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精选18篇)
1.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一
如何防止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目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农村利用旧的校舍扩建幼儿园或新建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幼儿园。但是由于幼儿园发展较快很多幼儿教师多是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大多数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淡薄,再则农村社会文化封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如何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农村尤其的紧迫。以下是以幼儿教师的角度提出的一点看法。
一、采取各种渠道宣传幼儿教育的宗旨,争取全社会对幼儿教育宗旨的认同,获得观念上的支持。
农村幼儿园要利用教师节、六一儿童节、赶集日、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节、日采取表演、说唱、儿歌、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得到有效制止。
同时,建立家园联系渠道,实行家园共育。农村的家园联系在当前来说更为紧迫和重要。家园联系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引领家长了解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比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家园联系手册”“家园QQ群”,利用这些手段将教学内容、方式、教师态度、幼儿园发展等内容定期、及时的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还可在幼儿园开辟家园联系专栏,教师将教育心得、活动安排、幼教知识等展示在联系专栏上,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以将想法、意见、需要反馈在专栏上,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幼儿园通过专家讲座、活动开放日、培训家长等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发展方案、政策的制定与修改及日常教学活动中来,让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更新育儿理念,为克服小学化倾向提供保障。
二、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端正幼教思想,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数是小学教师转岗而来的,成为直接实施者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和《指南》,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一定要遵循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统一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关注幼儿天性,遵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从培养幼儿爱好兴趣出发实施保教工作。
三、更新班级管理理念,从班级管理中着手,实施幼儿保教工作,为幼儿以后的身心发展作准备。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用全面的准备观来代替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儿童入学准备应是习惯(学习、生活习惯)、能力(学习、自理能力)、意识(规则、任务意识),或者说是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实践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参与班级整理,培养幼儿对物的价值意识;让幼儿参与班级整顿,培养幼儿的秩序感;让幼儿参与班级清扫,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让幼儿参与班级清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自己塑造素养,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我们现在谈幼小衔接,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幼儿园大班阶段或小学一年级阶段,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幼儿的常规教育是连续的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习惯的累积过程,不是某一阶段的突击教育。常言道:“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总之,农村幼儿园在实施保教过程中有着千万种的困难,但笔者认为只要解决了人的思想上的困难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人们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想,这句话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同样受用。
2.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二
“儿童在6岁之前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书写、阅读等会表现出强烈的敏感, 一旦儿童对某种事物具有敏感性, 那就是他学习该事物的绝好时期;而一旦这种敏感性消失, 儿童就难以再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
但是在我国对“敏感期”的发觉和重要性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 对理论错误的理解, 是”小学化“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从学前教育的特征———非义务性, 让学前教育具有了非强制性和课程的灵活性, 自主性的增加, 给予了市场更大的商机, 幼儿园“小学化”很大程度上是在幼小衔接的环节上出现的问题, 在很多落后的地区或者私立幼儿园表现明显。
笔者走访很多幼儿园都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设置幼儿园的课程, 而是擅自给幼儿开设了珠心算、指心算、拼音汉字、英语等课程, 甚至在大班将小学一年级教材作为教授的内容, 这样不但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而且会让幼儿园间不良的竞争影响教育工作, 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很多人会说, 我们进行的课程只是一些肤浅的内容不会影响孩子的对未来学习的兴趣, 但是你们确定没有影响吗?拿十以内的算数来说, 孩子在6岁之前思维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孩子的家庭作业上布置一道道的算术题是正确吗?再拿英语教学为例, 英语的学习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和我们本身的母语具有相互的制约性, 在授课时教师本身的英语素养、教授的内容、材料的运用都是具有很严格的要求的, 在笔者走访的一所幼儿园在教授时按照初中生英语教授的方式, 幼儿一顿大声叫喊着一个个简单的英语单词, 这又正确吗?我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 像笔者走访的民办幼儿园类似的园所很多, 他们教学质量较低、教师素质不高, 不能保证幼儿教育的有效进行, 他们不懂什么应该为之什么不应该为之, 如在这些幼儿园中再加人小学课程的传授, 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更是雪上加霜;更有一些贵族幼儿园, 利用豪华的装修、外教吸引家长的眼球, 教授的内容也是换汤不换药的“小学化”。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走访, 笔者发现“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幼儿园教育是对幼儿进行保教, 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但目前的多数幼儿园, 都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小学化”, 造成这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为:
1. 幼小衔接误区的影响蒙台梭利说:“敏感性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因此它不是偶然发生的, 也不是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儿童特有的本能所引导的, 这种本能可以使儿童获得某种特殊的与自身特点密切相关的外部信息。”经历了农业、手工业到21世纪的信息化产业,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古训更加突显:公务员的门槛是大学本科以上;想要成为社会白领, 获得丰厚的财富资源, 硕士、博士学历是基础。
2. 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是:
为了考试而达到一定升学目的而进行的教育, 与素质教育相对立。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社会背景下, 分数成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成为升学的依据, 然而分数是由系统的知识而来, 自然灌输统一的知识, 训练特定的技能技巧, 让人死记硬背, 就成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应试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已经延伸到幼儿教育, 导致单纯的孩子过早地进入应试的围圈, 幼儿园过早的进入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凭借高分进入一所好的小学。在走访中, 采访家长“您觉得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或者学习珠心算术等数学课重要吗?”时, 有80%的父母回答“非常重要”, 甚至有少部分家长在放假期间另外还为孩子报了补习班, 可见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有多强烈。
3.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师作为一所幼儿园实施教学活动和教育政策的主体, 其专业化水平决定了幼儿园办园是否纯正, 幼儿园是否能抵制社会和家长的错误观念, 对幼儿实行科学的教育。根据研究可以知道, 现在幼儿园教师十分短缺, 很多都是小学转岗的教师充当的幼儿园教师, 她们不是科班出生, 教学经验有限, 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也不透彻, 专业素质也不高;即使是科班出生, 其接受的专业水平也不高, 一般为高职高专学历, 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技能扎实、理论薄弱且年纪偏小, 心智不够成熟, 面对家长和社会的需求, 她们愿意也乐意对幼儿进行“小学化”的教育。
