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导学案2014秋(共4篇)(共4篇)
1.名著阅读导学案2014秋 篇一
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考纲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相关要求。2.熟悉现代文阅读的相关基础知识。
3.把握高考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思路。
4.通过训练归纳答题技巧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散文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1.明晰考查重点,洞悉高考设题类型和题目设置的规律; 2.掌握散文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参考核按钮P244(解题指津)]【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知识链接】
阅读文章首先应该分析作品的结构、段落(包括段内层次),找出其线索,概括主题,不管有没有直接命题。即使其它方面的考查题目,也要借此确定答题区域。总之,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一.散文的贯穿线索(1)散文的常用线索
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散文的标题常常就是文章的线索。)(2)线索的作用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二.散文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开篇
①开门见山,点明中心②设置线索、引出下文③曲笔入题、设置悬念④埋下伏笔、铺垫照应⑤设置疑问,引人深思⑥比喻开头,由虚入实⑦对比入题,强调主体⑧类比引入,发人遐思⑨乍显异常,扣动心弦⑩侧面入笔,含蓄自然„„ 中间
①承上启下②由叙述转向议论③由写景转向抒情④由正面转到反面 ⑤由„„到„„⑥层层深入⑦总领下文⑧总结上文„„ 结尾
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问句作结,发人深思。③用省略号,余味绵长。④比较作结,突出情感。⑤想象作结,意蕴深远。⑥直抒胸臆,情感强烈 ⑦呼应前文,对比照应 ⑧以景结情、深化主题 ⑨戛然而止、留下 “空白”。„„ 点睛句
①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
②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三.分析、概括作品的总体结构思路
分析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1)线索指出线索是什么,是怎样贯穿全文的(2)写作思路(文章思想脉络)
先依据内容划分层次,归纳概括,最后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3)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
①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②并列式③对照式(正反对比)
④层进式(层层深入,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等等。(4)主要结构特点如倒叙、插叙、先抑后扬、由实入虚等等。四.归纳内容要点
1.划分段落或段内层次。文章段落的划分
①依据时间顺序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语,应找出有助于划分段落的标志。
②依据空间顺序注意文章地点的转换、空间位置变化。③依据分列的事物 注意文章所写景物、事物的变化。④依据事件的发展 注意事件发展的阶段性。⑤根据文章线索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段落层次
⑥依据思想情感的变化注意文章的感情或作者的联想、想象、思考内容的变化一般的散文都有一条暗藏着的情感线索,有的甚至直接以情感为线。⑦依据文章结构特点,常见的如“总—分”、“分—总”或“总—分—总”结构,有的是并列结构,还有的是层进结构。段内层次的划分
①根据文本的内容根据段内的内容(或时间,或地点,或事件„„)来划分段内的层次。②根据文章的标点符号有时文章的标点符号(如句号、分号)可用来作为划分层次的重要参考。③根据文章的词语标志词语标志(如“首先„„,其次„„”,“先前„„,后来„„,如今„„”等)也可用来做为重要参考。
2.概括段落或层次的核心内容。要注意领起句和中心句的区别。中心句能够反映核心内容,领起句不一定是中心句,它可能只起领起一段文字的作用。3.注意筛选文中的信息。五.概括作品主题
文章阅读的第二步,就要概括作品的主题。
1.联系背景时代背景是大语境,是理解文章主题的重要依据。2.抓住标题文章的题目,片言居要。它是全文的“睛”。
3.抓中心句抓住各段的中心句或筛选其它较为显性的信息可直接掌握主题和情感。4.筛选信息
注意筛选文中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深透理解文中的有较深寓意的重要语句,尤其是抒情性语句、议论性语句、比喻性语句等等。作品的主题常常寓于这样的语句之中。
5.注意类别散文一般可分为叙事、写景、咏物等类别。①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较为平凡,讲究“以小见大”,注意分析细节中透露的真情,小事件中蕴含的大道理。还要注意分析人物,通过人物对生活的态度、社会的认识来理解主题。②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最重要的是把握融于景物之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抒情散文:注意文章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直抒胸臆者,直接理解其抒情语言;描写自然风物者,理解其寓有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④哲理散文:注意种种形象中寓有的关于天地、自然、社会、生命的真理。尤其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尤其是一些标题的象征意义),要体味象征这一表现手法,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6.注意题材
散文的题材广泛多样,简直无法分类概括,常见的有乡村(田园)题材、回忆(纪念)题材、怀古题材、风景题材(游记名胜)、日常生活场景(物件)等。题材与主题密切相关。7.整体把握
划段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线索,尤其是隐含于文字深处的情感线索。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特点,决定了散文往往是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事物发展的片断、一些场面或景物组成。因此鉴赏散文时首先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行文线索、感情脉络,进而可以准确地把握主题。【典题呈现】.(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见核按钮P242】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案: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
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题型示例】
①本文主要分×幅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②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个关键词语。
③本文以××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④文章第一段写到了“„„”,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⑤从第n段看,“„„”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智慧解题】
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应做到:
1.仔细阅读全文,在概括段落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把握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找出文章和段落的中心句,充分利用文章中的过渡句,有利于快速把握文章主旨和行文思路。2.分析全文的布局谋篇特点。注意标题,以及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重要段落的作用。
3.审清题干要求,找出与问题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并看文本中有无显性的信息。如有,筛选文中的关键词进行整合组织答案;如无,则依据文本,用自己的话进行提炼、概括。
4.主题、情感的概括。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含蓄的内容加以解说。
5.涉及各种表现手法(如修辞使用、古诗文引用、艺术性描写等等)的关键词或关键语句作用的分析,一定要结合文本主题、内容要点分析出其表达效果。【答题范式】
1.分析线索:首先要点明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并分析其布局谋篇作用(如何组织材料的),再分析其能表现怎样的主题。即:线索+作用+表现主题。
2.关联作用:首先概括本句(段)的内容要点,然后分析与前后文的关系,再分析其对于表现主题所起的具体作用。甚至有时还要分析其艺术手法及其效果。即:结构作用+表现主题(+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3.一定要结合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忌仅堆砌术语,而不进行分析。由高考批卷看,既要用“术语”答出要点,又要有具体分析,否则常难以得高分。即:术语+具体分析。4.归纳内容要点:
(1)取干去枝,摘录整合。改造、组合、变换。
(2)全面、分条(按照段落、层次或问题的指向内容)概括。(3)既要高度概括每个“点”,又要具体呈现每个“点”的内涵。即:方面①+方面②+方面③„„ 5.概括作品主题:
(1)扣住问题指向,分条概括。
(2)直接概括全文主题,常用“通过„„的描写(叙述),表达(寄托)了„„情感(认识、思想),赞美(肯定、批判、讽刺)了„„”这个套路。
(3)对情感主题的概括要正面直接,不能用否定句和疑问句。即:方面①+方面②+方面③„„ 【巩固练习】《太阳梦》【见核按钮P232】
第二课时分析基本特征,掌握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
一.散文基本特征
①情感浓烈,选村广泛(富有抒情性,行散神不散)。
②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③选取典型有特征的事物,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不同的人称的交互出现:
①可以丰富文章的叙事手段,使行文变化曲折; ②有助于作者不同情感的表达。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
描写技巧
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②静态、动态结合;③白描、细描结合;④描写、抒情结合; ⑤虚、实结合;⑥正面、侧面描写结合;⑦点、面结合 ; ⑧色彩和声音结合„„ 写景角度
①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②感觉角度――视觉、嗅觉、听觉、味觉„„ ③写景顺序――远―景、高-低、外-内„„④写景手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⑤写景内容——意象意境、情感基调„„ 景物作用
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思想感情;④铺垫情节; ⑤更好地表现主题。
3.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技巧
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抒情作用
①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用第二人称,使作者的情感态度更为鲜明。
②情景交融,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哲理散文——选取典型性题材,富有深刻内涵,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
表现手法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借古喻今、以小见大„„ 二.散文的表现手法
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文体知识运用、修辞手法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等。具体有: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详细见核按钮P233】
(二)表达特色:
①语言风格(特点)词语使用、句式特点、修辞手法„„ ②描写特色描写技巧、写景角度„„
③抒情特色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
(三)常用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相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及各种修辞手法等等。艺术手法【见核按钮P234】 补充: 1.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烘托,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烘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烘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2.白描
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文学中的白描指紧紧抓住景物环境及人物形象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或景物环境的特征。突出景物或人物特点,简洁传神。3.细描
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文字绚丽,色彩斑斓,具体生动。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两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典题呈现】《往事》【见核按钮P235】【题型示例】
①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②本文第n段,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三人称,为什么?
