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优秀产品

2024-08-06

江南大学优秀产品(共9篇)

1.江南大学优秀产品 篇一

Hi,各位兄弟姐妹,还有两天,2008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已悄然将至。

这一年,我们经历过冲锋陷阵,经历过跌宕起伏,经历过失败,也经历过收获的喜悦。这一年,我们垂直不仅完成了部门的考核任务和垂直的使命,也收获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并且这个团队不断有新人加入。

但是细细一看,我们的产品和团队都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一起去梳理,去总结,以便来年我们跑的更快,就像我们的组名(g_SEARCH_Run)所赋予的那样。

2009,将是严酷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们甚至用“活着的人都没见过的经济危机”,“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来形容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公司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度过这个难关,对于掉队的也会忍痛割爱。因此,每次人都要有种强烈的危机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加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弥补自己的短板,做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才有可能看到暴风雨后的彩虹。

平时与大家在非正式场合分享过很多做产品的技巧与要求,但依然在执行过程中还有问题,这里我把我做产品经理的经验和最近学习的知识再次梳理,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之后会跟大家一起讨论,请大家提意见,希望我们团队共同成长,提高垂直产品组的战斗力。

考虑到新人的加入,写了许多普及性的知识。我把产品经理的素质要求分为三部分:专业能力、领导力和关系能力。基本涵盖了我们要努力的三个方向,这三个方向也是互相关联的。

专业能力:

1.市场分析与产品规划(布局阶段)

1)市场调研:

指研究市场以了解客户需求、竞争状况及市场前景,其最终目标是发现创新或改进产品的潜在机会。

市场调研的方式:

 试用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同类相关产品。

 到艾瑞、techweb、cnbeta等专业网站,或者博客搜索等渠道,获得研究市场分析报告、文章或评价观点。

 通过关系获取同行产品情报资讯。 与用户交流。

 了解公司的平台资源,可争取到的各种投入资源。目前我们所做的产品都不是新产品,市场上我们是后来者,前期的调研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用户的主要需求,我们可以突破的潜在机会,最终形成产品的战略。

很多时候,产品初期的市场调研只是开个头,更重要的是上线后的产品优化。

2)产品规划

根据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用户需求分析以及自身资源,产品经理对产品进行定位,拟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使用场景和流程,产品demo示意图,产品实施的路线图。同 时还要考虑到资源、性能指标等。

 抓住用户需求。前面已讲过市场调研,如何抓住用户需求呢?通常是假设出用户在同类产品的各种需求场景,比如用户对图片的需求。用户在什么场景下需要图片?可能是看美女养眼,可能是搜索某个明星的最新图片,可能是看动漫,可能是做ppt找素材,可能是找QQ表情等等。用户如何能最快地找到?找到后是否可以最快地浏览大图?是否还想跟朋友分享自己的发现?等等。最终我们把这些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确立我们的产品定位,理出我们要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以及确定出核心功能或服务,并且把这个核心做到极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竞争力。前面是满足一个全面整体的体验,后者是确立品牌和差异化优势的杀手锏。

资料:专注于1或2个产品利益=44%的成功率,3个或更多的产品利益=37%成功率。所以要专注把核心功能和服务做好。

Pony讲演:用户价值不会因为是统一了(大而全)而体现的,而是每一个单项是否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喜爱。“简单”的核心在于,做好最核心的10个,放弃其它的90个。

比如图片是建设好一个庞大的整理好的图片库,并且可以个性化地推荐给用户;音乐将在推荐歌曲方面,搜吧在快速运营方面确立自己的优势。QQ邮箱有很多功能,但亮点的杀手锏就是大附件和文件中转,虽然不是天天用,但却是许多人选择它的重要理由。

 产品概念。

我们平时一思考就沉于产品具有的功能和特点,而容易忽略从用户的角度去打产品概念,即用户感受到的好处和利益。这个好处满足或超出用户期望后,能帮助记得和再次使用我们的产品。这样,从实用功能和心理预期上都满足用户。垂直产品都是后来者,而soso的整体品牌又很弱小,所以各垂直产品必须自己更生,打自己的产品概念,在自己的用户圈里树立口碑。大家试想一下,我们去超市选购洗发水时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 产品规划与撰写PPT。产品规划相当于前期布局,意味着后期的一段时间都会按这个方向和节奏去走,所以一定要斟酌和慎重。规划切忌大而空,最终要落地执行,要可以分解成具体可执行的计划。

产品规划确定后,产品经理必须的一课是撰写PPT和汇报讲演。

做PPT好象在从各个角度讲一个故事,最终说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要言之有物,有产品形式或数据做支撑。大家也可以看部门领导写的一些PPT,学习别人是如何把一个事情讲清楚的。

通常产品规划PPT的套路是:问题引子 用户需求(同行状态与SWOT分析) 确立我们的产品思路(从哪些方面解决问题) 产品形式demo图  可执行的时间计划 (资源需求)。

常规汇报PPT的套路是:问题引子  确立的解决方案  结果表现(效果,形式,数据) 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资源需求)。

现状分析:

目前我们大家还需要在这一块加强,一是如何抓住产品的核心点,并把它做透,需要进一步做减法;二是提出分阶段的解决方案,一定要细化可执行,没有时间点的计划只是概念;三是ppt制作与宣讲。

2.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对规划的落地实现,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功能交互与视觉表现,以及所有涉及到用户体验的部分。产品经理要把自己模拟成能代表大多数的用户去设计产品功能和表现形式,是谓产品感觉,这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我们的产品设计中,要考虑三个因素:前端要有什么功能、交互和表现形式,以及引擎的基础体验。

 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前几天,正好pony在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垂直组也进行了学习,这里提炼出一些要点:

 抓住产品的核心能力与速度,做到极致。少即是多,把核心体验做透,形成竞争门槛,也形成用户记住产品、口碑传播的重要点(产品概念)。

 注重口碑相传,并且在口碑中逐步补齐常规功能。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施灰度上线体验,注重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双擎驱动。

 抓住高端用户,考虑多种浏览器的兼容性。在做好主要功能和核心功能的基础上,适当照顾高端用户的需求,通过意见领袖的声音,可以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意见领袖进行互动,可以持续地获得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声音。 交互体验细致,视觉简洁清爽。

交互设计上,尽量减少交互的复杂性,越简单越好,don’t make me think,符合用户的习惯和预期。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关注用户最常使用的交互点。做适时的提醒,不强迫用户,注意用户在细节体验的心理预期。学习前台和后台的技术知识,帮助设计时的判断和平衡;同时学习业界的优秀交互案例。

视觉设计上,要传播产品的理念;要大气整洁,中性化,少用图片;工具化设计,内容简单,有清晰的逻辑和操作。各产品和各级页面有统一的规范,有方便修改的页头页脚等公共区域。页面的视觉表现要有重点,传达出主要目的。 引擎的基础体验

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除了前端功能的交互和视觉体验,还有引擎提供给用户信息的质量和使用体验,比如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浏览或视听的质量、spam过滤等,不同产品的具体指标不同,他们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引擎指标也是产品经理驱动引擎后台开发人员的主要方式。

但如何拟定引擎基础体验的指标呢?从用户终端体验来看,如何能够最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从这个角度先罗列出指标点。比如图片搜索,用户希望搜索到的结果是相关的,重复图片少,死链少,结果多,页面和缩略图显示速度快,浏览大图速度快,并且服务稳定。然后再进一步细化,怎么样算相关性,比如图片内容相符,大图多,图片质量高,重复少,噪音少,人物图片的前几页面部特定多等。拟出指标后,再跟引擎开发人员共同进行修正,确定具体的指标数值,以及每个阶段可以实现的预期。 风险评估与预案

产品设计时,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配合,要考虑到产品上线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由于某种不可抗力的影响,造成局部地区的设备损坏,如何快速响应,让该地区的用户依然可以访问服务,是只读,还是部分业务也可写数据,需要根据业务的重要性评估好,并且设计好应急处理方案,不至于出现问题后焦头烂额。

对线上服务做好监控。当服务出现异常后,可以自动报警,周知项目组相关人,可以立即采取措施恢复服务,把损失降到最低。 版本设计

产品经理在撰写需求时,要考虑到版本的大小和开发量的初步评估。通常我们分长线版本、普通版本和紧急版本,以普通版本为主。版本大小需要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共同商定。

长线版本是指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开发,比如后台的优化,需要较长时间,属于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所以平时执行时,要考虑到长短版本结合。

普通版本一般是周为时间单位,一周1个或1.5个版本,平时的需求可以根据这个开发量来提需求。

紧急版本,是临时应急性的版本,一般是当天提需求,当天上线。比如线上的重要错误,或上级领导要求马上改的地方等。现状分析:

1)我们曾经把很多精力放在功能建设上,产品经理沉于版本中,而对产品设计的交互和形式有所轻视,甚至能够感觉到硬伤。今后将重视产品体验,并把它作为一种习惯。

2)跟引擎的关系需要加强。首先是加强团队感,明确双方的目标一致;其次是拟定好指标,每个阶段目标分解,做好监控,不断优化和反馈出来。

3.执行实施(项目管理)

执行实施反映的是我们的驱动力,项目计划能否按期完成,项目组或跨部门的合作方能否配合好我们的工作。如果说产品规划是do right thing,产品设计和执行实施则是do right thing right,保证把正确的事情执行好,实现它,这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坚持小步快跑原则。产品状态能否跑起来,是看我们能否高效率地进展和变化,不要指望一步一个坎,而是一步小半个坎,不断优化进步,一方面可以验证想法是否被用户接受,获得数据说明;另一方面降低决策风险。用静态化展现来测试功能的受欢迎程度,切忌用很长时间开发,结果开发出来的功能并不受欢迎)。比如搜吧要上相关贴功能,但是开发量大,可以尝试先人工用静态相关贴展现,待发现反馈好后,开发跟进,这样加快了执行效率,也降低了开发风险。坚持灰度上线试验,对于有些看不准的功能,并不急于全部放开,而是灰度上线看用户反馈,以及数据反馈,若达到预期,再全量放开。所以静态化展现和灰度上线试验是小步快跑的重要方式。

强力执行时间线管理。每个月、每周都有详细的计划和执行的时间点,产品经理要表现很强的驱动力,组织各方按计划完成。计划是作战时间表,不能随意delay。如果delay,需要应变处理和向上及时汇报。

要事第一。建议大家每天都看自己定的月计划和周计划,不至于丢失主线,陷入细节。同时,每天早上列出一天中要做的工作,分出优先级,抓住重点,不把当天的任务留到明天。抓住时间线,这是在纷繁芜杂的事务中,确保自己乘风破浪。

灵活应变,一切都是为了绩效。对于项目管理流程,产品经理可以灵活处理,只要是为高效的执行服务,就可以去修改流程,Q3我们就优化流程减少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对于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开发或其它成员配合不顺利,也需要及时应变处理,评估继续下去的风险,并及时与上级沟通。

现状分析:

1)垂直产品在这方面参差不齐,有的产品执行效率很高,有的却经常delay。很大原因是做了大版本,骑虎难下,这里需要大家汲取教训。

2)安排好时间线,抓住重要的事,不要出现“我忘了”之类的推脱。如果没时间完成,也必须事先沟通和安排好。

4.产品优化

产品上线后,会有各种问题,因而需要快速去优化。这里需要:

数据分析与用户行为分析,帮助更清晰地认识用户和产品。上线后,观察新上线功能的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用户喜好,作为参考依据。如果综合更多的数据分析,可以反映出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轨迹,帮助我们更好的优化产品。产品分析可以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来 4 认识产品的状态。认识到使用我们产品的用户普遍特征,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后,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图片搜索希望在个人中心推荐给用户喜爱的图片,是否可行呢?因而对用户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从用户的浏览词和检索词中,可以发现用户的喜好特征。再结合用户在其它产品里的搜索倾向,可以进一步丰富认识用户的喜好特征。再从图片册数据库中分析对应这些特征的数据,以便分析提供给用户个性化推荐的可能性。

搜吧目前也在对用户进行画像,了解到了我们用户的整体特征,比如在全国的分布,使用时长,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以及浏览器、上网速度等使用环境;了解到用户的行为轨迹,喜欢李宇春的人,也喜欢什么?了解用户的这些特征和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搜吧个人中心,更好地根据用户喜好特征引导用户进行互动。

意见收集。意见收集也是我们了解产品问题的重要方式,公司领导也经常督促和强调。垂直产品用过的方法有:

1)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发现和认识意见领袖,并且进行互动,获取高质量的用户意见;

2)产品经理自身对产品的坚持体验;(百度的产品经理不太重要产品设计和运营,但是对引擎核心指标非常重视,他们每周都有一天坚持体验和测试自己的产品,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版本排得过密,这里要求垂直产品组的每位产品经理每两天坚持体验自己的产品1小时,或收集用户意见,并汇总反馈出来,形成习惯。大家不要说没时间,退一步跳的更远。)3)利用公司内部CE平台;

4)搜吧的意见吧、音乐搜索的问卷自动调查等方式收集; 5)利用博客搜索和论坛搜索等工具; 6)利用线下的用户访谈;

7)利用CDC用户行为跟踪系统等; 8)利用公司的用户调查渠道;

9)以做活动的方式,引导用户参与调查; 10)发动公司或部门同事提意见。

每个产品目前坚持的获取用户意见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无论怎样,都需要挖掘出有价值的意见,并且把意见提炼分类,形成迅速优化和长线优化的点,并且反馈优化效果,甚至反馈给提意见用户。

迭代优化。根据产品经理每日自身的产品体验,或从其它渠道发现问题后,周知项目组,拟出解决方案,根据需要,可急可缓。但是不要跑题,不要偏离产品规划的方向。

对产品状态心中有数。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要对产品的数据了如指掌,对产品的状态了解指掌,对产品状态在格局中的阶段和重要性了如指掌,做到一切可控。在产品重要方向上,统计数据的盲区,要想办法去补上。

现状分析:

目前垂直产品已有这个意识,QQ空间搜索坚持常规体验和用户意见收集,并快速优化;搜吧也通过广大吧主意见,对个人中心、分类页、吧页面和帖子页面相继优化;图片搜索和音乐搜索也有收集用户意见的渠道,并反映到我们日常的优化中。

垂直产品除了提供工具型的功能服务,还将引入用户概念,通过社区化的内容分享和个性化推荐来留住用户,所以用户行为分析的工作还需要再细致,搜吧和图片已启动用户行为的详细分析,希望这些将帮助我们更好的捕捉用户需求。

5.产品运营

产品前期偏重功能建设,后期要投入精力去运营。好比前期立项盖楼,后期物业管理,让大楼增值,产生更大效益。

 内容运营与用户运营

垂直产品运营的核心思想是要让用户通过使用产品,获得某种价值,或是情感需要,或是信息获取,或是获得某种归属感。这里讲的运营偏指社区化的运营,可从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两个角度考虑。

以搜吧为例,其核心就是快速运营,即尽早地抓住事件和话题的核心点,通过运营引导用户互动,生产有价值的草根内容,再尽快地把内容推广出去,引导更多用户延伸阅读,形成闭环。通过用户运营,社区核心用户不断扩大,吸引更多的人粘在社区,最终达到共同兴趣的在一起交流分享。最终形成用户一有冲动,就到搜吧来交流和发现的印象。

对于图片搜索和音乐搜索,都会尝试社区化的道路,逐步自动地生产好内容,如何把好的内容推荐给用户,如何培养用户过来的习惯,也是需要在产品运营上更加细致地思考。

 运营工具建设

运营需要有一些后台工具来保障运营的顺利进行。比如安全过滤平台,保障社区内容的干净;比如社区监控平台,及时了解用户和内容的动态,辅助运营决策等。运营统计系统,可以了解用户在社区的行为轨迹和数量。

 产品服务运营

简单地讲,就是让产品的服务更快更稳定,抗灾容灾能力更强。产品设计时,我们已考虑到上线后的服务要求,所以上线后,要对服务状态进行监控和优化,即产品服务运营。如果出现异常,对项目组成员及时报警,根据预案最快恢复,评估影响。另外,要想办法对服务能力不断优化,通过优化程序或机器布局等,让产品的服务更快,更稳定。

现状分析:

目前垂直产品基本上只有搜吧是集中精力在运营,并且在整个运营流程的管理,上下衔接,后台工具建设等方面都进展顺利。但图片册和音乐盒等个人中心的运营还没做起来,在明年将是很重要的一块,需要想的细致。

6.宣传推广(造势阶段)

产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通过差异化的优势服务来满足用户需要,实现产品价值。如果产品的亮点功能需要推广,或是产品运营中需要吸引用户的参与,就要进行宣传推广,给产品造势,提升用户口碑。

平时要了解可以利用的资源。目前垂直产品常用的宣传推广方式有: 1)打造好产品的核心点,利用口碑传播影响力。

2)通过公关软文在艾瑞、门户等进行宣传,比如图片搜索的创意图片。3)通过软文等形式在论坛发文。4)利用搜吧外部团队广泛宣传。

5)在公司门户、无线、IM、qzone、游戏等平台进行广告宣传。

明年市场资源肯定会进行压缩,所以我们要更多地思考做好核心点,利用用户口碑和搜吧外部团队来进行宣传推广。

领导力:

1. 激情与热爱产品

对产品发自内心地热爱和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积极主动,是做好产品的必要保证。这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素质,自己没有激情,是不可能做好产品的,更不可能带动项目团队的士气。做产品经理与其它工作岗位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下班状态,始终有一根弦,想着与产品相关的事情。

优秀的产品经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利用闲暇时间尝试和体验各种同类产品,他们欣赏优秀的产品,鄙视那些没品的产品;他们醉心于创造优秀的产品–无论是全新的产品或是既有产品的改进。

以下是tony对产品经理的要求:

问题:请垂直的产品经理们反思,我们离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有距离吗?

