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论文

2024-10-22

庄子哲学论文(精选13篇)

1.庄子哲学论文 篇一

论庄子人生哲学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发端于个人生存和生活展开的困境,通过对人生困境--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礼、来自自我的情与欲的.观察、体验和分析,以自然为基础提出超脱的方法--追求精神上的超脱.“逍遥”是庄子憧憬和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作 者:柴忠月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223.5 关键词:人生困境   逍遥游   相对自由   绝对自由   超脱  

2.庄子哲学论文 篇二

庄子的生活状况:人生在世, 总是离不开衣食住行, 但庄子的穷苦只表现他的衣食住三个方面。从衣这个方面来说, 庄子《山木》载:一次, 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 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 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 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 不是潦倒。”庄子认为, 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那是潦倒, 比贫穷更可怕。从食这方面来说, 庄周家境很贫穷。一天, 因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 便向监河侯借粮。庄子如果不是揭不开锅, 没有果腹之食, 则断然不会借粮。从住这个方面来说, 《列御寇》篇记载:宋人有曹商者, 为宋王使秦。其往也, 得车数乘;王说之, 益车百乘。反于宋, 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 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者, 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商之所长也。”按现代的话来说, “穷闾厄巷”可以翻译成贫民窟, 若是庄子有体面的工作, 稳定的工作来源, 则不可能住在贫民窟。贫穷也许让人沮丧、颓废, 但也可能让人有承受压力和磨难的勇气, 不被贫穷压倒, 得到精神的超脱。显然庄子没有被贫穷吓倒, 反而有独特的穷欢乐思想。

庄子的穷欢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活在当下, 追求人格独立的快乐。庄子《至乐》说:吾以无为诚乐矣, 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 至誉无誉。”苦与乐互为前提, 互相渗透, 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对待苦与乐的态度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关键。要善于从痛苦中寻找快乐。不一定贫穷就是痛苦, 关键看心境。人要有宽广的胸怀, 能容纳下生活中的悲喜宠辱, 得意不张狂, 失意不自贱。二是享受精神的满足, 不追求物质财富的快乐。《庄子·庚桑楚》:“贵富显严名利六者, 勃志也。”庄子追求的快乐是纯粹精神层面的。通过克服现实的苦难生活, 达到精神境界的超越, 在与天地万物相融合中获得欢乐的感觉。庄子认为只有去掉对各种各样的物质欲望, 才能解放人的心灵, 使心中平静不受干扰。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 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蝴蝶之化是庄子借用蝴蝶的意象将人生化作快乐幸福的蝴蝶, 这是精神化或意化的快乐。“‘蝴蝶之化’是自然化人, 但不是把人客体化, 因为是主体把自己化作客体的, 是主体自由自觉的客体化。这个过程是只是借助了一个自然物象, ……所以人化自然可分为主体化自然和客体化自然, 蝴蝶之化是前者, 其特点是, 前者是自由主动、能动、快乐的意识化或实践造化;后者是自然主宰的无主体能动自由的不自觉的过程。”[1]四是超脱生死的快乐。庄子《至乐》:庄子妻死, 惠子吊之, 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 长子老身, 死不哭亦足矣, 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庄子人生哲学的独特在于对生死的超脱。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现象, 这种自然规律不能人为地被改变。“悦生而恶死”使得人们畏惧死亡, 无法享受快乐。其实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生是生命的起点, 死是生命的终结, 有生必有死。

二、庄子穷欢乐思想的实践意义

现代人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 部分人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 这些人追求务实化、个人化和功利化, 只注重实现自我价值, 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庄子的穷欢乐思想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帮助人们摆脱对金钱的过度追求。中国的经济起飞, 融入世界经济,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许多人唯利是图, 过于追求荣华富贵。从富贵两个字来说, “富”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层是物质富贵, 第二层是精神富贵, 人们最希望的是两个层面都富裕。当今社会, 似乎偏向于强调物质层面的富裕, 没有或是很少讨论精神层面的富裕。部分人眼里只有钱, 认为钱是万能的, 不考虑赚钱的途径是否合法, 只追求一夜暴富。只讲经济效益, 没有精神追求。“一叶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真正的快乐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智者之所以快乐, 并不是因为他得到了想要的金钱和一切, 而是他所拥有的他都热爱, 即活在当下、乐在当下, 而不是唯金钱而快乐、唯物质而享乐。累积财富是为了发展自己, 贡献社会。只有这样, 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才能真正快乐。“价值的本质不是物, 而是人的世界、人的关系, 是主体化人的世界和关系, 是主客体的互相造化关系, 是主体与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共同体关系, 这种关系是人快乐、幸福和自由的源泉, 是生命价值意义的策源地”。[2]

二是有助于人们减弱对权利的向往。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 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现代社会, 部分人认为当官可以实现对权利的满足, 对虚荣心的满足, 对金钱贪婪的满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点, 也反映出了这个时代的人的思想贫乏和认知肤浅。在庄子眼里, 当官只是权力的表象, 虽然他在生活上比较穷苦, 却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人拥有越多, 顾忌就越多, 庄子正是因为没有追求物质财富的占有, 他思想的自由就上升到了极限。

三是庄子哲学具有强烈的民间哲学意蕴, 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其穷欢乐的价值取向适合民间特别是那些物质生活匮乏的人的需要。当今社会贫富差价加大, 如此, 其穷欢乐的价值取向和自由行为, 对于广大民众特别是相对贫苦、贫困的人们来讲具有超越物质财富不足、融入和追求精神世界快乐幸福的人生意义。孔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是对这种穷欢乐价值和存在的肯定。

三、庄子穷欢乐思想的局限性

庄子的穷欢乐思想忽视社会生活的快乐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快乐生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人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是人类的社会, 人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庄子的穷快乐思想具有乌托邦的浪漫色彩。庄子不被外界所束缚, 他认为受制于物是不会快乐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 要生存, 离不开衣食住行。庄子实现乐活境界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 这是一种纯粹精神体验的乐活方式, 缺少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基础。

庄子穷欢乐思想过度贬低物质财富的价值, 这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我们所说、所追求的穷欢乐是反对功利主义或唯利是图意义的穷欢乐, 是在穷困中保持自信和乐观精神的穷欢乐, 是通过诚实劳动超越贫困, 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生态度和生存选择。我们在借鉴庄子哲学的穷欢乐思想的同时, 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为指向, 这才能创造和拥有真正的幸福、自由和快乐, 才能拥有完整的人生,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庄子的穷欢乐是孤立的个人欢乐, 无法真正抵达欢乐的境地。“一般地说, 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 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5]快乐是社会性的, 本质上是人对人的关系, 是共同体的快乐。如此, 我们要摆脱这种不现实的鼓励的个人快乐, 追求共同体的快乐生活。

摘要: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 他的人生观蕴含许多积极乐观的思想。庄子认为, 过于追求外欲, 是得不到幸福的。庄子享受“无为”, 即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关键词:庄子,穷欢乐,实践意义,局限

参考文献

[1]李晓元.人学走进工作世界——主体化人学初探.人民出版社, 2012:152.

[2]李晓元.人学走进工作世界——主体化人学初探.人民出版社, 2012:16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60.

