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与反思

2024-08-11

读书报告与反思(精选9篇)

1.读书报告与反思 篇一

在实施中反思与改进的读书心得

记得有句话这样说过:写一辈子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师。书中不也验证了这样的一个道理么,没有后期的反思与改进,我们永远都不会建设出理想的课堂。

在这一部分,陈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含义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表述:一是“有效”的维度:看是不是有效果,看是否有效;二是有效的理念:“有效”强调对学习效益和质量的追求,“有效”以改进教学设计为基础,“有效”以不断反思为推动力,“有效”以及时反馈和评价为保障,“有效”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而有效教学就需要我们在制定好教学设计时,进行更好的实施,通过反思实施的过程,再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通过这样的一备到二备、三备,最终达到一个可以让学生幸福的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课堂。

文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为生成精彩准备,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一直都会担忧如果在课堂中出现了不能解决的生成要怎么办,看到这一点,我受益匪浅,课堂上的生成准备首先要精心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其次,要精心的选择学习的材料,创造性地重组教材,是知识结构更紧密地吻合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第三,要精心地设计富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确保生成的智慧含量。从有准备到有精彩的准备就困难的多了,因此,我们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这样对于教师来讲就会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轻松了许多。

理想的课堂也是生本的课堂,课堂展现的.是生动的教学情景,及时的交流反思,是教学实践策略的积累,是教学智慧的体验,是理论视野的拓展。读过之后,收获颇多,仔细回味,感受最深的当属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老师,不要过于勤快。书中提道:在课堂上,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老师不放心,不放手,不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可以说是太勤快。结果是勤快老师包办出懒学生,勤快老师带出被喂大、什么也不会做的学生。书中又提到:课内不能太勤快,就是在课内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是的,如今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的就是“表现机会”和“思考时间”。,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勤快,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及思考的时间。是啊,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何不能做适当的放手呢?让我们也成为一个“懒”老师吧,让我们能够幸福地教书,学生也能够快乐地学习与生活。

2.读书报告与反思 篇二

一、内容与方法

(一) 主要内容

1.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

2.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经验

3.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

4.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对策

5.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道路选择

(二) 思路和方法

该课题从理论、历史、比较等多维视角展开研究。在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过程中, 既要看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影响制约作用, 又要深入到高等教育学科内部, 探究高等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逻辑和特殊规律。把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与整个高等教育研究事业乃至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结合, 并重视与高等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学科、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国外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范式的比较。

课题采取的方法包括文献法、比较法、访谈法等。文献法主要搜集和分析学科建立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著作、论文及有关资料;比较法主要比较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和西方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范式的不同, 也比较中外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机构、队伍及制度的不同;访谈法拟访问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及各阶段有代表性的学者。

二、结论

(一)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该课题分三个阶段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

1.1978~1984年, 学科起步阶段

尽管只有短短的六年, 却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不仅因为这一时期有上述若干重大标志性事件或成果的产生, 而且因为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研究较过去发生了一系列质的变化:

——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专门研究机构和专职人员的出现, 使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门专业, 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地位的确立更使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专门领域在中国学科化、合法化。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始起步。1978年底, 潘懋元发表的《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等文章, 向全国高等教育界发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呼吁, 揭开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

——“普通教育学科范式”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1978年以后, 由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刚刚起步, 高等教育理论尚未产生, 普通教育学就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构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参照框架, 即我们理解的“范式”。

——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和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历史法、文献法、比较法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开始为广大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熟悉, 并在研究中得到运用,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向科学化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

2.1985~1998年, 学科拓展阶段

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 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充。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高等教育研究事业发展迅速。遍布全国的研究机构和组织、日益壮大的研究队伍、数量众多的研究刊物和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开始迈入“高等教育研究大国”之列。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分支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史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问世的分支学科进一步得到发展, 比较高等教育、大学教学论、大学德育论、大学生心理学、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工程教育学等一批新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 从而形成了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高等教育科学学科群。

——对高等教育学学科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对高等教育学科的探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但直到1992年后才真正受到重视。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三次研讨会都是以学科建设为主题, 广泛交流了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观点, 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对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3.1999年至今, 学科研究的深化和繁荣阶段

——高等教育研究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相比,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研究刊物保持相对的稳定, 但研究组织和机构的力量有所加强, 研究队伍的结构有所改善, 研究成果的数量有所增加, 研究质量和效益有一定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迅速, 更是为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极大地提高了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进一步受到重视, “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初步确立。虽然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但高等教育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指导理论与参照框架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高等教育学科基本上确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成员解决高等教育问题所共有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基本假设和基本方法。因而, 可认为“高等教育学科范式”已经初步确立。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加密切。与实践结合、为实践服务, 既是高等教育研究效益的体现, 也是高等教育学科走向成熟的关键。1997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专门探讨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服务”的问题。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少为政府部门所重视和采纳, 有的研究还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受到重视, 在高等教育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中得到充分运用, 丰富了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实证研究被广泛采用, 与定性研究、思辨性研究有机结合, 提高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程度;高等教育的预警性、前瞻性研究成为新的亮点, 在高校招生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关系、一流大学建设等若干重大政策研究中得到运用, 提高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实效性。

(二)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经验

1.以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历史事实证明, 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适应了中国国情和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实际需要,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合法”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制度的形成, 有利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深入。

2.以开放姿态推动高等教育学科的繁荣

三十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 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开放的姿态。开放性可以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经验,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队伍的开放性。遵循“来者不拒, 一视同仁”的原则, 无论是教育专业的“科班出身者”, 还是其他专业的“半路出家者”, 甚至“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加入高等教育学科行列, 在学科领域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自己的成果赢得同行的尊重。二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推崇“兼容并包, 海纳百川”的气度, 创建高等教育学科, 不唯高等教育学科“独尊”;重视高等教育学科范式, 不忽略其他相关学科范式和方法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三是研究视野的国际性。实行“主动借鉴, 洋为中用”的战略, 重视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成果, 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 研究视野的国际性逐步增强。

3.以服务实践引领高等教育研究的方向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立之后, 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工作者并未故步自封、陶醉其中, 而是积极运用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和高等教育理论来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不是“学科指向”, 而是“实践指向”。无论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还是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其目的都是服务实践、服务决策。

(三)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

问题一:无序低效, 乏人问津。近年来,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 不仅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 也没有系统性和持续性, 以至于觉得体系重要, 就去构建体系;觉得研究对象没搞清楚, 就去探讨研究对象。这样, 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对高等教育学科全局把握的欠缺, 致使研究效率低下, 难以深入。更令人担忧的是, 从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学者日益减少, 长期坚守此领域者更是凤毛麟角。

问题二:思路僵化, 模式单一。近年来多数学者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学科逻辑起点的寻找上, 希望找到一个逻辑起点, 然后从逻辑起点出发, 层层推导, 逐步展开,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通过多年尝试, 这种思路实效不大。不仅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逻辑起点难以从理论上得到有力证明, 而且以某种逻辑起点展开编写出来的高等教育学著作也难尽如人意。实践表明, 这种僵化的学科建设思路和单一的体系构建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若不加以改变, 会把这个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带进了一个永远没有出路的“死胡同”。

问题三:视野狭窄, 资源贫乏。现在的情况是:多学科研究尽管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但往往只是运用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很少运用于学科建设。于是, 我们很容易看到人们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的视角来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等实际问题, 但却很难见到有学者利用多学科资源和方法来探讨学科建设, 导致学科建设基本上流于“就教育论教育”的套路。尽管也有学者在学科建设上尝试利用多学科的方法, 但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

