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共20篇)
1.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一
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遇到师长时的真诚问候,是与同学相处时的会心微笑,是别人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自觉将纸屑捡起的一个动作,是不小心妨碍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是宽容待人的一声“没关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做文明之人,懂礼貌,明事理,会用文明语,能做文明事。文明是风,它可以吹起每个人心中幸福的涟漪;礼仪如花,它能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绚丽。文明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园因我们的文明而美丽纯洁。
同学们,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争做文明学生。
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从现在开始。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女;在学校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维持有序课间 争做文明学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维持有序课间 争做文明学生》。同学们,课间是让大家放松紧张的神经、休息疲劳的双眼的时刻。文明有序的课间游戏,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愉悦,好让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当中去。但我们也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没有进行有益的活动,只是一味地在走廊内追逐打闹。好多同学楼上楼下拉拉扯扯、跑来跑去,这样既不安全又不雅观,跑得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坐到教室里好长时间平静不下来,多影响学习呀!还有,课间休息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不是在轻声细语地交谈,而是高声喊叫、大吵大闹。有的同学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真是没有一点君子风度!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素来就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具备礼仪修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不仅能给社会、给他人带来愉快、和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温馨。
走进校园,环顾四周。洁净的校园一尘不染,整整齐齐;红花绿草,鸟语花香;朗朗书声,清脆悦耳。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我们的身心也更加愉快。走进这样的校园,你的一声问好就是一天中最动人的语言;你的一个微笑就是校园里最灿烂的阳光;你从容优雅的身影,就是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
同学们,请让我们的课间多一些快乐的欢笑,少几声刺耳的尖叫;请让我们的课间多一些有趣的游戏,少一些疯狂的奔跑;请让我们的校园多一份文明与优雅,少一些鲁莽和粗俗。
今天,就让我们在国旗下立下誓言:维持有序课间,人人有责;争做文明学生,人人有份。祝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们同行”!
同学们,你们既是校园文明的创造者,更是校园文明的受益者。校园文明建设是一个工程,一项事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从现在做起!让文明礼仪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同学的自觉言行!让文明礼仪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自我内化的一种快乐!让我们携起手,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而努力,让文明礼仪永远伴我行。
2.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一次机缘, 笔者接触到了积极心理学, 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全面地认识了积极心理学的各种观点, 在这个基础上我试图把理论知识与学生写作的习惯培养相结合, 并取得了一些收获与大家分享。
积极的生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发展, 更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作为学生的引导者, 老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都会对学生的未来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积极的潜能如幸福、独立、乐观、智慧、创造力、快乐等, 这与积极心理学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是相吻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一应用积极心理学,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积极心理学认为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 都能拓展人们瞬间的知行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拿知识的获得来说, 只不过是欲望、兴趣和努力相连续的结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 想要让他们喜欢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爱学习”就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这本书里, 我不仅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实践, 还读到了在他看来, 学生是可爱的天使, 更看到他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天使会变得爱学习, 学习最简单的愿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笔者在教学中使用了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
1. 使用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
为了让学生明白道理, 学到知识, 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我在课上会给孩子们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让学生自己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 解字说意, 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积极心理学注重体验幸福。为了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在观察生字时, 可以根据字的结构特点编写小故事, 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如在“爽”字的教学中, 编一个故事:四个小朋友在大树下乘凉, 如果小朋友站在树外就被太阳晒, 感觉不到凉爽了, 要尽量把四个小朋友“写”到里面。在观察生字的同时使学生能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和探究之情。
为了让学生主动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合作探究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掌握的知识, 才是记忆最为牢固的。在书写汉字时, 把汉字书写中的基本笔画、部首的写法教给学生, 并让学生反复练习。
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则, 引导学生总结汉字的笔顺规律: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等。这创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写字的潜能。现在每次在书写反馈的环节时, 学生们都踊跃争当“小老师”, 介绍写字经验和记字窍门。
2. 开展各种形式的评价和竞赛激励学生
第一, 开展各种形式的评价。在习惯培养过程中,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开展积极的师评、自评、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以此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达到培养的目标。
在自我评价中感受愉悦。在写字姿势方面从握笔方法、写字姿势两个方面制订评价表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孩子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自我评估中增强自信, 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生字书写方面从整洁、正确、匀称、有笔锋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自评。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写的字, 使他们的写字水平更快地提高。通过比比写写, 促使他们在自我评价中, 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培养其诚实的品格, 把字写得越来越好, 而且使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更浓,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赞美自己, 增强自信心, 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在教师的评价中增强写好字的信心。教师的点评要恰当准确, 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 评出优点, 指出改进的地方, 以评助写。在课堂上巡视指导评价学生的书写, 如谁书写时的坐姿最端正, 谁在书写当中一直保持着最佳的写字状态等。在批改学生作业时, 也要进行适当的赞美:“这次进步很大, 继续努力, 你会成为写字小达人的。”“字如其人, 你的字跟你同样漂亮。”“看你的字, 让老师的心情都跟着好了起来”调动了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在互评中相互赏识, 完善自我。在课堂习字后, 组织学生互相评议。同桌互为小评委, 评价如“书写是否正确, 结构是否合理, 穿插笔和关键笔是否到位”等。在同桌互评的过程中, 孩子们相互帮助, 相互启发, 相互激励, 增强学生写字的兴趣。