③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
④作者说“„„„„”,又说“„„„„”,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⑤“„„„„”,结合以上这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示例说明:考查散文的基本特征的题目,常考问“描写(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手法”、“人称的变化”等内容。考查表现手法,常直接提问,或考问“表达特色”、“艺术表现”、“语言特点”等等,或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设问。
【智慧解题】
1.总体上把握一篇散文的基本特征,具体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2.对散文的各种表现手法要了然于胸,并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
3.手法与作用常常结合在一起,既要恰当运用术语,又要结合文本中具体例子展开表述。【答题范式】
1.对表达技巧题的表述可采用三段式: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主题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艺术作用)。
即:技巧+内容+效果。
2.多角度: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可以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3.用规范语言: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等等;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答题模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巩固练习】《逝水流年》【见核按钮P251】
第三课时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知识链接】
一.散文中所谓的重要语句是指:
①从作用上说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④从表达上说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⑥从出现的频率说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二.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 ①表层意义即句子表面的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等。三.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①分析重要词语(关键词)的含义
设题的“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一般情况,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②分析句子和关键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句子和关键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爱憎、好恶等等。
③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
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句子的比喻义、双关义等等。
④结合全文(或上下文)分析语境。结合全文分析语境,可以理解句子所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所揭示的文章主题。
⑤分析句子的结构
针对结构复杂而含义(信息)较难理解(提取)的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
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四.文学作品语言的特点: ⑪形象化
文学作品要求作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描写社会生活的图景,使读者进入一个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境界,直接地感知或想象出作家所描绘的一切。⑫凝练含蓄
这是文学作品要尽可能以经济的笔墨去描绘和概括丰富的生活和思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⑬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总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总是熔铸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鲜明地表现在作品语言上。⑭具有音乐美
知识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总是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抑扬顿挫来传达生活的真情图景,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五.鉴赏语言的角度 1.风格之美
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婉约柔美、典雅灵动、寓庄于谐、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清新隽永、华丽多彩、口语化、生动形象、符合人物身份„„ 2.用词之美
精美的炼字、叠词、反复、化用、成语等。
(1)炼字——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露、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等。
(2)叠字——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3)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4)化用古典词语,选用文言词语——富有文采,典雅优美。3.句式之美 4.音韵之美
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5.修辞之美
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6.描写之美
如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等。
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见核按钮P236】 补充:
⑩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⑾引用
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
B、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⑿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典题呈现】《冬阳·童年·骆驼队》【见核按钮P238】 【题型示例】
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①“„„„„”,这里的“××(词语)”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②为什么说 “„„„„”?请联系„„,分析这句话的含意。③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示例说明:
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题目,常常提问比较直接,有时加进“结合原文××处”这样的说明。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①在“„„„„”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本文语言表达有什么特色?请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几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③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示例说明:
考查体会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也称表达特色),着重于语言方面鉴赏散文的艺术手法。可就词语、句子到段落甚至全篇提问,有时加进“结合原文××处”这样的说明。【智慧解题】
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1.要有语境意识,要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去理解语句的丰富含义。
2.既要解释语句的表层含义,更要解释语句的深层含义,以及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等。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阅读时,划出文章表达精彩的语句。
2.全面考虑语言风格、词语使用、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等语言表达艺术。3.既要点明散文的表达特色,也要举例进行具体分析,更要说明其表达效果。4.有时要结合重要语句的内涵进行分析。
5.提问角度比较直接时,就按照要求从这几点上回答问题,提问比较笼统时,就要根据文本,从[知识导学]所提示的诸多方面考虑。【答题范式】
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根据问题形式和原句原文的内容不同,可以有多种程式。1.释关键词义、释比喻或双关意义+释句义(内涵)+析作用(表现主题、艺术效果、结构作用等)
2.可以从句子的深刻含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点语言特色(用术语)+举例分析+表达效果。【巩固练习】《月光汹涌》[见核按钮P250]
第四课时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魅力
【知识导学】
一.文学作品的形象既可指人,也可以是物。
人物形象散文塑造人物形象常常不像小说那样集中创造生动具体的典型,而是就特定场景描写人物,透过人物寄托一定的意义和情感。鉴赏人物形象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理解人物在作品中活动的原因和主题意义,理解作者透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
事物形象事物形象是指作品中蕴含作者特定思想感情的事物。这些物象常常具有象征意义。鉴赏物象要求我们准确理解物象所蕴含的意义。
(一)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记人记事的散文,及一部分写景的散文,常常都有人物形象存在。考查散文人物形象,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人物形象的特征;领悟通过人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法技巧。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①筛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内容依据,要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
②筛选分析文中对人物某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这些评价常常是带倾向性的议论。③分析文中用比喻、抒情等手法描写人物形象的重要语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④分析文中人物的称谓,确定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⑤结合文章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中人物在事件过程中的表现。领悟人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人物形象的特征去分析。尤其要注意结合重要语句分析作者情感的题型,要透过语句的丰富内涵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
分析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法技巧 衬托
①侧面烘托:用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这是一种正衬。②对比衬托:两个人物相互对比,或一个人物前后的行为形成对比。这是一种反衬。描写
①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性格心理等特征。
②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③行动描写:传神地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④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刻画人物性格。⑤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它涵盖上述四种描写的细节。
(二)散文中的物象
文学作品阅读经常考查“物象”的特点,这“物象”可以说就是“物”的性格特征,可以像分析人物形象那样去分析。①物象作用
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常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②物象特征
概括出物象的特点,类似于概括人物形象特点。③物象意义
注意“物象”的象征意义,象征某些人物、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二.“鉴赏作品的内涵”要根据题目的考问指向,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①掌握作品的主题透过主题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②分析要作品的形象
透过人物形象或事物形象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分析作品的语言尤其是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的“言外之意”,即其中所蕴含的深义、情感、意境等等。④分析作品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点题语句
作品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语句(常常有比喻或双关),常常是文章画龙点睛之处。三.“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艺术手法的艺术效果
结合第三节的知识导学(描写技巧、写景角度、景物作用、抒情技巧、表现手法„„),分析各种艺术手法的艺术效果。
2.细节描写、叙述的艺术效果: ①从内容方面分析
突出某方面的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
使用××表现手法,增加画面感,突出某种意境,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③从行文角度分析
使行文富于变化,情节起伏,摇曳多姿„„ ④从结构角度分析
与前后文形成照应、铺垫、悬念„„
四.理解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①思想性是要把握文章的主题及具体“问题点”的内涵。
②艺术性与“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一致的。【典题呈现】2012年湖南卷《忆韦素园君》【见核按钮P239】【方法归纳】
一.欣赏作品的形象
1.作者透过人物或事物,总要寄托一定的意义和情感,因此,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去分析人物形象或事物形象。
2.人物形象,要注意其性格特征和代表意义;事物形象,要注意其象征意义。3.要注意抓住细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4.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意义常常通过一些重要语句表现出来,尤其是有关的评论语句,因此,要注意结合重要语句来分析人物形象或事物形象。二.赏析作品的内涵
1.要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情感、人物形象或事物形象特点来分析具体语段或语句的内涵。2.要注意分析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要用自己的语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鉴赏分析。三.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要分析作品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或事物形象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以领悟和赏析作品的艺术魅力。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艺术性进行鉴赏分析。
2.从内容、表现手法、行文特点、结构作用等多方面分析艺术效果。【答题范式】
1.人物形象或“物象”特征:筛选概括,按点排列 2.通过人物或“物象”理解情感(主旨):人物性格(“物象”特征)+举例+情感(主旨)分析 3.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法技巧:关键词(手法)+人物性格(“物象”特征)+表达效果(主题作用、艺术作用)二.赏析作品的内涵 表层含义(外在形象)――深层含义(精神内涵)注意:扣住主题和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三.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内容表达——艺术手法――艺术效果――举例分析 【巩固练习】《清明》【见核按钮P249】第五课时评价作品价值判断,鉴赏作品审美取向 【知识链接】 所谓“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进行评价”,即评价文章的审美认识、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对文章正确领会和把握的前提下,作出恰当的评价。更突出“价值”和“审美”的意涵。①对词语或句子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进行评价 首先,按照前文“体会语句的丰富含意”部分的方略去理解句子含义。其后,联系全文对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概括和评价。②对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形象进行鉴赏评价 首先要按照前文“欣赏作品的形象”部分的方略对作品形象的特征进行准确的把握。再对“形象”所寓有的情感内涵深透理解,才可有对作者(或作品)的价值判断或审美取向的评价。③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赏析评价 首先要分析所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把握景物的意境特点,情感基调。再对作者的情感态度或文章主题进行评价。④对作品的布局谋篇进行评价 首先要对作品的布局谋篇进行整体分析,或按要求对某方面的构思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再对文章的审美观点或效果进行评价。⑤对作者的某方面的观点态度或文章某方面情感主旨进行评价 首先对作者某方面的的观点态度或文章主题有个整体的把握。再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典题呈现】《论诚意》【见核按钮P241】【方法归纳】 1.文本的主题,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是评价的根本依据,必须重点把握,不能脱离文本仅凭主观认识妄作评论。2.要选选准信息区域,分清条理,全面、辩证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答题时必须分为两步走:先要对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才能进行评价。3.要依据题干的要求,结合作品形象、重要语句、艺术手法等等进行具体评价。4.评价时,既要指出文本的主题观点、形象特色、语句意义、表现手法等,又要说出自己的认识。【答题范式】 1.评价作品价值判断文本内容(概括)+延伸评价 2.鉴赏作品审美取向文本审美观点(概括)+鉴赏评价。【巩固练习】《看麦熟》【见核按钮P248】第六课时探究文本内涵,提出自我见解 【知识链接】 一. “探究性试题”形式 ①文本研讨式 这类试题研讨的话题答案指向比较明确,就是对文本进行探究。内容包括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表现手法的探讨等等。考生可以只按作者的理解去思考,甚至还可借助阅读材料的要点作答。②认识探讨式 由文本延伸拓展到社会生活领域,探究社会认识问题,考生可以就自己的认知作答,观点可以和作者不同,但一定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和常识,也就是普世价值观念。③知识积淀式 能力是检测的重点。探究性试题可以达到对二者考查的有机统一。此类试题探讨的对象常常是考生在课本中接触得比较多且较为熟悉的,但如果仅有课本知识,又是很难写出有分量的答案来的。④个性创意式 内容可包含上述三个方面,但主要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答案鼓励与作者或文本的不同认识。二.“探究性试题”特点 ①多元性: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是多层次的,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②发散性: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③开放性:试题应该是半开放性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三.探究的切入角度
1.探究-“丰富意蕴”“民族心理”“人文精神”
①要对人物及人物群体(甚至还包括动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特质、民族性格、人性内涵等等
进行深入探究。②情节(细节)描写:透过散文的情节(细节),探究某种民族精神、人性精神、人生态度等等。③环境氛围:透过散文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理解对自然的尊重、敬畏。
④语言表达:透过描写语言或议论抒情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对自我的反思审视等等。⑤主题情感:把握文本的主题,探究题目涉及的民族感情、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人性认识、人文精神等等。
⑥时代背景 2.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①文章写作的社会意图:弘扬某种精神,针砭某种时弊等等。
