻其崇高的人师形象。我认为:

第一:教师要热爱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让工作快乐起来。

我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因为这个岗位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它是对教师生命的唤醒,是对教师生命过程的丰富,使我们从这一职业中获得生存和精神寄托,因此,我们从心里热爱我们的岗位,凡是学校安排的岗位,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优劣好坏之分,都是育人的,都是伟大的。要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尽职守责。我们爱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收获希望,享受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首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是非曲直,就有了逆水行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为金钱所惑,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就会勇敢地面对现实,主动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不断改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升华精神境界。我们还要勇于淡化功利意识。从某种角度上讲,功利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催人上进,但如果过分处心积虑地在付出和回报之间企求更大的功利,就容易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便又成为制约人的进步和发展的消极因素。教师这个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力和地位,没有丰厚的报酬,在社会上没有四通八达的关系网,有的则是默默地付出和奉献。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他的绿荫的”。当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如果功利意识浓,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就会使人消极低沉。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满足不了个人的名利要求。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职业,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关联着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教则安,爱岗敬业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只有安心从教,才会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则,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会在

事业上有所建树,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无怨无悔,而且痴心不改, 让工作快乐起来!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担当起国家的重任,除了要珍惜教师这份职业,更要热爱教育事业。把教师看成一份职业的人固然了不起,但只有把教师看成事业,那么教育才有希望。职业与事业是不同层次的。我很单纯地理解职业让我们生存,职业让我们受尊敬;而事业让我们国家发展,让我们人生快乐,让我们人生更有价值体现。因此对自己要求高点,让自己更快乐点,就得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都追求快乐完美的人生,我们选择了教师,就用心去热爱这份事业,相信在用心付出的同时,一定能获得快乐。工作轻松不一定使人快乐,人在空闲无聊时往往会感到烦恼和不安,而恰恰是忙碌的人常常最快乐,每做完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心里就会感到一种快慰,成为精神日渐富有者。很难想象,一个对工作不感兴趣甚至厌倦的人,人生会是绚丽多彩的。对一种职业是否热爱,有一个个人对职业的兴趣问题,有兴趣就容易产生爱的感情,没有兴趣就谈不上爱。从教十多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选择了教师事业,就是选择了艰辛。但是当我看到学生高考后欣喜的笑容,当我看到学生寄来的贺卡上的真情问候,当我看到一届届的学生正成人成才,付出赢得如此丰厚回报,我感到无比快乐!

第二,教师要热爱我们的学生, 让工作快乐起来。

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而热爱学生正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热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归宿。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必然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不能只爱个别学生,而是爱全部学生。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前途命运主要靠他们来把握。我们的教育对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只关心个别学生,而应关心热爱全体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对于孤儿、单亲学生,以及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应该把特别的爱给这些特别的学生。要从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要细致入微地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

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允许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一些“自由行动”,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暂时降低一些要求。有个班上有一名长得矮小并有口吃的男孩,由于有语言障碍常被同学取笑,因而变得自卑和内向起来。那堂课上,我发现他犹犹豫豫想举手答题,我抓住机会,毫不犹豫地叫了他。他胆怯地站了起来,不知所措。我把问题轻声重复一遍并鼓励他说:“今天你能勇敢地举起手,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别紧张,好好思考,老师等你做答。”他抬起头:“丑……小鸭美……美……”学生们发出嗤嗤的笑声,小男孩脸红了,低下了头。“丑小鸭其实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再说一遍,好吗?”在我充满期待的启发下,他终于第一次比较圆满地回答了问题。我趁机鼓励:“说得真棒,丑小鸭并不丑,它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在老师眼中你们个个都是美丽的小天鹅,特别是上课爱发言、爱学习的孩子。”从那堂课起,我发现这位小男孩变了,变得自信多了。课堂上常见他高高地额举起小手,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特别是那双小眼睛,总是充满自信和喜悦。

第三,教师要时刻不忘学习,让工作快乐起来。

书是万善之源。如果说教师也要索取的话,教师最大的索取就是要读书。作为教师,如果从业以后没有书的滋养,注定心灵会走向荒芜。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学习上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通过读书营造一汪淋浴心灵的文化深潭,让自己沉醉其间,让学生沉醉其间,那么,教书育人的工作定然走向成功,走向快乐,走向幸福。因为教师只有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都不应该觉得有个稳定的职业和岗位就可以高枕无忧,无须进取。家长也在选老师,应坚持边工作边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朝着学者型教师的目标努力。

同时教师要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因为能力素质是教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靠多种知识和智能综合而成的,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现代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培养指导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以学而不厌,勤奋进取的精神,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并把

它提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思考和剖析。只有相信实践出真知,并且具有持久的耐力、毅力、才干就能提高,事业就一定会有成效。

14.要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十四

教师的幸福感是什么?那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现实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显然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既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广大教师的内驱力、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优质教育,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惠及到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除去教师的个人因素外,校长应如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呢?