(二)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 授课教材“小学化”
很多幼儿园把思维数学、韵语识字、拼音识字等列为必学的教材, 甚至有部分幼儿园已经开始将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作为授课书籍了。
2. 班级“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并没有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那样设置班级的人数:小班25名, 中班30名、大班35名, 而是按照小学班级的机制进行管理, 严格上下课的时间, 使得幼儿园里的一些班级人数过多, 难于管理。
3. 教学方式“小学化”
因为教材的小学化, 使得教学缺少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体形象性和操作性, 幼儿缺少自己探索的过程, 而是采取“小学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幼儿提不起兴趣, 被动学习。
4. 授课内容“小学化”
某些幼儿园在孩子进入到中班以后, 就开始给孩子设置大量的拼音、识字、数学、英语等课程, 让孩子难以接受。
5. 作业“小学化”
很多幼儿园会在孩子放寒暑假甚至是每个周末的时候留家庭作业, 但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比如说:拼写生字词、背诵古诗、背英语单词、抄写之类的“小学化”作业, 让孩子很难独立完成。笔者曾经就看到长沙市一所民办幼儿园为小班幼儿布置的作业就是算术, 抄写等, 其母亲知道这样的形式不正确, 将其作业内容发到朋友圈中, 但是像这样的作业不能不做, 最后只得孩子做一点, 大部分由父母代为做。这样的父母算是有一定专业素养的父母, 更有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强迫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 若不按自己意愿免不了暴力。
(三)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害处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近年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现象, 是与国家幼儿教育原则相悖的。卢梭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 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教育应该尊重自然, 反对揠苗助长, 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 主张教育要与儿童的天性自然发展一致起来;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园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 使儿童认识人与自然, 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 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3]。显然西方学前教育的创始人认为在幼儿的发展上, 需要顺其自然, 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错误的“小学化思想, 可能暂时会让你的孩子在小学的学习上崭露头角, 但是他的后劲并不足, 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
1. 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揠苗助长, 违离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片面发展, 丧失完整人格发展的根基:福禄贝尔认为学前教育要全面, 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通过活动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能力;潜能透支, 过早地体验学习的压力, 兴趣缺失:“游戏给儿童带来无限的快乐、自由、满足、休息、平安。一个能自己决定并坚持游戏直到身体疲惫为止的儿童, 将会是一个能全面做出决定的人, 能为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人”。根据格塞尔成熟理论的观点, 婴儿尽管知识尚未开化, 但对于其内在需要, 对于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非常“聪明”, 父母 (或者养育着) 应追随儿童, 从儿童本身得到启示, 而不应该强迫儿童接受自己的意愿或规定的生活方式, 即教养婴幼儿应以儿童为中心。如果成人漠视幼儿自身的成熟, 会导致幼儿“成人化”, 对幼儿“过度开发”, 不仅会使幼儿丧失学习兴趣, 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
2. 影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背离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个完整的儿童, 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统一发展,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与小学教育不衔接, 不连贯:幼儿园提前开设小学课程, 表面上看起来是往小学靠拢, 让小朋友早起步、早领先, 但这种优先只是暂时的, 或者说是一种假象;导致幼儿教育的不良竞争:很多家长观念错误, 盲目地让幼儿学习各种知识, 选择孩子能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幼儿园;影响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在1989年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教师要“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受到技术理性的支配, 以“控制”为核心, 将教师仅仅看做是知识传授的“工具”, 教师就是需要掌握知识传授技能和方法的“技术员”……当前教师教育普遍认为,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 其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自身的反思性发展。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幼儿园“小学化”的消除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能解决的, 他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一起团结合作
1.政府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管理、投入和宣传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力量, 不仅对经济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不仅需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幼教事业的发展, 更应该采取实际行动考察各个地方的幼教事业, 并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 特别是加强对私人办园的管理, 鞭策社会人士依法办园、科学办园。政府要给予幼儿园财政上的支撑, 防止幼儿园因发展上困难而被迫走上不健康的发展道路;给予专业上支持, 定期对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管理者和教师的专业认识, 坚定她们科学的管理和教育理念。政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2.幼儿园本身要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纠正家长错误的观念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儿童可持续发展为本和终身教育的现代理念。幼儿园要加强教育系统内部的管理协调, 强化对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力度, 建立健全幼儿园的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不仅仅是技能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加强, 在澳大利亚的幼儿园, 教师是没有权利对幼儿进行舞蹈、钢琴、声乐、绘画等技能的教学的, 他们觉得一线教师不成熟的教学会影响幼儿对美的感悟, 只有持有国家级资格证的成人才有资格进行培训, 然而在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技能是其受聘最重要的其实是不正确的。幼儿园可以聘请心理学教授、幼教办教研员以及对幼儿教育颇有研究的教师、有较多经验的教师或家长给家长们做专题讲座, 同时教师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根据幼儿个人的实际情况, 向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幼儿发展的个人方案, 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 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
3.密切幼小教育沟通, 实现幼小衔接长期以来, “幼”“小”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 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 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
小学需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想法———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情, 不是小学的事情。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学科, 增加教学趣味性, 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做好准备, 这方面日本国家做的比较好;幼儿园大班和小学共同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加强幼小教材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避免重复和脱节, 幼小教师加强联系, 共同商讨;小学要适当地做一些调整, 向幼儿园的教育进行学习与借鉴。在幼儿刚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 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理反差。
参考文献
[1]刘丰.打包中国教育[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5.
[2]肖鹏.关于幼儿园“小学化”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J].绥化学院.2013.
[3]刘晓东, 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4-5
[4]华东七省市、四川省幼儿园、教师进修教材协编委员会.幼儿卫生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18-25.
