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山中》

2024-11-03

山水诗-《山中》(11篇)

1.山水诗-《山中》 篇一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赏析】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中考预测】

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

答: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答: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答: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4.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5.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6.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2.山水诗-《山中》 篇二

一、“咫尺千里”的布局手法

《山水诀》首段即道:“或咫尺之图, 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 宛而目前;春夏秋冬, 生于笔下。”一幅山水画, 要做到布局有当, 就必须涉及到画中景物的大小远近关系。远近法是中国山水画构图布局的重要法则之一, 体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法”的精髓。《山水论》中对于景物远近布局的理论颇多:

“远人无目, 远树无枝。远山无石, 隐隐如眉;远水无波, 高与云齐。此是决也。” (《山水论》)

“远山不得连近山, 远水不得连近水。” (《山水论》)

“远山须要低排, 近树须要拔进。” (《山水诀》)

上述远近布局理论, 对山水画中景物大小、远近等进行了总结。至于王维自身的山水画创作实践, 虽其作已佚, 但依旧可从前人的评论中窥见一斑。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曰:“精华在笔端, 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 江湖满座看。”“右丞今已殁, 遗画世间稀。咫尺江湖尽, 寻常鸥鸟飞。”诗中所云“咫尺江湖尽”, 就是对王维山水画出色的空间布局手法应用的极大肯定。

山水画面中景物的布局, 关系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法”。在中国传统画论中, 最早论述山水画透视法的是南朝画家宗炳, 其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用“远小近大”的透视原理表现“山水之势”的看法。至宋代, 郭熙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取景法则, 提出“步步移、面面看”的游观方式。其后, 韩拙在郭熙“三远”的基础上又提出“阔远”“迷远”“幽远”法, 成为“六远法”, 也使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透视理论体系成为完整的理论系统。

以“六远法”反观唐人作画手法, 我们发现在王维的诗作中均能找到原型:

“高远”:“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深远”:“千里横黛色, 数峰出云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平远”:“远树带行客, 孤城当落晖。”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山下孤烟远村, 天边独树高原。” (《田园乐七首之一》) “天寒远山净, 日暮长河急。” (《淇上送赵仙州》)

除此之外, “连天汉水广, 孤客郢城归。” (《送友人前归》) 暗合“阔远法”;“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体现“迷远法”;“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则显示出“幽远法”。

最让人称道是王维能将多种取景手法融汇在一首诗中。请看: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阳众壑殊。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首联运用平远之法, 呈现的是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 极言山之广大, 此时作者的视点应在高远之处。次联中作者“瞻前顾后”, 看空中白云和山中云雾, 视点逐渐发生转移, 向山中进发。颈联“分野中峰变, 阴阳众壑殊”, 作者视点由远到近转移, 似乎已处于终南山分野之处。尾联“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作者已身处终南山中, 隔河问樵夫。整首诗仿佛带领我们欣赏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 可谓“咫尺有千里之趣。”王夫之对此诗评价曰:“工苦安排备尽矣!人力参天, 与天为一矣!”2“工苦安排”应是评价王维的创作技巧已化入无境, 与其说他刻画终南山, 还不如说此诗即为终南山的自陈。

对章法布局的讲究, 是王维作诗作画的自然追求。通过对布局的讲究, 诗画中和谐优美的意境便得以形成, 诗人、画家心中之情感也得到较好地表达, 这也许就是山水诗画讲究经营位置的深层次原因。

二、“水墨为上”的色彩应用

唐初山水画沿袭隋代展子虔的青绿重彩山水, 代表画家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中唐之后, 以王维为代表, 山水画逐渐向水墨写意发展, 山水设色以水墨浅絳为主, 与精工富丽的青绿山水形成强烈的对比, 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山水画体系, 千余年来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传统。荆浩有言:“水晕墨章, 兴我唐代。”3其评价王维曰:“笔墨宛丽、气韵清高, 巧象写成, 亦动真思。”王维在山水墨画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王维对于用墨的态度, 从其作画理论中可窥见一斑。《山水诀》开篇即道:“夫画道之中, 水墨最为上。”相传王维晚年从张九龄手中购得辋川别墅所作《辋川图》, 被评为“山谷郁郁盘盘, 云水飞动, 意出尘外, 怪出笔端。”4黄庭坚有评:“王摩诘自作《辋川图》笔墨可谓造微人妙。” (黄庭坚《山谷题跋》) 同样以水墨笔法绘作的《沧州图》, 皎然描绘道道:“丹青变化不可寻, 翻空作有移人心。犹言雨色斜佛座, 乍似凉水来人襟。” (《观王右丞维沧州图歌》) 诗中描绘了王维画水墨渲染的精彩效果, 对此, 孔寿山认为“除生动外, 又有水墨淋漓之感。”5

水墨山水重气韵, 色彩上以墨色为主, 以墨的干湿表现不同的层次, 与青绿山水比较, 水墨山水在色彩上倾向于单一和纯粹。王维的色彩观在画论中亦有体现。其《山水诀》中, 通篇都无一色彩之词, 《山水论》中, 仅有“碧”“翠”“绿”“蓝”等色彩一带而过, 而这些颜色, 恰恰能用墨之色通过渲染, 以浓淡之意进行表达。

与山水画用色相对的是, 在山水诗中, 王维对于色彩的运用则相对丰富许多。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青溪》)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田园乐七首之一》)

“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山中》

不难发现, 王维山水诗中对于色彩的选取丰富许多, 但这些色彩多是物象的天然本色, 意在表现景物的自然之性。同王安石苦吟的“绿”字相比, 王维诗中的色彩不苦吟、不雕饰, 给人的是朴实的自然之感。

王维对于诗画色彩的选用, 初看之下大相径庭, 然而却真实地体现了其色彩艺术运用的辩证法:山水画中, 将画中景物的真实颜色进行消解, 采用写意的手法, 用墨色的浓淡深浅表达山水景物, 营造清幽淡远的水墨意境;山水诗中则尽力表现自然景物的自然本色, 通过真实的摹写, 表达出清冷淡泊的艺术意境。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共同形成王维山水诗画中呈现的幽远冲淡的风格。从这此意义上说, 如果说对墨的运用体现了山水之性的自由回归, 那么其山水诗中色彩的写实性选择, 则体现了山水景物本质的回归, 二者在王维山水风格形成上殊途同归。

三、“兴会神到”的时空观念

中国画具有奇特的时间观念, 在一幅画作中, 往往会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或是不同季节的物象融合为一体, 形成画面中时间的流动性效果。王维便是这样的一位“不问四时”的画家, 其最为著名的当属《袁安卧雪图》。张彦远评:“王维画物, 多不问四时, 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 有雪中芭蕉, 此乃得心应手, 意到便成, 故造理入神, 迥得天意, 此难与俗人论也。”6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于张彦远此评进行了转述:“书画之妙, 当以神会, 难可以形求也。世观画者, 多能指斥其间形象位置, 彩色疵瑕而已, 至于奥理冥造者, 稀有其人。如彦远画评, 言王维画物, 多不问四时, 如画花, 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 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 有雪中芭蕉, 此乃驾轻就熟, 意到便成, 故造理入神, 迥得天意, 此难可与俗人论也。”7

惠洪《冷斋夜话》:“王维作画雪中芭蕉, 法眼观之, 知其神情寄寓于物, 俗论则讥认为不知寒暑。”8

对于王维画中不问四时的现象, 张、沈和惠洪均采取了肯定的态度。认为《袁安卧雪图》是王维“造理入神, 迥得天意”的佳作。所谓“书画之妙, 当以神会, 难可以形求也。” (《梦溪笔谈》卷十七) 王维借芭蕉形象转换了空间与时间, 重在用意境补充画作内容, 而非着眼于是否合时节的芭蕉本身, 看似违反了自然界之规律, 但一经画出, 神韵顿生。