2. 目标明确与执行力

产品经理是一个虚拟团队的领导,是领导就要有远见,有目标。产品经理的职位帮助我们培养高瞻远瞩的能力,看到未来的能力。因而,在做出产品规划后,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在产品版本的执行过程中,始终不能丢掉这条主线。

在执行和实现目标时,首先要做好目标分解,明确每个阶段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有时间点的任务,然后用一条时间线串起来,即时间线管理,这样能帮助我们可控地实现目标。

要协调好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协调好产品状态与产品格局的关系,协调好产品进展与产品绩效的关系,对产品做到可控,表现出很强的驾驭能力。

时间管理与要事第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可能一切都完全按照预定好的时间点完成。对于临时突发的不顺利,或者开发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是临时的新想法,要机动灵活地处理,不可机械行事,一切以最终目标为依归,一切以最终绩效为依归,要明白每件事在整个格局中的份量,就不会陷入细节,或迷失方向。

通常我们把事情分为两个维度来看,一条线是重要和不重要,一条线是紧急和不紧急,7 两个维度构成四个象限,任何事情都可以置于四个象限的某个位置。我们根据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来决定解决的优先级和节奏。当事情较多时,这是一种有效安排工作的方法,帮助我们第一位的重要事情,而不会被小事拖累。

问题:我们在产品的执行过程中,是不是没有把大功能拆散而小步快跑做试验呢?是不是有时会执拗于细节而delay版本呢?要处理好delay一个版本与所有版本之间的关系,做出这种调整是否符合产品的绩效?

3. 团队建设

成功的产品经理必须是优秀的领导者。产品经理“领导”项目组的开发、测试、UI、运营、市场、引擎、合作方等,却是没有授权的领导,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领导,因而产品经理必须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凝聚力,执行力,驱动力,充分利用个人的影响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使项目团队的目标一致,相互信任和依赖,团队具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并且具有不断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使整体团队获得1+1>2的成效,通过互相协调达到创造式地合作,就像为一个统一和协调性好三头六臂的人。

如何使团队的目标一致呢?产品经理在确立产品规划后,需要向项目组成员进行宣讲,使团队上下对产品的发展方向产生认同感,大家的劲往一个方向使,而不是不断地给大家提需求。

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参与感。除了项目评审时大家一起讨论,对于产品的进展、数据反馈和用户意见,及时在项目组内分享。每天早上坚持10分钟的站立会,每个人汇报昨天完成的工作和当天的计划,一是督促和监控项目的进展,二是激发每个人对于项目的参与感和使命感。

不断协调大家的目标和意见。在执行的不同阶段,可能由于大家磨合不够,或者意见不一致,会出现分化团队合力的现象。因此,产品经理要敏锐地察觉,并且去及时协调,沟通,明确每个人的角色定位,构建互相遵循的潜规则团队文化,建立共赢的局面。

激励和鼓舞。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有时会遇到坎坷,一时的失败感会挫伤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产品经理要深入反思,与上级沟通,及时调整产品的目标,扭转产品的发展局面,同时还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动整个项目组的热情,激励大家的斗志,让整个项目置之死地而后生,重新焕发活力。

培养下属。编辑目前属于产品经理的直接下属,要着力培养成产品助理,明确他们的发展方向,并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和指导,让他们至少成长为半个产品经理,可以辅助产品的一些事务性工作,思考产品的问题和发展,要求需求撰写和版本跟踪,对负责的领域可以独顶半边天。对于优秀的表现,要争取上级进行表彰奖励。

4. 学习能力与商业敏感

不断学习,不耻下问。互联网行业恐怕是变化最快的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优秀的产品经理必须能够快速学习新知识,比如最近大家在了解SEO。

我们产品经理不少非技术背景出身,因而更要花时间去学习搜索引擎的原理,前端的开发技术,如何进行基础体验的监控和评测,如何做产品状态分析,如何更快更好地画出交互图等等,都需要我们学习各种相关知识。1月份将组织大家进行一些系统性的学习。

要利用闲暇时间,到Q-learning里去学习,或者利用吃饭时间向老员工请教,向其它组的同事学习各类相关知识。饭桌是最好的学习和培养情感的地方,因为大家都很忙,没人愿意在工作的时候被打扰。要多问,不耻下问。

商业敏感。要了解同行产品的变化,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时常到相关专业网站了解 8 资讯,或体验同行产品,具备敏感的商业意识,也学习别人的优点。

产品的最终价值在于商业化,或是直接盈利,或是为盈利产品提供辅助服务。目前垂直产品的定位是后者,但也不排除有直接盈利的可能,各位垂直的产品经理要有这种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

5.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为了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除了抓住主要矛盾,满足好用户的主要需求,还要尽可能地在各个细节方面做到最好。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就要求我们的产品经理在产品的功能、可用性和美观性等方面都充分让用户满意。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首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细节要有可执行的原则。Pony在讲演中,提到到注意细节的许多方面,请大家不断翻出来学习,把pony的思想变成可执行的工具和规则,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约束和贯彻,而非欣赏后搁置。前面讲到产品设计时,已有涉及。下周我们还将和taozi就产品设计的可用性原则进一步讨论确定,形成规范,帮助大家有意识地注意细节。

做好细节的重要方式是体验产品和用户调查。按pony的说法,我们要把自己设想成一个迟钝、挑剔、易怒的傻瓜来体验和使用产品,换个角度或许能发现许多习惯的问题。用户调查是利用别人的慧眼来找到问题。然后再切回产品经理的身份,想办法去优化解决。

除了产品设计要注重细节,在组织工作中也要注意,墨非定律常常因此给工作带来麻烦。墨非定律是说凡事有可能出错,在关键时候一定会出错。比如急着上交材料时,打印机没纸了;领导来开会时,笔记本无法投影;赶飞机时,忘了带文件等等,平时开玩笑说是人品问题,其实这些小细节的疏忽会给组织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凡事要想的细,提前做好准备。

问题:从Q4搜吧个人中心、分类页、吧页面、帖子页面;图片册的首页、列表页、浏览页等,都看到了我们在追求细节,追求完美的体验。希望我们提高这种把握细节的能力,在第一次的时候就尽可能抓住,减少产品反复修改的成本。

6. 承担责任,No excuse 产品经理既然是项目的领导者,自然要承担项目进展不顺利的责任。对于项目的规划和发展,产品经理要把自己看成这个领域的专家,充满自信,别人的意见当作参考;如果觉得领导的意见不对,一定要想办法绕着回应,按照预期的目标走,但必须与直接领导沟通保持一致。无论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产品经理都要承担成功或失败的责任。

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产品经理都不要找理由推卸责任,一切都是结果导向,“No Excuse”,没有理由可讲。理由可以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讲,与上级沟通去解决问题,而非在最后去推卸别人的不努力和不配合。

对于日常的产品体验中,如果领导提出意见或批评,要虚心接受,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而非找理由解释和推托。不要默默地接受,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改,做完就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积淀。经过思考后,如果认为是正确的小意见,迅速优化;如果是大开发,可以排出解决时间;如果认为不对,也可以解释回应。总之,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责任感。

7. 资源争取与拱顶精神

资源争取。产品经理最大的本事就是组织好各种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来达到产品的目标,完成预定的绩效。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是有道理的。毕竟最终只看结果,并不管过程和手段。

如果项目组人不够,要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各种手段去获取;争取不到,也要获得领导 的理解。

如果机器不够,也要想办法去提前申请。

对外合作。如果需要与其它产品合作,则可以拟出合作的产品形式去主动与人谈判;或者通过个人影响力,去获得入口资源,比如IM、Qzone和门户等。

拱顶精神。在资源争取和对外合作的过程中,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产品经理要有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眼下一时争取不到,可能时机未到,别人眼下把合作并不作为优先级最高,但需要保持好热乎沟通,不停地拱,不停地顶,自己转而做好其它可做的事情。一旦机会成熟,合作就会瓜熟蒂落。这样产品一方面不断地在小步快跑,另一方面合作也在某个阶段达成。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网站部各频道的合作,与IM争取业务图标,与qzone的合作,几乎都是拱来的,没有一个合作是一口答应的。

关系能力:

1. 沟通技能

与人处理关系的能力本来也是领导力的范畴,但因为它很重要,所以单列出来。产品经理每天与不同工种、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所以沟通成为最主要的工作方式之一。高超的沟通技巧是驱动需求和组织团队的基本技能。