问题四:故弄玄虚, 脱离实际。学科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完善学科的体系和理论, 使高等教育学科更好、更有效地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但有些学者的心中只有“完美的学科”, 没有活生生的实践, 他们热衷于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神秘兮兮, 对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视而不见, 不重视调查研究, 不注意从实际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 以至于研究出来的成果空洞无物、晦涩难懂、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

三、对策

对策一:创建“元高等教育学”, 促进学科建设的“学科化、规范化、系统化。未来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 必须走学科化研究的道路。

即建立专门的“元高等教育学”新学科, 引领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迈向一个更高、更系统的层次。

对策二:变革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建构思路, 鼓励多种体系建构模式。

未来的学科建设要从“逻辑起点论”的误区中摆脱出来, 进入一个更广阔天地。与其在那里冥思苦想地寻找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的逻辑起点, 煞费苦心构建一个封闭的、脱离高等教育实际的完美体系, 不如专心致力于现有高等教育学科概念、理论的完善上。

对策三:合理利用多学科研究, 提高它对高等教育学科的“贡献率”。

未来的高等教育学科不必因其他学科的广泛介入而妄自菲薄, 应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学科意识, 在主动接纳其他学科资源的过程中, 重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规范。多学科研究的运用并不是无条件的, 只有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才能提高多学科研究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贡献率”:选择性原则, 相容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对策四:加强中介研究, 架设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

中介研究是高等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 是一种重要的可操作性研究。一般来说, 高等教育中介研究主要有政策研究、案例研究、设计教改方案等, 甚至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多少种联系方式和结合点, 就有多少类型的中介研究。此外, 当目的确定了以后, 达到目的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则是有多种选择的可能的, 这也为中介研究留下了广阔的舞台。

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道路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是正确选择。各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没有哪个国家是通过选择依附发展的道路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强国的。

二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将加大开放的力度, 尽可能地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优秀理论。21世纪, 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发展开放、多范式的高等教育研究, 建设“高等教育研究强国”, 更需要加大开放的力度, 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借鉴世界一切先进的、优秀的高等教育理论。当然, 这必须首先对借鉴和依附加以区分, 在借鉴的同时防止依附倾向。是否具有主体意识是区分借鉴与依附的关键所在, 增强主体意识是防止从借鉴走向依附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

三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将在立足国内的同时, 全面走向世界。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不仅要引进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理论, 还要把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理论推向国际学术舞台, 这样才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为国际更多的同行熟知和认可, 才能确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 使中国高等教育理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宝库的一部分。这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和战略使命。

3.《现代制造业与设计》读书报告 篇三

关键词:约翰·罗斯金;现代制造业;装饰艺术

约翰·罗斯金(1819-190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的艺术思想对许多国家的现代实用艺术发展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罗斯金总是把艺术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伟大的艺术离不开伟大的心灵,而培养伟大的心灵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他的实用艺术理论推动了几次重大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发展。罗斯金对待装饰艺术的态度与阿道夫卢斯的截然不同,罗斯金肯定装饰艺术,在这篇讲演稿的第三段,罗斯金这样说道“装饰性艺术适用于某一固定的地方,在那里装饰性艺术或是从属于或是支配着其他艺术品的表现效果。”他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最高级的艺术,只存在装饰性艺术。他以拉斐尔、米开朗琪罗、柯勒乔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为例,说明艺术大师的最优秀作品往往都是以装饰性质存在的。罗斯金断言,装饰性艺术绝不是一种堕落艺术,也绝不因为固定在某一个地方就是低等艺术,他认为艺术无低劣之分,有的只是艺术的和谐互补。

文章中罗斯金以荷兰风景画与贝诺佐创作的比萨公墓的绘画做了个比较。荷兰风景画大多是一些小构图的作品。画面地平线很低,天空极其开阔。大多表现一个角落或一个海湾,很少作全景式的作品。色调柔和,多为棕色和灰色的调子。贝诺佐是佛罗伦萨画家,擅长于绘画大幅巨型宗教题材的笔画。显然,荷兰风景画与贝诺佐创作的大型绘画相比不值一提。但是,罗斯金认为荷兰风景画的装饰性却不比贝诺佐的大型绘画低,罗斯金进而得出“所有的艺术都可以是装饰性的,并且迄今为止所创造出的最伟大的艺术也是装饰性艺术。”

罗斯金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师承自然,他说“没有任何人会采用传统艺术来装饰房间,伟大的画家呈现在你眼前的总是自然艺术。装饰就是对自然形状的模仿。罗斯金鼓励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比如对静物、花朵、动物,更重要的是对人物的模仿。罗斯金说:“所有伟大的装饰艺术,不管是什么,都建立在工匠描绘人物时所付出的努力,而在最优秀的学派中,则表现为其成员对自己在周围活生生的自然的描绘上。”从罗斯金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认为的好的艺术应该是以大自然为蓝本,建筑的装饰也应该建立在对大自然模仿的基础上。

其次,罗斯金认为在装饰艺术中,艺术家必须处理好材料、位置和功能三者的关系。罗斯金在《现代制造业与设计》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装饰原则。他认为,材料、位置和功能在装饰中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需要艺术家做出恰当的处理。在处理材料方面,如果所使用的装饰材料具有局限性而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这就需要遵循传统的手法,即尽可能简化其美,但是不能错误地表现其美”。总而言之,当材料需要我们使用传统的方法时,一切试图避免使用传统方法的努力都会降低艺术品的档次,是艺术家对事实的漠不关心,只能制造出粗糙的艺术品来。在处理艺术品的位置时也会受到一些原则的限制:比如,建筑装饰中,艺术家要考虑到装饰离观众的距离、光线,以及对粗糙的或精细的装饰的选择,使其达到预错误的地点,任何完美的绘画和雕塑都不能被称作是建筑的装饰。”离观众相对较远的雕塑会做得粗糙些,相反,离观众近的艺术品必须使用精细的方法。罗斯金说:“装饰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唯一真正的区别就是它们是否在合适的地方,以及与周围的主要的或者辅助的其他艺术是否协调。世界上所有最伟大的艺术都是因为它们有个合适的地点和目的。”也就是说,装饰艺术的可见性是艺术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它在什么位置,离观众有多远距离。在建筑装饰中,最精致的装饰往往离观众最近,而在建筑上部,离观众较远的地方最适宜放置比较宏伟的装饰,但不必要精细。

罗斯金强调装饰的材料要简朴诚实。他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中对此有大段的论述。比如,他认为教堂的建造要简朴诚实,如果教堂中乱涂上斑驳的色彩,这不仅仅意味着品味差,而且,把虚荣和欺骗带入祈祷之所绝不是无足轻重的,或者是可以原谅的错误。因此,教堂的设备要简朴,不装腔作势,不虚假,不俗气。罗斯金不赞成在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现代材料,他说:“使用铁材的道理就如同饮酒一样,饮酒也许可以治病,但不能赖以为生。”所以他认为钢材在建筑中应该限制使用。他也不赞成对金属材料的过度使用,因为那样将不仅降低建筑的诚实,而且会削弱其尊贵。他说,如果钢材在建筑中取代了石头,起着防止碎裂的作用,承担着重量,或者凭借自身的重量起着平衡的作用,取代尖顶或扶壁而抵抗侧向推力,或者以杆或梁的形式被用来承担木梁的功能,那么那一刻这座建筑就不再是真正的建筑了。在建筑的装饰方面,罗斯金极力提倡诚实,反对装饰材料使用仿制品。他批评大英博物馆的“壮丽的花岗岩楼梯在平台处使用的竟然是仿制品。”这不免让人对其他部位的装饰材料也感到怀疑,连建筑师本人的诚实都受到怀疑。这种建筑装饰的“表面的欺骗一般可以定义为诱使旁观者相信实际并不存在的某种材料,如常见的在木材上进行绘画,使之与大理石相似,或者在装饰品上进行绘画使之产生凹凸感等等。”