一、创设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首先校长要尽可能为教师创设舒适的工作环境。优美怡情的校园环境,良好便利的办公条件,会让教师留恋校园,顺心舒心工作。其次,校长要多关心教师的生活,在教师困难时的一些帮助、生日时送上祝福和生日礼物、生病时进行探望安慰——都会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感觉到家的温暖,教师会乐于奉献。另外,校长要积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一个教师只有专业素养比较高,工作才能干得精湛,这是他就会获得学校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仰慕、学生的爱戴,由此产生职业幸福感。

二、慎重对待“事必躬亲”。校长要淡出领导角色,要统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撒手,实践证明校长事必躬亲并不现实,也不利于集体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因此,校长要避免动辄亲自动手,校长要充分相信教职员工,依靠教职员工,实行分层管理部门管理负责制。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聪明才智,让每个人都有压力和动力。校长在布置工作时主要是理顺机制,明确职责,把目标、方法、工作艺术等先行告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尽量不插手,要给具体办事人的感觉是:这项工作是他负责,成功失败全靠他的努力。如果领导在属下做事的过程中过多指点,他就会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遇到困难推给领导,这样的工作显然没有效率,如果教师在工作时丧失了自己思想,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当然没有幸福感,所以,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独当一面的能力和创造性。

三.要多给教师赏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领导的赏识”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幸福体验。因此校长要多给教师“好看”。一是校长要了解每个教师的优势和特长爱好。这样学校在安排文体活动、公开示范课、课题研究、兴趣特长活动组建等方面就能做到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才能真正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在对待这些工作时,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有成绩感和幸福感。二是校长要有推功揽过的胸怀,多给教师创造“出彩”的机会,不跟教师抢荣誉,不能出了问题就往教师身上推,多位教师遮风挡雨,让教师倍感温暖。三是校长在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发现的眼睛、欣赏的眼光。要多给予教师适时的现实激励。即使一句真诚的夸赞的精神奖励和一点微不足道的物质奖励,也能及时巩固教师的工作信心,增强其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制度管理和情感激励并重。只有完备的制度和落实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转。但是事实证明制度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制度对大多数人是一种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而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于少数人是一种约束和要求。许多学校管理事情的特殊性使难以完全按照制度解决。教育是充满良心、良知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教师情感的参与。作为校长要尽量利用非权力因素,用自己坚定的工作信念、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术修养等,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来焕发教师的内驱力,要用真诚的沟通加深理解,用真挚的情感凝聚力量,从而实现高效管理,带动、促进、激励教师的发展。教师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召唤和情感的慰藉,幸福快乐地工作。

五、开展“暖心工程”。学校作为教师管理的基层组织,应该从心入手,开展“暖心工程”让每一位教师沐浴爱的洗礼,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生活中有人爱他们,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从而自觉地全心倾注教育教学。

1、关心教师家庭生活,让其在幸福中徜徉。

教师生活的空间不可能是真空,不可能不需要任何物质的补给、不需一丝精神关怀、没有任何人情世故。作为管理者,应彰显人文关怀、人文管理。对教师家庭的红白大事、生老病死、经济拮据等问题,学校要及时送去问候,给予一定的时间处理,暖其心让其专心教学。

2、倾心教师专业成长,让其享受职业的幸福。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幸福来自成就感,来自富有创造力的工作。”学校要倾心搭建多样平台,促教师专业成长拉动其职业发展的内动力,从而在快乐中享受职业的幸福。

“孕育成长平台”:“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快捷地从学生到成熟教师的角色转换,推注青年教师迅速熟悉学科教学的基本框架,演绎自我教学风格。“书香工程”让教师攀附智者的肩膀增加智慧,开展教师沙龙交流心得,促进教师互帮互助,避免曲线成长。“同科赛课”让教师在磨合的流程中,积累教学素材,打磨出自己的精品课例。

“享受成长平台”:提出打造个人风格、个人品牌,鼓励教师张扬个性,享受他人的认可。“推介展示”积极推荐优秀教师的优秀课走出校门,让上级教育教学主管赞许,同仁推崇,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喜悦。“外派学习”,积极推出教师到外学习交流,享受优质学习;推荐教师到友好协作学校学习,享受优质培训,萌生教师职业的快乐。