老师与家长形成默契, 指导家长进行评价。课后, 让家长对学生的家庭作业书写姿势、书写习惯等进行督促、评价是书写评价的一项重要措施。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 使孩子在家中完成作业时也能得到关注。
第二, 开展多样的竞赛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竞赛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 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还可以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除了关注学生书写的字迹。教师还应关注到孩子的书写姿势。课上, 在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写字姿势的比赛。获胜小组每人得到一次抽奖品的机会。每个月评选出一个“书写习惯示范小组”印制奖状进行表扬。另外,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书法竞赛,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 增强其自信心。
二利用积极心理学营造和谐的写字教学氛围
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积极心理学中的理论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课堂写字习惯培养的启示。
1. 营造整洁干净的课堂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的经验反映在环境中。一个良好的环境会帮助建立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的心理环境包括:物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创建一个和谐的课堂物理环境,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都有重要影响。学生在混乱和肮脏的环境学习, 很难有一个好心情, 教师应提醒学生保持教室环境的干净整洁, 让学生置身于积极的环境, 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 家校互动, 全程关注孩子的幸福体验
除了在校园里为学生提供一个整洁的环境外,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不容忽视。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等机会和家长达成共识。对孩子书写姿势和书写质量给予关注, 优点和进步及时表扬和肯定, 缺点和不足及时纠正。利用积极心理学中“阳性强化”的方法, 矫正不良习惯, 巩固学生的已有养成。
总之, 积极心理学的内在理念帮助学生获得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 提高学生的知行能力, 为教师认识和把握“教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纬度。将积极心理学引进课堂, 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值得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 它不仅关注人的缺陷和问题, 也关注人们积极心理的品质, 人们知识的延伸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不良的写字习惯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详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 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写字习惯,培养
参考文献
[1]卿海逸.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J].吉林教育, 2007 (5)
[2][美]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3]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0
3.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三
关键词:培养良好习惯;参与式;小组合作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古至今,良好的习惯就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可以说,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因此,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只小象,名字叫“林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放进了动物园,鼻子被一条链条拴在了桩上。有一次,小象想挣脱链条出去,可是没想到用力过猛,铁链把鼻子挣的生疼。林旺舔着自己流血的鼻子,心想:“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铁链的。”半年后,
林旺又想出去玩,一挣铁链,又把鼻子挣的生疼,它又想:“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条铁链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旺长成了一头大象。这时候的林旺已经完全可以挣脱铁链到外面去走一走,可是它已经习惯了铁链的存在,已经习惯地认为自己是不可能挣脱铁链了。终于,林旺老死在象房里,直到死,林旺也没有实现自己到外面去走走的愿望。
可见,习惯决定了林旺的一生碌碌无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经调查,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成正比,成绩的好坏与学习习惯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教知识、教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我们外国语学校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我觉得应该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
一、预习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参与式教学下,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要把明天上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对于刚开始接触参与式教学的初一的学生可能还不习惯这种教学方式,很多学生的预习根本就是草草了事,课前参与中的疑惑都是空白一片。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势必导致上课的进度要推迟。刚开始,我对没有完成预习的同学采取批评,并且上课多提问的教育方法。如果预习没有到位就不太会回答问题,有些同学就感到很丢脸,所以接下来有些同学预习态度就认真了很多。可是好景不长,有些顽固分子还是老样子,而且有些认真的学生又开始偷懒了。不过,这次聪明了,上课的问题都会回答的就是不肯好好的写在试卷上。后来,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把导学提纲上预习作业分为ABCD四个等次,得A的加一分,得B的不加分,得C的扣一分,得D的扣两分。并且得D的同学还要把作业拿上台在同学面前晒一下。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A和B了。上课导入时也轻松了很多。而且还增加了A+,也就是疑惑题答得好的同学可以同时加两分,通过预习,学生的疑惑是上课的重点,疑惑解决了上课的重点、难点就基本解决了。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主要有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如此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言习惯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接手现在这个班的时候,我发现了学生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不肯举手发言,在班级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之后,举手发言一次就加一分,如果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发言,就加双倍分,不管是为了加分还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反正就是几乎全班同学都抢着举手发言了。特别是关于疑惑方面的问题,刚开始没几个学生提问或者解答,可是在分数的诱惑下必有勇夫,所以这些发言的学生都加了很多分,结果其他同学也眼红了,也纷纷开动脑筋,积极发言了。如此一来,就使得参与式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时候题目较难只有少数学生会,那么我们可以小组讨论,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很多题目在讨论之后就得到了解决,教师也乐得轻松。
三、纠错习惯
出错是难免的,但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有对作业、练习、试卷等出现的错误,能及时改正,并主动分析错误原因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更好的体现,在教师批改好作业练习试卷之后,订正的过程都有该小组的组长负责,并且进行抽查,如果抽查到订正过了还不会,那么全组都要扣分,组长要扣双倍分。这样就把检查的工作交给了组长,组长有了压力自己本身知识就要掌握的好才能教自己的组员,使得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进小组学习中来,感受参与式团队合作的乐趣与精神。