罗斯金的艺术思想是他所处那个时代的特定产物,表达了那个时代艺术家对艺术走向的见解和判断艺术好坏的标准。理解了那个时代经济的发展及艺术的地位也就为我们理解罗斯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罗斯金所处时代的境况早已发生改变,在今天看来,当时社会的种种困境很多都失去了时效性。但是,只要我们换位思考,把罗斯金的理论放回当时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罗斯金思想在当时的先锋性和超前性。

参考文献

[1] 约翰.罗斯金著翟洪霞,余艳译 芝麻与百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

4.《老子》与《庄子》读书报告 篇四

一、再谈老子的“不争”思想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善利万物”而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是谓“不争”;水“处众人之所恶”而不争名,是谓“不争”世。人往往以为“不争”者,必无能。其实不然。老子要求人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明知自己力量强大,却使自己保持柔弱的心态,并甘愿做那山中最低处的溪沟。

老子在这里所讲的“不争”大概是“无为”思想的的引申。最高的善人要选择底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因为像水一般与世无争,因此没有什么过失。我至今仍然坚持相信老子的不争不是陶潜那样单纯的避世,而是“无欲”的体现。不争,不是消极,而是不勉强;不争,不是怯懦,而是不嫉妒;不争,不是自欺,而是淡泊。

这种心态,实在是现代人所需要学习的。

近30年来,中国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激突、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与人的关系也在逐渐随之变化,换句话说,在变质。在我看来,现代的都市人之间的关系大多维系于“利益”二字,那些纯真的亲情、友情、爱情已不多见。很多时候,我周围的同学都在感叹高中时代的关系单纯、美好,那时的同窗之情另无数人追忆。到了大学,人与人明显多了很多明争暗斗和利益冲突,有时不得

不感慨人心险恶。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秉持老子“不争”的理念,当我们不再为毫厘的得失而计较,当我们不再为利益而谄媚攻讦,我们便能放下很多东西——名利也好,地位也罢,我们的人际关系或许能有所改善。不是把信任寄托于金钱的力量,而是真正的信任一个人,爱一个人。

不争,便能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我们一份最真的感情。我常听人提到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也是我信仰的不争理念的一个方面:不与人争,但必与己争。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都不是源自于“我不好”而是源自于“别人比我好”。我参加比赛得了一等奖,但我的同学拿了特等奖,所以我不开心;我的女朋友没有我兄弟的漂亮,所以我不开心;我有房有车年薪50万,但是有人住别墅开宝马年薪过亿,所以我不开心。

这是何必。

我们的标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句话,说出来是何其容易,践行它又是何其难!身为清华人,似乎“争上”是我们的共同特点,这本无错,但是我们要知道,凡是人,必然有其极限,总是坚持“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某种意义上是鲁莽的。只要我做到了我的最好,我曾尽我最大的努力,就好。超越自我,就是最美的飞翔。

不争,便能在历经沧桑后,无怨无悔。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

这是老子追求“不争”的最高目标。以“不争”而争天下,也唯

有老子能有如此精深奥妙的辩证法思想了。

不争,并非不为,而是教人要法“道”自然而有所作为。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的我国的外交政策应该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韬光养晦”即是放低姿态,不咄咄逼人,不锋芒毕露;“有所作为”即是待时而动,顺势而为,这与老子的思想何其相似!

处下,处后也一种积蓄力量酝酿准备的态势,给自己观察事态作好应付准备留出时间与空间,创造条件以便实现转化,如在武打片的打斗场面,武功高强的人不会一开始就把全部招式地都使出来,而是先处于守势,试探对方的实力,了解其招式的弱点,可能先挨数拳数脚,一旦摸清对方的破绽在哪,以其致命一击,虽然是后发制人,但能获胜,收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就像一篇文章中写道:“对于我们全球化、现代化的社会,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丰富,对各种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多元化,在这么一个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里,如何能够保持我们本真的自我,不被所谓的功名利禄所累,如何坚守我们个人高尚的品格,不被世俗的面纱所掩盖;面对欲望知道知足寡欲,为人处事懂得谦下不争,善于守柔不逞强,老子的这些“无为”思想对于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值得深思与学习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二、读庄子的《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庄子·马蹄》)

读庄子,我更多的读到的是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不羁的赞颂。庄子,天生的浪人,隐士,仿佛一匹野马奔驰在漫漫中华文化长卷铺筑的旷野。“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对世俗鄙弃的呼告历经千年却依旧绕梁不绝。庄子对自由的渴望,大概到达了令人惊异的地步。

自由,人类从亘古至今始终在歌唱不息的主题,多少人为了“自由”二字而献出自己的全部。曾看过电影《勇敢的心》,里面最感人的场景就是威廉·华莱士在临刑前那句饱含深情、又无比激昂的“Freedom”。现在的人们在形体上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拘束,然而精神上的枷锁却比千年来的所有时代都要沉重,难以打破。

“身不由己”,我曾一次次听到这句长长的、苦涩的叹息。我们的身上总是背负着太多的身份,责任,欲望。我们放不下,我们很在意,所以我们在精神上便遭到束缚,得不到自由。换句话说,束缚着我们的,大概只是“名”“利”二字。正因如此,庄子淡泊功名、“相忘于

江湖”的思想才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去思索。

应该说,庄子所鞭笞的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虽没有直接提起,但却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视其涵义。这种不自由的状态即受“物”限制,有所待的生存方式。庄子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及了这个问题,从大鹏之飞待于九万里风到蜩与斑鸠,可以说在庄子看来,有所待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不仅是鸟兽鱼虫,即使是主观能动性最强的人类也很难豁免。即使是列子这样的人,也只得到“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的评价。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有所待在庄子看来才是真正的悲哀。《齐无论》中说:“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就是说人之于世必定有所依附,而人却不知其所待。“即受此形于造物,则造物与我相守不亡,以待此形之归尽而后已”,人就在这种所待的约束之下浑浑噩噩走向死亡。这也是庄子极力反对的一种有待的状态。

我想,庄子的《逍遥游》最恰当的体现了他对自由的人生的定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5.生物化学与分子读书报告 篇五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这门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它大量的专业名词,还有它也是这学期所有课程里最厚最重的一本书了。在第一堂课中,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对这门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它的功能作用,了解它的学习领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它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代谢及其调控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学科,并以众多相关学科为基础。由于其在生物等学科的重要性而使内容逐渐增多,且发展速度快,新知识、新进展不断涌现,有大量需要记忆和思考的内容,因此学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开始的我确实觉得无从下手,面对书上大量的知识点很是迷茫,我开始有慢慢的很认真的看课本上的内容,逐字逐句的理解、体会和记忆。但学习效率很慢,而且学习得效果也很不令人满意。书上的内容太多,太杂,即使我有讲整个的内容都看里一遍,也无法讲他们转变为我自己脑中的知识,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做题上,完全就是觉得所考的题和所学的知识无法联系在一起,可能问题便在于没有理解到知识内容,思考太少,知识也很浅。

