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024-06-20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精选13篇)

1.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一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适应于时代发展和培养新一代的需要,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课堂教育的首要任务。观察能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需要。正如贝弗里奇指出的那样,“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学术知识更重要”。

1、兴趣是调动学生观察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而科学课中的观察活动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最直接的表现。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做好观察活动的准备工作,且要尽量把观察活动设置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为学生创设观察、研究的情境。

2、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感知任务时,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确了目的任务去知觉某一事物,知觉的对象就比较完整清晰。因此,必须养成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观察的习惯。其次要学生养成全面观察的习惯。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事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应该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全面观察,并分清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最后还要培养好重复和长期观察的习惯。因为很多事物的发展特别突然、迅速,由于观察速度跟不上,还没观察清楚,现象就消失了。所以重复观察才能使结果更为可靠。另外,由于观察时,出现的次要现象更加吸引人,容易窥视对主要现象的观察,只好再进行重复观察。为了增强观察的持久性,还必须培养长期观察的习惯,如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等,必须长期地坚持观察。观察时要有观察记录,记录要做到准确、具体。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

观察时要细心,即观察时要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细心就不能深入事物的精微,就不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就概括不出事物的规律。所以观察不仅要亲眼看,还要深入看,要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周密细致、精细观察。但是单单有细心还不够,观察事物时更要有耐心。对复杂事物的观察,特别是创造性的观察,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需要有顽强的毅力。有些现象稍纵即逝,需要进行重复观察;有些现象变化缓慢,需要长期观察;有些现象因实验失败,需要再实验进行重新观察。这些都需要耐心,没有耐心,就不可能获得可靠、准确、理想的观察结果。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当好学生科学观察的引领者

科学课上,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更不是灌输,而是帮助,是引导,引导学生把研讨朝中心问题方向靠。

1、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别人哺育式地灌输的,而是要靠自己在观察实践中“悟”出来的。刚开始观察时,学生免不了要胡想、胡说、胡干,但在观察活动中会慢慢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2、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观察机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此外,科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由于这种观察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且由学生本人相对独立地进行观察,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教给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非常的重要。

1、顺序法。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都有各自的“序”,在空间上有各自的位置,在时间上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观察时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做到心里有个观察的“序”。也就是说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要有一定的次序。只有观察有序,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顺序法可分为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1)方位顺序法。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先中间后两边或先四周后中间;定点观察或移点观察(随着观察对象的行踪而改变观察点)(2)时间顺序法。即按观察对象的先后发展顺序观察。如指导学生观察一天中太阳下的物体变化,观察蝌蚪的发育过程,观察蚕一生的变化,观察月亮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等。无论是方位顺序观察还是时间顺序观察,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只用一种观察方法贯穿于一次观察全过程,就不可能观察得全面、细致。因此,只有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方法,围绕观察目的进行观察,才能真正把握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2、比较法。比较是人们认识自然事物或现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自然教学中,运用比较观察容易发现自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

3、推断法。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时,不应使学生局限于通过直观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把观察同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结合起来。只有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观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及实验后进行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推论训练,才有助于学生掌握观察中的推理方法,才能真正把“观”与“察”有机结合起来。

4、想象法。学生在认识自然事物时,不仅能感知直观的事物和现象,回忆他们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而且还能把这些感知的和浮现的表象在大脑中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新形象,这就是学生学习自然的想象过程。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教师若能适时启发学生想象,就可使观察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广阔,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5、提纲法。在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之前,教师列出观察提纲,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2.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二

一、借助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学生做实验都需要通过器材来实现, 因此教师应当精心选择器材。在学生选择器材进行实践以揭示自然现象的规律, 同时做出科学的改变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 在学习《磁铁》时, 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 在课堂上, 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试验, 由此表现实验效果的区别。A组选择的实验材料有磁铁、塑料片以及铁片, B组选择了磁铁、回形针以及小木头, C组选择了磁铁、铝片以及橡皮。孩子们的认知规律一般是从个别到一般, 随后从一般到个别, A组学生选择的材料, 同类铁质材料只有铁片, 由于材料较为单一, 因此无法有效地证明“磁铁能够吸铁”的规律, B组与C组学生选择的材料正好能够弥补材料较为单一的情况, 不仅典型, 而且非常科学, 较为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并且几组实验的材料都属于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选择结构性较强的实验材料, 使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实验, 最终获得科学知识,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课程的重点就是学生自主操作, 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科学知识, 感受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等都是通过自主实践形成的。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让学生去观察、实践,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 在学习《物体热胀冷缩》时, 教师就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的器材, 借助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实验, 并完成实验。在课堂上, 学生不仅完成了实验, 还想出了很多新奇的实验方法, 如:有个学生将气球套在烧瓶口上, 然后将烧瓶放在热水中加热, 气球就逐渐膨胀起来, 而将烧瓶移到凉处, 气球就逐渐瘪了。通过综合实践,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新鲜事物

创新与发明的想法通常都隐藏在生活中, 一些在生活中较为细心的人经常能够受到启发, 产生好的创意。很多发明其实都来源于生活, 在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从生活细节中发现了创意, 例如, 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生发现油灯的光线不稳定, 因而发明了电灯;富兰克林发现雷电很容易打击高大的建筑物, 因此发明了避雷针。故而,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灵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 一般的肥皂盒, 用的时间久了, 肥皂会黏住, 不容易拿出, 肥皂的使用寿命也会由此缩短。一位同学就想到了在肥皂盒上面套几根橡皮筋, 这样便能够将肥皂隔离起来, 拿肥皂的时候也十分方便, 且肥皂沾了水以后, 也不会黏住, 十分便利。由此可见, 在生活中较为细心的人, 总能产生新的想法, 这也是生活的奇妙之处。在课堂上, 教师还可通过语言引导以及多媒体等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 在研究纸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素材, 看看生活中的纸制品都有哪些, 纸的种类有哪些等。在课堂上, 教师可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 教师还可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 假如你们要给自己的朋友送礼物, 你们会选择什么纸来装饰?这些纸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样便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科学的相关性, 使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