②文章写作的设计意图:布局谋篇,情节(细节)设计等等。重在对文章的线索、结构、艺术手法及其创作效果进行探究。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感悟和体验文本;②立足自我,独立思考。由文本延伸拓展到社会生活领域,探究社会认识问题,考生可以就自己的认知作答。【典题呈现】(2012年湖南卷)《忆韦素园君》【见核按钮P243】【方法归纳】 1.判明限制程度。一般来说,探究性试题中的限制性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题干中的限制性条件,二是试题材料(文本)中的限制性内容,三是社会道德普世标准和公众常理认知的限制性要求。试题材料(文本)中的限制性内容又有两种情况:(1)文本(或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艺术构思)是不可否定的,因此,回答问题时只能遵从文本,适当引申和拓展。(2)文本(或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艺术构思)可以探讨,允许有不同的认识,或作答范围相当广泛。示例中答案为“言之有理即可”,或 “略”,或列出正反两种意见的都属于此类。切记:探究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考生答题想怎样答就怎样答,违背题目主旨、不符合题目要求、“牛头不对马嘴”和“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显然是“不受欢迎的”。2.答案来源:(1)答案只能就原文去理解,甚至完全符合作者(作品)的认识;(2)答案可延伸到文章以外,甚至只要求“言之有理即可”,或干脆是“略”。3.答案类型:(1)只能作肯定回答;(2)只能作否定回答;(3)既可以作肯定回答,也可以作否定回答。【答题范式】 1.“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先用准确的词语短语概括说明文本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再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即:亮明观点+具体分析+联系现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应先概括点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再用术语(关键词)说明文本的某种表现手法,接下来进行具体分析,即: 即:概括点明创作意图+说明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先结合文本分析问题,再表达自己的见解。即:分析所示问题(结合文本)+表达独立见解(立足自我)【巩固练习】《永不道别》【见核按钮P248】第七课时实战演练
罗 曼 · 罗 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 给0分)(4分)()()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 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 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 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 人的苦恼。答案 A E
17.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 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2分)18.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2分)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2分)19.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 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二)(2011年天津卷)《塔上的树》【见核按钮P228】
第八课时梳理归纳
通过练习以及讲解,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名著阅读导学案2014秋 篇二
1.掌握考试范围内的基本知识点。
2.培养分类归纳知识的能力。
3.培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分类归纳知识并记住。学习难点:运用考点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预习案】
(一)明确七年级下册中考范围并在教材目录上勾划好
2课: “贞观之治”
7课和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二)
13课和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二)(2012年新增加的内容)21课和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二)(2012年新增加的内容)
(二)、预习目标(请同学们按下面知识点认真阅读课本[包括图表,小字部分],边阅读边理解,把这些内容做好勾划和批注并识记。
第二课“贞观之治”
(2009年和2010年都有考试的内容;2011年在材料题中关于唐太宗的农业措施的内容。)
(一)唐朝的建立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
1.唐高祖后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因其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唐太宗,汲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镜子的敢于直言的魏征等)。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和有作为的君主,“民贵君轻”的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了解书上的名言和图P8)。
(三)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七课和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二)
(2009年—2011年都有考题,2011年在选择题中考雕版印刷的时间)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
2.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看图)。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代遗留下来的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人物:
① “诗仙”李白,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其诗语言豪迈奔放、清新飘逸。②“诗圣”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③白居易诗歌则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隋唐时期,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2.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的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自创“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笔谏)自成“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并称为“颜筋柳骨”。3.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吴道子,人称“画圣”,开写意画之先河,作品有《送子天王图》。
(五)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由于集中了大量的石窟艺术珍品(彩塑和壁画)而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第十三课和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二)
(2012年新增加的内容)
(一)活字印刷书的发明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
3.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三)四大发明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注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科技成就)
(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五)宋词和元曲
1.词在唐朝出现,到两宋发展快,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2.代表人物和作品:
①苏轼(北宋),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李清照(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③辛弃疾(南宋),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词中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3.元朝出现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六)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两宋绘画的特色:表现市民的风俗画出现并且增多。代表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的风光,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2.元代的画家赵孟頫,他的画被称为“神品”。
3.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二十一课和第二十二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二)
(2012年新增加的内容)
(一)雄伟的北京城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是世界上得一个奇迹。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1.李时珍(明朝)写成了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2.宋应星(明朝)写了一部《天工开物》,书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书中强调人类和自然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外国学者它这本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明朝)作品《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三)古典小说的高峰
1.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代表作品(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①《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反映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②《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③《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根据唐僧取经的故事创作的。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④《红楼梦》,清朝,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曹雪芹。
(四)戏剧的繁荣
1.汤显祖的《牡丹亭》。
2.以徽剧和汉调为基础,融合其它剧种,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五)书画的成就
1.董其昌(明朝)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徐渭(明朝)善用泼墨。扬州八怪(清朝)发扬了这种风格。
【合作探究案】(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一)组间督促:组间互相检查课本的勾划情况。
(二)合作探究展示
1.小组内解决收集问题把问题反馈在小黑板上。
(1)我的问题:(经过自学,你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组内探讨)
(2)、我们的问题:(小组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2.展示:
【训练案】
一、选择题
1.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烈变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并且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他是以下哪一位诗人()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D.王维
2、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也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
实主义的风俗长卷。它反映了当时哪一城市的社会风貌?()
A.北京B.南京C.西安D.东京
3、“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书法艺术B.绘画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
4、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误。这一项是()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3分)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
3.名著阅读导学案2014秋 篇三
一、作者简介:
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于南京。今传本《红楼梦》共120回,后40回为高鹗续成。
二、故事梗概
小说写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弃在青梗峰下。这顽石自经煅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修成女形。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神瑛侍者“携入红尘”。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梗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姑苏城仁清巷内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在庙旁。他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士隐带着妻子投奔岳父,遭到岳父的白眼。甄士隐看破红尘,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考中进士,派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巡盐御史林如海家教林如海的女儿黛玉读书。此时,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林如海的岳母家荣国府帮助。林如海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如海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拜见了外祖母,还见了大舅母邢夫人(贾赦之妻),二舅母王夫人(贾政之妻),王熙凤(王夫人的内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宝玉,惹起一场不快。黛玉住进荣国府后,外祖母贾母非常疼爱她,她与表兄贾宝玉相处得也十分亲密,晚上住在一起,白天也一道玩耍。过后不久,从金陵来了一封信,说黛玉舅母王夫人的同胞妹妹薛姨妈的儿子打死了人,应天府正在审理。
贾雨村刚刚到任,就受理英莲被拐杀人一案。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的人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此案。薛蟠夺走英莲后,随母亲薛姨妈、妹妹宝钗入京。薛宝钗进京后暂居贾府,因其品貌端庄,谦和随分而得人喜爱。宝钗幼年因病得癞头和尚赠了一个金锁避邪,以后便随身佩戴。一日,宝钗见宝玉也有一块宝物,与自己的金锁恰成一对,沉思良久,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黛玉与宝玉青梅竹马,已经互生爱慕之情,所以黛玉常借机奚落所谓的“金玉良缘”,暗中伤心落泪。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鬟袭人发现,二人发生关系。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王熙凤接待了刘姥姥,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宝玉被送到家塾读书。父亲贾政只准宝玉背诵《四书》,要求十分严格。宝玉惧怕父亲,就像老鼠躲避猫儿一样。但贾母却非常娇惯孙儿,把宝玉看作是自己的心肝。
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因林如海得病,贾琏带黛玉去姑苏,他的族弟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百般捉弄而死。黛玉去后不久,宁国府贾珍的儿媳秦可卿死去。荣国府的管家少奶奶王熙凤被请去协助管理宁国府。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了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在送殡的那天,王熙凤住在馒头庵,庵中老尼求王熙凤办理一件退婚案,为了图别人三千两银子,王熙凤派人去打通长安节度使的关节,竟活活拆散了一对美满姻缘,断送了两条人命。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贤德妃,皇帝恩准元春回家省亲,并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于是贾府在荣、宁二府之间丈量出三里半的地面,开始修建省亲别院,历时半年多建成,耗费了大量银钱,又采办大量女伶、女尼、女道士进入省亲别院,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次年正月十五,元春回家省亲,赐省亲别院名为“大观园”,对园内房舍也赐了名称。元春回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一首,深感遗憾。
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又因有薛宝钗或其他小事,二人常吵嘴,在不断争吵中情感愈深。宝钗过生日请戏班唱戏,其中有一个小旦像黛玉,贾母娘家孙女史湘云口快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而阻拦,结果惹得二人都生宝玉的气。元春怕“大观园”闲置,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宝玉在园内同众姐妹、丫鬟相处,倒也自在。书童将《西厢记》等书偷进园,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西厢记》。宝玉借机以张生自喻,以莺莺喻黛玉,黛玉听后“微腮带怒,薄面含嗔”,却也不禁联想翩翩。
三月的一天,宝玉和王熙凤突然疯了,乱砸东西,满口疯话。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劝贾母快为二人准备后事,被贾母痛骂了一顿。原来这是赵姨娘为争夺家私、地位而请马道婆作的魇魔法术。幸亏来了一个癞头和尚和一个跛足道人,他们拿着通灵玉念念有词,才把宝玉和王熙凤救了回来。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宝玉去看黛玉,听黛玉随口吟出了《西厢记》的唱词。宝玉进屋,也念了两句《西厢记》的唱词同丫环开玩笑:“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黛玉一听便变了脸,哭着出门,说要去告诉舅父。宝玉慌了,急得赌咒发誓。次日是芒种节,黛玉性格忧郁,暮春时节伤心落花,将它们理葬,称为“花冢”,她由落花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词》。不料躲在桃林后的宝玉听了竟大哭起来。黛玉见是宝玉,抽身就走。宝玉叫住黛玉,说到:“你我从小一快儿长大,本该和气,为什么把宝姐姐、凤姐姐放在心里,不理我呢?”黛玉见宝玉一片痴情,心中很是感动。
端午节前,元春从宫里送来赏赐众姐妹的礼物,唯独宝玉、宝钗的礼物相同。黛玉见此,很不高兴地说:“我没福气接受这礼物,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啦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人儿罢了。”宝玉一听,申辩说:“我心里除了老太太、父亲、母亲,第四个就是你了。”黛玉说:“你心里有妹妹,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过了两天,宝玉和黛玉又发生口角,急得宝玉取了通灵宝玉来乱砸,黛玉也气得呕吐不止。直到第二天,宝玉去向黛玉陪了礼,两人才言归于好。丫鬟袭人善于体贴人,宝玉十分看重她,她因此常劝宝玉要读书做正事。这一日,贾母娘家外孙女史湘云湘云带丫鬟翠缕来贾府,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湘云也劝宝玉留意经济仕途,宝玉抢白她说:“林妹妹就从不说这混账话。”黛玉听见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宝、黛二人至此“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这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过了两天,与贾府不和的忠顺府派人来找贾政,说宝玉勾引走了他们府中的戏子,请贾府交出。贾政大怒。这时赵姨娘所生儿子贾环又乘机进谗,说宝玉强奸金钏儿未遂,逼死了人命,贾政一听怒不可遏,将宝玉叫来,往死里乱打。贾母闻讯赶到,痛骂贾政,众人才将宝玉抬回房中。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说:“我叫疼是装的,别信真了。”王夫人找袭人,要她随时报告情况,并决定将来袭人给宝玉做妾。晚上,宝玉叫丫鬟送旧帕两条给黛玉。黛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感到可喜、可悲、可惧、可愧,在帕上题了三首七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
宝玉挨打后,宝钗也天天去探望宝玉,并劝宝玉读书上进。宝玉一听就生气,说:“好好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蠧鬼之流。”宝钗听了,自觉没趣,只好离开。一天,宝玉正睡午觉,宝钗又去看宝玉,见丫头正给宝玉绣鸳鸯戏莲花样的肚兜,宝钗赞叹花样很好,拿过来帮助刺绣。这时,只听宝玉在梦中嚷道:“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听见不觉怔了,坐了一会,只好离去。
大观园秋风渐起,宝玉之妹探春倡导成立海棠诗社,贾政的儿媳李纨自荐担任总评。众姐妹作咏菊诗十二首,黛玉技高一筹,压倒众芳。当时邢岫烟、李纹、薛宝琴等堂表姐妹都在贾府居住,大观园内一时热闹非凡。刘姥姥知恩图报,带着丰收的瓜果二进荣国府,贾母便留她聊家常。大观园内大摆筵席,众人戏弄刘姥姥。刘姥姥饱经世故,甘愿充当笑料,后来她便拿着贾府所赠银物回乡下了,临行前给凤姐的女儿取名为“巧姐”。九月初二是凤姐的生日,为给风姐庆生辰,从贾母起,各人出分子办筵席。凤组饮酒过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贾链正勾引仆妇。凤姐哭闹,逼得仆妇上吊,贾母迫使贾琏向凤姐赔礼。由于行酒令,黛玉引了几句《西厢记》曲文,被宝钗察觉,事后宝钗提醒黛玉,黛玉很感激,二人关系好转。黛玉承认宝钗是好人,自己多心了。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写出《秋窗风雨夕》,抒发自己的哀愁。
大观园外,贾府上下安富尊荣,荒淫享乐,但经济状况已大不如前。在荣国府,王熙凤扣住小姐、丫鬟的月钱不发,用来放高利贷。贾政之兄贾赦居然看上了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要娶来做妾。贾赦之妻邢夫人斗胆向贾母说了这事,鸳鸯听了寻死觅活,贾母亦大怒,斥骂了邢夫人,贾赦非分之想落空。而元春的千两赏银以及其它收入已不够开支,王熙凤买通鸳鸯偷贾母的东西去当银子来贴补费用。在宁国府,年底黑山村来交租,折银两千五百两。贾珍说:“估计该交五千两,竟少了一半;我们共有八九个庄子,而今有两个庄子报了旱涝,真叫人别过年了!”