学习不怕没问题,怕的就是没有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也是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我有将自己的问题与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进行交流,他们也有耐心得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并且还告诉我他们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自己也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去找一些资料,以便自己深入的理解学习得内容。上课前一定要提前预习,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最为关键的,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我有努力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后通过老师的课件和上课所做的笔记,再进行二次学习,及时学习,及时复习,不拖延。以下是一下学习得方法,我觉得还挺值得借鉴的 1.抓住主线,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根据研究内容,生物化学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着重介绍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激素和抗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重点掌握生物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结构,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质,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同时要随时将它们进行比较。这样既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②物质代谢及其调节:主要介绍糖代谢、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规律。此部分内容是传统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学习各种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特别是糖代谢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途径、糖异生途径等);脂肪酸分解与合成和酮体代谢途径;氨基酸的脱氨基及氨的代谢;能量生成方式等;各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各代谢途径的主要调节环节及相互联系等问题。③分子生物学基础:重点介绍了 DNA复制,DNA转录和翻译。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重点学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并从必要条件、所需酶及特点等方面对三个过程进行比较。在理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后,就应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且找出共性,抓住规律,学会抓住线条、围绕主线向外扩展和上下联系的方法。

2.懂得记忆法,学会记忆

学习生化时,最大的问题是记不住学过的内容。关于此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分清楚那些需要记忆,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记忆。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单字母符号、一些关键词的缩写、氨基酸和碱基的结构等是需要记的,而有些生物分子的结构式如维生素B12等并不需要记;其次明白理解是记忆之母,因此对各章内容,必须先对有关原理理解透,然后再去记忆;第三,记忆要讲究技巧,多想想方法,注意前后关联,不要前后脱节。另外,理解和记忆都是掌握知识的基本保证,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牢,记得准。

3.勤于动手,联系实际

这是由“学懂”转向“会做”的桥梁和提高我们在考试中应试能力的重要保证。不少人在考试中常常是教材内容确实都弄懂了,但一上考场应试,做起来就感十分吃力,甚至头脑发涨,手足无措,原因就是平时只“看”不“练”。其实,“学懂”和“会做”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一般来说,要想在考试中对考题应付自如,必须具备以下几点:①真正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和内容;②能在短时间内理清思路,分清层次,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组织好解题语言;③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而后两点只有靠大量的习题练习才能解决,这就要求学习者和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勤于动手,强化解题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教材内容,缩短教材与试题间的知识损耗;才能在模拟的情境和规定的时间内体验应考实战所需要的生理与心理承受力。

另外,应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应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维生素等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磺胺药物的作用机理;应用糖代谢等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糠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上的“三多一少”症状;应用维生素和核酸代谢等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为什么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会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应用酶学等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酶原激活和同工酶的生理意义等。

4.紧扣大纲,突出重点

6.《论艺术的精神》读书报告 篇六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在伟大的20世纪显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内在力量, 被无数注重人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重新解读与创造。

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注重“写实”的探索之后, 逐渐的开启了新的方法道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不但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 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20世纪, 抽象主义作为主导艺术之一“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纪的面貌” (米歇尔.瑟夫) 叔本华在《康的哲学批判》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可见世界幻觉的产物, 是一种骗人的巫术, 一种把视觉幻想和空间加以比较所产生的无根基、即无自身本质的外观, 这个可见世界是一层环绕着人类意识的浑浊的迷雾, 它是那种同时是错误和真实的东西, 这种东西人们可以在说他不存在的同时说他是存在的。”康定斯基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巨变的背景之下, 追求精神自由, 强调内在力量的作用, 成为了《论艺术的精神》的原动力与理论出发点。

《论艺术的精神》, 是康定斯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 这篇文章分为了概论与绘画两个部分。概论中用引言、运动、精神转折点与金字塔四个小部分解释了他对于艺术品、艺术家等的定义与互动把艺术的过程与变化归结到精神的作用并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展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概论

“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举, 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 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 他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 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艺术的原动力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中, 灵魂与肉体紧密相连, 它通过各种感觉媒介产生印象。演绎了欣赏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感情 (艺术家的) ——>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 (观赏者的) 。在这里, 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概念:艺术家的感情, 感受1, 艺术作品, 感受2, 观赏者感情。整个过程似乎揭示了作者的理论主旨:精神至尚。艺术品的形式应该“内在的, 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的灵魂, 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抽象的论述和高亢的基调铺垫了艺术精神的“运动”, 精神生活所代表的“巨大的锐角三角形”, 也许也是康定斯基绘画思维的产物, 又也许是他抽象成果的宣言符号。这个巨大的三角形需要冲破的, 不仅仅是旧的“怎样表现”的向上的物理运动, 同时在内部的形式里也有着层出不穷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稳定结构。随着三角形的运动, 内部的结构似乎在一个临界状态开始动荡, 带着摇摇欲坠和呼之欲出的惊悚, 人类的精神终于出现了康定斯基所认知的“转折点”。在“精神的转折点”一节中, 蕴含着批判的影子, 康定斯基提出了他对于时代思想混乱的出路及自己的艺术理论基础:通神学, 并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内心。他标榜了布莱维斯基夫人的理论把梅特林克与瓦格纳作为了例证的典型从象征与重复的文学手法与结构等发掘了艺术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他所引证的伟大的艺术家之中, 有音乐家和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画家, 但无一不都指向了他所旨在阐明的艺术的内在精神力量即向上的, 冲破传统追求自由的状态。在“金字塔”一节中, 充满了康定斯基近乎豪迈的对艺术的展望“‘自我分析’可以把每门艺术和其他艺术区分开来, 它们之间的相互研究使他们的内在努力重新结合。每门艺术均有其独有的力量, 这是无法相互替代的。最后, 各门艺术的独有力量可以相互配合, 而这种配合终将导致我们现在可以展望的一门新的艺术——真正史诗性的 (monumental) 艺术。”

第二部分绘画

绘画是《论艺术的精神》中的第二个部分。这个部分可以看成是第一部分的理论实践。绘画是康定斯基在三十而立之后才开始追求和耕耘的艺术形式。在这部分里, 显然是康定斯基在此之前的, 对于艺术的无尽热爱和探索的一个总结性的结晶成果。这个部分分为以下几个小点:一、色彩的效果, 二、形式和色彩的语言, 三、理论, 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五、结论。看康定斯基的画, 我们不难理解这部分所诠释的内容, 像他提倡的“感觉”一样, 我们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他的画:丰富、跳跃的色彩, 绚丽的、仿佛又节奏的音乐感……在这部分或者描述或者解释的理论中就能更深的了解作者所言的理念。艺术是发自于人类的需要, 绘画“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对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而内在需要原则成为了超脱于非本质的、普遍存在和唯一纯粹的艺术标准和原则。在第一部分中, 康定斯基对于“金字塔”的理论揭示了他所理想的史诗性的艺术。音乐和绘画的紧密联系必会使绘画在抽象性上发展, 最终达到绘画构成的境界。在“形式和色彩语言”中, 有种种神秘的质感,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又蛊惑着抽象艺术蠢蠢欲动的情愫围绕着心理学和形而上构成了“纯粹结构形式”最终提出了“数是各类艺术最终的抽象表现”理论。“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来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艺术家要具有的三大责任:1) 他必须发挥出自己的天才;2) 他的行为、情感和思想与常人一样, 但他却必须用他们创造出一个精神境界, 这精神境界要么情节纯净, 要么掺进了杂质;3) 他的行为和思想是创作的素材, 他们将会对他创造的精神境界发生影响。从这种互动式的纲领下, 似乎隐含了康定斯基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在最后的“结论”中, 康定斯基表明了他的观点:“我们正在迅速临近一个更富有理性、更有意识的构成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 画家们将自豪地宣布他们的作品是‘构成的’——这是与他们根本解释不了的印象主义者的主张相对而言的, 宣布他们的艺术来自于灵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有意识的创造的时代, 绘画中的这种崭新的精神正与思维携手并进, 正在迈向一个伟大精神的纪元。”不得不说, 这是构成主义的宣言, 抽象艺术的先锋理论之作。

