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

2024-10-09

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共8篇)

1.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 篇一

高中数学必修2说课稿应该怎么设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数学必修2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必修2说课稿

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A版),是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中的第2节的第一课时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特点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教学背景的分析

1.教材分析

直线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及高中学习了直线的斜率后进行研究的。直线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解析几何学的开始,对后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是地位显要,作用非同寻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以说是直线的方程的形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在此花多大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为过。直线作为常见的最简单的曲线,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坐标法来研究曲线的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2.学情分析

我校的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有待加强。又由于刚开始学习解析几何,第一次用坐标法来求曲线的方程,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困难。另外我校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更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及方法;

(2)明确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初步学会准确地使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3)从实例入手,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4)提倡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直线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特点及其初步应用。

(2)难点:直线的方程的概念,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及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根据学情,为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实例引导的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帮助学生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描述直线的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直线的问题转化为直线方程的问题,通过对直线的方程的研究,最终解决有关直线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另外可以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分析:学生从问题中尝试、总结、质疑、运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推导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学习,要了解用坐标法求方程的思想;通过一个点和方向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进而可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要能体会“形”与“数”的转化思想。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六个问题组成,共分为四个环节,学习或涉及四个概念:

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平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用斜率表示,那么平面上的直线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一)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问题一:画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y=2x+1是一个方程吗?若是,那么方程的解与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 通过动手画图,思考并尝试用语言进行初步的表述。

[教师活动] 对于不同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归纳,用规范的语言对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旧知识出发澄清直线的方程的概念,试图做到“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学数学”,从而突破难点。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认识到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另一方面认识到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从而使同学意识到直线可以由直线上任意一点P(x,y)的坐标x和y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表示。

问题二:若直线经过点A(-1, 3),斜率为-2,点P在直线l上。

(1)若点P在直线l上从A点开始运动,横坐标增加1时,点P的坐标是;

(2)画出直线l,你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吗?

(3)若点P在直线l上运动,设P点的坐标为(x,y),你会有什么方法找到x,y满足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必要的话可进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巡视。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法及大胆尝试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得到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除点 A外),点P与定点A(-1, 3)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恒等于-2,体会“动中有静”的思维策略。

[设计意图]复习斜率公式;待定系数法;初步体会坐标法。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要把分式化简?(若不化简,就少一点),感受数学简洁的美感和严谨性。还要指出这样的事实: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P的坐标(x,y)满足方程2x+y-1=0.反过来,以方程2x+y-1=0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l上。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直线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问题三: ① 若直线l经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求直线l的方程。

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经过P0(x0,y0)的所有直线?

[学生活动] ①学生叙述,老师板书,强调斜率公式与点斜式的区别。②指导学生用笔转一转不难发现,当直线l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k不存在,当然不存在点斜式方程;讨论k=0的情况;观察并总结点斜式方程的特征。

[设计意图] 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获得直线点斜式方程;由②知:当直线斜率k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直线,培养思维的严谨性,这时直线l与y轴平行,它上面的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0,直线l的方程是:x=x0;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总结,明确点斜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下面的例题和基础练习,突破重难点。

问题四:分别求经过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

(1)斜率;(2)倾斜角;(3)与轴平行;(4)与轴垂直。

[练习]P95.1、2。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或叙述,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的例题和习题,因为这些题都是专家精心编排的,充分体现必要性及合理性;做到及时反馈,便于反思本环节的教学,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突破重点内容后,进入第三环节。

(三)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问题五:(1)一条直线与y轴交于点(0,3),直线的斜率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l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是 P(0,b),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口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引出截距的概念及斜截式方程,强调截距不是距离。类比点斜式明确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及几何意义,并讨论其与一次函数的关系。通过下面的基础练习,突破重点。

[练习]P95.3。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习题,及时反馈本环节的教学情况,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

(四)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课堂小结

1、有哪些收获?(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

2、哪些地方还没有学好?