春节过后,王熙凤早产,一个多月不能理事。王夫人只好叫探春理家,并请宝钗协助。黛玉丫鬟紫鹃谎称黛玉将回姑苏原籍,宝玉听后愕然,呆症大发。紫鹃受命多方解说,宝玉呆病方愈。宝黛二人的心思大家都知道了,大家也都认为二人是很好的一对。宝玉生日,众姐妹欢宴大观园,园中栊翠庵带发修行的道姑妙玉也以“槛外人”的身份写贴致贺。转眼过了几个月,宁国府贾珍之父贾敬在修道院中误吃丹药而死。贾珍妻子尤氏见无人料理宁府事务,将继母和两个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接到府中。王熙凤的丈夫贾琏见尤二姐漂亮温柔,在贾珍的撮合下,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事隔不久,王熙凤知到了此事,将尤二姐哄入了荣国府,从精神上百般折磨尤二姐,使尤二姐吞金而死。
贾赦之女迎春的丫鬟司棋与表兄潘又安有私情,一日两人私会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慌忙之间将绣春囊遗落大观园中。粗使丫头傻大姐拾得香囊,被邢夫人看见,王夫人知道后,大怒,遂生抄检大观园之意。王善保家的同凤姐夜抄大观园,迎春懦弱,司棋被逐;探春气盛,怒打恶仆妇;惜春与世无争,偏居一隅。王夫人见晴雯长得娇艳妩媚,怀疑是她把宝玉带坏了,就下令把她也赶出大观园。晴雯被逐,含恨而死。宝玉写了《芙蓉女儿诔》来祭奠她,表达自己无限怀念与伤感的情绪。
一年过后,贾母提起宝玉婚事,极力夸奖宝钗温厚平和。王熙凤看贾母眼色行事,极力怂恿宝钗同宝玉成亲。黛玉得知风声,病情加重,决定绝食待毙。不久,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黛玉暗自庆幸姻缘有望,病情好转,不再绝食。但宝玉失玉后却神志昏迷。年底,元春在宫内病逝,贾府全家悲痛。过了春节,贾母、王夫人见宝玉痴呆难愈,决定娶宝钗为宝玉冲喜。于是凤姐就想出了个“掉包计”,就是对宝玉说父亲已作主,要为他与黛玉完婚,这对宝玉来说是天上人间的第一喜事。宝玉听了以后,神志果然清醒了许多,迫不及待地等着迎娶黛玉进门。
尽管凤姐们严密封锁了消息,宝玉将娶宝钗的事还是被黛玉知道了,黛玉当时就精神恍惚,不知所以,紫鹃把她扶回潇湘馆。黛玉进了院门就一头栽倒在地,醒来后叫丫头生了火盆,将昔日所有诗稿及宝玉送给的旧手帕,全部丢入火中付之一炬。黛玉奄奄一息,躺在床上,贾家的尊卑老幼,都在忙碌宝玉的喜事,除了李纨和探春,再没有一个人来看望她,第三天,正是宝玉娶亲的那个时辰,黛玉略微清醒,随便交待紫鹃了几句,过了一会,突然直着脖子叫道:“宝玉,宝玉,你好„„”就死了。
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而不是黛玉,更加糊涂了,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对袭人说:“你们把我抬去和林妹妹在一起就行了,反正我是要死的,林妹妹也是要死的„„”宝钗见他闹得不像话,便严肃地告诉他林妹妹已经死了,宝玉听了,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
薛蟠娶夏金桂为妻,香菱倍受折磨,终于不堪践踏,“致使香返故乡”。迎春出嫁后,受尽夫婿“中山狼”欺凌,一年后死去。探春远嫁海外,“清明涕泣江边望”,一派凄凉幽怨。大观园内日渐冷清。凤姐月夜见鬼,尤氏又得重病,众人搬出大观园,请道士在园中作法驱妖。
荣宁二府种种作为惹恼了皇帝,终于被抄家。荣宁二府被革去世职,贾赦、贾珍被逮下狱。凤姐由于突来大祸,病得奄奄一息。由于权贵帮助,荣府恢复了世职,让贾政继承。此时正逢薛宝钗婚后第一个生辰,贾府便摆宴庆贺,可是席间一片悲凉。不久,贾母病死。鸳鸯惧怕贾赦报复,也自杀殉葬。凤姐主办丧事,力不从心,大家对她心生怨恨。她支持不住也死去了。一群强盗打劫荣国府,妙玉被奸污、劫走。惜春看破红尘,小小年纪出家了。
宝玉再次梦游太虚幻境,见到鸳鸯、尤三姐,秦可卿等薄命女子及为首的黛玉,醒后更心灰意冷。癞和尚、跛道人送回通灵玉,实则要宝玉弃绝尘缘。宝玉终于在应考之时出家当了和尚;尽管他中了举人,宝钗也已怀孕他全不管了。年底,贾政在常州看见宝玉,宝玉和尚打扮,向贾政行了个告别之礼,便与一僧一道消失在茫茫大雪中了。贾雨村犯法被解职,在觉迷渡口碰见已成仙的甄士隐;甄士隐向他剖析、解释了这一切,也就结束了这部小说。
三、园名及主人: 稻香村 李纨 怡红园 宝玉 潇湘馆 黛玉 蘅芜苑 宝钗 秋爽斋 探春 藕香榭 惜春 紫菱洲 迎春 栊翠庵 妙玉
四、人物简介
《红楼梦》人物简介
贾母 贾代善之妻,为贾家的“塔尖儿”。她年老以后,虽不管家,但余威犹在。当她发现有下人在园中聚赌时,便立即一一查实,并作严厉的处罚。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她的儿孙成了淫棍、赌徒,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是不干涉的。她不大喜欢大儿子贾赦和大儿媳邢夫人,偏爱小儿子贾政和小儿媳王夫人。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但并不支持宝黛的爱情。她应诺了王熙凤的“掉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后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贾赦
贾母长子,世袭一等将军之职。他好色,平日不好生做官,整日在家和小老婆喝酒。在他胡子花白,儿子、孙子一大群时,还看上贾母的丫头鸳鸯,非要把她收为妾。由于鸳鸯的强烈反抗,贾母又不舍得,他才没有得逞。事后,他还是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做妾。后因交通外官,仗势凌弱,被革去世职,发往边疆充军。
邢夫人 贾赦之妻。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她贪取财货,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作为贾家的大儿媳,她得不到婆婆贾母的欢心,也没有当家的权力,自己的媳妇王熙凤又一味奉承贾母与王夫人,这使她极为不满。她一直伺机报复,不时给她们制造难堪。她假借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香囊的事大做文章,引起了抄检大观园。
贾政 工部员外郎,贾母次子。贾政是儒家统治思想的化身。贾宝玉的叛逆使他大为不满,动不动就骂他为“畜生”、“该死的奴才”。他曾抡起大板子朝死里打宝玉,曾要用绳子欲勒死宝玉。贾政是伪君子的典型,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狠毒枉法。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对贪赃暴虐的贾雨村,他却最是热衷与其来往;外放江西粮道时,在他的纵容下,手下人横行不法,公然纳贿。他无能而又孤独,儿女亲属相聚谈笑,他一出现就会大家就会敛声屏息,弄得索然无味,致使贾母也不得不“撵他出去休息”。当锦衣军来抄检贾府时,他只会“跪在地下磕头 ”,“心惊肉跳”跺脚长叹而已。
王夫人 贾政之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薛姨妈是一母所生的姐妹。她虽是贾家的二儿媳,也不太说话,但深得贾母的信任。她虚伪残酷。丫环金钏和宝玉的一句玩笑话,就被她一个巴掌“ 打得半边脸火热”,还把她撵了出去,致使金钏儿投井身亡。金钏儿死后,她却流下伪善的眼泪,并向宝钗说,金钏儿前日把她的一件东西弄坏了,一时生气,打了她两下子而已。宝玉的丫环晴雯,只因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丫头们所施的小恩小惠,又遭到她的残酷报复,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硬把她“ 从炕上拉了下来”,撵出大观园,当夜就悲惨地死去。但王夫人向贾母回话时却说晴雯又懒又淘气,且得了女儿痨,才把送出大观园的。
赵姨娘 贾政之妾,贾探春和贾环的生母。因是偏房,她备受王夫人、凤姐等的欺辱,连亲生儿女也不把她当母亲看。为了报仇,在马道婆的暗示下,她花钱让马道婆作法,暗害王熙凤和宝玉。在贾府主子眼里,她是奴才,可她在丫头跟前,却总想摆主子的谱儿。当她得知芳官用茉莉粉当作蔷薇硝给贾环时,便气得眼红面青,赶到怡红院来打芳官,遭到藕官等四人一通“手撕头撞”,探春见了,对她又是一番数落。贾母死后,她送灵至铁槛寺时,突然暴病而亡。
薛姨妈
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王夫人是一母所生的姐妹。薛家是拥有百万之富的皇商,“护官符”上云∶“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姨妈生有儿子薛蟠,女儿薛宝钗。因丈夫早逝,她未免纵容溺爱儿子,遂使薛蟠生活奢侈,言语傲慢,老大无成。她为薛宝钗的婚事颇费心机,早早地就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最后,她和王夫人等终于使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婚,但终究还是“金玉成空”。
林如海
姓林名海,表字如海。出身世禄之家,书香之族。考中探花后,任兰台寺大夫,钦点为巡盐御史。娶妻贾敏〈即贾母之女〉,生有一女名叫黛玉,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黛玉六岁时,贾敏一病而亡。贾母爱惜孤女,便把她接到贾府生活。后林如海也身染重病而亡。
贾琏
贾赦之子。他住在叔父贾政家里,和妻子王熙凤帮著料理荣府事务。他好色纵欲,女儿巧姐出天花,按迷信夫妻分房,但他却去找“多姑娘儿” 鬼混。王熙凤去过生日宴会,他就乘机勾搭鲍二媳妇;见了尤二姐,她贪图美色,骗其娶为二房。父亲贾赦却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环秋桐赏给他。贾琏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中的实际大管家。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残忍阴毒,善于权术机变。她“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为了三千两银子,她贿赂“弄权铁槛寺”,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贾琏与尤二姐私通,她以最狡诈、狠毒的方法逼死尤二姐并连带腹中的胎儿。她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迟发月例放债,仅此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两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最后落得个“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贾宝玉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贾宝玉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婚后不久,宝玉出家为僧。
林黛玉
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人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了和尚。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身亡。
贾迎春
是贾赦与妾所生,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夫婿孙绍祖虐待而死。
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贾探春
贾政与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显得轻蔑厌恶,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做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探春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探春远嫁他乡。
贾珍
贾敬之子,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生活极度放纵,他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秦可卿死后,是他流泪向王夫人请求让王熙凤料理丧事,让她“爱怎么办就怎么样办”,恣意奢华。为了丧礼上风光些,他特意花一千两银子为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这场奢靡的丧事,也足以说明他与秦可卿之间的特殊关系了。后因作恶多端,被人参奏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
尤氏 贾珍之妻。虽为宁国府当家奶奶,但并无实权,素日只是顺从贾珍。她没什么才干,也没口齿。她极力阻止过尤二姐的婚事,但无奈贾珍主意已决。当王熙凤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大闹宁国府,尤氏束手无策,随王熙凤作践,把她揉搓成一个面团儿。贾珍在家中聚赌,她也毫无办法。
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暴病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贾巧姐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为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主。
李纨
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出身金陵名宦,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她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 ”一般。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薛蟠
表字文龙,外号“呆霸王”,薛姨妈的儿子。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虽是皇商,却全然不知经纪世事。他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英莲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他荒淫无耻,喜好男色,在贾府家学里,假说上学去勾搭学生;在赖大家的酒席上,碰到柳湘莲,又动了勾引之意,被柳湘莲打了个半死。娶妻夏金桂后,又把其陪房丫头宝蟾勾搭上手。在一次去南边置货时,途经一小酒店喝酒,因堂倌换酒迟了些,就一时性起,拿起酒碗照他打去,一下子就把堂倌打死了。这次薛蟠被判了死罪,后因贾、薛两家托人和贿赂,又被放出。
尤二姐 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模样标致,温柔和顺。贾珍馋涎妻妹的美貌,对尤二姐无所不至,当他玩腻后,就把她让给了贾琏。贾琏因惧怕王熙凤的淫威,只得偷偷娶尤二姐为二房,并把她安置在荣国府外,但不久被王熙凤发现,在她的借剑杀人计谋下,尤二姐备受折磨,当胎儿被庸医打下后,她绝望地吞金自尽。红楼梦人物简介全部
妙玉
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她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城仕宦人家,因从小多病而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为栊翠庵主持。妙玉“为人孤高,不合时宜”,她爱洁成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栊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妙玉嫌脏就不要了。妙玉虽自称是“槛外人”,但实际上她并未能迈出尘世的门槛儿。
袭人
原名花蕊珠。小时因家里没有饭吃,老子娘快要饿死了,才把她卖给贾府做丫环。她一开始服侍贾母,后服侍史湘云。因贾母恐宝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给了宝玉,宝玉把她改名为袭人。她做事遵从妇德,主子命令她服侍谁,她心里便唯有谁。她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博取功名。宝玉挨打后,她乘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袭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宠信,王夫人把她升为“准姨娘”,被晴雯斥为“哈巴狗儿 ”。宝玉出家后,她嫁给了蒋玉函。
晴雯 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把她孝敬给了贾母。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她的反抗性最强: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 ”;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她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睛雯悲惨地死去。宝玉深感哀伤,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平儿
王熙凤的陪房丫头,贾琏之妾。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女孩儿。虽是凤姐的心腹,要帮著凤姐料理事务,但她为人很好,心地善良,常背著王熙凤做些好事。王熙凤死后,王仁和贾环等要把巧姐卖给藩王作使女,是平儿陪伴巧姐逃出大观园。后来,贾琏把平儿扶了正。
鸳鸯
贾母的大丫头。她长得蜂腰削肩,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父母在南京为贾家看房子,哥哥是贾母房里的买办,嫂子是贾母房里管浆洗的头儿。贾赦看上她,非要纳她为妾,让邢夫人、鸳鸯的哥嫂来劝她,威逼她,但她坚决不从,发誓说∶ “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 宝金’、‘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贾母死后,她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的玩弄,悬梁自尽。
紫鹃
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她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离不开。她见黛玉是个孤儿,又和宝玉相爱,就劝黛玉趁老太太还硬朗的时候作定大事要紧。为此,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苏州的话来试宝玉,使宝玉痴病大发。黛玉死后,她被派到宝玉屋里做丫头,后跟贾惜春出家终身服侍惜春。
雪雁 林黛玉从苏州家里带来的小丫头。宝玉成亲时,她是扶新娘的,致使宝玉误以为林黛玉是新娘,后把她配给小厮。
金钏儿