三、在创新情境中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实践证明, 科学的发现通常源于疑问, 而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通常体现在学习活动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 经过思考产生, 在此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产生新的想法, 通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 在认识空气的时候, 教师便可为学生创设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往装满空气的瓶子再在加入一些空气, 在装满水的瓶子中再装一些水, 结果显示装满空气的瓶子还可以在打入一些空气, 但是装满水的瓶子却不能再装水了, 会溢出来。此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的?”此时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 “老师, 我们要是继续往瓶子里打空气, 瓶子会爆炸吗?”“老师, 为什么装空气的瓶子可以继续装空气, 装水的却不行呢?”当学生提出问题后, 教师不必急着回答, 可以引导与鼓励学生,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由此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三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好奇心萌芽逐渐转变为创新意识的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为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去自主探究和发现。教师要给学生更多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并且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做到人人平等,对有个性、有创意的简介和说明都给予鼓励。同时,师生之间亲密的交谈也是激发学生创新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并且相互信任和帮助,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尝试创新。

例如,在教学“尺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不用尺,想办法测出科学书本的长度,学生课桌的长度和教室的长度。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行探索,并观察学生的行动,教师会观察到学生有用手测量的,用脚测量的,还有用其他事物代替尺来测量的。然后教师应在实验得到结果后,表扬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又在行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还慢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提供有利的创新条件

勤学善思是一切创新的开始,质疑也是创新的起点。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动、喜动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提供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创造。教师要利用好每一次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疑惑,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测量水的温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带着学生进入科学实验室,通过让学生亲自做实验,了解这一小节的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师首先和学生确定实验课题,提问学生应该怎么测量水的温度,这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表扬,并再详细说明测量的过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然后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往下做:1.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3.测冷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中,观察,读数。4.测热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中,观察,读数。5.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实验过后,学生测量的数据会有不同,这时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思考问题擦出的火花会点燃学生心里创新的火苗,让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三、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小学科学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多彩,但缺少自主实践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还是停留在教师灌输的知识联想中,导致创新意识下降。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四

篾厂中心校

左光巧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新课标、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很必要的。

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

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对比观察: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一方面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例如:鳞翅目昆虫的分种要从头、胸、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种主要观察胸部。常见的灰蝶科与凤蝶科容易混淆,通过对比观察从同中找出异点,灰蝶科翅正面花纹少,颜色单一,腹面花纹较多,颜色较多;而凤蝶科翅正面和腹面花纹和颜色都多。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各科、种的生物特征就易掌握。

重复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把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来确定脑是否除荆当然这种实验要反复进行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也应该重复的使用不同浓度硫酸来进行刺激,反复进行观察,最后使学生认识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指导学生反复的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5.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五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提问,让他们通过质疑问难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自己要学些什么,从而让他们主动去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能力;培养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会去创新。可见,提问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课题。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敢问、乐问、善问的能力呢?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激发学生提问

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学生问:“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末尾和第二部分末尾完全相同,这有什么作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了这是首尾呼应,能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在教《烟台的海》一课时,学生问:“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烟台的海,而却先写冬天的海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认为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观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二、教给提问方法,培养学生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提问,互相答问的习惯,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将创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要学生会提问,那不是你让他提问,给予和谐的氛围就能做到的。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下一番工夫。当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教师要因势利导,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根据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维脉搏,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新的教科版教材不再有课前的预习提示。但我觉得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进入段篇的教学,预习时还是有章可循的。于是我设计了指导学生预习的提纲。其中针对文章题目及整体结构我要求学生想一想“文章确定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全文写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的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上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可以循着这个提纲指引的方向去思考,找出疑问就不难了。

三、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有效提问

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是理解的重点,同时也是理解难点,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者若只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可能效果不好,学生就不会知道它流传至今的原因。但若就此诗句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呢?”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园内林木葱茏,繁花似锦,红杏灼灼,灿若云霞。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不仅让学生领会诗意,而且感悟了诗的意境,深刻领悟诗中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科学评价提问,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6.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六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操作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重视了学生个性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反过来,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教学”元、角、分”时,设计教学情境:我问可爱的小同学们,我们上商店买东西,要带什么去呀?同学们大声说:”钱”。还没有等我再往下问,很多同学就从口袋中拿出钱来。有10元、5元的,有5角、2角、1角的,也有拿出少见的分币和100元大钞。这一下同学们兴趣都起来了。我说,光有钱,认识钱还不行。还要清楚这元、角、分的不同,这样买东西时才会不出错钱。同学们就是在这种兴趣中,了解到元、角、分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换算。只要一个个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

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另外,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操作充分体现了两为主原则,合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实践或亲身制作学具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它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手脑并用,通过自身的探索后获得成功,体验到参与之乐。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让学生在先课前自制一个长方体,通过各种感官理解什么是长方形的表面积,然后让学生把模型拆开,成显一个组合图形,让学生动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师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学生不仅兴趣更浓,积极性高,而且通过亲身参与,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3、加强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探新知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手操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就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编排原则,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拼组图形”的练习时,课前老师准备许多大小

各异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照着例题的图形拼图,然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拼组。教师要求学生任意选出老师课前准备的教具,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结果,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他们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人物等等。如拼出了不倒翁、小松树、小鸡、人物等。就连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也拼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操作活动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在不同方法中求创新

学习过程是个体的认识活动。小学的学生虽然年龄比较小,但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例如,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老师应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并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体会方法的灵活性,比较方法的优缺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也要让学生一题多解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我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例题时,我就没有用课本中的计算思路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体验中已形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找出题的多种计算方法。在教师”看谁最聪明,想的方法最多”这样富有激励、煽动的语言刺激下,学生兴趣盎然,探索情趣高涨。通过动手、动脑,一张张小嘴娓娓道出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思路。有些与课本

中的计算思路虽然不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实在难能可贵,这就是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表现出来的很了不起的求异和创新。我在每位同学表达了自己探索的计算方法后,都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了这种计算方法,从而满足和鼓励了学生探索、表达的强烈欲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7.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七

