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调节

2025-02-1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呼吸机的调节(共16篇)

1.呼吸机的调节 篇一

呼吸运动的调节

【实验目的 】

1、学习呼吸运动的记录方法 2、观察血液理化因素改变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3、了解肺牵张反射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实验对象 】

家兔 重量:1.9kg

【实验器材和 药品】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主要用到手术刀、组织剪、止血钳、玻璃分针、),兔手术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换能器,气管插管,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橡皮管,N 2 气囊,CO 2 气囊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

1.取家兔并称重,由家兔腹腔缓慢注入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 10ml,(因注射过程中出现差错,后补注入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 8ml)待家兔麻醉后,仰卧用绳子固定于手术台上。

2.剪去颈前部兔毛,颈前正中用手术刀切开皮肤 5-7cm,少量出血,用纱布蘸取生理盐水擦拭。分离气管并穿线备用。分离颈部双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以倒T 型剪开气管,有少量出血,止血后用镊子清理其中异物,做气管插管。手术完毕

后,用温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手术范围。

3.实验装置 (1)将呼吸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相应通道相连接,橡皮管连接气管插管和呼吸换能器。

(2)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设置好参数,开始采样。

(3)采样项目 ①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方法同上,将氮气气囊管口与气管插管的通气管用手掌罩住,打开气囊,使吸入气中含较多的氮气,造成缺氧,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移开气囊和手掌,待呼吸恢复正常后进行下一步实验。

②CO 2 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将二氧化碳气囊管口与气管插管的通气管用手掌罩住,打开气囊,使吸入气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移开气囊和手掌,待呼吸恢复正常后进行下一步实验。

③增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将橡皮管连接于气管插管的一个侧管上,观察此时呼吸运动的变化。变化明显后,去掉橡皮管,观察呼吸运动的恢复过程。

④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先剪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再剪断另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又有何变化。

【实验 结果】

①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②CO 2 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③增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④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实验讨论 】

1.注射麻醉家兔时,没有准确注射入腹腔,麻醉效果生效缓慢,在老师的指导下补注入后,方成功麻醉。

2.剪去家兔兔毛不彻底,切开皮肤时较多的兔毛对手术造成了干扰。

3.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没有寻找到“呼吸运动的调节”模板,自行设置实验参数与标记,部分图示不同。

【实验结论 】

1.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吸入气CO 2 浓度增加,肺通气量增大,血液中CO 2 分压增大,CO 2 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CO 2 浓度增多,刺激了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2.氮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吸入气氮气浓度增加,造成适度缺氧,肺泡氧分压下降使动脉血中氧分压下降,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肌活动加强,呼吸运动增加。

3.增大呼吸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增加气道长度后家兔无效腔增大,减少肺泡通气量,血液中氧分压下降,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应器,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4.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涉及肺扩张反射,当剪断单侧迷走神经以后,因为另一侧还有迷走神经能够进行肺扩张反射,家兔呼吸运动变化不明显。当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时,扩张反射的生理作用被切断,动物吸气过程延长,吸气加深,呼吸变得深而慢。

2.呼吸机的调节 篇二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它以其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以及养身和技击等综合功能,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热爱并继承发展。时至今日,武术套路以其特有的风格和多变的样式以及美观舒展的造型,越来越为世界各地人民所接受和喜爱。然而,武术套路的拳种繁多,套路各异,而且动作的结构复杂,项目多种多样,因此,对呼吸机能的调节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呼吸机能的调节好坏直接影响到武术套路动作演练水平和演练效果,从古至今,呼吸机能的调节一直被认为是武术套路训练中重要的训练内容。呼吸是由大脑皮质指挥,通过人的意识,也就是大脑皮质发出指令,作用于呼吸系统,使之按人的意识完成呼吸任务。而我们的武术套路运动是由许多个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起伏转折、翻腾跳跃等动作组合而成的。它的动作复杂,内容多样,有的项目是在缺氧的情况下完成的。如:长拳套路要求在一分二十秒至两分钟内完成,呼吸频率相当之高。假如没有良好的呼吸机能与动作相互配合起来,就会使动作质量下降,所以说如何调节好呼吸机能同动作的协调配合是保证高质量完成套路演练的关键。

2 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具体呼吸方法

许多运动员在练习一整套拳术过程中,有这样的现象:平时单做能做好的动作在套路比赛或表演时却做不好了;有的前两段完成得很好,后两段却“拖泥带水”很勉强,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套路的时间规定,气氛比较紧张,套路演练到一半后往往就出现了动作紊乱,呼吸调节不好,使之应表现出的精、气、神荡然无存。其主要原因是平时练习时没有很好地运用呼吸方法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使身体一度缺氧,体力不足,难以保证人体运动的需要。因此,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武术套路中各类动作协调制约,对于提高武术套路的演练技巧有良好的效果。通常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呼吸的方法。

2.1 提气法

提气是指在吸气的同时,腹部内收,胸腔尽力扩展,胸部呼吸肌与颈部肌也参加收缩的一种方法。这种呼吸方法能使人体重心提高,使胸腔、头颈部向上提而又相对固定形成一个暂时固定的区域,加上一个有力的踏跳,身体腾空后利用这一固定的头颈、胸部完成空中的造型动作,这样不仅可以使造型优美,而且可使动作的演练达到更高水平。例如:腾空飞脚这一动作,助跑三步用力踏跳,吸提气,同时两臂向上摆动带肩,收腹提控左腿,右腿迅速向上踢、腾空、两手击响又与脚面击响这一连串动作中就采用了提气法。在套路中还有很多跳跃动作都采用了提气法呼吸。

2.2 托气法

托气是吸气将结束时紧接着来一个由慢渐快的半吸气,并突然止于“闭气”叫托气。也就是说呼而未尽之气,托于体内,这样既可以助动作截然有节、姿势优美,又可突出精神饱满、气势雄伟、姿势威武的风格。托气法在套路中的运用是一系列连续动作后紧接一个高姿势或低姿势的静止造型动作,如:亮相、平衡等动作都是采用托气法呼吸。

2.3 聚气法

聚气法是指吸足气之后,闭气以待,使用时随着冲拳、劈掌、踢腿等进攻性动作,微启声门呼出相应的气体。应注意的是呼气与动作必须同步,这样可以增大冲拳、推掌的力量,以达到“聚气成力”、“以气催力”的动作。这种呼吸方法能有效地运用腹式呼吸,使呼吸加深,在聚气的同时调节动作节奏,还可以增加气力,免除由“憋气”造成的呼吸短促。例如:南拳的一大特点就是用聚气的方法帮助发声吐气,助长动作威势、劲力和形象。

2.4 沉气法

沉气是一种典型的腹式呼吸过程。通过膈肌的上下运动和腹肌的波浪起伏,可使腹腔内的脏器产生蠕动,使气沉丹田。在各类拳术器械中,气沉丹田是最主要的呼吸方法,它能使胸部宽松,腹部充实。同胸式呼吸相比,腹式呼吸是吸入气体总量的60%以上,它能使运动持久。气沉丹田使腹、腰部稳定重心低而根基稳,不论长拳、太极拳,还是形意拳均以运用腹式呼吸为主。