四、思考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参与式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静思默想,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提出不懂的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的人。要培养学生思的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有学的欲望,那他必然会思,会质疑。在参与式教学中,每节课我们都要留意学生的疑问,新课结束时,我们应该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想一想,本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这样,每天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间,久而久之,他们思考、质疑的习惯就能养成了。
五、复习习惯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要提醒学生,对每天的学习内容或一周的学习内容,进行及时回想和记忆,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巩固;作业要及时、独立完成,養成专心、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书写工整,想好再写,尽量不涂改作业,保持作业的整洁。作业完成后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同时,要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并养成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六、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往往教师或学生在讲的时候,他们就在那里干自己的事。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以吸引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听课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能专心听讲。在小组合作课堂中,纪律组长的责任在这时候是更能够体现他的价值。让每位学生懂得倾听就必须把纪律管好。教师讲课,学生发言的时候是最容易开小差的时候,所以纪律组长能管好自己小组组员的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是我对培养学生的习惯的一些看法和做法,希望能对在教育事业上奋斗的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4.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四
--成功非你莫属
七年级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七年级***班***同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功非你莫属!你们知道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吗?那里的一位同学周峰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的学习自觉性特别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学习时,他总是全神贯注,从不走神,即使稍有走神,也能立即作出调整。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同学们从小就应该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我和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一、一心爱学的习惯
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爱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平时一心爱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们灵感的火花。
二、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这些故事都是要告诉我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所以,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
三、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正是凭这种“善于思考”的精神,才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
四、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养成讲究学习卫生习惯,重点应克服以下几种不良习惯:(1)克服有劳无逸的习惯。学习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及时消除大脑和眼肌的疲劳,提高总体学习效率。
(2)克服躺着看书的习惯。躺着看书、看电视,容易引起眼睛疲劳,严重时就会造成视力损伤,而且还可能因为条件反射,引起习惯性失眠。(3)克服闭目思考或躺在床上思考的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最后我用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养习惯、一生益、同学们、要牢记;春争日,夏争时、养习惯、不宜迟。”
5.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五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来和同学们谈一谈习惯的话题。大家可能听说过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者,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这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现象:比吃、比穿、比阔气成了部分同学们之间的重要话题;不认真做好作业、不认真值日和劳动;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起哄、说脏话;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同学之间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有少数人,以羞辱别人为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有甚者,在学校的教室里,新装修的墙壁上留下了“试比高”的脚印,刚刚安装的触控开关不断被损坏,甚至修好之后不到一天再次损坏。
我们应该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简单来说就是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1、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比如我问有些喜欢奇装异服的同学,什么是美,他们大多回答不上来。标新立异不都是坏事,但是学生的美应该在于整洁大方。
2、要防微杜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好的.行为习惯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逐渐养成的。比如上课说话,有的同学觉得偶尔说一句有什么关系,却不知道学习成绩的下滑都是从那一句两句开始的,要改正就应该从每次上课想说话开始。
3、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人往往有较大惰性,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与惰性作斗争。而坚强的意志是靠刻苦磨炼、培养而来的。例如,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也须靠坚强意志,如果对自己稍一放松和迁就,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良好习惯就难以养成。
4、制订切实可行的制度,互相监督。订立制度,有章可循,便于对照落实,严格遵守,好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养成。结合自我提醒,自我监督,可请有好习惯好行为的朋友、家长和老师严格监督自己,请他们随时挑毛病,也有助于坏习惯的纠正,好习惯的培养。
6.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六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共创美好校园”。在这美丽的早晨,放眼我们的校园,绿树成荫,整洁漂亮,你们可知道,在这整洁美丽的背后,凝聚了多少老师的心血和同学们的努力呀 本学期,通过学校、老师们的管理,校容校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校园的中央大道、学校广场整洁、干净,绿化区无纸屑,垃圾袋,教师的汽车、摩托车,学生的自行车,整整齐齐,车棚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凯恩思说过:“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同学们,虽然学校的环境,学生的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离学校的要求,离日常行为规范还有一定距离,因为在我们身边还经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的音符:一些同学随手在校园里扔废纸、零食袋等杂物;课间活动的时候,一些同学互相追逐,上下楼梯的时候,几级一跳;有些同学进出校门不带校卡,或有意把校卡遮住。有些同学在桌椅上乱涂乱画。这些坏习惯、坏现象,影响了同学们的形象,还损害了班级和学校的荣誉。
同学们,请大家千万不要把文明的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微笑,说一声“你好”,送出一缕春光,温暖整个校园,静静地一站,说一声“请你先行”,迎来一份安全与和谐,悄悄地弯弯腰,拾起纸屑,还校园一片碧水蓝天。
7.注重教学细节,培养良好习惯 篇七
一、常规习惯的养成
要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最重要的就是真抓、长抓。在体育课上, 首先是基本动作的掌握, 笔者认为, 低年级学生就应该扎扎实实地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动作, 这也是形成其他良好习惯的先决条件。其中包括正确站姿、听到铃声自觉站队、着装、请假, 以及器材的运用与放置等, 而最重要的就是听讲习惯。
在此, 笔者着重介绍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弱, 旁边一有动静, 就会出现东张西望开小差的现象, 有的学生听得看似认真, 却回答不出来问题, 但不管什么原因,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笔者认为, 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较大关系。所以, 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听讲, 在教学中笔者常用的方法有:
1. 激趣法
将所学知识设计成游戏, 充分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 创设情景, 提高学习兴趣。
2. 适时提问
在学习或者强调要求时, 经常提问题, 用以提醒学生, 达到提示的作用。
3. 用事实说话
首先针对学生已习惯的错误动作, 适时地找动作正确的学生进行示范, 用规范和标准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动作;其次, 提供一些认真听讲和精力不集中所产生结果的对比事例, 用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听讲的重要性, 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4. 师生间的约定
抛开师道尊严, 真诚地与学生约定, 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并互相监督。
5. 明理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按要求去做时,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即当教师讲解时, 是因为这件事或某个要求是学生们必须知道的, 是很重要的, 不然就会影响学习;其次, 教会学生换位思考, 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讲问题。学生们明白了这些, 慢慢地就会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二、运动习惯的养成
1. 宽松环境育习惯
很多教师都认为,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不能太放开了, 否则容易出现危险。但笔者认为, 如果教学方法设计得当, 抓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就能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 带着挑战去学习, 带着疑问去学习, 伴着友情去学习。在这种氛围下, 他们收获的不只是技能, 更重要的是可以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与运动的魅力, 从而养成运动习惯。
2. 快乐课堂育习惯
笔者一直认为, 锻炼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快乐体育有利于运动习惯的形成, 所以多年来自己一直坚持锻炼, 同时也想把这种快乐带给学生们, 让学生们快乐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所以, 在实践中, 笔者也一直通过自己的思维、情绪、教学设计等各个方面传达这种信息, 并力求做到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课堂的快乐。
3. 体验成功育习惯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有些学生的闪光点在平时的课中能够展现出来, 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教师的挖掘、激发, 并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因此, 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教师, 如果尽可能早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就能够让学生在自信中养成锻炼的习惯。
4. 平等的课堂育习惯
课堂的平等首先体现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其次是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要注重小助手的培养, 有了小助手, 很多事情教师都应该安排学生去做, 而不会因为学生年龄小而不相信他们或者不让他们做。进而在这种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中, 让学生们觉得, 他们自己就是课堂的小主人。这样对学生习惯的养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些习惯培育的过程中, 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是培养习惯要循循善诱。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教师与家长要积极配合, 循循善诱, 给学生讲明道理, 遇到问题要及时给予纠正, 耐心指导学生该怎样做, 时间长了, 正确的做法自然会形成一种习惯;二是培育习惯要注重细节, 做到不厌其烦, 一年级是一个转折点, 是形成习惯的最佳时期, 要从每个细节一点一滴抓起, 很多习惯只有在教师耐心细致、不断强化下才能形成;三是培养习惯要坚持不懈, 习惯养成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需要教师的爱心与耐心, 需要各阶段各年级的教师共同努力, 否则就会出现半途而废的局面;四是培育习惯要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这是直观的, 比说教更重要, 以身示范, 站在与学生同等的高度, 这样学生的习惯养成就会事半功倍。如, 一年级学生初学跳绳时, 为了让学生更方便地携带绳子, 开始时先教给了学生们缠绳, 但总有学生图省事不缠绳, 对此, 笔者利用每节课下课前的时间和学生进行缠绳比赛, 很快, 不用教师的带动, 下课前学生们就已经能够自觉地缠绳了, 效果非常好。
三、教育不只是教更要育
8.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八
【 关键词 】习惯养成 预习 复习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因此,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
2.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在预习新课文时,会有不懂的内容,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3.有利于暂困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不巩固,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以致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每一堂课的听课质量,减少用于复习、做作业所费的时间。有效的办法,是争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经过预习,一方面,由于复习了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
通过课前预习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二、复习的重要性
1.复习是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复习可培养自学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因为复习是自己独立地消化知识,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
2.复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
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复习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
3.复习能开拓思路
经过复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
4.复习能增强求知欲望,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如何让学生们养成这些好习惯
1.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有些老师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学生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学生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学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
其次,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老师要尽可能使学生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学生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优秀老师的经验也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学生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四、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感人心者先乎于情”。
我们要用赤诚的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真心地关爱学生,蹲下来“看”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学生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别人,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认识事物,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以开展一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有意义的活动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4.教师要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强化敬业精神
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艺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课改的实施状况,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书育人和自身素质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9.养成良好习惯——国旗下讲话 篇九
二年级(2)班 吴杨闿荣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小学生”。俗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人收获美好的人生,而坏的习惯却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生活。
那么,哪些是我们小学生要养成的好习惯呢?