但是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 将自然主义的艺术、写实的艺术统称作“无目的的艺术”。这类艺术“是一种遭到阉割的艺术, 不可能有未来”。这种看法在现在看来的确是有些犀利以及“草率”, 毕竟按照一般美术史论的描述, 似乎抽象主义也被纳入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产物, 它具有他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不可比拟的能量放射性。作者特意强调艺术作品的精神特性, 这固然不错, 但是受到神学思想的影响, 并且不断地向外界阐述艺术应当抛弃其物质性特征, 将这种“丑陋”的物质性视为艺术创作中的最大的阻碍, 这种把二元论作为世界观的典型体现太过于牵强了。不管怎样这也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的思想源泉及理论基础, 并在长时间内主导了康定斯基的艺术观点。

在作者的论述中一直强调绘画的“内在需要原则”, 并进一步对绘画的形、色等要素与心灵的关系作了独特的解释。比如谈颜色, 他认为“颜色是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 色彩是琴键, 眼睛是音锤, 心灵是绷满弦的琴”, 颜色经由视觉通道拨动心灵的琴弦。这在现在对于我们在色彩上的探索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且较为具体的说明“色彩的和谐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之后康定斯基由绘画语言的分析入手, 又提出了“内在声音”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有三重含义: (1) 指人的感官感觉, 主要是视觉与听觉; (2) 用于绘画的专门术语, 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 (3) 专指与宇宙精神同一的特性。

按照美术史家的说法, 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由前期和后期之分。他的前期抽象作品的主题集中表现为骑士、万圣节、大洪水、末日审判、基督复活之类的宗教题材上, 画中仍保留着可以辨认出来的主题暗示, 隐含的形象引导观者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和启示录幻象世界。由于画面上还保留着非常生动的形状和色彩的关系, 所以又把它称之为抒情的抽象。他的后期抽象完成于包豪斯学院教学时期, 画面的构成更注重绘画语言本身的独立价值和相互关系, 呈现出几何结构风格, 故又称几何抽象时期。后期抽象作品拆除了前期抽象画中的符号图像与自然图像之间的桥梁, 作为宗教幻象的前期隐性结构这时表现为观照时的“内心体验”。精神与宇宙的和谐, 救世主的幻象或者在总体观照中产生, 或者在形色关系中暗示出来。

康定斯基的一生经历了世纪转折期的精神危机与两次世界大战的社会动荡, 他是带着明显的危机意识与改造现实的雄心从事艺术活动, 创立抽象艺术理论的。他的抽象画论, 集中体现了与他同时代的抽象画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他对绘画元素的分析, 主张借鉴音乐的构成手段, 追求画面的音乐感受力。这些正是当时抽象画家集中探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形结构”等概念曾对二十世纪视觉艺术观念的变革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今天回顾以往抽象主义运动时, 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家, 无论在绘画实践还是理论上都对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 拓宽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 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 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7.官员读书报告 篇七

官员们,爱听汇报,还是爱自己读书?《非普通读者》里的英女王如此区分听汇报和自己阅读:“听汇报和自己看书说穿了是两回事……汇报的用意在于浓缩、切割、提纲挈领,阅读则是广博采纳、铺陈扩散,并且持续不断地增长、延展;汇报是一个终结的动作,而阅读,则是开启。”

那阵子,英国女王与书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中国读者的眼球,于是喜欢八卦的人开始猜测,如果把小说中英国女王“你最近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抛给中国的“非普通读者”群体,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呢?在2011年,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和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当诸多官员直面这一问题时,他们的表情是轻松、淡定,还是疑惑、尴尬呢?

两个经济大省的“劝学运动”

一本名叫《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的图书,在这个冬天,卖得很火。2011年12月22日,此书其中一位作者、以色列人索尔•辛格第一次踏上南京这块土地的时候,这本书在中国已经销售了10万册。

在正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江苏省,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将《创业的国度》和《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最新阐释》、《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起,摆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因为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郑重地推荐了这三本书。在会上,罗志军特意讲了推荐这三本书的目的:要求各位干部坚定信念和奋斗目标,坚信江苏“两个率先”一定能实现。

对于《创业的国度》,罗志军还给出了推荐词:江苏的省情“人多地少、资源紧缺”与以色列颇为相似,因此,江苏除了学习新加坡“创优环境吸引投资”做法外,也要学习以色列“自己创业、创新”的做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罗志军推荐这本书的前后,江苏省内至少有3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在公开场合向其手下的干部推荐这本书。但他们的推荐词的侧重点不同于省委书记。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认为,“以色列人不安于现状、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南京人学习。”他还向南京市的官员们推荐了本土作家叶兆言的《南京人》,并评价说,“在作家眼中,‘南京是个非常宽容的城市,南京人好客,不排外,习惯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南京人听天由命的懒惰性格’。作家说的可能有些偏颇,但他确实揭示了一种文化现象。”杨卫泽表示,作为南京人,他从书里读出了怒其不争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干部们能读读《南京人》,反思懒惰的习性。

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则认为,“《创业的国度》揭开了以色列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以色列的崛起是依靠技术创新的经济腾飞,值得苏州学习借鉴。”此外,蒋宏坤还向苏州市的领导干部们推荐了3本书,分别是《“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和《中国未来30年》。

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则专门在《宿迁日报》上发表了“开启激情创业的新时代——读《创业的国度》有感”一文,他写道:学习以色列人的创新创业精神,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始终保持“我能我行我成功、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宿迁气质……让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创業发家致富,让宿迁的经济社会通过创业加快发展。

在省、市主要领导的带动下,江苏省各级官员中出现了读书热潮,党政机关、单位纷纷团购省委书记推荐的书,不少地方的书店甚至卖到脱销。而这样自上而下的“劝学运动”并非只是江苏省的“专利”。与江苏省一样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的广东省,也活跃着一大批重量级的“非普通读者”。

在今年1月3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透露,前段时间,他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小丹到江苏考察,与当地讨论了两地面临的共同问题。他说,按有关部门的测算,按照这几年两省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算,江苏要超过广东大概在2017年,“当然,我们现在也不打这个仗了,你愿意超就超吧,我们首先要把结构调整好。”

汪洋“不打经济增长速度这个仗”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去年年初,他致信省直机关干部和各市党政主要领导,推荐大家阅读两本阐述幸福的书籍,一本是《幸福的方法》,另一本是《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有评论认为,这两本书均体现了汪洋的施政理念。

在重庆做市委书记的时候,汪洋就要求领导干部“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他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从中央党校带到了重庆,又带到现在主政的广东。他还邀请该书的作者弗里德曼到广东访问,并对弗里徳曼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通过阅读《世界是平的》,加深了对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对指导工作很有帮助。” 弗里德曼回国后,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称汪洋是“当今中国领导层中最具创新意识的思想者之一”。

而汪洋到广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省委全会上,则专门推荐了当时正在读的一本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当时吴南生看到汕头很穷,向省委请缨去办特区,说,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汪洋现场朗读道。

在汪洋的带动下,广东官员开始集体读书,在“2010图书漂流迎亚运”活动中,广东省的各级官员积极参与并“放漂”了自己的书籍,其中有《经典广东》、《中国机遇:强国之路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等。广东还出台规定,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年集中读书应不少于五天,而其他干部则不少于三天,以建立“学习型的党组织”。

不学习?也许你就“out”了!