3、真心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让其在幸福中愉悦。

身心的恣情肆意,利于行为的冲劲;健康的体魄,利于工作的推动。学校要真心为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其在幸福中愉悦。比如为教师进行医学身体检查,举行教职工运动会、成立教职工艺术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举行教职工联欢节目表演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激励教师与学生共锻炼,保持良好的状态、饱满的精神精心地工作,沐浴家的和谐温馨。组织放松休闲活动,积极创造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共同交流的契机,让每一位教师之间都能真心相待、和睦相处、让领导及时帮助排解教师心里的困惑,舒心地工作。

15.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方法 篇十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文化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就要不断革新, 打破陈旧僵化的文化活动方式和思维模式。走出旧的文化格局, 必然要经历一个阵痛和裂变的过程。目前, 市馆正在经历着这个阵痛和裂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经历着一场自我更新、自我救赎的艰难过程。

(一) 突破自我促进文化自觉

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群众文化, 形成了历史欠帐过多, 群文人的思维模式和形为观念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与我国十二五期间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旺盛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群文人并没有做出准备, 人浮于事、意志涣散、岗位职责不清楚, 责任意识不强。实现文化自觉就是清醒意识到我们自身的弱点与不足, 就找到了突破口, 文化人面临着一场文化的突围。

意识为王。“要想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你要有一种成功意识。”市馆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提出了四种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根据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发展的需要, 按照全馆发展实际, 市馆以人为本, 科学谋划, 为每个人精心设计生涯规划, 提供成长的平台。

(二) 挑战自我寻求文化自强

建立基层培训机制, 全面提高免费服务能力, 是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历史的原因, 文化 (艺术) 馆设施陈旧, 服务功能置后, 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建, 如何突破制约瓶颈, 实现群文人肩负的社会使命是我们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

(三) 完善自我文化人要勇于担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兴国之魂。文化人要自觉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 更加自觉地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 更加自觉地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己任, 更加自觉地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己任。

二、目标与机制保障培训体系良好运行

建设幸福城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馆紧紧围绕建设幸福长春的公共文化活动主线, 以免费开放为契机, 全力打造幸福团队, 探索实施了“四化”运行机制, 形成讲实绩、重贡献的良好氛围, 为实现免费开放建设幸福城市供了有力保障。

(一) 全力打造幸福团队

建设幸福长春首先要打造一支幸福团队。建设幸福长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2011年, 长春市连续四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为永久拥有该荣誉城市之一。市馆将建设幸福城市作为工作的目标, 以打造幸福团队为抓手, 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环境, 让文化人在工作中感受、体验幸福, 真正实现文化人的社会价值。

(二) 全面推进项目管理

在免费开放过程中, 为改进内部管理机制, 增强文化 (艺术) 馆发展活力, 市馆探索实施了“四化”的内部管理模式, 使职工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升, 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三)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免费开放的全面实施, 使文化 (艺术) 馆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紧迫性凸显。这就要求文化 (艺术) 馆要不断优化组织结构、改进内部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

三、方式与模式建立立体化培训体系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和文化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其主要特点是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旺盛。作为承担着建立公共文服务体系的文化 (艺术) 馆, 首先要解决我们一直以来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品种单一、覆盖面不广, 知名度不高和自身能力不过硬的制约瓶颈。根据市馆的实际, 形成了“上下互动”、“横向联动”和“龙头带动”的立体基层培训方式。

(一) 建立良性互动的方式

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生命线。群众文化要接地气, 要深入到基层的群众当中, 按照他们的文化需求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化活动, 与社区、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形成互动。群众文化的发展才能的活力和后劲。

(二) 打造横向联动的方式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 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培养造就规模宏大, 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的总体要求, 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 建立龙头带动的方式

建设文化强国, 需要培育一大批基层的文化工作者;群众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需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开展工作, 培养一支训练有素非遗保护队伍是当务之急。市馆充分发挥培训体系的龙头带动的作用, 形成市馆的工作模式。

四、效率与效益免费开放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免费开放是我市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手段, 是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市馆以项目管理为切入点, 建立基层培训体系, 以免费开放提升市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 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

推进免费开放, 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与质量, 不仅取决于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能力, 也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服务渠道, 利用社会资源创新服形式与渠道空间巨大。