一、创建“听说”的良好氛围, 激发学生“听说”欲望

1. 创设情境, 激活儿童心态, 鼓励大胆表述。

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观点, 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激活儿童心态, 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话敢说, 使学生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学生在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言精炼且重点突出, 这需要教师平时多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看谁最先发表自己的观点?”“看谁能比他说得更清楚?”等。只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发言, 特别是学生回答错误时少批评, 多鼓励, 耐心倾听, 学生就会敢说。学生敢说了, 教师再及时进行指导,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还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他们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2. 建立民主、亲善的师生、生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合作伙伴。”教师要自觉、主动地转变观念, 从高高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交朋友,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建立起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也要学会欣赏, 学会倾听。不但学生说得好时教师给予表扬、赞赏, 教师讲述得精彩时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给予鼓掌。带着互相欣赏的心情, 就会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 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一个人发言, 大家认真倾听, 不但可以听得明白, 还可以鼓励说的人越说越起劲。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 听同学发言同样也是参与。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别人的意见, 边听边想, 吸取他人之长, 充实自己。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敢于质疑, 勇于创新。要做到这些, 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提一些这样的问题:“你赞成他的观点吗?”“对于他的见解你还有什么补充吗?”“请你评一评他的说法?”……

3. 教师的引导, 带出师生共同发展的局面。

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 倾听学生的发言, 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将使教育从不同的层面打破封闭的围墙, 主动走向开放的状态, 加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革。教师要在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讲的同时, 也要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 观察他们的上课表现, 倾听他们的议论和回答, 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 当他们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结论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对学生说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不是简单地否定, 而是满怀期望的鼓励, 富于机智的启发引导。学生在自己心情放松的情况下, 他们的发言就会出人意外的精彩。这也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因而, 教师要放下“架子”, 把自己看成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 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讨论与思考过程, 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二、设计“听说”的交往活动, 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学生的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 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 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交往活动, 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在理解的基础上相互辩论, 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开展互补式的信息交流活动, 让学生从中得到灵感, 求得真知。

1.“启发式”活动, 让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学生在学习中有时会感到困惑, 思维进入了死胡同, 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适当的启发, 当然不能包办, 点到即止, 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得到顿悟。学生们就通过这样的倾听与诉说, 进行着信息的交流, 把自己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整合建构, 共同提高和发展。

2.“引导式”活动, 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想法”。

在课堂上, 孩子们经常会遇到找到不同方法或答案而争论不休, 教师要给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在不同意见的氛围中, 学生们养成了积极思维, 友好合作, 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培养了敢于发表不同想法的勇气, 打开了创新的思路。

8.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八

[关键词] 观察能力 观察方法 培养途径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的智力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是一种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活动。

伟大的科学家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谈及他为什么能作出如此大的贡献的原因时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在时间上极易消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能力上,我是超过中等水平人的。”从无数科学家成功的例子中,可以发现观察是科学家研究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理性思维形成的基础。中学生具备敏锐、精细的观察力是学好科学知识必备的良好素质。观察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本来不易掌握的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有观察能力的学生,绝对不会是一个成绩落后或文理不通的学生。因此,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 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是带有指向性的,观察目的明确,目标清楚,观察才能抓住重点,注意力才能集中到有关的观察对象,获得丰富的感知材料,从而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由于青少年的知觉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因此观察往往从好奇心出发,容易浮光掠影或者被新奇的但不是重点的现象所吸引,从而忽略实验的主要方面。所以必须对学生的观察加以引导,明确观察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事物或事物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事物的干扰,从而收到理想的观察效果。例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讲氧气的化学性质时,要求学生观察的是磷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反应的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及状态。而在讲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的是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变化。同一个实验在不同的观察要求下会有不同的观察重点,因此在观察时要教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以尽量达到预想的观察效果。

二、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意接受观察的具体要求。激发兴趣可以通过设疑、引入竞争 、趣化知识等方法去实施。激发兴趣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观察加以引导,明确观察目的。如学习“叶的形态”时,教师取出盆栽的夹竹桃、大叶黄杨、天竺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三盆植物叶片的生长情况,然后指出夹竹桃叶是轮生,大叶黄杨的叶是对生,天竺葵的叶是互生。再要求学生观察夹竹桃上下两轮叶片生长的特点,并分析这种生长特点对植物生长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观察户外植物叶片的着生情况。这样会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根据学习心理特点分析,各种直观材料和教具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如观察树上的节瘤、叶片结构等。久而久之还会养成对周围事物与环境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激发兴趣,引导观察,不但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而且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观察要点,学会观察方法

古人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可解一生之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是在观察活动中,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1.比较观察法

比较就是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客体的异同、从而促进思维活动。观察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观察。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因此总有可比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各种现象分析比较,要善于在相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不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如将近似的同一属性的生物进行比较,就能从相同中探微殊。人们平时往往把杨柳相提并论,习惯把柳树叫杨树,实际上杨和柳是同科异属的两类植物。杨的花苞尖端,雄蕊众多;柳的花苞全绿,雄蕊仅2~3枚。另外,杨枝硬挺,柳枝细且垂,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再如观察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以及比较两表的构造、最小刻度及实验操作的异同点,通过这样比较后就能让学生获得更直观明了的认识。比较观察能较为容易地找出事物间的差异。

2.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是指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要按顺序观察。一般的观察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应按照一定排列顺序进行观察。如对动物体的观察,应先看外部形态,再看内部结构。观察外部形态时应先看上后看下,先看前再看后。观察内部结构时应按每个系统的顺序进行。有条理地观察便于输入信息的加工与贮存,提高感知效率。例如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观察顺序为:①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再确定电源电压,电源电压应略高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②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及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③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和最大阻值;④按要求连接电路前电键是否断开,滑动变阻器是否滑在阻值最大位置;⑤电压表是否并联小灯泡,两端量程是否选得合适;⑥电流表是否串联在电路中,量程是否选得合适;⑦实验开始时,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重点观察电压表示数同时观察电流表示数。这样全面有序地观察,既明了实验顺序,又达到了观察的目的。