广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自上而下推动的“劝学运动”,只是中国官员掀起读书、学习热潮的一个缩影。

在《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一项书面调查中,多达87%的受访官员告诉《小康》记者,自己的上级领导向自己推荐过必读书目;75%的受访官员说,自己也向下属推荐过必读书目。而在官员的“荐书录”中,《追逐日光》、《世界是平的》、《曾国藩全集》、《细节决定成败》、《资治通鉴》、《激荡三十年》、《政府新闻学》等书籍被频频提及。

《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书状况的调查显示,官员喜爱的图书种类覆盖面相当广泛,喜欢“传记”的最多,占受访官员的60.9%;其次是“文学”和“政治”著作,均达到了52.2%的比例;第三“受捧”的是“哲学”类书籍,43.5%的官员表示“喜欢读”;“修养”和“历史”类书籍同样受到青睐,均占到了39.1%的比重;接下来依次是“经济”(30.4%)、“生活”和“社会科学”(均为26.1%),“保健”、“旅游”和“体育”(均为17.4%),“职场”、“沟通”、“法律”、“金融”和“科技”(均为13.0%),“成功”、“军事”和“人力资源”(均为8.7%),“美食”、“收藏”、“心理”和“教育”(均为4.3%)。只有“营销”类书籍的得票数为“0”。

“官员读书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会选择自己专业和工作领域内的书籍读。”谈及官员读书的特点,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总结道。

《小康》杂志的调查结果印证了王长江的说法,超过半数的受访官员表示自己的购书习惯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买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委书记对《小康》记者说,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他买来了思想家梁漱溟的著作以及《世界大趋势》、《苦难辉煌》、《致加西亚的信》等书籍。“不读书?不学习?怎么可能呢!再不学习可就‘out’(网络用语,落伍了)了!”这位区委书记坦承,“以前对读书、学习重视不够,感觉工作已经很忙、很累了,压力也很大,所以一有空就想自娱自乐一下,后来因为市里出台了干部读书的相关规定,我开始加强阅读,从书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充了电之后,工作反而轻松了许多。”

nlc202309011550

官员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在用于读书的时间上也体现得颇为明显。官员们每周会花多长时间读书呢?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社关于党政干部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为3~6小时。3年之后,官员们每周读书的时间延长了。《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状况的调查显示,每周花10~14个小时读书的官员最多,达到了35.1%的比例,其次是7~9个小时,占受访者的26.0%。

王长江认为,对于官员来说,不读书是有压力的,因为“读了书才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为了促进官员读书,中央党校的学员们有一个内部交流的活动,每个人发言15分钟,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例如最近看了哪本书,这本书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先是小组交流,讲得好就再到全班去交流,“这项活动的推动力挺大,因为还有竞争的因素。”

在给官员们授课的过程中,王长江还发现了一个悄然而又有趣的变化。

中央党校对上课老师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在讲课的时候和官员们有互动,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学生们有没有听进去,他们关心并且在思考哪些问题,师生们之间需要一个“有来有往”的交流。

按照王长江的习惯,有时候他会把课堂中间的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或者20分钟,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他“聊聊”;他还会在两小时课程中留下最后15到20分钟,让大家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交流互动。

去成都参加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之前,王长江刚刚给一个“省部班”授过课,上课的时候,王长江照例给最后的互动环节留出了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话音未落,两只手举了起来,王长江感到有些吃惊。他开始回答问题,但没等解答完第二个学生的问题,又有人跃跃欲试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提问题了。当他回答完三个学生的问题后,竟然还有第四个提问的学生。

“他们还真的挺活跃。”王长江有些没想到,因为往常给官员们上课的时候,最难的事情就是让他们开口说话,“只要我一让大家提问,座位上就全是摇头的动作,这种现象在‘省部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王长江看来,官员们现在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讨论,说明他们平时在思考问题。“而思考问题的前提是看书。”王长江说。

读书成为既传统又现代的休闲方式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写给外甥的信里有一段关于人生规划的感悟:“尺璧之阴,以三分之一治公事,一以读书,一以为棋酒,则公私皆办。”他觉得人生的光阴有限,应当把时间合理用于事业、读书和下棋喝酒。

按照古人的妙论,读书应该与立业、休闲并重,而在现代社会,有人提出,读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因为这是一种“美丽的精神休闲”。对于“忙碌背后身不由己”的非普通读者——官员来说,读书可以作为他们的休闲方式吗?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常乘坐高铁往返于南京和北京之间。他说,每次飞机上都放那几部电影,没意思,在来回8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如看书,“每次出差的时候,我都会带上自己要读的书,也包括一些杂志,闲暇时间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书、运动和摄影。”陈刚认为,对于官员来说,读书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通过阅读,自己可以间接获得别人的思考结果,以及别人的休闲状态。

淮安市信访局长邱金义读的大部分书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但他同样对“读书也算是一种休闲方式”的观点表示认可,他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把逛类似于北京单向街之类的特色书店当作是一种享受,在机场候机时他一般都会去逛机场书店。

在乘飞机或者坐火车的时候读书,成为很多官员“挤时间”的有效方式,云南红河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皓曾在微博上展示自己在候机时所读的书,“一本《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一本新版的《苏联的最后一年》。两个特殊的年份,分别折射两个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在改革,改革的路径又应怎样?鉴古知今,居安思危。”

从书中获取了思想、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在充满压力、竞争的环境下,读书也不再成为官员的负担。在参与《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書状况调查的官员中,超过半数的官员表示,读书是他们闲暇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你喜欢读书吗?”这个问题,34.8%的官员表示“非常喜欢”,65.2%的官员表示“喜欢”,没有官员认为自己对读书的兴趣“一般”,或是“不喜欢”,甚至“非常不喜欢”。

曾写下“闭户长思难为句,登高放怀易为联”、“医病医贫医天下,徐徐大爱到人间”这些诗句的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博览群书、研究问题,他一直保持着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了100多万字记录他的所读、所思、所想、所悟。

在“您对官员读书有何建议”这个问题后面,他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大字:博览。

中国的这些非普通读者们也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享受着读书生活,《小康》调查显示,习惯于去逛综合性书店的官员比例远远超过了在网上购书,或者是逛特色书店和专业性书店的官员。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注重“与时俱进”的官员们也普遍开始倾向于网上阅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建设学习型社会,要随时随地学。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是学习,上网浏览信息也是学习。”

国家领导人的读书清单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长达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是毛泽东最喜爱的书之一,《资治通鉴》则是他的床头书之一,他去世之前阅读的最后一部书是《容斋随笔》。

邓小平曾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他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熟读过《资治通鉴》、通读过《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他是武侠大师金庸在内地最早的一批“粉丝”,他还喜欢看写鬼的书,特别是《聊斋志异》。

江泽民对美国《时代》周刊谈及自己关于读书的兴趣爱好时说,“我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在担任上海市长的时候,他的办公室就有超过3000本书籍。

胡锦涛曾在接见来访的俄罗斯青年访华团时说:“我清楚地记得,在青少年时代,我们曾满怀激情地阅读过贵国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演唱过贵国的歌曲《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我们熟知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

8.思修读书报告——狼性与人性 篇八

叶嘉仪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20***17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对狼也只能用知之甚少来形容。不懂得狼的特别在哪里,更不知道何为狼性。一直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弱势的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像在一部电影里,它永远只能做配角。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

作者姜戎是一名学者,这本书是他当知青下放到内蒙古时的真实经历。写的荡气回肠,惊心动魄,让人身临其境无法自拔。小说歌颂了狼的机智,勇敢,团结,多次将狼的精神与草原的蒙古骑兵精神相比较,相结合,向人们揭示了成吉思汗年代披靡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精神。

狼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唾弃,所憎恨的动物,因为狼性狡诈,凶狠,残忍,毫无公道可言。狼群所到之处,尸横遍野,万物狼藉,的确是“狼患”,“狼灾”。但是本书却颠覆了人们对于狼性的一贯认识,给我们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狼是人的老师。