在“不问四时”这一点上, 王维的诗与画有着类似的特征。其《同崔傅答贤弟》一诗中有关于地名有如下几句:“洛阳才子姑苏客, 桂苑殊非故乡陌。九江枫树儿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时有下江兵, 兰陵钲前吹笛声。夜火人归富春郭, 秋风鹤唳石头城。”清王士禛谓:“世谓王右丞雪里画芭蕉, 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镇’‘石头镇’诸地名, 皆了远不相属。大抵古人作画只取兴会神到, 若刻舟缘木求之, 失其指矣。”9, 王维在诗中将相差甚远的不同地方集中到一首诗之中, 将画中之不问四时之习惯推衍到其诗中, 也可看做是其山水画与山水诗理论贯通、相互影响之例证。此则笔记曾被宗柟编入《带经堂诗话》卷三“伫兴类”, 按语道:“诗家唯论兴会, 道里远近不必尽合, 此神到之作, 古人有之, 后人正藉口不得。或谓山人此条有为而言, 潜以自解者, 则又非也。”10对王维“兴会神到”技法之运用加以了充分的肯定。

《山水诀》中有道:“手亲笔砚之馀, 有时游戏三昧。岁月遥永, 颇探幽微。妙悟者不在多言, 善学者还从规矩。”绘画之道, 不在多言, 重在妙悟。纵然有时空上的转换, 也应做到“炯得天然”。如此之道, 引领着王维的诗画创作, 诗之韵与画之神也得意突破时空、地域的阻隔产生理论上的共鸣。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王维在绘画理论《山水论》《山水诀》中, 融汇了对诗画一体的自然追求。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观察、欣赏山水自然, 并凭借自己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与对画理的熟练掌握, 将大自然美妙的山光水色呈现于画笔之下、表现于诗歌之中, 同时, 善于用诗情绘画, 以画意入诗, 将山水诗与山水画艺术进行渗透, 完美表现了山水神采。可以说, 王维的山水诗与山水画的创作, 充分体现了诗画的融合, 是唐朝山水诗与山水画诗画理论与实践创作的完美结合。

摘要:“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的评价。王维擅长山水诗, 亦擅长山水画, 更打通界限, 实现诗与画的共通, 这便是王维在诗画史上最大的成就。王维的山水画作早已失传, 仅留《山水论》《山水诀》两篇山水画创作理论。本文欲借此两篇画论, 结合王维山水诗篇, 从布局手法、色彩应用、时空观念三方面探究其山水诗画创作的异同, 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其“诗画合一”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王维,山水论,山水诀,山水诗,山水画,诗画合一

参考文献

[1].潘运告.《宣和画谱》,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 第212页.

[2].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三[M].第10页下.

[3].荆浩.笔法记, 见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7年版.第607页.

[4]. (唐)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5年版.第16页.

[5].孔寿山.唐朝题画诗注[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前言第14页.

[6].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版.

[7]. (宋)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M].湖南:岳麓出版社1998年4月.第135页.

[5]. (宋) 惠洪.朱弁.吴沆.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9]. (清) 王士祯.池北偶谈[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年6月.第217页.

3.山水诗(组诗) 篇三

它们朝向自己,用声音和

羽毛行走。并且,沿着峭壁打开

翅膀……绛红色云朵也在

隐居地偷袭他的牧场

请不要相信,飞翔的石头会抵达你

那浑噩的思想。请记住我

曾经说过的话都已经应验——

这人世间,堤岸已经破裂

洪水没有方向,而大片的庄稼

倒伏。狗吠声尖利

就像锯木厂正在切割云朵

它们的痛深及骨髓,它们

甚至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但明天

我想,它们也会笑出声来

那拉提古道

进入,仿佛秘境在深处

把光亮埋进心底。看见或者

看不见其实都一样,都在起伏盘旋

如一只鹰在空中逡巡——

它伸向云端,伸向谜语中

用柔肠讲述往昔,和那些白头翁的

故事。马兰花盛开了

这蓝色幽灵就是我的影子

在密林中,松鼠窥探着秘密

仿佛水掩映的谷地,一棵草径直伸出

水面。而乌鸦的鸣叫

就是我的预言……岩石上

夕阳匆忙退缩,宛如一缕风

骤然回到了它的巢穴

齐勒乌泽克

宁静如一潭春水……这缓慢的

时光用守望握紧季节

但牧歌里,满眼的绿轻轻

回荡在风中。这黑色羔羊,和牧羊人

古老的年轮……显然这些都

是它的子民,是生命

开花的原野上,黑星鹰的故乡

也以童话般的纯净

把我带入梦里。而此刻

丰腴的山谷用美唤醒

用安详为我们祈福——或者

在寂静处,任思绪在多彩的春天

完成一次壮举

因此,我看见了宁静中的星光

人们丰衣足食,大欢喜

给晨曦插上了翅膀。而远处

牛羊沐浴在霞光里,绽开的芨芨草花

用清幽的芬芳把生命擦亮

透明的水

这丝的质地,在风中它挥挥手

把影子埋进更深的梦里

幻灯里的战争,以及水之外的疆土

波澜不惊。透过岩石

我看见了光亮,它来自水

来自一个人的信仰……和春天的

鸟鸣。来自血液

隐藏的风暴——显然,这柔软的利刃

也是我所期待的秘密

……仿佛你的柔情,在时间里

我会变得更加绵长,也会

如水的浸润,把记忆带给金色殿堂

带给午夜的寂静

或者,等待闪光的翅膀在

风中把想象嵌入天幕

牧羊犬

它机警,听风雨雷电

在草原上起伏,哪怕一枚落叶

的声音逃不出它的耳朵

甚至面对苍狼也从没畏惧过

所以,居马拜总是格外高看它一眼

并视为心腹知己。那时——

它的忠诚也是草原的忠诚

就像金莲花只开放在草原

只在一个人的梦里,沿着暮色把

命运托付给山谷

或者,就让它们回到从前吧

打开记忆之窗……牧羊犬

以及日月星辰都在草原上开花结果

斜掠过田畴

天空这忧郁的脸,这一张铺开的

网似乎就要吞下黑暗

但雨还未到来……风在远处以

普世者自居。而这时

一只燕子掠过乌云,掠过

大地的心脏。紧接着,风越来越猛

仿佛奔驰的马匹掠过草原

山鸡躲进了树丛,旱獭

在洞穴里谨慎地朝外张望

它们用寂静取暖,用一种呼吸掩饰了

另一种。你们看吧——

西边的山冈已经呈现亮色

乌云退回遗忘。牛羊遍地,它们

正在安靜地回忆往事

蓝蜻蜓

迎着风打开她的翅膀,蝴蝶花

也是。她深呼吸,她闪亮

若露珠对大地的依恋……并且在危崖上进入她的沉思

可是,当太阳宠幸她,当

我在细雨空蒙的夜晚回到这里

风就会扬起蓝色花瓣

而等待显得如此阴郁

仿佛雨季……混浊的视野

迷茫,也带着它的孤独继续行进

我知道这时候,蓝蜻蜓

已经回到了梦里

就像此刻——这寂静的夜晚

蝴蝶花也会把根留住

4.山水诗——《山亭夜宴》 篇四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山亭夜宴》译文

一些有幽情雅意的人,聚会在一个用桂木修盖的精致的山亭里。但山亭的聚会却在一个长长的寒夜里。那阴森茂盛而莽莽无边的山路上寒凉无人,那山亭门外严整肃穆。一片寂静竹林把南河的夜色变得更为昏暗,荷花在北潭里正随风翻弄它的倒影。夜宴的雅兴特别高,所以终夜没有回家,一直延续到早晨的太阳照在树梢头的时候。

《山亭夜宴》作者简介

5.山水诗名句 篇五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作者:曹操《观沧海》

2、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作者:李白《西施》

3、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作者:李白《西施》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作者:王维《鹿柴》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作者:杜甫《春望》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杜甫《望岳》

