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梅花诗句

2024-12-30

王安石梅花诗句(共8篇)

1.王安石梅花诗句 篇一

导语: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诗人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王安石写梅花的诗句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简析】:

本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赏析: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常常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诗人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诗人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诗人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诗人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2.王安石《梅花》全诗 篇二

原诗: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全诗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全诗赏析: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诗人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拓展阅读:

王安石经典诗文

《春夜》

宋代: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北陂杏花》

宋代: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3.王安石在梅花中用 篇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Plum Blossoms

A few plum twigs at the corner of the wall,

Blossoming all alone, defying the cold,

Even from afar they cannot be mistaken for snow,

For a delicate fragrance comes wafting with the breeze.

★ 在Word 中用快捷键输入指数

★ 怎么在正文粘贴求职信

★ Word:巧用Insert选择插入改写模式

★ 怎么在word文档添加附件

★ 外墙砖粘贴合同

★ 在Word 文档中改变框形状

★ 外墙砖粘贴施工合同

★ 在Word 中设置数学公式自动更正

★ 在Word 中加工剪贴画的方法WORD

4.王安石赞扬梅花的诗 篇四

1.《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3.《西江月·梅好惟嫌淡伫》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4.《谒金门·春又老》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醉後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搵了。

5.《饭祈泽寺》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驾言东南游,午饭投僧馆。

山白梅蕊长,林黄柳芽短。

笭箵沙际来,略彴桑闲断。

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

鱼随竹影浮,鸟误人声散。

翫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

6.《沟港》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沟港重重柳,山坡处处梅。

小舆穿麦过,狭径碍桑回。

7.《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8.《蒙亭》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隐者委所逢,在物无不足。

山林与城市,语道归一毂。

诗人论巨细,此指尚局束。

颇知区区者,自屏忍所欲。

孰识古之人,超然遗耳目。

岂於喧与静,趣舍有偏独。

命亭今何为,似乃畏惊俗。

至意不标揭,小名聊自属。

夏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

春樊乱梅柳,秋径深松菊。

壶觞日笑傲,裙屣相追逐。

此乐已难言,持琴作新曲。

9.《送熊伯通》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岁暮欣逢盖共倾,川涂南北岂忘情。

事经官路心应折,地入家山眼更明。

江上月华空自照,梅边春意恰相迎。

关河不锁真消息,野客犹能听治声。

10.《题黄司理园》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

5.《梅花·墙角数枝梅》王安石 篇五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 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地。

3.知:知道

4.为:因为。

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 析】

历代文人对花各有偏爱:陶渊明特爱菊花,周敦颐尤爱莲,林逋、陆游痴迷梅,苏东坡更喜欢海棠,黄庭坚钟情于水仙,王安石则对鲜艳绚丽而不落凡俗的杏花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的诗,有多首咏杏花。王安石咏梅的诗并不多,但这首《梅花》,却是他所有咏花诗中最广为传诵的一篇。

中国是梅花的王国。梅花,树姿苍劲,花色清丽,风韵洒脱,香气沁人,自古就深受国人的喜爱;其气韵的高雅和格调的高洁,更为文人志士们崇尚。历代诗词中咏梅佳作,犹若夏夜繁星,数不胜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冰封大地、雪压冬云的严冬,万木萧疏,百花绝迹,独有梅花迎雪而开,凌寒怒放,最先报道着春的消息。万花纷谢之际,唯有梅花早开,着实引人注目,让人备感新鲜、惊喜;寒凝大地之时,独有梅花怒放,更引人青睐,叫人由衷赞叹、折服。历代的咏梅诗中,咏赞梅花独占“春头”,凌霜傲雪的诗很多。如:“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南朝陈·江总《梅花落》),“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宋·林逋《山园小梅》),“雪虐饕风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宋·陆游《落梅》),等等,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一句“凌寒独自开”,言简意赅,却十足赞赏并肯定了梅花这种不惧严寒、傲雪斗霜的崛强风骨,这种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一树独占天下春”的无畏精神。因此,这五个字,无疑是这首绝句的诗魂。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为梅花开在百花凋零但雪花飞舞的严寒季节,也因为梅花的洁白如雪,自古咏梅的诗中,梅总是与雪相映成趣:雪中无梅,雪便少了一片生机、一点情调;梅开无雪,梅便少了一丝神韵、一种特质。如“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南朝梁·何逊《咏早梅》),“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南朝陈·阴铿《咏雪里梅》),“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唐·姚合《咏雪》)。而唐代诗人张谓诗《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把如玉似冰的梅花,疑作是经冬未消的白雪,就在这似雪非雪的恍惚之际,定神一望,竟然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王安石在这两句诗里,也有这种疑梅为雪的情景,但并不在画面上以雪似梅、也不是在意象上以梅似雪,而是有着更深的意境。虽然花白如雪,但诗人已经“遥知不是雪”,是因为“为有暗香来”,若非暗香袭来,诗人也要疑梅为雪了。提出雪,是为了更突出梅,突出梅花那高雅沁人的香气。雪是高洁的,梅花像雪一样也是高洁的,但除此之外,梅花还具有雪所不具有的香的.品格,严寒摧不毁梅的色,更禁不住梅的香,俨然突显出梅花傲然立世的风骨与精神。关于梅花的“暗香”,嗜梅如痴以梅为妻的北宋诗人林逋有两句千古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王安石的诗句虽没有这两句诗那样绮丽动人,但彰显梅花的精、气、神,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远大理想的政治家、一位匡时忧国的改革家,不论是他最初入仕的青年时代,或是跻登高位的执政时期,以至退隐林泉的暮年,他的诗始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理想的向往。诗人热情地讴歌梅“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咏物喻志,寄意非凡。梅凌寒傲雪、色洁香清的高风亮节,“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梅花》)的大无畏精神,是诗人的崇尚,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象征。