3.分步观察法

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所制定的观察计划,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如研究阿基米德定律实验,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在弹簧下面挂上金属筒,筒下面吊上金属块,指出弹簧伸长后指针的位置调节金属块部分浸入水中再逐步增加浸入体积.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和溢出水的多少;③将金属块全部没入,溢水杯中的水流入小杯中;④将小杯里的水慢慢倒入小量筒里观察液面所示的位置。按照实验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观察以获得实验数据,达到观察的目的,最后得到实验的结果。

4.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的程序为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即先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后再分出对象的各部分,对这些部分细致地观察,从而对整体对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整体观察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眼、耳、手、鼻、舌等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不遗漏重要的“细节”;在观察对象的各个部分时注意跟对象整体联系,在整体观点指导下观察各个部分时重点观察主要部分,但又不放弃对次要部分的观察。

5. 重点观察法

重点观察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事物本质的核心的关键部分或现象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选择性,引导学生注意收集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特点的信息。依据观察的目的区别哪些是该观察的,哪些是不必要观察的。在观察物质时,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提纲确定观察的重点项目。在观察装置时,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优先观察核心部分。在观察实验操作时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观察的操作进行重点观察。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图表模型时, 引导学生观察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而不受部分无关现象的干扰。如托里拆利实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竖直管中水银柱高出槽中水银面,管内、外水银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则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水银柱的长度有关。此时应该进一步观察当玻璃管倾斜一个角度,管中水银多了一些,水银柱长度增加,但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仍然不变。这表明与管的直立或倾斜无关。还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大气压的大小与玻璃管的粗细有关那就换用两只内径不同的装满水银的玻璃管重复上述实验,可观察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都是同一个数值,这表明与管的内径无关。可见这个现象的本质是水或柱的竖直高度与大气压有关。此实验表明作用在管外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的水银,于是得到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因此在观察时明确重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6.归纳观察法

归纳法是在获得许多个别事物的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这个方法也可以运用到物理实验观察中。即从一个个的现象观察中先得出一个个结论,然后归纳出一般的规律,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如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首先观察各种细胞器,其中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叶绿体和液泡,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却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由此指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却具有以上细胞器。那么学生在下面的观察中会刻意寻找被观察细胞的特征细胞器,这样就能对细胞的观察和细胞器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细心观察,持之以恒

观察的目的在于通过事物的现象及其特征的分析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它的发展规律。如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有利于掌握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变态的发育情况。有的学生对十八星瓢虫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和记录,从而弄清楚了十八星瓢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及变化过程。

五.观察中学会思考、分析,发展寓意联想和求异联想

观察是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知觉过程,所以要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启发引导,扩展联想,寓思想教育在观察中。例如,有老师在带领学生观察柳树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描述并归纳柳树的特点,同时,联想做人的品格。结果有学生说:“柳枝接骨,伤科早有妙用,柳叶代茶而饮,不愧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的说:“柳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极易成活,到处生根发芽,不需要优越条件,我们长大后也应该像柳树那样,哪里艰苦哪里安家。”就这样教师启发学生在同一事物的观察上,让学生各自抓住了事物的不同特征,产生了不同的联想,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六.开阔观察途径,注意观察结果的记录、整理和总结

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观察,能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丰富的知识。例如,野外调查、室内观察、解剖标本、声像展示、演示实验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观察,理解知识。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记录,并及时分析、统计、整理分类,也可绘成图表,最后归纳总结,写出观察报告或小论文,这对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理解、掌握知识和提高其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越丰富,越准确,认识就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科学课程是一门以观察为主的学科,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正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于浩.中学化学创新教法之实验改革指导.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6:125

[2] 范杰.化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9:112-113

[3] 周美珍.生物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9:66-67

9.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九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入手。日积月累的结果必然是学生 的探究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一年级的学生初入学.良好学习习惯尚未养成,爱说,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达到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的目的呢?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诱发探索欲望

我国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虽然它的确也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学生的能力的不足。过去的教学模式到底有什么问题呢?过去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思路必须完全跟随教师,不允许有丝毫的差池,更不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否则在如此高压之下,天长日久学生的创造力被完全抹杀。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挥。所以,在平等、民主、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展开其想象的翅膀,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提高其探究能力。因此,广大教师要以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极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愉快的、老师是慈爱的、同学是友善的。

例如:在教学基数和序数时,有很多学生分不清楚“几”和“第几”,我没有加以斥责,而是请十位同学站成一排,以游戏的方式来教学。如请左起第四个同学跳一跳,请右起的 3个同学拍下手,请你找到站在左起第8个的好朋友„„学生们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较快的掌握了序数和基数。所以,我们只要能真正的做好这一点,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实践证明,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充分的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使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激起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表现出学生内在的潜能。

二、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而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 机。

1.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

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题思路的开阔、各种特殊而巧妙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构成了数学本身潜在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数学的这种内在魅力引导学生去联想发现并运用。如,在教学图画应用题时,先出示一幅图,问: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大多数学生都能用这样的话叙述“原来有10只鸭子,跑走2只后,求还剩多少只鸭子?”有的同学又说:“有10只鸭子,跑了多少只后,还剩2只?”还有的同学说:“跑来了2只鸭子后,一共有10只,原来有几只鸭子?”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叙述,使学生从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上得到了应有的锻炼。然后,再请学生扮演小鸭子来反映图画的内容,同时叙述扮演的内容,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投入进来,这样的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意识。

儿童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三组组成的特点,从而为学生后面学习看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式子作好铺垫。

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习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1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小学阶段最早出现的概念教学,它很重要,没有它,在以后其它的数的认识教学将难以进行;而它又很容易,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前都见过,甚至会读会写。如何让这些“旧知识”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呢?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形状,联系实 际,发挥想象力,想每个数字像什么,让学生自己找一些有关数字的故事讲给其它同学听等。通过这些,让学生感到其实数很有意思,而不是表面上的一个数字那么简单,同时又要让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发现,然后找到答案的,从而初步形成探究氛围。