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作者:李白《关山月》

8、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作者:骆宾王《咏鹅》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作者:柳宗元《江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柳宗元《江雪》

11、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作者:李白《从军行》

12、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作者:王安石《江上》

1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作者:李白《关山月》

14、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作者:李白《玉阶怨》

15、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作者:李白《游泰山》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王维《使至塞上》

17、鸿雁在云鱼在水。作者: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18、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作者:李白《赠裴十四》

1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作者:杜甫《登岳阳楼》

20、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作者:杜甫《春夜喜雨》

21、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作者:夏完淳《别云间》

22、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作者:李白《山人劝酒》

2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作者:李白《独坐敬亭山》

2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李清照《夏日绝句》

2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作者:李白《独坐敬亭山》

2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作者:陶渊明《归园田居》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作者:王之涣《登鹳雀楼》

28、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贾岛《寻隐者不遇》

2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者:李白《渡荆门送别》

30、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者:白朴《天净沙·秋》

3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作者:杜牧《山行》

3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作者:苏轼《念奴娇·中秋》

3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作者:雷震《村晚》

34、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作者: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

35、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作者:杜牧《金谷园》

3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作者:杨万里《小池》

37、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作者:张旭《桃花溪》

38、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作者: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3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作者:高适《别董大》

40、山长水阔知何处。作者: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李白《赠汪伦》

42、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作者: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43、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作者: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44、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作者:柳宗元《渔翁》

4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作者:王之涣《凉州词》

4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白居易《忆江南》

4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作者:李白《望天门山》

4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作者:张继《枫桥夜泊》

4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作者:刘禹锡《竹枝词》

5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苏轼《题西林壁》

5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作者:许浑《谢亭送别》

5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陆游《游山西村》

5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5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作者:李白《早发白帝城》

55、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作者:元好问《台山杂咏》

56、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作者: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57、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作者:李贺《雁门太守行》

58、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作者: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9、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作者: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6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李白《望庐山瀑布》

扩展山水句子:

1、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浓绿,没来得散尽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珍珠。

2、循级而上,半山处停驻,见索道横跨山峦,悬空承载人往复来去,好一个穿云越谷云谷索道!想像着,半空凌驾,在千米高空眺望山岭,不曾登临,心已慌跳。

3、山路蜿蜒,不宽路径,两边青草,野花,树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那青葱草儿,或齐膝,或只跟脚面高度一样。草丛里,有蟋蟀和蛐蛐奏乐,他们变换着节奏,时长时短。不知在哪棵树上蝉儿,不甘寂寞,嘹亮蝉鸣破空而来,似乎相遇蟋蟀和蛐蛐儿们一争高低。随手摘几根狗尾巴草,把它们编成兔儿、狗儿,随手递给路边玩耍小孩子们,则把他们逗得乐呵呵,“姐姐”叫声就不绝于耳了。间或摘到几棵野葡萄,小心地摘几个放进嘴里,满口生津了。幽径独行,乐趣无限。

4、再往上走,只能步行爬山,山势陡峭,一条长白瀑布劈面飞来,涛声阵阵,烟水悠悠。瀑布边是一陡峭小路,没有栏杆,下面是万丈深渊,只能手浮峭壁徐徐通过,这是爬长白山最险一段路。过了这段路,走过瀑布口,远远望去,就是长白山天池了。呵!好个长白天池,它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顶部,是一座火山口,放眼望去,群山环绕,一池碧水,云遮雾绕,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5、桂林像一座“水城”,俨然不同于威尼斯红色小楼、河道纵横,却别有一番风韵。走进桂林,扑面而来是一股湿气。放眼四周,处处是朦胧水汽,空气潮湿快要地下水来!让人有种身处梦境之中错觉。

6、夏天不知不觉地到了,山上大树参天入云,郁郁苍苍,树下绿草如茵,还有许多千姿百态蘑菇,有弯着腰;有低下头;有挺直身子;还有只伸出了头,好奇地望着这个美丽世界。山脚下有一个清澈透亮小湖,犹如镶嵌在碧绿草地上一面明镜。微风吹来,湖面波纹阵阵,小朋友们都把自己脚伸进湖里,让湖水舔他们小脚丫,脸上露出满脸笑容。

7、山无语,山无需多言,山风流不必包装作秀,天然一副“酷”样,在那儿,就是好。是读山人,但是知道,有时候人家也会读我,当我就像一个短短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时。

8、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情感。

9、山,绵延不断;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气势磅礴;山,新奇秀丽。山,无语,无悔,无惧,却永不停息地为世人演绎着最美风景。

10、我站在甲板上,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碧绿水远处是奇峰罗列。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我好像已融入了大自然中,仿佛是在天堂。此情此景,此时时刻,是我这笨拙笔怎么也描绘不出来。

11、秋季西湖,是一派成熟景色。岸边十里飘香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小女孩,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着人们去采那根下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小船,哼着悠闲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真象一个个一丝不挂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12、怀着信心,踏上了通往山顶道路。一路上,听着林间鸟儿愉快歌声,看着路边鲜艳野花,各种花香和泥土芬芳随风而至,真让人心旷神怡。不只知不觉中,早已走到了半山腰,这时人们都已经筋疲力竭了,但胜利就在眼前,只要你坚持到底,你就会成功!

13、家乡山,家乡水,给予了人一种改革精神。我爱我家乡,但更爱家乡山水。说起家乡山水,当地人第一个说出来山水风景区非作者:洞口塘莫属了。确洞口塘山虽然没有桂林之秀丽,庐山之俊俏,黄山之贵重,泰山之尊作者:它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雕琢,赋予毕竟是人工美,这种美是不能和洞口塘山比美。洞口塘山,是天然美是野性美。同时也是夏天人们避暑山庄。

14、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声音。一道道山泉,一棵棵树木,一枚枚花朵,一株株小草,甚至是空气中一颗微尘,只要你用心聆听,去发觉,去感受,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大自然一部分,大自然与我们是那样亲近。

15、看,那就是桂林鼎鼎有名象山。象山中间有个大溶洞,恰好把鼻子和身体分开,一头活生生大象展现在眼前。它鼻子伸向水里,好像在喝水似。前面还有一处叫做“罗汉晒肚”山景,像一个敞胸露肚罗汉坐在江边休息,真是千姿百态,奇妙无比。

16、小径盘曲而上,林中树木茂盛,像一把把大伞为我们遮挡阳光,拿书边小草像一群群可爱孩子,伸着懒腰提着腿,在沐浴着美好阳光。

17、中午,太阳那金色光芒照向大地,大山好像感到有点热似,让树木把它遮盖住,让它感到凉爽。太阳其实也是一番好意,想让大山变得更加灿烂、美丽、辉煌。瞧,这不,正如它所愿,大山变得更加美丽了。它变得更加绿,更加光彩夺目了。

18、高高峰顶如利剑插入云霄,矗立在天地之间。高耸入云山脚下,是一条小溪,潺潺溪水清流见底,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出溪底砂石。溪水两旁石壁色彩斑斓,各种颜色交相辉映,映出溪水影子,都是五光十色,石壁上长满了青葱树木和四季常青翠竹。苏东坡一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短小但精辟诙谐地写出了竹对文人墨客重要性。

19、一阵微风吹过花儿们翩翩起舞,那舞姿可真是美极了。往前走是一片松树林,绿得仿佛要滴油,树下松针铺成地毯,比那天鹅绒地毯还要舒服。

20、看,漓江水是绿色,在象山衬托下,漓江绿像是一晶莹碧透翡翠;看,漓江是那样静,只能看到船桨激起微波和那雄伟,千姿百态,奇妙无比山,没有山、舟,似乎就感觉不到漓江存在。

21、水之美,在于其烟波浩渺,澄净如练,瀑流飞逝,涛叠浪涌;在于清泉汩汩,小溪潺潺,溅玉飞珠,光影如幻;在于水草摇曳其中,条鱼穿梭其间,稳静中那一份含蓄,激越中那一种飞扬。