问题六:(1)直线l过(1,0)点,且与直线平行,求直线l的方程。

(2)直线l过点(2,-1)和点(3,-3),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自主完成,可以相互讨论,探讨解题思路。

[教师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进展过程,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也可以投影学生的证明过程,纠正出现的错误,规范书写的格式;没时间就布置分层作业。

[设计意图](1)小题与上一节的平行综合,学生应该有思路求出方程;(2)小题解决方法较多,预设有利用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让好一点的学生有一些发散思维的机会,以及课后学习的空间,使探究气氛有一点高潮。另外也为下节课研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分层作业 必做题:P100.A组:1.(1)(2)(3)、5.选做题:P100.A组:1.(4)(5)(6).[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教学特点分析

(一)实例引导。在字母运算、公式推导之前,总是用实例作为铺垫,使学生有学习知识的可能和兴趣,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总是以提问的方式叙述所学内容,如:1.直角坐标系内的所有直线都有点斜式方程吗?2.截距是距离吗?它可以是负数吗?3.你会求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吗?4.观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等等。启发学生的思维,作好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活动。

(三)注重自主探究。设计问题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习环境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六的第(2)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数学必修2说课稿

2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 版 A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必修2第三章(解析几何的第一章)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一课时,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学生在原有的对直线的有关性质及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重新以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相关性质,而本节课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直线的重要的几何性质,是研究直线的方程形式,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的思维的起点;另外,本节课也初步向学生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因此,本课有着开启全章、渗透方法,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 教学 对象是高二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天性活泼,求知欲强,并且学习主动,在知识储备上 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知道点与坐标的关系,实现了最简单的形与数的转化;了解刻画倾斜程度可用角和正切值;具备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没有形成自觉地把数学问题抽象化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 从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探究学习,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概念的形成、巩固 和应用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和斜率的存在性;

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通过经 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以及斜率公式的构建,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

生严谨求简的数学精神。

重点:斜率的概念,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的形成,斜率公式的构建。

(四)教法和学法

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品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原则。根据这样的教学原则,考虑到学生首次接触解析几何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所以我采用 设置问题串 的形式 , 启发引导 学生 类比、联想,产生知识迁移;通过 几何画板演示实验、探索交流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观察、实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由此循序渐进 , 使学生很自然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五)教学过程

环节 1.指明研究方向(3min)

平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表示,也就是几何问题代数化。那么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很多优美的曲线能否用数来刻画呢?

简介17 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的数学史。

【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历史以及它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由此引入课题(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环节2.活动探究(13min)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后掌握倾斜角和斜率两个概念,体会概念的产生是自然的,并不是硬性规定的。

(探究活动一:倾斜角概念的得出)

问题1.如图,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过一点P的位置能确定吗?如图,这些不同直线的区别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过定点的不同直线,其倾斜程度不同。从而发现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也能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2.在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与x轴都有一个相对倾斜程度,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量来反映一条直线与x轴的相对倾斜程度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索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由此引出倾斜角的概念:直线L与x轴相交,我们取x轴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问题3.依据倾斜角的定义,小组合作探究倾斜角的范围是多少?

(探究活动二:斜率概念的得出)

问题4.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表示倾斜程度的量?

问题5.如果使用“倾斜角”的概念,坡度实际就是 倾斜角的正切值,由此你认为还可以用怎样的量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由学生已知坡度中“前进量”不能为0,补充 倾斜角 是90゜的直线 没有斜率

【设计意图】 迁移、类比得出 我们把 一条直线的 倾斜角 的正切值叫做 这条 直线的 斜率,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并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联想的能力。

环节 3.过程体验(斜率公式的发现)(10min)

问题6.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的斜率么?

先由每名学生各自举出两个特殊的点。例如A(1,2)、B(3,4),独立研究如何由这两点求斜率,再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师生共同交流提炼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而把这种方法迁移到一般化的问题上来。得出斜率公式k=y2y1。

为了深化对公式的理解,完善对公式的认识,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思考问题:

思考1:如果直线AB//x轴,上述结论还适用吗?

思考2:如果直线AB//y轴,上述结论还适用吗?