锻炼表达能力。沟通的过程是人们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准确的表达能力。大家可以尝试看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录音回放给自己听,以一个陌生人的眼光看是否表达流畅,清晰准确。这就是平时沟通中最基本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重要的沟通要有情绪感染和肢体语言。跟人沟通的过程中,面部表情、手势和动作占表达信息的55%,音质占38%,所说的话语占7%。所以在沟通时,要把积极的情绪带进去,通过合适的肢体语言辅助传达信息,会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事先做好准备。沟通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沟通双方如果彼此的期望不一致,或者对对方做出错误的假定,“我以为他…”之类的话,常常会产生沟通的误会。同时,也要求平时在总结时拒绝使用“我以为”之类的话。

有效沟通中最常见的三个步骤是:

第一步:积极聆听。要用心和脑去听,要设身处地的去听,目的是了解对方的意思。而不要选择性地听,断章取义。聆听的过程要用肯定的肢体语言,适当复述别人的意思,并且带进去某种情感。

第二步:有效提问。通过提问更明确的了解对方的需求和目的,问到对方的心坎上,获得共鸣。通过提问,可以处理双方存在异议的地方,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步:及时确认。当你没听清楚,或者没有理解时,要及时沟通,一定要完全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做到有效沟通。很多时候,被沟通方常常不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或者以前说过又忘记了,我们要耐心地解释沟通,直到对方理解和确认,千万不要以为我说过了而不愿意重复。沟通的目的是获得别人的支持,而非沟通和信息传达本身。

2. 沟通方向

产品经理要纵横捭阖,跟所有的人都处理好关系。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组织好各方面的工作。产品经理并不要求一定外向或能说会道,但一定要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产品经理需要跟不同个性的人沟通,跟不同工种的人沟通,跟不同级别的人沟通。这里重 10 点讲一下对上,对下和水平沟通。

对上沟通:对产品做出规划时,需要主动对上汇报,让领导了解产品的发展方向,同时听取他的意见,避免实施过程中被大动作调整。产品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主动汇报取得的进展,平时在邮件总结中抄送领导,这样一方面也会听取到领导的意见,另一方面也会让领导感觉到对项目可控。另外,在跟领导当面沟通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给他出问答题,而是你想好了方案,以选择题的形式提供给他,由他来定夺。并且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以便问起其它问题时能够应付自如。如果有些汇报需要花大量精力做ppt,可能在吃饭等非正式场合几句话就清楚了。

水平沟通:产品经理每天最多的就是同级之间的水平沟通了。前面已讲到产品经理与项目组的成员之间是同级关系,是无授权的领导,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参与感和凝聚力。另一类水平沟通是跨部门沟通,大家并没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所以在沟通过程中需要设立双赢的目标,建立情感帐户,才好获得别人的帮助。如果一时不能获得响应,可以慢慢地拱,不轻言放弃,直至达到目标。

对下沟通:产品经理对下主要是面对编辑。前面已有涉及,要明确下属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目标,当有进步时,为其争取利益,建立沟通的信任关系。多了解下属的工作内容和遇到的问题,而非无端责骂和挑剔,想办法提供解决方法,监督执行过程,疏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上遇到的困境。

干系人管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人都称为干系人,包括前面讲到的上级、下级、同级、与项目有关的合作伙伴和其它人。正确处理与他们的关系,了解每个人在项目中的利益点,减少潜在的各种冲突,可以帮助项目顺利实施。通常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花在不同人身上的时间不一样。比如项目前期,与上级沟通较多,需要争取资源支持。项目执行过程中,与同级和合作伙伴沟通较多。在项目尾声,与上级沟通和合作伙伴又会多一些。这种干系人管理的思想,应用在我们的项目管理中,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实施项目,争取支持。

现实中,大家都不愿意跟领导沟通,而是愿意整天把时间泡在项目需求和开发执行过程中,甚至把写周报和月报都当作一种负担,也不注重和合作伙伴的情感联络,这其实是不注重干系人管理。要注意去打点与项目相关的所有人的关系,安排好节奏和重点,这样才能争取到项目执行的长期利益最大化。

3. 建立情感帐户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交往的技巧或个人魅力,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品德的流露,为人正直,诚信,善解待人,信守承诺。对于模糊边界的事情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帮助同事或下属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争取更多的利益。对于别人的期望明确具体,并且沟通确认,而非留下沟通盲区而日后情感用事,这些品德和作为都会帮助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建立情感帐户,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当我们需要时,可以支取,获取别人的主动帮助;或者当无意中冒犯别人时,可以获得谅解。

有时产品经理会抱怨,觉得自己驱动不了别人。一方面是需求指标不明确,双方留下理解的不一致,大家都是“我以为”;另一方面则是情感帐户的积累不够,试想平时都不在一起吃过饭,没有朋友间的情感积累,怎么在关键时候就获得别人的主动帮助呢?

产品经理有时还会被误解而委屈,此时需要较高的情商,我们能够忍受这种误解,依然表现出良好的品德和沟通技巧,并且最终把事情做好。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是辩论和情感的输赢,而是项目的最终目标,当事情最终明了时,会更加赢利别人的尊重。

4. 冲突管理 冲突永远存在,并且经常碰到。这里说的冲突并不一定局限于两个人争吵,关系陷入僵局。冲突通常根据难易程度分为资源冲突、目标冲突和个性冲突。常常利用ARIA理论来解决冲突问题,ARIA是指解决冲突的四个阶段:对抗、共鸣、创新、行动阶段。对抗是水火不相容阶段。共鸣是经过沟通,双方达到共同理解对方。创新是双方做出目标调整,以一种新的方式满足双方需要。行动阶段是指双方按新的合作目标实施,彻底化解冲突。在实际贯彻过程中,尽管不一定运用到,或者不一定用的好,但可以促进我们思考如何化解冲突。

资源冲突:这个大家经常遇到,比如会议室不够,到时间了,别人还占着会议室;比如垂直组内开发资源不够用,产品之间面临资源不够的冲突。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冲突,通过调节资源可以解决,直接进入创新和行动阶段。

目标冲突:双方彼此的目标不一致,无法通过提供更多资源解决。这在部门合作间比较常见。比如我们要上某个关键的功能,而对于其它部门优先级并不高;可能我们把某个产品列为重点,而配合方只当作维护产品,或者反之亦然。这种情况,需要双方真诚沟通,互相体谅和妥协,调整目标,寻找中间方案,然后再实施。

个性冲突:这是比较难解决的一种冲突。当人们感觉到自身的荣誉、地位、安全等受到挑战时,会发生个性冲突。目前遇到这种情况较少,就不多说。

2.江南大学优秀产品 篇二

此评选活动由电子行业专业权威媒体《电子技术应用》发起, 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受到了业界的积极响应与强烈关注。活动本着“媒体倡导、用户投票、专家参评、客观公正、权威可信”的原则进行, 旨在通过对各厂商在近一年来推出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的评选, 促进用户与各厂商的交流, 提升产品技术的影响力。

评选活动从2011年9月份启动, 共征集产品118款, 分为12类, 分别是ADC/DAC产品、EDA工具、电源管理芯片及电源管理单元 (PMIC&PMU) 、测试测量产品、存储器件、分立元器件、可编程器件、模拟器件、嵌入式处理器、网络与通讯产品、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外设。候选产品覆盖面广, 且极具代表性。整个活动经过企业申报、读者和用户投票、专家评审三个阶段。邀请了近十五万名读者和网站注册用户参与, 通过线下随刊选票收集与线上产品展示和网络投票两条渠道来征集选票。最终评选结果以读者和用户的投票为主, 同类产品票数相当时通过评审组评议来决定获奖产品。最终来自28家公司的31款产品分别获得12个技术类别的“最佳产品奖”以及“自主创新奖”。这些公司包括Altera公司、Xilinx公司、亚德诺半导体公司、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美国美信集成产品公司、美国德州仪器公司、Atmel公司、Ramtron国际公司、美国飞兆半导体公司、美国微芯科技公司、泰克公司、TriQuint半导体公司、研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迪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等。

颁奖典礼上, 《电子技术应用》总编余莲女士对本次优秀电子产品评选活动中给予大力支持与协助的国外众多业内知名企业、用户及参与投票的读者和网站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杨晖女士公布获奖名单后, 余莲女士为获奖厂商颁奖。来自Altera、Xilinx、美信、Vishay、研华、泛华恒兴等获奖企业的代表也发表了获奖感言。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获得业内同仁的认可表示非常荣幸, 并期待在新一年的评选活动中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本土企业迪文科技、捷世伟业、普源精电、阿尔泰、三维力控还做了精彩的“企业秀”。