3 不同拳种对呼吸机能的具体要求

拳种的不同,动作结构、运动量和动作风格等也各有不同,因此对呼吸机能的要求也各有特色。

3.1 长拳

长拳的呼吸讲究“气宜沉”,要求“气沉丹田”。因为呼吸在长拳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动,即所谓的“以气催力”。长拳套路的特点一般都是结构复杂,起伏转折,快速有力的。而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长拳的运动强度大,对氧的需要量也较大。如果不善于掌握和使用“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方式,就容易使气血上涌,使气聚在胸间游动。气往上浮则内部空虚,空虚则气促,气促则吸氧不足,氧不足则力短,力短就不能保持运动的持久,就会使人头晕恶心,动作紊乱,运动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也就遭到破坏,从而严重影响长拳的演练效果。所以在长拳运动中必须以腹式呼吸为主,善于“蓄气”。这样才能使运动持久,才能保持运动的协调性与平衡性。长拳的呼吸方法,除了沉之外,还有提、托、聚三法,合谓“提、托、聚、沉”。这些呼吸方法随着动作而进行变化的时候,始终遵循着“气宜沉”的基本要求。同时,运用也要顺其自然,不能故意做作,这样才能使长拳的演练发挥至最高水平。

3.2 形意拳

形意拳拳谱云:“以意行气,以气使力,使意和力结合做到内外合一,使全身动作没有不合。”同时讲究:“内之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和外之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还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气力合一”。这也说明气为意与力的中间媒介。气不通,则意与力不通,不通则滞,滞则影响动作。总之,气在人体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动力。只有将气和拳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形意拳的内外之合,形意合一,浑然一体的风格。形意拳的呼吸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顺呼吸,所谓顺呼吸,就是我们在内功法中最常采用的腹式深呼吸,即吸气时小腹肌自然向外膨胀鼓起,呼气时小腹肌又自然向内收缩。这种呼吸法,不但可以加强对腹肌的韧性、弹性锻炼,而且可以引气归根,促进大肠和小肠的蠕动,加强其对营养的吸收和对渣滓的排泄功能,同时也可以增大横膈膜上下起伏的运动幅度,加大呼吸的吞吐量。这些不仅对拳套的技击、攻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强身健体、促进新陈代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种为逆呼吸,即每当吸气时小腹肌要有意识地向内收吸,每当呼气时小腹肌要有意识地向外膨胀。这种呼吸方法,在形意拳中主要是运用在爆发劲力的一刹那。只有掌握好呼吸方法和调节好呼吸机能,才能使动作达到完整一致,一动百动全身贯穿的效果。

3.3 太极拳

太极拳融吐纳导引武术为一体,揉合了许多道教养生修身的要旨。讲究呼吸,调息练气。《十三势行功心解》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便利从心,以心为令,气为旗。”这说明了太极拳既是用意练意的拳,又是行气练气的拳。练拳时要求:“以心行气,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并且意注丹田,意动而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很重视太极拳的呼吸、意识、动作的紧密配合,内外合一。要求呼吸是柔匀、细长的腹式呼吸。因为柔匀、细长的呼吸符合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太极拳的运动中有一条原则就是“顺其自然,吸满当呼,呼尽主吸,呼吸均匀”。有了以上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使太极拳的动作沉稳,从而达到行气的更深入境界。

4 如何加强呼吸机能

呼吸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气,可是当气无法得到充份的收纳而予以运用的时候,瞬息之间的气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譬如说我们在跑步的时候,跑个三五圈之后就会气喘如牛,这个时候一般人很自然的就会说:“我快没气了”!为何会说没气了呢?为何会气喘如牛呢?就现代的医学来说,这是你体内的自律神经对你提出缺氧的警告,所以你的身体开始驱动,肺脏进行大幅度的收缩运动,借由大喘气的现象来充分补充氧气,提供身体予以运用。我们虽然有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并与套路动作协调配合,但是没有良好的呼吸机能是不行的。平时我们的教练对呼吸机能能力训练并不是很重视,只是让运动员在套路训练中随便练一下。所以,我们的教练员应该把呼吸机能的能力训练拿出来进行专门训练,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一是在运动员进行晨练时,可以让运动员专门练门提气、托气、聚气、沉气等呼吸方法与动作的配合训练。如:提气法与动作的配合训练,助跑三步,吸提气,提控在腿向上纵跳训练等。如经常练习既可加强呼吸机能的能力,又能使运动员更加熟练地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与动作协调配合。

二是每周我们的教练员可让运动员进行一些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如:400米冲剌跑、5000米耐力跑,还可进行400米蛙泳、100米自由泳等训练,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增大运动员的肺活量,肺活量增大,呼吸机能就增强了。

5 结语

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确认识武术套路运动中常见的四种正确呼吸方法:提气、托气、聚气、沉气法。同时也应看到,长拳、形意拳以及太极拳对呼吸机能的调节各有要求和特点。我们在指导运动员进行套路练习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与动作相协调配合,对不同的拳种要根据拳的呼吸要求与特点“对症下药”,唯有如此,才能使拳术演练发挥至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叶文广.武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2]刘霞.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李翼.形意拳拳谱解析[J].武林,1994(12).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篇三

摘要:通过用神经和激素调节的典型实例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区别,利用书上的资料分析总结二者之间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通过设计好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自主分析,让学生运用对比分析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研究意识,培养其热爱科学研究的精神。

关键词: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析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区别及二者间的协调作用。能运用对比分析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学过的神经和激素调节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二者的区,利用书上的资料分析总结二者之间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对比分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研究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与课时安排

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自主分析。培养学生对资料的自主分析能力,就能逐渐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研究意识,培养其热爱科学研究的精神。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课堂教学课时安排为一课时。这就要求教师在一课时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安排好教学活动,提高一课时的课堂利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创造出最大的教学价值。

三、教学过程

(见下侧表格)

四、总结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的典型实例来分析得出,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自主分析,让学生运用对比分析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研究意识,培养其热爱科学研究的精神。

4.呼吸机的调节 篇四

其实,想要心情好首先要学会自我安慰,自己在心理上的暗示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还有什么放松自我的方法呢?来看看吧!