思考3:交换A、B位置,对比值有影响吗?

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一方面计算 的 值,另一方面计算倾斜角的正切值。让学生亲自操作几何画板,改变直线的倾斜程度,动态演示可以把教科书第84页图3.1-4所示的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形象直观,可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斜率公式。

环节4.操作建构(10min)

第一部分(教材例一): 如图,已知A(3,2),B(-4,1),C(0,-1), 求 直线AB,BC,CA的斜率,并判断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三位学生作答,师生共同评析,明确斜率公式的运用,强调可以从形的角度直接判断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也可由直线的斜率的正负判断。

第二部分(教材例二):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 点且斜率分别为1,-1,2及-3的直线

本题要求学生画图,目的是加强数形结合,我将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因为直线经过原点,所以只要在找出另外一点就可确定,再推导斜率公式时,学生已经知道,斜率k的值与直线上P1,P2的位置无关,因此,由已知直线的斜率画直线时,可以再找出一个特殊点即可。

环节 5.小结作业(4min)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样 的关系?

2、怎样求出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

两点 直线 倾斜角 斜率

一点一方向

作业: 必做题: P.86 第1,2,题

选做题: P.90 探究与发现:魔法师的地毯

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明线和暗线双线渗透。并注意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注意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得以 体现。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也使课标理念能够很好的得到落实。

(六)板书设计

3.1.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定义: 倾斜角 学生板演

斜率

2.斜率k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

3.斜率公式

2.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 篇二

针对数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有研究者将学生普遍感到难学、老师感到难教的概念称为难点概念。阮晓明、王琴文等通过调查研究指出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十大难点概念, 其中, 师生共同认定的难点概念为以下六个[2]:函数、反函数、球面距离、二面角、反正弦函数、参数方程。所以, 函数概念既是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 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 因此成为高一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不仅如此, 纵观整个高中数学以致大学数学, 函数作为刻画变量与运动的数学模型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因此既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事实上, 函数概念教学的研究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的课题。总体看, 研究者分别从函数概念的形成, 函数概念的思想、演变, 图式理论、APOS理论等不同层面对函数概念教学进行了研究[3], 但尚未从函数概念教学的难点深入分析研究。下面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探究数学概念的启发式教学策略, 旨在为突破数学难点概念教学的瓶颈提供一种视角。

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 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 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 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 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实施启发式教学, 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二、数学概念启发式教学策略构建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发挥典型范例的意象表征作用

数学概念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活动,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要求, 需要学生较强的内在动机的驱使与推动, 才能坚持下来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先入为主的心理机制, 概念教学中第一个或第一组恰当例子的引入常常具有意象表征的作用。如高一映射概念的教学, 有人通过一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引人映射的概念, 其一是给学生指定座位 (一对一的样本) , 其二是给住校生安排宿舍 (多对应一的样本) , 由此启发学生对映射本质属性的分析、抽象与概括, 引领学生能动、自然地建构映射概念。这种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的典型范例, 对抽象的概念教学既意义清晰又简洁明了, 具有事半功倍之效。所以, 概念教学的导入环节, 应注重创设和引入贴近学生实际、简洁明了、典型的样本范例, 以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高效引领学生对它所表征的抽象概念的认知、理解和掌握。事实上, 随着学段的升高, 数学概念变得越来越抽象, 理解也越来越困难, 如果教学中对这类范例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 不善于运用范例来进行概念教学, 或轻视范例的这种意象表征作用, 只关注概念的形式化定义与分析, 不仅会极大地增加学生概念认知、理解和记忆的难度, 而且会削弱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2.忆旧迎新、分步设问, 搭建思维的脚手架