《电子技术应用》创刊于1975年, 经过三十六年的不断积累沉淀, 已经成为中国电子、电信、工控、计算机领域应用工程师的首选期刊, 具有不可替代的市场效应。《电子技术应用》全体同仁将会更加努力地为广大读者、会员和产品厂商服务, 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报道和关注电子行业的动态, 为推动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如何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篇三

尊重用户体验的企业,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特别是客服人员、运营人员、用户支持人员、一线产品主力、一线技术人员等离用户最近的人,他们能够接触大量用户反馈和建议,只要是能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就有机会成为用户体验创新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在体验为王的时代,怎样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我说核心是要把握住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有五个要点:第一,用户体验的核心是用户需求;第二,超出预期的才叫用户体验;第三,用户体验要让用户可以感知;第四,做用户体验要关注细节;第五,用户体验一定要聚焦,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第一,用户体验的核心是用户需求。用户体验最基础的是用户需求,如果脱离了用户需求,一个设计得再漂亮的产品,也是无法和用户共鸣的,所有离开了用户需求的用户体验改进都是耍流氓。

用户为什么选择一个产品?绝大多数小白用户问一个简单问题,我用这个产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产品给我什么价值,说人话就是"有啥用",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用户不会想跟你谈。

比如O2O的概念,我在外面看了几个这样的产品,我第一反应不是看界面,我是看描述,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来用,这是用户体验最重要的。这里很多产品经理的弱点是,用户场景是经不住推敲的,用户根本没有这种需求,这种需求是他想象出来的,我跟很多产品经理讲,你的产品第一版界面可以不漂亮,设计上可以有瑕疵,功能可以很简陋,这些都不成为用户拒绝产品的理由,用户拒绝产品的唯一理由是跟你无法共鸣,看了半天不知道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比如今天腾讯的产品已经做得很漂亮,它第一版的产品很简陋,功能少很多,但确实解决了一个中国当时年轻人缺乏沟通工具的问题。360今天的功能也做得极其庞大,甚至有点庞杂,产品也很多,但是360第一版功能极其简陋,跟任何杀毒软件没有办法比,功能也极其简单,能力也很薄弱,甚至一个流氓软件都能把它给卸掉,连基本自我保护能力都没有,但是当时能够起来,不是做得有多好,而是当时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2006年流氓软件在祸害中国,几乎99%的互联网公司,无论大小,无论中外都集体在做流氓软件,而且没有人管这个事情,所以它能杀流氓软件,就能够解决用户的痛-我认为最好的产品是能解决用户的痛,这个痛越大这个产品就越能受到用户欢迎,有用户就能成长,就有机会去改善。

体验就是力量。比如360做杀毒,用户不是行业专家,判断不了哪一个杀毒引擎更好,我如果讲杀毒引擎的技术你也听不明白,但是我们成功地颠覆了整个杀毒行业,靠的是用户体验,这个用户体验广义来说不仅仅是我刚才说的体检-开机加速、一键优化,最重要的体验是什么?给用户超出预期的体验是免费。对用户来说不管什么商业模式,你怎么赚钱我不管,我知道我过去花一两百元买一套杀毒,周鸿祎给我免费了,不仅免费,还是终身免费,永远免费。当时杀毒厂商说我们降价一半,我们变得更便宜,这个不叫超出预期,只是说在不断地改善,只有彻底免费才叫超出预期。

再比如最火的微信。它的一个竞争产品曾经做了一个设计上很酷的东西-涂鸦,把一种心情发给别人,这个并没有从用户角度出发,难道每个用户都是专业设计人员,每天花很多时间涂鸦吗?从这个产品上看,这个产品经理可能从来不在网上泡妞,也不用类似的产品,一点用户的感觉都没有。微信摇一摇,男生能摇出妹子,女生能摇出自己的魅力感觉,这个产品是微信中的一个强需求,成为一个爆炸点。

什么叫强需求?网上有很多人用盗版的QVOD,有人重新打包之后,装一些病毒和木马的播放器,来播放爱情动作片,这个时候360弹出提示,不能播这个东西,有病毒,他们听360的吗?没有,他们把360关掉,如果360再弹,就把360彻底的卸掉,看完了之后再把360装上,这种需求就叫强需求。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最近微信让二维码火了。二维码是强需求吗,手机里没有装二维码的应用似乎也不影响,为什么在微信之前所有做二维码的公司都不太成功,因为是弱需求,装二维码干什么,很方便可以到处都扫。到哪去找二维码啊?跟商家谈,商家说二维码可以试一试,但是你有用户吗?如果没有用户,就变成了一个死结。如今微信做二维码成功了,说明二维码是好东西?错。你装微信是因为有二维码吗?不是。你装微信是因为它有朋友圈能交友。所以我非常尊重微信这个产品,一直作为产品成功的范例,在我们内部进行反思和学习。

有了一个强需求之后,在2亿用户基础之上,加上一个二维码的应用,大家自然延展使用了,但是很多创业公司没有仔细分析用户需求,只是看到别人做二维码,那我也做。殊不知别人做能成功,是因为别人有2亿用户,你做不成功,因为你没有强大的需求。

唱吧为什么火?是说明中国人对音乐的追求到达一个新境界吗?如果真的这么想就错了,仔细分析一下,唱吧还是强需求。大家不要笑,很多成功的产品都是强需求,所以会有用户。用户不断提要求,不断持续改进体验,最后就成功了。但到最后成功的时候,中国企业家出来宣传的时候,就不会像我这样讲真话了,他们会说当年我多么高瞻远瞩,用户的交互多么漂亮,我们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我们的用户体验、交互多么好,最后我们获得了成功。可能各位听了这种分享之后,回去玩命地打造界面,调整颜色,最后产品还是不成功,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抓到用户本质的需求,所有离开了用户需求的用户体验改进都是耍流氓。

第二,超出预期的才叫用户体验。什么样的体验像拿一个针刺一下,或者踢一脚,它会形成一种口碑,这种超出用户预期的东西,是不是很大?

什么叫形成体验?体验一定要超出预期的才叫体验,如果做得跟别人产品一样,那是功能不叫体验,很多人在抄袭别人产品时,经常说某某公司做了什么功能,老板说照着做一个,但是你想没想过,如果做的东西一样是没有机会的,如果用户用完了,感觉及格良好,用户不会形成真正的体验。

很多人模仿微信摇一摇,我问过产品经理,最大体验的是什么?有的人说在酒店里用微信摇一摇能摇出几十个,用某些产品摇一摇,十公里之内都摇不出一个。哪一个超出了你的预期,你就会跟别人说兄弟用这个,它能超出预期。

我原来在微博里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叫《商业秀》,副标题是"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因为娱乐业是最靠体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卖一瓶水,你喝了反正能解渴,就算不超出体验,好歹有一个东西,但是你花70元看一场电影,在拉斯维加斯看一场秀,买到了什么?如果什么都没买到,只买到一个标准体验-所有的电影、所有秀能不能成功,在于能不能给你一个巨大的情感冲击。

在拉斯维加斯有一个酒店,客人已经离店,在他走出酒店的时候,门童会塞上几瓶冰冻的矿泉水,这个酒店都是免费给水的,都是自己罐装的,成本几乎为零。但是这两瓶水给客人的感觉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超出预期。住酒店,即便大家觉得我现在比别人有钱,我住酒店也很紧张,我也不敢乱动东西。到了酒店,到处放着水,这个水一打开,这瓶是消费的,消费还特昂贵。我把它喝完了,到楼下超市买一瓶水给它倒进去,这就是正常的体验。但是在我离店的时候,酒店能够给我送水,这就叫超出体验。或者房间里两瓶免费的水喝完了,你能及时给我补上更多的矿泉水也叫体验。所以超出体验,不是要给用户一万块钱,是你要想想用户的期望和用户的满意度。

要想如何超出用户的预期,才能形成体验,这其实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网上有很多营销的例子,如果你做的体验能够超出用户预期,就能形成口碑。比如,360做了一个开机小助手,变成了一个流行的范式,"恭喜你,你的工资超越了中国1%的人,所以本月你要继续努力","恭喜你,你的起床时间击败了寝室里其他三个同学,还有同学起床失败,正在重启"。

第三,用户体验要让用户可以感知。体验一定是用户可以感知的,我们太多的误区是我们做了体验,但其实只是我们在自说自话。

举个例子,360做了一个小功能,给电脑打个体检分数,虽然有人不喜欢,但是绝大多数用户感觉不错。当时我们就在想,怎么告诉用户电脑状况不太好,因为用户的电脑要不就是有病毒有木马,要不就有很多是灰色状态。你可以用很专业的文字告诉用户,但如今用户看微博只看140字,看文章都只看标题,哪有时间看专业的描述呢?好在我们发现中国用户从小受应试教育长大,都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我们虽然痛恨考试,但是我们都渴望得分,我们都希望得100分,绝对不能得99,要不然就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所以我们就给大家定了一个体检的分数,很多人一看体检分数很愤怒,我怎么才得60分、70分?我要优化!一优化,我们就自动扫描解决很多问题。用户不能感知,但是你要创造感知。