3.庄子幸福哲学刍议 篇三

[关键词]庄子幸福道德

庄子哲学以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世人应当如何享受自由的幸福生活,他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因此,庄子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幸福哲学。

一、追求幸福的最基本理念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一个由心而生、自然而然的生命历程,无须外在的教化和引导。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内在德性修养。

1幸福是一种安时处顺、自然无为的真实存在,在庄子幸福哲学中,“自然”不是自然界中的具体事物,而是一种不加人为强制的本然状态。这种“自然无为”的德行表现在对待生命关怀上会特别追求重身贵生,表现在理想人格塑造上会特别追求返朴归真的圣人(真人)境界,表现在社会治理上则特别追求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状态。

正是基于这个逻辑核心,庄子把幸福理解为一种贴近心性自然的体验,而把享受幸福人生看成是在看似平凡而乏味的生活历程中安时处顺、效法自然的过程。他认为,只要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能够体验到绝对的幸福与快乐。

2幸福是自身精神的丰富,而非盲目顺从世俗标准。在涡水之畔垂钓的庄子,在面对楚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的邀请时,只是淡然说道:我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曳尾而行,也不愿死后留骨而贵。在庄子看来,万物的自然本性并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追求绝对的同。

3绝对幸福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逍遥境界。庄子特别强调宇宙万物自然本性的相对性以及人与宇宙的同一性,他认为由这种同一所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绝对幸福。

《庄子·逍遥游》中描写了一个能够乘风而行的人——列子,由于必须依赖风,他的幸福在这个范围里还是相对的。接着庄子问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补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的“至人,神人,圣人”就是达到“与造化同游、与天地合一”境界的绝对幸福的人。

二、追求幸福的理想境界

在庄子幸福哲学中,天地之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无限的,所以,圣人可以不必追随世俗而积极地分辨彼此、是非、生死,而是自觉地超脱其间,顺其自然。

1顺道守德,顺道守德,即必须在道的范畴之内充分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能力。庄子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先于天地万物而生,又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德”源于“道”,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即人之为人的自然能力。

联系着这种自由发挥自然本性的理念,庄子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庄子》中的故事是要让世人坚信似乎虚无的天道,自觉做到一切顺乎自然,避免与外界事物的矛盾和冲突,保持心性的纯朴专一,就能达到精神最幸福的境界。

2超越名利。在《庄子·至乐》中,庄子强调无为才是最大的快乐。他想通过证明生死同流、物我无异、无所谓忧、无所谓乐,来进一步证明世人应该超越外在的名利,以无为为至乐,最终体验无所忧虑、无所惧怕的幸福人生。

《庄子·秋水》里记载了两个很经典的故事,表明了庄子对送上门来的名利的态度:梁国相位,在他看来就是一只腐烂的老鼠:楚国的相位,在他看来还不如一只在烂泥里爬着的乌龟。庄子的贫困潦倒是他主动选择的,他不想混迹于宫廷势利小人之中,不愿意受君王大臣们的束缚和限制,向往的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3淡泊生死。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和儒家哲学一样同属自然主义范畴,这种理念从根本上说关怀的是人的现世感性生活,他把人仅仅看作整个宇宙的一部分,把人生看作宇宙的一个片断,进而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入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历程。

(1)生不必悦,死亦不必恶,庄子认为人活着可能是一种痛苦,而死则未必不是一种快乐。他劝诫世人应该在生的时候就穷尽为人之道,乐天知命,不虚此生,到死时则自然安息,安然无怨地接受死亡。以这种理智去引导、制约人的感情,人们的失望、忧虑、悲伤的情绪就会减轻乃至消失。

(2)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庄子认为人的生死皆为自然变化之现象,而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因为一时好恶而随意损害自己的本性,换之以一种放得下的胸怀来对待这些变故,得而不喜,丧而不忧,那么哀伤和快乐的体验就不会随意影响我们的心情。

三、一点启示

4.《庄子哲学讲记》读后感 篇四

庄子,名周,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他的了解,始于中学的语文课本,我所知道的关于庄子的一切都源于语文课堂,来源于各个老师的口中。因此,我对他的认识,只是各个老师心中庄子印象的总和。

在深入接触他之前,我对他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庄周梦蝶”“濠梁之辩”中那个思想奇诡而能言善辩的主人公,“逍遥游”中那个遗世独立,孑然一身行于世间的老翁。所有的老师都告诉我,庄子的追求是出世,是放荡不羁,正如道家所讲的无为一般。但老师所给我的庄子是如此的片面,洒脱到近乎消极的一个人,又怎会成为一代思想大家。于是我想要自己去了解庄子,找寻一个更加丰富的,属于我的庄子,而不是别人口中的庄子。

认识庄子的第一步,我决定从“知其文”开始,一个人的气质总会不经意的透露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庄子》被金圣叹称为是“天下第一才子书”,庄子文章写得好,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可以说是千古之下无出其右者。好在哪呢?好在庄子的语言更有魔力。用我的话来说,庄子的文章更好看,更让人看得懂,也更让人想看。而这,大概就是源于庄子采取了一种寓言式的“言说方式”和“叙事策略”.这也正是庄子与孔子不同的地方。孔子常常把自己参悟的道理直接告诉弟子,因此才有了《论语》,而庄子则更喜欢讲故事,把自己所要说的道理,藏在故事里,让后人去参透。因此读庄子文章的过程实则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要不怎么说庄子是哲学家,寓理于事看似复杂且多此一举,不如孔子来的直截了当。

相对于孔子灌输式的说理,庄子多了些趣味,与其生硬的接受,不如自己去探寻,这样反而更易于接受,体会的更透彻。因此我觉得庄子比孔子多了几分人文情怀,对于孔子的学生来说,孔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少了自己思考和探求的过程,庄子的学生则不然,你自己参透了什么就是什么,所得的道理更有现实意义。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读庄子的文章,可能都会得到不同的启迪。而孔子

说的话,过了几千年还是讲的那个道理,虽说深刻,不免少了几分灵活。

除了叙事手法的高明之外,庄子的文字和语言汪洋恣肆却又不失优雅。用郑开先生在书中的话来说,庄子的语言介于“固着性”和“魔幻力”之间。语言的固着性,即语言所能传达给人的只是很有限地以抽象的形式传达事物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活生生的精神经验是难以表达的,语言的局限性也正在于此。即使是像“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样的诗句也无法传达出赏烟花之人当时那种新鲜而兴奋的心境。

长期以来,一切的物似乎只是成了代名词,提到长江,大家想到的无非是一条很长的河,但这却不是长江,他少了长江的奔腾万里的气势,提到泰山,人们只是脑补出眼前有一座很高的山,但这座山磅礴的气势却无法体现,说到底,用文字体现出来的事物毕竟是死的,少了几分生命力。

“庄子对于语言有着极其深刻的洞见:一方面对于语言的局限性他有着很深的体察,另一方面又充分意识到哲学思维实际上离不开语言,尽管任何语言都绝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道的真理’。”庄子是个哲学家,如何将他的哲学思想诉诸于文章是他所要研究的,语言要表达一个既是又不是的东西时,他会非常拙劣、不灵活。而我们的经验往往正是这种既是又不是的东西,因此我们每次想要把经验化成语言时,就会觉得特别困难,只会把这些语句弄得拐弯抹角,搞得很别扭。老子洞见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常无名”.