王夫人的大丫环。有一天王夫人午睡,金钏儿坐在旁边给她边捶腿边打瞌睡,宝玉见后,便和她开玩笑,金钏儿说了句俏皮话,被假寐的王夫人听见,翻身起来,照着她的脸打了个嘴巴,骂她 “下作小*妇儿!好好儿的爷们,都叫你们教坏了!”吓得宝玉一溜烟逃走,金钏儿一声不敢言语。王夫人要撵她出去,金钏儿跪地哀告,百般苦求,王夫人执意不肯收留,逼得金钏儿投井自尽。
玉钏儿
金钏儿的妹妹,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被王夫人逼死后,王夫人为了笼络人心,收买玉钏儿,便把金钏儿的每月月钱加给玉钏儿。玉钏儿为此得给王夫人磕头谢恩。
秋桐
原是贾赦房中的丫环。贾琏偷娶尤二姐后,贾赦夸他能干,就把秋桐赏他为妾。秋桐自以为是贾赦所赐,无人敢冒犯她,连凤姐、平儿都不放在眼里,王熙凤用借刀杀人之法,调唆她天天破口乱骂尤二姐,还去贾母王夫人处诬告尤二姐,尤二姐不堪折磨,吞金而逝。王熙凤死后,秋桐又和平儿争风吃醋。贾琏嫌弃她,她便天天哭著喊著不愿意在贾家,贾琏便叫她娘家人领了出去。
司棋
贾迎春的丫头。她身材高大丰壮,与做小厮的表弟潘又安相爱。有一次在园内幽会时,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害怕鸳鸯会说出此事,吓得连家也不敢回,逃走了。司棋得知此事,又气又怕,也生了重病,幸亏鸳鸯劝解,身体才逐渐好起来。抄检大观园时,周瑞家的在她箱子里抄出一双男人的绵袜、缎鞋,一个同心如意以及潘又安给她的一封信,被撵出大观园。后来,潘又安到她家来探望,司棋的母亲对他又骂又打,司棋恳求妈妈成全他们,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司棋无法,便一头撞死在墙上;潘又安见状,也用小刀自刎。
焦大
宁国府的老奴。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没有饭吃,他饿着肚子去偷东西给主子吃,没有水喝,他自己喝马尿,把得来的半碗水给主子喝。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对宁国府后代糜烂的生活深恶痛绝,也只有他在喝醉酒后敢大骂他们∶“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吓得众小厮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他一嘴。
刘姥姥
王狗儿的岳母,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她膝下没有儿子,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女婿狗儿见儿女无人照管,便将姥姥接来,一起过活。姥姥也就一心一意帮着女儿女婿过活。有年秋尽冬初,家中冬事未办,狗儿在家中闲得寻气恼,刘姥姥看不过,便替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到荣国府去打秋风。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王熙凤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一直不忘这次帮助,收获季节便送些瓜果菜蔬来谢。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被贾母得知,留下做了几天客。刘姥姥朴实善良,脾气随和,被王熙凤等人捉弄也不气恼。贾府败落后,她来看望王熙凤。巧姐要被狠舅奸兄骗卖时,正巧刘姥姥又来贾府,她急中生智,让巧姐乔装改扮逃到她家去,躲过了这场灾难。
贾化
字时飞,别号雨村。他生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中羞涩,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到林如海家做家塾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上任伊始,便昧着良心,全然不顾自己曾许下的“务必将英莲寻找回来”的诺言,任凭恩师甄士隐的女儿落下火坑。贾赦想买石呆子家的古扇,石呆子不肯,贾雨村便讹石呆子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问罪,把扇子抄了来,送给贾赦。贾雨村是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后因婪索属员等罪,审明定罪。遇皇上大赦时被释放,递籍为民。
冷子兴
周瑞家的女婿,都城中的古董商,和贾雨村是好朋友。他曾对贾雨村演说过荣国府。有一次卖古董和人打官司,便叫女儿来向荣国府讨情,周瑞家的求求凤姐就成了。
五、金陵十二钗 判词 1.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2.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 ”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而石榴也有怀孕多子之意。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争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3.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 挥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4.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5.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似乎还留一手,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这类地方把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写得极细。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她的最后结局如何呢?有一条脂批说: “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这是多惨的悲剧。这应该是“终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
6.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7.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
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
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
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当然,这里的”乞食”并不一定就指像乞丐一样讨饭,但生活艰难,颠沛流离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8.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画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9.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第一句“势败休云贵”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第二句“家亡莫论亲”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
第三句“偶因济村妇”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第四句“巧得遇恩人”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
这首判词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关系。得势富贵的时侯,攀宗论亲;势败没落的时侯,欺诈拐骗,骨肉相残;完全是赤裸裸的权势与金钱的交易。巧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来到乡村,长在农家,成了村姑。比较而言,要比她姑母们幸运得多。10.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丈夫夭折以后,“望子成龙”便成了她唯一目的。贾兰中了举,暂时满足了她的愿望,但是贾家的衰败又属必然,局面已成,无法挽回。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曹雪芹将这位封建礼教的忠实奉行者安排在“薄命词”里,讽之为“枉与他人作笑谈”的“虚名儿”,这实是对封建礼教极妙的讽刺。11.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判词中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这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出,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开头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贾珍迫奸淫而自尽。
六、《红楼梦》人物的相关重要情节梳理 贾宝玉的故事
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第2回)
宝玉摔玉
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第3回)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第33回、第34回)
情节出自《红楼梦》第33、34回,先是宝玉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调笑,结果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去含羞自尽,再是宝玉因结交一个叫琪官的伶人,忠顺王府借故刁难,宝玉的弟弟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停止。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才下跪赔罪。宝玉被打后,宝钗和黛玉在安慰宝玉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宝玉瞒赃
贾府丢失了玫瑰露、茯苓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怀疑是管厨房柳家的女儿五儿所偷,凤姐吩咐严惩。凤姐的丫头平儿了解到这些东西是王夫人的丫头彩云偷给贾环的,因怕探春生气,又怕连累许多无辜的下人,让宝玉都承担起来,从而平息了事端。(第61回)
紫鹃试玉
一日宝玉去找黛玉,正值黛玉歇午觉,黛玉的丫头紫鹃便骗他说黛玉即将回苏州。宝玉一听,如头上打一个焦雷,马上给吓傻了。黛玉听说宝玉如此,急得大咳大吐,忙打发紫鹃来怡红院。宝玉见到紫鹃后才哭出声来,又请太医疗治才慢慢好转。(第57回)
婚礼调包
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凤姐决定用调包计。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第96、97回) 林黛玉的故事
林黛玉进贾府
黛玉的母亲死后,外祖母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黛玉进贾府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后,又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宝玉见黛玉没有跟他一样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第3回)
黛玉葬花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黛玉知道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急痛之下,一病不起。一天,贾府的人都没来问候,便挣扎着唤紫鹊扶她坐起,要过有宝玉题诗的旧帕。她见物生情,百感交集,狠命地撕扯起来。哪知病弱之身无法如愿。黛玉闭目喘息片刻,命笼上火盆,欠身将手帕投进火中。随后拿过前日整理的诗稿,撂在火上。紫鹊、雪雁赶忙抢救,却来不及了。此后病越发沉重,终于含恨离开人世。(第97回)
宝黛故事
简述 “木石前盟”的故事
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神瑛侍者便是贾宝玉,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第1回)
共读西厢花纷纷
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言归于好,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
(第23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后因黛玉讽刺宝玉,宝玉气急,经黛玉道歉,宝玉说“你放心”,黛玉故作不懂,宝玉刚要解释,黛玉说“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了些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话。(第32回)
薛宝钗的故事 宝钗扑蝶
芒种时节,按风俗是送花神的日子。宝钗到潇湘馆去唤黛玉。她远远看到宝玉走进院去就停住了脚。她想:“我现在跟进去,一来宝玉不方便,二来黛玉生疑,还是不进去的好。”转身就往回走。
宝钗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想扑了来玩耍,就一路跟踪蝴蝶,来到滴翠亭上。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为了避免尴尬和无趣,装出一付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借机脱身。(第27回)
钗黛互吐剖心语
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同病相怜。从此两人不再心存猜忌,情同姐妹。(第45回) 宝钗、宝玉的故事
探微恙互看金玉(比通灵,金玉晾缘)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
(第8回) 王熙凤的故事
王熙凤的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第3回)
简述王熙凤初次出场的过程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又忙转悲为喜。(第3回)毒设相思局
见到王熙凤的美貌后,贾瑞起了淫心,熙凤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又遭祖父贾代儒责罚。但他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让贾蓉、贾蔷去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回来就病了。因正照风月宝鉴,不治而亡。(第12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她先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第13回)
弄权铁槛寺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帮长安府抢亲。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假借借贾琏名义送信给主审官云光。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第15回)
计害尤二姐 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尤二姐原配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最后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第68、69回) 金陵十二钗的故事
元春省亲
贾政的大女儿元春入宫多年,被封为贤德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为迎接元妃,贾府大肆铺张,建造了豪华的省亲别院。元宵节元妃归来,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元春把园子赐名为“大观圆”并将各处分别赐名,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第18回)探春勇斗赵姨娘
凤姐小产,家中事情由李纨和探春管理。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按惯例给二十两赏银,赵姨娘不满,探春坚持原则,并痛斥赵姨娘说她“没有脸面”和“忘了根本”。平儿说“如今请姑娘裁夺,添加些也是可以的”,遭探春拒绝,并把爷儿们每月上学多领的八两银子也一概免了。(第56回)
“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绛洞花主„„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第二次,菊花社: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夺魁,探春、湘云居次。(第37回、第38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贾宝玉、薛宝琴、邢蛐烟、平儿四人正好同一天生日。众姐妹在芍药栏里预备下酒席,喝酒玩闹。宝玉提议:“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众人赞成。香菱把酒令一一写下。活泼、顽皮的湘云姑娘只划拳,不行酒令,被宝钗灌了一杯。酒令行到香菱,她一时想不起来,湘云暗中教她,黛玉眼尖,又罚湘云一杯。湘云相继被罚了好几杯,散席时突然不见了湘云。这时丫头来报,湘云醉卧在园中僻处一个石凳上,四面芍药争艳,蜜蜂飞舞。大家跑去一看,不由得笑了起来。(第62回) 丫环的故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邢夫人求凤姐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拒绝。邢夫人先探鸳鸯心意,赞鸳鸯针线好,又浑身打量鸳鸯,为之道喜,说明缘故,要拉鸳鸯回老太太,鸳鸯则一直不说话。鸳鸯暗中对平儿说即使作大老婆她也不干。贾赦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父亲金彩,并亲唤鸳鸯之兄金文翔强逼婚事。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得到了贾母的支持。(第46回)怡红院抄检 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受到怒斥,进而被限制行动。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任凭抄检,还怒斥了王保善家的。(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死。)(第74回)