在非用户体验时代,很多产品热衷于找卖点和策划卖点。卖点怎么传播呢?卖点通过广告教育用户,通过在卖场一对一忽悠用户,把用户忽悠到手,用户交了钱就把产品拿回家了。卖电视的现在还在搞卖点,比如智能电视有九大功能,可以干十个事,但是你回到家一个都不用,这有体验吗?用户不用的东西,没有体验。

虽然靠强大的广告忽悠卖点的做法,在一些行业还是会存在,但这个时代会逐渐过去。有了互联网,用户不再是被动的弱者,可以获得更多体验和交流。一定要让用户能够感受到的东西才叫卖点。

我们也有过失败的教训。曾经有用户匿名提要求,说我们需要一个密盘,我放在密盘的那些图片都需要加密。我们就做了一个功能叫360密盘,最后就找到了几万用户,这几万用户确实很忠实,我猜他们的密盘上一定有很多爱情动作片。一定有一些李宗瑞、陈冠希们确实有这种需求,但是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这是一个伪需求。要做大多数用户可以感受,而且可以强烈感知和认同的需求。

第四,体验都在细节,做用户体验要关注细节。很多用户体验往往会毁在细节上,也往往成在细节上,为什么这么讲?当你跟同行竞争的时候,大的功能方面大家不会差的太多,其实用户感知的东西,往往是细节。

这个例子我不用多讲,乔布斯的传记里有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乔布斯有一天给谷歌高管打电话,在苹果iOS有一个谷歌地图图标,放大多少倍之后,第三行一个像素颜色不对,他认为这影响了iOS的美观,这是对细节的一种坚持。这个例子当然很极端,但是很多用户体验往往会毁在细节上,也往往成在细节上,为什么这么讲?当你跟同行竞争的时候,大的功能方面大家不会差得太多,其实用户感知的东西,往往是细节,这时候就需要发挥设计师的敏感心去感受这种细节的内容。海底捞提供的涮牛肉都是日本神户的A级牛肉吗?好像不是,嗑瓜子、擦皮鞋、带小孩是不是细节?绝对是。

最近做搜索,坦率地说,如果我说我们的技术是第四代技术,我真的不好意思,因为这是撒谎,搜索技术十年来,从谷歌到百度,大家的技术没有本质性的变化,而且全世界搜索技术最好的公司显然是谷歌,不是中国这几家公司,它们也不是靠技术打败谷歌的,你们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是我为什么看到了体验改变的机会,是因为今天的搜索引擎越来越像广告引擎,广告和搜索混在一起,你们可能分得清,你们的父母绝对分不清。竞价排名这种模式,谁有钱谁排在最前面,很多欺诈网站就排在最前面。

医疗行业绝对是重灾区,你们各位看过病吗?你们到医院觉得很舒服吗?在北京协和、同仁永远人满为患,永远看不上病,排队加塞才能弄个专家号,说明医疗资源在中国是匮乏的。协和、同仁这种好的医院需要到互联网上买用户吗?不需要。花几百块钱买一个点击,需要到他医院里看白癜风、不孕不育,我不能说这种医院都是假医院,但是这是什么货色,大家也都知道。

所以这种体验已经变成:一方面搜索引擎帮助大家找到知识,找到很多信息;另一方面出现搜索一下你就会上当,这就是用户体验的问题。即便技术差不多,谁能够在这个细节体验上下决心做得不一样,就不放医疗行业的广告,敢于向谷歌学习,打广告和搜索明显分开,每页就放三条广告,绝不多放-这种体验的改进也可能成为改变一个行业的力量。

每次做这种重大体验改变的时候,大家要有点没心没肺,因为你的对手可能雇大量的水军骂你,我是中国被骂最多的人,我估计中国很多水军公司靠骂我一年能赚好几千万。

第五,用户体验一定要聚焦,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用户选择你的产品,经常一个理由就足够。我们做产品体验的时候,很多时候应该面面俱到,应该全方位系统性思考。不错。但思考完了,如何在众多的功能中找到一个点作为突破点?再大的一个市场也需要一个针尖一样的点做切入,所有成功的产品都要找到一个突破点,通过聚焦,把有限的资源聚焦到一个点上,才能形成压强。有的时候你觉得找了几个点,当跟用户说有五大功能,有六个体系的时候,你觉得你能够记住,你作为老板也可以要求公司员工学习记住,大家都变成顺口溜,但是用户真的记得住吗?

有一次我看到智能电视的广告,说有六大功能。我作为普通消费者,肯定回忆不出来六大功能是什么。把一个功能做到极致,大家推荐你的产品说,在这个电视上免费电影随便看,用起来比优酷还简单,可能还是一个好卖点。我说的这个聚焦,集中在一点,和前面说的做到极致、超出预期、关注细节是高度一致的。每个人都不是天才,更不是通才,如果不能聚焦一点,而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同时做三个产品,每个产品同时铺开做五个功能,这怎么可能?至于怎么验证产品聚焦,特别简单,你去看用户发帖,看用户骂你-这是用户在用最朴素的语言总结产品能够打动他们的一个点。

百度真的是因为搜索技术比谷歌做得好才超越它的?不是,是因为MP3搜索。你会听到很多民工级用户在交流的时候,他们不说我去用一个搜索引擎,而是会说在一个网站上可以免费听歌,可以免费下歌。如果能听到用户这样的声音,那恭喜你,说明你找到了一个值得聚焦的点,因为这是用户关心的。

关于产品的体验,在体验为王的时代,谁能够掌握好体验的力量,从小处可以做出一个受欢迎的产品,从大处讲,甚至能颠覆一个产业,改变一个格局。我们总是把创新理解成做一个研究院,雇很多专家博士,发明一个类似可口可乐的新秘方或者申请多少专利。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

4.开发优秀产品的六大秘诀 篇四

那么,如何才能发现优秀的新功能并推出,继而使之获得用户青睐?这里有六个秘诀。

1. 在推出新功能之前邀请用户对其投票

Salesforce.com是第一家允许用户对新功能提出建议并投票的公司,他们有一个公开论坛IdeaExchange,在上面用户可以进行投票。类似这样的用户反馈系统很容易添加到你的网站上,有很多现成的供应商可以提供,比如:GetSatisfaction、UserVoice以及 Zendesk等。

有这样一个论坛或反馈系统的目的是尽可能广泛地获取最终用户群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反馈信息。然而,让最终用户群进行讨论还有一个效果。当人们投票的某项功能推出后,人们会更容易去使用它,并且乐意通过社交网络将这些功能推荐给他们的朋友,另外,这也能增加这部分用户对公司的忠诚度。

2. 让真实用户积极参与,完善功能

如果你的产品采用敏捷的开发过程,展示产品新功能的Demo可能在开发早期就准备好了。那么让用户参与到开发周期中,以降低新功能失败的风险。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新功能,都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

3. 了解哪些功能已被使用,哪些还没有

实践出真知。知道哪些功能正在被用户使用能够帮助你决定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典型的例子就是Yelp.com,他们对公司产品的功能进行了检测,关注哪些功能用户最常用,哪些被用户忽略。Yelp最初是一个电子邮件推送服务。在他们最初开发网站时,发现评论功能——最初只是网站的一个小功能——经常被用户使用。最终,他们围绕这一发现建立了整个公司。

另一个值得说的例子就是Flickr。最开始他们提供多玩家在线游戏服务,这个服务有一项发布照片的功能,

他们的创始人非常聪明地意识到这个功能是非常受欢迎的,并且以此为起点,创造了今天的Flickr:最流行的照片发布网站之一。

4. 提供自我发现及通知功能

在用户开始使用新功能之前,他们首先得知道有这样一个功能。有两种好方法能实现:

一个种方式就是与谷歌一样,当Google+有活动的时候,他们会发送通知给用户。同样,你也可以通过在应用中发送新功能的通知来让用户知道这一功能。

另一个例子是Dropbox,当用户第一次连接手机到笔记本时,会弹出通知告诉用户可以使用照片同步功能。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个性化的电子邮件通知你的用户。但这一做法不建议你去将所有功能发送给用户,对他们进行邮件轰炸。而是通过了解用户习惯将你的用户群体分类,找到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功能进行邮件推荐。

5. 建立一个“顶级用户”计划

不是所有的“重量级用户”都愿意将自己的身份表明,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参加公开论坛,所以你可能需要去寻找他们,但这件事值得你花时间,因为他们会给你带来宝贵的反馈意见及建议。幸运的是,基于云计算的服务以及其它数字化体验服务都能较容易地进行用户行为调查,能够方便地确认“顶级用户”。在发现这些 “顶级用户”之后,你可以通过赠送礼物感谢他们的支持,这将进一步加大他们对你的品牌的忠诚度。