在某些地方,庄子像极了李白,这么说可能不太贴切,但李白被人誉为“诗仙”,而庄子则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李白的诗浪漫飘逸,庄子的文洒脱优雅。可能这也是郑开先生说的“魔幻性”.读庄子的文章,有种读诗的感觉。诗的本质是什么呢?诗的本质是要去建立一个纯粹的,玲珑剔透的,金刚不坏的世界,使我们进入这样一个空间。这就是诗的本质,不管它是以怎样的一种形式。《庄子》则有了诗的特质。庄子把声音分为三种“天籁”、“地籁”和“人籁”.“无心之言”发乎天机则为“天籁”;风声、雨声、万物自然之声称之“地籁”;人之声就是“人籁”.庄子想告诉我们的,却难以直接明了的表达出来的,我想应该就是这天籁,而庄子以人籁和地籁这些人们习以为常听得懂的声音为契机和媒介,向我们传达一种天籁之音。所谓大音希声,天籁不只是用耳朵去聆听,而是用心去感悟。

说庄子的文章写得像诗,还有就在于要把内心的那个激情,那个感动,要充分有力的表达出来,其他东西也都不在话下。庄子想要表达的最深刻的东西,是无法用世俗的人类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他只能以“天籁”予以我们一些提示和启发,其目的就是要召唤大家进入他的`那样一个世界,主动地进入而非被动的关照。

庄子确实是个诗人,他的文风似李白般清逸洒脱,所写之物却是白乐天的朴实无华之物。他所写的物,比如蝴蝶,乌龟,溪水,皆是自然之中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之物,由此可见,庄子实在是个热爱生活,充满生活情趣的一个人,这可能也是现代人读不懂庄子的原因之一吧,越来越远离自然,当然不能理解当时庄子的心境。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庄子果然是个智者,同样的花鸟鱼虫,他却洞见的物背后的本质。庄子就是能在幽微处发现人生的奥妙。禅宗的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庄子大概是已经明了了此种真意。上面说别人写物只是物,而庄子却能把物写活,写成人,这也是庄子的高明之处。庄子在他的文章中经常提及的就是大与小,物与道的辩证关系,可能我的认识还过于浅薄,在我看来物则是小,道则是大,物中参道便是小中见大。

《庄子》中的“大小”可能更为复杂些,《逍遥游》开篇提出“大小”的问题,有较强的辩论意味。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为大;蜩与雪鸠“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哪,难道只是说鲲鹏为大所以能够遨游于世间而不受拘束吗?仔细想来当然不是,庄子的眼界自然更为宽阔,他所求的逍遥并不是此逍遥。常人眼里看来,小与大是对立的两个面,而庄子则不然,在他眼里”大小虽殊,其性一也“,郭象认为,”大鹏“也好,”麻雀“也好,不管体型是大是小,只要有飞的姿态,动作没什么障碍,就可以适性逍遥,就可以尽他自己的性。在这点上,我的想法倒与郭象特别贴合,但后世流传的《庄子》皆为郭象所著,他有没有对其进行调整我们也不得而知,众人对庄子的小大之辩众说纷纭,我想这也正是庄《庄子》才是有现实意义的,这才是千百年来帮助士大夫们”解毒“的《庄子》。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庄子》。

人们读庄子常常陷入一个怪圈或者误区,前段时间我也陷入过这样的迷茫,大家都认为庄子讲求的遗世独立,是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不需要在乎别人的想法意见。如果把这种想法无限放大,则势必会导致一个极端,就是人们盲目的桀骜甚至演变成了嚣张。这难道就是庄子给世人的开导吗?我想显然不是。后来我在了解了庄子之后才发现,他讲的遗世独立,是指一个人可以活于世间,而不影响他人。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少害关系“,人与世间则是一种承载关系,这与一般人认为的随心所欲、肆无忌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庄子所追求的并不是出世,而是豁达和刚健,初读《庄子》只知庄子逍遥快活,不拘于物,再读《庄子》才发现他才是更有温情和责任感的那个人,他教导世人应该更温和地刚健起来。是他在那些一流人物陷入困境时,与他们对话,给他们安慰,帮他们回归正途。

现在我眼中的庄子多少终于是丰富了些,但这也终是郑开先生眼中的庄子。这本书我还只是初读,只是大概了解了庄子的文和名,对于其中深意还知之甚少。我会继续阅读下去,弄明白庄子想要传达的究竟是什么。也希望在课堂之中,见到一个更不同的庄子,让我脑海中的庄子更立体更鲜活。

三耳呆人曰:作者是级管理科学本科生。他所读的《庄子哲学讲记》是”《庄子》的世界"课程所列参考书之一。我很欣赏他时而朴实时而有点夸张的表述。而且,他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省思,这是最重要的。相信谢良涛会持续阅读,继续汲取经典的养分……

5.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 篇五

庄子认为,自然的东西是美的,人为的则是做作的。何宗思先生在他的书里详细地阐述过庄子的观点,人为“天然的就是美,暑期自然就无比快乐;人为的就是做作,违背自然就会烦恼多多。”那么现今中国教育所做的到底是“美”的,还是“做作”的呢?

有观点人为,人人生而平等,同时人人生而也不同。孔子是我国的教育先驱,他主张因材施教,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众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更所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聪明的人,我们可以用高尚的知识教育他,以大道引导;愚劣的人,则不要指望能成大器,只教人品行端正,与人与己有益即可。

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倡导发挥学生个性,还学生本有的真色。这其实是与庄子的“自然之道”相符的,所谓的“道法自然”,也就是效法道自己的样子。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得知识,那是不是也要让学生效法他那“真我”的本色?这“真我”又是怎样的,外显的知行是否是内心中顺道而发的“自然”,值得教育者们思考。

我一直欣赏和推崇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自我,找到人从自然宇宙中所孕育出的“自然的我”。

庄子一直认为只有自然的才是美的,人人生而不同,大家谁也不要羡慕谁。谁都有自己的自然之色,谁都有自己的自然之美。就像独脚兽羡慕草履虫有一百只脚行走优美,草履虫羡慕蛇没有足也能疾行无声,蛇羡慕风五来无影去无踪,风又羡慕眼睛能目光一闪,看得清,看得远。可是眼睛又羡慕心灵,心思一动,神驰古今。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都是上天赋予的本性罢了。

宗思在书中写到,伯乐的出现,导致了马的悲哀。马的本性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自在,自得自适,享受无拘无束的天伦之乐。可是伯乐一出现,说自己善于驯马,结果马就开始遭殃。所有的马被他烙上火印,修建鬃毛,钉马掌,削蹄甲,罩上马笼头,衔嚼铁,套缰绳,牵进马棚,栓在马槽边,统一管理,统一作息,统一训练。什么自由自主的本性,什么桀骜不驯的个性,全都被消磨的.无影无踪,都变成了所谓的“好马”。那么教书育人,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种不符合“自然”的行为呢?

从教育的概念来说,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性的人才,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对应的学生。可是学生的本性是被激发了,还是被消磨了,这又是一个问题。

庄子推崇自然之美,推崇自然之道,可是人人都知道,如果是要有用于社会,很多东西需要修饰,得经过修正才行。

相信没有人不欣赏罗丹的作品,只要他懂得艺术,懂得雕塑;谁也没有不会面对大自然而不会发出感慨赞叹。那么教育之于两者,孰轻孰重。其实,罗丹的作品创作的最高境界还不是为了要接近“自然”吗?这“自然之道”难道不就是所有人和事所最求的最高目标吗?与其让教育变成了自己的雕塑的对象,任自己盲目的修饰,还不如引导他发挥上天给予他的最美好的东西,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一个完美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人。

激发学生的本性,发挥他最自然的能力,对社会做最大的贡献。只要能有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相信上天所赋予的本性,那“自然而然”才是最有利于社会的。因为违反自然,会变得满目疮痍,徒增烦恼。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就是遵循大道而行;融于自然就是融于道,合乎自然就是合乎道,人心融于物境就进入了大道的境界。这样,教育也就进入了“大道的境界”。

6.庄子哲学论文 篇六

庄子哲学的内在矛盾-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

庄子哲学中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可以分析归纳为八组四个方面.矛盾是由庄子自觉提出的.任何哲学家都不希望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矛盾,都追求体系的.封闭.从“天人”概念上看并与儒家比较,儒家是人为地将体系封闭在“人”即人文的一面,但最终又不得不面对“天”、面对开放;庄子倾向于“天”即自然的一面,追求绝对的“天道”而将人道视为附属,但由于其体系包含内在矛盾,实际上是导向了开放.庄子的哲学体系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这一点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许多重要原则相一致.