毕利格老人是作者笔下对于“腾格里”(蒙语“天”)的代言者,借由老人的口,人们认识到了“腾格里”的威力,他维持着整个草原的生态平衡,让所有的生命都拥有自己的“活路”。不赶尽杀绝,其实也是书中想表述的重要观点。也是人性的重要体现,自古就有“天无绝人之路”的俗语,大自然的生物链也是相辅相成才能维持生态平衡的。这一点,狼比人更加恪守,它们一边在追杀猎物果腹的同时,一边也懂得要适可而止,这样才能“生生不息”的道理,因此,狼性中更有人性的体现。

书中有两次次狼群围猎的描写,看得人热血澎湃!一次是狼群围猎黄羊,它们巧妙地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计谋,等待最佳时机,将黄羊群赶进了死无葬身之地的“雪壳子”(外表被薄冰和雪覆盖的水洼子)。近乎完胜地猎获了几百只黄羊,打了个漂亮的围猎仗。作者甚至分析了成吉思汗家族的拖雷大军大胜金国三十万大军的战例,就是向狼学习来的。虽然这样说未免言过其实,可是由此窥见狼群的智慧是可见一斑的。

毕利格老人带着知青陈阵埋伏在狼群后面,坐收渔翁之利,带领全族人们丰收了一把黄羊节。其中,毕利格老人将被困的黄羊放生,并且见好就收,没有将狼群的战利品全数收获,借腾格里的口告诫人们说:人要知足,狼吃了人的羊和马,就要用这些黄羊来还债。但是要是全部取走了,狼没有食物过冬,就会再来抢咱们的羊和马了。这是腾格里规定的道理。

但还是有贪心的牧民们偷偷留下记号,将剩下的黄羊尽数取尽了,为绝后患,人们趁着母狼繁殖的季节上山掏狼崽。于是,引发了第二次的狼灾。目标就是马群。借着大风雪的天气,狼群快速出击,殊死博斗,跟马群展开了肉搏战,这一场战打的惨烈,牺牲的不仅仅是马,还有很多狼。它们因为人类的贪婪和对立,而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毕利格老人仰天长叹:这都是腾格里的意思啊!

很多人质疑作者将狼性过于美化,有歧视汉人的观点。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大自然弱肉强食的规律所在。在《狼图腾》里,我们值得学习的是狼的智慧,而不是它本身嗜血的兽性。

例如书中关于“飞狼”的传说,为什么狼群可以越过高达好几米的石墙吃到羊呢?它们是怎么飞起来的呢?原来,它们选用一个高大的狼趴在石墙上,后面的狼群借助这个跳板,冲刺飞跃过去,跳进了羊圈。出来的时候也如泡法制,最后的那个充当跳板的狼将羊尸搭成跳板,成功逃生。这样的案例是不是匪夷所思?有时候就连人类也未必能想的出来。腾格里却赋予了狼这样惊人的智慧!这不得不让人感慨惊叹!

但是,狼性在狡诈,也逃不过人类的杀戮。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少凶残的动物都成了人类枪口下的亡魂。人性里有闪光的一面,更有比狼性更贪婪更兽性的一面。贪得无厌才是最大的兽性!可是,人类并不比狼多明白这样的道理。

书的最后,陈阵养的那头小狼最终还是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作者说:狼是不愿意被圈养和驯服的动物。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的一个新闻:说是有一个男子身患绝症,想自杀,于是去了动物园,佯装掉进狼群,想被狼吃掉以换取些赔偿留给自己的妻儿,可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动物园里的狼群被从天而降的人吓坏了,不仅没有吃掉这个人,还被吓生病了。多可笑的场景?狼失去了狼性,还叫做狼吗?

草原失去了狼,那还叫做草原吗?现在的草原,满目疮痍,早就失去了草原的生气。用现代化的手段放羊,除害;让牧民们过上稳定的生活,住上安逸的瓦房。这些在新闻联播里的画面看起来是多么的美好,可是,隐藏在这些美好背后的危机呢?有多少人真正地看见了?

甚至有很多人觉得崇尚大自然的规律是“吃饱了撑的”。其实呢?地球环境一天天恶化的迹象已经表明了人类的贪婪是多么的无知。可是,谁又能够改变得了思想的力量呢?就算是开个“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就算是全民开始环保,全球开始减排,又能怎么样呢?那片蓝蓝的天空,那片青青的草原,已经再也回不来了!

9.读书报告与反思 篇九

二、著者:陈晓云

三、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四、页数:233

五、内容大意:

在21世纪,数字化生存不仅代表一种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主宰着人类的娱乐生活和娱乐方式,甚至还会主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电脑网络将成为新的娱乐霸主。这本书从人类娱乐活动的变迁入手,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网络时代的游戏、爱情、影视、文学等等活动的类型与特质,并对网上娱乐活动出现的网络生态问题,如,人的异化、以假乱真的虚拟世界等,作出了思考

书中在前言部分用了邵培仁先生的一段话:“所谓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还表现在传播技术和传播能力上。可以预测,在21世纪,一个人传播技术的高低和传播能力的大小,肯定会与他的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地位的高低基本成正比。”电脑和网络传播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从上面的这段话中看出来。作者也正是在邵培仁先生的厚爱和敦促下,写下了这本书。作者站在了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起点上,来面对已然变得纷繁复杂的网络传播现象,从中梳理出具有借鉴价值乃至建设性价值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给我们读者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理论视野和一个具有较强可读性、趣味性的阅读“界面”。

六、心得体会

我主要从网络发展的必要性、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网络给人们带来欢乐以及网络发展面临的问题这四个方面来理解本书。

第一节从东西方古老的文化传统中找到娱乐的历史渊源,从古代的各种庆典、祭祀、狂欢、游戏、博彩等说明娱乐的重要性和我们为什么要娱乐,娱乐的方式从古就已存在,延续至今,形式上不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本质是人们都一直在进行着娱乐,娱乐的带来的欢乐根深蒂固。虽然娱乐活动在古代常受到宗教和社会束缚的威胁,可是从来没有被消灭;它非但没有消失,反而继续扩张,向新的领域发展,说明社会的某些禁忌并不能阻止人类娱乐的天性。相反,在种种对于娱乐的禁忌中,娱乐反而获得了更为充分的发展。人们习惯于过节,在过节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吃”一直是节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不同的只是吃的对象和地点不同。然而随着媒介的发展,电视节目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觉得天天像过节一样,在家看节目、足球比赛,不得不由衷感慨一句:过节真好。我们为什么要娱乐,一是因为娱乐方式的发展经久不衰,二是我们对娱乐的无限喜爱,我们的生活早已融入娱乐之中。

随之的一个话题是20世纪我们怎样娱乐,我们的娱乐方式又是什么。打扑克牌、打麻将,作者引用了《新周刊》里的一段话,说明了打麻将和打扑克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的“运动”,都被赫然列入“20世纪十大经典娱乐”之首。体育在作者看来,除了它的强身健体之外,也是一种游戏,但在现代,体育早已变了味道。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让人们对社会的信息更新得更快更多,通过电视知道了更多体育精神的丑闻,但是,体育给现代人带来的巨大欢乐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奥运会和世界杯。电影是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娱乐方式,美国的好莱坞,中国文革时的样板戏,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黄金时代的电影,总能够让人们共同面对那个已经逝去不堪回首的岁月和即将到来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也许,在许多时候,娱乐的魅力并不完全来自游戏、小说和电影本身,而是来自人自身娱乐自我的能力。电视的发展开拓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回家打开电视俨然已成为人们的习惯,对电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网络的发展给新一代的青少年带来了更多娱乐方式的选择,作者引用了零点调查公司所作的“中学生眼中的‘酷’标志”调查,发现各种各样的娱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就是新生活,传统的娱乐方式会继续发展,但网络的介入不可避免地会对它们有所改变,新兴的娱乐方式也将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出现并且更新。作者将网络和电视、电影等其他娱乐方式进行了对比,网络尽显优势,因此得出结论,在21世纪,“数字化生存”不仅代表一种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娱乐方式。