升旗仪式上,行规范队礼、目送国旗冉冉升起,是对祖国最深的敬意。
校园里,微笑面对老师和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问声“老师您好。”接受他人帮助说“谢谢。”做错事情赶紧说“对不起”,这是最美的语言。
早上的晨读,或高声朗诵、或默默浏览,这是最美的姿势。
上课铃一响,立即安静,课堂上,专心听讲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上体育课,安静轻巧,整齐有序地排队前往,这是最好的行动。平时热心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车上,能热心地为身边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
10.小学国旗下讲话 养成良好习惯 篇十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非常重大。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你应该尊敬师长。要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应该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见到地上有纸屑能主动捡起,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专用教室上课,离开座位时,要自觉地将椅子按要求摆放好;课间在校园内不奔跑,不追逐打闹;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体育活动;要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
同学们,上面几点,我们都做到了吗?我相信,我们会做到的。因为,我们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
同学们,让我们改掉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行为养成教育活动中,争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11.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十一
一、教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而后带着疑问上课,从而达到提课堂学习效率。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指导预习,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不易看出重点,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
二、教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学生课前预备铃响要作好上课准备,书本、文具放在指定位置,静候老师来上课;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边听边思考,这都是听课习惯,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师反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三、全神贯注与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集中注意力听课的良好环境、情境,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在不太理想的环境中也能专心听讲的意志力。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让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的完成。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的不良学习习惯。
四、数学学习中认真观察,敢于质疑的习惯
质疑习惯凡事问一个“为什么”,这种习惯实质是一种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精神。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数学与其它科目不同之处在于,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把所学的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遇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什么疑问的地方,要经过思考后大胆提出来,并从多方面获得解决。
五、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严重。特别是中低年级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教师要从低年级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长期这样坚持,可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七、培养课后巩固的习惯
12.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篇十二
那么,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从小抓起, 循序渐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年龄小时, 习惯既容易建立, 也易于巩固, 不良的行为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 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 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 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幼儿上课不专心听讲, 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 可往往是改了又犯, 犯了又改, 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才能彻底改掉。因此从幼儿园起, 教师就要开始引导幼儿学习活动地时候注意力集中, 能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 初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结合幼儿能力增长的需要, 循序渐进, 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 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 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二、结合活动, 强化巩固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通过教育活动, 分阶段地培养幼儿任务责任感, 对其走上有一定独立性的小学生活, 无疑有着极大影响。例如, 我在进行科学活动“聪明宝宝寻宝”时, 就布置幼儿任务, 回家找一些小电珠、电线、电池、电线拼路板等操作材料第二天带到班上来。目的是通过幼儿帮助老师准备教具, 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意识。果然, 第二天, 许多小朋友带来了“小电珠”、“电池”、“电线”等等, 活动开展的很成功, 孩子们的情绪很高。这时, 我又不失时机地针对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面前进行榜样教育:“这些能从家里带来操作材料的小朋友能认真记住老师分配的任务, 帮了老师的大忙, 是个负责的好孩子。”又让孩子们说说如果大家谁都没带东西来, 这次活动会怎么样?从而使孩子们了解到不负责任的后果。通过这一类型的教育活动, 教育幼儿做事要认真负责, 善始善终, 从而逐步树立起幼儿的任务意识。在教育活动后, 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巩固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 也可以每周一次, 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在墙报上挂上小红花, 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
三、言传身教, 作出表率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 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 尤为上心, 教师不雅的一句话, 一个动作, 都可能误导到幼儿。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做幼儿的表率, 老师用自己人格的魅力, 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如:教师看到书架旁掉了很多书, 就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 书本都掉在地上了, 你们以后是想看干净的书呢还是不干净的书呀?”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把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放回书架里。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 小朋友们都很自觉地争着捡书本。
四、树立榜样, 启发自觉
幼儿的一些习惯是在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 所以设身处地, 树立榜样, 对幼儿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 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 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用照相机拍照下来, 然后在班级的小红花园地里展览。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 一张图为脏的小手, 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 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 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 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 当幼儿洗干净手后, 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 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教师除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之外, 还要适当地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肯定幼儿的进步, 使幼儿对自己有信心, 这样幼儿良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五、家园合作, 共同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 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是家中的小太阳, 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 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 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 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 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 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 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 如果家长不配合, 孩子回到家后, 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家园信箱, 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 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 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 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运用各种形式, 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 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 循序渐进,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 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 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 情绪稳定, 得到爱心的熏陶, 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 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 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 爱护物品, 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 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 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 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 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13.国旗下讲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十三
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早晨进入校园,远远就能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童老师正准备走近一些去聆听那美妙整齐的声音,却发现一些身影。他们的动作和别人不一样,他们的嘴巴是闭着的,手里拿着笔在拼命写着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大家都笑了,原来这些同学是在补前一天的作业。他们错过了早读时间却还不以为然,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会读就不会做,这是无论写多少作业都补不回的。他们把前一天该完成的任务带到了第二天,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这就是不会学习的坏习惯。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平时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坏习惯呢?让童老师提醒提醒你们,有的同学写作业时喜欢说话,喜欢玩手指甲,喜欢发呆?你们有没有发现身边有同学中午吃过午饭后不及时回教室写作业,直到老师进了教室以后才缓缓拿出作业本,每次组长都要催促他才懒懒散散地开始慢慢写。你们有没有发现,有的同学背书背的特别慢,而且错误还很多。这些都是坏习惯造成的。
那么,我们该养成哪些学习习惯呢?老师提醒大家,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养成早读的习惯。早上空气新鲜,大脑清醒,我们可以读课文、背名篇、记单词。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抓紧早晨的黄金时间,日积月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还要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是对你课上掌握知识程度的检查。课外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及时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的薄弱环节。
第三,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作业要独立思考完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业,才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第四,养成复习的习惯。随着期末的临近,许多学科已经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每天都要把已学过的内容复习好。做到学习有计划、有检查。学贵有恒,只要你坚持不懈地认真复习,你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第五,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学习不能光学不问,只有多向别人请教,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再说,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越积越多,学习的道路就会有拦路石挡着
。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刚刚在课本上学过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要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期末复习近平在眼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名会学习的学生!