(二) 文化活动品牌效益日益突出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培育品牌。市馆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 形成了以长春市广场主题系列文化活动、青少年艺术系列大赛为代表的文化活动品牌, 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面对广场活动舞台设施、设备老化、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的情况, 市馆积极探索融合社会资源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模式, 全面提高设施、设备质量, 改善了广场演出的条件, 打造了新的舞台空间, 文化广场舞台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至2011年8月底, 组织广场活动近150场, 参与观众达到80万人次, 成为长春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座标。

(三) 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以彰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共建精神家园是文化工作者重要使命。2012年元月, 市馆在2011年成功组织了农博园“文化大集”基础上, 又策划了以“弘扬传统文化, 共筑幸福社区”为主题的《银龙起舞关东年》老照片征集和展示活动。

以人为本,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董书粉 (山东省临沭县郑山街道办事处文化站山东临沭276700)

山东省临沭县郑山街道位于县城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部, 辖36个行政村居, 7.1万人, 总面积92平方公里。境内有新旧327国道、225省道、兴大西街、青石路、沭郯路等重要交通干线,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环境优美, 是发展中的鲁东南经济强街。近年来, 郑山街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按照“街区合一”体制的部署和要求, 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美幸福新郑山”这一主题, 不断加强“三个文明”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今年以来, 街道不断加大力度, 强化对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推进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 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载体, 推动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完善制度, 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推进各项工作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的首要前提。

街道不断加强班子建设, 建立健全了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 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修养不断提高, 执政能力不断增强, 自觉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 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通过民主生活会, 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形成了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2. 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

在大力发展经济, 实施富民强街的进程中, 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 建立了以街道主要领导负总责的文化工作领导小组, 进一步明确了分工, 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工作的开展。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 进一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加快综合文化站和文化阵地建设, 加快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加强农村电影放映服务体制改革。

二、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建设, 扶持发展农村“庄户剧团”, 培养文化能人, 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运作, 建设和扶植北沟头特色蔬菜种植基地, 小庄子千亩辣根、南古葡萄园等特色产业项目, 挖掘文化底蕴, 努力打造生态、自然和旅游产业基地, 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信息、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3. 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

精心实施“精品工程”, 组织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 加强题材规划, 努力在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少儿题材的文艺创作方面取得新突破, 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

在为期一个月的展出中, 市民群众反响热烈, 掀起了一股重温优秀文化传统, 感受生活幸福的热流。

精神文化产品。

4.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 全面推进“五纳入”的工作落实。重视南古解放碑等文物的保护, 切实解决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问题。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变遗产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

5. 实施人才培育和环境优化工程。

积极引进文化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 创造优越条件, 吸引高层次文化人才、经营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行业。

三、抓载体建设, 树良好村风民风

1.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街村两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点、科技示范基地等载体, 大力开展群众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倡导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树立了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一条街”“十大金星文明户”和“美在农家”光荣户等系列创建活动, 带动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目前, 已建成“文明一条街”38条, “十大金星文明户”达5000余户, “美在农家”光荣户达6000余户, 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大力实施科普村村通, 36个行政村建立了科普橱窗宣传栏;投资100余万元, 建立远程教育接受站点40个, 不定期开展各类科教活动;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标准化养殖小区、科技示范园等载体, 开展多种形式的致富使用科技推广活动, 农民致富渠道不断拓宽。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6个, 有力地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四、抓道德建设, 树文明新风

1.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宣传材料等形式, 广泛、深入向群众宣传发放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等各类宣传单8000份, 悬挂条幅50余条,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 提高了群众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 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三德”建设不断加强, “二十字”公民道德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2.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积极落实“政府买单, 农民看戏、看电影, 开展文体活动”的惠民政策, 成立了海子村农民业余京剧团, 张沙埠舞龙队、秧歌队, 健身操队, 门球队等10余个文体活动团体。以“学法、知法、守法”为主题, 组织司法、公安等部门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和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公民道德观念, 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和“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 积极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较好地营造了文明乡风、文明村风, 有效促进了街道“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摘要:构建文化 (艺术) 馆持续、有效的立体化培训体系, 是履行好工作职能, 全面提升免费开放能力的前题和基础。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在馆舍待建过程中, 从发展实际出发, 以项目管理为突破口, 以建立基层培训体系为载体, 以免费开放提升市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 以强化内部机制为保障, 建立起以“四化”和“三动”培训机制, 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工作模式, 实现了文化意义的突围。

关键词:基层培训体系,免费开放,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 (文社文发[2010]33号) .

上一篇:大学生勤工俭学下一篇:《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