6. 允许用户在应用中分享他们的喜爱

你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获取用户的反馈建议,监测用户习惯,那么你肯定也希望当有新功能推出时,用户能够告诉他们的朋友。那么你就需要给他们一个便捷的方式去进行分享,比如通过社交分享工具,在产品中就可以直接向微博、博客、其它网站等地方分享他们的感受,分享新功能的信息。

编者评:所有的商业行为都避免不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用户。围绕你的用户去发掘你的产品优势,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完善产品,这样的思路绝对不会有错。在虚拟产品服务上,用户的可选择性非常大,如果你不能令用户满意,最终肯定会被用户抛弃。文中所提到的六个秘诀无一不是围绕用户来完成的,这点值得我们所有开发者及企业学习。(编译:魏兵)

原文来自:Mashable.com

5.优秀的产品设计美学论文 篇五

设计是一种想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种想法和目标所实施的一系列规划方式,都称为设计。他不是艺术领域所独有,而涉及到各个方面和领域,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产品设计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这是我们通常理解中的产品设计。而广义的产品设计则是包括人类所有的造物活动。从第一块石器到今天的手机、电视、汽车和数码产品都是人类创造设计成为产品的结果。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创造活动的规律的学科。审美是人类的一种自我意识,美的本质和根源在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审美价值一方面以外的物的塑造为条件,另一方面以人的感官和心理的塑造为根据,只有两者结合,人们才能感知到事物的美。审美创造是一种把主观观念客观化和物化的实践过程。有两种不同的审美创造:一种是艺术创作,属于精神生产过程;另一种是设计创作,它为物质生产提供规划方案。艺术创作的成果是以一定的物质媒介作为审美意识的载体,如绘画以画布或宣纸及各种颜料作为艺术媒介。它表现的是社会生活的映像,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并不构成社会的物质现实。设计创作把审美意象融入产品的构思,作为依据存在。设计的产品是具有实用、认知和审美功能的物质产品,从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空间。

二、产品设计中的“美”离不开美学的启示

由于传统观念影响,提到产品设计,很多人会认为是对产品进行美化而已,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产品设计是一种技术实践活动,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它更需要科学技术和艺术的领悟和规律的认识。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对比与调和等设计美学规律是产品设计中一直遵循的法则。优秀的产品设计是具有美学价值的。

产品的美不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而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产品的美感以及它营造的魅力体验是产品实用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离不开与美学给人们的启示。任何产品只要是供人使用的,都可以成为审美创造的对象。英国战后第一代设计师,他的成名作是1965年阿达姆塞公司的麦瑞迪安系列浴室设备。浴盆和马桶原来是不登大雅的物品,很少作为人机工程学和美学的研究对象,既不好用也不好看,而他的设计不仅使它们方便适用,易于清洗保洁,便于安装制造,而且也很美观。再如美国亚历山大?塞缪尔森设计的可口可乐玻璃瓶型,口径、腹径和底径富于变化,轮廓生动,中上部直径最大构成视觉中心,直线沟槽便于握持。既满足容器稳定性、容量和饮用的便捷,又给人以美的联想,设计者把功能的完善与人的知觉感受协调一致起来。

人们在谈到一种产品时常说:这种产品很好用,造型新颖很漂亮等等。这些评价已经不单纯是对产品物质特征的认识,而是把产品特性与人联系在一起。产品的美是产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审美是人们感性直观的活动,美是一种肯定性的审美价值,丑则是一种否定性审美价值,在儿童玩具中常会看到一些丑的表情和夸张神态的玩偶,虽然是丑的却生动、自然,给人一种诙谐和生活的真实感。审美活动是一种感受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过程。美是最古老、最核心的审美范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运用它,同时美又是生命,我们也可以感知。例如一把椅子符合形式美规律,给人以美感的同时具备舒适的功能,一把椅子如果好看,也可以增进其使用效果,使人坐着感觉更加舒适。

三、审美创造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和运用

1.设计中的审美创造及产品设计的主观创造性

创造活动并非都是审美的,创造的结果也不一定都具有审美性质。创造性是标志人的活动结果具有某种新颖性和独特性,同时又满足于人的需求。审美创造具有综合性,它不仅要在技术性能上达到要求,而且给人以审美的感受。

设计的审美创造正是实现设计活动中科学技术与艺术活动,是设计产品实现科技内涵与文化内涵的统一,既有技术性能又有对人的感性适应性。审美创造过程区别于一般创造过程,它不仅具有思维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情感性。需要是创造之母,对于审美创造来说,人的需要也是它的灵感源泉。人的需要反映着人的本质,这种需要是多样、丰富的。产品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设计师在从事设计活动时,应把握不同人和社会的需要,从而确立设计的定位和目标。如果人们的思想被固有观念束缚,就会使人对于新的创造失去兴趣。

产品设计还应适应时代需要,适应于新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丰富人的生活趣味。在科技方面,产品设计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产品生产和生活需求,使之有利于环境的绿色设计。现代设计逐渐把注意力从产品本身的实用性转向对于消费者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它使人不局限于一种产品的改进,而从产品与产品之间、产品与人之间以及产品与整个环境之间的关系考虑问题。而美学也是对人与物的关系、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产品设计的主观创造性和客观约束性的关系的研究。现代设计与美学是息息相关联的。例如某些产品的小型化,不仅带来材料、空间和能源的节约,甚至改变了它的使用方式。日本索尼公司1955年推出了袖珍半导体收音机,是收音机可以随身携带,这就扩展了它的使用场合。到1978年该公司又推出walkman袖珍收录机,它是利用耳机收听的,可以做无线电收音机用,也可做录音机和外放功能,是个人收听过程不会干扰他人,使人们在旅途、行走或等候时不再枯燥。这是一种崭新的使用方式,由于它满足了人们的一种潜在需要,所以很受人们欢迎,很快风靡全球。自动化电饭锅的设计制造把人们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除了有蒸米饭的功能外,还避免了由于个人技术原因等不足而造成糊锅事件,更好的帮助人们解决家务问题。

2.产品设计中的审美创造体现产品的价值

产品的审美创造并非单纯满足人们对产品的视觉感受,由于审美关系的存在体现了人与对象世界的和谐与丰富性,它应从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去实现产品功能、结构与形式的协调统一,从而做到产品实效性与表现性的统一、使用性与外观性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产品的审美创造不是一种外加的装饰和美化,而由产品自身形态中体现一种审美价值。

产品的审美创造可以使产品精神功能得到发挥,有助于产品功能目的实现。家庭用品的设计要给人以家庭的温馨和亲切感,儿童生活用品应表达出童趣和天真。审美感受也是审美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它是一种伴随着情感体验的感知过程,也是一种感情色浓烈的认知活动。德国艺术评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既要甚于挖掘形象的意义蕴含,又要从整体的联系中去把握形象。德国设计家理查德?萨泼的台灯设计便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构成可调适灯具的经典范例。

6.产品促销活动策划方案优秀 篇六

近来越来越多的净水器代理商、经销商愈发重视小区推广活动,小区贴近消费群体的独到优势也日益凸显。但是,净水器代理商、经销商是否了解,不同类型的小区,其操作具有明显差异?事实上小区宣传是有诀窍,泉露净水器教授七个细分步骤,让作为代理商和即将成为代理商的您,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1按小区性质进行细分、2.按小区的新旧进行细分、3.按消费水平进行细分、4.根据位置进行细分、5.结合消费者的需要进行细分、6.根据追单时间来进行细分、7.结合小区所在区域竞争进行细分。

第一、按小区性质进行细分

主要是根据单位小区,邻里之间都很熟悉,因此在老住宅做推广活动,往往可以通过活动,口碑等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商业小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居多,其突破点是和物业联合做推广,如召集专家举办免费的《家装讲座》、《风水论坛》等。 第二、按小区的新旧进行细分

已存在多年的小区,净水器购买者多为二次装修。这就需要做好单一用户的服务,以达到样板作用。如果具备较大的销售潜力,就需要先派安装队到小区,了解小区住户们净水器材料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召开恳谈服务会,然后再做产品推广;新建设小区,消费潜力巨大,定位推广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推广中,要注重通过正在安装户向左邻右舍推广,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按消费水平进行细分

通过看小区的各项配置,如伯车品牌、人员穿着、年龄层次、作息规律等,就可以把消费潜力预估的明明白白,定位推广也会轻轻松松。一般而言,在小区的运动区,对居民的日常普及运动,如排球、乒乓球等,要适时参与并提供比赛奖品,这样可以迅速拉近与小区消费群之间的距离。