4、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将式的设疑问难,将会“吊”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望,从而个个跃跃欲试,自然而然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5、采用符合教材内容的多种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比谁最聪明”、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不断深化学习动机,把学生从对分数的竞争引向追求知识、提 高能力的竞赛。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中,教师如何去引导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如何都需要教师用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水平,在引导探究教学法中特别是引导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l、问题是教学的开端。问题存在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

2、问题是教学的主线。

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3、问题是教学的归宿。

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 引上创造之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困惑情境,巧妙设置疑问,可以很快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创造的激情也因此萌发。这样,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必然想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索。但是提出的问题停留在“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营造出探究的氛围。

老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

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高。

四、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的活动阶段。

教师可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小结,但不可牵制学生。不要过分担心学生的自由讨论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发生偏差甚至产生某些错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争论与探索去获得新知。

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应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如学生在认识了十以内的数字后,教师就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上的《单数》、《双数》的有关内容,这样既不冲淡课本主题,使学生的知识更紧凑,同时又为找规律填数作好了准备。这样就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不断探究数学奥秘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数学学习中难免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调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知识能自如的迁移。

总之,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注意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去从事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学生的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 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石城学校 张雪梅 2013.10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掘出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发掘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指导者。因为学生 的知识技能如果完全依赖教师的指导,那是死读书,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学习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自主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

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动手动口动脑、生动活泼,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参与之中主动获取知识。如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下面就此谈一些我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育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交往方式,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笑着去学,教师决不要扳着脸更不能训斥学生,真心尊重每个学生,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一种民主的学习生活,以民主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

2、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臵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二、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对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提出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视“讲清基本概念,抓住知识要点,培养解题技巧,解答学生疑问”,强调以教师 为主导作用的教育,造成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使学生只会做“学答”而不会做“学问”。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创造一种人人都参与提出问题的氛围,促使学生增强问题意识。然而学生主动提问的很少,为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是板书时)有意的出错,让学生抓住出错的地方来质疑,来提出问题。

三、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1、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师往往容易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一个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至于这个学生为什么能答对,别的学生为什么会答错,则一概不予探究。由于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答对了,下次不一定能答对。尤其是当几个学生的结 论存在不一致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你的思想过程是怎样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的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以在全班学生中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在学习中进行反思

2、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

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错误除了偶然的疏忽,通常有其心理上或思维上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研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先寻找并加以消除。学生能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那么就意味着他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米就是把1米分成6份,取其中5份的长。”这一句话是对还是错。总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对的。于是我就让学生通过画线段比较与进行辩论。结论只有加上了“平均分”(或等分)这句话才能成立。学生在纠正错误方法的同时,又学到了一种判断的方法。每个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不相同。引导学生交流和总结学习过程,不仅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能优化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

4、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比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这节课时,我把所教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用自备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方法越多越好。同学们很快折出了常见的几种。我继续问:“还有其它折法吗?”过了一会,又有两种新的折法被发现了。把正方形纸对折、得到长方形,再将长方形对角折、得到的小三角形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把正方形纸对折、得到长方形,再将长方形相对的任意两个顶点重合对折,此时得到的小梯形也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和自己的好朋友找规律背口诀,找对手进行比赛。整节课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热烈。

四、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

小学数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习数学的有效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能自主探索。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充分发挥数学课的优势,与现代教 育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石城学校 张雪梅 2014.4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等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生活中运用创新意识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智力和身心的发育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其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进行发散性的思考,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大有益处。其次,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该标准中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贯彻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必须认真对待和落实。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1、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空间。比如:在教《乌鸦喝水》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小朋友思考,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使乌鸦喝到水,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使瓶子倾斜,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在瓶子上戳个洞,有些小朋友甚至提出找一根麦管来吸,老师则应该把学生提出的方案一条一条列在黑板上逐一分析,并选择出最合理和可行的办法,不管形式如何,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鼓励和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使其保持参与互动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质疑,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问难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自学,在预习阅读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手段例如在教学伟大的友谊这一课时,一位学生质疑: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恩格斯和马克思 共同创造的,为什么只讲马克思主义,而不称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呢?针对该生提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指导学生抓住课题伟大的友谊这一中心,归纳形成这样一组辩论题:马克思主义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体现伟大的友谊和马克思主义不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体现伟大的友谊,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我肯定了他们在辩论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伟大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基础上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大胆表达看法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阅读文章的分析能力,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指点发问途径教给发问方法,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使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质疑和敢于创新 通常可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词语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重点句段提出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类型特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想象,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同时想像力也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对课文情节进行补描,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也可对文章细节进行拓展等,让学生据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思维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4、通过自主探究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自主探究的阅读对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这是因为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发挥自己对问题和事物的想象,从而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自主探究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开展:第一,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主动探究、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教师要注意 为了确保自主阅读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教师必须对自主阅读的主要内容有所限定,并事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在阅读中运用自己的想象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需要,股利其多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徜徉,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自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习惯。

5、利用现代阅读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和多媒体等教辅工具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类学科的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网络并不陌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建立个人博客或网站,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把有益于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读物或作文等放于网上供学生阅读。

总之,追求教育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我们能够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引导得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石城学校 张雪梅 2013.1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大纲》在阅读教学部分强调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对阅读教学来说,这句话可谓是点睛之笔。这里所说的“自学能力”,也就是独立阅读。这句话有以下几层意思:“阅读实践”是达到独立阅读的途径;“独立思考”是独立阅读必须具有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怎样读书”包含着阅读的种种知识、方法、技能;所谓“着眼于”,就是出发点、落脚点。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或者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解决以下认识和实际问题。

一、理解课文是为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是目的、更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手段。这里说理解课文是目的,只是阅读教学近期的目的,而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说理解课文是手段,意思是,作为教材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凭借这些课文训练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教“一”的时候不能只管这个“一”,同时还要想到“三”,要指导学生学会“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地独立阅读、理解教材以外的书籍、报刊。这是阅读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成功。