3.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三
形成以上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些幼儿园教师反映说:“幼儿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希望在管理好的基础上,能够学点东西。学东西无外乎就是识字,学会加减。这样,他们就认为幼儿园有‘成绩’,感到满意。夸奖这样的幼儿园才是好的、有品质的幼儿园”。有的家长只要有机会带孩子出去玩,总是找机会让自己的孩子”露一手”,如果孩子在亲戚朋友面前充分表现,会写会算,能歌能舞,家长就会自豪的说:“孩子在某某幼儿园,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其实,这就是家长们相互攀比和错误的认识。当然了,现在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经常看到家长们每天接孩子时,首先就问今天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做律动和游戏了,家长们就觉得幼儿园整天都在带着孩子们玩。
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教师感到教幼儿识字、写字、计算,任务具体、成绩明显,会获得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哪个幼儿园教得越多就越出名。
一、幼儿园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1)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运算、英语等课程,教授奥数、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2)小学附设学前班或附设幼儿园,没有独立的符合幼儿园标准的园舍场地,按小学生班额甚至超班额人数编班,有的一个班人数多达六七十人;按一般小学教室的方式编排座位,前后座椅拥挤不堪,幼儿完全没有活动空间。
(3)统一使用幼兒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很少图画,毫无趣味,就如小学教材一般,完全背离了幼儿认知规律。
(4)无户外幼儿活动场地或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探究、游戏、运动的需要。
(5)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
是玩具、游戏材料、学习操作材料缺乏,无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6)不按规定年龄编大、中、小班,不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组织相应活动,让幼儿提前进入学前班学习。
(7)不遵守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儿学习知识应该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如果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知识,显然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
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我们首先要认清什么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正规学习。它具有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潜在性的特征。
(2)生活化。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 ,但是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设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儿园学习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是穿于幼儿的每日生活。
(3)游戏化。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各种身需要,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幼儿主要通过各种器官来认识世界,只有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相对比较抽象改过的认识。对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
(5)潜在性。从本质上讲,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的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基本学习领域,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和学习的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不是体现在课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
三、转变家长观念,实现家园共育,做到平等合作尊重引领
首先,通过家长会、宣传园地、亲子活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师用专业的教育知识去引领家长。
其次,家长希望让孩子在幼儿园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幼儿园要做到了解幼儿家庭养育的状况,处理好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园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
4.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四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主要表现为: 在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对其严加管束;在学习知识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随意加大学习量。这种倾向的存在扼杀了幼儿天性和学习兴趣,影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来对其进行防止和纠正。
关键词:防止;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前言
当前,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它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状态化,教学化,并进行普及、区域化的教学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质是背离了素质教育,迎合了应试教育。为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遏制超前教育,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来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还特别强调,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
为避免外界对幼儿园办园宗旨端正与否、办园条件好坏、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等情况进行不实评价,这往往会催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出现。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凤)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家长方面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送到幼儿园,主要是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现在这也不让教,那也不让教,还不如让孩子在家呆着呢,干吗每个月花那么多钱送到幼儿园呢?”,这些导致了“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广泛存在。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我们必须对其加以纠正与防止。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一)行为规范方面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严加管束。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
(二)学习知识方面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随意增设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100以内的加减、英语、珠脑心算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等。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扼杀幼儿的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小学化”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幼儿教育“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正常进行。
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接受正式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则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一)端正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多管齐下,内外兼治,切实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1、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活动,深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更新幼儿园园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要加大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市教育局重点抓好幼儿园骨干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抓好辖区内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和教科研部门充分挖掘培训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2、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3、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指南》,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4、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二)正确理解并利用相关示范文件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此次《指南》分两个部分,一是提出学习与发展目标,二是教育建议。
客观而言,《指南》为幼儿园和家庭,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育幼儿的情感提供了不少意见。但由于对其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不论是教育建议,还是发展目标,在现实中都可能难以落实。
比如,《指南》建议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在越来越提前到来的学业竞争压力下,家长就是看着孩子哈欠连天,还要送他们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有调查显示,我国超过70%的中小学生都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指南》提出5~6岁的孩子“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在“幼升小”的压力之下,很多幼儿早在3岁就达到这一水平了,如果到6岁还只有这一水平,是很难赢得择校竞争的。另外,《指南》提出的一些新标准,还有可能成为“幼升小”的新考题,比如,《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一些学校以此出题考学生,还可以拿《指南》作依据。虽然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指南》提供的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并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实际上,鉴于我国存在“幼升小”择校热的事实,以及学校(幼儿园)管理的行政化特点,这些标准很有可能演变为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的“标尺”。
所以,要让幼儿健康成长,不让学业负担赶走快乐童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缩小学校间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差异,缓解“择校热”幼儿园的“小学化”都因此而生,家长就算懂得幼儿教育理论,也难以付诸实践;二是改革我国单一的评价体系,给予幼儿发展个性、兴趣的空间,目前,很多幼儿都被裹挟进“不输在起跑线”、“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的”的洪流中,家长和幼儿园无不关注高考科目的学习,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三是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只有学校有办学自主权,不围绕行政指标转,老师有教育自主权,才有学生的个性可言,学前教育才会真正关注幼儿健康的习惯养成和情感教育。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并利用好相关示范文件,不被急功近利的思想占据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根据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多管齐下,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三)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1、课程设置方面。严格按照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授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方面。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
(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从教育部下发的《指南》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中明确提出,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
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要在大班为孩子做好准备,让孩子认真听讲,注意坐姿等。在做游戏时,让孩子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的拓展,而不是开始就教孩子小学知识。另外,“去小学化”并不是不让孩子看书,可以让孩子阅读富有生活情趣、具有生动形象的图书,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同时,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保证幼儿自主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可以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幼儿园教育要结合《指南》来安排课程,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到户外游戏,而不是整天待在室内听老师讲课。此外,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幼儿园要多摆设一些能开发孩子智力的物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结语
5.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活动方案 篇五
------试马镇中心幼儿园
为了迎合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的学业提前到幼儿时期进行学习,小学时期的日常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的大部分游戏时间,这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教育的适宜度,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为了预防“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试马镇中心幼儿园预防“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贯彻教育部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
2、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3、更新全园教职工及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育儿观。
二、领导机构: 组长:曹世芳
副组长:王秀凤 高琴
成员:全园教职工、各班家委会代表。
三、活动时间:
2013年6月5日----6月14日。
三、活动安排:
1、召开预防“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研讨会,全园教职工准备好
研讨稿,准时参加。
2、各班要利用家园栏,宣传“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更新家长的育儿理念。
3、召开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为主题的家长会,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4、全园教职工要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6.论文《浅谈幼儿园小学倾向化》 篇六
“小学化倾向”是目前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普片存在的现象,它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那么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如何克服呢?我将结合我的工作实际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幼儿园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注重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纲要》中也指出:幼儿教育要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幼儿教育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倾向”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主载,并愈演愈烈。以下我就简单谈一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产生原因、危害及如何克服。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1、家长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小学化倾向”主要原因。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他们普遍对幼儿教育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幼儿教育规律。很多家长把自己孩子能认识多少汉字,会背诵多少唐诗,会计算多少算术题作为孩子聪明的表现,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关心的就是: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算了几道„„所以当家长把这些内容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能力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推动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
2、一些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为了经济利益,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例如拼音、汉字、珠心算等。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而很多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也会互相比较谁家幼儿园教的汉字多,孩子会的数学多。