晴雯撕扇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骨子跌断,遭宝玉抢白,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跟薛蟠喝酒回来,见晴雯睡着,将她推醒,叫她拿果子来,晴雯不干。宝玉说扇子是扇的,如果你想出气,撕也无妨。宝玉拿扇子给她,她便撕起来,麝月阻止,宝玉却高兴地支持,并说扇能值几个钱。(第31回)勇晴雯病补孔雀裘
一天晚上,宝玉不留神将贾母送他的孔雀裘烧了一块。工匠们不识此物不敢接这活儿。这下可急坏了宝玉。晴雯此时正因病卧床,听说此事,忙硬撑着坐起来,拿过来一看说:“用孔雀金线织密一点儿,恐怕能混过去。”她挣扎着披上衣服坐起来,咬着牙做起活儿来。每缝几针就得喘一阵,一直补到半夜。补完之后,宝玉一看,简直和原来一模一样。晴雯之死
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第77回)金钏之死
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第32回)
香菱学诗
薛蟠遭柳湘莲痛打后外出躲羞,侍妾香菱被宝钗带进大观园。香菱羡慕黛玉、宝钗等人会作诗,便拜黛玉为师,苦学作诗,并为此茶饭不思。先是作了两首都不好,后来在梦中得了一首,众人齐赞新巧有意趣。(第48回)
花袭人良宵花解语
袭人见宝玉人性恣情,不务正业(指走读书士进的路),便以家里要为她赎身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便趁机加以劝谏,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大意是,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话,二不许讽刺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三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宝玉一一答应。(第21回) 抄检大观园
园子里发现了绣有春宫图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全无“私弊之物”,并怒斥了王善保家的;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声泪俱下地控诉他们这种行为是“自杀自灭”;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私情,这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第74回)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第6回、第39回、第40回、第113回)相关细节: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贾母设宴招待。她们留姥姥宴会、游园,把她当作“玩物”取乐,刘姥姥也有意哄着老太太开个心。一开席,刘姥姥便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一句话让众人笑得弯腰曲背,上气不接下气。原来凤姐和贾母的丫头鸳鸯要捉弄刘姥姥,欺她没见过世面,叫她这样说,以博取众人一笑。姥姥最后迷了路,醉卧在宝玉床上。(第39回、第40回、第113回) 尤三姐的故事:
怒斥贾琏
贾琏偷娶了尤二姐后,想趁贾珍来探望尤氏姐妹时,在酒席上撮合尤三姐和贾珍。刚烈的尤三姐见贾琏出言无状,严辞怒斥,揭露他骗娶二姐的阴谋,还灌了贾琏半杯酒。此后贾氏兄弟再不敢对她无礼。然而由于尤氏姐妹生活上依附贾家,三姐最后落得个耻情自尽的结局。
尤三姐殉情
尤三姐虽素行不端,但却刚烈有加,自遇柳湘莲后,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贾珍妻妹,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柳湘莲追悔莫及,遁人空门。(第65回、第66回)
七、《红楼梦》简答题汇编一
1.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答案】薛宝钗深隐心机,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她城府很深,顺从地走在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轨道上;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 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3.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4.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
【答案】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5.《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答案】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6.简述“凤姐弄权”故事。
【答案】①凤姐受铁槛寺老尼静虚之托,通过长安节度使的关系,拆散了张金哥与赵公子的婚姻,受贿三千两银子。因此害得张金哥、赵公子双双殉情而死。
②贾赦看中石呆子祖传的二十把古扇,石呆子千金不卖,贾赦为此而病。凤姐又通过调任保定府的贾雨村,将石呆子下牢,把古扇弄到手。
7.简述元妃省亲故事。
【答案】贾政的大女儿元春入宫多年,被封为贤德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为迎接元妃,贾府大肆铺张,建造了豪华的省亲别院。元宵节元妃归来,骨肉相见,千言万语,化作辛酸泪。元春把园子赐名为“大观圆”并将各处分别赐名,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
8.《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答案】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9.《红楼梦》曾在第23回和第27回先后两次描写到林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有什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答案】落花,是黛玉一生不幸遭遇的概括。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叹。葬花使纯洁的花远离污浊,展现她的高洁人格;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如花的爱情终将被风刀霜剑所埋葬。
10.“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作简要叙述。
【答案】①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规劝宝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无意间流露出对宝玉的情感,因而红了脸,低下头来,还堂皇地为薛蟠辩护。②黛玉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一个是理性而含蓄的问候,一个是感性而露骨的真情流露。11.简述“海棠诗社”创建情景。
【答案】初秋季节,贾探春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于是他们以此成立了海棠诗社,李纨“自举掌坛”任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12.简述宴席上凤姐作弄刘姥姥时众人的不同笑态。
【答案】刘姥姥在宴会上曾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湘云把含在嘴里来不及咽下的“一口饭都喷出来”;林黛玉连气都笑岔了,伏着桌子只叫“嗳唷”;年幼的惜春,跑过去拉着奶母的手叫“揉揉肠子”;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
13.贾府大老爷贾赦想收丫鬟为小妾,不想那丫鬟却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第四十六回)这丫鬟是谁?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答案】这丫鬟是鸳鸯。贾赦想收鸳鸯为小妾,叫刑夫人来求凤姐,凤姐推脱。刑夫人去探鸳鸯的心,并拉她去回贾母,鸳鸯只是低着头不动身。贾赦为此叫来了鸳鸯家人相逼,鸳鸯便到贾母那儿剪发明誓,死也不从。贾赦的企图因此无法实现。
14.简述香菱学诗的过程。
香菱学诗可分三个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第三首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香菱学诗终于成功。
15.《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请简述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情节。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了宝玉一件俄罗斯的孔雀毛做的氅衣,宝玉穿时不小心烧了个洞,麝月忙悄悄拿出来叫人织补,谁知道东西太名贵,没有裁缝敢揽活。睛雯心灵手巧,重病中连夜补好。
16.《红楼梦》中,宝玉与宝琴、平儿、岫烟恰巧同一天生日,大家在红香圃小敞厅内摆下宴席,给宝玉等人祝寿。于是引出了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妙文:“憨湘云醉卧芍药茵”。请你简述“湘云醉卧”的情景,并分析湘云的性格。
【答案】宴席上史湘云喝醉酒,便在园中山后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手中扇子落在地下,半被花埋,身边蜂围蝶绕,口中还唧唧嘟嘟说着酒令。湘云乐观豁达,不拘小节,无小女儿扭捏之态,而有须眉开朗豪爽的气质,从“湘云醉卧”中也可看出她的这种性格。
17.简述《红楼梦》尤三姐的凛然正气。
【答案】正当宝玉生日欢宴时,贾敬吞丹丧命。尤氏因丧事繁忙,请母亲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来帮忙。贾琏见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贾珍原有不清白,贾珍还想搅浑水,贾琏又想把三姐给贾珍玩弄。龙三姐却正气凛然,将珍、琏大骂,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莲。
18.简述“紫鹃试玉”的故事。
【答案】紫鹃为宝、黛的爱情操心、担心,谎说“林妹妹要回自己家里去了”,以此来试探宝玉是否真心,结果宝玉信以为真,急得几乎疯狂。宝黛之恋公开暴露,贾母、王夫人等大为吃惊。深夜,黛玉、紫鹃都睡不着,好心的紫鹃劝黛玉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要早拿主意。
19.简叙“钗黛掉包”的情节。
【答案】黛玉为怕失去宝玉而烦恼,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却已合议决定以金配玉,要娶宝钗为媳妇。袭人进言,失去黛玉恐宝玉会闯出天大的祸来。贾母为难,凤姐献了一个用宝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宝玉揭开新娘红盖头,见是宝钗,神志更加糊涂。掉包计被傻丫头泄密,黛玉听到,如雷击顶,气急焚稿,吐血而亡。
20.简述黛玉之死的情景。
【答案】黛玉听说宝玉结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她自料万无生理,就将作为自己和宝玉爱情见证的旧帕与诗稿付之一炬。贾府上下忙于娶亲,无暇顾及黛玉,还把她的丫环叫走使唤。黛玉在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后便去世了。而此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娶亲的音乐之声,潇湘馆外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21.简述查抄贾府的经过。
【答案】元春死后,贾府种种行为触怒皇上,贾府被奉旨查抄。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票。贾赦、贾珍、贾琏被押走。贾母、凤姐惊吓病倒,后来贾琏放回,贾赦、贾珍被割去世袭官职,发配边疆。23.简述凤姐托孤的故事。
【答案】贾府被抄后,贾母去世,刘姥姥三进贾府,没想到贾府已败落不堪,内忧外患,凤姐见姥姥,往事难回首。凤姐病重,临终含泪把女儿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并从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交给她,刘姥姥却拒收了,但她爽快地答应了日后照顾巧姐。
24.简述宝玉出家的故事。
【答案】贾政从任上写信回家,要宝玉和贾兰(李纨之子)在今年秋闺赴考。赴考前,宝玉向王夫人磕头,与宝钗话别,并夜访潇湘,告别含恨而死的黛玉。宝玉就趁赴考的机会,独自出走了。多少天后,大雪封江,贾政官船停于毗陵驿渡口岸边,忽遇见宝玉,宝玉已做了和尚。
24.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用“爱博而心劳”来概括贾宝玉这个典型的独特性,你同意鲁迅的观点吗?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
【答案】同意。宝玉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包括亲近,爱惜、尊重、同情等。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委曲,不仅“劳形”,为之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这样的对不幸者的关切相知之情是难能可贵的。(可以有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5.“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个文学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位,请陈述理由。
【答案一】我更喜欢林黛玉。虽然薛宝钗恬淡、宽厚,具有大家闺秀的卓越气质,但林黛玉清秀灵幻的外在美、善良坦诚的内涵美、天才才女化身的艺术美的形象更深深地征服了我,赢得了我由衷的喜爱。
【答案二】我更喜欢薛宝钗。虽然林黛玉清秀美丽,善良坦诚,很有才华,但薛宝钗的恬淡、宽厚,温柔豁达的性格,美丽端庄的面容,更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大家闺秀的卓越气质,深深地赢得了我的喜爱。(可以有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6.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用“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来评论王熙凤,请问你如何看待这句话?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
【答案】这句话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王熙凤阴险恶毒,铁槛寺弄权,逼死尤二姐,为人所不齿。但她又那样聪明能干,富有情趣。如钗黛正斗口时“大热天的你们都吃了辣椒”,几分细致入微和体贴;取笑贾母额上的包是“盛福寿盛满了”,几分急中生智。所以这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人物。
27.《红楼梦》中有一位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小人物——村妪刘姥姥,书中写到她三进荣国府。作者曹雪芹为什么在描写“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荣宁二府和花团锦簇、美女如云的大观园中,不惜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人物极不协调的刘姥姥呢?请简述你的看法。
【答案】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繁荣、鼎盛和衰落,是贯穿《红楼梦》的重要线索。作者安排这一人物的用意是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贾府的变化,并且借助这样一个穷苦人的切身感受,显示出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作者用她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拓宽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8.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将美丽的景物与人物的精神相互融合,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意境,如黛玉葬花时的飞燕飘絮,衬着落花流水;宝黛在沁芳闸同读《西厢》时的落红阵阵,衬着白瀑银练;还有湘云醉卧石凳的红香散乱,衬着蜂蝶飞舞;宝琴折梅时的红梅衬白雪等等。试举其中一例加以分析,并说明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示例)“湘云醉卧”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有花香,有动有静,有梦境和诗意的少女春睡图。山石僻处,青板石凳上,蜂蝶闹攘,芍药花飞,湘云醉卧其间,梦中“唧唧嘟嘟”地说酒令。如此优美的意境衬出湘云的浪漫不羁,憨态可掬。美丽的景物使人物更添神采,而人物的精神使景物更具气韵。
29.薛姨妈母子寄居荣国府后,宝钗好奇赏鉴宝玉的通灵玉,口中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她的丫头莺儿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请问宝钗金锁上是哪两句话?你觉得作者安排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 【答案】不离不弃,芳龄永继。(2分)可以从世俗的金玉良缘之说入手,为下文黛玉猜疑多心和最终宝玉宝钗联姻作铺垫。也可以从薛家处心积虑促成宝玉和宝钗的姻缘入手,因为通灵玉是天成,金锁却多人为痕迹,令人生疑。(3分)30.问题: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林黛玉哭的指什么事?后来怎么样?