作 者:张京华 ZHANG Jing-hua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濂溪研究所,湖南,永州,425100刊 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6(6)分类号:B223.5关键词:庄子哲学 内在矛盾 封闭性 开放性 先秦儒家 天人关系

7.庄子哲学论文 篇七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争无数、百家争鸣的时代。他看清了社会现实, 深感苦闷, 他在理想世界里重建人生。他的思想以“道”为源头, 在“道”的范畴下, 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观和处世态度。

庄子的人生哲学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春秋战国时期, 庄子看到了现实的残酷, 尤其是“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的社会现实。他对自己的人生多次思索。庄子认为, 人生的构成不过是生与死、时与命、情与欲。他感叹人生短暂, 变化无常。即“人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之过隙, 忽然而已。” (《知北游》) 生死是一个循环交替的过程。即“死生, 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 (《大宗师》) 人生的“时与命”就是自然现象中的白天黑夜, 不可抗拒, 个人无法改变。庄子是大哲人, 也有“情与欲”。他认为世人都避免不了“哀乐之情和利害之欲”。即“人之生也, 与忧惧生, 寿者惛惛, 久忧不死, 何苦也? (《至乐》) ”哀乐之来, 吾不能御, 其去弗能止。” (《知北游》) 面对“情与欲”, 庄子选择的是泰然处之。庄子认为, 面对人生的无常, 只有“圣人”可以超越一切, 他说“圣人不从事于务, 不就利, 不违害, 不喜求, 不缘道;无谓有谓, 有谓无谓, 而游乎尘垢之外。” (《齐物论》) 由此, 庄子提倡一种无待、无累, 追求人身自由。

庄子提倡精神自由。他希望像圣人一样, 超越世俗, 达到逍遥的境界。“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下》) 和“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 (《孟子·梁惠王上》) 的社会现实, 使庄子处于苦闷之中, 因此, 只有超越世俗, 才能更好地生活。庄子决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他认为, 只有“无待”“无己”的境界才能“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逍遥游》) , 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

为达到逍遥的境界, 庄子的人生实践就是精神修养。他认为修养的方法是恬淡无为。“平易恬淡, 则忧患不能入, 邪气不能袭, 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刻意》) “纯粹而不杂, 静一而不变, 恬而无为, 动而以天行, 此养神之道也。” (《刻意》)

庄子的处世哲学是“缘督以为经, 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 (《养生主》) 大意是指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 便可以保护生命, 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 可以享尽天年。简言之, 庄子的处世态度是超世、遁世、顺世。在荣辱之间, 庄子超然脱俗, 践行“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斯已矣。” (《逍遥游》) 面对死亡, 庄子超脱俗人之见, 曰“吾以天地为棺椁, 以日月为连璧, 星辰为珠玑, 万物为賷送。吾葬具岂不备邪?” (《列御寇》) 面对人之常情, 庄子超出常人之态, 曰“喜怒哀乐不入於胸次”。 (《田子方》) 为达到逍遥的境界, 庄子主张躲避社会现实, 隐居山林, 与自热融为一体。但是, 庄子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也不可能完全躲避世间的一切。为此, 他提倡安时处顺, 顺应自然, 追求无待、无己、无累。

对庄子思想的研究, 可以说是王蒙晚年的主要学术成果, 他说:“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一书,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书。它是哲学, 当然, 是散文, 是神话, 是寓言, 是论文;是浪漫, 是荒诞, 是想象也是穷根究底;是抽象扮演, 也是奇论怪论。”[1]在王蒙看来, 《庄子》一书学问之深, 庄子思想之博。七十七岁高龄的王蒙对庄子研究有难处。他说:“本人谈庄子并没有足够的知识准备, 例如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史”。[2]那王蒙是如何解读庄子的呢?王蒙坦言:我有的是不止一种文体的文学写作实践, 是人生经验, 包括在顺境中、特别是逆境中生活与思考的经验, 是想象力与沟通的愿望与能为, 是不无己意新意创意的阅读的生发——台湾喜欢用的词是“发酵”, 叫做庄子两千多年后在老王身上的发酵啦。王蒙尝试着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解读庄子。他指出“与其说我是在注什么经, 不如说我在认真阅读的同时找材料注我。恰好籍题发挥、趁机谈庄是一, 籍庄谈人生谈生存环境谈老王是二, 籍庄谈哲学谈思想方法谈世界包括主观世界与客观大千世界是三, 籍庄谈我相对熟悉一点的文学文字是四, 籍庄与读者聊天自娱自慰自己扩张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五……六七八呢?我先不告诉你, 我永远不会全告诉你。”[3]这里可以看出晚年的王蒙对庄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论作品《庄子的享受》意义时, 王蒙说:“我希望我的《庄子的享受》对于《庄子》不是佛头着粪, 而是差堪比翼, 我的幻梦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思辨直奔骑牛李耳, 忽悠差及化蝶庄周!”[4]。《庄子的享受》是王蒙对《庄子》内篇的解读, 尤其对“逍遥”的解读尽善尽美。王蒙一生波澜起伏, 辗转流离, 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王蒙如何保持正确心态面对人世沧桑, 重点是他领悟了庄子的“逍遥”。

王蒙认为庄子的逍遥思想十分奇妙。庄子给人的第一个概念第一印象是神奇的“逍遥”二字。不妨说, 庄子一生论述的主旨就是指出通向逍遥之路, 实现个人的与内心世界的超脱解放。王蒙追根溯源, 对庄子的“逍遥”作明确阐述。他指出“逍遥”字典上的解释是闲适自得或优游自得。闲适与悠游, 说明它的前提是无事、无承担、无责任、无烦恼、无权利义务的契约束缚, 即不处于尊卑上下、亲疏远近的人际网络之中。而自得, 纯是主观感受, 自己能乐能取乐或自以为乐就行。[5]闲适自得是一种生存状态, 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对逍遥的追求并不是轻而易举, 王蒙认为追求逍遥的过程会导致一定的困窘与尴尬。人们越是追求逍遥, 就越会遭遇一些令人逍遥不起来的因素。这当中包含着几分悲哀、几分无奈、几分两难。要真正的逍遥, 需要容忍一切困难。古往今来, 我们必须面对, 我们曾经面对, 庄子早已面对——面对而全然无法改变那些面对了以后令人失望的一切。庄子知道他没有办法改变人类的一切特有的麻烦……只能拯救灵魂, 拯救自己, 他只能搞精神的一己的胜利与陶醉, 搞精神迷醉。只能用逍遥的思想超越世俗。王蒙叹言:庄子是另类, 另类的人与文, 另类的学理与思路。[6]

追求逍遥需要有大气概, 即使受到小鼻子小眼的庸众的嘲笑, 也要置之不理, 如此, 就离逍遥近一步了。再退一步, 做不到绝对的逍遥也无关紧要, 知道“逍遥”两个字, 已经有了目标, 有了标杆, 这是庄周的贡献, 这是中华文化的奇葩, 这是精神的升华与享受。[7]庄子一生都在追求逍遥, 他看透了世俗百态, 在现实中无法摆脱, 只能寻求在精神世界超越一切。

读完《庄子的享受》, 王蒙对逍遥作了高度的概括。逍遥的获得需要一种大气魄和大心胸, 像庄子提到的大气魄“九万里”“掀动或扶摇羊角”, 而没有这种气魄的小知小年即小虫儿们是不能理解逍遥的。逍遥的含义是超越世俗, 鄙弃权利, 像庄子笔下的许由, 视天下外物俗务如无物, 听到了将权力禅让于自己的的话则视为耳朵污染、听觉病毒。逍遥就是一种自由, 它要无待, 要满足, 摆脱一切外物的干扰, 而不是去追求外物, 换句话说, 逍遥就是一种无拘无束。逍遥的境界是要与大道合一, 成为至人、真人、神人, 与大道合一则无所不能, 无所能伤, 可以超越拔高而不封顶, 可以做到藐姑射山上的神人那个境界, 做到令唐尧也自惭形秽的地步。