3、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也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有的幼儿教师不具备专业教师资格,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例如: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顺从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启发引导,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1、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小学化教学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的幼儿长时间地坐在座位上,集中注意书写计算,会造成身体机能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动作协调能力差、反应慢、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只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2、使幼儿过早丧失了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了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扰乱了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另外,在幼儿园接受过“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
三、如何克服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
首先,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幼儿园要大力宣传小学化教育的弊端,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系栏”“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多开展家园合作活动,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特点,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家长有了科学的育儿观念,功利心态就会慢慢淡化。
其次,规范办园理念、端正办学思想。幼儿教育就要以幼儿为中心,贯彻“幼儿是教育的主体”的教育理念。不要一味的迎合家长的需要。作为幼儿园举办者或园长要规范办园理念,端正办学思想,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为准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所不允许的,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禁止的。
再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要通过在职培训、园本培训、外出取经、专家讲座多种形式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变教师教育理念。
最后,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对幼儿园进行审查,出台一些关于去小学化的具体措施,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一日作息和班级管理等按照《纲要》的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一旦发现仍有小学化的表现要给予惩罚,多多开展互评工作,对于没有小学化的幼儿园要给予表扬。另外,一些小学对幼升小的孩子进行选拔式面试也应该严令制止,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执行。
7.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七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1.1在教育观念上“小学化”据调查, 当地约80%以上的幼儿园, 不论是幼儿园管理者, 还是幼儿教师、家长, 都认为幼儿园是小学阶段的向下延续, 因此, 在对幼儿的教育上, 以“智育”为主, 以“教学”为主, 简单的定义为“上课”, 而非保教结合, 这既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也不符合幼儿园的教育思想。
1.2在教学内容上安排小学的教学内容在当地的很多幼儿园周计划表上不难发现, 很多幼儿园把小学的教学内容下移到大班甚至中班, 并且采用小学分科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当地一所名为“小哈佛”的幼儿园为例, 中班周计划表上只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活动, 而没有其他内容的安排。教师组织活动就同小学上课一样, “语文”的教学内容就是拼音、汉字认读, “数学”的教学内容就是加减法。而所谓的艺术科目—音乐和美术, “音乐”就是教孩子学唱几首儿歌, “美术”就是教孩子临摹简笔画, 仅此而已。
1.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小学“传授”的教学方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方式, 而在很多“小学化”严重的幼儿园, 我们看不到游戏, 看到的只是机械地、重复地对孩子进行“知识灌输”, 甚至还留家庭作业, 要求必须完成, 否则就得挨罚。这样的方法长期使用, 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究事物的兴趣完全被抹杀了, 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1.4在常规管理上“小学化”有的幼儿园要求幼儿上课要做到 “身正腰直”、“小手背后”, 下课要做到保持秩序, 不准吵吵闹闹, 随意游戏, 甚至, 个别幼儿在组织活动时想上厕所而得不到允许, 以至于“憋着”或者尿湿裤子, 这样的管理方式, 限制了孩子活动的自由。 而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 不论是身体发展还是心理发展都是在操作物体的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活动中发展的, 这样的限制, 幼儿如同笼中折了翅膀的小鸟一样, 天性得不到发展, 思维受到了禁锢。
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2.1家长:幼儿家长“望子成龙”的功利性思想浓厚幼儿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服务好家长。因此, 大多数幼儿园为了抢生源, 以满足家长的需求为由, 开设大量小学的课程。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大部分幼儿家长一方面受小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 都赞成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 教授小学的内容。
2.2幼儿园:幼儿园自身的办园思想、理念不科学, 师资水平未达标以当地幼儿园为例, 大部分幼儿园都是私立园, 园长是由老板聘请的有管理经验的中小学校长, 他们仍以管理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去管理幼儿园, 效果可想而知。同时, 为了节约办园成本, 聘请的教师工资待遇较低, 因此流动性很大, 园方也没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出规划, 导致师资水平很差。再加之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活动场地小, 幼儿玩具匮乏, 根本无法保证幼儿各项活动的开展。
2.3社会:小学入学考试制度不合理尽管这一制度在各个地方已经取缔, 但是在当地, 接受调查的很多私立园园长都反映:小学入学考试的要求, 使得他们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指挥, 而让幼儿园改姓“小”。这实际上也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
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3.1加强对幼儿教育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 纠正错误认识大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小到各级各类幼儿园, 都要积极主动学习幼儿教育的相关法规文件, 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通过学习, 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价值、意义、宗旨, 纠正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 预防“小学化”。同时, 社会、幼儿园还有责任帮助家长纠正错误认识, 通过家长学校, 以办讲座、做报告、发放科学育儿方面的资料等多种途径, 争取家长的配合, 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 做到家园一致, 有效沟通, 相互配合, 共同扭转“小学化”的局面。
3.2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制度幼儿教育之所以被“小学化, 就是因为它偏离了教育本位, 本来不属于义务教育, 而却变成义务教育的向下延续。因此, 首先, 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 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其次, 要求幼儿园在学习相关幼儿教育法律法规文件的基础上, 从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常规管理、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入手, 使幼儿园教育回归本位。在教育观念上, 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 认识到智育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 做到 “保教结合”,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常规管理上, 不要过分强调秩序和纪律, 而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给予幼儿每天的活动自由;在教育评价方面, 由只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由单一的量化评价转为综合的发展性评价。
3.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幼儿教师在职前的师范教育或者职业教育中学习的教育知识与技能与实际岗位技能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入口关, 建立幼儿教师准入制度, 同时教育部门和幼儿园要建立和完善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规章制度,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的机会,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这也是保证幼儿教育回归本位的先决条件。同时, 承担幼儿教师培养任务的师范类、职业类院校, 也要加强对准幼儿教师专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从根本上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沧州教育.沧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J].http://www.czjyw.com/Article/Show Info.asp?ID=6449, 2013年9月11日.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2001年7月.
[3]安惠敏, 孙丽花.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认识的现状调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9) .
8.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分析
G619.2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园为了与小学教育在学业课程上顺利接轨,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会纳入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除了幼儿园本身以外,幼儿家长也鼓励幼儿园开设小学相关课程,这种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发展的趋势。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育的自然规律,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对孩子身体发育、成长十分不利。幼儿身体、思维均处于萌芽阶段,外界的影响会对其产生决定性作用。如果幼儿过早接触比较困难的内容,长期处于固定的学习状态,不仅会影响其大脑发育,而且对其自主思考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其次,易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接受能力差,小学知识难度较高,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会降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会出现厌学心理,对其后续的学习生活十分不利。最后,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小学教育老师更注重教学结果,教学方式固化,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对幼儿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具体而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为规范会对幼儿的自由进行限制。大多数幼儿园都有基本的行为规范,比如坐姿端正、手背后、不许动、不许笑、认真听讲、回答问题要举手等,这些限制会对幼儿自由好动的天性起到抑制作用,违背幼儿教育的本质。其次,教学方式单一化。传统应试教育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而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受这种教育方法的影响,也会对幼儿进行填鸭式教学,未使幼儿真正的融入教学活动,幼儿无法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最后,过度开发幼儿早期专业特长。尤其是一些民办幼儿园其教学条件好、办学规模大,具备开设各类特色特长班的条件,再加之一些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帮幼儿报各类英语、钢琴、绘画、舞蹈等兴趣办,导致幼儿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接受专门的培训教育,与其发展需要、年龄特点不相符,甚至有“拔苗助长”之嫌。
三、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要有意识的避免小学化倾向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幼儿园之所以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偏离教育本位,其本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却硬在功利化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变成义务教育的下延,因此幼儿园教育极需回归幼儿教育本位。幼儿园要以相关幼儿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从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日常管理、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促使幼儿教育回归本位,认识到智育与其它素质发展的关系,将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教育内容方面做到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找到生活、游戏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有针对性的融入教学内容,让孩子们真正可以接受“在玩中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幼儿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孩子可以活泼自由生动的发挥和成长。此外,日常管理中不要过于强调秩序及纪律,以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引导父母转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观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功利化的教育理念也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键因素,因此转变幼儿父母的观点十分重要。幼儿园要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比如向家长推荐幼儿教育书籍,通过家长会让幼儿家长了解到孩子自由发展对其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等等,最大程度上使家长接受去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并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鼓励孩子在玩中学。指导家长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学习一些亲子游戏,以鼓励孩子在游戏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在游戏中学习基本知识。比如吃饭时可以让孩子帮忙分发碗筷,孩子需要知道有几个人用餐、需要几副碗筷,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数数的技巧、配对的原则,以及量词的使用方法等。科学、有趣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心智发育,而且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三)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现代儿童观强调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将儿童当作一个主体的、独立的人来对待,儿童并非家长的附属,更不是成人传授知识的工具,因此幼儿园教育要以充分尊重儿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为基础。幼儿教育要真正了解、尊重幼儿,摆脱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真正理解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差异所在,既做好幼小衔接,又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注重幼儿社会适就能力、学习能力及学習品种的培养。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及培训,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及专业素养,深入研究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合理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避免小学化倾向。
总之,学前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应在充分尊重幼儿天性的前提下发掘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并将自己的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积极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改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通过教师、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使学前教育脱离小学化的恶性轨道,为孩子创造美好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李相禹,康永祥.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制度基础及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4(7):5-10,15.