第四、根据位置进行细分

判别该小区对周边小区的商圈影响力,以此决定外围推广氛围的布置力度。

第五、结合消费者的需要进行细分

不同家庭的不同厨房户型,对颜色款式、安装风格等要求也不尽相同,安装前的调查,定位工作尤为重要。

第六、根据追单时间来进行细分

时间越长,买卖双方的成交率就越低,以3天、7天、15天为间隔,用电话跟单、上门沟通、实地演示等方式逐级跟进,追单成功率会明显提升。

第七、结合小区所在区域竞争进行细分

当小区活动遭遇多个竞品鏖战时,与其做“江海中的小鱼”,不如做“池塘中的大鱼”。即把精力转移到他人容易忽视的地方,转移到有意向的家庭、个人,把每户的思想工作做透、做通。在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同时,也会巩固公司在行业的地位。

7.江南大学优秀产品 篇七

在CCBN2016产品创新奖评选活动中, 蓝拓扑公司的拳头产品“EMS综合监测仪”从200余项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 荣获“CCBN2016产品创新优秀奖”。

蓝拓扑EMS系列综合监测仪是一款用于广播电视信号监测的嵌入式专用设备, 作为核心监测设备, EMS综合监测仪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多种类型信号可混插等特点。它采用模块化设计, 单台设备最大支持48路射频信号的实时解调、解扰、监测、压缩转码、组播输出。具备优异的运行稳定性与监测准确性, 是安全播出监测运维工作中最坚实可靠的监测利器。

EMS系列综合监测仪所有监测模块均具备多个网口, 实现管理口和组播输出口物理隔离, 互不影响。设备支持基于WEB的配置和状态查看方式, 非常易于操作和维护。

8.消费者心目中优秀的产品创新 篇八

说到创新,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联想到互联网、消费电子领域,这与最近这段时间互联网、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消费者头脑中,印象最深刻的创新事物,如iphone、google glass、移动支付、网络团购,等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让消费者的生活更加便利,节约时间,节约成本,更加智能。

除了互联网和消费电子行业以外,消费者还能够主动提到服装和餐饮以及白酒领域的创新。比如优衣库的快时尚模式,在中国引入了一种时尚、高品质、低价的高性价比的消费方式,众多快时尚品牌对于传统的服装品牌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像一些户外服装产品,在面料的功能性上也进行了创新,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同时兼顾很好的防风、防水、透气性,在户外环境中给人体以更好的保护。

在餐饮领域,海底捞的服务模式创新被消费者多次提到,贴心的服务模式,其他餐饮企业很难模仿。

在白酒行业,2002年洋河酒厂的市场调研团通过对江苏省内4325人次的目标消费者口味测试,对2315名消费者的饮后舒适度反映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如今的多数消费者不再喜欢高酒精度、不再依赖以“香”为标准的专家口感,而这恰好与洋河酒的内在品质接近。从蓝色经典海之蓝、天之蓝,再到梦之蓝,洋河不断接受市场的检验,十年之后,绵柔的概念已经风靡整个中国。这说明,洋河在白酒品质上的差异化创新探索获得社会的认可。

从以上的案例中不难发现,这些成功的创新,都是以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为前提的。消费者的需求被满足了,创新也就成功了。

因此,企业在去思考自身产品如何创新时,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需求角度思考,每一个创新的想法,究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什么需求?凡是没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都盲目创新,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无效创新。

消费者的10+1个需求

数字100通过多次调研,建立了一个消费者需求的模型。经过大量探索和案例的考证发现,消费者的主流需求有11种,这11种需求是基础需求,对于任何领域和行业都适用,因此应用起来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11个需求当中,有10个需求存在的历史很长,另外有一个需求,是在社会化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突出的一个新的需求,即“互动”的需求。因此,我们也将这11个需求,称之为消费者的10+1个需求。

对于每一类消费者需求,在调研时消费者都会亲口提到他们印象深刻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涉及各行各业,无法一一总结其特点,但不同的企业在看到这些创新产品时会受到不同的启发。以第一个需求“求便”为例,有的企业看到这些案例后,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产品,设想我们的产品是否也可以生产一些便利的小包装,以满足消费者追求便利的需求呢?有的企业则会联想到其他方面。

因此,除了一些产品会做出必要的解释外,更多的创新案例将会留出参考和思考的空间。

1.求便:追求便利,方便,节约时间精力。Mini化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很多产品都在通过mini化的方式提升便利性,同时间接提高单位产品的利润率。

2.求健:追求健康,安全,天然。减法原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主张做减法,不希望有很多的成分和功能添加(如无糖、低糖、低脂、非油炸等概念)。

3.求质:追求质量,高品质。如更真实体验:对于包装产品来说,如何能做得更像手工产品。

4.求实:追求实在、实惠,性价比。

5.求廉:追求便宜,低价。不论是外婆家还是快时尚品牌,实质上都是盈利模式的创新。

6.求全:追求全面,功能齐全。其本质是让消费者一次性消费,收获更多。

7.求新:追求新潮,更早地使用新产品。

8.求美:追求漂亮。有消费者说,他购买屈臣氏的水就是因为包装好看,没别的原因。

9.求贵:追求尊贵,稀有。产品升级是目前产品创新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10.求同:追求认同,证明个人的价值观。

11.求互动:追求互动,相同特质的群体依赖,圈子。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消费者社区,与消费者紧密互动。

以上的各个创新案例,都是缘于消费者的头脑,它们都是可以被消费者记住且提及的印象深刻的创新,每个创新必然有其成功之处。通过案例的形式解释消费者的11个需求,会让大家对这11个需求有更加形象的理解。

企业创新的方法论

企业实际在进行产品创新的时候,很难按照消费者需求为落脚点,这不具备操作的可行性。比如一家手机企业进行创新头脑风暴,相信主持人不会这样提出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创新可以满足消费者追求便利的需求?”这不符合企业的习惯。

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应该采用自己更加得心应手的方式,从自身业务特点去切入各种创新的机会。比如,硬件上可以有什么创新,软件上可以有什么创新,外观设计上可以有什么创新……但重点在于,提出这些创新之后,一定要将这些创新点与消费者的需求去做关联,看看这个创新方案有没有满足消费者需求,满足了消费者的什么需求。只有这样,创新工作才算是完成了一个闭环。

由此,可以把企业创新的方法论总结概括如下:

1.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前提;

2.消费者存在10+1个需求,每个需求都可以通过创新得以满足;

9.做一个更加优秀的产品负责人 篇九

无可置疑,产品负责人在敏捷团队中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要做好本职工作,他们需要一边积极参与敏捷开发团队中的工作,与团队紧密协作,一边还要一直关注、投入自己的领域(每天的日常工作)。所以产品负责人会做的很辛苦,往往最后会对自己在团队中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而团队也因此遭殃。

Peter Stevens最近写了篇文章,想办法帮助产品负责人意识到当发现自身问题的时候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也为他们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提了一些建议。

Stevens指出了四种现象,当任一现象发生的时候,都表明产品负责人跟团队的关系出现了问题,需要调整:

“小鸡测试”:如果团队不把产品负责人当做他们的成员,那么很可能产品负责人的所作所为让团队感觉不舒服。

“Sprint失败,无法交付”: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迭代故事导致的,而这又可以回溯到与产品负责人的协作问题。

“谁来负责?”:许多产品负责人向团队发出指示而导致的问题。

“你的团队在敷衍塞责”:缺少跟产品负责人面对面的沟通,团队缺少动力。

Steven继而为产品负责人提出了三条建议,帮助他们改善与团队的关系,增加默契:

全心投入。按规矩行事。

完全投入到Scrum的所有仪式中去,包括每日立会和回顾,

管理资料

在立会和回顾中与大家保持平等的身份。和其他人一样回答同样的问题。倾听。不要滥用权势。你可 能应该在一两个sprint中保持缄默,从而建立信任。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团队,了解怎样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你的问题,应对挑 战。

一言九鼎

在每个sprint计划会议上,你都会跟团队达成一致。你要履行约定。不要在sprint还在执行的时候就给团队多派工作。不要朝令夕改——敏捷并不是意味着缺乏远景目标。保护团队不受公司的干扰。没错,这是Scrum Master的工作,不过你的防护级别要高一些。

团队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要无暇抽身

准时参加会议,不要中途退场。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用来满足团队需要。如果你的时间不够,那就把影响你投入项目的原因找出来。做交付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日期,例如假日、交易会等等重要的事件,这样就能不在项目的关键阶段缺席。

笔者并不想多说赘余的话,但还是应该强调一下,虽然Stevens表达观点的时候用的是Scrum的词汇,但是它们同样适用于没有用Scrum的场合。如果你在采用XP实践,那把“产品负责人”换成“客户”,把“sprint”换成“迭代”,效果也是一样的。

这个世界上的产品负责人啊,你觉得这篇文章靠谱吗?你的亲身经历跟Stevens的建议吻合么?

查看英文原文:Being A Better Product Owner

上一篇:呼啸山庄英文书评下一篇:二年级上册班主任XX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