根据概念定义的规则, 定义由定义项、被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要素构成。其中, 定义项必须是已被定义过的概念。换言之, 新概念的获得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概念、通过新旧概念之间发生联系而实现。所以, 概念教学中, 教师要透彻理解所教概念的本质和来龙去脉, 按照概念建构与发展的逻辑递进轨迹,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规律出发, 先复习定义项中涉及的已有概念、后导入新课;之后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分步设问与递进启发, 以帮助学生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及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尤其是核心概念的教学, 常常需要教师‘不惜力、不惜时’, 费一番周折”[5], 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空降式”教学。例如高中函数概念教学, 为突破教学中的上述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再次学习函数概念的必要性, 弄清高初中函数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在复习导入环节, 依据高中函数概念建构依赖于初中函数概念、自变量因变量等已有概念, 可创设如下分层次、递进式的问题串, 为新知识的建构搭建思维的脚手架: (1)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着变化, 还记得初中数学刻画变化的知识是什么?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2) 判断它们是不是函数的依据是什么?初中函数概念是怎么说的?它涉及几个变量?它们的变量所属的集合有哪些异同点? (3) y=1是函数吗?

3.时间等待、适时点拨, 先辨析本质属性后建构概念

数学概念课的主旋律是让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活动。而本质属性的概括基于学生的认知, 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 这既是概念教学的重点, 往往也是概念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概念教学应力求返璞归真, 使学生自然地实现概念的形成[5]。换言之, 数学概念教学应尽可能从具体实例出发, 而不是从抽象定义开始。数学学习心理学也启示我们, 本质属性的探索是应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 对所研究对象的具体实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和改造过程,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花一些时间。所以, 在引领学生感悟、辨析这类事物所独有而其他事物所没有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通过分层次、递进式的问题串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比较, 还要在启发提问后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进行辨析、抽象、概括, 做必要的时间等待。

4.设计变式、巩固运用, 例题教学先分析后解答

“举一反三”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之一。概念建构后, 接下来就要围绕概念精心选择或创设样本全面的典型例题, 再一次运用和发挥典型范例的意象表征作用, 启发学生辨析、判断、巩固、运用, 达到变式拓展、触类旁通、掌握概念的目标。尤其是要注重设计和应用“形同质异、形变质同”的问题, 教学中要借助分层次、递进式的问题串, 带领学生对例题进行审题、分析, 启发学生质疑辨析本质属性, 从中发展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实现概念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的第二次螺旋上升。

三、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合理设置课堂提问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发展学生自己解惑、释疑、创新的能力。研究表明, 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的应用, 分层次、问题串式的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最重要而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使分层次、问题串式的提问具有启发性, 要注意提问的针对性和恰当难度, 要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要有层次和梯度, 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注重在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处设问, 切实揭示教材或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矛盾, 形成问题串;提问要精心设计、表达简洁明确, 避免事无巨细、无的放矢;要恰当运用提问的方式, 如正问、逆问、追问、填空式提问等, 提高提问的效率。总之, 无论进行哪一种类型和方式的提问, 提问前对于问什么、怎样问、问哪些学生一定要心中有数、精心准备, 切忌盲目、随意地发问。

参考文献

[1]陈静安, 黄永明.数学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阮晓明, 王琴.高中数学十大难点概念的调查研究.数学教育学报, 2012 (5) .

[3]乔石.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陕西:陕西师范大学, 2011.

[4]欧慧谋.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基于数学多元表征学习视角.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2012.

3.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中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这一课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等知识,同时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基础,而本节课又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做好了知识准备。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情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许多化学反应,能够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基本具备了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

3.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教材及教情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增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分析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本节课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5.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本质。我是采用通过小组实验、共同探究、动画演示突破重点难点。

6.教材改进

课本中实验5—1的实验装置。

二、说教学方法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学生的化学知识还处于启蒙阶段,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还不熟练,所以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探究法。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科学史实、微观模拟、课堂小结。

1.提出问题

通过复习白磷的燃烧、蜡烛的燃烧、水分解等反应。引出这些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学生分组讨论做出猜想:可能改变,可能不改变。

2.实验探究

为了减少探究的盲目性,引导学生制订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时,首先提示学生应该思考哪些问题。例如:可以选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方法;实验中要用到哪些仪器?……