答:黛玉听贾政叫宝玉,心中替他忧虑。晚饭后,往怡红院扣门。晴雯正抱怨宝钗来了没听出来黛玉声音不开门。林黛玉怔在门外,自思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滚下泪珠来。后来听里面宝玉、宝钗笑语之声,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第二十六回)31.问题:“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得好不伤感。宝玉心中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哭的是什么人?后来怎么样?
答: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看宝玉送宝钗而生误会,又触动了寄人篱下凄凉心境。暮春,在纷纷的花瓣雨中,黛玉感到了悲剧宿命,遂在沁芳桥畔手把花锄,携着锦囊,含泪葬收抬着片片残红葬花,边哭边唱“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第二十七回)32.问题: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心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写的是什么事?答:宝黛诉衷肠。黛玉不放心湘云到来,悄察二人,听宝玉在湘云面前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心有所感;后来宝玉出来向黛玉倾吐了“你放心”、“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的肺腑之言,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
33.问题:“这里袭人见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正裁疑间,忽有宝钗从那边走来,笑道:“大毒日头地下,出什么神呢?”袭人见问,忙笑道:“那边两个雀儿打架,倒也好玩,我就看住了。” 袭人为什么事出神?
答:黛玉不放心湘云到来,悄察二人,听宝玉在湘云面前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心有所感;后来宝玉向黛玉倾吐了“你放心”、“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的肺腑之言,黛玉走了,宝玉出神拉住来送扇的袭人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出神。
34.问题:《红楼梦》中“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是谁说的?指的事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答:林黛玉。宝玉挨打。贾政让宝玉会见贾雨村,宝玉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宝玉同忠顺王府一个戏子琪官“相与甚厚”,让贾政“又惊又气”,又有贾环告状,说是宝玉强奸金钏未遂金钏跳井,贾政往死里打宝玉,在贾母的训戒呵斥下才停下。后来宝钗、黛玉等人来探视,黛玉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35.问题:“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红楼梦》第十五回)以上是王熙风答应净虚老尼的话,请简述她所答应之事的来龙去脉。
【答案】长安府府太爷的小男子李衙内想娶张金哥。(1分)可金哥已与长安守备公子订了亲,张财主想与守备退亲,守备不答应,两家打起官司。(2分)净虚老尼请王熙风帮忙让守备退亲。(1分)王熙凤派手下(旺儿)假托贾链名义,叫人写了一封信请长安节度使摆平此事。(1分)36.问题:《红楼梦》中描写的宝黛钗爱情,阅后确实令人回肠荡气。请简要分析贾宝玉对她们二人不同的情感态度。
【答案】宝钗“鲜艳妩媚”的容貌体态曾使宝玉为之而迷恋、心动,但宝玉并不喜欢她的说教和处事过于冷静理智的态度;(2分)黛玉也是极美的,故以“风流袅娜”形容她,但那是另一种柔弱美的类型,带点仙气、灵气。她为人率真,情怀炽烈,更偏重于感性,能与宝玉相投合,彼此有精神上的默契,因而双双坠入了情网。(3分)37.问题:简述《红楼梦》中贾雨村判案的事。
【答案】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被告至应天府。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最后薛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
38.问题:《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提到薛家为薛蟠一案行贿枉法,请简要叙述这件事。
【答案】薛蟠在外饮酒时,打死店小二,被捉进监狱,要判重罪。(2分)薛姨妈托王夫人转求贾政,又求凤姐与贾琏说了,花了几千两银子,把知县买通。复审时仵作和证人做了伪证,知县徇情,定了误伤,只将薛蟠监禁等候处理。(3分)39.问题:“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的秋爽斋时,探春是如何反应的?请你就此作简要叙述,并指出探春为什么有如此反应?
【答案】①探春率众丫头秉烛开门而待,她挺身护着丫头,不许搜她们的东西,并痛斥抄家是“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她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乘势作脸”的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②为维护自身尊严,也为贾府的未来担忧。40.简要概括《红楼梦》中晴雯之死的原因。(6分)答:晴雯之死原因:一是她长得太漂亮(2分),很像林黛玉,而王夫人生怕有这样一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会把宝玉的魂勾走,所以一定要把她赶出大观园;二是因为袭人忌妒(2分),晴雯判词云:“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袭人怕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受到动摇,于是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的不是(小说中虽未明说,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袭人),这又加深了王夫人对晴雯的仇视(2分)。41.简述《红楼梦》中尤三姐与柳湘莲的爱情悲剧。(5分)
答:尤三姐痴恋柳湘莲五年,痴心等他(1分),后贾琏向柳湘莲提亲,柳听闻是个绝色的人物便允了(1分),后来向宝玉打听,知道三姐是东府的人,他认为东府只有那石狮子干净,便去尤家索要定礼(1分),三姐不堪受辱,用他给的聘礼——鸳鸯剑自尽(1分)。湘莲没想到三姐如此标致如此刚烈,后悔莫及,丧事完后,出家而去(1分)。
42.“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红楼梦》中表现宝黛爱情的重要回目,请简述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情节。(5分)
答:春暖花开之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被黛玉发现;(2分)宝玉见是黛玉便把书交给她看,黛玉看得入迷;(1分)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嗔怒,(1分)宝玉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中的词句嘲笑了宝玉。(1分)
43.《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的具体策划者是谁?说说探春和惜春两人在这事件中的反应。
答:具体策划者是王熙凤(1分)。探春对检抄行为非常反感,先命丫环秉烛开门而待,继之流泪叹息,最后给了带头检抄的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2分);惜春则积极配合,请求凤姐严惩丫环入画(2分)。
八、《红楼梦》简答题汇编二 1.《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形象的姓名借助谐音特点表示了作者的某些暗示,试举例两例说明。
答:例如小说一开始就出现的“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2.《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叙写有什么作用?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总体而言,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盛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小说的贯穿线索。3.《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就其一作出说明。
答: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所以起总纲作用。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4.《红楼梦》中袭人与贾宝玉关系那么密切,那么受到贾府主子喜爱,为什么却只是列名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不但次于《正册》,而且次于《副册》? 答:宝玉出走后,王夫人把袭人打发回了娘家,袭人“不得已”与蒋玉菡结了婚。小说中说:“看官听说:虽然事有前定,无可奈何。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此袭人所以在又一副册也。”原来是从封建观念出发,因袭人未能守节而贬低她。(能大体说出意思即可。)5.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清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答:①是薛宝钗和林黛玉。②薛宝钗出生于豪富的皇商家庭。她挂有一把金锁,与宝玉“通灵宝玉”恰成一对。但宝玉倾心于林黛玉,于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使用“调包计”让宝、钗成婚。后来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抱恨终身。6.试比较探春理家和工熙风协理宁国府不同目的。
答:王熙凤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探春完全是出于对这个家庭的公心,出于一份朴素的情感和责任。
7.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王熙凤的性格特征。答: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8.在世人眼中,贾宝玉是个“废物”,请说说这一说法在文中有何根据。
答:贾政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宝玉却无意于此,因而常被骂作“逆子”;他读《西厢记》之类的禁书读得津津有味,一沾到科举程文就头痛不已;他整天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如胶似漆,却不乐见正经宾客;他是个无事忙的富贵闲人,听到别人劝他讲究“仕途经济”,便直斥为“混账话”„„
9.请用三个四宇短语来概括晴雯的性格特征。答:俏丽明艳,刚烈孤傲,敢于反抗。
10.谈谈《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形象特征。
答:①善良的老人家门②勤劳的劳动者。③热心的好心肠。④智慧的公关师。⑤幽默的老太太。⑥率直的好脾气。⑦乐观的生存者。(任意答出五点即可)。11.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花袭人的性格特征。答:温顺乖巧,善解人意,清醒自尊。12.《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重要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答:示例: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等。
13.试举几个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贪赃枉法的事例。
答:贾雨村徇私判案,薛蟠打死人浑不当事,王熙凤私通关节、仗势弄权。14.简述《红楼梦》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答:示例:黛玉因将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而独自悲泣。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众姐妹在花园内玩耍,唯独黛玉却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情思。黛玉于是把那些残花瓣拿去掩埋,不由自主地感花伤己,随口念了几句诗,宝玉听到后痛苦不堪。15.读《红楼梦》判词,猜猜都是谁。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②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泉。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绮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④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答:①贾探春②贾迎春③贾惜春④秦可卿。
16.具体说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贾宝玉得知黛玉死后各有什么样的反应。
答:黛玉得知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后,忙往宝玉处问询,回来后,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焚绢毁诗),病倒在床。在宝玉娶亲之时,黛玉大叫着:“宝玉,宝玉,你好„„”就悲惨死去。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17.《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除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外,还有哪十位? 答:王熙风、史湘云、李纨、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秦可卿、妙玉、巧姐。18.试述《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线索。答:《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主次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围绕争取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宝、黛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展开情节,以宝、黛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惨结局而告终。(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这一线索展现了残酷的阶级压迫、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贵族荒淫糜烂的生活,以贾府及其亲族的相继衰败为结局,构成了主线的社会背景。19.《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历来为读者所津津乐道,试分析宝玉挨打的主要原因。答:宝玉与金钏儿说悄悄话被王夫人听见,金钏儿被王夫人打后羞愤投井自杀,贾环向贾政诬告此系宝玉逼奸不遂引起。同时,宝玉又因留恋戏子蒋玉菡被告了状。二罪并罚,宝玉因此挨打。这还是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父子间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了严重的冲突。(意思对即可)20.《红楼梦》中“木石前盟”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请说说它的内容。
答: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21.结合作品说明“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为什么摔玉?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任性。
22.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会这样? 答:木石前盟: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被枯死的绛珠仙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绛珠仙草林黛玉也因为神瑛侍者贾宝玉上辈子的有恩于自己,所以决定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23.“黛玉葬花”表现了黛玉当时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答:处境——寄人篱下。心情——自怜伤感,独标高格。
24.请简要叙说《红楼梦》中探春理家时主要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答: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省下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25.说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答:一是大致介绍了宁荣二府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二是点明了贾府现时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危机,透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些为我们理解小说是写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族的衰亡提供了启示。26.说说《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主要情节。
答:贾雨村一到任上,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呈案下,金陵一霸薛蟠为争夺被拐骗的香菱(是贾雨村困难时,帮助他的甄士隐的女儿),纵容家奴打死了冯渊。贾雨村从门子处得悉其中的利害,便徇情枉法。胡乱断了此案。