二、阅读理解的基本内容

1.理解词语。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义务教育大纲》要求: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运用。理解词语主要是理解重点词语、特别是对表现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语。有的熟词在新课文中有了新的含义;有的词语在课文中有特殊的表达作用;有些词语不理解影响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些词语应当指导学生准确理解。

2.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但并不是说课文的每个句子都要深入理解,要抓重点。以下几类句子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加以理解:一是对表现中心有较大作用的句子;二是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是跟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的句子;四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主要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有的可以揣摩句子的形式,学习说、写这种句式的句子,但小学阶段不宜讲语法、修辞方面的名词述语。

3.理解自然段。理解自然段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从形式上认识自然段;二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知道句与句在内容上是怎样连起来的;三是知道整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能够归纳自然段的段意。

4.理解篇章。理解篇章是一种综合的阅读能力,要在理解词、句、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篇章包括五项内容:一是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结合课文分段;二是归纳段落大意;三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是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五是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逐步提高。

三、常用的阅读方法

1.边读边想的方法: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想什么、怎样想,是首要明确的问题。我认为,凡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词句段篇都是属于阅读时思考的范围。比如,不懂的字词、一些科技名词术语。至于怎样想,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学会用联系的方法进行思考。另外,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想会么可以有所侧重。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不懂的或想了解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进而想全文主要讲什么,要说明什么,给自己有哪些启发、教育;最后还要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今后作文时可以学习什么。总之,一边读一边想,所想的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应当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有梯度、分层次。

2.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就词解词,就句析句,往往难以理解。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确切地理解。例如:《长城》一课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其中“凝结”一词的意思是: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变成固体。而文中不含这个意思,这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把“凝结”放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理解它的含义。启发学生读这一段,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万里长城靠的是劳动人民辛劳和智慧才能建成,因此,这里的“凝结”含有“建成”的意思,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课文。

3.联系生活和自身情感体验。语文课本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所描写的事物,所运用的语言,与小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发现与课文描写的事物相同的经验,把二者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例如《草原》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洒脱”这个词,通过查字典可以了解到,意思是(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理解显然不能到此为止。学生接着读下去,从“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对“洒脱”有了较具体的理解,但是草原的辽阔,感受还不深刻。有个学生和自己生活联系起来,说自己在广场上骑自行车的体会,全班同学对“洒脱”有了实感,就能想象出草原上骑马、开车是怎样无拘无束,从而体会出只有用“洒脱”这个词才能准确、生动地写出草原上开车的感觉,衬托出草原的辽阔。

四、怎样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形成阅读的能力。

1.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 教师要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意识。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在上课的时候,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具体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

2.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 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五、加强训练、讲求实效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关键在“独立”,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探索、领悟、获取、掌握以及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等都是学生自身的事,不能由别人代替。学生要达到“独立阅读”的理想境界,只有靠加强训练,在训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得以体现,教师为学服务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这是改进阅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0.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十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丹竹小学:黄巧英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还不够,还要对学生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本人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先让每个同学用一种喜爱的学具拼摆,然后小组合作拼摆,在个体不同摆法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接纳,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优势。整体拼摆活动伴随着说(用了多少个什么学具)、比(比哪个拼的图形多、美,哪一组合作好)、帮(组内相互激励帮助)等环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经历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体验了自主学习的艰辛与乐趣。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形成良好的“会学“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身。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1)、预习习惯,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课本;第二种是看课本做做练习;第三种是看课本后能够自己作简单的总结,找出自己的收获或困惑。学生达到何种层次,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有关。不同章节应该有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2)、阅读与思考习惯, 阅读时,眼睛首先从书本或屏幕上感知文字或图象的信息。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这样,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就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3)、鼓励合作学习,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拿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这样,既能充分让他们自主学习,又能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每个同学在小组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可以自如地发表意见。(4)复习习惯,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教师应从“教”的角度来唤醒学生“学”的意识,尤其是对于缺乏认知基础,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应适当地加大教师指导所占的比重。学生只有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进一步主动探究、学习。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在于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

四、挖掘认知潜能,推动自主探索

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包括已掌握的知识,也包括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认知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模糊的认识明朗化,具体的对象概括化,成为学习新知中可利用的认知条件,这不仅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之中,同时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11.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好奇心;讨论;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81-01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又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手段,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和要求下,小学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课堂指导,建构学生科学知识

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既有知识结构,通过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发现新知识和原有经验之间的差异,并不断进行自我的补充和修正,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建构。例如,在《 我们周围的土壤 》这一课中,教师这样设计:“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挖点土壤,大家知道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不同的土壤吗?”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回答,主动地把自己对土壤的认识告诉大家。教师在对这些回答进行表扬和鼓励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观察和认识土壤呢?”学生又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原来观察土壤,既可以亲自用眼去看,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摸、去捏、去搓、去握等,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等来进行观察。”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得到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学会了从全新的方向来认识已知的事物,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二、诱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探究兴趣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运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对探究对象产生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 如在教学《小风车》时,教师先出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小风车,并演示小风车转动的小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家急于想做个小风车试试。这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制作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形状的小风车。小风车做成后,让学生围绕“怎样使你的小风车转起来?”和“怎样使你的小风车转得快?”等问题去玩小风车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风向、风力与小风车转速的关系。由于学生兴趣足,探究欲望高,大家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很快发现小风车的转速与风向、风力的关系。

三、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散,如利用媒体教学手段的图像清晰、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特点,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又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通过观察认识事物是他们增长知识的主要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般采用观察实物、观察图片、观察标本、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等方式使他们认识事物。但由于有的实物或标本体积过小,不易看清,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如采用了电脑媒体,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及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可全面深刻地认识物体。如:用电脑绘制蝴蝶的侧面与腹部结构图,在电脑可向学生显示,并可演示旋转,加上动画的效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我边演示边讲解,这恰似电影中生动的“特写镜头”,这样使幻儿精力集中并能直观形象地看清、了解昆虫的物征,进而掌握了昆虫的概念。