22、夏季,西湖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是那洁白如玉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污泥而不染。”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露珠,又守护着亭亭玉立荷花和胖胖花骨朵,就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画卷也不上美丽风景画。

23、五泉山,以自己泉水,养育了山上、山下儿女,她就像一枚定海神针一样,屹立在兰州南方,看到了它,就好像有一种安全感,就好像爸爸那有力手掌抱住了我,让我在他怀里放心、安静生活。

24、虽然我喜欢高高山,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清幽山泉,在山缝隙中,山泉流了出来,清清,凉凉,甜甜,每一滴泉水,都经过了多少山石过滤,才有了这清凉山泉,它们吸天地之灵气,又把清凉带给了大地;它们汲日月之精华,又把甘甜带给人们。那清凉水啊,带给人们快乐,带给人们凉爽。

25、山有山沉稳厚重,一年四季却能以不同色彩、风光展示山美丽。活泼有单调一面,安静有变换色彩。静与动搭配,单调与精彩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风景。

26、清晨五泉山,是不加任何修饰。从远处看,山上云雾缥缈,像人间仙境一样。顺着旁边崎岖小道漫步而上,就会感到空气里带着泥土气息,在山林里深呼吸,真有一种回归大自然感觉,再加上小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让人感觉分外舒畅。

27、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宝藏奉献给热爱它人们。搜寻世上所有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睿智。

28、山和水融合,是静和动搭配,单调与精彩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29、漓江水真多呀,满满填充河床,太阳照射着漓江,江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漓江水真静呀,静得仿佛听见她在你耳边低语,偶尔微风飘过,清脆水声就像小姑娘在轻歌;漓江水好柔呀,柔让人忍不住去抚摸她,却又不忍碰皱她。微风掠起波澜,好像亭亭舞女拖着裙幅,她是那样软,那样嫩。

30、苍松挺拔,青草葱翠,山间微风袭过,花香四溢,馨香扑鼻,沁人心扉,抬眼望蓝天白云高山飞鸟,好一个活力四射盛夏!

31、抬眼望去,只看见重重叠叠远山次第向天边延伸过去,近处清晰可辨,远方渐渐模糊起来,消失在遥远天边处。山与山之间,是一层浓而厚云雾,只见山头,不见山脚。

32、西湖四季是美。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那是多么让人陶醉呀!

33、我看见过波澜壮阔大海欣赏过水光潋滟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水。漓江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沙石;漓江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翡翠。只有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圈圈涟漪时候,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34、最喜欢一段光景就是太阳已落山,天光又没全暗下来时候。空气变成了清亮水,身旁植物变成了各式水草,飞过小鸟、昆虫成了各色鱼儿,飘过眼前一丛蒲公英成了一群精巧桃花水母。自己也慢慢舒展开来,像一个被浸开胖大海,像一片饱满木耳,像一朵从千年古莲子中绽放出来荷花。

35、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伙伴比它更壮观。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峰头悠然而下。

36、那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一座挨着一座,不断地向远处延伸,气势磅礴。这山虽比不上华山深邃惊险,没有黄山雄奇秀美,没有泰山帝皇之气,但她以她憨厚稳重独树一帜,尽显我们岭南人风格。岭南这一带山海拔不算高,西樵山最高峰海拔才300多米。但是她群山相拥,错落有致;群峰叠翠,景色清秀,古木、名木众多,层峦叠嶂,把整个西樵山装扮成一座天然绿色宝库。

37、重重叠叠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猎人,也只到它们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峰顶。

38、晌午,烈日当空,云彩汇聚在一起,形成栩栩如生图案,有像花甲老人头上白发,有像入口即化使人心旷神怡棉花糖,有像怒不可遏,威震四方老虎,奇妙事物比比皆是,把天空装饰得摄人心魄。

39、九如山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山腰盘旋那曲折险峻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绿水青山之中,成为一道独特亮丽风景;幽深峡谷之中,升腾着神鬼莫测氤氲山气,如一副神奇轻纱帷幔,精致而婉约地绘成了一副山水画卷;粗旷山峦,敦厚栈道,别样情趣,万般风情,不知是人在景中走,还是景随人流动。

40、大山里,水是清澈,风是质朴,蜿蜒山路,因为有了虫儿、花儿草儿等,也变得更加鲜活起来。朋友,常到大山里走走,让山里风去掉浊气,让山里水涤荡疲惫心,到山路上去,让快乐缭绕到你周围,那心灵就似山一样坚韧,似水一般纯净了。

41、山上空气十分好。从山上望下去,定是满眼绿。万丈深渊下面全是树和花草。崆峒山树多,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一千三百多种动植物,景色美不胜收。

42、雨改变了公园情调,西北方向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借”来。

43、在漓江桂林谷地中,一座座拔地而起石峰,似玉笋瑶簪,耸立无际,宛如青衣罗带似漓江蜿蜒于千峰丛中,既秀美,又壮观。桂林石峰不像其它地方石峰那样气势磅礴、山体高大、山脊线绵延几十千米,而是以其陡峭边坡,优美而又变幻莫测造型和数以万计碧绿峰群而傲立于天地之间。桂林山,平地奇峰,拔起峻峭,山色青黛,宛若碧玉。

44、走进贞山,在我们身旁就有一条长长小溪,溪水清澈见底。顺着小溪上去,会看见两旁是一片茂密树林和一些奇花异草,那山上茂盛树木好像士兵般日夜守卫着贞山和一群群活泼可爱小动物。在小溪尽头是一个大瀑布,瀑布像是从天上飞泻下来,真是壮观极了。

45、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46、我攀登过峰峦雄伟泰山,跋涉过连绵起伏燕山,却从没有看见过桂林这样山。桂林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真秀哇,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笋,重峦叠彩,绮丽清秀;桂林山真险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它就会栽倒下来似。

47、洞口塘山真是千奇百怪。山岭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有高耸入云;有像背着绿色竹篓采药老人;有像亭亭玉立妙龄少女,正在展示着自己美貌,在众多山岭中翩翩起舞;有像摩天大楼;有像松树状形,引来一群群鸟儿来嬉戏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再加上三五成群闭月羞花,那可真是名副其实鸟语花香,有像一根笔直竹竿,就像是孙悟空精箍棒造型一个样了!

48、在山脚下往山头上望,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渐渐地雾越变越浓上面似乎是皑皑白雪。在半山腰往下看一眼望不到谷底,往山顶看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山套山,雾涌雾。由于那里树木茂盛,所以就像走进大森林般感觉。站在山顶往下望只见浩瀚林海。

49、大自然是神奇,它赋予人类生命,走进大自然,你可以听到小鸟清脆鸣叫声,听到青蛙“呱呱”叫,听到小河“哗哗”流水声,听到树叶被风吹“沙沙”声,那一切都是那么美妙。

50、澎湃大海,巍峨高山,绚丽彩虹,这无一不是大自然杰作。大自然不仅给了我们美丽景色,更交给了我们做人道理。大自然,真是人类母亲,人类老师!