27.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红楼梦》第三回“摔玉”事件中反映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答:因为贾宝玉家中的姐妹都没有玉,他一向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本为家中姐妹们感到不平,而如今又得知林黛玉也没有玉,他更觉唯独自己有玉,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就解下脖子上的玉,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显示出他的叛逆的性格。28.说说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结果。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29.请简述晴雯撕扇的情节。答: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受到了训斥,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还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30.简述凤姐是如何计害尤二姐的。
答: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31.请说说黛玉之死的经过。
答:黛玉从贾母丫环口中得知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往宝玉处问询,二人相见,宝玉自诉病因;从宝玉处回来后,黛玉想自己“这病日重一日”“自料万无生理”,即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最终在疾病的折磨中直声叫着宝玉而死去。32.简述黛玉葬花的情节。
答: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不想宝玉听了竟恸倒在山坡之上。33.简述黛玉第一次葬花的原因。答:黛玉认为宝玉想把落花送入池中的做法不妥,因为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会糟蹋花,于是两人一起将花葬在黛玉原来的花冢里。34.简析晴雯在抄检大观园时表现的性格特征。
答:晴雯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任人来搜查。晴雯却出入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35.请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答:在《红楼梦》第一回,作者就以神话为象征,写女娲补天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带到人间,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本人。36.贾宝玉被刻画成了一个天生的“情种”,请说说文中有哪些表现。
答:一岁时抓周,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七八岁时,他就会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更有一句因林黛玉而起,对紫娟说的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作烟,如何?”情已经成了贾宝玉生命的唯一意义。37.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有关情节
答:黛玉夜访宝玉,却被误拒门外,气得哭了半夜。此时正值暮春,黛玉有感于春光易逝恰如自己红颜易老,又想到自己寄人篱下,唯一的知己宝玉似乎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心中不禁伤感,次日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将花瓣埋于花冢,并写下《葬花吟》。38.简要概括《红楼梦》的主要写作内容及写作意义。答:示例:《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败为背景,主要写一批贵族子女的生活,特别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通过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客观上展示了传统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通过宝黛爱情悲剧的真实描写,表现了人生理想的幻灭,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39.用几个四字短语评价史湘云。
答:纯真率直、热情豪爽、才思敏捷、命运悲苦。40.简述能够体现王熙风工于心计的一件事。
答:计害尤二姐,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风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风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41.简要概括《红楼梦》中晴雯之死的主要原因。
答:晴雯之死原因有二:一是她长得太漂亮,很像林黛玉,而王夫人生怕有这样一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会把宝玉的魂勾走,所以一定要把她赶出大观园;二是因为袭人忌妒。晴雯判词云:“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袭人怕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受到动摇,于是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的不是(小说中虽未明说,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袭人。),这又加深了王夫人对晴雯的仇视。
42.简述在抄检大观园时贾探春的行为。答:在抄检大观园时,抄检大军每到一处,大家都俯首帖耳。唯独探春反应激烈,保护丫鬟,坚决对抗,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43.简述刘姥姥的三次进荣国府的过程,简析其情节安排的意义。
答:小说写了刘姥姥的三次进府:一进荣国府是故事开始时,刘姥姥小心谨慎,凤姐不冷不热,草草打发。二进荣国府是贾府鼎盛之时,刘姥姥左右逢源,打浑逗趣,风光了一阵。三过荣国府是贾家衰败之后,刘姥姥挺身而山,耿直仗义:这个乡下老太太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
44.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你说说,黛玉喜、惊、悲、叹的是什么? 答:黛玉喜的是:果然自已眼力不错,素日认他个知己;所惊的是:他在人前—片私心称扬于我,共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的是:你我既为知已,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何必有一宝钗呢;所悲的是: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而且近日已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恐自命薄不能持久。
45.简述体现黛玉多愁善感的一件事。
答:黛玉葬花。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次日,又遇祭饯花神之日,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46.简述《红楼梦》中王熙风协理宁国府的一个故事。
答: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风姐协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47.《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
答:贾宝玉一出世,嘴里就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起名叫“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定是个酒色之徒”。48.简述尤三姐的性格和殉情经历。
答:尤三姐性情刚烈,发誓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贾珍妻妹,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白刎而亡。柳湘莲追悔莫及,遁人空门。49.《红楼梦》中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并作简要评析。
答: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十分好感。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的反叛精神。50.《红楼梦》中的《葬花吟》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侧,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郁不平之气,所表现出来的是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请结合诗句作简析。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51.请简述贾宝玉和林黛玉诉衷肠的情节。
答:湘云带丫环翠缕来贾府,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米,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听到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黛玉听了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还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但是半个字也不能吐。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走。
52.简述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
答: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53.简述黛玉葬花的情景。
答:黛玉夜访宝玉,丫环恶言相对,拒不开门,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见,含泪而归。次日乃祭饯花神之日,黛玉见园中落花无主,又勾起伤春愁思,乃荷锄葬花,不由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一面哽咽,一面低吟“葬花词”,以遣愁思。宝玉适至,表明心迹,二人又言归于好。
54.叙述晴雯与宝玉之间的一次感人情景。答:贾母赏给宝玉一件俄罗斯进口的孔雀毛披风不小心被火星进上烧了指顶大的烧眼,里外无人会补,晴雯连夜带病用孔雀金线界密了修补烧眼。她只觉头重脚轻,满眼金星却咬牙捱着,补两三针歇一会又补,直到凌晨四点才补好,不留心还真看不出来,为此宝玉感激不已。55.简述黛玉一次哭泣的情景。
答:宝玉挨打后,躺在床上,半梦半醒间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只见黛玉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哭了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时,黛五听见凤姐将来,便赶忙拭泪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56.简述《红楼梦》“黛玉焚稿”的事。
答:黛玉知道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急痛之下,一病不起。那天,贾府的人都没来问候,便挣扎着起来,叫丫头将往日所写诗的稿本和题诗的绢子拿来,扔在火盆里烧毁。此后病越发沉重,终于含恨离开人世。57.“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涛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58.整部《红楼梦》的描写离不开大观园,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请简述大观园的来历及抄检大观园的缘由。
答:大观园原是为元春晋封贵妃后省亲而修建的别墅花园。元春省亲后,为了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特下谕令年轻弟妹们进园入住。抄检的原因是园子里发现了绣春囊,这东西是男欢女爱的象征。为杜绝“后患”,邢王二夫人依凤姐之计,下令抄检了大观园。59.金陵十二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并分析她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答: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是封建叛逆者的形象。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其中,他或用西施、比干等人物的传说烘托、映衬人物外貌特征,达到“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或用饱含传统文化因子的古代典型文人如屈原、陶渊明等的品格、个性来丰富林黛玉的内在性格,使林黛玉的形象内涵丰厚,耐人寻味。60.《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提到薛家为薛蟠一案行贿枉法,请简要叙述这件事。
答:薛蟠在外饮酒时,打死店小二,被捉进监狱,要判重罪。薛姨妈托王夫人转求贾政,又求凤姐与贾琏说了,花了几千两银子,把知县买通。复审时仵作和证人做了伪证,知县徇情,定了误伤,只将薛蟠监禁等候处理。61.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探春各有哪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分别体现了她们怎样的个性?(5分)答:晴雯掀翻自己的箱子并当面冲撞领头抄检的王善保家的,体现了晴雯对封建主子及其帮凶的蔑视和自尊自重、敢于反抗的刚烈个性。(2分)探春主动迎击,“秉烛开门而待”;不仅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和预言,而且当面顶撞凤姐,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这说明她有胆有识(或:眼光敏锐,头脑清醒),自尊敏感,敢作敢当。(3分)
62.请结合《红楼梦》中第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和第56回“贤宝钗小惠全大体”的有关内容,简述薛宝钗如何让林黛玉心中暗服、让大观园下人敬重的。(6分)答:⑴黛玉在行酒令时无意中说出禁书《西厢记》《牡丹亭》中的诗句(1分),宝钗事后善意提醒(1分),并说出自己小时偷看禁书及杂书之害,黛玉心中暗服(1分)。探春将大观园中瓜果花木承包与众婆子后(1分),宝钗提出承包的婆子可不向账房交账,各揽一宗开销过去(1分);每年再拿出若干贯钱,散于园中其他照看当差之人(1分),众人皆大欢喜。
63.《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情节,表现了贾府“三春”什么样的性格特征?(6分)答:探春:怒斥抄检大观园。头脑清醒而有见识,敢作敢为。迎春:求自保,不为司棋分辩求情。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惜春:对毫无过错却被撵走的入画无动于衷。孤僻冷漠,嘴冷心冷。
64.请简述《红楼梦》中“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的主要情节。小说通过这一情节反映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答:①史湘云劝宝玉要关心“经济仕途”,宝玉立刻变色,当众夸黛玉。恰巧被黛玉听到,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2分)。后因黛玉拿宝钗挖苦宝玉,宝玉情急之下向黛玉倾诉肺腑之言,让黛玉愣了半天,不觉流下泪来。宝玉还想表白,黛玉说:“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就知道了!”宝玉不觉又发起呆来,说了“睡梦里都忘不了”之类的话(2分)。②讨厌经济仕途(1分);大胆追求真爱(1分)。
65.<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有人戏称“奇谋”为“掉包计”,试写出“奇谋”的具体内容。
答:宝玉丢失通灵宝玉,举止疯癫,贾府拟为宝玉迎娶宝钗,冲喜消灾。(1分)主事者王熙凤深知宝玉心在黛玉(1分),于是哄骗宝玉并让黛玉的丫鬟雪雁在婚礼时搀扶宝钗,(1)名娶黛玉,实为宝钗。(1分)
66.概述王熙凤对三次进荣国府的刘姥姥的不同态度,并据此概括其为人特点。(5分)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王熙凤态度不冷不热(轻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王熙凤利用她讨贾母欢喜(利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重病的王熙凤向她托付自己的女儿(请求)。可见王熙凤善于逢迎,势利圆滑,洞察人情世故。
4.记叙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篇四
A、记叙文线索,线索类型:--------、-----------、----------、----------、------------、-----------、-----------B、记叙文写作顺序:------------、-------------、----------------
c、记叙文表达方式:--------、-------------、--------------、----------------、----------------d、记叙文描写类型及作用:---------、----------、-----------、-----------、------------e、记叙文中的抒情:--------------、---------------
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f、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g、修辞方法及作用:--------、----------、----------、----------、---------、---------、-----------h、文中重要句段作用:------i、记叙文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苦 瓜 肖复兴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A)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B)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14.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
15.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①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②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16.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
17.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18.赏析画线的句子。
(A)--——————————————————————————————————————————。