[2]刘智成, 边霞. 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冲突及其实现——兼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规避[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1):28-33.
[3]谢玉坤.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J]. 教育探索, 2013 (5):150-151.
[4]张含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
9.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措施 篇九
西华师范大学培训班
幼儿园改进方案
方案题目: 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改进方案 姓 名: 杨媛媛 学 号:
日 期: 2018/10/8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二○一八年九月
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纠正措施
幼儿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
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有很多班级间接或者变相使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教学内容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并布置家庭作业;有的幼儿园虽然使用了幼儿园用书,但并不注重以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还是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其中,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背诵、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教育教学形式“小学化”。目前,农村幼儿园幼儿室内活动时间与小学上课时间同步,有的幼儿园每天上4—6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在园坐得多,活动少;教师要求幼儿一切行动要听老师的话,不许顶嘴与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搞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等等。这些要求明显是将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搬到幼儿园中来,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玩少动。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教育方法“小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育方法上的主要表
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1、强化管理,规范幼儿园的办学与管理
日前,省教育厅已经出台《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方面的文件,建立监督机制,严格检查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情况,从教育教学、幼儿作息时间、班额等几个方面对幼儿园的办学和管理提出要求,并具体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十不准”,为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供了政策依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多管齐下,内外兼治,切实有效地规范农村幼儿园的办学与管理。
2、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首先,各级各类幼儿园要明确办园宗旨,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幼儿园园长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并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根据儿童发展的实际需要,制订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其次,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要通过农村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园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改变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第三,幼儿园要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摒弃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写字、拼音、珠心算等内容,把国家或省编统一教材和园本课程相结合,开展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科学制订幼儿一日活动计划,保证幼儿每天运动达到一小时,游戏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第四,提升办园水平。美化幼儿园、完善内部设施也是加强内涵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要积极筹
措资金,改善办园条件。例如定期粉刷园舍,绿化美化环境。购置各种橱窗设施、电教设备、玩具和活动材料等,提高办园条件。
3、联通家园联系渠道,实行家园共育
家园联系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引领家长了解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比如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利用该手册将教学内容、方式、教师态度、幼儿园发展等内容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还可在幼儿园开辟家园联系专栏,教师将教育心得、活动安排、幼教知识等展示在联系专栏上,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以将想法、意见、需要反馈在专栏上,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幼儿园通过专家讲座、活动开放日、培训家长等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发展方案、政策的制定与修改及日常教学活动中来,让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更新育儿理念,为克服小学化倾向提供保障。
4、督导检查,建立长效机制
10.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十
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谈到了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的问题。教育部指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利于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2012年11月秦皇岛市教育局也发布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通知内容第一条就是深刻认识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性,要求幼儿园不得过早地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片面的追求拼音等内容的教学。
2013年10月31日由山海关区教育局教研中心组织小学幼儿园召开会议,要求幼儿园取消拼音教学,要求小学拼音教学零起点。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占兰博士发表名为:“小学化”给幼儿带来永久伤害的文章进行了阐述:
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的“小学化”,对幼儿的伤害都是多方面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之中,易受伤害。如果幼儿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容易疲劳,甚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坐的时间过长或坐姿不正确都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的心理成熟水平较低,还不具备小学生那样系统学习的能力。超越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无视幼儿阶段学习的综合性和游戏性,人为割裂幼儿的学习内容或采取强化训练的不适当方式,有损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易使幼儿缺失最重要的早期经验。研究表明,三四岁是幼儿发展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年龄,要多给幼儿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更需要伙伴,逐渐积累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四五岁是幼儿发展友谊和伙伴关系的关键年龄。此时,父母应该关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和活动,有没有好朋友。被同伴接纳,能够结交到要好的朋友,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美国一项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证实,儿童早期积累的社会性经验更具有长效性,早期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后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相关经验表明,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了小学低年级的内容,进入小学阶段的重复学习会让一些孩子感觉到:小学的学习没有挑战性,不用特别用心。这种认识和“经验”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动机和习惯的养成。当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学习难度加大时,这部分孩子会出现畏难和厌烦情绪,出现学习成绩滑坡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G617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虽然多次遭到多方诟病,然而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仍然存在。幼儿园教育着重体现“保教”并重,教育基本以游戏为中心,处处体现出一种“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而小学教育则以“教学为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培养。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符合教育规律,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既在一定程度上摧残了孩子的天性,也阻碍了孩子对未知世界主动探索的能力。基于此,笔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进行探讨。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康的不利影响
1.1.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比较弱,若过渡的重视知识教育,会导致幼儿大脑疲劳及神经系统的损伤,同时还会对幼儿心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如果过渡、过早的进行“小学化”教育,还可能会造成幼儿近视、驼背等不良症状的产生。
1.2.对幼儿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过渡注重幼儿的智能和技能,忽视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导致孩子发展的片面性,同时由于小学教育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嬉戏中的主动性、探索能力、说话能力、运动能力、观察能力和现象能力等。
1.3.伤害了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年龄较小,若在幼儿阶段就要求其写字、算数等,同时如果写不好,教师和家长可能就会对其进行批评,甚至打骂,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自然没有感受到上学的乐趣,严重的还可能产生逆反情绪和心理,自己也会觉得越来越失败,对幼儿的自信心造成一定打击。