根据设计实验要考虑的问题,教师给出方案。

教师演示:白磷燃烧的实验,对方案一中反应前后所称量的物质进行对比。最后得到的就是:白磷质量+氧气质量(参加)=五氧化二磷质量(突破重点)。由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让学生根据所给的药品,完成活动探究二。

活动探究二: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电子天平、注射器。

经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分组实验,说明猜想一正确。

3.科学史实

由于两个实验不能说明定律的正确,我带着学生一起去做个时间旅行,从公元前300多年到20世纪初,质量守恒的思想从产生到发展成为理论定律的过程。

①朴素的唯物思想阶段;②自觉应用阶段;③经验定律阶段;④理论定律阶段。

4.微观模拟

课件展示动画模拟水分子电解过程中分子原子的微观变化。让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仔细观察。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改变了没有?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完善质量守恒定律的“六不变、二改变、二可能变”,课件展示。

5.课堂小结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懂得了什么样的化学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实践中得到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通过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实验中的相同装置,出现不同现象,再次出现探究的高潮,引导学生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利用动画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的概念,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为了增加实验的精确性,我改用电子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实验。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学生的实验操作还不是很熟练,有些动作还不够规范;新课内容多;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训练的不够;由于时间关系,并没有用改进好的装置去再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百杏中学)

4.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 篇四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1 《雨巷》说课稿 5 《再别康桥》说课稿 7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10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12 《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14 《鸿门宴》说课稿 17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19 《小狗包弟》说课稿 22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27 《包身工》说课稿 33 《荷塘月色》说课稿 35 《故都的秋》说课稿 43 《囚绿记》说课稿 53 《诗经采薇》说课稿 62 《离骚》说课稿 64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72 《短歌行》说课稿 74 《兰亭集序》说课稿 80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9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97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102 《祝福》说课稿 108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121 《师说》说课稿 132 《苏轼词两首》说课稿 151 《拿来主义》说课稿 157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装在套子里的人》说课稿

167 177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提纲

一对教材的认识五教学时间的安排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六教学流程的设置 三重点难点的定位七作业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导入

朗诵《沁园春·长沙》导入话题谈《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思路 一对教材的认识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把现当代诗歌确定为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并且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新生语文学习的卷首语与2000年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相比明显具有两大优势

1.承上启下由易到难的认知教育优势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承接了初中语文第五六册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教材按照诗歌散文议论文文言文的结构安排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情感教育的优势高一的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毛泽东的词很多不少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但《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管编订者的是否有此意图教材的情感教育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训练学生的语感 2.明确诗歌的意象

3.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 确立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 三重点难点的定位 重点诵读诗歌 难点诗歌的意象

1.确立重点的依据《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词是诗歌的一种因韵成诗合曲为歌诗歌原始的表达方式是吟唱我们现在学习诗歌固然不要求吟唱但诵读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歌学习的重点在于读要求学生通过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确立难点的依据初中诗歌教学研讨的要点是诗词的大意和诗歌的思想感情意象没有作为要点进行学习而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之一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我将借助多媒件课件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

教法选择的依据诗歌的意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于学生接受把相关意象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表现能营造更为深远的想象空间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启发式教学利于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五教学时间的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的设置 本课教学流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第二步师生互动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突破重点通过读熟悉字音本课生字舸gě遒qiú稠chóu遏è理解词义本课生词寥阔挥斥方遒中流把握韵脚读出韵味韵脚秋头透流由浮游稠遒侯否舟分辨词牌和标题体会两个问句的语气理解诗人的感情思考上下阕的内在联系明确词的艺术手法等等 在互动过程中教学要引导学生解决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意象学生要明白什么叫意象《沁园春·长沙》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了突破难点我将选择杜甫的诗《登高》与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 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怀所选的景点皆是水边洲头杜诗选取的景物是呼啸的寒风空旷的天宇哀哀啸叫的猴猿凄清的水边小岛白惨惨的沙滩低飞的水鸟毛诗所选的景物是如火的枫林澄碧的江水竞相行驶的帆船高翔的雄鹰快活的游鱼等等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意象是寄托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杜诗的凄凉之景与个人的老病孤舟的命运相吻合而毛诗表现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青年毛泽东与乐观豪放的情怀的以及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相照应 本课难点的解决还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词的意象是不是单指景物词的主人公是不是意象第二词的意象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如作者是怎么描写鹰的怎么写鱼的浪遏飞舟的遏形象在哪里这就是古诗词中的炼字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析这些关键词语 在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之后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仰视万山红遍 远眺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上阕独立寒秋图百舸争流 七作业的设置