如何调节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

1)去运动

一个长达26年的研究综述表明,运动不止能够在短期内让人的心情舒畅,从长远的角度看,它也能预防抑郁症状的发作。

最近和跑北京马拉松的朋友聊天,大家一致的反馈都说,长跑是修行,也确实能够舒缓压力和让人感觉更好。

抑郁发作的时候人特别不想动。那,就在抑郁发作之前,运动起来吧。

2)起身去做些事情,或是冥想

人在抑郁状态的时候,很容易在消极的想法里面沉迷深陷,就像踩着转轮的小老鼠,逃而不能。很多研究证实,在这样的情形下,做冥想会很有帮助。

冥想当然有帮助――如果你会做冥想的话。对于我个人最有帮助的是,当大脑无法停止转动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比如摸一下身边的物体,动动脚趾头,去走一走,或者去做件小事情。目的是,关注你身体的感觉,而借此将注意力放在当下。

3)关于冥想

我多年前陪一个朋友去泰国的寺庙学冥想。冥想有很多种类,走路冥想、打坐冥想,诸如此类。我始终没有学会冥想这件事情――说来羞愧,每次我都以极快的速度睡着过去。

但是当时老师说的一个技巧我一直在使用。他当时说,关注你的呼吸,关注你脑袋里面浮现出来的念头。想像你面前有一个传送带(或者铁轨),当你有念头冒出来,将这个念头打包,放在传送带上,让它走掉;下一个冒出来,打包、放在传送带上,让它走掉。周而复始。

我依然时不时会睡着,但这个技巧确实能够有效地把我从胡思乱想的迷思之中拖拽出来。

4)给自己创造一个情绪上的“安身之处”

人在抑郁状态下,很难回忆起什么快乐的感受。一个建议是,给自己创造一个情绪上的安身之处。

有的治疗技术会让来访者在冥想的状态下,回忆/或想像一个让自己感到舒适、安全、快乐的环境/情境,这个环境可能是你小时候居住的房子、山清水秀的野外,或是年幼时好朋友的家,甚至是你想像出来的,让你舒服和快乐的环境。

但重要的是,你念头里面有这样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能够给你带来好的感受。当抑郁侵袭的时候,你可以偷偷跑“回去”休息一下,积攒些能量。

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能让坏心情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哦!

如何调节心情

写日记或随笔

心情不好的时候有的人喜欢写东西,不要考虑写什么,只想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或者是把心中的不快倾吐出来,然后会感觉特别轻松。

听音乐

音乐会使人快乐,心情不好的时候选取自己喜欢的乐曲,多听几遍,心情会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发生改变,会慢慢的走出阴影的。

看书

看自己喜欢的书,可以让自己的心沉下来,而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自己的心情也随之变化,故事中的道理也会开解你,对改变心情很有帮助,要想得开哦。

散步

散步可以缓解压力,漫步在街道上面,什么都不要想,过往的行人和路边的商店,就这样慢慢的走,心情也会得到舒缓。

倾诉

心情不好的时候约个好朋友在一起,向他倾诉你的不快,有朋友陪伴又有人倾听,心情会好很多的,倾诉的过程会让人快乐,不能憋在心里。

购物

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大肆购物,疯狂的购物所获得的成就感会让他们心里变得很舒服。

很多女人在不开心的时候,就喜欢购物,因为购物可以给她们带来快感,根据研究表明,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哦!

5.大脑的神经调节 篇五

知识目标:

1、知道脑的组成

2、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

3、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和意义

智能目标:

通过对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原理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外的“网上头脑风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通过从神经科学的探究上网成瘾的机理,学习如何消除网瘾,学会健康文明利用网络

教学重点、难点:

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过程和意义)教学方法

讲授、问答、学生自主探究、讨论

教学设计:1.设计指导思想

这节课以二期教改的新《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设计指导思想。把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尝试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即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

因为脑、神经调节、条件反射等涉及到诸多与生活、学习、工作相关的内容。通过对“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娱乐或校园中有哪些条件反射的现象呢?你能举出一两个吗?”、“条件反射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它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从建立条件反射的角度分析,大家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来更好的适应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语、谚语连线题的解答”等,改变课程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缺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在二期教改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这节课通过通过对“邱少云的英雄事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课外的“网上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成语、谚语连线题的解答”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三)生物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随着我校校园网的建成开通,如何更好的运用身边的现代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怎样才能充分的挖掘利用校园网及其它丰富的网上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更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将依托我校校园网,就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个初步的探索,尝试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基于网络,基于博客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一、情景的导入

通过展示最近几年网瘾所带来的伤亡事故,以及学生对本校网瘾现象的调查结果,引入网瘾的形成心理因素除外,还包括大脑控制的条件反射过程

二、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

1、脑的组成

2、高等动物的反射方式

3、非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关键字: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刺激、消退)(1)、以cat.swf为例介绍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为什么到最后小猫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个环节?”(2)、通过对“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娱乐或校园中有哪些条件反射的现象呢?你能举出一两个吗?”、“条件反射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它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从建立条件反射的角度分析,大家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来更好的适应我们的学习生活?”、“在我们生产、生活的哪些领域,科学家们运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对尿床的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治疗”和“成语、谚语连线题的解答”等问题的解答,来更深入的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和条件反射的意义。

三、归纳小结

利用思维地图组织概念,勾勒知识结构图,对概念、原理进行系统化。

四、知识拓展

6.调节心情的语录 篇六

2、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脑力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嗜好。 ——丘吉尔

3、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伊壁鸠鲁

4、对于那些内心充溢快乐的人们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罗莎琳·德卡斯奥

5、快乐,使生命得以延续。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和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来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进行的信心。——果戈理

6、快乐之道不只在于做自己喜爱的事,更在于喜爱自己不得不做的事。——巴里

7、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 ——格拉索

8、快乐既然是人类和兽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

9、快乐是一种奢侈。若要品尝它,绝不可缺的条件是心无不安。心若不安——即使稍受威胁,快乐就立刻烟消支散。——司汤达

10、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布雷顿

11、觉得自己不快活的人是不会快活的。——塞内加

12、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本生

13、快乐就像香水,不是泼在别人身上,而是洒在自己身上。——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14、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15、快乐的秘诀是:让兴趣尽可能地扩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可能出自善意而不是恶意的兴趣。——罗素

16、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 ——谢觉哉

17、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布雷默

18、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高尔基

19、那些没有受过未知物折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发现的快乐。 ——贝尔纳

20、没有人能比笑得过多的人更感到深切的悲衰。——里克特

21、真正的笑,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快乐,对事业兴奋。——爱因斯坦

22、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

23、快乐不是件奇怪的东西,绝不因为你分给了别人而减少。有时你分给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古龙

24、不应该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德谟克利特

25、金钱可以买“娱乐”;但不能买“快乐”。 ——萨克雷

26、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罗兰

27、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能对一个事业有所贡献,而自己认识到这是个伟大的事业。——萧伯纳

28、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蒙 田

29、我们要学会微笑,它是体内所有脏器的柔漫的舞蹈。——毕淑敏

30、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罗曼·罗兰

31、快乐有两种:物质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快乐有限,最多能持续一天、一月、一年,不会有结果。精神的快乐无涯。上帝的爱,表露于人的性灵中,使他能达到人类道德完美的境界。所以,要尽你所能,热忱地用爱的光辉来点亮你的心灯。——阿博都

32、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伊壁鸠鲁

7.呼吸机的调节 篇七

关键词:干扰素调节因子1,呼吸道合胞病毒,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与以后的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发生率增高密切相关[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多种因素可刺激气道和肺分泌过多神经营养因子,引起气道神经末梢释放速激肽,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和传入神经易感性的增加,从而参与气道高反应和哮喘的发生。目前已证实参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营养因子有NGF、BD-NF、NT3等[2]而已证实的气道高反应发生过程中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重要介质有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感觉神经肽A/B(NKA/NKB)等[3,4]。