逍遥是一种境界。虽没有实用价值, 但是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庄子》可以增加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使我们对什么事情都能看得比较通透, 从而获得心灵的救赎, 在人生的种种苦恼中仍然能保持心灵的独立、自由。[8]正如有论者指出:“老庄不能当饭吃, 但是可以当茶喝, 可以当清火消炎的仙丹服用。……它发育你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这样你的心胸就不一样了”。[9]由此也可以看出, 庄子思想的意义和价值。逍遥其实就是一种境界, 人与人是不同的, 能够达到的逍遥的境界与感受也不一样, 人们没有必要计较逍遥的定义、去分际真伪逍遥, 分辨何者是庄周的逍遥原义, 何者是后人穿凿。王蒙说逍遥只有自己能感知, 说得简单一点, 你觉得你逍遥, 你觉得你自在, 你觉得你不受外物的役使也不受物议的困扰, 你也就沾了逍遥的边儿了。

王蒙是庄子逍遥的践行者,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逍遥。在王蒙身上我们看到苦难却没有发现怨恨, 看到反思却没有发现极端, 看到责任却没有发现放弃。他有一种逍遥的境界。王蒙的境界正如《庄子》中描绘的“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阻,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斯已矣。”[10]

年近七旬的王蒙践行庄子的处世哲学, 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处世哲学。在《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一书中, 王蒙谈到了对生命的重视。有论者指出, 在王蒙的思想或“人生哲学”中, 有两点特别突出:重生思想 (重视生命和生活) 和乐观态度。[11]生命是珍贵的, 人生有且仅有一次, 生命是一切的一。王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为什么在新疆维吾尔民族聚居的农村里生活了十六年而没有自杀, 因为他很珍惜生命, 他有“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

王蒙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源自他的人生处世哲学。他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骨子里有儒释道的思想, 尤其是道家对王蒙影响极大。有论者指出, 王蒙的人生哲学和道家具有内在的精神联系。[12]道家的重要代表者庄子, 重视生命, 为了人生的逍遥自由, 追求无待、无累、无为。庄子的无为思想对王蒙的人生哲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王蒙说“无为是一种境界。无为是一种自卫自尊。无为是一种信心, 对自己, 对别人, 对事业, 对历史。无为是一种哲人的喜悦。无为是对于主动的一种保持。无为是一种豁达的耐性。无为是一种聪明。无为是一种清明而沉稳的幽默。无为也是一种风格。”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践行无为, 王蒙提倡顺应自然, 即使面对逆境, 也应坦然面对。1963年秋, 王蒙与妻子商量, 举家西迁到新疆, 在那里一共生活了十六年。在新疆伊犁的日子里, 王蒙并没有觉得这是无法忍受的, 而是积极调整心态, 坦然面对。可知, 那时的王蒙已经达到了一种逍遥的境界。也许他相信, 苦难的日子终将过去, 美好的生活总会来到。王蒙指出, 他在新疆伊利能够很好地生活, 最重要的是达到了无为的境界。他说:“无为是一种境界,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无为是一种艺术, 一种圆融贯通, 一种天马行空, 自由自在, 得心应手, 了无痕迹。无为是非‘常道’的天道, 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理。无为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精神的翱翔, 精神的解放, 精神的自由舒卷, 精神的大写意与现代舞。你可以享受无为, 欣赏无为, 以无为为契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却难于强求之硬解之操作之扮演之。”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8.逍遥人生——浅谈庄子的哲学思想 篇八

关键词:庄子;道;逍遥游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重要代表。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但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相对主义。很多人认为庄子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实庄子思想中有很多唯物主义因素,说他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也不为过。庄子的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论证精辟。他从道出发,把道运用到物质起源和伦理纲常及社会政治领域之中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他对物质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阐述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弘扬。

一、庄子唯物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形成的时代。这时期,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在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没落下来,走向贫困破产的道路;另一部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开始上升。庄子属于前者,他一生生活贫困,体验到当时受压迫受苦难的小百姓生活,他能够说出劳动者的一些要求。他从自己本阶级的没落看到不可挽回的阶级命运,他对当时的社会不存在任何幻想,因而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现实,他不信上帝,不信鬼神,有反宗教思想,有产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可能。庄子怀疑上帝,向宗教提出挑战,所以他的哲学思想蕴含了很多唯物主义成分。

二、庄子的人生观:逍遥游

“逍遥游”是“无所待”的自由,即绝对的自由。“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一词始见于《诗经》,“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人道合一后实现了对人生各种困境的超越的忘物忘我、无功无名无己、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超越了一切,无时空之限,无是非之辩,解决了人生一切苦难,内心充溢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喜悦和快感。这是人生最佳的境界,在庄子看来,只有无己的至人(真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逍遥游”就是庄子精神的翱翔,也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神游”。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庄子,只有庄子的“神”,才能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而无遮无拦地遨游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是说,在《逍遥游》中,真正逍遥的不是任何一个物质的实体,而是庄子的“神”、庄子的“精神”、庄子的“心灵”。时间和空间被我们超越了,一切的界限都被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心灵成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我们也在自己心灵中的这个无限的宇宙中自由地翱翔。……我们体验到了“逍遥”,体验到了无待的、绝对的自由——我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自由。

三、庄子的相对主义、不可知论

庄子认为有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伟大的。同时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若以有限的知识和生命去认识无穷的世界,是十分困难的,最终结果只会使得人们精神疲惫,劳而无功。庄子在《庄子·养生主》里面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认为任何认识活动都不能认识这个伟大自然的全部,最好是不要作任何分别。有了分别,有了名称,有了概念,不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而且也破坏了完整的“道”。他认为只有无知知识,才能够与“道”的原则相符,因为自然界本身无所谓知识,只有不求知识的人,才是真正有知识的。他说:“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庄子·肢箧》)庄子认为从“至大无外”的道去观察世界,“是非”和“万物”一样,也是相对的,因而关于是非的争辩毫无意义。他主张用自然齐一来调和是非,以因顺无穷的变化,达到穷尽天年的目的。

庄子的认识论提出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反对人们认识活动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但是他不是从正面迎接矛盾解决矛盾,而是企图逃避矛盾。企图避免对事物做出肯定,否定认识及其作用,这是庄子认识论中的严重不足。

四、庄子“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道”在庄子哲学思想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庄子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它们的兴衰成败也都取决于道。

庄子在此处指明了“道”的如下特点:第一,道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它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根源。第二,道比上帝、鬼神悠久,更为根本。宗教迷信思想认为天地是由神创造的,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和上帝鬼神没有关系,倒是上帝鬼神也是“道”的产物。第三,“道”是物质性的实体,不是感官直接的对象,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庄子指出:人类生命的产生是由于“气”的聚集,人的死亡是由于“气”散。不只是人类如此,一切东西的生灭都是根据气的聚散的原则所决定的。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变化。

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肯定了自然界是独立发展着的,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他认识到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但庄子没有区别客观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的性质。自然现象是不受人类主观意志影响的,但有些社会现象是由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造成的,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庄子唯物主义哲学不彻底的表现。

尽管“道”玄妙莫测、无影无踪,却主宰着万物的成败生死。人们修道、悟道,超越生死、时空的束缚,达到无羁绊即无所待。道是万物的本源,它无影无形却真实存在,谁得到了它就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成,超越生死,超越时空。庄子关于“道”的论述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道”描述成客观存在的东西,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抓住了物质的本质,因而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菊,范习中:论庄子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J].天府新论,2007