14.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十四
大家好,今天早上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叫习惯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的街头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上用一截细细的链子拴着一头大象在表演训象。那些大象为什么不挣脱链子呢?因为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那时的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这时它虽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它已经不挣扎了,它已经习惯被绑住了。所以“习惯”是指长期重复地做并逐渐养成的不自觉活动。可见,习惯的力量很大。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就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3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的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认汉字记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 000多个汉字和英语单词。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他听广播学英语,一到点便准时打开收音机这是他定时的学习习惯。他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他专心
致志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写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科学安排好时间,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还要注意养成阅读的习惯、定计划的习惯、积累好词好句等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它也是磨练同学们意志的过程。
15.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篇十五
一、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个问. ”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 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儿童的天性. 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 例题21×48是看做20×50进行估算的, 学生质疑提问:“48看做50后, 21×50也可以口算, 为什么一定要两个数都看做整十数? ”问题的提出,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有的赞成这意见, 有的则说:“48看做50, 看大2, 积就增加了2个21, 如把21看做20, 就看小1, 积减少1个48, 估算结果就比较接近精确值, 口算也更方便了. ”有的说:“在日常生活中, 有的估算只要求得到一个估计数, 不要很精确”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 又如, 低年级学习“小统计”的例1、例2后, 学生质疑:“每小格可以表示1或10外, 还可以表示几? ”全班顿时“兴奋”起来:“可以表示20, 100, …”“可以表示任何数……”“每小格不可以表示任何数, 0及比0小的数就不行. ”提得多好呀! 尤其是后者不但对前面的提法敢于质疑, 还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经讨论后学生们知道了根据需要每小格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 但不可以表示0 (无意义) , 而比0小的数是可以参加统计的, 只是这个内容要长大一些再学习. 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 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 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 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手脑结合, 注重实践的习惯
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手脑结合, 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仍以“统计”为例, 为了使学生了解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解释数据的过程, 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母亲生日的数据, 课上在模拟给妈妈庆贺生日的情境中, 认识各月份母亲生日人数的统计图既使学生初步知道怎样收集、整理、解释数据, 又进行了爱长辈的情感教育. 又如引导学生从已有长方形面积计算中探究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 课上让学生在一个长方形中任意画出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思考: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相应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并边思考边动手验证, 学生想到各种剪拼的方法, 发现了三角形面积是相应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还有的想到不用剪, 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关系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思维形式. 对数学而言, 题目答案可以是唯一的, 而解题途径却不是唯一的. 课堂上有了一种解法后, 还要求两个、三个直至更多, 甚至能从不同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 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式, 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材中一些看似一般的题目都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素材. 在教学时不片面追求题量, 不找“各种各样”的习题让学生操练, 不增加过重学业负担, 摆脱“题海”, 充分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40分钟的教学质量来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 , 解答“有两筐苹果共重71千克, 如果从甲筐取出苹果7千克放入乙筐, 那么两筐苹果的重量相等. 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时, 要求学生不满足于求答案, 而是用多种思路解答. 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 有的列算式求解: (71 - 7×2) ÷2 (乙筐) , (71 +7×2) ÷2 (甲筐) ;71÷2 - 7 (乙筐 ) , 71÷2 + 7 (甲筐 ) . 有的列方程求解:设乙筐苹果重x千克, 2 (x + 7) = 71;设甲筐苹果重x千克 , 2 (x - 7) = 71. 通过交流 , 学生开拓了思维 .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思维, 勇于创新, 学生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这些课堂实例表明: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为思维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1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十六
[关键词]培养;学习习惯;质疑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1.主动学习的习惯。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5 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6.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7.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8.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9.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学无止境,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聰明的你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乘风破浪,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
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可见,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我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和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
一、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我要求学生先预习后上课。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两分钟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二、听讲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通过传授与接受实现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不懂多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别人发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黄金阶段,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听课又是他们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环节,所以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拥有良好的听课习惯。针对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经常做小动作,不会倾听别人说话等不良的听课习惯,我采取以下方式逐渐培养。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环节,课前预习是一种种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每次上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记忆清楚,内容易懂,应当要求学生当天的课当天复习;先全面复习再重点复习;遇到难题时反复复习,温故而知新,复习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识能被掌握得更扎实。
三、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我是课内外结合,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校内外结合,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增设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引导正确阅读的习惯。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节约零用钱订阅多种书报,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且适当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评比活动。
17.国旗下讲话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十七