本课的作业可设置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巩固题解决字音词义特殊语法现象等问题的落实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百舸争流浪遏飞舟 挥斥方遒峥嵘岁月

2.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中粪土的用法及含义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击翔分别好在哪里

第二部分兴趣拓展题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理解的程度选择题目 1.谈《沁园春·长沙》的色彩美 2.谈《沁园春·长沙》的情操美 3.谈《沁园春·长沙》的意象的选择 4.谈《沁园春·长沙》上下阕的内在联系 《雨巷》说课稿 1说教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落寞惆怅的情绪

《雨巷》编排在必修1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精读课文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符合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使学生领悟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同时这首诗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巧妙的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据此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联想想象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

②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③教学难点理解象征的手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说教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情感的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因此本课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法 3说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体会意象及情感通过自己诵读思考探究讨论促成学生有效学习4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以歌曲《丁香花》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丁香的美丽孤高忧愁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就这样匆匆你走来留给我一生牵挂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

5.高中数学说课稿 1 篇五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的必(选)修__第__章《_____》的第__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如有不当,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高)中已初步了解了__的知识及上节课学习了____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_______》,它既是前面__

知识的复习,又是后继学习其他_

_知识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__的概念(知识)有更进一步理解和加深,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_

_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熟练掌握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的知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学生思维活泼,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实现低投入高回报的发展。因此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____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_ _的有关知识,理解__的定义,掌握_ 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标对____的要求,我将____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出___这一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我______;

由于学生对_____,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_____________。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_______。

五、说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练习巩固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设问、归纳、讲练结合、适时点拨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听”有所“思”,“练”有所“获”,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2)学法

基于以上教法,在学法指导上,本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安排了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整体。本节课我将按照石泉中学高效课堂“导学展练评”的原则组织展开教学。

(1)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我们已经学过的___知识的基础上,通过_____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给学生最大的思考空间,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自主学习

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带着引入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_____的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这样形成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善学、会学、乐学的目的。

(4)点拨精讲,答疑解惑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展示交流中,对于学生的困惑和展示的成果中的不足,教师在积极肯定学生陈果的基础上,要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和补充。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要精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5)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通过设置一些训练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6)小结归纳,回顾反思。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7)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分为课本__ 页必做题和__页的选做题,必做题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6.物理必修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篇六

1.教材分析

1.1 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本节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讲诉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本节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学知识和有关相互作用力的知识,但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是第一次正式涉及到。由于日常生活得经验,学生不容易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整个力学大厦的基础。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析、推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探究实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本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前人对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1.3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提出了教学目标,具体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①初步认识动力学,了解运动定律。②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惯性的性质。③能独立分析运动物体的惯性状态。

2)我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参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3)我确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②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体验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在科学探讨过程的重要作用。

1.4 教学重点:

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惯性。

2)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2.教法学法

2.1 教法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我采用探究法教学为主,结合讲授、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和讨论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2.2 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并在我的引导下主动运用物理学方法,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类比、抽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发现摩擦力为我们直观认知带来的误导,重新建立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知。

4.教学过程

4.1 组织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注意。

4.2 导入新课

首先,我将以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我的问题是:“举在半空的粉笔,在我们松开手指后会做什么运动呢?”请同学们回答,巩固上一章学习到得知识。然后接着提问:“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学生会回答,粉笔受到了重力作用,所以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进而,从只受重力影响,初速度为零的物体能做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时,我会引入动力学的概念,并提到牛顿的运动定律,引导学生开始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4.3 进行新课