[2]宋辉,宋晓璐:漫谈庄子哲学思想[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

[3]冯田福:庄子哲学思想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

[4]王富仁:论庄子的自由观——庄子《逍遥游》的哲学阐释[J].河北学刊,2009

作者简介:

吴璇,(1991~),女辽宁盖州人,辽宁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庄子哲学论文 篇九

——读《庄子》有感

原创: 赖若然

且站在人生之上看人生,脱于红尘之外看红尘。书卷之间盛满他的反弹与觉醒,黑暗中,无为亦无言。

人类生而平凡,何不从俗,去尝那平淡中的欣喜呢。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的鹏,仿佛掌握了天地间最强大的力量。但是莫忘了,鹏徙于南冥,须借海运之机,季风之猛,方得扶摇而上。

故而,何不成为风,自随朝来自随暮去,于婆娑烟波中,四海游走,无为,无言。

世间有许多事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不如无为,顺其自然。春去秋来,冬暖夏凉,因而春种秋收,辛勤耕耘。若是逆流而上,逆风而飞,这等连鲲鹏如此巨物也做不到的事,大概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闽南一带台风袭击时,竹柏顺风折下腰,“俯首称臣”,虽弯不伤根;而坚硬笔直的松与芒果树,却因不愿弯腰而被连根拔起。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固然可贵,但于庞大的力量面前,这实在是一种愚蠢。

人生你要抓住的东西太多了,两只小小的手掌如何捉得住呢?且丢了机心、成心与分别心,有所舍弃,能放得下,才能游刃人生。是言“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无为即是理智权衡,有失才能有得。恰如指尖沙。抓得愈紧,溜得愈快,不如张开手掌,任它们缓缓溜去,留下少许堆积手心中。道家守一思想言,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为何梅不于暖春开花?春是一个舒适安逸的舞台,但春之后是酷热的夏与干燥的秋。梅放弃了春之舞的机会,选择了静静修养,于深冬饱含生息之时,绽颜一笑,傲然而立,旷世皆香。成与败,得与失,一念之间无绝对,该弃的、该留的皆为身外之物,且顺它而行,沿途采撷。

无为而治是乐观而快乐的本质,因为顺势而为才能无忧无己。“无”字的甲骨文形似一个人手持鼓,一边敲击一边起舞,古义便是“学而知其乐”。因而庄子所提倡的“道法自然”,便是追随自然的脚步,“以天为徒”,从平淡与寻常中探求道。为何孩童总是欢声笑颜,快乐无忧?不是因为那年纪没有悲伤的事,而是因为他们能及时把痛苦放开。孩童的眼永远是明澈的,他们没有控制世界的非分之想,没有驾驭别人的野心,亦没有对声名权势的热衷。而成人却因想得太多,常常患得患失,沉浮于尘世嚣嚣中,找不到片刻清闲快乐。这便是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孩童之道吧,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方能知其乐,品其乐。

庄子梦靥中所幻想的巨鱼与巨鸟,尽管拥有强大,却没有无上的力量。却是无形无言的风,默默掌握了控制世界的把柄。

庄子一辈子没有说过话。

他在看,在听,在思考,云游在天地之间,以无言的姿态,抒写有言而不言的神韵。

2017年12月月度优秀作品,已入围大赛复赛评选名单。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镇海路双十中学九年级 赖若然

10.《庄子》心得——(一)庄子其人 篇十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庄子名周,字子丘,是战国时期宋国蒙地人,约生于公元前369—286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施等同时期(图1)。

(1)庄子塑像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在乱世之中,他从天地大道到名利生死,都了然于心。他留到今天的《庄子》一书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从庄子那些充满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天地自在的逍遥游。

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生穷困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从古至今,人人都面临着生存问题。那么,庄子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呢?

庄子的生活一直相当贫困,这从他的寓言里可见一斑。

他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家里穷得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于是,去向一个管水利的小官“监河侯”借米。监河侯非常热情,说你看我现在正收租子,等把租子全收上来了,我一下子就借给你300两黄金。这个话说得多漂亮啊。可是,正等米下锅的庄子需要的是马上能救命的口粮,而不是今后能否兑现的金子。

庄子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昨天我从这个地方经过,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四下一看,只见在车辙沟里有一条小鲫鱼在那里跳呢。小鲫鱼跟我说:请你给我一点水喝好吗?我说,可以。但我现在没有水,等我到吴越去,向吴越王请求,开通西江水,引水回来迎接你回归大海怎么样?小鲫鱼听了淡淡地说:你要有一升水现在就能救了我的命,等到你把那么远的水调来,明天你去那个卖鱼干的铺子,或许还能找到我(图2)。

(2)等米下锅,捉襟见肘,可见庄子在现实生活中相当贫困

既然庄子是一个衣食不能温饱的人,他还能有更高的追求吗?

不被“利”困

庄子有一天去见梁惠王,他穿着一身摞满补丁的麻布衣裳,鞋子随便拿根草绳一绑就去了。

梁惠王见庄子这副模样不禁吃了一惊,说:先生,你怎么这般困苦?

庄子说:这是贫穷,而不是困苦啊。有大智慧而不能化行天下,才是困苦。猿猴在楠子树上盘旋跳跃,唯我独尊,后羿拿它也没有办法。但猿猴在荆棘丛中,就得小心翼翼,不敢乱跑乱跳了(图3)。

(3)庄子说他生不逢时,犹如猿猴在荆棘丛中

但是,庄子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贫困呢?他说,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于“利”字如何看待,往往决定他对待贫困的态度。

庄子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人叫曹商,有一天,曹商很荣幸地肩负国家使命出使西部最强大的秦国。走时国家给他配了几乘车马,回来时竟带着上百乘浩浩荡荡的车马。他趾高气扬地对大家夸海口说,要是让我住在一个破房子里,每天靠织草鞋来生活,我估计自己没有那种本事。我的能力是什么呢?就是一看到国君这样高位的人,我几句话就可以讨得他的欢心,然后换来很多的财富。

听了他的夸耀,庄子是什么态度呢?庄子跟这个人淡淡地说:我也听说了,这个秦王有疾患,遍求天下名医为他医治。比如说他身上长疮,如果有人为他破一个脓疮就赏给一乘车马,如果有人肯低三下四地为他舔痔疮,就赏给五乘车马。曹商啊,你是去秦国给秦王治疗痔疮了吧,要不然你怎么能带回来这么多乘车马呢?你的这些东西我根本不会稀罕。

庄子说出如此极尽辛辣讽刺的语言说明什么呢?说明“利”困不住庄子的心。

死不留名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那么,庄子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今天,一个有10块钱的人,他的快乐未必不如一个身家上万的人。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最快乐的人既不是穷得叮当响的,也不是家财万贯的人,往往是那些生活仅仅温饱或者刚刚步入小康的一批人。因为他们的生活不至于过分窘迫,但也不至于被财富束缚。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都属于有资格幸福的。其实,幸福不幸福就在你的心里头。

现在网络流行这样一个段子,说人的一辈子无非是为几张纸,财是人民币,名是奖状、文凭、档案,死后为了墓志铭,烧纸钱。庄子可能把这些东西看得太淡了,他觉得辛辛苦苦为利丧失很多自由和心智,用心为形役不值得,所以这个利束缚不了他,

破“利”不易,破“名”就更难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为利所惑,却常常为名所累,即使高洁之士也希望名垂青史。那么,在高官美誉面前,庄子会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庄子有雄才大略,但他不爱说,只好云游各地。庄子的一个好朋友惠施在梁国做宰相,惠施以他的著作《坚白论》著称,是当时天下有名的雄辩家。庄子到了梁国,就有很多人跑去跟惠子说,庄周的口才、雄辩远远在你之上。惠施一听着急了,就发动他手下的人满城去找庄子,不让庄子去见梁惠王,害怕梁惠王把相位给了庄子。