《新周刊》把电脑游戏称为“新世纪的王牌娱乐”,电影版《金眼睛》的票房1.06亿美元,游戏版《金眼睛》的销售量却是2.3亿美元,而电脑游戏的制作相比于电影要便宜得多,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进一步证明了《新周刊》的观点。小时候,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都会有我们自己独特的娱乐方式,时代发展的脚步毕竟不可遏制,我们也许会嘲笑父辈们无趣的童年的娱乐方式,但我们同样必须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未来,面对“新生代”、“新新生代”的新的生活和娱乐方式。我们也应该庆幸现代科技的发展,即使再久远的娱乐方式,比如扑克、麻将、象棋、军棋、跳棋等等,电脑都可以包容这一切,因此它无疑是21世纪新的娱乐霸主。

作者具体写了MUD这款电脑游戏,写了它的玩法、制作、给人们带来的刺激、影响,引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威廉·J米切尔在他的《比特之城》一书中对走进MUD的过程和感受的描述,MUD给人们带来的娱乐是两方面的,它使人们娱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好的习惯。就现在看来,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乐不思蜀,无心学业,虚拟的游戏让他们活在同样的虚拟世界里,最后难以自拔,连大学都毕不了业,成为一个无业游民,增加社会负担。游戏本身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娱乐大众,给人们增添新的娱乐方式,让人们在闲暇之余可以放松心情,减轻生活压力,结果却不如人意,家长恨铁不成钢,开始对网络游戏产生抵触情绪,致使一部分群体在不自觉之中阻挡了电脑游戏的发展。而且赌博也是一种娱乐方式,并且被很多人狂热着,这种原始的娱乐方式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类“不劳而获”、快速致富的心理,人们热衷于买彩票,参加各种设置了巨额奖金的游戏节目,五花八门,让人兴味无穷。作者认为,之所以很多人痴迷于网络游戏那样的虚拟世界,是因为游戏常常能让人好梦成真,来弥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种种缺憾和不平。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当中来,电脑游戏无疑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并在此基础上诞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具有游戏天赋的超级玩家。而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又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新世纪最大的娱乐产业,其他的一些娱乐方式也会或多或少地与网络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现在网上的各类小游戏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男生喜欢网游,女生则偏好于这类的小游戏,斗地主、升级、连连看等,都是身边的人在玩的小游戏,这种小游戏不会上瘾,偶尔放松一下还是可以接受的,顺便还可以练习一下自己的反应能力。就此看来,网络游戏的设计如果可以针对开发小孩子的各种能力,而不是让人痴迷,难以自拔,网络游戏还是有很大的存在意义的,社会和家长对小孩子玩游戏简单的禁止,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网恋同样也是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古代的《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红楼梦》等给人们描述了许多美好的爱情故事,让人们也想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那样的爱情,网络恰恰给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皇帝的虚衣——因特网文化实情》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就像因特网那样,爱情也是一个奇怪而不可思议的东西,而且爱情还能够在那些最奇怪的地方被找到,甚至是在电线上,在一条贴满全球的电子花边带上”我们小时候几乎没有见过电脑,每天都是埋头学习,然而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的小孩子从小就接触网络,几乎每个孩子和家长们都会上网。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在虚拟的网络里,人们认识了很多所谓的好友,每天都会相约在网上聊天,时间久了便会产生了情愫,然后网友相约见面。但很多情况下是受骗的,毕竟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人们对它抱有太多的幻想,最后只会越失望。网恋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有待解决,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很重要,加强孩子安全意识的教育也同样重要。

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借助网络的发展,传播色情文化,使社会形成了许多不良的风气,阻碍了文明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青少年正处于懵懂的时期,对很多敏感的话题充满着好奇,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传播的色情文化,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社会负担。无法想象,在未来的社会,来自各个阶层的数十万男女每周五坐在电脑前,随着数十万鼠标吱吱作响,开始了放荡的网络性生活,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来说,那无疑是类似于2012世界末日的场景„„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网络在带来种种社会问题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欢乐。许多人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每到周末,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到种类繁多的艺术培训班,渴望着自己的家庭也能够出现音乐家、美术家、画家,尽管许多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在网络时代,也许这个梦想将变成可能的现实,也许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当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站,自己的版块,在那里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文章,上传自己的音乐、图片,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等。像网络流行歌曲《伤不起》《爱情买卖》等都是通过网络传播而成为一种时尚,也让歌手走红网络,成为公众人物,用一句不耐听的话就是“咸鱼翻身”。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毫无疑问不仅使每个人都有成倍的机会施展和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而且打破了现实的时空关系,让传统社会里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淡薄、隔膜,变得越来越无法沟通,网上交流则重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网上交流毕竟是借助了机器这样一种媒体,它似乎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魅力,甚至也比不上亲笔书写的信件。然而网络针对这些问题又发明了新的聊天联络方法,当两人聊天时可以看到对方,可以听到对方讲话,即视频聊天,这样就和见面聊天一样。网络还给人们发贺卡提供了方便,在特殊的节日、在朋友的生日,将情人卡、生日卡、教师卡、圣诞卡、新年卡、春节卡等通过网络送给远方的人们。可以选择静态的图片,也可以选择动态的影像,写上一些祝福的话,选上一段动听的背景音乐,朋友便可以得到一份真挚的祝福了。

“驴友”这个网络流行词汇已经家喻户晓了,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便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到处游山玩水,不亦乐乎。曾被媒体与尧茂书、余纯顺并称为当代三大探险家的宋小南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多次的短期旅行探险,因为城市的发展使人异化和压抑,大自然将恢复我们的生命节奏,重新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再次肯定生活的意义。网络上有许多旅游站点,至于你先去哪里,完全看你自己的爱好和选择了,没有人会强制你,没有人会对你发号施令。在网络上,你可以先去祖国各地,领略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布达拉宫的神秘莫测、黄山的美妙奇丽、西湖的婀娜多姿,欣赏南国的热带风情、北国的冰雪世界。在网络上,你可以走出国门,圆一个出国梦,去看一看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美国华盛顿的白宫、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日本的富士山。作为一个虚拟的旅游者,只要用鼠标点一下,就可以足不出户感受那些地方的美丽景色。而对于那些未来准备去旅行的人来说,网络则可以提供包括交通、住宿在内的各方面资讯,甚至可以预定房间。

互联网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娱乐观念和娱乐方式,也许21世纪的地球将变成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超级娱乐大市场。但一种事物的发展一定会有其曲折漫长的过程,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相应的阻碍。人们可以在网上发表文章,在网上看电视、电影,在网上阅读书籍,这就使得盗版问题日益显露出来,而且形势越加严峻。于是版权保护由以前的印制书籍上升到今天的网络书籍保护,网站也采取了各种阻止盗版行为的措施,但问题始终有待根本解决或者说是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网络要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着。“黑客”一词我们也是耳熟能详的,不法分子通过攻击他人甚至国家的电脑来获取信息,严重的则危及国家安全,盗取国家机密,构成犯罪。如果这些懂得高科技的人才为国家效力,我们的网络安全问题一定会有所改善。

上一篇:大班语言摘草莓教案及反思下一篇:小学转学申请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