主讲人:赵长青时间:2011年2月28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初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如果你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就需要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同学们应该着力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一心向学的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有的同学看见了只是感到欣喜,赶紧拾起来吃了,果农见了也只是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第二、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同学们可做这样一个实验:左手右手各拿一支笔,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双管齐下,其结果必然是圆也不圆,方也不方。如果两个步骤分开进行,效果一定截然不同,由此可见专心致志的重要性,所以,同学们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切实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第三、认真思考的习惯:
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不仅能鉴别和选择书籍,而且还能够死书活读甚至读活。通过思考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始终信奉“怀疑一切”这句格言。正是凭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发明家爱迪生凭着“为什么”,一生中有了一千多项发明。
第四、健康学习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同学们应该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养成健康学习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智力和精力都是以体力为基础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拼智力而是拼体力。
第五、规范书写的习惯
相当一部分同学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一种形式,对学习没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一副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的据此来打“印象分”,特别在一些大型的考试中(包括中考、高考)不是自己的老师阅卷,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致使一些书写不好的同学吃了大亏。从另一方面,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的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意写好的学生,很难做好别的事情。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市里、县里将在3月份举行统一考试、抽评。希望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安排要求认真对待,规范书写。
同学们,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18.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 篇十八
刘红英 2018.11.5近期,演艺界、新闻界有多位注明演员、主持人因罹患重病去世的消息,他们的离去带给我们很多关于健康的思考,尤其是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生活习惯是否合乎健康要求。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理念增强了。学校在2006年成为怀柔区首批健康促进学校。12年的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对学校的发展、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自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把学校健康教育水平、师生身心素质、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等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创建方案,每年更新健促校承诺,以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投入到“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之中,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全面落实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实施创建活动;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逐步形成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今年健康促进工作的主题是“培养好习惯 树立健康理念,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一、什么是健康促进学校(含义)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项全球行动。其目的是要在全球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障全人类有一个和平和健康幸福的生活。什么是健康?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健康促进学校是指学校和学校所在的街道、村、社区的所有成员共同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能促进并保护他们健康地全面的积极经验的较好的条件。包括学校制定的多种与学生健康有关的政策、规章制度;学生通过健康教育或课外活动得到与年龄相适应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创设安全健康的学校物质环
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健康服务等方面内容。健康促进学校强调的是动员学生的家庭和社区更广泛的成员参与、支持,一起去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人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每学年学校开展各种常规的健康教育活动,并配合上级医疗部门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通过这些健康活动的开展,相信同学们的健康知识水平一定大有提高。如爱眼日、爱牙日、营养日等重要健康节日的宣传教育,学校定期更滑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初一年级入学后的查漏补种,每年开学后的定期体检,及一年四季各个不同季节传染病防止的宣传活动,每周三晨检广播都为同学们广播一些健康知识,使健康知识和技能教育系列化、规范化。为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学校为各班教室配备了应急箱,这个举措在全区成为典范。在校内,保健医每天两次的晨午检报表统计上传,41名班主任老师、年级组长早晚的守护,发生疫情后后勤人员持续不断的消毒,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同学们搭建一道坚实、可靠的健康屏障。总之,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与社区、街道密切配合,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2013——2014学被评为健康促进优秀学校,2015、16、17学被评为卫生评估优秀校。成绩的取得包含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过去一年好的经验和做法还要继续坚持。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因病因伤请假总人次、总节数太高。2017——2018学晨午检报表统计,全校978人,因病请假793人次,累计1334节,人均13.4节;因伤请假34人次;累计235节,人均2.36节。第二类问题是视力不良预警达到最高预警级别。刚刚结束的学生体检,统计学生视力不良率初一66.74%、初二为76.35%、初三为79.60%。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视力不良率是逐年增高的。第三类问题是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全校学生营养状况分析良好率只有37.12%,初一是35.59%,初二是36.91%,初三最好,也只有40.09%。肥胖率统计,初一是35.59%,初二是33.44%,初三是29.96%
造成同学们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饮食无节制,摄入营养过多是造成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多和碳酸饮料、甜饮料导致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受伤。
2、有些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上课读写、坐姿不正确、长时间看书、上网、玩手机是造成近视患病的主要原因。
3、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运动量不够造成的。上述这些健康问题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找到2个以上,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的话,势必会影响你的前途发展、有的可能会直接影响生命健康。
三、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同学们,针对我校学生健康状况,对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和建议:
1、各班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落实周二卫生扫除制度,要求值日生做好每一天的卫生值日,营建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要求各班卫生班长定期检查学生个人卫生,勤洗澡、指甲头发定期整理,保持校服干净。每个同学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
2、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做眼保健操。请老师们在每天的眼保健操时间,务必停止讲课,提醒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并督促学生注意穴位准确,保质保量,长期坚持,才会改善视力不良居高不下的情况。
3、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上好每节体育课、做好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确实达到锻炼效果。养成在家庭体育锻炼的习惯。
4、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抵制不良诱惑,培养健康行为。很多学生上课时自觉保持坐姿端正,读写姿势正确,克服弯腰驼背、趴桌子的坏习惯,肥胖的学生抵制美食的诱惑,管住嘴迈开腿加强锻炼。贪恋网络游戏的同学给自己制定好学习计划,克服上网无节制的坏毛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是靠自己、靠自觉。老师的提醒和家长的监督都是必要的但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最根本的还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自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行。
5、向家长宣传健康知识,养成家庭科学饮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19.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十九