1.4.扼杀孩子们的实力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学习不好并非是由于其掌握的知识不够,还是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如果采用过激的学习内容和强行的学习方法逼迫孩子去学习,就可能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最终导致孩子厌恶学习。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
2.1.家长的错误需求
很多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在幼儿放学后,关心的只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多少汉字、数字,背了几首诗;而对于幼儿在幼儿园是否会和小朋友和睦相处,是否过得快乐漠不关心。家长的这些错误需求结果必然带来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2.2.部分幼儿园目的不端,决心搞小学化
幼儿园本来应该属于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机构,然而部分幼儿园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一味的迎合家长,只要家长认可小学化教学模式,能交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幼儿园就会采取小学化倾向的教育模式,以便能夠博得家长的满意。
2.3.部分教师素质不高
部分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师资很不稳定,通常都很多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理论基础不雄厚,实践经验更是欠缺,同时受到社会和家长的要求,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直接采取小学化的形式和内容,这样就很容易获得家长和幼儿园的认可。
2.4.相关部门的监管、培训不够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如果能对幼儿园的办园许可、师资选用、过程管理等方面不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随访性督导更是随时进行,对于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幼儿园随时取缔,就能够有效抑制“小学化”教育倾向。同时若相关教育部门能够及时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等,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和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遏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3.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措施
3.1.转变家长观念
要积极对家长进行宣传,要让其充分认识到幼儿“小学化”教育的弊端和对幼儿造成的危害,及时关注家长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幼儿园的教育,防止家长又给幼儿园形成一定的压力,从根本上做到家园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幼儿教育的健康进行。
3.2.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证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教育,必须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教师选用、资格认定、课程设置等多种因素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科学合理的机制和制度是避免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措施。
3.3.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再教育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持续对幼儿教师进行再教育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教学能力。具体来说,要帮助幼儿教师建立下述几方面理念和行为:第一,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技能;第二,幼儿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幼儿进行亲身的体验和经历,而不应该是教育出来的;第三,课程设置要注重最大限度的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教学机制上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3.4.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为了尽量避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幼儿教育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不定期的对幼儿教育的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4.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幼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根治它。只有这样,幼儿教育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才能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黄绍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10-11.
12.浅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篇十二
1.幼 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的表现
1.1片 面 追 求 教 育的 难度和 深 度 。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学制式教育的发展阶段, 由于面对的对象有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和好奇心旺盛等诸多特点, 再加上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 因此幼儿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游戏式教育模式。但是近年来, 由于人才竞争不断激烈, 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逐渐凸现出来, 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以获得更多的生源, 幼儿园开始向小学靠拢。主要表现为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中听老师授课, 授课内容不仅仅是一些趣味性生活常识, 更多的是拼音、生字和算术, 这对幼儿来说无疑有很大的难度, 很难接受并真正懂得。
1.2过 于 重 视 结 果 的 评 价 。
幼儿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 为了为今后更高难度的求知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学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开阔视野。但是由于社会中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幼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主要考虑并重视的是幼儿学到了什么或者对教师讲解内容了解了多少, 把结果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忽视幼儿学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幼儿教师不应该对幼儿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 而应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学习, 发现学习中的乐趣, 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帮 助其树立 解决问题 的信心 , 并给予一 定的建议 和意见。
1.3用 小 学 制 度 管 理 幼 儿 行 为 。
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特点,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幼儿园安排的学习、运动和游戏等活动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劳逸结合的教育形式将给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且幼儿园游戏和休息时间远远多于小学。但是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与小学几乎一模一样, 按照班级规划和管理学生, 制定统一的作息时间制度, 有着严格的教学安排, 其中用于上课和特长活动的时间占幼儿在校时间的绝大比例。在这种管理模式中, 幼儿不能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而是在高度紧张的时间衔接中逐渐对学习感到疲惫和厌烦。
2.幼 儿教育 “小学化 ”倾向的应对策略
2.1加 强 宣 传 , 促 进 科学 幼 教 观念 深入人 心 。
幼儿教育之 所以呈现 向“小学化 ”方向靠近 的趋势 , 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并没有被大多数人了解并接受, 为了限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发展, 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观念的宣传, 将科学合理、健康发展的核心思想展现给涉及幼儿教育的人群, 如幼儿的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等。科学的幼儿教育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和成长特点, 不能将他们单纯地等同于成人, 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好奇心, 为他们营造快乐成长的氛围, 摒弃社会中急于求成的错 误思想 , 从而逐渐 淡化教育 者幼儿教 育“小学化 ”思想。
2.2提 高 幼 儿 教 师 教 学 水 平 。
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除了幼儿教育观念不深入人心外, 幼师队伍的不健全同样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幼儿教育作为其他学制教育的基础, 应该对参加教学活动的教师进行单独特殊化培训, 这是因为其他普通师范类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为了更适合学校教学活动的需求, 一般比较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而幼儿教师除了要具有基本教学技能之外, 在舞蹈、绘画和表扬诸多方面也要有所涉猎, 这样才能身体力行地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引导和教育。增加对幼儿教师培养资源的投入, 如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培养班, 使彼此之间的经验得以交流, 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2.3深 化 幼 教 体制 改革 , 完 善 幼 儿 教育 评 价 体 系 。
坚持当前对幼教体制的改革, 丰富幼教活动的开展方式, 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促进幼儿向全方面、立体化的发展模式靠近, 逐步消除“小学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全面构建幼儿教育评价体系, 杜绝将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单纯知识储备环节, 避免因为升学率而导致的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恶意竞争, 重视教育过程而不是教育结果, 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以寓教于乐作为指导思想。
3.结 语
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小学教育, 不能揠苗助长, 而将幼儿教育“小学化”, 否则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会扰乱正常的学制教育。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教育模式应用在幼儿身上, 这种行为不仅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违背, 还违反幼儿教育教学规律, 给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小青.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2) .