庄子听说这个事后,就去找惠子。惠子问,你来找我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庄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叫 雏,这鸟从南海飞到北海的时候,在这遥远的路上,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喝。有一天,它飞过一只鸟的头上, 这只鸟正在吃腐烂的老鼠,鸟怕雏抢走它的老鼠,便仰头“嘎”地大叫一声。现在你也想对我“嘎”地叫一声吗?我告诉你吧,名位对于世俗虽有设置的必要,但对于大智慧的人来说,名位就像旅社一样,没有什么值得贪恋的(图4)。

(4)无欲则刚,敢于上门找惠子作一番论理,说明庄子并不看重名位

后来,楚王派大臣找庄子,要把楚国的相位授给他。庄子当时正在蒲水逍遥自在地钓鱼呢,当两个大臣毕恭毕敬地说要请他出山为相时,庄子又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听说楚国有一种神龟,死了3千年了,它的骨头还被放在宗庙里用作占卜。你说它情愿送了性命留下骨头让人敬重好啊,还是情愿活在烂泥巴里打滚好呢?庄子微微一笑,说还是让我拖着尾巴在泥里活着吧。你们就请回去吧(图5)。

人心为什么有自由,是因为他不在乎。所以人生的劳顿有很多时候要先问一问目的是什么,有时因为被名利一步一步地吸引着,人会陷入一种无事忙的人生循环。

(5)庄子就是这样用嬉笑谢绝了送上门来的相位

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个公司或者一个机构,可能最有资格高高在上的人就是老板。老板可以随意呵斥任何一个下属,下属只能是唯唯诺诺。下属的无名火怎么办呢?回家后就把老婆臭骂一顿。老婆也只好点头哈腰,因为她每个月要从丈夫手里拿钱,但是心里又不平衡,回过头就去训孩子。孩子也只好点头哈腰,但回过头就更愤怒,就开始骂他们家的狗,还把狗给打了一顿。狗不敢说什么,它知道它得住在这儿,但也有无名火,就撒在野猫的身上。猫知道自己打不过狗,只好忍气吞声,然后拼命去抓耗子,因为只有在耗子的身上,猫的愤怒才能得到宣泄。

如此这般地说下去,一个老板的愤怒跟一个耗子的委屈之间到底还差着多少环节呢?其实,世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无名火,如果真的想平息它,就来看看庄子,到底真的是别人加给我们这么多的委屈,还是我们自己看不破“名”、“利” 呢?人人都在“名”、“利”这两条船上走,人人都在船中忙,其实心有拘囿啊。所以要我们自己打破这个边界,才有可能达到一种自由和逍遥。汉文的 “闷”字就是一个门字里面一个心,把心关在一扇门里了,能不闷吗!能否打开这扇门全在自己,所谓“看破”二字,无非是打开了一扇门而已(图6)。

(6)庄子视名利如粪土

庄子淡泊富贵,看破名利,但对于死亡,他是如何看待的呢?

看破生死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但却看到了令人惊诧的场景:庄子并没有显示出一点悲痛的样子,而是在敲着盆唱歌(图7)。

(7)“鼓盆而歌”反映庄子客观地看待死亡

惠子不解地问道,你的妻子为你家操劳了一辈子,现在她死了,难道你不悲伤吗?庄子说,她刚走时我心里怎么能不难受呢,但我“察其始而本无生”,现在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最初的开始,是没有生命的,天地之间无非是聚起来这么一股气,然后这股气息逐渐地找到一个形体,由形体孕育出了生命,人就是这样来的。现在我妻子又循着这条路回去了。此时此刻她可能在一个巨大的密室里面踏踏实实地睡觉。她解脱了,我还不高兴吗。想起这些,我就忍不住敲着盆要唱歌了。

其实,中国民间的大智慧者有时也能做到这一点,民间讲究办喜事,喜事有红白两种,嫁娶是生命繁衍的开始,属于红喜事,寿终天年是白喜事。所谓红白只是生命的两端,红是生命来临之前的迎接,白是生命寂灭之后的相送。而生与死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化(图8)。

(8)庄子只是把生命视作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有了庄子这样的心态,也许我们会少很多的羁绊和苦楚

那么,庄子是如何面对他自己的死呢?

他的学生商量,老师百年之后,我们该怎样打点老师身后之事呢?庄子跟他的学生讲,我死后什么东西都别给我准备,就用天地做棺椁,日月当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当葬品,把我直接扔出去就完了。学生不敢,说老师,如果我们不给您弄个小棺材就扔到外面去,野兽把你给吃了怎么办?庄子告诉他的学生,要是把我扔在荒山上,可能就被那些苍蝇、乌鸦等把尸体给食了。要是好好地弄一个棺材把我装起来埋在地底下,我喂的就是蚂蚁、蝼蛄等所有地底下的小虫子。我无非就是饲料而已,干嘛要抢天上那些飞鸟嘴里的食物,而去喂地下的东西呢?哪头不都是被吃掉吗!这就是庄子对自己死的一种看法。

11.庄子的逍遥效应 篇十一

崇尚精神自由

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楚王闻知庄子贤能,意欲任命庄子担任国相,执掌国政,但遭到庄子婉拒。庄子学识超群、智慧出众,却不落世俗,追求独立与自由。认识生死,是自古以来一个永久的话题。庄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认清生死本质的思想家,他通过鼓盆而歌,送妻升天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

庄子能言善辩,其中“巧论三剑,一言兴邦”千古流传。赵文王自听庄子畅论三剑后,三月未出宫门。自此戒绝好剑之痛,一心治理国家。那些剑士自觉再无出头之日,个个心怀忧惧,不久都纷纷散去。庄子以超凡智慧,绝妙寓意劝诫赵文王改掉恶习,使赵国得以善治,走上复兴之路,彰显了庄子思想与智慧的力量。

庄子思想丰富,文学隽永,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与庄子有关的成语近百个。庄子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封建帝王尤为尊崇,庄子在唐朝诏号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逍遥效应

庄子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他的触角伸向了许多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整理庄子的哲学思想,摒弃浮华,还原本真;不为物累,追求自由;不为情扰,崇尚逍遥构成一条鲜明的主线。

《逍遥游》为庄子哲学总纲,展现庄子思想的境界与理想。“逍遥”有优游自得、安闲自在、看淡名利之意。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成为后世追求的一种境界。

越国战败之际,范蠡献出“委曲求全、卑辞厚礼、先求存越,后图复仇”之解危之策,并陪同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为奴,使勾践得以回国。范蠡与文种大夫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国政治清明,国富兵强,终于打败吴国,报仇雪恨。在请功论赏之际,范蠡却激流勇退,跳槽下海,与西施夫人荡桨西湖,逍遥山水。此后入市经商,三聚巨财、得以善终。文种大夫因未听范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不早日离开越王,将会祸事临头的劝告,自恃功高,且留恋富贵,最终落得被勾践赐剑自杀的可悲下场。

逍遥效应是指认清事物本质,摆脱名利缰锁,遵循自然规律,享受自由生活的现象。

当代启迪

庄子的逍遥效应不仅光耀了历史,留下了许多美谈,而且影响着后世并且被弘扬光大。

淡泊名利,低调做人。湖北省沙隆达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作荣2005年担任董事长以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勤奋敬业带领职工使这家处于亏损困境的企业获得稳健发展,职工收入不断提高,成为当地税收大户。李作荣没有因为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淡泊名利,低调做人。