四、组织学生讨论,提高课堂探究实效

小组讨论是探究式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在课堂内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能使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入开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科学讨论要做好以下几点:(1)讨论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说,积极地表述自己的创意。(2)讨论的主题难度要适中,也就是说主题要切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主题的知识层面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当。(3)讨论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能急于求成,将每一步的讨论落到实处。(4)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帮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就会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巧妙地得用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解决实际问题。

12.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十二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科学学习中, 学生需要学会观察, 更需要对观察产生兴趣。学生对观察有了兴趣, 才会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 主动去观察、去探究, 提高学习成绩。小学科学课每周安排两节, 为了保质保量上好每一堂课, 又不在课余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两节课,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教师首先要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贯穿于每一堂课,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探究发现并参与教学实践全过程。其次, 要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去观察。第三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尝试、去实验, 甚至超出教师的想象力, 哪怕观察是错的, 实验是错的, 也应肯定学生的积极性, 不要束缚学生的手脚, 限制学生的思维, 把学生限制在教师的教学预设中。最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一是对平时作业的检查, 二是对学生课堂上合作学习、观察实验做得出色的, 及时给予表扬。

二、掌握方法, 指导观察

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发现、了解和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 让他们置身于实际生活环境中, 通过观察亲自接触实物, 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动一动, 这样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 兴趣有可能转变为求知或探求真理的行动。如教授《水的观察》一课时, 水对学生而言再熟悉不过了, 但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在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 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水, 我们知道些什么呢?这就要求教师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将学生脑海中对水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 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物理性质, 使学生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理特征, 形成科学思维习惯, 让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感知, 从更广的视角来认识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教学片段:

师: (抬着一杯水) 关于水, 你们知道些什么呢? 你能从这四个方面说说你对水的认识吗? (PPT出示四个问题:水是什么样的?大自然中, 哪些东西是水变成的?水有什么作用?谁的生活离不开水)

(生讨论交流, 记录讨论结果, 完成网状图)

师:谁先来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 居然知道那么多关于水的知识。

(教学第二环节, 提出问题, 制定方案, 得出结果)

师:今天的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 专门送给上课表现出色的小组, 大家看是什么?现在我给大家准备了9种材料, 它们是 (PPT出示材料名称) 石头、树叶、水、盐水、酱油、木块、牛奶、醋、空气, 9种材料用黑色袋子装着, 水就藏在其中那一袋中, 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装有清水的那一袋找出来呢?

(生小组讨论、思考观察、汇报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想到的方法? (指名汇报, 适时评价激励)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在科学研究中, 我们一般的观察顺序应该是看、闻、尝、摸、听。 (PPT出示观察顺序,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观察顺序)

师:这9种材料都用黑色的袋子装着, 如果按顺序来“看”, 能分辨得出来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先用什么方法呢?

生:摸一摸。

师:为什么要先摸一摸呢?通过摸, 能分辨出哪几种材料?那我们就来摸一摸, 把能摸出的材料拿出来, 让记录员把摸的结果记录好。 (学生小组摸一摸)

生:有3个袋子不是水。

师:还有不同的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打开这3个袋子看看吧。 (石头、树叶、木块三种材料排除)

师:剩下的6种材料摸起来都软软的, 用什么办法分辨呢?

生:听一听。

师:能听出什么?

生:5种材料有流动的声音, 1种没有声音。

师:这5种材料有声音, 1种没有声音, 那又怎样分辨呢?

生:打开看一看。

师:那我们就小组分工, 把这6种材料打开看看。

(通过观看, 排除酱油、牛奶、空气3种材料不是水)

师:剩下的3种材料都没有颜色, 又要怎么分辨?

生:闻闻气味, 因为醋是酸的。

师:在闻气味时, 要避免气味有毒, 伤害到我们的身体。请看老师怎么闻? (示范“扇闻法”) 现在就打开这3种材料, 放入烧杯, 把闻的结果记录好。

师:剩下的两个袋子就是清水和盐水了, 你知道哪一袋是清水了吗?

生:不能, 因为它们都是透明的。

师:那怎么办呢?

生:尝一尝, 有咸味的是盐水……

师:说的太好了, 但是在尝味道之前我们一定要确定我们尝的物品没有毒, 才可以去尝, 请看老师怎么尝? (教师示范)

师:我们打开它们, 小组分工“找到水”, 把结果记录下来。

课堂教学的两个环节, 教师以观察研究设计成一次全开放的自主探究活动, 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首先说出了水的四个问题, 完成了网状图。接着用摸一摸、听一听、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找到了水是哪一袋。课堂设计遵循了“学生的内心深处有着固有的发现者、探究者的需要”的思 想, 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观察、交流与讨论, 先用摸的方法去感受袋中的材料, 排除不是液体;再用听、看、闻的方法, 将不是水的袋子逐一排除。由易到难,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科学所具有的实践性和真实性, 学会运用排除法、归纳法等思维方法思考问题。按常规顺序去找水在哪一袋是找不出来的, 具体事物还得具体分析, 方法还得灵活运用, 这就是实践的真理。

三、创设情景, 有效观察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情景就是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努力形成有利于学生积极观察的最佳氛围。

一堂好课应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兴奋起来, 才会表现出兴奋的神态。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 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如《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上课开始设计了以学生为裁判的“水与油赛跑”的精彩游戏, 创设了使学生无比兴奋的情景, 激发了学生积极观察、探求新知的愿望。再如《玩磁铁》一课, 在上课开始设计了“无钩钓鱼”的精彩游戏, 创设了情景, 同样激发了学生的有效观察和兴趣。

四、设置悬念, 认知观察

在教学中, 紧扣教学目标, 巧妙设置“悬念”能使学生对研究对象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愿望。如《大气的压力》一课, 当教师将玻璃杯装满水盖上纸板, 问学生:“如果将杯口倒过来, 纸板会掉下来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 一致认为在水的重量压力下, 纸板会掉下来, 当实验的结果与学生的想法相反时, 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大家都想先弄清纸板不会掉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 可能是纸板有浆糊粘住了杯口;有的则认为, 可能是水里有某种药品, 使水不能流动;有的还认为, 可能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抵住了纸板, 所以纸板才不会掉下来……这一问题造成的悬念,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唤起了他们的观察激情, 在观察———分析———假设———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中, 他们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也初步体验到了观察、分析的乐趣。