51、春姑娘伴着一阵春风悄然来到人间,花草树木们都挺直了腰。大山顿时变成翠绿色了,那翠绿大山,看起来是那样绿。如果现在你朝大山望一眼话,那你会觉得就像走进了一片绿色森林,感觉特别舒服。

52、清晨薄雾将要消歇,一片朦胧幽美将不存在。这时,听得远处传来阵阵猿猴与鸟雀频繁鸣叫,远处能依稀看出它们影子。傍晚时分,夕阳收起了灿烂晚霞准备坠落,而潜游在水中鱼儿竞相跳出水面,争先恐后,似乎是要欢送夕阳。

53、朦胧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天边。

54、云,生得平静,活得淡泊。它不会追求天空那梦幻般蓝,它甘愿用最纯净白做装饰。它驾着风,沐浴着阳光,载着鸟儿,游历于五湖四海之间,漫步于浩瀚天际。它俯瞰人间,认定尔虞我诈、争名逐利都是虚无。

55、苍山颜色,是刚刚浸染过绿,苍翠岭头上,几株清新树,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刚被春雨洗礼过原因,在此刻明净天空下,连叶子都透着新生青嫩。

56、极目远眺,我发现泰山云雾一点也不比庐山逊色,远处,流云泻动,近处也是雾气缭绕,对面山峰隐隐约约,天街上行人若隐若现。任雾气把我轻轻缠绕,钻进我发间,钻进我眉宇,供我畅快自由地呼吸。

57、漓江两岸山是奇特,与众不同。它是由白色、浅灰色色块铺洒,深灰色和黑色勾勒,再由浓浓、厚绿泼染成,仿佛非人间产物。这里山真奇呀,奇得让你比拟不尽;像仙女、像田螺、像海豚、像鲤鱼……这里山真险呀,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58、只见远方云雾萦绕,山峦叠翠,俯视山下,只见绿树成片,绿草如茵,有少许鲜花装点,是个安身修养好地方。

59、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建城在山中,翠绿群山与梦幻漓江小心呵护着怀中桂林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中是城,城中是山”这话一点儿不假,正所谓“无山不奇,无水不秀”。

60、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树、绿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61、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山面积是陆地三倍。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峰巅。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情怀。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62、我眼前是一排排挺拔而整齐松树,它们英姿勃发地站立在山岗上,仿佛是大蜚山忠诚卫士。抬头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绿色,充满着灵动生机,美极了。

63、它是那么巍峨而高耸,有多少人想到那峰巅观赏那美丽风光啊!但要想到达那峰巅,必须得通过高山考验,它是一名精神考验师,它身上蕴藏着各国沙石,它是那样陡峭。崎岖,它只让不怕艰辛,有顽强毅力人到山顶上观光;而那些半途而废人们永远看不到山顶美丽风景。

64、展现在眼前当然是茂盛果树了。如果是春天,当然还有各种花了,五颜六色,可漂亮啦!如果是秋天,一片片落叶像天女散花似在空中飞舞。继续朝山上走,走大约一百米就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遥望远方,让你感到心旷神怡,不管你有多大烦恼和委屈、不开心,只要你到了这里它们就会立刻消失。

65、往上攀登,一路放眼浏览,耐寒花儿争奇斗艳,风一吹,花摇摇摆摆,好像在向人们点头,给我带来无尽春问候。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半山腰,在亭子前面往下眺望,只见山脚下人仿佛火柴那么大,小溪像是一条白色皮带,镶嵌在绿草碧野中,再看看远处兰溪大桥,像是一道亮丽彩虹,为远山近景增添了色彩。

66、优美逶迤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

67、它蕴藏着祖国大地水资源。他胸怀广大,为了让它孩子们作者:水娃娃,能够得到自由,能够健健康康成长,于是让它们自己独自奔流,现在成了江河湖泊,它把自己所拥有和人类分享。

68、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静静和谐,淡淡孤寂。闲散心境一如人生,慢慢把岁月怀念,静静如水,淡淡如山。

69、走到山顶,向下望,一片片绿油油麦子地,像一块块地毯铺在黄土地上,那银灰色柏油马路,则镶嵌在山上,像系了一条柔软丝带。山顶上小花,密密麻麻,我仿佛浮在了花海上,又似躺在了席梦丝床上,犹如走在一片花世界里,五彩缤纷,像织不完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彩虹那么绚烂。

6.王维有哪些山水诗 篇六

宋代诗人: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诗人: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诗人:浓妆淡抹)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诗人: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后赤壁赋

宋代诗人: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诗人:“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诗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诗人:“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诗人:“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观沧海

两汉诗人: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诗人: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木增的归隐与山水诗创作 篇七

性耽风雅, 博极群书, 早辞纂组, 遨游山水间。而急公尚义出自性生。大功有助, 拨乱有助, 辽乱有助, 安奢乱有助, 且陈十事疏, 优诏采纳, ……于鹤庠捐建曾经阁, 禄丰捐建大石梁, 鸡足山捐建悉檀寺, 赈饥发粟, 殆不胜书 (3) 。

笔者以木增归隐后的创作为中心, 探求木增山水文学折射出的个人心理及民族心理特性。

木增早年锐意进取, 平定辖区内动乱, 对藏区用兵, 向北拓展领域, 成为威震一方的封建酋长, 有力维护了滇西北的稳定, 丽江一度成为富足之区。由于边患频发, 朝廷多年对外用兵, 万历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木增凭借丽江雄厚的经济实力, 输送金银, 为明王朝解忧纾难。《明实录》记载:“万历三十八年, 云南丽江府土官知府木增, 以从征顺大等夷, 助饷二万余两。乞比北胜州土司同知高承祖、姚安府土司高光裕等事例加级……赐丽江府土知府木增加三品服色, 从其请也。” (4) 按常规, 赐爵事应该是逐级上报, “土司奏讨升赏, 必繇抚按代题”, 木增则直接通过吏部升级。两年后, 朝廷追究责任, 停原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王宗贤俸半年, 并取消木增三品服色。

且不论木增陷入朝廷政争与否, 万历后期皇帝荒政, 朝政混乱, 边疆形势严峻。木增僭越请功事件说明, 明廷对远在西南边疆的纳西王国是有戒备的。木增不断通过向朝廷输忠, 以消解朝廷疑虑, 最后还是选择了急流勇退, 至于其退位缘由, 官方史书这样记载:“云南丽江土知府木增, 御虏致疾, 告替入山。准加本省布政使司左参政职衔, 致仕, 以劝忠义。” (5) 布政使司左参政职衔官阶从二品, 在历代丽江土司中, 木增为唯一一位晋级二品的。

退位后, 木增栖居于府治北边的白沙里芝山, 告别了自少年开始的20余年的土司生涯。或许, 他厌倦了那种单调的官场生活, 从此, 可以远离尘嚣, 可以沉酣翰墨, 可以过一种自己向往的别样生活。与松鹤为伴, 读书参禅, 徜徉于山水之间, 追求逍遥人生。芝山“林木幽异, 岩畔有洞, 旁建解脱禅林, 明熹宗赐名福国” (6) , “远不违亲, 近不溷俗, 巨壑之奧如, 介丘之旷如, 翠壁入云, 清流见底, 霜薄有更发之花, 冰轻有互凋之叶;宵月不让于天柱, 朝霞无异于赤城” (7) (8) 。木增每仗藜携榼, “偕二三知己, 或寻幽, 或陟旷;或仰睇而决眦千仞, 或远眺而神游六虚;或弄樛流, 或坐茂树;或缱绻于花朝, 或裴回于月夕;或达旦长吟, 或竟日忘返……意兴所到, 为诗为赋, 搦管成之”。木增把自己融入自然, 兴致所到, 发而为诗。“山中何所乐, 所乐在云山。”“道人栖此处, 忘忘心自闲。梅雨洗苔石, 桃溪泛竹湾。盘柏斜景坐, 观猿挂树攀。松花炊作饭, 竹叶驻红颜。莫管非与是, 任他笑我顽” (9) 。丽江有此山水, 诗人有此等胸襟, 故有超凡脱俗之文字。

木增诗歌具有一种浪漫气质, 这种气质与丽江奇异的自然风光不可分割。他写文笔峰的诗即是一例:

文笔凌云

东壁图书照丽阳, 湖边文笔碧霄翔。

峰常绚彩何须梦, 天自书云为纪祥。

列岫层峦皆几案, 行云流水尽文章。

巨灵千载题春雪, 始信如椽出大方。

木增之诗重在情意表达, 自然天成。明代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周延儒称木增诗:“情触境而起, 言授意而成”, “感慨时事能以实”, “探索玄珠能以虚”, “阐发灵源, 模写胸臆”, “绝无傍人口吻而袭取酸馅者” (10) 。张邦纪言其“壮岁悬车, 谢却世纷, 一意高尚, 日涉芝山, 天机发籁, 溢为诗歌”, “木君超然尘外, 又不耽入虚无;诸累解脱, 故其志趣自远, 品格自卓;而发之为诗也, 婉而切, 和以平, 清新而逸致, 澹宕而精深, 言之见理, 可久可传” (11) 。《云薖淡墨》有这样一段论诗的文字:

看前人文诗不可律以时尚, 当求之神情色泽。虽淡如水、顽如石, 必有神情色泽寓于内, 非人能道者。虽浓如浆、艳如锦, 必有神情色泽不寓于内, 怕人所不道者。非可以时代高下论也。今之才人, 文必欲西京, 诗必欲汉魏大历, 而鄙薄前辈之朴易, 不知徐而绎之, 彼之神情色泽自在, 更有胜于时尚者。时之所尚, 虽粲若珠锦, 而道不在、事不在、情不在、景不在, 亦均之无神情色泽之可观耳, 何论前后辈, 又何论夫时代高下哉 (12) !