2008年,他婉言谢绝当奥运会火炬手,2009年,他婉言谢绝制作蜡像存入荆州名馆。2009年,荆州市启动了建设荆州名人馆的文化工程,力图打造荆州的“城市名片”,将荆州籍或在荆州工作过的著名人物的蜡像存入馆内,载入史册。历史名人由专家委员会推荐,楚庄王、屈原、关羽、张居正、袁宗道等位列其中。当代名人由各县、区、部门推荐。鉴于沙隆达在荆州市的地位和李作荣的影响,李作荣作为企业家代表被列入推荐名单。李作荣交待办公室不参加此项活动;主办单位领导上门做工作,遭到李作荣拒绝;市领导亲自出面,同样被李作荣婉言谢绝。事后有人对李作荣的做法十分不解,李作荣却说:“我们沙隆达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我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这项殊荣对我来说受之有愧。我们搞企业的,还是应当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能追求为自己树碑立传的事情。”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地处河北省徐水县大午集团的创始人孙大午是我国企业界一位特立独行的传奇人物。他曾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监狱里关了157天。2004年开始,大午集团实行孙大午设计的私企“君主立宪制”,他将企业的股权、经营权、决策权三权分立,互相监督互相节制。他的大弟孙二午当上了董事长,掌控决策权;侄女刘平为总经理,负责企业经营。而孙大午是监事长,监督企业经营管理,但不干预决策、不插手经营。

孙大午离开繁忙的董事长岗位后,主要时间用于研究中国文化,学英语、学书法,到处演讲。他还把相当精力投入到研究釜山文化上。他牵头成立了釜山文化研究会,自任会长。主持召开了“黄河—釜山研讨会”,请来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等资深专家出席会议。以前,孙大午与地方关系较为紧张,官司不断,如今,地方政府对孙大午的釜山文化非常支持,因此,大午集团也得到许多优惠政策,孙大午及大午集团受惠于逍遥效应。

取自社会,回报社会。在当今社会,有些企业家对财富本质的认识就像庄子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一样清醒。当他们积聚了巨额财富之后,积极回报社会,甚至承诺死后全部捐献给社会,达到如庄子所赞赏的不为名累,不为利扰的“无己”境界。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2010年9月5日宣布将在死后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成为中国承诺“裸捐”的先行者。陈光标经历过苦难的童年,他对财富有着深切的理解,他从父母身上传承了乐善好施的美德。

12.庄子故事两则 篇十二

教学设计者:关庙中学 徐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能力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教学方法】

1.朗读法。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人物的志趣。2.比较法。比较惠子与庄子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多介绍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生平、思想;课外阅读庄子的文章,拓宽阅读视野,进一步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汪洋恣肆幽默诙谐。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国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眩目的文化第一次大繁荣。其中有一个独立特行的一派,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后者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这就是庄子,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二、自主学习汇报

(一)、关于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二)《庄子》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 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庄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

(三)、字词:请学生把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到黑板上。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这一专题此时无须讲透,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深浅度。

三、自学《惠子相梁》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 归纳相关文言现象; 把握故事的寓意。教师参考:

1、课文直译:见参考译文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句式方面:如省略句、倒装句“惠子相梁”,应为“惠子相于梁”,即“惠子在梁相”。词语方面:如“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这一环节可以结合直译予以关注。)

3、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四、合作探究:涵泳品味文章的美点并交流。学生的每一点发现都必须珍视。示例:

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课后练习二);

2、直译第一则故事。

3、课后练习三:做好出演课本剧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分析;拓展阅读。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流程,提出本课时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一)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 归纳相关文言现象; 把握故事中的辩论的实质。教师参考:

1、课文直译: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鯈(tiáo)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句式方面;词语方面(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3、把握故事中的辩论的实质。庄子:鱼之乐;惠子:不知鱼之乐。

(二)研读探究: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3、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在《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那么,“惠子相梁”的故事完全是虚构吗?也不全是。惠子可能确实比较热衷于功名富贵,但不大可能做出伤害朋友庄子的事来。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文,请直译:

庄子送葬(原文以及译文见参考资料)指名翻译,教师明确: 小结: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四、语文活动

从本文的两则故事中选一则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补充情节。注意要对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有所提示。(此题意在让学生领会《庄子》寓言机智、幽默,富有想像力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庄子形象:鄙视富贵 清高自守 快乐自由

1、惠子相梁

人物形象鲜明

描摹生动传神 比喻巧妙贴切 情节出人意料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惠子力辩、求真、拘泥

13.庄子心得 篇十三

1、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

2、儒家看重的永远是大地上圣贤的道德,永远是人在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信念;而道家看重的永远是更高旷的苍天之上的精神自由,永远是人在最终成全以后的超越。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思想在生命层面上,要求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以庄子的话说,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间的一番逍遥游,也就是看破内心重重的樊篱障碍,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之中的人生的定位。

3、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心智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的价值。

4、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你质询自己的心,问一问:我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究竟有哪一点是不可替代的?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5、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达到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6、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别主真、主美、主善。我们的物质生活是主真的,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规则,有职业,要顺应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实而已。第二重生活是审美生活。这种审美是二三亲朋好友在一起听听音乐,品品诗词,完成一种文学陶冶,艺术的享受。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为他完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

7、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8、古人的散淡,古人的恬静,古人的辞让,他们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终于可以开阔灵魂起来。有时候,寂寞并不意味着愁苦。其实,寂寞意味着一段静止下来的时光,当你自己独自面对寂寞的时候,有可能会看到你意想不到的境界。

9、一个人的生活完全是可以由态度来改变的。一个人先天的性格、后天的机遇、固有的价值观,最终会决定自己的命运。

10、真正稳当的东西都处在动态之中。

11、什么是生命逍遥之境?这种逍遥需要我们的心、我们的眼、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行动与世间万物紧密相连,水乳交融。这种逍遥游需要我们能够欣赏花开、聆听水流,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朝阳跃上云端。

12、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

13、人生的每一条路都是你必须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发现自己并且得到了确认。

14、如果保有一双灵魂的眼睛始终审视自己,我们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把握住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

15、从认识你自己,到倾听你自己,到涵养、孕育你自己,这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历程。

16、世俗的评判标准,未必能评价一个人的真正质量。只有我们的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所谓时尚、所谓潮流往往有一种潮流的趋势,让我们迷失了自己的心,而趋同于大众的标准。要认清你内心的愿望,真正以你自己生命的方式善待自己。我们往往有一个概念的混同,就是流行就是时尚。但是,时尚有的时候是少数人的一种趣味,而流行有时候像流感一样,它只标志着一种数量,并不代表着品质上的更高级。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常常反省,更需要摆脱外在的标准和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17、一个人真正的力量并不表现在有某种卓越的才华,某种炫耀的技巧,而是一种和暖的凝聚力。

18、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生死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变。庄子对于生命的态度,第一是他不怕死,第二是他绝不找死。

19、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有所坚持,凝静不变。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只有内心安静、勇敢,在外在的气度上才能表现为处变不惊。外化,是指与外界相处时要勇达,要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相顺应。

20、一个人真正的聪明,都不是作用于外在世界,而是静下心来,发现自己生命中最本初的愿望。其实,我们把每天从事着的日常工作仅仅当作一个职业,完成的仅仅只是一件器物,而并没有在工作中移植我们心中的愿望和梦想。

21、在这个世界上,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可以去学习很多,我们可以去经验很多,但你心底的在乎与不在乎,你个人的经验系统,会决定你的生命效率。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22、虽然我们的人生道路会有坎坷和不平,但无论是荣誉还是困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23、我们真正要辨清的是外在的两个障碍,一是物质,而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我们的判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一种眼光,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那么他就会彻底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与力量。

24、在人世间,最朴素的就是人心中的本真,而不应该由外在嘈杂的声音去刻意地提倡弘扬。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的论文下一篇: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