IRF-1是1988年MIYAMOTO等[5]从鼠L929细胞株中发现了是一种可结合在干扰素β因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转录正调控因子。潘频华等[6]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发现,NGF可以通过IRF-1调控神经元细胞内SP及i NOS的合成参与呼吸道神经源性炎症。本实验研究IRF-1在RSV感染所致的哮喘大鼠体内参与发挥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调控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2周龄的SPF级别SD大鼠40只(购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实验动物中,雌雄各半)。

1.2 实验方法

1.2.1 SD大鼠RSV感染模型的建立

制备RSV病毒悬液及阴性对照:将接种培养了RSV病毒的Hela单层细胞培养瓶中DMEM培养基上清液和细胞溶解产物离心,收集上清病毒悬液,分装成1 m L/管,-70℃保存备用。RSV病毒株滴度被测定并稀释为终滴度5×104TCID 50/0.1 m L。收集无病毒的Hela单层细胞培养瓶中DMEM培养基上清液和细胞溶解产物,离心,分装同上程序,从而获得无病毒基质作为阴性对照。

将SD大鼠按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RSV感染组、IRF-1干扰组和IRF-1基因沉寂组,每组10只。处理方法如下:(1)空白对照组:用2%戊巴比妥钠(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后,根据大鼠体质量每一个鼻孔内滴入0.4μL/g无病毒培养基。(2)RSV感染组:用2%戊巴比妥钠(40 mg/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后,每一个鼻孔内滴入0.4μL/g滴度为5×104TCID 50/0.1 m L的RSV病毒悬液。(3)IRF-1干扰组:向大鼠腹腔内注射IRF-1,3 h后用2%戊巴比妥钠(40 mg/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每一个鼻孔内滴入0.4μL/g滴度为5×104TCID50/0.1 m L的RSV病毒悬液。(4)IRF-1基因沉寂组:向大鼠腹腔内注射IRF-1-shRNA,3 h后用2%戊巴比妥钠(40 mg/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大鼠,每一个鼻孔内滴入0.4μL/g滴度为5×104TCID 50/0.1 m L的RSV病毒悬液。病毒接种后立即将大鼠隔离饲养,每3 d换笼消毒1次。以上操作每周重复1次。6周后将大鼠进行气道阻力测定其气道反应性,并处死取材。

1.2.2 标本的处理

大鼠处死后,取其左肺行HE染色,右肺行免疫组化检测SP、CGRP。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气道反应性

将大鼠行气道阻力测定,其结果显示:(1)RSV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IRF-1干扰组与RSV感染组的气道反应性无明显区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3)IRF-1基因沉寂组与RSV感染组相比,气道反应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情况见附表。

2.2 气道炎细胞浸润

大鼠左肺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1)RSV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气道周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2)IRF-1干扰组与RSV感染组相比,炎性细胞浸润无明显区别;(3)IRF-1基因沉寂组与RSV感染组相比,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降低(图1)。

2.3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表达

大鼠右肺免疫组化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1)RSV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神经源性炎症介质SP和CGRP的表达明显增多;(2)IRF-1干扰组与RSV感染组相比,SP和CGRP的表达无明显区别;(3)IRF-1基因沉寂组与RSV感染组相比,SP和CGRP的表达明显降低(图2、3)。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而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与以后的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发生率增高密切相关。

SP是一种神经肽,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并激活肥大细胞使其释放组胺、白细胞三烯、IL-6、TNFl及前列腺素D2等,并具有强烈收缩支气管作用,在气道高反应发生过程中构成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主要介质,在联系神经免疫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7]。CGRP可促进大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加淋巴细胞的趋化性和黏附力,并且可打破Thl/Th2间的细胞平衡使Th2细胞占优势[8]。既往研究表明CGRP具有使气道平滑肌收缩、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及黏膜腺体分泌增多等多种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使气道产生变应性炎症反应或使已有的炎症反应加剧[9]。在本实验中,RSV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组SD大鼠的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说明哮喘动物模型建立成功;肺组织神经源性炎症介质SP和CGRP的表达明显增多,说明哮喘模型中神经源性炎症介质起了重要作用。

A:空白对照组;B:RSV感染组;C:IRF-1干扰组;D:IRF-1基因沉寂组

A:空白对照组;B:RSV感染组;C:IRF-1干扰组;D:IRF-1基因沉寂组

A:空白对照组;B:RSV感染组;C:IRF-1干扰组;D:IRF-1基因沉寂组

IRF-1是1988年MIYAMOTO等从鼠L929细胞株中发现了是一种可结合在干扰素β因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转录正调控因子。近来研究显示发现IRF-1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不仅可激活I类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还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诱导细胞生长的阻抑和细胞凋亡。有研究表明:IRF-1对于细胞内NGF所致的SP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IRF-1干扰组与RSV感染组的气道反应性及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无明显区别,说明IRF-1并不能直接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反应;但IRF-1基因沉寂组的气道反应性则明显降低,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提示IRF-1在RSV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反应的过程中起关键性的调节作用。而IRF-1干扰组与RSV感染组肺组织神经源性炎症介质SP和CGRP的表达无明显差别,IRF-1基因沉寂后SP和CGRP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IRF-1在RSV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过程中可能是通过参与调节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表达、调节神经源性炎症通路来参与调控。IRF-1有望成为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1]GERN JE.Viral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the link to asthma[J].Pediatr Infect Dis J,2004,23(1):78-86.

[2]李秋根,王爱平,夏莺,等.支气管哮喘大鼠肺内神经营养因子对气道高反应性影响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31-36.[2]LI QG,WANG AP,XIA Y,et al.Effect of the lung's neu-rotrophins on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in a rat model of asth-ma[J].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2012,11(1):31-36.Chinese

[3]尚云晓,韩晓华,程云威,等.P物质与哮喘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3)185-188.[3]SHANG YX,HAN XH,CHENG YW,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ance p and asthma[J].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2003,5(3):185-188.Chinese

[4]刘燕燕,李强,刘令忠,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哮喘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2):22.[4]LIU YY,LI Q,LIU ZL,et al.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lcitoningene relative peptide and asthma[J].China Journal Of ModernMedicine,2000,10(2):22.Chinese

[5]MIYAMOTO M,FUJITA T,KIMURA Y,et al.Regulated ex-pression of a gene encoding a nuclear factor,IRF-1,thatspecifically binds to IFN-beta gene regulatory elements[J].Cell,1988,54(6):903-913.

[6]PAN PH,HUANG SY,HU CP.Nerve growth factor induced ex-pression of iNOS and substance P in dorsal root ganglion sensoryneuron and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J].Journal of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2011,36(5):386-391.Chinese

[7]RAMALHO R,ALMEIDA J,BELTRO M,et al.Substance Pantagonist improves both obesity and asthma in a mouse model[J].Allergy,2013,68(1):48-54.