“神情色泽”包含道、事、情、景, 木增反对形似, 重视诗歌内容情感表现。诗文要有内容、有情感、有个性, 木增反对一味追求时尚、一味以时代高下论诗, 尤其反对缺乏神情色泽、追求“浓如浆、艳如锦”“粲若珠锦”的时尚之文。木增性格中有不苟于流俗的一面, 其文学观也受之影响, 追求诗文表情达意功效, 形式上以淡、朴为宗。因此, 招致“生白直致而寡味” (13) 之类的批评, 朱彝尊认为木增诗歌成就在木青之下, 更比不上木公 (14) 。不能讳言, 木增的诗作有公安派诗人之流弊, 灵心自运伴随着粗率, 如:

山居六言

纵目山谷烟云, 时来清风自扫。

忘情忘物忘山, 不贪不嗔不恼。

这种诗由于过于直白, 有如佛家传道语。其诗集《木生白啸月堂诗空翠居集》往往一题多写, 内容少变化, 鲜有佳篇。《山中逸趣》集中也存在这种情况。不过, 他的很多山水诗还是很富有意趣的, 如《山居自纪》:“采药寻真意自欣, 一重溪水一重云。山深窈窕人难到, 忽有鸣禽空谷闻。”

王国维有言:“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15) 此言况之本诗颇有道理。短短四句, 叙事、写景、抒情结合, 有“真景物”, 有“真感情”, 绘声绘色, 颇具构图美与音乐美, 读者被诗人引入一个无人间烟火的意趣横生的清凉世界。淡笔勾勒又颇见神韵是木氏诗歌的一大特色。

木增山水诗之淡不仅在于语言淡雅, 而且表现在远离世俗之逸趣, 集山水田园于一体, 具有士大夫生活色彩。如:

居芝山

草堂幽静北峰遥, 桂树劳将隐士招。

万卷开函随子史, 三秋生计只渔樵。

欲从郑谷聊生事, 喜遂初衣荷圣朝。

莫问长安车马客, 子云门巷日萧萧。

玉湖秋兴

露下偏宜月色斜, 微翠深处是山家。

松风长吼凉生座, 庭桂飘香蕊自花。

诗人隐于芝山, 居于山水田园之间。闲来读书, 兴来观景, 这种生活免除了官场迎来送往的烦扰, 归于简单, 自有一种乐趣。再如:“垢面蒲衣绝世交, 吟风饮瀣利名抛。时人不解山翁趣, 一枕松花月上巢” (《垢面吟风》) , 表现出返璞归真的士人生活情趣。

木增对于功名的冷漠是经历世事沧桑后的彻悟, 是经历繁华之后的淡定。他为隐居生活而作的《江上渔舟记》隐约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厌倦之情:

平地风波, 甚于湖海。湖海之险, 人知避之。至若逐蜗角、竞蝇头于平地, 一旦风涛汹涌, 几至沉覆, 方求彼岸之登。噫, 以晚矣。孰若平澜浅濑、破笠轻蓑, 驾一叶之扁舟……洪涛拍岸, 胸中之疑虑不生。虽巨浪滔天, 蓬底之讴吟自若。鱼虾可侣, 则随在皆朋。鹬蚌相持, 则无往非利。任濯足而濯缨, 余益乐此不疲矣 (16) 。

木增土司任上, 西南先后发生播州、奢安之乱, 他预感情势不妙, 国家衰落, 家族的治理危机, 都已成为事实。他勘破荣禄之不可长久, 人不败之, 己必败之。故其诗作不厌其烦地抒写山中隐士生活之乐。他的组诗《山趣吟》明显是对陶潜、王维诗歌的借鉴, 隐隐透出诗人对时代的绝望。因此, 他回归自我, 表现对闲适人生的渴求, 他仰慕陶渊明的人格精神, 如第十首:

我爱山幽逸, 天空万籁清。

松房寻有道, 竹院话无生。

鸦隐林风静, 猿啼溪月明。

东篱时采菊, 犹有见山情。

还有第十五首:

我爱山幽逸, 梅芳雪压林。

嚼梅消俗气, 啮雪洗烦襟。

足酒数畦秫, 无弦三尺琴。

柴桑陶处士, 千古一之音。

他引陶渊明为知己, 应该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的壮年辞退, 未尝不是保留名节的方式, 这在其子木懿后来降清得到证明。木增模仿陶诗, 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如《地隔尘嚣》:“结庐亦可在尘廛, 心远从来地自偏。会得柴桑千载意, 真宗不堕野狐禅。”这种诗很难说是“直致而寡味”, 联系天启以后的西南时局, 才能真正理解本诗真谛。

木增诗歌, 表现出急于摆脱痛苦的心态。他生于显赫的世胄之家, 功成名就, 有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 苦从何来?很多论者认为, 木增后期皈依佛教, 思想消极。此说有一定道理, 但理由并不充分。木增后期存在诸多焦虑:明王朝摇摇欲坠的风险, 家族盛极而衰的趋势, 伴随着辖地扩张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抗争, 用兵失败带来的士气挫伤……这一切都是他由执意功名到厌弃功名心理巨变的因素。权势越来越大, 痛苦越来越多, 他对宗教的热情越来越浓郁。

木增出重金刻印佛经, 又捐资广建寺院。他“坚持释氏之五戒, 恪守老氏之三宝”, “弃金紫如脱屣, 高蹈芝山之上, 逍遥于解脱之林, 鹤鹿与俱, 缁黄是侣。所谓蝉蜕于浊秽之中, 以浮游尘埃之外者也。 (傅宗龙, 《芝山云薖集序》)

热衷佛教是木增追求解脱心态的表现, 故其山水诗常与佛教结缘。如:

书便面寄鸡山本无上人

鸡足名山宇内闻, 龙潭结胜更超群。

手攀石窟移松月, 步入峰头踏岭云。

卜居祗林饶梵气, 跏趺草坐接炉熏。

何年得卸朝簪去, 布襪青鞋出世氛。

隐居后, “宇外何寥廓, 危楼我自栖。疏钟随梵偈, 一笑了曹溪。” (《撄宁斋》) 他隐居芝山, 沉浸在梵音法海之中:“雨浥千山翠, 涛寒万壑松。篝灯翻贝叶, 隐隐落疏钟。” (《竹水居清光》) 以图“解脱人间世, 幽居绝俗情” (《题画》其四) 。佛教可以让人断尽烦恼, 使人心理归于宁静。