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情感时, 才会主动学习, 才会发挥出最佳水平。在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计, 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情景, 使原来抽象的、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从而提升了观察能力。

1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篇十三

沈跃萍

(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学习物理就要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入手,认识事物,找寻规律。观察力强的学生能快速找出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获得新知识。而且通过观察感知到的实验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物理实验教学中首需培养和提高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观察力;问题;观察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学习物理就要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入手。因此,观察力是物理学习必备的能力,巴甫洛夫写在实验室墙壁上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

观察力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的能力。观察力强的学生能快速找出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获得新知识。而且通过观察感知到的实验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物理实验教学中首需培养和提高的能力。

一、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

初中生由于这一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在观察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观察对象不明确

大多数学生只好奇现象的发生,他们观察的目标不明确。如在进行“模拟打桩”活动时,学生集中注意力要对准桩打,却忽略了要注意观察比较重物的质量、下落的高度和桩被打下的深度。

2.易受情绪支配

他们往往会被感兴趣的事物,鲜艳的色彩,奇怪的形体,响亮的声音吸引,忘记了本来的任务。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烧瓶的形状、火焰的颜色、加热过程中发出的声音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使他们忽略了观察水泡的变化,温度计的读数。

3.缺乏主体辨别分析的能力

他们一般满足于或停留于大致笼统的观察,不善于观察物体的局部和细节,特别是被刺激作用较强部分掩盖的较弱部分容易被忽略。如在演示滚摆实验时,学生容易注意到滚摆旋转并上下运动,却容易忽视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和旋转速度的变化。

4.表述观察到的现象时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学生往往凭自己主观想象,想当然地表述对象,不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失之于片面。如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外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只表述出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弹簧越长,却忽略了伸长量与长度的区别和弹簧的弹性形变是有限度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上述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观察效果。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

明确目的,把握方向是提高观察效果的首要条件。我们在实验之前要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要找出什么规律?这样学生自己抓住了观察的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力就会得到提高。如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可以通过问题“如何比较动能的大小?”和“如何控制变量?”引导学生自行确定观察方向。又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可引导学生从测量原理“R=U/I”确定观察的目的。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引导学生明确目的,把握方向后,教师还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多观察周围事物,去发现、去思考,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

(1)比较观察法

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物理现象分析比较,在相同事物和现象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不同事物和现象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如:观察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比较两表的构造、最小刻度及实验操作的异同点;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磁生电”时,比较先有电流后有导体运动还是先有导体运动后有电流。

(2)控制变量观察法

当一个物理现象有几个因素共同支配时,为了弄清各个因素的`作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固定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去观察物理现象与这个因素的关系,然后再改变另一个因素,去观察分析物理现象与它的关系,依次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即控制变量法。例如,书本中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都是利用这种方法总结出来的。这种方法是初中物理探究方法的重中之重,它对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顺序观察法

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要按顺序观察。有些实验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完成。如简单的,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也得按顺序观察:①先观察估计被测物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③观察温度计的玻璃泡是否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且不碰容器底和壁;④观察测温液体是否已经稳定;⑤稳定后才能观察并记录数据。

(4)转换观察法

当某种事物无法直接观察到时,通过观察它作用后所产生的效果间接得知。如: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物块被推出的距离来确定的;电流做功的多少是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确定的;电热的大小是通过观察煤油升高温度的大小确定的。

当然,观察的方法不仅仅就这四种,如在研究伽利略的“斜面小车实验”时,可以指导学生用理想化推断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1)指导学生制订观察计划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在开始观察时,往往会感到不着边际,无从下手。而我们又需要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中获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因此,要指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确定好观察对象,拟订出常规观察项目和特殊观察项目,明确观察要点。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就没有科学的观察顺序,造成顾此失彼,观察不够全面;而且纷繁多变的物理现象有时会稍纵即逝,如同过眼烟云,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素养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就可制订如下观察计划:

①观察并记录温度:

②观察气泡和声音: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实事求是是科学观察的基础,又是观察的重要品质和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毫不含糊地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每一个数据,做到严格地把实验事实和自己对事实的解释区别开来。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基础好的学生经过预习后,往往会根据“F1L1=F2L2”来凑数据。这时教师要看着学生重新实验,并提醒学生测量长度时还要记录估计值。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是提高物理实验质量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3)培养学生眼脑并用的观察习惯

眼脑并用,即把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任何一个实验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因素无关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实验中起着干扰的作用。另一方面,观察是一种理性知识参与下的知觉,因此主观因素对观察也起着干扰的作用。观察中的“观”就是看,“察”就是研究,只有边看边研究才能把握实验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而且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观察材料的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如:在演示“惯性”的打棋子实验中,学生往往会把注意力转加在下面飞出的棋子上,而忽略了上面的棋子。在演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肥皂泡实验中,当老师捅破一边的肥皂泡后,细线被推向另一侧,而有很多学生会认为细线被推向了另一侧,从而理解成分子间存在斥力。这就要求学生观察时要边观察边思考。

(4)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培养学生优良的观察力,仅靠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不够的,课本的各种实验只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初步的指导,要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进行观察。教师可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总结出原因或规律。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就会发现物理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能派上用场,那时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一种享受,而这种享受和满足能够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去追求更深奥的物理秘密。如,在讲解声音时,可让学生去观察为什么蜜蜂飞过我们可听见响声,而蝴蝶飞过时我们却听不到声音呢?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分析原因。这样指导学生在自己周围的空间去观察、去思考,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的主动性,而且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导学者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教给方法,培养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应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观察活动中去,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只有观察,观察,再观察,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物理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3]刘知新,梁慧妹。物理实验[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八下unit3语法下一篇:商业街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