一、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预习时可指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课内阅读中,还可以让学生预习后自己设置作业题,自己分析思考,并要求做出答案,看看谁的作业题能难倒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强烈的兴趣让学生挖空心思去寻找问题,让他们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这种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需要教师的及时督促、引导,要由扶到放,切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不能因噎废食。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学生对新知识记得快,但遗忘也快,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二、勤于思考和积极参与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勤思善问,才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持有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的见解,教师要做到不轻易否定,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和讨论,通过合作自行解决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改变教师越俎代庖的状况,改变过于周到繁琐的指导与规范,教师可采取“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主体对外在世界与自我的超越。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前三节行文结构都按“送别———回忆———抒情”的思路来写,于是在执教这一课时,要求学生精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利用梳理顺序→抓住往事→体会感情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教师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理解。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享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三、独立完成作业和认真检查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特别重要,这种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且严格要求。在平时作业时,要求学生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独立完成作业。教师要对写字、答题格式严格要求,逐渐训练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要求学生做完作业后,先检查,发现问题后再看书、查字典,看例题对照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四、自觉读书和阅读积累的习惯
宋人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教育实践证明,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运用多种感官读书则是提高阅读效率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还要要求学生读书逐渐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教给学生运用自学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在读书过程中找出难点,深入思考,将阅读带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意义的深刻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适时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引导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摘抄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的课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积累材料的习惯,作文需要时才能够随手拈来,为我所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要学好语文,仅靠课内是不够的,必须阅读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都大有裨益。如结合语文读本中《赤壁之战》的阅读,让学生进行研究性比较阅读,对史书《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文献《赤壁咏怀》中的战争记录和描写进行比较异同,分析理解,加深对作品形式、内容、特色的认识,实现“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五、勤于动笔和多写多练的习惯
20.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教学质量 篇二十
关键词:培养;习惯;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学生无论是在知识的积累还是在身心的发展方面都处在一个突变时期,他们在学习上往往缺少自控能力。因此,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阶段,学生的视野开始拓展,但求知欲与不成熟的自制能力常常发生矛盾。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天资聪颖,学习基础也较好,但由于贪玩、精力分散、刻苦钻研的毅力不够,因此学习成绩不理想。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弊端,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本人从事数学教学多年,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数学学科应重视以下几种习惯的培养:
一、 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不少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到了课堂上根本不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难点,心慌意乱、手忙脚乱,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学生能在课前认真预习,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有个大致了解,并把难点、重点用记号标示出来,上课时听好老师的讲解分析,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提出来请教老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更多的学生是想预习而不会预习,不知道该看什么、做什么。其它学科还可以,如语文可以查字典、记生字,英语也可拼拼单词、读读词组。但对于数学,学生总认为没有什么可看的,因此翻开课本,两三分钟“解决”问题,上课时仍未弄清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清预习的重要性以外,更要设法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可以为学生列一些提纲、设计一些问题,逐步将学生引导到主动预习、会预习的轨道上来。
二、 上课动手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活动中心。引导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数学学科有着它的特殊性,一个基本概念、一个公式、一条平凡定理的运用都有着千变万化的题型变换,因此要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仅仅靠认真听讲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有不少学生反映,上课听懂了,但一旦动笔做题仍感到困难重重,甚至无法下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听懂以后还需巩固,即动笔练习。实际上知识的掌握要由表及里才行,对于数学习惯,从基础题到灵活、复杂的综合题的掌握都离不开辛勤的动手。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将理性的知识转化为感性的知识,才能真正弄懂弄通。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上课动手的习惯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精讲多练,重点、难点明确,每节课安排一定数量而且有难度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还可以通过批改课堂练习的手段来督促学生人人动脑动手。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成自然了。课堂动手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 独立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的一个重要又必要的环节。学生对作业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及时进行补救解决,方可达到全面完整掌握所学知识的效果。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或上课分心,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又不肯虚心请教,甚至偷偷地抄别人的作业来应付老师。也有的同学由于贪玩,作业马马虎虎,错误百出,长期下来大大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对于因基础较差而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平时就要加强课外辅导,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对于缺少自觉性与耐心的学生,要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加强督促,使他们及时改正缺点,一步一步认真起来。让学生通过独立作业,找出一些掌握知识的缺陷,使其所学的知识逐步完善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 课后复习的习惯
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可见课后复习巩固是学习过程中的又一重要环节。上课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所学内容的拓宽与发展都要通过复习来解决,每一条几何的定理、每一种类型习题的解决,仅靠上课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适当布置一些复习内容,列出一些复习提纲,安排一些复习题,督促学生认真做好复习工作。布置复习以后,教师出一点小练习,提一点小问题,督促全体学生都养成课后认真复习的好习惯,努力完成整个学习的全过程。
【培养良好习惯国旗下演讲稿】推荐阅读:
国旗下讲话——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07-31
国旗下讲话:自觉遵守常规,培养良好习惯08-24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国旗下演讲稿10-04
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10-09
培养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06-15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09-30
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12-09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总结09-03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习惯09-10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