道家可以让人超脱形骸之累、抵御功名之惑。木增出入佛道, 参佛理, 会庄义, 力求得以逍遥自适。他的《云薖淡墨》辑有《释庄义》, 在其诗中, 多涉及读《庄子》:“万卷浑如邺架藏, 青藜小阁满芸香。会心何必多探讨, 独爱玄同契老庄。” (《检书》) “遥忆神京看北斗, 隙从秋水诵南华。”……木增研佛论道, 入其中, 又能出其外。其用意十分明显:“不学谈空不觅丹, 寸心无碍地天宽。世间任有繁华事, 只当浮云过眼看。” (《逍遥天地》) 追求逍遥是经历繁华后的精神回归:“意似闲云常自闲, 鸟因飞倦亦知还。于时晤得云门句, 笑指水流花谢间。” (《意似闲云》) 总之, 木增诗中的逸趣, 是儒释道文化熏染的结果,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心路历程。以儒为根, 以佛为叶, 以道为枝, 故木增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孕育而出的少数民族士人典型。

与其冲淡、自然、逍遥的风格相一致, 木增似不喜用太多的人工造成的事物入诗, 除少量反映时事的诗外, 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风光与及个人隐居生活, 内容上远逊于木公的诗作。然而, 正是由于木增创作用心之专一, 其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诗歌意象开拓方面, 木增笔下的松意象可谓多姿多彩, 意趣纷呈。

木公诗作, 写松、山的诗篇最多。《山中逸趣》中, 写松的诗篇有《适松禽》《步松影》《坐松蟠》《吟松韵》《爱松幽》《喜松萝》《乐松茂》等。据木光先生统计, 仅《空翠居集》写《松林》《松楼》《松声》《松雪》《松声》《松涛》《松云》《松涛》的等就有40首。

松生在山间, 挺拔独立, 寿命长, 有“万木之长”的美誉, 六朝以来的诗人笔下, 松逐渐沉淀为傲岸不屈的人格化意象。木增作品中, 松具有特别丰富的意涵。如:

对松

灵根移得自徂徕, 株树苍苍绕砌台。

劲节任经霜雪候, 高标尽是栋梁才。

千年虹干垂如盖, 万壑风涛吼似雷。

乔木世臣今忝窃, 擎天捧日愧驽骀。

本诗深有寄托, 含蓄地展现了纳西族的迁徙、忠心为国、在丽江的发展壮大、最终得到朝廷褒奖的历史。明王朝赐纳西麦氏先人为木姓, 木高受赐“乔木世家”, 这些都是其家族的荣耀。松树是丽江生长最多的乔木, 木氏家族是丽江最显赫的家族, 长期统领丽江民众, 诗人怎不自豪。而且, 纳西宗教文化里, 松树也是一种神树, 是东巴祭祀活动中的祭木。东巴经《祭署仪式》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利达吉海里生长出一棵细如发丝的树, 小树开花, 生出一个金蛋, 产出金黄色的大蛙, 大蛙产卵, 孵化出五方署神, 署神蛙头、人身、蛇尾, 是司掌自然万物的精灵 (17) 。《延寿仪式》篇又讲道:美利达吉海里, 长出一棵长生不老的含依巴达神树。鬼千方百计想毁掉它, 人类想方设法去保护它。这棵树由各种战神守卫, 美利董主、崇忍利恩、高勒高趣等人类祖先都供养它, 以求长寿及子嗣。《祭风仪式》中说, 天上的九兄弟背着成背的树种去撒播, 他们将柏树种撒在山崖上, 把冷杉树种和铁杉树种撒在白色的高原上, 把松树种撒向了东边, 把白杨树种撒向了西边。在东边海螺般洁白的高山上, 生长着三棵闪着亮光的松, 东巴把一棵松树砍下来, 做成高高矮矮的祭风树, 这树就变成了楚鬼和尤鬼树, 楚鬼和尤鬼得到了自己的树木。楚鬼和尤鬼是吊死鬼与殉情鬼。树木在纳西文化中是能够带来福音的吉祥物,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 是生命之树。当年阿甲阿得受朱元璋赐性木而不是朱, 似更体现出对纳西民族信仰的尊重。木公号万松, 名本是拆松取之。木青, 号松鹤。二人都偏好在诗中吟咏松。三人之中, 木增尤甚。应该说, 他的“松诗”的确不乏上乘之作。诗人常将松与其他意象结合, 造成意象的多重意义。如:

适松禽

适意松间鹤唳空, 昂藏仙骨欲凌风。

千虬影里明孤雪, 万绿丛中缀片红。

素羽每过窥玉笈, 清音常自伴焦桐。

冲天不是无修翮, 为伴林间一醉翁。

本诗将松、鹤结合在一起, 绿松虬枝, 白鹤仙骨, 集虬枝与仙骨于一体的为醉翁。本诗有声有色、形神兼备, 诗人状写鹤影鹤声, 同时描绘了一个读书弹琴、逍遥自足的隐士生活。以上为宏观着笔, 有时他从细微处写起。如:“石屋胡床夜气清, 松林不作泻涛声。有时偶逐凉风起, 还拟云边子晋笙。” (《石屋松声》) 诗人善于捕捉景物瞬间的变化, 夜风乍起, 松涛阵阵, 听上去如仙人奏乐, 美妙动听。雪中松在诗人笔下也别具色彩。

松林喜雪

朔风昨夜冷潇潇, 起来遍地皆琼瑶。

梅花梨花参差落, 蜂翅蝶翅横斜飘。

雪松

雪岭无它树, 千寻夹岩松。古根盘百亩, 劲质秀三冬。

清樾连成幄, 霜皮缀作龙。笑他桃与李, 空自媚芳容。

与松相关的是山, 丽江多松, 松的生长还依赖于多山的环境。诗人隐居于山中林下, 故其诗歌多涉山趣。据前人统计, 木增诗作中写山的有300余首。山是隐居之所:“山中何所乐, 所乐在云山。云山万万重, 架屋居其间。” (《乐山篇》)

山也是摆脱俗世之累而超然物外的地方:“兀坐云楼景色幽, 云来云去自春秋。若还不是松林隔, 直见三山与十洲。” (《云楼山色》) 诗如此, 他的词也状写山景:

迤逦芝林, 峻似孤云两角。最高寒, 斜通雪岳。槛前筠森森玉槊。鹤梦初恬, 那管山僧剥啄。寥寥数埆, 蘧蘧一觉。胜人寰, 喧嚣龌龊 (18) 。

隐遁是为逃避现实, 现实是无法忘却的。他的一首《浪淘沙》词即作出了告白:

隐遁雪山幽, 罕接宾俦, 披吟杜句却生愁, 不信吾身都是客, 寄影蜉蝣。

白发喜驯鸥, 坐对江楼, 夕阳远浦数渔舟, 细柳新蒲无限感, 宫殿江头 (19) 。

作为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士大夫, 没有沉沦, 吟咏之间,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作还是触动了词作者的情思, 沧海桑田, 这一切带来的感伤并没有因木增的追求解脱而消解。

木增的山水诗在借鉴传统创作的基础上,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 是今人认识历史上丽江自然生态的极好途径。诗人在作品中展示了丽江的秀美风物, 充溢着强烈的乡国感情, 表现出回归自然家园以走出异化的情怀。木增将山水与田园融为一体的创作方式, 既是对前人的继承, 又是丽江纳西民族古朴生活方式的见证。纳西文化的敬天传统, 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

摘要:木增为明代丽江府历任知府中享受尊荣最多的一位, 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先仕后隐, 归隐后潜心著作, 成为纳西族历代作家中在诗文辞赋领域均有作品传世的一位。其山水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 作品中展示了丽江的秀美风物, 充溢着强烈的乡国感情, 表现出回归自然家园以走出异化的情怀。木增将山水与田园融为一体的创作方式, 既是对前人的继承, 又是丽江纳西民族古朴生活方式的见证。

8.欣赏山水诗三境界 篇八

苏东坡曾评王维的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一提这句话,我们就会想到王维。其实哪一首好诗没有画境,哪一张好画又没有诗意呢?因为诗当有“意象”,正如梅圣俞所说,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锋投向静谧辽阔的田野和山林,创造出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早有《诗经》,山水寄情;陶渊明全力写田园诗,那是栖身之所,更是心灵家园。南朝的谢灵运、谢眺等诗人大量写山水诗。此后,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的意趣所在。到了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了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的诗人群,人们称之为“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代表是孟浩然和王维,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可以观”,即可以观赏。山水诗不仅仅只是模山范水,而是写景如画,顺情执笔,随意挥洒,毫不着力。动人自然地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读者不仅仅是“看”或者“阅读”山水诗,而是能有一种“观赏”的感觉,仿佛这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在读者面前,款款展开一幅真实的画卷。