[8]ROCHLITZER S,VERES TZ,KHNE K,et al.The neuropep-tide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affects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 by modulating dendritic cell function[J].Clin Exp Allergy,2011,41(11):1609-1621.

8.老年病人的心理调节 篇八

比如,有的老人性格急躁、情绪容易激动、缺乏忍耐性,这样的人一旦患上冠心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会耐不住病痛的折磨,情绪可能会更为反常,必然对病况不利。

也有些老人,性格内向,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感,逆来顺受,人际关系淡漠,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因而容易发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胃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消化能力下降,导致缺乏营养,进而加重心理反常,形成恶性循环。

9.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态 篇九

人总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也许因为一个人,也许因为一件事,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情绪的低落,既会影响生活,也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当我们感觉正在被一些问题所困扰,情绪处于低潮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时,我们不能总是想着那些伤心的事情,不要想怎么摆脱这种情绪,而应该首先让自己不要总是去想这些问题,转移注意力。

所谓学会转移,就是说为了控制住不良情绪,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比如,到田野里走一走,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一下心情;做一些自己平时非常感兴趣的事,如摆弄摆弄花草树木,拿出笔纸写写画画,到河边钓钓鱼,听听音乐,和朋友一起打打球、游游泳,也可以读读小说、看看书报杂志等。总之,一旦不良情绪来了,就要学会有意识地把这些不良情绪转移开,这样紧绷的神经就可以松弛一下,不良情绪常常可以得到减轻或排解。

其实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这就需要们我们学会改变,即改变对引起不良情绪的事物的看法,以改变我们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通常是由于我们只注意到事物的负面或暂时困难的一面。如果换个角度,把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正面或光明的一面,我们就会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从而乐观、自信起来。有一次,我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把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回到家还挨了父母的批评。本来我是应该情绪低落,责备自己“为什么自己的强项考砸了呢?”可该我却没有这样做,我先将试卷认真分析了一下,发现自己没有考好的原因主要在于粗心,同时也发现自己在答题时逻辑思维缜密等。然后我在此基础上得出,“原来我还是很棒的,只要改掉粗心习惯,我一定会更优秀的。”我觉得我的这种做法就是一种改变,后面我数学就越来越好了。试想下,如果我当初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已经不适合学数学了,放弃了,那该是多么恐怖的事啊。

学会宽容也是很必要的,当一个人有了宽广的胸襟的时候,也就不会总因为小事或可以化小的事烦恼了。宽容是一种美德,是对犯错误的人的救赎,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升华。不要总是想着对方如何得罪了我,给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或损失。想想对方是不是值得要我去如此发火。他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平日待我如何?给对方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对于一些人,原谅,远远要比惩罚来得有效。也许只是一时的失误,也许只是一闪而过的歪念。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对人不要过于苛刻。不要总是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给别人机会去改变有时候,只要有信心,人是可以改变的。严格要求对方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一些为对方所不能容忍的毛病,一样要加以改正。永远不要严于待人,宽于待己。

同事,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人都是有恶念的,也许只是一瞬间的想法,不必为自己有这种恶念而恐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不是只有善念。有时一些恶念,还可以帮助人发泄心中不满。比如被人欺负,我们可以幻想自己把他痛扁一顿等等。这都是可以的,关键是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恶念,让它不去左右自己的行为。所以恶念不可怕,只要运用得当,反而可以帮人疏解压力。所谓学会控制,就是在陷入不良情绪时,要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

当我们将要发怒的时候,可这样来暗示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既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又如,当在学习中感到急躁厌烦时,可以自言自语:“不要急躁厌烦,急躁厌烦无济于事,只会有害无益,只有刻苦用功,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这样就会有可能心平气和,安静下来。

人在遇到不良情绪的时候,如果不能自我调节,就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勇气。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要有点阿Q精神。遇到不良情绪时,不妨用阿Q的精神调适一下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要有难得糊涂的精神。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要有快速健忘的勇气。对痛苦的不快的记忆和积累是一种穿肠的毒药。对于这些麻烦事的忘记,也是避免情绪波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要有得过且过的姿态。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遇事不过分强求,烦恼就少,心理压力就小。有时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要有提高自我评价的意识。一些不良情绪的出现,常常是因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造成的。既不要把自己估计过高,也不要估计过低,既不要因为自己有某些长处而骄傲自满,又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缺点短处而自卑自责。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会减少烦恼,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心态。为了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我们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正确面对自己的选择。有时候对一件事,因时间的改变会有不同,当时对你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也许会有另一番见地。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你也许会发现,痛苦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真实。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勇于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对于自己做过的事情,不要后悔,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是被当时的你所认可的,因此,你没有理由去后悔。不要总是想着也许我那样做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了。要知道,不要以同一个结果去比较不同的选择,也许另外一个选择导致的结果比现在还糟糕。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只要自己尽力了,其他的一切,就让他自然发展吧。有些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收获是水到渠成的。不要总是想着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用心去欣赏自己努力的过程,那才是你最应该记住的。

有时候,一些事情是人们无法改变的。既然已经成为事实,不要总想着如何再让它变为虚无,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全世界,事物不会因你而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世界。所谓物境天择,适者生存,想让自己开心,首先就要让自己不那么极端,不去钻牛角尖,正确面对现实。不要总是对现实的生活现状不满,不要总是和别人去攀比,不要总是幻想这会遇到什么新奇的事情。这不是童话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的,是残酷的,也是美好的。往往越平凡的事,越能带给人震撼。

决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样的快乐不会长久,很快就会被无边的痛苦所取代。真正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进人初中阶段,我们的生活圈不断扩大。随着生活的逐步扩展,我们接触社会、接触学校的人和事不断增多,我们的人际交往圈也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我们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尤其是对自我情绪的把握不够,这成为制约我们追求更高、更快发展的瓶颈。我们渴望更多地了解一些心理(如情绪)方面的知识,希望能更好地驾驭自己,掌握一些克服消极、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选择正确、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免伤害他人。并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以利于建立

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根据个人的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确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情绪,把握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学会合理地宣泄与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和保持乐观的心态,追求高雅情趣的生活。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顺利地度过这一“心理冲突”时期,保持健康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

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心胸要豁达些、大度些,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就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及结不成的缘。人活的快乐,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心态。无论遇到什么事,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感到快乐。有人工作单位很好,他每天确有许多的不如意,苦恼总围绕在他的身边。有人工作单位一般,可他却不舍不弃,每天都有工作目标,把此作为一种锻炼、成长的机会,而且通过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受到人们的敬佩。阳光般的心态,火一样的热情。收获着成果和幸福。

人就应该树立积极乐观和宽容豁达的良好心态,这样才会获得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快乐,带来事业上的成就和生活上的美满幸福。我们必须要学会欣赏生命中的每个瞬间,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别怕吃亏,“吃亏”是福啊。生活中要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接受别人、还要善于接受现实。有人曾经这样说: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去等,要学会适应。要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别说人们不接受你,别说环境不适合你,别说事情太难做,只是你的心态没调整好。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别让你的不原谅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更要学会感恩、欣赏和给予,这样你就会觉得你所作的一切都会是一种对他人的回报。常常是这种心态,你就会天天快乐,幸福无比。