13.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十三
(肖欣欣)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让孩子就读幼儿园的物质保障。而农村幼儿园的建立,为幼儿的上学提供了场所。另外,村民外出打工的经历增长了其见识,使其认识到孩子上幼儿园的重要性,这是农村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决定力量。正是基于村民有了想让孩子上幼儿园的意向、并且有能力支付孩子的学费,加上村里有现成的幼儿园三方面要素的推动,就使得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幼儿入园成为常态。
按理说,幼儿进入幼儿园有利于幼儿更加健全的发展,但农村的幼儿园却没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在幼儿园中伴随着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这种“小学化”倾向一方面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扼杀了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使幼儿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呢,笔者就以自己亲身体会谈谈自己看法。
首先,家长的观念影响着幼儿园的教学。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特性,对其培养要遵循特有的规律。对学前期儿童来说,文化课的授予只占幼儿园活动的极小部分比例,更多的是对其潜能的激发与兴趣的保护,使其掌握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规则与技能。然而,农村家长很少知道这个规律,他们把幼儿园当成学校,认为孩子进幼儿园应以学习知识为主,在私下里他们比较的不是学生的快乐与否、兴趣与否而是看谁背的诗多,谁会讲故事,谁又计数记得好。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给幼儿园教师施加了压力,促使其在幼儿活动中加入更多的文化知识,使得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加重。
其次,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性的不足影响着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目前农村幼儿园,有许多是在之前的小学基础上改造而来。有些是村小的撤销,将其校区转变为幼儿园。有些是在村小的内部,加设幼儿教育。村小的撤销与兼并,使得大量教师“失业”,为了解决原来村小教师的就业问题,就使这些村小教师去幼儿园工作,而在村小内部加设的幼儿园,其教师更是来自之前的小学教师。原来的村小教师由于常年教授小学生,便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小学生的理念与模式,尽管对这些教师会有适当的学前教育方面的培训,但长期教育小学生的理念很难改变,他们会将对小学生的一系列教育方式与要求,“迁移”到对幼儿的教育上,这种教师的小学教学观对于幼儿的小学化倾向无疑起到加剧作用。
14.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十四
“小学化”倾向是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它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终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幼儿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开展深入自查。针对保被队伍的专业性不够、集体故学的有效性急带提高等题开展深入讨论和研究。件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国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园、科学保教。
二、组织领导
幼儿园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步骤,分解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组长:张莉莉 副组长:周莉娜 成员:全体教师
三、实施的目标
坚持科学保教的办园方向,全面规范办园行为和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小学化”教育倾向,标本业治,自查自纸,实现优质优教,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实施的内容
(一)加强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二)加强管理,规范保教工作
(三)坚持正面引导,整改落到实处
今日,就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我园张园长组织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我园的办园方向,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规划和要求。幼儿园要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完成其学习任务,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语言表达力,空间想像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幼儿教育绝不是让幼儿写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应培养幼儿人生发展所需要的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并不是要走向排斥所有知识学习的另一个极端,同时担负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
五、工作措施
(一)抓好行政引领,明确前进方向。及时学习《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依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园务会议,组织大家学习了关于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相关文件,以统一认识深入反思、认真自查,查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二)是抓好形式引领,强化规范办园。
细化规范办园的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幼儿园读物的投放数量、活动区角的设立数量、活动桌椅的摆放方式、活动安排的数量等;严格控制幼儿园班额,不得违反规定超额编班:严禁幼儿园要求家长额外征订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严格规定幼儿园作息时间幼儿化、幼小衔接适度化,确保办园规范化。
(三)加强教师专业教育与指导,走专业化道路。
1、宣传教育到位,抓好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理念。组织散师认真学习了《指南》《幼儿园规程》、《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广大幼教工作者实施科学保教、规范保教的责任感、紧追感和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幼教观。
2、将幼儿教育管理纳入工作管理日程,安排专人负责,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加强师资专业化培训,规范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
(四)做好家长工作
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通过家长会等不同形式对广大幼儿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
(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
1、自查自纠
建立“总体整治,联合整治,重点对口帮扶整治”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按照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开保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梳理归类,深入分析产生原团(根源),迅速落实整改具体措施。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要求,明确时限,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解决。
2、监督检查到位。建立学校内部自评、自查,互查和共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检查;设立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建立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定期检查通报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通报发现的重点问题,召开现场会落实整改。对违反规定者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予以严肃查处。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措施,确保我园幼儿教育的规范化,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六、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会议结束,教研部周老师带领全体教师教学研讨,认真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的要求,遵循《指南》提出的幼儿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全园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
15.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十五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我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在教育上普遍重视分数。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都是以所谓的应试教育下的考核来进行操作的。所以说在这个大前提下,许多的家长认为教育应从儿童抓起,从幼儿阶段抓起,于是各种各样的幼儿园应运而生,从单一的游戏逐渐演变到复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够真正提高对幼儿的教育,还对于幼儿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普遍的幼儿教育当中,孩子一般的学习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习的内容普遍都是从课本上获得的,长此以往会使得孩子们失去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解决幼儿小学化的措施
其一,在幼儿教育时期,我们就应该把玩作为孩子的唯一教育目标,以游戏的手段取代在课堂上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是没有压力的,是轻松的,是开心的。这种教育能够潜在地激发孩子的智力,能够下意识地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能够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收获。
其二,我们应该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和培养。对于一些道德素质不好、没有爱心、没有积极性、没有信心、没有教育理念的教师应该予以开除。对于一些素质比较高的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培养,比如钢琴、绘画、舞蹈等,让孩子在音乐中学习,在绘画中培养,在舞蹈中畅想。另外,还应该统观大局,从根本上改善幼儿园的办学标准,我们在进行幼儿园办学的时候,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的规定,以孩子的智力和全方位素质的提高为主,成绩高低为辅的教学理念来创办幼儿园。
其三,教育部门应该适当地运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对于那些不达标的幼儿园应该予以警告,严重违反规定的应该予以撤销营业执照。对于一些比较合理的幼儿园,应该严查其办学规模和办学目的,严抓办学理念和办学质量,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要求幼儿园严格按照教育大纲进行教学,避免开设乱收费的课程。
其四,不仅在学校、师资队伍、教育管理上进行改革,我们还应该注重广大家长的心理问题。虽然说大多数的家长都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但是我们应该从正确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不应该认为只要成绩好,就会拥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在现代社会当中,有一些名门高校的学生,成绩骄人,但是道德品质却败坏。所以,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智力。不应该把幼儿时代当成孩子的起跑线,应该予以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应该提早给他们学习的压力。否则,不仅不能够得到好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孩子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厌学的可能性。所以,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把那些多余的补习班去掉,才能够还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