“可以游”,即可以游览。阅读山水诗的读者,已经不再是一个有距离感的旁观者了。对诗中似无还有的人物——作者情操的成功体现以及对诗中场景的细致描摹,可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好像自己亲眼见到了诗中的场景,亲身经历了那一场场移步换景的游历,甚至使读者认为所看的山水是自己的一次真实体验,在记忆中留下的深刻的痕迹。

“可以居”,即可以居住。到达这层境界,山水诗已不再是山水诗了,它所讲述的已不再是一个个场景,而是仿佛读者生活中发生的、读者身边的事情,能够让读者完全融入情节中,好像自己原本就生活在那个背景之下。连山水的潺潺、鸟兽的争鸣都能听见,而且又是如此自然。阅读过山水诗的读者往往会产生“要是自己就是住在诗中那个世界中的人,那多好啊”这种美妙的感觉。那不再是一个文字构筑的世界,是一个能在人的心中投射出影像的、立体的、亲切的、真实而又理想的世界。

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按皮日休的话,就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夜水亭。初观之,好一幅清爽闲适消夏图。沐浴过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不亦快哉?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须屏息游之而不敢扰其清绝之境。这是夏夜给人真切的美感。天籁之音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此情此景,正宜操琴。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懂我琴声的知音却不在身旁!诗人带着惆怅的情绪,睡下之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结束,极有余味。此时此刻,读者是多么愿意化为孟夫子的朋友,相随相伴,闲话清谈,共度良宵。诗中各种感觉细膩入微,情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景至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细细观之,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确实是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缓缓游之,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原野暮色中,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自然与人事,动静相融。实在让人不忍离去。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神态安逸,闲情潇洒,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读至此处,心驰神往,愿居此地,夫复何求?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穿越时空,读者畅享诗人的闲居之乐,领会诗人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储光羲的《钓鱼湾》“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映入眼帘,画面色彩明艳风光宜人:点缀在绿荫中的几树红杏,花满枝头,不胜繁丽,正是暮春季节钓鱼湾的动人景色。是为小情人约会的最佳地点,最佳时段。暮色渐浓,让我们悄悄尾随小伙子吧!一叶扁舟,来到了钓鱼湾。看他把船缆轻轻地系在杨树桩上以后,就开始“垂钓”了。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管他怎样摆弄钓杆,故作镇静,还是掩饰不了内心的忐忑不安。“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他在垂钓时,俯首碧潭,水清见底,因而怀疑水浅会没有鱼来上钩;蓦然见到荷叶摇晃,才得知水中的鱼受惊游散了。这次约会成败难卜,“疑水浅”无鱼,是担心路程多阻,姑娘兴许来不成了。一见“荷动”,又误以为姑娘轻划小船践约来了,眼前不觉一亮;谁知细看之下,却原来是水底鱼散,心头又不免一沉,失望怅惘之情不觉在潜滋暗长。读者对他焦急地等待着情人的心理不禁会心一笑:在爱情的期待中那种既充满憧憬欢乐、又略带担心疑惧的十分微妙的心理变化,真可谓丝丝入扣,惟妙惟肖。诗就在袅袅的余情、浓郁的春光中结束了。在夕阳的反照下,绿柳依依,扁舟轻荡,那小伙子时而低头整理着钓丝,时而深情凝望着远处闪闪的波光——他心上的情人。“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简直是一幅永恒的图画,一个最具美感的镜头,将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作者简介】

陈环琼,高级教师,执教于广东省第16中学,曾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9.浅论李白的山水诗 篇九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谪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李白是个高产诗人,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其中山水诗的数量,约占五分之一,这些诗篇的创作横跨了李白的大半生岁月,他以自己独特的个性、浓厚的主观情感去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将游玩、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努力抒发自己炽热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诗中感受到他那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气势。下面试对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进行粗浅的探讨。

李白一生酷爱山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在他创作的大量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中,涌现出了许多山水佳作,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一)李白的山水诗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是盛唐诗歌的伟大代表。李白的山水诗所富有的浪漫主义基调,是诗人的个性、豪气的必然反映。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如实地、具体地描写生活,而是将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胸中的诗情,幻化出奇丽非凡、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

1、超凡的想象力

10.王维的山水诗名人名句 篇十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的`山水诗名人名句,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1、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独坐幽笙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5、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6、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7、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9、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0、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1、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3、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4、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6、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17、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8、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9、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0、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1、郭门临渡头。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村树连溪口。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3、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4、农月无闲人。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倾家事南亩。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5、请留磐石上,垂钩将已矣。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6、观君更进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7、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8、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29、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0、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1、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2、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3、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4、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7、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8、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39、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2、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4、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5、新晴原野旷。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极目无氛垢。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6、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7、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4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鹏。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王维

11.求学重庆:谱一曲嘉陵山水诗 篇十一

在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可以称长江为重庆的父河的话,我宁愿把更多的赞扬投给嘉陵江。作为重庆的母河,她比长江显得温婉可亲,妩媚动人。此刻,让我们一起来听《蓝色多瑙河》,伴随着它轻快柔和的旋律,我带你进入重庆。

今天我们进入重庆的方式,水陆空条条皆通,而且都非常方便。可让我选择的话,我依然会固执地选择水路。在朝天门的汽笛声里,轮船靠岸或是离港,你看着水边白鹤翻飞,才能在晨光熹微之中捕捉到这座城市真正的美。

陆路我也是爱的,无论火车或是汽车,行驶在四川盆地之中,总会令人萌生莫名的触动。老实讲我在小时候对于进出重庆的老国道省道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沿着嘉陵江的那条路,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滚滚的江水,我承认在公车上晃悠能够欣赏到绝佳的沿途风景。

火车倒是相当安全,也很有意思。恐怕全国再也难以找到一座城市的火车站,能有菜园坝这么令人啧啧称奇的吧。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一定会为火车站广场外那无比立体的山城造型震撼吧。没有其他大城市那种很宽阔的站前广场,放眼看去是攀在山坡上的楼房,仿佛还能听见那些高层建筑嗖嗖向上生长的声音。看着那弯来拐去的立交桥,你慢慢会发现,为了适应山城的特殊地形,这座城市的立交修得多么惊心动魄,要是驾车在上面跑的话。那种快感绝对是别处体会不到的。

飞行可能是我最排斥的旅行方式了,很不低碳……但是我得承认,从空中掠过巴渝大地进入重庆,也能欣赏到还算不错的风景。三峡的群山万壑隐约可见,长江的身姿也别有风情……

多瑙河继续在耳边流淌,然后我们沿着嘉陵江溯江而上,去看一看还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地方吧。

美食+美女的集散地—洪崖洞,外地同学一定不可以错过哦。这是除了解放碑以外,你打望与饕餮的又一处宝地。这里是重庆悠久人文历史的一条根脉,也是重庆这座立起来的城市精神的象征。这里的垂直落差达到了75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要是你一层层爬上来多半会累得够呛,好在每一层都能邂逅不同的惊喜,也算值了吧。

继续往北,顺着水势拐弯,就能看到红岩村了。话说小时候对于红岩的故事真算是烂熟于心。那坚贞不屈的江姐跟面黄肌瘦的小萝卜头,曾经令我们幼小的心灵愁云惨淡。对于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恨得真是眼睛里冒火冒烟啊……现在红岩村与歌乐山联线的红色旅游已经免费了,如果你想凭吊一下小学课本里的英雄,不妨前来瞻仰一番。

上一篇:工期控制的措施及方法下一篇:徐工机械设备巡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