10.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篇十

不良的情绪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可怕的,如果长期被这样的情绪困扰的话,那么还可以让我们产生抑郁症。而目前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及时的解决我们的不良情绪,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培养幽默感

幽默感是有助于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工具。当一个人发现不协调现象 时,既要能客观地面对现实,同时又要不使自己陷于激动的状态,最好的办法是以幽默的态 度应付,往往可以使一个本来紧张的情况变得比较轻松,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笑中消逝。

增加愉快生活的体验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包含有各种喜怒哀乐的生活体验,对于一 个心理健康的人,多回忆正面的愉快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状态。

使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

人在情绪不安与焦虑时,不妨找好朋友说说,找心理 医生去咨询,甚至可以一个人面对墙壁,倾吐胸中的郁闷,把想说的说出来,心情就会平静 许多。

善于从光明一面观察事物

任何一个事件,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给人 以不同的印象,很多表面看上去是引人生气、极其悲伤的事件,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一些正面积极的意义,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1.情绪调节的测量指标 篇十一

关键词:情绪调节; 测量指标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一般认为,情绪调节通常会产生相应的主观体验、行为表达、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生理反应。在传统心理学中,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不同于认识和意志的心理形式。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如(喜、怒、悲)、外部表现(如面部表情)以及独特的生理基础(如皮层下的特定活动)。因此,在当前对情绪及情绪调节的研究中,情绪的主观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成为研究者最常用的测查指标。

一、主观体验

情绪的主观体验或感受是心理活动中一种带有独特色调的觉知或意识,是情绪的主观成分,情绪在意识层面上的感受称为体验。在过去,甚至到目前,测量情绪的主观体验一般通过主观报告实现,存在两种不同的测量,一种测量具体的情感体验,一种测量情绪维度。常用测量工具有,Izard的维量等级量表(DRS)和分化情绪量表(DES),Gross的情绪主观报告表(1993,1997,1998),Zuckerman等人(1964)编制的多种情绪形容词检核表(MAACL)和McNair(1992)心境状态量表等。

Izard 的维量等级量表(DRS)和分化情绪量表(DES):维量等级量表(DRS)包括感情体验、认知和行为3方面,包括3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4个维量组成,它们是:愉快维,评估主观体验最突出的享乐色调方面;紧张维,评估情绪的神经生理激活水平方面,它包括肌肉紧张和动作抑制等诸成分水平;冲动维,评估情绪情境出现的突然性,以致个体缺乏预料而发生反应的突发强度;确信维,评估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在认知水平上,个体报告出对情绪的理解程度;在行为水平上,个体报告出自身动作对情境适宜的程度。每个维量做5级记分。分化情绪量表(DES)是一个形容词检表,用来测量个体情绪中的分化情绪成分。包括10种基本情绪,每种情绪有三个描述它的形容词,共三十个形容词。DES被用来测量两种情况,一种为情绪强度,做5级记分;第二种为测量情绪频率,即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天、一周或者更长的时期内)某种情绪出现的频率。因此它可以用来测量心境或情绪特质,做5级记分。Gross的情绪主观报告表:最初由Ekman,Friesen和Ancoli(1980)制作,后经Gross(1993,1995,1997)改编多次使用,由愉快(happiness)、愤怒(anger,)、惊奇(surprise)、厌恶(disgust)、悲伤(sadness)、放松(relief)、紧张(tension)、恐惧(fear)、兴趣(interest)、满意(contentment)、痛苦(pain)、迷惑(confusion)、尴尬(embarrassment)等16个形容词组成。每种情绪由9点Likert量表进行评估,要求被试从0到8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当时的情绪体验的数字,“0”表示“无”,“8”表示“非常强”。

二、行为表达

行为表达的主要方面是表情行为研究。从达尔文开始,Thomkins、Ekman、Izard等许多研究者对西方和东方被试者进行了一系列表情认知和表情行为的研究。Thomkins主张情绪不但产生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也十分重要的影响着情绪,所形成的理论被称为“面部反馈假设”。Izard(1993)也提出表情是一种独特的神经过程,它诱发外导过程而产生可观察的(也可能观察不到的)表情和可意识到的独特体验。研究者制作出一些表情行为的编码系统。常用表情编码系统主要有Ekman面部肌肉活动编码系统(FACS;Ekman & Friesen,1978),Izard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和表情判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1980)。Levenson 和 Gross(1993)在Ekman的表情编码系统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专门为实验室中观看录像材料时被试者上半身(包括手臂和手掌)的情绪行为编码系统(EEB-CS)。将表情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具体情绪,如厌恶;愉快度和情绪强度;集体活动性(嘴部运动、脸部运动等);某些行为表情的频率,如目光转移。Gross的编码系统已经将情绪强度和整体性躯体活动纳入其中。因此,其编码系统显得更加系统全面。另外,表情的测量也可以通过记录脸部肌肉电活动(EMG)来实现。

三、生理反应

当我们产生情绪时,身体反应常常表现为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变化。有研究者认为,情绪的发生与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自主神经系统有两个分支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常用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指标包括心率、皮肤电反应、呼吸率、血压、皮肤电阻、体温等等。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释放增多,使体温略有升高,指温也随之升高。心率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支配,因此心率的变化取决于自主神经系统这两个分支系统和相互作用,交感神经活跃,心率加速,副交感神经活跃,心率则减速,因此,心率的变化不规则,心率由在消极情绪下心率增强。皮肤电由交感神经系统支配,它的大小与情绪的性质无关,只反应情绪强度的变化,呼吸频率也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不同性质的情绪引起的呼吸频率、幅度各不相同。情绪的生理反应的测量一般通过生理多导仪测量心率、心血管系统交感神经、皮肤电、呼吸、皮肤温度、横纹肌肉活动等生理指标激活程度。还有研究表明,心跳R间期的变化更多地受副交感神经的影响,被认为是可以反映迷走神经特点指标。Porges(1997)认为,反映迷走神经特点的心跳区间的变化被认为是反映情绪调节程度的最佳指标,而且,心跳区间的变化值可以作为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差异指标。即心跳区间的变化值越大,情绪调节能力越强[4]。研究者们关于情绪调节的生理指标多采用心跳间期、心率、皮肤电、呼吸、皮肤温度等生理指标激活程度。

12.呼吸机的调节 篇十二

自动调节系统的分类方法繁多, 热工生产过程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是线性。闭环、恒值给定的单回路调节系统。其特点是静态时无静差、动态时无扰动。

1 串级自动调节系统构成

串级调节是由主调节器和副调节器组成。

主调节器为前馈——反馈调节系统:因为当锅炉带有冲击负荷时, 需要引入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输入。即主要扰动作为前馈调节加入反馈系统。

前馈直接根据扰动进行调节, 不测量被调量。副调节器为反馈调节系统:是根据被调量与其给定值的偏差进行调节, 最后消除偏差。

外环为主调节器, 主要完成对被调量的运算功能。内环为副调节器, 主要完成对反馈量的运算功能。主调节器完成对偏差信号进行PID运算后, 输出信号成为副调节器的串级设定信号。