【作者简介】

6.关于梅花的诗句——《梅花落》 篇六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落》作者简介

杨炯(650-约695)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公元681年(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公元692年(如意元年)秋后出为婺州盈川县令,死于任所,故亦称“杨盈川”。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著名。有《盈川集》,存诗33首。

《梅花落》简介

7.王安石梅花诗句 篇七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雪里梅花诗》作者简介

阴铿,南朝陈文学家。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生卒年不详。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公元566年(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原有文集3卷行世,今存《阴常侍集》1卷,有《六朝诗集》本(又名《阴常侍诗集》)1卷。有《二酉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雪里梅花诗》简介

自古诗人酷爱梅花,自然是为了其高风幽韵所沉醉。但更为诗人所倾倒的,则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阴铿的这首诗,就歌咏了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读后不禁和诗人一样为雪中的梅花所陶醉。

开头两句直接入题,描写出梅花凌霜傲雪的自然属性。“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春天虽将迫近,严冬的寒气尚存,雪花仍在飘舞,这时梅花早已盛开,可谓是“冰雪独相宜”。这里,诗人赞美了梅花不怕雪霜侵,“万花敢向雪中开”的无畏品格。可以想见,那一树树傲然开放的梅花,或红或白,或粉或黄,在漫天飞雪的映衬下,色彩会是多么分明。这梅花,充满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望此景象,怎不令人顿生敬意。难怪历代诗人和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美它那“凌寒独自开”的大无畏的精神;或赞美它“畏落众花后”的积极进取精神;或赞美它那“凌厉冰霜节愈坚”的高洁品格。

三、四两句,诗人是在写雪,也是在写梅:“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春天风大,被刮落的梅花随着春雪在春风中飞舞,景象真是美妙极了。或是白梅,那飘落之花与雪花齐风飞舞,难以辨认,真是“开时似雪,谢时似雪”;或是红梅,那鲜红的花瓣与如玉的雪花交相飘洒,红白分明的色彩,奇妙变幻的景象,怎不令人陶醉。这与宋代诗人韩元吉所写的“不随群艳竞芬芳,独自施朱对雪霜”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天晴日朗,在瘦枝上的残雪融化了,而留在枝头上依然微笑的梅花显得更加清幽、雅逸,真是别有一番神韵。观赏此花,怎不心旷神怡。

五、六两句,则分别写梅之花、叶情状。“叶开随足影”形容梅放叶的时间。梅先花后叶,当花儿凋谢之时,叶子才逐渐长出,这是仍是暮春之时,“随足影”用词极为巧妙,“花多助重条”一句,形容梅开花之多。梅瘦枝疏斜,然而却繁花满缀。这一句写得极为逼真。

最后两句则形容梅花多变,不断给人以新貌。“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一树树梅花,今天所见和昨天所见有异,早上与晚上有别,描写出梅花由花苞逐渐开到完全开放的不断变化。“向晚判胜朝”言其梅花越开越美,不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8.梅花诗句 篇八

1、《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2、《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红梅》

宋・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4、《早梅》

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5、《新栽梅》

唐・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6、《墨梅》

金代・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7、《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8、《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9、《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10、《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11、《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2、《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3、《岭上红梅》

宋・范成大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城中谁解惜娉婷?游子路傍空复情。

花不能言客无语,日暮清愁相对生。

14、《探梅》

宋・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15、《梅花绝句》

宋・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16、《次韵中玉早梅》

宋・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17、《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9、《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20、《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上一篇:酒店行政年度工作计划与酒店行政部2018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幼儿教师听课记录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