写完标题,我开始介绍在力与运动关系的探讨过程中出现的几种观点。

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然后和同学们分析几张图片,并在生活中举例,探讨:“运运动的物体在牵引力消失后,为什么会停止呢?”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在不同的平面上,小车从相同的高度顺着斜面滚下后,在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也不一样。而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距离的长短和平面的摩擦因素大小有关,从而总结出,接触面越光滑,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远。接着让同学们分析,“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有多远?”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证明运动物体停止下来是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最早发现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的人是伽利略,由此介绍伽利略的观点,并说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然后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提出笛卡尔的补充观点。

接着,我开始为同学们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并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分析,说明牛顿第一定律要比前面的观点更完善,进一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惯性的概念。然后,在生活中举例说明惯性的影响。比如在汽车启动和停止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向后仰或向前倾的趋势。而在地球自转的同时,我们跳起来后仍能落回原地,也是因为惯性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是物体的固定性质,跟物体运动状态和外界因素无关。

4.4 小结练习

接下来,我准备了几个关于惯性的习题,和同学们一起巩固一下相关的知识。然后总结今天学习到得几种观点,并分析导入部分里提出的问题:“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说明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原来速度的同时,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时,物体就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4.5 布置作业

在分析粉笔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后,我会让同学们思考,物体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那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让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并结合本节的知识,完成课后的第2,4小题。

7.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 篇七

Hello, everyone!Today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reading ideas.My topic is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It is made up of four parts:

Part1 My understanding of this lesson: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is a reading passage.It’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This lesson is introduced by an email from Mary Carson to Li Ming.In the e-mail, Mary talks about her impressions on Chinese movies.By studying this lesson,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learn more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The students should also do some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too.Because these four skill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Of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movies better, love the movies and enjoy their lives.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aim: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2.Ability aim:Retell the text in students’own words.

3.Emotional aim:Make the students love both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key points:

How to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Use your own words to retell the text.

2.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Part 2 Something about the students:

1.The students ha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eg:Titanic) through the Internet.

2.They are lack of vocabulary.

3.They don’t often use English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4.Some students are not active in an English clas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Part 3 My teach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aids:

Before dealing with this lesson, I’ll do my best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theories:Make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real master in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himself acts as director;Combine the language structures with the language functions;Let the students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while they are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Double activities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Watch-and-listen activity

Free discussion method

Pair work or individual work method

Teaching aids:

1.a projector

2.a tape recorder

3.multimedia

4.the blackboard

Part 4 Teaching steps/procedures

I have designed the following steps to train their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especially reading ability.

The entire steps are:

Greetings, revision,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fast reading (scanning) , listening, intensive reading, prepar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text, consolidation, discussion, homework.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

Step 2 Revision

Revise some important points of Unit 3 by asking some questions.

Step 3 lead-in

Ask some questions.

Step 4 Pre-reading

1.Let the students appreciate an English song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

By listening to this English song, students can become more active in clas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train the liste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2.Answer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ong.

3.Broadcast parts of Jackie Chan’s movie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ckie Chan’s movie in groups, then choose representatives to report it to the whole class. (If the students have some difficulties, the teacher can help them to organize the English language well.)

Step 5

1.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for the first time) quickly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ext.

2.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for a second time)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Read the passage (for a third time) carefully, Let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passage better by filling in the blanks.

Step 6 Post-reading

1.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in their own words.

2.Present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is lesson and help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m.

Step 7 Homework

1.Ask the students to design a form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2.Speak out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Chinese movies and Western movies and write them down.

3.Download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of this lesson and read it, students exchange it with each other.

4.Suppose you are a film-maker, how can you make your film more interesting?State your opinions.

Step 8 Blackboard design

Unit 4 Movies from the East, Views from the West

Western movies:Chinese movies:

serious and realistic funny

scenic shots, beautiful pictures ofaction, the fantastic special effects, high-tech

the landscape, mountains, water and the sky

romanceromance missing

Summary:Chinese movies are different from typical Western movies

8.高中数学必修1说课稿 篇八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endprint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endprint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上一篇:农行窗口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迎新杯篮球赛决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