三、结语
16.浅议幼儿教育隐性小学化倾向 篇十六
一、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状况
在人们无意识的时候,幼儿教育就开始了隐性的小学化,甚至是悄无声息的上演,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认为只是教师没有充分的考虑。比方说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停带领学生进行游戏,不停地下达接二连三的命令,让他们的神经处于非常紧张的情况,没有任何的松懈。再比方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考虑学生所具有的真正的能力以及能够提高的能力范围,所以最后只能让家长代替进行完成。这些举动的特点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特点,而这个时候,这种特点也与虞永平教授所定义的幼儿园隐性小学化相符合,其典型的特点以及现象是教师行为之中有着对于幼儿的身体以及心理发展的状况,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学生没有了原本的自由,让教育的过程中丧失了本应当具有的快乐。
二、隐性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产生的危害
1.教师没有现代化的幼儿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思想
游戏可以说是幼儿园以及研究者所公认的,是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纲要之中,也对于幼儿园的基本行为以及活动进行说明,其表示根本内容就是游戏内容。所以说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地方都在不停地进行幼儿游戏以及各方面的实验,并将这些作为解决小学化的根本方法。而不同的研究员也在尝试进行各种游戏的设计,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推广。而这个时候,结果就是,一些幼儿园教师与小孩子做游戏的时候,所进行的游戏是一些高素质以及高水平的人所设计产生的。然而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因为学历方面的问题,这些游戏往往都具有一些小学教学游戏的重要特点,可以说这些游戏的流程,与高结构的教学活动有非常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仍旧是一个小学化非常严重的游戏活动。
2.导致幼儿失去快乐的童年
幼儿教育原本是以探索、感受以及经历为主要内容,但是如今却被一些隐性小学化的教学活动完全摧毁,甚至幼儿教育之中的真正意义也被束缚,变成了一种不可取的想法。它在各种活动工具上附加了幼儿的价值,但是并没有注意,幼儿的发展是需要和谐的、需要全面的。另外,电子化教学的全面开展,也并没有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然以及自由的状况。很多人可能只是对于高科技以及先进性进行追求,却没有想到让幼儿教育利用幼儿来对于世界的本质进行了解。如今的教育可以说是硬塞知识的过程。幼儿教育也变了质,孩子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可以说与显性小学化没有什么区别。
三、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人们的观点是,过于崇尚书本知识,盲目遵循老师以及家长的指令,是小学化的基本问题所在。而对于一些隐性的小学化问题,通常来说都是没有正确的理解现代幼儿教育的内容。而虞永平教授则一针见血的表示,隐性小学化一项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念。
1.形式化的游戏以及操作形式
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其本质内容就是儿童探索以及发现外界的过程,用自身去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或者奥秘,并进一步引发自身对于外界的探讨以及认识。可以说,整体上是一种对于社会以及自然进行感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并没有真正得到实际的知识,比方说儿童并不能在这种行为之中知道某个字是怎么写的,然而,在游戏的过程中,真正适合的游戏却能够让他们了解世界的规律,相对于游戏之中生硬的知识来说,儿童的这种理解可以说是更加深刻的。
游戏并不应当是一种教育的工具,这样的话就没有了原本的乐趣以及意义,幼儿也没有办法通过这种游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这些游戏如果说具有太多的设计感的话,就失去了儿童探知以及发展的方式,而只是一种得到知识的方式,可以说意义方面大大降低。
2.边缘化的环境
幼儿是在探索外界的过程中认识这个世界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得到自我认知以及自然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相对来说比较模糊的条例,教师往往会用一些玩具、花草布置的方法,设计相关教师环境。而这个时候,因为条例之中的要求不清楚,而且因为误解新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可能会造成人工痕迹非常重的情况,这样的话就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幼儿探索世界的要求,这样的环境,装饰性相对来说比较大。
17.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十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和我县《祁县幼儿园办园行为七个规范》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根据我园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 长:李水仙
成 员:康建华、赵广红、程红琴、段海燕
二、工作原则
1、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产生“小学化”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园要多管齐下、综合施治。既要整改幼儿园在办园方向、教育内容、方式环境创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要在扩大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家长科学育儿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防止“小学化”现象的长效机制。
2、自查自纠、集中整改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我园各班要自查自纠,根据各班实际情况进行集中整改,充分发挥幼儿园园长,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查找并自觉纠正保教工作中存在的“小学化”问题,确保整改实效。
三、目标任务
1、更新教育观念,纠正“小学化”办园倾向。引导幼儿园教师坚持科学保教的办园方向,牢固树立保教并重、全面奠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家园共育的思想,纠正幼儿园在办园理念、目标和办园行为等方面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
2、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幼儿园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严禁幼儿园老师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严禁以集中授课或变相集中授课的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
3、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幼儿园要严格控制班额,不得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超额编班,不得设立学前班,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幼儿园每位老师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集中整改,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幼儿园要建立保教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对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动态监管。设立家长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加强对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规范保教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面向家长、社会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三是表彰宣传一批科学保教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〇一五年三月 南社小学幼儿园
幼儿园防止和纠正
南
社
小
学2015、3
18.幼儿园防止小学化自查报告 篇十八
为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切实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新学期伊始,我们将对我园进行自查整改,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
一、没有举办任何形式学前班,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迎合家长的需求,过早地对大班幼儿开展拼音,写字,计算等内容的教学。这些做法违背了幼儿认知规律,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通过这次会议,我园会逐渐进行整改,科学地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来办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自查整改过程中还望有关部门监督检查。
二、班额控制情况,xx镇是一个比较大的乡镇,人口密集,幼儿人数较多。全园共有幼儿225人。大、中、小6个班级,其中大班3个班,中班2个班,小班1个班。大班142人,中班71人,小班13人,大班年龄控制在6—7岁之间,中班年龄控制在5—6岁之间,小班幼儿年龄控制在4—5岁之间,相对来比较大班,中班有超额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受办园条件影响,1、教室数量有限。2教师数量,教师资质有限。整改方法:1在招生方面尽量限制招生数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大型综合活动室让出一部分做为一个班级,以减轻大班额的压力。2向社会招聘有资质,有素质,有能力的人来我园任教,对于大班额现象,我相信我园会在以后的整改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三、规范幼儿教材,我们幼儿园使用的是经辽宁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编审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幼儿操作包,没有统一购买其它教辅材料,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积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对此,我园设有一个大型综合活动室,活动室友设有娃娃家、超市、医务室、美工区、建构区、旅游区,教室设有图书角、自然角、美工区等,各区配备了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教育读物,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使幼儿在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四、规范幼儿一日活动。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每天保证幼儿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但有时由于受天气和人员的限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如:天气阴冷,人员短缺时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相对缩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地不占用幼儿游戏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
五、规范幼儿园教学内容,我园设置并有效实施五大领域课程,但同时在大班也出现超越幼儿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大班如:过早地认识拼音,一些文字,同时个别班级个别老师有布置文字类家庭作业现象。整改方法:坚决制止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六、我园没有举办各种兴趣班和特色班,从未统一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竞赛。
七、在幼儿园招生宣传工作中,我园从未在新闻媒体,招生广告等方面进行各种宣传,从未组织幼儿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活动。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推荐阅读: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危害06-25
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措施07-14
幼儿小学倾向化的危害07-10
转发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08-17
幼儿园小学化自查资料08-08
幼儿园小学化自查表09-12
大田坝幼儿园纠正小学化自查报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