其系统特征方程:

∴aG=0.23 aG在0.23~0.5之间取值

外回路衰减率过低或过高, 应改变给水流量反馈参数aG。同时应注意改变调节器的参数δ值。

保证的比值不变, 来保证内回路的稳定性。

2 VI87的原理及组态

在实际过程中, 控制量受到执行元件和物理性能的约束而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超出范围时, 控制量就不再是计算值, 而是不期望的饱和值。

由公式中可知:增大PB减小比例作用;减小TI来增强积分作用;增大TD来增强微分作用。比例作用使调节过程快速阶跃使参安息趋于稳定。积分作用使被调量无静态偏差。也会使调节过程产生振荡。微分作用能有效地减小动态偏差。

此调节器最大特点是具有积分分离、输出值切换及PID控制的功能, 使调节过程能快速接近设定值且非超调控制。

从积分分离动作切换到PID动作时, 用平衡比率值BR过渡, 实现无平衡无扰动切换。

由汽包水位与给水流量组成串级系统。

蒸汽流量副回路中, 流量作为前馈信号输入。CTL12、CTL13组成主调节器的信号加上了从外部来的前馈输入Z9。

当Z12为0, 直接跟踪Z11 (输出) ;

当Z12为1时, DU1>PA8积分分离, 输出定值DU1

副调节器由CTL04把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设定值, 给水流量由AI3输入作为副调节器的反馈输入量。

当Z3为1时, 输出直接跟踪Z2;

当Z3为0时, DU2〈PA7进行PID运算DU2〉PA7积分分离, 输出定值。

副调节器的设定方式均为无平衡无扰动切换。

因为在不是串级连接时, 主调节器的输出跟踪副调节器的设定值。

最终实现在手动状态时, 调节器跟踪操作器的阀位输出信号;在自动状态时, 操作器跟踪调节器的输出。

静态模型分析与具有数字技术的单回路调节器结合, 能较好地完成大干扰、大时延、非线性参数的复杂运算, 提高运行质量。

3 结论

因单回路调节器具有易修改性、易维护性、诊断功能齐全、用户界面友好, 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

13.市场调节与生态调节 篇十三

市场调节与生态调节

市场逐利的本性,决定了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市场调节常常只强调经济利益、效益的分配与协调,于是有些危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便滋长并蔓延开来;由于生态资源与环境大多属于公共物品,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对于生态行为的调节往往失灵,更易加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由是,本文特提出生态调节,以修正市场调节之弊.

作 者:张雅丽 孙丽峰 作者单位: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2)分类号:F2关键词:

14.高二生物血糖的调节教案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了解血糖的平衡(识记);

(2)了解血糖平衡的意义(识记);

(3)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识记);

(4)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

(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能力方面

(1)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2.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2)糖尿病的成因。

一、导言

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提出的相关问题是: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通过以上精心设疑,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的目的。

二、新课

(一)血糖的平衡

结合书中图1-5,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从而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血糖在人体内的含量是稳定的,正常值为80~120 mg/dL。

引导回忆、总结的问题是:

(1)消化糖类的场所在哪?利用了哪些消化酶?什么叫吸收?

(2)肝糖元在什么条件下与葡萄糖进行相互转化?主要场所在哪?

(3)肌糖元在什么条件下分解?其分解的产物是什么,(4)非糖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能否全部转化?

(5)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其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哪?

(6)葡萄糖可以转变成哪种氨基酸?经过什么方式转变?

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忆、思考、分析、讨论、总结,达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目的。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教师出示胰岛内各种细胞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3.结合书中图1-6,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通过哪些途径降低血糖,胰高血糟素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两种激素的了解。

4.教师提供有关肾上腺素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总结,使学生体会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

5.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动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对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有较全面的认识。

6.通过分析产生各种激素的具体部位,引导学生探究对应的效应器是什么?神经中枢又是什么?从而引出了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7.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8.引导学生总结调节血糖平衡的两种方式,从而使学生对血糖平衡的调节有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1.引导学生分析:当血糖浓度低于或高于80~120 mg/dL时,可能引发的疾病?

引导探究的问题是: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 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症状是什么?如何缓解?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 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症状是什么?如何缓解?

(3)当空腹血糖高于130 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形成糖尿吗?为什么?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会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出现尿糖吗,为什么?

(5)血糖平衡有什么重要意义?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使学生区分开什么是低血糖的早期症状、晚期症状,什么是高血糖和糖尿,从而总结出血糖平衡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糖尿病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

(1)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小组讨论,认识到: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160~180mg/dL),才可能出现糖尿。所以,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血,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才患糖尿病。

15.呼吸机的调节 篇十五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方法

本究选用Gross编制的情绪调节方式量表, 量表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表达抑制, 一个是认知重评。 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 认知重评有六个;表达抑制有四个。 对于每个项目的回答分为7个级别的评估。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α系数是0.95, 认知重评的α系数是0.8, 表达抑制的α系数是0.73, 三个月之后对其重测, 得到的α系数是0.69。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的是Cabrera 2008年最新修订的版本, 一共有12个项目, 采用5个等级的评定方式。 该量表的信度分析显示: 总问卷的α为0.82, DES分问卷的α为0.74, ANG分问卷的α为0.76。 状态焦虑量表是由斯滕伯格等人编制的, 有两个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 笔者只选用了状态焦虑量表。斯滕伯格等人对该量表的信度进行测试显示状态焦虑的相关系数在0.16~0.62之间, 同时他也对效度进行了检验。 该量表的结构性、区分性和会聚性, 结果比较好。

根据评定手册, 对心理行为自评量表各维度进行评分, 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 进行人口统计学上的统计描述, 差异检验,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1.2对象

随机选取了我校大四学生365人作为被试, 其中有效被试340人。

2.结果

2.1状态焦虑的总体现状

由表1可知:毕业生状态焦虑的平均分为2.240, 标准差为0.401, 大于中间值, 说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状态焦虑。

2.2状态焦虑的差异

在对毕业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 结果表明, 专业不同的高校毕业生的状态焦虑差异显著, 即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在状态焦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文科生在面临毕业时比理科生更容易焦虑。

2.3状态焦虑的相关关系

根据表3可知:状态焦虑与情绪调节方式中的认知调节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所以较多使用情绪调节中认知调节方式的大学生在毕业生时具有较低的状态焦虑;而状态焦虑与表达抑制的相关不显著;状态焦虑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所以高校毕业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高, 他在面临毕业时的状态焦虑越低。

2.4状态焦虑的回归分析

由表4可知:认知调节方式对状态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功能,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状态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具有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人, 他的状态焦虑程度会偏低, 对状态焦虑具有缓解作用。

3.讨论

3.1高校毕业生状态焦虑总体现状的分析

根据此次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平均状态焦虑的值明显要比中间值高, 说明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时存在很多压力, 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 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 这可能是由于社会上普遍认为理科的学生要比文科生更好就业造成的。 对此我认为, 社会舆论、学校教育等应该减少这种偏见, 让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脱颖而出。

现在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办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某些高校开始建立独立的咨询点, 可以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一些设施 (如心理咨询室的宣泄功能、催眠、放松技术、团体辅导及合理情绪治疗等) 为毕业生的状态焦虑的疏导提供服务, 从而减少由焦虑产生的压力、抑郁和冲动, 更好地走入社会。

3.2状态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状态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因此可以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来减少焦虑。 如果一个人产生很强的焦虑情绪, 原因可能不是客观的压力本身, 而是在他及其如何看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减少焦虑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效能感作用于行为而影响每个个体的心理与行为, 它还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的情绪, 对维持自我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状态焦虑的关系如此密切, 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3.3状态焦虑与认知调节的关系

状态焦虑与认知调节呈负相关, 认知调节对状态焦虑具有缓解作用, 提高认知调节的能力, 从而减少人们对负性情绪的不良感受。 错误的认知调节不利于身心健康, 因而要尽量杜绝, 提高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 班杜拉认为, 消极情绪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 可能不是客观的压力本身所导致的, 而是对自己是否有信心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认知。 同样是半杯水, 有的人会这么想:哇, 还有半杯水;有人就想:唉, 只剩半杯水了。不同的认知导致对同一件事不同人的看法不同, 所以认知调节对状态焦虑很重要, 积极地认知调节方式可以使事件往好的方向发展。 就是说, 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时, 要用积极的认知看待它, 而不是想着糟糕的结果。程利等关于情绪调节方式的研究结果发现: 认知调节方式能更加有效地调节负性情绪, 更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因此,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 要调节好情绪, 保持身心健康, 就要改善自己的认知, 良好的认知可以改变我们对某些事的看法, 改变一些不良的、负性的情绪, 这样就可以降低我们的状态焦虑。如皮革马利翁效应那样, 这种期望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 无形中影响个体的行为, 认知使我们们相信自己。

4.结语

4.1高校毕业生存在显著的状态焦虑, 状态焦虑在专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理科生的状态焦虑要比文科生少, 而在其他方面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4.2情绪调节方式中的表达抑制与状态焦虑的相关不显著, 说明表达抑制对状态焦虑的影响不显著, 情绪调节方式中的认知调节与状态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认知调节方式对状态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4.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状态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而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状态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摘要:本文采用了状态焦虑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情绪调节方式量表, 以随机取样的方式对365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讨论了高校毕业生的状态焦虑现状, 以及毕业生状态焦虑与情绪调节方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毕业生存在明显的状态焦虑, 高校毕业生的状态焦虑只在专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情绪调节方式中的认知调节与状态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状态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状态焦虑

参考文献

[1]程利, 袁加锦, 何媛媛, 等.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4) :730-735.

[2]程虹娟, 方晓义, 蔺秀云.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3) :304-307.

[3]付梅, 葛明贵, 桑青松.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7) :477-478.

[4]廖素群, 黄俊峰, 刘娟娟, 等.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 2012, 33 (9) :159-162.

[5]张乃丹.大学生职业倾向、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索红霞.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8) :34.

[7]汤冬玲, 董妍, 俞国良, 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 2010, 4 (18) :598-604.

[8]唐海波, 邝春霞.焦虑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 (2) :176-199.

16.个税调节还有多长的路 篇十六

按照政府主管官员的说法是调到160D元以后,大致就可以使得工薪阶层的纳税面降到26%,财政大概减收280多亿元。他们认为这个结果是财政付出了代价。而民间却不完全认同,《南方周末》有文章评价说《个税法》修订存在缺撼、该文章的观点是新个税法并没有改变工薪阶层作为个税主力军的畸形事实。从表面上看,个税起征点提高后,工薪阶层纳税人数是减少了,但是减少的正是工薪阶层纳税人中的低收入人群,中高收入工薪阶层不仅依然是缴纳个税的主力军,而且由于税率并没有调整,他们的总体税负也并没有减轻。真正意义上的富人,还是没有成为缴纳个税的核心力量,因此没有起到社会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目的。此其一;扣除标准相放化,起征点一刀切的办法多少还是有些伤害老百姓。此次的个税调整,在扣除标准上,没有考虑全国地区差异悬殊的实际,也没有考虑不同个人与家庭生活成本开支的差异。老百姓实际生活中担负的教育支出、医疗支出、赡养支出、住房还贷、保险等等均没有考虑纳入扣除项目。此其二;个税税率调整被一再忽视。个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简单是起征点的调整。新个税法修订出台,税率这个工具依然被严严实实地锁在工具箱里。止其三。

本次个税改革过程中,国人目光集中的一点是关于富人与工薪阶层实际纳税状况,国家税务总局的消息称203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737.05亿元,其中65%来源于工薪阶层。虽然富人偷漏税是公开的秘密,但来自官方的消息还是给了人们强烈的刺激,于是,改变“贫富倒挂”纳税现状便成为人们对本次个税改革的普遍期待,而结果如何呢?答案并不圆满。当然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并不是一朝能达到的,是个渐进的过程,但是进程过于缓慢,就会造成纳税人的不平衡。根据国际经验,调整贫富不均这种事实上的不公平,应当依靠一个包括所得税、资产税、赠予税、遗产秘等在内的税赋体系,而不是单一税种。既然是改革,要人们看到些变化,更何况目前除了个税外,我们还没有其他的税种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

税法方面的改革业已起步,而且有关人士在近日又一次承诺个税进一步修法为期不远然而,在全体民众履行了照章纳税的义务之后,是不是还应该有个如何落实纳税人权利问题。纳税不是无偿地为国家和政府做贡献,而是用来购买一种特殊的商品——政府的服务,向政府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纳税人的权利。在税改的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好像都没有严肃认真地提过这个问题,不知是不是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数目的讨价还价上,而忘了质量第一这个百年大计。或许公众碍着面子不好意思提,官方照顾我们的情绪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就跟着我们一起不好意思起来。市场经济的最大优点就是斤斤计较,公平交易,先小人后君子,丑话说在当面,花钱买个值得。价钱高点低点固然重要,但倘若买了残次品甚至废品即便要价再低也是吃堀上当。当然纳税还不是市场行为,论斤吆喝也有欠风度,那么现在价格定了,是不是该考虑如何在提高商品质量上做点沟通了。还有一点便是纳税人有权知道我们这点血汗钱都派了什么用场,以往听到政府为民做实事,老百姓就感动,年三十给困难户送点面呀肉呀,受惠者总是热泪盈目匡撼谢父母官,而那些父母官接受起来理直气壮,真把自己当了从烟囱钻出来的圣诞老人了。以后再不要表演这样的节日秀了,要感谢就感谢咱们自己,那钱不过是咱公民从左边口袋掏出来再装进右边口袋。再说了,悄悄地给被救济者立个账户就行了,既尊重又省事。大张旗鼓地送,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让人家有失体面,将心比心,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自己的窘迫,是件尊严受伤的事,更何况还要在媒体前曝光。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我为学生献爱心下一篇:十六岁我多了一份珍惜作文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